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8篇

时间:2023-09-06 09:30:47

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

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篇1

[关键词]高职素质教育 内涵理解 途径分析 机制保障

[作者简介]刘文江(1955- ),男,河北献县人,天津职业大学党委书记,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天津 300410)

[课题项目]本文系天津市2012年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滨海新区技术技能型人才体系构建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TJJX12-029,项目主持人:刘文江)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021-03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教发[2012]9号)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由此我们可以归纳概括出“高职人才培养规格”的两个明显要素:一是职业教育的基本人才培养目标,即“技术技能型”人才;二是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进一步增强服务经济社会能力的要求,即“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笔者认为,要实现后者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需要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入手,树立基于“工具论”、强化“人本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理念,在强化技术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拓展高职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提升高职素质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高职素质教育内涵界定及特征分析

1.高职素质教育的指导性特征。高职素质教育是高职办学理念的深化。“素质教育”是一种“观念体系”,也是一种“存在体系”。“观念体系”是一种指导实践的教育思想,“存在体系”则是指通过素质教育实践促进教育和社会的实际变革。观念是实践的先导与保障。高职素质教育是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理念的深层次认识和思考,从某种程度上是对高职教育办学理念指导下实践问题的反思与完善。据调查,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大幅度提高,但包括就业对口率、就业离职率和就业满意度等多个指标在内的就业质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甚至出现“高就业率”与“高离职率”并存的现象。尽管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从实施高职素质教育的途径来看,激活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具有发展潜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深化高职教育办学理念的重要举措。

2.高职素质教育的实践性特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高职素质教育的内在特征之一可以理解为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框架下,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方法和手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有着丰富的内涵,依据时间、空间及其组织要素的不同组合为依据,可以从实际存在的众多模式中归纳为“学年分段”“阶梯分段”“半工半读”“弹性安排”“订单培养”“教学工厂”“场内基地”“行业主导”和“职教集团”等九种主要模式,如果加上针对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的渗透式、养成式、创新式教育,还会衍生更多的模式。这些衍生模式凸显了高职素质教育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实践性,具体表现为素质教育教学方式的实践性。通过对素质教育实践教学方式的深层次探索,全面渗透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等综合素质,挖掘专业技术课程中的素质教育要素并予以彰显,以实践性的动力促进形成高职学生应具备的深层特质,从而不仅将实践作为素质教育教学中验证理论的标准,而且体现了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辩证认识过程。

3.高职素质教育的综合性特征。高职素质教育是实践理性融入“多元价值观”的契合点。高职的技术技能教育与素质教育是无法割裂的。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有机综合。高职素质教育具有在实践理性中融入多元价值观的综合特性,除了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还强调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高职素质教育的综合性体现在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础服务作用上。在与“两课”教育相结合的探索中,高职素质教育起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处理好人文文化的价值多样性与主流价值观的作用;在与专业素质教育的结合方面,通过人文素质精神渗透专业教育,挖掘专业技术课程中的人文精神并在专业技术教育中予以彰显并强化,进而达到在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中渗入人文精神、在人文教育教学中渗入科学精神的目的。高职素质教育的综合性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价值功能。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高职素质教育的内涵界定是一种广义的素质教育观,就结构层面而言,应包括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两大范畴,进而可划分为职业道德素养、职业能力素养、职业理念素养、创新素质和劳动素养等几个范畴。职业理念素养是高职素质教育的基础,职业能力素养是高职素质教育的核心,职业道德素养是高职素质教育的重点,创新素质是高职素质教育的灵魂,劳动素养是高职素质教育的方向,以此形成了一个比较全面的高职素质教育内涵结构。就功能层面而言,一是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应在人文知识和专业知识两个领域内实施,培养学生有较广阔的文化视野。二是应重视以人文的感性思维补充职业技术教育中科学的理性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三是应注重在实践教学中将科学的实证与人文的体验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辩证方法论素养。通过专业技术知识教学,培养学生求是、献身、创新、从严的科学精神;通过职业人文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求善务爱、非智力情商等人文精神,以期实现教育对象的职业技术文化素质与职业人文文化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实施的途径实现

1.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构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专业课程结构。一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明确提高综合素质能力、促进全面发展的具体要求,旨在提升学生应具有的对职业工作、职业发展以及职业活动起关键作用的、非技能性的内在品质和能力。这种能力标准全方位服务于学生的就业、自主创业及未来职业的变化、发展需要,并将其落实到专业与课程设置工作的各个方面,不仅要满足现实岗位的需要,还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在强化操作技能训练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智力技能的开发和培养,即除体现相应岗位技能训练外,还应涵盖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和方法。二是充分开发各类课程的素质教育元素,发挥课程的素质教育功能。除了设计好必修的思政类课程以外,还要避免以思想政治课、法律道德教育等课程完全代替高职素质教育的模糊认识,应尝试通过学习、体验、内化的方法,把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课程体系的全过程,并融入实践讨论式、研究式、体验式等不同侧重的授课形式,在进行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使毕业生真正成为“企业家心目中的人才”。三是在进行教学单元的设计时,要注重设计的综合性,构建由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隐性课程组成的,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功能的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应以学生现实能力为教学起点,通过构建灵活实用的课程教学单元,处理好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关系,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交流沟通、团队协作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将针对性、适应性有机融为一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深化职业素质培养,实现人文精神与职业精神的融通。高职教育既要传授技能和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目标是通过职业素质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化与养成。首先,加强人文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的深层次融通,在注重专业技能教育、突出高职教育工具价值与经济功能的同时,还须强化教育的启蒙功能与陶冶功能。如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诸如文学、伦理学、心理学、道德修养、法律法规等知识要素,在基础理论课教学中加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渗透,形素质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的合力。在推进学生人文素质与职业素质协同发展的同时,避免单一操作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局限,合理整合知识、技能、态度、情感等能力指标,并综合为结构化的教育功能模块,达到职业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实现职业教育的最终发展目标。其次,创建校企合作的企业嵌入式模式。从某种角度讲,职业素质是企业对能够胜任内部工作岗位的员工的素质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应将企业的入职标准、企业的技术规范、企业的培训内容、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等内容通过合作协议的方式,直接嵌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使学生在接受学历教育的同时了解企业的需求、背景和文化,提前融入企业氛围中,增强学生对企业的认同度和忠诚度,使专业教育的针对性更强,进而实现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3.通过大学精神的传承实现高职素质教育的提升。大学精神的重要作用就是促进人性境界的提升和理想人格的塑造。高职教育要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强化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充分挖掘和分析大学精神对于促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提升的凝聚力、渗透力、驱动力、辐射力以及教化力等功能要素。高职教育应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同时,充分发挥大学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对素质教育的引领作用,通过营造高职特色大学精神的文化氛围,重构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新型高职教育模式,在推进高职素质教育的方法中,融合企业精神中高度市场化的运作手段,吸纳本土化的国际先进办学理念,强化以人为本的学习主体意识,以全面的职业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以职业素质的培养为核心来构架整个高职教育体系,实现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对素质教育的“文化反哺”功能。此外,大学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对高职教育的渗透与教化,促使企业全面参与教学过程,将职业道德与行业操守指标作为高职人才培养的标准,进而有效融合校园文化与行业(企业)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重塑学生的核心价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4.加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水平。教育者职业素养的提升是开展高职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发展程度与水平直接影响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质量与水平。第一,高职教育应加强教师职业人文素质培训,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和办法。这要求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和动手实践能力,还应具有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素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这些教师不仅能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还能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优良的思想作风、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影响学生。第二,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建设一支专兼结合、质量和数量能够满足高职院校素质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长期性和渐进性特点。可以从其他高等院校、行业企业等相关部门以“外引”的方式引进具有教学能力的兼职教师,同时充分调动学校自身的师资力量,以人文社科团队教师为基础,鼓励开发特色人文素质课程。这样既能弥补素质教育师资力量的不足,又能拓展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空间。第三,为人文素质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和自身提升的空间,加强素质教育教师在专业建设、精品课程、科研项目等方面的进修实施力度,转变教育观念和管理模式,对素质教育给予组织和制度保障,如设立专门的素质教育课程管理和教学机构,在办学硬件建设、课程建设、科研项目和教师进修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

三、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机制保障

1.构建基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高职素质教育保障体系。高职院校应从培养学生的职业创新动力与生涯发展能力的角度来构建高职素质教育体系。首先,应建立宏观层面的素质教育指导思想,在高职素质教育的“职业”与“人”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契合点,从而奠定高职素质教育实施的指导方向。其次,建立高职素质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这是以制度方法推进高职素质教育的钢芯结构环节,包括以建立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专职机构为基础,以契合高职教育的就业导向为原则,制定多角度、多层面的综合素质教育实施制度,如通过对素质教育内涵构成要素的分析,以党校学习制度、两课教学制度等建立思想道德素质制度体系,以助学贷款制度、勤工助学制度等完善素质发展推进制度,以职业规划与导师制、就业指导跟踪制等促进职业素质能力提升制度的形成等。最后,结合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构建开放型素质教育平台。企业对人才培养提出文化素质、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要求,并在合作培养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空间,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学校通过借鉴行业协会的指导意见,在人才培养规格、职业和职场素养要求、文化素质教育方案等方面进行调整,从而适应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

2.建立高职素质教育教学保障运行机制。教育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载体。建立与完善高职素质教育的内部管理机制,必须密切围绕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这一中心。首先,在教学管理理念中应根植既符合高职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又紧密结合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素质教育教学思想,通过设计实现“素质教育与专业培养互动”的课程选修机制来强化“人本论”的理念,通过建立“科学技术与人文知识相融”的教学管理机制来实现职业教育的“高层次”功能,通过“技能培训与做人做事兼顾”的运行机制来增强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能力。其次,在管理机构方面,建立由党政领导主持、相关职能处室组成的素质教育教学管理机构,突出形式上的独立性和内嵌于技术技能培养的专业性,通过其指导功能促使人文素质精神的外延逐步深入到专业素质中,形成学校素质教育教学的导向机制。管理机构负责制定相关的素质教育指导意见和素质教育工作实施办法等制度文件,通过组织管理形成学校相关部门促进素质教育开展的联动机制,以项目化、考核化的制度方式协调各部门共同开展素质教育教学。最后,应以优化素质教育教学要素间的作用效能为目标,建立教师素质能力进修和考核制度、专业选修课管理办法、素质教育阶段性推进实施计划等制度层面的措施,通过推进高职素质教育选修课程来设计集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素质、实践创新素质、身体心灵素质等多方面于一体的选修课程内容,使专业的宽口径教学管理能全方位融入素质教育的元素和理念,进而以专业素质教育的特殊定位要求促进专业教师的学习和进修,使其具备“双双师”(双师型+素质教育教师)的教学特质。

3.建立高职素质教育校园文化活动体系。校园文化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第二载体。素质教育的实现途径具有多元性特征。高职教学活动侧重素质培养的职业针对性,校园文化活动是教学主载体的补充与延展,两者互相融合共同构成高职人才素质培养的总体框架,体现素质教育的整体。一是在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校园文化活动的管理上体现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整体规划与指导功能,使活动既满足学生的兴趣又紧紧围绕高职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通过科学的分析与设计进行申报项目的安排、经费分配及考评等,建立常规化的校园活动运行机制。二是遵循高职素质教育教学规律,以大学第三职能理论为指导,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建立专业技能型实践、社会调研型实践、社会服务型实践、勤工助学型实践、就业创业型实践等多个实践板块,实行学校政策支持、学院专业引领、教师专项指导的实践运行保障机制。三是遵循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特点,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引导企业文化、行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请进来”即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一线技术人员进校,以讲座、企业风采展、技术交流与技能切磋等方式,为学生创造与行业、企业直接对话的机会;“走出去”即组织学生去企业进行观摩、实习,真正走进企业,感受企业的真实氛围,在企业中接受职业素质、职业精神、企业文化的教育。

4.建立高职素质教育质量监控运行机制。建立能够及时反映高职素质教育系统内部各运行机制的运行情况和系统外部环境变化的分析机制,并以信息回路的形式将运行机制可能出现的不合理状态和环境变化对机制的影响,传达给学校素质教育管理决策机构,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完善高职素质教育保障机制。可建立社会、企业、家庭的统筹协调机制,通过定期沟通,统筹社会各方面的反馈建议,协调并完善高职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实施模式、实施途径、实施载体和反馈评价等结构要素,进而使高职素质教育模式的创新契合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建立学生“素质成长”的跟踪评价机制,这是以学校为中心主动寻求社会环境评价反馈的素质教育质量监控机制。高职院校应在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大框架下,尽量实行素质教育管理权力的迁移,从小屋管理考核转变为与企业接轨的人力资源管理考核,并将评价权限下移到任课一线教师和企业,使教师成为评价信息的收集者、校企双方成为学生素质养成的评价者。

[参考文献]

[1]陈和.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07(23).

[2]鞠秀莎.在高职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2003(6).

[3]刘红月,李志辉.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现状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7).

[4]汪家军.论ISO标准下的高职生素质教育体系[J].职教通讯,2003(5).

[5]魏威.高职生素质教育中思想教育工作摭谈[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

[6]勇治强.高职生的素质教育要突出针对性[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4(3).

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篇2

【摘  要  题】远程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其素质教育在实践层面上尚处于“试点”阶段,这不仅仅有一个实践滞后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理论先导有待加强的问题。也就是说,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理论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问题也需要作进一步探索。本文从素质教育的涵义出发,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的特征,就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一初步探讨,并求教于众方家。

一、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基本理论及其探讨

(一)素质的涵义

要明确素质教育的涵义,首先要对“素质”概念有一基本的了解。

1.素质的涵义有狭义、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素质概念,指的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认为,素质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

中义素质概念,是指“未来发展的主体可能性”,亦即“发展潜力”或“发展潜能”。

广义素质概念,也就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则泛指整个主体现实性,亦即在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认为,广义素质是指“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如国民素质、民族素质、干部素质、教师素质、作家素质等,都是个体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

2.素质教育范畴的素质涵义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的素质概念,素质教育也就是提高主体整个素质的教育。概括地讲,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素质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通过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培养来养成并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素质的涵义有所不同,高等教育阶段的素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二)素质教育的涵义

1.素质教育涵义的表述

关于“素质教育”涵义,原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素质教育”的涵义作了新的表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意见》和《决定》的表述可以归纳出,素质教育最基本的内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素质教育的特征

通过分析素质教育的特性,可以进一步明确素质教育的概念。

(1)主体性。素质教育是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的教育,它强调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和精神力量,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这也是马克思全面发展学说中的应有内涵——人的发展既是全面的,又是主动的,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全体性。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

(3)全面性。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方面并重,要求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4)发展性。素质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现在的一般发展,不仅重视学生现在一般发展对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而且直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

(5)创造性。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大批创新人才。

(三)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涵义

关于“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目前理论界尚未对它作出定义和界说。这里结合素质教育的涵义和远程教育的特征,提出个人的认识和见解。

1.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定位

远程教育是否有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在理论界和远程教育工作者中存在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已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远程教育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一种,它必然与其它教育一样,也要实施素质教育。从“远程教育”词义来看,它是一个偏正词组,由两个词义框架组成,但其中心词仍是“教育”。远程教育固然有其个性的一面,但它仍然具有教育共性的一面,一样需要按照教育规律的普遍要求,加强和实施素质教育。

2.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特性

远程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与远程教育的特征相结合,实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其特性主要有:

(1)开放性。远程教育具有开放性特征,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实现教育对象、教育资源、教育时空、教学过程和学习形式的开放。

(2)终身性。远程教育是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的教育形式,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体现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要求。

(3)个体性。远程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提倡个别化自主学习,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相统一。

3.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涵义

“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一个整体概念,而不是“现代远程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简单叠加;同时,它又是一个特定概念,它的涵义既由它的构成要素所承载,更由它所产生的特定语义所决定。把握它的涵义时必须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将基础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的涵义简单移植,二是语义泛化,失去了其特殊规定性。

考察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首先,应基于高等教育来理解。目前,中国远程教育的主体是高等专科和本科教育,因而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核心应是专业素质;其次,基于成人在职的特点,其素质教育必须适应成年人和在职学习的特点,符合在职成人发展素质的要求;第三,基于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其素质教育必须体现远程教育和开放教育的本质特征,以学生和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中心,突出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立性。

基于上述分析,我认为,所谓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指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对接受远程高等教育的在职成人学生所进行的以其专业素质的全面提高与综合为基础的,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的,以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理念和思想。在这一界定中,最根本的一点,是要把素质教育视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面向未来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思想,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更不是某项或几项教育措施。

(四)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偏差与误区

由于理论与实践的欠缺与滞后,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程度不同地出现了一些偏差或误区。在论述了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什么”之后,为了更好地矫正偏差,澄清认识,从而对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有一个较明晰的认识,不妨打破习惯性的思维定势,变一个角度,即从远程教育素质教育“不是什么”、“不等于(≠)什么”来辨析素质教育的涵义,矫正偏差与误区。

1.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德育

2.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文体活动

3.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课外教育活动

4.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非考试教育

5.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选修课

6.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教育模式或措施

二、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

远程教育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需要探索和实践的新课题。从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出发,按照现代远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规律,结合远程教育的实践,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看法。

(一)确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理念

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观念的变革是先导。如果没有现代教育思想作指导,素质教育只能局限于实践探索层面,只能处于自发阶段,难以实现向自觉阶段的转变。如前所述,现代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即它是以对人的关注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育理念,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更不是某项或几项教育措施。远程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以培养高等专门人才为目标的社会活动,人居于这一活动的核心,而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目的。为此,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对社会有较大作为的高素质人才。再者,要把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在一定意义上说,“终身教育是不断造就人,不断扩展其知识和才能以及不断培养其判断能力和行动能力的过程”。人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是终身持续不断的过程,素质教育将伴随人的整个生命历程。“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培养完善的人”。作为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的现代远程教育,应当而且能够实现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的统一。一方面,现代远程教育要为终身教育服务,不断地提高国民素质,不断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远程教育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的本领,不仅对学生“授之以鱼”,更要对学生“授之以渔”。

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篇3

关键词:误区;内涵与实质;全面发展;学会做人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9-049-01

当前在我们的小学素质教育实施中主要存在以下误区:

1、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即削减点教材内容,减少学生的学业内容,少留课外作业,让学生有更多的休息时间;2、认为素质教育就是改变一下传统的教学方法,使用更受学生喜欢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多采用在游戏中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式,更多地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工具和手段;3、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音体美等课外活动,就是增加些社团、科技小组和社会实践活动,开设兴趣班,并搞出一些小制作、小发明;4、认为素质教育就是不能进行考试,不能用数字来对学生进行评价,不能在班上、学校对学生成绩进行排队,甚至不能公开学生的评价成绩;5、将当前所进行的一切教育教学改革都与素质教育划等号,把任何一项改革都贴上素质教育的标签,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帜来进行,泛化和更加模糊了素质教育的内涵;6、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否定现行所有的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把素质教育当成是解决当前困扰我国教育发展众多问题的“灵丹妙药”。

那么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实质到底是什么呢?笔者认为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实质就是人的教育,它包涵两个方面,一是全面发展,二是学会做人。素质教育首先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衡量的基本标准不是别的就是学生是不是发展。

那么,在小学阶段该如何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呢?

一、转变教育观念

1、我们的学校教育不应只立足于传授书本知识,而应更注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会做人的能力,所以我们应淡化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要目标、以考试分数文化成绩为学生唯一衡量标准的观念。这也就告诉我们,应试教育并不是素质教育的对立物,素质教育不是不考试,而是考什么、怎么考、怎样评价考试结果的问题。2、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淡化选拔意识,要承认每一学生都有其长处,通过我们的教育都能成才。3、要承认个性差异。每一个人都他独特的个性,所以我们的教育所面对的对象本身就是复杂的,这也就要求我们教育不能像机器加工产品用一个模子来进行,它必须按照受教育者的特点,因材施教,才能卓有成效。

二、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只有通过课堂教学,才能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会有枯燥感、厌倦感,将学习当成一种负担,主要是我们的教学方式束缚了他们的思维,打消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能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并不素质教育本身的问题,而是要求我们要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只有课堂教育变得更有趣、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我们的素质教育才能得到真正的实施。 1、我们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的学生的发展为主旨,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学我感兴趣的东西,启动学生“内驱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自然就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2、我们的教学方法要生动活泼,教学手段要形式多样;要善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会学”、“学会”;要还权于学生,尊重个性,因材施教,让学生自主发展,使教育更富于人性化。自然学生就会爱学、乐学、会学,也才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有些人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甚至将推进素质教育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划上等号,认为学生的学习就不可能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为什么学生会感到学习负担过重?我认为,这固然与学生学习的知识的量过大有关,更与学生日常学习的知识太单调、教学方式太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有关。学生的学习是不可能没有负担的,而关键是要调整我们的教学内容,减轻学生过重的知识性学习负担,而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性学习负担,加强真正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学会做人能力方面的内容;要改进我们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有兴趣的负担,就不再是负担了。

三、改革学生评价体制

评价体制直接影响到我们教与学的内容和兴趣,所以要实施素质教育,我们的评价体制就必须强调学生的全体发展,突出学生的学会做人能力。1、我们的评价目的要淡化选拔和评比性,突出发展性。2、我们的评价内容要强调全面性,以全方位的评价引导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并注意个性化的发展。3、我们的评价主体要多元化,突出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在参与中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在评价中求发展。

四、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篇4

关键词: 素质教育 社会摩擦力 学校的引领力 家庭的影响力 理性思考

科学发展观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关于素质教育的探讨和实施已经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高等学校作为素质教育的直接实践者和推动者,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主阵地,研究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素质教育,将直接决定着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性,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科学观发展视野下高校学校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的生理基础上,在环境和教育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稳固的心理品质,它包括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提高学习者素质的教育,它最初是针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应试教育提出的,后来随着人们对素质教育理解的不断深化,又逐步扩展到了高等教育。高等学校素质教育是在专业教育基础上的素质教育,它应以基础素质培养为基础,以专业素质培养为目标、以创新素质培养为核心。[1]

教育是一个纵的延伸也是一种横的扩展。当前我们的素质教育也要注重从这两个层面进行。历史观内容异常繁密,那么我们就要抓其“纲”,尽快使素质教育根系硕大,建立深厚的历史观之底座。笔者认为,用历史观审视并运用于素质教育,当前必须从两大方面进行:一个是教育的历史理念,另一个是学科教学过程中历史观的指导。

素质教育中历史教育理念的建立,使素质教育的实施更加宽泛,也更加有章可循,内涵也更加丰富多彩。它使我们走出了狭隘的教育天地,素质学习,不仅中国需要,现实的需要,不仅学生需要,而且每一个人都需要,不管在什么时代,什么国家都需要。要成为真正有本领、有成就,有贡献的人,发挥教育、学习的最大效益,就需要进行素质教育、素质学习。素质学习方略,是人人需要的总的根本的学习方略,而历史教育理念一以贯之。

二、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很多,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把素质教育简单化、片面化、功利化,急躁冒进,突击补课,将素质教育仅仅理解为开设选修课、开展课外活动、发展特长,这是极其狭隘的和不全面的。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中至今也没有一套科学完整的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学科教育体系、评价体系,这两方面的原因使素质教育没有很好地在高等教育中得到贯彻和实施及进一步深入发展。高等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解的错位导致素质教育华而不实。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一个逐步明确的过程,它和其他的教育理念一样,必然要经历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由自觉到自发的过程,可以说,素质教育是在克服应试教育倾向的实践中自然产生的,是在教育改革深化过程中,在政策研究与实践的相互影响下,不断探索而形成的,所以素质教育经历了一个由素质教育地位和重要性研究,到素质教育自身理论探讨的过程,包括探讨素质教育自身的涵义、特性和内容。素质研究则经历了一个由平面罗列诸要素到注重层次结构研究的过程。

在这种背景下,因为对素质概念的模糊直接导致我们在素质的实施中五花八门,而且形成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双轨并行的现状,素质教育变成了伪饰教育诸种弊端的耀眼光环,这在高校中表现得特别明显,一切教育举措仿佛只要同素质教育挂上钩,就会变得理直气壮、光彩无比,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众语喧哗中,素质教育成了烫手的热山芋,同时又变成了任何人都可以在其上任意涂抹的脏兮兮的画布,这种混乱的景象,无意中使素质教育有其名而无其实,留于表象,忽其本质。注重形式,疏于内容。素质教育并没有扎扎实实地得到贯彻执行和推进,比如对素质的含义、特征、内容及其层次结构,素质与知识能力个性等关系,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等关系都缺乏专门化、系统化的研究,更缺乏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实践。

(二)内涵把握的错位导致眼高手低的素质教育。

当前对素质教育内涵把握的错位,特别是忽视素质教育的基础,造成了眼高手低的局面。人为地把素质教育凌驾于一切教育之上,把素质教育悬置化、目标理想化。实际上,素质教育的构成要着眼于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也就是说,素质教育的构成要根据社会的要求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能力的技能,培育良好人格,发挥青少年潜能,从而提高全体公民发展的基本质量,以满足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质,以促进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整体提高。素质教育需要从人的发展和完善着眼,教育教学本身就是提升人的精神素质、智能素质、文化素质、情意素质、身体素质、个性素质。素质教育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素质教育的悬空性使我们人为地割裂开了教育的完整性。人类的受教育过程,其本质就是提升素质的过程。我们目前的素质教育既不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的一种教育类型,又不是凭空冒出的教育霸主,而是一种纠正补缺的教育呼唤,也就是提升素质教育的完整性和正确性的需要,使素质教育回到它正常的位置上来。

(三)社会转型期内的教育骑墙主义。

目前素质教育因上述两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教育教学中的骑墙主义之风的盛行,即人们所描绘的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一方面是素质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一直没有得到完全的渗透,出现了外皮是素质教育,内核却依然是换汤不换药的应试教育的局面,导致我们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素质教育一直如影随形地紧跟着我们,但依然感觉到遥不可及。另一方面,身处中国教育转型期,对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存有疑虑,这也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障碍,甚至对应试教育的提法从思想感情上难以接受,认为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有否定一切的味道。课程体系、教育结构的不完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需要突破的难题,再加上不健全的教育督导评估机制也制约着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这在高校教育中表现得尤其突出,素质教育的长期性与高等教育的阶段性,素质教育的模糊性与高等教育的特色性都形成了尖锐的对立,都导致一种外圆内方的教育状态,即认为素质教育必要而不充分,素质教育只是一个美好的目标,是一个隐性的目标,教育的时效性必须立竿见影,需要速效而成,这也是目前高等教育中骑墙主义的根本原因。

三、影响当前素质教育的因素及其应对措施

当前影响素质教育的因素很多,很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素质教育的研究,要么把素质教育与审美教育画等号,要么偏执地认为素质教育就是校园文化的拓展与延伸;或者认为素质教育就是人文教育,或者错误地理解为素质教育其实就是为应试教育镶嵌的美丽花边儿,干脆认为素质教育是一个外延不周密、内涵驳杂的伪命题,根本不值得深入研究的虚命题。目前存在的这些肤浅化和片面化的认知,导致我们对素质教育的研究还存在诸多值得探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摩擦力。

社会摩擦力指的是社会观念对素质教育的滞阻。比如社会时尚风潮等都对素质教育产生了各方面的影响,在这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每个人形成了标榜个性的价值理念,这些价值理念错综复杂,对于素质教育也是众说纷纭,对于素质的价值判断也会因人而异。浮躁的社会往往对素质教育形成多方面粗浅的解构。每个人站在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立场上,对素质教育进行了多方面的解构,大致分为知识论、能力论、思想精神论等多个方面,于是社会风尚为素质教育贴满了各种各样的标签,各种打着素质教育旗号的商业行为甚嚣尘上。“国学班”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钢琴班”、“绘画班”、“书法班”、“口才班”、“奥数班”等五花八门的培训机构都是在鼓吹提升学生各方面的文化素质,这就形成了素质教育的二律背反现象,本来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素质教育,结果被人为地拆解为“增负”的素质教育,美好的初衷变成无奈的结果。社会摩擦力对素质教育解构的一个表现就是社会审美时尚,它滞阻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表象化、时尚化、粗浅化是其主要特征,比如各种速效的培训、讲座,“理财培训”、“健康讲座”、“家长学校”、“礼仪培训”等都在素质教育的包装下成为人们热捧的对象,成为人们提升自身素质的文化快餐。素质成了可以包装一切商品行为的画纸,成为可以制造文化噱头的标签,丰富的素质教育在社会摩擦力的滞阻下,变成了社会审美时尚的助推力。素质教育被强行拉入到了一切商品运作的模式中去,成为商品运作中一个烫金的符号。

面对社会摩擦力对素质教育无限粗浅的解构,我们应该在内涵的挖掘上为素质教育正本清源,加大对素质教育的研究,在知识论、能力论的基础上为素质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素质论的核心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个人实践模式,所有打着素质教育旗号的商品运作都是对素质教育的粗暴践踏和表象解构。建构社会素质教育研究体系,自觉地抵制社会摩擦力对素质教育的商业化解构,沉下心来,冷静地分析,沉着地应对,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切实制定宏观、中观、微观三位一体化的素质教育网络体系。

(二)学校的引领力。

素质教育,学校是引领者,她直接决定着素质教育贯彻的结果,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走向。目前各个层面的学校,因为所担负的教育任务不同,对素质教育内涵的把握和理解千差万别。中小学教育与幼儿教育在素质教育层面就存在定位点的不同、方法途径的不同、内涵理解的不同、绩效评价机制的不同。大学教育又与幼儿教育和中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着观点的分歧、方法的不同,在大学教育内部,也会因为办学类型的不同存在着仁智互见的差别。但是现在我们对素质教育的研究并没有从教育的类型、层面来进行条分缕析的解读,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实施,素质教育还是一笔糊涂账,还是一个散兵游勇式的泛概念,这就直接影响了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因此从学校引导力层面看,加强对素质教育的层面、类型的研究,就成为素质教育贯彻落实的当务之急。认真地研究学校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把素质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紧密地结合起来,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内涵丰富的素质教育拓展大纲,把素质教育的内涵细化,深入地贯彻落实到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实践活动中去。

(三)家庭的影响力

家庭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最初平台,家长的文化素质对于学生的成长影响巨大,素质教育不是学校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家长也是素质教育的直接承担者。但是,这样一个非常明白的问题,在我们对素质教育的关注中,却被忽略了,素质教育成了一个没有根基的浮萍,家庭教育也成了素质教育的一个盲点、一个误区。在素质教育的研究中,家庭教育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家庭的文化氛围,家长的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都是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的基础。目前我们的素质教育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每个人基础素质的参差不齐,根子就在于家庭教育对孩子影响力的不同,我们在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中也深深地感觉到素质教育不能一刀切,不能整齐划一地来进行评价,我们要把家庭教育作为判断学生素质教育基础的重要参考元素,把家庭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力提升和扩大素质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和影响,让素质教育从家长做起,从家庭教育的点滴细微处做起,形成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网络体系。

总之,只要形成人人思考研究素质教育的浓厚氛围,突破理论的瓶颈,大胆地进行素质教育实践,让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素质教育的春天才指日可待。

注释:

①陈敏辉,付利芳.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内涵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0(06).

参考文献:

[1]保罗·科埃略.幸福的秘密[J].外国文学,2005(20).

[2]黄其颖.从大学生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看高校辅导员工作[J].企业技术开发,2009(28).

[3]程宁.须有源头活水来——谈大学生素质教育与传统文化[J].成宁学院学报,2009(29).

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篇5

1.教学内容不全面

全面实现小学生的素质教育,需要小学学校全面的落实小学教学过程中的课程计划,按照规定的课程实现对小学生的教育。一些小学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会考试的学科,对于不需要进行考试的学科不能完全落实。而且,学校比较重视语文和数学这些基础学科,对于思想道德和体育等学科不够重视,师资力量不足,致使这些不被重视的学科,教师整体素质偏低。这种情况,会导致学生不能够全面的发展,不利于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

2.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目前,我国的小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一些小学学校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不能全面的实施小学生的素质教育。而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对教学知识的传授,不能实现对小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达不到小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例如,小学学校对素质教育的理解片面化,只重视智育,忽略了德育、体育和美育在小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存在为应试而教育和为应试而学习的现象。这种现象,不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实现小学生的素质教育。

二、全面推进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措施

1.明确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原则

在新的课程标准改革下,小学学校应该在应试教育过程中,重视对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在实施小学生的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小学学校应该对素质教育的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原则进行明确。目前,我国的素质教育缺乏清晰科学的内涵,存在很多不同的理解,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一些小学学校错误的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实现对小学生的减负,给学生一定的权利;还有一些小学学校只是做“面子工程”,并没有完全的落实素质教育的内容。因此,在实施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时候,小学学校应该先对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原则进行明确,有针对性的实施素质教育。

2.学校明确对小学生的教育目标

根据我国的素质教育要求和内容,小学学校可以设置有效的小学生素质教育目标。例如,小学学校为了贯彻实行素质教育,确立了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素质教育目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学校顺应我国的教育潮流,对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从不同的方面制定有效的措施,保证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例如,小学学校一方面根据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要求,增加音乐、体育、美术和思想品德等可侧很难过,保证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转变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为启发式的教育模式,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3.创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德育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学方法十分重要。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实施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应该深入的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对素质教育进行全面的了解,明确素质教育的目标。而且,教师还应该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进行完善和改进,大量的应用具有启发性和鼓励性的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独立的思考。德育对小学生的发展十分重要,在全面推进小学生的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小学学校应该重视对小学生的德育,培养小学生的责任心、同情心和爱国心等。

三、总结

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篇6

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很多,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把素质教育简单化、片面化、功利化,急躁冒进,突击补课,将素质教育仅仅理解为开设选修课、开展课外活动、发展特长,这是极其狭隘的和不全面的。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中至今也没有一套科学完整的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学科教育体系、评价体系,这两方面的原因使素质教育没有很好地在高等教育中得到贯彻和实施及进一步深入发展。高等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解的错位导致素质教育华而不实。素质教育的提出是一个逐步明确的过程,它和其他的教育理念一样,必然要经历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由自觉到自发的过程,可以说,素质教育是在克服应试教育倾向的实践中自然产生的,是在教育改革深化过程中,在政策研究与实践的相互影响下,不断探索而形成的,所以素质教育经历了一个由素质教育地位和重要性研究,到素质教育自身理论探讨的过程,包括探讨素质教育自身的涵义、特性和内容。素质研究则经历了一个由平面罗列诸要素到注重层次结构研究的过程。在这种背景下,因为对素质概念的模糊直接导致我们在素质的实施中五花八门,而且形成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双轨并行的现状,素质教育变成了伪饰教育诸种弊端的耀眼光环,这在高校中表现得特别明显,一切教育举措仿佛只要同素质教育挂上钩,就会变得理直气壮、光彩无比,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众语喧哗中,素质教育成了烫手的热山芋,同时又变成了任何人都可以在其上任意涂抹的脏兮兮的画布,这种混乱的景象,无意中使素质教育有其名而无其实,留于表象,忽其本质。注重形式,疏于内容。素质教育并没有扎扎实实地得到贯彻执行和推进,比如对素质的含义、特征、内容及其层次结构,素质与知识能力个性等关系,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等关系都缺乏专门化、系统化的研究,更缺乏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实践。

(二)内涵把握的错位导致眼高手低的素质教育。当前对素质教育内涵把握的错位,特别是忽视素质教育的基础,造成了眼高手低的局面。人为地把素质教育凌驾于一切教育之上,把素质教育悬置化、目标理想化。实际上,素质教育的构成要着眼于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也就是说,素质教育的构成要根据社会的要求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能力的技能,培育良好人格,发挥青少年潜能,从而提高全体公民发展的基本质量,以满足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质,以促进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整体提高。素质教育需要从人的发展和完善着眼,教育教学本身就是提升人的精神素质、智能素质、文化素质、情意素质、身体素质、个性素质。素质教育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素质教育的悬空性使我们人为地割裂开了教育的完整性。人类的受教育过程,其本质就是提升素质的过程。我们目前的素质教育既不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的一种教育类型,又不是凭空冒出的教育霸主,而是一种纠正补缺的教育呼唤,也就是提升素质教育的完整性和正确性的需要,使素质教育回到它正常的位置上来。

(三)社会转型期内的教育骑墙主义。目前素质教育因上述两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教育教学中的骑墙主义之风的盛行,即人们所描绘的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一方面是素质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一直没有得到完全的渗透,出现了外皮是素质教育,内核却依然是换汤不换药的应试教育的局面,导致我们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素质教育一直如影随形地紧跟着我们,但依然感觉到遥不可及。另一方面,身处中国教育转型期,对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存有疑虑,这也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障碍,甚至对应试教育的提法从思想感情上难以接受,认为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有否定一切的味道。课程体系、教育结构的不完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需要突破的难题,再加上不健全的教育督导评估机制也制约着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这在高校教育中表现得尤其突出,素质教育的长期性与高等教育的阶段性,素质教育的模糊性与高等教育的特色性都形成了尖锐的对立,都导致一种外圆内方的教育状态,即认为素质教育必要而不充分,素质教育只是一个美好的目标,是一个隐性的目标,教育的时效性必须立竿见影,需要速效而成,这也是目前高等教育中骑墙主义的根本原因。

影响当前素质教育的因素及其应对措施

当前影响素质教育的因素很多,很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素质教育的研究,要么把素质教育与审美教育画等号,要么偏执地认为素质教育就是校园文化的拓展与延伸;或者认为素质教育就是人文教育,或者错误地理解为素质教育其实就是为应试教育镶嵌的美丽花边儿,干脆认为素质教育是一个外延不周密、内涵驳杂的伪命题,根本不值得深入研究的虚命题。目前存在的这些肤浅化和片面化的认知,导致我们对素质教育的研究还存在诸多值得探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摩擦力。社会摩擦力指的是社会观念对素质教育的滞阻。比如社会时尚风潮等都对素质教育产生了各方面的影响,在这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每个人形成了标榜个性的价值理念,这些价值理念错综复杂,对于素质教育也是众说纷纭,对于素质的价值判断也会因人而异。浮躁的社会往往对素质教育形成多方面粗浅的解构。每个人站在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立场上,对素质教育进行了多方面的解构,大致分为知识论、能力论、思想精神论等多个方面,于是社会风尚为素质教育贴满了各种各样的标签,各种打着素质教育旗号的商业行为甚嚣尘上。“国学班”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钢琴班”、“绘画班”、“书法班”、“口才班”、“奥数班”等五花八门的培训机构都是在鼓吹提升学生各方面的文化素质,这就形成了素质教育的二律背反现象,本来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素质教育,结果被人为地拆解为“增负”的素质教育,美好的初衷变成无奈的结果。社会摩擦力对素质教育解构的一个表现就是社会审美时尚,它滞阻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表象化、时尚化、粗浅化是其主要特征,比如各种速效的培训、讲座,“理财培训”、“健康讲座”、“家长学校”、“礼仪培训”等都在素质教育的包装下成为人们热捧的对象,成为人们提升自身素质的文化快餐。素质成了可以包装一切商品行为的画纸,成为可以制造文化噱头的标签,丰富的素质教育在社会摩擦力的滞阻下,变成了社会审美时尚的助推力。素质教育被强行拉入到了一切商品运作的模式中去,成为商品运作中一个烫金的符号。面对社会摩擦力对素质教育无限粗浅的解构,我们应该在内涵的挖掘上为素质教育正本清源,加大对素质教育的研究,在知识论、能力论的基础上为素质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素质论的核心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个人实践模式,所有打着素质教育旗号的商品运作都是对素质教育的粗暴践踏和表象解构。建构社会素质教育研究体系,自觉地抵制社会摩擦力对素质教育的商业化解构,沉下心来,冷静地分析,沉着地应对,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切实制定宏观、中观、微观三位一体化的素质教育网络体系。

(二)学校的引领力。素质教育,学校是引领者,她直接决定着素质教育贯彻的结果,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走向。目前各个层面的学校,因为所担负的教育任务不同,对素质教育内涵的把握和理解千差万别。中小学教育与幼儿教育在素质教育层面就存在定位点的不同、方法途径的不同、内涵理解的不同、绩效评价机制的不同。大学教育又与幼儿教育和中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着观点的分歧、方法的不同,在大学教育内部,也会因为办学类型的不同存在着仁智互见的差别。但是现在我们对素质教育的研究并没有从教育的类型、层面来进行条分缕析的解读,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实施,素质教育还是一笔糊涂账,还是一个散兵游勇式的泛概念,这就直接影响了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因此从学校引导力层面看,加强对素质教育的层面、类型的研究,就成为素质教育贯彻落实的当务之急。认真地研究学校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把素质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紧密地结合起来,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内涵丰富的素质教育拓展大纲,把素质教育的内涵细化,深入地贯彻落实到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实践活动中去。

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篇7

关键词:实证研究;内涵建设;模型构建

作者简介:赵刘(1980-),男,安徽凤阳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旅游管理。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编号:14YJA880084),主持人:杨建新;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联合资助。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9-0021-04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与质量水平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从发展规模上看,我国专科高职院校已占整个高等院校的半壁江山;从发展质量上看,高职院校开始由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经由内涵式发展实现质量提升是高职发展的必由之路。特别是在当今生源减少,高校招生与就业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通过内涵发展来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学术界在理论层面对高职教育内涵发展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已有的研究着重从教育宏观改革的层面,以及教育质量本位角度分析了高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并对内涵式发展的对策和路径进行了论述。一是关于内涵发展的概念方面。所谓内涵,不是表面上的东西,而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决定了事物的规定性。内涵建设是以质量提高为核心的增长模式,是一种与传统的重视数量、重视外在效益的外延式建设不同的新的建设思路[1]。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根本是围绕人才培养展开,然后才有作为体系的属性[2]。二是关于内涵建设的具体建设内容方面。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涉及多个方面,最重要的是要转变教育理念,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3]。也有的认为搞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必须抓好专业建设、内部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办学特色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4]。还有的认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是办学质量与效益,涉及的基本内容是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办学特色、校企合作、教育资源、管理体制等[5]。三是关于内涵建设的方式与路径研究。高职院校内涵的提升需要紧跟经济发展彰显目标特色、深化校企合作培育专业特色、专兼一体锤炼教师特色、引进企业文化打造文化特色[6]。也有的认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关键在加强学校教学力建设,如教学理论研究与应用能力、教师的教学力、学生的学习力、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等[7]。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路径上需要坚持学生导向、教师导向、企业导向和社会导向[8]。还有的认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路径选择应从宏观战略、内部管理体制、大学精神、办学特色、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等六个方面着手,进而通过内涵建设体系指标化,全面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2]。

可以看出,关于内涵建设的相关研究逐渐深化。但是从研究方法看来,大多采用宏观理论研究,较少实证研究和微观研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内涵建设涉及高职教育的巨系统,学界可以提出很多种开展内涵建设的指标体系或路径。但是在科学性方面,这种指标能否得到实践印证则是存在疑问的。尤其是各相关指标在内涵建设中的权重如何,在办学条件限制下到底应该优先开展哪些方面建设从而提升内涵水平,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清晰的回答。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希望对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研究进行一定探索。

二、研究方法和设计

本研究基于以下思考:(1)对于内涵建设的特征体系应该得到高职教育专家和一线高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认可;(2)内涵建设的相关体系与模型应该可以通过实证调查得到印证和检验;(3)内涵建设的相关体系应该科学合理。由此,本研究采取的是专家咨询与高职教育一线工作者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具体的数据处理则采用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是探讨存在相关关系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但对可观测变量的变化起支配作用的潜在因子的统计分析方法[9]。通过对多种影响因素的统计和降维来达到探索少数几种公共影响因子,来反映大部分变量信息的方法,并通过根据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来求解因子的重要程度。数据分析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

(一)总体研究流程设计说明

首先,通过专家访谈法召开关于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相关调研,构建内涵建设特征库,为问卷调查奠定基础。其次,通过对某省示范性高职院校进行问卷调查,邀请高职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对内涵建设特征因子进行评分,问卷采用李克特7点式量表的形式,特征因子评价重要性由得分1―7反映出来。最后,通过因子分析法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降维,明晰涉及内涵建设的重要因子,并最终构建内涵建设理论模型。

(二)专家访谈的设计说明

为了建立实证研究的特征库,邀请了8位国内从事高职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进行访谈,首先就内涵建设的概念、体系等理论内容进行探讨,基本确定了从学校办学愿景、学校专业建设、学校师资建设、教学组织与实施、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校园文化建设六大方面构建指标体系。然后通过德尔菲法来讨论确定内涵建设具体特征因子,要求所提因子既符合前述指标体系范围要求,同时内涵概念相对清晰且具有一定独立性。经过三轮调查探讨,基本确定30项内涵建设应该具备的特征因子。在后来的问卷预调查过程中,由于受访者没有对特征因子提出需要增补的其他项目,因此将上面30项因子作为调查的基础,并编号为X1-X30,详见表1。

(三)调查问卷设计说明

问卷设计主要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是受访者的个人基础信息以及对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感性认识;二是受访者对内涵建设特征指标的重要性评价,采用李克特7点式量表。项目组于2015年5-6月对某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与专任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出问卷285份,回收262份,其中有效问卷248份。问卷回收率达到91.9%,回收有效率达到94.7%。

三、数据分析与讨论

(一)因子分析适宜性检验

通过KMO(Kaiser-Meyer-Olkin)和Bartlett’s Test来检验数据是否适合作因子分析。结果显示(见表2),KMO为值0.896,非常接近0.9的最优值。同时,Bartlett’s Test的显著性程度Sig.=0.000,说明该项因子检验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二)公因子提取

随后,笔者利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内涵建设的主要因子,并利用正交旋转法来解释所得到的内涵建设因子。通过总方差解释表(见表3)可知,前 6 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因此,选择6个因子作为主因子就能够包含原始变量63.474% 以上的信息。

Extraction Metho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根据成分提取矩阵的结果,可以得到上述6个内涵建设因子的表达式,其中F1为:

F1=0.724*X1+0.711*X2+0.696*X3+0.679*X4+0.674*X5+0.67*X6+0.665*X7+0.662*X8+0.639*X9+0.636*X10+0.63*X11+0.597*X12+0.579*X13+0.574*X14+0.574*X15+0.558*X16+0.536*X17+0.531*X18+0.529*X19+0.526*X20+0.526*X21+0.525*X22+0.522*X23+0.498*X24+0.498*X25+0.479*X26+0.431*X27+0.435*X28+0.513*X29+0.501*X30(1)

其余5个因子的表达式与F1类似,就不一一例举了。

(三)模型构建与因子解释

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水平则以主因子的贡献率作为权重来进行计算,因此根据表3,内涵建设水平模型可以表达为:

C=0.14178*F1+0.11688*F2+0.10078*F3+0.09989*F4+0.089*F5+0.0864*F6(2)

为进一步对上述6个因子进行解释,笔者采用正交旋转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表4。一般认为绝对值至少大于0.3的因子负载是显著的。因此表4中仅保留绝对值大于0.4的以利于清晰地进行甄选。通过表4可知:

因子F1主要包括:教师学历层次、教师职称层次、教师科研能力、国际交流与合作、创新教学管理、社会培训与服务能力。因此,可以将因子1主要解释为师资层次。

因子F2主要包括:明晰办学思路、理清办学目标、更新办学理念、准确办学定位、凝练专业特色、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因此,可以将因子2解释为办学特色。

因子F3主要包括:培训教师实践技能、教师学习能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因此,可以将F3解释为教学水平。

因子F4主要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学生课外学习投入、行政管理效率、学校文化品牌。因此,可以将F4解释为校园文化。

因子F5主要包括:先进实训设施、教学内容符合企业实际、应用现代教学技术、学生学习参与度。因此,可以将F5解释为硬件设施。

因子F6主要包括:完善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资源建设、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教学组织模式方法。因此,可以将F6解释为人才培养模式。

至此,笔者初步建立了高职教育内涵建设评价体系,该内涵建设评价体系由6个分项组成,分别为:师资层次、办学特色、教学水平、校园文化、硬件设施、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建设的分项水平可以由公式(1)系列进行计算,学校内涵建设总体水平可以由公式(2)进行计算。

四、结论与建议

1.根据因子分析法数学模型的意义,因子载荷分析模型提取出的6项因子的影响力排序由大到小为师资层次、办学特色、教学水平、校园文化、硬件设施、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的内涵建设特征指标与专家访谈提出的指标体系总体上较为吻合,因此可将该研究结果看作对前期理论指标研究的一种印证和丰富。同时该模型又从定量角度明确了影响内涵建设水平的六大要素的具体权重,是从实证角度对以往研究的一种深化。

2.六大公共因子实际上反映出决定内涵建设水平的主要因素。从影响权重来看,师资层次、办学特色、教学水平三大因素都超过了10%,尤其是师资层次达到14.178%,这反映出师资结构层次和研究水平实际上成为高职内涵建设的重中之重。高职院校除了人才培养中心任务外,还承担着发挥科研力量开展社会服务的重担,同时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也成为衡量学校办学实力的关键指标之一。教师队伍的学历与职称结构与学校开展四技服务的能力息息相关,如果没有高水平高层次的教师队伍,那么内涵建设将成为无本之木,同时这一因素比较容易测量,因此成为内涵建设的第一指标。办学特色反映了高职教育需要将理念与特色问题置于特殊重要的位置。作为发展历史短暂但具有光明前景的教育形式,职业教育的发展前途与自身特色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根基。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直接与人才培养过程相关联,决定了职业人才的培养水平。主要包括实践技能和教学能力,这两项要素的重要性得到了受访者的一致认同。校园文化主要包括文化品牌和管理效率,属于内涵建设的隐性因素,对于内涵建设起到支撑作用,如果没有良好的文化氛围以及高效的管理体制机制,那么学校的内涵提升是不可想象的。硬件设施与信息化条件是内涵建设的显性支撑因素,也是职业教育特色的表现,对于人才培养起到保障作用。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对于专业建设的总体设计,既需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也需要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其设计具有系统性和前瞻性。

3.内涵建设水平模型中的六大因子有五个均属于软件建设,只有硬件设施属于硬件建设,这与前面理论综述中学者对于内涵建设的理论探讨是相符的。可见,内涵建设更多的是师资水平的提升、办学特色的拓展、专业特色的彰显、管理效率的提高等,实训设施条件作为保障因素虽然重要,但是在内涵建设中并不处于核心的位置。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实证结果显示师资建设相关内容跨越了两大公因子(F1和F3),在内涵建设中占据绝对核心位置。学校教师的水平与能力不但是学校品牌影响力的支撑,也是学校开展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凭借,其教学能力更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教师的实践技能也体现出职业教育的主要特色。

4.高职院校如果希望通过内涵建设来提升办学水平和竞争力,那么应该按照内涵建设主要因子进行相关建设。学校发展涉及方方面面,在某一段时间内必然有所侧重。从内涵发展角度来看,师资层次、办学特色、教学水平、校园文化、硬件设施、人才培养模式这六大方面应该成为优先发展的重点方向。

本文通过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式,借助因子分析法构建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水平模型。通过上述研究及分析,笔者认为,这种建立内涵建设模型体系的研究方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可行性,可以与先前理论研究相互印证,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前相关研究的不足。但是,本研究受到资源与时间的限制,在受访者调查广泛性和专家的代表性方面有待进一步增强,这也是今后研究深化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黄建中.对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08(4):132-133.

[2]李长才.论高职内涵建设的路径选择[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1-3.

[3]王勇.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2):70-71.

[4]魏文芳.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1-3.

[5]陈炳和,曹叔亮.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使命、要素与逻辑走向[J].教育与职业,2013(18):25-26.

[6]王振洪.嵌入区域经济发展,打造高职院校办学特色[J].中国高教研究,2010(9):71-73.

[7]马必学,刘晓欢.提升学校教学力,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8(21):44-46.

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篇8

【关键词】“十商” 课程研究 学校 内涵发展

“十商”课程的实践研究,是融入国内外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而开展的一项学校教育的实践性研究。它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有效实施,必将丰富学校教育思想,促进学校更加富有内涵地发展。

一、“十商”课程概念

“十商”课程是围绕人的“德商、志商、情商、胆商、健商、心商、逆商、智商、财商、灵商”,而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这些不同主题的活动中,熏陶、感染、启迪“十商”中某一方面的行为意识,并逐渐挖掘、培养、增强其“十商”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十商”课程的核心教育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人”自身潜能性的开发,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2、注重“人”的发展规律。“十商”课程教育活动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十商”课程的教育目标。它充分尊重了学生作为“人”本身所具有的潜能和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开展教育活动。3、注重教育的生命性呵护。“十商”伴随“人”的终身,今天的熏陶、启迪与培养,是为学生明天的幸福生活而践行的教育行为。它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彰显教育的生命力。

二、“十商”课程的研究内容

“十商”课程的研究包含十个方面的主题性教育研究。但作为课程而言,“十商”课程紧紧围绕“人”的本质和潜能而展开教育实践研究。“十商”,在每一个人的身上都具备,有的人在成长过程中,某一方面得以熏陶、启迪和培养,其本性与天赋就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使自己在个性能力得以充分彰现中健康成长,并在未来某一个领域通过辛勤地付出而获得成功。

“十商”课程有自己的课程体系和相应的教材,分为大课程、中课程和微课程。“十商”课程研究不脱离学校教育工作,它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强有力的教育意识形态融入学校教育工作和学科教学中,具有较强的相融性和渗透性。

三、学校内涵发展

学校内涵发展,要求学校办学应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注重“人”的发展规律,遵循教育规律而做好学校管理与学校教育。脱离“人”的发展规律,脱离教育规律的学校教育必然会偏离学校发展的良性轨道而走向功利性,在浮躁和功利中丧失学校教育的本质,最终受害的是学生的健康成长。遵循“人”的发展规律、遵循教育规律而进行学校办学,才能使学校抓住教育的本质而富有教育内涵,促进教师的教育思想更加饱满,让每一位学生身心愉悦地健康成长。

学校内涵发展的实质体现在。(1)对“人”发展规律的关注与遵循。人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人的每一个阶段性发展都体现出鲜明的特征。遵循人的发展规律而实施学校教育,就是对学生“人”的尊重,能使学生在阶段性发展中更加健康成长。(2)遵循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是依据人的发展规律,经过不断积淀和总结而形成。遵循人的发展规律而实施的学校教育,就能在遵循教育规律中搞好学校教育。(3)注重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学校教育不能涵盖“人”的终身发展,但能积极地影响“人”的终身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中的学校教育,应在尊重“人”的发展和教育规律中实施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4)体现学校教育的人文性。注重人的发展,必将把教育的关注点始终落脚在学生的身上,把学校教育工作深入细致地渗透在学生成长的每一个方面,让每一位学生在教育中受益。(5)回归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就是遵循“人”的教育规律而实施教育工作。回归教育本质,能摈弃学校教育的功利化倾向,摒弃社会浮躁思想对学校教育的侵蚀。回归教育的本质是对学校教育最为本真的要求。

四、“十商”课程研究与学校内涵发展的关系

纵观“十商”课程的教育理念与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概念,“十商”课程研究与学校内涵发展均紧紧围绕学生“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而践行学校教育工作,其教育理念具有一致性。这也表明“十商”课程的实践研究,必将有效融入学校教育工作之中。同时,学校教育也能为“十商”课程研究提供更为广阔的实践研究土壤,丰富“十商”课程研究的内容、方法,凸显“十商”课程研究的良好途径。由此可见,“十商”课程研究与学校内涵发展有着密切地联系,两者之间相互积极地影响并有效相融。“十商”课程在学校的深入研究,能拓展学校发展的途径,丰富学校内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厚重学校的办学思想

学校的办学思想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但对“以人为本”的认识注重于对学生的尊重、关爱、呵护等方面,注重于学科知识性的传授,注重对学生广泛兴趣爱好的培养,健康心理、健康体魄的锻炼。而“十商”课程研究注重于学生自身潜能的熏陶、启迪与培养,从人性本身的角度关注学生的能力提高与发展,其研究重点与成效必将丰富学校“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使学校的办学思想更加切准“人”的发展而实施教育行为,彰显学校教育人性的光辉。

2、丰富学校的课程内容

“十商”课程研究有专门的教材,针对“十商”各方面研究内容,设计出不同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启迪与培养某一方面的潜能。学校课程可针对“十商”教材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理念,利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班队主题活动、课外兴趣活动、综合实践课等,使“十商”课程的教育内容有效融入学校已有的课程教学中,丰富学校课程内容。同时,“十商”课程还注重在学校学科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在语文、数学、科学、体育、英语、艺术等学科教学中,均可有效渗透“十商”课程理念,达到“十商”课程与学科教学的有效相融。

3、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十商”课程研究能有效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如,针对“德商”的实践研究,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在尊重、容忍、宽容、平和、幽默等德行水平和人格品质培养和教育,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4、使学生更加快乐、健康地成长

“十商”课程丰富的教育内容,时时熏陶、启迪和培养学生的潜能。尤其是在“情商”、“德商”、“智商”、“心商”、“胆商”等方面,在挖掘学生潜能的同时,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使学生对事物、对学习、对生活充满一种浓厚的情趣与昂扬的激情,时时体现出一种阳光向上的健康心态和文明行为,使学生在纯真中更显可爱,倍感成长的幸福。

5、让学校办学更有内涵地发展

“十商”课程研究充分注重“人”的潜能开发与培养。关注“人”的本质特点,面向未来,驻足于当下。而遵循“人”的发展规律、遵循教育规律而做好学校教育,才能面向未来促进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这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本质。“十商”课程研究,无论是在课程研究的内容上,还是在课程研究的方法和途径上,均能丰富学校内涵发展,使学校教育在不偏离“人”的发展和遵循教育规律中可持续地发展。

“十商”课程研究与学校内涵发展密切相关,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效相融,它的深入实践与研究必将厚重学校的办学理念,饱满教师的教育思想,促进学校更加富有教育内涵地可持续发展。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