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经济发展的内容8篇

时间:2023-09-14 16:43:25

经济发展的内容

经济发展的内容篇1

关键词: 高中历史复习经济发展原因

历史科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经济史。而在经济史的考查中又常常涉及经济发展的原因、表现、从中得到的启示等。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和原因是各不相同的,很多学生会觉得多而乱,但是只要我们在复习中注意总结规律便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经济发展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环境、技术、市场、政策、资金、劳动力、资源。

其次,高中历史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讲述了中国从先秦时期到清朝前期的历史,中国古代社会是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国近现代史则讲述了1840年鸦片战争到20世纪90年代的历史,是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过渡的历史;而世界近现史则讲述了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包括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在分析古代经济及近现代经济发展原因时的侧重点是不完全相同的。

在中国古代史中,对于经济发展的原因,我们主要从环境、政策、技术、市场、劳动力等方面分析,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如汉朝、隋唐、元明清;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相对安定,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二)统治政策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统治者对土地政策、赋税政策的调整都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如西汉初期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的休养生息政策使汉初经济得到恢复发展,为汉武帝的大一统提供了物质基础;唐太宗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武则天重视发展生产,这为后来“开元盛世”的出现做了准备;清朝的更名田、地丁银等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三)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它包括生产技术的进步、水利工程的兴修、生产工具的改进、作物品种的引进等。如商周时期我国人民已经会用绿肥和粪肥,战国时期的都江堰、郑国渠,唐朝的曲辕犁、筒车,宋朝引进占城稻,明朝引进玉米等都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四)经济的交流带来双赢的效果。它包括:1.中外经济交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繁荣。如隋唐时期、宋元时期频繁的对外贸易扩大了中国产品的海外市场,促进了我国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及手工业和商业、城市的繁荣。2.国内各民族间的交流既促进了边疆地区开发,又使中原地区得到了发展。

(五)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在近现代史中,对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我们侧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环境、技术、资金、市场、资源、劳动力、政策等。

(一)环境。和平的国际环境,安定的国内环境,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都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如二战后欧洲、亚洲国家经济发展就得益于和平的环境。两次世界大战中英法德等国家经济发展都受到严重破坏,而美国经济实力更强,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大战中美国本土远离战场。

(二)技术和资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力,现代国际竞争实际是科学技术人才的竞争;而资金的缺乏也会严重影响经济的运行。如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在于它积极地运用了最新的科技成果;19世纪晚期英国经济发展速度慢于美国和德国,工业产值由世界第一下降到世界第三,其原因就在于英国的资本家不愿对国内的老企业进行设备的更新及采用新技术,同时把大量资金输往殖民地以获得高额利润。二战后联邦德国及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原因在于两国都重视采用新技术,重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把资金最大限度地运用于经济发展上。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济发展迅速,除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原因外,也在于对外开放,引进了外国先进的技术及资金。

(三)市场。统一的国内市场,广阔的海外市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如殖民扩张使英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广阔的市场需求成为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美国内战,德意志统一,日本明治维新等都为本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四)资源。19世纪晚期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是西部领土的开发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源的、更广阔的市场;德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得益于从法国得到的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矿藏资源。1973年西亚国家提高石油价格引起了二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五)劳动力。1861―1865年美国内战废除了奴隶制度,为美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19世纪晚期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是欧亚移民的涌入提供了劳动力,并带来了必要的技术和经验。而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同样促进了俄国经济的发展。

经济发展的内容篇2

[关键词]低碳经济;政府管理;管理创新;经济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F206;D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1)07-0046-06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CO2排放量越来越大,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因此,全世界都在呼唤“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指的是依靠技术和政策创新而实施的一场能源革命,从而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转变。气候变化和低碳目标影响到全球政府治理结构与方式的变化,同时,特定的政府管理行为取向、机制、政策和方式也将对这一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实现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低碳经济发展迫切需要推进政府管理目标、理念、机制与政策的创新。

一、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政府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在接受《中国投资》采访时指出,谁先发展了低碳经济,谁就有可能拥有更大的发展优势和发展空间。[1]对我国而言,低碳经济给当前的节能减排、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抓手,为我们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一个新的市场动力。在经济发展模式由以高投入、高消耗为特征的传统模式向低排放、高环保的低碳模式转变过程中,客观上要求及时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一)弥补市场失灵的需要

现代市场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形式,但是市场机制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市场失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外部性。市场交易经常会对第三方或环境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只有通过政府行为才能得以减少。[2]例如,人们可以通过市场购买汽车和汽油,但由此对空气质量和交通事故所产生的外部性或“溢出”效应,却没有根据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按价付费。环境问题往往需要借助于某种形式的政府行为才能解决,而市场对此往往无能为力。相对于传统经济模式而言,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模式的一场革命,低碳经济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政策创新及制度设计,提高节能减排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建立低碳的能源系统和产业结构,实现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低碳化,一方面有利于解决外部性问题,但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在一定范围和期限内诱发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矛盾即社会收益而私人和企业成本增加的矛盾。所以,要解决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市场失灵必须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

(二)矫正政府失灵的需要

美国著名经济学教授丹尼尔・F・史普博(Daniel・F・Spulber)在Famous Fablas of Economics:

Myths of Market Failures一书的序言中说:“政府应该帮助社会去选择最好的技术,而不是把事情都留给消费者和企业去处理……”[3]这说明了即使在美国“自由的市场经济”体系下,政府宏观调控在经济发展中也起着不可缺少的积极作用。政府作为低碳经济公共政策供给者和调控主体,主要是通过借助财政、税收、价格等经济手段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干预和支持。市场失灵为政府干预提供了必要条件,但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并不能保证政府行为的合理性和干预的有效性,我国政府体制也存在难以避免的弊端,所以,由于政府行为目标多样性、政府拥有自由裁量权、信息不对称以及政府的有限理性等原因,政府同样会陷入失灵状态,而政府失灵往往比市场失灵带来的危害更大。因此,创新政府管理、避免政府失灵成为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行政改革的目标。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既要对经济进行干预和宏观调控以减少单纯的市场运行的低效率,给低碳经济以强大的推动力;又要通过自身体制和管理机制的变革避免政府失灵。

(三)借鉴国际经验的需要

在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世界大多数国家政府正积极寻求新的应对措施来变革传统政府治理结构。英国采取的政策思路是将政府引导与商业激励相结合,发挥政府在扶持低碳产业、鼓励开发低碳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鼓励市场运用最新的低碳技术,为企业和投资商提供一个明确而稳定的政策框架,进而引导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美国尽管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但仍由政府主导投入巨资研发生物燃料和太阳能设备,建立碳排放贸易制度并鼓励企业实施自愿减排计划等系列政策。意大利政府通过“绿色证书”制度和“白色证书”制度来提高能源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并鼓励低碳技术的开发,政府在以实际行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国际经验表明,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中扮]着重要的角色,政府的宏观发展战略、资源能源约束政策和政府调控行为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该国经济发展方式及其绩效。因此,在经济发展方式由传统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过程中,客观上要求借鉴国际经验,及时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我国条块分割、中央和地方利益不一致等问题导致传统的政府管理效率低下。低碳经济的发展将进一步明确界定资源与环境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并将其纳入价格体系,以解决资源环境的浪费和污染问题,实现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另一方面,作为低碳经济核心内涵之一的环境保护,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具有非常显著的跨区域流动性和外部性,任何单一地区和企业都难以独自采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此外,尽管环境的可持续性能使发展工作长期化,但是由于许多资源产区发展水平较低,资源环境价值的贴现率不高,容易导致短视行为。这就决定了发展低碳经济,治理经济发展中的环境破坏问题,不是仅靠市场和企业就可以做到的,它必须由国家引导,只有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才能确保可持续发展。

二、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政府管理创新的内容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是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全新变革,也是从化石燃料为特征的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又一次巨大进步。伴随着低碳经济被世界各国确立为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的目标模式,必然要求政府从管理理念、制度和方式等三个层面进行创新, 实现政府管理的低碳化,引导企业生产过程中资源的合理、高效和低碳利用,尽可能减小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一)政府管理理念的创新

传统经济模式下的政府管理强调通过对现有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将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缺乏必要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使得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的矛盾更加突出。这一管理理念的局限性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片面追求经济高增长,把“发展是硬道理”错误地理解为“GDP增长率是硬道理”,过分强调经济利益、忽视环境保护导致对现有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为追求高经济增长率,一些地方政府急功近利,盲目投资建设了大量“政绩工程”,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传统政府管理理念给社会带来短期的经济效益,但也会造成环境破坏严重、碳排放增加、生态失衡等问题,进而导致经济、社会与环境系统难以持续协调发展,最终影响到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低碳经济指的是依靠技术和政策创新而实施的一场能源革命,从而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强调经济、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要求政府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重视生态效益,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和互动为目标。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把低碳管理的理念即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产出的理念融入到政府对自身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中来,把低碳理念纳入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明确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与工作举措,以低碳理念统筹协调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政府管理制度的创新

政府管理制度创新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低碳经济得以健康持续运行的重要支持力量。要按照低碳经济的要求,重新考虑和定位政府经济调控行为的目标。以低碳经济模式为导向的政府管理制度,必须以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为调控目标,通过包括财政、税收、信贷、产权、政绩考评等制度的创新来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政府管理制度创新,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推进政府经济调控制度的转型,终结和调整那些不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和市场政策,实施以低碳为税基的财税政策,创建以绿色为导向的公共政策体系,从而引导低碳经济发展。

第一,财政支出制度创新。2009年4月22日,英国财政大臣宣布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碳预算,这意味着英国政府的每项决策都将考虑碳的排放和吸收,还要相应考虑由此引起的财政收支。[4]然而我国的财政政策对碳的排放考虑不够;财政支出制度的设计对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能源和节能减排的扶持力度不够;财政资金少数用于发展低碳经济,使用效率较低;对财政支出项目的确定和实施监督乏力,财政支出缺位、越位及现象时有发生。为了推进低碳经济的顺利发展,必须积极创新政府财政支出分配制度。要制定并实施国家碳预算,将碳预算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紧密结合起来;加大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专门科目纳入国家预算,设立低碳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并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估机制对资金扶持对象进行筛选;切实提高低碳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认真选择节能减排和低碳项目,同时加强对低碳经济发展财政支持资金的投向管理和跟踪问效;对低碳经济发展财政支出项目的确定和实施进行有效监督,坚持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建立专门的资金核算和监督机构,定期公布财政支出情况,加大对挪用和侵占资金的打击力度,保证财政支出落到实处。

第二,税收制度创新。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30余项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对促进节能减排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我国税收调节面过窄,力度不够使得很多资源被廉价甚至是无偿使用。而且我国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优惠政策形式单一,我国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大多采取低税率、减免税等直接优惠方式,而对投资抵免、加速折旧、延期纳税等间接优惠方式采用较少。低碳经济的进一步推进要求我国针对上述问题对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进行完善和创新。首先,扩大征收范围。可以将目前资源税的征收对象扩大到矿藏资源和非矿藏资源,待条件成熟后,再对其他资源课征资源税,并逐步提高税率,对非再生性、稀缺性资源课以重税,促使这类商品提高价格以此限制需求从而达到限制生产的目的。其次,充分发挥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作用。在增值税方面,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如垃圾电厂、废旧电池处理厂)从外部购入或无偿取得的废渣等原材料、循环利用的内部废物等纳入增值税抵扣链,合理拉开利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资源与利用原生资源之间的税负差距;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对低碳企业采取优惠政策能更有效地减轻企业负担,起到引导企业投资方向的作用;在营业税方面,对从事低碳或无碳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可以免征营业税。再次,完善税收优惠政策的形式。税收优惠政策应从直接减免为主转向间接引导为主,着重增加投资抵免、再投资退税等方面的规定,针对具体的新能源开发活动或低碳技术项目等适用优惠政策。同时,坚持税收激励支持与约束限制并举,将给予低碳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与对能耗高、污染大的行业企业和产品实行惩罚性的税收政策结合起来。

第三,信贷制度创新。国家环保部于2007年联合人民银行、银监会共同了《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并将1.5万余条环境违法信息输入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随时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查询服务,这说明绿色信贷制度已经开始实施。绿色信贷制度为企业在发展低碳产业、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方面建立档案,并将银行的贷款政策和金额与其信誉挂钩,有利于激励企业发展低碳经济,但我国的绿色信贷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信贷政策体系不完善,缺乏与绿色信贷配套的绩效评价标准和行业环保绩效评价指南等技术性政策;信息沟通不足,有很多省、市尚未建立环保部门与银行监管和授信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即使建立信息沟通机制,也不能完全实现全面、及时的信息交流。进一步健全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绿色信贷制度,首先,完善绿色信贷政策体系。与国际金融公司、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开展密切合作,学习并引进环境绩效评估和特殊行业环境、健康与安全指南,并深入对标准和指南的本土化研究,为绿色信贷技术政策的出台提供支持。其次,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各相关部门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建立日常信息传输平台,实现环保、金融双方信息对接;政府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通过专业培训,提高绿色信贷政策的执行能力。再次,建立监督和约束机制。制定严格的监督、审查和处罚条款,强化监督和约束机制以保障绿色信贷的贯彻实施,实现资金的“绿色配置”。

第四,产权管理制度创新。环境产权的科学界定和严格管理是有效保护环境进而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的先决条件,是推进政府环境事务管理科学化、高效化的重要途径。由于环境资源的流动性特点和产权界定的困难,使得环境产权模糊成为目前我国环境污染难于治理的基本原因。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中的资源和环境是作为非排他性公共物品存在,其使用消费存在严重的“搭便车”行为,因而导致在向低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环境保护愈加困难。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政府实施环境事务管理,首先必须明晰界定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资源的产权,形成一种排他性的产权机制,从而使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资源不再是一种无价的公共产品。同时,政府在环境事务管理过程中要逐步引入和探索市场机制,依据法律法规并按照其市场价值形成价格,建立健全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机制,使市场竞争主体将其作为生产要素计入企业成本,诱导企业积极主动地寻求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方法和技术以节约成本。其次,政府在环境事务治理方面还要试点排污权交易转让机制,在满足环境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买入和卖出,以此对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控制。实行排污权交易转让机制既可以通过环境容量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低成本控制污染物排放,又有利于政府和环保部门通过排污权的核定、发放、拍卖和市场调节,实现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控制,使各功能区域的环境状况达到相应标准。

第五,政绩考评制度创新。探讨以低碳为核心目标的政府绩效考评机制与制度,是低碳经济发展背景政府管理制度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低碳为核心目标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与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同,并形成适应各自经济发展方式的政府绩效考评机制与制度。传统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偏重追求经济总量扩张的绩效考核制度,在该制度确立的量化增长目标的压制下,必然导致各地各级政府官员单纯追求GDP指标增长和助长权力干预经济。在低碳经济发展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目标诉求前提下,必须转变过去的压力型政绩目标考核方式,必须摒弃传统的唯GDP增长的考评机制,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前提下政府政绩考评制度转型,将绿色GDP增长率、节能减排、碳排放减低指数等作为政绩考评的核心指标,将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矛盾、公共服务质量提高、收入分配差距缩小、公共财税政策合理性等作为政绩考评的基本标准。体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府绩效考评机制,既是衡量政府经济调控方式科学和调控绩效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基本路径。

(三)政府管理方式的创新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政府管理方式主要有属地管理、部门管理和末端管理等。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新阶段,尤其是在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过程中,这些管理方式的局限性就逐渐显现出来了。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过去的许多管理方式都有必要加以创新和改进,政府要根据社会和环境的实际关系,把低碳管理纳入到新的管理原则中去。针对我国日益恶化的环境状况和现行管理方式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我国政府管理方式要实现从属地管理到区域协商管理、从部门管理到整合管理以及从末端管理到3R制造管理的三大转变。

第一,推进从属地管理转向区域协商管理。我国现行的政府管理主要是属地管理,即各地方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主管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低碳经济发展工作的监督管理,显然这样的管理方式对区域外部的问题则不作为。环境要素的流动性等特征决定了区域大气污染等区域性环境问题不会因为人为的行政区划管理而消失,而且低碳产业的发展以及节能减排的实现需要区域间的协调与合作。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从区域整体角度进行综合分析、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各项投入,而各自为政的属地管理可能因信息交流不充分而使得资金投入的效率低下,难以达到社会最优。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应利用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的良好契机,进行管理方式创新,明确相关区域内各行政主体对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产业和开发新能源负有“共同而又有区别的责任”,在互利互信基础上实现区域协商管理即特定经济区域内各地方政府之间为了共同防治区域性问题、发展低碳经济、提高区域层面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而进行协商合作,坚持责任共担、权责对等、协调统筹以突破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地域限制。

第二,推进从部门管理为重到整合管理。低碳经济的发展涉及政府各个职能部门,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传统的部门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而“整合管理”就是地方政府中那些主管经济、环境以及社会等行政管理部门为了共同防治环境问题、开发新能源、发展低碳产业而进行综合决策的新型管理模式。相对于传统的“部门管理”,“整合管理”具有统筹兼顾环境―经济―社会效益,最大限度避免决策片面性,通过协作保障政令顺畅实施和低碳产业发展等特点。“整合管理”通过整合与低碳经济发展直接或间接相关各部门的职能,在地区发展规划、信息共享、违法行为协查等方面建立协调机制,有效应对与社会经济高度耦合的环境问题。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共同制定相关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以保证既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新兴产业,在经济活动中逐步推进去碳化,使经济平稳发展、分步骤逐步减排。

第三,推进从末端管理转向“3R制造管理”。末端管理只是对生产排放的废弃物进行处理,这是一种只投入而不产生经济效益的措施。末端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生产活动对环境污染和破坏趋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以“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末端管理的局限性也日益显现出来。末端管理手段花费了大量资金投资建设末端处理设备,却没有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更无法从根本上实现经济发展的低碳化。发展低碳经济要求大力开发新能源、研究低碳技术以实现产业生产过程及产出的低碳化,因此,政府应该扬弃末端管理的弊端,实行3R制造管理,借助各种相关理论和技术,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和调控,真正实现产品生产、销售、消费和回收的低碳化。“3R制造管理法”是由美国杜邦化学公司借鉴生态循环而首先创立的,即要求企业在生产管理中投入原料减量(Reduce)、废弃物再利用(Reuse)和原料循环利用(Recycle)。[5]减量化原则属于输入端控制,目的是在生产中用相对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标,从而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以减少碳的排放;废弃物再利用属于过程控制,要求产品和包装物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利用;再循环利用属于输出端控制,要求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以后能够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以减少末端处理负荷。3R制造管理争取以最小的环境影响,最少的能源资源使用和最佳的管理方式实现最合理的经济增长,在给社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政府管理创新的基本途径

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政府管理创新是一个系统化、长期化的过程,推进其实现的路径较多,但主要还是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方面,可以通过强化政府职能、完善政府管理机制来明确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职能与作用并规范政府自身管理;另一方面,政府要明确管理对象,采取不同的治理手段来发展低碳经济。

(一)强化职能,明确政府的目标定位

在现有的职能体系中,要保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或者说,充分发挥政府管理在推进低碳经济中的作用,就必须进一步强化政府的管理职能。首先,强化政府引导职能。低碳经济对我国来说总体上还是个新生事物,社会各界对什么是低碳经济、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以及如何发展低碳经济等重大问题还缺乏必要的理解,认识水平较低。因此,政府要统筹安排、整合资源、分工协作,充分利用众多的媒体和宣传渠道,加强发展低碳经济的宣传,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引导广大群众树立低碳理念并积极参与各种节能减排活动。其次,强化政府监控职能。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对市场的有效监管,政府应对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一系列计划的执行、政策制度的贯彻落实、法律的实施等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和控制。再次,强化政府协调职能。低碳经济的发展中,政府的协调职能显得尤为重要,低碳产业的发展、低碳技术的研究、新能源的开发和节能减排的推进等都需要各部门、区域之间的协调;需要各项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协调;需要政府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协调各国间的碳排放和技术合作问题。

(二)完善机制,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低碳经济发展下的政府管理创新要求政府建立并完善一系列机制来保证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科学化、民主化以及低碳化。首先,要完善决策机制。我国政府决策要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的道路,决策前要广泛收集信息,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决策中要善于发挥智囊团的作用,设计各种方案和备案,反复比较分析选出最优方案;决策后要大胆试行,不断修订和完善决策方案。其次,要引入竞争机制。不仅要在政府组织内部的运作中引入竞争机制,通过竞争产生责任感、紧迫感以减少成本、提高质量,更重要的是在整个低碳经济发展领域鼓励、引导并维护竞争,改变自然资源等公共物品供给的垄断局面,如通过竞争性合同承包方式把自然资源分配和环境治理等市场化,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低碳事业的发展。再次,要建立并优化绿色GDP绩效评估机制。低碳经济下的政府管理需要将绿色GDP增长、碳排放量和低碳产业发展情况等纳入绩效评估机制,从根本上扭转各级政府官员的政绩观念;在绿色GDP评估实施过程中,应当尽量减少各种阻力对体制的内耗,做好不同部门之间的利益协调,促进绿色GDP绩效评估体系下的社会经济、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经济发展的内容篇3

论文摘要:邓小平经济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极其重要组成部分,对邓小平经济思想的研究,首先就要从整体上把握这一思想主要层面。本文从理论、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提出邓小平经济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关系及其规律的研究。揭示了邓小平经济思想包含了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三个层面及其内在联系,对我们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中国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我们党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而邓小平经济思想是邓小平理论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邓小平经济思想正是在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百年探索的重大时代课题,及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问题的探索中,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理论观点。展示了这些理论观点的联系及其体系,同时也把社会主义经济学推到新的发展阶段。

一、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发展中,科学地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经济思想的主题

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科学探索,起始于l9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l9世纪70年代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拓展了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研究的理论视野,从“世界历史”的角度,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如何跨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作了最初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不失时机地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一方面走出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了新中国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强调向苏联学习,基本上按苏联既有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形成由国家集中统一领导的计划经济运行模式。到1956年春,经过经济建设的实践,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已经察觉到苏联模式的弊端,提出要以苏联为戒,正确学习苏联的经验。一是苏联的办法中的许多是错误的,已经给苏联经济发展造成危害,这些东西我们不要学;二是即使苏联对的东西,也有许多不合乎中国实际,不能生搬硬套。由此开始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在实践上取得了一些成就,理论上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其表现在毛泽东在1956年4月撰写的《论十大关系》和1957年6月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及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所提出的一些重要理论观点。但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由于受到“左”的思想干扰,并没有沿着正确思路继续下去,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遭到了如“大跃进”这样的严重挫折,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更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遭到灾难性的破坏。

20世纪70年代未以后,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自身经济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态势和矛盾作出了正确的分析,并作出了科学的判断,科学地探讨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关系和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从而在社会主义经济学史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解决了象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基本特征的探讨,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的基础性内容,这一探讨深化了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本质及其特征的理论

邓小平经济思想的主题,决定了它在理论上的主体内容,可以概括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三个层面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第一,对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的分析

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分析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邓小平认为,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所制结构只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并存共同发展。为了坚持公有制在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并发挥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邓小平还从理论上阐明公有制与商品经济有关系,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兼容性;结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公有制在现实经济中的实现形式作了探索;强调选择承包制、租赁制、股份制等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是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也是有利于体现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基本要求的。

第二,对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制度的基本内容分析

依据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邓小平坚持认为,按劳分配同公有制一样,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它们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原则”。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所有制结构相适应,邓小平对社会主义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经济方式并存的结构作了探讨。他还对按劳分配实现过程中,体现在收人分配上的“先富”和“共富”关系作了理论的与实践的探索,提出了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大政策”。同时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和“两个大局”思想,“两个大局”思想即“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富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一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第三,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的概括

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是搞清楚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和现实的前提,邓小平以他对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长期思考和探索,并根据现时代世界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把社会主义本质高度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揭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与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完善社会主义经济的内联系,极大地丰富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视野。

三、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讨,构成邓小平经济思想中最富有创造性的理论层面,展示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新课题和新领域

经济体制是一定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和管理形式。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理论分析,集中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的科学论述

党的十一届中全会召开不久,邓小平指出,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改革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问题,对这一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作了充分的估计,他认为“为了有效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认真解决各种经济体制问题,这也是一种很大规模的很复杂的调整”。反思5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演化,邓小平清醒地分析其基本特征和弊端,认为原有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就是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和控制人、财、物资源,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央,所有的活动都在计划规定的范围内运行。这一经济体制虽然也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注意利用经济杠杆的作用,并且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期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逐步开展,也暴露出不少弊端,如“机构臃肿,层次重叠,手续繁杂,效率极低”④等,为此,“如果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当时,邓小平就已经清楚地认识到。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我们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中,“尤其要注意研究和解决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经济政策三方面的问题”。

第二,对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创造性的探索

在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最初十年实践的反思中,邓小平强调创造良好的环境对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提出与当时所开展的治理整顿相关的经济体制目标模式,只能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当经济体制改革进人全面深化阶段时,邓小平审时度势,在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及时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对人们在改革中一直非常关注的计划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作了新的概括。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他把计划、市场经济机制同社会经济制度“剥离”开来,把计划和市场都看作经济手段,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他又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角度论述了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关系,说明两者是有机统一的。这一理论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是社会基本制度的传统观念,诊治了我们在市场和市场经济问题上常犯的“恐资病”,为我们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极为重要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四、对经济运行及其机制的探讨,构成了邓小平经济思想的富有特色的内容,拓展了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的视野

人类社会经济形态足一个在一定的经济作用下运行和发展的有机整体。经济运行机制简称经济机制。它是一定经济肌体内各种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制约关系及这种关系对经济的调节功能,通过经济运行机制系统自动而稳定的运转,推动社会经济正常发展,调节社会资源的有效分配。邓小平非常重视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研究,对社会主义发展不同时期如何运用计划和市场的运行机制,以及运用计划和市场的经济运行机制的重要性等问题作了深入的论述。他认为,“在调整时期,我们可以加强或多一点计划性,而在另一个时候多一点市场调节,搞得更灵活一点”计划和市场作为经济运行的机制,运用得适当,就可以提高社会生产力,更为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优越性。“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决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邓小平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分析,首先表现他对保持中央权威问题的论述上。他明确指出,中央权威是指中央领导集体的权威,保持中央权威就是中央能令行禁止,说话算数;掌握足够的财力是保持中央权威的物质前提,科学地制定政策是保持中央权威的重要基础。其次,表现在他探讨了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他认为,政府职能必须由直接调控为主转向间接调控为主.由微观调控转向宏观调控,由搞项目审批、分钱、分物转向利用经济手段搞规划、协调、监督和服务,政府机构必须由臃肿重叠转变为精干、高效,只有这样,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才得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才得以充分发挥和体现。再次,表现他分析宏观经济运行中的调节手段,如财政调整手段、金融调节手段、法律调节手段、行政调节手段等。此外,邓小平还对国民经济的速度、比例、效益之间的关系,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战略问题,以及我国的对外开放等问题作了精辟的分析。

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分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农业生产方式作了“两个飞跃”的概括。邓小平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第二,在国有工业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上提出了“要来个革命”的思想。在企业体制改革的不同时期,邓小平提出了建立和加强以“责任制”为特点的企业管理方式.实行以“承包制”为特点的企业管理方式,以及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落脚点的企业管理方式。第三,对发展企业所需要的技术和人才问题作了较为深刻的论述。邓小平强调发展企业所需要的技术可以采取“引进”的办法,对引进的技术不能只是“学会”,还必须“创新”。使企业拥有更高的技术水平。同时,先进的技术要有先进的管理方法,发展企业所需要的人才靠的是“培养”,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必须是在“很好地使用”中进行培养。

五、对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整体关系和过程的研究,构成邓小平经济思想的主体内容,展示了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广阔前景

经济发展的内容篇4

关键词: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基本学科之一,在教育部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地理学类包括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三个专业,经济地理学也自然成为三个专业的主干课程。从2009年开始,中国科协开展了学科发展研究。在地理学学科发展研究中,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指出,“明确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经济地理学的科学地位得以进一步明确和巩固,这既体现了地理学学科结构的客观要求,也充分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但是,目前高等院校特别是高师院校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并未真正凸显人文-经济地理学的核心地位,而经济地理学教学在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经济地理学科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明显薄弱,同时,高师地理科学专业更因为中学新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现实,加强高师经济地理学课程建设及其教学内容体系与教学方法改革显得尤为迫切。

一、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基本原则

国内高师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存在如下问题:课程体系设置重自然轻人文-经济;课程内容选择与学科根基有偏离倾向、重国际轻国内、与中学地理新课程改革脱节;教学环节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教学方法选择与学科综合性特点及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不适应;等等。要解决国内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顺利实现地理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优化和教学方法改革是目前国内经济地理学教学改革面临的当务之急。我们以为,经济地理学教学改革必须立足学科根基——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即经济活动地域布局体系研究,凸显学科特色,并遵循经典与现代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国际与国内结合、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结合、学科内容与教学方法相结合等原则对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整体优化改革。近年来我们主要围绕科学制定培养方案、优化理论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探索综合性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列改革探索。

二、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优化

1.修订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科学架构经济地理学课程体系。修订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经济地理学作为地理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地位,应明确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分为理论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以突出课程的实践教学地位。鉴于课时及经费等实际情况,经济地理学课程实习可与人文地理学系列课程联合进行,并在培养方案中以“人文-经济地理课程实习”课程的设置来体现。同时,在理论课程设置上,增加区域分析与规划、中国区域发展论、可持续发展概论等必修或选修课程,适当时候还可以设置农业与工业地理、城市经济地理、乡村经济地理、第三产业经济地理、现代服务业地理等选修课程。

2.改革优化理论教学内容,创新经济地理学内容体系。针对目前流行的主要教材内容选择的缺陷,在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结合、国际与国内、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结合等原则指导下,经济地理学理论教学内容改革优化的逻辑思路是:

(1)人类经济活动必然面临区位选择:经济地理学就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结合关系,即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布局体系或经济活动的区位与空间组织的学科。明确经济地理学发展历史、研究对象、学科特点与内容体系等基本问题。(2)经济活动区位因素分析:经济活动区位因素的影响分析是经济活动区位选择与空间组织的基础。(3)区域产业部门结构与布局:产业部门差异与区位因素时空变化的交互作用导致产业结构演变和产业部门布局差异,该部分内容包括产业结构及其演变规律、第一产业布局、第二产业布局、第三产业布局。(4)区域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产业部门差异与区位因素时空差异及其演变必然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该部分内容可以包括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模式、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模式、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等。(5)经济区划与区域发展规划:经济活动区域分异必然导致区域分工及经济区域形成发展,经济区域划分、区域发展规划、区域分工与协调则成为必要的内容。(6)经济活动全球化及区域影响:全球化发展使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空间扩大,主要包括经济全球化的地理特征以及区域影响等内容。(7)经济地理学的方法论。

3.注重课程教材选择与建设,提高经济地理学教学效率。目前比较通用的经济地理学教材主要有: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经济地理学》(李小建等编)和国家教委重点教材《经济地理学导论》,这两部教材均为国家重点教材,但根据学科发展背景和基础教育实际,这两教材都不能很好地满足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之需。鉴于《经济地理学导论》教材符合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内容丰富且与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结合紧密并与现行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内容衔接较好,通过教师优化更新教学内容,该教材更适合师范大学教学需要,因此,可以选择使用《经济地理学导论》(修订四版)作为本科教学的主教材,而将《经济地理学》作为辅助教材。当然,也可以将这两部教材的教学地位互换,还可以参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区域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原理、方法与应用》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唯教材是从,必须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充分突出科学性、理论性、系统性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教材。教师要力求实现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体系经典与现代、国内与国际、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相结合,从而发挥教材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的科学高效的引领作用。

经济发展的内容篇5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内容创新;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2-0175-0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目前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中普遍开设的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困扰,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地位日益下降,并且呈现出被边缘化的发展趋势。因此,有必要分析其现状和原因,并有针对性提出对策来加以改进和提高。

一、政治经济学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由于在高中学习阶段,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作为政治课的一部分内容来讲授的,这使得大学生误认为政治经济学是一门政治课程,造成对政治经济学的学习积极性较低。同时,经过几次课程改革后,原来独立开设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部分内容。这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与政治经济学在教学内容上就有相当部分重复,而这两门课程有时会安排在同一学期上。学生重复听课,自然会有厌倦感,学习热情很难提高。

2.知识体系结构相对固化,教学内容陈旧且更新较慢,造成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解释不足和乏力。长期以来,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体系和教材结构基本固定,尽管目前高校使用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版本众多,但主要内容、知识点和框架结构大同小异,没有实质区别。例如,现有教科书内容体系基本是由“两段式”构成,教材的前部分是以《资本论》为主要内容依托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后部分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也即所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分析。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内容关联度较小,缺乏基本逻辑关系支撑,不能形成统一的整体。这样,前后两部分内容相对独立,在课堂教学中很难连贯性展开,知识的传授上明显有割裂现象。此外,一些学者教条地对待政治经济学,把政治经济学当做百科全书和不能修正的绝对真理,或是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为由,拒绝任何对政治经济学的批评。面对我国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许多学者不是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实际进行客观分析,而是局限于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寻求现成的答案;不是根据经济社会实践去创新和发展现有理论,而是通过曲解政治经济学的办法,使之被动地迎合不断变化的社会实践,由此可见,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创新必然远远赶不上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践。

应当看到,当今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阶段已经与马克思经济学产生之初的发展阶段有了明显且巨大的差别,政治经济学理论也有了巨大发展,因此,需要将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吸收到现有教材中,使得马克思经济学更好地分析和解释资本主义的发展现实,从而增强说服力。遗憾的是,现有教材的知识更新较慢,不能反映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面貌,也不能反映出政治经济学理论知识的最新进展,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因而,现有的知识内容相对陈旧,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解释不足,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这增加了课堂教学难度。

3.西方经济学的大行其道所形成的严重冲击。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西方经济学已经成为“显学”,其教学内容在课程设置中越来越突出,高校普遍开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课程,教学时数也大量增加。其理论内容不仅在各个高校讲授,并且已成为政府制订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西方经济学的大行其道在很大程度上冲击政治经济学教学,使得政治经济学课程地位日益边缘化和不被重视,目前,高校的应用经济学与管理经济学学科普遍取消了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教学,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教学课时也大幅度减少,一些高校甚至取消了政治经济学课程;一些高校理论经济学专业的政治经济学课时也大量减少,原来作为经济学专业必开的《资本论》课程大多退出了本科课堂;相当部分高校经济类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甚至取消了政治经济学考试,只留下了西方经济学考试。可见,今天政治经济学教学地位已处于极度边缘化的岌岌可危的境地。这也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时间投入,使得大学生消极对待政治经济学的学习,直接导致学生上课出勤率低,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讲,只是应付考试,教学效果差。

4.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缺乏创新。目前,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经常是以老师传授知识为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形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思维定势,很难主动学习,也不能拓宽知识面,更不能创造创新性学习。尽管多媒体教学已经在课堂教学中广为采用,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教学方式和手段,但却造成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从而忽略教材使用,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不仅没有改变政治经济学的艰难处境,而且造成一些课程内容不能深化教学,同样影响教学效果。毕竟,多媒体课件只是教学工具,只是教学手段,并不能完全代替教材。而且由于师生之间主要通过多媒体形式展开教学活动,使得师生之间注意力大都集中在课件而不是教材,彼此间的交流和互动逐步减少。此外,部分教师备课不充分,过多依赖多媒体课件,授课形式呆板,教师讲课缺乏主动性、积极性,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经过多年的学习,大学生群体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独立的思考能力,他们渴望在更高层次水平上学习,而不是简单地学习教材中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不仅在教学中注重内容传授的全面和准确,更要适度增加内容深度和广度,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显然,现有的教学模式还不能充分满足,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二、以教学内容更新创新为核心加快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

众所周知,教学内容是开展教学的根本,教学方法和手段只是表现内容的形式,并不能替代内容。没有好的教学内容,再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无济于事。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这一课程吸引力,改变目前的不利局面,就必须以教学内容持续更新创新为核心加快课堂教学改革,同时辅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与时俱进,及时调整更新教学内容,以不断分析和解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增强理论生命力。本质上说,马克思经济学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不能一成不变甚至僵化,更不能教条式对待。“一种理论能否被人们接受,不能靠强权,不能靠压服,只能靠理论能否说服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能否巩固,关键也在于其理论本身,能否创新,能否与时俱进。”必须明确,现阶段对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和优化,不是全盘否定,而是要在坚持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基础上,遵循理论分析与实际研究相结合的原则,认真研究国内外当代资本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并加以借鉴和吸收。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立场,劳动人民的立场,大多数人民利益的立场,关注弱势群体的立场,是正直的经济学人应有的良心,是不能丢弃的。”因此,必须将最新的理论思想引进到教材中、引进到课堂中,改变目前政治经济学内容体系相对封闭、相对固化现状。

1.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原理深入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从理论上解释资本主义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经济学的生命力在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诞生以来,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凯恩斯主义思想的推行,西方国家政府普遍加强了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能力,大幅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和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努力缓解经济危机的破坏程度,在此之下,相应的利益矛盾、阶级冲突好象得到了有效缓解,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即私人生产的有序性和社会化生产的无序性之间的矛盾也似乎得到缓和。然而,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告诉我们,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矛盾仍然存在,导致经济危机的各种因素也仍然存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需要结合现实发展情况来分析和说明马克思经济学,引入最新的内容或者案例即增强授课的时代感,使教学过程更加具体和生动,能够充分说明理论的科学性。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坚持结合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现实来更新内容,才能不断吸引学生认真听课,并提高教学质量。

2.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原理深入分析当代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从理论上解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及其发展趋势,尤其要加强当代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改革时期也即转型期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市场经济改革和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和模仿,因而在改革过程中难免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或困难,人们在思想上也难免有困惑和疑虑,这些都需要从理论上阐述和梳理并予以回答。在这方面,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理论可以有所作为。在授课内容上可以更多关注当前转型期经济发展模式、特征和内在规律以及存在不足,特别加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点和运行机制分析,突出比较说明我国市场体制模式与西方国家市场模式的差异之处和相同之处。运用政治经济学分析工具剖析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下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尤其侧重于分析当前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热点难点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分析,使得理论分析得以具体化,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对抽象理论、观点理解,也能在实践中进行验证。这无疑提高了课堂教学吸引力。

3.在教学内容更新及创新上适度借鉴和吸收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理论成果,以丰富现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近些年来,西方经济学理论发展速度大大加快,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成果,其中不乏很多科学性、思想性俱佳的理论思想。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要及时吸收这些优秀的研究成果,以补充和佐证马克思经济学,使得原有的内容体系更加丰富、全面,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也能加深对政治经济学的理解。

总之,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创新是改善目前教学困境的根本和前提。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一定能使政治经济学教学重新焕发活力,并成为一门受大学生欢迎的课程。

参考文献:

经济发展的内容篇6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

1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改的背景

1.1 学科特点

西方经济学是属于专业基础课,一般在大一开设,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学习,让学生对基本经济现象有比较透彻的理解,并能运用经济知识分析社会现象,以便做出最优决策。

从现实的教学来看,学生对经济学有较大的兴趣,但在学习中普遍反映理论与现实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并存在对学科理论理解的障碍。西方经济学是通过大量的概念和理论模型,大量的图形和数理实证分析以及经济学特有的概念去理解整个西方经济学原理,导致其概念、原理、分析方法等都比较抽象和难懂,并且西方经济学是对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般抽象和概括,许多理论与我国的国情和历史背景相差很大,因此学生很难将所学理论与我国的经济实践较好地结合起来。

1.2 教材使用现状

目前在中国的大学里采用的经济学教科书大致有以下三类:

第一类,采用西方原版或翻译版的教材,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等,此类为完全西方的版本,主要在少数重点大学里使用。

第二类,中国自己出版的,如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和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西方经济学》上、下册和《西方经济学》(精简版),此类教材内容体系与上述第一类基本相同,都是传统《经济学》的改编,不同之处在于进行了整理,更加符合中国人的阅读和理解习惯,并加上了适当的评论,但理论体系和内容与国外大学中的经济学教材基本相同。

第三类,国内一些学者所编的其他教材,内容或简或繁,或难或易,这类教材基本上算是对前两类教材的一个补充,在内容上或偏重点不同,或完善若干理论,或增加相关案例等。

以上所举的三类教材的共同点在于:它们实际上都是第一类,三类实为一类,这一类就是“西方的经济学”。

1.3 当前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由于我国经济学学科发展不够成熟,只好采用西方的经济学理论,虽然可以使我们更好更全面的了解西方世界,快速地赶上西方国家理论经济学的发展水平,但这一课程也有着自己本身严重的缺陷,对于课程教学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西方国家自己也承认,目前的经济学只是“科学主义”的,却难以说是一门科学,在西方尚有大量不能应用于实践的理论,如边际定价理论等,更何况是在与西方发展模式、发展水平相差很大的中国。

第二,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发展得越来越精深复杂(如高微、高宏),而实用价值却不断下降,理论经济学的发展与教学内容似乎纯粹是为了培养“经济科学家”,从而忽略了大学生学习经济学的最终目的。

第三,从具有实用价值的理论来看,这些理论名副其实,具有鲜明的“西方”特色,而缺乏中国特点。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奇怪的学科,它是社会科学,但又披着科学的外衣;它对中国的发展非常重要,偏偏前面又加有“西方”两个字;中国经济创造了三十年奇迹,但却没有自己的经济学,这是目前经济学理论体系与教学内容设计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那么我们未来的经济学教材应该是什么样子?主要给学生讲授哪些理论和知识?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也是我们现在教改的重要任务。

2 教学内容的改革

以《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为参考,对原有教材内容进行修改和整理,主要进行的工作是对原有理论部分加以阐述,内容进行调整合并,使基本理论得以保留,仍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并结合经济发展特点对相关内容进行补充,使之符合经济学教学需求。通过这样的调整,使经济学理论体系更完善、更符合中国经济发展实际、更易于理解。把整个经济学体系分为两个部分,分为《西方经济学》上下册。

第一,《西方经济学》上册。微观部分在现有基础上分为八个部分:导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消费者选择;企业的生产和成本;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一般均衡和效率;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第二,《西方经济学》下册。宏观部分在现有基础上分为八个部分: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的均衡;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短期经济波动模型:总需求--总供给分析;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政策。

3 教改后新教学内容的特点

3.1 新教学内容的优点

第一,新教学体系仍保留很强的理论性,相比原教材也更加系统,内容更加全面,可消除原先教材中理论罗列的凌乱感。

第二,增加大量案例,使经济理论更加贴近社会现实,增加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实用感。经济学其实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作为分析经济领域内具体现象和具体问题的工具,通过培养学生运用经济理论观察、分析和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释经济现象的能力,反过来可以提高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学习兴趣。

第三,既具有西方教科书的系统理论知识,又具有中国创新特色,使中国具有自己特色的经济学教科书。

3.2 新教学内容的缺点

第一,篇幅加长。以西方经济学原来每学期42课时算的话,课时会不够,这就需要教材和教师的灵活安排。实际上在现有经济学教材基础上教师的授课安排也有很大的灵活性,所以并不成为问题;此外还可以把一些理论进行精简或重写;第三种解决方案是部分章节作为自学内容,如“导论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第二章第五节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等。

第二,未加入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和案例部分。在教材中可增加大量中国经济发展理论和案例,增强实践教学环节。而现代社会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学生迫切需要了解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指导企业运营管理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和引导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了解我国微观企业和宏观经济的管理体制、发展现状及其深层次原因,新教学内容可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进行加强。

4 实践与尝试总结

西方经济学课程在实践教学中也进行了较多的改革与尝试,如在课程开始部分讲经济学发展历史等,但受到教学大纲和教学任务与课时量的限制,所进行的改革只能是局部性的,在小范围内小心尝试。虽然如此,但相关实践活动也为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积累了大量经验,并有信心会使教学改革获得更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西方经济学上下册[M].北京:高教出版社,2012.

经济发展的内容篇7

区域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且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地方院校经济类专业的办学基本定位在于面向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性创新与创业型的中小企业管理者和商务精英是其主要目标,而区域经济学这门课程在提升地方院校经济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提升学校的办学能力、办学水平与办学特色与优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合理的教学内容与适当教学方法则是实现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服务的重要工具。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学科已有了很大发展,其教材建设也随之稳步上升。从学理上看,区域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古典经济区位理论,从1954年瓦尔特·艾萨德创立 “区域科学协会”开始,西方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正式的学问也有六十余年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西方经济陆续出现一些经济问题,区域之间经济发展非均衡现象日益加剧,城市人口膨胀,环境污染严重,生态问题日益突出,使得区域经济学研究视野不断拓宽;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区域经济学蓬勃发展,其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已引起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关注并成为研究的重要领域。我国的区域经济学学科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区域经济学学科的相应著作层出不穷,区域经济学的教材也是众多,单摆在编者书架上的教材就不少于30余种。众多区域经济学教材和相关著作的出版,一方面,说明了我国学者、政府部门和应用工作者对本学科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他们面对区域差距不断扩大、区域经济问题不断突显现状,需要不断学习与探索,需要探寻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进而为所在区域和全国经济发展服务;“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正是区域经济学科发展的追求方向。另一方面,就教材而言,也带来一些问题,如:不同学科与知识背景的作者所编的教材强调的重点不同;区域经济学不同教材的内容差异较大,造成了学科的一些混乱;学科理论与应用上显现出不少脱节;教材对学生的适应性不是太强。 

二、基于城乡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区域经济学教材建设 

国内目前较具代表性的区域经济学教材主要有:时间相对较早的有周起业(1989)、刘再兴(1996)等,这些教材是在国内最早对区域经济学进行探索的成果之一,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起了重大的引导作用;之后,区域经济学教材迎来了大发展,特别是21世纪以来更是发展迅速,这些教材不仅对我国区域经济学的教学与培养人才起到了巨大作用,更重要的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从内容体系上讲,不同的《区域经济学》教材的重点不一,如郝寿义与安虎森(2004)所编的教材主要内容有:经济活动的区位、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工与区域空间的形成、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区际分工与联系、区域空间的地域结构、城市经济、城乡边缘区、乡村经济、区域经济政策等。聂华林(2006)所编的教材主要内容有:区域经济发展要素、区域经济特征、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产业结构、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区域空间结构、城市与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关系、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区域经济政策与区域经济研究方法等。孙久文(2008)所编教材的主要内容有:区域资源环境、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区域产业布局、区域贸易、区域经济合作、区域城市化与城乡结构、区域城镇体系建设、区域基础设施与发展、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经济战略与区域规划和区域经济政策等内容。高洪深(2014)所编教材主要内容有: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国家区域经济、总部经济、梯度理论、辐射理论与增长极理论、区域济产业结构、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理论与方法、区域经济与城市群发展等。 

纵观以上内容,结合地方院校区域经济学的特点,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内容展开:区域经济发展及其基本理论,如梯度推移理论、辐射理论和增长极理论;区域分工与合作,包括区际经济关系、区域分工与合作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及其具体内容;区域产业布局与产业集群,包括产业布局的区位与指向、产业集群与新产业区布局;区域产业结构,包括区域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评价等;总部经济,包括总部经济的提出、内涵与形成机制、总部经济的理论体系和发展的一般路径和一般逻辑等;县域经济,包括县域经济内涵、现状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城市与乡村发展,包括城市经济、乡村经济与区域发展,城乡统筹等;区域经济与城市群发展,包括区域经济与城市群的关系,城市群的概念、功能与形成机制及我国城市群的发展;区域开发及其规划,包括区域开发和区域规划等;区域经济政策,包括区域经济政策内涵与作用、目标与工具,新中国区域政策演变;区域经济研究方法论,包括区域经济常用研究方法及其新发展。这些内容既包括区域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如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区域产业布局、区域产业结构等,又集中体现了区域经济学的热点内容,如区域产业集群、县域经济等,同时还体现了区域经济学的方法论,这些内容对地方院校的学生来说是较适合的。这也是笔者主编的区域经济学教材的主要内容,并能达到培养地方院校经济类人才的要求[1]。 

三、基于城乡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区域经济学教学方法探析

      1.案例教学。哈佛大学兴起的案例教学法,经由哈佛商学院的推广后得到了大量应用。这种教学方式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场景,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分析、判断并解决现实工作情境中发生的事件和问题,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区域经济理论或提升其解决区域发展方面的实质能力。地方院校经济类专业在学习区域经济学课程时,用案例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理论素养大有裨益,特别是一些应用性强的章节在运用案例教学时更是作用显著,笔者本人就常在县域经济、区域规划等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此方法。如在县域经济发展时,我们不仅以每一个具体的县为案例来对该县的经济发展中方方面面进行介绍,更重要的我们还会该县的每个方面集中以案例进行分析,在分析产业结构时不仅结合该县的三次产业结构来分析,还要对该县在规划产业园区时是如何进行产业选择并加以布局,以达到县域经济增长的目的,把园区产业规划与产业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借鉴典型园区发展案例,详细对产业园区进行SWOT分析,明确产业园区战略定位与产业定位,对产业园区主要产业详细分析,并对产业园区的产业规模与经济及社会效益进行预测,最终制定出该县的产业发展策略。这样的案例教学,学生觉得适用性强,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效果能得到较大幅度提升。地方院校学生学好产业园区对将来我国的城乡发展无疑起着重要的人才培养作用。 

经济发展的内容篇8

[关键词]经济生活;理论逻辑;发展路径;经济角色

[中图分类号] G63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6004802

在所有的课程资源里,教师与教材无疑是最为重要的资源。教材是承载课程目标具体要求的文本资料,对学生学习本门课程所起的作用,是其他所有的文本资料都无法企及的。现行经济生活教材系根据教育部在21世纪初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编写而成,已经使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其精粹所在与不足之处均已充分显露。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对教材进行适度整合,方可尽扬其长而力避其短,更好地做到物尽其用。

一、现行经济生活教材的瑕疵所在

毫无疑问,现行经济生活教材可谓佳品,但是,用辩证法的观点来看,十全十美之物毕竟不存在,教材也一样。笔者个人就觉得,现行经济生活教材在以下几方面存在瑕疵。

1.教材内容的结构强调生活逻辑甚足,而对理论逻辑顾及不够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思想政治学科的课程模块要求将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地结合起来,现行经济生活教材对生活逻辑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从微观来看,几乎所有知识的问题情境都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来设计;从宏观来看,教材的知识结构也高度地生活化了,纵观其内容,依次讲述的是:生活与消费,生产、劳动与经营,收入与分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这样的宏观安排,从生活逻辑的角度来看,确实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但是,如果从理论逻辑的角度来看,则无疑是很大程度地碎片化了。这些碎片化的知识,尽管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感觉轻松,但是,在学习完成之后,学生却不能建构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会导致他们无法准确而灵活地运用知识。

有些专家认为,现行教材的内容本来就不是很多,即使不构成严密的体系,教师在复习时再做一定的梳理或者指导学生自己梳理来形成体系,也不是一件难事。这种想法实在是太脱离实际了!对教材内容的认识,从专家的视角来看与从学生的视角来看,绝然不是一样的。专家是对这一学科的内容极为熟悉且极有研究的行家,在这一行业中浸润了好些年,而学生是未成年人,且是这门学科的初学者,更何况,优秀的学生毕竟只是少数,绝大多数的学生,学习能力很一般,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很弱。在专家眼里极为容易的内容,在学生眼里,却犹如天书般难懂!

2.对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与路径选择的阐述不够清晰

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是要实现国家富强。“富强”,排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之首。经济发展的路径,也就是通向富强的路径。对这一路径的充分理解,有助于学生增强制度自信与道路自信,从而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增强政治认同,这正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B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生活重要的教育价值所在。

教材对这些内容也使用了一定的篇幅来论述。实质上,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正是经济发展极其重要的决定因素,教材在这些方面所费的篇幅不可谓不多,而且,在第四单元中,教材还专门设置了一课的内容来阐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与主线等问题。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是,这一课的内容只是经济发展战略的一鳞半爪,且没有与相关内容联系起来并形成体系。

尽管教材的论述并不系统,但是高考命题在考查这些知识时却毫不含糊。历年高考的非选择题在涉及这些内容时,均有不低的要求,学生如果对这些内容没有深刻的理解,就根本拿不到高分。

3.讲述各种经济角色必须掌握的知识过于零散,不够集中

“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是课程标准在界定思想政治学科这门课程性质的时候明确提出的要求。现行经济生活教材对在社会上担任一定经济角色所必备的知识也有所论述,譬如作为消费者、劳动者、投资者、经营者等角色,在碰到某些常见的问题时应当怎样应对,也做了一些说明。但是,这些知识给学生的印象仍然比较零碎、散乱,需要重新梳理形成一定的体系后,学生才能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既然教材存在上述瑕疵,我们就有必要对症下药,对教材内容予以重新整合,以提高其效用。

二、重新整合经济生活教材内容的基本思路

1.将理论性相对较强的一部分经济学原理集中讲述

现行经济生活教材文本中散布着许多经济学原理,但它们在教材中的地位各不相同:有的原理是服从于一定的主题的,比如市场机制的运作原理、政府干预的原理等;有的原理是直接与实践结合在一起的,比如金融投资的基本原理等。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将所有的原理全部抽离出来。但也还有一些原理理论性相对较强,在教材体系中,与实践的关系也不是十分紧密,例如:价格的含义、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关于分配的基本理论,关于全球化的基本理论等。把这些原理集中“打包”,学习效率可能更高。

2.更加明确地揭示我国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与路径选择

如前所述,我国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与路径选择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价值,需要将现行经济生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重新整合来使其体系化。

首先,我们要强调,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是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决定因素,因此要将我国的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内容整合在一起。之后,将第十课的全部内容(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与第十一课最后一目的内容(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整合在一起,作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让学生学习。第十一课最后一目的内容,其理论依据已经在集中学习部分经济学原理的时候学习过,这里的实践要求,与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主线等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整合在一起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其意义,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形成更加完整的认识。

3.将各种经济角色的必备知识集中讲述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