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医药产业研究8篇

时间:2023-09-19 15:44:12

医药产业研究

医药产业研究篇1

关键词:无形资产;创业板;医药行业

据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运行指数表明:在2011年之前的十年间,我国医药行业都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但近几年来增长速度缓慢下降,医药行业面临转型升级已成为必然选择。创业板医药企业作为我国医药市场发展的后继企业,如何在产能过剩的寰持校达到一种既可以实现自身发展壮大又可以对我国重大医疗技术突破起到助力作用的双赢处境,已成为我国医药行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不断提升药品质量,加强基因药物、新型疫苗等生物技术的研发,力争走在国际前列。

本文拟选取2011年至2015年创业板医药行业为样本,进行无形资产现状研究。同时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合理性本文对数据做出如下处理:(1)为了保证单一样本数据的充分性,本文选取2011年以前以上市的公司(2)为了便于区域研究与对比,本文对所有创业板医药行业按照地域进行划分,分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华北地区、西南地区共5个区域。最终得到19家共95个样本。

一、无形资产现状研究

(一)基本情况。我国创业板医药企业无形资产总量在2011年至2015年5年中发展迅速。从2011年的5.12亿元到2015年的24.68亿元,足足翻了将近5倍。其中,发展势头以2013年为分水岭,2013年前无形资产总额增速迅猛,2013年后增速趋于平缓,同时在2014年达到最大值29.86亿元。

(二)结构比较。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所界定的无形资产一般包括专利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软件、土地使用权、特许经营权、著作权等。本文依照无形资产在创业板医药企业中的重要程度,将其无形资产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土地使用权,因其在无形资产中占比很大,所以将其列为一类。第二类为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指权利拥有人对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通常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工业设计权及商业机密等。此外,非专利技术虽然在法律上不受保护,但企业特有的经济利益与其息息相关,因此本文将非专利技术划归为知识产权。对于创业版医药企业来说,知识产权是其创造利润与取得竞争优势的核心,因此将其列为一类。第三类为其他,主要包括软件等对创业板医药企业不太重要的无形资产。(见表1)

由表1我们可知:在无形资产比重方面,我国创业板医药企业在经历了2011年至2013年的增长后,在2013年达到了峰值5.70%,之后该比例趋于稳定,在均值5.51%左右上下浮动。在知识产权比重方面,除2014年较前后年略有下降外,呈现出年年上涨的趋势,但5年内年均增长率仅为1.41 %。至 2014年其总体占比仍未突破30%。这说明,我国创业板医药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发展速度缓慢。在土地使用权比重方面,其最高占比可达无形资产总额的73.56%,最低也达到无形资产总额的62.62%。从以上分析可知,我国创业板医药公司整体无形资产结构不太合理作为无形资产的核心知识产权,竟不足无形资产总量的三分之一。

二、专利比较

表2介绍了2011年至2015年我国创业板医药企业专利权数的发展变化。从上图我们发现,专利权总数从2010年的76项,到2015年已达621项,在短短的5年之中创业板医药企业专利权数足足翻了8.17倍。其中在2011年至2015年@5年间,我国创业板医药行业的发明性专利年年以高于30%以上的增长率迅速增长,尤其在2011年至2012年增长率达到了57.5%。以上数据充分说明在过去的五年中,我国创业板医药企业的无形资产在数量上取得了空前的发展。

此外,根据我国专利法相关规定,企业所持有的专利权被分为发明型、外观设计型与实用新型三类。由于医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其新药的研发和对已有配方的改进,而这些主要依赖于企业专利权中发明型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两部分。因此,考察这两类专利权的占比也是衡量医药企业专利权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从表二我们可以发现,首先在数量上,不论是发明型专利还是实用新型专利,这两者都在5年内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其次在所占比重方面,两者占比在2011年至2015年这5年间分别为55.26%、65.07%、82.37%、88.51%、92.91%,呈现出年年递增的良好趋势,平均占比以达专利权总数的76.82%。以上结果充分表明:整体上,我国创业板医药企业专利权在数量上处于高速发展状态,在结构上处于较为合理的良性状态。

三、研究结论

(一)我国创业板医药企业无形资产整体结构不太合理,但这一情况在某些区域内正在得到逐步的扭转。土地使用权占比过重和知识产权占比过少,一直是我国无形资产结构问题的通病。这点从创业板医药企业土地使用权平均占比为66.33%,而知识产权平均占比仅为22.88%就可以看出。但细化到区域内,我们就可以发现,有些地区无形资产结构不光优于全国整体结构,同时无形资产结构的合理化趋势也十分明显。例如,华北地区医药企业在2011年土地使用权的比重为84.92%,知识产权比重仅有11.10%;而到了2015年其土地使用权已降到53.16%,知识产权比重以上升至30.96%。

(二)在专利权方面,我国创业板医药企业专利权结构整体布局比较合理,但内部差距较大。总体上,发明设计型和实用新型两类专利权平均已占到总专利数的79%,这说明创业板医药企业专利权整体实用性强,质量较高。但细化到个体后,差异仍然很大,专利较多的企业年平均专利有二、三十件专利,而专利较少的企业年平均专利不足一件。

参考文献:

[1]Big data.http:///it-glossary/bigdata.

[2]Big data: Science in the petabyte era[J].Nature,2008,455:1-136.

医药产业研究篇2

关键词:医药制造业;区域产业竞争力;熵值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0-0022-02

伴随世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剧,产业竞争力作为综合竞争力的基础与主体,是国内外各界关注的焦点。“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可见加快产业升级转型,提高地区区域产业竞争力,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医药制造业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如何平衡发展各区域医药产业竞争实力,使医药产业的竞争水平得到持续发展,是当下热门的课题。医药制造业作为医药产业中的领头军,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个区域的产业竞争力可以表现在诸多方面,国内外机构和学者对区域竞争力的定义大多数都脱胎于国家竞争力的内涵。作为一个开放的概念,区域产业竞争力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如市场需求、政治因素、人才因素、技术因素等等。与此同时,区域产业竞争力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它不仅可以反映一个区域产业过去和现在的产业水平,也可以反射产业发展的未来水平;不仅是在一段时间内的表现,更随时随着时间的变动发生变动,因此,在评价区域产业竞争力时,也要考虑区域产业动态变化这一特性。在此基础上,依据科学性、可行性、代表性原则,参考前人研究,将医药区域产业竞争力定义为五个方面,即经济基础、宏观环境、行业发展规模、行业发展动力、行业内在潜力,共41个指标,建立指标体系如表1。

其中,部分指标解释如下:

城市化水平(URBAN):即城市化率,是衡量各地区城市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数量指标,一般采用一个地区的城市人口占地区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

市场化程度(MC):反映一个地区市场化水平与开放程度的数量指标,通常采用所有从业人员中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比重来表示。本文由于数据可及性,采用城镇从业人员中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比重来表示。

经济开放程度(OPEN):该指标度量方法很多,本文采用较为简单的方式,即采用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来度量。

外商投资比重:该指标在文中采用外商投资总额占GDP的比重来表示。

2 评价模型的介绍和数据来源

2.1 评价模型介绍

在信息论中,熵是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信息量越大,不确定性就越小,熵也就越小;信息量越小,不确定性越大,熵也越大。根据熵的特性,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熵值来判断一个事件的随机性及无序程度,也可以用熵值来判断某个指标的离散程度,指标的离散程度越大,该指标对综合评价的影响越大。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选取n个省市,m个指标,则具体某个指标即为第i个省市的第j个指标的数值(i=1,2…,n;j=1,2,…,m)。

(2)运用功效系数法,将数据非负化;

正向指标(越大越好),负向指标(越小越好)。

2.2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2007~2012),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7~2012),中国药学年鉴(2007~2012),部分数据来源于米内网。舍去部分数据不全的省市,保留中国大陆区域共24个省市及自治区2006年至2011年间数据。

3 结果与分析

3.1 各省市医药产业竞争力排名结果

依据熵值法计算出综合竞争力得分,得到各省市竞争力综合排名见表2,其中括号内表示其在五个评价方面中的单项排名。

3.2 医药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从结果来看,综合排名前三的省市分别为江苏、广东和山东。事实上,这三个省市也是近年来年医药工业总产值前三名的长期占领者,体现出强劲的实力和持续力。江苏省在经济基础和宏观环境排名分列一、二位,其他三方面均处于中游水平,经济基础与经济环境的优势明显,整体发展均衡,行业规模有待发展、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广东除行业发展规模水平处于中下游水平外,其他各项均处于3~6位间,无论从经济基础和行业发展潜力来看,都具有稳定发展的实力,可见进一步形成产业规模优势,对于其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山东行业发展动力位于第5位,其他指标均处于中游水平,整体实力较为均衡,说明行业对于其在人员配置、R&D投入水平方面较为重视。

从区域划分来看,东部地区,尤其是东部地区沿海省市在几乎占据排名前十的位置,其中东部地区前三即为总排名前三江苏、广东及山东。整体来看,东部省市经济基础较好,政府对于医药产业发展也较为重视,已具有一定产业规模,优势企业多。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医药产业区域发展不均衡,东部地区实力明显强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排名前三的省市为吉林、河南及山西,从各项排名来看,吉林与河南排名均靠前,综合排名也因此处于较前位置。山西较比之下,平均实力低于吉林与河南,其他中部省市与山西情况类似。整体来看,中部地区个别指标有一定竞争优势,部分省市也有强势企业,但是经济基础较为薄弱,整体竞争力偏弱,发展均衡。西部地区排名前三的省市为内蒙、四川及甘肃,中部地区状况与西部地区相似,经济基础较为薄弱,虽然也有个别指标在个别省市具有竞争优势,但是整体情况不佳,竞争力较弱。

4 结语

中国医药产业的区域发展并不平衡,综合竞争力差距较大。近年来,医药产业作为新兴的战略性产业,日益引起全国各省市的高度重视。区域产业竞争力日益激烈的今天,江苏、山东、广东等优势省市应该充分利用其在经济基础及宏观产业环境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规模;增强在研发、人员储备等方面的投入,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进一步增强产业竞争力。对于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省市,充分分析自身的优势,扩大自身在某项方面的优势。如四川、贵州等省市,对于中医药在资源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重点扶持、积极吸引外资,加大资源的整合力度。只有积极调整本区域产业结构,立足于本地区特色,最大限度的利用技术转移效应,创造有利条件,发挥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升整体产业竞争实力。

本文采用熵值法这一客观赋权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主观人为因素的影响,但是其确定的指标权重会随着指标数据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仍具有一定局限性。

参考文献

[1]陈红儿,陈刚.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案例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2,(1):99-104.

[2]郑刚,姜春林.区域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1,19(6):24-27.

[3]千庆兰.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及其评价研究综述[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5):69-76.

[4]陈刚.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重庆社会科学,2003,(3):51-54.

[5]方玉金.基于组合评价法的生产业区域竞争力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1.

[6]郭显光.熵值法及其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财贸研究,1994,20(6):56-60.

医药产业研究篇3

关键词: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化;措施

近年来,医药生物产业的飞速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将生物技术应用于医药产业,不仅使得医药生物产业发展迅速,也使得其成为相对活跃的产业之一。虽然医药生物产业目前发展的态势良好,但仍然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和解决,才能使得医药生物技术产业跨向一个更高的台阶。

1医药生物技术发展的总趋势

从全球医药生物技术发展的状况来看,生物技术在医药行业的运用,正在引发着医药产业的重大变革。在2000年,全球生物技术产业的销售额高达500多亿美元,而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销售额就占去了60%,实际上自90年代以后,全球生物技术药品的销售额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着。

2我国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我国的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相较国外的发展情况而言起步相对较晚,但是随着国家在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的加大,使得医药生物技术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缩短了与西方先进国家的差距,在全球医药生物技术产业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3我国医药生物技术与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医药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其发展过程中,不断的涌现出了许多问题,如在医药生物技术领域的资金投入不足;生物医药产品的自主创新不足,产品的研发能力有限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医药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更好发展。

3.1自主研发产品能力有限,创新性不足

在我国现有的生物技术药物中,只有少数部分是自主研发,拥有产品的自主产权,而绝大部分则是依靠国外的医药生物技术进行产品的仿制,真正的自主创新其实很少,以至于出现药品研制上的重复,药品生产的过量等多种问题,再加上国内缺乏对医药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使得部分的医药生物技术及产业的发展停滞不前,导致药品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增大,企业的利润不断减少,严重的出现亏损现象,最终血本无归。有的药品生产商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选择企业着重于仿制药品的生产,因为仿制药品可以减少自主研发的资金投入,相对来说费用较少,而且盈利较快,风险也就相对较低,这种思想的循环使得我国的医药生物技术难以实现突破性的创新。

3.2医药生物技术的研究成果难以转化为医药产品

这些年经过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方面专业人才的努力,我国的医药生物技术在研究方面较以前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现实是很难将这种研究上的成果转化为医药产品。

3.3在医药生物技术及产业的投资不足

从我国在医药技术研究中的投入资金来看,是远少于国外在医药领域的资金投入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国的医药生物技术的研究难有创新性的发展。医药生物技术产业本就是高风险、高投资、高回报的产业,医药生物产业得不到充足的资金支持,势必会阻碍其研发过程的进展,从而影响我国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

3.4我国医药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竞争力较弱

随着近些年我国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涌现出了较多的生物制药企业,但是这些企业普遍的特点就是规模较小,经济实力较弱,自主研发新产品的能力较低,因此在医药行业的国际竞争中的竞争能力较差,抗风险能力弱,这显然对我国的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十分不利。

4解决我国医药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发展问题的措施

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每个国家、各个行业都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对医药生物技术产业来说也不例外。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大环境中,要加快我国医药生物技术的自主研究与产业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4.1端正态度,客观认识到我国医药生物技术的发展与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平。

在摆正态度的同时,总结我国医药生物技术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同时加强与先进国家的交流,积极吸取、引进国外的先进医药生物技术,自主研发创新医药产品,形成我们自己的国际竞争优势。

4.2加大在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资金投入。

从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性质可以看出,想要实现我国医药生物技术及产业的发展,就需要我们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大在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投入,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扶持医药生物技术项目,提高我们的医药生物技术水平。同时,还应该注重培养医药生物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提高医药生物技术人才的专业素养,为我国医药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注入新生力量。

4.3注重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成果向产品的转化,实现上下游技术的完美衔接。

在加强医药生物技术的研究的同时,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建立好高校的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和药品生产企业的沟通、合作桥梁,实现双方的完美衔接。

5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医药生物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虽然在这一过程中仍有些许问题有待解决,但是我国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仍然势不可挡,相信在其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必将实现创新性飞跃。

参考文献:

[1]田玲,张宏梁,孟群.我国医药生物技术发展战略与措施[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8,S1:331-335.

[2]苟仕金,苟鸿鹰.现代医药生物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国药业,1998,02:12-14.

医药产业研究篇4

关键词:医药产业;药价虚高;政策建议

一、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医药产业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对国民经济贡献有所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产业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不断提高,已经跻身世界医药大国之列。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生产、科研、教育、设计、商业流通一整套完整的医药制造体系,医药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医药制造产业工业总产值逐年上升,从2005年的4250.45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11741.31亿元。2006―2010年同比分别增长18.08%,26.76%,23.78%,19.91%,24.33%。利润总额也在不断增长,2005年行业利润338.20亿元,到2010年达到了1331.09亿元的新高,2006―2010年同比分别增长10.16%,56.03%,36.41%,25.36%,33.92%,反映了医药制造行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我国医药制造产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和GDP的比重也得到了一定提高。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5.504%上升到2010年的7.299%;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2.298%上升到2010年的2.927%,医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有所提升。

(二)我国医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医药产业长期积累的结构性不合理、创新能力弱、环保治理不善、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也日益突出,这些问题推动了我国药品价格的虚高。国内外医药制造业发展实践与相关的研究表明,我国药品价格虚高是医药产业发展问题的综合表现,采取药品降价的政策措施只能治标,如果要治本,则需全面调整产业政策,通过促进医药制造产业的升级及良性发展。

二、药品价格过高的原因

(一)医药产业结构不合理,药品流通费用高

1 医药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恶性竞争

从企业的数量来看,2004年我国医药制造企业4397家,而同年世界最大的药品市场国一一美国还不到2000家,我国医药制造企业的数量近几年还在呈不断上升趋势,到2010年有7039家。如此众多的医药生产企业,药品生产严重供大于求,并且多数企业规模小,研发新药的能力差,多以生产仿制药品为主,产品呈现高度的同质性。

面对激烈的竞争,厂商们只能选择通过高额的回扣来吸引医药和药品批发商以实现销售。因此,药品市场上本应该是产品质量与技术的竞争演变为了给予回扣多少的恶性竞争,而这些回扣,又以虚列成本、虚高定价的方式最终为患者所承担。另外,我国医药业缺乏高技术含量产品,原药出口附加值低,制剂进口附加值高,整个制药业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药品价格主要受发达国家药价的牵动。

2 流通环节臃肿,药品流通费用高

我国现行药品流通按照药品生产商、商、批发商、零售商或医疗机构再到消费者的渠道进行,繁杂流通环节的成本加价是造成药品高价的重要原因之一。截至2009年底,我国共有药品批发企业1.3万多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2149家,下辖门店13.5万多家,零售单体药店25.3万多家,零售药店门店总数达38.8万多家,呈现出多、小、散、乱的竞争态势。另外,由于流通企业市场集中度不高、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物流技术落后,流通效率也较低。因此,每一环节都会产生较多的流通费用,再加上各个环节的利润空间,药品层层加价,造成药品价格虚高。

(二)研发投入不足,推动药价攀高

上图表明,近年来,我国的医药制造业的R&D经费支出不断提高,2009年达到了134.5亿元。但早在2005年,美国药品研发与制造商协会(PHRMA)的成员产业中的企业投入的研发资金就高达394.3亿美金。从R&D强度上来讲,我国医药制造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工业总产值之比从2005年的不足1%逐渐上升,到2009年上升到1.42%以上,我国制药产业中的企业对新药研发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提高。而美国在上个世纪70年代,R&D强度已经达到了9%,而后的30年间,其比率不断上升,近年来一直维持在15%以上。

无论从绝对金额上还是强度上,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是有巨大的差距。研发投入的不足,导致我国研发实力不强,高技术药品过于依赖进口,或者通过购买专利来生产药品,增加了我国医药生产的成本,难以抑制药价高攀。

(三)药品定价不合理导致药品价格过高

药品定价要求较高,要有专业的药物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但我国现有的定价机构缺乏这种专业性,相关人员对药品价格的调查审核能力有限,而且品种繁多,定价范围很难确定。另外药品定价和审批的不是同一个部门,缺乏有效沟通,增加了定价难度。医药企业通过改变剂量、换新包装等,将旧药改成“新药”,避开降价。定价程序也没有规范化和公开化,许多企业与定价人员拉关系,存在“人情价”、“关系价”。

(四)厂商的纵向合谋,使得药品价格居高不下

药品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信息严重不对称的商品,造成了生产厂商进行产销纵向合谋的可能性。药品消费有很强的专业性,在医药消费中,医生处于信息优势地位,而患者处于劣势地位。由于患者依赖于医生的建议,医生掌握了用药的自由权,而且病情的复杂性和身体条件等因素,医生在同一种病上能选择不同的药物,这样,医生可以主导患者的用药。为了收取回扣等,医生可能诱导患者使用高价药,提高医药价格。

三、我国目前的医药产业政策及存在的问题

(一)医药产业结构和布局政策

我国通过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认证,淘汰了一些落后的企业,优化了医药产业结构,提高了医药产业的市场集中度。但是,目前医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现状,说明我国GMP等认证标准与国际还有一定差距。而关于医药产业布局,我国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划,导致全国医药产业的重复建设,不利于医药产业增长极的培养和我国医药产业的整体发展。

同时,我国医药产业政策法制化程度低。美国与欧洲都将成熟的政策上升为法律,比如:美国制订的《生物技术未来投资和扩展法案》、欧盟制订的《98/44/EC指令》、波兰制订的《医药工业法》等,都极大地促进了医药产业的发展。我国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制定医药产业政策法,加大对医药企业的监管力度,为医药产业发展营造一个健康的市场环境。

(二)医药产业科技政策

《医药科学技术政策(2002―2010年)》认为我国医药科学技术的重点任务和发展方向是,努力提高化学药、医疗器械和制药装备的创新能力和研制水平。但是,我国目前医药产业研发的主体是科研院所及学校,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医药产业研发的主体是企业。有关学者对地理溢出、大学研究对产业部门的影响进行空间计量检验发现,大学研究对医药产业创新不能产生促动作用。因此,我国应该大力支持医药企业研发,提高我国医药产业在国际上的分工地位。

(三)医药价格管理政策

我国医药价格管理政策表现的最明显的是近十年来政府主导的23次药品降价。但是,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没有得到解决,而且还引发了其他影响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问题。

首先,药品降价严重影响了医药企业的创新能力。有研究表明,药品价格下降40―50%,将导致医药研发投入减少30―60%。而对于医药产业这样的高技术的产业而言,研发投入是其持续存在和发展的生命线。我国一味的降低药价导致部分医药企业进入了困境。企业为了寻求发展,便以高价销售成分和功效与降价药一样的替代药,这是导致目前药品价格逐年走低,患者的药品费用负担却逐年走高的直接原因。另外,药品降价影响了我国医药企业的做强做大。因此,在调控药价时,应该综合采用医药产业政策,培育有利于医药产业发展的环境,使药品以市场为导向形成一个合理的价格水平。

四、政策建议

(一)优化医药产业结构,完善医药产业政策

鼓励医药生产和流通企业通过合并、兼并、收购、联合、租赁和股份制改造等形式,发展跨部门、跨地区、跨国界的企业集团,发挥大企业的龙头作用与技术溢出效应。同时,注重对中小企业的培育,努力形成“专、精、特、新”的中小优势企业。通过培育大企业集团和中小优势企业,形成共生的市场体系,从而解决我国医药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制定合理的医药产业政策,将产业政策法制化。目前,我国医药产业政策应更倾向于获得规模经济的企业重组兼并政策和产业布局的非均衡性,培养产业增长极。我国有关药品管制的法律法规虽在逐渐增多,但法律级次不高,配套法规不够完备,因此,要完善我国医药业的法律法规体系,将一些基本的、重要的医药产业政策上升到法律高度。

(二)加大医药研发投入,以企业为研发主体

充分发挥产学研的优势,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调整产业政策,转换政府职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新药品研发、临床检验、市场推广都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而药品创新风险较大,银行不愿意提供资本支持,制药企业的自有资金有限且多投资于收益相对稳定的经营领域,创新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我们医药产品创新的主要瓶颈之一。政府投资则成为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通过资本分工,使企业专注于投资新药品的商业化研究和生产工艺改进,政府参与分担创新资金,投资于新药品研发机构与研发基地建设,降低企业前期新产品研发的投入资金成本。

药品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但政府作为药品创新的启动者和推进者,可以通过公共采购政策的安排,在保证药品疗效的前提下,增加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需求,产生技术创新的“市场拉动”效应,使创新药品在市场开拓期有比较稳定的市场保护,同时降低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与市场有关的风险。

此外,财政资金在医药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基地建设和对医药科研项目资助上向急需的创新药品、高附加值药品倾斜。同时,辅之以税收优惠政策降低医药创新的成本与风险。

医药产业研究篇5

据统计,仿制药价格一般降到专利药的20%,在仿制药上市的同时专利药销量将大幅下降,幅度高达70%。由于仿制药对市场的冲击以及新药研发周期成本的限制,许多医药公司除了想法设法延长专利保护期外还通过拓展仿制药市场来延长产品生命周期。仿制药市场成为众多药企抢占的目标市场之一,从FDA药品申请可知,新药申请增长缓慢,近几年来仿制药申请数量远高于新药申请量。

2我国医药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医药产业的发展,制定了鼓励扶持医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在企业融资和税收优惠方面给予推动。截至2013年12月底,医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为20593亿元,同比增长18%,利润总额为2072亿元,同比增长17.76%;医药制造业的主营业务成本为14639亿元,同比增长18.60%[3]。然而,我国医药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在产业链各环节还存在不谐调,我国医药技术创新水平相对较低,研发投入产出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

2.1医药企业规模偏小

目前,我国医药企业绝大部分为中小型企业,年销售额在亿元以上的企业不足200家,而辉瑞于2008年全年的销售额就比我国数千家医药企业全年的销售额总和还要多[4]。医药技术创新过程受到市场、技术等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规模大的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稳定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具有资源优势,而规模小的医药企业在研发、生产和营销环节由于条件限制而缺少规模经济性。当今世界医药产业向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成为一种趋势,我国医药企业因为受到规模小创新能力低的限制难以实现规模化、集群化发展,这也阻碍了我国的医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进程。

2.2医药企业研发投入总体不足

医药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对研发投入具有更高的要求。以欧美的医药企业为例,其研发强度一般维持在18%左右,而同期我国主要医药企业研发强度普遍在5%以下[5]。我国大部分医药企业在研发投入方面差强人意,我国医药制造业的整体研发投入强度仅有1.6%左右,远远落后于欧美领先企业。另一方面,我国生物医药企业拥有的研发机构也比较少。从表2可以看出,2000-2012年拥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占比不断上升,但直至2012年也仅有19.6%的生物医药企业拥有研发机构,机构人员平均数也仅有68人,尚不能形成成熟的技术创新的主体。2.3医药知识产权数量较少现阶段,我国医药产业发展模式以模仿创新为主,自主知识产权较少。2012年,我国生物医药专利数量达到了9580件,有效发明10073件。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生物医药专利申请量占比6%,与美国、日本、欧洲还有很大差距。同时,模仿创新的药物在法律上并不受专利法保护,导致模仿药物市场竞争激烈,从长远看不利于药物市场发展。

2.4研发人才队伍建设不足

当前,我国医药产业以医药产品生产和销售为主,对医药产业至关重要的医药技术创新活动长期被忽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困于企业规模,很多中小企业承担不了技术创新的成本;另一方面我国医药产业尚未形成完善的医药技术创新体系,医药企业没有意识到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就人才层面上来说,医药企业中研发人员的数量远远低于生产和销售人员,研发人才队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缺乏高层次的自主研发人才,导致我国企业对外来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不足,难以推进二次创新的进程,也就无法提高技术创新的产出。

3提升我国医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3.1完善医药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法规

我国应当进一步完善医药技术创新相关政策法规环境,借鉴日本、印度等国经验,增强对医药技术创新体系的调控。在财政税收和金融扶持方面,政府可以对企业采取更灵活宽松的政策,通过实施直接援助进一步加大对研发型医药企业的资金支持。同时政府也可以在研究经费投入、专利和药物审批、税收等方面给予系统化的优惠政策,比如对于创新药物的销售收入,政府减免相应企业的所得税,或者建立新药研发专用基金,以此来间接补贴创新企业的成本。

3.2建设健全医药技术创新体系

我国医药企业技术创新要立足于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途径。我国医药企业存在集中程度低,规模不经济的问题。这就导致了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竞争缺乏效率,大多数企业的竞争方式还处在初级阶段,创新方式很少,这种“小而散”的行业市场环境会阻碍我国制药产业发展。实现以市场为导向,就必须提升产业集中度,减少数量,提升质量,实现资源整合。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提高我国医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充分利用科研资源,提高产学研有效转化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应设立国家新药研究开发相关基金,鼓励医药企业与高校合作建设实验室等,做到最新的研究成果能迅速转化为生产成果,以市场为导向,能解决科研与市场的脱节。最终实现高校、科研院、企业构建产学研的联盟,实现强强联合,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3.3实施以知识产权保护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对于医药企业而言,研发的投入需要通过一定时期的市场独占来获得回报,只有研发者的利益得到保护,才能使研发、生产、营销形成良性循环,减少和避免假冒伪劣产品干扰市场秩序。在具体的政策执行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政府要发挥统筹协调的作用,完善相关制度、制定相关法规、建立舆论监督,切实保障专利持有者权益,使知识产权保护成为全社会的一种自发行为;二是政府要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知识产权、发明专利的保护力度,严惩非法侵害专利权的行为,严厉制裁恶意侵犯别人知识产权的行为人和机构;三是积极搭建促进医药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推动和完善医药专利信息网络和公共数据库的建设,针对我国医药企业小而散的现状和特点,分层次建立医药服务体系和平台,鼓励医药企业开展医药技术创新。

3.4加快医药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凝聚科技人才

医药产业研究篇6

关键词:低碳经济;医药产业;产业集群;生态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05-0041-05

如今,大量企业集中于或集聚在一个产业和一个地方,形成所谓的“集群”现象,但是研究大多数集群不难发现,他们大都是传统工业的模式:从资源、产品、废品等单项模式发展;集群中的企业发散发展,相对关联性不强。这样的集群模式忽视了集群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直接的有机结合和相互共生的关系,同时也忽视了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系统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和循环等规律,致使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出现。至此在大量文献综述上不难发现,前人的大量研究大都集中在产业集群的发展问题和对策研究,或者集中在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等方面,关于产业集群的生态化改造,尤其是医药产业集群的生态化建设研究相对较少。

一、低碳经济下的产业集群及生态化概述

产业集群是指在既竞争又合作的特定领域内,彼此相关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如大学、规划制定机构、智囊团、职业培训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等)组成的地理集合体①。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产业集群以其独特的模式,除了带来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的协作和配合成为可能,也使集群产生了很强的生命力,为此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越来越多,而产业集群以其特有的聚集优势,逐渐成为发展区域经济、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然而产业集群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慢慢显露出其自身模式的弊端,尤其是现在低碳经济发展要求下,产业集群的改变成为可能。而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经济增长,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产业集群生态化的基础②。而基于低碳理念的产业集群,实质上是在原有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引入新的分工角色。在集群中完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专业化分工,克服集群内物质循环缺陷和生态缺位,打通集群参与者的物质、能量、信息的流通渠道,建立企业间的合作共生机制,延长物质相互使用链条,优化整个集群内的循环经济网络结构,促使产业集群生态化升级和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建立。

从以往的研究文献来看,产业集群生态化主要强调的是产业集群内部能量循环体系的构建,由于现在产业集群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环境问题,一些如医药产业集群、钢铁产业集群等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集群,在遵循传统集群的循环模式下,周边环境问题凸显,致使产业集群生态化提到日程上来。但综合考虑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概念,其必然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其一是产业集群内部各企业直接的循环体系,必须按照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生态化理论来组合,企业相互直接可以是产出与供给、废物与利用的关系;其二是产业集群与周围环境直接也需实现生态型循环,与当地环境协调发展,在保证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提升,同时也对环境起到保护和支持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产业集群生态化是指根据产业集群的框架结构,将不同产业、企业间关系加以协调组合,并使之与该区域环境条件相适应,不断发掘集群内生资源,建立稳定良性物质循环、能源循环、信息循环等的发展过程,以实现该区域内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之间的整体协调与和谐发展。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构成包括三部分,分别是:中心层、支持层和延伸层。由于生态化产业集群系统是以企业为中心,特别是以拥有核心能力的企业为中心,因此与传统模式相比,生态化产业集群的特征主要表现为:(1)循环性。资源循环利用是生态型产业集群发展的纽带,在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的指导下,集群主体之间最大化地实现“废物”循环再利用。(2)生态性。具体是指集群在尊重自然系统的生态平衡属性和循环运动规律的基础上,构建符合生态规律的价值链结构。尽可能地保持集群内、外部相对平衡,这也是产业集群生态化的一大特点。(3)区域性。传统的产业集群的区域性是指该集群立足于某一个特定的区域,为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可能。而生态化产业集群的区域性是指能量、物质等来源尽可能在该区域内进行,而集群内部的其他企业或行业是获取的首要选择,这不但保证了获取的可能性,也使获取成本降为最低。综上所述,产业集群生态化概念可以表述为: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通过自身调整或人为规划引导,推进产业集群向类似生态群落的转变,并在长期相互适应过程中,实现产业集群与自然环境、产业集群内企业种群及种群内企业个体之间的协同进化③。

二、中国医药产业集群模式的现状分析

数据显示,2005―2008年,中国医药工业生产总值年均递增24%,利润总额年均递增33.8%。于明德表示,2009年中国医药工业实现了超万亿元的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3%,利润增长26%。这些数据的背后,显示出中国医药产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如企业多、小、散、乱,产业集中度低;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弱,高技术产品比重低,持续发展后劲不足;低水平重复建设未得到有效抑制,无序恶性竞争加剧;化学原料领域环保问题突出,治理措施不力,等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的魏际刚副研究员表示,中国医药产业存在突出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增长模式的粗放式,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低产出、低效益、低集中度、低科技含量”。业内资深专家俞观文多次感叹:中国原料药出口是“产品出去了,污染留下了”。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医药产业集群必然要进行生态化改造。

目前中国的医药产业集群包括集聚在医药制造的核心关键企业;原材料供应商,如化工企业、药材种植户等;医药销售企业,如医药批发、零售的药店、医院等;医药研究机构、大学等服务机构以及人力资源提供单位等;医药物流企业,如原材料配送和医药产成品配送等;医药行业协会主要是规范该行业的经营行为的一个服务单位。他们共同构成了医药产业集群,这种传统意义上的医药产业集群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一)主导集群产品结构不尽合理,极容易形成“柠檬市场”

分析各医药产业集群,不难看出产品结构趋同现象严重,同业价格竞争激烈,以石家庄医药产业集群为例,青霉素、维生素等化学原料药为主要产品结构,而以这些为特色的产业集群在中国就有5~6个之多。这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致使产业集群内部竞争加剧,“柠檬市场”形成,降低产业集群中的竞争力。另外企业产品结构单一,处于非常被动的市场地位,经常不得不面对严峻的生存形势。企业是集群的组成单位,企业的竞争力低下,直接导致医药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低下,而企业竞争力低下的主要表现在产品的竞争力低下,而产品竞争力低下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单一,如河北华药集团,在现有产品结构调整中,华药集团坚持稳定大局,力做增量,依托华药基础坚实的原料药业务,加快制剂业务的调整发展。而以原料药为主要业务、加快制剂业务发展的企业在石家庄医药产业集群中占大多数,这样的产品结构造成集群内部竞争,内耗产生,致使集群竞争力下降。

(二)集群内部未能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体系

中国医药产业集群强调集群内企业在原料―生产加工―流通―销售―消费及相关服务的产业链层次的联系,同时中国现存的大多数医药产业集群,甚至其他产业集群大都按照产供销一条龙的方式组合而成,而这样的产业集群模式忽视了集群企业在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过程中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的这一事实现状,也就是说,现在的产业集群大都忽视了循环经济的理念和低碳经济发展的原理,更多的是在经济相关性上进行了集群和组合。一些医药产业集群对其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物没有进一步利用和处理,除了对当地环境产生破坏以外,也没能遵循低碳经济的原理。这种传统的产业集群模式缺少对其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物进行处理的环节,以此来进行物质、能量的循环。

(三)政府和社会服务体系的作用亟需加强

2008年在国家及各省科技创新政策扶持及推动下医药行业的科技创新有了新的起色。这一措施将会加快医药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但对于医药产业集群企业来说,仍然需要更为有效的指导和支持,比如融资渠道不畅,一些在建、拟建项目因为土地要素控制严格而迟迟得不到落实,人才缺乏、管理水平和技术创新水平低下,亟需指导和帮助等,仍需要政府给予优惠政策,建设社会服务体系,帮助企业解决各种瓶颈问题。

(四)生产过程资源利用率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医药产业是一个消耗大、污染严重的产业,在中国医药产业集群中有些医药产业集群所在的地域环境污染严重,对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由于医药产业集群的空间聚集密度很大,客观上面临的环境压力较重。而且由于集群内部依靠单个企业,没有能力单独建立污水净化设备,地方政府也缺乏这方面的财力安排,造成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三、低碳经济下的医药产业集群生态化建设模式分析

低碳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由于产业集群内行为主体众多,有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附属产业等。而主导产业代表着生产制造专业方向、反映产业集群所在地区经济实力和水平的产业,因此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模式的实质就是这些行为主体内部以及相互间基于生态考虑的协作方式,主要通过主导产业内部生态化以及各行为主体间生态辐射网络的形成得以实现。生态产业集群的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主导企业的选择、产业集群系统集成(通过物质、水系统、能量以及信息系统的集成)以及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产业链的构建,具体包括:

(一)主导企业的选择

企业是生态产业集群最基础的单元,是物质和能量循环的微观载体,直接关系到企业之间物质和能量能否进行,因此对企业的选择关系到整个生态工业区的成败。在进行企业选择的时候,首先要考虑企业自身的规模,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其次要考虑企业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循环的可能性,尽可能地选择能够进行物质循环的企业,力求实现企业和产品的多样化,利用企业对资源和能源需求的差异,建立企业之间废弃物和副产品的交换,实现物质循环。

医药产业集群生态化建设中企业的选择应根据各地域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和企业核心技术能力来决定。例如河北医药产业集群的建设可以考虑以华药集团、石药集团、神威药业和以岭药业等企业来选择。医药企业的主要废弃物是废水,所以污水处理厂必须进入产业集群;而医药产业的动力来源于能源型企业,为此能源型企业也应进入这个产业集群。医药产业产生的废水,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可供给能源型企业来使用,如洗煤发电等,而能源型企业生产的能源动力将支持医药企业生产使用。同时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污水达到一定标准后,也可以提供给周边药材种植户灌溉药材,而药材种植户种植的药材又可以提供给医药生产企业作为医药生产的原材料。

(二)产业集群系统的组成

建立一个生态产业集群的关键在于实现系统内各个过程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充分利用和交换,因此对产业集群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的研究非常重要。除了这三个方面以外,系统集成还包括一个重要的方面――水系统集成的研究,由于医药产业集群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用水,因此水循环利用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建设医药产业集群生态化中尽可能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装备,节约能源、减少三废。在产业集群的适当位置,建设大型污水治理厂进行二级污水处理。关于医药产业集群废渣的治理,将有一个化肥厂来回收利用,即用医药产业的废渣作为制造化肥的原材料。这样做的好处有:(1)治理效果好。即使以后国家排放标准再提高也不用担心又得投入巨资进行改造。(2)投资少、运行费用低。集中治理便于管理,而且节约大量资金,建设费和运行费较分散治理要低得多。(3)治理达标的污水,可以直接输送给煤、电力等能源型企业来使用,比如洗煤等工序对水的质地要求不高。另外处理过的废水中仍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有机物,可用于药材种植的灌溉。

(三)集群内部企业间产业链的构造

在建立生态产业集群以及构建生态产业链网络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构筑企业共生体、构筑生态链,提高生态产业集群以及企业的竞争力,提高生态产业集群的稳定性,是生态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实现生态产业集群建设的关键在于建立完整的产业生态链。产业生态链是指在生态集群内,人们利用生态系统整体性原理,产业经济系统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资源为纽带,各成员之间通过物质传递、供应、副产品交换,将不同产业链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衔接关系的链状资源利用关系,实现资源在工业区内的循环流动。

医药产业集群的构建中,物质流、信息流和能源流都将在以低碳经济理念指导下设计,医药企业的能源来自于集群内部的能源企业,而医药企业又会把其产生的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供给能源企业使用,这个链状环节体现了循环性、低碳性(如图1所示)。

四、结论

产业集群生态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基于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生态化产业集群应是在企业层面,推行面向环境的设计;在系统层面,集中研究集群内部,通过对产业集群的空间结构分析,研究产业的上下游关系、网络循环性、产业多样性、产业价值链、产业关联度等,建立企业之间的网络循环,其特征是产业的循环性、群落多样性和产业价值链的增值性,并在一定区域层面通过区际间的产业生态系统的互动性依存,形成类似生态圈的产业循环系统。产业集群生态化的发展模式以再循环和再利用为特征,实现了物质减量化,其本质是在环境规制和市场规制的引导下,主导产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与相关产业建立的生态合作关系。集群内资源内生化,以充分利用集群内部资源(可以是其他企业的废弃物)为主,达到零废弃物产生或者少量废弃物产生的目的,充分实现生态化集群模式。

注释:

①Porter .Michael. Location,Competi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ocal Clusters in a Global Economy.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0,14(1):15-34.

②谢禄生:《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经营管理者》,2010年第1期。

③金贤锋,董锁成,李雪,等:《广义协同进化视角下产业集群生态化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第8期。

参考文献:

[1]何继善,戴卫明.产业集群的生态学模型及生态平衡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2]易成栋,罗志军.中国生态工业园初探[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

[3]成娟,张克让.产业集群生态化及其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

[4]陈永红,何鹏.基于产业生态学视角的产业集群生态化研究[J].经济论坛,2006,(14).

[5]朱玉林,何冰妮,李佳.我国产业集群生态化的路径与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2007,(4).

[6陈雪梅,冯云.产业集群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生态经济,2005,(8).

[7]袁增伟.传统产业生态化模式研究及应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

[8]于天飞.碳排放权交易的制度构想[J].林业经济,2007,(5).

[9]Jean-Marc Callois. The two sides of proximity in industrial clusters:the trade-off between pocesse and product innovation [J]. journel of urbal economics ,2006,(11).

[10]Porter,Michael.Location,Competi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 Local Clusters a Global Economy[J].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0,(14).

[11]Kennedy L. Cooperating for Survival: Tannery Pollution and Joint Action in the Palar Valley (India)[J].World Development,1999,(27).

[12]Wallner H.P.Towa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Networking,Complexity and Eco-clus- ter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1999,(7).

Study o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Cluster based on Low Carbon Economy

Wang Junling1, Zhao Ruifen2, Qin Yanlei3, Li Hui3

(1.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2.Economy Institutue, Shijiazhuang Economics College, Shijiazhuang 050031, China;

3. Hebei Service Centre for Humam Talent Exchange, Shijiazhuang 050000, China)

医药产业研究篇7

关键词:医药产业;结构调整;药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186-02

医药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疾病谱的变化,人们对医药服务的需求发生改变,带动了医药产业结构的调整。而教育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因此,药学教育应培养高素质的药学服务人才,适合医药产业的发展。医药产业主要包括药品研发、药品生产、药品流通、药学服务四个环节。人力资源和技术进步是影响医药产业发展诸多因素中的两个主要因素。人力资源因素一般包括劳动力的供给总量和素质结构两个方面。当经济水平较低时,充足的劳动力供给总量以及较低的劳动力价格将有助于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对产业升级影响更大的因素是劳动力的素质结构。医药产业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技术创新,高素质的人才更是产业发展所必须的,而提供高素质的药学人才要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药学教育。技术进步因素对医药产业的作用体现在生产技术结构的进步与变动方面,一旦发生技术变革,产业结构将会做出相应的调整。技术进步不断拓宽劳动对象,使产业部门不断细化、新的产业部门不断产生[1]。技术进步还不断地引发人们新的医疗需求,从而使新需求成为新医药产业的萌生,致使医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2010年11月,工信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了《关于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未来国家医药产业结构将向优质化、学术化、集中化、国际化四个方向调整,“优质化”重质量;“学术化”重寻证研究;“集中化”重GMP、GSP认证;“国际化”重品牌创新。因此,在新形势下未来药学专业人才需具备生产质量控制能力、循证研究能力、临床用药服务能力、创新药物研究能力等。医药行业发展在新的产业规划布局刺激下变化,人才的供应无法实现同步提升,必将出现供应缺口。医药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药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促使其改革。研究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和药学教育的关系,可适时根据医药产业的新知识、新技术和调整方向来修订药学教育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使学生知识结构更适应产业需求。

一、医药产业的发展水平决定药学教育的规模和结构

药学教育主要是为医药产业输送人才,因此理论上医药产业的发展水平对于药学教育的规模和结构起到决定性作用。

第一,医药产业的规模决定了药学教育的规模。各类药学人才是药学教育输出的产品,而医药产业就是药学教育最大的客户,决定着对于药学教育产品的需求数量[2]。根据市场供需理论,如果医药产业的需求大于药学教育培养的人才数量,就会吸引更多的高校开设药学教育,使药学教育规模不断增加。反之,则会导致教育过度,造成药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和教育成本的浪费。

第二,医药产业的技术结构决定了药学教育的层次结构。医药产业各个环节、各个子产业的职能不同、任务不同、工作的性质和内容不同,决定了药学教育设置不同层次的院校以及不同的学科专业和招生等级。新药研发环节需要高层次研究型人才,药品生产环节需要工程型、技术型人才,药品销售环节需要技能型人才;各产业市场份额的不同影响高校各专业的设置,决定了不同专业人才的输送数量。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数量关系和质量要求决定着高校学科结构的数量和质量结构,新药研发、化学药、中药以及生物药品的生产、临床药学服务等需要的人才在知识结构方面各不相同,影响了各高校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培养模式的选择。

第三,医药产业的发展决定了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方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是医药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生产环节所需人才在数量上会适当减少,但水平层次要求则会越来越高;随着新药研发战略由“仿制型”逐渐向“创制型”转变,需要更多的人才从事新药创制研发工作;医药产业在实践中产生的新知识、新技能丰富了药学教育的知识体系;随着人们对于合理用药意识的增强,临床药学服务的全面开展势在必行,药学服务型人才就业前景广阔。

二、药学教育为医药产业提供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虽然药学教育受制于医药产业发展水平,但同时药学教育又对医药产业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药学教育能够为医药产业提供所需人力资源,这是由药学教育的教学功能实现的。人力资源是一个重要生产要素,而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医药产业,对于人才有着更高层次的要求。从新药研发到工业化生产,从药品流通到患者用药,实现药品预防、诊断、治疗的作用,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相应的药学人才。

第二,药学教育能够为医药产业提供知识与技能,这是由药学教育的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实现的。药学教育不仅通过培养人才为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而且它还通过各种科研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为医药产业发展提供各类知识、技术和产品的支持与帮助。特别是在我国,高等学校是新药研发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把药学教育的发展与医药产业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不但要提供人才支持,而且要贡献科学知识与技能。

第三,药学教育的规模和结构是推动医药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药学教育数量上的不足会导致医药产业的人力资源供给不足,教育结构上的不合理会导致医药产业局部的人力资源供给出现问题。某个环节可能出现人才供给失衡现象而无法有效地推动医药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药学教育与医药产业协同发展策略

1.构建合理的药学教育结构。合理的药学教育结构是保证药学教育与医药产业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保证药学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对医药产业结构和药学教育关系进行分析之后,本文对构建合理的药学教育结构提出以下建议:第一,严格控制研究型大学进入药学教育领域。目前我国新药研发水平不高,使得医药产业没有能力消化大量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结合产业现状和教育成本,应当严格控制研究型大学进入药学教育领域。

第二,大力发展药学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医药产业市场也存在着“大学生过剩”与“技工严重缺乏”两种格局,而打破这种局面,解决就业结构型矛盾的核心就是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采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因此,药学教育应以实践技能教育为重点,以实际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为药品生产、药品流通、质量控制、临床药学服务等环节培养大批高等职业技能型人才。

第三,严格控制中药学类专业的规模。目前,中药学类专业规模均超过化学制药类专业的规模。同时,随着生物技术制药产业的赶超,使得这种专业规模布局与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不能适应。对药学服务类人才的大量需求,也迫使药学教育向临床药学专业方向侧重。

2.开设新专业。医药产业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并向相关领域扩张,必将需要新的专业来与之相适应。药学教育可以在现有学科基础上根据医药产业结构的发展和调整开设相关专业。高等药学院校可以根据产品关联、技术关联和服务关联三条思路来开设新专业。与药学专业产品关联的专业有化学、生物科学、医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等;与药学专业技术关联的专业有食品科学、环境科学、化妆品学等;与药学专业服务关联的专业有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信息学、法学等。如民族药学专业可整理和研发我国丰富的民族医药资源;化工药学专业可将药学专业技术用于化妆品行业和化工行业;农药学专业可将农业和生命科学有机融合;信息药学专业可将信息化技术用于药学服务的发展。上述专业都是药学相关专业,可培养医药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医药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人才支撑。

3.做好药学专业认证工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专业认证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保证高等教育与产业之间能够相互适应。依靠药学行业协会(学会)或组成权威的中介机构,加强对药学专业认证评估力度,定期公布专业评估结果,真正实行专业设置的优胜劣汰,保证专业教育质量。社会力量参与专业认证能够及时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执业资格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其他信息直接反馈给学校,使学校及时关心了解行业发展对专业人才提出的要求。因此,在政府的指导和监督下,在高校的支持和配合下,建立以药学行业协会为主体的独立药学专业认证机构是进一步完善我国药学认证体系的首要任务[3]。

4.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责。第一,教育管理部门发挥指导、监督、协调作用。药学教育要适应医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管理部门的主导作用。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药学教育发展规划来保证药学教育的结构。教育部门应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高校制定不同的人才质量考核标准,监督药学教育人才培育的质量。政府可协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教育力量,均衡药学教育地域差异。

第二,医药院校应重视医药产业调整,针对人才需求变化来调整药学教育,保证药学教育与医药产业协调发展。做好角色定位,密切关注医药产业发展动态,根据市场需求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第三,医药企业应提供人才需求方面的信息并对药学教育提供有效反馈,以便药学教育能适时调整培养方案,使教育能适应医药产业的发展;同时医药企业应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勿盲目考虑名牌学校和高学历,而应根据招聘岗位需求来考察学生的匹配度。

参考文献:

[1]王虹,陆冰蕊,张华凯.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机理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4):12-13.

医药产业研究篇8

关键词:生物医药产业;因子分析;评价指标体系;上海市

中图分类号:F2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0-0195-03

引言

生物医药产业是全球经济中增长最为快速、稳定的产业之一[1]。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总体发展势头良好,依托一流的研发结构和完善的价值链支持体系,在产品研发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以浦东、奉贤、张江高科等产业园区为中心,聚集了一大批国内外领军企业,在人才培养和产业集群建设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也存在一系列的阶段性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弱、行业集中度低等。如何加快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将是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未来发展的重点。基于此,本文从产业链的角度,首先构建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实地调研数据,客观评价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现状及潜力,探究各细分行业的竞争优势和劣势,为制定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战略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生物医药产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产业,其价值链主要分为药物发现、药物开发、药物制造、药物销售四个环节,各环节涉及主体较多,结构关系复杂,环节之间层级跨度较大,产业需求差异显著。“微笑曲线”理论 [2] 指出,研发和销售环节占据价值链的高附加值部分,制造环节处于价值曲线的底部。然而,将“微笑曲线”理论简单的应用于生物医药产业,却会走入误区,因为生物医药业其并非单纯的通过规模效应创造利润。国内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的核心在药物开发与制造环节,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首先要发展医药制造业,形成价值创造的中枢和基础,进而支持药物发现与开发,盘活销售流通环节。根据生物医药产业链的特点,本文编制了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高端高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三级层次,共12项指标(如表1所示)。

1.产业高端指标。高端产业具有高级要素禀赋支持下的内生比较优势,占据着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表现为较强的价值链控制力、较高的价值链位势[3]。高级要素禀赋主要从专业人才密集度、资本密集度、行业人均收入多个方面衡量,反映了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和资本等核心要素。产业价值链位势,从在价值链上所处的环节位置判断,实质就是对价值链关键环节——核心技术专利研发或营销渠道、知名品牌等的控制力,而动态维持高价值链位势需要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

2.产业高效指标。追求产业高端的最终目的是高效。“产业高效”是指产业资源配置效率高,表现为良好的经济产出效益、较高的产品附加值和正外部性。良好的经济产出效益反映为资金、土地、人员等各要素的使用效率较高,推出新产品能力强[4]。高附加值反应为良好的产值增加值、风险收益管理和资产收益水平。正外部效应突出表现为节能减排的环境友好性,发展绿色产业。

二、模型及数据说明

1.评价模型。目前,国内外学术界提出了多种指标评价方法,如层次分析法、专家调查法等,但这些方法有赖于专家的主观判断,存在着指标包含部分重叠信息和赋权的主观性这两个问题。因子分析法是一种在不损失或很少损失原有信息的前提下,将多个实测变量转换为少数几个互不相关的综合变量的数据简化技术方法,能够反映并解释这些实测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其原理是通过研究评价指标体系内众多变量之间的关系,探求样本数据中的基本结构,并用几个假想变量来表示其基本的数据结构,作为构建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元素,而排除样本之间差距不大的那些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来进行综合评价时,是对相关的产业发展评价指标向量进行降维,采用较少的因子,以每个综合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构建综合评价模型来评判产业的发展水平。构建的综合评价函数为:

其中,αi是综合因子F的权数,它是根据Fi的贡献率确定的,即Fi的方差占全部总方差的比重确定的。由于指标权重是通过多重线性变换和数据运算获得的,既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也消除了指标间信息的重叠问题,同时指标的减少也有利于抓住主要矛盾,使综合评价结果唯一、客观、合理[5]。

2.数据说明。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保持稳步上升的趋势,涵盖化学制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中药制药和生物外包服务行业,通过对上海市境内生物医药企业开展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同时采集整理了企业年度报告数据,收集了上海市境内165家生物医药企业相关数据,去掉29家数据不全的企业,共有136家企业纳入统计样本,基本覆盖了上述五个细分行业,对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水平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三、实证研究

首先,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中对12个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表明,样本数据充足,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利用SPSS17.0输出结果,得到主成分的矩阵的初始特征值和累计方差贡献率(如表2所示)。

取累计贡献率≥85%的前3个主成分,这3个主成分可以代表12个指标的96.062%的信息量。为了对所选出的主成分进行解释,本文取得3个主成分的因子荷载量,因子荷载矩阵(如下页表3所示)。

由主成分模型可知:主成分F1中X11、X12、X13、X21、X22、X23、X43的系数绝对值较大,其因子荷载量远远大于其他指标,主要涉及高级要素禀赋和产业价值链位势两个方面的信息,故F1可命名为产业高端因子;主成分F2中X31、X32、X33、X41的系数绝对值较大,其因子荷载量远远大于其他指标,主要涉及产出效益和附加值两个方面的信息,故F2可命名为产业高效因子;主成分F3中X31、X42的系数绝对值较大,主要反映的投入产出比、营业利润率这两个方面的信息,高利润和高产出可以有效的支撑产业内部的发展,故F3可命名为产业支撑因子。以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可得综合得分计算公式:

根据综合得分计算公式,可计算出上海市生物医药各细分行业发展水平综合和得分及其排名(如表4所示)。

四、结论及建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