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8篇

时间:2023-09-22 09:30:04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

篇1

关键词:铁路运输;管理方法;措施

铁路运输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并且具有其他运输方式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铁路职工作为铁路运输的重要环节,对职工安全教育已经成为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的前提,而抓好调车作业安全则是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因素

1.调车作业安全难以控制

调车工作是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保证列车正常周转、运行,顺利完成运输任务,因此调车作业安全是铁路安全中的重难点。影响调车安全的因素主要有:①人为因素,包括职工的业务素质、技术水平、安全意识。②现场作业操作卡控,即职工现场作业是由管理者加强作业标准执行力度;③现场条件,包括作业地形、天气、时间。调车作业中常出现的问题有:①调车作业多工种协同完成,中间衔接问题大。②位于中间站,技术设备受到限制。③时间紧张,作业量较大,作业对象复杂,强度大,存在的困难较大[1]。

2.安全管理中,对个体职工的安全行为与安全意识重视不够

纵观大多数安全事故发生原因都是由于个体职工不规范行为造成的,职工安全意识的薄弱直接导致不规范作业。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群体安全意识,在铁路运输方面体现得较为明显,因此在处理群体安全意识和个体安全意识上偏重于前者。

3.安全管理的动力机制弱化

政企合一的管理模式,弱化了企业的经济性和积极性。政府强调铁路运输的安全性,企业的经济行为与目的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承认,企业被动开展安全工作,收效甚微。

4.安全管理理念陈旧呆板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侧重于事后管理,淡化了预防为主,事先排除安全隐患的原则;“只要不出事就是安全”的理念根深蒂固;注重硬件设施的配备,而相应的操作技术、安全意识更新缓慢[2]。

5.安全管理手段方法落后

铁路运输依然采取突击式检查,指派工作组、检查组到基层检查的工作方式,而在市场经济中,铁路改革、运输设备、组织方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样的管理手段显然跟不上安全需求。

6.不良的工作作风

部分干部工作不踏实,作风漂浮,责任心不强。事故前懈怠工作,事故后互相推诿责任。

7.安全的保障综合体系尚未建成

部门之间管理责任界定不清,职责交接不清。监督检查不规范,检查过程中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部门岗位之间衔接不完善,影响安全以及工作效率。事故后整改效果较差,事故原因分析停留表面,部门之间互相推诿。

8.难以预测的自然情况或自然灾害

铁路运输属于全天候、开放性的作业,安全因素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包括天气、地形、河流以及山体滑坡、地震、泥石流等[3]。

二、具体防范措施

1.注重员工个人培养机制

从教育着手,强化职工遵章守纪自觉性。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包括技能培训、安全意识培训。提高操作能力及安全意识。重视员工的个体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情绪管理能力等,将安全工作与兴趣结合起来。提升员工个人素质,从思想到行动上,纠正工作作风。

2.完善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考核奖励机制

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考核。对遵守安全规范的操作职工进行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将各个岗位职工的考核结果与其收入、升迁相关联。

3.更新安全管理理念

不断向各行各业学习可取之处,从企业管理水平高度和整体素质来认识安全问题。预防为主,重视安全隐患。充分利用安全事故的价值,做到防患于未然[4]。

4.推出安全风险管理,实现过程控制、超前控制

超前预测隐患或者自然灾害,制定出应急方案。最大程度减少不可控因素带来的损失。

5.健全和完善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机制

推行各层次安全负责制,理清部门职责,避免职能交叉和管理漏洞。建立事故追究到底责任制度,对隐瞒事故不报者进行相应惩处。完善预测机制,检测评价铁路运输设备、设施的安全状态、环境因素、作业行为、应急方案、预控对策。

6.完善安全管理手段

采取经济手段、行政手段以及思想手段相结合的模式。经济手段是在职工的个人思想觉悟与个人素质无法达到标准要求时,采用利益分配模式,以外在激励达到铁路运输安全目的。行政手段是依靠领导机关的命令、指示、规定等,干预职工行为,带有权威性、强制性,是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则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制度。思想手段是管理运输安全中最常用的工作手段,善于针对新的问题考虑新的对策,通过强有力的思想工作,教育职工将本职工作与铁路运输安全结合起来,提升铁路运输安全性。

三、铁路运输企业发展关键

1.设备对安全的影响

铁路设备包括运输基础设备和运输安全技术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铁路设备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一方面加大了管理难度,因此要求我们不断提升知识管理水平,提升操能力;另一方面,设备的科学性增加,减少了人为因素对铁路运输的影响,增加了其安全性。

2.制度对安全的影响

安全管理制度会影响到铁路运输安全,完善的制度有利于减少安全隐患。激励机制、监督机制、预测机制的完善会提高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认真度,及时惩处和纠正违规操作行为;制度上建立监测预警机制,矫正诱发事故发生的因素,保证铁路运输秩序以及运输安全。

3.人员对安全的影响

目前铁路技术设备稳定性不高,时有故障发生,某些情况下需要人工操作,如果职工疏忽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一线铁路职工必须是高文化、高技能人才。目前我国一线铁路职工总体素质不高,文化水平较低,存在着违规操作、习惯性作业、业务技能差、侥幸心理等,对铁路安全运输产生不利影响。设备、制度、人员这三者的协调与稳定衔接是铁路安全运输的基本保证。设备是前提,制度是保证,人员是环节。

四、人身安全是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的要求

1.人性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要求以人为本,把“人的生命”作为安全工作的出发点;理解和尊重职工,尤其是一线铁路职工,关注他们的心理状况、工作条件,多一些人情味,充分进行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充分挖掘职工潜能,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倾听职工的建议和意见。人性化管理并不等同于人情化管理,两者有着本质区别,人情化管理会滋生懒惰、违规操作等不良后果,人性化管理则会提升职工积极性、增加职工的凝聚力。

2.制度化管理

制度化管理要求对每个岗位做出明确的职责规定,按照职位权力的大小形成有序的等级系统,因事设人,管理者拥有执行自己职能的权力,但其权力受到严格限制。制度化管理具有指导性、约束性、鞭策性、激励性,更为重要的是其规范性和程序性。制度为铁路安全运输提供了重要保证。制度化与人性化管理两者相辅相成,并不是非此即彼。制度化管理是人性化管理的前提,两者的有机结合大大增强了铁路运输安全性。

3.加强职工培训,减少“三违”现象

“三违”即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从思想上杜绝侥幸心理和省能心理,全方位监督监测重点岗位、重点环节,强化职工技能,避免不熟悉操作、经验型操作,提高业务熟悉度和安全生产技能,可有效减少“三违”现象。

五、结束语

铁路运输安全作为运输工作的重中之重,铁路运输安全不仅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对社会经济和安全产生重要影响。铁路事故往往是人、机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铁路安全管理应当全面系统,注重事前管理预防,而不是事后救援。在铁路安全管理中,应综合多学科知识,不断提高安全工作的预见性、超前性。安全管理是一个无止境的不断探讨的课题,只有坚持预防隐患、安全第一的原则,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培养出一批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包括管理者和基层工作人员),铁路运输才会安全高效。由于铁路运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因素也一直处于变化状态,所以对于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办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和管理知识,积极探索和创新管理模式,只有这样,铁路运输安全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兴坤.刍议如何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4):244-244.

[2] 张权军.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主要问题与铁路货运管理体制改革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9):494-495.

[3] 马俊.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理性认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5):3459-3460.

篇2

关键词:铁路运输;调度;安全;风险

铁路调度是运输中确保行车安全畅通的指挥者,他们是日常运输组织的中枢,在面对客货混装运输的复杂环境中,要确保安全效益优先并使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实现,要通过有效和科学的铁路调度掌控,提升铁路运动中行车安全的可靠度,在保证重点运输任务完成的情况下,以铁路运输调度为重点,全面推行铁路运输安全风险管理,架构铁路运输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强化铁路安全基础,保障客货运输的安全。

1铁路运输调度安全管理系统的功能及运行模式概述

当前的铁路运输系统正在向高速化、信息化方向发展,由于铁路机车的密度及速度有了大幅的提高,为铁路运输行车安全及铁路运输安全调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目前的铁路管理局积极推行铁路运输行车调度无线通信系统,以信息化的服务,进行铁路运输中的设施紧急抢修、行车事故急救等应急和管理,同时,还对各站、场点调车业务进行安全管理,负责调度中心与列车之间的行车命令传达。它的主要工作模式为两大类:①语音通讯。这是借助于有线调度电话系统,实现调度中心与行车各站点进行的通话联系,然后,再由各行车站点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与列车司机进行命令传达。②数据通讯。调度中心在有线调度电话系统的传输下,向各车站点进行行车命令的下达,待列车行至车站点时,由车站工作人员将行车调度命令向列车司机传达。铁路运输高度安全管理应当具备如下功能:其一,实现全自动化进路控制。在信息化、自动化的条件下,调度中心通过CTC掌握列车的行车位置情况,再以列车时刻表为调度依据,进行信息化、自动化的进路控制。其二,实现数字化行车状况及设备监控。在数字化的电脑控制状态下,调度中心通过对列车运行状况的监控,进行行车控制,并根据各站点列车的到/发时间、轨道等顺序,确定进路设定。另外,还要密切关注列车的通讯及电力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数字化的监控。其三,混乱状态下的应急行车调度的实现。在出现列车运行意外情况之时,调度中心要及时传达发车顺序或发车变更等待、规避等警讯,在信息化、数字化的条件下,进行应急情况下的列车行车状况分析和调度作业整理。其四,要实现行车计划实绩与行车计划的对照运行图。其五,实现即时性的车站旅客信息服务,通过列车的即时资料如:运行班次排列、运行位置及到达、出发时间等信息,实现各车站点的旅客信息系统的传达。

2铁路运输调度安全管理的风险管控与保障措施

2.1强化铁路运输调度安全风险管理意识

首先,在铁路运输调度安全员的选拔上,要进行严格的审核选拔,要注重行车调度员的文化素质、专业素养、岗位技能,从“车、机、供、电、辆、工”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把握,还要考虑“人、车、天、地、图”等业务,要杜绝调度过程中的蛮干、盲目指挥等不当行为,使基础调度知识无隔阂,同时,还要加强行车调度员的日常学习,尤其要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学习,要运用专业的信息化环境,为行车安全管理提供有效的依据,加强工作中的交流和探讨,及时对事故案例进行分析,为日常调度行为提供有益的借鉴,为安全风险管理奠定基础。

2.2构建铁路运输调度安全应急预案,进行风险管控

在行车调度安全管理中,要进行调度安全应急预案的构建和完善,由于在日常运输指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设备故障,调度人员要紧急根据预案进行故障的处理,要进行规范的救援流程设计,避免设备故障的事故升级。在行车调度紧急处置过程中,调度人员要具有灵活、镇静的应变能力,要及时、准确地传达拦停列车、封锁区间、限速行车的调度相关命令,要果断地下达事故救援方案,尽量在最佳的救援时间进行处置,因而,要提高列车调度员的快速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果断决策能力、镇静心理素质等。

2.3注重班组自控措施,进行实时的安全风险管控

班组在铁路运输调度过程中,是重要的核心,它在调度安全管理体系中具有全程和实时的监控效用,因而,要对班组自控安全建设进行体系的架构和完善,实现循环安全管理模式,要在班组内加强党支部和党小组的基本制度健全,强化民主建设和开放、畅所欲言的民主氛围,使班组人员在调度安全管理工作中,积极参与自控建设,要养成作业标准化的自控、互控习惯,在日常的调度安全管理工作中,实现实时的、全程的安全风险监控。

2.4借助数字信息化技术,创设铁路运输调度安全模拟系统

为了预防和落实铁路运输调度安全管理工作,要以设备故障、车流量、列车非正常延迟等意外突况为切入点,进行调度模拟体系的信息化建设,要汇聚设备不同故障以及事故案例,使调度人员参与救援模拟演习之中,以前瞻的眼光和预防性的安全理念,进行模拟演习下的训练,在模拟安全系统的演习之下,锻炼调度相关人员的安全处置能力和专业能力,全面强化列车安全、调度命令的、应急处置、信息反馈等风险管控,要落实和细化安全报告流程和相关规定,推进和完善列车行车安全的快速响应制度和预案,同时,要实施间距控制策略,合理调整事故列车与前车之间的间距,可以采用先行列车暂停或后续列车暂停方式,进行有效的列车间距调控,尽快恢复列车班表的正常运行。

3结束语

在现代化铁路运输调度安全管理的背景下,要注重调度人员的业务素养和安全素养、心理素养等,加强对调度人员的培训,关注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应急情况处置,用信息化的调度安全模拟系统,进行列车运行的模拟演习,并以列车事故为借鉴,进行调度员之间的交流与经验探讨,以避免和减少在调度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错误,用科学、合理、全程、即时的调度安全管理流程,实现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晖.铁路运输调度系统管理、创新问题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04).

篇3

铁路运输一直以来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运输不仅会直接影响人们在日常出行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且还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要想保证铁路运输的质量,就必须要提前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尤其是要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保证运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分析时发现,铁路运输安全工作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增加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而且还有可能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要针对当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现存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为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有效保障。

2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

2.1缺乏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体制

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对各个行业、各种不同类型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对于铁路运输行业而言更是如此,在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过程中,铁路运输不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影响下,铁路运输设备正在不断创新和优化,同时,在运输形式方面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但是在综合分析实际情况后发现,在现阶段的铁路运输行业发展过程中,有关部门并没有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也没有随着设备的优化和完善而提高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1]。各种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比比皆是,与此同时,也没有制定和落实符合实际要求的制度和措施来对其进行管理。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并没有提前对运输设备进行检查,这样就会导致很多安全隐患存在其中。还有部分地区在日常运营和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安全管理在铁路运输中的重要性,所以将工作重心和重点全部放在定期的检查、宣传方面,并没有与实际工作内容进行有效结合,只是单纯停留在一些表面的工作上,安全管理工作通常都是走形式化路线。

2.2铁路设备故障

近年来,综合考虑铁路运输的实际发展状况,可以发现我国铁路工作的重心和核心基本上全部投入生产力的提升方面。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在日常运作过程中,不断加大对铁路的改造和换代升级,但是在整个过程中一直都没有关注铁路的安全问题,这样也会直接导致运输的管理难度居高不下和管理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在整个运输过程中,如果是处于高峰期时,那么铁路运输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客运方面。客运站在构建和具体应用过程中,并没有将自身的职责和义务充分体现出来。这样很容易出现旅客在客运站停留的时间比较长,甚至还有可能会直接影响到旅客自身的心理情绪,给现场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负面影响,也会在无形当中破坏铁路正常的管理秩序。

2.3火车晚点问题

通常情况下,列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受到一些突发事件或者是客观因素的影响,会出现晚点的情况,特别是列车在中间站的停留时间比较长这一问题相对比较突出,火车晚点是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列车如果晚点不仅会直接影响旅客的情绪和正常出行,而且还会导致乘客自身的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

3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

3.1提升铁路运输调度水平

众所周知,在我国的铁路运输生产过程中,高效地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可以保证旅客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害和货物的完整无缺,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直接影响着铁路运输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铁路一直以来在运输过程中,铁路运输需求的不平衡现象突出,这样就会导致很多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始终都处于一种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如果这种现象在实践中无法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和解决,那么势必会导致铁路运输紧张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在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处理的时候,为了在实践中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要结合实际情况,促进铁路调度水平的有效提升。首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促使铁路建设的各项措施得到强有力的落实,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使铁路自身的运输能力和水平可以得到有效提升[2]。其次,还要聘请和组织具有专业化特征的团队,这样可以保证运输调度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同时,还可以促使其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通过专业化团队的管理,可以保证在铁路运输过程中,完成对各种不同类型线路在运行时的信息、数据等进行及时有效地搜集和整合。从而促使调度管理的应急能力可以在实践中得到完善和优化,而且还可以促使控制管理的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为铁路运输的高效、稳定和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3.2强化人才管理机制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水平要想在实践中得到有效提升,就必须要意识到人才在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对人才管理机制进行优化和完善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将人才自身的优势特点和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首先,要在实践中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其次,还要对企业内部岗位进行适当地调整。在对企业内部岗位进行调整时,要结合运输情况和管理工作的现状,尽可能地实现政企之间的分离,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使企业内部的管理可以实现精细化管理。与此同时,还要对员工的管理制度进行适当地改革、创新和优化,促使员工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可以对自己的工作、行为等进行实时有效地自我监督和管理。除此之外,还要在实践中提升整体的安全意识,这样不仅可以与一些现代化的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结合,而且还可以有效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保证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员工应创新工作方法和提升工作技能,尽量减少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3.3切实强化对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报

由于铁路运输线路处于复杂的自然环境当中,所以恶劣的天气不仅会直接影响到铁路运输的正常运行,而且还会威胁到铁路运输中旅客和货物的安全性。但是由于自然天气是不可控制的因素,有很多突发情况无法预料,这也是在铁路运输过程中无法规避的安全问题之一。所以,在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具体处理时,最先要做的就是要做好一系列的预防措施。现阶段,预警系统、自然灾害的监测系统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科学地对恶劣天气进行预警。通过应用这些先进系统和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气候的有效监测,同时,还可以对环境的变化进行监测,一旦出现异常,可以及时对此进行预警,这样有利于各个部门提前做好一系列的预防措施,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

3.4构建铁路交通灾害预警系统

如果在铁路运输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那么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在这种背景下,要结合实际运输情况和掌握的有关技术,对当前的管理手段进行不断创新和优化,同时,还要构建符合实际要求的报警系统,完善实时监控系统。从而保证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而且还可以在实际运输过程中尽量降低各种不同类型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构建铁路交通灾害预警系统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各种不同类型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样不仅可以为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保障,而且还可以为人们的安全出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4结语

篇4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运输市场竞争

铁路运输作为国家的重要经济点首先要保证运输的安全性,提前做好各项工作,做好检查工作,确保运输的安全。目前现阶段,铁路运输安全工作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去解决,运输中的安全事故也随之发生,这一现象表示了安全管理的工作还没有做到位。如:根据互联网资料显示在2009年期间就有4起列车事故的发生这一事故的发生对我国的经济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由于此现象,建议在之后的管理工作中做好对其运输管理的重要性,确保其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率。

一、铁路运输管理的重要性

铁路运输的安全性是当下最为重要的一个研究课题。由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物质条件的丰富,各地区间的往来以及交流更加频繁,由于铁路运输具有高速、运力大、单位成本低、污染小等特点,是一些大型的商品运输最便捷最安全的选择。自从上个年代开始,铁路的运营发展已经在我国经历了五次的提速,可见运输的速度也是飞快的发展提升,铁路是最主要的客运方式,运营速度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二、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通过一系列的铁路运输事故研究得出结论,目前主要的问题就是:人为因素、环境因素、技术设备因素等的交互作用。1.尚未构建起规范的、与时俱进的管理体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铁路的设备也在不断的优化以及创新,运输的形势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需要注意的是,铁路的安全管理并没有随着设备的优化而加强管理,对于各种突发事件以及问题没有做好具体的制度管理,没有提前检查与防范,导致了许多隐患的发生。而有的地区,没有认识到运输管理安全主要的工作重心在于定期的检查以及宣传的重要性,没有与实际的工作相结合,只是停留在事故发生后的分析以及定位中,存在比较严重的形式主义,没有落实市级工作的核心。此外,管理机制与措施也比较落后,没有办法满足当前运输管理的生产安全的需要。2.铁路设备故障因素近几年,我国对于铁路方面的重要核心在于不断的投入生产力,加快了对铁路的改造更新换代,但是铁路的安全问题并没有有效的相应解决措施,运输管理的难度也随之增大。在运输期间的高峰期,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客运的问题,客运站并没有发挥其应尽的职责,导致旅客长时间的在车站停留而造成情绪不好的问题,给现场的管理以及维修工作增加了许多难度,对运输的管理安全性造成严重的影响。3.火车晚点问题频发在列车行使中会出现一些突发问题导致晚点,尤其是列车的中间站停留时间过长等问题突出。列车晚点引发了乘客的不满,进而也会对乘客的安全问题造成一定的威胁。4.对新问题的应对不足近几年,我国的铁路事业飞速发展,因提速引发的新问题也随之而来,需要是在关键的时间内选择一个合适的方法去解决,如果不去解决会对乘客的安全产生影响。5.铁路运输能力在运输高峰期间无法满足要求主要的运输高峰期是春运以及双十一等节日,尤其是在春节期间。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此期间铁路运输具有十分明确的方向性流向以及严格的时间要求,因为在春运期间一般会超出预想的售票量。由于人流量过多,客运的秩序维护和工作部署都会出现不确定性。

三、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1.提升铁路运输调度水平在铁路运输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铁路运输的调动工作。由于一直以来铁路运输的需求不平衡的原因,所以很多线路始终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久而久之会造成铁路运输紧张情况加剧。所以,要提高铁路调度的水平,首先,要增强铁路建设的措施以及提高铁路的运输能力;其次,采用专业化的团队进行运输调度管理,保证在铁路运输中及时收集线路运行时的各类信息,有效的提升调度管理的应急能力,加强控制管理的水平,以确保实现铁路运输的快速运转。2.强化人才管理机制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人才管理机制的优化:第一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第二进行企业内部的调整,做到政企分离,使企业管理更加的精细化。对员工的整体管理制度进行改革,监督员工做好自身的工作,加强铁路整体的安全意识以及责任心,重视铁路运输管理的安全性,实施现代化管理机制,激发员工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自觉提高安全意识,减少人为损失。3.切实强化对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预报铁路运输都是处于自然环境中,有时候一些恶劣的天气也会直接影响到运输的安全性。自然天气的灾害往往是所料未及的,也是铁路运输中不可避免的安全问题。因此要尽可能的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应对。目前,逐渐被应用的措施:比如报警系统以及对自然灾害的监测系统,进行实时的监控,检测每天的环境变化及时预警,从而使各个部门做好相应的防御措施。4.构建铁路交通灾害预警系统在铁路运输中只要事故发生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甚至可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其与社会生活生产紧密相关,一旦发生铁路事故都会引起社会各界的不同反响,会对铁路事业的发展造成非常不好的社会影响,损害铁路系统的社会形象。根据我国目前的铁路管理措施以及技术创新水平来看,想要从根本上解决事故的发生还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不断地努力创新科技管理手段,构建报警系统以及实时监控系统,提高管理水平,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其损失。总体来讲,要保障铁路运输安全主要还是要完善自身组织机制,提升管理手段,构建一种“免疫系统”来有效地应对运输中各类事故的发生。依靠科学方法分析灾害成因,采取系统模型与运行方式和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预控方法,实现铁路运输的安全运营。构建铁路安全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防御事故的发生。因此,首先要分析铁路生产的特点,对人、环境、设备、管理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诊断,精细地研究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借鉴其他相关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总结探索,在最快的时间内找出事故发生之前的具体征兆,进而制定出科学的管理措施防御事故的发生。铁路运输部门可以借助各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优势互补,共同谋求解决铁路运输安全问题的有效手段,保障铁路运输的健康发展。

篇5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1 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性

我国的铁路建设和安全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铁路运输安全,是实现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必要因素,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安全运输在我国有重大的意义,主要表现为:铁路运输安全是保障全局工作稳定的基础,是深化铁路改革的保证。同时,铁路安全运输是铁路建设的必然要求,铁路安全运输能有效促进社会的安全管理建设,稳定社会秩序。

2 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铁路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人为的、环境的、以及设备上的问题,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便造成了交通事故的灾害。

2.1 缺乏规范的管理体制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我国铁路的设备设施及组织形式有了很大的更新和变化,对于铁路运输管理体制相应也有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看来,我国铁路管理体制依然是铁道部领导下的管理体制,只注重了铁路运输的共性,忽视了不同地区不同铁路路线的个性特征,导致不能真正把握铁路的安全问题。当铁路管理体制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就会对可能出现的铁路安全问题不能做好预先的防备,致使安全隐患增加。其次,在一些小地方铁路运输,地方路局不够重视铁路的安全管理,没有落实对铁路安全管理的工作。同时,一些落后的管理手段,更不能适应现代铁路安全的管理工作。

2.2 铁路设备设施故障频发

从目前我国铁路设备实施的使用情况来看,列车安全监控装置、新一代钢轨探伤仪、道口自动信号等设备的稳定性不够高,工作性能不强,导致故障频繁发生。当故障发生时,临时得不到解决,就会导致列车无法正常通行,进而使得对旅客的安置管理工作难以进行。同时,目前的铁路列车还未能做到对行驶的调速、定位停车等条件的自动控制,许多情况需要人工操控,这样就容易发生人为操控问题的不规范行为,稍不谨慎就会造成事故的发生。由于技术的限制,我国铁路列车运输还存在其他设备设施的问题,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2.3 列车晚点率高

列车晚点的问题是当今铁路运输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列车的安全管理的重要问题。尤其在中间站出现的晚点情况居多,这样就容易导致中间站点的旅客由于信息得知不及时造成漏乘的现象,关系到旅客的安全。

2.4 客运人员素质较低,安全工作落实不到位

当前我国列车客运人员存在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的现象,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一般情况下,客运人员的年龄偏大,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缺乏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其不过硬的业务水平导致应急能力的缺乏,对于列车运行中出现的突发事件,不能及时给予处理,进而导致铁路安全管理的制度与措施得不到实施,影响铁路运输的安全。

其次,客运人员的工作没有落实到位。部分客运人员在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中缺乏严明的组织纪律,对工作不负责任,急于求快,而不追求工作质量。部分客运人员自认为其能力强,能充分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性,进而存在违章违纪的工作行为,这种极不负责的态度及做法给铁路运输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3 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相关对策

3.1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

安全管理体制是有效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纲领,安全管理体制应该渗透进铁路运输安全工作的各个角落。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要求,铁路安全的管理者应该树立安全的管理观念,重视铁路安全的的管理工作,担任好领导者的角色,做好铁路安全运输的把关工作,提高决策水平。同时,要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加强对客运人员的管理,提高其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共同为铁路安全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则要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形成规范的安全管理体制,各项工作严格按照安全规章制度进行工作和实施。同时要加强安全负责制的实施,加强对安全工作的考核,完善对客运人员的管理约束机制,以提高客运人员的责任感,在进行工作执行时,认真谨慎。最后,还要建立健全的铁路安全法规和监督机制,以不断提高提高铁路的安全管理。

3.2 加强对铁路设备实施的技术改进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社会,任何工作领域都必须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尤其针对铁路运输事业,更加需要强有力的技术设备支持,才能保证其运行的安全性。因此,铁路运输要加强对设备设施的技术改进,加大对设备设施的建设投入。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科学适用的技术设备以减轻客运人员的工作,进而降低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这种设备设施的改进,要充分考虑铁路运输的安全性,不断升级改造行车安全监管装置,消除铁路运输设备上的安全隐患。同时还要加强对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应用,用现代化技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

3.3 加强铁路与地方部门及各工作站点的合作

为了减少铁路运输过程中由外界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铁路应该加强与地方部门的合作,抓好铁路沿线的综合治理工作,打击破坏铁路设施的行为,加强沿线治安工作的治理,以维护铁路沿线的社会稳定。同时还要严厉禁止行人或机动车进入铁道,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为了保证铁路与各站点间旅客的安全,铁路应加强与各中间站的合作和沟通,尽量减少列车晚点的现象,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旅客漏乘现象和安全事故。同时,要加强对旅客站点休息的管理,从旅客的人身安全利益着想,充分保障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3.4 加强铁路客运人员队伍建设

加强对铁路客运人员的培养,是保证客运人员对安全管理工作高效进行的途径。首先,要强化客运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以保障旅客的生命财产为宗旨,加强工作的责任感。其次要加强对铁路客运人员安全教育的投入,提高其业务水平、文化水平及人文素养,以高度的责任心及综合能力进行铁路运输工作的执行。最后,要加强对使用技术设备的人才建设,提高客运人员技术素质和安全素质,加强对列车运行期间设备设施的规范使用,以减少由人为举措造成的安全事故。

4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铁路运输的改革,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将是一项非常复杂而长期的工作。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命财产的安全,需要被足够的重视。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必须从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着手,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其次要加强对列车运输的设备设施的科技投入,用现代化技术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最后还要对铁路客运人员加强素质培养,以保证其工作责任感的提升和工作能力的增强,进而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作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春江.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20).

[2]冶海英.冶福军.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

篇6

关键词:铁路运输;调度;安全管理

1前言

铁路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较之其他运输方式而言,铁路运输有着巨大的优势,也因此,铁路运输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显著。新时期,铁路运输面临的运输压力在不断增大,因其运量大、距离远,所以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工作一直是铁路运输的重心,而铁路运输调度起到指挥疏导的作用,是运输组织的中枢。因此,加强铁路运输调度安全管理对于整个铁路运输任务的安全完成意义重大。

2铁路运输调度存在的问题

2.1铁路运输安全风险管理意识有待增强

铁路运输的建设与管理都需要铁路运输公司投入巨额的资金以及资源来维持铁路运输的正常运转,然而,铁路运输建设和管理并未得到同等重要的重视,依然存在重建设,轻管理这种现象。众所周知,铁路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项目,对于时间、人物力以及资金的消耗都是非常高的,所以多将目光聚焦在建设这一环节,而对于运输管理并不是相当重视,从而导致铁路运输安全风险管理意识较为淡薄,通常在出现安全事故之后才会加强对此方面的重视,但也仅限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久而久之,导致铁路运输调度安全风险成为一个薄弱环节,从而不利于铁路运输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2.2相关调度规章制度不健全

铁路运输有其优越性,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也决定了铁路运输有着特定的规章制度,由于这种规章制度的特殊性使得这些规章制度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在铁路运输调度制度的制定过程中,未能就故障制度中的不合理之处予以废除,经常会发生制度之间的矛盾情况,不利于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由于铁路运输调度制度存在的矛盾,导致调度人员在相关调度问题的处理当中常常会混淆不清,进而造成在制度执行当中出现一定偏差,出现一些安全隐患。

2.3未能构建良好的非正常行车组织方案

当前,铁路运输中应用的是调度集中系统,通过利用该系统实现列车运行的自动化,极大的减轻了调度人员的工作量。诚然这种运作模式有其一定的先进性和可取性,但是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设备、自然气候以及灾害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列车在运行当中出现一些变动是很正常的事情,特别是在面对一些突发状况,例如突降暴雪或者山体滑塌等情况下,调度人员只能告知列车司机减缓运行速度,必要时停止运行。因未能就如何应对突发状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导致调度工作人员对非正常行车在处理时缺乏科学依据,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参照执行,影响铁路运输安全调度的安全性。

2.4应急处置能力较弱

目前,我国铁路运输调度人员在应急处理能力方面需要亟待提升,针对突发事件不能做到科学和及时处理。铁路运输过程中如果遇到突发应急事件,虽然一般会制定有应急预案,但是因为突发性及不可预知性,单纯借助相应应急预案很难保证良好的执行效果。在铁路车组运行较密集的时候,如果出现限速命令传递困难等故障问题,必须要借助良好的应急处置能力才能够降低风险,避免不良后果或者将损失降到最低。

3铁路运输调度安全管理途径

3.1努力提升列车调度员的安全风险意识

一方面,需要严格审核选拨铁路运行调度安全员。重点考核行车调度员的文化、专业素养以及岗位技能等。同时还应该全面把控“车、机、供、电、辆、工”以及“人、车、天、地、图”等业务。严禁调度员采取蛮干、乱指挥、盲目指挥等行为。另一方面,对于行车调度员还需要做好定期培训工作。尤其需重点培训信息技术,确保调度员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专业化信息技术,以便于为行车安全提供有效依据。同时通过对以往事故案例的分析,为调度员日常调度工作提供有益的指导,奠定安全风险管理的良好基础。

3.2不断完善铁路运输调度安全规章制度

一方面,建立健全相关的调度管理规章制度,明确调度员的职责范围和权限,严禁非调度部门人员自主下达调度命令而干扰运输调度工作。另一方面,不断更新和完善相关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时废除已经过期的或者不适用的规章制度,避免新旧规章制度存在冲突而影响到调度行为,进而确保运输调度工作严格遵循相关管理制度开展,良好有序高效开展。

3.3不断增强铁路运输应急处理能力

在铁路列车安全运行过程中,调度人员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确保列车的安全运行,调度人员需要树立起良好的铁路运输应急意识,始终遵循着“预防胜于处理”的应急管理原则和方法,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调度人员应不断充实和完善自身的应急理论知识,不断提升自身应急处理水平,有效避免应应急意识不足而错估形势,进而导致时态扩大化和严重化。

3.4注重班组自控措施,进行实时的安全风险管控

班组也是整个铁路运行调度中的核心部分,其能够实现全程和实时监控列车运行的重要作用。因此需要不断完善班组自控安全建设体系,真正达到循环安全管理模式。同时还应该不断健全班组内部的党支部和党小组制度,做好民主建设工作,营造自由开放、畅所欲言的民主氛围,确保班组人员能够在调度安全管理工作中,积极踊跃的参加到自控建设中去,进而不断养成作业标准化的自控和互控习惯,进而真正发挥出试试和全程的安全风险监控作用。

总而言之,在现代化铁路运输管理日趋盛行的情况下,铁路运输调度安全管理工作者需要在现代化技术的掌握和应用与突发紧急情况的处置等情形下轮转,这就需要调度人员熟悉铁路调度规章制度,具备良好的业务能力以及安全和心理素养,在进行调度工作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处理各种紧急突发状况的经验,并进行交流和探讨,以减少调度安全管理当中的错误,推动铁路运输调度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谢永泉.关于强化铁路运输调度的安全管理工作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4(5):28.

[2]曹玮斌,苗杰,曹亚斌.铁路运输调度安全重点、关键点控制[J].山东交通科技,2014(4):105~106.

篇7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新建铁路里程数世界第一,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拥有近11万公里的铁路运营里程,时速两百公里以上的客运专线和城际列车运营里程达1.3万公里,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运营里程6500公里。路网运营的规模不断扩大,运输能力有较大提高,客货运量大幅度增长。但伴随着铁路运输业快速的增长的是我国铁路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据不完全统计,从2006年到2011年,我国共发生重大恶性铁路安全事件十一次,死亡人数超过三百人,受伤人数728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上千亿。这些安全事故,归根到底是管理的问题,体制的问题。它提示着我们:我国铁路运输业在安全管理上仍面临着诸多的问题,远远不能适应构建和谐社会和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如何提高安全管理的准确性,减小运营的安全隐患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 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当前存在的问题。

1、铁路总体运量不足导致的安全管理难问题。

我国幅员辽阔,身居内陆地区,货物和人员运输主要依靠铁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社会爆发出来的巨大客货运需求一起压向铁路,致使铁路运能与运量的矛盾突出。在客运方面,特别是在主要运输通道上的运输能力上,旅客买票难、乘车难的问题长期难以解决。尤其是春运期间,万人排队、一票难求的状况十分普遍。客运的运输能力不足,客流量剧增,很多车站人满为患,列车几乎趟趟爆满,上车难导致列车大量晚点、直接给列车调度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在货运方面,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煤炭、矿石等重要原材料运输严重受阻,致使不少工厂半停产运行等,为了完成运输任务,货运列车超载的情况也时有发生。铁路运量不足致使的安全保障能力下降,管理难度加大,货物运输困难、旅客乘车体验差等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虽然已经在逐渐缓解,但形势依旧严竣。

2、铁路运输管理体制问题导致安全管理责任不明确

目前,我国铁路政企不分的经营管理体制,已日益成为很多安全事故和管理问题的源头。铁路运输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究竟是纯粹公益性行业还是市场主体是不明确的。这种不明确的直接结果是部分运输企业的领导层不把铁路运输业当成企业看,认为铁路运输业要承担的是更多的社会责任。而一部分领导层则认为他们是企业,应该创造最大化的效益和利润。前者造成铁路运输业缺乏市场竞争的能力和失去降低成本、创造利润的激情和动力。而后者则忽略了自已的社会责任,为了追求效益的最大化,而放弃为公众服务的公益性。这种意识的冲突直接导致了管理问题的存在,不同的目的会有不同的管理手段,在铁路设备的采购、资源的合理调配、人员分配等等一系列问题上都会有不同的结果。直接为日后的安全管理问题埋下隐患。铁路运输企业管理者意识混乱的状态的存在。直接导致了管理者的经营管理责任心不强,安全责任意识薄弱,觉得出了问题也不是自己的问题,上面还有人管着。为安全生产和事故埋下巨大的隐患。

3、安全管理理念跟不上铁路发展的形式需要

管理理念上仍沿用“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严明奖惩等传统方法。这种管理理念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约束了员工的个性和工作积极性,扼杀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目前铁路运输业的部分管理人员,在管理上依然有许多沿用着传统的手段:检查工作频繁,不是指导工作,而是查找问题、事故发生后,强调事后分析和一次性处理、人治多于法治、人才层层推荐制,工作中标准化作业落实不到位,违章违纪事件的原因只看表象不看本质。员工的职业发展道路单一。管理层缺乏应有的市场竞争意识,缺乏利益激励机制和有效的约束机制,对运营效益、服务质量麻木不仁,办事效率低下、管理混乱,安全责任不明确,出现事故、隐患相互推诿。有的车站和职工为个人利益,采取不符合铁路安全规定的减少服务项目、带人带货进出站,采购一些低质过期铁路产品等等。

4、铁路基层技术人员结构、配置不合理

技术保障是安全行车的前提,也是运输安全管理的核心,而技术人员是基础。我国铁路基层站段的技术人员数量少且素质不高,年龄偏大,每年退休的技术人才多于新进的技术人才,且结构不合理。人员配置上存在着隐性缺员的情况,难以适应当前铁路技术的不断发展。 目前铁路基层站段的工作人员中高学历者少,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还占大多数,学历结构偏低。一些基层站段比较优秀的技术人才已屈指可数,且大多年龄偏大。技术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明显存在,技术人才的不足已经成为保障铁路运输安全行车的重中之重。

二、针对我国铁路运输业安全管理的现状提出如下建议

1、 政企分开,从根源上解决铁路运输企业体制问题

铁道部应赋予铁路运输企业相关的权利,使铁路运输业建立起责任和权利相统一的法人机构,这将有利于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的积极性,增强其活力。使铁路运输企业依照公司法、企业法,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真正实现产权清晰、管理科学的目标。在安全管理上实行规范化、程序化管理,不走形式主义,强调过程控制,注重程序的公正、公开、公平原则。尽快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铁路规章和标准,不断创新和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继续强化安全逐级负责制,明确界定各部门管理职责。

2、 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建立安全考核体系。

铁路运输企业应建立起以最高层领导负责的安全监管机构,对企业生产运输的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落实到岗位。这个监管机构的主要职责就是对安全生产责任岗位进行检查,抽查,对生产流程、调度管理流程、货场作业流程、客运管理流程进行监督管理。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建立起与安全责任相适应的考核体系。

3、建立完善的安全信息网络共亨平台

完善安全信息网络是安全管理的前提,安全信息能够直接反映现实安全状况或趋势,通过把凌乱分散的信息进行归类、分析、总结、利用,从而提高安全分析预测和控制能力,实现超前控制,超前防范。建立分级信息网络。形成逐级负责管理信息网络,将管辖区域范围内收集的安全信息,全面分析,认真总结。从而寻求出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制定改进方法、相应措施,实现运输安全综合性管理。

4、全面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是安全管理的保证

现阶段,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技术业务素质具有很强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要加强安全思想教育。同时,做好职工的技术业务培训。要做好基本规章的学习贯彻。随着铁路的改革发展、大面积提速、先进技术装备的采用,对职工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加强职工对基本规章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尽快地使职工掌握基本规章以及新技术、新设备的操作和使用,提高技术业务素质,才能适应运输安全的需要。

三、结束语

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是一项综合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我国铁路体制改革的深入、科技的进步、铁路运输企业先进、科学管理理念的引进,将从源头上为安全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从思想意识上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责任大于天,切实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放在第一位,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以高度的责任心的精湛的技术投入到生产工作中去,才能建设世界一流的铁路运输企业。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检测保障体系;有效措施

引言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运输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当前铁路运输除了会影响人们日常出行的安全以及稳定性,还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为了保障我国铁路运输的质量,需要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工作,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以及稳定。但是实际上,我国铁路运输在安全管理上还存在较多问题和安全隐患,不仅会使安全事故概率提高,还会威胁人们的人身安全。因此当前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重视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进而提高我国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水平。

1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1.1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规模不断扩张,而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命脉,交通对于国家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我国古代便有“丝绸之路”以及“海上贸易”的商道,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发展本国的经济。而当前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铁路运输的安全对于经济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不仅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保障,更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

1.2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目前我国铁路的运输安全管理其中除了工作人员以及乘客的人身安全意外,还包含有路外、设备以及消防等方面的事故件防范以及相应的处理。例如在2001年7月时,北京南站开往福州站的火车DB01与福州南站的动车DB115出现了追尾,而这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便高达1.9亿元。因而,做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不仅能使国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也会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我国铁路安全管理的现状

2.1员工的专业素质有限

当前我国铁路运输管理部门,依旧存在员工素质较低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铁路运输部门缺少相应的制度,从而员工在工作中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交叉、反应速度慢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2设备老化严重,维修管理不到位

目前我国铁路设施设备主要有机车、动车组以及钢轨等铁路机械器材。而近些年铁路设施除了一些新建线路以及已有线路需要提速而进行改造之外,其他的线路也存在一定的老化问题。首先,我国当前现有的铁路绝大多数是在建国初期建立的,由于其年代久远,出现铁轨螺丝松动以及磨损严重、列车老龄化等情况。其次,我国的国土范围较为辽阔,铁路交通十分复杂,所以对既有设备进行更换确实存在较多的困难,加之新线路的建设,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对铁路已有设备更换的拖延。

3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现状分析

3.1铁路事故故障管理问题

首先,需要了解铁路事故和安全事故的定义并不一致。其中,安全事故是指出现了人员伤亡或者经济损失的事件;而铁路事故除了会出现人员的伤亡以及经济损失之外,还存在铁路中断或者出现脱轨等情况。按照目前我国规定的制度,对于铁路事故应该按照不同等级进行区分,即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和较大事故、一般事故等区分之后,再进行相应的调查处理。

3.1.1隐瞒事故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铁路事故各地出现的概率差距较大,有些地区的铁路局出现问题高达27件/百亿吨公里,而有一部分地区的却只有3件/百亿吨公里,差距竟近十倍。虽然我国不同地区的铁路局在设备以及安全管理上会有差别,但是却不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别。经过调查可以看出,上报事故数量较少的铁路局,一些事故性质较为严重的数量并不在少数,所以这些铁路局存在较为严重的隐瞒情况。而这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没有认识到隐瞒事故的危害性,同时这也反映出我国在事故信息的管理方面还缺少科学有效的措施。

3.1.2事故深层次原因调查不够充分出现铁路事故之后,严格进行追究的最主要目的是要了解出现故障的原因,从中总结经验,避免以后再出现同样的事故。但是在我国铁路出现事故发生之后,人们最关心的便是责任,尤其是直接性责任的问题。例如在出现列车超速事故的时候,最先追究的便是当前职责在谁,调查后了解是机车乘务员由于中断了望而造成的,但是却没有去调查分析当前机车乘务员中断瞭望的主要原因,由于乘务时间安排并不合理,而导致乘务员出现过度疲劳的情况;还是因为出乘之前,乘务员的休息时间不足?或者是因为信号机设置、曲线地段、夜间风雪等因素而导致瞭望条件不好等。所以在对铁路事故机车乘务员进行惩罚之后,由于没有分析原因,还有再次出现相同问题的可能。

3.1.3事故分析调查和定性定责方面存在问题虽然当前我国新的《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已经实施了几年的时间,但是对于其掌握以及理解上却还出现较多的问题。有一部分单位在理解上并没有完全的把握,依旧存在大事化小的倾向。除此之外,绝大多数的单位在调度中所填写的工作表差距也较大,这便导致调度所对于事故缺少正确的认识,例如出现填表并不及时甚至有时还会出现隐瞒不报的情况。最后,事故的统计还没有完全的规范,有一部分单位并没有按照规定及时将B类及以上的事故进行汇报,或者有一部分的报告内容和顺序并不一致,从而使铁路事故汇报出现较多的问题。

3.2铁路安全检查监督的问题分析

3.2.1履行检查监督职责上存在问题在进行监督的时候出现较大问题,从而导致铁路出现较大事故,不仅对于人们生命财产会产生较大的威胁,还给我国的铁路事业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这主要是由于进行安全监督人员的责任意识不高,甚至有一部分监察人员认为出现事故和当前的安全监察部门没有任何的关系,并没有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没有认识到自身的监察工作并不到位。正是因为监察工作人员没有主动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平时的检查仅仅是走马观花,没有严格落实检查规则,甚至有时候即使发现了问题也并没有对相关部门进行监督,了解其是否采取措施解决了相应的问题。

3.2.2问题整改不到位在进行检查监督的过程之中,存在虽然检查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但却由于问题整改并不到位、修正不及时,依旧会造成较大的后果。例如之前出现的“428”铁路事件,即使在之前经过检查之后,发现其中存在诸多的问题,“428”铁路事件之中的问题基本在进行检查时都提出,但是在之后进行整改的时候,监督人员并没有加强管理,从而出现了问题整改不到位的情况,最后出现了较大的安全事故。

3.2.3安全监督检查的方式较为单一第一,在进行现场检查的时候,并没有制定相应的检查表,导致检查的针对性较弱,并没有突出重点检查问题,检查的时候比较随意,对于检查工作并没有严格落实、不进行考评,从而工作人员在进行检查的时候并没有发现其中的实质性问题。第二,部分监察部门在进行工作安排的时候,对于均衡性并没有重视,并不清楚工作的重点内容,这便导致有一部分的死角在很长时间都没有进行相应的检查。特别是一些工作的重点内容以及关键的岗位,在检查时发现的问题比较少,一些安全性隐患并没有被及时发现,并且采取的措施存在问题。第三,在出现问题之后,工作人员无法从问题之中综合性地分析出关键性的一些问题,从而导致检查的力度不足。第四,在进行安全监察监督规律探索方面还存在问题,对于下一阶段应该如何进行监督检查并没有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案,从而使检查出现较多的问题。

4提高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4.1提升铁路运输调度水平

通过对当前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铁路运输需求一直处于不平衡的现象,从而导致较多的铁路在运行中出现超负荷的情况。如果此类问题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便会导致铁路运输的问题愈加严重。因此在对于问题进行分析以及处理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保障铁路的调动水平有所提升。第一,在操作的过程之中,应该使铁路建设的各项措施可以得到落实,从而使铁路自身的运输能力以及水平可以得到提高[9]。第二,相关部门还应该聘请专业的团队,提高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水平。对于不同类型线路,在运行的过程中可以及时有效地收集其中的数据信息并加以分析,提高工作人员调度管理的应急能力,提高其控制管理水平,为铁路运输的安全以及稳定提供有效保障。

4.2强化人才管理机制

现阶段想要提高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水平,便要完善以及优化人才管理:在实践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对于企业内部的职位进行相应的调整。在进行调整时,应根据运输以及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实现政企分离,保障企业内部管理的精细化。另外,对于员工的管理制度需要进行优化和改革,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加强自我监督与管理的能力。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提升,例如企业可以将绩效和员工的奖惩进行结合,在保障符合规章制度的前提下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尽可能减少由于人为原因而导致出现的损失情况。

4.3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

目前我国企业需要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从而保障工作人员的警惕性得到提高。因此铁路各部门需要对于员工进行普法教育以及思想教育工作,从而可以更好预防铁路安全事故,有效减少由于人为因素而出现铁路安全事故。此外,铁路部门还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使他们发挥自身的实际作用,保障铁路运输工程的安全性。

4.4提高铁路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当前要想保障铁路在运输过程之中改的安全性,便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而想要达到该状态,铁路部门便要从招聘开始,已指导培训的过程之中,加强管理,提高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第一,铁路部门在进行招聘时,需要严格控制工作人员的入岗标准。第二,管理人员对于各科室之间,进行人员转管问题需要加强限制,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履行。特别是一些较为重要的岗位,需要切实履行重点岗位工作人员的许可证,才能保障各岗位的工作可以顺利完成。第三,铁路安全管理部门,也需要加强对于工作人员专业培训的重视力度,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员工,在上岗工作之前需要进行统一的专业培训,使他们的素质得到提高。

4.5加强对于铁路相关设备的养护以及管理

目前为了减少因为铁路相关设备老化或出现故障而导致安全事故,要求铁路部门加强对于铁路相关设备的养护以及管理,重视对于设备的质量检查工作,严格依照规章制度完成检修工作,从而保障铁路相关设备的质量,提高铁路运输设备的可靠性,进一步减少事故出现的概率。另外,除了机械运输设备之外,铁路部门还需要加强对于铁路线路检测管理的重视,尤其是铁路中出现岔路、曲线或者路桥所相结合的部分,应加大针对该部分的检修力度,从而保障铁路运行的稳定性。

4.6强化对于自然灾害的监测以及预报水平

由于目前铁路运输线路所处自然环境较为复杂,因此在比较恶劣的天气下铁路的正常运输会受到直接性的影响,甚至还有可能会威胁铁路运输之中乘客以及货物的安全性。但是因为自然天气属于不可控的因素,所以会出现一些突发性状况无法进行预料,这也是当前铁路运输中无法避免的一项安全性问题。因此在对于该问题进行具体的处理时,最重要的便是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目前,预警自然灾害的监测系统使用较为广泛,可以科学地对于恶劣天气进行预警。通过这些先进的系统和技术,可以实现对于气候更加有效的监测,一旦出现异常便可以及时进行预警,使相关工作人员提前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自然灾害的影响。

4.7构建铁路交通灾害预警系统

在当前铁路运输的过程之中,一旦出现事故便会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不仅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对铁路事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当前铁路各部门需要提高自身的管理手段,尽量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当前铁路相关部门需要根据铁路自身的特点,对于环境、设备等因素进行全方面的诊断,认真研究事故出现的具体原因,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事故出现之前的征兆,从而制定科学的预防管理措施。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