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8篇

时间:2023-09-22 09:30:06

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篇1

关键词:素质教育 途径

素质教育以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为目标,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可见,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界必须面对的新课题。那么,如何对高中生实施素质教育呢?

一、什么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提高与发展人的素质的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挥人的天赋条件和各种素质水平,使其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使人的天赋素质在教育实践中逐渐发展和成熟的同时,对先天素质上的某些缺陷或不具备的方面,通过教育和实践获得某种程度的补偿。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使人的后天素质获得充分的发展,以达到人的整体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素质教育包括身体素质教育、思想品德素质教育、文化科学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技能素质教育和社会素质教育七个方面。我们应当完整地把握这七种素质教育,全面地协调发展各种素质,提高教育对象的综合素质水平。为把青少年培养成跨世纪的人才,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重任,使素质教育的各个方面相互渗透,互相交织,呈现出统一的、完整的过程。

二、对高中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1、改进课堂教学,落实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战场。学生在校时间的很大部分在课堂中度过,学生基本素质的养成,能力的提高主要在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过程是将教材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过去我们把教师的教学过程归纳为“讲、准、讲、清、教、懂、教、会”八个字,今天,随着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变化,为完成教学过程服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也要不断改进。要让学生从"学会"变成"会学",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同时要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生存质量”。

但是,当前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试”部分还占相当大的比例。主要表现在备课只注重备教材,不突出备学生;注重备知识的讲解过程,不注重备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研究教法,不注重研究学生的学法;讲课则一讲到底,平铺直叙,重点难点不突出;练习上搞题海战术,层次不分,多多益善,加重学习负担;课堂中常常是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或表面热闹,外动内静,思维不够、不深,学生的素质难以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当今社会知识爆炸,学生学习时间又相对有限,素质教育提出要让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教育科研,做到因材施教,推陈出新,努力寻求多种多样的科学方法和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

2、强化德育工作,构建新的德育模式

德育立校,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首要之举。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人才的培养,关键对人的道德教育,就失去了教育的价值。鉴于这一认识,在学校的发展中,要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教育教学工作之首。为此,要认真探索德育工作的新形式和新特点,努力实现德育工作的四个转变,即德育目标从抽象的整合型转变为具体的层次性,体现德育目标的针对性;德育内容从单一型转变为综合性,实现内容的规范性;德育途径从封闭型的学校管理,转变为开放型的网络育人,做到德育途径的多样性;德育评价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强化德育评价的导向性。

3、建立“学校、家庭”教育网络。

(1)组建学生家长委员会。由学校领导、班主任和家长们协商推荐一些懂得教育,热心教育事业,具有一定的社会组织能力的家长,组成学生家长委员会。该委员会参与学校的教育和管理,研究实施素质教育的计划、方案,帮助学校解决有关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困难,负责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召开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向学生家长普及心理学与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及开展家庭教育咨询等工作。

(2) 建立学校与家长联系制度。建立学校与家长联系的重要方式是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家长会通过座谈、答问、交流介绍、讲座等方式,起到双向交流,获取每一个学生的全面信息的作用。进而协调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4、评价体系要多元化、多样化

新课程明确提出要改变过去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实现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多主体共同参与评价的活动。这就意味着“学生评价不再是教师一个人说了算,而足由教师及其群体、学生同伴及其群体、家长、社会评价机构和学生个人等构成的群体实现共同决策”,强调了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学生评价中的共同责任。多主体学生评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本人自我认知的积极性,同时测评要素全面,信息来源渠道广泛,也提高了学生评价的效度。

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篇2

关键词:小学数学 素质教育 实施途径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同样,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途径来实现。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近年来,笔者围绕这个课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感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明确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基本要求,然后按照其要求,以小学数学新教学大纲、新教材为依据,正确把握好课时教学目标,渗透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思想。

一、实施素质教育要以新大纲和新教材为依据

新大纲是根据国家有关法令、法规,从小学数学教学实际出发而制订的。它对小学数学的教学任务、目的要求、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的规定和意见,均是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体现。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时,一定要认真学习、钻研新大纲,把握新大纲的精神实质,自觉地以新大纲来指导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教材是根据新大纲和小学数学教育实际,在经过实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它是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好媒体,那种认为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就要或可以离开新教材另搞一套的认识和做法,是对素质教育的误解,是错误的。而恰恰相反,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必须紧扣新教材,理解与运用好新教材:

(1)明确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知识结构;(2)明确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其中包括教材是怎样对定义、法则、计算公式和概念进行表述的、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每一道例题的编排意图,每一插图的用意,练习题的安排序列、层次、目的等;(3)正确理解与掌握新教材知识内容,其中包括对新教材中的定义、法则、计算公式和概念的正确理解,对每一插图的正确理解,每一道题的正确解答;(4)正确理解新教材中体现出来的教学思路、顺序和教学方法等。

二、优化教学方法,贯彻启发式

优化教学方法,就是要变“注入式”为“启发式”。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早就强调:要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可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注入式”,往往不顾学生的知识基储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死记硬背定义、法则,进行大量机械性重复练习。这种教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而启发式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求新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要突出学习兴趣的激发。启发式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教学过程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数学学科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引起兴趣。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复习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教师设问:看一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是不是也看这个数的末位数字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检验后予以否定,教师再设问: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除了计算外,还有没有其它方法呢?接着师生比一比,看准能很迅速地判断任意一个自然数能否被3整除。比赛结果,总是老师获胜。这时学生急于想知道老师是怎样判断的,为什么这样快,于是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愿望。此时,学习兴趣高,教学效果好。

三、注重社会实践

长期以来,我们的小学数学教育追求的是个体智力的优异性和学问的卓越性。因而教育的价值似乎就在于更快更多地完成人类科学文化遗产的积累。于是,我们自上而下地人为地从文化中编选主题、语言和材料,学生则被动地面对和自己生活相割裂的生疏的学术性文化——社会精英们谙熟的知识与经验。学生通过教师的语言、技术和观念地传授,努力的将这些文化堆积起来。这样,教育就成为一种游离于社会现实的封闭的自我积累与发展过程。学生只需要掌握这些知识并储存起来,并不需要了解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了解知识对社会的发展和自我适应的价值。这种认知的积累好比在个体与社会之间砌一堵墙,知识砖块叠砌越高,个体与社会的割裂似乎就越严重。学生即便有了丰富的知识,却因为各知识都随相应不同的传递通道而存入大脑不同的“储蓄箱”中,而存储的知识又是面对着教师人为编制的与“储蓄箱”中相应的知识对应的各种特定的问题情景,因而无法在自我反思、探究、融合与重组中建构新的文化,也就难以面对来自复杂社会各种无法预见问题的挑战。要知道,教育的价值在于使知识社会化、使个体社会化。“注重社会实践”,就是要使小学数学教育成为开放的在对社会探求活动中自我积累的完善过程,让学生在获得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了解知识的发展与其社会的价值,认识知识探索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在社会活动中进行决策和参与改造的基本能力。

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篇3

关键词:中学英语 素质教育 内涵 目标 原则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c)-0-01

长期以来,中学英语教学一直局限于词汇、语法知识的传授,这使课堂教学变得死气沉沉。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和推广,英语教学中开始逐步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英语教师的任务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交际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对此,该文以中学英语教学为研究背景,企图对英语素质教育进行深入分析,进而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

1 中学英语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目标

中学英语素质教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素质。素质(quality)是指人的基本品质,素质教育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的需求,促进其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提高与发展。在今天,英语作为全世界共同语,在各个领域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英语素质教育是使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获得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培养能够综合运用英语资源的人才教育。1999年,教育部制定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重申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为中学英语教育注入了无限生机。新课程改革后,中学英语素质教育具以下基本特点:第一,中学英语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第二,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使学生得到和谐发展;第三,中学英语素质教育强调教会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传统的中学英语教学目标主要是以知识传授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发展。而现代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知识、能力、素质的人,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也由知识教育转向以知识为载体的素质教育。中学英语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其一,知识目标。这一目标是中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初级阶段,主要以听说为主,着重培养学生英语常识。其二,能力目标。这一目标主要强调意义性仿效,加强基本训练,着重培养听、说、读、写全面训练,提高语言教学质量,创建英语角(English Comer),创设英语教学情景。其三,素质目标。英语教学素质目标是高级阶段,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发动学生进行多项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增进学生对英语国度的了解,提高语言记忆、想象、联想等能力。

2 实施中学英语素质教育的主要原则

首先,全面发展的原则。英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言交际在课堂上生动精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英语教学中,应多采用鼓励方式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提高教与学的成效。其次,整体性原则。中学英语教学要求对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进行全面训练,要求教师结合课文的语言实践活动去教授语言结构,采取以语言的功能、语音、词汇、语法结构等为主体的整体教学方法。再次,发展非智力因素的原则。动机、兴趣、习惯等因素都是非智力因素。作为英语教师,要及时地发展这些非智力因素,培养优良的学习素养。

3 实施中学英语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3.1 提高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复合型的教师队伍,高素质的教师要具有专业知识和广博的视野,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英语教师的素质。根据我国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要求,英语教师应具备思想道德素质、汉语知识和能力的素质、科研能力素质、社会交际能力的素质等。要具备以上素质,英语教师要不断更新和充实自身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英语教师的素质,只有这样也才能真正地实施素质教育。

3.2 英语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使英语教师认识到英语素质教育的本质,要切实转变观念。第一,转变英语教育目的观。英语教育是提高全体学生的英语水平,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深造打好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药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和谐的发展。树立重视发展学生的交往力、表达、思维、自学和创新等能力的教育观念。只有树立这些教育观念才有可能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英语人才。第二,转变英语教学质量观。教学质量观影响着人才的培养的规格。就中学英语学科来说,英语教学质量要大面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重视了听、说、读、写等全面训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能力。第三,转变英语教学方法观。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突出交际性原则,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语言活动中枢,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收获。

3.3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第一,优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优化可以促使教师变单纯知识传授为能力素质培育,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听、说、读、写及个性发展教育。第二,优化教学过程。在优化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问题的情景、知识的视野、探究的过程以及运用的效果。第三,优化教学内容。是指教学内容难度适当,贴近学生生活,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得到最大收获,达到培养英语综合素质的目的。第四,优选教学方法。选择教法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和智力情况来选择。同时,还要考虑教师自身的修养、条件和特点,教师应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教学效果。第五,改革教学评价。英语教学评价的原则应具有针对性、科学性、透明性、多样性等,评价方式灵活,包括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因此,改革教学评价就是能够及时检查、反馈、调整英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失误与偏差,它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地检查或价值判断,从而促使中学英语素质教育教学目标的

达成。

3.4 加强多种教学方法多样化

教学有法,法无定法,贵在得法。必须选择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才能有好的效果。中学英语素质教育应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第一,因材施教法。因材施教法可以采用个别辅导、分组教学等。第二,情景教学法。教学情景教学法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学习内容,这是英语教学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包括实物演示情景、音像表演情景、角色模拟情景、问题探究情景等。第三,课外泛读法。广泛阅读是带动语言学习的一条重要手段,在语言教学实践中是一个重要的方法。第四,教学方法还包括英语朗读法、英语表演法、循环记忆法等。总之,只有结合中学英语素质教育的理念,才能找到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孙远航.浅谈现代教师职业素质结构[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3).

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篇4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而思想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充分利用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和灌输。如何加强职业学校各学科的德育渗透,是当前教改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氛围下,学校作为专职教育单位,“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们的共识。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为了推动“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各学科渗透德育”,拓展德育阵地,增添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扩充德育内容,使学校传统美德特色教育在学科渗透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我们职业学校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特别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创业教育。

各校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中,注重经验总结、方法、交流。职教中心搭建平台,学校在教学工作中选拔出学科渗透教学能手,结合职业学校学生实际、专业特点、学科特色,提供一个研讨机会。通过此次活动提出符合职业学校特色、结合学生实际、行之有效的学科渗透德育工作的好办法,以点带面,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各学科各显神通,德育进课堂形成大气候。“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提出以来,各科教师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各自形成了一套渗透德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语文教师结合教学的思想内涵,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激发学生情感,创设情境等方法感染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教会学生做人。旅游地理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职业道德素质,创设民主愉快氛围,使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计算机专业课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培养学生协作精神。服务专业课注重了课前、课间、下课前的准备、服务等的培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意识。数学课上教师通过数学课上教师通过向学生传授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在数学发展史上的灿烂历史,使学生在学习中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在教学中通过“问题——解决”的模式,培养学生沉着坚毅的品格和不怕困难、不怕艰苦的心理品质。电子专业课用鲜活的例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意志品格教育、审美教育。德育课结合政治课通过“四结合”的方法,发挥了德育主阵地的作用,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注重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热爱自然的情感;结合时事政治,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结合社会热点,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指导学生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通过探究社会问题,激发社会责任感;结合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进行教育。英语学科的德育过程,是根据教材的总体内容,将外来优秀文化、现代文明与健全人身融为一体的教育过程。利用英语格言、警句、祝福语等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教师们努力挖掘英语教材中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恰当运用各种传统的、现代化的教育媒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好一个设计者、组织者、材料提供者、鼓励者、参与者、评价者。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按照英语教学的自身规律,自觉地培养具有高尚人格、美好心灵和丰富知识的一代跨世纪新人。

“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深入人心,及时总结,充分交流,提升德育工作水平。使未成年人在学校能时时处处受到传统美德精神的熏陶,从课堂中得到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的“双丰收”,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今后,更加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点、专业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使德育渗透科学化、经常化、系列化,来指导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使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更上一层楼。转贴于

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篇5

关键词:农村 素质教育 实施途径

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解释道:“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这是关于狭义素质的典型解释。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素质。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偏僻的农村小学,但素质教育可谓是闹得“沸沸扬扬”。现结合自己的一些体会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农村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新生入学进行成长档案建档:

新生刚到一个新的校园环境,在开学初就要做好一系列的工作:第一步是做好性格测试,做好每一个学生的性格记录。(当然不一定很准确)。然后老师慢慢观察,有时也通过同学之间的座谈了解,再及时的进行补充。第二步是做好家庭完整性调查。检查一下是否有特殊家庭,及家庭教育方式。像一些单亲家庭或是留守儿童,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就要进行暗示性教育,鼓励他们坚强生活。但又不能触及他们敏感的神经。第三步是做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一是有没有先天性疾病、重大病症及传染病。二是平常有没有一般性的增强体质性劳动。三就是平常的饮食卫生习惯。四是有没有特殊的体质天赋专长。农村中的孩子不像城里的孩子那么宝贝,经常有一些重大的健康问题都是在很严重了以后才知道。一些家长也怕因为孩子有什么问题受到歧视也隐忍不说。但是做为教师,这些都应该知道。教师在教育的时候才不会导致一些悲剧的发生。

二、确定每一个新生的素质教育目标。

学校教育不能成为一种扼杀个性和天赋的教育。更不能是一种平庸化教育和狭窄式唯分式教育。

农村中的教师可以平凡而不被人重视,但从另一方面想,我们可以从容的去学习,和最有朝气的人群在一起,去思索人生的问题,这又是农村教师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在农村学校的教育,是最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素质教育。可以避免“办家家”式素质教育。

(1)确立情商目标:

其一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主体性格和从体性格,做一个性格培养目标方案。分析学生性格的优点和缺点,寻找到最佳的教育方式,在他(她)的逐步成长中,不断扩大性格优点,淡化性格缺点。如果老师对学生的性格有了清楚的了解,那么在教育中,也可以省下很多力气。

其二是根据学生的情感特点,制定一个正确做人目标方案。讲诚信,有爱心,自尊,自强,自信,这些都是每一个人要努力做到的。这也是学生和每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这既要有榜样的力量,也要有实践的行动。而且每个学生又是千差万别的,但一些共性不能丢。特别是维系美好和谐社会的共性。其三是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自我调整能力、吸收先哲思想能力、接受时代思想能力目标方案。这四个能力,小而言之,是为自己,大而言之,是为社会。真正的素质教育,是学生能不断进行自身学习、主动上进的教育。所以教师的“导”,更多的时候是体现在暗示教育和激励教育,用“心”去教育。

(2)确立学生体质目标

第一点是学生的体能目标方案。对于体能训练的指标和项目,我不是很清楚。但学生要跑的快,走的正,坐的稳,有力气,有耐力,能蹦能跳,这是我在教育学生时是要他们做到而必须进行适当锻炼的。当然有些特殊情况的学生(如残疾患者)除外。

第二点是学生的健康目标方案。在农村中学来说,就是手脚勤快,讲究卫生。皮肤健康,没有传染病。知道四季养生和防病。身体能自然发育成长。这一切目标都是以健康、实用为原则,不用也不必去搞一些好看不中用的东西。

(3)确立学生的智商培养目标。天赋与生俱来,但智商却是可以通过培养来提高的。从教学实践出发,把学生的智力教育目标,分为有一定顺序的三个过程:接收过程消化过程再生过程。首先是接收过程:是学生的观察力、领悟力、接受力。这是学习的第一步。很多学生成绩欠佳,就是在这一步就摔了跟头。然后是消化过程:主要是学生的记忆力,分析能力,计算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对于这些能力,每个学生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教师心里对每个自己教导的学生,哪些是长处,哪些是短项都要清楚。清楚了这样的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教师才能轻松从教而不迷惘,才有明确的针对性和方向。最后是再生过程:是指学生把知识展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能力、书写能力,绘画能力、舞蹈能力、操作能力,其中语言能力又包括音乐、演说、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教办(1997)29 号

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篇6

关键词:农村 素质教育 实施途径

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解释道:“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这是关于狭义素质的典型解释。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素质。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偏僻的农村小学,但素质教育可谓是闹得“沸沸扬扬”。现结合自己的一些体会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农村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新生入学进行成长档案建档:

新生刚到一个新的校园环境,在开学初就要做好一系列的工作:第一步是做好性格测试,做好每一个学生的性格记录。(当然不一定很准确)。然后老师慢慢观察,有时也通过同学之间的座谈了解,再及时的进行补充。第二步是做好家庭完整性调查。检查一下是否有特殊家庭,及家庭教育方式。像一些单亲家庭或是留守儿童,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就要进行暗示性教育,鼓励他们坚强生活。但又不能触及他们敏感的神经。第三步是做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一是有没有先天性疾病、重大病症及传染病。二是平常有没有一般性的增强体质性劳动。三就是平常的饮食卫生习惯。四是有没有特殊的体质天赋专长。农村中的孩子不像城里的孩子那么宝贝,经常有一些重大的健康问题都是在很严重了以后才知道。一些家长也怕因为孩子有什么问题受到歧视也隐忍不说。但是做为教师,这些都应该知道。教师在教育的时候才不会导致一些悲剧的发生。

二、确定每一个新生的素质教育目标。

学校教育不能成为一种扼杀个性和天赋的教育。更不能是一种平庸化教育和狭窄式唯分式教育。

农村中的教师可以平凡而不被人重视,但从另一方面想,我们可以从容的去学习,和最有朝气的人群在一起,去思索人生的问题,这又是农村教师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在农村学校的教育,是最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素质教育。可以避免“办家家”式素质教育。

(1)确立情商目标:

其一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主体性格和从体性格,做一个性格培养目标方案。分析学生性格的优点和缺点,寻找到最佳的教育方式,在他(她)的逐步成长中,不断扩大性格优点,淡化性格缺点。如果老师对学生的性格有了清楚的了解,那么在教育中,也可以省下很多力气。 转贴于

其二是根据学生的情感特点,制定一个正确做人目标方案。讲诚信,有爱心,自尊,自强,自信,这些都是每一个人要努力做到的。这也是学生和每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这既要有榜样的力量,也要有实践的行动。而且每个学生又是千差万别的,但一些共性不能丢。特别是维系美好和谐社会的共性。其三是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自我调整能力、吸收先哲思想能力、接受时代思想能力目标方案。这四个能力,小而言之,是为自己,大而言之,是为社会。真正的素质教育,是学生能不断进行自身学习、主动上进的教育。所以教师的“导”,更多的时候是体现在暗示教育和激励教育,用“心”去教育。

(2)确立学生体质目标

第一点是学生的体能目标方案。对于体能训练的指标和项目,我不是很清楚。但学生要跑的快,走的正,坐的稳,有力气,有耐力,能蹦能跳,这是我在教育学生时是要他们做到而必须进行适当锻炼的。当然有些特殊情况的学生(如残疾患者)除外。

第二点是学生的健康目标方案。在农村中学来说,就是手脚勤快,讲究卫生。皮肤健康,没有传染病。知道四季养生和防病。身体能自然发育成长。这一切目标都是以健康、实用为原则,不用也不必去搞一些好看不中用的东西。

(3)确立学生的智商培养目标。天赋与生俱来,但智商却是可以通过培养来提高的。从教学实践出发,把学生的智力教育目标,分为有一定顺序的三个过程:接收过程消化过程再生过程。首先是接收过程:是学生的观察力、领悟力、接受力。这是学习的第一步。很多学生成绩欠佳,就是在这一步就摔了跟头。然后是消化过程:主要是学生的记忆力,分析能力,计算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对于这些能力,每个学生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教师心里对每个自己教导的学生,哪些是长处,哪些是短项都要清楚。清楚了这样的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教师才能轻松从教而不迷惘,才有明确的针对性和方向。最后是再生过程:是指学生把知识展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能力、书写能力,绘画能力、舞蹈能力、操作能力,其中语言能力又包括音乐、演说、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教办(1997)29 号

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篇7

在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广播电视大学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实践及自身的特质,分析了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因素并加以归类,提出了远程教育中素质教育SCRIT模式,指出应该通过建立规章制度保障素质教育的实施,建设校园文化营造素质教育的氛围,创新教学模式促进素质教育的达成,依托信息技术构建素质教育的环境,提升教师能力奠定素质教育的基础。基于此,对通过该SCRIT模式实施素质教育的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表明了该模式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具有较好现实价值和可推广性。

【关键词】 现代远程教育;开放教育;素质教育;SCRIT模式;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 G7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10—0025—07

一、引言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远程开放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大胆的实践和探索。经过了三十余年的筚路蓝缕的坎坷发展之路,积淀着几代远程教育实践者的努力,如今的远程开放教育已经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以及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占据重要位置。它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以丰富的教育资源为支撑,依托广泛覆盖的教育网络和开放灵活的教学支持服务,创造了一个不受时空限制的学习条件和全方位的学习环境,并提供给一切有学习意愿的社会成员。从诞生之日起,彰显教育公平理念的远程开放教育,就因为秉承人人享有接受教育权利的思想并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如今,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的竞争也不断加强,教学质量也因此逐渐成为教育机构的首要战略选择和工作主题。对于教育对象开放、教育理念开放、教育过程开放、教育资源开放、教育途径开放等全方位多要素开放的现代远程教育而言,逐渐出现的一些新情况使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开放教育的实践中,经常思考或者被问及这样的问题:“远程开放教育需要实施素质教育吗?它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教育?它又该如何实现素质教育呢?”这样一些问题摆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工作者面前,是极其深刻的,也是不能回避的。更何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就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1]

为此,有必要先来梳理一下素质教育的概念。宏观角度看,所谓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活动。我国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6月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曾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公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微观角度看,素质教育是指在教学活动中,通过知识传授及能力培养的途径,培养并提升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品德修养、法律素质、人文素质、业务素质以及身心素质等。梁红丽(2010)定义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指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对接受远程高等教育的在职成人学习者所进行的,以其专业素质的全面与综合为基础的,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的,以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理念和思想。[2]

很显然,与其他教育类型一样,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也应该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的各级各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此,早在2007年4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就出台了《关于加强素质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实施素质教育,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科教兴国战略,构建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战略举措,也是电大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并提出了12条工作意见。

当然,远程开放教育不同于一般类型的普通教育:从教育模式上看,远程开放教育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通过一种新型的、系统交互的、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将处于时空分离状态的教师与学习者有效连接而组织实施教学和学习;从培养对象上看,远程开放教育主要针对社会上的在职从业人员,而非一般接受职前教育的学习者;从学习方式上看,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以自主学习方式为主,他们基于自身的需要和条件来选择,并得到多方面的学习支持服务。正是因为这些与普通教育相异的特质,在远程开放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并紧密围绕远程教育的特点,结合远程教学环境下的培养对象、培养目标、教学方式等具体条件和相互作用,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远程教育中素质教育SCRIT模式

作为一个问题的提出,众所周知,社会之所以对素质教育如此看重,就是缘于教育领域存在的片面性现象和应试化倾向,而素质教育则是一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育思想,其目的就在于促进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那么,要在远程教育中实现教育引导和推动人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的功能,并基于此确立科学的教育新观念和教育新模式,就必须整体反思现有教育的不足和缺陷,就必须思考远程开放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就必须把素质教育思想与各级各类教育的具体特性紧密地结合起来,唯有如此,才能够实现素质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

李德芳(2007)指出,远程素质教育是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永恒主题,所以广播电视大学应该在实践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体系。[3]为此,他提到要调整和改革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进一步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努力构建并营造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的校园文化环境。张春燕(2011)结合素质教育的内涵及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着重探讨了在远程开放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策略,认为应该将教学目标设定在“以学习者为本”这一主题上,注重思想品德教育,注重教学内容的设计、重视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人文素质的教育,不断改革教学模式。[4]李秀荣(2007)指出,应该根据学习者特点和社会需求,精心做好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的设计,更新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有效提高专业技能素养,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5]管向群和杨薇(2005)基于江苏电大的实践和思考提出了一种工作思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依托教育教学改革,以网络环境为基本载体,以校园文化为重要手段,以实践教育为有机环节,以自我教育为内在动力,以有效机制为制度保障,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补,网络教育与常规教育并举,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共进,全面提升学习者的综合素质。[6]杨立军(2007)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业教师、学习者和用人单位为调查对象,分析了三类调查对象对学习者素质发展现状、发展需求的评价,阐释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及改进措施,围绕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改革、教材内容改革、课程考核改革、学习支持服务、校风学风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的工作思路与重点。[7]

通过这些研究知道,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开展素质教育的影响因素很多,也缺乏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而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不相同,所以要在发展中不断完善,贯彻素质教育的先进理念,寻求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开拓素质教育的新境界,在实践过程中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与素质教育融为一体,使学习者实现利益最大化,使社会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针对以上思路和实践,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关于加强素质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精神,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提出了“优化知识结构,突出技能培养,提高在岗能力,加强综合素质”的原则,以规章制度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教学模式改革、信息技术环境、师资队伍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提升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综合质量和社会满意度。在这五个突破口中,笔者将规章制度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教学模式改革、信息技术环境、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词汇,即制度(System)、文化(Culture)、改革(Reform)、信息(Information)、师资(Teacher)的第一个英文字母提炼出,组成了“SCRIT”,并以此来命名该素质教育模式,见图1所示。

以上SCRIT素质教育模式由两个“层”构成:一是核心层。远程开放教育的核心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就是要围绕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以“优化知识结构、突出技能培养、加强综合素质、提高在岗能力”为原则,形成以素质教育为理念的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层。二是保障层。为了顺利实施素质教育,达成基于此的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需要在构筑起坚实的保障层。该保障层由制度建设、校园文化、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和信息技术等五个要素构成。即通过建立规章制度保障素质教育的实施,建设校园文化营造素质教育的氛围,创新教学模式促进素质教育的达成,依托信息技术构建素质教育的环境,提升教师能力奠定素质教育的基础。

三、远程教育中素质教育

SCRIT模式的实践

围绕远程开放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SCRIT模式,重庆电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制度体系、教学模式、校园文化、信息技术、师资队伍等方面入手,近年来陆续开展了“教学推进工程”、“学习支持服务年”、“质量电大工程”“校园文化工程”“教师能力提升工程”等专项活动。本文围绕SCRIT模式中的五个核心要素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简要阐释。

(一)建立规章制度保障素质教育的实施

任何行动的实施,都离不开制度的保障,这是外部的规范和制约,也是一种基本的屏障。重庆电大首先建立起必要的规章制度,以保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

(1)完善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远程开放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既需要系统的管理方案,也需要科学的管理制度,还需要管理制度的正确引导。我们要将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已经形成的实施素质教育的经验与成果,通过制定或修订有关教学、教学管理制度及工作制度,固化为有较强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的操作规范、行为标准和规则流程等,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逐步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

(2)改革评价制度,引导素质教育。为实现现代远程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要淡化传统的考试模式,转变评价机制,要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和形成性考核的比重,着眼于全面测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上,以削弱并尽量避免因为“教考分离”而带来的“教考脱节”问题,使评价机制和考试模式能更好地促进远程教育教学改革,让学习者获得更全面更扎实的发展。

(3)健全监督体系,导航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成效更多地要通过社会来反映,而并非远程教育机构对自己进行的评价。建立一个科学公正的外部监督评价体系是确保在远程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要素之一。要通过教学检查、教学督导、毕业生调查和社会调查等途径,跟踪素质教育的进展情况及实施效果,及时纠正并改善其不足,让其得到社会的认可,回归到社会需要的轨道上,确保远程开放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目标达成。

(二)建设校园文化营造素质教育的氛围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内部形成的体现群体意识的价值观体系、行为准则和思想作风的总和,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既有教育对象的全面性,又有教育内容的广泛性,有着十分重要的育人功能。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充分发挥并挖掘校园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潜能。

(1)融合虚实环境,创新教育载体。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三个层面,要重视校园环境、文体设施、人文景观等实体环境的建设,更要重视校园网络等虚拟环境的建设,使两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体现出远程教育机构的整体风貌。

(2)重视物质文化,激发学习动机。广播电视大学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要加大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为学习者提供先进、完备的网络硬件设施,创设导航清晰、美观、便捷、人性化的学习平台,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学习环境等虚拟校园环境,开展多种多样的网络校园文化活动,以文化气息浓郁的网络虚拟学习环境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让学习者在高品质的文化娱乐活动中增长知识,拓展思维,陶冶情操,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保证学习者的学习质量。

(3)注重文化交互,促进信息整合。由于远程教育中的学习者存在多向互动,这就会促进个体对信息的整合。可以通过把远程教育资源整合成富有特色的信息的方式来创建独特的校园文化,促进学习者个体智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有利于学习者和教师对信息资源的多维度加工,也有利于营造凝聚型、竞争型和奉献型以及智慧型和创新型文化氛围,进一步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三)创新教学模式促进素质教育的达成

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而言,其教学模式强调的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作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存在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在相互协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这是与素质教育一致的。 (1)改革课程体系,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素质教育要求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市场接轨,能够反映最新的市场需求,能够实现学习者的多元发展。所以,学校应该且必须根据自身优势及社会需求来调整专业设置、完善课程体系,开设一些人文学科通识类课程,有针对性地建构课程体系并更新教学内容,开发建设能够体现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的课程资源,是在远程教育中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条件。 (2)变革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学习者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之一是关注于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改变教师主动灌输而让学习者被动接受知识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取而代之一种能够彰显学习者个性特征的教育形式,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比如,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创新的教学方式,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多维互动并进行知识的建构,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

(3)夯实教学过程,突出素质教育要求。素质教育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体现在教学过程每个环节上,这就要求加强远程教育教学过程设计,充分结合课程体系和内容特点,进一步明确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突出素质教育的实现途径,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深入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并在持续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和提高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依托信息技术构建素质教育的环境

现代远程教育的开展得益于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搭建起的远程教学环境,这无疑也是提升学习者信息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虚拟的外部环境。可以说,信息技术是素质教育实施的主要依托。

(1)优化教育环境,建构学习空间。远程开放教育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优越的条件和环境,为“教师—学习者”的教学互动、“学习者—学习者”的协作学习提供功能强大、界面友好的网络学习环境和交互平台,呈现丰富的教学交互手段以实现多维的教学交互。同时,在远程教育环境下要着重培养并提高学习者的多媒体技术运用能力、资源检索能力、网上学习能力,通过“教师—学习者”和“学习者—学习者”的互动交流与协作等活动,培养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化生存能力和综合素质。

(2)促进技术融合,创新教育研究。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是一个与信息技术不断深度融合的过程,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移植过程,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跨学科综合、创造过程。只有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先进的远程教育理论内在地融为一体,创造出全新的基于技术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与教学模式,开展人工智能远程教育研究,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提高远程教育质量和效益、加速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杠杆作用。

(3)拓展技术利用,开发教学资源。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资源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已成为一种趋势,基于网络空间的学习将成为未来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要建立网上分布式资源库,开发多元的广泛的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教学资源,向学习者提供系统、翔实、优秀的超文本和超媒体学习资料,将素质教育理念落实到实处。

(五)提升教师能力奠定素质教育的基础

在任何时候、任何教育类型中,教师都处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地位,即便是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环境下。也就是说,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主要的力量,对学习者产生无形的、潜在的、深刻的影响。如果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所以,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从提高教师能力和素质入手。

(1)转变教师理念,更新教育思想。素质教育的前提之一就是要让学习者与时俱进地了解各类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动态知识,因此必须重视教师的教育理论更新培训,让教师了解当前教育改革的动态和信息,明确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使教育教学活动能从时代的要求出发,围绕学习者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展开。

(2)广泛学术交流,注重继续教育。教师专业能力和业务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知识的交流和传播,而兼容并蓄的学术交流则可以使教师们扩大视野,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和学术水平。当然,要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各种类型的继续教育,充实提高自己,从而进一步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改善教学技能,提高素质教育质量。

(3)优化知识结构,提升教学质量。素质教育时代,除了要特别加强教育理论知识尤其是最新的理论成果的补充之外,教师还要优化多学科的知识结构、完善自身素质,成为知识结构完备的教师。在走专业化发展之路的同时,通过引导远程教育教师参与教学研究,让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基础和深厚的知识底蕴,这是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的基本要求。

四、远程教育中素质教育

SCRIT模式的成效

为了掌握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状况,重庆电大于2008年5月面向教师和学习者开展了“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顾客满意度调查(2008)”。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其中教师100份、学习者4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6份,回收率为91.2%,有效问卷90%。基于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重庆电大制定了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素质教育提升策略。在学校层面,统一思想认识,开展全面的宣传;在教师层面,讨论并构建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组织力量精心设计素质教育的内容;在教学层面,依托现有的资源和技术平台,充分发挥各种教学形式的优势,组织教改力量探索素质有效方法,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将各种教学形式与素质教育的有机衔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并深化实施力度,全方位保障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南旭光(2010)还曾就此数据及实施的一些策略对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打造六力互动钻石型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的探索和实践进行了研究。[8]

经过了三年的实践,重庆电大于2011年10月再次面向教师、学习者、用人单位开展了“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顾客满意度调查(2011)”,并在2008年的基础上增加了有关素质教育的内容,将开放教育受教育者的素质界定为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本次调查依然发放问卷 500 份,其中学习者问卷350 份 (本科学生占70%)、专兼职教师问卷 100 份、用人单位问卷 50 份(函寄的方式)。回收的有效问卷中,学习者325 份、教师92 份、用人单位问卷 42份,均符合样本统计规范和要求。

通过简单的数据统计,本文选取了“很满意”和“满意”两项之和(其下还有“基本满意”、“不满意”两项),得到了一份关于素质教育的满意度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到,教师、学习者、用人单位对于我校开展的素质教育满意程度并不一致。对于学习能力、信息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具有一致性的预期,满意程度都在50%以上,如果算上“基本满意”项,满意程度已经超过了75%。对于职业道德、创新能力,学习者的满意程度明显低于教师和用人单位的判断,表明学习者对这两项的期望和需求比较强烈,对目前学校提供的这两项教育不满意。对于职业道德、组织管理能力、自我约束能力等的满意程度则是用人单位超过了学习者和教师的判断,表明用人单位是比较认可的。对于社会科学知识、社会适应能力则表现出教师的满意程度超过了用人单位和学习者的判断,表明教师认为提供的此类教育是充分的,用人单位和学习者也是满意的,但却没有更充分地表现为用人单位和学习者的满意程度,这就需要开放教育进一步改变教学方式。这些数据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不同角色的诉求差异,也体现出了社会各界对远程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有很高期望。

由此可见,重庆电大在远程开放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SCRIT模式的实施,也表明了该模式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具有现实价值和可推广性。

五、小结

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如果说专业基础教育培养的是远程教育学习者的专业素质和谋生能力的话,那么素质教育则重在培养学习者的道德修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从而达到塑造人格的重要作用。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的综合能力与水平是培养学习者综合素质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所在。所以,必须要全面把握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内涵,深刻理解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充分利用远程开放教育的优势,进一步厘清远程开放教育加强素质教育的思路,从拓宽学习者的知识、提高学习者的综合能力入手,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石中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解读[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梁红丽. 现代远程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研究综述[J].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5-8.

[3] 李德芳. 远程素质教育: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永恒主题[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3-5.

[4] 张春燕. 略论远程开放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实施[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10):100-101.

[5] 李秀荣. 浅谈远程开放教育中的素质教育[J]. 辽宁高职学报,2007,(9):93-94.

[6] 管向群,杨薇. 在开放教育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江苏电大的实践与思考[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5):9-15.

[7] 杨立军. 关于开放教育条件下加强素质教育的调研与思考[J]. 中国远程教育,2007,(8):54-57.

[8] 南旭光,赵旻,张燕. 六力互动钻石型SPIRIT教学支持服务体系 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0,(5):46-50.

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篇8

关键词:素质教育;价值取向;实施途径

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素质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围绕社会需要不断丰富和拓宽教育内容,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实现途径,这样才能切实提升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实际成效。

1 要准确把握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及其核心价值取向,提高素质教育的针对性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进而服务于社会为目的的教育,或者说是以提高国民素质、实现社会既定发展目标为宗旨的教育。就其本质而言,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追求,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最重要、最急需、最紧迫的是满足学生精神生活的需要,提高其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既是时代赋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当前新的社会形势下素质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

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培养人、造就人、提高人的素质这个目标,充分利用现有办学资源和条件,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通过实施素质教育,把教育对象培养成符合社会需要、各项能力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2 要围绕社会需要不断丰富和拓宽教育内容与渠道,增强素质教育的系统性

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树立系统、全面的观念,从宏观上把握好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时代内涵,紧紧围绕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市场需求开展素质教育。就思想道德品质而言,当前迫切需要的是加强学生的政治信念、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品格修养健全高尚的优秀人才。就科学文化素质而言,除了要加强基础文化知识方面的常规性教育,尤其要根据当今时展的现实需要,着力加强计算机应用、实用英语、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现代科技等方面的知识。要根据社会需要,不断拓宽教育渠道,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外,要注重加强社会实践、实用技能操作等课外教育,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同时,还必须处理好以下四种关系:一是社会需要与人才素质的关系。社会需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学校教育在保持应有的前瞻性的同时,必须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最基本的长期起作用的素质,特别是同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符合社会需要。二是思想政治素质与其他素质的关系。“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但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不可能孤立地实现,它的提高是依靠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共同融于教育活动中,使各方面教育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三是全面素质与重点素质的关系。素质教育需要全面推进,而重点是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为这是时代和社会发展对受教育者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民族竞争力的需要。全面素质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全面素质的集中体现,在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基础上,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本领,这将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和根本标志。四是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的关系。人应当全面发展,但必须是在独立人格和个性基础上的全面发展,不能用一种模式来培养人,更不能培养一种模式的人,只有多样性地“因材施教”,才能造成人才辈出、群星荟萃的局面。

3 要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提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一要深化教学改革,坚持素质教育进课堂。素质教育的基本形式和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加强课堂教学的改革,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实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素质教育只有走进课堂教学、立足于课堂教学,才能提高其实际效能。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内容、教育目的等方面进行不断创新,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但能学到新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能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创新创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等综合素质也能得到全面提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