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儿童英语教育前景8篇

时间:2023-09-22 09:30:07

儿童英语教育前景

儿童英语教育前景篇1

【关键词】浸入式模式 实景英语教学 可行性 意义

一、浸入式教学法理论的启示及可行性分析

(一)浸入式教学法理论的启示

浸入式教学,是指用非母语的第二语言作为直接教学语言的基本教学模式,即将学生“浸泡”在目的语语言环境中,使用目的语教授目的语。换言之,第二语言不仅是学习的内容,还是学习的工具。1982年,渥太华大学应用浸入式教学的成功经验,把第二语言/外语教学渗透到学科教学的课堂中,这一做法被称为“内容型教学法”(Content-based Instruction),参加内容型教学班的学生在学科水平、语言水平和语言运用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实现了学科知识的获得和语言能力的共同提高。

浸入式教学法实现了由孤立单纯的外语教学向外语与不同学科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转变。而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本身因为第二语言是几乎没有基础的,直接用目的语教授目的语对孩子来说有些过于强人所难。这时,重要而又有趣的学习内容就能够促使儿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视觉、听觉等生动直接的信息刺激下,产生掌握和应用第二语言的强烈动机。我们通过儿童职业体验馆丰富生动的真实场景展示,实施实景英语教学探索,收获了很积极的效果。虽然我们无法做到将实际教学环境全部打造成儿童职业体验馆的模式,但是模拟教学主题准备相关教学道具、教学音乐和视频,并设置真实教学主题场景,对儿童学习第二外语具有积极有效的意义。

(二)浸入式教学法在国内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

学龄前儿童的英语教育问题一直以来是英语教育专家以及儿童教育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有些赞成者认为,幼儿期学习语言可以促进幼儿语言功能的发展。如果利用这个时期进行第二语言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交际能力,避免像成人一样学习外语存在种种困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对于儿童的认知、反应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首先,学龄前儿童处于第二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关键期假说”(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最初是由哈佛大学医学院Lenneberg教授于1967年提出的。它泛指在人体生理发育的某个特定阶段,不存在任何外部干预的条件下,自如、轻松地学习语言。Lenneberg就把2―13岁这段时期称为“儿童语言习得关键期”(Critical Period for Language Acquisition)。人们学习外语也存在关键的时期,如能熟练掌握二语,一样可以达到母语的水平;如果错过了关键期再开始学语,就很难达到母语的水平。

其次,学龄前儿童本身便具有学习外语的心理优势。幼儿的求知欲强,好奇心重,只要给他们提供宽松、愉快的语言环境,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好奇心,他们就能积极参与,大胆发言,在“玩”中不知不觉地学习第二语言。

此外,学龄前儿童学习英语的语音能力超出了成年人。相对而言,幼儿获得近似于母语的语音能力比成人更容易一些。6岁前是儿童学习第二语言语音与语调的敏感期。这一敏感期具有不可逆转的优势,大多数儿童可以掌握地道的口音。年龄较小的第二语言习得者,不会影响其母语的习得,语音更容易接近本族语。而成年后再学习第二语言,受母语影响,很难实现纯正的发音。因此,对于第二语言学习来说,浸入式教学法是可行的。

通过实际教学实施和对比研究分析,根据儿童在设置的英语环境和实景环境下的学习状况进行分析,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系统完成教学内容的制作和整理,本创新团队坚持了近两年的教学研究,确定了浸入式模式下实景英语教学的积极意义。

二、浸入式模式下实景英语教学的执行和意义

(一)主题设置

要更好地运用实景英语教学方法,首要条件是要确定好教学主题,这样围绕着一个特定的主题方能有针对性地布置教学场景,准备教学道具,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在创新实践过程中,我们将3.5―6.5岁的儿童分为三个教学级别:A级、B级和C级。每个级别共8个教学阶段,每个阶段教学时长为一个月,每一个月共四次课堂教学时间,每周末一次,其中包括三次教学和一次复习。

在每个月的教学中,我们设置一个教学主题和一个兴趣主题,并围绕着该主题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比如,我们对于刚刚开始接触英语的A级小朋友,即年龄为3.5―4.5岁的小朋友,就设置了最简单的打招呼教学主题,并辅助以海洋世界作为兴趣主题。在每次1.5个小时时长的教学环节,前一个小时围绕打招呼的教学主题,小朋友会通过儿歌、舞蹈、游戏和故事等生动的教学方式陆续学会“Hello”“Goodbye”“Hello,Daddy”“Hello,Mummy”“I'm...”“Let's play”等简单内容;在剩下的半小时,孩子们会学习与海洋世界有关的几种简单的动物,并学习唱海洋主题相关的儿歌,比如在英国非常流行的儿歌A sailor went to sea,sea,sea和The Underwater World等。

这种设置使得教学主题突出,内容紧凑连贯,重点突出,同时也强化了孩子们的记忆深度。在一段时间内,孩子学习和接触的教学内容,比如语言表达、儿歌诵唱、单词记忆和故事讲述等,都有着紧凑的主题,既增强了教学趣味性,又提高了教学实际效果,加深了孩子们的记忆。

(二)教学环境

避免说教,创设真实情境。结合儿童职业体验馆,将不同的真实场景重现并且扮演其中不同的角色,将英语学习带入儿童向往的情景。教师应给予儿童宽松、愉快的心理支持环境,并与他们建立朋友式的和谐伙伴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促进幼儿理解英语。首先可以直观化地呈现教学内容。以直观实物、图片模拟情境,制作出比较直观化的道具、模型来模拟教学情境,让儿童在游戏和动手操作中强化记忆。其次,形象化地进行教学讲解。对幼儿讲解时,要建立具体形象的教学环境,与儿童生活紧密联系。再次,情景化的教学设计活动。抓住儿童的兴趣点,准备道具、音乐,使儿童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习得英语。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有效地引导幼儿学说英语。

在我们的创新实践中,每一个主题的教学都配备有专门的卡片、挂图、儿歌、视频、故事、游戏和环境道具等。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边玩边学,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习得了第二语言。并且,我们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在辅助兴趣教学阶段,时而让孩子们听英语和观看视频尝试讲述故事,时而让孩子们听英语画画,孩子们的积极性一直很高,同时注意力也非常集中,教学效果良好。

(三)师资力量

教师是学龄前儿童第二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浸入式教学实践对教师要求高,专业性独特,不易培养。我国幼儿英语教师主要分为两大类:幼师专业毕业生和英语专业毕业生。幼师专业毕业生对幼儿教育理论比较熟悉,但英语基础薄弱,不能满足浸入式教学的要求;普通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虽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却没有办法很好地教授,知识传授单一程式化,不知如何创造生动有趣的课堂环境,长此以往,必然会让幼儿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教师的培训应该放在首位。

在使用浸入式教学法的初期,允许学生在课堂上使用少量汉语进行交流,以避免学生因为二语表达能力有限而产生焦虑。教师则尽量鼓励学生养成说英语的习惯。此外,教师在课堂上允许学生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出现“中介语”现象,由错误表达向正确表达过渡。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全英语氛围,包括英语讲解、英语板书、英语答疑、组织英语活动等,也要常要求学生用英语提问、用英语写作业等。在创新实践中,我们尝试中外教结合的方式,以外教教学为主,中教教学为辅,达到了“浸泡”在第二语言中教学的要求,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然而,对于我国目前的幼儿英语教学来说,要实现纯外教教学或者中外教结合教学都不是很容易。所以,国家要培养复合型学前英语教育人才。要选好教师,特别关注有潜质的教师,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他们具备较为扎实的英语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的语言知识,同时具备较高的听、说、读、写语言技能,这样才能保证在教学中给幼儿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和充足的语言输入。

(四)教学规模

因为儿童自身的特征,浸入式实景英语教学在教学规模上不宜人数过多,一般以6―8人效果最佳。但是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全部采用6―8人的小班级制度又不切实际,所以我们可以以幼儿园一个小班级为单位实施。

在小班中,孩子们比较容易组织,孩子们被关注度和对教学的参与度也都比较高,容易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对于教师来说,便于了解学生特征,观察到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情况,便于及时引导,因材施教。

我们在创新实践中一直坚持6―8人小班制教学,课堂气氛活跃,秩序井然,外教也容易分析学生情况,并及时引导。同时,孩子们自始至终积极性都很高,参与意识很强,效果明显。

(五)文化渗透

将浸入式教学法应用于儿童英语课堂,在确定了教学主题之后,教师根据教学主题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根据该主题引申或者有意识地加入文化信息,既增强了儿童英语语言学习的兴趣,又增强了教学的实用性。

比如,我们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兴趣主题部分会有意识地加入文化学习,让孩子们在自然的环境中轻松地了解到第二语言所折射的第二文化内容。比如在圣诞节到来之前,我们将12月份的兴趣主题设置为“圣诞快乐”。首先,我们在教室中布置了圣诞老人、圣诞树、彩带和写有“Merry Christmas”的剪纸等;然后,我们在几次教学过程中的兴趣主题部分准备了圣诞主题的儿歌、视频和故事,包括儿歌Jingle Bells,I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和视频故事《圣诞老人的礼物》,在教学中通过唱歌、跳舞和讲故事等形式向孩子们灌输圣诞节的概念和圣诞节传播爱的主题;最后,我们在圣诞节当天举办圣诞派对,由几名外教主持,孩子们非常快乐。同样,在万圣节、感恩节等重要的西方节日中,我们也会组织专门的主题教学和主题派对。

通过文化渗透,我们在教学中增强了趣味性和实用性,可以轻松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更加有利于孩子们提高学习效率,增加记忆深度和广度,基本实现了将学生“浸泡”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增加了学生真实的语言输入,提高了学生听、读和说的能力。

三、总结

浸入式模式下实景英语的教学探索,是一种积极生动的整合教育模式,集音乐、图画、视频、故事和游戏等为一体,使得孩子们轻松地习得第二语言和第二文化。当代知识的网络化和学习的系统化使得这种教学方式变得更加可行和高效。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给孩子们的学习提供了健康愉快、全面发展的空间。

总之,浸入式实景英语教学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领域。我们的创新实践项目也在不断的探索和改进中,期望能够为国内学前儿童英语教学带来一些积极的启示。

【参考文献】

儿童英语教育前景篇2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技能;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7-0281-02

1 研究背景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2012年2月)标志着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已经进入专业化阶段。其中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此标准基本内容框架的三个维度之一,对幼儿园教师的发展、培养起到了指挥棒的作用。“注重保教结合,将教育灵活地渗透到一日生活中”是教师专业能力的灵魂所在[1]。以上表明,幼儿园教师在一日生活的保育中对幼儿进行适时的知识渗透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我国幼儿园英语教育是一个热门话题。随着教育部对英语教学在基础教育阶段位置的不断调整,儿童英语学习不再是单纯的教学,而是以游戏渗透兴趣的培养,此模式低龄化的态势已愈演愈烈,于是,“英语教师幼儿化,幼儿教师英语化”便成为目前幼儿师资需求的新动向,同时也造成了幼儿园师资良莠不齐,势必会出现“只教不育”或“只育不教”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儿童今后的英语学习潜力。因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中英语教学技能培养应该是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中应该思考、研究的模式,是决定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瓶颈,影响了幼儿园教学质量、影响了学生就业的竞争力、也影响了办学的适应性和创造力。因此,本文就这一模式做一探讨,希望能为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为儿童英语启蒙教育的不断规范、走向成熟、成功等提供一些帮助。

2 儿童英语教学技能内涵解读

2.1 英语言语技能 合格的学前英语教师要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能运用规范的语音进行正确示范,掌握丰富的词汇并能随机灵活运用[2]。学前儿童英语教学属于语言的启蒙教育,此时的儿童胜似一张白纸,没有任何先期基础,而且正处于模仿期,教师的语音、语调对儿童的影响很大。因此,教师规范的英语语音、较强的口语应用能力应该是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

2.2 儿童英语教学理论知识 合格的儿童英语教师需要了解和掌握儿童英语教学理论知识,了解儿童英语教学法的主要流派和各自的优缺点,以便指导教学,在教学中实践、创新、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相关知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都涉及到儿童英语教学。比如Lenneberg提出的关键期假说(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 Krashen提出的情感过滤假说(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Felix提出的语言认知结构(Language-specific cognitive structure)等。国内外比较流行的儿童英语教学法主要有全身反应法(TPR)、听说法(The Audio-Lingual Method)、情景教学法(The Situational Approach)、交际法(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整体教学法(The Whole Language Approach),自然拼读法(Phonics)、浸入式教学法(Immersion)等。

只有掌握了儿童英语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了解各种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才能从实际出发,根据儿童的心理、生理等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对各种流派的理论加以综合分析和运用,采取“博采众长、整体优化、为我所用”的态度,探索儿童英语教学规律,不断提高儿童英语教学质量。

2.3 儿童英语教学基本技能 儿童英语教学基本技能除了体现在教师的基本功方面,如教师的英语专业水平、教态(含组织教学用语、讲解用语、评价和鼓励性用语等)、板书设计(含黑板、白板、挂图、吹塑纸、剪贴画等)、教案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等,也体现在游戏教学、歌曲教学、简笔画教学、故事教学等方面,要求教师发挥自身才能,展开形式多样、活泼新颖的教学活动,培养激发儿童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儿童的听、说、读的能力。

3 儿童英语教学技能培养

儿童英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语感和初步使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学习英语,培养儿童的智力、社交能力、情感和运动技能,培养儿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意识[3],这也是培养儿童英语教师的依据。根据以上论述,笔者认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应该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3.1 三维度的课程设置相结合 根据本校多年来的办学经验,笔者认为学前专业学生英语教学技能培养要从三个维度进行。首先是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课,包括《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游戏教学》、《幼儿简笔画》、《钢琴》、《声乐》、《舞蹈》等,这些课程是幼儿教师的必修课,有助于幼儿教师系统地掌握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认知规律以及语言学习规律,熟练掌握幼儿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

第二个维度是学生3到4年不间断的英语基础教学,包括《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语音》及《英语口语》等能提高学生英语基本功的课程。在此基础上,增开《儿童英语教学法》,此课程是“理论+实践”课,可以认为是催化剂,促使本专业学生了解并掌握关于国内外语教学理论和我国儿童英语教学发展趋势与动态,训练学生的儿童英语教学技能。

3.2 实践、模拟课堂、技能竞赛相结合 教育实践是师资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是促进职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未来教师的专业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幼儿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不仅要具备幼儿教育的基本理论,说、唱、弹、跳、画等基本技能,还得理解、熟悉幼儿的心理、生理习惯,具备观察儿童的能力并能照顾幼儿的方方面面,学会与小朋友相处,学会儿童语言,做小朋友的“知心姐姐”。而这些都是课堂上无法学到的,只有与幼儿零距离接触,才能体会到这个工作艰辛、乐趣,才能真正了解这个职业,逐渐培养热爱幼教事业的意识。比如三段式实践教学模式,即大一认知实习、大二见习、大三顶岗实习,能够让学前专业的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接触实际,促使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职业道德、职业兴趣、职业推动力。

模拟课堂是校内实训的主要方式,也是《儿童英语教学法》的实践课程。通过布置实训任务,设置情景,让学生备课,设计板书、教案,查阅资料,分析授课场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教学技能独立或分组展示。通过师生互评,相互学习和改进,努力使学生展示的每节课凸显特色,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同时,举办各种教学技能大赛能为学生提供教学技能训练和展示的机会,提供职业技能训练交流的平台,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更加重视提升教学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

4 结语和讨论

为了适应市场实际需求,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中融合英语教学技能的培养是必要的。既避免了英语专业培养出来的教师只教授英语而缺乏保育理论和技能,又避免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教师无法教授儿童英语,也就是说,此培养模式正好能够适应目前“英语教师幼儿化,幼儿教师英语化”这一现象。节约了培养成本,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增加就业竞争力和办学活力。此培养模式也会带来“多米诺效应”,教师在日常保育生活中逐渐渗透英语知识,帮组幼儿在游戏、唱歌、跳舞、讲故事中随时学英语、随时用英语,避免了单纯课堂中的“为了学习而学习”的现象,从而提高儿童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潜力。

再者,随着英语高考模式的改革,语言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应该是今后选拔人才的标准之一。传统的英语教学势必会受到挑战,而把儿童学英语的兴趣扼杀在摇篮里几乎成为常态,也就是先前许多学者在研究的“幼儿英语小学化”现状。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渠道之一应该是培养具有良好的幼儿英语教学技能的专业师资,促进学前教育专业的良性发展,这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庞丽娟.《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研制背景、指导思想与基本特点[J].学前教育研究,2012(7).

[2]雒蕴平,卢伟.对学前双语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反思[J].学前教育研究,2003(6).

儿童英语教育前景篇3

关键词:情景化项目教学;案例研讨;课堂模拟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1-0128-02

一、引言

近年来,幼儿英语教育一直备受关注,很多幼儿园纷纷打出国际双语幼儿园的广告,各家早教机构和少儿英语培训机构纷纷推出浸泡式全英文教学。然而在现如今的大学体系中,并没有一个专门的专业来培养少儿英语教师,相关的两个专业只有英语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相比较而言,学前教育的学生具备幼儿教育相关理论和专业技能,适宜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中加大英语课程比重,来专门培养幼儿英语教师。

二、学前英语教育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学前英语教育是指在幼儿园对幼儿开展的正式的、专门性的英语语言的教育教学活动。“启蒙性”是学前英语教育的定位。启蒙性的含义是学前英语教育对幼儿进行英语方面的早期启蒙,培养他们对英语语音、语感的敏感性,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学习一些常见的、和生活相关的英语词汇和最简单的问候语等;幼儿初步了解英语国家人士如何运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情,从感性上了解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不同;为日后学习英语作一个良好的铺垫,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2岁到12岁之间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关键期以后,人类习得语言的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儿童在习得母语时,要经历为期大约一年的“听”的过程(被称为语言学习的沉默期),然后才开口说出第一个词。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第二语言习得,沉默期的长短因人而异。

三、学前儿童英语学习的特点

(一)亲和动机强

亲和动机是指学习者处在某一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了能够适应这个语言环境,尽快成为该语言群体的一员而主动学习和掌握语言。3~6岁的幼儿求知欲强,好奇心盛,活泼好动,乐于探索,并且往往把英语学习当成一种游戏或一种得到成人关注和赞扬的方式。处在第二语言的环境中,幼儿会主动地玩这种“新的语言游戏”,努力掌握游戏中的“游戏规则”,并积极参与游戏,大胆尝试、接受和运用新语言,也会将此当作参与游戏活动以及获得爱、安全感和奖赏的一种方式。因此,在这个时期对学前儿童开展适当的英语教育,不但易于为儿童所接受,而且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通过动作、表情和直观形象进行直觉学习

学前儿童主要依靠对周围人的动作和周围事物的颜色、形状等具体形象的直接感知和由具体形象产生的联想来进行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方式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可以使儿童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通过直观的动作、丰富的表情、具体的情景和实物以及表征实物的图片、玩偶等来理解、接受和使用语言。因此,教师要选择儿童生活经验范围内的学习内容,教学中要运用直观的教具,如图片、挂图、模型、头饰、玩偶、动画片或实物等。

(三)多感官活动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教师应为学前儿童设计形式多样、活泼有趣的活动,如说唱、游戏、表演、制作、绘画、比赛等。这些多感官活动,可以多角度激发儿童学习兴趣,使他们在积极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游戏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因为它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以有趣的方式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在学前英语教学中,将语言学习和肢体活动相结合不仅能帮助儿童理解内容,还能提高儿童回忆起所学内容的可能性。

(四)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

无意注意指的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指的是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由一定目的引起的,并由这个目的来维持。3~6岁儿童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持续时间较短。教师在英语学习活动中应利用儿童的无意注意,发展有意注意,正确把握这两种注意的特点,并善于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儿童进行两种注意的转换。

(五)语言学习存在沉默期

如同习得母语时一样,儿童在英语学习中也会经历一段“沉默期”,同样遵循先听后说的规律。因此在英语学习的开始阶段,应尽量创造条件让儿童多听录音、多看教学动画片,以及多听、多看教师的示范。在“沉默期”,多给儿童英语输入,在他们不愿开口说英语时不要急于求成,而要耐心做好英语输入和英语表达的示范,鼓励儿童多听、多看、反复练习,帮助他们逐渐开口说英语。

(六)需要成人的鼓励和帮助

儿童掌握英语的过程需要成人的支持和帮助,教师和家长对儿童英语学习的支持表现在对儿童寄予良好和恰当的期望,发自内心地给予儿童肯定、赞扬和鼓励,这样做会激起他们对教师和家长更真诚的信任和尊重,从而下定决心努力学习。教师和家长对儿童在英语学习中的点滴进步和良好表现及时表扬和鼓励,这对儿童来说是一个正向的引导,也是一种成功的体验。

四、《幼师英语》课程改革

(一)情景化项目教学

幼儿园和少儿英语培训机构的课程设置,通常都把同类单词放在一个时间段来教学,经过研究幼儿园和少儿英语培训机构的教学内容,将幼儿英语教学内容分为12个主题,分别是家庭成员和问候语,身体部位,颜色和形状,动物,食物、蔬菜和水果,数字和时间,天气与季节,运动与乐器,服装和饰品,常用交通工具,职业,国家。这12个主题的内容都是选取自幼儿生活经验范围内的,简单易懂,易于实施教学。每个主题的学习都分为三个步骤:(1)熟悉相应主题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内容非常重要,因为幼儿英语都是选取自幼儿生活经验范围内的,幼儿易于感知的词汇和句型。在学习过程中,首要的是要转变观念,感知幼儿的世界,熟悉幼儿易于理解和掌握的学习内容,为今后进行幼儿英语教学奠定一定基础。(2)在明确了相关主题学习内容之后,学习相应的儿歌、游戏、故事及教学方法。对于专科的学生来说,学习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的少理论多技能,通过每个主题学习相应的英语儿歌、游戏、故事和教学方法,学生实实在在地掌握一首首儿歌,一个个游戏,学着讲故事,这些切实可用的技能让学生更有自信。在此基础上,学生方能自己设计游戏,编歌谣,从而设计英语课堂。(3)掌握了主题教学内容和相应教学方法之后,开始进行课堂模拟。一些学生扮演幼儿老师,一些学生扮演幼儿,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刚开始可能是演练一个游戏,讲一个小故事,逐渐加大难度到最后能够设计一节英语课堂。幼儿英语课堂一般都是动静结合,环节众多,老师需要能唱、善跳、善表演,需要多种技能来支撑,所以前期的儿歌、游戏、教学方法的积累非常重要。通过情景化项目教学,幼儿英语听说、幼儿英语儿歌活动、幼儿英语故事活动、幼儿英语游戏互动、英语绘本剧表演等多角度组织课堂,使学生学会学习幼儿英语、学会教授幼儿园幼儿英语、学会利用幼儿英语组织各种幼儿活动。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1.案例研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未来的幼儿园老师,在将来的课堂中要能设计和实施课堂,所以在课堂上应当不仅限于对他们灌输知识,而是要启发他们去思考。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适宜分配一些任务给学生来探讨,让他们带着问题去查阅资料,分享各自的观点,这样的学习方式会更主动,更深刻。比如在学习英语字母的时候让他们根据字母形象编相应的歌谣,在学习动物类、颜色类等词汇时让他们设计游戏和相应的教学环节,学生通过参与巩固了知识,提升了兴趣,强化了技能。

2.课堂模拟。在学生对学习内容和技能有了一定掌握之后,便可以进行课堂模拟,部分学生扮演幼儿老师,部分学生扮演幼儿。模拟的内容刚开始可能是做一个游戏,讲一个小故事,慢慢就可以深入到其他教学环节,最后到独立设计一节幼儿英语课堂。

3.翻转课堂。一部分课程通过翻转课堂完成教学,比如说英语儿歌的学习,可以通过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进行教学。网络平台上的幼儿英语儿歌教学视频,生动活泼,欢乐有趣,让人情不自禁地歌唱,让英语学习变得更有趣、更容易。

(三)理论与实践交替融合

1.理论。在每个主题的教学中,采用教师讲授或者案例研讨的方式来学习幼儿英语教育的相应理论、教学内容以及相关教学方法。在有一定理论基础之后,方能进行之后的教学环节。

2.课堂模拟。课堂中打破了传统的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凸显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充分利用案例进行启发式、探究式教法理论讲解,围绕多岗位的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模拟活动。把幼儿园活动搬进课堂,学生充当小朋友和幼儿教师的角色,为学生教学实践提供丰富的训练平台,在课堂上锻炼学生实践授课能力。

3.校内实训室。学校建有蒙台梭利教学实训室、奥尔夫教学实训室、感觉统合实训室。学生在掌握了相应教学内容和进行了课堂模拟之后,可以进入实训室,使用相应的教具,在实训室中感受幼儿园的氛围,身临其境,会大大促进英语教学。

4.校外实训基地。学前教育专业与当地40余家幼儿园建立了深层的教学实训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到幼儿园进行幼儿英语的观摩和教学。在课堂模拟和校内实训室进行实训之后,学生进入幼儿园进行英语教学观摩及亲身授课、讲评课程,实现学生幼儿英语的教授。

五、结论

通过情景化项目教学,学生对于学习内容更明确,掌握了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可行的技能,锻炼了思维能力。通过课堂模拟,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反反复复的实训实践,巩固了学习内容,固化了教学技能,增强了教学能力,为今后的求职又增加了一项砝码,为自己增添了更多自信,收获更圆满的人生。

参考文献:

儿童英语教育前景篇4

【关键词】英语口语;学前儿童;语音

一、国内外语言教育领域研究的历史

各国教育学家、语言学家都非常重视儿童的外语教育并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国外儿童外语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双语教育、儿童语言发展及二语习得等方面。国外的研究已证明,双语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还有助于发展其创造能力。20世纪60年代初,莱尼伯格发现儿童语言和成人语言的神经学基础不同,儿童学习语言比成人容易。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关键期假说”理论。兰伯特曾经比较了在同样社会文化背景中讲单语(法语)和双语(英语+法语)的学生,研究表明,讲双语的学生在需要智力上的创造性和灵活性的任务中占有优势。中国国内对儿童外语学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双语教学、儿童外语习得、外语教育环境等方面。国内学者和教育专家对儿童外语学习年龄方面存在分歧,这种分歧主要是从教育背景、环境、教育、资源、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论证。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

二、中国学前教育与英语学习的背景

中国教育部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年)通过幼儿园教育指导和阐述了儿童发展的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为不同地区和不同年龄儿童设立的教育和学习的目标与标准。语言发展领域的重点是口头表达的技能、与同龄人和成年人的互动、以及图画阅读和讲故事。随着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2001年,一些大城市开始在中小学和幼儿园推出双语教育,针对幼儿的外语培训机构也大量涌现,无论是正规幼儿园还是校外机构,基本都把英语当成外语教学的主要内容,而教育重点也多为口语。但由于缺乏语言教育相关的理念指导和忽视对教师教学技能方法的培训,时至今日,外语教学效果仍差强人意,双语教学特色不突出,甚至形同虚设。

三、幼儿园英语口语教学的重点

《指南》中强调:“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幼儿英语学习必须遵循《指南》中的要求,结合日常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英语词汇和句子。正如上文所介绍,幼儿期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和启蒙期,对孩子日后的语言学习影响深远。针对幼儿口语训练,提出三点建议。

(一)重语音

良好的语音面貌是口语的基础。北师大、华东师范等著名大学很早就把语音教学当成幼儿师资的重点教育课程。在教授幼儿语音时,教师要善于开动脑筋,不要让孩子死记硬背音标,而是把字母组合和语音联系起来。在教cat时让孩子记住at的发音,这样再给出bat、mat、fat时,几乎所有孩子都能准确地读出还没有学过的单词的发音,即使他们并不了解词义。

(二)重语法

这里说的语法并不是诸如“虚拟语气”“独立主格”等使大多数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头痛的复杂知识,它指的是语言的基本法则。如,老师在教孩子们apple这个词的时候,不要只是单纯教这个词本身,而是把它放到语境中,thisisanapple,appleissweet,Ilikeapple,这样,孩子们掌握的就是这个词的具体用法,即apple的语法。这样的好处是教师可以让孩子举一反三,把苹果换成香蕉、梨同样适用。

(三)轻语义

教师不必在学习单词(如apple)时用汉语翻译“苹果”并重复朗读。即使是双语教学也应一段时间用汉语一段时间用英语,而不能汉英频繁切换,这样会干扰孩子的反应和语言转换。中国很多针对幼儿英语学习的音像制品这方面做得并不好。最佳的做法是使用实物教具或卡片及幻灯片等,教动词时多用肢体动作。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结语

总之,幼儿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语言教学的固有观念,改善英语教学方法,了解幼儿日常生活与学习,依据幼儿的实际和需要,培养孩子外语学习的能力和兴趣,避免出现小学、中学甚至大学时期不会说、不敢说、不愿说的现象。

参考文献:

[1]ChomskyN.ReflectionsonLanguage[M].NewYork:PantheonPress.1975.

[2]高敬.幼儿英语学习的“准习得”方式[[J].学前教育研究.2009.

儿童英语教育前景篇5

9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外语教育的低龄化已成为国际第二语言教学改革的大趋势。一些发达国家已经逐步普及儿童外语教育,美国、德国、瑞典等国在幼儿园开设了外语学习班。

目前我国非常重视学前儿童的英语教育,从2001年起,全国小学已经逐步开设了英语课;2010年7月颁布的“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明确将学前教育纳入了规划。同时,家长对学前儿童的英语教育也充满关注和期待。

2.学前英语教育的现状

我对西安地区的各级各类幼儿园及学前教育机构的英语教师状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走访、调查,发现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学前教育英语教学的发展。

2.1教材

学前教育的英语教材种类繁多,但缺乏正规性和系统性。

教材编写方面,首先,每种教材都基于不同的教育理念和相应的教学模式,而且每一种教材都具有不同的适应性。其次,有些教材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对事物的认知,只是对国外或国内优秀教材的翻版。再次,有些教材只是中小学英语教材的“压缩版”,对儿童的词汇、语法提出了远远超出他们认知能力的要求。最后,少儿英语教材配套资料缺失。

教材选择方面,许多幼儿园和学前教育机构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跟风现象。没有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没有考虑到教学的实际情况。也有些选择教材关注的是其商业性和市场性,把一定级别的考试作为英语学习的手段,过于迎合家长的口味。

在教材质量和选择方面存在的问题,许多幼儿园和学前教育机构的老师感到无所适从,这必然影响教学效果,不利于稳定的、持久的学前英语教育。

2.2教师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学前英语教育的教师英语水平普遍低。

学前教育英语教师的构成:从专业上看,主要以幼教专业为主,英语专业背景的教师较少;从学历来看,教师以大专和幼师学历为主,也有部分教师没有大学学历。从人员组成上看,以幼儿园在职教师为主、外聘英语教师和外籍教师为辅。从年龄上看,以青年教师为主体。

学前教育英语教师的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1)英语语言能力方面,听说能力差,语音、口语存在很大问题,发音不标准。(2)不熟悉英语教学规律,缺乏英语教育经验,无论在教学方法还是技能技巧上都显得不够成熟。

合格的幼儿英语教育师资严重匮乏,极大地阻碍了学前英语教育的发展。

2.3教法

英语教学的单一化、形式化及小学化、成人化的倾向。许多幼儿园在对幼儿进行英语教育时,大多教给他们一些概念性的英语知识要求掌握,如认读英语词汇和简单的句型等。方法大多采用灌输、领读等单一化形式,教学模式基本上都使用传统的基于汉语的英语教学模式。

英语教学的功利性倾向。为了及早地展示英语教学效果,少儿英语教师急于让学生出成绩,并过早增加了书写要求,而且要求学生参加一定级别的考试,以非理性的标准评价幼儿的英语学习。

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违背了幼儿园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和宗旨,加重了幼儿学习的负担,还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产生对英语的厌恶情绪,给幼儿学习英语带来一定的难度。

3.解决的新思路

3.1课程设置

学前教育英语课程设置要遵循整体化原则、情景化原则和灵活性原则。

首先,开设英语的幼儿园或学前培训机构要把英语课程当做全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英语课程与其他课程的一种整合。其次,把英语课程作为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组成部分,它是促使幼儿认知、情感、个性等全面发展的一有机体。最后,它是中西方文化经验的一种整合,以显示出它能更好开发幼儿智力的优势。

学前英语课程设置要遵循语言发展的规律,要情景化、在交流互动中习得英语。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整合、进行创新,多在教学方法上、教学手段上下工夫,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最大效能。

学前教育英语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灵活,不能固执于某一种教材,应使英语教学内容适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能满足幼儿生活的需要。在选择教材时,要研讨学期英语教学的师资条件,凭据幼儿园英语练习特色和情况,必要时应调整教学内容。

3.2教师

合格的学前英语师资是开展学前英语教学的基本条件,是学前英语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

首先是引进合格学前英语教育人才,其次是有计划地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采取“英语教师幼教化”和“幼儿教师英教化”两种职后培训的方式解决学前英语师资短缺的问题,这是促进英语教学发展的关键。

学前英语教师也可以通过自学、业余、远程教育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及英语教学能力。为了使教师的英语水平、口语能力、发音和语感有很大改观,幼儿园和学前教育机构也可定期组织教师观看英语教学录像、开展英语教学观摩,口语比赛、专家指导等活动,以提高教师的英语素质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保证幼儿园英语教育的质量。

3.3教法

教学活动设计要游戏化、生活化;教学要根据儿童的认知和身心特点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适宜学前儿童的身心特色,符合孩子的兴趣,可以比较容易地把幼儿吸引到学习活动中来。学前儿童学习英语,应经常采用儿童熟知的游戏,让幼儿在动手、动口等活动中感受英语,运用英语。这样既能满足幼儿玩的愿望,又能使幼儿在不知不觉、高高兴兴的活动中自然习得英语。

学前英语教学应体现生活,利用生活进行教学,使教学与生活巧妙结合,时刻把英语教学与儿童的生活整合、交融,让英语的学习融入生活中。教师要细心观察幼儿,从幼儿自身出发,从幼儿的周围生活出发。要在幼儿每日生活中自然渗透英语,每一活动、每一环节都可以引导幼儿运用英语交流。

因外,教学评价准则的制定要以英语教学倾向为依据,以儿童为主体,以幼儿兴趣的培育为主题,以推进全面发展为目的,建立客观的评价体系。

4.结语

学前英语作为小学英语的预备阶段和启蒙阶段,已经受到家长、教师,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学前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的启蒙阶段,而且承担着培养放眼世界,展望未来的人才的使命。因此在学前教育中积极开展英语教学活动,让儿童从小接触英语及异域文化,培养学前儿童的世界文化观和世界意识,为他们将来了解世界,走向世界,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桂双.幼儿园英语教育现状分析和实践探索[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5.

[2]李香玲.幼儿英语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育探索,2008,(4).

[3]张杏如,周兢.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指导:英语[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张志远.儿童英语教学法第1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儿童英语教育前景篇6

关键词: 奥尔夫教学法 儿童双语教育 应用性

教育是我国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有采用有效的教育方式,才能使国家更加繁荣昌盛。但原先我国的“教学方法多以句型训练、语法翻译、以汉语来讲英语的字母、单词、句子的老一套为主,教学趣味性差,不太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所以教学效果欠佳”[1]。目前,中国正大规模地推广一种新式的音乐教学方式——“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该方式将枯燥的音乐教育音乐化、情景化,能极大程度地激发儿童的潜能,开发儿童的右脑,同时提升儿童的学习兴趣,旨在寓教于乐。奥尔夫音乐教育法是音乐教育的主流,可以说这是一种十分成熟的创造性教学方式。前人的研究表明,幼儿英语教育音乐化是可行的,能够广泛地培养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英语语音的敏感度,但并没有明确地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我将该教学方式应用于儿童英语教学,实践后取得了异常出色的效果和成绩,有效解决了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认为适合在中国大范围推广。我主要探讨奥尔夫音乐教育法在英语早期习得中的作用,以及把奥尔夫教育中的优势运用到儿童英语早教中去。

儿童双语教育被认为是能启发儿童,开发儿童智力,帮助儿童树立另一种世界观,最终儿童成长为国际性人才的有效教育手段。而如何让孩子们习得英语也是我国一直在摸索的。国内儿童双语教育市场各式各样,有中国教师主持,亦有外国教师主持;有各类兴趣班,亦有各类辅导班;有亲子教育,还有家教式教育。但林林总总的教育方式普遍存在着英语环境严重缺失、语音标准化困难、母语控制强、儿童兴趣缺乏及“哑巴”英语等问题,这些问题正在挫伤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使得很多儿童得不到很好的教育。反思我国儿童英语教育的现状,总的来说,无非是两类形式。其一,过于强调语言习得。部分教育模式仍长期使用以单词、老师上课一字一句解析学习英语的陈旧模式,忽视了学生对英语及音乐的热情和环境对他们学习的影响,忽视学生在通过游戏音乐学习英语的兴趣及吸收的能力。其二,过于强调兴趣培养。我国音乐教育传统模式是单纯地教唱英语,强调音乐性,缺失音乐的律动性、情境性。学生主要是模仿着老师的发音等,很被动。这类教育短期内,学生有一定的兴趣,但长期则无法提高语言习得能力,即学生只是简单地学会唱英文歌而已。这样单一的兴趣培养因为语言习得的缺失而丧失了长效性。在这两类教育中,更具有负面影响的是,无论家长还是教师均一味地追求出成绩,严厉地对待学生,若学生不能达到期望就将受到不公平的对待。由于每个人在学习能力方面有着很大差异,就我国原有的课程目标来说,总会有一部分学生离老师的预期目标很远,于是他们自然对英语教学敬而远之,教师也无能为力。这正阻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步伐,导致每个人都学过英语却一直停留在初期阶段。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联邦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所创建的,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并通过语言、歌唱(含乐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这是人原本固有的能力。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不断地启发和提升这种本能的表现力,而完全获得知识则不是追求的最终目标。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元素性”音乐教育,“元素性”包含了音乐的入门各要素,又包含音乐作为一个人自生生态平衡、人格全面发展的不可缺的因素这一重要原则。[2]在奥尔夫的音乐课堂中,孩子们有机会进入丰富的艺术世界,音乐不再是旋律和节奏,而是儿歌等不同艺术形式的有趣的游戏。他们可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关注特定的一个声源,去倾听、辨别、想象来自生活和自然界的不同声音。“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个非常独特的音乐教育体系。它与传统的教育方法完全不相同,因为这其中把音乐融入了教育中。奥尔夫特别强调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要学生“动”起来学习音乐,然而,这和我国音乐教学有很大的出入。卡尔·奥尔夫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动脑、动手、动脚,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现音乐。课堂上,教师的音乐引导会让学生沉浸在欢乐的游戏中,他们不知不觉地接受着英语氛围的熏陶。“奥尔夫音乐教育”的重点在于让小朋友们在音乐游戏中无意识地学习英语。这不仅不会让他们对学习有不开心的印象,反而会使他们的学习效率提高不少,培养孩子的认知、体格及语言能力、韵律节奏感,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孩子对英语、音乐的热爱。

“幼儿感知能力发展较快,除各种音程外,还可听辨一些简单的和弦;可以记住八到十六小节的乐曲;可以完整地演唱、演奏一般的乐曲。对音乐的兴趣逐渐增大”[3]。“奥尔夫英语音乐教育法”则是将“奥尔夫音乐教育”应用于儿童英语教育之中。“并且大部分儿童的模仿能力较强,在听到一个新的句子或词之后有一个几秒中的沉默期,这之后便能基本准确地发出听到的音”[4]。这个教学方法的应用,综合考虑了儿童的生理构造、儿童心理学、二语习得等各个领域所提出的儿童英语教育存在的现状和提出的问题。在该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中,以下五点是特别需要引起教学者注意和重视的。

1.合适的音乐

根据语言习得的图式理论,奥尔夫音乐英语教学法中,首先要选取的就是节奏简单、具有重复性、耳熟能详的音乐。所以英文歌曲的选择应该为经典儿歌歌曲,歌词不必太难,只需要有几个关键词的出现就可以了。《快乐游戏》这本教材即具有以上特点。教材中的英文歌曲音乐动听,层次分明,在美国风行几十年,家喻户晓。在一遍一遍重复的音乐下,孩子会不自觉地跟着节奏拍手,会跟着音乐哼唱。儿童的学习能力是无法忽视的,只要他们重复几遍就可以完全记住音乐的旋律。旋律熟悉后,英文的词汇和句子马上就会习得。

2.相符的游戏

“对于幼儿来说,玩耍和游戏都是他们积累知识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方式。在玩耍中快乐成长,在游戏中增长知识和能力”[5]。如果孩子没有学习兴趣,就没法真正融入英语学习中。“奥尔夫音乐教育”不仅强调好的音乐,更强调好音乐的参与性,即游戏和情景。因此,在教学之前,应设计好本次与音乐相符的游戏动作。比如一首简单的英文歌曲《Follow Me》,可以设计了七个动作(包括拍手、小花、兔子、翻手腕等),让小朋友一边哼唱一边跟着做动作。这些动作都是比较简单的,在平时小朋友们上幼儿园的时候也会接触到。一开始只有手或者脚的动作,一会以后换成难度稍大一点的手脚并用的动作。游戏中,大多数小朋友可以在几次重复之后一边唱一边跟着老师做动作并且在重复的单词“follow me”上声音比较清晰明亮,从而使他们在游戏中明白“follow me”的意思。

3.变化

儿童注意力集中问题也是儿童教育中一个很难攻克的课题。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中,变化是吸引儿童注意力的一个有效方法。儿童的注意力大概只能集中半个多小时。一旦教学时间过长,孩子就会坐不住,并且可能使教学场面变得混乱。所以在教学之前,必须让小朋友们做好各项准备,比如上好厕所,尽量中途不出现各种突发状况。一旦中途停止教学很有可能会无法再次上课。音乐虽然可以吸引他们,但重复会让他们觉得乏味。而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游戏和情景启发则是能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有效手段。

4.重复回忆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无疑,这在儿童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复习是非常必要的。在每次上课前及上课后都应重复弹奏一下以前学过的歌曲。小朋友们一听到熟悉的音乐就会自觉地唱起来,这不仅可以让学过的英语单词更加牢记,还能帮助小朋友们纠正可能错误的发音。在一次一次的重复中,小朋友们可以不用音乐起调就自己唱出歌来,这时就可以不再重复前面的歌曲了。

5.乐器

现在国内英语教育正在大力宣传“多媒体”设备,强调电脑、电视、触摸屏的应用,甚至在很多教学中,大家都是直接放录音,但有些设备播放的歌曲模糊,反而对孩子造成错误的指导。这样的教育手段完全不符合“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宗旨。电子设备的应用固然有其优势,但恰恰是儿童心理所不喜爱的。儿童喜爱可以直接触摸到的、能自己实践的教具,所以在“奥尔夫英语音乐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我们选择用钢琴或者吉他来伴奏。这样一来,好处显而易见。其一,音乐不会失真。儿童的音乐分辨能力得到提高。其二,儿童的参与性提高。孩子们能直观地看到老师弹琴的样子,对音乐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老师甚至可以鼓励孩子进行触摸弹奏,同时强化教学内容。其三,因材施教。器乐教学方式是真正考虑到儿童习得能力的一种方式。在实际操作中,速度得到控制,并随时根据孩子的习得程度进行调节。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压力大大减少,能轻松地跟上老师的节奏。

在实践教学中,这种独特的教学方式对改变我国儿童英语教育的现状及我国教育长期以来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缺乏兴趣培养的英语教学的状态大有裨益。音乐是属于右脑习得记忆的,英语却是左脑记忆,右脑记忆很早就是公认的最佳记忆。“奥尔夫英语音乐教育法”正是利用了人类的生理习得功能,同时结合语言习得教学法、儿童心理学等,旨在让孩子在轻松愉悦地环境下进行有效的二语习得。

参考文献:

[1]廖道胜.论中国幼儿英语教育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S3).

[2]刘云松.浅谈对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的认识[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4(04).

[3]王丽红.儿童音乐心理学浅说[J].大舞台(双月号),2008(02).

[4]张晓晴.当前中国儿童二语习得现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

儿童英语教育前景篇7

幼儿双语教育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进行的母语和外语(英语)两种语言的教育,母语和外语都成为教学媒介和交流的工具、能在学生掌握母语的基础上培养他们掌握第二语言的能力,增加实用技能。双语教学的特征在于通过良好的语言氛围,为学生塑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从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得到语言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对于幼儿的双语教学,应实行幼儿自然习得的原则,让幼儿在浓厚的双语氛围中,感兴趣的、积极主动的感受、理解语言。

二、儿童第二语言的习得

第二语言的获得既可以在自然的环境中,也可以在指导教授的背景下,可以通过习得和学习两种途径。在习得过程中儿童要运用内在的语言学习能力,不必专门的纠错,通过用接触语言的方式习得语言,无意识中掌握语言,从不自觉到自觉的一个过程。结合母语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的特点,首先要激发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驱使人去行动的动机。儿童的注意力和情绪的积极性都是由兴趣决定的。针对儿的教育活动,应当是生动、有意义和趣味的。因此教师要重视激发儿童对英语的兴趣,善于抓住儿童的好奇心,能够让他们像自觉使用学习母语一样,怀着想要知道相应的说法的情感来满足自己的求知需求。

在学习过程中要努力创造和轻松、生动和有真实意境的环境,使儿童在自觉、主动的心理条件下积极学习。儿童英语学习是主要以语音为主的,是学习语音的关键期,因此要抓住时机在语音方面打下一个好的基础。教师在传授中应善于使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音素并结合与儿童日常使用语相关的词语、短句,在真实的场景之下反复使用,逐步让儿童积累、辨别、模仿。教师是儿童主要的模仿对象,儿童在反复听、经常模仿的基础上,才会逐渐形成一定的语音语感。因此对教师的语音和口语首先要有较高的要求,如果老师发音本身有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语音的规范性。

儿童的母语掌握的较快更多的依赖的是语境,通过身边的环境直接感知语音信息。因此老师要努力创设语境,使幼儿在视觉、听觉上始终受到大量语音信息的刺激,获得语言的感受。

通过儿童对母语的学习,我们发现不论是哪种语言,儿童首先掌握的是发音、口语,感受语言的器官主要是耳朵,如果在读写之前通过口语掌握了音位体系和一些基本词汇,今后系统的学习会相应的迅速的多,因此儿童外语教育教育内容要以发展幼儿的听说能力为主,同时要符合儿童他们的具体生活环境场景。教授内容里面应主要和幼儿生活中所接触的情景相关的词语和句子,而儿童因认知能力有限不易理解的词汇和句子就应尽量避开。和母语的掌握相似,教育内容要符合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语言的学习应该也经历由简至繁、由易到难的过程。教授中的内容还要兼顾生活中的语言需要去排列,因为如此语言知识能够得到较多的重复,语境也会反复出现。新学习的内容中最好要覆盖之前学习的内容,使儿童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相关的新知识,同样在新知识的基础上巩固原有的知识。整个教授过程中一定要以目标语言为主,避免过度的使用母语,这样会影响儿童的整个完整语感。

儿童英语教育前景篇8

(一)学前教育专业知识,是指幼儿教师应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掌握儿童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基本知识与理论,掌握学前教育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熟悉并能灵活运用幼儿教学法。

(二)学前教育专业能力素质,是指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特殊能力,如文艺技能和教育技能。文艺技能如:唱歌跳舞、演奏乐器、手工制作等。包括熟练弹唱儿童歌曲的能力,创编并表演、讲授儿童舞蹈的能力,形神兼备的儿童简笔画技能,制作充满童趣的优秀手工作品的能力,具有较高的普通话水平,创作并表演、讲授童话、故事、儿歌的能力,编排儿童游戏的能力等。而教育技能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观察能力,能及时了解幼儿的状况,指导幼儿健康发展。(2)创新能力,善于利用周围环境和资源,创设安全卫生,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环境。(3)组织能力,能设计并组织各种幼儿活动,维持课堂教学活动。(4)授课技能,能用语言传授知识,包括制定教育方案、编排儿童游戏的能力。(5)科研能力,善于进行教学反思。(6)沟通能力,能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交流,创设“家园共育”的幼儿教育环境。

二、幼儿英语(双语)教师的特殊性素质

幼儿英语(双语)教师除了应具备上述一般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外,还必须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和熟练的英语技能,并能承担起幼儿园英语(双语)教育的任务。

(一)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

虽然幼儿英语教学的内容是一些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但绝不是会讲几句英语的人就能当幼儿英语教师的。幼儿英语教师必须要具备过硬的英语专业知识,掌握有关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幼儿英语教师的口语表达要求发音准确,也就是说英语口语要做到语音纯正、语调优美、语速适当、语情丰富生动。幼儿英语教师还要具备丰富的词汇,因为词汇的贫乏是达不到交流的目的。要掌握约40O0~5000个认知词汇量,并能在听、说、读、写、译等交际活动中正确使用2000~2500个常用词语。幼儿英语教师还要掌握英语语法知识以及中西方文化差异,能在教学中帮助幼儿体验和感知英语语法知识,渗透中西方文化差异。

(二)熟练的英语技能

幼儿英语(双语)教师要熟练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1.视听能听懂英语的儿歌、故事和歌曲等,能基本看懂英语儿童影视节目,熟悉原声的儿童英语动画片。要有听音辨音的能力,就是当幼儿一起说英语的时候,能够分辨出他们中谁说得对谁说得错。2.说唱能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能朗读英语童谣,节奏准确;能教唱英语儿童歌曲,表演夸张、丰富;能用英语连贯地描述儿童熟悉熟悉的事物;能与外籍人士就一般性问题进行交谈,语言基本正确,语音准确,语调合乎情景要求。3.阅读阅读英文原版儿童文学作品;熟悉经典的儿童故事、童话等;培养语感和用英语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写作能改写或编写各种儿童文学作品,如童话剧、童谣、故事等;能写教学方案及各类应用文体,中心突出,层次清楚,语言正确;能设计板书,英文书写流利、规范、工整。5.翻译能掌握并运用基本翻译理论和技巧;能翻译较浅显的英语儿童文学作品;初步熟悉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英汉互译、课堂口语的汉语表达准确、生动、夸张、韵律感强、富有童趣。

三、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

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来说,培养出具备上述两方面能力的合格的幼儿英语(双语)教师,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来源渠道主要是职高、中专和三本分数以下的高中毕业的学生。所以他们的英语基础并不扎实,均未达到普通高中学生所具备的英语水平。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上述幼儿英语(双语)教师应有的素质,成为合格的幼儿英语(双语)教师,是高职院校师生共同面对的挑战。

(一)严把招生关。高职学前教育英语(双语)方向的专业,在招生时就应要求学生的英语成绩达到一定水平,要求学生对英语感兴趣,热爱幼教事业,并能为此付出艰辛努力。如果对学生英语成绩不加限制,必然导致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给教学实施带来困难;如果学生对英语或幼教不感兴趣,必然会产生厌学情绪,更谈不上为学业付出艰辛努力了。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与学前教育专业培养英语能力的要求有很大偏差,首先,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陈旧。一般来说,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平均学时基本上是200学时左右,在有限的学时内,围绕着国家四、六级考试和A、B级考试,按照固定教程的内容将涉及到的语法、词汇、习惯用法等知识点灌输给学生,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无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其次,传统的集体授课形式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因而导致基础好的学生得不到及时辅导,进步缓慢;基础差的学生,产生挫败感,失去自信心,直接影响了教学进度和质量。所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切合儿童英语教师的特殊性,专门开设学前教育专业英语(双语)方向的专业,按照整体优化、综合设课的原则,调整课程结构,减少学术性课程,增加实践性课程,设置小型化、微型化、专题化课程,更新课程内容,加强课程的实践性、应用性、开放性和灵活性。调整后的课程应包括:幼教知识和技能课程、英语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课程、教育专业课程(面向儿童的基础教育理论和儿童英语教学的基本技能)、教育实践课程、选修课程(包括更宽阔的跨专业、跨学科的知识技能,特别是儿童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目前一些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方向课程设置总课时数约为2000学时,英语语言专业课应增加到600课时,所占比例30%;教育实践课和选修课加起来占20%,幼教知识和技能课程、教育类专业课约占50%。这种课程设置会更好地实现上述所列的专业素质的培养,实现专业发展。

(三)选择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教材。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教材理论性太强,大多选择有关教育理论的文章,这导致教师在讲授中不能结合专业特点创新授课,学生对枯燥的理论不感兴趣,影响学生英语技能的提高。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教材的选择应考虑儿童教育特色。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儿童教育的特点,灵活处理教材,补充所需相关内容。教师可以尝试在语言专业课中加入经典的、脍炙人口的儿童文学作品,如童话故事、科幻故事、童谣、诗歌等,带领学生们研读、欣赏、模拟、表演等。学生们通过学习和实际的演练能更深刻地感悟和体验到儿童教师的专业情意、专业素养,能更积极主动地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

(四)强化实训和实践教学,让学生掌握教学技能。学生掌握了上述两方面知识和能力,只是成为合格幼儿英语(双语)教师的必要条件,要想成为合格的幼儿园一线教师,还必须知道怎么教孩子。教师在强化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同时,要加强实训和实践教学。也就是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怎么去“教”知识。

1.掌握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如直接教学法、听说法、情景教学法、交际教学法、浸入式教学法、全身反应教学法、自然教学法等的产生背景、理论基础及其长处与不足;了解外语教学的新动向和最新成果,并能结合实际,教会学生教学技能,如教学设计技能、制定课程授课计划技能、设计教学活动技能、撰写教案技能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在实训和实践教学中强化学生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手段运用能力。

2.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模拟幼儿园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老师和小朋友,模拟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教学技能,又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掌握课堂教学技能,如组织课堂技能、导入新课技能、运用语言技能、板书技能和讲授技能等。

3.鼓励学生走进幼儿园,积极参加实习、见习活动,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它能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和实践,掌握组织幼儿园活动的教育能力,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通过向幼儿园一线的优秀老师学习,体验真实的幼儿园英语课堂,可以让学生有效地反思自身的不足,总结自己的经验,正确认知、理解和运用课堂知识,为毕业后走上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