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新农村建设调查8篇

时间:2023-09-24 15:44:10

新农村建设调查

新农村建设调查篇1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统一思想,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工作伊始,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成立了镇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组,组长由镇党委书记、镇长李池松担任,并确立一名副镇长吴荭专抓新农村建设工作。各职能部门抽调得力人员,共同组成工作领导组,确保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及时解决。

2、加强宣传、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全力营造新农村建设良好氛围。新农村建设是广大农民群众自己的事,群众能否积极参与是决定新农村建设质量的关键,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开展了深入调研,全面掌握实情,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群众满意的实施方案,强化宣传,公开扶持标准和补助办法,并给予一定的优惠和奖励政策,充分调动群众申报建设的积极性。同时通过政府引导,群众选举推荐成立村级新农村建设管理组织,进一步协调和化解建设过程中的矛盾。

3、典型示范,以点促面。逐步推进,保证新农村建设稳步开展。为保证新农村建设能够取得初步成效,从而逐步带动全镇的新农村建设,镇党委政府认真对各村的经济状况、资源情况、群众的建设热情等进行了调查分析,逐步选出有一定基础条件的村作为第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把示范村办成广大群众为主动心的新型农村,从而起到带动作用。

4、严明责任,公开招标,加强监督,确保各项工程规范化操作。镇党委、政府为保证新农村各项工程顺利实施,杜绝人情工程、面子工程,经研究决定对所有工程实行公开招标,将各项工作进行分工细化,责任到人,加强工程质量监督,严格制定验收标准,使新农村工程真正成为造福于民的民生工程。

二、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新农村建设中,缺少科学规划。目前我镇所启动的新农村建设项目,普遍缺少长远和科学规划,多数工程建设是为了完成达标任务,从长远来看,必然为今后的发展带来隐患,或造成资源浪费,以及重复建设的被动局面。

2、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在村庄整治工作结束后,对村内的公共设施如何管理,村容村貌如何保持,垃圾的有效及时处理等工作缺少长效管理机制,必然造成整治后的村庄再度出现“脏、乱、差”现象。

3、建设资金缺口较大。目前新农村建设资金尽管实行了政府补助、部门帮助、社会赞助、群众自筹等多种渠道筹集,但是面对新农村建设这个庞大的工程,资金远不能满足需要,一些帮扶单位本身财力有限,或主观积极性不高,工作被动应付。群众自筹资金更加缺少有效措施,群众小农意识强,对公益事业投资热情不高,筹资难度大,从而严重制约了建设资金的来源。

4、新农村建设内容单一,品位不高。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目前村庄的修路、改水、改厕等设施建设,应该还要包括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文化建设、教育建设、生态建设、卫生网络建设、富民工程建设、集镇建设、农业产业化建设等一系列建设,从而使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各项指标真正达到新农村建设标准,新农村建设内涵更加丰富。

三、对策与措施:

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内涵丰富,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如何抓好新农村建设,需要加强领导认真研究,把握关键,突出重点,细化方案,当前要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政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导,首先要改变认识上的误区,无乱在理论学习上、政策研究上以及实践探索上要更加切合实际,理清工作思路,剖析优势与劣势,循序渐进地推进工作。同时,要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进一步提高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认识,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工作热情,发挥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

2、加强整体和科学的规划,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指导。政府在开展新农村建设伊始,要制定村镇建设整体规划,并且要逐步细化,所有村镇的规划设计工作,严格按照规划搞建设,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同时建立科学的规划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村庄建设管理办法,形成科学合理的村镇规划管理体制。新农村建设也必须要与发展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探索让村民变居民、农村变社区的有效之路。加大城镇发展和经营力度,积极创新摸索土地置换等手段和方式,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3、在工作方式上要积极探索和创新工作方法。要深入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在建设模式上,要力求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格调新颖,形式多样。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首先要抓好示范工程建设,方法上要采取先易后难,分步实施,不齐步走,不一刀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势而为,不搞大拆大建。要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不过分堆砌和打造“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

4、要把促进生产发展与推进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作为后盾,政府要加强引导,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各村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位特点,市场需求,选准自身主导产业,加强产业基地建设,突出“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之路,培育品牌,做大做强,积极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增强市场竞争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

新农村建设调查篇2

一、我县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

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后,全县各级各部门按照省、市、县要求,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动员和组织各方面力量,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1、宣传发动充分,干部群众热情高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颁布以来,我县利用各种形式和手段,深入开展宣传发动。春节刚过,便从县直机关抽调干部,集中利用1个月时间,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政策。5月19日,召开了全县新农村建设动员大会,吹响了新农村建设的号角。动员大会结束后,各乡镇立即层层组织召开会议,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横幅、标语、宣传栏、宣传单等媒介,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发动,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各村组对新农村建设反响热烈,行动迅速。坪村镇五星村在先后召开村支两委会、党员干部会和村民代表会后,又组织村组干部分赴各组召开户主动员会,并向本村在外务工人员发出倡议书400余份。堡子镇坪见村的老党员、老同志自发组织起来,于“七·一”期间召开座谈会、组织文艺演出,宣传新农村建设政策。坪村镇毛田村退休教师张道发在自家门前制作了50余米长的宣传栏,为新农村建设做义务宣传员、政策讲解员。为进一步扩大声势,我县创办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简报»,并在县电视台、会同网站开辟了新农村建设专栏。通过广泛宣传,使新农村建设主要精神基本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据随机调查,受访农民中,约有97%的人表示对新农村建设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由于宣传发动充分,干部群众的思想高度统一,热情不断高涨。如肖家乡东岳村虽然没有被列入县以上试点村,但该村建设新农村的决心很大、干劲很足。我们与该村干部群众座谈时,村支两委领导一再表示,他们将按照试点村的高标准来抓好新农村建设,积极推动这项关系农民福祉、惠及子孙后代的宏伟事业。

2、组织领导有力,责任体系全面落实。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搭建工作班子。县里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以分管副书记任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全县新农村建设。从相关部门抽调5名骨干到新农村办公室,具体负责规划、指导、协调、督促工作。各乡镇、相关县直机关单位也成立了工作班子,明确一名领导专抓。村一级建立起以“第一书记”负责组织指导、村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组织领导体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整体联动格局。二是强化考核管理,健全责任机制。把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各乡镇和县直机关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在2月份召开的全县三级干部会上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状。同时,先后出台了«会同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实施方案»、«关于成立新农村建设专业工作组和**年工作任务分工的通知»、«试点村动态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三是派驻“第一书记”,充实基层力量。为了充实村级领导力量,我县从县直副科级以上单位选派345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第一批200名干部已于5月17日赴村开展工作,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在短短2个多月时间内,“第一书记”从组织、指导、督促等各个方面均发挥了较大作用,各村尤其是试点村工作局面很快打开。

3、部门积极配合,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县直各部门特别是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能坚持以大局为重,自觉将工作重心向农村倾斜,积极配合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县建设、国土等部门立足工作职能,着手抓规划编制,及时组建专业测绘、规划队伍,分别由一名副职带队,深入试点村实地测绘,县建设局还特地购进1台测绘仪器。负责测绘、规划的同志克服各种困难,夜以继日地开展工作,目前已完成芳园村、高椅村的外业测绘,启动了洒口村、渡头村的测绘工作。县农业局通过多方协调,向省农业厅争取将坪村镇芳园村列为全省山区“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将坪村镇麻塘村列为“粮食丰收计划工程”超级稻示范村。目前,两个项目正在积极组织实施中。县卫生部门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试点,全县已有72.6%的农户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县劳动部门切实加大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务工技能培训力度,免费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516人。此外,县交通、水利等部门积极向上争取农村公路建设、农村饮水安全等项目资金,并重点向试点村倾斜。

4、投入力度加大,基础建设掀起热潮。我县新农村建设启动后,全县广大农村迅速掀起了一股以加快实现“五通”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热潮。据了解,今年我县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明显增多。其中列入县乡砂改油计划43公里,包括团河至金子岩、团河至长寨等两条主要线路,通乡公路计划总投资达3600万元;全县列入“通达工程”的村10个、列入“通畅工程”的村29个,计划总投资1884万元;年内还将完成团河、广坪等4个站场建设;并将投资160万元,用于建设青朗、炮团等5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据了解,全县各村特别是试点村都竞相启动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坪村镇芳园村完成土地平整60余亩,整修渠道1000余米,改善灌溉面积200余亩;林城镇洒口村投入近40万元,用于实施通畅工程等项目,其中硬化通村公路2.5公里;连山乡联合村投资17.8万元,启动了自来水改造工程,新修管道3000米;洒溪乡柿子村发动村民集资,突出抓好通畅公路建设和村部维修,并计划年内建成55户沼气池;堡子镇坪见村筹资疏通“八一”水库主干渠,解决了**亩稻田的灌溉用水;林城镇渡头村投资19万元,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地灵乡大坡村硬化通村公路2.5公里;高椅乡高椅村投资79万元启动自来水安装工程,投资6万元对村部进行维修,并新修环村消防道2条;团河镇吊塘村筹资12万余元,义务投工**余人次修复水毁防洪堤1000米,新筑防洪堤1000米。在此过程中,还涌现了一些带领群众抓基础设施建设的典型。如洒溪乡坪寨村“第一书记”覃晓芳自己垫资**余元购买10吨水泥,用于支持该村修路。

5、中心目标突出,产业发展来势良好。建设新农村,首要任务就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基于这种认识,乡村干部和派驻的“第一书记”都高度重视产业发展,一开始就着手在抓产业发展方面下功夫、做文章,把寻找、培育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作为重中之中来抓。坪村镇芳园村筹资新办了荞冲采石场,并即将投产,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创收10万元,该村还对村庄周边500亩山林实行全面封山育林;连山乡联合村将烤烟和制种确定为村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发展烤烟150亩、制种80亩;地灵乡大坡村确立了以种植板蓝根等中药材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高椅乡高椅村利用高椅古村这一品牌优势,着力发展旅游经济,开辟了农家乐16户;洒溪乡柿子村确立了以楠竹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完成楠竹低改500亩,新建竹笋两用林基地100亩;堡子镇坪见村立通优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共种植西红柿150亩、西瓜350亩、制种350亩;林城镇洒口村确立大棚蔬菜、杨梅为主导产业,建立大棚蔬菜基地300亩,杨梅基地100亩;团河镇楠木村新建经济果木林基地30亩,种植西瓜30亩、灵芝5亩;岩头乡墓脚村大力推进以制种、葡萄、罗汉果为主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此外,肖家乡东岳村等其他一些非试点村也都在积极探索,力争通过1至2年的努力,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6、民主管理加强,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一是民主管理程度明显提高。坪村镇芳园村成立了以村组干部和老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为主体的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并制定完善了理事会章程和村规民约;团河镇楠木村通过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结合村情制定了“十要、十不要”村规民约;地灵乡大坡村建立健全了村务公开、村级财务管理等一系列村民自治制度,真正做到了干部村民选,大事村民议,财务村民管。二是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高椅乡高椅村发动党员对村寨卫生实行“三清”整治,将牛栏全部迁到村外,整修厕所、猪圈,并定期对家庭环境卫生进行评比,对“不清洁”的家庭由村老年协会派人上门批评教育,环境卫生状况大为改观。三是地方社会风气明显好转。一些地方注重引导村民移风易俗,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农村社会新风尚。洒溪乡柿子村原来成风,自被确定为县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后,该村切实加大了社会风气整治力度,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目前村民参与的现象基本消除了。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新农村建设调查篇3

关键词:衡阳市;新农村体育;现状;对策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明确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随后,国家体育总局制定下发了《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要求各级体育部门将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作为当前及今后时期的重要任务。《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了21世纪前10年我国体育的指导思想、基本战略和奋斗目标,并提出:10年内,大众体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体育人口达总人口的40%左右。而我国农村体育人口相对城市而言差距甚远。“没有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就没有全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同样,没有新农村体育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由此可见,开展好农村体育将对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对新农村体育的发展研究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根据调查衡阳农村人口占的比重较大,经济发展滞后于湖南其他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缓慢。体育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农村的发展。因此,本文选取衡阳地区的农村体育发展做调查研究,其研究的结果在理论上可以给衡阳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添砖加瓦。所以,找到并解决衡阳地区农村体育建设存在的问题将对湖南省的新农村建设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次调查对象是衡阳地区3个乡,5个街道下属的77个行政村和27个社区的村民。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即通过互联网、图书馆查阅并收集有关新农村建设,新农村体育的文献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概括,为本文的研究、设计和构想提供坚实的基础。1.2.2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我们针对此次研究设计“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衡阳地区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法进行调查,本次随机抽样的对象包括了农村打工人员,务农人员,闲散人员,可认为本课题调查对象反映了衡阳地区农民这一群体的基本状况与特征。1.2.3专家访谈法。对村委会有关领导及有关专家进行访谈,了解村委在开展体育活动过程中要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难题,并对他们提出的有利于农村体育活动开展的建议编辑到我的研究内容中,为有关决策部门提供相关资料。1.2.4数理统计法。对调查获取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运用办公软件MicrosoftExcel2003进行数据录入和数理统计,得出有效和有用的数据,才能更有效的开展农村体育活动。

2结果与分析

2.1村民闲暇时间的活动情况

从调查数据来看,衡阳农民闲暇时间的主要活动内容为打牌、串门聊天、体育活动所占比例为40.1%,32.1%,14.5%,依次排在前三位,并且闲暇时间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很少。当前农民玩牌和聊天为主要休闲活动。衡阳农民闲暇时间较多,但对闲暇的利用尚处于较低的水平。如何让村民的闲暇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这一习惯培养出来,这是一个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问题。

2.2村民对自身健康的认知和对体育活动作用的理解

2.2.1不同文化程度对于“新农村建设”“终身体育”“全民健身纲要”的认知情况。从调查数据来看,文化程度与村落农民对“新农村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了解程度有关,且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文化程度越高的村落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上表现出的关注性越高,反之,则越低。具体表现为:具有高中以上和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的村落农民对以上政策的了解和认知水平上优于其他群体,具有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村落农民对政策的了解和认知程度上选择“不知道”选项的比例占有绝对优势。2.2.2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对影响自身健康因素的理解。从调查数据来看,不同的文化程度对影响自身健康因素的理解存在差异,文化程度高的群体对于自身的健康看法比较全面、具体,而文化程度低的群体对自身健康的看法相对偏颇。这与自身的科学文化知识有一定程度关联。村民的文化程度对其在自身身体健康影响因素的判断上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具有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村落农民认为“医疗保障"是最重要的;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认为“体育锻炼”是最重要的,可见,知识结构的不同,对体育锻炼的理解也不同,在体育本身最直接、基础的健身作用上的认知也存在差异,因此,提高村落农民的知识积累有利于体育在农村的开展。

2.3衡阳地区农村体育活动的状况

2.3.1衡阳农村村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从调查数据来看,参加体育活动的有153人,占总人数的32.9%,其中男性43人,占被调查男性的30.9%,女性110人,占被调查女性人数的33.7%。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共有312人,占总人数的67.1%。男性不参加体育活动的有96人,占被调查男性的69.1%,女性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有216人,占被调查女性的66.3%。从调查结果看,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在衡阳农村中偏少。2.3.2衡阳农村人口的体育消费情况。从调查数据来看,每年没有任何体育消费的有69人,占调查人数的14.8%,每年消费在100元以下的有203人,占调查人数的43.7%,每年消费在100~400元的有168人,占调查人数的36.1%,每年消费在400元以上的有25人,占调查人数的5.4%。数据表明衡阳农村村民的体育消费水平比较低,甚至一部分人没有体育方面的消费。

2.4村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场所选择

从调查数据来看,村民进行体育锻炼的体育场地依次是公路、自家庭院、田野或河边,而选择附近中小学的体育场地或者公共体育场地进行体育活动的相对较少,选择收费体育场地进行体育活动的更少。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农村可以开展体育活动的设施、场地数量罕见,受经济发展水平等一些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场地设施资源不均衡。

2.5衡阳地区的体育活动组织管理

2.5.1衡阳地区体育活动的经费来源。从调查数据来看,衡阳体育活动及场所建设的资金筹集主要来源于民间组织的募集。45%的人认为经费来自于民间组织的募集,20%的人认为经费来自政府或村委会的拨款,16%的人认为经费来自企事业单位的赞助,14%的人认为经费来个体工商的赞助,5%的人认为来自于村民的集资。由此可见,民间组织在资金的募集方面发挥大巨大的作用。2.5.2衡阳地区的农村体育组织管理的状况。从调查结果显示的数据来看,衡阳地区的农村体育活动的组织以应付上级检查为主。通过对有关领导的访谈,发现基本上很少有乡镇有体育管理机构,更没有专门的体育管理机构,当然也没有专门负责体育工作的干部,只有少数村安排有干部兼职体育工作。总体来说,衡阳地区村落体育的组织化程度比较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6影响村民参与体育训练的主客观因素

2.6.1主观因素。从调查数据来看,影响村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观因素是“没兴趣”“怕人笑”,这说明村民参加体育活动受农村传统文化的影响比较大。因此,逐渐改变农民的体育观念仍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2.6.2客观因素。从调查数据来看,影响村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客观因素是没场地、没时间,由此可知,加强农村的基层体育场所建设、改变农民传统观念和提高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是改变目前衡阳地区农村体育现状的主要措施。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衡阳农民对于“新农村建设”“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终身体育”“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国家推行的相关政策和法规的认知程度低,而且各群体间存在差异。农村体育人口比例较低,各个群体间的体育人口数量分布不均衡,文化程度高的优于文化程度低的。村民的闲暇时间较过去更多,但是,他们在闲暇时间选择的活动方式以看电视、聊天、打牌为主。村里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村民大都在大路上、自己庭院、田间和小河边等一些非体育场所进行体育活动。农村体育活动组织严重缺乏,绝大多数行政村没有体育组织。村民的体育活动经费来源主要依靠民间组织的募集和政府拨款,仅靠这些经费的投入远远不能够满足当前农村体育活动开展的需要。政府部门对于农村体育组织管理的“缺位”造成农村集体体育活动少,村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3.2建议

3.2.1以国家大力推行的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建构多元宣传服务体系。各地政府部门应通过各种宣传方式,采用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对“新农村建设”“全民健身工程”“终身体育”“全民健身纲要”等相关政策进行宣传。通过宣传带动农民树立“健康就是财富”,参加体育锻炼就是投资健康的观念,使参与体育锻炼成为农村居民的自觉需要。

3.2.2建立健全衡阳农村的体育场地基础设施。调查中发现衡阳地区的农村很少行政村有体育基础设施。场地设施是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体育场地设施的影响,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受到抑制。新农村体育事业要想有长足的发展应以体育基建为突破口,(下转第30页)宣传和培训,使更多的农户能够掌握新型的农业生产技术,尽早实现现代农业的机械化,能够促进农产品品质的提升,同时提高农户进行农产品生产的工作效率,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发挥区域内农业生产先进集体或者人物的带头示范作用,加大对其生产经营方式的宣传,让其他的农户和客户都能够对先进的生产经营经验进行学习,促进自身的发展。另外,还需要加强对社会工作的法律意识宣传和普及工作,使更多的社会公众能够具有强烈的法制观念,在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能够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在进行订单农业的操作时,能够利用自身的法治理念,严格规范订单合同,使订单农业的生产者和经营者,能够认真履行合同中规定的责任和义务,使订单农业能够在法治的保障下健康发展。结束语贵港市具有明显的区域农业资源优势,其农产品资源丰富、种类多样,在积极推进现代化农业生产形式的进程中,订单农业的实施能够有效的促进农产品生产的商品化、标准化以及规模化,政府部门要完善订单农业发展机制,建立科学订单农业发展体系,扶持农产品龙头企业参与订单农业的生产经营,发挥其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转化订单农业的传统经营模式,培育具有影响力的农业产品品牌,加强订单农业宣传培训,为订单农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基础和发展环境等多种形式来促进订单农业在本市的科学健康发展,实现本市农业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共同发展,使订单农业的生产者能够实现更高的农产品经济价值,经营者能够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当地社会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肖武胜 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焦民赤,薛兴利.订单农业中农户违约行为的博弈分析与规避策略[J].山东社会科学,2015(6):122-126.

新农村建设调查篇4

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国农业和农民的关注,多侧重于农村经济和农村文化。很少有人关注和深入研究乡村政治问题而国家的政治稳定与和谐很大程度上由农村政治状况来决定。农村的政治状况也制约了三农问题的解决不。

就我村而言,农村社会秩序相对稳定,但是存在村干部行为失范,甚至有村干部在与民争利时采取非法手段,以致村干部与村民关系紧张,村干部与村干部关系紧张。甚至有村干部身在其位,不谋其事。尸位素餐有村民如是说到。就我调查到的而言,在农村,缺少优秀村干部。有文化的、懂高科技的、有知识的农村干部凤毛麟角。而村干部的整体素质也不高。

要建设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发展农村经济,我们就必需把村干部的整体素质提高。搞好村干部与群众关系。使大家力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搞好新农村的建设。

二,农村地区经济

构建新农村河蟹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经济建设是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这是毋庸置疑的。

我村位置虽位于新邵偏远之地。但交通顺畅。有217省道贯村而过。这给村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要想富,先修路,便利的交通给村里的大理石矿工业带来了发展的希望。

我村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人均收入也越来越高。工业的飞速发展,使我村声名远扬。

工业发展较快,但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够,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务农人员也不多,农民增收渠道单一。我村在养殖业,种植业上的发展都不尽如人意。

三,农村文化

构建农村河蟹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而文化建设是关键。对建设新农村而言,农村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软动力。

在这个寒假期间,我就我村的文化建设进行社会实践调查、了解。我村在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时,广大村民积极参与,激发了农村文化建设活力,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精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新农村地重要任务和目标。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域。我们的社会经济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农村改革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农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这就制约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

我们村早年就建立了自己的娱乐中心,村民们的踊跃参与,也使我村组建了一支属于村里的鼓乐队、腰鼓队、健身操团。而每晚参加了健身团的村民们都会聚集在娱乐场地一起跳舞,健身,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也充分展示出了我村文化建设的新精神,新面貌,新风采。

农村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建设起重要作用,没有农村文化建设,也没有完整的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要搞好农村文化建设还需要以少数文艺爱好者带动多数村民,以营造一个新的农村文化氛围。

四,医疗卫生

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是我国全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河蟹。

而合作医疗制度能提高整个社会医疗卫生服务的利用率和公平性。合作医疗能为大多数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与自费看病相比,参与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在花费相同成本的条件下,能享受更多的医疗卫生服务。

在农民患大病时能给予医疗保障费用。以防止农民看病不起,一致农民因病致贫,因病反贫现象。

这种现象在我村也存在。我村仅一个卫生所,农村卫生所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技术不精。水平只能居于中等或偏下,且医疗设备也不全。对乡村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

加强农村卫生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不断添置医疗设备,提高卫生服务是当前重中之重,才能解决农村医疗卫生的困境。四,生态环境

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很好成绩。尤其是在城市污染防治方面。但是,中国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则仍然是个相对薄弱的环节。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农民大众的生活环境保护问题也日益突出。环境问题大致有如下三点。

1,资源问题

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使自然资源遭受严重破坏,我中源铺村是远近闻名的工业小村,工业的飞速发展使我村对大理石的需求量增加,大理石资源被过度开采,破坏了山上大多植被,造成水土流失。

2,工业污染乡镇工业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比重逐渐增大。就我村而言,工业发展较快,工厂建立较多。而矿石粉厂在生产产品时,会产生大量粉尘,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大理石厂也可能排放出大量有害物质。若不经处理就排放,则严重污染河水。

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外保护没有完全统一起来,工业企业在给村里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严重破坏。

新农村建设调查篇5

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国农业和农民的关注,多侧重于农村经济和农村文化。很少有人关注和深入研究乡村政治问题而国家的政治稳定与和谐很大程度上由农村政治状况来决定。农村的政治状况也制约了三农问题的解决不。

就我村而言,农村社会秩序相对稳定,但是存在村干部行为失范,甚至有村干部在与民争利时采取非法手段,以致村干部与村民关系紧张,村干部与村干部关系紧张。甚至有村干部身在其位,不谋其事。尸位素餐有村民如是说到。就我调查到的而言,在农村,缺少优秀村干部。有文化的、懂高科技的、有知识的农村干部凤毛麟角。而村干部的整体素质也不高。

要建设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发展农村经济,我们就必需把村干部的整体素质提高。搞好村干部与群众关系。使大家力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搞好新农村的建设。

二,农村地区经济

构建新农村,经济发展是根本。经济建设是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这是毋庸置疑的。

我村位置虽位于新邵偏远之地。但交通顺畅。有217省道贯村而过。这给村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要想富,先修路,便利的交通给村里的大理石矿工业带来了发展的希望。

我村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人均收入也越来越高。工业的飞速发展,使我村声名远扬。

工业发展较快,但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够,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务农人员也不多,农民增收渠道单一。我村在养殖业,种植业上的发展都不尽如人意。

三,农村文化

构建农村,经济发展是根本,而文化建设是关键。对建设新农村而言,农村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软动力。

在这个寒假期间,我就我村的文化建设进行社会实践调查、了解。我村在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时,广大村民积极参与,激发了农村文化建设活力,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精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新农村地重要任务和目标。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域。我们的社会经济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农村改革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农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这就制约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

我们村早年就建立了自己的娱乐中心,村民们的踊跃参与,也使我村组建了一支属于村里的鼓乐队、腰鼓队、健身操团。而每晚参加了健身团的村民们都会聚集在娱乐场地一起跳舞,健身,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也充分展示出了我村文化建设的新精神,新面貌,新风采。

农村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建设起重要作用,没有农村文化建设,也没有完整的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要搞好农村文化建设还需要以少数文艺爱好者带动多数村民,以营造一个新的农村文化氛围。

四,医疗卫生

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是我国全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河蟹。

而合作医疗制度能提高整个社会医疗卫生服务的利用率和公平性。合作医疗能为大多数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与自费看病相比,参与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在花费相同成本的条件下,能享受更多的医疗卫生服务。

在农民患大病时能给予医疗保障费用。以防止农民看病不起,一致农民因病致贫,因病反贫现象。

这种现象在我村也存在。我村仅一个卫生所,农村卫生所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技术不精。水平只能居于中等或偏下,且医疗设备也不全。对乡村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

加强农村卫生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不断添置医疗设备,提高卫生服务是当前重中之重,才能解决农村医疗卫生的困境。四,生态环境

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很好成绩。尤其是在城市污染防治方面。但是,中国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则仍然是个相对薄弱的环节。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农民大众的生活环境保护问题也日益突出。环境问题大致有如下三点。

1,资源问题

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使自然资源遭受严重破坏,我中源铺村是远近闻名的工业小村,工业的飞速发展使我村对大理石的需求量增加,大理石资源被过度开采,破坏了山上大多植被,造成水土流失。

2,工业污染乡镇工业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比重逐渐增大。就我村而言,工业发展较快,工厂建立较多。而矿石粉厂在生产产品时,会产生大量粉尘,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大理石厂也可能排放出大量有害物质。若不经处理就排放,则严重污染河水。

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外保护没有完全统一起来,工业企业在给村里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严重破坏。

新农村建设调查篇6

一、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有的农民认为,现在搞新农村建设是上面拨钱给农民建房子,要大拆大建;还有的说,新农村建设是好事,但要家家户户出钱就不搞,存在“等、靠、要”思想。有些基层干部存在畏难情绪,认为基础差、改变难、发展更难;规划难、执行更难;资金缺、筹资更难;建设难、管理更难,不知从何处下手。还有些基层干部把新农村建设单纯地理解为村容村貌建设,把主要精力、财力、物力都放在改变村容村貌上。

2、新农村建设扶持资金太少,不知道向哪里投。一些基础设施差的自然村听说上面只有10万元(省市补助)扶助款,建设新农村,到处都要用钱,不知道这些钱投到什么地方,其余资金缺口到哪里去筹措。

3、村级规划面临一些现实问题。一是当前村级规划谁来搞?二是规划时占用村民宅基地,要不要补偿,要补偿补多少,钱从哪里来?三是规划制订出来以后由谁来执行,处罚依据是什么?

4、不少农民对农业生产如何稳定发展有担忧。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农业难以形成规模化和区域特色化

(1)农产品专业化水平较低下,生产规模小,结构雷同问题较突出。就进贤县而言,过去由政府行政干预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现在种什么调什么,都由农民自己说了算,这样易造成遍地开花,既形成不了规模化,也造成了农产品卖难问题。在建设新农村中,必须要加快农业支柱产业的发展,有了支柱产业和星罗棋布的农业产业群,才能支撑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同时,这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和农业产业群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要发展农业产品的深加工业。

(2)、农产品品质不优,农业产业化程度低。近年来,进贤县投放市场的农产品,就其总量而言,质次的多,质优的少;传统的多,科技含量的少;鲜活直销的多,加工转化增值的。到目前为止,进贤县还没有一家规模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产品以卖原料为主,缺乏加工增值的牵动力。

(3)农业的劳动力素质下降,农业科技含量不高。近年来,进贤县农业从业人员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些有文化,有头脑,有技能的农民都纷纷外出打工创业,留在家里面种田养殖的基本上是老年农民来支撑着,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下降,也导致了近年来农业科技推广速度放缓,科技含量较低的局面。

(4)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技人员知识老化,培训力度跟不上。当前农技推广体系的滞后与现代农业对农业科技要求极不相适应

5、当前农村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剪刀差”现象。一方面城镇生员集中、师资集中,班班人满为患,老师负担不轻;另一方面农村生员匮乏,尤其是偏僻农村的学校已到关门边缘。

6、农村医疗卫生专业人才紧缺。去年以来,上级陆续为乡级卫生院配置了检测设备,如B超、X光机、生化仪器等,如今大都处于闲置状态。原因是没有人会操作,农民生病了还得到县以上医院去。

二、几点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形成共识。一是从县里做起,宣传部门牵头,各个部门配合,多种宣传舆论工具一齐用上去,造出一定的声势。二是各乡镇都要集中一段时间,花费一定精力,组织专门队伍,深入村组向农民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意义、重点、目标、政策、措施等。组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到市、县试点村观摩,用典型引路教育村民把力量使到新农村建设上来。

2、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把好事办好。建议县乡农村工作部门要深入农村乡村组,在认真听取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出台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当前急需解决的,一是村级规划中将会涉及的村民宅基地问题,二是村民违章建筑影响规划如何处置问题,三是建栏改厕的有效办法,四是新农村建设农民筹资及出工出力机制及其管理办法,五是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建后的管理问题等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实践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并付诸实施,使乡村便于掌握和操作。

3、承认差别,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在村级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上,全县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平衡,农民富裕程度不平衡以及村民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多样性,决定了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发展上有快一些的、有慢一些的。因此,在时间要求上不应强求一致,在形式和内容上也应有所区别,在检查验收上不能把基础好的同基础差的村用一把尺子去衡量,而应主要看进步、重发展。要鼓励经济发展快,基础条件好,村民富裕的村在新农村建设上步子更快一些、标准更高一些。同时,又要激励经济欠发达、基础较差、村民不富裕的村在统筹规划前提下分步实施,有多少钱办多大事,不能搞一刀切,不强求一律。

4、把加强村、组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础性工作来抓。一是要配强村、组长;二是教育培训,以乡镇党校为阵地,以新农村建设为主要内容,分期分批轮训村、组干部,以提高村、组干部的素质;三是结合县级创建活动和农村“双带”工程,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培养一批典型,并把他们选拔到村级班子中来,以调动村、组干部积极性。

新农村建设调查篇7

关键词:新农村;生产;生活;村容;管理

一、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一)财政支持是新农村扎实推进的有力支撑

第一,政府加大对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的支农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让公共财政更多地覆盖农村。

第二,财政加大了对农产品补贴的力度。在完善粮食等农产品的政府最低保护价的同时,政府制定了农业最低补贴标准,以保证农产品的稳定供应和农民纯收入的稳定增长。所调查地区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到了国家补贴。

第三,财政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推动新农村建设中,财政支农资金首先对所调查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公路建设、电网建设进行了大力支持,这成为该地区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四,财政加大对支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该地区建立了由财政资金支持的农村科技推广和辅导、农业信息、技能培训等机构,形成支农服务网络,覆盖农业生产各个环节,为农民和农业生产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服务。

第五,财政加强对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的投入。财政增加投入,帮助农村普遍建立农村文化站(馆)、图书室(馆)以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增加农村文化活动经费,增加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供给,推动农村文化机构的有效运转;加大对县乡文化事业的投入和对民办公助事业的扶持和保护力度。在全面实行义务教育和大力发展农村各层次教育的同时,财政也加大投入改善了农村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提升教学水平;实行由财政承担经费,对农民进行科技、岗位技能、种植、养殖等专门化技能培训。在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同时,财政也加大了对农村医疗卫生投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村医疗卫生条件。

第六,财政逐步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财政逐步增加了农村社会福利的投入,制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消除和避免因疾病、丧失劳动能力和其他因素造成的贫困。全面推行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提高财政投入的比例,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农村合作医疗的功效。

(二)土地流转以及整理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

土地流转以及整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所调查地区通过土地整理,完善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通过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为农民稳定增收和生活宽裕创造了条件;通过改造村庄,实现了农村整体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改善。通过土地整理,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产能的同时,归并分割细碎的地块,形成规模经营的条件,有利于农业现代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调整。

(三)金融服务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金融的服务与支持,所调查地区金融网点距村庄比较近。其中最近距离只有0.5公里,某些村庄本村就有金融网点,这样非常方便村民办理金融业务。所调查的六个村村民普遍反映:相比前些年更容易贷到款了,贷款期限更长了,贷款的用途也更宽了,利率也更低了。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流转,为扎实推动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四)村庄规划以及生产、生活设施规划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整体框架

第一,所调查的6个村庄都实现了道路统一规划,4个村庄已实现了村庄房屋建设统一规划。居住建筑统一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村容整洁,成为该地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规划养殖小区,一方面实现了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指导,增加了养殖户的收入;另一方面实现了人畜分离,美化了环境。

第二,所调查的6个村庄都实现了统一改水、改电、垃圾集中处理,财政给予一定的补贴,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改造的负担。

第三,在规划中节约出的大量土地也是该地区近年来粮食种植面积没有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据一位村民反映:整村规划可节省大量土地,若规划时每户盖成五、六层的楼房,可节省出约3/4的土地。

(五)农民自身的发展成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动力

第一,所调查地区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自身意识,他们认为种粮是不忘本的体现,有求稳的传统习惯。调查中发现,该地区农民积极寻求劳动力技能培训,并积极参加专业合作社组织。

第二,该地区农民的整体素质较高与当地农民持续增收与有很大的关系。在所调查的6个村庄、122户农户中,大部分农民积极投身农业生产,在农闲时间从事非农业超过180天的劳动力153人,闲置劳动力较少。

第三,该地区农民所参加的娱乐活动也是积极向上的。比如去篮球场锻炼身体、参加秧歌队以及书法艺术等活动,很少有人参加诸如打麻将等活动。

第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农民自治性较高,村民参加村委会选举都是主动的,并且大都是为了实现自身的权利。在调查中并无发现性别歧视现象。对新农村建设了解情况调查发现,知道新农村建设的农户所占比重97.5%。说明孟州市村民素质较高,思想意识较先进,村民正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洪流中。

(六)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宏观调控

政府积极倡导新农村建设,使新农村建设在农民中的认知度不断提高。据了解:当地政府要求村干部向村民积极宣传新农村建设相关事宜。首先,在地方政府的带动下,所调查的6个村庄都实现了道路规划,实现了统一改水、改电。其次,政府也积极将财政倾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据所调查的村民反映:村里打井灌溉是政府出的资金,村里只用出劳力。另外,政府积极推动科技要素进村入户,加速农村科技进步,优化农村科技环境等活动。据村民反映:他们都享有政府组织的种养专业技术培训。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种粮积极性普遍提高,但是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不高;养殖业积极性普遍提高,但养殖业中存在问题较多

第一,种植业调查状况:在所调查的问卷中,只有13.1%的农户回答种粮积极性下降。种植业总支出达到259827元,占种植业总收入的40%,粮食种植业比较效益不高。该地区化肥、机械作业费用支出对成本支出影响大。

第二,养殖积极性调查状况:只有2.5%的农户明确回答养殖积极性下降。据当地畜牧局反映:相比前两年,养殖积极性有所提高。对于养殖持观望态度的农户相对较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农户贷款难、疫情风险大、养殖技术要求高、市场价格不稳定、没有场地等。

(二)农户收入水平较高,但农户生活条件改善不够

第一,农户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在孟州市所调查的122户农户中,农户收入中超过50%的有77户,占调查农户总数的63.1%。

第二,农户生活条件状况。本次调查的6个村,都实现了统一供水、供电,村通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户的生活条件,但是文化设施建设的改善不能满足村民的需要。此外,农民的收入大多还不能满足投资大型农用机械等固定生产设施的需求。

(三)乡风文明,但与农民的精神生活需求之间还有差距

第一,乡风进一步文明。所调查的6个村庄均建有篮球场、图书阅览室、文体综合活动室、数字电影放映室和综合文化站,以及文体综合活动室齐备的文化大院等。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改善了人们的精神面貌。

第二,目前文化建设与村民的精神生活需求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据村民反映:一是远程教育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硬性规定播放时间和节目,不符合村民的需要。二是关于文化大院等文娱设施,在百姓生活中所起作用甚微,大部分村民还没有达到能欣赏的境界。

(四)村容整洁,但是村庄统一规划还有待完善

第一,村容整洁。调查的6个村庄都实现了道路统一规划,4个村庄实现了村庄统一规划。既节省了建筑用地又满足了住房需求,同时也进一步改善了村容村貌。所调查的6个村庄都实现了垃圾集中处理,这在很大程度上净化了村庄。另外,养殖户进入养殖小区集中管理,在效率提高的同时,也促进了村容整洁。

第二,出现的“空心村”有待进一步规划。大部分村民拥有规划后的住房,但同时占有原先宅基地。这样“空心村”有部分人居住,部分房屋废弃,很大程度上影响村容整洁和土地的有效利用。

(五)村民自治性较高,但具体治理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第一,村民自治性较高。本次调查的122份问卷中,有110户答卷者认为选举投票重要,超过90%。绝大多数村民参加投票选举的原因是为了实现自身的权利,是主动参加的。所调查的6个村庄都实现了重大事务通过召开全民会议决定,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由村民代表大会决定。6个村庄都实行了财务公开,每3个月公开一次。

第二,具体治理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据村民反映:财务公开按规定的形式,群众不容易接受。有村民称:“财务上墙高,就像农民和政府的距离一样越来越远。”另外,村民自治中还存在着村干部工资低、工作量大等问题。

三、政策建议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们要看到目前取得的成就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针对这些问题具体的建议如下:

(一)提高农民种养的比较效益

第一,国家宏观调控生产资料的价格,并适当增加生产资料补贴。

第二,依靠科技投入和科技推广。政府直接为农民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或通过专业协会提供服务。

第三,针对种粮比较效益的提高。首先,通过耕地的合理流转,形成种植大户从而实现耕地集中经营,调动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其次,政府部门要严加控制、监督假冒化肥农药的生产,让农民的生产投入发挥到应有的作用,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第四,针对养殖比较效益的提高。首先,需要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或进行服务创新,进一步完善符合农民小额贷款的一些具体政策措施。其次,提高兽医行业的服务质量和加强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建设。

(二)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第一,加强困难群体救助工作。首先,增加政府的救助名额。其次,严谨暗中走关系,防止不需救助的农户争取救助名额现象的发生。

第二,进一步落实相关政策,规范劳动力转移培训。

第三,关注有工作能力而无赚钱出路的农村妇女生活状况。因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农忙时间较短,这部分人往往被排除在农闲招工名额之外。我们应考虑这部分群体的就业出路,合理利用劳动力。

(三)加强措施解决“空心村”问题

首先,根据当地的文化传统等,做一个长期规划,在规划过程中不能搞“一刀切”,要制定出符合本村的宅基地标准。其次,制定明确的“空心村”治理政策措施,加大执法力度。

(四)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防止“形象工程”泛滥

首先,政府增加文化设施投入的同时,要切实满足农民的需要,在新农村建设中争取不浪费财政支出,文化设施的建设与农民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其次,根据本村的财务状况选择适合村民接受的财务公开方式。将专业术语平民化,才能真正使得财政在农民中公开,才符合新农村建设的初衷。

新农村建设调查篇8

1、前言: 1.1 调查背景: 陇脚乡月亮河村、补雨村分别是省、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月亮河村有9个自然村寨、10个村民组、488户、1892人,陇脚大寨是该村的村民组之一,布依族占全村总人口的90%以上,紧靠布依文化生态园,属乡一类扶贫重点村之一。全村农用地面积5521.6亩,其中:水田3862亩,旱地1659.6亩。村内无任何工业企业,农业仍为传统农业,空气、水体和土壤均未受污染,有发展生态农业的最佳优势。村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部分来源于外出务工收入、养猪、河内养鸭和林下养鸡。补雨村有9个自然村寨10个村民组、482户、1917人,石头寨是该村的自然村寨之一,布依族占全村总人口70%以上,紧靠布依文化生态园。作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的月亮河村,通过各级的大量投入,硬件设施有很大的变化,但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和其它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比还有很大差距。 1.2 调查目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月亮河村和补雨村是省、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这几年来初步取得成效,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和其它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比还有很大差距。基于这些问题我们做一个调查,主要取得陇脚乡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的相关数据,并分析它存在哪些不足与其原因,需要做哪方面的改善。通过对陇脚乡政府的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查阅资料,并取得月亮河村和补雨村新农村建设所取得成效的相关数据。通过走访当地农户,切实获得当地农民收入及生活状况等一手资料。 1.3 调查方法: 1.3.1 调查地点:贵州省六枝特区陇脚乡 1.3.2 调查时间:XX年7月29日——7月31日 1.3.3 调查对象:月亮河村和补雨村农民 1.3.4 调查样本:随机抽样50户,月亮河村抽取25户,补雨村25户。 1.3.5调查方法: ①获得陇脚乡新农村建设的统计资料。 ②走访当地农民,填写调查问卷。 ③拍摄照片 2、新农村建设开展情况: 2.1月亮河村党支部、村委会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按照 “依法治乡、科教兴乡、旅游富乡、生态立乡、文化强乡”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月亮河村的丰富资源,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2.1.1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大力发展林下养鸡、种草养鹅等项目 ①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产增收。XX年底到XX年5月,通过“订单农业”的方式,成功实施了70亩的优质马铃薯种植。之后又实施100亩的蔬菜种植,先后种植了黄瓜、西红柿、无筋豆、棒豆、萝卜等,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积极带动了月亮河村生产的发展,使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使群众感受依靠土地,合理利用土地,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氛围。 ② 稳定畜牧养殖业支柱,推进后续产业发展步伐。月亮河村在发展畜牧养殖业上,采取了以稳步推进生猪,积极发展禽类,继续把畜牧业发展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后续经济支柱来抓。成功实施了林下养鸡、种草养鹅、养鸭等项目。目前,7万元的养鸭项目已实施结束,饲养农户达20余户,现饲养的鸭子已全部出栏,产生了一定的效益在加大畜牧养殖业发展的同时,充分利用附产物,发展沼气和作为其他种植业的肥料,发展如经果林、粮食等后续产业。 2.1.2围绕村容整洁,抓好村容村貌治理 ①完成由特区建设局具体实施的陇脚大寨房屋脊梁改造17户,投资约18万元;完成高潮、陇脚大寨、滕家寨等3个自然村寨的道路硬化约17000平方米,投资近18万元;建成8个蹲位的公厕1个,改造农户厕所50个100个蹲位;修建沼气池34个,补助资金近30万元;在陇脚大寨修建垃圾池2个;修建进组公路3.5公里;茅草房改造20户;种植优质梨240亩,12万元;种植麻竹280亩,6.92万元;清理陇脚大寨水井2口,完善了陇脚小寨、岩脚寨的水井和修建了水池,解决了800余人的饮水难问题。 2.1.3围绕乡风文明,努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 争取六枝工矿集团30万元用于修建月亮河村精神文明活动中心。改建学校1所,投资近49万元;制作《村民行为规范》、《文明卫生公约》等进行张贴宣传。从正月初一到正月三十,月亮河村和“凉都·月亮河夜郎布依文化生态园”园区内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娱活动,如、布依族的“油团”节、背媳妇跑长廊、丢花包、丢锈球、大力士抱沙包比赛、辨手腕、篮球赛、传统歌舞表演赛等,不断地丰富群众的精神和文化生活。 2.1.4围绕管理民主,抓好村级村务公开工作 ①一是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对村支两委班子成员进行了充实调整,配备了一名村党支部副书记,专门协助支部书记抓支部工作。有力地加强了村级班子建设,在经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核心作用。 ②二是积极实施村务公开工作,及时调整了村务公开领导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按照“群众关心什么、要求什么、就公开什么”的原则,按期进行村务公开,做到“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确保群众满意。 3、调查问卷分析 3.1统计信息: ①共发放问卷50份,有效问卷47份。 ②每户平均人口约6人,每户人均耕地面积约0.76亩,家庭年总收入10779.79元。 ③陇脚乡家庭年总收入分布图(单位:元)。 图一 图二 家庭年总收入 户数 户数比重/% 5000以下 9 19 5000~8000 17 37 8000~11000 8 17 11000~14000 2 4 14000~17000 3 6 17000~25000 2 4 25000~30000 2 4 30000以上 4 9 合计 47 100 图示分析: 由这个直方图我们可以看出陇脚乡家庭总收入的分布状况:19%的农户家庭年总收入低于5000元;5000~8000元的农户较多,占37%;这说明陇脚乡的农民收入水平总体不高,年收入8000元以下的占了56%。而也有9%的农户家庭年收入在30000以上。经调查,这部分家庭的收入较高是因为有包括2个以上的家庭成员外出务工。 ④家庭最高学历分布饼图: 图三: 图示分析:由这个饼图我们可以看出,陇脚乡91%的家庭都有子女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其中,初中学历的比较多,占38%,值得注意的是,大学学历的占了23%。说明陇脚乡的农民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经调查,87%的农民支持子女上大学,但大多数人也表示经济能力无力供子女上大学。 ⑤陇脚乡的农民主要从事粮食作物种植,从事经济作物种植和养殖的农户比较少。很多农民认为外出务工最赚钱,因此外出务工的农民也逐渐增多,每户约有2人。约有43%的家庭缺少劳动力,因为农业生产主要是靠人力以及外出务工的家庭成员增多。 ⑥约61%的家庭的主要开支是日常的消费品,有52%的家庭主要开支是子女的学费。这表明目前陇脚乡的农民的经济收入比较低,生活水平还不高,子女上高中和大学的学费成为农民最主要的负担。 3.2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 ①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大多数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态度非常积极,认为这是党和政府造福农民的好政策。但不能忽视的是,绝大多数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政策不是很了解。虽然如此,他们都表达了对政府实施的相关新农村建设的政策,都会十分支持。 ②约有48%的农民认为村里开始新农村建设后家里的收入有明显增多。并且,对村里兴建的供水、供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农民总体比较满意。免去农民的税费负担和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农民的实惠很大,还有一些政策补贴,也造福了农民。 ③总体来说,农民对本村的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效还是比较满意的。农民朋友们也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⑴希望政府能够增加对农民的技术培训。 ⑵希望政府能增加对农民增收的引导和扶持力度。 ⑶提高种植粮食和购买农药化肥等农资的补贴。。 ⑷农村信用合作社能给农民提供长期,大额的贷款。 4、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①对农民的宣传不够,使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足,参与的主动性不够,延缓的新农村建设的速度。 ②由于当地村民的经济条件差,加之上级建设资金有限,新农村建设规模不大,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距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很远。 ③由于陇脚乡以农业为主,但农业环境不算很好,加之没有乡镇企业,很难吸引投资。因此,缺乏建设资金。 ④外出务工的农民逐渐增多,存在劳动力不足,建设新农村的生力军减少。 附录: 陇脚乡新农村建设调查问卷 尊敬的农民朋友:您好!我们是西南大学智力支乡小分队,正在做一个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农业调查。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帮助我们完成这份调查问卷。我们全体成员衷心地感谢您的支持!

一、农户基本情况:

1、住址 。

2、家庭人口 人 ; 劳动力 人。 3、家庭年收入 元;人均收入 元。 4、家里的耕地面积 公顷;人均耕地面积 亩。 5、家庭成员中的最高学历( ) a、大学 b、高中 c、初中 d、小学 e、不识字 6、家庭主要经营的农业有哪些?(按比重大小顺序排列,比重占最大的在括号内填1,其次填2,依次类推。) a、粮食作物种植( ) b、蔬菜种植( ) c、果林种植( ) d、家禽养殖( ) d、水产养殖( ) 7、家庭收入主要来源:(1)种植粮食作物 元;(2)种植蔬菜果林等经济作物 元;(3)养殖 元;(4)财政补贴 元;(5)其他 元; 8、家庭成员外出务工有 人,他们是( )〈可多选〉 a、配偶 b、儿子 c、女儿 9、您家里的劳动力( )a、缺少劳动力 b、有剩余劳动力 c、不少也不多 10、你家里的主要开支是( )〈可多选〉a、日常消费品 b、农业投入 c、修建新房或购买家具 d、子女的学费

11、您对子女上学的态度( ) a、非常支持,能考上大学最好 b、比较支持,能上到高中就行 c、支持,上到初中就行了 d、不支持,上学无用,不如外出打工或留在家里务农

推荐期刊
  • 新农民
    刊号:13-1160/C
    级别:省级期刊
  • 新农药
    刊号:--
    级别:省级期刊
  • 新农村
    刊号:33-1064/S
    级别:省级期刊
  • 新农业
    刊号:21-1091/S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