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深化设计论文8篇

时间:2022-10-11 15:25:31

深化设计论文

深化设计论文篇1

本项目型钢混凝土梁(以下简称钢骨梁)内钢骨采用焊接H型钢,钢材材质为Q345B。根据构造图集规定,钢骨梁与钢骨梁的连接应保证主梁贯通。当主梁与次梁为刚接时,连接节点处,主梁上下翼缘连接板应根据次梁角度做好扩散角以避免应力集中。梁翼缘的连接采用全熔透坡口焊,焊缝质量等级为二级;腹板的连接可根据腹板所承受的剪力进行螺栓等强连接计算,以确定所需高强螺栓的数量。钢梁的翼缘或腹板处,应按照施工图要求焊好剪力钉,绑扎钢筋时次梁的纵向钢筋应深入主梁内并弯起,弯起高度符合钢筋的锚固长度。

2不等高梁与柱的刚性连接

不等高梁与柱刚性连接时,如图2所示,当两端梁的高差不大于150mm,根据《多、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节点构造详图》规定,截面高度度较小一侧的钢梁,其与柱的连接牛腿应按1:3进行放坡,并在转折处设置加劲板。当两端梁的高差大于150mm时,如图3所示,对应于每个梁翼缘的位置,均应设置水平加劲板。截面高度较小一侧的梁还应在牛腿腹板下方设置竖直加劲板。

3梁上起柱

根据结构需要,钢桁架的部分钢柱需在主梁上生根,也就是所谓的梁上起柱。这种节点在深化设计之前应先建立三维模型或进行桁架放样,以便确立钢柱的准确定位。钢柱的柱脚应做靴梁,将柱脚应力均匀扩散至钢梁上翼缘。钢梁上对应钢柱靴梁的位置处也应设置加劲板,使力的传递均匀扩散。

4三维建模在深化设计阶段的应用

本工程由于建筑造型复杂,其结构杆件大多高低起伏,各连接节点均为三个方向连接构件且角度不一。因此,在钢结构部分深化设计的同时,应根据施工图首先建立三维模型。模型中,应将各构件及连接节点按照1:1的比例输入模型。待模型建立完毕后,整个工程的结构杆件便全部呈现于模型当中。三维模型除了能直观的反映各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外,还能校核深化设计的准确性。若节点设计出现问题,能立刻从模型中反映出来,避免了传统的二维放样出现错误只能在构件现场安装时才发现的失误,从而大大提高了深化设计的准确性。

5结束语

深化设计论文篇2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的验收方法不一致,造成质量评估方法多种多样。在实际机电设备安装架设工作中,需要的材料种类非常的丰富,施工工艺相对较复杂。如此一来,对相关技术管理人员提出来全新的要求,要求他们做到科学的进行统筹布局、细化执行、合理分工。要分析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在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主要侧重以下问题:(1)基础螺栓预留孔不准确,地脚螺栓预埋偏差大;(2)设备地脚螺栓孔及设备底座二次灌浆不符合规定等不规范的操作作业;(3)设备基础强度不足,设备基础位置以及其标高不符合实际。上述的这些问题会导致机电设备前后部件安装出现严重失误[3]。调整设备安装标高而被动的增高设备垫铁,没有办法承受设备的重力,其振动力导致基础损坏等重要环节需要得到科学合理的检测排查。这是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机电设备安装的现场深化设计以及施工的顺利开展。

2不断健全机电设备的采购流程体系

机电设备的采购流程体系健全主要方法是在采购管理中,不断细化设备品种分类等,详细如图2所示。

2.1在采购管理中,不断细化设备品种分类

在采购管理环节,需要不断细化设备品种,针对具体的采购环节,主要管理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运输装卸费用支出、机械设备工程、电气工程、电气工程、电子工程、物资品类统筹等。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在相关主管部门颁布的规章制度的正确带领下,组好相应的工作。尤其是收发登记设备物资以及记录整理账表。在这些重要的环节,需要相关人员在实际成本法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工作。但是,针对现阶段的半成品采购模式以及成品采购模式,管理相关人员需要跟紧时展的步伐,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拓宽新途径,他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以及综合素质。

2.2不断拓宽纵深设备物资分类管理办法

2.2.1重点管理首先要强化对铁路公路系统所必需的螺母以及螺栓设备线夹、并沟线夹、设备轴承、型线夹等一级材料设备的管理力度。因为一级材料设备具有非常显著的特征,工程消耗量大、成本投入较多、适用范围较广等。特别是在进行采购分类的时候,我们需要将造价采编清单详细清楚的单独列出来。

2.2.2兼顾管理在上述的基础上,兼顾设备主体泵的轴承、壳体、转子、隔离开关等二级材料设备的具体分类。尽量做到管理细目详细清晰、重点明确,每一个细节得到兼顾,实时监控。同时对于改革创新,有序调节机电设备安装的现场深化设计与施工提高相应的保障。有利于提高机电设备分类管理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在进行工程施工项目的预算定额编制时,我们需要详细的分类归纳总结所需材料设备的种类,材料设备的造价以及装运问题等重要的数据信息。

3不断规范设备安装现场设计施工的具体流程以及相关重点操作

3.1不断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责任制度

(1)作为主要负责机电设备管理和运营的监督部门,应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区和地方市级制定的关于“安全进行机电设备的现场安装以及生产”方面的政策法规,并积极了解和熟悉自身企业关于安全生产环节的动态信息,定期展开安全管理的探讨研究工作,努力实现对自身企业内部的机电设备进行现场安装以及安全生产的系统责任领导的目标。(2)还应针对本企业的发展情况,领导和组织相关人员编制企业长期发展和年度规划书,以及在特定时期开展安全施工的计划书,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关于企业内部机电设备进行现场安装以及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以确保各项安全技术和实施经费均落到实处。再次还应积极支持和配合安全管理机构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工作的展开,全面落实关于机电设备进行现场安装以及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积极宣传和推广上级部门编制的关于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对所属监管范围内责任制的推广和落实情况给予严格监督。(3)应定期制定关于安全工作计划书和目标落实计划书,并全面负责监督计划落实的进度,积极协助领导部门展开对安全生产活动的检查,对不同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展开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监督。

3.2加大对设备安装前期安全隐患的排查力度

开展机电设备的架设和安装活动前期,负责操作的技术人员应根据规章制度的具体要求,加大对机电设备安全隐患的排查力度,要求他们对机电设备的检查、试验和调试等基本的检查流程给予高度重视,以保障架设和安装机电设备时准确、安全、牢固。基本的排查力度包括:(1)严格排查电子电气类、大型设备类等重要性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要求认真核查上述设备的螺栓、发条和螺母等小型部件,一旦发现松动等问题,立即采取措施解决。(2)仔细检查焊接接口,尤其是检查焊接口有无生锈、裂纹等问题,检查有无油气泄露迹象,并做到及时处理和反馈。(3)技术人员必须动态监测中小型的设备和机械的开关阀门以及电路的排线是否符合标准,准确无误,避免施工作业中由于电路的突然中止而导致、作业被迫停止,严重时发生安全事故等问题。

4总结

深化设计论文篇3

随着季节温度的变化,EPS板薄抹灰、EPS颗粒外墙外保温墙体的饰面层常出现多处裂缝等质量通病。主要是以下两点原因:1)东北地区的EPS外墙外保温墙体一般做法为由200mm厚轻质墙,外贴60mm~80mm厚EPS板(容重25kg/m3)、抗裂防护层、饰面层等构成。在施工时每块EPS板拼接之间会形成板缝,如果板缝不做技术处理,在构造角度分析,其板缝处只有200mm厚墙体和2.5mm~4mm厚抗裂防护层和饰面层。由于EPS板块未能形成整体而是由若干块拼接所组成,且每块EPS板表面温度不同,从而使每块EPS板的收缩和膨胀不均匀,进而造成整个抗裂防护层和饰面层的受力不均匀。在冬季,冷空气易使板缝处产生结露,冷桥现象和热胀冷缩(夏季雨水渗透)将逐渐破坏EPS保温层和抗裂防护层以及饰面层,最终导致外墙外保温墙体的饰面层出现裂缝。2)由于EPS板保温隔热层热阻大,导热系数0.042W/(m·K),所以造成其紧邻外侧抗裂防护层的热量传导和扩散性不良。在太阳直射时,热量集中在饰面层和抗裂防护层,表面温度将高达50℃~70℃,造成骤然温差(气候、昼夜、季节温度)可达35℃~55℃,最终导致饰面层开裂,进而产生EPS保温层脱落或EPS颗粒保温砂浆开裂以及脱落等质量通病。

2EPS复合外保温文献分析与关键技术

1)据文献[3]调查分析,EPS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以干粉砂浆作为粘结剂,将EPS板粘贴在墙体外侧基层,然后在EPS板外表面用干粉砂浆与耐碱玻纤网格布复合粘贴作为抗裂防护层。由于干粉料砂浆柔性好、收缩性小,且加入添加剂成分,因此具有优异的抗裂性。同时在干粉砂浆中加入适量的纤维,可有效控制裂缝的产生;干粉砂浆与耐碱玻纤网布的复合施工工艺,有效降低受外界温度骤然变化以及不同材料构成而产生的膨胀、收缩变形,并均匀地将由温差和变形而引起的应力向周边分散,从而有效地防止裂缝的产生,满足抗裂防护性要求。2)据文献[4]调查分析,若采用聚氨酯注入粘结不牢固的EPS板和外墙之间缝隙,或修补EPS板块之间接缝,由于聚氨酯的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EPS板,在发泡满灌过程中,既能填补缝隙,又通过产生的粘结力使EPS板与墙体基层粘结成一个整体,有效减少外保温墙面裂缝。同时节省工时,提高工作效率。3)据文献[5]调查分析,胶粉聚苯颗粒保温砂浆料的导热系数一般为0.060W/(m·K),而抗裂砂浆的导热系数为0.95W/(m·K),后者的导热系数大于前者接近16倍。选用胶粉聚苯颗粒保温砂浆料作为外墙外保温的最终找平面层,可使EPS保温层受温度骤然变化产生的热量和应力得到较快释放,面层与抗裂保护层以及EPS保温层之间的温度变化时程更加趋于合理。有效避免构造层之间导热系数相差过大而造成最终面层开裂,从而延缓EPS板抗裂保护层的老化。

3EPS复合外墙外保温的深化设计

粘贴EPS板的粘结剂采用聚氨酯,玻璃网格布抗裂防护层厚度加大为0.5mm~1mm,增厚的最终厚度为3mm~5mm,以干粉砂浆粘贴耐碱玻纤网格布作为抗裂防护层取代传统的抗裂砂浆层,在其上复合20mm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面层。阳角的加强层网格布,在转角处每边各加长50mm,即250mm,最终总长度为500mm,如图3所示。

4施工技术及质量保证措施

1)据国内文献调查,规定压折比要小于3来体现抗裂砂浆的柔性[3],而笔者认为EPS板处于温度变形比较大的环境中,墙体表面呈现动态变化,因此测试动态作用下的抗裂性能指标应该更为合理。而干粉砂浆复合材料由聚合物、纤维、硅粉、外加剂等构成,符合动态抗裂性技术标准,满足与EPS保温层合理搭配的柔性条件。因此,在EPS保温层外侧的抗裂防护层选用干粉砂浆与耐碱玻纤网布构成的薄抹灰(厚3mm~5mm)且玻纤网布设置在抗裂保护层厚度的1/3处(靠近抗裂保护层表面一侧),保证抗裂砂浆面层具有合理的柔韧性与强度。2)在施工相邻EPS板接缝处,采用单组分的聚氨酯泡沫填缝剂,使喷枪嘴插入缝隙之间并注入发泡灌满粘结,宜一次性连续作业,以保证EPS保温层与外墙体能形成一个整体,使其收缩和膨胀均匀,同时减少局部热桥现象,从而有效防止开裂等质量通病。注入发泡的最佳时间控制在EPS板粘贴完且干粉砂浆与耐碱玻纤网布施工之前,喷枪使用完毕必须使用专用清洗剂进行清洗。本文建议的施工环境温度控制在10℃~35℃,风速应不大于5m/s,相对湿度要小于80%。3)采用“无溶剂聚氨酯硬泡喷涂复合胶粉聚苯颗粒外墙保温技术”[6],在门、窗口以及其过梁等容易产生热桥现象的部位,采取的质量保证措施:首先,在门、窗口框和墙体以及过梁之间的缝隙处,选用无溶剂聚氨酯硬泡喷涂和填嵌,保证无空腔的无缝粘贴,控制其施工厚度不超过40mm;然后,在其上复合20mm厚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最后做一层干粉砂浆与耐碱玻纤网布的薄抹灰抗裂砂浆面层。4)门窗洞口、阴角和阳角以及外窗台的细部处理。可以采取的质量保证措施:a.聚氨酯预制件粘贴:控制沿边口预制件之间拼缝严密,当缝宽超出2mm时,用相应厚度的聚氨酯零星片材镶嵌严密;b.制作专用门窗洞口阳角、阴角和窗台模具。首先,将专用模具安装在门窗洞口阳角和阴角以及外窗台等部位,设置空腔;其次,采用喷枪连续注入聚氨酯混合料发泡,最终形成既饱满、又符合平整度和垂直度的聚氨酯硬泡保温层;最后,做一层干粉砂浆与耐碱玻纤网布的薄抹灰抗裂砂浆面层。

5结语

深化设计论文篇4

国内近年来关于生态设计的研究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关于生态设计的内涵和特点。学术界大多认为,生态设计是以生态文明为宗旨的艺术设计,是对科学设计的扬弃和超越,是当代艺术设计的最高境界。生态设计的特点是低碳、环保与可持续,表现为绿色设计、低碳设计、循环设计等方式。二是关于生态设计的理论依据。学术界一般认为,生态设计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据,如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美学以及生态科学技术等。三是关于生态设计的重要意义。学术界普遍认为,推行生态设计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有助于建设“两型社会”、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强我国艺术设计的国际竞争力。

2发展湖南生态设计的有关内容及思路

我们在发展湖南生态设计应着重研究以下三方面的内容。首先,生态设计的基础理论研究。我们应分析生态设计的内涵特点、形成发展、理论依据和重要意义。其次,湖南生态设计现状的调查分析。开展湖南生态设计的现状调查;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最后,我们应提出湖南生态设计的发展思路和对策。一是制定和完善湖南生态设计发展战略,确定湖南推进生态设计的战略目标、主要步骤和战略重点;二是确定湖南推进生态设计的基本原则,即坚持绿色设计与低碳设计、循环设计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公众配合相结合,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与彰显湖南地域文化特色相结合等“四个结合”;三是制定和完善湖南推进生态设计的具体政策措施,如加大政府对生态设计的资金投入,制定生态设计的奖励政策,加强对设计人员(含设计专业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培育,成立省市县各级生态设计协调机构;四是营造推动湖南生态设计发展的文化氛围,如加强生态设计的舆论宣传、加强生态设计网络文化建设、举办以生态设计为主题的群众文化活动、举办生态设计优秀作品的评选及展览等。在发展湖南生态设计时,我们应坚持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建设“四化”、“两型社会”的战略任务,综合运用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美学、生态科学、设计艺术学、公共管理学及系统科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对湖南生态设计发展的基本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研究。首先,探讨生态设计的内涵特点、形成发展、理论依据和重要意义;其次,深入调查湖南生态设计的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最后,提出推进湖南生态设计的发展思路与对策,从而为湖南推动生态设计健康发展提供学理支撑和政策建议。

3研究湖南生态设计的方法

深化设计论文篇5

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界引入包豪斯等西方教育模式以来得到了长足发展,教学培养水平显著提高,但还没有真正植入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要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需要广大从业者的不懈努力,更重要的是在艺术设计理论教育中引入现代艺术设计理念。现代艺术设计注重创新意识、追求与环境共生、尊重人性和文化内涵、历史文脉的延续和当下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1)近年来很多艺术院校出现了过多的注重实践教学而忽略或减少理论教学课时量的现象。这与当下社会需求背景以及办学学科定位不无关系。理论与实践是相互作用又相互促进的关系,理论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基础理论的唯一标准;理论反过来指导实践并创新实践。因此,艺术设计理论教学能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扩展视野,更是学生设计创新的源泉。时代要求我们艺术设计教学侧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设计能力,重点是受教育者在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潜力的塑造。艺术设计理论教学对培养受教育者的设计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起着举足轻重的关键性作用。

2)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中与环境共生理念越来越为世人所重视。清华大学郑曙旸教授在《环境艺术设计》一书中写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艺术设计师们总是比较在意自己作品的个性化表现,注重于作品本身的整体性,从而环境客体成为作品主体的附属品,而不是将作品主体融汇于环境客体中”。艺术设计作品是否与所处环境相共生是现代艺术设计重要的参考尺度。这里讲的“环境”,既包括所处的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也包含了地域民族文化、民俗等人文环境。传统民族文化是经历了历史岁月的沉淀而形成的,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教育的发展存在相矛盾、相冲突、相对立的同时,也有相适应、相协调、相促进的一面。现代艺术设计教育要求继承与发展历史文化脉络的同时必须要以新的思维进行审视并转换。这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的重要使命之一。

2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艺术设计教学存在问题及解决的途径

受到国内大环境影响,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不仅面临着与内地院校同样的困境,也有其独特性。内蒙古地区是蒙古民族集聚地区也是我国草原文化的发祥地,蒙古民族是尚武民族,更是爱好艺术的民族。在内蒙古高校中艺术生的生源比较复杂,有内地农耕地区的学生,也有来自繁华的草原城镇,更有大草原上逐水草而移居的牧民的子女,而且蒙古族学生占相当的比重。因此,多种文化相融合背景下的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必须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习俗、价值观和地域特点。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当下少数民族地区艺术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1)在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校园也和内地院校一样,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比较普遍。日常生活审美化包括浅层和深层审美化之分:所谓浅层审美化是艺术和审美进入日常生活;而深层审美化指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产品内部形成的技术和艺术、功能和审美的统一。这里所讲的深层审美化就像装修好的室内空间,其空间表层艺术形态特征其实就是浅层审美化,而其背后蕴藏的文化、价值观等诸多象征层面的含义就是深层次审美。深层次的审美化是当代社会所崇尚的,也是解决其精神需求的重要内容。我们只有通过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教学,才能提高深层次审美所需产品的内涵,也就是人性的、文化的深层内涵。在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掌握少数民族文化、审美和价值观等理论教学内容,并与相关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才能满足少数民族地区深层次审美化的要求。如:把草原地区的敖包文化、牧民装饰图案文化、游牧生态文化以及宗教文化有序、合理的加入现代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可感知性、参与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学习情趣。

2)内蒙古地区艺术设计教学不管在教学目的上,还是在理论上尚不能与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相适应。现代的设计教育正如许佳所说:“艺术设计的真正目的被人们渴求用技艺力量改变落后的生活状态的欲望淹没。”当前艺术设计过于注重技艺,而忽略了更重要的用艺术设计语言表达民族人文文化、民俗价值观等精神层面的需求。我们现在的理论教育只讲授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思想结合的重要性,没有从实践层面上解决怎么结合的问题,致使很多作品中各种地域元素、民族图案、各种符号等要素简单拼凑,只为形式而设计的现象比较严重。关于这些教育教学上的问题,各国从本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实际出发采用适应性的改革措施。首先是德国,德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始于1919年的包豪斯(Bauhaus),当时的设计学院就强调应当把设计的科学逻辑和艺术表现相结合,强调问题导入代替形式导入的设计模式,并在整个设计教育过程中贯穿设计方法和思想过程;这个设计过程中不追求设计经验,而是要学会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教育教学。问题导入式教育教学模式并不是只讲实践教学,而是在教学过程中要解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相脱离的现状,使得实践和前沿理论研究、地域文化等曾经被忽略的短板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予以弥补并指导设计实践创新。该教育教学模式下,受教育者通过严谨、认真的学习,成为具有实践性、创造性和个性的合格艺术设计师。其次,法国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按年级高低进行分段,以不同的主题式或项目式教学模式为主,几乎没有任何作业的范例和模板作参考,而是把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所有教学环节的观念性内容。这种主题式和项目式教学模式,并不是避开了理论等基础层面的教学内容,而是非常注重老师和同学的交流,通过在交流中相关理论教学等人文素养内容切入到实践中,使得理论教学与实践融合在一起。最后,日本的艺术设计教育是从西方引进到消化,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模式。它们以创新为主线,重视艺术和手工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虽然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了一大批艺术家和设计师,但是它也存在着缺乏本民族人文文化教育的问题。可预见的将来,日本艺术设计理论教育将会更加重视本民族文化相关的内容,并对其进行冷静和客观的评价。以上部分西方发达国家艺术教育中虽然侧重点各异,但是总结起来艺术设计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提高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度和民俗习惯、民族文化为主线的现代教学特点,是值得我们参考借鉴的。

3)内蒙古地区艺术设计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培养模式普遍雷同化是我们面临的又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模式下培养的人才思维相对僵化和单一,是不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社会要求我们培养基础扎实、多元化的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艺术设计教育必须根据社会生活的变化,对专业课程和教学培养模式进行适当改革。为适应现代教育要求,结合上述问题导入、主题或项目导入、手工和艺术相结合等部分发达国家的教学模式经验,适当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使其真正符合地域人文特色的现代教育培养模式。近年来,我区艺术设计院校正在对艺术设计的教学模式进行着一系列创造性改革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的室内设计专业,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加入了建筑设计相关理论和设计实践专题课程,打破了专业设置雷同化,拓展基础和专业领域,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可参与性。另外,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艺术学院开展了与国外联合培养的教学模式,打破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当前,建筑设计教育相对艺术设计教育教学要完善、系统和成熟,并且建筑本身就处在一个相对完整和系统的人文环境中。这一点从建筑史的系统化教学和理论研究中可见一斑。所以,一门学科的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这门学科的理论研究以及理论教学发展水平是否成熟和完善。我区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与建筑设计教育相比,处在相对落后阶段。其教学模式基本上沿用传统的讲授为主,教师的理论沉淀整体不够深厚;学生中有一股“理论无用论”之风悄然升起。他们只关注明星设计师和他们的作品,模仿或临摹大师的杰作,而不探究其背后的文化蕴涵。是否重视理论教育是设计教育中培养“思想”和培养“技法”,培养“设计师”和“劳动力”的一个重要区别。作为设计师,必须具有社会责任感,要有独立思考能力、敏感性和判断力;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人文文化素养;要有思想性和创新精神;要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将学习方法建立在观念和思想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大量阅读和深刻思考之上,现在人们更多地关注观念的表达而非作品的制作。因此,要求受教育者必须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创作和手工相结合的设计学习之路。

5)如前所述,随着我国应试教育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高校过度扩招,各艺术院校遭遇学生文化素养逐年降低、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弱、技能高于理论的错误观念日趋加重。其根源在于我国教育模式与考生选拔制度的僵化和艺术考生文化素质要求偏低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所以,现阶段应该重新梳理招生方式,评价文化素养与合格设计人才间的关联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不仅包含着基础文化知识的学习,还包含着把个人的思想思维、创新能力、专业知识和设计理念传达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后者是合格艺术设计师的必经之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鼓励学生共同讨论和就某一观点进行全方位的提问和辩论,学生的设计思维将逐渐缜密,语言的逻辑会趋于严谨和探索全面而多样化的学业评价方式。这里所讲的多样化的学业评价方式指的是在传统纸面考试评价的基础上加入口头表达能力和把基础理论转换成设计实践的能力。

3结语

深化设计论文篇6

该论坛自2005年举办首届以来,已成功举办4届。本届论坛以“发现之旅”为主题,邀请国内外设计界的专家学者畅谈在设计理念、设计见闻、设计实践以及设计教育方面的最新成果,力图探索、开辟设计的新方向、新领域,提升设计的新境界。论坛分为一个主论坛和三个专业分论坛,主论坛于12月1日上午在深圳大学国际会议厅举行,分论坛于当日下午在深圳大学科技楼3个报告厅同时举行。

在主论坛上,德国包豪斯大学造型学院院长frank hartmann以“美学回归”为主题,第一个发表演讲。他认为,美学是对美的鉴赏与评估,在艺术和设计领域是对新文化现象以及现实经验感受的感知和再现。随着社会发展,现实美学也有一个很大的转型:从美学到无美学,美学的意义突破了可以触摸、可以具体感受到的科技或科技感受承载物。高科技手段所展示出来的设计样品和形式,让我们感觉社会生物科技特征越来越不明显,越来越没有界限。最后,他以设计师凡德菲尔德的一个建筑楼梯设计为例,讲述设计之初设计师曾被要求更功能化,造价要低,要符合当时的需求,但是设计师坚持自己的底线,让我们现在不仅从视觉上看到美,而且走上走下也感到一种享受。frank hartmann指出,设计师就应该坚持这样的“美”。

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赵健紧扣本次论坛的主题“发现之旅”,用没有文字的图片给我们提出了设计发现的两个方向:从行为发现设计和发现环境,并指出中国当下设计关于行为的研究以及关于行为的发现远远不够。他提出,我们可以从世界上任何一种生命形式的行为中去发现,也可以从任何一种环境中去发现去研究,使其设计为人民服务。他认为,这种发现应该是具有时代性的,这个时代不应该是简单意义上的进行时,而应该是未来进行时。

康奈尔大学环境艺术系主任kathleen joan gibson介绍了她最新的“康奈尔大学室内设计模型教学与研究”项目。项目主要对设计语言与室内设计的关系进行研究,希望用新的语言让所有新知识更加可视化。目标是用历史呈现的角度,通过对现当代室内设计的具体实践进行分类归纳,从而产生一套新的图形学。同时,也希望总结出一套全新的设计语言词汇来定义设计的途径和轨迹,并建立一个新的数据库。项目最终的目的就是希望加强设计史和工作室之间的联系纽带,使设计师更明白他们的作品是可以成为时间轴上的一部分,是有时间生命周期和记录意义的,并且使从业人员与客户沟通进行得更加便捷和清晰,使设计工作变得更有意义。

中央美术学院许平教授就中国设计的未来发表了题为“设计的大地——作为新兴经济体国家的中国及其设计活力”的演讲,指出就本质而言,设计是面向未来、构想未来、展现未来、引领未来的事情,并将中国设计界出现的一些对未来的探索称为“向设计的大地回归”。“向设计的大地的回归”包括了回到生活的本源、关注社会的发展、帮助贫困人群、关注民生安全、设计转向乡村,以及设计面向自然界和让更多的人共同参与,共同推进社会的协同创新。向乡村学习、向生活学习,并寻求回归之路的探索是中国设计令人欣喜的未来所在。

西班牙巴塞罗那艾丽萨瓦设计学院的daniel cid moragas教授以“巴塞罗那行动”为主题,向与会者介绍了巴塞罗那市的城市创意、创意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其中,2013年10月在巴塞罗那举办的设计展和论坛上,他们通过实时、实地、实况的调研,用所得的数据,在一面墙上用点线连接的方式将整个流程动态化地记录了下来,具体形象地将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和社会矛盾及时展现出来引起大家的思考。另外还展示了一些倡导学院派设计和商业价值联系,宣扬“和平与希望”,以及用音乐和新媒体将人的生命体征用具体的声音表现出来等项目。最后展示的是一个在美丽的海岛村庄举行的艺术活动,人们将数百只灌满柠檬汁的发着荧光的手套挂满了整个海滩,倡导人们创建和谐的生态环境。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装饰》杂志主编方晓风讲述了“当代设计的创新路径”,提出了创新的三个层面:形式创新、结构创新和社会创新。形式创新区别于形式游戏的形式创新,核心在是否能

读这个时代,在于通过形式把这个时代的精神实质或特点进行更好地阐述;结构创新区别于承重的功能性结构,而是指形成事物关系的结构,更重要的是如何对原始本地工艺的保留和继承;社会创新是通过设计改善社会关系,这里蕴含着丰富的设计机会,生活本身永远是设计首要关注的对象。方晓风指出,协同创新才是大势所趋,只有摆脱视觉生产的逻辑,才能具备协同创新的条件,因此,设计师更应该注重提高综合能力,从生活中寻找设计的本源。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观察》设计栏目主持人祝帅在研究方法上探讨了设计从“艺术”到“产业”的发展过程。祝帅认为,在设计学研究中欠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尚不具备对实证研究方法进行批判和反思的条件。他敏锐地观察到在未来的设计研究中,艺术与科学融合的趋势将会更加明显,提出应该大胆地鼓励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引进入设计艺术学领域中的研究创新。他认为,现在的设计教育当务之急就是在设计院校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增开设计研究方法和设计统计学这两个课程,及时补充社会研究方法的学术训练,并要在未来10到20年之内对新一代设计研究者的知识体系进行系统更新,对他们的研究方法提出新的任务和挑战。

三个分论坛于12月1日下午在深圳大学科技楼1、2、3号报告厅同时举行,分别为环境艺术设计、产品/服装设计、视觉传达/数字媒体艺术分论坛。

环境艺术设计分论坛由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邹明和赵健共同主持。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张琪以“当代工业文化遗存的保护与开发”为题,就后工业文化遗存和博物馆实践同大家进行了探讨,他提出,吴洪利用工业依存做博物馆的文化价值和用空间设计的方法去改变工厂原有的形态机理,用创意设计去发现空间的可能性,对厂房的建筑空间进行重新组合,让工厂的属性变成博物馆属性;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董雅认为在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方面,目前我们的学校培养的学生过于专业和功利,思想不够活跃,指出在学科互动、交叉、配合的过程中才能形成新的创新;广西艺术学院造型学院副院长张燕根以“空间的导演”为题与大家分享了对公共艺术设计的一些感悟,他认为,设计师应当充当导演的角色,指挥着各专业人才共同来完成一件作品,并对这个导演的每步工作进行了细致的介绍,希望设计专业学生可以借鉴或尝试这些规律,多参与项目实践,多做创新探索;姜峰室内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大学客座教授姜峰回顾了设计史上的一次又一次革命,指出每一次设计的革命都是进步的开始,而每一次建筑界新的变革都充分印证了否定之否定的哲学发展观。他认为,设计是在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只有对设计充满热爱、充满激情,才能怀着一种不断创新的精神,对设计进行不断的再创造,为设计的革命不断注入新的含义;最后,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环艺系主任李平以“软实力:空间设计的诗性”为题,指出设计的诗性是向存在本体的回归,是向本真语言的穿越,是面向未来的前瞻创造。对设计而言,只有先行到未来的存在时间,才能作为设计的前摄引导,不断开启并推动设计创新的持续发生,涌现设计诗性生命的原始脉动;大连工业大学环艺系主任刘利剑对后工业时期环境设计的工业属性进行了分享,指出非规则、线性、曲面的建筑成了后工业时期的主要建筑形态,提出了在高速发达的科技的趋势之下,建筑或环境设计未来变化的问题。他认为,在设计当中最重要的还是在于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平衡,尤其是在技术快速发展之中,设计者要把握最新的技术并驾驭它。  产品/服装设计分论坛由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服装系主任罗莹和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林志远共同主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以“大数据时代的设计再思考”为题,率先同与会者探讨了大数据时代对我们的生活、思维、教育以及设计的改变。鲁晓波通过“数字化保护敦煌”“数字化故宫”等多个项目向与会者说明,对于大数据时代的创新,直觉、想象力更加重要;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吴海燕就设计教育的话题进行了分享,探讨了协同创新理念下的设计教育问题,指出了近年来设计教育的同质化、单一化发展局限,整个教育系统缺乏“协同创新”理念。他提出,协同创新设计的原则是人与自然,深层探索未发现的自然是人类设计的本源;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院长熊兆飞提出了“大服装”的理念,把服装看成是集

艺术、技术、科学于一身的,融历史、文化与民俗为一体的大系统。熊兆飞分享了他和同事近年来从专业方向的划分到课程教学实践等服装设计教育方面做的大胆探索和实践;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纺织服装系主任肖文陵认为,中国服装设计要转型首先要创新,创新必须从本质开始,即从创建新的有价值的理念开始。对于设计教育而言,转型就是基于造物结构健全课程体系,以及创建新的有价值理念的相关学科和知识;德国包豪斯设计大学教授、哲学家karl schawelka也就设计教育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未来存在着太多的未知,教育也不可能准确地把握事物的变化,因此,我们需要的是如何找到新的方法来教育下一代,教育学生如何去寻找而不是直接告诉他解决新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面对新问题,并且努力尝试解决问题;武汉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杨先艺对于设计的力量发表了看法,认为人类、社会、经济、艺术、技术等因素的结合是其力量的着力点。设计对经济的推动、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对资源的保护,都是对人类、对社会进步的贡献所在;最后,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副主任王方良分享了他对不文明行为的一些设计思考。他认为,不文明现象是一种粗鄙的设计以及在粗鄙设计的影响下形成的不良习惯。设计应该是具有教育功能的,设计通过产品无声的引导规范使用者。设计影响行为,行为变成习惯,习惯造就文化,文化又会反馈设计,形成一个行为教化的可持续发展。

视觉传达/数字传媒艺术分论坛由方晓风和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李新华共同主持。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叶苹就职业设计师的教育观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叶苹以“艾斯林格实验班”为例分析其教学模式。在教学理念上,其是建在专业之上的一种知识拓宽,它需要的是精英和领袖素质。在教学组织与管理上,采取大师主导、团队教学、组团评价等方式。课程结构强调创新、商业、思维和协同。他主张将当代中国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放到真正的课程实践和探索之中去解决;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教授余强谈到设计界“土豪”现象时指出,土豪设计有悖于设计为大多数人服务的理念,导致资源浪费,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观,使得设计庸俗化。他倡导在东西方设计中,应有朴素的设计思想。他认为,设计是哲学的,因为其体现了一种价值观,对自然资源的节约和珍惜是生态哲学的智慧体现;德国汉堡美术学院教授 matthias lehnhardt就3d打印技术在设计界的影响做了发言。matthias教授通过对多个案例的分析,让与会者了解到3d打印技术在设计上的应用,提出了制造者的文化这个命题。他认为,设计师应该在制造运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把更多的文化带进制造者和制造产业中间;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教师贺沁洋就大数据时代的视觉生存做了最后发言,就大数据时代的商业处理和可视化阶段进行探讨。他认为,其可视化是易于理解的时间格式,可以提供全新的认知角度,并且可以构建有价值的洞察力,指出如果我们的认知和理解力保持不变,我们眼中的这个世界将会因为创新而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理解。

此外,本届论坛中还增加了一个全新的项目:“2013深圳设计营”。设计营邀请了国内外16所设计院校的师生,从事以“发现之旅”为主题的感受深圳、表现深圳的设计创意活动。活动从11月21日至30日,历时10天,让参营师生对深圳——这座引领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进行全面了解、探索和发现,并运用设计来诠释和表达这座城市作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缩影的特色和风貌。设计营共分为工业设计、环境设计、时尚设计和综合设计四大板块,每个板块又分为若干小组,参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调研探索和设计活动。各小组的设计作品也成为设计邀请展的一部分,并赢得专家和观众的好评。2013深圳设计营不但对宣传深圳作为世界设计之都的文化形象、扩大深圳在国内外的文化影响力、推动深圳设计产业和设计教育的发展等诸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增进了国内外设计师生的理解与沟通,同学之间建立起亲密的友谊,临别之际依依不舍,场面感人。

本届论坛和设计邀请展是深圳设计界的又一盛会,它为深圳设计界带来新理论、新观念和各种新发现,进一步促进了中外设计学子的专业交流,以一种新形式为当代设计产业和设计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同时也为深圳这座“设计之都”的可持续发展探索了新方向。

作者单位:深圳

深化设计论文篇7

进入21世纪,国内设计批评的文论逐渐增多。除去商业化的“广告”式批评外,从呼吁“批评”自身的价值与意义,到每逢设计盛事的点评热议,报纸、期刊、网络、会展和各种论坛上的相关评论汇总起来,亦可谓众声喧哗,但分散于各处,却又少见振聋发聩的“强音”,难彰鞭策、促进之实效。应景、浅说和描述,还有隔空打牛式的文化理论玄谈消解了设计批评的价值和力度。

脱离设计本体漫谈文化及社会意义的批判,和仅就景观表象阐发感想与建议一样,喧哗中难得批评的内在本意;对西方现代和后现代批评文论的直接转借,和把中国传统文化概念的笼统套用,也都使得现有的一些设计批评流于浅表化。目前多数批评文论未能在设计现象、理论、历史和批评间找到适合的平衡点切入;也未能在商业批评、文化批评、价值判断和社会批评间理清需要的路径。泛意的诉说,偏颇的强调常满足于自说自话,加之由于缺乏基于共识的交流和回应,并未形成针对特定批评范畴的理论积累。故至今国内的设计批评多是平面展开,在规模上扩大,在涉及面上扩展,但却表现为无序状态,没有在纵深方面有更好的递进。

媒体批评和所谓学院批评是矛盾统一的关系,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是一种互补和关联。应该看到“媒体批评”的即兴容易受到各种利益和情绪控制,局限于形式、成本、趣味和道德等方面,此时的设计成为谈资,批评则常被简化为一种激昂的理想或反对。“学院批评”这一称谓来自文学批评,常作为与大众媒体批评相对应的概念,强调其学术性、专业性和其评述范式的“学理”性。如果说“媒体批评”的普及效应如今已经作出了铺垫,那么人人都是设计师的时代,对“学院批评”的召唤就显得愈发迫切。“学院批评”的理性在于有规范、有标准、有逻辑和言之有据。设计批评不能仅满足于随笔和感性,任何情况下,“深度解说”的批评是支撑各种批评价值的核心。我们需要怀着理性的诚意去深入具体,设法在与由设计师、设计行为、设计现象和设计环境所组成的本体关系探讨中去深化思考,国内设计批评的发展面临进一步的深化和醒思。

适合中国的设计批评体系应该如何建立,本土文化背景下的批评话语是怎样的,批评如何影响实践现状,批评主体的主动性应如何发挥等问题都需要学理性思辨。学理性的批评需要自觉,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会引出对设计批评的标准、方式、途径、意义和未来等方面系列追问,也必然会带来对设计批评自身的批评——设计批评学的构建设想。

二、圈子与共识

批评者和被批评者的关系应该是矛盾统一的关系,交流、配合,在互动中讨论和实践“设计”利益和价值的社会诉求,但理想和现实间总是存在距离。在某种“传统”的语境中,“设计批评的难处,不在作品,也不在视野,首先在人。”这是《装饰》杂志主编方晓风对时下批评的感慨,他认为:“目前的设计批评有两个误区 :‘一、批评会得罪人 ;二、认为批评者的水平要比被批评者高。’从业者心态不好,两三句话不中听,可能就再无来往。”{1} 这种现象或许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人性的弱点”,拒绝批评有时也并非完全出于忠言逆耳,缺乏共识、欠缺真诚更是症结所在。不在一个层面上讨论、不坐在“一条凳子”上讨论、不围绕一个范畴讨论,或者不在一个自律的场域中讨论……这是当下国内设计批评的常见尴尬。批评者和设计师可以相互轻视,理论研究者可以不相往来,评奖活动中的专家可以既是裁判又是运动员,地可以分南北,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都可以在区位行业和协会系统支持的“圈子”内自给自足……此种状貌亦如祝帅《中国当代设计理论历史与现状的综合批评》一文中所描述:“名目繁多的‘设计论坛’都打着‘全国’甚至‘国际’的旗号,但每次论坛的参加者似乎都不是同一拨人。”{2}只有局部“圈子”,只顾集团利益,没有具备高品质专业公信力的统一学术组织,没有真诚、公允、开放的合作机制,在这样的境况下,低层次的“成果”不断重复,规范无从谈起,交流的氛围被懈怠,共识难着边际,自以为是的批评则难以服众。

达成普遍共识是交流的基础,也是经验积累和批评深化的基本路径。设计批评寻求共识的意义不仅在于对规律和规范的把握,更是辨析方向、明确立场,探究在特定社会情境中平衡利益与上位价值诉求关系的基准。担当的勇气、包容的心态、民主的作风和开放的交流机制是设计及其批评健康发展的保证。

三、西方理论与中国“水土”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西方文化、哲学理论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语境深刻地影响了国内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研究,文学批评、艺术批评、设计批评中广泛借用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符号学、女性主义、生态批评和新批评等西方批评范式虽然广受诟病,但却不能拒斥其显见的现实意义。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催生的现代设计依托其文化体系,历经近200年建构了其批评的历史脉络和话语系统,所带来的经验和便利自然会成为中国设计及批评的重要借鉴和参照。但是阶段性的实践过后,人们不难发现,由于文化的质性差异和发展阶段的错位,那种套用西方文论名词、格式、形态的熟练操作,没能掩盖这种批评理论与中国本土问题间的隔阂。中国当下正处于现代化进程当中,且这一进程尚未完善,城乡差异、区位差异、消费差异显著;后现代文化在中国也不存在真实的社会基础,东西方文化观、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也没有因为加入“WTO”而消解;国内发达地区和小众体验更像是现代设计文化的“特区”,其表层器物的现代化不足以代表国内设计问题的大多数。笼统的当代文化批判,不顾设计本体的泛义解说,以及生硬的后现代概念组合,并不能在当今中国社会背景中找到恰切的文脉对应,也难以全面和深入地阐释中国设计的各种具体现象。当中国设计日益走向世界和深入百姓生活时,与之匹配的设计批评须获得富有建设性的实在意义,建构符合中国文化和本土实际的批评话语体系更显迫切。

面对西方批评理论的强势和话语霸权,国内设计理论界已有反思。在接纳西方文化理论的过程中,须要确立自身的主体地位,强调包容性和批判性共存,公允的选择、务实的判断是基本的态度。对西方器物、制度文化中合理因素的参照,需要对应中国的设计传统和社会现实。探寻时过境迁的传统并非要证明自足的资本和所谓“民族化”优势,而是要从中寻找融入现代的文脉依据和其中的智慧与精神。李砚祖在其《设计的“民族化”与全球化视野》一文中认为:“全球化的态势中,发展本土化的设计,从民族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传统精神,用全球化视野创建有民族特色,先进的设计文化,不仅是发展经济、参与国际化竞争的需求,也是建设民族新文化的时代任务和职责。”张夫也、李丛芹则在其《从功能、形式到品行:对中国当代设计批评主要原则的思考》一文中,依据中国传统器物文化理念归纳、提炼出针对当代设计文化的建构原则,包括“以‘适用’为轴心的‘有效’功能、以‘和谐’为特色的‘真实’形式、以‘生活质量’为旨归的‘诗意’品性”等指标方向。

目前来看,这些倡议仍停留于学界讨论层面,要成为实践层面的主流意识,还需要更多考虑批评所在的社会现实。孤立的讨论设计传统及片面于所谓设计文化传承容易走偏,中国设计的现实环境不仅有来自一脉传统的影响,更表现为当下多元文化矛盾冲突中无限丰富、动态鲜活的日常生活。对中国设计的本土服务对象及现实环境的深刻理解和关怀是构建中国设计批评话语系统的前提。

注释:

{1}李云:《意识·态度·方法:设计批评何以成为可能?》,《装饰》2011年第8期。

深化设计论文篇8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理论课程 实践教学 教师角色

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我们归纳为三个循序渐进的环节,这三个环节分别对应着三种逐渐提高与深化的方式,也就是让学生在自学教材与参考资料中完成习题,在完成习题中掌握基础知识与理论;在拓展讨论中解决自学教材完成习题中遇到的存疑问题,同时学会思考与辨析;在相应章节的课题研究与写作中掌握与运用理论与知识,培养综合能力。这三个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的环节与过程,都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学生自己阅读、自己作业、自己提问、自己参与讨论、自己研究、自己写作,在自己的自学实践中掌握知识、学会思考、学会研究与表达。[1]学生成了课堂内外的主体,那么老师将是什么样的角色呢?这就是本文将要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流程、任务、组织的设计者

不是脱离了传统教学法的教师按照教材的既定章节顺序按部就班地讲授课程内容的简单路径,而是要将教学任务延伸到了课前课堂和课后,所以教师在开课前就必须把课前课中课后先做什么中做什么后做什么的流程设计好,真正开课的时候,学生的自主式学习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条理的展开。在整门课程全学期教学中,要设计好这门课整个学期分几阶段教学,这几阶段先教学什么其次教学什么再其次教学什么……程序要清清楚楚;有的课程的教学会横跨好几个学期,其教学流程也要总体规划、阶段和环节清楚。那么在这门课一个学期的具体某一章节的教学中,也要设计清楚每一讲课前课中课后的清晰流程。这实际上相当于设计出理论性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流程计划。比如基础写作课的教学,是先教学文体写作理论,还是先教学贯穿各种文体写作的一般性写作思维与理论?是在各种文体写作教学中穿插穿或适用各种文体写作的一般性理论,还是在一般性写作思维理论教学中贯穿文体写作理论教学?这些都要根据课程总的特点、课程中各章节具体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的特点来综合考虑,作出最合适、最相宜的设计。

流程中的阶段环节清楚了,接下来要设计清楚的是每一阶段每一具体环节学生和老师要完成的任务。要设计出学生预习的教材内容、要阅读的参考资料、要完成的习题、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理论;要预料到学生预习过程中可能会碰到的难点,并设计出预习指导,在预习指导中做出提示;还要设计出每一具体环节可以深化研究的小课题,并对如何进行研究在指导里做出提示。这实际上相当于要设计出各章节的基础知识习题库、各章节的难点讨论题、各章节的研究性课题三套由浅入深的任务性题库。

各环节的实践教学任务设计好了,就要设计各环节具体任务的实施和完成了。要设计出学生自学完成习题后教师如何进行检查,是课堂直接口头测试,还是学生互查互评到一定阶段再进行单元或章节测验;要设计好学生在自学教材和参考材料时遇到的疑难困惑问题的答疑解惑途径与方式,是课堂上讨论解答还是网络平台交流释疑等。要设计好课题研究小论文写作的时间、过程、研究要求及其过程性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的具体办法:要查些什么资料、怎么查、在章节教学的什么时间段开始研究、什么时间开始写作、什么时间进行批阅和讲评以及如何讲评等,这些都要在教学计划里体现出来。

概括起来,就是说,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中教师作为设计者角色,其实是要设计出一本内容详细完备、程序明了清晰、方法具体可操作的实践教学指导书。

二、又专又博有深厚学识有独到见解的学人

如果按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上课,老师、教材依据教案、课件按部就班、条分缕析重点、突出难点,明确地在课堂上全盘讲给学生听,老师只要熟悉熟透教材并能适当配合案例进行讲解,一般不关注学生理解了多少、识记了多少、有哪些困惑、有哪些疑虑、有哪些思考……有作业,也是学生做了,交上来,教师批改登记成绩,一般不会发回给学生与学生交流;有小论文,也是学生写了,交上来,教师批阅完后登记成绩,一般不会与学生交流论文中的观点甚至论文的写法……这样的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其实不高,教师的角色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如果采用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教师的任务就会多得多,要关注的点也会多得多。因为学生成了教学的主体,教学的效果是由学生来主导的,教师得由学生的效果来做出回应和调整。而判断学生学习的效果,不只是要计划好学生该自己学什么、做什么,还要计划好学生学了、做了之后教师如何检查和审核,在检查和审核中才能了解和判断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在设计学生学习任务和检查、审核学生学习效果中,教师要付出的劳动就会相当多,对要具备的学科知识与学问要求非常高。

在基础知识学习与掌握环节设计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等题组成的题库时,要求教师对每门课每一章节的内容有全面、扎实、宏微兼顾的观照,这是作为一个教师对本学科内容的最基本的要求。在章节内容自学环节疑难问题的预测与自学指导及讨论交流的设计时,要求教师对每一章节内容的重点、难点有深入地挖掘、有广阔地涉猎,并且能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系统的思路,这对教师来说,就是个较高的要求了。在章节研究性小课题的拟定及引导学生如何进行研究与写作这一环节的设计时,要求教师对本章节内容与其他章节内容、本章节内容中小课题的相关章节内容、相关章节外资料即小课题的研究现状、主要成果、主要不足、研究价值、代表人物、主要观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之间的承传、发展、演变与差异等有非常全面且明晰的了解、有非常客观理性的判断、有自己独到且公正的见解,这就是对教师的既博且专的非常高的学术素养要求。

比如古典文学史“盛唐诗歌・李白”这一节的教学,教师首先要设计出李白、诗仙、青莲居士、李白诗歌代表作品及代表作品中的名句、李白诗歌代表风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等自述或别人评价的经典语言等内容的基础知识识记题;其次要设计出李白诗歌与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杜甫等人诗歌不同风格比较阅读与体会的方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能真切地抓住不同诗人诗歌的本色;再次要设计出学生研究李白诗歌的小课题:如李白诗歌的天然美,教师本人就得对诗歌的天然美、雕饰美及其在中外诗歌史上的发展演变轨迹,在各时代不同诗人诗歌作品中的不同表现,以及古今不同研究者对这两种不同诗歌美学风格的评价与论述,以及古今不同研究者对李白诗歌天然美的评价与论述有全面的、准确的、深入的了解与研究,才能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与写作,才能真正培养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综合能力。[2]

又如基础写作课“写作的审美标准”这一节的教学,教师首先要设计出写作的审美标准有新颖,新颖之下又有深刻、深远,高远、高妙,奇特、生僻六种相似又相异的具体审美标准,以及各种审美标准对应的基本写作思维方式如:因果思维中的原因分析、背景分析、功能分析、措施分析;超越性综合思维;相似思维;变换角度的构成思维、变换时机的过程思维等等内容的识记练习题[3];其次要设计出理解深刻与深远、高远与高妙、奇特与生僻各种相似又相异的审美标准之间的异同以及其对应思维方式之间的核心含义与运用原理的分析、讨论题及教学引导方式,这一环节的思考、分析、讨论题的引导教学,需要教师不但有扎实的写作思维理论根基,同时要有丰富的实践案例储备,可以在引导、回答学生的疑问、困惑时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最后还要设计出“写作的审美标准”等关于写作学本身的研究课题,或者某作家某些作品的“审美特色”或某作家的“审美标准”追求等关于文学创作的研究课题。这些课题的设计与教学引导,需要教师不仅具备深厚、扎实的写作学理论根基,而且要具备丰富、深广的文学根底及对文学作家的写作经验及其作品的写作特色有清楚、明晰的了解与独到的研究。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自我学习、自我识记、自我思考自我分析、自我查找资料、自我分析判断中得到有力、有序、有效的引导与帮助,才能让学生将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储备,将理论真正内化为自己独立思考的内容,将对理论的思考与研究方法内化为自己的一种本能式的学习、思考与研究的习惯,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就取得了实质性的深入的效果。

再如文学理论课程“文学与世界的关系”[4]这一章节的教学,教师首先要设计出中国传统文论中关于“文学与世界”关系的“物感”与“原道”两种理论,及这两种理论的产生、发展、演变轨迹及各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与思想,各阶段代表人物主要观点与思想对前人的继承与发展对后人的启发与被改变等设计出知识识记型题库;对西方传统文论中关于“文学与世界”关系的“模仿”与“反映”与“再现”等理论的产生、发展、演变轨迹及各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与思想,各阶段代表人物主要观点、思想对前人的继承与发展对后人的启发与被改变等设计出知识识记型题库。这些需要教师有着完整、清晰、扎实的文学与世界关系方面的文学理论基础知识。其次要设计出便于学生理解“物感”“原道”“模仿”“反映”“再现”等概念及与这些概念相关的观点和思想的指导或案例分析库,设计出学生学习这些内容时可能遇到的这些难点问题的讨论、答疑方式,既引导学生学会思辨和分析,又引导学生理解理论与思想。这些要求教师有宽广而深厚的文学理论思想观点积淀及其案例体现储备。最后还要设计出有关“文学与世界关系”这一内容的研究性小课题,可以直接探讨“文学与世界关系”的,也可以是对“物感”“原道”“模仿”“反映”“再现”等理论进行挖掘的,也可以是对这一领域的文学理论家的理论进行重新解读的……这些要求教师自身对这些问题有较深厚广阔的了解、思考与研究,否则,就没法引导学生做这方面的个性化研究。

所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的任课教师,必须是具有扎实深厚学科基础知识,又具有对这些基础知识与理论有全面透彻深入理解、思考、辨析和独到见解且有着相应的丰富案例分析储备,同时还得对这些知识、理论与思想的发展、演变轨迹和历来人们对他们的研究成果了如指掌、深有洞见。这是一个学者必备的素养,只有具备这样的素养,才能指导好学生做好自主有效深入的学习。

三、擅长多种教学技艺的能师

如果说教师具备了学者的素养,是茶壶里煮饺子中煮好了的饺子;那么教师课前设计好的实践教学的三类题库及其实施流程与环节,则是煮饺子要把握的火候;至于,如何把茶壶里的饺子倒出来,则是将这些题库与素养用之于学生的教学技艺问题。

教师将知识识记型题库设计成网上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在网上完成,并让学生在网上互查,然后教师自己再在网上统计、抽查、归纳学生自学效果与存在问题,这样的模式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在线课程设计与操作技能;教师将陈疑论惑、思辨讨论型题库的讨论环节也放在网上平台,也要求教师有较高的在线教学能力;教师将小课题研究论文的上传与批阅也放在网上平台,也要求教师有较高的在线教学能力。

教师将识记型知识自学的效果在课堂上反馈,需要教师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建构及较强的记忆及廓清知识的能力;教师将陈疑论惑、思辨讨论环节中共性的重点难点问题拿到课堂上来深化释疑,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辨析学生言论、记忆学生言论并做出准确判断与反馈的能力;教师将小课题研究性论文的讲评放到课堂上,需要教师具有准确把握各个学生论文阐述优劣、合理与否、当如何改进或修改的能力,如果不能具体到各人各文的个性化优劣、强弱做出合乎实际的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的评价与建议,而停留在一般问题的笼统要求上,就难以让学生做到有实效的学习与提高。这些方面的能力则取决于教师本身的知识储备、理论积淀、学术素养、思辨习惯与语言表达修养等方面的积累与训练。

在课堂上的反馈、讨论与讲评中,因为要尽可能兼顾到不同个性、不同水平的学生人群的不同情况,所以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组织好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达到效率最优化,也是考验教师课堂驾驭、组织、应变能力的重要方面。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将教师讲授与学生的参与讨论及讲评结合起来,将学生自己的阐述与其他学生的交流发言和教师的总结归纳提升结合起来,也是考验教师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驾驭、组织能力的重要方面。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能将理论案例分析化,将理论的解释、廓清变得深入浅出和趣味盎然,也是考验教师语言、思维艺术,魅力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如果一个教师具备了上述方面的教学技能与艺术,那么他就能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操作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概括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需要教师为每一章、每一节设计一套基础知识识记题库、一套陈疑论惑、讨论辨析的思考分析题库、一套关于本章本节的研究性小课题库,并将这些题库合理有序地推入学生的自学流程与计划中,这些自学项目的实施除了需要教师课前丰富而专业的准备与设计之外,还需要教师具有广博专业深厚扎实的学科知识与理论素养以及案例研究与学术思辨储备,而且还需要教师具有将这些设计、这些素养与储备服务于学生、传输于学生、引导于学生、塑造于学生的高超教学技能与艺术。

注释:

[1]李承辉:《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年,第12期。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版。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