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金融危机的特点8篇

时间:2023-09-25 15:59:39

金融危机的特点

金融危机的特点篇1

关键词:金融危机;贸易融资;信用证;特点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1-0092-02

一、贸易融资的含义及方式

贸易融资是指国内外银行对进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的与进出口贸易结算相关的短期融资或信用便利。贸易融资最常见的、最主要的方式是信用证(L/Cs),即开证行应申请人的要求并按其指示向第三方开立的载有一定金额的,在一定期限内凭符合规定的单据付款的书面保证文件。贸易融资方式还包括国际保理、福费廷、票据贴现、担保等。近年来,随着贸易方式的不断变化,贸易融资方式也在创新之中。例如,供应链融资(简单地说,供应链金融就是银行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例如通过应收账款贴现来实现企业贸易融资)正成为贸易融资的新领域。

二、全球贸易融资的特点

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银行出现流动性困难,贸易融资业务规模有所缩减。不过统计数据表明,亚洲国家正越来越多地使用贸易融资手段来支持本国开展国际贸易,全球接近1/3的贸易得益于银行的贸易融资产品。金融危机后,全球贸易融资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融资多以美元计价

由于全球进出口贸易大多以美元计价,因此贸易融资也多以美元融资为主。一般来说,银行的贸易融资能力往往取决于它们获取美元资金的能力。金融危机直接导致美元资金供给减少,这也使得巴西、韩国的央行尝试直接支持贸易融资市场。美元在欧元区以外的区域是强势货币,再加上亚洲市场上信用证的广泛使用,更加巩固了美元在贸易支付中的主导地位。根据ICC(即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国际商会)2012年的报告,超过80%的信用证结算货币是美元,欧元是第二大结算货币,但它只占有很少的国际份额,2010年所占份额是10%,2012年下降为7%。值得一提的是,人民币正占据更大市场份额,虽然它的基数比较低。

(二)贸易融资平均期限在半年以下

根据ICC(国际商会)的贸易数据,贸易融资的平均期限在3.5个月左右,信用证和担保的期限要稍短一些。由于在新兴市场国家,贸易融资通常被视为流动资金贷款的一种替代,这些国家的贸易融资期限会更长些。比如,在巴西贸易融资市场上占半壁江山的ACC(即Advance on Exchange Contracts)就发挥了流动资金贷款的功能,它的平均期限在6个月左右;印度贸易融资平均期限通常也在半年左右。

(三)信用证占据主流位置

根据ICC(国际商会)的贸易数据,过半的全球贸易融资涉及到信用证和担保产品,其余则是短期出口买方或卖方信贷。信用证在全球进出口贸易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支持了约15%的全球进口贸易,2011年、2012年涉及信用证的贸易额约为2.8万亿美元。具体到行业上来看,不同行业对信用证的依赖程度不同。对信用证的依赖程度取决于商业模式、商品属性、企业间贸易的地位、进出口方之间的关系等因素。例如,信用证在大宗商品贸易中使用频繁,因为大宗商品的属性决定了它们易于作为抵押品。

(四)贸易融资中银保合作关系更为密切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银行对各类贸易融资的审批条件变得非常慎重。银行对贸易融资风险的审慎态度使得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更为突显。在很多情况下,银行要求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以规避银行的放款风险。可以预计的是,在未来贸易融资领域中,银保合作关系会越来越密切。

三、我国贸易融资的特点

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贸易出现萎缩,特别是欧美市场表现低迷直接导致我国进出口总额增速放缓,但依然有17.8%的增幅。我国各大银行也在适时推出贸易融资新产品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贸易状况。综合来看,我国贸易融资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贸易融资使用日益广泛,且以信用证为主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进出口贸易日益增长,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作为支持进出口贸易的贸易融资不断受到重视,其能够得以广泛使用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从需求方面来讲,贸易融资利率实现了自由化。与之形成对比的是,2013年7月之前,我国大部分银行信贷利率不得低于中国人民银行设定的利率下限。这造成贸易融资的平均利率要远小于国内银行贷款利率。2012年我国银行贸易融资加权平均利率(贷款人可以是中国银行以及外国银行、企业)为5%,而官方一年期贷款利率为6.31%,实际贷款利率还要远高于这一数值。

第二,从供给方面来讲,银行从监管的角度更愿意提供贸易融资类产品。根据巴塞尔协议Ⅱ和中国银监会相关规定,贸易融资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上被视为低风险资产。贸易融资中的信用证工具尤其受到欢迎,原因是它能够为境内公司提供优惠的境外资金,并且由于不显示在公司资产负债表中,故不占用公司的银行信用。

金融危机的特点篇2

>> 美国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法教学的新特点 国际经济在金融危机后的格局 金融危机下国际资本流动新特点及其影响 试析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格局 从金融危机看国际货币体系 后金融危机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新特点及启示 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看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从深圳看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与企业突围 从国际金融危机看当代青年对《资本论》的热捧 浅析后金融危机时代服务贸易壁垒的新特点 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点及发展趋势 从美国的“蛇皮战略”看金融危机实质 从金融危机看风险的传染与转化 从金融危机看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 从美国金融危机看公允价值的运用 从信用角度看金融危机 从虚拟经济看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美贸易摩擦的新特点及中国的应对策略 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点及中国的战略选择 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新特点和趋势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王琛:《金融危机提速国际格局的多极化进程》(2008-11-17)

[5]孙洪波:《国际金融危机对西半球国际格局潜在影响》社科院网站

[6]赵青海:《2008:国际格局多极化加速前行》《半月谈》,2008年12月24日

[10]张世平:《金融危机・国际格局与中国安全》,《中国国防报》2009年7月21日。

[11]张世平:《金融危机・国际格局与中国安全》,《中国国防报》2009年7月21日。

[12]李兴:《危机与国际格局》,《中国财经报》2009年7月10日。

[13]方祥生:《重回“十字路口”的国际格局》,《光明日报》2008年12月24日。

[14]赵青海:《2008:国际格局多极化加速前行》《半月谈》,2008年12月24日http:///world/2008-12/24/content_10552177.htm

[15]参见叶自成:《对中国多极化战略的历史与理论反思》,《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第1期;

[16]叶自成:《中国实行大国外交战略势在必行》《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1期;

[17]引自佐佐木优:《伊拉克战后美国力量的前景―五位著名专家的美国政治理想》,日〈世界周报〉2003年5月20日;

[18]亨廷顿:《孤独的超级大国》,美国《外交》双月刊1999年3―4月号。亨廷顿:《正在形成的另一种世界秩序》,泰国《曼谷邮报》2001年1月28日。

[19]转引自赖斯:《多极世界不能促进和平》,赖斯在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的讲话稿,2003年6月26日。

[20]钱文荣等:《专家点评:调整震荡凸显全球多极化趋势》http:///world/2008-12/25/content_10555318.htm

金融危机的特点篇3

关键词:金融危机;美联储货币政策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2007年3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申请破产保护,标志着次贷危机爆发。危机进一步蔓延,2008年9月14日,美国第四大独立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这些事件标志着次贷危机已经演化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并迅速恶化。

为了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各国政府和央行都开展了大规模的行动降低金融危机产生的破坏性影响。美联储也同样大刀阔斧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突破了以往的政策框架,在常规货币政策的基础上创新了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和手段,美联储实施了以“信贷宽松”为特征的货币政策,并创新了一系列政策工具。

一、美国主要采用的常规货币政策工具

1.下调利率。从2007年9月开始到2008年12月底为止,美联储连续9次降息,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从5.25%下调至0.25%,利率调整政策力度之大,十分罕见。降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但是其作用尚不足以解决金融体系流动性严重短缺和信贷过度紧缩的问题。

2.利用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和存款准备金率三大政策工具来实施货币政策。金融危机初期,美联储主要通过隔夜操作向市场提供流动性。2007年11月,又增加了43天的回购操作。2008年,美联储进行了多次28天期限的回购操作。2008年,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累计向市场注入了8600多亿美元的流动性,目的是为缓解信贷紧缩状况。

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金融市场的混乱但是也并不完全有效。银行贷款标准提高和信贷市场的功能障碍等因素抵消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并由此导致金融市场更加紧缩。

尽管美联储将央行传统三大政策工具都用上了,但是信贷市场上风险溢价还没有恢复到正常的水平,这迫使美联储不得不进行进一步的动作和创新。

二、美联储应对危机的货币政策创新

概括来说,美联储近期的金融创新主要分为四类:

(一)针对存款机构的工具创新2007年8月以来,美联储在放宽存款机构在贴现窗口借款的条件,降低贴现贷款利率,延长贷款期限等措施的基础上,对银行贴现窗口进行了改革和创新。这些针对存款机构的工具创新主要有:定期拍卖便利等。

(二)针对交易商的工具创新美联储的公开市场操作是在公开市场上买卖证券,证券买卖可以通过两种形式进行:或者直接与交易商买卖证券发放或回笼资金;或者由联储卖出证券,再按照协议买回证券,通过这种回购向交易商贷出资金。

(三)针对货币市场的工具创新为了对货币市场提供支持,2008年9月19日美联储采取两项措施,一是对资产支持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流动性便利进行升级,建立资产支持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流动性便利,扩大美国存款机构和银行持股公司无追索权贷款规模;二是从一级交易商手中收购由“两房”和联邦住房贷款银行发行的联邦机构贴现票据。

(四)针对特定企业和法人的工具创新尽管美联储为应对危机所采取的货币政策前所未有的激进,为稳定局势做了很多工作,而且已初见成效,但信贷市场仍存有相当大的压力。

三、美联储实施货币政策的效果分析

在审视2007年至2009年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时,应该看到美联储货币政策是成功的。美国金融市场已经趋于稳定,美国经济正在走出衰退,近几年将是美国经济全面复苏的时间。

1.反映金融市场恢复融资功能的一个表现就是给小企业的贷款数量。2008年8月至2009年2月期间,美国小企业每月获得的贷款金额为8.3亿美元,2009年2月至9月,该数额上升为13亿美元,9月份当月达到了19亿美元。企业获得的贷款增加有助于经济的复苏。

2.由于美国金融市场日趋稳定,对实体经济产生了良好的作用,美国实体经济已经走出了衰退。2010年1月27日,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表示,美国经济继续在走强,劳动力市场恶化在减弱。美国经济以适中的速度在复苏。美国商务部的数据与美联储的判断是相互支持的。美国经济已经从衰退中走出。

3.美联储在实施货币政策的时候,充分利用信息沟通,告知公众有关货币政策的未来走向,从而影响预期,并影响长期利率。2008年12月底公开市场委员会在声明中表示美国经济很可能在一段时间内维持不寻常低利率的观点。该声明重要作用是引导,使经济朝着政策预期的方向发展。

四、美联储货币政策创新对我国的启示

美联储在应对危机中,采用了大量的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对于我国央行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第一,流动性短缺、流动性陷阱与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实践证明,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从货币供应量的角度来看,危机以来,美联储货币供应量M1和M2均呈现大幅增加。这充分说明美联储货币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

第二,金融危机货币政策传导链条的断裂与应对。正常情况下,央行的货币政策无论是通过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传导,基本原理是中央银行通过改变信贷市场中一些主要指标改变了不同资产之间的收益和风险关系,影响居民企业的资产负债、投资消费等经济行为,从而实际经济活动随之发生改变。

金融危机的特点篇4

一、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外贸运行情况

(一)进出口额增速下降伴随着绝对值同步下滑,对外贸易进入古典型增长周期

2008年10月至2009年11月,我国出口连续13个月负增长,严重程度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在我国外贸发展历程中,1995年11月起出口曾连续8个月负增长,1998年8月起连续9个月负增长。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贸易增幅变化与德日荷等主要顺差国家有所不同,我国是进口增长急刹车,下滑程度比出口更强烈,2008年11月、12月、2009年1月进口增幅较上年同期水平落差达43个、47个、70个百分点,直到2009年5月份,进口降幅才好于出口。2009年12月份,进口已连续两个月转为正增长,出口首次正增长17.7%。从单月贸易额看,2008年前10个月中有8个月份超过2000亿美元规模,这表明进出口迈上一个新的台阶。10月份以后,单月外贸值迅速回落,截至2009年7月份,才逐步恢复到同等水平。降幅明显收窄,环比增长明显。2009年四个季度外贸增长率分别为-24.9%、-22.1%、-16.5%、9.2%;截至2009年底,出口额环比已连续9个月正增长,新出口订单指数也已连续8个月超过50%。顺差增幅大幅减缓。2009年全年顺差1960.7亿美元,同比下降34.2%,比上年减少近千亿美元。出口下降主要是出口量下降所致,进口下降主要是进口价格下降所致。2009年前10个月,出口价格累计下降6.4%,进口价格下降16.9%。主要资源性产品进口价格降幅超过两位数,前11个月,铁矿砂下降43.9%,大豆下降26.5%。

(二)两种贸易方式所占比重发生逆转,2008年成为一个“拐点”

1994年加工贸易比重首次超过一般贸易,并一直持续至2007年。2008年,我国一般贸易占进出口总额的48.2%,比重首次超过加工贸易7.1个百分点。2009年,两者相差7个百分点。出口方面,2009年头5个月出口降幅一直大于一般贸易。6月份以后,加工贸易出口明显回升,2009年加工贸易出口5870亿美元,同比下降13.1%,一般贸易出口5298亿美元,同比下降20.1%。进口方面,一般贸易表现明显好于加工贸易。2009年加工贸易进口额下降14.8%,一般贸易下降6.7%。截至2009年底,一般贸易进口已有4个月份转为正增长。过去几年我国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部分连创新高,增值率2008年末达1.78,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增值率还是有所扩大,为1.82。

(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好于整体水平,初级产品进口降幅明显

我国大部分出口商品依赖传统发达市场,2008年,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261类产品中有103种30%以上的份额为美日德三国,其中22类产品一半以上的出口市场是这三个国家。金融危机爆发后,三国经济增速明显下滑,对我国出口增长的影响是巨大的。而劳动密集型产品需求弹性小,受金融危机影响相对较小。轻纺产品出口降幅明显低于其他产品,前11个月,服装、箱包、鞋类、家具和玩具出口额分别下降11.6%、10.5%、6.1%、7.9%和11%,低于18.8%的整体出口降幅;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下降16.7%和13.2%,也好于总体出口情况。进口方面,2008年我国初级产品进口比重上升了6个百分点,其中非食用原料(SITC2),矿物燃料、油及有关原料(SITC3)一跃成为第二大、三大类进口产品。2009年前11个月,初级产品降幅更为明显,原油、成品油、食用植物油、铁矿砂及其精矿分别下降37.5%、47.7%、32.7%和22.3%。

(四)国有企业受影响最大,私营企业表现较好

2009年前11个月,国有企业出口1702.2亿美元,同比下降28.5%,超过整体出口降幅9.7个百分点,5月份以来月度降幅都超过30个百分点;进口同比下降23.3%,超过整体进口降幅7.5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波动程度基本上与整体水平相当。其他性质企业(民营企业为主)降幅明显低于整体贸易降幅。各种企业表现不同的直接后果就是国有企业所占比重继续下降,民营企业所占比重显著上升。前11个月,国有企业出口占比15.9%,比2008年下降2.1个百分点,民营企业所占比重上升1.4个百分点;国有企业进口2559.1亿美元,占比28.7%,下降2.6个百分点,民营企业所占比重上升3个百分点。

(五)传统市场份额上升,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出口难度加大

增速方面,2009年,出口美国2208.2亿美元,同比下降12.5%,出口日本979.1亿美元,下降15.7%,稍好于总体水平。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出口难度在加大,对韩出口536.8亿美元,下降27.4%,巴西下降24.9%,俄罗斯下降47.1%。保份额方面,据日本海关统计,2009年前10个月,日本自中国进口992.2亿美元,占日本进口总额的22.3%,所占份额提高了3.9个百分点;美国自中国进口2423.5亿美元,占美国进口总额的19.1%,提高3.5个百分点。前7个月,欧盟自中国进口1614.3亿美元,占欧盟进口总额的17.4%,上升2.9个百分点。但在某些新兴市场上,份额有所降低。

二、三次“大落”的异同

1995年11月起、1998年8月起、2008年11月至今是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速明显大落的三个时期。相同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出口下降对GDP影响很大。1996、1998年出口增幅低于GDP增长7个百分点左右,预计2009年增幅差距在25个百分点左右。2009年前三季度GDP7.7%的增幅中,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为负3.6个百分点。二是在每次大落之前,都是国内面临经济过热的压力,进行了大范围的政策“强势调整”,再加上人民币币值波动、国际市场形势急剧变化等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外贸形势异常严峻。

不同点主要有:一是我国经济开放程度目前远远高于1998年水平。1996、1998年外贸依存度为30%左右,2008年已提高至60%左右,国际市场的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对我国产生极大的“蝴蝶效应”。二是1996、1998年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超过50%,为历史最高水平,2008年我国加工贸易所占比重下降了10多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开始占据主体地位。三是1998年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在进出口总额中的比例为47.8:48.7:3.5,2008年调整为23.9∶55.1∶21.1。当前,民营企业适应能力强,成为带动进出口恢复增长的重要力量。四是1998年我国对德日美进出口占总额的39.3%,2008年降低至27.9%,市场多元化战略继续推进。

上述外贸领域各种新的变化启示我们,下一步应该把调控重点逐步转移到一般贸易、民营企业和非传统市场上来。

三、调控成效及发展趋势

2008年以来,国家在扩内需保增长的同时,在贸易、非贸易领域密集而频繁地出台了稳外需保份额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综合来看,调控取得了积极成效。

当前,我国外贸增长企稳回升势头明显,考虑到2009年贸易规模基数小,且鼓励外贸发展等政策措施正在产生效果,预计今年外贸将转为正增长。但是,还不能简单地把这种回升加快等同于实际运行状况出现了根本性改善,准确判断未来发展趋势,必须认真研究以下5个因素:

一是外部需求萎缩导致出口减少仍然是头号难题。今年世界经济发展形势预期总体好于2009年,但需求很难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世界主要经济体实现复苏仍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短期内迅速复苏的可能性不大。二是融资环境没有明显改善。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贸易融资成本的上升和融资缺口。根据WTO报告,2008年年底全球贸易融资缺口为250亿美元。当前,我国贸易融资缺口也较大,特别是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并未明显改善。三是贸易成本居高不下。目前我国综合出口退税率已上升至13.5%左右,进一步提高将给财政带来相当大的压力。此外,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我国出口企业的价格竞争优势正在逐步丧失,对出口持续快速增长明显不利。四是本币持续升值压力很大。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2005―2008年,本币分别比上年末升值2.56%、3.35%、6.9%、6.9%,这对部分中小企业出口影响比较大,对大量使用进口原材料、中间产品的行业和企业比较有利,但由此引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缺乏大宗商品进口定价权,往往是中国在国际市场上买什么商品,什么商品价格就飞涨,这对我们极为不利。五是贸易保护主义肆虐。2009年前11个月,我国遭受103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约120亿美元。在我们高度关注发达国家对我国频频发起贸易争端的时候,发展中国家也开始趟这潭浑水。比如,金融危机以来,印度成为对华贸易救济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远远超出美国和欧盟。

四、政策建议

出口方面,短期内,应继续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对初级产品和资源性产品,可以适当微调出口关税率;对一部分生产成本上升明显的制成品出口,适当提高出口退税率;对资源密集、土地密集、能源密集和高污染产品,降低或逐渐取消出口退税,从而达到改善资源配置,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目的。进一步修订或调整加工贸易禁止性、限制性目录,突出区域差别、行业差别,放松银行保证金台账要求,减轻加工贸易企业的成本负担。

中长期内,一是综合运用增加技改投入、信贷、税收等多种措施,鼓励企业提高质量、研发、营销和服务等方面的竞争力,努力增强我国出口产品的综合竞争优势。二是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小幅升值的走势。适当减缓升值节奏和力度,人民币汇率年度升值幅度保持1―3%较为适宜。三是大力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要结合目标市场需求规模、目标国经济增长速度以及中国在目标市场上占有率的增长幅度等因素,科学选定重要出口目标经济体,制定优先贸易伙伴国的出口行动计划,下大力气开拓南亚、中亚、南美、东欧等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出口市场。四是积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各部门要密切跟踪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做好信息预报,防范相关国家以贸易技术壁垒限制我国商品出口,并引导和帮助企业合理利用国际规则保护自身。

金融危机的特点篇5

宋宏:谢主任,你好!在论坛上听你发表关于广东在产业转移方面的经验总结和你的研究观点,感到深有启示。工业革命以来,在世界多元化的过程当中,产业的转移和承接转移一直在不断地发生,应该说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你知道,当下中西部地区许多省区纷纷提出承接东部和海外产业转移的战略谋划,国务院今年批准安徽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即是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可见国家也在倡导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广东是中国率先开放、最早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东部省区之一,所以我们很希望更多了解广东的经验,还想学习你的研究观点。

谢鹏飞:不客气,我们互相交流吧。应该说,承接产业转移对广东人来说是体会非常深刻的一个题目。广东原本是一个农业省,改革开放以来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和承接境外产业转移的省区,从而实现了从一个农业省到工业省的跨越,又到经济大省的跨越。同时,广东又是最早在中国推动产业向外转移的省区,这种向外转移的目的,也是在于谋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再一次的重新跨越。

宋宏:广东30年来发展的轨迹表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是实现广东经济跨越的成功之道。在这次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经济学界有许多学者认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将伴随着新一轮产业转移。那么,与20多年前广东承接的产业转移相比较,“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新一轮产业转移有什么趋势和特点呢?承接产业转移如果不知道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特点,那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谢鹏飞:你这个问题提得好。那么我就简要讲一下自己对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一些新趋势和新特征的认识。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后发地区实现加快发展的最佳途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产业转移经历过三次大转变,第一轮从上世纪的40年代到50年代,主要是美国的产业向外转移。第二轮是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延续至80年代,日本、德国向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转移。第一轮的产业转移大概持续了20年,第二轮转移也持续15年多,第三轮转移是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到本次金融危机这段时间,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承接和发展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这也有20年时间。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得益最大的也就是率先开放,主动承接了第三轮国际产业转移,所以广东能够从纯粹的农业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最后加快或者是完成了自己的工业化进程,成为中国的第一个经济大省。究其原因,实际上最主要的就是得益于那轮的产业转移。现在开始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我个人认为现在有一些新的特点,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

第一,产业转移呈现梯度转移的特征,从过去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开始逐步扩展到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层次越来越高,而且是国际和国内的产业转移、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同时转移。在转移的产业门类上,传统加工制造业的转移正在持续地减少,而现代服务业的转移不断增多。在产业转移的形态上,直接投资方式的转移持续减少,项目外包方式的转移不断增多。比如说现在国际外包市场,到2001年是1500亿美元,而到2008年国际外包已经扩展到5850亿美元,估计未来5到10年,国际外包市场,服务外包市场,将以30%到40%的速度递增,服务外包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从长期来看,国际产业转移的规模,特别是这次新一轮的规模,必将进一步扩大。这是第一个启示和特点。

第二,转移方式的日趋多样化。跨国公司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这一轮的产业转移已经突破了过去把整个产业向国外转移的方式,而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和多个国家共同承接已经成为重要的模式,而且跨国公司的收购和兼并迅速发展,并日益成为国际投资和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

第三,产业转移的周期不断缩短,国际产业分工向产业内分工延伸。一般来说,最初的产业转移只是发达国家适应比较优势变化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落后产业的结果。就是说,发达国家过去主要是向低产业梯度的国家转移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但是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国际产业竞争的激烈化,各国往往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抢夺市场先机,纷纷在目标市场国生产,其跨国转移的原因不再仅限于向外转移不具有优势的落后产业,而是把先进产业包括高端服务业也同时转移到低产业梯度国家和地区,这就使得产业转移的周期大大缩短。随着周期的缩短,国际产业分工也就从过去产业之间的分工向产业内分工延伸,以发达国家为主体,由生产环节向研发环节和品牌营销环节延伸。这也是这轮产业转移比较明显的特征。

第四,区域内产业转移成为新的趋势。在经济全球化格局中,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得到加速发展,从而推动了区域内的产业转移,这就成为了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特点之一。随着世界区域经济集团化步伐的加快,区域内的贸易和要素自由地流动,国际投资和产业转移的区域内部化必将成为未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趋势。

以上说的是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反观国内,实际上国内的产业转移也有些新的特征。第一,产业转移的范围在逐渐扩大,速度也在加快。第二,产业转移的内部化趋势明显,比如说广东、江苏等省纷纷推荐省内发达地区向省内欠发达地区转移。第三个特征,转移行业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东南沿海地区向外转移的主要是对资源、能源依赖性较强的上游产品。第四,转移方式日益多元化,出现了主业带动型转移、执行式转移、资源利用型转移或者市场扩展性转移等等多种模式,产业的整体搬迁和抱团转移的趋势比较明显。这是我认识到的新一轮的国际国内新的产业转移的特点。那么中西部地区要承接产业转移,确实要根据新的趋势和特点来谋划自己如何承接。

宋宏:我们注意到,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广东提出了“双转移战略”,一方面转移出去部分产业,另一方面承接新转移进来的高端产业,广东有学者称之为“腾笼换鸟”。显然,这是一个不同于以往广东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的新战略。那么,广东为什么要提出和实施“双转移战略”,这种“双转移”模式对中西部地区有没有规律性或者是经验性的借鉴意义呢?

谢鹏飞:广东提出和实施“双转移战略”后,就有不少人发出一个提问:“广东的产业转移是被动呢还是主动呢?”实际上,这里既有主动的因素,也有被动的因素,实际上被逼迫转移的因素更大。广东改革开放30年间,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成就了广东30年的辉煌,但是30年走下来以后,特别是经过这次的金融危机的冲击,广东深深地感觉到或者是深切地面临着发展的困境。困境在哪?实际上就是三个难以为继。第一,长期高度依赖外国市场,这种战略路子,在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特别是金融危机的形势面前难以为继。第二,广东是最早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但是它的产业层次低、技术含量低,所以在30年后的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特别是技术革新和新技术革命的激烈国际竞争中,这些产业发展难以为继。第三,长期依靠高消耗、高排放这种增长模式,在受到资源、能源、土地等要素资源的刚性约束情况下,这种模式难以为继。所以,实际上广东由于三个难以为继,逼迫着广东转变发展方式,不是要转不要转的问题,而是必须加快转的问题。同样,广东的产业也不是要转不要转的问题,而是必须加快转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金融危机刚起来的时候,广东当时就提出“保增长,但绝不保落后生产力”的原因。对广东这个战略和策略,有些媒体还炒了一阵,说广东跟国务院“对着干”。这是曲解和误解。

事实上,广东的产业转移不是从现在才开始的,广东最早提出产业转移是2004年,正式出台文件是2005年,只是广东最早的产业转移的文件就叫产业转移飞地、工业飞地、工业园区飞地。珠三角地区已经没有土地可用,所以到那些欠发达地区要一块地,共建产业园区就叫工业飞地,正式推动从2005年就开始了。后来广东就提出了产业转移,同时还要推动劳动力的转移,即农村人口向新城镇转移以实现城市化,这是广东“双转移”的另一层含义。在应对金融危机中,2008年5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推进产业转移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和八个文件,为珠江三角洲的升级提供了空间,也为粤东、粤北地区提供了加快发展的机遇,提升了自身的产业结构水平。通过双向的互动,奠定了广东目前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框架。

从实施的初步效果来看,随着广东双转移的推动,出现了三大现象。第一个是产业转移有序推进,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取得了比较积极的成效。广东这几年全力推进产业转移园区的建设,强化珠三角以粤东西北地区的产业协作,促进上下游的错位发展,逐步形成了互利共盈的产业协作体系。格局大概是这样,装备制造和配套产业开始向珠三角地区和山区梯度转移,石化、钢铁、船舶工业向沿海地区转移,珠三角地区加快布局战略新兴产业,着力发展总部经济,抢占高端产业发展高地。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东西北地区的特色经济快速发展,新的产业集群迅速形成,产业集聚也显出成效。劳动力的机能素质和区域配制也明显优化,欠发达地区的人口总量和结构得到了改善,2009年广东省级的产业转移园区实现的产值将近一千多亿元,同比增长了17%,这是一个效果。第二个是加强规划引导和园区合作共建,区域间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产业转移涉及全省,政府是很重视、很注意的,主要是以规划来引导,而且要认真考虑到布局的合理性。现在广东全省认定了省级产业园区34个,也就是说欠发达地区的地级市至少建有一个省级的产业转移园区,去年到今年省级产业园区开发面积超过了16万平方米,入园的项目超过了2000多个,主导产业的进驻成为园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多数主导产业的投资额税收额占比都超过了50%,广东这几年用400个亿来扶持推动全省的产业转移。第三个是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探索农村劳动力落户城镇的新模式。为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建立普惠制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体系,广东从2008年开始,每年省财政拿出10个亿,按照每人1400元到1800元的标准免费培训,大概要拿100个亿左右,持续地进行劳动力培训。2009年广东全省免费培训的劳动力超过82万人,转移就业的达到128万人。到2009年底,全省的人才总数达到1240万人,同比增长了17.7%,34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吸纳了劳动力39万多人,本地劳动力26万多人,占68%。现在广东也在改革户籍制度,农民工转移出来按照积分方式来加快本地和外来农民工入户城镇。广东大力度地推动产业和劳动力转移,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条路还很长,还要继续走下去。但是,必须这样做,否则将在新一轮的发展中被淘汰。

宋宏: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大趋势下,应该说是处于梯次发展和产业梯次转移的格局中,承接产业转移是一个历史性机遇,并且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也必需转移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加快城市化进程。我想再探讨一个问题:从广东的经验来看,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应当注意哪些环节,采用哪些策略?对此你有何建议呢?

谢鹏飞:对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问题我没有深入调研,所以我的看法不一定有针对性。但是从宏观层面或者从广东的实践来看,中西部地区真正要更好地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确实有几个方面是要注意的。

第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形成共识,这样才能真抓实干。解放思想这一条我不想讲太多的理论,但是解放思想非常关键。就广东的经验看,广东改革开放30年来,一路都是伴随着思想解放走过来的,“双转移”也是在思想解放大讨论当中,大家得出的一个成果。可以说,解放思想的空间有多大,扩大改革开放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在区域一体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在封闭的环境当中发展,只有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我们才能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技术,也才能承接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发达国家毕竟现在达到产业转移这个阶段,相对来讲,和产业承接地区的理念是不太一样的,你如果不真正的解放思想,就很难真正有效对接。

第二,要优化发展环境,提高产业转移的吸引力。目前加快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位分工格局,已经成为国家的政策取向和重要战略。这里要看到,承接方的土地、资本、劳动力的要素优势,究竟能不能转化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优势,关键还取决于承接地、承接方的体制机制的优势,特别是法制和承接环境的优势或者是软成本的优势,所以我认为应该深化对投资环境重要性的认识。要有这个思想和理念,就是以提高环境竞争力来增强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这些年来在政府软环境方面我们都是说政府机构改革,实际上我认为应该是政府职能改革,而不是机构改革。我们多年来的机构改革换汤不换药,合了又拆,拆了又合,都是围绕着机构改革。实际上,应该是以政府职能改革做文章,关键是政府职能合理化和行政法制化,所以政府的职能改革非常重要,这是软环境的重要方面。

第三,调整产业结构,强化基础支撑,来夯实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否具有配套的能力已经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基础,产业配套能力越强,对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就越大。所以我觉得,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承接得好,关键要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在自己的基础工作中一定要突出增强产业的配套能力。当然,配套能力包括优良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好土地和资金的保障需求,努力拓宽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转移,产业转移在国内外上市等等。广东的外向型经济之所以发展那么迅速,跟广东具有健全的口岸体系是分不开的,深圳一个市就拥有12个一类口岸,5个二类口岸。比如,中西部地区承接了沿海的出口加工制造产业,就需要进一步健全海关等涉外机构,加快完善口岸服务体系的步伐,积极推进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海关合作,可以搭建属地申报、口岸应收的区域快速的通关平台。

第四,加快城市群和工业园区的建设,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主战场。首先,城市群的建设对接纳产业转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城市群的功能健全完整,为产业服务的条件完善,也是转移进入产业的市场。其次,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中西部地区要想承接好产业转移,必须强力推进园区建设,通过打造产业承接的平台,通过园区来促进产业的集聚发展。我提个建议,现有的产业专业园区当然要把它建设好、规划好,同时还可以支持一些园区跟沿海各省区的园区合作,共建园区。深圳现在就跟内地的省份合作建立园区,采取税收分成、利益均沾的办法。这些新的方式应该多加探索多加实践。

第五,创新产业转移的承接模式,增强抢抓机遇的能力。这里主要的关键在于主动性,主动作为。承接产业转移关键是你怎么做?只要你主动作用,只要你积极出动,都可以承接到产业转移。我认为,这轮的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产业转移如果是10年的话,到现在已经过去三四年了,剩下的时间不算多了。在剩下不多的时间里,中西部地区需要争分夺秒、主动作为,以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创新招商模式,才能获得机遇。中西部地区目前这轮承接产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不要盲目地引进顶尖级的技术。我不是说不能搞高科技,我说的是不要盲目地引进顶尖级的技术或者产业,因为顶尖级的技术或者产业引进来要跟当地产业有一定的关联度,如果没有关联度,想引进也难,引进来了也没有意义。中西部地区许多地方在目前来看仍然是速度型增长阶段,当一个地区处在速度型增长阶段时,根本要求还是量的扩张,所以承接的产业一定要跟当地产业有密切的关联,一定要从自己实际出发,不要好高骛远。

金融危机的特点篇6

2009年,全球225强的国际市场营业额为3837.3亿美元,比2008年的3824.4亿美元(2008年数据已修正)增长0.34%。其中,美国和欧洲市场营业额降幅明显,分别下降16.5%和11.7%。除电力、供水、污水垃圾处理、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项目外,其他行业市场均出现了程度不一的萎缩。

一、市场主体:美国承包商数量锐减,发展中国家承包商迅速成长

(一)承包商国别构成

金融危机对欧美承包商影响很大,美国公司首当其中,人选225强的美国企业从2007年的35家锐减至2009年的20家。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承包商迅速成长,跻身榜单的中国和土耳其企业数量再创纪录,分别从2007年的51和23家,增至2009年的54和33家。

(二)承包商业绩

尽管人选225强的发达国家承包商数量减少,但它们的完成营业额仍占国际市场营业总额的四分之三以上,行业集中度较高。62家欧洲企业完成营业额2000.13亿美元,平均营业额32.26亿美元;20家美国企业完成营业额497.33亿美元,平均营业额24.87亿美元。

从国际市场营业额增幅来看,加拿大、韩国和中国的承包商业绩均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分别达到54.95%、43.25和17.06%。

(三)行业领军企业业绩

2009年的全球前十强名次变化不大,仍为欧美承包商牢牢占据,霍克蒂夫公司(德国)、万喜集团(法国)和斯特拉巴格公司(奥地利)依然名列三甲,柏克德集团公司(美国)、布依格公司(法国)、斯勘斯卡公司(瑞典)、SAIPEM(意大利)、比尔芬格柏格建筑公司(德国)、福陆公司和泰克尼普集团(法国)分列第四至第十位。2009年全球十强的总营业额为1373.5亿美元,比上年度的1455.8亿美元减少了5.7%。

(四)中国企业业绩

2009年,中国国际工程承包商业绩突出,入选企业数量继续增加,新生力量迅速成长,营业额增幅明显,平均营业额有所增长。

人选全球最大225家国际工程承包商的中国企业数量再创纪录,达到54家,连续三年保持在50家以上。泛华集团、南通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通三建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南通六建建设集团首次入选该排名。

入选企业完成营业额合计505.9亿美元,比上年的357.14亿美元(2008年数据已修正)增长41.6%。企业平均营业额为9.36亿美元,比上年的7.14亿美元上升31%。

尽管中国企业排名普遍提高,平均营业额增长较快,但大部分企业排名比较靠后,国际市场营业额较欧美企业差距较大。全球225强平均营业额为17.05亿美元,中国企业的平均营业额只有它们的一半。54家中国企业的国际市场完成营业总额仅占全球十强的36.8%。

二、行业市场:传统行业普遍低迷,基础设施建设凸现亮点

2009年,制造业、电讯、供水、危险废弃物处理、工业和房屋建筑行业市场出现衰退,投资额大幅缩减。与此同时,电力、供水、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保持增长,呈现发展潜力。

(一)交通运输

2009年,交通运输行业共投资1123.4亿美元,占国际市场总营业额的29.3%,比上年增长10.6%。

作为交通运输行业的前十强,万喜集团(法国)、斯特拉巴格公司(奥地利)、布依格公司(法国)、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霍克蒂夫公司(德国)、柏克德工程公司(美国)、FCC(西班牙)、比尔芬格柏格建筑公司(德国)、斯勘斯卡公司(瑞典)和RoyalBAMGroupNV(荷兰)共完成营业额594亿美元,占该行业112.3亿美元总投资额的52.9%。

(二)石油化工和工业

石油化工行业营业额合计914.2亿美元,占国际市场总营业额的23.8%,同比增长0.64%。工业领域投资额合计206亿美元,占5.4%,同比下降10.44%。

石化和工业领域的前十强企业包括Saipem(意大利)、柏克德工程公司(美国)、泰克尼普集团(法国)、福陆公司(美国)、凯洛格布朗路特公司(美国)、福斯特惠勒公司(美国)、Petrofac有限公司(英国)、联合承包商国际公司(希腊)、McDermott国际公司(美国)和比尔芬格柏格建筑公司(德国),共完成营业额578亿美元,占该行业投资总额的51.6%。

(三)房屋建筑业

房建领域投资萎缩,降幅8.59%,总投资859.9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22.4%。

该行业前十强完成营业额464亿美元,占国际市场营业总额的54%。排名前十位的公司分别为霍克蒂夫公司(德国)、斯勘斯卡公司(瑞典)、鲍维斯林德(澳大利亚)、斯特拉巴格公司(奥地利)、鲍佛贝蒂公司(英国)、布依格公司(法国)、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Royal BAMGroupNV(荷兰)、万喜集团(法国)和FCC(西班牙)。

(四)电力

电力市场发展迅猛,营业额为356.9亿美元,占国际市场营业总额的9.3%,同比增长33.57%。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在电力行业力拔头筹,与现代工程建筑公司(韩国)、Abeinsa SA(西班牙)、Iberdrola Ingenierla y Con-struccion(西班牙)、Grupo ACS(西班牙)、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GrupoIsoluxCor-san SA(西班牙)、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中国)、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和Maire Tecnimont SpA(意大利)共同完成147亿美元营业额,占电力市场总投资的41.2%。

(五)供水

供水市场的营业总额为112.2亿美元,占国际市场营业总额的2.9%,同比增长17.5%。

行业前十大公司,霍克蒂夫公司(德国)、IMPREGILO公司IMPREGILO SpA(意大利)、撒利尼建筑公司(意大利)、联合承包商国际公司(希腊)、斯特拉巴格公司(奥地利)、万喜集团(法国)、

SNC-Lavalin国际公司(加拿大)、斯勘斯卡公司(瑞典)和中地集团公司(中国)共完成营业额65亿美元,占112亿美元总投资的58%。

三、地区市场:欧美市场萎缩,发展中国家相对稳定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欧洲与美国的建筑市场波动较大,债务危机促使各地政府削减开支,建筑业的投资和消费支出均有所减少。2009年,225强在欧洲完成的国际市场营业额为1141亿美元,同比下降11.7%,但欧洲仍是最大的国际建筑市场,占全球市场的26.3%。美国位居第四,占9.1%,投资额达348.8亿美元,同比下降16.5%。

中东地区部分石化项目暂时搁浅,但在中东国家经济结构多元化发展趋势的推动下,基础设施和工业领域投资增加。因此,2009年中东市场规模与上年基本持平,225强完成营业额775.6亿美元,占市场总额的20.2%。35家中国企业完成营业额83.9亿美元,占市场总额的10.8%。

亚太地区仍为全球第三大地区市场,225强完成营业额731.8亿美元,增长6.8%。46家中国企业在亚洲地区完成营业额182.1亿美元,占市场总额的24.9%。

基础设施建设拉动了非洲市场的增长,2009年225强完成营业额568亿美元,同比增长31.2%。47家中国企业在非洲市场竞争力较强,共完成营业额208亿美元,占36.6%。

最大的225家承包商在拉美、加勒比地区市场完成营业额238.4亿美元,同比增长13.7%。西班牙、意大利等南欧承包商在该地区表现突出,完成营业额121亿美元,占该地区营业总额的44.6%。

四、国际建筑市场发展展望:互利共赢前提下的恢复性增长

在未来几年内,金融危机仍将继续影响国际建筑市场的发展。但总体来看,增长和发展将是各国政府和企业共同的利益诉求。

(一)基础设施投资保持增长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发动机。预计未来几年,各国政府仍将加大基建投资力度,以此带动经济复苏。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各国进一步开放市场,人员和物资流动也将进一步加快。因此必须推动基础设施的发展适应这些新的变化。未来的基建项目将呈现可持续性、高效能、高品质的发展趋势。此外,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必须符合新的环保标准,向低碳、低污染方向发展。

(二)公共投资缩减,私人投资存在商机

受欧美等主要经济体复苏缓慢等因素影响,未来几年,发达国家的公共投资将较为谨慎。与此同时,公共资本和民间资本将不断尝试合作共赢的新模式,最广泛地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促进经济共同发展。

金融危机的特点篇7

[关键词]美国;金融危机;高等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协作;信息技术服务外包;赛博基础设施;绿色IT;身份管理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11-0005-07

引言

EDUCAUSE是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专业化非营利性组织,它将高等院校与政府、企业、基金组织以及其他的非营利性组织联系在一起,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来完成对高等教育变革的使命。2002年1月1日,EDUCAUSE成立了应用研究中心(EDUCAUSE Center for Applied Research,ECAR),该中心主要致力于研究美国高等教育中关于信息技术的重要议题。ECAR的主要学术活动有定期论坛,出版双周版期刊,研究相关课题,出版研究论文等等,从成立至今除定期的期刊外已经有超过300多项研究成果,全球约有430所的高等院校参与了ECAR的研究项目。本研究根据ECAR从2007-2011年的相关研究报告,通过对几个热点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据此了解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最新动态。

2007年3月,当时是全美第二大次级贷款公司的新世纪金融公司,消息透露其经营的次级债坏账问题严重,十几亿美元的市值迅速蒸发,不得不于4月2日申请破产保护,并裁减54%的员工。以新世纪金融公司的破产为标志,由房地产市场蔓延到信贷市场,揭开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序幕,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在这场金融危机中,美国的高等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很大的影响。美国的高校,公立高校的教育投入减少,同时私立高校也受到很大的影响。以哈佛大学为例,哈佛大学获得的捐赠居全球高校之首,其年度预算的1/3都来源于此。哈佛大学捐赠基金在2008年7月起的四个月里,缩水超过80亿美元,损失幅度占其总捐赠基金369亿美元的22%。根据EDUCAUSE对319所院校的调查,2009-2010财政年度与2007到2008财政年度对比,近70%的院校在IT方面的预算都减少或者不变。为了应对这场继20世纪30年代之后的又一次经济大危机,美国不少大学采取了各种措施来缩减开支,如减少雇员、下调薪水,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影响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和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从2007年开始EDUCAUSE也展开了相关的一系列研究,诸如在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中是否能够减少成本投入,能否使效率得到提高,如何充分利用有效的信息技术平台,如何通过IT服务外包来降低成本,以及在保证网络安全和注重环境保护的同时,追求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等等。

一、利用跨院校的信息技术协作降低IT成本

与一般的公司或者其他组织不同,高等院校由于其高等教育的特殊性,所以他们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新的挑战,诸如员工的薪金报酬缺乏竞争力,IT服务面向的用户很多,他们的需求也是千变万化的。同时每个高等院校作为一个独立的组织,对市场的影响力是非常小的,对于它们所需要的IT相关硬件和软件产品,高等院校不能影响其市场的定价等。所有这些都要求在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高等院校应该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协作。

也正是由于与一般的公司和其他组织不同,以及高等教育的特殊性,高等院校作为非营利性组织,它们不是把追求经济利润放在首位的,它们之间不存在激烈的竞争,因此各院校的首席信息官(CIO)之间都有着非常强烈的协作愿望,他们愿意分享信息,共同讨论各种理念,商议各种解决问题的策略。高等院校的这个特点给跨院校的信息技术协作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高等院校中的信息技术协作(collaboration)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合作(cooperation)。参加协作的高等院校之间关系更为紧密,他们要拿出各自的资源,让参与协作的所有院校能无条件地共享相关的资源,投入到他们共同关心的项目中,力争获取产出的最大化。参与协作的院校往往会形成一个独立的组织,实施具体的协作措施,同时来监管整个协作的过程。一方面他们能够共享项目成功带来的收益,与此同时,他们也要共同承担项目有可能失败带来的后果,诸如资金的损失、时间的投入、声誉的影响等等。

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高等院校选择信息技术协作的动机主要是为了应对不断减少信息技术投入的成本。根据EDUCAUSE的调查结果显示,信息协作的动机排在首位的因素就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院校间的协作将院校联系在一起,统一对外,面向商业市场采购它们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时能够具有更强的买方力量,获得价格更低、质量更好的产品。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协作中,各个院校的规模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这也能够为参与其中的小院校带来与其他大院校接触的机会,共享大院校的资源,接受信息技术领域专家的指导,使用该领域的领先技术,改进小院校的信息技术服务水平。

高等院校间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信息技术协作,包括以下四种形式:(1)多院校资源共同提供一些最基本的IT资源或者服务。包括地区性的网络系统或者高级网络系统,例如Internet2和National LambdaRail这两个网络项目。也包括共同运行数据中心,共同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Planning,ERP)。这是最主要的一种信息协作的形式,71.3%的院校都会采取。(2)协作中院校接受其他院校提供的资源和技术服务。(3)协作中某一个院校作为资源唯一提供者,而不是大家共同提供资源。(4)共同开发资源的协作。包括共同开发开源软件的项目,诸如Sakai和Kuali等。这是最不常采用的信息协作形式。根据EDUCAUSE对586所院校的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有67%的院校至少有一种形式的信息技术协作,而参与三种或者三种以上协作的院校占到33%。从以上的协作形式上不难看出,除了对成本因素的考虑,信息技术协作也能够提高参与协作院校的信息技术服务水平,增加更多的接触先进技术的机会。调查数据也显示:绝大部分的院校都希望能和技术领先者进行长期稳定的技术协作,以保持其在不断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已经参与技术协作的院校大部分都比较满意协作给他们带来的变化,超过预期目标。那些目前没有参与协作的院校中,有超过一半的院校愿意使用来自外部的非营利机构提供的软件,同时超过一半的院校也认为他们可以在协作中一展才能,做出自己的贡献。所以不难看出,他们并不是拒绝协作,只是目前没有遇到合适的机会。

本研究认为,要想让院校参与技术协作,一方面要让院校知道通过协作能够确确实实地降低成本和提高技术,让参与协作的各方都能达成共识,另一方面,也要打消他们对于参与协作的顾虑,采取有效的方法来降低参与协作院校的风险,减少技术协作能够获得利益的不确定性,同时在法律和制度上消除协作的壁垒,当然也要获取院校CIO的有力支持,获得外部的相关IT组织对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支持等等。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各院系之间进行协作的时候,要考虑到摩擦成本,开展协作的时候,会对原来的各个院校产生一些变革,也会有诸如参与协作的各院校人员不在一个地方工作,不能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可能会产生问题;各院校的文化会有差异,带来不同的工作风格;甚至不同院校人员的技能水平存在着差异等等。

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IT服务外包进入一个新时期

随着计算机设备和网络应用的日益普及,至2002年,IT的服务外包产业值已经达到570亿美元,但是高等院校的CIO不是很看好服务外包,只有42%的高等院校通过应用服务提供商(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ASP)外包一些非核心的IT业务,甚至还有1/3的院校考虑会把已经外包出去的业务重新收回。EDUCAUSE早在2002年就对服务外包做过专题的研究,而2009年再次研究这个问题,与之前的研究结果相比,发现有两个较大的变化,第一,高等院校能够接受服务外包的理念,之前很多高等院校都没有过服务外包,也不接受这样的做法,外包的范围也逐步扩大,如至少有25%的院校已经或者准备把学生邮件服务系统外包。第二,之前高等院校在服务外包问题上的认识是,如果不是自己运营,就是将所有的IT服务进行外包,而现在高等院校不是简单地在这两个极端的做法中来选择,而是基于安全的考虑,进行一个更为理性的选择,如在学生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系统、财务信息系统这三个系统的外包服务上会更加谨慎。现在高等院校中的IT服务全部是自行运营的或者全部是服务外包的这两种状况都很少见。

在美国金融危机之后,高等院校在信息化的过程中不得不考虑到成本的因素。要让IT设备得到普遍使用并能够及时更新,必须降低设备的成本,从而才能使高等院校中的信息技术及其支持的相关服务不断地降低成本。相比每个院校自行购置设备的方式,通过服务外包的方式,多个院校可以共享相同的设备提供的服务,通过实现规模经济来降低IT的运行成本,这确实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随着不断提高的计算机性能和存储能力以及网络带宽的不断提升,给信息数字化创造了良好环境的同时,也给第三方公司介入高等院校的服务外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他们可以使用不同于传统的外包模式,通过网络的方式来提供外包服务。基于云技术的服务外包开始逐渐展露它的身手。不同的院校客户可以通过向同一云端进行服务外包,利用规模经济的效应来降低计算和数据处理等服务的成本。同时云端可以根据不同院校用户的需要提供灵活多变的个性化IT服务。另外云资源可以存放在任何地方,如可以选择靠近便宜可再生资源的地点,从而使云端设备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保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IT。

在服务外包的形式上,有待于进一步地发展,目前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是高等院校使用最多的外包方式,有49.8%的院校采用这种方式。而其他的外包方式使用的都较少,不超过20%,其中诸如基于云端的服务器,存储安全应用,软件开发环境等技术只有不到10%的院校选择。本研究认为要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服务外包,高等院校应该选择多种形式并存的模式,这不仅有利于服务外包的发展,也能够为院校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

本研究认为在高等院校选择服务外包的时候,要注意,伴随着各种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与之相对应的各种技术漏洞也不断出现。在如今的网络中不断出现的身份被盗用、计算机黑客、网络仿冒和钓鱼、垃圾邮件和欺诈等问题就是最好的例证。针对这些问题的出现,首先院校的CIO要认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院校在服务外包的过程中要注意规范化和标准化。同时也要注意在选择服务外包的提供商时,不能简单追求便宜的价格,或者是先进的技术,而是要综合多角度地考虑多个因素,如数据的存储环境和安全性等,服务即使外包出去,但也要能在院校的严格控制和管理之下。根据EDUCAUSE的数据显示,约有16%的院校采取自行运营的方式来提供IT服务,他们对自己的服务相当有信心,服务外包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可取之处,在短期内都不会考虑服务外包。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数据的安全性问题,所以建立一个成熟的IT服务外包市场以及相应的监管体制,这必将有效地促进服务外包的长期持续性发展。

三、利用赛博基础设施促进高等院校的教学和科研

早在2001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就提出了赛博基础设施(Cyber Infrastructure,CI)的概念。2003年,在《通过赛博基础设施促进科学和工程的革命》的报告中进一步详细地解释了赛博基础设施的概念,在知识经济的环境下,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硬件基础设施或者信息技术工具,它指的是通过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信息和沟通技术等联合起来建立面向网络服务的基础支撑环境,给研究者提供的一个创新平台,研究者利用这个平台可以和各种研究伙伴,用各种研究方法,研究各种不同的内容。虽然赛博基础设施的概念最先在科学和工程的领域提出,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它的应用已经逐渐扩展到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很多领域。

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受到资金问题的影响,院校逐渐重视赛博基础设施的建设。赛博基础设施这一术语中的Infrastructure一词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出现了,主要指为了发展工业经济而必须要建设的公路、通讯、桥梁、铁路等这些公共设施。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赛博基础设施这个新术语也出现了。本研究认为赛博基础设施在其本质上就是在为了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而建设的符合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公共设施。虽然在形式上与传统的公共设施有所区别,但都是由国家政府出资统一建设,不需要院校自己出资建设。在金融危机之后教育经费不足的情况下,这对于高等院校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从另一方面来说,由国家政府出面来建设赛博基础设施也便于统一管理,避免重复投资,能够有效地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会更有利于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建设。

2007年7月10日,EDUCAUSE召集了以高等院校的首席信息官为主的赛博基础设施峰会,掀起了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热潮。以CIO为主的各院校代表进行深入探讨,大家达成很多共识,他们认为要想更好地利用赛博基础设施,必须要充分发挥中心信息组织的作用,制定明确的战略计划。短期而言,对于赛博基础设施的资源获取、管理和支持等方面能够统一意见;长期来说,形成一个良好的院校文化,院校不是简单地去获取CI资源,而是更多能共享资源。院校也认为对于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院校都要优先考虑并且给予资金上面的支持,EDUCAUSE也要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来帮助院校。这些对充分利用赛博基础设施是非常有帮助。

赛博基础设施的出现和使用对于高等院校的科研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传统意义上的高等院校的科研活动都是教师依据学科领域各自为政,同时在成果的认定、教师的晋升等方面也是以院校为单位来进行的。这种方式事实上是一种典型的家庭手工业的生产方式。在这种模式下,经费的资助是根据项目划分到不同的研究者名下,各种资源也是归调查研究者自己所有,各个研究者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创建自己所需要的研究环境,这不可避免会造成资源的重复投入。而赛博基础设施通过整合关键性的研究技术,建立不同院校之间的研究者的协作机制,一方面能有效地利用稀缺资源,另一方面能够实现其规模效应,能够给研究者提供一个有效的支撑平台以及相关的技术服务。

赛博基础设施应用也给教学带来巨大的变革。2008年EDUCAUSE的报告中提出院校常用的五种校园赛博基础设施的技术,其中包括:(1)高效率的计算资源(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resources);(2)赛博基础设施的应用和工具(CI applications and tools);(3)数据存储和管理(data storage and management resources);(4)先进的网络基础设施(advanced network infrastructure resources);(5)虚拟社区协作(resources for collaboration within virtualcommunities)。高等院校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技术为其教学服务,如高效率的计算资源能够让我们从海量数据中对知识进行建模、模拟和抽象成为可能;各种应用和工具可以将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对学习实践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虚拟组织让学习共同体可以打破时空阻隔等等,提供前所未有相互协作的学习机遇;通过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来创建和发现新的可用于正式和非正式学习等各种情境的教育资源;利用先进的网络基础设施来定制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并对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估,营造一个泛在学习环境:将课堂、实验室、图书馆、工作场所、家庭及其他地方整合在一起,推动我们超越传统的教师、学生、课堂、实验室的教育模式,打造一个更加开放的学习世界。

四、绿色IT理念追求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著名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高德纳咨询公司(Gartner Inc)的数据分析,全球使用个人计算机和服务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到总排放量的2%,这个比例还不包括冷却数据中心所产生的气体排放。而2%的比例与全球航空业的排放量相当。高德纳认为如果对IT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减少50%的排放量,如有效的电源管理技术以及随时关闭显示器和打印机的电源等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造成了全球气候变暖和灾害多发,而在这其中,高等院校IT的排放量是不可以忽视的。从经济方面的因素来看,2007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伴随着从2007-2008年不断上涨的能源价格,这些都迫使人们把实施绿色IT的理念放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高等院校决策者、CIO、师生们都能认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把它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积极参与实施绿色IT,一方面有助于高等院校保持良好的公共关系和形象,在实施绿色IT中起到一个领先和表率的作用,另一方面使IT不再是一些简单地消耗电力的设备,而是干净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系统。

高等院校的科研技术给实施绿色IT提供了更多的方案,如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能源消耗、对数据中心的有效管理、采用更为有效率的技术来冷却数据中心等等。在2007年还成立了美国学院与大学校长气候公约(ACUPCC,AmericanCollege&University Presidents’Climate Commitment),参加该组织的院校承诺采用各种措施来实现绿色校园:如校园的新建筑必须符合美国绿色建筑协会的绿色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LEED)银色标准或者与其相当的标准;购买低耗能符合能源之星(Energy Star)标准的设备;减少能源的使用,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如院校的15%电力供应要来源于可再生资源;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同时注重废弃物的循环使用等等;通过各种措施来减少碳排放,减少温室气体对气候的影响。迄今为止,已经有677个院校加入该组织。

但是实施绿色IT的路途还很漫长,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还有很多需要逐步完善和改进之处。根据EDUCAUSED的调查显示,例如刚才提到的美国学院与大学校长气候公约组织也只有40%左右的院校加入。在实施绿色IT的战略计划方面,更是需要提上日程,目前只有1/4的院校和1/10的中心信息组织(Central IT Organization)制定了战略计划。一个具有战略高度的全面考虑的计划,能够把实施绿色IT不仅仅是停留在一个兴趣和热情的层面,而是实实在在地付诸行动。在具体的执行方面,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一个专门的负责机构,只有1/2的院校有专门的办公室,不到2/3的院校有专门的委员会。另外,约有一半院校下面的各部门的IT设备并不是由中心信息组织来统一管理,虽然各个部门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将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器更换为液晶(LCD)显示器,将台式机更换为笔记本电脑等等,但还需要进一步协调中心信息组织和分散的各个IT组织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认为在绿色IT的实施过程中,一个有执行力的领导者也是非常必要的,而高等院校的CIO在促进绿色IT方面的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很多CIO对于院校的绿色IT措施都不是很了解,不能起到他们原本应该起到的领导者作用。

在实施绿色IT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资金的因素。EDUCAUSE的研究显示资金的缺乏是绿色IT实施的三大壁垒之一,1/3的受访者认为资金缺乏影响了院校和中心信息组织实施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举措。在实施绿色IT的具体措施的选择上面,受到成本影响的因素也非常大,例如在绿色IT的措施中使用的比较多的一些措施,像循环使用废弃的IT设备、最小化增加对电能的使用、购买低耗能符合能源之星标准的设备,这些措施的实施成本比较低,人们也就更多地愿意采用这些措施。而如果采取的措施所需要付出的成本比较大,人们就使用的比较少,如采用清洁或可再生能源来替代电能。

除了资金的因素之外,在实施绿色IT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高等院校的文化因素的影响,这些也造成有一些绿色IT的措施不是很普遍地被采用,如采用虚拟课堂来代替传统的课堂,这样的措施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务部门的支持理解:如采用远距离工作的方式来取代传统的办公室工作的模式,这改变了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需要人力资源部门的支持配合。

本研究认为,在实施绿色IT的问题上,一方面是要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要从经济上认识到随着碳关税的实施,随着总量管制和交易规则(cap-and-trade rules)的实施,如果高等院校不主动地实施绿色IT,就要为其温室气体的排放行为买单。所谓“总量管制和交易”,是指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基础上,通过买卖行政许可的方式来进行排放。具体来说,就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于空气品质未达标准的污染源(这些污染源多分布在发展中国家),依照其空气品质改善目标配给“容许排放权”,并规范其逐年应削减的排放量比例、达成的目标年及最终容许排放权。各污染源取得容许排放权后,即能于开放性市场中自由进行交易买卖。这一机制为《京都议定书》首创,旨在通过对排放权的限制来减少碳排放量。这些措施的实施,就是要把外在成本内在化,迫使高等院校必须实施绿色IT的措施,参与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之中来。

五、有效的身份管理确保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安全

从2007年开始,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的普及率在不断提高,使用网络的用户数量急剧增加。根据国际通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ITU)的统计,截止2010年,全球使用互联网的用户达到20亿,比2005年的10亿用户翻了一倍。另一方面,随着智能手机的飞速发展,全球53亿移动电话用户中有9.4亿的用户在使用3G网络,他们能够随时随地地连接到网络获取各种网络资源和信息服务。面对如此庞大的网络用户,有效的身份管理(Identity Management,IdM)能够保证良好的网络环境,能保证各种基于网络的服务能够正常运行。特别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网络购物,希望以更低的价格获取所需的各种商品和服务。根据美国商务部调查局的调查数据,2010年美国的线上零售业销售额达到1452亿美元,根据弗雷斯特研究公司的预测,网络购物的交易规模还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到2014年美国的线上交易额将达到2500亿美元,这样巨大的交易规模,如果IdM的措施不到位,出现身份盗用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这样的背景影响下,在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人们对IdM的认识也有了变化。在2007年之前,EDUCAUSE是把IdM和安全(Security)的议题在一起研究的。但是从2007年开始,EDUCAUSE把IdM问题作为单独的一个议题进行研究,足以见其对该话题的关注程度。2007年到2010年这几年之间,对IdM的研究热度一直不减,总是把它列入十大议题,如在2007年位于十大议题的第四位,在2010年位于十大议题的第五位。

EDUCAUSE在2011年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在美国高等院校实施IdM的动因中,排在首位的是对安全和隐私的考虑。高等院校中网络用户的比例非常大,同时使用网络的频率也比较高,所以网络身份的识别尤显重要。EDUCAUSE在2011年报告的调查显示,美国高等院校的本科生中有87%拥有笔记本电脑,67%的学生可以通过无线(Wi-Fi)连接到网络,在网络资源的使用方面,使用EMAIL的学生达到99%,每天都多次使用EMAIL服务的学生达到75%。

在美国的金融危机之后,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不能满足高等院校的需求。所以在实施IdM的过程中,高等院校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经费不足。2011年报告数据显示,有46.4%的院校认为他们面临着经费不足的问题。院校的高层管理者中有31.5%的人意识到经费问题,而相比在金融危机之前,在EDUCAUSE的2006年报告中显示,只有14.9%的高层管理者意识到经费问题,这个比例只有2011年的一半都不到。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实施IdM是现阶段高等院校所需要面对的一个课题。

高等院校在提供IT的时候,不仅仅局限于全部由自己来运营。本研究认为基于云技术的服务外包的使用,将是IdM面临的新问题。原来高等院校提供的IT服务大部分都是基于校园,而现在的IT服务范围扩展到了校园之外。高等院校要保证云端提供的服务和以前的服务一样,都能够准确地进行身份识别,保护网络用户的安全和隐私。实施联合身份(Federated Identity,FID)技术就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院校的用户可以用一个ID既能使用校园内的网络资源,也能够用它来登录使用云端的资源。在金融危机之前,FID技术还尚未成熟。有22.6%的院校都没有听说过这一技术。FID这一技术目前已经有23.8%的院校在使用,将来会有更多的院校来使用这一技术。另外,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高等院校中有55%的学生拥有智能手机,有37%的学生通过智能手机连接网络,来参与课程学习以及其他学术活动。相比2006年,只有7.5%的学生有智能手机。使用移动终端上网的用户的增多,他们能够随时随地连接到网络并使用各种网络资源,这也将是院校实施IdM中所要面临的新问题。

本研究认为,在金融危机之后实施IdM的过程中,除了要面对经费不足现状,还要考虑到新技术的使用带来的影响,诸如基于云技术的服务外包,智能手机的出现等等。高等院校网络用户的增加,特别是使用移动上网用户的急剧增加,使得IdM越来越重要。同时还要认识到在高等院校实施IdM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如身份信息是动态变化的,每年新入学的学生和毕业的学生数量都非常多,要为新入学的学生提供账户,为已经毕业的学生删除账户。所以实施IdM必将是高等院校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一个长期措施。

结语

本研究通过以上的几个议题的讨论,了解在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最新动态,希望能够对我们的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带来一定的启发。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以及小型便携式的智能设备飞速发展,这些把我们带到一个崭新的信息资源和服务的网络,给高等教育信息化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机遇,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挑战,我们要积极开展跨院校的信息技术协作,实施基于云技术的信息技术外包,利用赛博基础设施辅助科研,在新的环境下保持严格的身份管理同时实现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化发展。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长三角教育联动背景下以网络课程为依托的高校精品课程共享对策研究”(2011ZDIXM031)成果之一。

金融危机的特点篇8

引言

educause是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专业化非营利性组织,它将高等院校与政府、企业、基金组织以及其他的非营利性组织联系在一起,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来完成对高等教育变革的使命。2002年1月1日,educause成立了应用研究中心(educause center for applied research,ecar),该中心主要致力于研究美国高等教育中关于信息技术的重要议题。ecar的主要学术活动有定期论坛,出版双周版期刊,研究相关课题,出版研究论文等等,从成立至今除定期的期刊外已经有超过300多项研究成果,全球约有430所的高等院校参与了ecar的研究项目。本研究根据ecar从2007-2011年的相关研究报告,通过对几个热点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据此了解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最新动态。

2007年3月,当时是全美第二大次级贷款公司的新世纪金融公司,消息透露其经营的次级债坏账问题严重,十几亿美元的市值迅速蒸发,不得不于4月2日申请破产保护,并裁减54%的员工。以新世纪金融公司的破产为标志,由房地产市场蔓延到信贷市场,揭开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序幕,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在这场金融危机中,美国的高等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很大的影响。美国的高校,公立高校的教育投入减少,同时私立高校也受到很大的影响。以哈佛大学为例,哈佛大学获得的捐赠居全球高校之首,其年度预算的1/3都来源于此。哈佛大学捐赠基金在2008年7月起的四个月里,缩水超过80亿美元,损失幅度占其总捐赠基金369亿美元的22%。根据educause对319所院校的调查,2009-2010财政年度与2007到2008财政年度对比,近70%的院校在it方面的预算都减少或者不变。为了应对这场继20世纪30年代之后的又一次经济大危机,美国不少大学采取了各种措施来缩减开支,如减少雇员、下调薪水,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影响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和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从2007年开始educause也展开了相关的一系列研究,诸如在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中是否能够减少成本投入,能否使效率得到提高,如何充分利用有效的信息技术平台,如何通过it服务外包来降低成本,以及在保证网络安全和注重环境保护的同时,追求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等等。

一、利用跨院校的信息技术协作降低it成本

与一般的公司或者其他组织不同,高等院校由于其高等教育的特殊性,所以他们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新的挑战,诸如员工的薪金报酬缺乏竞争力,it服务面向的用户很多,他们的需求也是千变万化的。同时每个高等院校作为一个独立的组织,对市场的影响力是非常小的,对于它们所需要的it相关硬件和软件产品,高等院校不能影响其市场的定价等。所有这些都要求在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高等院校应该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协作。

也正是由于与一般的公司和其他组织不同,以及高等教育的特殊性,高等院校作为非营利性组织,它们不是把追求经济利润放在首位的,它们之间不存在激烈的竞争,因此各院校的首席信息官(cio)之间都有着非常强烈的协作愿望,他们愿意分享信息,共同讨论各种理念,商议各种解决问题的策略。高等院校的这个特点给跨院校的信息技术协作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高等院校中的信息技术协作(collaboration)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合作(cooperation)。参加协作的高等院校之间关系更为紧密,他们要拿出各自的资源,让参与协作的所有院校能无条件地共享相关的资源,投入到他们共同关心的项目中,力争获取产出的最大化。参与协作的院校往往会形成一个独立的组织,实施具体的协作措施,同时来监管整个协作的过程。一方面他们能够共享项目成功带来的收益,与此同时,他们也要共同承担项目有可能失败带来的后果,诸如资金的损失、时间的投入、声誉的影响等等。

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高等院校选择信息技术协作的动机主要是为了应对不断减少信息技术投入的成本。根据educause的调查结果显示,信息协作的动机排在首位的因素就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院校间的协作将院校联系在一起,统一对外,面向商业市场采购它们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时能够具有更强的买方力量,获得价格更低、质量更好的产品。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协作中,各个院校的规模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这也能够为参与其中的小院校带来与其他大院校接触的机会,共享大院校的资源,接受信息技术领域专家的指导,使用该领域的领先技术,改进小院校的信息技术服务水平。

高等院校间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信息技术协作,包括以下四种形式:(1)多院校资源共同提供一些最基本的it资源或者服务。包括地区性的网络系统或者高级网络系统,例如internet2和national lambdarail这两个网络项目。也包括共同运行数据中心,共同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planning,erp)。这是最主要的一种信息协作的形式,71.3%的院校都会采取。(2)协作中院校接受其他院校提供的资源和技术服务。(3)协作中某一个院校作为资源唯一提供者,而不是大家共同提供资源。(4)共同开发资源的协作。包括共同开发开源软件的项目,诸如sakai和kuali等。这是最不常采用的信息协作形式。根据educause对586所院校的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有67%的院校至少有一种形式的信息技术协作,而参与三种或者三种以上协作的院校占到33%。从以上的协作形式上不难看出,除了对成本因素的考虑,信息技术协作也能够提高参与协作院校的信息技术服务水平,增加更多的接触先进技术的机会。调查数据也显示:绝大部分的院校都希望能和技术领先者进行长期稳定的技术协作,以保持其在不断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已经参与技术协作的院校大部分都比较满意协作给他们带来的变化,超过预期目标。那些目前没有参与协作的院校中,有超过一半的院校愿意使用来自外部的非营利机构提供的软件,同时超过一半的院校也认为他们可以在协作中一展才能,做出自己的贡献。所以不难看出,他们并不是拒绝协作,只是目前没有遇到合适的机会。

转贴于

本研究认为,要想让院校参与技术协作,一方面要让院校知道通过协作能够确确实实地降低成本和提高技术,让参与协作的各方都能达成共识,另一方面,也要打消他们对于参与协作的顾虑,采取有效的方法来降低参与协作院校的风险,减少技术协作能够获得利益的不确定性,同时在法律和制度上消除协作的壁垒,当然也要获取院校cio的有力支持,获得外部的相关it组织对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支持等等。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各院系之间进行协作的时候,要考虑到摩擦成本,开展协作的时候,会对原来的各个院校产生一些变革,也会有诸如参与协作的各院校人员不在一个地方工作,不能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可能会产生问题;各院校的文化会有差异,带来不同的工作风格;甚至不同院校人员的技能水平存在着差异等等。

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it服务外包进入一个新时期

随着计算机设备和网络应用的日益普及,至2002年,it的服务外包产业值已经达到570亿美元,但是高等院校的cio不是很看好服务外包,只有42%的高等院校通过应用服务提供商(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asp)外包一些非核心的it业务,甚至还有1/3的院校考虑会把已经外包出去的业务重新收回。educause早在2002年就对服务外包做过专题的研究,而2009年再次研究这个问题,与之前的研究结果相比,发现有两个较大的变化,第一,高等院校能够接受服务外包的理念,之前很多高等院校都没有过服务外包,也不接受这样的做法,外包的范围也逐步扩大,如至少有25%的院校已经或者准备把学生邮件服务系统外包。第二,之前高等院校在服务外包问题上的认识是,如果不是自己运营,就是将所有的it服务进行外包,而现在高等院校不是简单地在这两个极端的做法中来选择,而是基于安全的考虑,进行一个更为理性的选择,如在学生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系统、财务信息系统这三个系统的外包服务上会更加谨慎。现在高等院校中的it服务全部是自行运营的或者全部是服务外包的这两种状况都很少见。

在美国金融危机之后,高等院校在信息化的过程中不得不考虑到成本的因素。要让it设备得到普遍使用并能够及时更新,必须降低设备的成本,从而才能使高等院校中的信息技术及其支持的相关服务不断地降低成本。相比每个院校自行购置设备的方式,通过服务外包的方式,多个院校可以共享相同的设备提供的服务,通过实现规模经济来降低it的运行成本,这确实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随着不断提本文由收集整理高的计算机性能和存储能力以及网络带宽的不断提升,给信息数字化创造了良好环境的同时,也给第三方公司介入高等院校的服务外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他们可以使用不同于传统的外包模式,通过网络的方式来提供外包服务。基于云技术的服务外包开始逐渐展露它的身手。不同的院校客户可以通过向同一云端进行服务外包,利用规模经济的效应来降低计算和数据处理等服务的成本。同时云端可以根据不同院校用户的需要提供灵活多变的个性化it服务。另外云资源可以存放在任何地方,如可以选择靠近便宜可再生资源的地点,从而使云端设备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保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it。

在服务外包的形式上,有待于进一步地发展,目前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是高等院校使用最多的外包方式,有49.8%的院校采用这种方式。而其他的外包方式使用的都较少,不超过20%,其中诸如基于云端的服务器,存储安全应用,软件开发环境等技术只有不到10%的院校选择。本研究认为要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服务外包,高等院校应该选择多种形式并存的模式,这不仅有利于服务外包的发展,也能够为院校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

本研究认为在高等院校选择服务外包的时候,要注意,伴随着各种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与之相对应的各种技术漏洞也不断出现。在如今的网络中不断出现的身份被盗用、计算机黑客、网络仿冒和钓鱼、垃圾邮件和欺诈等问题就是最好的例证。针对这些问题的出现,首先院校的cio要认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院校在服务外包的过程中要注意规范化和标准化。同时也要注意在选择服务外包的提供商时,不能简单追求便宜的价格,或者是先进的技术,而是要综合多角度地考虑多个因素,如数据的存储环境和安全性等,服务即使外包出去,但也要能在院校的严格控制和管理之下。根据educause的数据显示,约有16%的院校采取自行运营的方式来提供it服务,他们对自己的服务相当有信心,服务外包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可取之处,在短期内都不会考虑服务外包。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数据的安全性问题,所以建立一个成熟的it服务外包市场以及相应的监管体制,这必将有效地促进服务外包的长期持续性发展。

三、利用赛博基础设施促进高等院校的教学和科研

早在2001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就提出了赛博基础设施(cyber infrastructure,ci)的概念。2003年,在《通过赛博基础设施促进科学和工程的革命》的报告中进一步详细地解释了赛博基础设施的概念,在知识经济的环境下,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硬件基础设施或者信息技术工具,它指的是通过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信息和沟通技术等联合起来建立面向网络服务的基础支撑环境,给研究者提供的一个创新平台,研究者利用这个平台可以和各种研究伙伴,用各种研究方法,研究各种不同的内容。虽然赛博基础设施的概念最先在科学和工程的领域提出,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它的应用已经逐渐扩展到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很多领域。

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受到资金问题的影响,院校逐渐重视赛博基础设施的建设。赛博基础设施这一术语中的infrastructure一词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出现了,主要指为了发展工业经济而必须要建设的公路、通讯、桥梁、铁路等这些公共设施。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赛博基础设施这个新术语也出现了。本研究认为赛博基础设施在其本质上就是在为了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而建设的符合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公共设施。虽然在形式上与传统的公共设施有所区别,但都是由国家政府出资统一建设,不需要院校自己出资建设。在金融危机之后教育经费不足的情况下,这对于高等院校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从另一方面来说,由国家政府出面来建设赛博基础设施也便于统一管理,避免重复投资,能够有效地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会更有利于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转贴于

2007年7月10日,educause召集了以高等院校的首席信息官为主的赛博基础设施峰会,掀起了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热潮。以cio为主的各院校代表进行深入探讨,大家达成很多共识,他们认为要想更好地利用赛博基础设施,必须要充分发挥中心信息组织的作用,制定明确的战略计划。短期而言,对于赛博基础设施的资源获取、管理和支持等方面能够统一意见;长期来说,形成一个良好的院校文化,院校不是简单地去获取ci资源,而是更多能共享资源。院校也认为对于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院校都要优先考虑并且给予资金上面的支持,educause也要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来帮助院校。这些对充分利用赛博基础设施是非常有帮助。

赛博基础设施的出现和使用对于高等院校的科研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传统意义上的高等院校的科研活动都是教师依据学科领域各自为政,同时在成果的认定、教师的晋升等方面也是以院校为单位来进行的。这种方式事实上是一种典型的家庭手工业的生产方式。在这种模式下,经费的资助是根据项目划分到不同的研究者名下,各种资源也是归调查研究者自己所有,各个研究者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创建自己所需要的研究环境,这不可避免会造成资源的重复投入。而赛博基础设施通过整合关键性的研究技术,建立不同院校之间的研究者的协作机制,一方面能有效地利用稀缺资源,另一方面能够实现其规模效应,能够给研究者提供一个有效的支撑平台以及相关的技术服务。

赛博基础设施应用也给教学带来巨大的变革。2008年educause的报告中提出院校常用的五种校园赛博基础设施的技术,其中包括:(1)高效率的计算资源(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resources);(2)赛博基础设施的应用和工具(ci applications and tools);(3)数据存储和管理(data storage and management resources);(4)先进的网络基础设施(advanced network infrastructure resources);(5)虚拟社区协作(resources for collaboration within virtualcommunities)。高等院校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技术为其教学服务,如高效率的计算资源能够让我们从海量数据中对知识进行建模、模拟和抽象成为可能;各种应用和工具可以将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对学习实践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虚拟组织让学习共同体可以打破时空阻隔等等,提供前所未有相互协作的学习机遇;通过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来创建和发现新的可用于正式和非正式学习等各种情境的教育资源;利用先进的网络基础设施来定制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并对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估,营造一个泛在学习环境:将课堂、实验室、图书馆、工作场所、家庭及其他地方整合在一起,推动我们超越传统的教师、学生、课堂、实验室的教育模式,打造一个更加开放的学习世界。

四、绿色it理念追求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著名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高德纳咨询公司(gartner inc)的数据分析,全球使用个人计算机和服务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到总排放量的2%,这个比例还不包括冷却数据中心所产生的气体排放。而2%的比例与全球航空业的排放量相当。高德纳认为如果对it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减少50%的排放量,如有效的电源管理技术以及随时关闭显示器和打印机的电源等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造成了全球气候变暖和灾害多发,而在这其中,高等院校it的排放量是不可以忽视的。从经济方面的因素来看,2007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伴随着从2007-2008年不断上涨的能源价格,这些都迫使人们把实施绿色it的理念放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高等院校决策者、cio、师生们都能认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把它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积极参与实施绿色it,一方面有助于高等院校保持良好的公共关系和形象,在实施绿色it中起到一个领先和表率的作用,另一方面使it不再是一些简单地消耗电力的设备,而是干净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系统。

高等院校的科研技术给实施绿色it提供了更多的方案,如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能源消耗、对数据中心的有效管理、采用更为有效率的技术来冷却数据中心等等。在2007年还成立了美国学院与大学校长气候公约(acupcc,americancollege&university presidents’climate commitment),参加该组织的院校承诺采用各种措施来实现绿色校园:如校园的新建筑必须符合美国绿色建筑协会的绿色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leed)银色标准或者与其相当的标准;购买低耗能符合能源之星(energy star)标准的设备;减少能源的使用,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如院校的15%电力供应要来源于可再生资源;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同时注重废弃物的循环使用等等;通过各种措施来减少碳排放,减少温室气体对气候的影响。迄今为止,已经有677个院校加入该组织。

但是实施绿色it的路途还很漫长,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还有很多需要逐步完善和改进之处。根据educaused的调查显示,例如刚才提到的美国学院与大学校长气候公约组织也只有40%左右的院校加入。在实施绿色it的战略计划方面,更是需要提上日程,目前只有1/4的院校和1/10的中心信息组织(central it organization)制定了战略计划。一个具有战略高度的全面考虑的计划,能够把实施绿色it不仅仅是停留在一个兴趣和热情的层面,而是实实在在地付诸行动。在具体的执行方面,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一个专门的负责机构,只有1/2的院校有专门的办公室,不到2/3的院校有专门的委员会。另外,约有一半院校下面的各部门的it设备并不是由中心信息组织来统一管理,虽然各个部门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将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器更换为液晶(lcd)显示器,将台式机更换为笔记本电脑等等,但还需要进一步协调中心信息组织和分散的各个it组织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认为在绿色it的实施过程中,一个有执行力的领导者也是非常必要的,而高等院校的cio在促进绿色it方面的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很多cio对于院校的绿色it措施都不是很了解,不能起到他们原本应该起到的领导者作用。转贴于

在实施绿色it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资金的因素。educause的研究显示资金的缺乏是绿色it实施的三大壁垒之一,1/3的受访者认为资金缺乏影响了院校和中心信息组织实施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举措。在实施绿色it的具体措施的选择上面,受到成本影响的因素也非常大,例如在绿色it的措施中使用的比较多的一些措施,像循环使用废弃的it设备、最小化增加对电能的使用、购买低耗能符合能源之星标准的设备,这些措施的实施成本比较低,人们也就更多地愿意采用这些措施。而如果采取的措施所需要付出的成本比较大,人们就使用的比较少,如采用清洁或可再生能源来替代电能。

除了资金的因素之外,在实施绿色it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高等院校的文化因素的影响,这些也造成有一些绿色it的措施不是很普遍地被采用,如采用虚拟课堂来代替传统的课堂,这样的措施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务部门的支持理解:如采用远距离工作的方式来取代传统的办公室工作的模式,这改变了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需要人力资源部门的支持配合。

本研究认为,在实施绿色it的问题上,一方面是要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要从经济上认识到随着碳关税的实施,随着总量管制和交易规则(cap-and-trade rules)的实施,如果高等院校不主动地实施绿色it,就要为其温室气体的排放行为买单。所谓“总量管制和交易”,是指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基础上,通过买卖行政许可的方式来进行排放。具体来说,就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于空气品质未达标准的污染源(这些污染源多分布在发展中国家),依照其空气品质改善目标配给“容许排放权”,并规范其逐年应削减的排放量比例、达成的目标年及最终容许排放权。各污染源取得容许排放权后,即能于开放性市场中自由进行交易买卖。这一机制为《京都议定书》首创,旨在通过对排放权的限制来减少碳排放量。这些措施的实施,就是要把外在成本内在化,迫使高等院校必须实施绿色it的措施,参与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之中来。

五、有效的身份管理确保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安全

从2007年开始,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的普及率在不断提高,使用网络的用户数量急剧增加。根据国际通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itu)的统计,截止2010年,全球使用互联网的用户达到20亿,比2005年的10亿用户翻了一倍。另一方面,随着智能手机的飞速发展,全球53亿移动电话用户中有9.4亿的用户在使用3g网络,他们能够随时随地地连接到网络获取各种网络资源和信息服务。面对如此庞大的网络用户,有效的身份管理(identity management,idm)能够保证良好的网络环境,能保证各种基于网络的服务能够正常运行。特别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网络购物,希望以更低的价格获取所需的各种商品和服务。根据美国商务部调查局的调查数据,2010年美国的线上零售业销售额达到1452亿美元,根据弗雷斯特研究公司的预测,网络购物的交易规模还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到2014年美国的线上交易额将达到2500亿美元,这样巨大的交易规模,如果idm的措施不到位,出现身份盗用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这样的背景影响下,在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人们对idm的认识也有了变化。在2007年之前,educause是把idm和安全(security)的议题在一起研究的。但是从2007年开始,educause把idm问题作为单独的一个议题进行研究,足以见其对该话题的关注程度。2007年到2010年这几年之间,对idm的研究热度一直不减,总是把它列入十大议题,如在2007年位于十大议题的第四位,在2010年位于十大议题的第五位。

educause在2011年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在美国高等院校实施idm的动因中,排在首位的是对安全和隐私的考虑。高等院校中网络用户的比例非常大,同时使用网络的频率也比较高,所以网络身份的识别尤显重要。educause在2011年报告的调查显示,美国高等院校的本科生中有87%拥有笔记本电脑,67%的学生可以通过无线(wi-fi)连接到网络,在网络资源的使用方面,使用email的学生达到99%,每天都多次使用email服务的学生达到75%。

在美国的金融危机之后,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不能满足高等院校的需求。所以在实施idm的过程中,高等院校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经费不足。2011年报告数据显示,有46.4%的院校认为他们面临着经费不足的问题。院校的高层管理者中有31.5%的人意识到经费问题,而相比在金融危机之前,在educause的2006年报告中显示,只有14.9%的高层管理者意识到经费问题,这个比例只有2011年的一半都不到。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实施idm是现阶段高等院校所需要面对的一个课题。

高等院校在提供it的时候,不仅仅局限于全部由自己来运营。本研究认为基于云技术的服务外包的使用,将是idm面临的新问题。原来高等院校提供的it服务大部分都是基于校园,而现在的it服务范围扩展到了校园之外。高等院校要保证云端提供的服务和以前的服务一样,都能够准确地进行身份识别,保护网络用户的安全和隐私。实施联合身份(federated identity,fid)技术就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院校的用户可以用一个id既能使用校园内的网络资源,也能够用它来登录使用云端的资源。在金融危机之前,fid技术还尚未成熟。有22.6%的院校都没有听说过这一技术。fid这一技术目前已经有23.8%的院校在使用,将来会有更多的院校来使用这一技术。另外,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高等院校中有55%的学生拥有智能手机,有37%的学生通过智能手机连接网络,来参与课程学习以及其他学术活动。相比2006年,只有7.5%的学生有智能手机。使用移动终端上网的用户的增多,他们能够随时随地连接到网络并使用各种网络资源,这也将是院校实施idm中所要面临的新问题。

本研究认为,在金融危机之后实施idm的过程中,除了要面对经费不足现状,还要考虑到新技术的使用带来的影响,诸如基于云技术的服务外包,智能手机的出现等等。高等院校网络用户的增加,特别是使用移动上网用户的急剧增加,使得idm越来越重要。同时还要认识到在高等院校实施idm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如身份信息是动态变化的,每年新入学的学生和毕业的学生数量都非常多,要为新入学的学生提供账户,为已经毕业的学生删除账户。所以实施idm必将是高等院校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一个长期措施。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