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8篇

时间:2023-09-26 09:17:21

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

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篇1

关键词:营林;管理措施;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生态效益;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营林是林业的基础,林业生产必须坚持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营林上不去,山上增资源就是一句空话,必然制约山下增效益。实践还将表明,没有持续发展的营林,就没有持续发展的林业。营林的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它的特殊地位,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忽视营林,任何时候都必须重视营林,营林的基础地位只能加强,不能消弱。为加强营林基础工作,使之落到实处,必须赋予“以营林为基础”更为实际的时代内容。

近年来随着国家“生态工程”的有力推进,造林更新已成为维持林业简单再生产的主要条件,提高造林质量,实现优质、高产、高效是林业扩大再生产的客观要求。林地是营林基础的基础,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林地被随意挪作他用,每年“蚕食”不少,因此加强林地的保护和管理,保证营林规划的实施已成为当务之急。

1、加大营林生产的投入

1.1 营林投资的风险

一般来说,林业可以承包给企业进行种植,但相关企业必须遵照当地政府部门和林业部门的管理规定。当然,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营林也可由政府投资进行。林业需要经营,无论是哪一方来抚育和经营林业,都期望获得高额的收益,显然,营林是存在风险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难以预测市场的波动。虽然近年来的实践表明,营林(天然林、速生丰产林、经济林等)的风险相对较小,但是其周期较长(一般为几年之久),不排除在培育周期下出现市场波动造成风险的可能性。营林通常有政府、企业、林农和购买方四方参与,一旦由于市场波动使得供需产生矛盾或是板材价格发生剧烈下滑,就会导致四方之间的利益链断裂,这种情况极易导致亏本。(2)政策风险。森林资源是国有重要的土地和环境资源,政府对于树木的采伐有着严格的限制,这种限制过于严格时就会降低投资方和林农的积极性。所以在提高生态环境和保持经济效益之间存在风险因素。(3)抚育和管理风险。不同的树木在种植时需要适合的管理方式,并且由于营林是一种长周期性的项目。一旦在抚育过程中发生自然灾害、火灾、盗伐、病虫害等,就会使营林利润大幅下降。

1.2 我县营林的现状

我县营林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弊端有:1、集约经营水平低、林分质量低、经营形式粗放;2、营林机构不健全、营林团队素质欠缺、技术薄弱;3、在传统大木头经济影响下,现今营林的基础地位不稳定;4、树木种植的科技含量较低;5、林区大多集中在较为偏远的山区。

1.3 营林生产的抚育和管理措施

1.3.1 建设优质的种苗基地

现代营林是人工造林的一种。良种树苗带来的经济效益就是高产、高收入。相对于发达地方来说,我县良种树苗的培育尚欠规模,从长远的经济效益来看,科学育苗、建设种苗基地的建设是必要的。另外,还要加强对母树林的抚育管理,必要时可以适当调整母树林的结构组成,这便于达到林木的良种化。

1.3.2 做好成苗的管理工作

一般树苗最重要的生长周期是第一个周期,分为出苗、生长初期、快速生长期和生长后期。通过了解当地气候,选用适合品种,深入研究苗木的生长发育特点,制定出生长期相应的抚育措施。

1.3.3 做好营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病虫害在苗木生长的过程中影响最大,直接影响了经济效益。为得到优质的木材,就要保证树木生长的健康。因此,病虫害的防治任务艰巨,林农必须做到时刻观察监测,加强苗木的抚育管理,可以利用益虫、益鸟或是常见病虫的天敌来抵御,效果不明显或是病虫害严重时,就要施放一定的农药来治理。

1.3.4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造林

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使用解决了育林造林技术薄弱的弊端。育林、造林可采用生物工程技术、遗传学思想、计算机技术和数字模拟技术,将具有优良经济性状的树种有效地遗传给后代,也可将提升树木的抗寒性、抗病虫害性、高保存率、高木材比重等性质。

2 营林投资的经济效益

获得高的经济效益是营林投资的重要目标。首先,在选用树种时,要选用相对易于种植且经济效益较高的树种,利于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空间。

2.1 营林经济效益评价准则

由于营林周期较长的特殊性以及货币随着时间的推移购买力发生改变的性质,营林的经济效益的预测和评价要采用“动态经济分析法”,即是指把不同时间价值下的货币换算成相同时期的价值,加以计算和比较,这里的比较计算指的是用营林过程最终产出的木材价值减去营林过程中的木材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之和(标准费用),得到的费用差。由于各地林地等级、蓄积量以及不同树种的培育周期都有差别,故在评定经济效益时要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2.2 营林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

营林经济效益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且这些因素不是固定不变的,都是有波动的在变化,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不同等级林地培育的木材等级存在差异(2)市场经济条件下,木材的售价总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3)营林过程中的偶然性因素(如自然灾害、病虫害等);(4)营林投资方还受贷款利率的影响;(5)管理费、营林设施费、维简费、育林费等都应算作营林成本。

2.3 对林区实行综合开发

这是今年来兴起的方式,为林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所谓营林过程中林区的综合开发,指的是依靠林区天然条件优势,开发森林旅游、花卉园艺以及特色加工业。这样能充分开发出林区的潜力,创造出额外的经济效益。

3 营林的生态效应

政府重视和支持营林的发展和扩张,主要看中的是营林所带来的巨大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效益。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空气质量、水质等要求的严格,营林的环境效益越发受到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关注。

3.1 植树造林的生态意义

首先,植树造林有良好的防风固沙的作用,风沙席卷的地方,轻则空气质量大幅下降,重则会对水源造成污染、甚至淹没田地和城市。树林能够大大减小风沙的速度,一般来说,风沙遇到树林,其移动速度可降低8成,风沙中的沙尘和沙砾就会沉积在树林底部的草丛中,不易再被刮起。树木的根系较大,埋藏在泥土里的深度也较深,故能聚合泥土,且能牢牢抓住地面,树木植被可防止水土流失。当降水量相应减少时,树木的根系还能吸收土中的水分并且蓄积起来。

树林能起到消除污染的作用,一亩树林中的树木在一年中可以大约吸收70kg的二氧化碳、48kg二氧化硫(有毒物质)、约4万kg的尘土,并能释放出约50kg的氧气。有的树木还可分泌出杀死病虫害的杀毒素。另外,树林还可以减低噪音强度。总之,植树造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灾害的发生,并能美化环境,利于维持生态平衡,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3.2 采用可持续的经营方式提高生态效益

森林资源是国家宝贵的自然资源,益处多多,它是一种可维护、可创造且可更新的资源,从长远发展来看,采用可持续的营林模式是一种必然,它有利于不断创造出经济和生态效益,而且能持续给我们的子子孙孙带来益处。森林能够提供巨大的环境价值,现代林业应该是综合性、多方面发展、满足人类多种需求、

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长期有效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林业。加大营林的投入,扩大国土森林的覆盖率,发展可持续生态林业已经成为现今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题。

政府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不仅投入大量资金用作营林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而且修改了《森林法》,并制定出相关政策。如何做到营林的可持续发展,以下给出几点意见:(1)建立林业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即是向生态资源使用者收取一定费用,向对生态资源保护付出代价的人员给予一定的经济

补偿;(2)完善林业保护管理机制,加强监督力度。各地区的森林资源监督管理机构应各尽职责,对违法征用领地、毁坏林地、开垦林地的现象予以监督和制止。将林地的监察落到实处;(3)完善有关林权的法律法规。林业可持续发展应当从整体上监督和完善各项保护和管理制度,以免它们出现冲突制约林业的可持续利用。

4 总结

现正处于营林发展的良好机遇,大力发展林业,是改变国民生产力、提高经济水平、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冯宏武,关世印.论如何做好营林建设工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

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篇2

城市绿化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增进人民身心健康。要真正提高一个城市的绿化水平,营造出一个宜人的居住环境,在绿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生态,景观,经济三个原则。

一、坚持生态原则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最大的区别在于其组成成分的数量比例的不同,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生产者)所占的比例最大,而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和占了最大组成比例,使得生态结构从正金字塔变成了倒金字塔,城市生态系统变得人为、不完整、开放、复杂、脆弱、高质量(物理学意义上的),同时,也具备了完全取决于人类对其所施加的影响而可以向不同方向发展演替的特性。我们在城市绿化建设过程中,就是要利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努力使城市生态系统向自然生态系统靠拢,使城市生态系统接近于自然生态系统。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和固定有机物质的初级生产过程,是我们这个世界一切活动所需能量和物质的最初始来源,虽然城市绿化的目的已不是依靠种植植物来提供居民所需物质,但绿色植物对环境的改善作用、对城市景观的改善作用却是当代城市人所最需要的,曾经长期居住在原始丛林中的人类祖先无疑在遗传基因中嵌入了对绿色植物的本能爱好,城市绿化的作用就应是尽量满足这种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这个有限的人类居住空间里,尽量地多设置绿地,多建设绿地,多增加绿量,使绿地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营造宜人的居住环境。

增加城市绿地数量,是增加城市绿量的首要保证。增加绿地数量,首先要靠政府重视,政府要依靠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保证城市达到一定的绿地率和公园绿地面积,这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家提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倡建设生态省、创建园林城市等政策实施和大环境下,应该不成问题。但是绿地分布的均匀性问题应引起重视,按国家标准,应在500米的距离内有休闲绿地供居民享受,这方面我们还有差距,有待继续努力。

其次是依靠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大力引导农民发展苗木生产,增加供应城市苗木的生产绿地。再者,就是通过我们的宣传发动,提高全体市民的绿化意识,使所有的单位、小区、居民、街道等都做到“见缝插绿”,争创园林达标单位、园林式单位等。园林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法律法规,把好绿地率审核这一关,把城市的绿地面积真正提高上去。

在绿地建设中增加绿量,这一问题现在各方面都重视不够,要真正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增加绿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一块缺乏绿量的绿地,其生态效益必然不会好。我们仍需要大力提倡乔、灌、藤、草、地被结合,黄土不露天,多种全冠大苗大树。关于种大树的问题,社会各界的看法不尽一致,笔者认为,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一棵大树,会显得这个城市非常地没有历史,没有文化的沉淀,就象一个暴发户,梁实秋描述暴发户用的就是‘树小墙新画不古’这么一句话。在绿地建设时适当种些大树还是必要的,但在种植大树时,必须要做到取之有道、移之有法,尽量利用旧城改造、村庄搬迁、水库淹没区、土地整理时等需要搬迁的大树,严禁盗移古树名木,掠夺性移植生态公益林中的大树。移植大树的过程中,必须十分注意保持大树的基本树冠,我们在市民广场建设中,15万多平方米的面积,基本上用的都是全冠树木,效果非常好。

此外,园林主管部门对所有的绿化项目要严格进行审批把关,做到保证有足够的绿量。充分体现改善生态环境这一目的。

绿量问题还有一方面是植物品种的多样化,努力争取在所建绿地中尽多地安排能够兼容的各种植物,增加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

二、坚持景观原则

坚持景观原则,也就是要有精品意识,在有了绿量的前提下,绿地要有美感,要有赏心悦目的感觉,这样,才会让人心情舒畅,才能达到促进人的心理健康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所种的绿地,不但要有绿量,还要有质量,充分发挥造景艺术手法,通过植物配置,营造出一种艺术化的园林景色。

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早在三千多年前,殷周时已筑台掘池开始有囿的营造。秦汉建筑宫苑时,筑土而山,开始进行山水创作,至魏晋南北朝,发展成以山水为主题的人工山水园,缀山理水技术已经比较高明。唐宋文化艺术空前繁荣,山水画名家辈出,造园艺术受山水画的影响,发展到以诗情画意进入园林的阶段,增强了意境的表现,称唐宋写意山水园。一些官僚地主、文人雅士居住于繁华的城市,渴慕田园生活,欲闹处寻幽,于是在宅旁辟地茸园,园中就低掘池,就高缀山,接以亭廊,立楼建阁,修竹茂林,悬藤垂萝,造园水平已相当高明。中国古典园林现存的以北方的皇家园林和南方的私家园林为代表,以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步移景换、小中见大、迂回曲折、亭台楼阁、诗情画意等为其主要表现手法,与其相呼应的是中国的古典建筑,或是皇宫禁苑,或是豪宅大院。但历史发展到今天,中国的城市建筑风格早已与世界接轨,城市已由高楼大厦、摩天大楼、宽畅马路、城市广场、住宅小区所等组成,再用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来建设绿地会与现代建筑显得非常的不协调。但现在的园林建设大量地模仿国外的造园手法,疏林草地,大草坪等景观不时出现,造成千城一面、地域不分、风格模糊的绿化局面,则丧失了中国园林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精髓,并非好的绿化手法。

中国造园艺术自古以来就讲究意境,中国园林真正的精髓应该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模仿自然,胜过自然,以意境二字给人以无穷的回味。但恰恰这意境二字很难用文字和图画表述,明朝计成《园冶》所说:古人百艺,皆传之于书,独无传造园者何?曰:‘园有异宜,无成法,不可得而传也。’……,这正说明了造园艺术的深奥所在。盆景艺术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可以浓缩自然,模拟自然,创造理想的自然,你可以在高不盈尺的一棵树上产生出许多联想,所以把盆景艺术称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叫缩地千里、缩龙成寸。我们在造景中,可以借鉴组合盆景和山水盆景的制作手法,通过植物种植和植物配置,造出各种各样的富有意境的园林景观,如草地景观、森林景观、灌木景观、沼泽景观、水体景观等,以多样性的生态景观来丰富城市环境,这样才能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大地景观,这也是当代园林工作者所应追求的目标。 三、坚持经济原则

经济原则也可说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二十一世纪全球普遍关注的大事,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人口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等等。在我们园林建设中,也存在可持续发展问题,尤其是我们园林管理部门,建成的绿地,今后大部分要由我们管理,除了建设费用,养护管理费用问题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一方面是直接的管理费用,另一方面是种下去的树木今后的发展和利用问题,这些都是园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而在当前的园林建设工作中,存在许多的不合理的做法,笔者就此谈几点看法。

(1)片植

要增加绿量,片植无疑是增加绿量的一个好办法,这样做,施工企业是最喜欢了,施工技术简单,工程量又多,最容易获利。可是,作为建设业主来说,就要仔细想想了,片植的利弊哪个大,利在哪里?无疑是增加了绿量、施工容易、初植景观好看。而弊呢?严重违背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限制了植物的地上地下生长空间,养护成本大,需要经常修剪,关键是寿命不长。按常规来说,十年的片植植物,生长必然严重衰退,此时挖出来的植物毫无用处,不挖难看,挖掉心痛,可是这与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方针是相违背的做法。所以笔者认为,要尽量少用片植,除非十分必要,如道路隔离带。提高绿量可以用球灌木代替,配置得好,可以做出很多好的植物配置小品,球灌木长大了挖出来可以用,既不浪费资源,又能获取经济效益。

(2)草花

城市需要绿色和彩色,需要生命的色彩,用草花来点缀城市绿地,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但在城市中大量运用草花来装扮景观,其运营费用是相当高的。按杭州市的绿化养护标准,每平方米草花全年的费用是270元,大约是一般绿地的50倍,这样高的维护费用,显然不利于绿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会更加重绿化养护经费不足的压力。解决的办法就是尽量在一般的地块多用宿根花卉或是地产的可自播的花卉,如菊花、凤仙、一串红、鸡冠花、茑箩、紫茉莉、蜀葵、鸢尾、萱草、牵牛花等等。

(3)树种

要纠正外来树种比本地树种好的偏见。只要是活的植物,它都有生态效益,至于好看不好看,则要看我们怎么种植,怎么养护了,要大力提倡多用本地树种,本地植物,不用或者少用外来植物。

(4)土壤(施肥)

城市绿地建设中,种植土的来源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根本所在,没有好的土壤,就长不出好的植物。但现在在建绿地时,大量使用的是建筑垃圾、建筑废土,这种做法极不利于建成后绿地上树木今后的生长,但因种种原因所限,目前在绿地基础土壤处理上,很难做到按《园林树木建植技术规程》所要求的来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建设绿地时,一方面要尽力争取使用符合要求的好的种植土,另一方面就要靠在养护管理时对绿地土壤进行改良,补充树木所缺乏的各种养分,也就是对植物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施肥,以满足植物正常生长所需的营养需求。施肥最好用有机肥,值得提倡的是把修剪下的植物残体粉碎后返还于绿地。美国科学家研究后认为,植物地上部分出问题,如病虫害,大部分是由于土壤中的养分不能满足植物需要所至。

(5)地被(草坪)

草坪热曾经风靡中国,经过实践检验,在城市绿化中大量使用草坪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存在养护费用高、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生态效益相对不好等弊端,已被许多有识之士所认识,但在实际工作中,草坪的应用量仍然过大,用地被植物替换草坪仍需要我们大力提倡和推广。我们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在市民广场的绿化建设中,我们就使用了大量的地被植物,如花叶蔓、书带草、紫金牛、萱草、银蒿、金银花、虎耳草、红花酢浆草、鸢尾、常春藤、玉簪等。效果很好。

就是种草坪,在草种的选择上也有讲究,在台州地区,我们就曾经一直都被草种选择问题所困扰。台州地区位于亚热带中部,冬季寒冷,一般最低温可达零下3-5℃,夏季高温干热,最高温度可达38-39℃,尤其是六月份的霉雨季节,往往持续一个月的多雨湿热天气,紧接着就进入高温干旱的伏天,极不利于各种草坪的生长。我们试种过多种草种,都因其各自的缺点而难以满足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的双重需要。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的结论是在本地如果不要求一年四季常绿,就种马尼拉草或天堂草,要达到冬天也绿,可以在马尼拉草上补播黑麦草。这样的草坪相对来说养护费用是比较低的。

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篇3

城市绿化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增进人民身心健康。要真正提高一个城市的绿化水平,营造出一个宜人的居住环境,在绿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生态,景观,经济三个原则。

一、坚持生态原则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最大的区别在于其组成成分的数量比例的不同,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生产者)所占的比例最大,而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和占了最大组成比例,使得生态结构从正金字塔变成了倒金字塔,城市生态系统变得人为、不完整、开放、复杂、脆弱、高质量(物理学意义上的),同时,也具备了完全取决于人类对其所施加的影响而可以向不同方向发展演替的特性。我们在城市绿化建设过程中,就是要利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努力使城市生态系统向自然生态系统靠拢,使城市生态系统接近于自然生态系统。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和固定有机物质的初级生产过程,是我们这个世界一切活动所需能量和物质的最初始来源,虽然城市绿化的目的已不是依靠种植植物来提供居民所需物质,但绿色植物对环境的改善作用、对城市景观的改善作用却是当代城市人所最需要的,曾经长期居住在原始丛林中的人类祖先无疑在遗传基因中嵌入了对绿色植物的本能爱好,城市绿化的作用就应是尽量满足这种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这个有限的人类居住空间里,尽量地多设置绿地,多建设绿地,多增加绿量,使绿地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营造宜人的居住环境。

增加城市绿地数量,是增加城市绿量的首要保证。增加绿地数量,首先要靠政府重视,政府要依靠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保证城市达到一定的绿地率和公园绿地面积,这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家提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倡建设生态省、创建园林城市等政策实施和大环境下,应该不成问题。但是绿地分布的均匀性问题应引起重视,按国家标准,应在500米的距离内有休闲绿地供居民享受,这方面我们还有差距,有待继续努力。

其次是依靠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大力引导农民发展苗木生产,增加供应城市苗木的生产绿地。再者,就是通过我们的宣传发动,提高全体市民的绿化意识,使所有的单位、小区、居民、街道等都做到“见缝插绿”,争创园林达标单位、园林式单位等。园林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法律法规,把好绿地率审核这一关,把城市的绿地面积真正提高上去。

在绿地建设中增加绿量,这一问题现在各方面都重视不够,要真正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增加绿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一块缺乏绿量的绿地,其生态效益必然不会好。我们仍需要大力提倡乔、灌、藤、草、地被结合,黄土不露天,多种全冠大苗大树。关于种大树的问题,社会各界的看法不尽一致,笔者认为,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一棵大树,会显得这个城市非常地没有历史,没有文化的沉淀,就象一个暴发户,梁实秋描述暴发户用的就是‘树小墙新画不古’这么一句话。在绿地建设时适当种些大树还是必要的,但在种植大树时,必须要做到取之有道、移之有法,尽量利用旧城改造、村庄搬迁、水库淹没区、土地整理时等需要搬迁的大树,严禁盗移古树名木,掠夺性移植生态公益林中的大树。移植大树的过程中,必须十分注意保持大树的基本树冠,我们在市民广场建设中,15万多平方米的面积,基本上用的都是全冠树木,效果非常好。

此外,园林主管部门对所有的绿化项目要严格进行审批把关,做到保证有足够的绿量。充分体现改善生态环境这一目的。

绿量问题还有一方面是植物品种的多样化,努力争取在所建绿地中尽多地安排能够兼容的各种植物,增加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

二、坚持景观原则

坚持景观原则,也就是要有精品意识,在有了绿量的前提下,绿地要有美感,要有赏心悦目的感觉,这样,才会让人心情舒畅,才能达到促进人的心理健康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所种的绿地,不但要有绿量,还要有质量,充分发挥造景艺术手法,通过植物配置,营造出一种艺术化的园林景色。

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早在三千多年前,殷周时已筑台掘池开始有囿的营造。秦汉建筑宫苑时,筑土而山,开始进行山水创作,至魏晋南北朝,发展成以山水为主题的人工山水园,缀山理水技术已经比较高明。唐宋文化艺术空前繁荣,山水画名家辈出,造园艺术受山水画的影响,发展到以诗情画意进入园林的阶段,增强了意境的表现,称唐宋写意山水园。一些官僚地主、文人雅士居住于繁华的城市,渴慕田园生活,欲闹处寻幽,于是在宅旁辟地茸园,园中就低掘池,就高缀山,接以亭廊,立楼建阁,修竹茂林,悬藤垂萝,造园水平已相当高明。中国古典园林现存的以北方的皇家园林和南方的私家园林为代表,以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步移景换、小中见大、迂回曲折、亭台楼阁、诗情画意等为其主要表现手法,与其相呼应的是中国的古典建筑,或是皇宫禁苑,或是豪宅大院。但历史发展到今天,中国的城市建筑风格早已与世界接轨,城市已由高楼大厦、摩天大楼、宽畅马路、城市广场、住宅小区所等组成,再用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来建设绿地会与现代建筑显得非常的不协调。但现在的园林建设大量地模仿国外的造园手法,疏林草地,大草坪等景观不时出现,造成千城一面、地域不分、风格模糊的绿化局面,则丧失了中国园林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精髓,并非好的绿化手法。

中国造园艺术自古以来就讲究意境,中国园林真正的精髓应该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模仿自然,胜过自然,以意境二字给人以无穷的回味。但恰恰这意境二字很难用文字和图画表述,明朝计成《园冶》所说:古人百艺,皆传之于书,独无传造园者何?曰:‘园有异宜,无成法,不可得而传也。’……,这正说明了造园艺术的深奥所在。盆景艺术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可以浓缩自然,模拟自然,创造理想的自然,你可以在高不盈尺的一棵树上产生出许多联想,所以把盆景艺术称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叫缩地千里、缩龙成寸。我们在造景中,可以借鉴组合盆景和山水盆景的制作手法,通过植物种植和植物配置,造出各种各样的富有意境的园林景观,如草地景观、森林景观、灌木景观、沼泽景观、水体景观等,以多样性的生态景观来丰富城市环境,这样才能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大地景观,这也是当代园林工作者所应追求的目标。

三、坚持经济原则

经济原则也可说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二十一世纪全球普遍关注的大事,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人口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等等。在我们园林建设中,也存在可持续发展问题,尤其是我们园林管理部门,建成的绿地,今后大部分要由我们管理,除了建设费用,养护管理费用问题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一方面是直接的管理费用,另一方面是种下去的树木今后的发展和利用问题,这些都是园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而在当前的园林建设工作中,存在许多的不合理的做法,笔者就此谈几点看法。

(1)片植

要增加绿量,片植无疑是增加绿量的一个好办法,这样做,施工企业是最喜欢了,施工技术简单,工程量又多,最容易获利。可是,作为建设业主来说,就要仔细想想了,片植的利弊哪个大,利在哪里?无疑是增加了绿量、施工容易、初植景观好看。而弊呢?严重违背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限制了植物的地上地下生长空间,养护成本大,需要经常修剪,关键是寿命不长。按常规来说,十年的片植植物,生长必然严重衰退,此时挖出来的植物毫无用处,不挖难看,挖掉心痛,可是这与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方针是相违背的做法。所以笔者认为,要尽量少用片植,除非十分必要,如道路隔离带。提高绿量可以用球灌木代替,配置得好,可以做出很多好的植物配置小品,球灌木长大了挖出来可以用,既不浪费资源,又能获取经济效益。

(2)草花

城市需要绿色和彩色,需要生命的色彩,用草花来点缀城市绿地,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但在城市中大量运用草花来装扮景观,其运营费用是相当高的。按杭州市的绿化养护标准,每平方米草花全年的费用是270元,大约是一般绿地的50倍,这样高的维护费用,显然不利于绿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会更加重绿化养护经费不足的压力。解决的办法就是尽量在一般的地块多用宿根花卉或是地产的可自播的花卉,如、凤仙、一串红、鸡冠花、茑箩、紫茉莉、蜀葵、鸢尾、萱草、牵牛花等等。

(3)树种

要纠正外来树种比本地树种好的偏见。只要是活的植物,它都有生态效益,至于好看不好看,则要看我们怎么种植,怎么养护了,要大力提倡多用本地树种,本地植物,不用或者少用外来植物。

(4)土壤(施肥)

城市绿地建设中,种植土的来源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根本所在,没有好的土壤,就长不出好的植物。但现在在建绿地时,大量使用的是建筑垃圾、建筑废土,这种做法极不利于建成后绿地上树木今后的生长,但因种种原因所限,目前在绿地基础土壤处理上,很难做到按《园林树木建植技术规程》所要求的来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建设绿地时,一方面要尽力争取使用符合要求的好的种植土,另一方面就要靠在养护管理时对绿地土壤进行改良,补充树木所缺乏的各种养分,也就是对植物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施肥,以满足植物正常生长所需的营养需求。施肥最好用有机肥,值得提倡的是把修剪下的植物残体粉碎后返还于绿地。美国科学家研究后认为,植物地上部分出问题,如病虫害,大部分是由于土壤中的养分不能满足植物需要所至。

(5)地被(草坪)

草坪热曾经风靡中国,经过实践检验,在城市绿化中大量使用草坪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存在养护费用高、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生态效益相对不好等弊端,已被许多有识之士所认识,但在实际工作中,草坪的应用量仍然过大,用地被植物替换草坪仍需要我们大力提倡和推广。我们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在市民广场的绿化建设中,我们就使用了大量的地被植物,如花叶蔓、书带草、紫金牛、萱草、银蒿、金银花、虎耳草、红花酢浆草、鸢尾、常春藤、玉簪等。效果很好。

就是种草坪,在草种的选择上也有讲究,在台州地区,我们就曾经一直都被草种选择问题所困扰。台州地区位于亚热带中部,冬季寒冷,一般最低温可达零下3-5℃,夏季高温干热,最高温度可达38-39℃,尤其是六月份的霉雨季节,往往持续一个月的多雨湿热天气,紧接着就进入高温干旱的伏天,极不利于各种草坪的生长。我们试种过多种草种,都因其各自的缺点而难以满足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的双重需要。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的结论是在本地如果不要求一年四季常绿,就种马尼拉草或天堂草,要达到冬天也绿,可以在马尼拉草上补播黑麦草。这样的草坪相对来说养护费用是比较低的。

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篇4

关键词:通榆县;土地整治;问题;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9.066

1 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土地整治范围偏窄,以土地整理为主

通榆县已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以土地整理为主,主要目标是补充耕地,土地开发、复垦工作尚未普遍展开。由于通榆县地质条件复杂,已实施的土地开发项目规模普遍不大,所补充的耕地多为旱地,且水源问题难以解决,耕地质量不高。

1.2 土地整治内容不全面,项目建设标准低

以往开展的土地整治项目以补充耕地为主,农用地整治仍然主要以田块平整、水利配套、完善道路为主,很少涉及土地权属的调整,整治后的破碎化程度仍然较高,达不到一定的集中连片规模,无法满足规模化经营的要求。目前,土地整治已由增加耕地总体数量为主,向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综合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生态环境转变。由于全县土地整治方法为单一的沙压碱工程(客土回填),限制了没有土源地区进行土地的整治。

1.3 设计项目存在缺陷,未得到及时调整

对设计方案实施的过程中,由于设计缺陷导致道路整治不能满足道路施工规范和实际要求;土地平整过程中,表土剥离后,未对其进行压实处理,导致保水性能变差,土地地力降低;在变更方案未批准前不能开展下一步的工程施工,导致工程停工。

1.4 土地整治公众参与程度有待提高

由于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对农民的宣传不够到位,很多农民对土地整治工作不够理解,有的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农民群众的不理解会使一些人在土地整治工作结束后对自己的土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改造,有的甚至破坏他们认为没用的设施,使得土地整治工作的成果化为泡影。缺少农民参与直接影响该阶段的工作效率,因当地的农民对地形、地块具体情况、水资源状况等一些情况最为熟悉,仅依靠相关技术人员到实地进行勘测和分析,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同时消耗了大量的资金。

1.5 土地整治资金运行体制不完善

目前开展的土地整治工作是由国土、农业、水利、林业、交通等各个职能部门分头操作,致使各项支农资金不能有效整合,资金的综合效益没有充分得到发挥。同时缺乏标准统一、措施配套的整治平台使土地整治工作进展缓慢。通榆县的土地整治基本上仍然停留在“政府无偿投入、农民无偿收益”的局面,社会资金进入农村和农业的机制尚未建立。

2 建议

2.1 拓宽土地开发整治范围,转变土地开发整治形式

通榆县应在土地开发整治范围上,将单纯的土地开发整理向集中连片的田、水、路、林、村进行全面综合整治,将增加耕地数量为主,向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综合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生态环境转变;在整治目标上,应由单纯的补充耕地向建设性保护耕地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相结合;在整治手段上,应以项目为载体向以项目、工程、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转变,使土地整治管理模式有了显著改变,综合效益有了质的飞跃。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重点,推进建设用地整治;以提高绿色生态环境为核心,加快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整体推进改善生态环境;以土地集约利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推进村镇建设用地整治;以通榆县自然、经济、社会条件为依据,合理安排土地整治项目。

2.2 丰富土地整治内容

在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过程中,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农田工程标准,确保项目实施后基本农田实现“四化”,即机耕路网络化、排灌渠硬底化、主干道林网化、农田方格化,耕地质量不断提高。突出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重点加强田间灌溉与排水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农田抗旱排涝能力。推进土地平整工程,耕地面积集中连片,改善农业机械化作业条件。优化田间道、生产路系统,提高道路的荷载标准和通达度。推进防护林网工程建设,完善农田防护林体系。加强耕地地力培肥工程,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积极倡导使用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料,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2.3 完善土地整治权属管理制度

土地整治是支持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平台,同时也是一项涉及民生的工程权属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不仅要完成各项工程措施,尊重自然规律、尊重农民意愿和原有的土地权属的基础上,进行现状踏查、地籍调查、权属变更调整、土地登记等工作,稳定农民集体承包经营权。权属管理是土地整治工作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着土地权利人的切身利益。权属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权属调整,做好土地整治工作中的权属调整工作,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农民权益的重要着力点。

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篇5

关键词:生态社会;林地红线;林地保护;森林面积;预期目标

中图分类号:F326.20 文献标识码:A

林地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是森林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在保障木材及林产品供给、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中具有核心地位,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引自《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明确要求“要把林地与耕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高度重视林地保护”,为确保粮食安全必须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为确保国家生态安全也必须响亮地提出林地“红线”。

一、我国林地的基本状况及面临的严峻形势

根据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结果,全国林地面积30 590.41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31.86%;森林面积19 545.2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6%提高到20.36%;人工林面积达6 168.84万公顷,居世界第一位,占全球人工林面积的38%。从1989年至2008年全国森林资源后4次清查结果看,林地面积持续增加改善了局部生态环境,促进了国土绿化和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提高了木材及林产品的供给能力。

但我们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林地资源存在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退化明显、逆转严重等一系列严重地威胁着我国社会的生态安全和产业经济发展的问题。

(一)林地资源短缺,生态环境失调

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林地面积0.13公顷,仅为世界人均水平0.6公顷的22%,森林覆盖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林地资源总量相对于庞大的人口数量显得严重不足;林地分布不均、退化明显,宜林地主要分布在 “三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据统计,全国有近500万公顷林地退化为疏林地,林地退化非常严重,造成的直接后果是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失调,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至今仍以每年1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发展,土地荒漠化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更为严重的自然灾害。我国的生态状况依然脆弱,生态问题依然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二)林地生产力低,产业经济受阻

我国大部分林地土层瘠薄、水肥条件差,生长率不高;林业用地利用率低,残次林多,我国森林年净生长量仅相当于林业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林地资源总体质量不高、生产力低。据统计,2007年,我国林产品折算的木材消费总量与国内供给市场的缺口差超过1亿立方米,以严重影响了产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提高林地生产能力和产出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产品的需求。

(三)林地逆转严重,保护压力增大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大量用地项目大规模向林地转移,违法使用林地等一些突出问题屡禁不止,现有林地保护的法律、政策对当前不合理、不合法占用林地行为人的约束也十分乏力,林地保护管理形势严峻、压力增加。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表明,清查5年间隔期内因毁林开垦、自然灾害、工程建设等导致林地转为非林地面积达832万公顷,其中近85%逆转为其他农用地,有林地逆转为非林地的面积为377万公顷,相当于同期全国造林面积的1/10,林地逆转日趋严重。

我国现有耕地保护政策和保护力度要严格于林地保护。国家对耕地实行了最为严格的保护政策,制订的农地征收补偿标准高于林地征地补偿标准,导致了一些合理或不合理的建设项目、经营项目占地都转向林地,耕地的严格保护“蚕食”了林地。据国家林业局统计,从1994年截至2010年间仅是国家林业主管部门组织其直属林业调查队伍检查的2 270个县(局),检查占用征收林地项目16 842个,查出非法占用林地项目6 669起、非法占用林地面积538 902亩。更严重的是大量投机商潜入林区炒买炒卖林地,造成林地流失,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林地严重逆转的趋势愈演愈烈,林地保护管理形势十分严峻。

我国特别是各地方政府追求GDP增长的强烈愿望对现有林地已经形成了严重威胁。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发展,有的经营性项目不按规定办理征占用林地手续,未批先占的、不批就占、少批多占、不当审批的违法征占用林地问题日益突出,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在征占用过程中,超标准、超规格建设现象也时有发生。受“占补平衡”的硬性指标约束的影响,一些地方政府瞄准林地用来维持“补平衡”, 林地年均植物凋落物达几吨以上,这些凋落物年复一年地在菌类、自然降水、气温的综合作用下,分解成有机质,氮、磷、钾、镁等元素及稀有金属含量都很高,因此林地的土壤极其肥沃,毁林垦植、造田很容易,而且至少10年内不施肥也能年年丰收。所以在征地“占补平衡”中,一些乡村干部必然积极用林地去“补”,毁林开荒、破坏林地的案件此起彼伏,屡禁不止。

二、划定林地红线的必要性

无论从人民生存环境改善的社会目标,还是从林业产业发展的经济目标实现条件分析,我国现有林地面积还不能满足和保障各种目标的实现,应该在严格保护好现有林地资源的同时,积极补充林地,增加林地资源,对林地的保护必须上升到国家的大战略上来安排,由国家的具体法律、政策来落实,实行最严格的林地保护措施,要像保护耕地一样来保护维护生态安全所需要的基本林地。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林业局原副局长李育才认为:“耕地设有18亿亩的‘红线’,林地也应该有‘红线’”,“我们要像爱护耕地一样爱护林地。”因此,这就必须提出林地“红线”, 把林地红线上升到法律高度,并划定林地“红线”,设定林地面积不可逾越的法定界阈,严格依法管理,让“红线”成为我国林地保护的法律屏障。

(一)划定林地红线与建设生态社会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地是生态安全的基础。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2007年全国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会议上指出:“林地资源是森林培育和发展的基础,建设生态文明要把保护林地作为一项重要举措”。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绿色生态环境和文化的需求不断的增长,但全国生态状况整体恶化的趋势尚没有得到根本遏制,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江河湖泊及沿海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等现象严重。

2009年6月在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总理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确立了中国林业的历史地位:“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

全国第7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我国现有1.95亿公顷森林,每年仅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护6项生态服务功能,年价值达10万亿元,接近我国2009年GDP的1/3(见表1)。因此,只有划定并守住林地红线,形成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严格林地管理机制,才能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实现生态与环境的稳定和良性循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划定林地红线与应对气候变化

森林是“地球之肺”,是陆地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间接减排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主席在2009年9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与2005年相比),森林面积增加4 000万公顷,森林蓄积增加13亿立方米,争取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有显著下降。

2009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至45%(与2005年相比),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因此,我国必须保证其足够的林地,从根本上增加林地面积,划定林地红线,提高森林保有量,增强森林植被的碳汇功能,以提高林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能力。

(三)划定林地红线与满足林产品需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民生对林产品和生态产品数量及多样化需求不断增加,但目前森林可采资源较少,木材供需矛盾加剧,森林资源的增长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需求的增长。全国第7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我国人均森林蓄积10.151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7。现有用材林的中幼龄林面积72%、蓄积52%,木材的刚性需求与现阶段森林可采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加剧,生态产品依然是当今社会最短缺的产品之一。

因此,只有划定林地“红线”,保障林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增长,林业工程建设才能稳步推进,森林的多功能多效益才能逐步显现,木材等林产品、生态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我国的木材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才能得到根本保障。

三、划定林地红线目标的合理预期

我国林地的“红线”应是多少,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积极着手研究和论证。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到2020年我国林地保有量增加到3.12亿公顷(46.8亿亩),占国土面积的比重提高为32.5%以上,森林面积保有量达到2.23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本文认为,在2020年以前,以46.8亿亩林地面积作为林地“红线”,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森林面积,达到合理维度。以下主要从生态环境中最重要但又最脆弱的9个方面和发展林业产业的3个方面,来计算森林面积合理预期目标。

(一)治理国土需求、确保国土安澜的合理预期

1.治理荒漠化土地需要再造林1 319.37万公顷。土地荒漠化是“地球之癌症”、心腹之患,我国历经50余载的治理,尤其是1978年以来的治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荒漠化面积仍有263.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5%,其中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尤以北方最为严重,近4亿人口、5万余个村屯受到危害,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16亿吨,流失土壤有机肥5 593万吨。我国治理荒漠化包括三北防护林工程和京津风沙治理工程两大工程,其中:三北防护林工程涉及西北、东北、华北13个省(市、区),总面积406.9万公顷,占我国国土面积的42.4%,占沙化土地面积的85%,三北防护林区规划为:造林面积3 50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4.95%,1978-2008年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2 446.9万公顷,到2050年还要增加1 061.1万公顷森林;京津风沙治理工程启动10年来,累计完成造林575.8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2.4%提高到17.1%,自然灾害损失率明显下降,2010年2月1日国务院召开该工程工作会议决定:剩余258.27万公顷造林任务必须在2012年完成,2013开始实施二期工程。三北、京津两项治沙工程共需再造林1319.37万公顷。

2.治理石漠化土地需要再造林822.65万公顷。分布在我国鄂、湘、粤、桂、渝、川、黔、滇溶岩地区8省(市、区)1 296.3万公顷石漠化土地,生态严重恶化,给当地人民生活和地区经济发展造成极度困难。2008年国务院制定了《溶岩地区石漠化治理规划(2006-2015年)》,要求到2015年完成822.65万公顷的造林、封山育林育草任务,森林覆盖率达到63.4%,每年减少2.8亿吨土壤流失。

3.治理水土流失需要再造林5 300万公顷。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1949年以来,因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4 000多万亩,年均流失土壤50亿吨,造成江河湖泊泥沙淤积,行洪不畅,无雨干旱,有雨成灾。因森林、湿地的大量减少,质量下降,生态功能减退,旱涝灾害发生频率加快。据历史记载:年均受灾次数,唐代1.6次、宋代1.8次、元代3.2次、明代2.7次、清代3.8次,近50年来发生旱灾6-8次、水灾50次,且经济损失越来越大。治理水土流失重点在山区,我国山区宜林荒山荒地近5 300万公顷,其坡陡土薄,土壤流失严重,尽快造林不仅有力制止水土流失,也是发展山区经济的重大举措。

4.治理江河湖泊需要的再造林(1 758万公顷)。在我国江河两岸、湖泊周边营造护岸固堤林,截留坡地冲刷下来的泥土沙石,稳固边岸、防止塌方和江河改道,是保障江河安澜的良方。目前我国32条大江大河总长55 245千米,其中一、二、三级支流长约607 695千米,28个大湖水浸面积338.01万公顷,61842个水浸面积100公顷以上的水塘水库的水浸面积为806.23万公顷,这些水域的岸边70%以上无护岸固堤林。按照国家有关规程测算,需增设1 758万公顷护岸固堤林。

5.治理沿海地区生态环境需要再造林1 827.5万公顷。我国目前大陆海岸线长18 340千米、岛屿海岸线长11 159千米,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频频发生,严重威胁当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东部沿海许多发达地区,分布着500万公顷滨海盐碱地,土壤质地粘重,通风透水性很差,含盐量高,适生植物很少,虽然造林难度大,也应营造沿海防护林。沿海岸线应营造宽1 000米的基干防护林和消浪林带,29 499千米的大陆和岛屿海岸线,林带面积为2 949.9万公顷,现已建成55%,含500万公顷滨海盐碱地需营造1 827.5万公顷沿海防护林。

6.治理交通道路环境需要再造林1 028.91万公顷。截止2008年,我国铁路里程7.7万千米,公路386.78万千米。为保护道路,确保道路通畅,行车安全,消烟除尘,改善道路景观,减轻旅客和驾驶员旅途疲劳,铁道、交通部门和各级政府都很重视在道路两侧营造护路林。按照国家有关护路林标准,扣除已完成部分,尚需营造1 028.91万公顷护路林。

7.营造农田牧场防护林需要再造林639.74万公顷。农田牧场防护林是农牧区生态体系的主体,对保障农牧业的持续高产稳产、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我国耕地面积183 124万亩,牧草地面积393 216万亩。按林带有效防护距离为林带平均树高(15米)的30倍,主林带宽10米,副林带宽5米,每个林带格网面积20.25公顷应分摊的林带面积为0.675公顷,平均每公顷耕地、牧场的林带含量为0.0333公顷,以此计算全国耕地牧场防护林面积为1 279.27万公顷,现有农牧防护林占总量的50%,需再建639.64万公顷。

8.营造水源涵养林需要再造林1 710.3万公顷。我国水资源困乏,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源涵养林在涵养水源、防止水源头土沙石冲刷淤积江河湖库、保障水道通畅和静化水质方面的功能显著。因此,对我国大江大河发源地和大湖泊迎水面一层山坡范围内区划为水源涵养林,对其无林地带造林很有必要。经测算,这些地段(扣除已有森林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781%,以此推测,全国应增设的水源涵养林面积为1 710.3万公顷。

9.改善城乡人居环境需要再造林588.94万公顷。党的十七大提出,到2020年要使我国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城市森林、绿色村庄是城乡的未来,我国正加速城市化建设进程,预测到2030年城市化率将达到65%,2050年将达到75%。从我国实情出发,城市化应以中小城市为主,以人均150平方米测算,2050年城市总面积将达到1 687.5万公顷;乡村以人均宅基地120平方米测算,全国村庄总面积将达到450万公顷。按照国家林业局颁布的《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标准》,我国城市森林面积要达到506.25万公顷,乡村森林覆盖率按照总平均35%计测,乡村森林面积将达到157.5万公顷。我国城乡环境保护林总面积应为663.75万公顷,按现有量45%计算,还需营造森林431.44万公顷,城乡共需再增588.94万公顷森林。

上述9种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建设和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为确保国土安澜(应对气候变化必在其中),需增加1.49亿公顷生态公益林。

(二)发展林业产业的合理预期

1.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料需增加速生丰产用材林3 501.97万公顷。我国木材需求量越来越大,“十一五”末折合森林蓄积年耗量需7亿立方米,我国自己只能解决3亿立方米。随着我国科技进步,森林集约经营水平提高,森林生长量增长,预计今后20年内木材年自给量将达到4亿立方米,每年仍缺口3亿立方米采伐蓄积。以全国总平均每公顷速生丰产林年生长量8立方米、经营周期21年的每公顷蓄积168立方米计算,每年3亿立方米蓄积的采伐面积是170.57万公顷,21年为一轮伐期,全国需增加速生丰产用材林3501.97万公顷。

2.发展木本食用油经济需增加新植林165.8万公顷。目前我国60%的食用油从国外进口,并且价格逐年提高,难度越来越大。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又要摆脱食用油的被动局面,《全国油茶林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油茶林面积要达到466.67万公顷,其中新植林165.8万公顷,年产茶油250万吨。

3.发展生物能源经济需增加生物能源林2 640万公顷。我国现已探明的石化能源储量按现年开采量,煤炭、天然气和石油分别只能维持80年、30年和11年,且能源结构极为不合理,2005年煤炭仍占68.9%(世界平均22.8%),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之源。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到2020年,要在现有基础上,增加800万吨燃料乙醇,180万吨生物柴油。我国含油量40%以上、具有良好资源和种植技术、可形成规模种植的树木有10种,面积超过400万公顷,年产果实500万吨以上,木本淀粉植物100多种,面积1 000余万公顷,具有年产380万吨乙醇的潜力,已纳入中国林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优先发展领域(姚昌恬),按上述数据测算,我国应增加2 640万公顷生物能源林。

四、基本结论

根据上述分析预测结果,我国为治理国土、满足国计民生对木材等生产、生活资料的急切需要,需在现有1.95亿公顷森林的基础上,再增加2.13亿公顷森林(见表2)。据此,如果我国的森林面积达到4.08亿公顷(61.2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2.5%,就能实现国土安澜、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木材、纸张、食用植物油等国计民生所需重要生产、生活资料不再需要进口,能源危机也将有所缓解。这是我国林业长期建设的任务,也是绕不过去的坎儿。现在应全面规划,根据国力,分别轻重缓急,循序渐进完成4.08亿公顷森林面积的目标,并在2020年前必须坚守46.8亿亩林地红线,严格实施林地用途管制和林地定额管理,把林地保护真正纳入到法律层面和各级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对森林蓄积量、森里覆盖率等约束性指标实施年度考核评价,坚持把林地放在与耕地同等重要的位置,实行最严格的林地保护制度。

参考文献:

[1] 韩乐悟.“开发”蚕食林地趋势严峻 林政案件已呈高发态势坚守“耕地红线” 不能逾越“林地红线”[N].法制日报,2007-11-09.

[2] 贾治邦.我国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十二五”展望[J].林业经济,2011(6).

[3] 贾治邦.努力实现“沙逼人退”向“人逼沙退”的转变[N].中国绿色时报,2009-06-16.

[4] 中国绿色时报编辑部.巍巍绿色长城铸起历史丰碑[N].中国绿色时报,2008-11-03.

[5] 谭灵芝,王国友.天保工程的环境权益与企业经济行为的目标分裂及对策响应研究[J].商业研究,2010(6).

[6] 刘娜微.京津工程十年实现三增三减[N].中国绿色时报,2010-02-03.

[7] 王胜男.我国百个石漠化试点县石浪披绿[N].中国绿色时报,2010-03-08.

[8] 张鸿文.退耕还林,中国生态文明的新纪元[N].中国绿色时报,2009-07-02.

[9] 曹玉昆,孙文琪.国有林区森林资源所有权改革过程中的博弈分析[J].商业研究,2010(10).

[10] 张正河.准城市下“空心村”解决思路[J].中国土地,2009(8).

[11] 程红.我国林业发展水平与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尚有差距[N].中国绿色时报,2010-01-21.

[12] 贾治邦.深化认识抓住关键强化措施真正把油茶培育成强林富民的产业[N].中国绿色时报,2010-01-12.

[13] BP公司.BP世界能源统计[EB/OL].[2009-06].http://bp,con/statistireview.

A Quantitative Study Based on Ecotype Community and Industrial Economy

Development on the Rational Expectation Value of Woodland Red Line

YAO Xin1,ZHOU Hui-qiu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 150030,China;

2.School of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 150030,China)

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篇6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相关部署,按照中共卢龙县委县直机关工委《关于召开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专题组织生活会的通知》要求,根据局党组5月14日下午党支部召开了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专题组织生活会,党组学习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政治局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市县关于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并于15日召开党支部全体党员大会,由党支部书记通报党支部班子对照检查情况。分批次、分小组召开党小组会,组织党员开展自我批评,然后其他党员依次对其提出批评意见。通过领导分析,党员们的发言,更加深入了解了目前的政治情形与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对此作如下对照检查:

一是强政治、抓思想方面。政治敏感度需要加强,需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政治局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否入心入脑,落实省、市县关于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是否到位。从思想上、行动上真正重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是否落实到位,认识到疫情防控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时刻警醒思想上存在懈怠向党员干部中的先锋看齐,杜绝理解不深刻,落实不到位现象。

二是强作风,抓落实方面。有时安于现状,缺乏创新意识,在工作中找大局,服务意识要强,在新问题中研究不透,以后要紧跟发展中需要,在工作中摆表现、找差距,抓住主要矛盾,身体力行带头转变工作作风。杜绝不作为、慢作为、懒作为等现象。推健康码广,落实戴口罩、测温、扫码通行,少去公共场合,必须出行要戴好口罩。实实在在为群众服务,让群众满意。

三是强防控,抓发展方面。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县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的工作思路。在落实查隐患、查漏洞、查短板,防侥幸、防输入、防恐慌“三查三防”上有没有打折扣。在负责小区检查站点值守到位,认真负责,对外来人员、离鄂离汉来(返)卢人员、境外来(返)卢人员及其他中高风险地区来(返)卢人员,是否做到“五必”,即身份必问、信息必录、轨迹必查、健康码必看、体温必测,发现情况及时上报。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做到严谨、认真,全面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严格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购置、处置行为,把住了资产的“出口”关,使我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得到了加强,确保各部门安全运转,从而维护了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了资产的使用效率,加强国有资产信息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绝对保证对上级部门对接,对下级部门资产安全的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准确性、信息性、完整性。

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篇7

一、理论基础与协同机理分析

( 一) 理论基础

1. 生态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生态经济是一门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由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复合而成的生态经济系统运动规律的科学,其内涵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信息交流和价值增值规律及其应用[1]。而生态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产生于 20 世纪 70 年代。1966 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 Kelineth Boulding) 首次提出了生态经济学的概念[2]。1988 年,以国际生态学会( ISEE) 创立生态经济学为标志,生态经济学才真正作为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关系的一门学科走上国际舞台[3]。生态经济学在国内的研究始于 20世纪 70 年代末,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如何实现二者协调发展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4 -7]。

2. 文化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新经济增长点

文化产业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 1947 年由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其著作《启蒙辩证法》中提到 Culture Industry,直译为文化工业,即文化产业。作为介于文化与经济之间的特殊形态,文化产业被不同的国家诠释为不同的含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解释为: 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8]。我国对文化产业做出清晰的界定是在 2004 年,国家制定出台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其中明确指出文化产业就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文化产业更是成为经济腾飞不可或缺的部分。

3. 协同理论

协同理论( synergetics) 源于 1971 年,是由著名的物理学家哈肯( H. Haken) 提出的。哈肯认为,以开放系统为前提,大量不同的子系统间通过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形成新的复合系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个系统间的非线性关系使得整个开放系统从无序演化为有序,同时产生了“1 +1 >2”的效应,即所谓的协同效应[9]。也正是基于这种非线性关系,两个开放系统的协同作用产生的效应要比这两个系统间简单相加产生的效应大。一个生动的例子是“蜜蜂与花”的启示。蜜蜂采蜜是为了满足自身生存的手段,但是在蜜蜂采蜜的过程中,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帮助花传粉授粉,由此花可以继续繁衍。有了花的存在,蜜蜂的生存更是得到了保障。而从经济学的角度讲,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如“花与蜜蜂”的行为正是两个正外部性系统叠加带来放大效应的结果。

( 二) 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相互作用的机理分析

1. 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相互促进

( 1) 生态经济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生态经济的发展是整个经济系统的变革,这个变革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随着人类认知而发展的一个漫长过程。从物质基础角度看,生态经济的发展为人类生存提供最基本的生命物质保障,而这些保障从最根本上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温床。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文化产业是生态大环境孕育的,但是生态经济的发展从物质保障方面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如果从更深层考虑,生态经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背后体现的是一种人类理念的转变,即从“对自然的无度索取”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转变。文化产业是文化事业产业化的表现形式,是文化事业大繁荣的结晶,是从对资源能源依赖的发展模式下脱颖而出的新的发展形式。而这种新兴产业的发展是需要以生态经济的发展理念为基础的。

( 2) 文化产业的发展为生态经济的更好发展提供动力。一方面,文化产业做为一种“绿色产业”具有能耗低、环保、产业附加值高等优点,做为朝阳产业,表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文化产业自身具有的特点使得其产生很大的溢出效应,能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转变旧的经济发展模式,促使传统产业升级蜕变。同时,文化产业直接和间接产生的就业岗位对社会问题都会带来正的效应,而这些都会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发展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源动力,为生态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和魅力; 而生态经济的发展又从各个方面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这样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形成了生态经济和文化产业的正相关连续上升螺旋。在这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文化产业的溢出效应不断在其上升“路径”中对其他产业的发展起到催化作用。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生态经济的外延性和各个产业之间的关联性为其整体发展指明方向。据此,文化产业和生态经济的协同发展机理开始凸显。

2. 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相互约束

( 1) 生态环境的恶化将抑制文化产业的发展。历史经验证明,一国或地区如果受到某种外界因素的刺激( 比如工业革命) ,从而大大提高了该地区的生产力水平,能够支撑更多的人口生存发展,导致人口激增,进而需要获得更多的生产资料,而当地原有的朴素自然文化观念受到冲击,“人定胜天”的意识逐渐泛滥。同时,为了发展经济,人们开始滥伐森林、掠夺资源、毁林开荒,从而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打破了原有的低水平均衡状态,生态经济发展更加恶化。由于当地的投资环境恶化,文化根基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动摇,传统的文化事业不能得到弘扬,文化产业也难以发展,从而陷入“生态破坏投资环境恶化经济发展受阻文化产业滞后加剧对生态环境的掠夺和污染生态进一步恶化”的恶性循环怪圈中,使经济社会处于一种低水平陷阱而难以摆脱。

( 2) 文化产业发展的滞后制约着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一个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是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果没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和浓厚的人文气息,就不可能有稳固的文化根基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另一方面是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如果经济基础薄弱,人们的消费水平不高,就不易于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因而难以实现文化产业化经营和产业结构调整,也就制约着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良好的人文环境才能培育出积极的环保意识,促使人们自觉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文化产业具有高附加值的特性,其发展壮大有利于引导低附加值部门的产业转型,加速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降低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部门的产出比重,增加环境友好型部门的产出比重,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3. 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目标———生态社会生态系统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时期,人类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被孕育出来的; 人类意识形态的出现慢慢形成了文化,而文化从某些层面上催生出了经济制度、经济体系,形成了现在的经济结构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主要依赖生态圈的各种资源,慢慢形成了最基本的三角塔形构建,即最简单的从生态到文化到经济再到生态的基础循环[10]( 如图 1 所示) 。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相互影响,打破了人类从生态系统中无度索取资源的过程,人们努力的寻求经济和生态之间的平衡点,生态经济就此应运而生。文化经济的形成则是基于人类文化自身与经济系统结合的产物,在此我们把文化经济具象化为文化产业,就是人类文化产业化的一种经济形式,在人类文化与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过程中,也会衍生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形式,我们暂且把这种形式称作生态文化。生态经济、文化产业、生态文化的协同发展必定能够催生出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社会形态,即生态社会。在最基本的三角塔形构建中,人类一直延续着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即从污染到治理到再污染再治理的恶性循环,人类社会文化就在出于恶性循环的经济基础上得到了畸形发展,生态系统作为最基础的构建为一切的发展提供最基本的支撑。而生命供养系统中的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恶性循环也终将走向枯萎。随着认识能力的提升,人类意识到了从污染到治理的循环弊端,所以生态经济的出现替代了最初从污染到治理的发展模式。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济发展模式基础上,社会文化也得到了进一步演化,文化产业化的出现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产业和生态经济是从两个不同的层面对现代经济的发展发挥加速作用,这种高速的和谐的增长会把我们带到一个新的社会形态———生态社会。而生态社会无论从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上,生态利用与保护的均衡上,还是人类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解读上,与现代的社会发展模式相比都将更加完美与和谐。

二、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是甘肃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抉择

生态经济和文化产业作为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二者的协调发展不仅对经济发达地区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对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一) 甘肃省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发展相互约束

1. 生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约束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

根据《2011年11月甘肃统计月报》的数据,甘肃省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15. 29∶ 55. 03∶ 29. 68,其中工业所占比重为44. 78%。石化、有色、电力、冶金、食品、装备制造和煤炭作为甘肃省的支柱产业,其增加值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2. 13%,是甘肃省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目前甘肃省经济结构仍然以重化工业为主。由表1可知,除了生态用水占用水总量的比重、R&D 经费支出占 GDP 的比率指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主要生态经济指标[11]甘肃省均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说明目前甘肃省经济结构仍以高耗能、高排放、低产出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为主,生态经济发展处于相对滞后的阶段,其呈现出的一系列负外部性问题客观上约束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甘肃省具有丰富多彩的历史民族文化资源,但是由于地处偏远,远离全国经济文化中心,文化产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如表 2 所示,甘肃省文化产业指标总体低于全国相应指标,除人均拥有杂志册数和每万人电视节目制作时间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他指标都与全国平均水平有明显的差距,特别是在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和文化传播业整体水平方面差距较大。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状况说明其对当地文化资源的开发不足。而对于甘肃省这样的文化大省,文化资源没能得到充分的开发,文化没能产业化,从最根本上不利于甘肃产业结构的优化转型,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其经济的发展。经济的落后又迫使人们走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的经济发展道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经济得不到发展。生态经济的落后又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使甘肃省被迫进入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模式。

( 二) 甘肃省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1. 甘肃生态经济的发展为文化产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虽然,近年来甘肃省已经在生态建设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但主要生态经济指标仍与全国平均水平有一定差距。如果继续实施降低单位能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单位经济效益等一系列措施,提高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则不仅可以节约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还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增进全社会的福利水平。一方面,更多节约的经济资源可以用于支持其他行业如文化产业的发展,投资环境的持续改善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从而逐步孵化出本地文化品牌; 另一方面,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会增加对文化产品的消费,带动文化消费市场的扩张,从而带动本地区文化资源的产业化经营,为实现甘肃省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强省的转变奠定坚实的基础。

2. 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对生态经济的促进作用

甘肃省拥有享誉全国的天水伏羲文化、敦煌莫高窟、嘉峪关长城等具代表性的文化旅游胜地,黄河文化遗址、古生物化石遗址、祁连山沿线河西走廊文化风景线等独特风貌。甘肃省又是红军长征途经的主要省份,革命文化底蕴厚重,同时,甘肃省也是多民族聚集地区,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多彩,丝绸之路横穿甘肃全境,历史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孕育出了以《读者》、《丝路花雨》等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品牌,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基于国家大力倡导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及甘肃浓厚的文化底蕴,甘肃省政府提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出加快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临夏民族文化产业园、庆阳民俗文化产业园和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努力将甘肃打造成为省级、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大力开发文化产业势必会为甘肃生态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为转变旧的经济发展模式,促使甘肃传统产业升级蜕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从而促使甘肃经济进入生态经济和文化产业的正相关连续上升螺旋,使得其向更高的社会经济均衡点迈进。

( 三) 甘肃省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重大意义

面对既要保护生态环境又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艰巨任务,甘肃省极易陷入恶性循环的低水平陷阱。甘肃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生态、文化、经济三者之间的基础关系,利用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协同机制,使二者在发展过程中互相协调、互相促进。而生态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则无疑具有正外部性相互叠加的放大效应,一方面发展了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为代表的生态经济,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也将进一步引导其他低附加值产业的转型,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逐步向生态经济和文化产业的高水平均衡过渡。而生态经济和文化产业作为生态社会最基础的构建,二者的高速发展势必会推动甘肃省走进一种文化底蕴浓、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生态环境优、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社会形态。

三、甘肃省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路径探索

( 一) 积极运用生态补偿政策,建设“绿色甘肃”

生态补偿政策是生态经济和文化产业相互沟通的桥梁,可以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减轻经济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步改善生态环境,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而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为生态补偿的长期实施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从而有利于生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实现生态经济和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双赢局面。由于生态补偿所需初始资金投入较大,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且见效缓慢,因此在实施生态补偿项目过程中,政府应充分发挥公共职能作用,以建设“绿色甘肃”为目标,为生态补偿项目提供足够的资金保证,从而逐步把生态经济和文化产业带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 二) 因地制宜,分地区分等级有序发展

结合甘肃地处偏远,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特点,在生态经济和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进程中,应该充分结合各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共同发展。依据甘肃各县市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民族文化底蕴,结合国家大力支持西部开发的相关政策,将甘肃划分为不同的发展级: I 级———文化底蕴丰富,经济基础较好地区; Ⅱ级———文化底蕴较丰富,经济基础相对落后地区;Ⅲ级———文化底蕴不足,经济基础薄弱地区。采取优先发展 I级,辅助发展Ⅱ级,带动发展Ⅲ级的方法。将有限的经济资源利用在 I 级地区,Ⅱ级地区协调发展,同时注意不要产生经济的两极分化,所以特别强调对Ⅲ级地区的带动作用。

( 三) “点—线—轴—网”逐渐过渡发展

甘肃位于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处,地貌复杂多样,版图呈西北向东南方向倾斜状,地形狭长。由于受地貌地形的限制,经济发展很难形成具有规模的大都市商圈。结合甘肃的地形状况,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应走“点—线—轴—网”逐渐过渡的协同发展路径( 如图 2 所示) 。a 点—轴 b 点—线—轴 c 点—线—轴—网图 2 甘肃省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点—线—轴—网”协同发展路径例如,适度选取生态经济发展试点城市 A 和 B,大力开发文化产业,发挥二者协同发展作用机理,打造生态试点城市增长极。利用铁路、公路的纽带作用,带动 A,B 试点城市之间的地区发展。发挥增长极的辐射效应,各自以 A,B 为中心向外扩散,带动毗邻的 C,D,E,F 城市发展,形成轴线带的发展局面。最后,形成以交通为纽带的多城市协同发展经济网,推动整个甘肃生态经济的腾飞。

( 四) 以循环经济项目建设为重点,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并驾齐驱

应紧密依托《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以循环经济项目及园区建设为重点,作为带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实现文化产业与循环经济的相互促进和发展。同时,应以生态经济的发展为基础,在循环经济与文化产业项目的遴选、设计、建设过程中,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加大对生态工程的资金投入,使生态经济和文化产业并驾齐驱,从更高、更深层次上实现甘肃的跨越式发展。

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篇8

【关键词】 内蒙古 生态经济功能区 战略

内蒙古资源富集,矿产资源丰富,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能源基地。但是,落后的生产方式使内蒙古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生态代价,致使内蒙古境内诸多人地系统脆弱区出现生态经济结构失衡的现象。构建生态经济功能区,对于内蒙古实现落后的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化的以高科技为支撑的生态型生产方式转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构建生态经济功能区着重解决生态经济结构的失衡问题,生态型无碳化、零排放生产的问题和技术进步下的产业高端化问题,完成和实现内蒙古资源经济向生态型经济转化、追随型经济向先导型经济转化、资源供给地向资源吸附地转化和环境保护向环境生产转化,总体上跃升内蒙古综合竞争力,提升国际影响力,拥有国际话语权。

一、构建生态经济功能区的必要性

1、生态经济结构失衡问题

通过解决生态经济结构的失衡问题,实现人、经济、环境、生态的共生、共赢和共盛。经济运行若依靠“环境透支”与“生态赤字”来换取经济高速增长,称之为“生态环境泡沫经济”,也就是生态经济结构失衡。内蒙古是一个资源富集区,但同时也是干旱、半干旱条件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长期以来,内蒙古采用的是缺乏高科技支撑的粗放型、自然资源和生态掠夺型生产方式,具体表现为过度放牧、不适当的开垦和耕作、森林过度采伐以及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致使内蒙古的资源与环境在开发过程中遭到严重的破坏,生态承载力越来越低,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明显加剧。内蒙古人地系统脆弱性的原因在于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导致了初始扰动通过正反馈而被不断放大,最终则极大地偏离了平衡态,突出表现为生态经济结构失衡。其表征是生态恶化,即经济发展的非生态可持续性。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现象加剧,土地退化严重、草场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水资源短缺,许多珍稀动物濒临灭绝。通过构建生态经济功能区解决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问题,首先要搞好自然生态建设,实现自然生态的和谐,其次要有利于自然界发展和良性循环的社会,而且使人得到充分发展,社会得到充分发展,最终使自然界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机统一,相互促进,共生、共赢和共盛。

2、生态型无碳化、零排放生产问题

生态经济功能区首先要实现生态型生产,工业上实现零排放、无碳化,使碳单质和化合物在参与生产的过程中得以消耗、再利用,农业则立足生态实现再循环再利用。生态型经济功能区要求人类必须做到政治生态化,大力推行绿色技术创新;必须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努力实现工业生态化、农业生态化、资源节约化、能源清洁化、废物资源化、环境无害化、城市生态化;生态经济功能区要求实现生产生态化、消费生态化、社会生态化和文化生态化。具体工业上实现废物、废气的零排放,变原始意义上的废物为资源,并循环利用,拓展和改进原有产业链条,形成生态经济产业链条,实现物质、能源、二氧化碳等废物的闭环式循环产业链,实现无碳化生产,在节约资源、集约生产的基础上,保护环境和生态。农业上要求建立生态农业园区,进行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结合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延长农业产业链,形成逐级递推的农业生产闭环系统。

3、技术进步下的产业高端化问题

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正在进入知识文明的社会。全球的科技浪潮经过了蒸汽机技术对经济社会的线性推动,电气、电子技术对社会的平面作用、信息化对社会的立体渗透,正在迎来以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为代表的先导性技术和产业的高度融合、交叉、全方位的渗透,技术资本、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高度渗透形成社会复合资本。生产要素实现全球化配置,以美国为首的先发国家试图对全球产业链进行分工,将中国等后发国家置于产业链的低端,成为他们的能源、制造、加工基地。内蒙丰富的资源正在吸引着先发国家的眼球,因此我国必须依靠科技和创意实现产业的高端化。而生态型经济区正是高科技、高创意、高社会效益、高附加值的先导产业集群的孵化器,通过构建生态型经济功能区一方面可以使内蒙古自身产业高端化、提升产业附加值,实现自身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高端化;另一方面可以辐射俄罗斯、蒙古等周边地区,使其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成为我国的资源供给、原材料加工地。

二、生态经济功能区建设与“四个转化”

1、资源经济向生态型经济转化

资源经济是传统的以资源为基础的经济,资源开发在经济发展中占相当大的比重,以劳动、土地等一般物质资源投入为主的经济,可称为物本经济和消耗型经济。生态经济是在生态经济学原理、市场经济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的支撑下进行的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创新,是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发展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是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其目的是在保证自然再生产的前提下扩大经济的再生产,形成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布局合理,资源更新和环境承载能力不断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集约、高效、持续、健康的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系统;通过生态型经济功能区的建设实现资源经济向生态型经济的转化。

2、追随型经济向先导型经济转化

内蒙属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始终处于追随性的发展模式,长期以来其思维形成了定式,产业与技术追随和模仿中东部地区。又因其资源状况及地理位置与山西和东北地区相近,其经济发展或资源开发易受山西和东北地区的影响。政府和学者提出的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建议一定程度上也形成了内蒙经济社会发展的追随性。构建全国生态型经济功能区,可以竖立和宣传内蒙模式,形成品牌效应,率先实现科技、创意支撑下的生态型生产,实现经济由追随型向先导型转化。

3、资源供给地向资源吸附地转化

内蒙古与俄、蒙接壤,蒙古地下资源非常丰富,现已探明的有煤、钨、萤石、铅、铜、铁、石油等80多种矿产,煤蕴藏量约500―1520亿吨,萤石蕴藏量约800万吨。由于内蒙古与蒙古同根共祖,在内蒙打造中国生态经济功能区将更有利于吸附俄罗斯和蒙古的资源,加强与俄罗斯、蒙古的经济交流,将俄罗斯、蒙古的人才、丰富资源为我所有,通过产业的升级和高端化使俄罗斯、蒙古处于产业低端,实现资源供给地向资源吸附地转化。

4、实现环境保护向环境生产转化

环境保护的口号和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环境的保护阻止了环境和生态的破坏与进一步恶化,但仅仅进行环境保护却只能使环境停滞,不会使环境提高和改善,因此必须进行环境生产。鄂尔多斯棋盘井生态园利用处理过的疏干水进行绿化和人工湖的建设,每年节约水费600万元的同时绿化了一方地区、美化了一方环境。蒙西工业园用二氧化碳生产PVC异型材料,改善了环境。此类事例证明,仅仅进行环境的保护是不行的,必须进行环境生产,使生态型经济区实现环境保护向环境生产的转化。

三、建设生态经济功能区的对策建议

1、加快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建设生态经济功能区的第一推动力,是生态经济功能区生态化的重要保障。科技创新有利于实现从源头到末端的防污、治污,从而很好地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不断坚持科技创新,实施生态化科学技术,发展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最大限度地实现生产非物质化,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减少材料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在生产中,采用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模式,实行从源头采购到废弃产品的回收利用的全程防污、洽污的办法,把污染最大限度地消灭在生产过程中,从而保持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科技创新有利于实现能源与资源的节约,并提高资源的利用价值,从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构建绿色财税政策体系

推进生态经济的建设,应使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有利可图,使企业和个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外部效益内部化。因此,对发展生态经济的企业、项目,应给予各种税收优惠:调整有利于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税收政策;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研发费用全部给予税前扣除;对生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设备的企业减免增值税、所得税;对购置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设备的企业允许新购进机器设备所含增值税税金全部抵扣,并在一定额度内实行投资抵免企业当年新增所得税税收优惠;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企业实行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缩短无形资产摊销期限、减免企业所得税;对使用废弃再生资源产品的企业予以免征相关税收,调整高耗能产品进出口税收政策。

3、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一是区别对待,科学合理地制定草原生态补偿办法、范围和标准。二是根据草原生态保护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来确定生态补偿标准,强化补偿标准的可行性。三是积极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多渠道增加草原生态补偿资金投入。四是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法律保障机制,保障生态补偿制度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4、建设先导生态工业园

先导生态工业园是依据清洁生产要求、先导产业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先导生态工业园是继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园区、生态工业园区之后,以具有先导性的生态经济为导向,使生产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形成良性循环的工业园区建设模式,是一个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高效、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先导生态工业园主要功能体现在绿色经营功能、辐射带动功能、高新技术孵化器功能和综合服务功能四个方面。以先导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先导生态工业园,通过对老工业园区产业技术严重落后、布局明显不合理的部分进行生态化改造,淘汰了技术落后、互补性较差的产业类型,增加了技术先进、互补性强的产业门类。通过这种改造,在不同产业、企业之间构建互补的生态工业网链,从而实现产业升级、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化,具有明显的节能、降耗、减排效果,在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同时,真正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尤飞、王传胜:生态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学科发展趋势探讨[J].中国软科学,2003(3).

[2] 厉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3] 刘会军、傅小锋: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综合区划方法的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4).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