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外汇交易策略8篇

时间:2023-09-27 16:06:38

外汇交易策略

外汇交易策略篇1

【关键词】出口企业 外汇交易风险 管理策略

外汇交易风险指企业以外币计价的各种交易中因兑换汇率变动造成本币数额减损的不确定性,是经济业务外币交易额已确定而在后期实际清算时出现的交割兑换风险,外币经济业务包括:信用结算方式下的商品或劳务贸易、国际信贷及贸易融资、跨国投资并购、收取境外分红、外汇头寸保值增值等。浮动汇率体制使得未来货币走势更具波动性,企业需提高外汇风险敞口管理水平,采取适当的对冲策略,本文试对我国出口企业外汇交易风险管理策略做出分析与探讨。

一、明确外汇交易风险管理目标与原则

我国出口企业应以外币经济业务为基础,引入外汇交易风险预警、监督和考核机制,通过识别、评估外汇风险,借助各种风险规避、对冲手段,将风险锁定在可控范围内并保障预期利润,切忌不可偏离主业,盲目追求投机获利,这应作为外汇交易风险管理的总体思路与目标。

外汇交易风险管理应坚持以下原则:效益最大化原则,尽可能压缩风险管理成本,灵活运用对冲工具以获取更大收益;风险源头控制原则,首先考虑在外币经济业务中规避、化解、消除外汇风险;全面性原则,外汇交易风险敞口对冲覆盖率目标应为100%,不可超出敞口上限;动态管理原则,根据业务和外汇市场变化情况制定风险敞口及对冲方案滚动预算,并按预测、识别、评估、对冲和合约交割各环节往复循环,实时掌握外汇风险状态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职责分离原则,健全外汇交易风险管理体系,实行决策、操作与稽核职责相分离。

二、外币业务合约风险规避策略

外币经济业务谈判时可通过对合约条款优化设置来规避外汇交易风险,以做好风险源头控制。

(一)合理选用计价结算货币

货币汇率会随着一国经济和金融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国际金融市场上汇价坚挺并能自由兑换、币值稳定、可以作为国际支付或流通手段的货币为硬货币,而汇价疲软,信用程度低不能自由兑换的货币为软货币。为规避汇率风险,原则上资产权益类款项以硬货币收取,负债信用类款项以软货币支付,如:出口收汇首选硬货币,进口付汇首选软货币,借用外资首选软货币等。同时,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深入,国际业务中应积极争取以人民币计价结算,开展跨境人民币贸易。

(二)订立货币保值条款

(三)确立外汇风险分摊机制

为避免汇率变动对贸易双方的影响,签订协议时可协商确立外汇风险分摊机制,明确基本汇率和商品基价,支付时汇率变动导致结算货币价值增减额由双方按约定比例分摊,并调整反映在商品价格及结算金额中,形成加价保值或减价保值,进而化解外汇风险对双方预期利润的影响。

三、外汇交易风险自然对冲策略

出口企业可利用资产、负债业务组合或某些具有汇兑损益负相关性质业务组合的风险抵消特性实现敞口自然对冲,本币现金流量根据币值变动进行自然调整,并在汇率波动中保持相对稳定。

(一)外币资产负债调整

外币资产、负债受汇率波动影响将产生溢价或折价,对外币资产、负债组合在币种、期限、数额等方面进行合理安排可实现总体保值甚至增值,出口企业应争取持有硬货币资产、软货币债务,且保持期限相同或相近,数额相等或相当,以有效降低和消除外汇风险敞口,例如当企业新增一笔外币应收账款时,则同时可在银行叙做一笔同币种、等数额、同期限的融资借款,以消除外汇风险敞口。

(二)外币借款-即期交易-投资(Borrow-Spot-Invest,BSI组合)

拥有应收账款的出口企业先借入与应收外汇等值的外币,以消除时间因素导致的外汇风险;同时在即期外汇市场上将借入外币兑换成人民币,以消除币种因素导致的外汇风险;之后再将人民币纳入运营进行理财或投资,以理财及投资收益抵减借款利息和手续费;最后应收账款到期收取外汇直接归还外币借款,有效规避外币应收账款交易风险。 (三)提早收汇-即期交易-投资(Lead-Spot-Invest,LSI组合)

拥有应收账款的出口企业与进口商协商以给予一定折扣优惠为条件而提前收取外币货款,以消除时间因素导致的外汇风险;同时在即期外汇市场上将所收外币兑换成人民币,以消除币种因素导致的外汇风险;之后再将人民币纳入运营进行理财或投资,以理财及投资收益抵减提前收汇的折扣损失,实现外币应收账款保值增值。

四、金融工具外汇风险对冲策略

若无法有效利用合约条款消除或化解外汇风险,自然对冲组合构建不完整,还可积极选用金融市场相关工具来对冲外汇残余风险。

(一)境内远期结售汇(Deliverable Forwards,DF)

(二)境外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Non-deliverable Forwards,NDF)

新加坡和香港人民币NDF市场是亚洲最主要的离岸人民币远期交易市场,该市场的行情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人民币汇率变化的预期,出口企业可通过设立在新加坡和香港的贸易中转子公司操作NDF交易,NDF与DF一样均须有国际贸易背景,两者在汇率风险控制功能上并无差别,NDF在合约到期时只需将按约定汇率与实际汇率计算的交易差额完成交割清算。

(三)外汇期权交易

出口企业可以签订外汇期权合约,在支付期权费后便可享有在一定期限内按约定汇价向权利的卖方买进或卖出约定数额外币的权利,期权分为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套期保值者可根据未来即期汇率走势判断是否行权,将风险损失上限锁定为期权费,同时保留理论上无限的获利机会。

(四)外汇利率期权

出口企业借入浮动利率外汇贷款后,为规避市场利率不利变动影响可选择买入或卖出外汇利率期权,一般分为三种情况:买入利率封顶期权,锁定浮动利率最高限,可避免市场利率大幅上升带来的融资成本增加;卖出利率封底期权,可获取期权费收入来冲低债务成本,锁定融资成本,但也失去了市场利率下降带来融资成本减少的机会;买入利率封顶期权并卖出利率封底期权,实现利率两头封,以期权费收入抵减期权费支出,企业利率成本将被锁定在该封底至封顶的利率区间内。

(五)外汇货币掉期

结合外币需求情况,出口企业可与银行约定在近端交割日按约定汇率交换人民币与外币的本金,在远端交割日再以相同汇率、相同金额进行一次本金的反向交换,期间双方定期向对方支付换入货币按固定利率或浮动利率计算的利息,以规避汇率、利率变动风险,降低融资成本或提高资产收益。例如,企业在境外取得外债借款1000万美元,期限3年,按浮动利率计息,企业收到美元借款后结汇为人民币投入使用,此时可叙做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交易,以锁定汇率、利率变动风险。

(六)外汇利率掉期

出口企业取得外币贷款后,根据国际资本市场利率走势,可与银行约定在未来一定期限内将其自身的外币浮动利率债务转换成固定利率债务,或将固定利率债务转换成浮动利率债务,双方只交换利息,不交换本金,企业可基于利率掉期市场价格,选择最有利的贷款付息结构,规避利率变动风险,降低融资成本。

(七)其他金融工具

为规避外汇风险,出口企业还可以叙做贸易融资提前收汇,如:出口信用证押汇、出口信用证贴现、福费廷等,同时对于成熟的跨国公司还可尝试运用相对复杂的金融工程技术研究外汇衍生品组合,实施更加精准、目标更高的外汇风险管理策略。

五、集团外汇风险管理策略

国际金融市场汇价瞬息万变,这对集团型跨国公司外汇风险驾驭能力提出较大挑战,集团需有效整合子公司资源,建立外汇风险统筹管理系统。

(一)外汇资金集中运营

集团型跨国公司需积极争取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资格,尝试集中管理子公司外汇账户信息和外币资金,进行分类归集与监督,打通境内、外资金双向流动渠道,实现集团层面资金统一运营与外汇风险统筹管理,有助于提高集团资金运营效率,优化外汇资源配置,拓宽资金融通渠道,降低集团财务成本,提升集团国际竞争力。

(二)创新财务公司外汇业务

外汇交易策略篇2

【关键词】出口企业 外汇交易风险 管理策略

2005年7月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盯住汇率8.27就此终止并逐步开启市场化进程,如图所示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总体呈现一定升值态势,但同时伴随着较强的阶段性双向波动行情。按官方统计数据,201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6.43万亿元,同比增长2.3%;国内生产总值(GDP)初值63.64万亿元,同比增速7.4%,预计外贸对GDP增速贡献10.5%,可见外贸业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汇率环境,我国出口企业经营风险逐步加大,如何有效规避和对冲外汇交易风险尤为重要。

图1 2012年1月~2015年1月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趋势图

外汇交易风险指企业以外币计价的各种交易中因兑换汇率变动造成本币数额减损的不确定性,是经济业务外币交易额已确定而在后期实际清算时出现的交割兑换风险,外币经济业务包括:信用结算方式下的商品或劳务贸易、国际信贷及贸易融资、跨国投资并购、收取境外分红、外汇头寸保值增值等。浮动汇率体制使得未来货币走势更具波动性,企业需提高外汇风险敞口管理水平,采取适当的对冲策略,本文试对我国出口企业外汇交易风险管理策略做出分析与探讨。

一、明确外汇交易风险管理目标与原则

我国出口企业应以外币经济业务为基础,引入外汇交易风险预警、监督和考核机制,通过识别、评估外汇风险,借助各种风险规避、对冲手段,将风险锁定在可控范围内并保障预期利润,切忌不可偏离主业,盲目追求投机获利,这应作为外汇交易风险管理的总体思路与目标。

外汇交易风险管理应坚持以下原则:效益最大化原则,尽可能压缩风险管理成本,灵活运用对冲工具以获取更大收益;风险源头控制原则,首先考虑在外币经济业务中规避、化解、消除外汇风险;全面性原则,外汇交易风险敞口对冲覆盖率目标应为100%,不可超出敞口上限;动态管理原则,根据业务和外汇市场变化情况制定风险敞口及对冲方案滚动预算,并按预测、识别、评估、对冲和合约交割各环节往复循环,实时掌握外汇风险状态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职责分离原则,健全外汇交易风险管理体系,实行决策、操作与稽核职责相分离。

二、外币业务合约风险规避策略

外币经济业务谈判时可通过对合约条款优化设置来规避外汇交易风险,以做好风险源头控制。

(一)合理选用计价结算货币

货币汇率会随着一国经济和金融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国际金融市场上汇价坚挺并能自由兑换、币值稳定、可以作为国际支付或流通手段的货币为硬货币,而汇价疲软,信用程度低不能自由兑换的货币为软货币。为规避汇率风险,原则上资产权益类款项以硬货币收取,负债信用类款项以软货币支付,如:出口收汇首选硬货币,进口付汇首选软货币,借用外资首选软货币等。同时,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深入,国际业务中应积极争取以人民币计价结算,开展跨境人民币贸易。

(二)订立货币保值条款

在合约中明确结算货币、保值货币并约定两者之间比价关系,在后期支付时若汇价变动超过一定幅度,则按约定比价关系调整结算货币金额,以达到保值目的,保值货币主要包括黄金、硬货币和一篮子货币。以一篮子货币保值为例,如出口企业2014年9月初贸易项下形成应收账款100万欧元,以美元、英镑、日元构成一篮子保值货币,三种货币权重分别为40%、30%和30%,与欧元间约定比价为:EUR1=US$1.32、EUR1=£0.8、EUR1=J¥137,则欧元权重价值分别折算为52.8万美元、24万英镑、4110万日元,2015年2月初结算时这三种货币与欧元间比价变为:EUR1=US$1.13、EUR1=£0.75、EUR1=J¥133,则按此汇率将以美元、英镑、日元计价部分重新折算为欧元,欧元相对一篮子货币整体贬值9%,我国出口企业可收回货款109万欧元,实现货币保值目的。

(三)确立外汇风险分摊机制

为避免汇率变动对贸易双方的影响,签订协议时可协商确立外汇风险分摊机制,明确基本汇率和商品基价,支付时汇率变动导致结算货币价值增减额由双方按约定比例分摊,并调整反映在商品价格及结算金额中,形成加价保值或减价保值,进而化解外汇风险对双方预期利润的影响。

三、外汇交易风险自然对冲策略

出口企业可利用资产、负债业务组合或某些具有汇兑损益负相关性质业务组合的风险抵消特性实现敞口自然对冲,本币现金流量根据币值变动进行自然调整,并在汇率波动中保持相对稳定。

(一)外币资产负债调整

外币资产、负债受汇率波动影响将产生溢价或折价,对外币资产、负债组合在币种、期限、数额等方面进行合理安排可实现总体保值甚至增值,出口企业应争取持有硬货币资产、软货币债务,且保持期限相同或相近,数额相等或相当,以有效降低和消除外汇风险敞口,例如当企业新增一笔外币应收账款时,则同时可在银行叙做一笔同币种、等数额、同期限的融资借款,以消除外汇风险敞口。

(二)外币借款-即期交易-投资(Borrow-Spot-Invest,BSI组合)

拥有应收账款的出口企业先借入与应收外汇等值的外币,以消除时间因素导致的外汇风险;同时在即期外汇市场上将借入外币兑换成人民币,以消除币种因素导致的外汇风险;之后再将人民币纳入运营进行理财或投资,以理财及投资收益抵减借款利息和手续费;最后应收账款到期收取外汇直接归还外币借款,有效规避外币应收账款交易风险。

(三)提早收汇-即期交易-投资(Lead-Spot-Invest,LSI组合)

拥有应收账款的出口企业与进口商协商以给予一定折扣优惠为条件而提前收取外币货款,以消除时间因素导致的外汇风险;同时在即期外汇市场上将所收外币兑换成人民币,以消除币种因素导致的外汇风险;之后再将人民币纳入运营进行理财或投资,以理财及投资收益抵减提前收汇的折扣损失,实现外币应收账款保值增值。

四、金融工具外汇风险对冲策略

若无法有效利用合约条款消除或化解外汇风险,自然对冲组合构建不完整,还可积极选用金融市场相关工具来对冲外汇残余风险。

(一)境内远期结售汇(Deliverable Forwards,DF)

出口企业可与银行签订远期结售汇协议,约定未来结汇或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期限与汇率,到期时按照该协议订明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结售汇,这样通过确定未来兑换汇率可以锁定预期成本或收益,起到保值避险作用。企业可以选择固定期限交易,如7天、20天、1个月、2个月、3个月至12个月等;也可选择择期交易,在起始日至到期日间根据客户需求任意选择交割日;若不能确定外汇结算具体日期,还可选择具有期权性质的远期外汇交易,企业将被赋予在交易日后的一定时期内执行远期合约的权利。

(二)境外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Non-deliverable Forwards,NDF)

新加坡和香港人民币NDF市场是亚洲最主要的离岸人民币远期交易市场,该市场的行情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人民币汇率变化的预期,出口企业可通过设立在新加坡和香港的贸易中转子公司操作NDF交易,NDF与DF一样均须有国际贸易背景,两者在汇率风险控制功能上并无差别,NDF在合约到期时只需将按约定汇率与实际汇率计算的交易差额完成交割清算。

(三)外汇期权交易

出口企业可以签订外汇期权合约,在支付期权费后便可享有在一定期限内按约定汇价向权利的卖方买进或卖出约定数额外币的权利,期权分为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套期保值者可根据未来即期汇率走势判断是否行权,将风险损失上限锁定为期权费,同时保留理论上无限的获利机会。

(四)外汇利率期权

出口企业借入浮动利率外汇贷款后,为规避市场利率不利变动影响可选择买入或卖出外汇利率期权,一般分为三种情况:买入利率封顶期权,锁定浮动利率最高限,可避免市场利率大幅上升带来的融资成本增加;卖出利率封底期权,可获取期权费收入来冲低债务成本,锁定融资成本,但也失去了市场利率下降带来融资成本减少的机会;买入利率封顶期权并卖出利率封底期权,实现利率两头封,以期权费收入抵减期权费支出,企业利率成本将被锁定在该封底至封顶的利率区间内。

(五)外汇货币掉期

结合外币需求情况,出口企业可与银行约定在近端交割日按约定汇率交换人民币与外币的本金,在远端交割日再以相同汇率、相同金额进行一次本金的反向交换,期间双方定期向对方支付换入货币按固定利率或浮动利率计算的利息,以规避汇率、利率变动风险,降低融资成本或提高资产收益。例如,企业在境外取得外债借款1000万美元,期限3年,按浮动利率计息,企业收到美元借款后结汇为人民币投入使用,此时可叙做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交易,以锁定汇率、利率变动风险。

(六)外汇利率掉期

出口企业取得外币贷款后,根据国际资本市场利率走势,可与银行约定在未来一定期限内将其自身的外币浮动利率债务转换成固定利率债务,或将固定利率债务转换成浮动利率债务,双方只交换利息,不交换本金,企业可基于利率掉期市场价格,选择最有利的贷款付息结构,规避利率变动风险,降低融资成本。

(七)其他金融工具

为规避外汇风险,出口企业还可以叙做贸易融资提前收汇,如:出口信用证押汇、出口信用证贴现、福费廷等,同时对于成熟的跨国公司还可尝试运用相对复杂的金融工程技术研究外汇衍生品组合,实施更加精准、目标更高的外汇风险管理策略。

五、集团外汇风险管理策略

国际金融市场汇价瞬息万变,这对集团型跨国公司外汇风险驾驭能力提出较大挑战,集团需有效整合子公司资源,建立外汇风险统筹管理系统。

(一)外汇资金集中运营

集团型跨国公司需积极争取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资格,尝试集中管理子公司外汇账户信息和外币资金,进行分类归集与监督,打通境内、外资金双向流动渠道,实现集团层面资金统一运营与外汇风险统筹管理,有助于提高集团资金运营效率,优化外汇资源配置,拓宽资金融通渠道,降低集团财务成本,提升集团国际竞争力。

(二)创新财务公司外汇业务

多数大型集团均通过组建财务公司来统筹资金集中管理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财务公司应发挥集团内部金融机构的独特优势,控制外汇风险并提高外汇运营收益,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创新外汇经营业务,如:申请成为中央外汇交易中心会员办理即期结售汇业务,同时做好结售汇综合头寸限额管理;申请外汇资金集中收付业务资格,并将付汇业务扩大至异地成员单位;申请远期结售汇业务资格,完善头寸平盘模式,制定风险防范及应急机制;平衡集团外汇风险敞口,提高外汇头寸运营收益。

我国出口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外汇交易风险管理体系及相应策略机制,准确认识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适度选用避险工具,坚守锁定风险及保障预期利润底线,防止陷入投机陷阱。在全球贸易新格局下人民币国际化的诉求不断增强,我国出口企业外汇交易风险管理策略也必将进一步丰富与成熟。

参考文献

[1]吕晖和李建平,金融衍生工具在企业外汇风险管理中的运用,财会研究.2009,第5期:56-57.

[2]胡小荣,如何应对跨国公司经营中的汇率风险,时代金融.2013,第10期下旬刊:202-203.

[3]李柯,浅议我国海外企业跨国经营中的外汇风险管理,经济研究导刊.2014,第2期:151-152.

[4]朱文蔚,跨国公司如何应对外汇汇率波动,会计师.2014,第10期:40-41.

外汇交易策略篇3

【关键词】市场大环境;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交易策略

一、市场大环境下期权交易策略概述

1.期权交易策略构建原则

在当前市场大环境下,客户的外汇期权的交易策略不能与货币交易的背景相脱离,也就是说外汇期权交易策略不是由客户自己根据汇率或者期权价格变动来决定的,而是要在真实的市场环境下进行,所以说在期权交易策略的构建中必须要坚持实需性的原则。

2.期权交易策略的内容和现状

(1)期权交易策略的内容

人民币对外汇期权的交易策略有很多种,但是无论哪种交易策略都是以买入买权、卖出买权、买入卖权、卖出卖权为基础的。这几种交易策略是最基本也是最实用的。根据上述提及到的期权交易策略的构建坚持实需性原则,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对期权交易的规定决定了只要仔细了解这几种交易策略就可以了,以下笔者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第一,买入买权。这种交易策略是指投资者可以在截止期权到期日(含到期日)之前,按照一定的价格买入某种货币。

第二,卖出买权。这种交易策略是指投资者可以在截止期权到期日(含到期日)之前,按照一定的价格卖出某种货币。

第三,买入卖权。这种交易策略是指投资者可以在截止期权到期日(含到期日)之前,按照一定的价格买入某种货币。

第四,卖出卖权。这种交易策略是指投资者可以在截止期权到期日(含到期日)之前,按照一定的价格卖出某种货币。

(2)期权交易策略的现状

由此可见,上述的四种外汇期权交易策略,都是以真实的市场交易为基础的,而且也都是最基本,有投资回报的。但是在当前的市场大环境下人民币的对外汇期权交易策略的现状不太乐观,主要的就是核心的交易策略较为单一。

当前期权产品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正在不断的创新,人民币对外汇市场的发展也较为稳定,外汇期权的交易策略的种类也很繁多,但是无论是简单的期权交易还是期权组合,都以近远期的货币发展趋势为交易思路,这就导致核心的交易策略较为单一。

3.评价期权策略的绩效方法

(1)信息比率

(2)夏普比率

二、市场大环境下的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交易策略选择细则

根据当前的市场大环境来看,外汇期权的交易策略无法适用于任何情况,在期权交易策略的选择上还是要坚持一定的原则,这样才能够保证所选期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任何一种期权交易策略是否能够实行,主要由这两个方面决定:一方面要对汇率的波动有准确的预估;另一方面在期权的规定期限内能够正确的预估人民币的即汇率。

1.科学选择期权种类

企业在选择期权种类的时候,首先要了解自身所持有的货币具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这种货币的即期汇率的趋势如何,然后在决定期权的种类。对于选择买权还是卖权都要根据即期汇率,在升值的情况下,选择看涨期权这样才能够在期权到期日获得更多的收益,反之则选择看跌期权。

2.合理选择交易方向

交易方向的选择一般以隐含波动率为标准,根据持有者的期权在期权期限内的汇率波动高低来决定持有何种头寸。当前在市场大环境下,隐含波动率报价偏高,而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又较低,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持有期权短头寸的优势较多。人民币对外汇期权在交易方向的选择中,必须要将方差率与漂移率的数据预估准确,否则有一项出现错误都会导致整体的方向受到影响,两项如果都出错,最后盈利的机会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市场大环境下外汇市场的波动十分的频繁,人民币对外汇期权的交易策略经过优化之后只能在短期的市场内占据一定的优势,如果想要取得长期的效益,应该在期权交易策略的选择上遵循相应的原则,而且与交易策略运用中市场数据分析的准确与否也有很直接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李谷. 人民币外汇期权市场及产品实务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3.

[2]李剑锋. 当前市场环境下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交易策略研究[D].厦门大学,2013.

[3]闫永记,张占山. 基于商业银行视角的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交易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1:61-62.

外汇交易策略篇4

【关键词】汇率制度;汇率风险;外贸企业;金融性风险管理策略;运营性风险管理策略

一、汇率风险管理的环境分析

1.我国的汇率制度以及汇率形成机制

1994年前,我国长期实行的是多重汇率制,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从1994年起,我国人民币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由于年度波动幅度小,我国2005年之前的汇率制度实际上是一种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中央银行规定以每个工作日闭市后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的中间价格,下一个工作日的价格在上一个工作日收盘价上下3‰的区间内变动。2006年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引入了询价交易方式和做市商制度。2010年6月19日重启汇率改革,增强汇率弹性。2012年4月16日央行宣布人民币兑美元幅度汇率交易价波动的幅度调整到不超过1%,2014年3月15日宣布浮动由1%扩大至2%。自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升值幅度已达26.28%。

2.汇率波动对外贸企业的影响

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相对美元持续升值近26%,外贸企业尤其是出口企业的产品价格竞争力大幅下降。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在欧美主要出口市场需求疲弱、国内成本要素上涨的大环境下,人民币连年大幅升值,出口收入结汇后缩水。海外客户因国际金融环境恶化,开始要求增加付款期和拖延付款,致使出口企业资金紧张,财务成本加剧,不利的汇率和利率环境令本已缩窄的出口产品毛利更雪上加霜,外贸企业经营举步维艰。2011年以来,汇率波动幅度加大,人民币国际化、利率市场化步伐明显加快。2014年上半年人民币持续贬值,日间波幅加大,企业对汇率的走向判断愈加困难。外贸公司多已习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幅度不一的单一升值环境,上半年的贬值给进口企业带来了极大的敞口汇率风险,出口企业多年来屡见成效的远期外汇交易操作效果不显且出现浮亏,如何在汇率双向波动的环境中寻求合适的汇率风险规避策略,成为未来外贸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

二、汇率风险管理理论综述

1.汇率风险理论

汇率风险是外贸企业面临的最重要风险因素之一。汇率风险在狭义上是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由于汇率变动使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债遭受损失的风险。艾伦・C・夏皮罗(1975)认为汇率风险主要分为交易风险、折算风险和经营风险。

2.汇率风险管理策略

Srinivasulu(1981)将汇率风险管理分为金融性管理策略和运营性管理策略两大类。金融性管理策略是指运用货币衍生品等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的汇率风险管理策略,主要用来管理交易风险和折算风险。运营性管理策略则主要运用于经营风险的管理过程中。

(1)金融性风险管理策略

①资产负债管理:企业通过对资产和负债的重新调整,把资产或负债账户中的计量货币转换为最有可能保值或增值的货币。

②远期外汇交易:指外汇买卖成交后不立即办理交割,而是根据合同约定的日期、金额和汇率进行交割的外汇交易。

③外汇期权:指交易双方预先达成远期外汇买卖合约,购买方在支付期权费后,有权在到期日或之前选择执行合约或者放弃合约。

④货币掉期:货币掉期是指外汇交易者在买进或卖出某一种货币的同时卖出或买进相同一种货币,但是两笔交易的交割期限不同。

⑤贸易融资:贸易融资是指银行向外贸企业提供的与进出口贸易结算相关的短期融资或信用便利。

(2)运营性管理策略

①采购渠道多元化:根据汇率的走势决定原材料和零配件采购的原产国,选择币值疲软的国家作为原料物资的供应地。

②转移生产地点:根据汇率波动对生产成本的影响,改变生产所在地的国家,实现产品生产场所的最优配置。

③价格策略:价格策略通常包括销售价格调整和转移定价等。

三、汇率双向波动下的外贸企业汇率风险规避策略

1.汇率双向波动下外贸企业汇率风险规避策略目标的确定

人民币兑美元升值预期和贬值预期的交替出现,对外贸企业而言,必须由以前主要考虑人民币单边升值风险转变为对升、贬值两个方向的风险进行规避,这无疑对其市场把握能力与避险工具运用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完全风险规避的保值策略亦或目标进取的投机策略均不可取,提升汇率走势的研判能力,根据风险偏好,设定敞口外汇规模浮动控制区间,通过各种策略有效规避区间外敞口汇率风险。

2.汇率双向波动下外贸企业汇率风险规避策略制定

(1)金融性风险管理策略

①借助专业机构的力量加强企业对汇率走势的研判能力,根据汇率走势的判断,做好外汇敞口规模控制和资产负债项目的均衡安排。

②在近期维稳或贬值、未来整体判断仍然稳中有升的情况下,出口企业可以适度放宽近期敞口规模,择机通过签订远期结汇(DF)协议、境外NDF协议,操作押汇、福费廷等金融性风险对冲工具,锁定远端的汇率风险。同时可以适度加长远期协议的履约时间跨度,以加强履约的灵活性;进口企业可以通过开具远期信用证、进口押汇等方式延长支付期限,同时适度锁定远期售汇额度。

③在近期升值加速、未来整体判断升值将减缓或走贬的情况下,出口企业可以对敞口外汇净流入加大履约已签署远期外汇协议的力度(时间跨度大的远期结汇协议的优势体现),适度减慢对远期外汇敞口风险锁定节奏,减少美元负债(如提前归还美元贷款或押汇等)。

④在近期波动加大、未来趋势难以判断的情况下,外汇期权不失为规避汇率风险的良好工具。期权的优点是企业拥有选择权,当汇率波动对企业不利时,可选择行权,起到风险规避的作用;当汇率波动对企业有利时,可选择不行权,获取汇率波动的益处。

⑤搭建境外融资平台,利用境内外的美元融资成本差和远期汇率(DF和NDF)差价,采用远期结售汇(DF)与NDF组合套利、美元借款与NDF组合、操作NDF等方式,实现无风险套利或避险保值。

(2)运营性风险管理策略

①统一收付款货币实现汇率风险规避:通过转口贸易等方式组织全球采购渠道,以美元作为收付结算货币,通过金融产品设计实现资金收付的时间衔接,从而规避汇率波动风险;同时,条件许可的话,在合同中可约定将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将汇率波动风险转嫁国外客户或供应商。如果无法统一收付款货币,“收硬付软”也不失为规避汇率风险的良方。

②根据汇率波动趋势,在合同中约定收付款的时间。应收外币对本币升值预期,应尽可能延后收款或推迟结汇(当然需要结合资金利息、价格调整、收账风险等因素综合考虑),如果应收外币贬值应尽可能提前收款;反之,应付外币升值则尽可能提前付款,应付外币贬值则尽可能延后付款。

③长约合同可采用货币保值法,即在合同中订明以硬币计价软币支付和交易时的汇率,到实际收付时,再按收付日的汇率将收付金额重新调整。这是一种交易双方共同分担未来外汇风险的方法。

④密切关注客户所在国货币的汇率波动。对于拉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客户出口贸易,当客户所在国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时,客户会遭受大额汇兑损失,存在着弃货、坏账等运营风险。因此,当我们关注到客户所在国货币有贬值风险时,要提醒客户及早进行汇率锁定;若有大幅贬值可能且客户缺乏汇率风险规避能力,以至后续存在极大弃货、坏账风险的,要果断地暂停合作,待币值稳定后再行销售。

四、结论

人民币兑美元升值预期和贬值预期的交替出现,对外贸企业而言,必须由以前主要考虑人民币单边升值风险转变为对升、贬值两个方向的风险进行规避,这无疑对其市场把握能力与避险工具运用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完全风险规避的保值策略亦或目标进取的投机策略均不可取,外贸企业唯有提升汇率走势的研判能力,根据风险偏好,设定敞口外汇规模的浮动控制区间,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积极运用金融性风险管理策略和运营性管理策略,才能有效规避区间外敞口汇率风险,巩固企业的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1]时成.衍生金融工具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2013

外汇交易策略篇5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外汇风险管理 多元化

汇率波动对于有着大量国际交易活动、不可避免地频繁发生资本流动的跨国公司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使跨国公司未来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就称之为外汇风险。因此,跨国公司有必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及外汇市场上汇率波动的情况,对可能遭受的外汇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制定合理的风险管理决策并加以实施,从而有效避免或控制外汇风险对跨国公司的财务及运营造成的不利影响。本文将从外汇风险的三种主要表现形式人手,讨论如何对外汇风险实行积极有效的管理。

一、外汇风险的分类及管理策略

就广义而言,跨国公司面临的外汇风险除了由于汇率变动引起的折算风险、交易风险和经营风险之外,还应包括所有与外汇活动相关的各种潜在风险,如:不能履约风险、资金筹措风险、外汇政策变动风险等。一般而言,汇率变动风险是外汇风险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也即本文讨论的对象。

(一)折算风险(TranslationExposure)

跨国公司是由不同地域的母、子公司构成的经济实体,为了反映跨国公司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母公司会在会计年末将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与母公司进行合并。通常情况下,海外子公司的财务报表采用所在国当地货币作为计账本位币,所以当母公司以本币计账的会计报表合并时,就会出现发生交易日的汇率与折算日汇率不一致的情况,从母公司的角度看,海外子公司按照国外当地货币计量的资产、负债的价值也将发生变化,这就是跨国公司所面临的折算风险。其中,承受本外币转换风险的资产与负债成为暴露资产(Ex-posed Assets)和暴露负债(Ex-posed Liabilities),由于暴露资产与暴露负债的风险可以相互抵消,故企业总的折算风险就取决于二者之间的差额。

折算损益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暴露在汇率变动风险之下的有关资产和负债项目相比的差额;二是汇率变动的方向,即外汇是升值还是贬值。如果暴露资产大于暴露负债,当外汇升值时将会产生折算利得,贬值时将会产生折算损失。反之亦然。一般来说,折算风险实质上是一个会计问题,是一种未实现的损益,而由此产生的外汇换算损益并不会对用报告货币计量的现金流量产生直接影响。根据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公司现在及未来真实的净现金流入原理,折算风险本不应影响公司的真实价值,但考虑到利益相关人(包括投资者、潜在投资者,客户和供应商等)以会计利润评价公司以及公司的股票,折算风险因此能够对公司价值产生间接影响。

(二)交易风险(TraIlsactionEXposure)

交易风险指一个经济实体在其以外币计价的跨国交易中,由于签约日和履约日之间汇率导致的应收资产或应付债务的价值变动的风险,是汇率变动对将来现金流量的直接影响而引起外汇损失的可能性。例如,在国际市场活动中发生的以外币计价的、凡已经成立或达成合同的外币事项,像应收、应付账款、外币借贷款项、远期外汇合约以及已经签订的贸易合同或订单等,因汇率变动造成的损失称之为交易风险。其风险的产生源于两点:一是期间性:即外币事项自交易发生时点至结清时点相距一定时间,对于交易双方来说,在此期间的汇率变动有可能产生损益;二是兑换性:即指外币事项在收付实现时,将外币兑换为本国货币(或另一种外币)或将本国货币兑换为外币过程中发生的损益。交易风险表现为,当外币汇率上升时,外币债权或资产因以较高汇率结售而获益,而外币债务或负债因以较高汇率购买外币而遭受损失;反之,当汇率下跌时,外币债权或资产由于使用较低汇率结售而遭受损失,外币债务或负债以较低的汇率购买外币而获益。对于跨国公司来讲,只要发生以外币计价的对外销售的交易日与实际结算的收汇日不一致,就会存在由于汇率变动产生的实际多收或少收外币的可能性。

交易风险通常包括以下几种基本情形:

1 已结交易风险。即以信用为基础延期付款的已结外币应收应付账款,因交易发生至实际结算期间的汇率已发生了变化而引起的风险。

2 以外币计价的借贷款项在到期时,由于汇率可能发生变化而带来的风险。

3 待履行的远期外汇合同的一方,在合同到期时由于外汇汇率的变化而可能发生的风险。

严格地说,交易风险和折算风险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因为,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一些科目,如借贷款项和应收应付科目,已经包括折算风险的一部分。另外,与折算风险不同,交易风险会产生实际的外汇损益。随着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大,投资进人国家的增多,计价货币出现多元化,伴随交易结算而进行的货币转换的愈发频繁,交易风险对跨国公司现金流量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也变得更为深刻。

(三)经济风险(EconomicExposure)

经济风险是指意料之外的汇率变化对公司未来国际经营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产生影响的一种潜在风险。汇率变动通过对公司未来产品价格、成本和数量等的影响,导致企业的收益发生变化。既包括潜在的汇率变化对企业产生的现金流动所造成的现期和潜在的影响,也包括在这些变化发生的会计期间以外对整个企业获利能力的影响。

相对于前文所述的折算风险与交易风险对跨国公司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产生的短期的、一次性的风险来说,经济风险可谓“实际发生的深度风险”,对跨国经营所产生的影响也最大。不仅要考虑汇率波动带来的一时得失,更重要的是要考察汇率变动对企业经营的长期动态效应。从长期来看,经济风险对跨国公司的竞争力产生直接影响,这些风险足可以使跨国公司陷入某种困境。假设一企业面临较高的经济风险,它未来的净现金流量因此变得非常不稳定,影响到公司的真实偿债能力,使公司的商业信用受损,客户和供应商也可能因此转向公司的竞争者,公司的供应和销售链体系遭到破坏,无法保证持续稳定的生产经营。

二、外汇风险的管理策略

针对跨国公司面临的不同类型的外汇风险,相应的管理措施包括:资产负债表避险策略、合约性避险策略和经营性避险策略。

(一)资产负债表避险策略

资产负债表避险策略是通过

调整公司暴露资产和暴露负债的大小来降低风险的方式。由于折算风险的根源在于用同一种外币计量的净资产和净负债不匹配,一般可以采用资产负债表抵补保值的风险管理策略,即调整处于不平衡状态的外币资产与负债,使暴露资产与暴露负债达到均衡。当预期子公司所在国货币相对于母公司所在国货币升值时,应尽可能增加资产和减少负债;反之,应尽可能减少资产和增加负债,应该尽可能减少暴露在外汇风险中的净资产。但事实上,这种调节公司资本结构以规避折算风险的方法可行性并不高,因为采取何种资本结构要取决于许多因素,资本结构优化的目的是达到公司长期价值的最大化而并非会计折算风险的最小化。

而该策略当子公司国货币预期贬值时对于交易风险和经济风险的规避的方法为:A 保持维持公司当前经营活动所需的最小水平的当地货币现金余额;B 将超过资本扩张所需的利润转移到母公司;C 加速当地货币应收账款的收款;D 延迟当地货币应付账款的付款;E 将过量资金投资于当地货币存货或其他受货币贬值影响较小的资产;F 投资于较坚挺的外币资产。而当子公司国货币预期升值时应采取相反的措施。事实上,采用这种避险策略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比如当预期子公司国货币将贬值时采取上述方法减少子公司的营运资本和生产规模,但问题是当子公司国货币贬值将会使得该子公司生产的产品在国际市场更有竞争力,可以增加该子公司的营运资本和生产规模以加大出口,获取更大的销售收入。因此,在进行具体措施之前,必须综合考虑采用此法带来的短期的和长期的损益,综合交易风险和经济风险的影响进行决策。

(二)合约性避险策略

合约性避险策略是公司利用金融市场上的一些金融工具进行保值避险活动,主要包括:以外汇期货交易避险、以远期外汇交易避险、以外汇期权交易避险、以外汇调期交易避险和货币市场避险。

其中,外汇期货交易避险和远期外汇交易避险都是通过锁定购买者在未来某一时点支付的货币价格,使得公司未来的现金流量流入变得更确定,从而达到规避外汇风险的目的。不同的是,外汇期货交易是标准化合约,交割日和每张合同金额都是确定的,而远期合约可以根据公司个体的特殊需要具体订立。事实上远期外汇交易一般适用于大额交易,而期货合同更适合于规避较小金额的风险。使用外汇期货交易避险和远期外汇交易避险能否起到好的效果关键在于现时远期汇率(锁定价格)与未来即期汇率的偏差大小,实际上只要这一偏差小于现时即期汇率与未来即期汇率的偏差,那么避险就是有效的。事实上,由于外汇市场上存在众多套利投机者,几乎接近完全竞争市场的远期汇率反映了整个市场对未来即期汇率的预期,应该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规避外汇波动风险。

以外汇期权交易避险通过购买外汇期权获得在未来选择是否执行以合约规定的权利,从而在锁定最大亏损的情况下,一旦汇率朝有利方向波动的幅度大于期权费率时,公司还可以盈利。而外汇期权交易另一大好处在于对表外项目外汇交易风险的规避上,如未来可能发生的外汇购销、长期债务、贷款偿付以及其他一些契约性和预期要发生的外汇收支等,因为只是可能发生,并且发生的时间和金额也不确定,因而此时采用外汇期货交易和远期外汇交易进行避险并不合适,而用外汇期权的话,由于拥有了在一定时间内随时选择是否执行交易的权力,则可以较好解决这一不确定性问题。外汇调期交易又称为时间套汇,是在买进即期的甲种货币、卖出即期的乙种货币的同时,卖出远期的甲种货币、买回远期的乙种货币。调期交易一般是在两个当事人之间同时成交两笔相反方向的交易,如一方是买近卖远,则另一方就是卖近买远。这种方式的作用是为了解决不同货币的货币需求,在把一种货币换成另一种货币进行投资时,也可避免汇率风险,显然此种方式要求有对称的交易方,且时间必须明确。货币市场避险是指用货币市场上头寸来抵补未来应付账款和应收账款的头寸。也就是通过在未来应付账款或应收账款国进行借款与投资来规避风险,因为根据利率平价理论,远期汇率的变化会体现在两种货币所在国的利率差异上。但是不难发现,这种方法需要进行具体的投资和借款,并且直接参与了对方国家的金融市场,无疑需要考虑投资风险。

(三)经营性避险策略

外汇风险对于跨国公司长期经营的影响要比对资产负债表和短期交易的影响显著得多,比起前面两种避险策略较多用于短期规避风险,经营性避险策略主要是针对经济风险,从长期战略的角度来考虑对外汇风险的规避和防范。对经济风险的管理目标应定位于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将经济风险控制在公司可接受的范围内,提高跨国公司经营成果的稳定性,本质是追求风险的最小化而非利润的最大化。跨国公司经济风险的管理与控制不会是一个短期的战略问题,而是应该立足于公司的长远发展,从生产管理、营销管理及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推行多元化战略着手。

1 调整经营战略与营销战略

针对汇率的长期性改变,跨国公司可以采取调整经营战略与营销策略,通过改变产品市场结构等途径来维持其竞争力。汇率变化对市场份额的影响是通过影响成本和价格实施的。在国际市场上,子公司所在地货币贬值,会使子公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相对下降,使子公司在定价策略上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在出口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实力。例如,出口市场上某种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则子公司可以提高出口产品的价格(以子公司所在地货币计),直到贬值幅度相等,销售收入的增长(以子公司所在地货币计)可以弥补母公司业务现金流的减少。反之,若该产品在出口市场上需求富有弹性,则可维持原有定价,扩大出口市场的占有额,增加销售收入。对于以价格竞争为主要竞争形式的行业,汇率变化会强有力地影响到全行业(例如石油、纺织等)。对于生产这类标准化产品的跨国公司,在本国货币有升值趋势时应采取营销措施防止市场份额的丧失,在本国货币有贬值趋势时应试图扩张市场份额。对于那些以产品创新、促销竞争为主要竞争形式的行业,如饮料、制药等,生产差异化产品来满足不同的细分市场的需求来分散风险和根据各国货币购买力的变化来调整目标细分市场,无疑会使跨国公司在应付汇率变化冲击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即使是生产标准化的产品,虽然整个行业受汇率变化冲击较大,个别企业优质的服务、过硬的品牌、高质量的广告促销活动,仍能形成一定的市场分割,使得竞争地位改善。增加商品价格以外的竞争力是每个企业应付外汇风险的重要手段。

2 调整生产管理战略

针对暂时性的汇率失衡,一

方面,跨国公司可以调整原材料、零部件和制成品的采购渠道,当本国货币贬值时,公司应根据比较价格和替代可能性来寻找用国内投入替代进口投入的途径,从而维持其生产成本稳定在原有水平上。例如,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美元的大幅度贬值,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增加国内投资生产引擎等投入品,减少从英国和德国的引擎进口。反之,当本国货币升值或外国货币贬值时,公司则应可能提高进口投入的比例。当20世纪90年代前期日元走强时,日本的汽车制造厂商大规模的将生产地由日本迁往在美国,避免了因日元持续走强而使生产成本也持续增加的后果,减轻了日元相对于美元升值带来的负面效应,保持了日产汽车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一些大型跨国企业可以在各子公司之间进行适当的产量调整,来降低成本,维持市场份额。这种调整生产布局战略的方案,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了跨国公司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优势。

3 全球经营多元化战略

(1)经营地域的多元化

在国际经营中,要避免使企业的海外商务活动过分的集中于某一国家或地区,使经营活动不断向其他国家或地区拓展,使海外生产点的产销活动尽量本土化等。首先,跨国公司通过分布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子公司及时地了解有关信息,考察当地优势行业和市场情况的变化,这对汇率变化的长期趋势判断,极为有利。其次,经营地域的多元化也会缩小外汇风险给公司总体造成的影响。当一国货币对另一种货币升值时,该国货币可能对第三国货币贬值,即对一国产生的外汇损失可能由另一国产生的外汇收益所抵消。通过产品经营地域的多元化,只要各市场的汇率不总沿着一个方向变化,公司就可以获得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同时,对于在世界范围内拥有众多生产基地的大型跨国公司,通过生产的全球布局,调整在不同生产基地的产量份额,在降低经济风险的同时还可以实现经济利润的改善。

(2)产品结构的多元化

实行产品结构的多元化,可以避免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分依赖于某种或某类产品,减少由于该产品的市场竞争突然加剧或市场突然萎缩带来的不利影响。如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曾经因过分依赖某些初级产品的出口而时常受到市场的强烈冲击,导致本国经济发展受到了相当大程度上的影响。

(3)投融资结构的多元化

包括积极开展国际证券的融投资、保持资金的来源及其投放在币种、期限上相互匹配并形成合理的结构等方面。比如在外币借款方面,企业应对每笔外币长期借款的币种和额度进行仔细分析,并尽可能使外币长期借款的币种多样化,从而减少外币升值所带来的外币借款的汇率风险损失。

四、外汇风险的内部控制

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是在其全球战略的指导下进行的,使跨国经营企业的外汇交易风险管理具有特殊性。首先,外汇交易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部分,被纳入一个更大的多目标管理体系。它与跨国经营企业的全球战略紧密结合在一起,服从跨国经营企业整体战略的需要,而不再是一种单一的管理活动:其次,由于跨国经营企业内部专业分工和协作关系的不断深化,同时存在着内部交易和外部交易。因此,除一般企业的外汇交易风险管理手段外,又出现了许多一般企业没有的新的控制外汇风险的方法,如净额结算、配对管理和提前或延期结汇等。内部控制策略通过把外汇交易风险的管理作为企业日常财务管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实质在于尽量减少或防止暴露性的净外汇额的产生,从而降低外汇风险的一种方式。当对于外汇风险不确定、所在国外汇市场不完善或者套期保值成本太高的情况下,跨国公司也可以考虑使用内部控制的方法来降低外汇风险。

(一)净额结算

净额结算是指跨国经营企业在清偿内部贸易所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时仅对内部应收款和应付款相抵后的净额进行支付,以此来减少暴露性的现金流动。

净额结算不局限于两个子公司,这种净额安排还可以由许多子公司在跨国企业总公司的财务部门的组织协调下进行多边净额结算。这种安排加强了跨国经营企业对其内部资金往来的集中控制,大大节约了兑换和交易的成本。需要指出的是,对于跨国经营企业以外的企业进行交易所产生的净额并不适用,还有在采用净额结算策略前应认真分析有关国家的外汇管制规定是否对对跨国经营企业的双边或多边冲抵安排加以限制。

(二)配对策略

配对策略是指,企业可以不把出口货款及其他外汇收入兑成本币,而把它们存于外汇账户中作为进口货款等支出之用,进而达到避险目的。配对管理作为一种外币流入与外币流出在币种上、数额上和时间上相互平衡的机制,既可以运用于跨国经营企业内部资金往来,也适用于公司与第三方的交易结算。配对管理大大减小了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的必要性,在节约费用的同时又避免了外汇交易风险,使得支付更加简单化。但在使用时仍然注意实施外汇管制国家对这种管理方式上的限制。

外汇交易策略篇6

1.我国的汇率制度以及汇率形成机制

1994年前,我国长期实行的是多重汇率制,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从1994年起,我国人民币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由于年度波动幅度小,我国2005年之前的汇率制度实际上是一种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中央银行规定以每个工作日闭市后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的中间价格,下一个工作日的价格在上一个工作日收盘价上下3‰的区间内变动。2006年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引入了询价交易方式和做市商制度。2010年6月19日重启汇率改革,增强汇率弹性。2012年4月16日央行宣布人民币兑美元幅度汇率交易价波动的幅度调整到不超过1%,2014年3月15日宣布浮动由1%扩大至2%。自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升值幅度已达26.28%。

2.汇率波动对外贸企业的影响

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相对美元持续升值近26%,外贸企业尤其是出口企业的产品价格竞争力大幅下降。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在欧美主要出口市场需求疲弱、国内成本要素上涨的大环境下,人民币连年大幅升值,出口收入结汇后缩水。海外客户因国际金融环境恶化,开始要求增加付款期和拖延付款,致使出口企业资金紧张,财务成本加剧,不利的汇率和利率环境令本已缩窄的出口产品毛利更雪上加霜,外贸企业经营举步维艰。2011年以来,汇率波动幅度加大,人民币国际化、利率市场化步伐明显加快。2014年上半年人民币持续贬值,日间波幅加大,企业对汇率的走向判断愈加困难。外贸公司多已习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幅度不一的单一升值环境,上半年的贬值给进口企业带来了极大的敞口汇率风险,出口企业多年来屡见成效的远期外汇交易操作效果不显且出现浮亏,如何在汇率双向波动的环境中寻求合适的汇率风险规避策略,成为未来外贸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

二、汇率风险管理理论综述

1.汇率风险理论

汇率风险是外贸企业面临的最重要风险因素之一。汇率风险在狭义上是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由于汇率变动使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债遭受损失的风险。艾伦?C?夏皮罗(1975)认为汇率风险主要分为交易风险、折算风险和经营风险。

2.汇率风险管理策略

Srinivasulu(1981)将汇率风险管理分为金融性管理策略和运营性管理策略两大类。金融性管理策略是指运用货币衍生品等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的汇率风险管理策略,主要用来管理交易风险和折算风险。运营性管理策略则主要运用于经营风险的管理过程中。

(1)金融性风险管理策略

①资产负债管理:企业通过对资产和负债的重新调整,把资产或负债账户中的计量货币转换为最有可能保值或增值的货币。

②远期外汇交易:指外汇买卖成交后不立即办理交割,而是根据合同约定的日期、金额和汇率进行交割的外汇交易。

③外汇期权:指交易双方预先达成远期外汇买卖合约,购买方在支付期权费后,有权在到期日或之前选择执行合约或者放弃合约。

④货币掉期:货币掉期是指外汇交易者在买进或卖出某一种货币的同时卖出或买进相同一种货币,但是两笔交易的交割期限不同。

⑤贸易融资:贸易融资是指银行向外贸企业提供的与进出口贸易结算相关的短期融资或信用便利。

(2)运营性管理策略

①采购渠道多元化:根据汇率的走势决定原材料和零配件采购的原产国,选择币值疲软的国家作为原料物资的供应地。

②转移生产地点:根据汇率波动对生产成本的影响,改变生产所在地的国家,实现产品生产场所的最优配置。

③价格策略:价格策略通常包括销售价格调整和转移定价等。

三、汇率双向波动下的外贸企业汇率风险规避策略

1.汇率双向波动下外贸企业汇率风险规避策略目标的确定

人民币兑美元升值预期和贬值预期的交替出现,对外贸企业而言,必须由以前主要考虑人民币单边升值风险转变为对升、贬值两个方向的风险进行规避,这无疑对其市场把握能力与避险工具运用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完全风险规避的保值策略亦或目标进取的投机策略均不可取,提升汇率走势的研判能力,根据风险偏好,设定敞口外汇规模浮动控制区间,通过各种策略有效规避区间外敞口汇率风险。

2.汇率双向波动下外贸企业汇率风险规避策略制定

(1)金融性风险管理策略

①借助专业机构的力量加强企业对汇率走势的研判能力,根据汇率走势的判断,做好外汇敞口规模控制和资产负债项目的均衡安排。

②在近期维稳或贬值、未来整体判断仍然稳中有升的情况下,出口企业可以适度放宽近期敞口规模,择机通过签订远期结汇(DF)协议、境外NDF协议,操作押汇、福费廷等金融性风险对冲工具,锁定远端的汇率风险。同时可以适度加长远期协议的履约时间跨度,以加强履约的灵活性;进口企业可以通过开具远期信用证、进口押汇等方式延长支付期限,同时适度锁定远期售汇额度。

③在近期升值加速、未来整体判断升值将减缓或走贬的情况下,出口企业可以对敞口外汇净流入加大履约已签署远期外汇协议的力度(时间跨度大的远期结汇协议的优势体现),适度减慢对远期外汇敞口风险锁定节奏,减少美元负债(如提前归还美元贷款或押汇等)。

④在近期波动加大、未来趋势难以判断的情况下,外汇期权不失为规避汇率风险的良好工具。期权的优点是企业拥有选择权,当汇率波动对企业不利时,可选择行权,起到风险规避的作用;当汇率波动对企业有利时,可选择不行权,获取汇率波动的益处。

⑤搭建境外融资平台,利用境内外的美元融资成本差和远期汇率(DF和NDF)差价,采用远期结售汇(DF)与NDF组合套利、美元借款与NDF组合、操作NDF等方式,实现无风险套利或避险保值。

(2)运营性风险管理策略

①统一收付款货币实现汇率风险规避:通过转口贸易等方式组织全球采购渠道,以美元作为收付结算货币,通过金融产品设计实现资金收付的时间衔接,从而规避汇率波动风险;同时,条件许可的话,在合同中可约定将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将汇率波动风险转嫁国外客户或供应商。如果无法统一收付款货币,“收硬付软”也不失为规避汇率风险的良方。

②根据汇率波动趋势,在合同中约定收付款的时间。应收外币对本币升值预期,应尽可能延后收款或推迟结汇(当然需要结合资金利息、价格调整、收账风险等因素综合考虑),如果应收外币贬值应尽可能提前收款;反之,应付外币升值则尽可能提前付款,应付外币贬值则尽可能延后付款。

③长约合同可采用货币保值法,即在合同中订明以硬币计价软币支付和交易时的汇率,到实际收付时,再按收付日的汇率将收付金额重新调整。这是一种交易双方共同分担未来外汇风险的方法。

④密切关注客户所在国货币的汇率波动。对于拉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客户出口贸易,当客户所在国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时,客户会遭受大额汇兑损失,存在着弃货、坏账等运营风险。因此,当我们关注到客户所在国货币有贬值风险时,要提醒客户及早进行汇率锁定;若有大幅贬值可能且客户缺乏汇率风险规避能力,以至后续存在极大弃货、坏账风险的,要果断地暂停合作,待币值稳定后再行销售。

外汇交易策略篇7

第一种风险是交易风险,主要是指跨境贸易交易中,在外汇收付环节,由于外汇汇率的变动可能导致经济主体存在价值损失的风险。这也是最容易理解的外汇风险。第二种风险是换算风险,也叫做会计风险,主要存在于企业处理资产负债表时,由有关货币账目转化为本企业记账用货币,因该不同货币之间存在可能的汇率变动,从而导致企业帐面价值可能存在损失的风险。第三种风险是经济风险,也叫做经营风险,通常存在于跨国企业的经营活动中,由于没有事先对汇率变动采取战略性的应对措施,重大经营活动没有足够的汇率风险应对预案,从而由于意料之外的汇率变动产生,对企业的生产、销售等各方面产生重大影响,造成企业的收益和现金流的损失,属于系统性风险,还受到国际环境、时间等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都是比较难以解决的。

二、汇率风险管理的目标制

定对跨国公司财务活动来说,汇率的波动要求跨国公司制定灵活的财务政策,规避风险。跨国公司不同时期的财务目标有多种,比如以保障现金流为主,以所在子公司的盈利和业绩为主,以高销售额为主,以材料成本节约为主,以纳税最小化为主,等等。这些目标可能会与其他部门的目标相冲突,或者与公司外部的其他目标相冲突,也有可能各个目标之间也存在冲突。由于汇率风险在交易、财务折算、公司经营等方面都存在,因此公司以不同的财务目标推行的公司战略就会使得各种汇率风险相互交错,更加难以管理公司财务活动。并且,财务目标的制定和实现受到汇率波动对各个层面影响的限制。没有对汇率风险的防范就有可能导致财务活动效果不理解,从而影响公司发展。例如一家生产型的跨国公司根据财务政策与客户签订的合同一贯以欧元计价。其在生产制造国从母国进口原材料时,仍旧以欧元结算,这就自然地对冲了风险。但是如果制造国也能提供满意的原材料并在交期上更有优势,该公司则同时也考虑从制造国购买原材料。这就使得计价单位可能就不是欧元,货币不统一就可能影响欧元计价收益。如此可见,必须制定一定的汇率风险管理目标才能良好的进行财务活动。如何确定汇率风险的管理目标必须按照公司交易和项目的性质、数额、发生时间以及涉及的国家而定。例如,当一笔交易金额很大且涉及国家的货币不稳定,而该交易对公司关系重大,那么汇率风险管理的目标就应当为降低风险,而较少考虑成本的付出。相反,如果成本控制是公司的主要目标,那么进行这比较交易就应当更多的考虑成本。

三、汇率风险管理的对策

由于汇率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跨国公司经营又多方面涉及汇率风险,所以汇率波动是跨国公司经营活动中的一个重大的不确定因素。就前面提到的汇率风险类型来说,交易风险和换算风险主要是短期的风险,经营风险在短期和长期都会存在。西方国家的汇率风险的衡量和管理方法比我国成熟许多,有专门对不同行业公司的汇率风险系数的公式计算的定量分析,有证明股票收益对汇率变动的敏感度等所产生的风险暴露。笔者仅从一般情况下可以采取的方法方向来分析措施。第一,审慎签订合同条款防范风险。合理利用合同条款是防范交易风险的一个重要方法。跨国公司应考虑合同币种,价格,付款期限,汇率保值等。比如在报价时以可以自由兑换的外币比如欧元和美元进行报价。再比如在签订合同时把汇率因素考虑在内,双方可以规定一个互相都能接受的风险比例作为合同的附加条款,而且通常来说各自承担一半的汇率风险。第二,企业还可以通过结算经营决策(货币和时间)来避免外汇风险,比如选择有利的计价货币上,选择一些比较坚挺的货币如英镑、欧元等。另外可以利用提前与延迟,在预测汇率会上升的情况下,出口企业可以延迟结算,进口企业可以提前结算。比如在收汇情况下,预见汇率可能下降,应及时办理结汇;预见汇率可能上升,应延迟办理结汇从而增加收汇收益。第三,选择金融衍生产品对冲和避免外汇风险。金融衍生工具包括利率互换、利率期权、货币互换、外汇资金管理、外汇期权等。金融工具可以用来规划大额的外币投融资行为,将风险锁定。以货币互换为例,它指的是协议双方在特定时期内交换各自现金流的一种合约,正常情况下,协议的一方为专业银行,货币互换需要将来某种币种的货币的现金流量与另外一个币种的货币现金流量相互交换。外汇期权是通过购买外汇期权获得在未来选择是否执行以合约规定的权利,从而在锁定最大损失风险的情况下,一旦汇率朝有利的方向波动且其波动的幅度大于期权费用时,能够保障公司还能够获利。外汇期权要相对优越于外汇期货和外汇远期,因为外汇期权比外汇期货和远期外汇更好的地方是能够应对更加不确定的收支以及自助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收支交易。第四,转让定价策略。转让定价是指跨国关联企业内部基于共同利益的需要,通过认为安排而形成的不同于正常市场价格的内部交易价格和费用收取标准。目前许多跨国公司都执行了不同程度的转让定价策略。为减少经营风险,应让跨国公司各地区制定内部转让作为内部控制和结算的依据。可以在不违背所在国和国际税收协定的前提下,可以制定较高转让价格把高税率国家子公司的利润转移出去,也可以以较低的转让价格使设在低税率国家的子公司的利润增加以减少税负,提高跨国公司总体利润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做法可能不能如实的反应各子公司的业绩和利润,所以要审慎使用这些财务手段,依据跨国公司的自身战略来制定。

四、结语

外汇交易策略篇8

一、套期保值的必要性

(一)2016年汇率走势影响因素

第一,美元指数强势有望延续。从基本面来看,美国就业市场不断改善,美联储年内选择加息将是大概率事件,从而推升美元。而更加稳定增长的经济基本面也会增加美元资产本身的吸引力,这些都将成为未来利好美元的因素。

第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存。拉动中国经济的传统产业表现依旧乏力,甚至成为拖累经济表现的因素;国内经济正面临核心增长动力缺失的窘境,虽然我们期待正在推进的各项改革举措能够激发出市场活力,但真正效果的体现或许仍然需要时间。

第三,国内货币政策取向仍将偏向宽松。宏观杠杆处于高位,内外需求整体疲弱是我国经济正在经历的客观事实,这种经济组合对利率维持相对低位存在内生要求。虽然两会期间国家对经济做出了宏观部署,但短时期来看,为了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央行货币政策仍需偏向宽松,中美经济基本面的差异和货币政策方向的分化均不利于人民币。

第四,新兴市场货币贬值压力较大。今年以来,美元对我们监测的十种交易活跃的新兴市场货币指数升值幅度接近20%,远超今年以来美元指数的变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意味着人民币本身也必然具备新兴市场货币的属性;伴随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逐步落实,其他新兴市场货币贬值会在时点上对人民币表现产生压力。

第五,人民币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28日上午应约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通电话,就世界和中国经济金融形势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在谈到人民币汇率问题时,李克强强调,中国政府无意通过货币贬值推动出口,更不会打贸易战。事实上,人民币汇率对一篮子货币保持了基本稳定,也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我们将坚持自主性、渐进性、可控性原则,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加强同市场沟通,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第六,G20公报确认将在外汇竞争性贬值上保持克制,这意味着未来人民币汇率主动大幅贬值的可能性低。基于以上因素,人民币年内波动的不确定性会进一步加大。和其他国际市场成熟货币相比,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明显偏低,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特征逐步加强的过程中,波动性将向其他成熟货币靠拢,波动性也会加大。汇率波动性提高同样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对其他因素的反应将会更加敏感,包括对货币政策、国际因素和经济数据的反应灵敏度均有望提高。

(二)套期保值需求的影响因素

1.外汇市场的普遍预期不一定能转化为实际价格。目前外汇市场普遍预期人民币年内将会贬值,但从历史情况看,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人民币一直保持强势地位,今年以来,经历了年初贬值和阶段性升值两个阶段,市场预期并没有转化为市场价格的贬值。一季度,在美元加息预期落空的国际市场环境下,美元资产大幅贬值引起美元指数下跌超过5%,人民币被动进一步升值至6.46附近。

2.企业加快流动资金周转的需求。人民币汇率必然遵循震荡前行,企业在一定期间内有结汇需求,以维持企业正常的经营运转,即使人民币长期趋势为贬值,但短期内未必呈现出来,这样必然导致流动资金需求与外汇即期保值需求不能同时兼得。

3.合理利用应收账款回收期的价值。一般企业本身存在应收账款的回收期,特别是出口企业的回收期较长。

4.汇改后人民币到岸与离岸价格趋同,利用到岸与离岸价格差异进行跨境转收优势丧失。由于“811”汇改后的中间价定价机制发生了变化,CNH(离岸;香港)报价与CNY(在岸;国内)优势不再突出,市场价格差距进一步缩小,即期结汇风险敞口加大。

二、套期保值的概念及其具体工具类型

(一)概念

1.套期保值。是指企业为规避外汇风险、利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股票价格风险、信用风险等,指定一项或一项以上套期工具,使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预期抵销被套期项目全部或部分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

2.套期工具。是指企业为进行套期而指定的、其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预期可抵销被套期项目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的衍生工具,对外汇风险进行套期还可以将非衍生金融资产或非衍生金融负债作为套期工具。

3.被套期项目。是指使企业面临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风险,且被指定为被套期对象的下列项目:一是,单项已确认资产、负债、确定承诺、很可能发生的预期交易,或境外经营净投资;二是,一组具有类似风险特征的已确认资产、负债、确定承诺、很可能发生的预期交易,或境外经营净投资;三是,分担同一被套期利率风险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组合的一部分(仅适用于利率风险公允价值组合套期)。其中,确定承诺,是指在未来某特定日期或期间,以约定价格交换特定数量资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预期交易,是指尚未承诺但预期会发生的交易。

(二)具体工具类型

1.衍生工具通常可以作为套期工具。包括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以及具有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特征的工具。

2.非衍生金融资产或非衍生金融负债通常不能作为套期工具,但被套期风险为外汇风险时,某些非衍生金融资产或非衍生金融负债可以作为套期工具。

3.无论是衍生工具还是某些非衍生金融资产或非衍生金融负债,其作为套期工具的基本条件就是其公允价值应当能够可靠地计量。因此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的权益工具投资,以及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由于其公允价值难以可靠地计量,不能作为套期工具。

4.在运用套期会计方法是,只有涉及报告主体以外的主体的工具(含符合条件的衍生工具或非衍生金融资产或非衍生金融负债)才能作为套期工具。这里所指报告主体,指企业集团或集团内的各企业,也指提供分部信息的各分部。

三、套期保值组合策略

(一)不进行任何操作的即期汇兑

例:假设企业每月收入1,000万美元,流动资金安全天数为90天,应收账款回收期为30天,以当月最后一天中间价记账,以次月最后一天即期现汇买入价结汇,则2016年一季度不进行任何操作的即期汇兑情况如下:

2016年1月31日以6.5516记账收入,2016年2月29日回收收入并以6.5391结汇,结汇损失125个Bp(基点),1月收入汇兑损失12.5万元;2016年2月29日以6.5452记账收入,2016年3月31日回收收入并以6.4433结汇,结汇损失1,019个Bp(基点),2月收入汇兑损失101.9万元;2016年3月31日以6.4612记账收入,2016年4月30日回收收入并以6.4662结汇,3月收入汇兑收益5万元,结汇收益50个Bp(基点),1~3月汇兑损失合计109.4万元。

以上可见,尽管贬值预期存在,但人民币市场价格的波动率却在不断加大,市场价格的走势通常是震荡前行,企业实际结汇的时点影响实际结汇价格,不一定能获取市场贬值带来的汇兑收益。放任自流的传统结售汇操作方式,往往不能抓住好的结汇价格,也无法主动规避汇率风险。

(二)远期结售汇合约嵌入外币保本型理财或外币定期存款

本文采用2016年某一天银行的远期结售汇报价表,对远期结售汇进行测算。表中T+1就是远期一天,M代表月,1M就是一个月后结汇。

策略一:收入记账后,在记账日立即叙做三个月的远期结售汇合约,并嵌入两个月的外币保本型理财。

接上例:2016年1月31日以6.5516记账收入,当日三个月远期结售汇价6.5847(比账面中间价上浮331Bp),两个月美元“按期开放外币”理财收益5.16万元,远期结售汇收益33.1万元,则1月收入汇兑远期合约收益和外币理财收益共38.16万元,比即期结汇增加收益50.76万元;2016年2月29日以6.5452记账收入,当日三个月远期结售汇价6.5618(比账面中间价上浮166Bp),两个月美元“按期开放外币”理财收益5.14万元,远期结售汇收益16.6万元,则2月收入汇兑远期合约收益和外币理财收益共21.74万元,比即期结汇增加收益123.64万元;2016年3月31日以6.4612记账收入,当日三个月远期结售汇价6.466(比账面中间价上浮48Bp),两个月美元“按期开放外币”理财收益5.07万元,远期结售汇收益4.8万元,则3月收入汇兑远期合约收益和外币理财收益共9.87万元,比即期结汇增加收益4.87万元。1~3月套期保值组合产品收益合计69.86万元,比即期结汇增加收益179.26万元。

策略二:按照汇率走势,伺机切割分批叙做远期结售汇合约,并嵌入相应期限的外币保本型理财。

接上例:由于1~2月汇率走势呈现“年初快速贬值后阶段性升值”曲线,故2016年1月和2月仍采用在记账日立即叙做三个月的远期汇率合约,并嵌入两个月的外币保本型理财,则1月收益38.16万元,2月收益21.74万元;而在3月末汇率走势呈现触底后震荡反弹趋势,故采用观望伺机叙做策略,于2016年5月10日叙做两个月远期结售汇合约,合约价为6.5361(比账面中间价上浮749Bp),两个月美元“按期开放外币”理财收益5.12万元,远期结售汇收益74.9万元,则3月收入汇兑远期合约收益和外币理财共80.02万元,比即期结汇增加收益75.02万元,比策略一增加收益70.16万元。1~3月套期保值组合产品收益合计140.02万元,比即期结汇增加收益249.42万元,比策略一增加收益70.16万元。

策略三:在策略一和策略二的基础上,嵌入期权。

在远期结售汇合约中嵌入期权,为企业在合约交割日增加是否交割的选择权。若交割日的市场即期价格好于远期合约价,则选择不交割;若交割日的远期合约价好于市场即期价格,则选择交割。但鉴于目前市场期权费率较高,暂不具备可操作性,可以继续关注期权市场,待期权费率降至可容忍水平,则相机进行嵌入操作。

(三)其他套期保值策略

策略四:对外币合同进行投保操作

针对外币合同的外汇风险,企业可以与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约定汇率波动幅度。幅度以内的损失由保险公司承担;幅度以外的损失,由企业承担。汇兑收益归保险公司所有。但由于企业无法获得汇兑收益,且保险成本偏高,适用于人民币升值预期,故应结合实际情况,慎重选择。

四、套期保值组合策略总结

第一,企业如果不对外汇收入进行任何操作的即期汇兑,达不到汇率风险管控的要求,放任风险跟随市场,短期趋势跟随不了长期趋势,从而很容易产生汇兑损失。如案例产生了109.4万元的汇兑损失。

第二,策略一按照固定模式进行套期保值组合产品的操作,基本规避了外汇风险,同时产生了相对稳定的外汇收益,但是过程过于粗放,无法实现企业外汇收益的扩大化。如案例产生了69.86万元的汇兑收益。

第三,策略二根据汇率走势伺机操作,可以实现企业外汇收益的扩大化,但对外汇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需要较为准确地判断月度汇率趋势。若操作得当,可适度扩大外汇收益;若操作不当,会加大风险敞口。如案例产生了140.02万元的汇兑收益,扩大外汇收益70.16万元。

第四,策略三由于目前市场期权费率较高,故短期内市场操作的可能性较小,可以继续关注市场,待期权费率降至可接受水平进行嵌入操作。

第五,策略四由于企业无法获得汇兑收益,且保险成本偏高,故应结合实际情况,慎重选择。

第六,套期保值组合策略以保值为根本目的,重点在于锁定该时间差的汇兑风险。远期结售汇汇率基本确定高于记账汇率,这样操作策略可以保证企业稳定的汇兑收益,规避汇兑风险。但由于汇率波动为市场行为,交割日远期结售汇合约价格也有可能低于市场汇率,该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且不影响企业所预期的实际损益。

第七,本文的前提是针对存在的外汇风险敞口,探讨套期保值组合策略。其实,规避外汇风险的方法还有多种:通过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模式或设置汇率波动调价机制或缩短调价周期等商务策略,也可以规避外汇风险或控制外汇风险敞口。

五、套期保值组合策略建议

基于套期保值组合策略须遵循及时性和灵活性的原则,本文对企业建议如下:

(一)针对战略控制型管控模式集团企业的策略建议

战略控制型管控模式是一种相对集权的管控模式,根据集团公司的层级管理,出口子企业有一定的决策权限,套期保值工具一般纳入集团公司的《金融工具管理制度》,属于集团严格管理业务领域,具体操作需要董事会、“三重一大”等集体决策机构的层层审批,与套期保值组合策略及时性和灵活性的原则相悖。因此,需要企业提前谋划,预先授权。

建立授权限额日常标准和特别标准。根据企业流动资金流转周期、安全资金额度和风险偏好,确定授权金额上限的具体金额,结合记账汇率和汇率走势,伺机切割分批叙做。

建立授权反应联动机制,确定叙做远期合约的上下临界区间。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市场的资金需求曲线,较灵活地选择“T+1”-“12M”远期合约期限,集团母公司授权确定出口子公司远期贬值预期和远期升值预期的临界点值,择机叙做远期结售汇业务。

对留存或交割前的存量外币遵循期限匹配的原则,选择外币保本型理财产品或外币定期存款嵌入远期结售汇合约,从而适度扩大外汇收益。

实际操作时,企业严格按照授权确定的最高限额、汇率高(低)临界点值叙做,一旦触发临界点值,企业根据授权开展合同签订,叙做远期结售汇业务,增强业务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