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经济学的就业8篇

时间:2023-09-27 16:06:51

经济学的就业

经济学的就业篇1

【关键词】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帮扶

1 加强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的创建

庞大的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好坏将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经济困难毕业生属于高校里的就业弱势群体,提高其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将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社会的创建,他们的成功就业将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因此,做好困难毕业生就业工作对社会的稳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有利于学校就业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检验高校就业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然而,经济困难学生约占毕业生总数的20-25%,在毕业生群体中的比重较大。因此,通过多方努力,做好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工作,确保经济困难学生100%就业,不仅体现了学校“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而且有利于学校就业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和高校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2.1 受高校扩招和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压力不断加大

由于高校扩招和教育产业化政策推行,大学生人数的增幅远远超过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人才增长。一方面,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来看,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加上往年部分未能就业的毕业生,累积起来,2013年有超过700万大学生面临就业。另一方面,也是主因,就是结构性过剩,主要是培养的大学生的专业方向及所学习的内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不能很好衔接,甚至是脱节的。专业设置赶新潮,讲授内容已过时是目前的主要问题。

2.2 自卑心理导致就业时难以做到合理定位,就业期望值偏高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大学期间承受着学业与生活的双重压力,导致这一群体或多或少存在自卑心理。这种心理的存在,导致这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给自己进行合理的就业定位。他们求职的自我定位普遍比民办本科、大专生高,求职意向往往表现出首选“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的“三大”和追求“高稳定、高地位、高收入”的“三高”特点。此外,由于从小物质生活匮乏,部分学生从小到大一直希望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而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希望大学毕业之后能出人头地,这种心理又导致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就业时期望值过高,大多青睐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这种期望值与社会对应届大学生的承认度其实是不成比例的。这就导致了就业市场上“有的工作招不到人,有的工作很多人打破头去抢”。一直以来,有很多人都在说大学生应该降低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但在实际找工作的过程中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如何避免眼高手低,做到正确定位自己,为自己设定一个合理的就业期望值,是经济困难大学生在就业前应当重视的问题。

2.3 综合能力的欠缺削弱了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综合能力的竞争。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大多来自教育资源、教育观念相对落后的农村或中西部偏远地区,在入学时他们的综合素质就与城市学生有一定差距。概而言之,他们的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和身心素质没有达到协调发展。这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造成了经济困难学生与其他同学之间在择业上的不平等。

2.4 用人单位过分看重工作经验

根据某知名社会调查机构2012年12月12日至2013年1月11日的跟踪调查显示,被调查的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签约率为35%,低于上届同期9个百分点;本科毕业生为38%,低于上届同期8个百分点;硕士毕业生为29%,低于上届同期7个百分点。调查表明,高职高专“有专业相关实习”的毕业生签约率为43%、本科为47%;硕士“有工作经历”的毕业生签约率为35%。结果显示,2013届毕业生求职难度增加,有实习或工作经验者签约率较高。

与有工作经历者相比,经验不足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中小型企业由于一时的经营困难,急于

聘某一方面能立即胜任岗位的“能人”,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殊不知,工作经验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他们的潜力和可塑性都比较强,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培训即能胜任工作岗位。

3 加强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帮扶举措

3.1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宣传教育,确保校园的和谐稳定。要及时、准确地宣传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方针、政策、工作成效以及先进典型,努力营造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良好氛围。要加强对一些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典型事迹的宣传力度,对表现出众、自强不息、获得荣誉的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先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如通过校园网、校报、橱窗、微博、讲座等方式。鼓励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积极面对就业挫折,放眼二、三线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寻找就业机会。同时,引导用人单位形成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积极态度。

3.2 加强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提高经济困难学生求职择业能力

为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创造良好条件,加强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学校可以根据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出一系列菜单式的就业培训讲座,赋予同学们自由选择的机会。丰富的、有针对性的讲座能够满足大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而且往往能够收到课堂讲授难以达到的效果。如积极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邀请有经验的老师对他们进行专门的“一对一”、“面对面”、“过关式”的就业指导。此外,还可以通过“校友回访”、“企业家进校园”等活动,提供经济困难学生与成功人士面对面交流和沟通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就业观、择业观。

【参考文献】

[1]邓飚,杨大富.浅谈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问题[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5).

[2]欧阳碧媛.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帮扶[j].河南教育:高教,2013(4).

经济学的就业篇2

【关键词】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帮扶

1 加强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的创建

庞大的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好坏将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经济困难毕业生属于高校里的就业弱势群体,提高其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将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社会的创建,他们的成功就业将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因此,做好困难毕业生就业工作对社会的稳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有利于学校就业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检验高校就业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然而,经济困难学生约占毕业生总数的20-25%,在毕业生群体中的比重较大。因此,通过多方努力,做好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工作,确保经济困难学生100%就业,不仅体现了学校“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而且有利于学校就业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和高校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2.1 受高校扩招和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压力不断加大

由于高校扩招和教育产业化政策推行,大学生人数的增幅远远超过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人才增长。一方面,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来看,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加上往年部分未能就业的毕业生,累积起来,2013年有超过700万大学生面临就业。另一方面,也是主因,就是结构性过剩,主要是培养的大学生的专业方向及所学习的内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不能很好衔接,甚至是脱节的。专业设置赶新潮,讲授内容已过时是目前的主要问题。

2.2 自卑心理导致就业时难以做到合理定位,就业期望值偏高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大学期间承受着学业与生活的双重压力,导致这一群体或多或少存在自卑心理。这种心理的存在,导致这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给自己进行合理的就业定位。他们求职的自我定位普遍比民办本科、大专生高,求职意向往往表现出首选“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的“三大”和追求“高稳定、高地位、高收入”的“三高”特点。此外,由于从小物质生活匮乏,部分学生从小到大一直希望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而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希望大学毕业之后能出人头地,这种心理又导致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就业时期望值过高,大多青睐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这种期望值与社会对应届大学生的承认度其实是不成比例的。这就导致了就业市场上“有的工作招不到人,有的工作很多人打破头去抢”。一直以来,有很多人都在说大学生应该降低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但在实际找工作的过程中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如何避免眼高手低,做到正确定位自己,为自己设定一个合理的就业期望值,是经济困难大学生在就业前应当重视的问题。

2.3 综合能力的欠缺削弱了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综合能力的竞争。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大多来自教育资源、教育观念相对落后的农村或中西部偏远地区,在入学时他们的综合素质就与城市学生有一定差距。概而言之,他们的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和身心素质没有达到协调发展。这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造成了经济困难学生与其他同学之间在择业上的不平等。

2.4 用人单位过分看重工作经验

根据某知名社会调查机构2012年12月12日至2013年1月11日的跟踪调查显示,被调查的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签约率为35%,低于上届同期9个百分点;本科毕业生为38%,低于上届同期8个百分点;硕士毕业生为29%,低于上届同期7个百分点。调查表明,高职高专“有专业相关实习”的毕业生签约率为43%、本科为47%;硕士“有工作经历”的毕业生签约率为35%。结果显示,2013届毕业生求职难度增加,有实习或工作经验者签约率较高。

与有工作经历者相比,经验不足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中小型企业由于一时的经营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立即胜任岗位的“能人”,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殊不知,工作经验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他们的潜力和可塑性都比较强,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培训即能胜任工作岗位。

3 加强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帮扶举措

3.1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宣传教育,确保校园的和谐稳定。要及时、准确地宣传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方针、政策、工作成效以及先进典型,努力营造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良好氛围。要加强对一些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典型事迹的宣传力度,对表现出众、自强不息、获得荣誉的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先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如通过校园网、校报、橱窗、微博、讲座等方式。鼓励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积极面对就业挫折,放眼二、三线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寻找就业机会。同时,引导用人单位形成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积极态度。

3.2 加强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提高经济困难学生求职择业能力

为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创造良好条件,加强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学校可以根据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出一系列菜单式的就业培训讲座,赋予同学们自由选择的机会。丰富的、有针对性的讲座能够满足大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而且往往能够收到课堂讲授难以达到的效果。如积极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邀请有经验的老师对他们进行专门的“一对一”、“面对面”、“过关式”的就业指导。此外,还可以通过“校友回访”、“企业家进校园”等活动,提供经济困难学生与成功人士面对面交流和沟通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就业观、择业观。

【参考文献】

[1]邓飚,杨大富.浅谈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问题[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5).

经济学的就业篇3

关键词:就业;大学生;劳动力市场;金融危机

一、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

一般来说,经济的高速发展会带动就业的增长,可以说经济的持续发展是就业的根本保障。因为经济发展了才能创造就业岗位。如果没有经济的健康稳步增长,就很难保障就业的增长。但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又不是同步进行的,其中会出现就业缺口。以我国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增长比例为例(如图1),2001—2007年经济增长率稳步上升,而大学生就业增长率却起伏不定,甚至很低。如2006年的就业增长率比2005 年还低仅为5.3%。从2000年起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以9%的速度增长,可是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却没有以同样的速度增加,说明经济的增长带动就业的增长只是相对而非绝对的。经济学中还用就业弹性系数来反映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贡献。就业弹性系数是从业人数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即GDP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就业增长的百分点,就业弹性系数越大,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1]。图1中可看出就业弹性系数曲线基本与就业增长率曲线同步。

如果就业问题没有解决好,反过来也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失业上升使人们收入减少,减少社会总需求,进而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失业率高影响社会的稳定,增加犯罪与自杀率。据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研究表明 [2],失业率上升1个百分点,自杀率就要上升4.1个百分点,犯罪人数增加5.7个百分点,国民生产总值要减少4.7百分点。如今正值经济困难时期,我们国家最重要的民生问题就是当下的关系到两千多万人的就业问题,处理好这一问题,才能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另外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就业也是有很大益处的。我国第一产业萎缩,第二产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本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迅猛发展[3]。一般来讲,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功能强,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功能弱。技术密集型产业有两种情况,一是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功能相对较强,二是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功能相对较弱。当然实际就业功能及差别还要取决于产业的发展水平,趋势和特点。基于我国劳动力市场状况,应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可以调整就业结构,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劳动力市场的AD-AS模型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浩浩荡荡的大学生就业队伍也越来越庞大,其速度远大于社会所需人才增长的速度。而且,加上我国劳动力市场供给出现的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三峰叠加”的态势,即应届大学毕业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下岗职工再就业,共同构成了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庞大供给流。现在又受到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以及人民币升值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的失衡局面.

根据劳动力供求均衡理论[4](如图2),假设劳动力市场供求均衡(事实上根据我国目前人口多、基础差、经济落后、发展不平衡、现代化水平低等基本国情,充分就业这一均衡点是很难做到的),则均衡劳动工资为(W/P)* 。但由于目前劳动力供给L2远大于劳动力需求L1 ,这就造成大部分人口失业(L2-L1)。根据市场规律,供过于求,产品价格下降,因此剩余劳动者为了出售自己的劳动力必然会降低工资率,使工资(W/P)1 向(W/P)*下滑,从而增加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劳动供给减少,缓解就业压力。 在经济困难阶段企业本身就面临着各刚面成本过高的压力,如果求职者向企业提出过高的工资,肯定减少企业的用人需求,给就业带来困难。因此在现阶段求职者应该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以便找到合适的工作。

三、国际短期资本流动与经济周期进展

国际短期资本[5]流动的消极影响,包括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和对汇率的冲击。短期内外资的大量流入或流出将引起该国金融市场上资金供求的均衡状况剧烈变化,导致利率和金融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进而影响到该国的经济运行。

资本的进出改变了外汇资金的供求均衡,必然引起外汇汇率的波动。外资大量流入,本币升值;资本大量流出,外币升值。该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恶化,使一国微观经济主体(例如企业)的行为乃至于宏观经济变量都受到巨大影响。资本的流动直接体现为投资。投资有益增加需求,带动就业和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投资过热,资本短期无法实现收益,造成资本供应链断裂,不利金融市场的稳定,并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最终影响到就业。

1929的美国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致使欧美等发达国家蒙受巨大经济损失,各大国有银行,工厂等也纷纷宣告破产倒闭。经济一旦崩溃,直接受影响的就是劳动者。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同样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性的打击,世界各国的就业形势都很严峻。欧美等国家失业率急剧攀升,创历史纪录。法国百万失业劳动者游行示威,造成社会的混乱,可知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给就业带来的影响有多深。2008年我国GDP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仍保持着9.0%的速度增长,但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于法鸣表示,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2009年劳动就业量达到2400万人,其中1300万新增城镇劳动人口,800万下岗失业人员,此外还有其他人员300万人需要等待就业安置[6]。当今为了避免使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危机,世界各国应联合稳定货币金融体系,才能保障经济的稳定发展。从而解决就业问题和促进全人类社会的稳定。

受经济周期影响而引起的失业就被称之为是周期性失业[7]。经济衰退通常引起周期性失业(Cyclical unemployment)。由于经济衰退,社会总需求不足,企业资金不足带来经营困难,提高了破产和倒闭率,企业兼并活动频繁,降低了企业的稳定性,难以支撑经济的持续发展进而造成对劳动力需求的削减。

四、国际收支状况与汇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一直保持着顺差的态势。如图3,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国际贸易收支顺差额逐年都在增长,贸易顺差从2004年的321亿美元到2006年的1775亿美元再到2008年的2954亿美元。然而中国长期的贸易顺差引起了欧美国家的眼红。长期以来,欧美国家动辄以逆差为由,要么对华进行贸易制裁,要么要求人民币升值,从而使我国面临巨大的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

人民币升值通过影响对外贸易,改变国际收支状况,进而影响一国的经济增长。我国产业大部分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导向型企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的主要动力。然而近年来人民币以平均每年3%左右幅度升值[8],人民币升值使出口贸易品价格上升,企业成本增加,从而影响我国出口贸易量,减少国际贸易收入,改变国际收支状况。人民币升值特别对纺织、服装、制鞋、玩具、家电等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带来不利影响,而这些行业正是就业需求大户,如果这些用人单位产品出口不畅,其用人将受到影响。去年底各媒体纷纷报道,因人民币升值,致使长三角﹑珠三角数以万计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成本上升,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相对竞争力,由此而停业甚至倒闭。同时人民币升值还不利吸引外商投资,这样就不能增加社会总需求,进而影响经济发展,最终影响老百姓的就业。

五、劳动力质量与生产要素成本替代效应

过去几十年大学生很吃香,毕业后都不用愁没工作。如今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劳动力市场供求脱节,大学生的价值降低。他们的综合能力也遭到了质疑,大学生找工作越来越难。因此劳动质量成了用人单位招人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依照中国的国情,我认为大学教育必须与市场需求接轨,和政府一道承担解决中国劳动力就业问题的责任,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然而由于当前大学教育与市场需求的脱轨,导致大学生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专业知识和基本职业素质。

有的人懂理论却不懂实战(如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有的人懂实战却又不明理论(如外来务工人员等)。如果把这种劳动当成产品,从成本与效益的角度来讲,企业自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产品,因为这不会给他们带来完美效益。市场需要的是既懂理论又懂实战的人力资源,公司认为这样的人才能给公司带来即时高效的服务和效益。于是公司会从优质的产品(劳动力)中去选择以替代质量差的产品。很自然差的产品就会被社会淘汰,这也符合市场竞争中的优胜劣汰法则。

另外因为经济的发展是技术、资金、劳动力和管理等众多生产要素一起作用的结果。如果其他要素对劳动力的替代性越高,成本相对劳动力越低,且能产生较劳动力更大的经济效益,那么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依赖就越低。因而从成本角度考虑,企业也许会放弃劳动要素而选择其他可替代的生产要素,从而增加了社会就业的难度。

为此大学应该注重教育的培养模式,与人才市场需求接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避免造成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大学生也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学好专业知识,并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到单位去实习,尽快学会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笔者认为,在没有毕业时,免费给单位打工,老板更愿意接受,同时你也能从中学到许多书本上根本学不到的东西。我们不要总奢望单位先给我们多少钱,在你什么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先考虑你能给单位带来多少经济效益,并带着学习知识、经验的目标去做事。只有提高了劳动质量,你才具有人才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六、自愿性失业与摩擦性失业

面对低工资,可能有的劳动者无法接受,特别是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读了十几年的书,毕业后肯定是希望能找到个好工作,在经济上独立起来,而不再是依靠父母来养。从心理角度讲,这也很正常。但是,在现在这种经济困难时期,我们应该顺应当前这种工资下滑的市场规律。要记住大学生吃皇粮的时代早已过去了。根据价值规律,价格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当前工资下滑只是短期的,大学生找工作也不必太悲观,调整好心态还是可以找到工作的。但如果劳动者不愿接受低工资的现状而放弃就业,则构成所谓的自愿型失业(voluntary unemployment)。

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在经济学中被解释为工人与工作相匹配的过程[9]。在现实中,总有就业者不考虑自己的职业技能和专业水平盲目地偏向于到经济发达的地区、条件优越的工作单位和相对热门的工作岗位中去寻找工作机会。而那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条件相对差些的单位和不够热门的工作岗位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这就形成工人与工作不匹配的现象,造成摩擦性失业。这也是导致大学生失业的一个原因。俗话说,越危险的地方越安全。同样我觉得越是在困难的地方,越有你展示才华的机会,通向成功彼岸实现人生价值的可能性也更大。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严重不协调,特别是西部偏远地区,经济相当落后,基础设施差。近年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鼓励企业家到西部投资,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就业。国家对进入各地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的大学生已制定了各种优惠政策。各地基层和西部地区对大学生的需求很大,这对他们来说也是很好的机遇。所以大学生在当前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应该理性选择自己的工作,降低就业标准,先就业至少比失业要好得多。

七、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

很多单位在选择用人时很注重学生的出身,即你是来自哪个学校的。你是名牌大学毕业的你就有可能被录用,你不是名牌大学毕业的你就靠边站。因为名牌大学出身给用人单位的感觉就是他(她)们的素质比较高,动手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比起普通大学毕业的学生要高。录用他(她)们能给企业带来即时有效的生产收益。而那些出身普通大学的学生总是被排挤在用人单位门口之外。因为他(她)们给用人单位的感觉是低素质,低生产能力和高风险。这就是信息经济学里所提到的信号传递行为[10]。因此对于那些来自名牌大学的求职者来说,在求职时是比较有优势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宁愿花高成本,读个不好的专业也要进个名牌大学就读的原因了。在此也建议用人单位在选用人才时理性选择,避免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成本和麻烦。好与不好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不可否认普通大学里也有大量各式各样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劳动力市场:压力仍较大 从就业弹性系数看海南就业趋势[EB/OL]。[2004-04-22] lm.gov.cn/gb/news/2004-04/22/content_26490.htm

[2]俄罗斯,BK先恰科夫:经济安全——生产财政银行[M]。中国税务出版社,2005。P340-34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01—2008 stats.gov.cn/index.htm

[4]梁东黎:宏观经济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P154

[5]胡曙光 门淑莲 张帆:国际经济学[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P237

[6]新浪财经:人保部称明年2400万人待就业[EB/OL]。/finance.sina.com.cn/g/20081225/16085685692.shtml

[7]百度百科:周期性失业[EB/OL]。 baike.baidu.com/view/592808.htm

[8]中国经济网:外贸发展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上) [EB/OL]。[2007-01-15] ce.cn/cysc/main/jtfzspsy/shwll/200701/15/t20070115_10091553_1.shtml

经济学的就业篇4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入学人数从1999年的108万人猛增到2005年的475万人,6年增长了4倍多: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从1999年的10.5%上升到2004年的19%。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渐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然而。随着1999年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大学生就业形势日渐严峻。大学生一次性就业率2001年为70%,2002为65%,2003年初一次性就业率仅为50%。昔日的“天之骄子”也开始为寻找一份工作而奔波。面对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造成这种现象是由于大学生就业的期望值过高:也有人认为政府的就业政策不理想等等。

二、大学生就业市场分析

经济学原理认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的供给与其价格即工资正相关,劳动的需求与工资的高低负相关。如图1所示:横轴表示大学生的就业量,纵轴表示劳动力的价格即工资。在图中SQ,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垂线,其位置取决于当年的高校毕业生数量。由于当年的毕业生数量一定,因此SQ5垂直于横轴,因为这一数量与工资无关。同时。有一条正斜率的斜线S0E,这条斜线表明:随着工资的降低,将有一批毕业生退出就业队伍,即自愿失业。自愿失业的大小取决于劳动供给的弹性。工资越低,自愿失业的毕业生数就越大(当工资为W0时,自愿失业的学生数为Q5~Q3,当工资为W2时,自愿失业的学生数为Q5~Q2)。在图中,当工资为W2时。劳动力市场实现了无失业的均衡,即充分就业。此时劳动的供给等于劳动的需求Q5。当工资处于W0时劳动力市场也是均衡的。这时,劳动的供给和需求均为Q3。但是,此时存在自愿失业自愿失业数量为Q5~Q3。当劳动力的工资为W1时,劳动的供给为Q4,劳动力的需求为Q1,此时存在Q4~Q1,量的非自愿失业,以及O5~Q4的自愿失业。这也就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这些大学生失业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的预期工资未达到W0。据有关资料显示:2005年高校毕业生的平均预期工资是2140.6元,较2004年毕业生的实际起薪1500元,预期工资高估了40%。这个数字远高于发达国家10%的比例。目前,用人单位的薪酬主要集中在2000元以下。由此可见,实际情况中确实存在大学生薪酬预期过高的事实。

然而,供求规律能否自动地使均衡工资调整到W0,实现市场出清。非自愿失业者充分就业呢?答案是否定的。主要原因在于:1.大学生的“精英情结”。许多大学生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再加上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的推崇,他们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把进大学当成人生成功的开始。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令人羡慕的“白领”。另外。就业市场的信息也不透明,刚毕业的大学生对就业市场行情缺乏了解,预期滞后,他们的预期薪酬一直较高。一旦到了就业市场,发现单位开出的薪酬低于自己的预期。则心理失衡,结果宁愿不就业,也不愿接受薪酬低于期待视野中的工作。2.成本和收益的权衡,对上大学所付出的沉淀成本缺乏正确的认识。上大学付出的成本,一类是直接付出的成本,如学费、住宿费、交通费、军训费、为找工作所支付的成本等等;另一类是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即因为上大学而放弃从事劳动而失去的收入。这两项成本之和不少于7~8万元。由于存在这些沉淀成本,大学生们希望能找到较高薪酬的工作来弥补上大学的经济损失,以实现收入最大化或者损失最小化。因此,面临低薪酬工作时。他们大都采取观望态度,不愿意就业。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需求方面

从劳动的需求方面看,如果能采取措施,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如从DE移到D1,就可以消除非自愿失业,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从需求函数的构成看。需求函数是由工资、经济增长率、产业结构等变量构成。其函数表达为:Dl=D(W、r、s,…)。其中DL表示劳动需求量。w表示工资率,r表示经济增长率,s表示产业结构。在这些变量中,劳动需求量与工资率负相关,与经济增长率正相关,与产业结构的进程正相关,因此要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就必须提高经济增长率。虽然我国的GDP已连续十几年在高位运行,但是,如果政府能采取更坚决的政策措施,如打破行业、地区垄断。加大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等。提高GDP增长率并不是没有可能的。另外,调整产业结构也是扩大劳动力需求的措施之一。虽然我国的产业结构合理化进程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仍然不合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比重较高。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第三产业比重现在只占GDP的30%左右。世界平均水平是50%,发达国家更是高达60%~70%。现在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程度很不相称。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最后政府应该采取措施鼓励投资,特别是民营资本的投资。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会鼓励一部分大学生自主创业。从图2上看,这些措施的实行可以使需求曲线大幅度右移。提高就业率。

从我国经济的发展进程看,最近几年工资率已有很大幅度的下降,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也不断地向合理化和高级化演进。但大学生的就业率不升反降,原因在哪里?怎样才能矫正理论与实际的偏差,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呢?

1.虽然最近几年工资降低很大,但是由于每年毕业生的数量庞大,加上往届未就业的毕业生又加入了就业大军,这些积累性的矛盾。导致有限的需求面对不断增长的庞大的供给显得力不从心,供需缺口将长期存在。如图2所示:虽然工资水平从W0下降到W2,但是由于供给从S增加到S1,所以仍然存在Ec量的非自愿失业。如果考虑

到需求的增加,如需求曲线从D移动到D1,则BC量的非自愿失业仍然存在。只有当工资下降到W1时才能实现充分就业。因此,需要有更进一步的市场力量来推动工资的降低,同时在某些专业的招生上要限制数量,减少供给。

2.持续的经济增长虽然可以缓解就业压力,但是面对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

3.从产业结构特点看,根据钱纳里的标准结构模型(人均收入在600~1000美元之间),我国的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份额缺口在17%左右,从业劳动力缺口12%左右。由于其份额有限,且就业率不高,所以在缓解就业压力方面第三产业的作用未充分发挥。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二)供给方面

从供给方面看,与需求曲线不一样,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是一定的,所以不能通过其它的措施来直接减少大学毕业生的供给。只能通过改变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疏通供给渠道来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

1.改变供给结构,适应市场需求。一方面,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办学模式的限制,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有很大的刚性(特别是一类本科和二类本科高校),有些专业已不符合时展的要求,市场对这些专业已没有需求,但这些专业还继续招生,导致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即失业”。另一方面,即所谓的热门专业,如金融、国贸、保险等,各个高校纷纷设立这些专业,使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导致严重的供过于求。虽然工资一降再降,失业仍然严重。同时,由于就业市场存在逆向选择机制,使优秀毕业生的就业更加困难。再者,随着新兴产业的兴起,市场出现了新的需求,如信息、心理咨询、网络安全等。由于这些课程的专业性强,许多高校缺乏必要的教师而无法开设这些专业以满足市场需求,结果出现了“有人没事做,有事没人做”的结构型失业。

2.改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毕业生质量。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但高校的管理体制并无多大变化,高校职工终生制的管理模式使高校改革明显缺乏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陈旧,只注重概念和理论的讲解,学生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创造能力差。高校生产出来的产品(学生)并不符合社会的需要,降低r大学生的、可信度,以致于大学生就业困难。

经济学的就业篇5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歧视;法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D912.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9-0095-03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考验。大学生们不仅受到就业机会有限的巨大压力,还要面对就业歧视大量存在的现实。就业歧视现象侵犯了大学生的平等权,对社会和谐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学者们分析这一问题多从社会学角度,我们将采用法经济学的方法进行分析,需要提出的是我们主要采用的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

一、大学生就业歧视成因的法经济学分析

企业作为理性经济人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通常决定了其招聘的取舍。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家们就认为人类存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一面,我们可以称之为经济人。新古典经济学正是假定人是追求财富最大化的经济人,但这种理论只是讲人类追求财富的最大化,而现实中人们往往还追求非财富的最大化,因而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这种假定进行了批判并作出修正,“诺思把诸如利他主义、意识形态和自愿负担约束等其他非财富最大化行为引入个人预期效用函数,从而建立了更加复杂的、更接近现实的人类行为模型;非财富最大化动机往往具有集体行为偏好,人们往往要在财富和非财富价值之间进行权衡。”[1]制度的存在意义之一就是禁止人们的机会主义行为。虽然社会道义要求企业对大学生一视同仁,但是企业毕竟受利益的驱动,招聘谁决定于谁能最大化自己的利益。例如情形比较严重的男女性别歧视。女大学生就业受到歧视,原因在于男女生的诸多差异造成用人单位不同的成本收益,雇佣男生其成本会低一些,收益会高一些,雇佣女生则往往会相反。雇佣女生增加的成本表现在一是女生投入工作的时间相对男生少一些。因为社会传统,女士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大量的家庭事务影响到女士投入工作的时间,当然这也是我们照顾女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在工作方面对女士提出同样严格的要求是不公平的。二是女性往往比男性早退休,这样女性给用人单位创造的收益往往少一些,同时女性的寿命比男性长,用人单位为此要付出更多退休金等。再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女性生育给用人单位造成了一定的负担。女生工作一段时间后,就会到了生育年龄,其怀孕阶段,工作状况要受到一定的影响。在生育和哺育阶段,即使女性脱离工作岗位,用人单位仍然要负担工资及其他福利。因为上述种种原因,用人单位更喜欢招聘男生。

人的有限理性和交易费用的存在导致某些用人单位简单的选择方式。用人单位简单地用性别、地域等简单的标准将一些大学生排除在外,而不仔细考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这种做法跟人的理性有限有关,人的有限理性导致交易成本的存在。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人具有完全的理性,即人们对各种可选方案完全了解,无所不知地最大化他们的既定目标。新制度经济学家否定了这一假设,用“有限理性”的概念代替了“完全理性”概念。“有限理性”概念最早由西蒙提出,是指决策者在认识方面要受到知识和计算能力两方面的限制。交易费用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威廉姆森继承了这一概念,他认为思维是一种稀缺资源,思维的专业化必然产生经济的结果,由此导致理性的有限性。人之所以只具有有限理性,主要是人往往只能获得有限的信息,而信息之所以有限,则是因为获取信息是需要成本的。“完全理性”是指对所有可选择的方案进行了充分的了解,但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因为获取不同方案的信息所需要的资源和时间却十分稀缺和昂贵,所以不可能无休止的收集信息。信息成本是使人从一无所知到无所不知的成本,而极少有交易者可以承担起这种成本,正是因为这种成本的高昂,所以我们不得不保持一定程度的无知。在获得信息问题上还存在一个信息悖论,因为人们在获得信息之前不可能了解获得某类信息的预期成本和收益,所以不可能从尚未到手的知识中获得最大化的净收益。新制度经济学用“有限理性”代替“完全理性”使其理论更具有了解释力。交易成本或说交易费用是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交易成本概念源于1937年科斯发表的关于企业的论文。他认为企业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交易成本的存在,企业将一部分外在成本内在化,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交易成本一般是指进行交易所需的信息成本、谈判成本、监督执行成本等各种成本的总称。宽泛的交易成本概念还包括制度建立、改变、自身运行的费用。本文只在一般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新古典经济学假设交易是零成本的,并在这种假设下进行成本收益分析。新制度经济学摈弃了这一不符合现实的假设,认为交易成本是存在的,而且有时是巨大的,影响着主体作出决策;在原先零交易成本环境下可以实现的市场均衡在正交易成本环境之下将无法实现;在零交易成本下产权制度或说法律制度是无关紧要的,但在正成本交易下则变得至关重要,交易成本的存在是产权制度或说法律制度产生的原因。因为用人单位了解一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费用,这些时间和费用就是交易成本,用人企业往往倾向于采用低成本的简单排斥的方式来选择人员。

二、大学生就业歧视对策的法经济学分析

如果要解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问题,不能单靠社会公义的宣传,要靠实际的法律制度。除了运用道德这种内在制度还要依靠法律这种外在制度。制度框架的拓展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制度是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有助于我们防止难于预见的行为,也可以避免机会主义。新制度经济学家们把制度分为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内在制度是从人类经验中演化出来的,它体现着过去曾有益于人类的各种解决办法。其例子即有习惯、伦理规范、良好礼貌和商业习俗,也有盎格鲁——撒克逊社会中的自然法。违反内在制度通常会受到共同体成员的非正式惩罚。”[2]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的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出道德属于内在制度。很多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比如要讲真话这个例子。这种道德的起源与说谎会给人误导,增加别人的成本和破坏信任有关。勿讲假话是通过将说谎违规的人排除在社会交往之外这种方式实现的,这是一种非正式的但并不是没有效果的方式。内在制度可以分为非正式的内在制度和正式的内在制度,其标准是遵守监督情况和违规惩罚方式。非正式内在制度不会受到特定组织的惩罚,但是会受到非正式的惩戒。属于非正式内在制度的有习惯、风俗和道德。比如在中国市场上用“斤”这种计量单位来进行交易,这是人们长期形成的习惯,人们出于一种自利的动机会自觉的遵守这种规则;因为人们不遵守这一规则,就可能造成交易的不便,影响其收益,这是一种非正式的惩罚。正式的内在规则与非正式的内在规则不同,他们是通过正式的方式进行强制的,虽然这种规则也是经验产生的。如足球比赛的规则就是一种非正式的内在规则,这种规则不是通过国家机关来执行的,其执行是靠足球协会。一个俱乐部如果违反相关规则,就会受到足球协会的惩罚,甚至逐出竞赛。可见这种规则的惩罚的方式与执行方式是相当正式的。内在制度可以促进人们合作,减少成本,减少机会主义,促进人们准确预期,有助于一个社会的良性运转。以讲诚信这一美德为例,如果人们普遍讲诚信,人们就可以放心的合作,而不用投入大量的成本去了解对方是否值得信赖,这样社会的交易成本就比较低。相反,如果社会上很少人讲诚信,大家就会不得不在合作前投入大量的成本去调查对方的诚信和能力,这样合作的成本就会很高,而且没有效率,因为了解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外在制度是指被特定的组织设计出来并依靠强制力来适用于社会的规则。这种规则是从上而下适用的,它的设立和执行都需要一批人员,这些人员通过法定的程序获得行为的合法性。法律是最典型的外在制度,它通过有权的组织和人员创设出来,并以强制力为后盾。法律是通过强制的方式施加到社会的,通常通过警察、监狱和法院等暴力机关来强制实施。

与内在制度相比,外在制度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外在制度的正式惩罚方式更具有威慑力。内在制度的惩罚方式是不设层次的,没有多少惩罚的种类,往往是一种惩罚方式,只是惩罚的轻重有别。而且因为惩罚的实施是自发的,所以很容易逃避,这样就导致内在制度的威慑力很有限。外在制度就不同,它由公权力具有者制定,并通过国家强制力实施。因为有警察、法院、检察院、监狱、军队等强制工具,违反者通常会被这些机构和人员追究责任。与内在制度不同,外在制度是有层次的,如刑罚可以分为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等类别,可以针对不同的犯罪情形做轻重不同的处罚。显然,外在制度的惩罚方式更具有威慑力,可以督促人们更好的遵守社会规则,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转。二是外在制度的惩罚更具有确定性。因为违反内在制度受到的是一种自发的惩罚,这种惩罚就难免会有失平等或公平。现实中某一明星做了有违道德的事情,往往因为其原来很受大众的喜爱而受到较弱的谴责,而类似的事情如果发生在普通人身上,可能受到的舆论压力就要大得多。也就是说内在制度的惩罚难免带有偏见和倾向。而外在制度则不同,其处罚往往更具公平性。外在制度往往有一套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这种公平性。例如审级制度,如果当事人对下级法院的判决不服,可以向上级法院,通过这种多次的审判实现当事人受到公平的对待。再就是严格的程序也降低了偏见对审判的影响。三是外在制度更具明确性。内在制度如道德、习惯、风俗等往往含义比较模糊,缺乏明确的表述,因此其理解往往各不相同.外在制度则通常不存在这一问题。因为其是通过特定的组织机构或特定的高素质人员通过严格的程序创制出来的,大多情况下具有文字形式,而且有专门解释这些规则的机构和人员,这就使这些外在制度很容易被了解,从而减轻了大众获取信息的负担。例如一个商人到某地去经商,当地有特殊的交易风俗和交易习惯,如果他不了解,他就很难去和当地的人们进行交易,而了解风俗习惯这些没有文字记录的规则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需要耗费不少时间。如果这些风俗习惯被制定为成文法,这位商人就可以很轻松的了解当地的交易规则,这样交易的成本就降低了。不容忽视的是这种明确的规则不易被任意解释,从而降低了交易的风险。四是外在制度更能促进合作,避免囚徒困境。如果有第三方的保证,合同更容易达成。外在制度制定出来后,会有相应的机构而且往往是国家机构负责实施,这些国家机构就成了第三方,由国家机构充当第三方,通常更令人信赖,因而会促进合同的达成,避免了双方都受损的囚徒困境。五是外在制度可以防止排外和歧视。内在制度通常在熟人社会里能够很好的发挥作用。在一个熟人圈里,大家彼此比较了解,了解别人的能力状况和信用状况,这样交易的信息成本并不高。如果一个人违反了内在制度,因为在这个熟人社会里,信息流通很快且流通的成本很低,那么他将受到这个熟人圈子的排斥,这就形成了一种威慑。这种例子并不少见,如中世纪在阿姆斯特丹、佛罗伦萨、威尼斯、纽伦堡等地的商人。因为大家比较熟悉,交易成本不高,因而大量交易可以促成。但是这个熟人网络人数是比较少的,如果人数很多,大家难以熟悉,内在规则就难以发挥作用了。因此,这个熟人网络在达到一定规模后,会排斥其他人员。因为这个原因,单靠内在规则不能无限度的促进经济的发展。而外在制度能防止歧视与排外,保障所有进入市场的人员得到公平竞争的机会。因而外在制度可以促进经济规模的扩大,持续促进经济的发展。

基于外在制度的优势,所以我们要进行适量的立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一是明确和扩大就业歧视范围。二是明确规定法律责任和救济方式。三是在举证责任方面,实施举证责任倒置。四是设置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机构。强化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五是强化社会保障。在当前情况下,用人单位聘任少数民族学生、残疾人学生、女生等群体需要支出更多的成本,这些成本是由用人单位负担的,这样会导致用人单位不倾向于招聘这些群体,如果招聘了也有可能给予相对较低的工资待遇。面对这样一种情况,最合理的解决办法是由政府承担用人单位的成本。如解决歧视女大学生的问题,就必须强化生育保障制度。应该适当增加生育险的保障力度,依据用人单位女工作人员的数量给予足够的补贴,这些补贴由国家财政负担。当然这会增加政府的负担,目前政府财政状况良好,应该不是问题。补贴可以逐步增加,直到充抵掉用人单位多支出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聘用女大学生对其利润最大化不构成损害,又可以得到招聘公平的名声,必然会杜绝歧视。

参考文献:

经济学的就业篇6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employment status of graduates, this paper discussed underlying reasons for graduates employment proble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难;制度非均衡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problem;system of non-equilibrium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8-0211-01

0引言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已不断引发社会、高校、学生及其家长的广泛关注。表面上看,就业难好像是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用人单位选人条件苛刻等造成的,但用多维视角和发展观的思维审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就不难看出制度问题才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原因。

1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现状

自1999年开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正式向社会大规模的扩招。《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2002年毛入学率达到15%,2003-2007年分别达到17%、19%、22%、25%、26.78%。这一方面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国家建设储备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的数量短期急剧增加,接踵而来的就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2002-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分别为145万、212万、280万、338万、413万、495万,分别比上年增长23.9%、46.2%、32%、20.7%、22.2%、19.6%①。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然有10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再加上国有企业下岗工人的再就业以及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大学生就业现状异常严峻②。

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迅猛增加,就业率下滑明显(见图1),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十分凸显。

2运用制度非均衡理论分析大学生就业难成因

所谓制度非均衡,是指人们对现存制度的一种不满意或不满足,意图改变而又尚未改变的状态。笔者认为,制度非均衡现象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中的表现主要有以下三点:

2.1 大学生就业观念陈旧大学生就业观念和择业方式属于制度的非正式规则,陈旧的就业观念和择业方式是大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交往中无意识地形成的。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大学生也实现了由社会精英向一般劳动者的转变。这个转变过程是一个急剧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很多社会成员还没有适应这一转变。精英意识的存在使得多数毕业生不肯屈尊低就,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一时间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甚至长期处于待业状态。这不仅妨碍了大学生的正常就业,也使得大学生择业成本大大提高,择业成本的提高反过来又促使大学生不得不保留甚至心怀更高的就业期望值。

2.2 大学生就业机制更新滞缓

2.2.1 现行户籍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现行的户籍制度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具体表现在:户籍制度固化了劳动者的社会身份,损害了一些社会成员的平等发展权,阻碍了人才资源的自由流动,造成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形成了劳动就业过程中的城市垄断、区域垄断和行业垄断③。对大学毕业生而言,现行户籍制度是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重要的体制,如非国有单位使用大学生仍然有进人和户口指标的限制,大学毕业生派遣时间的限制问题,尤其是高校毕业生跨省市流动的限制使得大学生从西部落后地区或农村转人东部发达地区或城市需要付出高昂的职业转换成本,比如工作的再搜寻成本、违约金成本、试用期工资低等。

2.2.2 收入分配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是形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又一个重要外在制度。它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表现为城乡就业者劳动收入的差异。这种差异明显地表现在城乡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的实际收入上。现行收入分配制度形成了城乡就业者实际收入的巨大差异,让那些在农村、小城市等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小企业、基层单位工作的毕业生难以接受。于是,在这样的收入分配制度下,大学毕业生持有的城市就业情结也就情有可原了。

2.3 高校教育体制落后于市场需求

2.3.1 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问题突出当前大学生就业已经市场化,而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却更多是以学科自身内在逻辑发展为依据,较少参照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领域的需要,这导致高校人才培养具有较大的盲目性,专业及课程设置盲目,专业划分过细,趋同现象严重,致使部分专业点过多过滥,远远超出了社会需求。

2.3.2 高校轻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求职技能的培养社会需要的是实用型人才,而我国大学教育存在着偏重传授理论知识,轻视技能培训,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脱节的情况。从而导致应届大学毕业生知识应用率较低,不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此外,目前我国大学教育的就业指导工作相当薄弱,具体表现为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仅停留在求职技巧和就业政策的指导上,缺乏有针对性的、贯穿大学四年的系统指导和咨询;缺乏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其结果则导致毕业生无法解决大学知识与就业现实的冲突,求职过程中处处碰壁。

注释:

①历年大学毕业生统计.南京日报,2009年2月19日.

②张天玉.2008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时事报告,2007,(4).

③俞德鹏.城乡社会:从分隔走向开放――中国户籍制度与户籍法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5.

参考文献:

经济学的就业篇7

[关键词]经济困难 大学生 就业能力

[作者简介]王涛(1982- ),男,山东淄博人,南京理工大学学生工作处,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水污染及控制工程。(江苏 南京 21009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2-0114-02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办学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就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与挑战。贫困生作为大学校园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就业困难程度更甚。切实解决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保证教育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

一、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2013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99万,而全国大中型企业招聘计划减少15%。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表示,201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比去年增加19万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就业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

在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环境下,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往往希望毕业后能尽快帮助家庭分担经济重担、回报家人,因此,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选择毕业后直接就业,并在选择单位时趋向现实。有关调查显示,应届毕业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研比例比普通毕业生低大约40%;同时,在就业地区的选择和职业选取上显示出较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一般不愿到基层或偏远地区,而倾向于收入较高的大城市和大企业。但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能力与普通毕业生相比较为薄弱,导致就业过程中出现签约率偏低、签约时间滞后、择业岗位偏差等现象。

二、影响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因素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主要是指实现大学生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的知识技能是否扎实、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就业心态是否端正、是否有适应岗位的实践能力等。近年来应届大学生就业调查显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失业率不断增加,签约率和就业质量不断下降,就业单位普遍反映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敬业精神、沟通协调能力、组织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1.就业观念存在偏差。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往往存在较严重的经济负担和生活负担,许多贫困家庭把培养一名大学生作为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重要投资,给予较高的期望值。这种相对比较特殊的成长环境,往往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毕业后初次就业时存在较高的就业期望值,往往将薪酬待遇作为就业的首要考虑因素,对就业地域、行业和待遇过分看重,就业倾向福利待遇高、工作轻松、生活舒适的单位,而不愿意到西部、基层和中小企业。这种错误的就业观念往往导致很多就业机会的错失。

2.专业技能不扎实。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日新月异,但由于时间、资源等因素对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影响,高校对市场需求反应存在相对滞后性和不合理性,大学生专业技能不扎实已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普遍问题。由于部分贫困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延伸及应用能力欠缺,过分重视学分而忽视对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和在实践教学中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所学专业知识较多停留在书本上,知识的延伸性、实践能力、实际操作能力都有所欠缺。

3.综合素质不强。大多数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来自偏远地区,接受到的素质教育内容较少,外语、计算机水平整体较差,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爱好特长欠缺,实践创新能力较弱。进入大学后,这部分学生因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往往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到日常学习中,且不擅长利用各种机会进行锻炼,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毕业时往往没有一技之长,难以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4.就业实习实践欠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基础扎实、学习努力,但由于成长环境和经济基础的限定,往往视野不够开阔;由于信息闭塞和社会资源匮乏,往往少有实习或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缺少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导致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困难不知所措。

5.心理素质脆弱。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自卑心理,性格孤僻内向,缺乏与师生的交流、沟通,求职抱着“一步到位、一次成功”的想法,容易在遭受挫折时产生紧张、压抑和焦躁的心理情绪,导致贫困生心理负担过重,极大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心态。

6.社会资源匮乏。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没有特殊家庭背景,其所能利用的社会资源水平也由家庭经济地位决定,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过程中,往往很难依托家庭,通过“走关系、找熟人”找到理想工作。同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因为经济问题,存在一定的自卑感,就业信息较封闭,得到来自同学、朋友、老师的社会支持较少,掌握的社会资源比较匮乏。

三、加强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的途径

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途径,也对维护校园和谐稳定、促进社会有序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及大学生自身共同努力,而高校作为重要因素,更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和就业市场需要,逐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实际就业水平和能力。

1.根据产业结构调整信息及市场对人才需求的预测,及时对专业进行适应性调整。从产业发展、社会需求的视角为专业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提出建议,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根据学科发展趋势积极改造、推进传统专业建设,鼓励增设与国家战略需求、新兴产业和经济发展地区经济模式发展相适应的专业。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定期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和社会、用人单位意见调查,根据用人单位意见反馈和社会需求情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做到“教学内容一年一微调,教学计划五年一大调”。明确“宽专业、厚基础、重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基本思路,通过“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 “基础宽泛+出口多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人文基础、科学基础、工程技术基础及基本技能等有机结合的大基础教育,并以此为基础实行课程分层次教学、选课制、专业选择、辅修专业及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和选修课等,为各类学生多样化发展创造条件。

3.完善就业指导体系,提高辅导水平。应结合学科特点与行业面向进行就业指导,制订具有专业特色的职业辅导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通过课堂教学、职业咨询、专家讲座、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构建“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个性化、信息化”职业辅导机制,增强学生的学业职业规划能力和面向国家重点行业、领域的职业发展能力;定期开展学生就业期望值调查、就业市场形势分析、毕业生满意度调查,举办就业形势报告会、就业经验交流会等,宣传就业政策及形势,明确就业流程;开辟“一站式”服务平台,安排就业指导教师“面对面”“一对一”地指导学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与服务。

4.加强与用人单位合作,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利用政府、企业等社会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立大学科技园和研究院,加大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力度,将深化政产学研合作与人才输送紧密结合起来,鼓励毕业生深入企业开展课题研究。使人才培养更好地满足行业、区域经济发展要求,为就业率和就业层次的提升奠定基础。

5.加强帮扶力度,引导学生到基层就业。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设立专项补贴经费,建立贫困就业学生档案,采取党员骨干结对帮扶、学校重点推荐等措施,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实施就业项目管理制度,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专人负责“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计划”“特岗计划”“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通过校友报告会、村官事迹报告会、企业招聘主管校园行、就业政策宣传周等活动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

6.以培养拔尖创新型和自主创业型人才为目标,搭建一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支持完善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以创业带动就业,对于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毕业生多渠道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学科教育与创新教育相结合、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创业氛围营造、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完善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机制等,全面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参考文献]

[1]黄毓丹,林石海.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

[2]邱显焱,刘莉莉,漆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科技视界,2012(28).

[3]张畔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J].青少年研究,2012(5).

经济学的就业篇8

关键词: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帮扶

随着高校扩招和金融危机的影响,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也在逐渐增加。这些学生在生活上面临较大的经济困难,不得不在课余时间通过勤工俭学、校外兼职来解决生活困难。由于做兼职工作导致学习时间减少,引发了他们在学业成绩上出现一些问题。同时,他们在人际关系、情感发展、心理健康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另外,由于这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和城市失业家庭,他们的家庭社会关系相对较少、就业意识相对较弱,这也导致他们的就业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对他们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和帮扶,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与就业率,也有助于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一、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在就业中存在的困难

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在就业时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高校扩招和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就业竞争压力大

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来看,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加上2012年部分未能就业的毕业生,累积起来,2013年将有超过700万大学生面临就业。这将导致就业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更是困难重重。

2.家庭经济困难导致自卑心理,就业时难以做到合理定位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大学期间承受着学业与生活的双重压力,导致这一群体或多或少存在自卑心理。在就业的过程中,他们总是感觉自身就业竞争力不如其他学生,不管是社会关系、就业投入,还是个人能力,都和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心理的存在,导致这部分学生失去了就业竞争的勇气和斗志,不能很好地给自己进行就业定位。此外,由于从小物质生活匮乏,部分学生从小到大一直希望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而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希望大学毕业之后能出人头地,这种心理又导致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就业时期望值过高,错失很多良好的就业机会。同时,由于过高的就业期望值,他们不能耐心地寻找就业岗位,这无形中影响了就业,降低了就业质量。

3.受家庭经济条件限制,难以形成创业意识

创业是高校毕业生拓宽就业途径的有效渠道,但从近年的情况来看,高校毕业生从事创业的比例并不高,仅在1.5%左右。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而言,创业需要一定的启动资金,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因此,他们很难有创业的意识,这无形中也减少了就业的机会。

二、当前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采取的帮扶措施及不足之处

目前,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毕业生采取的帮扶措施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1.给予一定的经济扶助,但没有专项资助经费

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会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如各种奖助学金,但这些资助是各个年级都有的资助经费,并不是仅仅针对毕业生而言。因此,一般来说,高校没有用于给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专项资助经费。由于经济上的困难,很多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不敢去参加外省的招聘会和招聘考试,直接导致众多就业机会的丧失。

2.举办专场招聘会,但提供的岗位有限

有些高校会举办一些针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专场招聘会,但总的来说,这些招聘会提供的岗位非常有限,难以满足需求,再加上这部分的学生自身学习成绩、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限制,也难以满足用人单位对岗位的要求。

3.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但帮扶的覆盖面受到限制

高校开展的“一对一”帮扶活动,一般很难落到实处,很少有高校会有如此雄厚的师资力量来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这种“一对一”一般都是由辅导员兼任帮扶指导的老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特殊的关注,不定时进行“一对一”的单独谈话和就业技巧的指导,并进行岗位推荐,但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众多,帮扶老师人数和精力有限,难以覆盖到所有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此“一对一”是很难实现的。

4.搭建就业技能培训平台,但重理论指导轻实际训练

目前很多高校都会在学生毕业前夕单独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一定的就业技能培训,但因师资匮乏、场地有限,这些培训指导基本上都是理论讲座,很少举行情景模拟、答辩练习、沟通训练等就业技能技巧的培训和学生求职实战能力的培训。

三、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的科学对策

1.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资助力度,设立专项资助资金

由于目前就业竞争压力大,为了能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毕业生不得不在应聘服装、简历上花费一定数额的经费,由于物价上涨的原因,这笔支出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同时,有些招聘会还需交门票费,公务员和一些企事业单位的招考还要交报名费,另外还有面试时的交通费、住宿费等,让很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堪重负,甚至不得不放弃一些需要交报考费的招聘考试和外省的招聘面试。因此,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经费资助是实现对这一群体就业帮扶的重要途径。高校应该设立专门针对毕业年级学生的补助,给予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适当的就业补贴,减少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在实习就业过程中因经济原因产生的压力,帮助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安心实习、顺利就业。

2.重视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如前所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内心自卑、心理敏感,不擅长与人沟通,然而,在毕业时学生面临巨大的毕业、就业双重压力,因此密切关注这一群体的心理状况,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并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是缓解他们就业压力,帮助实现就业合理定位、最终顺利就业的必要之举。高校应该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各种就业指导讲座、心理辅导讲座,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这一群体的就业信心,使其保持健康良好的就业心态。

3.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推荐

毕业时能顺利就业,是每个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及其家庭的愿望,顺利就业能有效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压力,促进学生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因此,高校对于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工作显得更有意义。优先推荐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人单位来招聘时把比较理想的岗位优先推荐给这些毕业生,二是向用人单位优先推荐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从这两个方面着手顺利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

4.帮助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做好在校期间的学习规划,科学开展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应该从大一入学时开始进行,四个学年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指导,从入校开始就应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确立大学的学习生活目标,树立他们热爱学习、热爱专业、刻苦钻研的思想,此外,还应充分向这一群体介绍其所学专业的就业现状及趋势,帮助他们挑选辅修课,填补个人能力的不足,并对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法规予以分析和解读,另外,还应加强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在就业技巧上的培训和指导,增加其外出实习的机会,增加其就业的自信,更新其就业的观念等,从而提高这一群体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实现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1]尤莉娟.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个性化就业指导[J].黑河学刊,2011,(5).

[2]胡清华.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的现象剖析与实践探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1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