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水污染与治理8篇

时间:2023-09-27 16:06:59

水污染与治理

水污染与治理篇1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水污染;水浪费;治理技术与策略

我国的水资源形势愈加严峻,全国的用水量在不断增加。在这种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我国在水资源开发和使用中的水污染、水浪费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的匮乏问题。本文从我国水资源现状、水污染和水浪费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水污染综合治理策略,以供参考。

一,我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约占世界人均占有水平的四分之一。目前,在我国的总用水量中,农业用水占70%以上,工业和城市用水所占比重不足30%,而我国的经济正在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工农业用水需求量急剧增加。此外,在水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环境问题。水环境问题是我国一直存在的问题,尤其是近几年来,水污染和水浪费问题日趋严重,出现了地表水污染普遍,水体有机污染严重,湖泊营养化问题突出等现象,水环境令人担忧。

目前看来,我国的水资源污染状况十分严峻,河流、淡水湖泊和海洋等污染状况不容乐观。如黄河、长江等河流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断流、河道阻塞等问题。部分地区还过量开采地下水,使得地下水位连续下降,已引起了地面下沉、塌陷和海水入侵等地质问题。

水浪费和水污染的成因:

(1)工业污染严重,所占比重较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部分企业和工厂一味谋取眼前的经济利益,忽视了对水资源的长远永续的有效循环利用,经常违背客观规律,对水资源采用盲目的、掠夺式的开发和浪费,导致区域水资源分配不合理。此外,盲目发展中小型企业和排污工作的处理不到位,导致了一系列的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

(2)农业用水方面,灌溉技术仍较为落后,不能充分利用水资源,大面积的引渠灌溉,造成了大量水资源的浪费。此外,随着大量的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使得水体受到严重污染,造成水环境区域化污染,在农业污水中,主要污染物质包括有机质、病原微生物、植物营养物、农药等等。同时,还造成种植地水土流失,导致该地区土质不断下降,生态环境问题层出不穷。

(3)城乡生活用水需求量不断激增,部分城市居民越来越追求高品质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做到节约用水。在各个水域附近居住的居民,为寻求自己的方便,也会出现乱扔垃圾、乱倒生活污水等现象,使得陆地表面水域和地下水域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4)部分政府及相关单位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政府单位和相关负责人仍然没有做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起来发展。总是将发展经济列为第一位,采取的是一些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做法,把环境的保护放在次要位置。

(5)法制不健全,执法部门不能做到严明执法。有很多人对保护水源、防止水污染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同时,有关水资源的保护法律还不健全、不完善,这就使执法难度增加,造成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甚至出现收取贿赂和假公徇私的做法。

三,水污染造成的后果:

水污染带来的是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水污染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整个水域的生态平衡,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赤潮、有机物污染等水污染现象的产生,生态不平衡则会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发生。由此可见,治理水污染是十分必要的。

地下水污染现象日益严重,近年来的部分检测显示,我国的地下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水中含有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等有害污染物。这些有害污染物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因此研究控制我国水资源的修复机理仍属于我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环境安全基础性问题。

水资源短缺和污染会严重影响水域环境周边的居民生活。沿流域的地区和城市由于河流水质被污染,居民生活用水受到严重威胁。部分水域含有多种致癌、有毒的物质和致病微生物,这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就长远利益来看,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会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没有了足够的水量供给,就会使得部分企业或工厂的生产运行工作不能有序进行。因此,为了保证未来的工农业、生活用水,必须坚持保护水资源,加强对水污染的治理和保护措施。只有可以长久持续使用的水资源,才能保证生产生活的有序进行。

四、防治水污染的措施:

4.1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结合实际情况,合 理确定于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对水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要停关严重污染环境的小企业和小工厂,加大对水污染的治理力度。

排放进河道内的污染物必须控制在该区域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一个水域环境中尤其特定的承载能力,排放物一旦超标,就会引起一系列的水环境问题,更加剧了水污染的问题。

全面开展水浪费和水污染的综合治理措施,逐步建立完整的科学的河流水资源的规划体系。组织开展河流水功能区的划分工作,做好河流的水量水质的检测和评价,审定水域的纳污能力,制定出合理、科学的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在加强水质监测的同时,要逐步建立健全预警系统,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对污染事件的处理能力,保障正常的供水工作。

提高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大力倡导节水型产业。改变传统的水资源供给管理模式,根据许可交易的取水证,调整水价和排污费。在工业上,优先鼓励发展节水型产业,严格要求企业和工厂的排污标准;在农业方面,一方面尽可能的鼓励农民少使用毒性较强的农药,并在灌溉时采用滴灌技术或其他节水技术;在生活方面,加强保护水资源和防止水污染的宣传工作,提高人们的节约用水意识。此外,在提高水的利用率的同时,要加强对工农业生活废水的处理。

加大对水污染治理的投资。无论是在工农业,还是在生活用水上,都要倡导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提高城市废水无害化处理。为加大管理力度,还可以适当的将水费和污水处理费用调高,充分利用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促进供水工作和污水处理的良好进行。

建立健全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用有效的强有力的法规来增强企业和工厂对水污染的治理强度。加强对水资源的忧患意识和节水意识的教育,增强人们对《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的学习宣传。

治理水污染,还需要加强力度保护水源。水源是一个水域的根本,如果无法保证水源地区的环境不受污染,加强对水源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就会毁掉整个供水系统,加剧水资源的短缺情况。

结束语:

我国的水资源和水污染现状还不是很乐观,这需要政府、企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全面实施水浪费和水污染的综合治理措施的相关工作是不可或缺的,本文对水资源和水污染现状的探讨还不完善,需要更多的人去关注和讨论这方面问题,为我国的水资源利用、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积极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水污染治理效益分析[J];陆建兵、徐海中;环境技术;2005年04期

(2)黄河污染问题及防治措施[J];沈连峰、宋海军、金钺、李有;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基于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资产化管理体制研究[D];吴玉萍;吉林大学;2006年

(4)城市水污染治理的企业化运作机制和项目管理模式研究[D];苑鹏博;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5)流域水资源集成管理[J];曾维华、程声通、杨志峰;中国环境科学;2001年02期

(6)水污染治理工程技术新进展,污水回收与再用;第五章;哈尔滨建筑大学研究生教材;王宝贞、王琳;1999

水污染与治理篇2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

一、地下水污染的危害

(一)地下水污染直接影响人体的身体健康

地下水受到污染后会直接影响到饮用水的水质,严重时还会危及人体的健康。地下水受到污染后会导致饮用水受到亚酸盐的影响,逐渐引发人体受到癌症的折磨,而婴幼儿引用这类水就会导致出现高铁血蛋白症,危及婴幼儿的生命健康。在地下水受到有机物的污染后就会引发人们出现腹泻、肠道线虫及恶性肿瘤等问题,饮用水受到重金属污染后会导致人体慢性中毒,进而损坏人体的肝、肾的正常功能,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二)地下水污染会造成农业经济损失

地下水污染会直接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及质量,严重时就会直接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地下水作为农业主要的灌溉来源,其在农业灌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使用受到污染的地下水进行农作物的灌溉就会直接改变土壤的结构,减少农作物耐寒、耐热及抗病的能力,直接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及质量,进而造成严重的农业经济损失。

(三)地下水污染会破坏生态平衡

地下水污染会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进而对生态平衡造成破坏,被污染的地下水会经过排给、径流,最终进入河流湖泊,这不仅会对河流湖泊造成二次污染,同时还会威胁到各种生物的生长与繁殖,直接造成生态失去平衡。

二、地下水污染的来源

(一)工业方面

工业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气及废渣,这些“三废”里面大部分含有各种有毒有害的物质,在不经过合理处理的情况下就会直接或者间接的渗入地下水,进而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影响地下水的使用。

(二)农业方面

人们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会采用农药、化肥及畜禽粪便对农作物进行养护,这些不会全部被农作物吸收,一部分会残留在土壤内,随着地表径流、降水等会将这些有害物质渗入地下,进而造成地下水的污染,同时,在对农作物进行灌溉时,如果使用的是受到污染的水,那这些水就会直接渗入地下,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三)生活方面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也在不断地递增,其直接造成了地下水的污染。产生的生活垃圾大部分会采取填埋法,这样就会导致垃圾中的一些污染物通过土壤直接渗入地下,生活污水会随着径流流入河流或是直接渗入地下,这都会对地下水产生严重的污染。

(四)采矿方面

采矿活动污染地下水主要是改变了埋藏条件,在地表水利工程的修建中,地表水流必然会发生改变,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地下水的埋藏状态和均衡。采矿之后产生的尾矿经过雨水淋滤也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矿区中废气的钻孔以及坑道则能够作为污染物质进入通道,而采矿过程中的矿坑水因酸性较高而能够溶解白云石、方解石等,所溶解得到的钙镁离子在融人水中后会导致地下水的硬度上升。

(五)其它方面

除了上述一些地下水污染源外,在进行一些工程建设时也会对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污染,在进行工程建设时会对地下水的水位、流动方向等产生一定的的影响,造成地下水污染物的大量扩散分解,同时一些自然灾害会引起地壳变化,会将一些污染物带入地下,进而污染到地下水。

三、地下水污染防治在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的措施

(一)增强地下水的保护意识

在对地下水污染防治中,首先应当增强地下水的保护意识,认清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加大对地下水保护的宣传力度,利用报刊、电视宣传或是网络宣传的方式进行大力的宣传,同时可以在一些居民区进行地下水教育与宣传活动,不断加强对地下水保护的宣传力度,进而增强人们对地下水保护的意识,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

(二)加强环境执法力度

完善地下水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构建完善的地下水环境保护制度,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建立起地下水环境保护的综合协调机制,使得地下水与水源的保护工作得到真正落实。加大加强监管力度,依法严格规范污水的排放,做好污废水与粪坑的防渗工作,严禁使用未经处理过的污水进行灌溉,严格执行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三)加强地下水的水质监测

设立地下水观测专用井,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与分析预测服务系统。对重点污染地区进行重点监测,系统掌握区域地表水、地下水水质的污染发展变化及动态特征,同时还要建立地下水污染预警与应急预案,实现对地下水污染信息的实时监控和对地下水污染严重地区的及时预报。

(四)加强地下水污染实用技术的研究

目前常用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有水动力控制修复技术、有机粘土修复技术、电化学动力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渗透性反应屏修复技术、抽出处理修复技术等,这些技术可行性较强,但多为理论研究,因此应加强对地下水污染实用技术的研究,并积极推广应用。

(五)加强对地下水污染源的控制

加强对地下水污染源的控制,首先根据地下水污染源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找出主要的污染源,然后再有针对性的进行控制,在对污染源进行控制时可划定地下水污染的治理区、防控区及一般保护区,加大对地下水环境的监管,有效的切除相关的地下水污染源。严格控制工业“三废”的排放,加大对农业养护的监管,合理进行施肥、灌溉,正确处理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加大对各类建设的管理,只有加强各个方面的控制,才能真正的控制住地下水污染源。

(六)加大资金投入,切实提高污染防治能力

地下水污染与地表水污染不同,污染物一旦进入到地下含水层,其运移速度将会很缓慢,一经污染将很难消除。因此,各级部门与企业必须加大对地下水污染的预防,应当努力做好排污系统、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城市污水处理厂以及废物销纳场防渗的建设。在农业生产中尽量使用科学的耕作方式和高效的灌溉技术,污水排放单位及机关应当加快改进生产工艺、采用先进技术等措施,在生产过程中彻底消灭“工业三废”的污染。

四、结语

总之,随着城镇化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地下水污染情况也越来越严重,其中地下水主要的污染源就是工业、农业及生活着三大方面,一旦地下水受到污染,不仅会影响到生态平衡,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严重的还会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必须加大对地下水污染的防治,加大地下水保护的宣传力度,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加大对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加大对污染源的控制等,从各个方面加强对地下水污染的防治,真正做到对地下水的保护。

参考文献:

[1]陈立萍,车大鹏.浅析地下水污染及其防治措施[J].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04).

水污染与治理篇3

工业也是耗费水资源的一大方面,所以,政府应出台相关的规定,强制性的要求企业节约用水,对于产能较低、耗水严重的企业应下发整改通知单,通过更新设备、采用新技术的方法实现节约用水。对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应加大关注的力度,一方面提高钢铁、电力、化工、制药业、造纸等消耗水资源严重的企业进行设备更新,生产工艺改进等措施节约水用量,一方面强制高耗水企业安装水资源回收处理利用设备,鼓励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的行为,积极探索工业用海水的可能性,加大对雨水等非传统水资源的回收和利用[2]。

2加强技术节水

农业用水中水资源的使用率通常较低,所以在我国发展农业的进程中,应致力于改变农业现有种植结构,调整农业用水布,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用水浪费的问题。以往我国农业结构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粮食,二是经济作物。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向多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农业结构也应由二分变为三分,增加用于养殖的饲料作物。

3水污染防治的有效方法

3.1化学方法治理水污染

从化学的角度解决水污染问题,就是利用投放污水处理剂来改善水质。污水处理剂是一种化学药剂,按其成份可以分为有机处理剂和无机处理剂两大类。有机类分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阴离子聚丙烯酰胺、非离子聚丙烯酰胺、两性离子聚丙烯酰胺等;无机类有聚合氯化铝、硫酸亚铁、聚合氯化铝铁等。针对不同的水体污染,也可以采取不同的化学试剂:用氧化钙来解决湖泊酸化;用杀藻剂断绝藻类的生育;用铁盐来化解水中的含磷物质[3]。

3.2生物方法治理水污染

从生物的角度解决水污染问题,就是利用水中的微小生物,通过其呼吸作用,将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机物,使水得到净化。基于此,可以人为的向污水中投放微生物,或是改善污水的水体环境,使其利于微生物生存繁殖,以达到增加污水内微生物的目的。这种方法能够使污水进行自我清洁和循环,不会产生其他的影响,所以利用微生物治理污水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3.3物理方法治理水污染

从物理的角度解决水污染的问题,就是基于水的密度、质量等物理特性,对水资源采取截流、重力分离、气浮等措施,利用沉降原理,使污水分层隔离,达到污染物与清水分享的目标,从而得到洁净的水源。

4结语

水污染与治理篇4

关键词:治理途径;发展需求;工业废水污染;治理技术

现阶段,我国工业化进程持续推进,工业废水成为水污染治理工作开展的主要阻碍因素之一。以工业生产品种为依据进行废水类别划分,可囊括氮肥废水、冶金废水、造纸废水、农药废水、制革废水等。在工业废水污染治理过程中,尽管国家针对工业废水排放出台了相关政策,并强调企业大力引进新型环保工艺设备,但治理成效不尽人意,亟需依据废水特点进行治理途径模式的完善,并通过对治理技术的提升来优化废水处理效果。

1工业废水特点分析

工业废水与城市生活污水之间的差异天壤地别,依据对工业废水排放现状分析,其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①成分复杂。工业废水因生产行业不同,其性质与成分有明显差异,或者行业相同,但不同企业排放的废水成分、性质等仍有一定差异。同时,企业在生产期间,采用的是不同的工艺技术、设备,最后生成的工业废水在成分方面也不同。②污染浓度大。不同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污染浓度普遍较大,部分领域所排放的工业废水甚至可以达到每升上万毫克。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废水浓度呈现出不断变化的态势,使工业废水治理工作的开展难度增大。③污染物种类多。现阶段工业企业针对废水处理的开展,通常会依据废水成分的分析,采用多工艺融合的处理方式。其原因主要在于工业废水中相关毒性物质不会单独存在。④多样化的处理目标。因废水性质、成分存在差异,所以不同的工业废水有多种排放或利用途径,例如部分污水处理后直接应用于厂内杂用、回用等,还有部分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利用市政管网进行排放。对于不同的排放与利用途径,需要以不同的标准要求对其进行规范和管理。

2工业废水污染治理途径分析

工业废水治理工作的开展,为确保治理效果符合预期要求,需以工艺减排、废水处理及污染处理为基础路径。工艺减排主要依托相关技术工艺的应用,实现对生产阶段废水排放的有效控制。生产期间企业需加大对生产原、辅料质量、性能的控制力度,以期通过对材料的合理选择达到源头治理的目的。即做到生产过程中材料严控,以保证材料质量符合生产标准为前提,以处理效果强、环保性强的材料为主选。要做到对材料的严控,企业需将环保理念渗透到材料采购阶段,并强调在材料采购全过程中进行相关制度、程序的全面实施。在材料引进过程中,针对水溶性材料要立足于环保角度进行系统性评价,并通过大量的试验分析寻找可以替代难处理性材料的产品。或者结合企业生产需求的分析,对难处理、危害性等材料限制应用。针对废水处理,可以在完善企业废水处理系统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废水治理现状的分析,构建契合企业生产需求的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同时,在废水处理过程中挖掘以往集中处理、混合处理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前提进行分类收集、分别处理原则的落实,通过合理分类收集进一步提升工业废水的治理成效,为企业实现废水循环利用打下良好基础。对于废水处理系统的优化,除依据其性质类别进行单独收集、单独处理之外,企业还可结合自身条件分析构建废水再生处理系统,为废水的再次利用提供保障。

3工业废水污染治理技术发展需求

3.1现阶段工业废水技术应用

纵观我国工业废水的污染治理,超滤技术的应用较为常见。该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使污染物与水源有效分离,而要发挥出超滤技术的最大作用,需以良好的超滤膜材质为基础。当前常用的超滤膜材料特征包括:高透过性、成本低、长期稳定、化学选择灵活性等。以材料性质为依据进行类别划分,可分为有机超滤膜与无机超滤膜,其中有机膜在当前污染治理中的应用较常见,相较于无机膜的应用,具有处理便捷、制备简单等优势。超滤膜材料的组成包括二醋纤维酸、聚丙烯腈等。以结构为依据进行类别划分,可分为对称超滤膜与非对称超滤膜,其中非对称超滤膜的应用较为广泛,主要原因是非对称超滤膜的构成囊括多孔支撑层与皮层,支撑层的传质、分离作用相对较小,而皮层体现出的分离性质较明显。

3.2废水污染治理技术未来发展

虽然现阶段废水污染治理技术的应用取得一定成效,但立于能源资源的角度,大部分企业所设置的废水处理系统仍存在低效率、高投入等问题,甚至部分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仅起到“污染转嫁”的作用。在治理过程中依托相关药剂、催化剂等的应用,将废水污染物转化为二氧化碳等,实则增大了对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难度。因此,未来对于废水治理技术的研究,需要以“生产工艺”理念来取代现有的“处理工艺”理念。即在治理过程中将废水作为某种产品的生产原材料,结合对最小量资源能源的应用来实现对工艺产品的设计与生产。做到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加大对碳、氮等物质的转化力度,以此推动我国工业废水污染治理工作的创新性发展。

4结语

总之,得益于我国对水体污染治理的重视度不断提高,工业废水污染治理迎来发展契机。要在抓住发展契机的同时,实现对现阶段废水污染治理困境的有效突破。需依据实际治理需求的分析,加大对废水污染治理途径的完善力度,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对相关治理技术的深入研究,为我国工业领域的环保化、生态化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余.论城市水污染的防治技术及发展策略[J].科学技术创新,2018(4):47-48.

[2]王泳超.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27):165-167.

[3]刘庆武.国外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发展现状与对我国相关产业的启迪[J].北方环境,2019,31(5):88-89.

[4]汪涛,苏云燕.工业废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分析[J].神州印象,2018(6):323.

[5]徐青.环境工程工业污水治理中常见问题分析与措施[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9(6):140.

水污染与治理篇5

关键词:农业经济;水污染影响;治理措施

十三五提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依赖于农业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在短时间内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重点建造优化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体系,完善调整农业结构,保证农业生产过程合格,确保农产品口粮质量安全。走保护环境,绿色健康、节约能源、经济高效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在我国过去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注重追求高效益、高利润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确保我国高水平的“粮食自给率”,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对环境的保护,环境破坏的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日益突显,良好的自然环境是我们发展第一、第二产业的基础。因而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然要改善自然环境。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农作物的生长状况与灌溉水的水质息息相关,水环境的污染问题直接关系农业经济的命脉,然而水质污染仍然横亘在我国农业发展道路上。要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现代化,就要从水污染治理入手,深入农村水质体系的系统化改革,提高灌溉水的质量与利用率,实现环境友好的农业经济发展。

一、我国农业水质污染的现状及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一)我国水污染的现状

虽然我国目前大部分的城市地区和局部农村水环境的质量已经得到改善,水环境持续恶化和环境污染加剧的现状在我国的努力整治和技术创新下得到了明显的抑制,但在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广大农村地区,水环境的污染状况依然堪忧,农村地区的工农业排放的污染物数量庞大,水污染的扩张趋势未得到根本有效的控制,大部分农村地区水域的水体质量仍呈下降趋势,另外很多危险因素和区域已经显现出来,我国的水环境的安全面临巨大的挑战。水环境出现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危害了人民的健康,我国水环境整治当前面临的难题主要有两个:一是水资源短缺,二是水体质量污染。1.我国水资源短缺。我国水资源储备总量很大,位居世界第四,约有三万亿立方米。但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十分庞大,因此我国的人均水资源总量却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世界统计的一百三十多个国家里居第八十二位,被列为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之一。不仅如此,我国水资源本身的分布还很不均匀,在亚热带气候的南方地区,人均占水总量超过3000立方米,而北方地区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1000立方米,为缺水地区。虽然南方水资源相较充沛,但是由于开发破坏,水质性缺水的现象颇为严重。据调查数据显示,全国目前已经有百分之八十的江河湖泊收受到污染,我国每年因此遭受的的经济损失高达400亿元,严重损害了我国农业经济的收益。2.农村地区水质污染严重。而在我国广大的农村,由于对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起步较城市晚,致使农村地区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恶化,水环境污染形势较城市更为严峻,农村作为我国农业发展依靠的主力军,其水环境的污染问题更应该引起广泛重视。由于农民的居住区具有分散性的特点,因而相较城市而言,农村生活污水的集中系统化处理很难实现,所以在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对水环境的污染目前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农药每年使用量超过120万吨,但只有10%-20%会附着在农作物上,剩余的散落在土壤和水中,年化肥使用量超过四千万吨,但其利用率却不到40%。农药化肥的施用量逐年攀升加剧了农村地区的水污染。另外60%畜禽类养殖场缺乏完善的污水处理设备,因此养殖的动物血、粪便、废水等大多排放入附近的水体,导致江河湖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危机水生动植物的生存。

(二)水质污染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水体的灌溉,然而污水灌溉农田中的农作物后则会导致农作物的减产以及影响农作物的质量。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下降会直接作用于农产品的市场,导致农作物的销量下降,给农业经济带来冲击。工业废水污染、生活用水污染以及在农业生产过程农田本身排水造成的污染等都是造成农业水质污染的重要原因。农业用水中被污染的水体中含有过量的氮元素、有机污染物、重金属以及过量的盐分,直接阻碍农作物的生长。同时,污水还会破坏土壤的酸碱度、带入大量的油分等,间接对农作物造成二次污染。作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氮磷钾等必要元素的吸收,但是被污染的灌溉水中含有过量的氮元素,则会引起作物的倒伏、徒长、抗逆性差等问题。污染水体中还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分解过程中不仅会与农作物争夺消耗掉大量的氧气,其中间产物甲烷、丁酸、醋酸对水稻等农作物还有一定的毒害作用。水质污染的最重要污染源之一就是工业污染,工业废水中含有很多的重金属,而农作物吸收了污水中的重金属后,根系的生长受到抑制,引起农作物的变质,通过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进入人体长期积累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且这种危害往往是不可逆的。同时,工业污水中通常含有高浓度的盐分,高浓度的盐分可以使得植株在短时间内脱水过多致死,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含有工业污染物、有害物质的污染水直接灌溉农田后,进入农田生态系统,首先会破坏农田土壤中的生态平衡,改变土壤的酸碱度,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破坏其原有的养分和结构,可以使土壤的肥力在几年之内得不到恢复,甚至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农作物的生长坏境因此被损坏,引发减产甚至绝收。水质污染通过对农作物的影响间接作用于农业经济,水质污染对农作物的危害会导致农作物的产量锐减,产量下降后会引起消费市场变动,消费价格上涨,导致水污染地区农民的市场竞争力下降,水质污染还会导致农产品品质恶化,含有过量的重金属,农产品质量得不到提升。由此导致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乏力,政府必须要从根源上解决水质污染对农业经济的影响,方能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农业水质污染的治理措施

十三五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良好的规划,在政策的推动作用下,水质污染的现状得到了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极大重视,我国农村地区的水质污染存在的种种问题也亟待解决,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出台相应的地方性政策,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响应国家的号召,共同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性的新农业。

(一)切实加强农村水环境生态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社会主义新型农业,应当把农村水污染的生态建设放在首位,首先要从农户入手,宣传生态保护知识,对农民进行水资源节约使用及保护教育,使得农户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能过充分且合理的运用水资源,维护好农田的生态平衡。倡导农民摒弃随意倾倒生活污水、垃圾的生活习惯,对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化的处理。耕作时要平衡施肥、施药,注重农药施用的方式和方法,避免农药过量使用进入水环境。保护农田自身的生态系统,防止农田生态系统被破坏牵扯水环境的生态平衡。除此之外,还要从地方政府的角度出发,切实考虑农村实际,尽快制定与农村水环境系统相适应的地方立法,改变地方水污染防治无法可依的现状。另一方面,制定严格的农村污水排放标准,这不仅要考虑当地环境的敏感程度,对水质污染严重地区和水源地保护区执行严格的污水排放标准,对于污水处理的建设和污水的就地回用,也要出台一定的奖励政策,从而实现排入环境的污染物质的最大削减。最后,污水的自然生态处理技术的开发和推广,离不开政府的宣传教育和资金的支持。污水自然生态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污水的土地处理系统和污水的氧化塘处理系统两种技术。污水土地及氧化塘处理系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量已经达到了上万座,我国也有了像桑基鱼塘一样的良好先例。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具有管理技术要求低、再生水质优良、运行费用低、生态影响小等优点。因而适用于分布广、数量大的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

(二)推进工业污染防治,降低排放强度

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成为工业强国,必然要面对工业发展所带来环境污染的副作用。因此工业污染防治也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也是水质污染保护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此,一是要淘汰一部分效益低下、技术落后并且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责令其搬出原污染严重地区或者关闭。二是进行循环经济实践,所谓循环经济,是淘汰传统的依赖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来实现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依赖生态型的资源利用来实现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注重于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和减少环境污染。要实现循环经济,首先要做好工业建设规划,建立工业生态园,划分工业区域,使河流上游排出的工业废水最大地为下游工厂重复利用,实现废物“零排放”。此外,要求清洁型的生产过程,工业企业的生产源头和全过程要充分利用资源,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废物排放的无害化。最后,对生产和消费、农业和工业进行统筹规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实现可持续生产和消费。国家在重点的领域、行业、产业园区和重点污染的省市选择部分单位进行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为大规模的循环经济体系运行提供基础模型。三是实行严格的核辐射与危险废物的安全管理体制,防范突发的环境安全事件。对于具有爆炸泄露或核泄漏危险的工业企业,颁布严格的监督管理条例,定期检查更新设备,选址尽量避开人口密集的农村聚集地,远离农田与纯净水源。

(三)改进农村水污染治理,合理选择农村污水治理技术工艺

我国农村的分布具有分散的特点,因此农村生活和生产污水的集中排放难度很大,面源污染严重,农村的面源污染主要是由于过量的施肥和喷洒农药而引起氮、磷等元素流入水体引发,另一方面是农村养殖产生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经地面流入河水导致。这些因素在土壤中积累致使水体污染,长此以往会使土地丧失培养能力,造成作物减产甚至枯死。1.因地制宜地选择污水处理方式。面对农村水污染的严峻形势,我们需要因地制宜地选择的农村污水治理技术方法。目前农村地区适用性比较强的是集中式、分散式、庭院式的处理模式。在经济尚不发达的农村地区,使用成本低、资源回用率高的庭院污水处理模式。在居住区较为集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村庄区域,采用集中式。对于出水水质要求较高、临近水源地的村庄,则采取能够就地处理污水且基建成本较低的分散式的污水处理方式。2.健全污水管网建设。完善农村地区污水管网建设问题也亟待解决,对农村当前的污水管网系统进行普查,深入了解农村水管网的建设状况,进一步完善管网敷设规划,健全完善地下数据库和管网系统,推进农村污水管网的配套建设。3.改革农业运作方式。要从源头上解决面源污染问题,需要运用合理的农业运作方式,推广新型施肥方式,改革灌溉制度,大力推行生态平衡施肥技术和生态防治技术,合理种植,以此来遏制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的水体面源污染。第一,采用高效的有机复合化肥配合节肥节水灌溉方式耕作农田,合理施用农药,开发低毒高效、残留率低的农药进行推广,邀请农学专家亲临地方教授农民先进环保的农药化肥施用方法,提高农药化肥使用率,减少其污染。第二,在农田和水体之间建立植被缓冲带,植树造林,增加地表覆盖率,避免水入流失和农药化肥流入水体或者渗入地下水,与农作物搭配种植,轮流发挥作用,缓冲农业面源对水体的直接污染。第三,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推广农作物的薄露灌溉技术,进而改善小流域的水环境。第四,对于畜禽养殖户的污水处理方式采用沼气太阳能的综合利用,鼓励养殖场建造沼气池来集中处理禽畜的排泄物及产生的废物,对此政府部门应当给予养殖场一定的沼气池建造补贴。

三、总结

水质污染不仅对经济的增长产生巨大的阻碍作用,还会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危害人体健康。尤其在以水为农业生产之本的农业发展中,水质环境的问题有着更加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要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就必然在农业经济增长上下功夫。农业循环经济的提倡,对于污水处理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它要求我们抛弃传统的农业生产中,以消耗、污染乃至破坏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的增长,社会的发展。在保护环境的大前提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蓬勃发展。对于水质污染的治理也要保持相同的理念,通过对工业、农业运作方式的改革以及对农田生态环境的重建来治理水污染。当然,水质污染的治理不止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不仅需要国家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倡导和监督,也需要每一个企业和个体从自身切实改善,更加需要每一个人的实践,这样不仅可以找回清净的水源,而且可以推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实现我国经济真正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亚同.农村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对策的思考与建议[J].净水技术,2017,(01):1-6.

[2]张丽娜.我国农村水污染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实用技术发展[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16):113-114.

[3]伍伟星,张可.广西农村水环境污染模式及其治理对策[J].水利经济,2015,(02):37-42+77.

[4]陈艳.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其治理对策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1):170.

[5]李珏茹.农村水污染的经济损失衡量及治理政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

水污染与治理篇6

关键词 水环境;污染原因;治理对策;天津市

中图分类号 X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3-0242-02

天津市位于海河流域下游,河流水系众多,流经该市的行洪河道19条,总长约1 100 km;排水河道109条,总长1 890 km。多年来,天津市不断加大河道治理力度,尤其通过3年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清水工程的实施,全市河道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天津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河道防洪、供水、排涝和保障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天津市部分河道水质仍然较差,主要原因是污染治理滞后以及入境水量减少,主要河道中其劣V类水体长度所占比例达76%。此外,河道、堤岸环境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脏乱现象,倾倒垃圾、围垦放养、违法占用等问题时有发生,主要原因是管理缺失、沿河村镇密集等,严重影响了河道水生态环境质量,亟需强化管理。现对天津市水污染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治理对策。

1 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1.1 环境保护意识差,投入不足

许多生产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环境保护意识较差,忽视环境效益,未意识到保护河道水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注重可持续发展。此外,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较少,污染治理资金不足,影响污水处理进程,尤其是建设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方面,经费难以到位。在法律、法规方面,虽然有一定执法依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执法力度一定程度上仍然不够。

1.2 工业污染与生活污染严重

污染排放总量增长速度快,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水环境自净能力。沿河周边工厂每年排入河道废水量加上一些企业废水偷排、漏排、排污量更大。不少企业无力治理产生的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随着城镇化发展,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滞后,而城镇污水排放量增加,不能满足污水处理厂的运营要求,沿河乡镇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河中。河床成为倾倒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场所,白色污染严重,造成堵塞。

1.3 生态破坏和农业污染加剧

公路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由于历史原因,至今恢复缓慢,河床增高,河道堵塞,流域水量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剧了河道水环境的污染。河流自净能力降低,环境容量不足。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等,造成水环境污染[1-3];流域周边的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日渐发展,废水产生量大且浓度高,仅进行初级处理就直接排入河流中,引起污染。

2 治理对策

2.1 组织协调机制

一是成立市河道水生态环境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研究、部署、监督实施河道水生态环境治理和管理计划,审定河道水生态环境管理标准、制度、考核办法和考核结果,协调解决河道水生态环境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二是各区县也要成立水生态环境管理领导小组,完善具体工作方案,细化工作分工,确定水生态环境管理的工作任务和目标,编制《水生态环境管理工作方案》,制定《水生态环境管理规划》,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推动作用。各区县组建指挥部和相应工作机构,专题研究确定水生态环境管理具体措施,落实各项工作措施,保证水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与上级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积极推动上游水源保护工作,加大上游水源保护推动力度。

2.2 严格落实“河长制”管理

一是完善“河长制”管理办法,治理一条、纳管一条,确保治理成效。二是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健全干部绩效考核机制;完善督查通报制度和问责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通过建章立制,取得实际效果。三是配备专业设备,培育社会化养护队伍,“河长制”考核实现精细化、常态化和长效化,要建立台账、完善措施,制定河道水环境巡视检查和管理养护制度,加强河道日常保洁管理,实现河道全方位“网格化”管理。四是创新思维,创新形式,加强培训,提升监督员队伍整体业务水平。就加强监督、规范流程、履行职责等内容展开培训,及时总结水环境治理和河长制社会监督工作情况。五是强化入河排污口门的治理。加强截污、治污和水资源保护,实施入河排污口截污治理,确保无污水直排;加强排水口门监管,确保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做好入河排污口门治理工程的核验工作,确保质量和治理成效。

2.3 加大宣传力度,严格依法行政

加强水资源宣传,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水资源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建立公众参与的管理监督机制,通过听证、召开征求意见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社会意见,营造全民参与水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遵循环保法,结合地方实际,分门别类制定环保具体措施。在河道与道路交口处设置各类警示牌,制定具体措施,规范人们的行为。强化日常巡查管理,建立水政、公安、工程管理人员“三位一体”联合执法机制,并在沿线组建专业保洁队伍,加快推进精细化管理,使水域违章违法现象明显减少。

2.4 积极治理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

要进行综合治理,对河道产生污染源的企业实施关、停、并、转、改、治、迁等相应措施,制定相关配套政策,达标排放的污水要接入污水厂,实施深度治理,依法查处违法违规偷排“黑水”的企业,对实现废水“零排放”的企业,减征污水处理费。采取封堵、切改和强化监管等措施,强化入河排污口门治理,建设污水处理厂网,做到厂网同步投运,确保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进出厂水质达标。对工业企业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推进中小企业废水治理设施建设,实现达标排放。加强对企业环保设施的监督管理,提高设施运行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对于新建的建设项目,推行清洁生产,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做到节水、降耗、节能、减污。

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治理生活污染。一是积极推进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的建设,实现垃圾无害化。二是对于城区的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建设污水处理厂,污水达标排放。三是在城镇新建小区实行雨污分流,为污水集中处理做好前期准备,结合城镇道路、工业区改造,建设排污管网。四是促进各医疗单位完成医源性废水治理。五是各部门密切协作,做好禁磷和禁止“白色污染”工作。六是结合新农村建设,综合整治农村水环境。抓好城镇屠宰场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村镇污水处理、坑塘整治、面源污染控制。

2.5 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农业污染管理

积极改善生态环境,一是加强河道绿化和景观建设,中心城区和区县建成区河道两岸,逐步建设沿河生态景观带,其他河道堤防建设林木绿化带;加大河道护岸林、堤岸林管护力度,对已有林木实施专业化管护。二是严格对新建水利工程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经水保部门审批。三是提升建设项目的科技含量,做到既增加经济效益又不破坏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四是建立河道生态补水长效机制,鼓励使用再生水、雨洪水向河湖、湿地补水。五是制定长远的治理措施,推进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抓好规模化养殖场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实现污水达标排放,畜禽粪便资源化和无害化。同时划定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饲养区、禁养区,发展生态农业,改变养殖业与种植业脱节现状,以有机肥代替化肥,提高畜禽粪便利用率,减少畜禽粪便污染物对水体的污染。六是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生产,积极推广生态农业技术,打造绿色品牌,降低农业污染[4-6]。

2.6 加强水质预警监测,完善水环境在线监测系统,提高在线监测预警能力

一是建立水质自动监测超级站,定期监测水库和来水水质。科学布局监测网点,采用先进的自动水质监测技术和仪器采用信息遥控和网络传递方法,改善整体环境监测系统,发挥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作用,掌握水情变化,严防水污染事故发生。二是建立水库视频监控及巡检数字化系统建设,在水库关键口门、坝区及河道入口处加装视频监控设备,实现对水库重点地区24 h监控,加快应急机动监测能力建设,全面提高监控、预警和管理能力。

2.7 充分发挥区县指挥部的作用,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和快速反应机制

加强水资源管理能力建设,组织开展区县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完善装备、设施和人员配备,提高管理素质和管理水平。抓好经验总结、问题分析、情况通报、督促检查等各项工作,确保水环境治理工程顺利实施。加强河道日常巡视检查,创新形式,畅通渠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深入强化责任意识,切实规范工作流程,建立健全反应机制和管理机制,增强快速反应和监督处置能力,不断加大检查力度,对涉水事件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反馈、妥善处置[7-8]。

3 参考文献

[1] 刘善江,李国学.高碑店污泥农用肥效及重金属污染防治[J].华北农学报,1999,14(1):118-122.

[2] 孙志洁.棉田残膜污染调查及其危害[J].河南农业科学,2006(4):61-62.

[3] 吴文卫,杨逢乐.赵祥华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的理论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8(9):138-140.

[4] 王景和.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原因[J].现代农业科技,2010(11):279.

[5] 曾祥斌.农用残膜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9(16):227,229.

[6] 周静,崔键,梁家妮.冶炼厂综合堆渣场周边水质和稻米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8(S2):349-352.

水污染与治理篇7

关键词:城市水环境;治理;污染;节水;生态

中图分类号:S891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水环境的特点

根据《中国水利百科全书》,广义的城市水环境主要包括城市自然生物赖以生存的水体环境,抵御洪涝灾害能力,水资源供给程度,水体质量状况,水利工程景观与周围的和谐程度等多项内容。城市的产流、汇流条件及城市供水、需水、排水系统等都不同于一般地区,城市的水环境有其自身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供水对外依赖性强

由于城市本身地域狭小,本地水资源量十分有限,可利用的程度低,且城市用水量大,一般本地水源难以满足,因此,城市供水主要依靠现有的城区水源地或调引客水来支持。

(二)城市的水环境条件脆弱

由于城市的空间范围有限,人口密集、工业生产发达,人类的社会活动影响集中,如果没有合适的废污水处理排放系统,城市水环境将日趋恶化。同时,城市的废气、废渣排放量也很大,易于造成大气污染,形成酸雨,进而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并危及人类健康。

(三)城市局部气候影响城市降水条件

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城市地区的局部气候条件,又进一步影响到城市的降水条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地表的改变使其上的辐射平衡发生了变化,空气动力糙率的改变影响了空气的运动。工业和民用供热、制冷以及机动车量增加了大气中的热量,而且燃烧把水汽连同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送入大气层中。建筑物能够引起机械湍流,城市作为热源也导致热湍流。因此城市建筑对空气运动能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强风在市区减弱而微风可得到加强,城市与其郊区相比很少有无风的时候。而城市上空形成的凝结核、热湍流以及机械湍流可以影响当地的云量和降雨量。

二、城市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市水环境建设缺乏系统规划

在规划原则上难以适应可续发展观的要求。在水污染控制的决策过程中,不能恰当地协调水环境―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或者对于水环境的功能、效益的认识不足,导致了水环境受到损害;在规划技术上缺乏系统的规划指标。现有的水环境系统规划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理论,规划方法和规划指标体系没有体现城市水环境的系统性特点,缺乏可行的技术规范;在规划实施上缺乏规划实施监管技术支持。

(二)缺乏对城市水污染治理的综合考核与有效评价

国家和地方的行业主管部门对城市水环境治理的规划、投资、运营以及处理效果的考核和管理一直处于摸索阶段,虽然近年来已经作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没有完整的评估体系和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并缺乏必要的监管手段和措施,导致目前许多污水处理厂仍存在盲目建设,规模过大,投资成本过高等现象,造成大量浪费。

(三)标准体系的缺位和不当

国内目前已的技术标准,无论在种类上和数量上与实际需求相比都明显偏少,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并且缺乏引领行业、有关共性及指导性的标准体系以及基础标准的指导,标准的系统性和协调性较差,内容交叉重复,技术术语不规范,技术要求和表达不统一;新标准的制订与其他相关标准协调不够,造成某些内容相互矛盾,为标准的执行带来困难;标准研究滞后,适应性、针对性较差,质量亟须提高。

三、城市水环境治理与污染控制的措施

(一)转变传统水环境治理方案

城市化进程中,水环境的治理多采用单项、消极的治疗方案,水体的污染得不到有效的控制,甚至还有加重的趋势。经多年的努力和研究,将水环境的治理纳入到水污染的防治体系中去,才是改善水环境质量,解决水污染最为重要的途径。

八十年代及其以后综合防治的阶段: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加强环境优化管理,并开展区域综合性的防治。城市水环境的综合防治首先需恢复生态系统的平衡,禁止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排入水体;其次,完善污水收集、河流改造等系统,完善城市污水处理、雨水存储等设施。此外,还需采取如渗水渠道、路面以及指数种草等措施,控制雨水的渗透。

(二)完善制度,促进水污染治理科学规范运行

首先,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法律,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对我国水环境加以保护;其次,需要建立水污染惩罚机制,对企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水污染制定严格的标准,如有违法按照标准进行惩罚;再次,需要完善监督制度,鼓励广大市民共同参与到水污染处理工作的监督中去,促进工作的有效推进。

(三)加强宣传,提高全民节约用水意识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所以在水污染治理方面,需要采取多种途径,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节水意识,并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到水污染治理中去。在一些小城市中,各级政府也要注意开源节流,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促进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四)运用经济手段,促进水污染治理的市场化

现阶段,我国排污收费制度还不是特别成熟,收费过高会引起企业的不满,收费过低则达不到有效的防治作用。所以,在污水处理收费方面,需要加大改革步伐,不仅要界定污水处理企业成本核算的范围,而且要形成有效的经营机制。努力做到专款专用,通过有效措施推动城市污水处理的正常运行。在生活污水方面,则需要遵循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并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合理收费。

(五)治理城市水环境污染的技术措施

1、开展水环境调查

首先必须对待治理的水域进行调查,调查水环境水体和底泥的各种理化指标和生物学指标,如水体pH值、CODcr、BOD5、TOC、NO3-N、TP、浮游生物群落、微生物、底栖动物、高等动植物群落;底泥TOC、PH值、CODcr、BOD5、NH3-N、NO3-N、PO4-P、TP、TN、耗氧速率、氧化还原电位、生物降解性能(G值),同时还要调查水体污染情况,包括污染物种类和数量、各排放口分布及排放规律,水体地理特征,水的流态及水文特征,滨河带各种生物分布情况,河岸植被情况等等。根据调查情况,制定水环境生物修复方案,并进行实验室模拟试验,以最后确定水体底泥和水体生物修复技术组合。

2、启动水环境生态系统功能

城市水环境生态系统由底泥生态系统、水体生态系统、河岸生态系统等组成。水环境生物修复的关键在于启动和强化其生态系统功能,关键在于底泥“无机化”和水体“有氧化”。底泥“无机化”就是底泥生物氧化,通过“无机化”,降低泥水界面底泥有机碳含量,提高底泥氧化还原电位,强化底泥对上覆水体有机物分解能力。水体“有氧化”是通过曝气复氧等措施,增加水体的溶解氧,启动水体生态系统。底泥生物氧化促进了底泥对上覆水体有机污染的分解能力和底泥营养盐释放,使水体藻类开始大量繁殖,藻类繁殖增加水体溶解氧,加上曝气复氧措施,迅速消除水体黑臭,启动水体生态系统形成洁净好氧水体生态系统。

3、激活土著微生物活性

土著微生物在与环境长期共存的过程逐步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微生物区系或群落,并能利用污染物作为底物进行分解代谢。通过解毒、促生等措施,激活环境中土著微生物,进行底泥生物氧化和水体生物修复,使污染环境中的土著微生物大量繁殖的同时,对残存的有机污染物质进行降解,污染环境的逐步改善,使环境中的溶氧渐渐地升高,有助于好氧微生物区系的建立,竞争性地抑制了只能在污染环境中生存的其他微生物。

参考文献

水污染与治理篇8

一、水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

1、运转费用企业难以承受

运转费用的高低是水处理设备能否正常运转的关键。运转费用一般说来由药剂费、人工费、电费、设备折旧费,维护保养费等几部分组成。它们的高低直接反应设备、技术的可靠程度,同时又是直接影响水污染治理效果的重要原因。我国现有的常用技术工艺运转费用就比较高,对于经济效益不太好的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水处理负担过重。致使水污染治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2、设备使用寿命过短

2.1工艺选择不合理。工艺选择不合理是导致设备使用寿命短的又一重要原因。常见的主要是活性炭吸附和离子交换处理单元。这两种技术对所处理的污水都有一定的要求,若进水污染物浓度过高,活性炭和交换树脂就会很快饱和,失去活性,就需要反冲洗活化.随着反冲洗次数的增加,饱和周期越来越短,以致全部失去作用。

2.2产品质量低劣。由于技术服务单位偏面追求经济效益,设备在设计、制造过程中就存在问题。如设计时选取的保险系数过小,制造时选用的原材料质量较差,达不到标号,生产过程中偷工减料等。另外,还有选用的配套产品质量不合格等原因。

2.3水质恶劣。由于污水中时常含有酸性、碱性物质,有的还含有较强的氧化剂等,使污水有较强的腐蚀性,设计时考虑不周全就大大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

3、污染源难以治理

尽管造成水环境污染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但从成百上千单位的排水状况来看,污水排放量大.污染物浓度高的重点污染源却是造成水环境恶化的罪恶之魁。虽然它们的数量不多,但它们对环境造成了相当大的威协,左右了区域内的污染状况。重点污染源主要是造纸、酿酒、石油化工等。但从我国的水污染防治技术和经济状况来看.对污染严重的造纸、酿造等行业的污水治理还未见有可行的技术。对造纸行业曾经提倡过的碱回收工艺,对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的确起到一定作用。但本方法只使用于规模宏大的造纸厂,对中小厂家来说是行不通的。投资巨大运转费用高,出现严重的负效益。即使是大型造纸厂,运转情况也不理想,普遍存在运转费高于回收碱价格的现象。而对于利用黑液提取木质素磺酸钠的工艺,也存在技术不完善、投资高,管理复杂、产品销售不好的原因而一直未能推广。只有白水回收技术工艺简单、投资少,经济效益较为明显,而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白水不是造纸污水的重点,它的回收对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影响不大。

二、解决方法

1、加强对技术服务市场的管理。由于环境工程起步较晚,环保技术市场管理没有走向正规化,一直较为混乱,没有形成正常的竞争机制。环保部门应当从服务的角度出发,对技术服务市场进行管理,对服务单位的技术状况,设计、施工能力,以及工程方案的可行性、投资、运行管理等进行严格把关,给企业当好参谋。企业则应当加强信息联系,对所上工程进行投标,展开竞争,对竞争单位的方案进行审查、论证,选出投资最少,运行费最低,处理效果最好的方案,保证工程质量。

推荐期刊
  • 税务
    刊号:21-1321/F
    级别:省级期刊
  • 水文
    刊号:11-1814/P
    级别:北大期刊
  • 北京水务
    刊号:11-5445/TV
    级别:省级期刊
  • 上海水务
    刊号:--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