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英语教育课程8篇

时间:2023-09-28 09:07:41

英语教育课程

英语教育课程篇1

1.1英语技能

英语技能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听说能力,二是读写译能力。关于“你认为你最缺乏的英语技能”问题,在随机调查的300位学生中,32%的学生选择了口语,25%选择了听力,19%选择了翻译,12%选择了写作,12%选择了阅读。学生普遍认为口语技能最为欠缺。他们认为缺乏学习英语口语的环境,外籍教师上课的时间有限,与学生用英语交流几乎为零。在初高中的应试教育里,老师培养较多的是阅读和写作技能,因为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分值,所以学生认为这两方面的技能比其他几项要稍强一点。

1.2英语知识

在“你认为你最缺乏的英语知识”问题中,学生普遍认为最缺乏的是英语文化知识,有119名学生占总数的39%选择,认为英语文化知识是重要的一部分,了解英语文化知识,才能正常用英语交流,避免误解;认为最不缺乏的英语知识是语法知识,只有26名学生占比8%选择。在教师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对语法的讲解是很详细的,教材中语法的练习也较多,所以学生们认为自己的语法知识是够用的。有29%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英语语音语调知识,正确的语音语调是有效口头交际的前提条件。22%的学生选择的是缺乏英语词汇知识,并认为缺乏的主要原因是学过的词汇使用率不高,容易遗忘。

1.3英语选修课

选修课允许学生对所开设的课程有一定的选择自由,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在“你最喜欢的英语选修课”问题中,有93名学生占总数的31%选择了幼儿园英语口语,29%选择了幼儿园英语教师用语,20%选择了幼儿英语教学法,10%选择了英美儿童文学,7%选择了西方礼仪文化,3%选择了英美国家概况。可以看出,与将来工作有紧密关系的选修课程是学生的首选。近90%的学生选择了与幼儿英语相关的选修课,在他们看来,这些课程有助于他们把将来的工作做得更好。

1.4英语课外活动

英语课外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增长英语知识、丰富课余文化生活的有效方法。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更具灵活性和可塑性,学生都乐意参加。在“你最喜欢的英语课外活动”问题中,有108名学生占总数的36%选择了英语情景剧,20%选择了英语角,19%选择了英语演讲,17%选择了英语手抄报,8%选择了英语讲座,这说明学生对参与性强的课外活动更感兴趣。

2目标需求分析

目标需求分析是要了解社会主要是幼儿园对学生在学前教育这个岗位上英语的使用情况。对目标需求的分析也是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来实现的。下面是对绵阳地区21所幼儿园需求分析的调查,其中15所公立幼儿园、6所民办幼儿园。

2.1教学总体评价满意度

在对现在幼儿园中教师的英语教学总体评价满意度这个调查中,8所幼儿园觉得非常满意,7所幼儿园觉得比较满意,6所幼儿园觉得一般满意。幼儿园对教师的英语教学总体上是满意的。

2.2必备英语素质

在必备英语素质这个调查中,有18所幼儿园选择的是英语技能,3所幼儿园选择了英语语言知识。幼儿园普遍认为在学前英语教育中,对英语语言知识的需求是少量的,词汇只是常用的简单词汇,语法基本上没有涉及,只是在句子中提到而已。而技能相对重要,学前英语教授的内容相对简单,怎样把这些内容教授给学前儿童才是较难的。

2.3必备英语能力

在职业素质这个调查中,有20所幼儿园选择了听说能力,1所幼儿园选择读写能力;在幼儿园的工作环境中,老师较多的时候是与学前儿童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还要能够听出幼儿的英语是否正确。因此,听说能力在幼儿园英语使用中相对重要。

2.4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和职业情况等方面。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在职业素质这个调查中,有12所幼儿园选择的是终身学习能力,9所幼儿园选择的是创新能力,没有幼儿园选择运用现代技术的能力。时代不断进步,幼儿园也不断进步,对幼儿园教师来讲终身学习能力是必要的。同时,幼儿园教师还应该具备创新能力,就是运用知识和经验在幼儿园的五个活动领域中不断提出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方法。

2.5身心素质

身心素质是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合称。身体素质是指学生应具备的健康的体格、全面发展的身体耐力与适应性、合理的卫生习惯与生活规律等。心理素质是指学生应具备稳定向上的情感力量、坚强恒久的意志力量、鲜明独特的人格力量。在身心素质这个调查中,21所幼儿园认为良好的个性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较高的思想素质三者同样重要。优秀的学前教育教师是必须具备这些素质的。

3结语

英语教育课程篇2

一、丰富学习资源,使学生积累文化知识

在英语课程教学中,学习资源是核心载体。学生语言文化知识的获取,需要在一定的学习资源引导下取得。优化文本资源,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语言学习认知视野,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还能够为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提供更多的渠道,便于激发他们的多元化学习思维。

通过发挥好学习资源的引导生成作用,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丰富和优化学习资源,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资源,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技能;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学生充分学习和感知语言知识。我们在优化和丰富语言文本资源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发挥文本资源的引导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和主动探究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本语言的内涵;第二,拓宽语言学习渠道,鼓励学生探索和尝试运用网络资源、英语报刊杂志等,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感受英语学习的时代性和生活性;第三,鼓励学生积极融入课外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增强自身的理解感悟能力。丰富的学习资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言知识。

老师可以利用辅导时间进行思想教育,鼓舞学生的士气。比如每次早读前可以抽一点时间进行与个别学生的晨间谈话,谈一些学习方法,谈一些班级情况,谈一些做人原则。这样,一方面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提高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学习习惯。另一方面,激发他们的读书热情,鼓舞他们的学习士气,使他们感受朗读英语的乐趣。

二、英语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质

新课程中提出了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级别目标,为了尽可能地完成教学目标,每一位英语教师应该做到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英语专业素质。在英语教学模式与时俱进的时代,教师要从权威性的教导者,转化为学生英语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甚至是合作者,首先就需要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具体包括渊博的英语专业知识、较为广阔的知识面,同时应具备丰富的辅导和支持学生的教学技能和方法,同时宽宏的心胸、耐心的性情也不可缺少的。新时期英语教师不能只是被动地执行课程标准,应当是课程设计的参与者,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开发者和研究者。新课程的英语课本中包罗万象,十分具有时代感、思想性和真实性。新时期英语教师要积极地为自己创造后继教育的条件,自觉加强中外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同时,学校可以实施双语教师培训,推广双语教学和英语老师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要求外籍教师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谈谈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通过教师间的交流进一步了解西方文化,提高教学中的文化意识。英语教师只有不断“充电”,通过自学、互学、进修等多种学习渠道不断提高英语专业知识及英语教学水平,才能把学生带上良好的英语学习轨道。

三、文化素养的发展

英语教育课程篇3

1.1教师教学能力层次不齐

长久以来,教育部门一直对全日制中学的师资力量培训有着极大的重视,并且在财力物力等多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但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培训却主要集中在专业课程方面,比如电子商务、旅游管理、机械维修等等。然而,公共基础课程类的师资培训,尤其是基础语文、英语、数学课程的培训却停滞不前。虽然有些职业学校为了自身的发展,会主动增加基础课程师资力量培训的投入,但这种投入不够广泛性。有些地市教育部门极少组织职业学校基础课程的相关培训,导致现在有的老师教学方法陈旧,思想落后,不顺应时代潮流,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因而教学效果较差。

1.2教材的品种纷繁复杂

各个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繁多,每个专业都设置了相对的英语课程,比如计算机英语、汽车英语等等。但是不同地市、不同学校开设的专业与课程都不一致,各地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方向、就业岗位性质也存在不同,要想找到一种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各专业学生就业需求的英语教材,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另外,有些专业发展很快,例如商务英语教材,近几年的内容从入世逐渐开始向经济一体化转变,说明教材内容必须持续更新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就业需要;虽然部分学校自己编写了校本教材,但缺乏专业教育的理论支撑和系统的配套练习。所以,寻找既适应市场需要又符合学生自身认知能力大发展的英语教材,其难度是非常大的。

1.3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的学习观落后

当前职校的基础教学,尤其是英语教学,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说,学生听,课后相应地记单词、理解课文,完成练习,然后应付考试。枯燥的英语教学环境抹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掌握的课堂教学内容仅仅局限于书本使用的教学形式也只是靠自身的经验,教师通常认为只要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就行了,学生也认为只要上好今天的英语课,完成了相应的作业,期末考试考好就行了,严重缺乏对本专业前景发展的了解,缺乏对该专业知识的了解,更缺乏自我要求。根据调查分析,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中学时的英语成绩多半不理想,对新的语言学习缺少兴趣,导致英语基础薄弱,使得学生怕学英语。上英语课如同听天书一样,老师卖力地讲,学生却不知所云。许多学生认为,将来就业不跟外国人打交道,根本接触不了英语就不需要学该语言,只要学好了专业课,拥有应有的技能,就能做好工作。学生也缺少市场对技术人才全方位要求的了解,尤其不知道英语也是考察技能的一个维度。根据我们对在校学生的调查,只有少部分商贸系的学生表示对英语感兴趣,但没有扎实的基础,也只能半途而废。这就说明学生们对学习英语不重视,对学习英语不感兴趣,主要是缺乏正确的学习观,缺乏学习的目的。

1.4评价方式单一

当前对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学习的评价方式,主要以试卷的卷面分数作为考察学生学习情况的标准。这种方式一般由学校教师通过自主出题、考试,给予认定,根据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评定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使学生产生误解,认为通过考试就是顺应了社会的发展,而忽略了对技能的训练。虽然有的学校采用口试的方式作为对学生技能方面的测试,但口试的题目多半是课堂中反复演练过的,缺乏代表性,也难以考察学生的应变能力。

2关于中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2.1创造条件,加强师资力量培训,提高教师水平

中职院校基础课程的改革迫在眉睫,尤其是英语课程的改革更是急需大力推行。如何迎难而上,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英语课程,并能够直接为市场服务呢?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执行者,在教学活动中占中心地位。因此,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呈现高质量教学成果的保证。笔者认为:职业技术院校既要努力引进有较高教学能力的教学人才来充实本校师资队伍,也要鼓励本校专职教师继续学习深造,不断培养高素质英语教学人才;在者,教师必须定期到基层企业中学习锻炼,熟悉相应部门的运作环节,索取最新的市场信息,掌握市场变化的方向,充实教学案例。有的院校鼓励英语教师去做外销员、商务师、导游、翻译,在一线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这不仅充实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把握了市场的动态,使得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有的放矢完成了学校教学要求。在教学管理上,院校应提倡教师实行集体备课、互相学习的教学模式,在课后加强教学教研工作,经常组织教师听课、说课、评课,及时归纳总结教学经验,并把经验转化成理论,用教研带动教学,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最重要的是,教师自身应利用业余时间主动进行业务进修,通过吸收先进的英语教学理念,完善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系统,形成独有的、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2.2选用合适的教材,符合市场变化及学生实际

当前,很多职业院校的的英语教材多沿用老教材,这类教材虽然在语言知识和语法知识上有较好的系统性,但是缺乏了对学生听说方面的训练。有的院校采用校本教材,但是缺乏正确的理论支持和合适的配套练习。对职业院校来说,教材内容首先要符合专业性质,也就是说,所选的教材要具有专业性;其次,教材要简单、新颖、实用,紧跟市场变化,让学生对知识容易掌握,能够学以致用;再次,所选教材涉及的知识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市场需要哪些英语能力的培养,教材中就应该体现这方面的知识培养过程,并注意交际用语与专业用语的有机结合。此外,学校可以安排专门英语教师调查市场,根据市场的需求,编写更丰富的校本教材,增加一些对学生就业有益的内容,如:英语招聘广告,简历和求职信等。其中着重突出对学生口语方面的锻炼,以便在走向社会时能够流利应对。

2.3调整方式,适应学生特点,鼓励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更受到学生的欢迎,除了可以展现仿真的交际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一些原本单调、枯燥的单词和对话以生动形象的画面表现出来,从而使学生置身于以英语语言环境中,轻松体验所学英语知识的实际运用,培养起学习信心,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一些方面,避免偏离教与学的实质:1.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手段,教学的实质还是教会学生知识和技能,不能本末倒置,单纯的追求高科技的手段,而偏离了教学目的;2.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不能光靠光碟来代替教师的讲解,而要做好引导和解说的工作,将两者合理的结合起来,是学生更好的进行思考和理解。

2.4培养环境,合作学习,改变学生学习态度

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就得将课堂与市场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比如,在学习《酒店英语》时,可以模拟饭店场景,给学生分配角色,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完成对话,让学生主动探索,结合情景作业。还可以让学生观看相应视频,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哪些知识是需要扎实掌握的,哪些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是会出现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再结合现代化教学工具和教学场所,如多媒体课件、语音室等,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多样性。培养出好的环境,还要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以任务型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造自由交际氛围,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英语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能用正确的英语交流信息,因此英语教学必须注意将学生置于有交际的环境里,促进学生相互交流,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知识和语言材料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虽然是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但教师要做好准备和引导的工作。首先要准备好学习材料,设计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英语合作学习活动如对话练习、小组表演、做游戏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其次要培养学生主动合作的自我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和同伴寻找资源,组织活动,开展对话,大胆的表现自己,勇敢的暴露出自己的缺点,努力从错误中学习和改正。

英语教育课程篇4

关键词慕课;成人英语教育;课程设置

0引言

慕课(MassiveOpenOnlineCourse)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发展迅速,已逐步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模式(张成艳2015)。世界各国教育机构十分关注慕课的开发及推广。成人教育机构和研究者也积极探索慕课在成人教育中的前景、挑战及实施措施等。不过,慕课在我国成人教育中的应用及建设正处于摸索阶段,许多问题有待探索。例如,成人英语教学中慕课的课程设置等问题。本文在调查成人学习者学习特征、梳理现有慕课课程特征、制作慕课视频并让学生体验的基础上探讨成人英语教学中慕课的课程设置,并提出相应的设想。在本文中慕课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慕课在整个成人英语教学课程设置中的比重、课时占比以及慕课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1成人学习者学习特征

成人教育学习者群体有其独特的学习特征。这种特殊性很大程度上影响成人英语教学过程。因此,深入了解其特殊性能让慕课课程设置更有针对性,取得更好的效果。以往很多研究(如Garrison1997;谢黎嘉2014;唐韶凤2014;张成艳2015等)谈到了成人英语学习者群体的特殊性,不过,多数论述是基于文献梳理,缺乏基于调查的量化数据。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成人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学习频率、学习目的、学习困难、慕课学习经历以及对慕课的期望等多方面总结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征,以期呈现成人学习者学习特征更全面的概貌。我们向上海某理工高校的成人教育学院中学习者随机发放了50份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7份(有3份未回答有慕课学习经历和期望的相关问题)。通过对有效问卷作答的分析,我们发现成人学习者呈现以下学习特征:(1)学习目的明确,自控力较好。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目的主要集中在提高。工作能力和学历层次两个方面,他们的兴趣点则集中在提高英语交流能力以及用英语获取最新信息两方面。不管工作多忙,80%的同学坚持每周1次的自我学习,30%的学习者坚持每周2-3次的自我学习,每次学习时间为1-2小时,少数同学每次学习时间超过2小时。这说明他们有现实的需求,能制定学习计划、规划好学习时间以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2)碎片式的学习方式。在学习时间上,由于成人学习者在社会上、工作中及家庭里扮演多重角色,他们可支配的学习时间有限。因此,他们的学习相对零散不集中,70%以上的学习者利用周末的休息时间学习,还有20%的同学利用工作日少量的休息时间进行学习。(3)精力不足,缺乏学习方法,自我学习有困难。60%接受调查的成人学习者表示自我完成慕课课程学习有困难,其中20%的调查者表示完全不能自我完成。其中最大的原因包括精力不足和缺乏学习方法。他们希望能在学习方法上也得到老师的指导。(4)对慕课有期待,但不希望慕课替代课堂教学。在接受调查的学习者中,65%的学习者之前没有参与慕课课程的经历。在问及他们对慕课的期待与态度时,10%的学习者表示不喜欢慕课,50%的学习者表示可以接受和非常愿意尝试慕课的学习,其余学习者则觉得无所谓。不过,100%的同学认为慕课不能代替课堂教学,其中,10%不喜欢慕课的学习者不赞同采用慕课的授课方式,80%的学习者认为慕课最好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且最好不要超过整个教学时间和课程内容的一半。

2现有慕课特征

2011年秋,慕课在美国迅速崛起。经过几年的发展,慕课逐步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模式和体系。以慕课教育“三驾马车”Coursera、edX和Udacity为引领的慕课课程,无疑对当前的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呈现出许多传统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课程资源的公开性和网络技术让学习者打破了空间的界限,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传播到世界最偏远的角落;课程资源的多样性给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可以做到真正的按需选择及按兴趣选择;世界一流教授和专家保证了课程资源的优质性。这些优势使慕课课程“以爆炸式速度超越国界蔓延开来”(张鸷远2014)。慕课的优势和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应客观地看待慕课的作用,要清楚认识到现有慕课课程的不足。对成人学习者来说,目前的慕课课程存在以下“短板”:(1)缺乏针对成人学习者学习要求、学习方式及学习目的的慕课课程。以慕课教育“三驾马车”Coursera、edX和Udacity为引领的慕课课程要求学习者注册学习,完成所有内容学习并通过考试方能获得学分。课程选择多样,但课程和成人学习者的需求有一定差异。而且,从目前的情况看,有些课程注册学习人数可能爆棚,但通过率极低。原因在于慕课学习对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学习能力、自控能力及知识基础等方面的要求较高。成人学习者精力不足、学习时间少、缺乏学习方法等特征导致他们难以自我完成课程的学习,并通过考核。(2)现有的慕课课程集中在知识传承类基础课程上,这些课程更关注知识的传承和知识体系的构建,缺乏学习方法方面的指导。而根据我们的调查,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也是成人学习者十分需要的。(3)缺乏师生间的即时互动,不太适合实验实践性的专业课程。在慕课课程学习中,学生如果遇到疑难问题可以直接在平台上提出,5分钟左右就会有师生提供相关的参考答案。但这种互动有别于课堂上面对面的即时互动,老师无法看到学生在现场学习情况,因此不适合实验实践类课程。具体到成人英语教育上,像口语和演讲这类需要学生现场操练及教师现场指导的课程,采用慕课形式授课就不那么合适。

3成人英语教育的慕课课程设置

基于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征、对慕课的诉求以及现有慕课发展的状况,很有必要深入探讨慕课在成人英语教育中的设置问题。具体而言,我们亟需探索以下问题:在成人教育中,是否可开始单独的慕课课程,即某一门课程完全采用慕课课程的教学模式?哪些课程可以采用慕课形式?慕课课程安排在哪个阶段合适?慕课在整个成人教学的内容及教学时间中占比多少合适?如何在成人英语教育中发挥慕课的最大作用?基于我们的调查及现有慕课课程特征,我们可以明确以下几点:(1)对成人英语学习者来说,慕课不可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但可以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效辅助。换言之,可以不开设单独的慕课课程,而是在现有的课程中加入慕课视频,让学生利用零散的时间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通过慕课视频自我学习。这样,既可减少课堂教学学时,又可节约成人学习者花费在上课途中的时间,还可发挥成人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2)作为课堂教学辅助形式的慕课视频,其内容占比不宜太多,最好不超过一半;其在教学时间的占比上,也不宜超过全部教学的一半。(3)作为课堂辅助形式的慕课视频,适合放在第二学期以后。根据调查,65%的成人学习者没有慕课学习经历,对慕课不甚了解。因此,更合适的做法是在他们刚入学的第一学期向他们介绍慕课学习方式,让他们在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慕课学习,效果会更佳。(4)慕课教学视频中除了知识的讲解外,还应包括相应内容学习方法方面的指导,以避免成人学习者因为不知如何学习而放弃慕课部分的学习。同时,学习方法的指导也可提高成人学习者的学习效率。(5)为了确保慕课学习的效果,对成人学习者的考核应配合课程设置方面的变化,慕课学习内容应成为考试考查内容。但在考试之前,教师最好能帮助成人学习者进行一定的复习指导。结合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征及对慕课的诉求,优化慕课课程的设置,达到课堂教学与慕课良好的互补协作效果。

4结语

成人学习者的独特性决定了成人英语教育中慕课的开发与应用有别于现行慕课课程的设置。应结合成人学者的学习特征及对慕课的诉求,开发与成人英语教育课堂教学配套的慕课视频,搭建适合成人学习者的慕课平台,形成的良好课堂教学与慕课视频互补协作机制。慕课课程在我国成人英语教育中的应用还处于摸索阶段,希望今后有更多深入的研究探索并推动慕课在成人英语教育中的开发及应用。

参考文献

[1]Garrison,D.R.Self-directedlearning:towardacomprehensivemodel.AdultEducationQuarterly,1997(1).

[2]唐韶凤.基于成人英语学习者特征的移动学习探索研究.成人教育,2014(4).

[3]谢黎嘉.网络环境下成人英语教学双导新模式的构建.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4).

[4]张成艳.慕课背景下成人学习者的机遇与挑战.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4).

英语教育课程篇5

【关键词】Sakai;远程教育;英语在线课程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9―0085―06

引言

我国的远程教育发展到现在,已由过去的面授和远程辅导参半的形式转变为更多依赖于远程教学的形式。其中,在线课程的建设则是远程教学得以蓬勃发展的重要一环。一些开源的学习管理系统 (LMS)如Moodle和Sakai的出现使得在线课程的开发有了坚实的平台支持。利用这些免费的开源平台,远程教育机构可以很方便地进行二次开发。由于Moodle基于PHPMySQL+Apache架构而Sakai基于J2EE架构,所以“从技术的角度讲,它比Moodle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可复用性和安全性都更强。”[1]正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最终选择利用Sakai来开发自己的第二代网络课程平台。自2007年以来,北邮网院已经基于Sakai开发了十几门完整的在线课程。本文介绍的就是其《大学英语第二册》网络课程的建设情况。

一 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

在线课程在开发之前首先要对其框架做整体构思,其中一环就是找到适合的理论架构,恰当的理论架构可以用来指导整个开发过程。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外语教学课程,所以在开发过程中结合了相关的课程设计理论和语言教学理论,分述如下。

1 相关的课程设计理论

我们在开发在线课程的初始就有着明确的目标,就是要使课程适合学生的自学,真正摆脱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其实,教学设计模式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争论。不过,随着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目前则又出现了颇为流行的“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模式,这种模式明显是要融合前两种模式的优势。这种双主教学设计模式使得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来灵活选择“发现式”或“传递-接受”的教学分支[2]。可见,在线课程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性”。然而,有学者指出“大多数教学系统都忽略了学习者个体之间在学习能力、知识背景、学习目标和学习风格方面的差异” [3]。这种“无差异教学”的模式难以照顾到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诉求。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设计之初要对学生的学习风格(learning style)做一个综合分析。学习风格指的是学习者在获得和处理信息时具有的特点、优势和喜好[4]。如果学生的学习风格和教师的教学风格有着严重的分歧,则学生的学习效果将会大打折扣[5]。本课程采用了流行的Felder-Silverman学习风格模型(FSLSM)来分析学生的学习风格。这一模型包含四个维度,即“感官/直觉”(Sensing/Intuitive)、“视觉/口头”(Visual/Verbal)、“积极/思考”(Active/Reflective)和“连续/全面”(Sequential/Global)[4]。Felder和Soloman(1997)则基于这一模型开发出了一个学习风格量表(ILS)[6]。我们将这一量表进行汉化后,通过电子邮件分发给一些学生,并对回收后的量表进行了统计。我们发现,学生多为感官型(偏好具体、实用和程序化的信息)、视觉型(偏好图表和图像,寻求信息的视觉体现)、积极型(偏好尝试,喜欢集体协作)和连续型(偏好直线有序的信息表达方式,通过细节来了解整体)。这要求我们在设计在线课程的时候要多使用直观的媒体表达形式,知识模块最好是直线型有序地安排。另外,由于远程学生多为在职人员,他们经常是利用较短的空余时间来学习,所以模块的时间也不能过长,一般来说每个模块提供10-20分钟的内容即可[7]。

2 相关的语言教学理论

本课程的设计不仅借鉴了一些课程设计理论,还考虑到语言课程的特点,参考了最新的语言教学理论。我们主要借鉴的是近年来最为流行的“交际语言教学”理论(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和“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8]交际语言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语言应当教学生怎样使用语言,用语言达到交际的目的,而不是把教会学生一套语法规则和零碎的词语用法作为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9]。根据Ellis(1990)的观点,判断教学活动的交际性程度可以从六个方面来看。一是交际目标,即交际活动必须具有真正的交际目标,而不是训练语言本身;二是交际需求,即交际活动必须让学生产生交际的渴望;三是注重内容而非形式;四是语言的多样性,即交际活动必须让学生使用各种语言形式,而非某个特定的语言形式;五是没有教师的干预,即交际活动必须在学生之间开展,而非在师生之间开展;六是不控制语料,即交际活动不控制学生使用的语言[10]。这就要求在线课程要多设计和实际交际相关的活动,而非单纯的语法、词汇讲解。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我国的网络教育本科学生需要参加统一的学位英语考试和网络教育英语统考,所以在线课程也有必要兼顾到这一点。这就需要课程设计者平衡好“应试”与“应实”两者之间的关系。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则是对交际语言教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只是更强调任务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中心地位。该教学法相信,当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任务之上,而不是正在使用的语言上时,他们会学得更好[11]。这就要求在线课程包含恰当的任务,使得学生通过完成这些任务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基于对上面这些理论的研究,我们确定了本课程要达到的几个目标,即“易用性”、“模块化”、“实用性”、“交互性”、“趣味性”和“形成性”。最终我们完成了本课程的开发模式图,如图1所示。 br>

从图1可以看出,学生在进入课程之初先要学习“课程导学”,从而掌握课程的学习流程,然后进入“单元学习”,最终参加“期末考试”。学习活动主要发生在“单元学习”这一环节,这也是在线课程的主体。单元学习由7个栏目组成,分别是:①预习模块,②课文学习(因为课文较长,所以把课文按照意群划分成了好几个段落模块,这样就可以避免每个模块的学习时间过长),③复习模块,④实时课堂,⑤统考直通车模块,⑥学位英语练习模块和⑦阶段作业。图1中的红色线条连接的内容为必修内容,绿色线条连接的内容则为选修内容。这种设计缘于对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的考虑。

二 课程设计目标的实现

下面具体介绍本课程从哪些方面来实现预定的设计目标,而具体的平台开发步骤则不在讨论之列。

1 “易用性”的实现

由于网络教育的生源复杂,英语水平高低不一,且多数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好,这就要求网络课程突出“易用性”。易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课程首页有课程导学,对课程的总体情况做了介绍,见图2。 br>

其次,每个单元基本上由“Preparation(课前准备)”、“Text(课文学习)”和“Summary(总结)”组成,其中的“课前准备”模块对课文的背景知识做了介绍,并设置了“课文前测”用以检测学生的现有知识,见图3。

第三,文章里的重要词汇用红字显示,鼠标放在其上则会显示中文释义,并对某些重要词汇、词组做了进一步解释。每个段落都有中文释义和语音朗读,点击按钮即可浏览,如图4所示。

第四,课文学习模块由“问题引入”、“听读段落”、“精讲课堂”、“词汇总结”、“趣味活动”和“模块后测”组成。课文学习模块之后设有课文总结模块(Summary)和课文后测,对文章的重难点进行总结和练习,见图5-6。

第五,阶段作业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答题中的错误给出反馈,让学生可以做针对性的训练,见图7。

2 “趣味性”的实现

“趣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课堂讲解中大量使用音视频资料,力使讲解生动形象,见图8。

其次,课文学习的每个模块都设有“趣味活动”,寓教于乐,见图9。

第三,在“课外学习园地”栏目下设有“英语歌曲”、“英语新闻”和“影视片断”等内容,这些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另外,课程还设置了交际英语动画栏目,见图10。

3 “模块化”的实现

由于本课程的课文较长,再考虑到网络教育学生的学习习惯,故而将每篇课文按照意群分成了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每个部分形成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的学习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这就是课程的“模块化”。如图11所示,第一单元的课文被分成了4个模块(Part one-Part four)。

4 “交互性”的实现

基于“交际语言教学”理论的要求,本课程在很多环节中都体现了“交互性”。

首先,在课文讲解中穿插交互活动,见图12。其次,每学期都设有大量的网上实时课堂,见图13。第三,课程还提供在线论坛,QQ群等交流方式。

5 “实用性”的实现

由于网络教育的本科学生要面对两大英语考试,即“英语统考”和“学位英语考试”,所以本课程每个单元的最后两个模块就设置了相关内容。另外,我们还开发了统考模拟练习系统。课程的阶段作业系统会对学生做错的题目进行反馈、解析,见图14。这些都突出了“实用性”。

6 “形成性”的实现

课程考核强调“形成性”。网络教育时空分离,很难监控学生的自学情况,单靠期末考试无法控制学生的学习质量,故而本课程突出“形成性”考核。每学期设置10次作业(8次客观题,网上提交,可以反复做;2次主观题,邮寄给相关教师)。课程总评由阶段作业(30%)、出勤(10%,主要包括实时课堂出勤、登录在线课程时长、论坛参与情况,由平台系统自动记录)和期末成绩(60%)组成。图15显示的是是总评成绩的构成情况。

三 课程使用情况与结语

本课程开发历时一年,自2008年投入使用后深受学生的喜爱。根据我们的调查,学生普遍反映课程非常适合自学。这也是我们开发课程的初始目标之一。在线学习的学生比以前使用简版课程的时候有所增加。从近几次的期末考试成绩

来看(见表1),本课程的通过率稳定在80%左右,而未使用此在线课程之前,通过率才为60%左右。再从学生参加网络教育英语统考的情况来看,使用此在线课程后学生通过率有着稳步的提高。所以,从总体上来说本课程的建设是成功的。

另一方面,虽然我们在课程建设中借鉴了很多先进的课程设计和教学理念,但是由于目前国内远程教育的实际情况限制,有些理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比如,有些学生具有强烈的应试情节,所以只关注应试方面的内容,而忽略了很多其他方面的学习。还有些学生基础太差,根本不愿意参加课程布置的活动,从而一直作为“旁观者”而存在。所以,即使我们已经认识到他们的这种“学习风格”,但是在线课程也很难让他们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翟菁.Sakai与Moodle的比较研究[EB/OL].

[2] 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 Ford, N., & Chen, S. Matching/mismatching revisited: an empirical study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styles[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01,32 (1): 5-22.

[4] R. M. Felder & L. K. Silverman.Learning and Teaching Style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J].Engr.Education,1988,78(7): 674-681.

[5] Oxford,R.,M.Ehrman,&R.Lavine.Style Wars:Teacher-Student Style Conflicts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A]. In S.Magnan(Ed.),Challenges in the 1990’s for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 Programs[C].Boston:Heinle and Heinle, 1991.

[6] Felder, R. M.,&Soloman, B. A. (1997). Index of Learning Styles Questionaire[EB/OL].

[7] 葛子刚,杨丽华,马焕新.利用Sakai平台建立在线课程初探―以一门英语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09,(S1): 145-148.

[8] 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

[9] 交际语言教学[EB/OL].

[10] Ellis,R.Activities and procedures for teacher preparation.In J.C.Richards,&D.Nunan(Ed.),Second Language Teacher

英语教育课程篇6

在我国,通过对十几所师范大学英语专业课程结构的调査,发现这三类课程只占到14%。三类课程中的外语学科教学类课程仅占总学分的4%,且大多数学校只开设语言学和英语教学法两门。从课程设置来看,师范院校中的外语专业教学仍以语言本身为基础,对外语教学方法、教学索质和教学技能的培养相对滞后,对教师职业知识、能力和综合技能的培养不够重视。对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显示,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学知识极为欠缺,语言能力也不足。对部分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的调査发现,实习环节存在严重问题:实习时间短且缺乏有效的实习指导和监控,以实习管理代替实习指导;由于学校规模扩大、学生人数剧增,不少学校没有充足的实习基地,便采取“放羊”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找实习单位,导致虚假实习的出现。31上述调査和研究表明,目前我国髙校英语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严重忽视外语学科教学类课程,体现在学分比例低,课程门类少;严重忽视教育实习环节,这使得培养准教师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实际效果不容乐观。课程体系中缺乏了外语教学理论、教学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距真正意义上的“胜任”和专业化的距离越来越远。要提高英语教师的培养质量,使教师专业化培养得到进一步发展,就要解决课程体系中存在的诸多问趣,其中以解决英语学科教学类课程问题和教育实践当中的问题最为紧迫。如何培养真正能够“胜任”或专业化的英语教师?首先,课程设置必须能反映合格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和其素质形成的基本认识和实践。现代外语教师教育观认为,应重视对教师的学科综合衆质层面进行培养,如语篇分析、二语习得、课堂观察组织、句法、课程及大纲设计、语言测试等。因此,如何将此类知识融人到英语学科教学类课程中,便成为我们课程改革的重点。

其次,应特别重视实习过程,因为这个环节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将所学知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以总结、积累教学经验,是教师教育的中心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毕业的必备条件之一。因此,改革教育实习各环节势在必行。英语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和措施可包括以下方面:完善英语学科教学类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法及其他教学理论课程;改革评价机制;建立新的教育实践模式。完善英语学科教学类课程体系。2010年以前我校这类课程仅有两门,即语言学(4学分)和英语教学法(4学分),教学过程中偏重理论的传授。为了让学生更多了解语言教学观,我们减少语言学理论课程,增加二语习得导论,由4学分的语言学调整为2学分的语言学概论加上2学分的第二语言习得导论。在这类课程中,教学理论的重点放在教学法、教材分析以及英语教学评价等方面。因此,将4学分的英语教学法课程调整为2学分的教学法理论、2学分的英语测试理论与实践、2学分的英语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由于近年来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广泛应用,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已成为英语教师的必备技能,因此增加了相应课程。调整后的英语学科教学类课程由原来的两门增加到6门,学分从原来的8学分增加至11个学分,使学生学科综合素质以及教学技能的培养有了课程设置上的保障。优化教学法及其他英语教学理论课程。理论知识比较枯燥,为了让学生对各种教学法及其他英语教学理论课程有切身体会,我们采取措施逐步优化此类课程。措施之一是在课程中(教学法)增加案例研究,比如观看优秀教学策略与技能的录像并进行分析与讨论,这样学生可以从案例中更深刻地体会各种教学法理论及其优劣。措施之二是课 堂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比如教师将课堂任务分解,每一个点讲解之后以个人任务式、小组讨论式等形式来让学生消化、吸收。改革课程评价机制。我们改变以往单一的以课程考试结果为主的评价机制,加强过程管理,对各门课程进行形成性和综合化评估。建立学习档案,平时出勤、作业、小组讨论、口头和笔头报告,以及期中、期末考试,都以成绩形式列人档案,进行综合化评估。说课比赛和教学技能比赛成绩则列人专业技能训练的学分。实习成绩由过去的单一成绩改为包括试教成绩、实习指导老师评价、实习汇报总结组成的综合评价。改进、强化教育实践环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一个重要体现,是教师职业素养以及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的培养,而教育实践和实习实训是最主要的途径。近年来,我们在传统的教育实习模式上进行拓展,加强实习前和实习后的教学训练。实习之前,强化师范生试教环节、增加课堂教学技能示范等实践形式,聘请本地重点中学骨干教师给学生开示范课、讲座、座谈,以深化学生对英语教师和英语教学能力的认识。实习结束后,以小组、班级为单位进行教学经验交流、汇报、总结。实习方式则依托学校实习基地,在传统实习方式基础上增加顶岗实习和置换顶岗实习,实习期从过去6周延长至10周,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的实习周期为一学期,使学生获得难得的教育体验机会。遗憾的是,由于条件所限只能安排部分学生进行顶岗和置换顶岗实习。我校三年的课程改革还不足以形成一套完整、完善的模式,但成效已有所显现。2012年校级教学技能竞赛和说课大赛的第一、二名由英语系学生获得,并在省级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得二等奖。课改后的第一届多位毕业生凭借出色的语言功底和从教技能等表现被重点中学录用。从就业跟踪反馈的情况看,多数用人单位反应良好。因此,2013年初对全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时,英语学科教学类课程通过多方论证,列进英语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改革离不开教师,课程设置要解决的问题是不仅要开设足够的英语学科教学类课程,而且要在专业课程中融人教师的相关内容,即在讲授语言知识、训练语言技能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将正确的教学理念潜移默化传给学生,并且要注意培养教学方法的意识。外语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不同,要用外语授课,自身的外语水平极大地影响着教学水平和学生的信心,外语运用能力是当好外语教师的必要条件。因此,应尽快设立教师外语应用能力标准,弓丨人教师准人机制。目前,很多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从语言能力上不具备当英语教师的条件。欣慰的是,一些师范院校巳经制定了由一级和二级指标构成的考核标准,来保证学生的从教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达到一定的标准和水平,从而保障师资培养的质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英语教师培养的要求,教师专业化的培养目标,以及现代外语教师教育理念的指引,促进了我校教育教学的改革。近年来,应用技术师范学院的成立,为培养强技能、职业化的高素质教师打造了教师教育技能培训平台。教师教育学院的成立,有效整合了校内教师教育资源,形成教学、管理和职前、职后的一体化管理机制,也为各学科实施顶岗实习和置换顶岗创造了条件。

英语教育课程篇7

关键词:有效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9-0090

英语是中学特别是农村中学的弱势学科。传统的英语教学停留在一个黑板、两根彩色粉笔、收录机上,变化的空间很小,条件也不具备。传统课堂上,往往是教师先讲解语言点,然后把例句写在黑板上,学生做笔记。这种教学模式既费时,又沉闷,课堂气氛不活跃,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学的辛苦,教师教的也辛苦。同时,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受教学进度和教学空间的限制,使教学内容局限在教材里的课文,教师只能依照大纲靠着书本按部就班,分单元、分课时完成教学任务。这样一来往往使原本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化在单一的教学方式下变得单调无味,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逐渐失去,自主学习也就得不到实现,这也是造成山区中学学生英语普遍较差的主要原因。

课改教材使用后,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师普遍出现了无所适从、无从下手的局面。因为新教材不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单一、单调的教学方法已完全不能与新教材接轨。怎样摆脱困境,曾一度让英语教师们头痛不已。而远程教育上丰富的教育资源,不论是示范课还是教学资料,都一览无余地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它利用视频技术和网上交流以及大量的课件资源不仅使讲授更为生动,使双向教育成为可能,学习的内容更为生动形象。这种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育模式,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使学生个体化的自主学习与交互协调学习相结合,充分发挥了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自主中学习、在合作中探究,实现了教学效果的优化。

一、有效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可以让课堂教学内容直观化、形象化、生动化

人教版课改新教材涵盖了学习、生活、交往、购物、旅游、饮食等诸多方面,与现实社会和学生自己的实际联系紧密;其中社会文化的背景知识也涉及到了各个国家的地理、文化传统、社会风俗等,对学生巩固语言基本功和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有重要的作用。而远程教育资源丰富多彩,具有集形、声、光、色于一体的优势,能够有效地渲染气氛,创设情景,而且内容也贴近学生的生活,在教学中合理运用这些远程教育资源,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见其形(表情、动作、实物、投影或图片等),听其声(录音、唱片和老师的声音等),把语言和形象结合起来,使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教学必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4B Unit5 《Theme parks》(人教版)时,笔者向学生展示远程教育资源中关于“迪斯尼乐园”的相关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班里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条件去迪斯尼乐园游玩,因此学生看到这些资料后,都啧啧称奇。笔者再因势利导,学生的求知欲就被充分地激发出来,这就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有效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可以扩充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合理适度地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大幅度地增加实践练习的数量,突出教学重点,提高语言信息的活动强度,节省教学时间。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可以实现单元的整体教学,或跨单元的对比教学。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有的放矢地增加一些课外知识,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对课本起到补充作用。这些也正是新课程理念在合理利用教材的教学建议中所提倡的。

三、有效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教学资源的应用,要和日常的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日常教学有力的补充。首先,要理清教学思路、合理组织教学,做到张弛有度。对于中学生来说,一堂四十五分钟的课,确实很难始终如一、高度集中注意力。因此,在知识讲解中,可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几幅对话场景,让学生自由对话,然后看动画,随着画面的变换给动画配音,使他们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克服急躁情绪,培养他们仔细观察事物、善于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良好习惯,同时实现教学目标,体验远程教育资源多媒体带来的乐趣。

四、有效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可以激发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

人教版高中英语新教材教学目标的一大特点是把思想情感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习和讨论中得到宣泄,从而化解学生心理上的困惑和懵懂。如在6B UNIT3《A healthy life》(人教版)中介绍了残疾人奋斗的感人事例,学生观看了视频后,深刻地体会到他们坚强面对生活的勇气。比教师满口大道理,向学生灌输做人的道理,效果要好得多。实践证明,在中学英语课堂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提高了课堂效率,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能超越时空、多角度地感受世界,激发学习兴趣。在课堂中不仅能学到课本知识,还能学到丰富的课外知识,更能感受到现代科技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实践表明,在英语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无论是备课、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活动、综合探究性学习,我们都可以把远程教育资源和教学的内容进行整合,更科学、更合理、更充分地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优化英语课堂教学,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当然,现代远程教育给我们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向教师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远程教育资源在英语课堂中的利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将其合理和充分地利用,发挥资源的作用和效益,还需要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地摸索、积累更多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贺文华,胡瑾.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外语电化教学),2000(1).

英语教育课程篇8

 

一、“英语双导师制”在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的重要意义

 

为了适应我国中小学教育飞速发展的需要,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需要重新设置并进行调整。2004年10月,教育部启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研制工作,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第一稿。2005年10月,教育部组成《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研制专家工作组,2010年12日递交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送审稿)》及系列专题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2011年10月,教育部正式颁发《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只规范了教育类课程目标和设置。对学科专业课程没有进行设置。为了适应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并有效地执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河南省“校-地协同”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在英语教育专业课程中创新实施“英语双导师制”。“英语双导师制”的实施能有效地提高师范院校英语教学法教师和中小学的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学技能,促进中小学英语教学和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教学和实习工作,形成中小学大学英语教学“一条龙”的发展体系。

 

二、教育类课程“双导师制”的内涵

 

“双导师制”主要指大学教师与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共同指导和培养师范生的机制,也指大学教师与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共同指导和培养中小学学生和幼儿的机制,蕴含了3种“双导师”制度:对高等院校在校师范专业大学生,授课教师既有大学教师,也有来自基层的中小学教师;对进行教育实习的高年级师范生,既有来自高校的跟踪指导教师,也有来自实习中小学校的辅导教师;对中小学生,既有来自本校的专任教师,也有来自高等院校教育类课程教师进行授课,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合作开展教研教改。“双导师制”的实行,将有力推进教师教育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建设。

 

英语“双导师制”是指,让中小学英语名师到师范院校授课并指导实习工作,大学英语教学法教师到中小学听课指导,英语专业师范生到中小学实习,高校英语教学法教师与中小学英语教师合作开展教研教改。

 

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我们在设置英语教育专业课程中要突出英语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注重培养英语专业师范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一方面让学生学会用外语去获取外国课下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还能用外语宣传祖国,介绍我们的科学文化。”鉴于以上观点。

 

我们在大学阶段英语教育专业开设英文课程:英语视听;英文电影欣赏;英文歌曲欣赏;英语口语;英文写作;小学英语教学法;英语微格教学;英语国家概况;英美报刊选读;语言与文化;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美国文学史及选读;语言学;文体学;英语教学评价;语言测试;旅游英语;商务外语。还需要开设中华传统文化课程英译课程,例如:学习《论语》《大学》《中庸》《孟子》《道德经》等经典的英译本。让学生以自己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为根本,借鉴学习外国的文化,同时积极使用英语向世界传播和推广我国的传统文化,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和世界梦。

 

英语教育实习采用河南师范大学的分流实习模式。学生自愿选择学术、应用和英语教育三个方向。选择学术方向的学生主要以考取研究生为目的,只要参加校内见习就可以,其余时间复习考研;选择应用方向的学生可以到外企和翻译公司等地方实习。选择英语教育的学生参加校内见习和校外实习基地实习。三类学生的实习时间都是一个学期。

 

实施“双导师制”:对高等院校在校师范专业大学生,既有来自高校的指导教师,也有来自实习中小学校的辅导教师的指导;对中小学生,既有来自本校的专任教师,也有来自高等院校教育类课程教师进行授课,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合作开展教研教改。

 

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包含小学、中学职前教师和在职教师三个方面。本文主要谈论前两个方面,主要探讨学习领域和相关模块。

 

(一)小学职前教师英语课程设置

 

小学职前教师英语课程要引导未来教师扎实地掌握英语语言知识,了解小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学习适合小学生性格特点的英语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使用英语向国外介绍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提高我的国际影响力。

 

师范院校实施“英语双导师制”,让小学英语名师到师范院校授课,大学英语教学法教师到小学听课指导,英语专业师范生到小学实习一个学期。高校英语教学法教师与小学英语教师合作开展教研教改。

 

学习领域 建议模块

 

1.英语专业基础知识

 

2.英语专业基本技能

 

3.小学英语教学的理论和技能

 

4.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和能力

 

5.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相关知识 英语语音;精读;泛读;英语语法;英汉翻译;英语视听;英文电影欣赏;英文歌曲欣赏;英语口语;英文写作;小学英语教学法;英语微格教学;英语国家概况;语言与文化;英文经典名著选读;中国传统文化;中华经典名著选读;汉语古诗词英译;中国传统文化英译;第二外语等

 

6.英语教育实践 实施双导师制,分流见习、实习。(18周)

 

(二)中学职前教师英语课程设置

 

中学职前教师英语课程要引导未来教师扎实地掌握英语语言知识,了解中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学习适合中学生性格特点的英语教学方法,培养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使用英语向国外介绍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师范院校实施“英语双导师制”,让中学英语名师到师范院校授课,大学英语教学法教师到中学听课指导,师范生到中学实习一个学期。

 

学习领域 建议模块

 

1.英语专业基础知识

 

2.英语专业基本技能

 

3.中学学英语教学的理论和技能

 

4.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和能力

 

5.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相关知识 英语语音;精读;泛读;英语语法;英汉翻译;英语视听;英文电影欣赏;英文歌曲欣赏;英语口语;英文写作;中学学英语教学法;英语微格教学;英语国家概况;英美报刊选读;语言与文化;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美国文学史及选读;语言学;文体学;英语教学评价;语言测试;旅游英语;商务外语;中国传统文化;中华经典名著选读;汉语古诗词英译;中国传统文化英译;第二外语等

 

6.英语教育实践 实施双“导师制”,分流见习、实习。(18周)

 

综上所述,我们按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我国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的实际情况和当代时展的需要,在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实施“英语双导师”制,探究切合我国实际的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课程模式,提倡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型,努力培养出合格的中小学英语教师。

 

作者:李伟杰 来源:亚太教育 2016年20期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