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业务系统管理8篇

时间:2023-10-02 08:55:33

业务系统管理

业务系统管理篇1

设备管理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与先行条件。作为设备管理解决方案的提供者,EAM系统与ERP系统管理侧重不同且差异较大,将两者进行业务集成,能够实现跨系统设备管理核心业务的连续性,实现设备完整性管理的要求。

关键词:

设备管理;ERP;集成

一、EAM与ERP的定位与差异

设备管理与维修是企业控制成本,提高效益的关键所在。通过信息化手段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设备维修成本,改善设备运行可靠性,优化配置设备资源,可以最大限度的延长企业生产周期,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利润空间。EAM是以企业资产及检维修业务为核心,以设备主数据管理为基础,以工单执行和故障处理为主要工作流程的专业定制管理系统。它不仅仅是对设备业务管理过程的信息化,还集成各种专业化的数据采集系统,提供智能的分析诊断以供企业做出明智决策的依据。ERP的核心管理思想是供应链管理,其设备管理模块PM秉承ERP以资金流为核心的理念,关注于设备价值形态的改变。通过设备基础信息、维护处理过程、预防性维护等环节完成企业设备管理工作,能够及时反映、跟踪及控制检维修过程发生的费用数据与材料消耗,对优化配置企业设备资源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但EAM系统与ERP系统管理侧重不同且差异较大,对于拥有核心资产的企业,ERPPM难以涵盖设备管理业务的全部,很多专业设备管理的内容在PM模块中没有体现。一些与现金流无关,但设备管理业务中又必须做的计划、维修、运行管理等部分,又需要EAM系统的补充与完善。因此,EAM系统与ERP系统的业务集成是打通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业务链,实现设备闭环管理的关键所在。

二、业务集成的意义与内涵

为EAM系统与ERP系统提供完整的业务集成解决方案,是打通设备专业化管理与业务管理通道,提供可供信赖的设备决策依据的需要。

1.保持设备基础数据一致性目前,ERP系统是设备基础数据管理的源头,设备主数据在ERP中创建维护,设备基础信息与技术参数在ERP中录入。ERP系统提供权威的设备主数据供设备管理系统读取,保证EAM系统中各模块的业务实现与有效调用。同时,EAM系统有效地协调动、静、电、仪专业管理软件数据,将专业系统提供的动态数据提供给ERP作为有效的专业数据支持,从而避免两个系统间数据的重复采集问题,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及唯一性,提高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与有效性。

2.保障设备管理业务连贯性由于设备管理技术的复杂性和专业性,EAM与ERP系统都无法独自提供一个完整的设备管理解决方案。同时,由于企业管理模式不统一,设备管理业务分别在ERP系统、EAM系统或线下执行,使得整体业务不连续。因此,为了避免业务交叉、业务断点、信息重复处理、数据不一致等问题,只有通过统一管理模式,完善EAM系统与ERP系统集成,充分发挥两系统的优势,使设备管理业务连续、高效,方便统计分析。

3.保证设备专业管理完整性ERPPM模块管理的目标并不是设备本身,其功能重在工单的流程管理与检修费用的控制,无法体现设备运行状态分析,更加缺少动、静、电、仪专业设备管理的内容,难以替代以专业技术和现场管理为目的的设备管理系统。面对先进而又越来越昂贵的大型设备,维护、维修和配件成为了企业巨大的开销,企业在利用ERP来体现成本外,如何保证成本无损就是EAM系统的任务。EAM系统中涵盖的数据采集与专业化分析诊断则为专业管理提供了完整的支持。两个系统有效集成,才能保证设备资产处于高可用性状态。

三、业务集成方案与流程设计

1.集成方案设计基于设备管理业务联动的需求,EAM系统与ERP系统集成总体方案如下:设备基础信息在ERP系统中统一创建和维护并提供给EAM系统。检维修计划在EAM系统中执行,审批、下达后通过业务接口写入ERP生成工单,下达的工单直接生成预留作为物资采购依据。工单的施工、验收、费用结算和物料出库等在ERP系统中执行;计划的执行率、费用分析、承包商的考核等在EAM系统中执行,从而实现设备管理体系的PDCA循环目标。

2.业务流程设计(1)设备档案业务集成设备基础信息在ERP中创建,业务集成点包括:设备主数据、设备分类、技术参数、技术参数分类、设备类别,通过读取接口同步到设备管理系统中。设备技术参数、专业技术参数在EAM系统中维护,参数值定期返回ERP系统。保证数据的唯一性和一致性。(2)备件管理业务集成设备的备件信息在ERP系统按照设备建立设备BOM,通过读取接口在EAM系统建立设备备件台账。备件管理业务集成点包括读取接口1个,用以读取设备BOM信息。通过备件管理保证合理的库存储备,减少占用资金,利于大范围的备件调用。(3)计划管理业务集成计划在EAM系统中创建、审批、下达后写入ERP系统,生成下达状态的工单,对已下达工单的修改在ERP系统中执行。EAM系统通过工单的读取接口读取ERP的工单进行信息汇总、统计。保证连续工单信息的一致性。ERP系统与EAM系统计划整体业务流程可分为4阶段。①创建:根据设备运行计划、故障、设备检修周期、检验检测计划等作为计划填报的依据,通过与ERP系统的集成接口得到设备主数据、备件数据、供应商、WBS费用、物料主数据等基础信息,在EAM系统创建计划。②审批:计划的审批在EAM系统中执行,按照不同的计划定制不同的审批工作流程,配置各个流程节点角色及权限,记录审批意见,并可存档不同阶段的计划版本。③下达:计划在EAM系统审批下达后,通过业务集成点写入ERP系统,生成下达状态的工单。工单的修改、查看以及“下达”后的流程保持不变。下达的工单直接生成预留作为物资采购依据。下达后的工单及修改的工单通过读取接口返回EAM系统。④统计:通过工单读取接口,对下达之后的工单进行读取,在EAM系统中进行汇总分析。

四、结语

业务系统管理篇2

关键词:用友ERP-U8;财务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243-03

用友ERP-U8财务管理系统包括账务生成系统和处理系统。账务生成系统通过总账系统和四个子系统(应收款管理系统、应付款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系统、薪资管理系统)构建完成。账务处理系统自动对已登记记账的账簿进行报表生成以及财务分析处理。U8财务管理系统的总体构建如图1所示。

一、总账系统日常业务处理

总账系统日常业务处理包括输入和处理各种记账凭证、审核凭证、记账、查询和打印输出各种凭证、日记账、明细账和总分类账、进行月末对账和结账、生成和输出各种常用报表等。

总账日常业务操作流程:

注:(1)制单人不能和审核人是同一人。(2)要进行出纳签字的操作应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①在总账系统的“选项”中设置“出纳凭证必须经由出纳签字”;②在会计科目中“指定科目”;③会计科目在总账系统中设置了“日记账”辅助核算。(3)已记账凭证不能再进行出纳签字。(4)对于自动转账凭证需要对以前凭证进行审核、记账后才能生成。(5)反记账:对账(Ctrl+H)(恢复记账前状态激活),凭证(恢复记账前状态);反结账:Ctrl+Alt+F6。

二、应收款管理系统的日常业务处理

应收款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是以销售发票、其他应收单等原始单据为依据,记录销售等业务所形成的往来款项,处理应收款项的收回、转账、坏账等业务,提供票据处理的功能,实现对应收款的管理。应收款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主要涉及的会计科目有: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坏账准备。

注: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应在总账系统中设置其辅助核算内容为“客户往来”,并且其受控系统为“应收系统”。

应收款管理系统的日常业务操作流程:

三、应付款管理系统的日常业务处理

应付款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以采购发票、其他应付单等原始单据为依据,记录采购等业务所形成的往来款项,处理应付款项的支付、转账等业务,提供票据处理的功能,实现对应付款管理。应付款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主要涉及的会计科目有: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

注: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应在总账系统中设置其辅助核算内容为“供应商往来”,并且其受控系统为“应付系统”。

应付款管理系统的日常业务操作流程:

四、薪资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

薪资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工资核算、工资发放、工资费用分摊、工资统计分析和个人所得税核算等。薪资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主要涉及的会计科目有:应付职工薪酬。薪资管理流程:建立工资类别―部门选择―人员档案―工资变动―代扣所得税处理―银行―工资费用分摊―工资表―月末处理结账。

注:本月工资分摊、计提凭证传输到总账系统,如果总账系统已制单并记账,需要进行红字冲销后才能反结账;如果总账系统尚未制单、记账,只需删除此凭证即可。

五、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日常业务处理工作包括固定资产卡片管理、增减管理、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变动处理、计提折旧和凭证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主要涉及的会计科目有: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日常业务操作流程:原始卡片录入―资产增加(减少)―变动单―卡片管理―处理―计提本月折旧―批量制单―月末结账。

业务系统管理篇3

关键词 大线网 信息化管理 票务管理系统

一、票务管理系统产生由来

传统方式的收益核对是利用原始纸质报表,通过大量的计算、繁琐的统计步骤,最终生成财务月报。票务收益计算量大、人工成本消耗大、生成报表速度慢,历史数据查找麻烦,管理方面不高效,这些都是人工核算方式下制约票务管理效率的瓶颈。随着信息技术和管理知识在票务管理领域的不断应用,改进传统票务管理模式,开发与之相适应的票务管理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开发票务管理系统理念及功能应用

(一)票务管理理念改变

企业实现票务数据信息化,不仅是核算工具的变化,同时也是票务收益业务管理理念的变化。原业务流程的运转需通过信息系统来实现,报表设计以原先的纸质报表格式为蓝本,用键盘输入代替手工填写,密码确认代替纸质签名盖章。通过系统程序完成对数据的统计、核算和后续处理,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便于各层级票务人员管理。

(二)票务管理系统雏形

以广州地铁为例,2006年首个票务管理系统主要由收益管理模块构成,通过车站对原始数据录入,接入清分数据进行对比结算,下发并跟进短款的补款情况,最终生成财务月报。大大提高了收益核算工作效率、处理速度和准确性,同时降低运营成本、人力成本。

(三)票务管理系统全面应用

2012年成功开发并上线使用新的票务管理系统,在首期系统的基础上完善了收益管理功能,增加了票务物品管理、票库管理、收益安全管理以及系统管理等功能。新增主要功能应用说明如下:

(1)车站收益管理:将乘客事务审批管理、无效票管理、特种票黑名单管理、非标准币管理仍需通过纸质报表交接的业务通过系统实现电子化管理,并供各级票务管理人员查询报表。优化了一系列的流程,不但减少了纸质交接环节,同时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2)票务物品管理:通过系统实现对钥匙、备品、发票的台账进行出、入库管理;备用金配发、领用、回收、上交操作;硬币流失台账录入、提交、审核操作,供各层级人员查询报表。自广州地铁1997年开通以来,票务物品管理依靠着纸质单据、报表、台账进行管理。为了体现现代信息化管理,2012年在票务管理系统新增加物品管理模块,对于车站与车务部的票务物品之间交接,以及车站与财务部的备用金交接环节实现了电子化流程,减少了大量台账的填写,避免了由于交接时间过长,原始纸质资料的丢失或销毁,导致难以追溯原始交接记录情况。

(3)票库管理:通过系统实现站间调票及上交车票组车票入库操作,供各级票务管理人员查询票库管理类报表。目前车站通过在系统操作站间调票的调出、调入数量确认,实现了确认当天售存日报自动入账功能,达到车站车票数量出入库同步,避免了由于人工错录或漏录导致车票账实不符情况。该模块也同时解决了上交车票组车票数量确认保存后自动计入综合中央计算机系统的步骤,减少了操作人员手工重复记账的工序。

(4)收益安全管理:根据问题类型进行录入、核对及处理,供各层级票务管理人员查询台账,以便及时跟进问题和整改,提高管理效率。以票务运作问题处理为例,问题提报人根据问题类型进行提报,并列明需车务部处理回复形式,由车站、车务部填写处理意见,反馈给提报部门,提报部门后续跟进问题的核对及结算工作。业务主管部门定期可根据问题的性质设定违章,系统自动纳入考核违章情况月度汇总表中。将之前的两个操作合并为一整项业务流程,大大减轻了月度汇总的工作量,及时发现问题,跟进整改情况。

(5)系统管理:由各层级系统管理员通过票务管理系统对所管辖的部门用户进行信息化管理。结合自身运营管理特点,积极运用票务管理系统,提高了各业务单位工作效率和数据分析精确度,为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提供更多的数据信息,对提升运营服务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系统提供的各类统计报表共177份,能满足现阶段的日常票务审核分析工作,使得全线网整体票务运作有序可控。

按照现行的管理方式,综合票务规章执行情况、票务指标完成、设备状态等情况,评估各运营中心票务运作情况。深化总部组织变革的要求,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推进核对优化管理。2014年对新票务管理系统核对功能进行优化,在确保票务收益安全的前提下,将全面核对操作变更为以系统自动核对为主,人工操作为辅的核对方式。

三、票务管理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系统功能与企业发展匹配问题

大线网不断地发展,持续进行优化票务管理和运作模式,不断地完善、优化系统功能,使之匹配线网发展需要,这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下面以广州地铁实例予以说明:

(1)由于物品管理业务流程的改变,2011年提报的票务管理系统项目中关于该模块的需求实现功能与现阶段操作不能完全吻合,难以完全代替纸质台账,未能很好地实现信息化管理。目前在操作界面与功能方面需进一步完善,以更贴近现场操作。

(2)目前票务管理系统的乘客事务审批业务流程只限于本运营中心的事务审批,跨中心异地车站办理审批业务仍需按纸质审批表办理,烦琐的审批流程不利于工作效率提高。

(二)建立全面数据平台问题

现代管理中出现的各个应用系统本身具有独立性,为更好地体现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在满足业务需求的前提下,协调每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设计为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以避免各系统相互独立形成信息孤岛,体现信息全面性,使投资效益最大化。

(三)人员操作问题

票务管理系统具有使用人群广,业务内容比较细,涉及的操作界面、报表数量多等特点,各层级票务人员在功能操作、报表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难以为后续开展票务审核分析、管理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后续工作开展及展望

在大线网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线路开通,票务管理系统作为票务业务的数据源头,要为业务管理和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必须不断地优化完善。

(1)为更好地应用票务管理系统,提升票务管理水平,保证收益安全,急需完善现有规章制度、业务指引,规范各层级票务人员的作业行为。作为总部票务职能管理部门,应全面掌握系统现有和改造后的功能和流程,做好现场应用情况的指导、监督、检查。

(2)根据票务业务管理深度的延伸,结合现有管理模式,持续完善系统功能、优化系统操作流程,开展科学有效的信息化管理,解决管理难题。

(3)依托清分、IT信息管理平台,建立票务管理系统、票务数据分析、票务监控评估共享平台,为票务建立快捷、有效的管理体系提供有力的手段。对系统收集的基础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加工,提供精准的统计分析数据。

(4)加强操作人员的功能培训,要求熟知操作流程,掌握系统报表的设计原理及取数逻辑,便于在日常工作中更好地应用票务管理系统报表数据开展票务管理,使票务运作更顺畅、更高效。

票务管理系统在广州地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票务信息化管理成功应用的经验,将为地铁同行提供管理借鉴。

(作者单位为广州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朱贵钦.地铁票务系统信息安全管理思考[J].企业技术开发,2014(35).

业务系统管理篇4

在实际的修理业务过程中主要有整车修理作业流程、部件修理作业流程和机械加工作业流程等。整车修理作业流程主要功能:业务机关组织接车,登记装备交接、备品交接、技术状况等数据项,车辆进入待修状态。技术处根据修理计划给修理中队下达整车修理任务,修理中队接受任务后根据修前检测设备的检测结果数据及车辆的实际技术状况,确定修理范围,形成单车修理方案。修理中队根据在调度室的终端上根据各修理班组的当前进度以及修理资源的协调程度进行修理进度安排,按工作日或更长的时间段给每个班组下达任务。修理班组通过查看查询终端领受任务,对待完成的任务节点展开修理工作。在修理过程中,修理人员可以通过查询终端实时查看当前任务节点的修理方法和相关技术要求。在拆卸过程中,修理人员参考查询终端提供的零件鉴定标准进行零件鉴定,将鉴定结果登记到终端中,系统根据鉴定结果自动生成器材请领单提交到业务处长终端等待审批。器材助理接到已审批的器材请领单进行出库处理,修理班组使用新领器材后形成单车器材消耗。修理人员完成任务结点的修理工作后,按具体要求,各级质检人员进行质量检验,并将质量检验结果记入系统,质量检验不合格的任务节点需要返修,合格的结点自动进入修竣状态。

质量检验的登记和对一些无需质检的进度登记完成后,形成改单车的修理进度状态,同时将修理进度信息传输到业务调度中心。在单车完成后进行修竣验收,对质量情况和数据完整性等进行校核,验收通过后系统自动生成本次修理单车档案,该车进入修竣状态。具体的整车修理作业流程设计如图1所示。部件修理作业流程:主要完成部件从下达任务到组配装箱过程中的修理业务工作。主要设计流程:业务技术处根据部件修理计划和待修理部件情况向修理中队下达修理任务,同时给器材库下达待修部件出库计划。修理中队调度员根据修理范围和部件的实际状况确定修理范围,形成部件修理方案。修理过程中修理中队根据各修理班组的进展情况制定详细的进度计划,安排每日或某一时间段的工作内容,修理班组根据修理中队的安排展开修理并将完成情况反馈,如此循环直至部件修理完成。修理人员在各任务节点上的修理方法查询,零件鉴定、质量检验和修理进度数据的登记和处理过程与整车修理流程基本一致(图2)。机械加工作业流程:机械加工任务由业务处下达,包括零件制配合零件修复。修理中队根据任务制定加工制配传单,器材库对待修零件盒制配所需物资进行出库处理。加工连接到制配传单后,准备工装机具,一些通用加工件利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通过系统可以直接给数控机床下达加工任务。利用条形码获取待修复件的鉴定情况,根据相应技术条件对待修复件进行加工。成品利用电子测量工具进行检验,合格后进行入库处理(图3)。

2修理业务系统的实现

本修理业务软件的实现采用Java语言,进行核心源代码的编写,采用JavaScript技术进行页面程序的编写和采用SQLServer2000数据库进行存储数据,设计相应的关系连接表,自行开发了一个事件驱动型的修理业务软件。工作流引擎是该软件的核心软件部分,它的工程包括:解释过程的定义;创建过程实例并控制其执行;为用户工作表添加工作项;通过应用程序接口调用应用程序,不同的工作流引擎通过协作共同执行流程,完成整个的流程扭转,实现并完成任务。该软件还采用了统一的权限体系,实现了整个平台上各种应用系统的权限集中管理与控制。系统采用使用权/系统管理权分立,杜绝了系统管理员拥有超级权限的不合理性。软件的权限包括机构权限、功能权限和角色权限。系统管理员只有授权的功能,没有实际操作权,部门权限,可以根据不同部门的职能进行授权,经授权后的部门具备相应权限;个人权限,个人办公里面有自己所属的办公权限模块;角色权限:为了方便工作和流程中的灵活定义,不用经常因人员变动而更改流程;所以增加了角色定义,比如“大队管理层好”这个抽象的角色并不特指某个人,只要职务为部门领导以上就自动归入“大队管理层”这一角色,并拥有相应权限。

3结束语

业务系统管理篇5

关键词:财务管理 系统缺陷 处理办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发展,财务管理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的核心地位得到了世界各国企业家的认同。企业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金运作的综合性评估与管理活动,贯穿于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中。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企业面对市场风险,进行有效经济活动的前提条件。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着大量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对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办法。

一、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

当前,我国不少企业缺乏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内部控制不够规范,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资金的管理,企业存在很大漏洞。很多企业资金使用很不合理,资金调度缺少监督管理,往往出现资金流动不畅的问题。一些企业对自身的现金流量把握不当,常常会因为资周转的不畅导致企业暂时的资金缺口,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2)一些企业的赊销政策存在问题。企业对客户缺乏科学的考核机制,对客户的信用没有准确的定位。同时,企业催账政策、措施很不完善,经常发生的呆账、坏账问题使企业遭受巨大的损失,这导致企业资金回收缓慢,回收资金困难重重。

(3)企业对存货的控制不当,采购和付款制度缺失,对存货的投资缺乏科学的评测,这严重降低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

(4)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没有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权、责、利不明确,导致企业的管理层层弱化,管理力度层层递减,无法提高企业的效益。

表1: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制度问题

(二)管理意识不强,管理观念陈旧

目前,在很多的企业管理者当中,管理思想落后、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非常严重。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很多管理者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护士了财务管理在当代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缺乏现代的企业财务管理观念,导致了企业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原本的地位和对企业的重要作用。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绝大多数都是家族企业,企业管理混乱,往往是公司的经营权和所有权都集中在一个人手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杂乱无章,企业财务管理更是缺少规范和标准,这些都严重的制约了企业的自身发展。家族式的管理导致财务管理人才很难被引进,管理者往往缺乏先进的财务管理知识,只是凭借经验管理企业,没有掌握财务管理的模式、方法,财务管理工作不能很好的完成。二是企业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独立的审计部门,有的企业即使有审计部门,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正常运行,这样财务管理状况更加无法科学的开展。

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制度

对于企业资金的使用,应该进行合理的监控和跟踪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财务管理的重点在资金、库存和各种的信用和债务管理。加快建设信息化,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和控制,对资金放出和回收做出准确的预测,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以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建立规范的信用制度,应该对不同信用评级的企业客户进行调查和分析,提高客户的信用信息的准确性,对于不同客户的信用状况,分别采取不同的信贷标准。重视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现金收入比率分析,优化资本结构。

(二)确立企业财务战略规划,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

在企业财务管理实施的初期,应该对企业的外部市场环境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在外部环境中自己的优势,找到适应企业业务发展的机会,这样就可以实现准确的市场定位。根据企业的真实情况和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基于综合分析和科学预测,制定和实施长期的发展目标。这可以帮助企业找到合适的市场定位,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还可以有效地避免日常管理和决策中的失误,以避免盲目决策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丧失发展机遇。同时,正确的发展战略可以帮助企业在财务管理上提前做好规划,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财务管理有条不紊的实施。

(三)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科学管理

要引进竞争机制,促进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交流,建立财务管理人员流动上岗、定期轮岗制度,提高会计人员学习业务知识的积极性。同时,要注意先进设备的运用,加快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促进会计信息沟通,从而促使企业内部人尽其能、物尽其用,充分挖掘内部资源。在提高财会人员素质进行科学化管理的基础上,积极引进现代人才管理机制,从而提高财会人员素质,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同时,通过提高财会人员素质,将财务管理数据建立一份数字档案,再同时导入计算机系统中进行分析,可以全面了解财务应用的整体状况,通过对财务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问题,提高管理水平。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对企业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提高运作效率,防范市场风险的有效手段。因此,必须健全企业财务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不断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业务系统管理篇6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财务管理;业务流程再造

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管理信息系统的出现在我国不仅已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而且已经成为我国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积极推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以及使企业管理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来说,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财务业务流程再造,也是以管理信息系统为平台企业管理的必然要求,同时,财务业务的流程再造在企业整体业务再造中是有代表性的,这是因为财务业务工作与企业其他业务工作有广泛的联系。但是财务业务流程再造的推行决不是一帆风顺的,存在着许多方面的阻力,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才能较好的解决财务业务流程再造的问题。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特性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通讯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增强企业战略竞争力、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它决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是把人包括在内的人机系统,因而它是一个管理系统,是一个社会系统。20世纪80年代后期,信息被看作是一种战略资源,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可能来源,是击败和威慑竞争者的战略武器。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将根本改变企业的目标、产品、服务以及内外关系,建立此系统的目的,就是要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使之保障企业生存和繁荣的有效手段。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必然要求企业具体的各种工作业务进行业务流程的再造,以适应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并发挥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势。财务业务的流程再造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推行管理信息系统的障碍

管理信息系统的采用必然要引起企业财务业务流程的变化和企业内各层人员工作方式的改变。其中,基层应用的是数据处理系统,用以提高效率,中层原本是起信息沟通作用,基层与高层可以借助信息系统直接进行信息传递,使组织结构呈扁平化,高层用的是决策支持系统,主要用来提高效益和寻找机会。推行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对不同的层次将会有不同的影响,因而也有不同的阻力。

(一)来自基层的障碍

基层担心系统代替人的传统记账工作会导致相关业务程序消失,可能会引起自己的失业或工作负担过重,也有的人是不愿意学习新的知识和不愿意放弃旧的工作方式。有了这种思想,就会在行动上有所表现,他们或者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不交出自己手工作业的程序和经验,或者不愿意承担新的信息收集工作,采取消极怠工的态度。克服这种阻力可能是有困难的,但只要领导的决心大,方法对,这种阻力是可以克服的。因为从总体上讲,任何一个先进的生产力给职工带来的不是工作岗位的减少和生活的降低,而只是工作岗位的转移,只要领导决心大,向财务人员讲清楚道理,当他们了解到事业的需要时,他们是会合作的。

(二)来自中层的障碍

来自中层的阻力是最大的。因为中层财务管理人员最担心的是组织和权力结构的变化。他们会较多地考虑管理方式的改变以及自己在这种变革中所受到的影响,他们随时在想是否能跟上和适应这种变革,或者是退下来会付出怎样的代价,他们开始不赞成变革,继而表现为观望、等待。在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初级阶段,有所谓“中层管理消失”的说法。但20多年的实践证明,信息系统的发展,中层管理不是消失,只是结构发生了变化。中层组织的数目减少了但相对人数增加了,临时性组织增加了,组织的变动加快了。中层财务管理人员只有认识到社会的发展趋势,树立变革和进取的思想,从大局出发,发挥积极性,才能适应管理发展的需要。实际上,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会给中层财务管理人员带来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三)来自高层的障碍

高层财务管理人员不必担心业务流程再造会给他带来失业。所以,推行管理信息系统,高层主要是认识问题,是如何认识这种变革的重要性,是如何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还有如何克服阻力的问题。当然管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财务业务流程再造对高层的决策方式也有影响,高层管理一般表现有二种:第一种是漠不关心,甚至采取回避态度;或是空有热情,把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当成是一般技术开发,并没有把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当成是一次企业财务业务变革和管理变革。第二种,就是亲自参与领导,懂得把管理信息的开发和财务管理模式的变革结合起来,能抓住关键问题。虽然它们并不懂很多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但他们会领导企业财务业务流程再造的开发。善于提出目标,组织动员群众;善于分析和利用各种矛盾,因势利导;善于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在他们的领导下,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没有不成功的。

三、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的措施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一定要循序渐进,统筹安排。

(一)正确认识和认真分析财务工作环境

一般认为,应从企业的实际出发,确定合适的目标,取得合适的进展,而不是一味追求某种理想的境界。为此,应注意认真分析信息系统对企业财务工作带来的好处;提高管理人员的改革意识和管理水平;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和企业的管理基础;认真分析企业的技术力量情况;认真分析企业的资金情况;认真分析管理信息系统的平台作用;提出企业财务业务流程再造的方案;提出财务业务流程再造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急预案;信息与管理的人力资源储备。

认识企业财务工作环境,要分析动力何在,如何激励。开发信息系统的动力来自两方面:一种是内力驱动,一种是外力驱动。

内力驱动是来自内部的提高效益或改进技术的需要,外力驱动则是市场经济的要求驱动或上级驱动。当前中国不能不说行政驱动仍是一种有效的动力。行政驱动有时会出现一些假象,某企业为了上等级,搞一些规划和买一些计算机当花瓶摆样了,这是没有实际价值的。

(二)选择合适的方式

针对自己企业财务工作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是成功的关键。成功的企业大致有以下两种模式:

1 自上而下开发的方式

这种方式一般是列入上级规划,得到上级立项支持。一般起点高,采用内外结合的方式。

采用这种方式的企业,首先都是建立以总会计师为首的财务业务流程再造领导班子,然后进行总体规划,明确系统目标,选择精干的技术队伍,最后按照系统工程步骤按部就班地严格执行。

2 全面引进的方式

在引进信息系统的时候,不仅引进硬件和软件,而且引进国外的财务管理系统和管理方式。全面引进的方式不仅能提高设备水平,而且能大大提高我国的管理水平,这种方式效果好,但实现难度大,内部人员以及资金要求均较高。

四、财务业务流程再造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战略

传统的财务业务流程和管理组织形式与社会的发展及平稳的管理环境相对应,也是信息技术不发达的结果。现代组织理论的创立者切斯特。巴纳德指出:组织的共同目标和人们的协作意愿需要通过信息沟通来连接才能成为动态的过程,由信息传递技术所决定的传递渠道、体系、覆盖面及密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组织的结构。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原有组织和管理体系的信息基础,即改变了主要依靠语言和文字的信息交流方式、主要依靠人脑和手工的信息处理方式、主要依靠人脑和文件的信息存储方式,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处理与传递,实现全方位的信息共享,实现异地控制及分布式的统一协调。因此,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呼唤全新的业务流程与企业组织结构的出现。企业应利用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时机,以bpr思想为指导重构企业业务与管理组织。美国的ibm公司和福特公司、日本的富士通公司、意大利的菲亚特公司等利用财务业务流程再造及现代信息技术已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一)财务业务流程重构

针对财务业务流程调查结果,以财务流程为改造对象,以管理信息系统为技术平台,对企业财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思考和分析,通过对财务流程的构成要素重新组合,产生出更为有价值的结果,以此实现财务流程彻底的重新设计,从而获得企业绩效的巨大改善。

(二)组织结构重构

根据财务业务流程重构方案,打破旧有模式重组财务组织结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使具有以下特点的财务管理组织有效运转:(1)缩减乃至取消中间管理层,加强作业层与决策层的直接沟通;(2)增宽管理幅度,确保管理者与下属间信息的有效传递;(3)组织规模减小且成扁平状,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灵活性、弹性和对市场的反映能力;(4)实行团队工作,确保团队成员间的全方位沟通以及团队与团队之间的信息交流;(5)全新的网络结构组织确保信息上下左右畅通无阻,组织结构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机动性。

财务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的重构,使管理信息系统的财务部分工作大大简化。事实上,财务流程再造过程已经充分考虑了重构方案的逻辑实现,为数据流程方案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五、实施企业财务业务流程再造战略的措施

(一)领导重视并亲自主持

企业财务业务流程再造事关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全局,其全局性和战略性决定了它的实施必须有最高权力的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自主持。企业领导应与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小组及财务专业小组一起,对企业的发展及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有一个整体的切实可行的构想,然后义无反顾地付诸行动,革新业务流程、重构组织结构,以最终实现预定的目标。

(二)业务部门的沟通

财务业务的流程再造,不仅会改变本部门人员的工作习惯,也会改变企业其他部门管理人员多年习以为常的工作方式,并涉及其权力和利益,因此,它的实施必然会带来较大的阻力。企业领导要对职能部门和有关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使他们明确财务业务流程再造的必要性及其对企业发展和职工利益带来的益处,并充分授权,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创意,从而减少或消除阻力,进一步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为财务业务流程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以配合财务部门的业务流程再造工作。

参 考 文 献

[1]庄玉良。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8.

[2]张计堂。管理信息系统的推行是企业组织结构的一场“革命”[j].机械管理开发,2003,(4)。

业务系统管理篇7

关键词:ERP系统 财务管理 比较 问题 策略

一、ERP系统下企业财务管理的优势和实践表现

(一)ERP系统下企业财务管理的优势

ERP系统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相比较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在ERP系统下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不断优化和改进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分散化的现状,不仅实现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五流合一”,而且还使得企业的资产的使用和处置更加的集中,效益和效率的提升都得到了保障。通过进一步的文献梳理和比对,把ERP系统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和传统的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差别和优势综括为以下三大方面。首先,在会计科目的管理权限上更为严格。在ERP系统背景下,仅仅是公司总部有设定、修改公司会计科目的权力,下属的子公司无权对会计科目进行修改,只能执行,并且都是按统一组织,基于业务性质编制财务报表。这样相对于传统的财务管理更加保证了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也提高了合并财务报表的质量,有助于企业多方面财务数据的集成控制;其次,ERP系统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极大的拓宽了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搜集的范围等,不仅仅局于财务会计信息,更好的实现了财务会计信息和管理会计信息的集成,最大限度的保证了会计信息质量和相关性,使企业庞大的数据处理得到提升,有效的消除了数据掺杂和冗余的弊端;第三,在会计信息记录也就是凭证输出上有较大优势,能及时的发现和提示相关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修改,保障业务和财务同步以及精确性,此外ERP系统下还能够较好的进行信息储存和查询,数据处理更加的方便。

(二)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实践表现

通过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最明显的是ERP系统下企业财务管理更加的便捷,更好的实现了企业财务管理和产品生产的同步化,更好的促进了企业资源的合理的调配和使用,使企业财务管理的效果进一步提升。本文将通过财务报表的分析、企业预算管理和企业资金的运用三大主要的子模块来阐述总结。

首先,企业财务报表方面,鉴于ERP系统的高度集合性,有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中重要活动之一的报表分析,满足多层次报表使用群体的需求,并且能随时提高详实的查询功能,但需要进行不同级别的权限管控,保障其报表分析使用的有序性。

其次,在企业整体预算管理子模块层面。ERP系统下企业财务管理把公司总部的预算计划进行分解,并且收集保存于ERP系统中,通过该模块及时的管理公司预算情况的执行,以此达到预算高效使用的效果,提升企业预算管理力度,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预算并非一成不变,需要调整的,应该及时的调整和修改,并且要及时的进行备案。

最后,企业资金管理模块角度,主要是为企业解决收支两条线的问题,保障企业现金流的充足和流动性。在ERP系统下,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资金使用和调配的研究,形成良好的资金运营方案,ERP系统对企业的资金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对使用过程进行统一的监督。各级部门统一在ERP系统中对资金的收付及其使用情况进行记账,总之ERP系统下财务管理上加快资金的流转和简化了审批程序,减少了往来资金款项的错误。

二、ERP系统下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瓶颈点

当前我国不少企业在引入ERP系统后,也在不断的重塑和完善ERP系统下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但是仍然存在管理上的盲点和问题。经过研究和较为系统的总结得出以下三点。

首先是在思想层面上,企业对ERP系统的全面认识有待提升,当前我国有不少企业在ERP应用过程中,由于缺少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成熟的实践经验,加之对ERP系统的不了解,过度的模仿其他企业,不注重实际情况,没有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对ERP系统加以改善,只是在记账层面的财务管理上开发ERP模块,导致没有充分发挥ERP的集成作用,比如预算资金管理等仍游离于ERP系统下财务管理系统外;其次是ERP系统下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体内部控制和实施环境比较薄弱,大多数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不规范,信息化管理被边缘化,企业领导层的意愿往往左右企业的运营,导致企业各个环节的核算不够规范,企业相应的所得出的核算数据不够真实可靠,因此从根源上阻碍了ERP系统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的实施和管控,不利于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最后是ERP系统下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和企业原先传统的财务管理体系的整合上存在困难,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前,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正在向信息化集成方向发展,ERP系统满足了当前的需要,实现了财务管理信息的集成与共享,导致与原先企业财务信息偏向于保密是冲突的,如何找到平衡点和重塑是难点,所以必须做好原先财务管理系统和ERP系统下财务管理系统的融合是当务之急之一。

三、推进ERP系统下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策略和路径

(一)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强化对ERP系统的全面深度认识

想要提升当前我国企业ERP系统下的财务管理水平,以使企业达到精细化和高效率的运转,必须切实提升企业员工的专业素质为基点的综合素质水平,加大对员工使用ERP系统的培训力度和全面深度的认识。主要可以归因于如下几点原因:一是由于在ERP系统下,基础的数据录入和报表生成等基础性工作都会自动化完成,财务人员的工作重点转为对财务数据的深加工和分析,传统财务管理人员的观念应该彻底转换,更多的是挖掘数据,为企业整体发展服务,此外,应该重视集成综合分析和企业集团整体观念的树立,深度全面的了解ERP的功能,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ERP系统,进一步整合企业的信息。

(二)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重塑ERP系统下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强化与传统财务管理的融合

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强化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乃至整个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在ERP系统下,也就是新的背景下企业要革新原先的财务管理制度,围绕在新经济环境和核算管理环境下加大降低企业成本力度,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为核心,基于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完善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此外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强化企业新核算管理背景下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使其财务管理制度得到切实的落实,保障新的财务管理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

企业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的同时应该不断改善和优化自身的财务管理体系,保证财务管理活动执行的通畅,降低财务管理的成本费用的支出。首先,基于ERP系统,创建符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财务管理体系,在重塑体系上同时加大监督力度,强化塑造体系过程中的规范性。

(三)建立和完善ERP系统下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预警机制,强化对财务管理全过程的监督

当前很多企业在ERP系统下由于财务管理不当,导致企业遭受风险,发展受阻,资金流断裂甚至严重威胁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建立和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预警机制必不可少。再完美的财务管理理论和体系,也存在较大的风险,将风险及时的扼杀在根源或者初期至关重要。首先,企业必须对整个单位的财务管理状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和监督,使其监督和控制形成常态化的机制。对于任何违反ERP系统下财务管理制度的行为,必须切实的加大惩处力度,切实维护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和执行过程的严格规范化。其次,企业必须时刻更新和完善自身相关的监督体系,使其自身的监督系统紧随单位发展的步伐,避免企业在ERP系统下的内控监督体系形式化和表面化现象的出现。

(四)借助当前互联网平台,加快财务管理信息的网络化和信息化财务共享模式的构建

当前经济发展进入信息化时代,ERP系统也正好切合了当前的形式。网络化和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模式以财务管理为核心,通过信息和业务重组,运用IT技术使企业管理信息都以电子方式运行,实现管理过程数字化,ERP系统能够整合资金流、实物流与信息流,为财务信息的共享提供一个平台。有利于企业各层决策人员能够实时准确的掌握公司的整体信息情况,从而做出有利于企业长久发展的决策。

四、结束语

完善ERP系统下企业财务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当前信息化发展的关注点之一。本文从完善ERP系统下企业财务管理制度、重塑财务管理模式、强化风险预警和管控、信息化的充分运用等方面去提升在此新财务管理背景下的管控水平,以此加强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为进一步探索和革新ERP系统下企业财务管理乃至企业整体管理奠定基础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孙言明.ERP系统下企业财务管理优化模式研究[J].时代金融,2013(7):81.

业务系统管理篇8

[关键词] 供电企业 ERP;财务管理系统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4. 022

[中图分类号] F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4-0039-03

近几年,信息化工作在我国受到了广泛关注。2009年,国资委颁发相关文件,明确要求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目前,根据“总体设计、试点先行、分步推进、不断深化”的建设思路,我国供电企业下属各级供电公司都在积极建设ERP网络实施ERP系统。ERP财务管理系统作为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对供电企业实现财务集约化、信息化,提高经济效益都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其全面推广是必然趋势。

1 ERP财务管理系统的内涵

ERP 是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的缩写,根据Gartner Group 的定义:ERP系统是“一套将财会、分销、制造和其他业务功能合理集成的应用软件系统”。ERP财务管理系统与一般的财务软件不同,作为ERP系统中的一部分,它与其他子系统都有相应的接口,能与物流管理、生产控制、人力资源等相互集成。

目前对于ERP财务管理系统还没有一个业界公认的权威定义,从运行角度出发,笔者认为ERP财务管理系统可以概括为:基于ERP管理控制环境的财务管理决策环境分析、财务管理决策制定与实施和财务管理控制评价各个过程相互联系相互集成的管理系统。在本质上,ERP财务管理系统为企业决策服务,具有事前预算功能以辅助企业管理层制定决策。随着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ERP财务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实时反映和监控企业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状况,真正成为企业财务分析与财务决策的工具。

在ERP系统中,财务管理系统始终是核心的应用子系统。ERP财务管理系统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打破传统流程,将原有工作范围扩展到企业整体管理。ERP财务管理系统处于下接操作层、上承决策层的桥梁位置,其功能的强弱及与其他子系统之间数据的一致性、及时性和统一性直接反映ERP系统整体性能的优劣。

2 供电企业应用ERP财务管理系统的意义

2.1 改变管理理念与方法、强化企业内部管理

ERP财务管理系统和以往的财务管理软件有很大的不同,其最大特点就是及时与集成,它与整个企业经营活动密切结合,促进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在ERP环境下,企业信息能够全面实现共享,使供电企业的集成管理模式成为可能。ERP财务管理系统的实施要求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强、更多地去了解业务在各环节的流程,强化企业内部管理。

2.2 丰富财务报告、优化财务分析

ERP财务管理系统中,财务报表上报的制度大为简化,财务报表汇总程序发生革命性变革,为上级公司决策提供高效、准确、及时、完整的财务信息。ERP财务管理系统有着强大的数据可追溯查询与分析能力,实现动态统计报表的功能,使管理工作更加便捷和富有成效。

2.3 业务流程再造,打破传统财务管理流程

供电企业引入ERP财务管理系统,将在根本上重新设计企业财务活动的流程,再造财务信息流程,协助企业努力降低经营成本和财务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在ERP环境下,财务管理流程是基于业务事件而不是基于会计核算所需信息,财务人员能够根据管理需要提供更完整、更有价值的信息,合并相关工作,简化了原有流程,形成实时获取信息、实时处理信息、实时报告信息的新流程。

2.4 实现财务集中式管理,有效配置企业资源

供电企业作为资金高度集中的集团性质企业,很早以前就探索加强财务集中管理的模式与办法。ERP财务管理系统的实施,为真正实现有效的财务集中式管理提供了可能性。ERP环境中供电企业上下级公司共享同样的数据源,资金归集和使用权限严格限制在总部公司,严格资金审批,无论在供电企业总部、省网公司还是财务公司都能实现最大化效益。

3 供电企业应用ERP财务管理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ERP系统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影响财务管理系统的实施因素也比较多,在实际应用中都难免出现各种新的问题,笔者在对供电企业试点单位ERP财务管理系统的应用过程调查中发现如下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参与人员的认识问题

在ERP财务管理系统应用初期,其效果并未完全体现出来,从笔者调查过程看,其原因在于管理层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及所处的核心地位认识不够,ERP财务管理系统的项目参与人员及企业员工对其功能及带来的财务管理深刻变革也没有全面、正确地理解与实践。在推进ERP财务管理系统建设进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对原有业务流程进行调整,导致被动地接受系统的实施,难以调动积极性。

3.2 制度欠缺的问题

在ERP环境下,供电企业原有财务管理制度就显得形式不够统一,内容重叠、交叉,与先进的ERP财务管理系统严重不相匹配,导致不能充分实现系统功能,影响到工作的效率和制度执行的穿透度。财务人员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经验、轻制度的倾向,因此,原有的财务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进程中的障碍。

3.3 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问题

ERP财务管理系统涉及到大量数据的导出、导入,且财务人员都是第一次参与并不熟悉,无形中增加工作量,此外,最突出的问题在于新旧财务系统难以整合的问题,财务人员对原有财务软件的功能结构及操作流程都很熟悉,ERP的操作界面与操作原理都与旧系统相差很远,如何使财务人员尽快熟悉ERP系统,是项目参与者一直重视的问题。

3.4 风险问题

ERP财务管理系统的实施、财务信息化的实现使得财务管理的环境复杂化,其应用范围涵盖了所有财务工作,财务管理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有所延伸,财务信息的传递、处理、反馈及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但是也带来新的安全风险问题。

4 供电企业ERP财务管理系统全面推广建议

ERP系统在供电企业的全面推广是必然的趋势,笔者针对应用ERP财务管理系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全面推广建议。

4.1 更新财务管理理念

ERP财务管理系统是一个全新的管理系统,因此,企业内部必须将转变观念,更新财务管理思路和管理模式,ERP财务管理系统的实施才有可能取得成功。首先,财务人员要强化财务控制理念,明确树立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为核心和切入点的思想和理念;其次,通过企业内部分析,建立风险控制体系、绩效评价体系等有效加强财务人员风险控制意识;最后,企业领导层转变管理理念,进行全面统筹,转变管理观念并全力支持ERP。

4.2 完善与执行财务管理制度

ERP财务管理系统的顺利实施与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有非常密切的关系,ERP财务管理系统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有效的管理制度。首先,供电公司应根据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要求重新制定或修改有关财务制度,调整财务工作流程、确定财务权限;其次,在ERP财务管理系统正式运行以后,制定详细操作规章;再次,应由相关监督管理部门对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抽查,及时进行反馈和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

4.3 组织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

结合供电企业实际情况,ERP财务管理系统项目实施应为3级管理体系:第一级为企业ERP系统指导委员会,由企业一把手、主要业务分管领导、财务部门和各二级单位一把手、咨询公司ERP财务管理系统总协调人组成;第二级为ERP财务管理系统实施工作组,由具体管理ERP的企业领导(公司副总经理以上)、财务部门和二级单位的ERP负责人、企业项目管理办公室、咨询公司项目经理、变革管理组组成;第三级为财务部门功能小组。此外,还应加强对财务管理和信息技术人员的配备,保证ERP财务管理系统的全面、顺利实施。

4.4 重视员工培训,加强人才培养

供电企业应该在ERP系统实施的全过程中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人员培训,创建ERP系统下高素质财务人员队伍。ERP财务管理系统的培训绝不仅仅是单纯系统操作的培训,从项目的实施开始到后期,相应的培训都应该贯穿始终的,分阶段、分内容、分人员、分管理层次地分别进行系统的培训。培训还必须要有完整的培训知识库,借助培训手段统一员工的认识,提升管理理念和技术技能。

5 结 论

ERP不仅仅是一套软件系统、一个信息工具,更是一种管理方式的变革,一种管理思想的转变和理念的更新。ERP财务管理系统作为供电企业财务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实现的承载体,也将随着企业管理的变革而变革。随着ERP的全面推广和深化应用,作为ERP系统核心的财务管理系统将在供电企业领导者分析辅助决策方面发挥更重大的支持作用,为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1]徐晓平.ERP系统在会计与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1).

[2]燕巧娟.运用ERP系统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与控制[J].商场现代化,2010(8).

[3]刘震.ERP系统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0(3).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