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素质教育培养目标8篇

时间:2023-10-07 08:47:27

素质教育培养目标

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篇1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教育目标;综合素质;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6—131—02

高校体育作为研究体育教学以及相关工作的重要学科,是高校教学的重要任务,它通过揭示体育工作的关键原理,并与智育工作以及德育工作的高效结合,从而为我国培养德智体三者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为了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实现体育教育的目标,需要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个性特点,使学校体育教学走上科学化的发展道路。

一、高校体育要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在高校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学不应该是强制性的,而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只有当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1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不管是文化学科,还是体育学科,学生都应该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主导的作用与地位,所有的教学工作,只有当学生自己能够主动地参与学习,独立地获取与领会知识,才能从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提高学习效率。在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师应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自觉地参与体育运动以及体育锻炼,将体育活动看做愉快的学习过程,这样才能为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奠定基础。

2 精讲精练,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为了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必须重视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减少学生体育运动的心理负担。体育教师必须认真备课,钻研本节课的体育教学目标,仔细研究高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在上课的过程中,做到精讲精练,安排合理的运动强度,从而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 创造感染力的氛围

体育教师通过在课堂中创设感染氛围,是自己的教学内容具有足够的感染力,从而使学生产生模仿运动技能的自觉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这能较好地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间接地提高了锻炼与学习效果,提高了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4 实现宽松和谐的体育课堂

在体育课堂中,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更为突出,教师在传授运动技能的同时,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具有健康身体,拥有健康的思想,以上体育教学目标只有在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具体而言,在高校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师应建立和谐且相对轻松的课堂环境,采取对学生少批评、多鼓励的教学策略。

5 采取激励的教学策略

对于体育教学,体育教师对于好学生还是差学生,都应该进行必要的鼓励,对于学生所取得的进步,不论大小,都应给予相应的肯定,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提高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目标

为了从根本上实现体育教育目标,不仅需要抓住体育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与效率,还应加强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意识,提高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此外,还应注意选择合适恰当的锻炼内容与方法,从而提高自己锻炼的能力,能够自己处理锻炼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1 进行体育学科的重要性教育,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自觉性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体育学科重要性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体育学习的重要性,明确参加体育运动锻炼的意义与目的,从而使学生被动的锻炼转变为自觉行为。体育锻炼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体育与国家的军事、经济、科技等要素一样,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内容,只有体育强,国民身体素质好,国家才能强大;第二,体育教育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还可以较好地锻炼人们的意志力,培养勇敢无畏的精神,这对一个人的成功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国家培养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

2 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增强师生感情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不仅需要传授体育技能,还应多多关心与鼓励学生,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与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勇气;此外,体育教师不管在课堂中还是日常生活中,都应重视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展示自己朝气蓬勃的风貌,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感染学生,使自己成为学生朋友的同时,受到学生的尊敬,这样才更容易使学生接受自己的教学思想,他们才会在课内外进行体育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

3 实施目标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及时掌握学生对运动技能的学习情况,并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作出相应的评价,这样可以进一步地激发学生参加体育运动锻炼的热情,使学生自觉地设立自己的下一个目标。

三、树立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综合素质人才

在高校体育课堂中,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完成体育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尽量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1 创新运动技能教学

在体育课堂中,学生首先应在体育教师的要求下,完成一定的准备活动,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自己编操,由此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身体特征,而不应该简单地照搬照抄现成的准备活动,最好以小绀为基本单位,采取轮流领操的活动方式。再如,在传授篮球技能的课堂中,教师鼓励学生展永自己的特长,并给予相应的表演激励,由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 创新体育课堂组织方式

体育课堂的组织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积极性,合理、科学的组织方式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了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的做法:教师提前通知学生下节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引导、启发、鼓励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游戏,并在下节课之前反馈给教师,通过双方的共同研究,使合适的游戏在课堂中得以实施。

3 通过师生合作教学,促进体育教育目标的达成

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篇2

1.思想品德素质。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2.心理品质素质。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促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情感与探究精神,锻炼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学习毅力;树立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结合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

3.文化知识素质。小学生应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获得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例的基础知识,常见的一些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方法。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量与计量,简单几何图形、珠算、统计的一些初步知识。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落实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双向实施

实施素质教育的根基在课堂,数学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阵地。只有更新教学思想,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识性,增强责任感,改进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方式,才能提高数学学科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性。我们以改进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方式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攻方向,对数学课堂教学作了“六项改进”的探究。

1.加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方法的探究,充分发挥数学学科育人功能。根据数学学科特点,有机地结合数学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了解学好数学的意义,自觉地把今日的学习同将来的社会生活、祖国的四化建设联系起来,端正学生的学习目的,诱发学生学习的心理动机,形成积极对待学习的心理品质。数学学科内容充满了辩证关系。 我们注意揭示教材中的辩证关系,渗透实践第一的观点;渗透顺逆关系的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互相统一的观点;渗透事物之间所存在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观点;渗透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的观点。

2.加强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的探究,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实施素质教育,要使教与学的关系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把教学的重心从“教”向“学”转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条件,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参与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3.加强数学课堂教学中情感因素的探究,促进学生知识、情感协调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首先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其次,重视探求数学课堂教学艺术。第三,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生主关系。第四,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教师以敏锐的洞察力,了解学生的情绪表现,迅速及时地用手势、眼神、语言等手段交流情感,注意捕捉后进生回答中的合理因素,发展他们思维的“闪光点”,有计划地设置一些后进生能够回答的问题,长善救失,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4.加强学生学法的探究,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进行素质教育既要研究教师的教,又要研究学生的学。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形成过程中掌握其规律、方法,逐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布鲁纳提出:“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联在一 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数学的学法指导十分重要的一项就是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的联系和系统的整理,使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此外,结合数学教学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

5.加强教学信息反馈的探究,优化讲练的序、度、量,适时调控学生的认知心理。心理学实验证明,教学信息反馈的及时与否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数学课堂讲与练注重针对性、层次性、多样性,数学作业力求解决于课内。在某项知识形成过程中,一般进行三、四次的信息反馈,有基础性反愧理解性反愧应用性反愧系统性反愧前馈性反溃针对学生“个别差异”,教师要了解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状况,及时输出不同的信息,以调控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的发展水平。

6.加强数学活动课的探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数学才能。贯彻《课程方案》,开设数学活动课,对扩大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特殊才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针对教师对开设数学活动课的种种不足认识,引导教师明确数学活动课的实践性、趣味性、综合性等“三性”的特点,掌握数学活动课的指导方法。

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篇3

[关键词]课程改革 目标 体育教师 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807.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5-0224-02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目前体育教育的主要旋律,重视学生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观”)已经成为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目标。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更加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指出课程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满足学生终身学习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因此,正确深入地理解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在当前这一新历史时期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而体育教师是实施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角色,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按大纲规定的内容去教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单调枯燥,造成了大部分学生上体育课时没有兴趣与激情。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教学理念的更新以及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更好的适应新课改带来的种种挑战。

一、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培养目标的理解

随着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推行,一种新的体育教育方式诞生了,它将引起学校体育课程培养的目标发生改变。因此,了解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对实施新课程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课程功能转变

《纲要》首要提出了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课程功能的转变,要求改变过去的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如何自主学习、学会如何与人合作、学会怎样做人、学会如何生存,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体育课程功能的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结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对课程结构做出了重大的调整,改变了过去的注重专业教育,偏重自然科学知识与运动技能,忽略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造成了学科本位和缺乏整合的单一的课程结构①。新的体育课程更加重视人文性的教育,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体育教育不再是单方面重视实现“生物体育观”价值,更多的重视学生主体性人格方面的培养。因此,强调“重视不同课程领域对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②。

(三)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密切联系

新的课程改革强调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密切联系,使得课程内容新颖,更加贴近学生生活,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新知识、新概念带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便于学生接受与消化,不再强调运动技能和知识教学的系统性,改变了过去课程内容的“繁、偏、难、旧”和照本宣科的教学现状。新课改把教学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也能运用到所学的知识,从而实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纲要》中指出了要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以及创新与实践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养成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的好习惯。此外,还提出了注重培养学生的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这完全改变了过去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接受式的学习现状。学生在传统的教学中处于被动状态,在上体育课时按老师的要求进行锻炼,而不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会对自己产生怎样的结果等等相关问题。新课改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挑战奠定了基础。

(五)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过去的体育课程标准过分地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了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新课改的标准对学生学习评价进行了较大的改革,把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表现和体能、技能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范围,同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中,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评价体系更加人性化,对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具有积极作用。

二、新课改条件下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教育观念更新、角色转变

随着2000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试行,体育课程的隐越来越显性化,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突出健身性与文化性、统一性与选择性的结合等③。这些全新的发展理念要求体育教师需要改变过去的与课改不相符的旧观念。体育教师职业是教育舞台的重要角色。在现代教育发展进程中,体育教师担当多种角色④。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只是一位按照大纲要求进行教书的“教书匠”,他们是实施大纲的执行者、教学活动的管理者、教学过程的控制者以及课堂的仲裁者,这些完全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需要教师角色做出相应的转变。体育教师不再是执行大纲的“教书匠”,新课改要求体育教师应该是课程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

(二)教学方法与内容新颖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是采用灌输式教学,大多数的体育教师也只管照着教材去教,造成学生上体育课缺乏兴趣,甚至出现了厌学情绪。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体育教师不仅要转变角色,还要具有新的教学行为,将传统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引导式的,鼓励和引导学生创新,从而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热情。由于新课改在教学内容上没有固定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必然要求体育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使得教学内容新颖而又简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研能力要提高

长期以来大多数体育教师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相对狭窄,知识陈旧,一直以来就是围绕着一本教科书教学,教科书以外的内容知之甚少,更不必说是对相关学科知识的了解了⑤。新《纲要》对体育教师的教研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体育教师应扩展教育视野,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科研能力,通过课内与课外两种途径获得新知识,体育教师需要不断探究和展开研究。教育科研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反思、质疑、批判、创新的过程,教育科研是灵活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的必由之路⑥。体育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科研工作能力,将工作与科学研究密切联系,从而真正地体现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真谛”。

(四)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同时也是最经常、最活跃的人际关系,它直接影响着体育课程的实施⑦。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老师合作,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更有助于形成合作、帮助和学习良好的课堂气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主要取决于体育教师的行为⑧。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做到挚爱和尊重学生,同时还要真诚地对待体育教学,以及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这样才能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和谐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①②曲宗湖,顾渊彦.21世纪体育课程新论丛书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26.

③周晓军.论体育课程改革与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重新定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21(3):80-83.

④曹利民.体育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师倦怠问题探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3):106-108.

⑤王波.影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教师因素分析与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0):1409-1410.

⑥吴超,潘丽英.从教师看影响河南省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实施的因素[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7(3):75-77.

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篇4

关键词 中职师资;培养目标;价值诉求;政策文本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7-0047-05

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个人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2014年6月,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摆在突出位置,打造具有鲜明职教特点、教练型的师资队伍。”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教师资格标准,实施教师专业标准。”

政策文本“是在一个特定语境中建构的意识形态文本,解构的任务应始于对那个语境的认知”[1]。史蒂芬・博尔和理查德・保尔等将政策语境分为影响的语境、文本生产语境、实践语境[2]。对政策文本的分析,最终要走出文本,走出文本的过程就是从具体中抽象出一般的过程,是对文本的微观分析与文本所处历史脉络的宏大叙事相结合的过程[3]。本文在分析“十五”至“十二五”期间中职师资培养政策文本的基础上,对培养目标演变的动因、进程、价值诉求和实现路径进行分析,并对“十三五”期间中职师资培养目标进行展望。

一、中职师资培养目标演变的动因

(一)社会目标由提升生产力转向关注民生

政策的出台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有千丝万缕的关系[4]。中职师资培养政策的出台必定会服从一定的政治目的,师资培养的目标也会相应贯彻落实政治指导思想。中职师资培养的政策文本,在“十五”期间提出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在“十一五”与“十二五”期间,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指出: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均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科学发展观要求以质量为主,尊重和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要求,协调和分配资源与财富。科学发展观在职业教育中体现为以学生为本、能力为本,以综合素质教育作为目标追求,注重职业性与教育性的统一。中等职业教育与社会中处境不利群体有着密切关联。相比于接受普通教育的学生而言,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更依赖于学校教师的关爱。中职师资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中起主要作用。“十五”至“十二五”期间,扩大中职师资规模,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育公平等政策目标,均能体现当期的政治目标。

(二)经济发展由人口红利转向人力资本红利

中职师资培养目标的演变,也是社会宏观经济变革的反映。为了推进中国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21世纪后,新型工业化、西部大开发、城镇化战略等纷纷出台。在对重大教育政策起着导向作用的政策文本中,都体现出以经济话语作为政策制定论据的语义模式。“十五”至“十二五”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都强调,推动经济要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科技进步等。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过程中,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专门人才的使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中职师资素质的提高是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2010年之后,随着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相继出台了“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一系列新的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也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职教师资的发展。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培养高素质的教师。“十五”至“十二五”期间,师资培养政策的目标,强调注重提高师资的素质。

(三)中职人才培养目标由就业导向转向终身教育理念

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需要中职师资培养目标的改变。中等职业教育由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向培养学生具有终生学习能力转变。“十五”至“十二五”期间,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在中职师Y培养目标的演变中得到体现。国发[2002]16号文指出:“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十五”期间,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培养模式的变化,素质教育的实施和社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需要中职教师在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和提高能力方面有进一步的提升。国发[2005]35号文提出:“明确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是满足人民群众终生学习需要。”“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的办学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创新,需要中职教师整体素质更上一个台阶。国发[2014]19号文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目标任务是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十二五”期间,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首要任务。中职师资培养需要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素质,解决实践中生师比过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

二、中职师资培养目标演变的进程

(一)总体目标由推进素质教育到高素质专业化

中职师资培养的总体目标是继承发展、从宽泛到聚焦,不断渐进提高。“十五”至“十二五”期间,教育部相继出台了《“十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职成[2001]10号)《“十一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职成[2007]2号)《“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职成[2011]17号)。规模、素质、结构在“十五”至“十二五”期间的中职师资培养目标中都得到体现。教职成[2001]10号文的表述为“专兼结合、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教职成[2007]2号文的表述为“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教职成[2011]17号文的表述为“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专兼结合”。素质教育的实施和社会对人才高质量、多样化的需求,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目标的重点,从培养骨干教师到提高实践能力,再到后来发展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中职师资培养最终标准由“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到“满足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发展到“高素质专业化”。

(二)规模目标由满足发展到结构量化

师资规模的建设目标是满足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需求,师资队伍不断扩大。一项政策目标的提出,不能够脱离其政策目标的发展变化。了解中职师资培养的目标,还需要关注其历史基础。“八五”期间,中职师资从单纯地重视教师个体,发展到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体系。这为“十五”至“十二五”期间,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提供了历史基础。“十五”期间,师资规模的建设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做出具体的数量规定。教师数量是“满足发展,补充完善”。“十一五”期间,师资规模建设目标具体化,对师资总量、兼职教师的比例、生师比都作出了具体规定。教职成[2007]2号文提出,到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规模达到130万人,其中兼教师占教师队伍总量的比例达到30%,生师比逐步达到16∶1左右。“十二五”期间,师资规模建设目标是在“十一五”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教职成[2011]17号文提出,到2015年,专任教师生师比降到20∶1以下,专业教师中兼职教师比例占到30%以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专兼职教师总量达到135万人左右。

(三)素质目标由抽象到具体明确

师资素质的培养目标是继承发展,素质不断提高,结构不断优化,内涵更加具体、明确和多元化,也逐渐可操作化。中职师资的素质主要由学历达标率、“双师型”占比等指标来测度。“双师型”概念在“六五”期间就被提出。“八五”期间,强调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要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双师型”教师成为高素质中职师资的代名词。此时,“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和内涵尚未明晰。“十五”期间,提出学历水平达标、“双师型”的教学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但对具备上述素质的教师所占比例没有具体量化。“十一五”期间,对“双师型”教师高度关注。师德水平、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等,作为中职师资素质的组成部分,在中职师资培养目标中得到体现。“十一五”期间,量化了学历达标率,明晰了“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和内涵。“十二五”期间,“双师型”教师的数量、质量有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师资素质的目标提出“进一步优化”,规定学历达标率超过95%,“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0%。

三、中职师资培养目标演变的价值诉求

(一)决策主体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

政府是各种重大政策问题的提出者,在政策问题的认定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发展进程中,政府部门主要领导,对教育政策制定往往起着关键性和决定性的作用。进入新世纪后,由于社会观念和历史原因,中职师资培养存在很多问题。教育政策的主观认定,不能取代教育问题的客观性。为了消减政府领导主观价值偏好的影响,教育政策认定,需要听取不同利益群体的声音。中职师资培养的政策,在“十五”期间提出“依法治教”,在“十一五”期间提出“让人民群众满意”,在“十二五”期间提出“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中职师资培养目标的确立过程相当复杂,不仅受到政府内部因素,也受到政府外部的利益团体、研究机构和大众民意等因素的制约。“十五”至“十二五”期间,实现中职师资培养目标的保障措施,从凸显“依法保障教师和学校双方的合法权益”,“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到“推进绩效工资制度改革”,体现了决策主体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的价值诉求。

(二)政策目标体现时代价值内涵

中职师资培养政策需要关注的问题繁多,但是要成为能够引起公众和政府关注的议题,进一步进入政策议程,最终成为政策还需要时间进行论证。问题的性质、广度、严重性与代价等是影响教育政策问题认定的关键性因素[5]。中职师资培养政策的聚焦,在“十五”期间是“教师学历合格率”,在“十一五”期间是“专业技术资格或职业资格”,在“十二五”期间是“‘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新型职业人才不仅仅需要相应的知识和能力,更需要情感、职业个性、职业人格、合作精神,以及创新精神和风格。“十五”至“十二五”期间,中职师资培养目标经历了由关注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再到素质本位的转换。中职师资培养目标的确立,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中职教育质量、提高中职教师素质等不同角度,考虑了多方利益主体的权益需求。这体现了中职师资培养目标的不断完善,决策不断科学化、民主化,政策目标能够符合公众基本利益的价值诉求。

(三)中职教育由区域差异发展到均衡发展

政策的制定是一个过程,是对一个既定政策探索、争论、发展、应用和评价的过程[7]。教育政策的制定也可以理解为政策的形成,是从问题界定到议案抉择以及合法化的过程。中职师资培养政策,在经过问题认定、决策之后,通过相关行政部门审批,各地区、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措施,使得中职师资培养目标落到实处。中职师资培养政策的主旨,在“十五”期间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吸引优秀教师”,在“十一五”期间为“各地区积极创造条件培养优秀教师”,在“十二五”期间为“加大对不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培养力度”。这体现了中等职业教育由区域差异发展逐步转向“均衡发展”。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凭借其经济与教育的双重属性和显著的区域性特征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桥梁,而职业教育自身的均衡发展也是时代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8]。“十五”至“十二五”期间,中职师资的培养由区域经济主导下的发展,发展到强调“加大对西部、农村和民族地区中职师资培养的力度”,体现了通过宏观调控达到中等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价值诉求。

四、实现中职师资培养目标演变的路径

(一)逐步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中职师资培训体系是从“初步建立”到“不断完善”。“七五”期间,中职师资的培养,是充分利用现有培养力量,补充中职师资来源。专业课师资的培养,主要由高等专科学校负担。理论课师资,主要依靠各类普通高等院校解决。“九五”至“十五”期间,中职师资培养体系更加多元化、灵活度更高。“九五”期间,中职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处于建设培训基地的初级阶段,主要依托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进行师资基地建设,重点建设50个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十五”期间,培训体系的建设目标是建设350个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其中重点建设50个部级培训基地。同时,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继续教育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被提出。中职师资培养,从依靠学校,到与企业合作,体现了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二)注重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能力提升

“十一五”期间,中职师资培养规划得以完善,探索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具体细节得以明确。中职师资培训体系是“进一步完善”,对50个部级基地的培训能力着重建设,并重点开发80个专业的师资培养培训方案、课程和教材。“十一五”期间,中职师资培训体系,从要求数量向符合职教师资培训需求转变,从培养方案、课程、教材等方面进行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完善。这时期,中职师资培训体系的建设目标,是更加有针对性地构建满足师资培养需求的细化指标。职业技术师范院校需要加强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企业在中职师资培养培训中的作用需得到进一步重视。

(三)逐步完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制度

“十二五”期间,提出培训体系“更加完善”,建设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师培养培训标准和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基地扩大规模,优化布局、突出特色。师资培养政策提出以“校企合作开展教师培养培训的模式全面建立”为工作重点。实行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落实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推进高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9]。培训中职教师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具体对象、组织形式、教授内容等均作出具体规定。“十二五”期间,全面建立校企合作模式,开展中职师资培养培训,基本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师培养培训标准和课程体系。通过加强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建设,中职师资培养政策,鼓励师范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共同参与中职教师培养工作,扩大教师队伍的来源。进一步推进高校在中职师资培养培训中与企业的深度融合。

五、中职师资培养目标的展望

(一)政策目标更加契合相关利益主体的诉求

在中国,教育政策的制定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各方利益进行平衡协商的过程[10]。政府在制定教育政策时,要多方听取来自不同利益群体的声音。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中职师资培养目标的确立,不仅要考虑教育本身,还要联系经济、社会、民生。“十三五”期间,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取得重大进展,人民民主将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将基本建成,人权将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将得到有效保护。中职师资培养目标的确立过程,要更加民主、科学,要多方听取来自地方政府、社会、学校等的声音。“十三五”期间,中职师资培养政策,将更加全面地协调各方利益,培养目标将更加满足政府、学校、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需求。

(二)注重中职教师全面发展的权益

依据宏观背景语境,中职师Y培养政策的目标是继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进展。不断提高中职师资的各项素质,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十三五”期间中职师资培养政策关注的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目前,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中等教育的差距明显。平等和公正,是“十三五”期间职业教育所要重视的问题。保障人人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需要更加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资源投入、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教师的培养,使中职教师拥有平等的发展权利,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

(三)树立创新在职教师资培养中的主导地位

“十三五”期间,创新将是引领社会、经济、教育发展的第一动力。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创新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反映。“十三五”期间,将丰富职教师资培养目标的内涵,扩大职教师资培训的范围,推动职教师资理念更新和新技术应用能力。中职师资培养政策将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将创新贯穿于职教师资培养全过程,让创新成为职教师资培养的基本理念。强化高校职教师资培养的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形成一批具有先进理念的创新型领军培训基地,支持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健康发展。将依托高校、科研院所、新型产业的企业建设一批中职师资实习实训中心,形成若干具有新型产业服务能力的创新型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区域中心。

(四)完善卓越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在“十二五”期间,中职师资的培养,以“双师型”为标准。经历了不断发展变化,“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已经具体明晰,政策工具已经可操作化。职教师资的培养需要关注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需要提高教育实践质量,需要符合现代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在经历了以上的历史发展后,为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教育部2014年颁布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提出了中职师资的培养目标为:培养一批素质全面、基础扎实、技能娴熟,能够胜任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中等职业学校卓越教师。2014年12月,教育部确定了80个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十三五”期间,中职师资的培养目标,将是面向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构建协同培养机制,探索“卓越中职教师”培养模式,完善“卓越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参 考 文 献

[1]Godd J. The Construction and the De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Policy Document[J]. Journal of Eduncation Policy, 1983(3):235-247.

[2]Stephen Boale, Richard Paul.A Reforming Education and Changing Schools: Case Studies in Policy Sociology[M]. London: Routledge, 1992(3):20-22.

[3]涂端午. 教育政策文本分析及其应用[J]. 复旦教育论坛,2009(5):22-27.

[4]彭彩霞. 基于政策语境视角的课程政策分析[J]. 现代教育管理,2012(2):26-29.

[5]黄敬忠. 我国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之探讨[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3):21-24.

[6]黄亚妮. 论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价值定位[J]. 教育发展研究,2003(11):68-70.

[7]沈伟. 教育政策制定过程分析:渐进调适的视角――以代课教师清退政策为例[J]. 教育发展研究,2010(2):87-91.

[8]林克松,全. 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的体制机制构建[J]. 教育研究,2012(11):102-107.

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篇5

目前,我国小学英语教师的培养机构存在着多层次、多类型的现象。就层次而言,有中等师范院校、专科层次的高等师范院校、本科层次的高等师范院校等;就具体的承担单位而言,有的由教育学院(或教育系)承担,有的由英语学院(或英语系)承担。不同层次和类型教育的性质,规定着该种层次和类型专业的培养目标。太原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在办学性质、办学层次、办学类型等方面的特殊性,决定了该专业培养目标的特殊定位。

1.培养专业型英语教师是高师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

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定位于培养专业型英语教师,这是由太原师范学院高师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要区别于中等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中等师范教育属于中等教育的范畴,在性质上属于基础教育,具有“基础性”的特点;高师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在性质上属于“专业教育”,具有“专业性”的特点。太原师范学院属于本科层次的高师院校,与所有的高等学校一样,是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的机构,在性质上属于专业教育,以培养专业教师为主旨。培养具有专业理想、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未来教师,是高师教育的主要任务。作为太原师范学院教师教育的一个专业———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主要服务于培养小学专业教师,应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为目标,使学生树立专业理想,确立专业理念,掌握专业知识,形成专业能力,为成为专业型小学教师奠定基础。同时,因本专业英语方向的定位,使培养目标也自然地聚焦于培养小学专业型英语教师。

2.培养优秀英语教师是高师教育的层次所决定的

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定位于培养优秀英语教师,这是由太原师范学院本科层次高师教育所决定的。作为本科层次的高师教育,其培养目标的制定既要区别于中等师范教育,又要区别于专科层次的高师教育。培养合格教师是所有师范院校培养人才基本的质量标准,是师范院校的底线。中师教育重在为未来小学教师打下扎实的基础,保证质量基准,以培养合格教师为目标;专科层次的高师教育在达成合格基准的前提下,应追求合格基础上的更好;本科层次的高师教育在达成合格基准的前提下,应追求合格、更好基础上的优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规定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基础学历是中师,而现实中大多的中师学校已升格成为专科层次,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学教师的学历底线,即专科层次的高师院校成为小学教师培养的主要机构,本科层次的高师院校主要承担中学教师的培养任务。太原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属于本科层次,与专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相比较,其培养目标应强调合格基础上的“优秀”,在培养所有学生具备合格教师素养的前提下,着眼于学生学科素养、教育素养的优质化,为学生成为未来的优秀英语教师奠定基础。当然,“优秀”也只是一个相对概念,是与专科层次相比较的更好,是在合格基础上的提升与发展,是在达成国家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基础上的更好更优。

3.培养具有较高教育理论素养的教师是教育系的专业特点所决定的

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定位于培养具有较高教育理论素养的英语教师,这是由太原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承担单位的专业特点决定的。目前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单位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由教育学院(教育系)承担,另一个则是由与方向一致的院系承担,如小学教育(英语方向)由英语系承担。培养目标往往要凸显培养单位的专业优势,同一专业培养单位不同,则培养目标会有差异。太原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由教育系承担培养任务。与英语系相比较,除教育学、心理学、学科课程教学论等传统教育类课程外,教育系能为学生开设更丰富的教育学课程,在教育类课程教学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具备为学生奠定较高教育理论素养的专业条件。因此,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的培养目标,应充分体现本系的专业优势,强调给予学生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此处的“较高”,是与传统高师教育中通过老三门(教育学、心理学、学科课程教学论)给予学生的教育理论素养相比较而言的,教育理论素养主要包括教育理念的确立、教育基本原理的准确把握与深入理解、教育原理和教育技术的操作应用等。

二、突出学科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科素养是教师的基本素养,实践能力是教师素养得以外化的条件。这两个方面既是高师教育所有专业的共同要求,又是当前小学教师培养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的特殊性决定的。高师院校教育系设置小学教育专业包括分学科方向和不分学科两种类型,太原师范学院教育系设置的小学教育专业为前者,定位为英语方向。与设在教育系不分学科的小学教育专业相比较,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为目标,英语课程设置的门类多、比例大、专业性强,旨在使学生掌握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准确把握英语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具备较高水平的学科素养,为未来成为专业型优秀英语教师奠定学科基础。同时,从当前新上岗小学教师的现状来看,普遍存在着实践能力薄弱的问题。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这一课题研究中,围绕“地方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素质现状”这一主题,以小学管理者(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为对象,本课题组进行了访谈调查。访谈结果反映,地方高师院校毕业的新教师普遍学科素养好、理论水平高,但实践能力相对薄弱,尤其是将教育原理应用于教育教学的能力欠缺。作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母机,地方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反映基础教育的需要,突出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满足基础教育对师资的需求。培养未来英语教师的实践能力,既需要加强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类课程设置的改革,为学生搭建“临床”实践的平台,还需要改革课程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以重实践的常态教学濡化学生,发展其实践意识与实践能力。

三、关注发展多元综合性的专业素养

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篇6

关键词:教育生态观;高职院校;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8-0111-02

“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发展的核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门下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了“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支撑”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2014年12月,《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再次深刻指出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层次仍不十分清晰

我国高职院校与正在转型的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职业技能层次上,目标还不明确,更没有形成具有高等职业特色的梯队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跟中等职业教育的从业技能没能很好地区分,对于很多新出现的职业技术岗位,高职、中职对学生的要求比较模糊。

(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中的课程目标贯彻不到位

首先,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内容普遍对接生产实践不够,课程内容分割过细,课程依然存在强调专业的系统性、完整性的问题,课程目标的科学性、实用性、应用型还很不完善。

其次,在课程设置上,课堂内容依然没能重点关注那些与自然、社会和学生职业发展的内容与需求,供学生自由选择的有特色的课程有限,素质教育和实践环节设计不够,难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三,人才培养目标中评价体系还不完善。未能把学生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结合起来;高职职业院校内部质量监测、专业、课程评价制度不完备;更缺乏行业协会、专业组织等第三方机构进行的教学质量评价,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监控基本上还是“自弹自唱”。

二、教育生态观是高职发展的必需的科学观

(一)教育生态学的内涵

生态学(ecology)一词源于希腊语Oekologie,它是研究生物栖息环境的科学。1866年,德国学者海克尔(EH.Haeckel)首次提出生态学一词,并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1976年,美国教育家克雷明(L.A.Cremin)率先提出教育生态学(ecologyofeducation)概念。

(二)教育生态学在高职教育中的意义

高等教育生态这一概念自1966年由英国教育学家阿什比提出后,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其理论体系不断丰富。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高职院校发展,对于促进高职院校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是有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的。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出大批具有生态化、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三)高等职业教育生态链

所谓生态链,是指在一定的生态位上由多要素构成的有生机和活力的复杂生命系统。高职教育的生态链,主要由国家与地方公办、民办、企业办等属性不同,本科、专科等层次不同以及专业类型不同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共同组成。这些院校以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人才培养为纽带,功能互补,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形成有机的高职教育生态链,高职院校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实施载体,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

1.高职院校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构成的特殊生物群落

根据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环境条件,高职院校可视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在这样一种开放系统下,高职院校内部各因子之间,与周围的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高职教育实体化从最初的实用性要求,逐步朝生态化方向变迁、发展和拓展要求,体现了社会系统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生态性需求。

2.高职院校生态系统又是一个能量开放系统

高职院校要维持正常运转,须不断向其中输入“能量”。高职院校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实践能力培养的集聚,则是以一种循环再生的方式存在,并在其人才培养转换过程中被学生所吸收,最终被转化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综合素质,重新回到社会,并为社会服务。

3.每一所高职院校都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

高职院校是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是由高职院校和它所在的环境等各方面的综合组成,即高职院校的自身定位、办学特色、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评价、社会服务、校企合作、招生就业等具体内容,并直接决定着高职院校生态系统的发展质量的优劣。

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

(一)教育生态化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所谓培养目标一般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约束条件,对教育活动的预期结果,即学生的预期发展状态所做的规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即人才培养的质量目标,就包含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标准、要求、规格和模式。要求所培养的人才在德、智、体、美、技等各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要体现一定的专业属性和职业特征。

(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为指导思想,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坚持终身教育理念,培养面向大众的,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全面发展,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使学生既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又能重点掌握本专业领域基本技能、并具有良好职业道德。

(三)总体素质培养是高职人才培养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的总体素质是指以完善人格,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以思想、理想、品德和情操为基本框架,提高人的全面素质。高等职业教育所实施的技术教育则强调培养学生技能为核心,毕业生的工作是将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变为现实,去解决生产实际的各种问题。同时,高职院校还通过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等教学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包括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安全与质量意识、竞争与创新意识以及团队精神等;高职院校重点培养学生的敬业守信、精益求精、勤勉尽责等职业精神,强调学生的独立、创新、敬业、诚实等精神,养成他们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操守。这是高职院校学生走向社会,应对各种挑战的重要素质。

2.培养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势在必行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中,人才培养生态化完全是一个过程,让生态教育理念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实现高等职业教化价值的手段;按照教育生态规律,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自我和谐与和谐他人的素质与能力是一种向度;并为其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生态化发展要求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即要回归教育的本质;要坚持高职教育的共性要求与学生发展的个体特征相统一,以学生个性因素为基础,以人的成长规律为准则,以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营造开放自由的教育环境。

3.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法治素质刻不容缓

在公民法治教育的各对象群体中,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成为法治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高职院校更应深入加强法治教育,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依法办事。

一是要改进大学生法治教育课程,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提高法治教育课程实效;二是要创新法治教育实践活动机制,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律律己的功能;三是要创设法治教育阵地,如建立健全学生申诉处理机构等;四是要优化校园法治环境,形成内含法治价值的大学文化环境,创建依法治校的制度环境。

四、教育生态学在高职教育运用中的几项原则

(一)高职教育生态化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坚持协调性原则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就其实质是人才培养有目的、高效率进行的内在要求。高职院校在建立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时,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质量控制内核,合理地选择目标体系要素,组织协调好各种有效力量,形成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

(二)高职教育生态化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坚持服务性原则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特定的职业性和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特点,高职院校在制订人才培养目标时,就必须要全面反映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将必要性和可行性有机相结合。

(三)高职教育生态化的人才培养必须强化校企协同育人的原则

高职院校要通过“引企入校、引校入企”等方法,拓展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促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增强高职院校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技能积累能力;同时,积极进行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现代学徒制试点。

(四)高职教育生态化的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要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

高职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是指按照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要求,对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和全面安排。高职院校要及时对课程内容进行,要体现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和时代的特征,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要紧紧结合社会实际、生产实践和灵活运用,与毕业生职业岗位“无缝”对接,并且尽快适应变化无常的职业环境,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五、结束语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大扩张、大投入、大发展,目前已经开始从外延式发展阶段进入内涵式、生态式发展阶段。今后,我国高职院校将以培育和提高核心竞争力为重心,以科学整合内部要素、优化配置内部资源为动力,挖掘自身潜力,提高管理效能,以提升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目标;外部要不断加强高职院校之间、高职院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信息公开,资源共享,公平竞争,实现高职院校的竞争性共生和差异化发展,共同构建高职教育生态链的全面性、完整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周远清.生态文明:高等教育思想体系重要内容[N].中国教育报,2013-10-28.

[2]丁刚.论高职教育的生态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14(5):58-60

[3]《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公告[EB/OL].(2014-12-08)http://.cn/web/articleview.aspx?id=20141205092335058&cata_id=N003.

[4]王牧华,靳玉乐.论生态主义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J].当代教育科学,2005(1):22-25.

[5]朱婕.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

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篇7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课下素质;评价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素质养成。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1]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再次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2]。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指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3]2020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发展素质教育,引导全党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推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高校该如何全面落实和党中央重要指示精神,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呢?

1课下、课上素质培养的概念

课上培养指的是传统意义上的通过课堂理论实践教学对学生进行的专业素质培养,这一方式侧重专业理论和技能等。课下培养指的是课堂之外的教育实践活动环节,侧重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培养。笔者认为课下培养和课上培养在育人过程中居于同等重要地位,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通过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一体化、实习实训一体化、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一体化,最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课下培养和课上培养都是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主战场。课下素质培养有着丰富的内容,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团活动、创新创业实践、学科竞赛等,涵盖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贯穿了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因此,课下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必要性不言而喻。

2课下素质培养评价机制:课下素质培养目标

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课下素质培养要立足专业实际,结合社会经济需求和行业发展特点,对标国际软件工程专业教育认证标准,对比课上素质培养目标形成课下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良好的人文社科素养、扎实的专业工程能力、较强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身心健康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是结合CDIO工程教育思想(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现、Operate—运作,CDIO)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而制定的,已有了4年的实践基础。在此理念下,软件工程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传授、技能提升,而是应更加强调学生人文修养、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个目标对学生的成长具有良好的导向激励作用,发挥着教育引导功能,实现了对学生成长的过程评价、结果评价。

3课下素质培养评价机制:课下素质培养方案

根据育人理念和课下素质培养目标,把CDIO工程教育理念引入大学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制定以CDIO工程教育模式为主线的大学生课下素质培养方案及测评细则,研发一套系统,构建CDIO大学生课下素质育人综合体系,实现大学生课下素质培养、学生成长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切实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第一,CDIO大学生课下素质育人综合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鼓励学生争取优秀、发展特长、开拓创新,引导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养各方面协调发展。按照新时代大学生培养和教育评价改革要求,课下素质人才培养方案分为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社科素养、身心素质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4个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下细化了12个二级指标和24个三级指标。根据培养目标我们明确了大学生课下培养的毕业要求,即经过4年的学习到毕业时需要达到的条件和标准: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正确的“三观”、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养成,较好的读、说、写能力,较强的团队精神,较好的身体素质和运动习惯,较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适应能力,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一定的公益实践经历等9项指标。方案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在大学4年对应两级指标综合设计了27大类的课下教育实践活动,囊括了思想教育、党团活动、日常管理、创新创业、文化艺术、社会实践、困难资助、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和社团活动等,这些既是对现有的教育实践活动的梳理和归类,又有根据方案和培养目标谋划设计的新形式的探索。第二,CDIO大学生课下素质育人综合体系将CDIO工程的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理念贯穿始终。构思(Conceive):根据大学生毕业时要达到的标准和软件工程专业特点、学生实际分解为9项毕业要求;设计(Design):根据毕业要求倒推培养标准,将培养标准分解为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24个三级指标;实现(Implement):把大学4年每一项课下教育实践活动与人才培养标准和毕业要求之间建立映射关系,通过入学教育让学生明白,毕业时课下素质要达到的标准以及大学4年所开展的每一项课下教育实践活动都是有明确规划和要求的;运作(Operate):对每个学生课下实践教育活动进行量化评分,以百分制计入学分,实现一生一档,通过配套线上系统运行,实现过程评价。第三,立足实际,根据课下素质培养方案编写了《CDIO大学生课下素质测评细则》共6章24条。这是方案实现、运作的具体过程,也是对方案设计理念的具体化。课下素质测评成绩以百分制计算,课下素质测评结果是评优评先、奖助学金评定、助学贷款、组织发展、就业推荐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应修学分很重要的一部分,与课上学分同时修满方能毕业,体现了评价结果的目标导向激励作用。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社科素质、身心素质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都有其对应的细化标准和基本达成度。思想道德素质基本要求是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无违法违纪行为;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有正确的自我评价和清晰的学习目标,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能遵守职业规范要求,守住底线。积极参加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从学习、社交和日常生活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人文社科素质基本要求是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每学期阅读社科类书籍并写读书笔记,完善知识结构;具备较流利、严谨的口语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主动维护集体和团队的荣誉,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提高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身心素质基本要求是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积极参加早操、课外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活动,体质测试成绩合格;积极掌握心理卫生的基本知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挫折耐受力、情绪控制力和社会适应力。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基本要求是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毕业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教育。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历,提高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动考取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具有志愿服务的经历,具备回馈社会、投身公益的精神;具有参加一定的社会活动和担任一定的社会工作的经历。课下素质培养实施细则中的具体要求通过课下素质测评来实现,这是对学生在校期间除专业学习之外各方面表现的测定和评价。设定的测评指标既是评价学生的基本依据,又是学生成长的导向目标。评价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取定量测评和定性测评相结合,过程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记实测评与民主评议相结合的方法,切实反映学生的课下素质状况。具体实施由院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负责,学工办主任、分团委书记和政治辅导员协调,班主任具体指导,以同年级同类别同专业为单位,学生评议小组具体实施。每学期测评一次并公示(第一次公示为纠错,如果有错误经查属实,改正后再进行一次公示作为最终结果)。每学期(年)经学生自评,经班级评议小组核查后,汇总报学院党委审定,由学生工作办公室报学生处备案。第四,在《CDIO大学生课下素质培养方案》和《CDIO大学生课下素质测评细则》的框架下,配套自主开发了《CDIO课下素质测评管理系统》,通过学院官方网站的主页上线供全体师生使用,经过近4年的实际运行,师生反映操作简单易行,界面简洁明了,能够很清晰看到自己在各个指标体系中的得分情况,对自己课下素质培养情况一目了然,较好发挥了激励鞭策和导向作用。该体系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养成的基本依据,又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导向目标,与课上教学实践改革相呼应,形成一套课下素质与课上素质一体化、课下教育与课上教育一体化,同向同行、双轨并行的综合人才培养评价机制。

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篇8

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教育活动。从广义上讲,凡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教育活动都是素质教育。从远古时代长辈传授狩猎、采滴野果的经验给下一代,到当今社会的各种各样有助于人的素质提高的活动,都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本文所论述的素质教育主要指学校(尤其是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其涵义是学校为完成一定阶段学生素质培养目标所规定的任务而进行的一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使我们的受教育者在走向社会前具备必要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基本素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小学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

一、素质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

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在于使人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素质教育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是人的素质得到可能和充分的发展,发展的方式应该是积极的、主动的,而不是机械的、呆板的。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就是设计出一个阶段特征明显、连续的素质培养目标体系,这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最后结果,是学生素质发展的质量标准,是实施素质教育、安排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评价素质教育工作的基本依据。因此,素质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体系是素质全面发展在中小学生成长阶段的具体化,是学生个体的素质发展目标。目标体系的构建,应该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依据人的素质的结构和发展规律,从特定的历史、地域和教育条件出发,在素质结构、育人方向和现实条件三个方面进行设计。

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理论性、技术性都非常强的工作,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工程。在目前,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必须从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提出的要求,结合各个特定的地区的实际进行。在价值取向上,要坚持促进学生个人发展与促进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在目标水平的把握上,要坚持全面自由发展的方向性与现实社会条件下人的具体发展的可能性的统一;在目标所涉及的对象上,既要重视学生群体的一般素质的发展,又要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重视每个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在发展的内容上,既要重视先天潜能的开发,更要重视后天素质的开发,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还必须坚持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这个总目标。在构建具体的素质培养目标时,必须坚持全面性,即必须包括学生将来适应社会要求和自身发展所必需的各个方面,同时必须注意各个方面素质的相互协调、和谐统一,以保证每个学生个体的整体最佳发展。避免不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去强求学生的均衡发展,也要避免由于重视某些单项素质的培养而轻视甚至忽视某些基本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的片面、畸形的发展。

基于上述理由,我们构建的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由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品德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素质六个一级素质指标组成,每个一级素质指标包括若干项二级指标。一级和二级素质指标,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彼此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素质要素构成具有不同的要求,具有显著的年龄特征和阶段特征。素质构成要素的一、二级指标以及他们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具体特征,构成一个阶段性特征明显、连续性强的素质培养目标体系。

身体素质:较强的体质,健康的身体。包括健康卫生概况、形态、生理机能、运动素质四项二级指标。健康卫生概况除一般健康要求外,还包括体育与卫生知识、锻炼身体的方法、健身和卫生习惯等要求。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适应紧张的社会生活和工作的保证,也是获得个人幸福的必要条件。身体素质是整个素质结构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载体和物质基础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全的个性。它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个性、健康人格五项二级指标。健康人格是指为预防人们在高科技、高竞争、高速度的现代社会中易患的各种心理疾病,而必须打好的早年心理素质基础心理素质是适应环境,赢得学习和生活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形成和发展人的智能素质、品德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的基础,在人的素质形成中发挥着调节机制。心理素质教育是被中小学教育轻视甚至忽视的一个工作领域,为使青少年的心理素质获得健康发展,很有必要确立其在中小学教育工作中的独立地位,建立学校有关体系,提高教育工作者素质,从而能真正按照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来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智能素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初步能力。包括语文、数学、社会(历史、地理),自然(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政治)、音乐、体育、美术、英语、劳动等二级指标。这是学生将来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迎接科学技术高速度发展的挑战的必备素质,是他们将来获得谋生手殷和发展自身的必要条件。

智能素质是人的素质的中心,是基本素质形成的智能基础智能素质的要素中,能力要素是重点之一。智能素质中的能力要求与身体上的运动能力、心理素质中的智力和特殊能力、品德素质中的道德能力、审美素质中的审美能力等共同构成了青少年基本素质的能力体系。

转贴于 品德素质:正确的政治方向、立尝观点和态度,基本的思想意识,初步的道德品质及道德能力。包括政治、思想、道德三项二级指标。这是一个合格现代公民最基本的条件,是做人的根本。品德素质的形成以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智能素质为基础,又受到审美素质、劳动素质的制约和促进。

审美素质,基本的审美知识,正确的审美观念,初步的审美能力。包括审美欣赏能力、审美表现能力(技法技能)、审美创造能力三项二级指标。良好的审美素质有助于人追求真善美,是青少年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的完美人格的必要条件。美育是中小学教育的薄弱环节,美育实施中不仅要加强艺术教育和挖掘各类课程的美育因素,而且整个教育工作都要体现美育的要求,使学生的审美素质得以不断发展。

劳动素质:正确的劳动观念,初步的劳动知识,基本的劳动技能,良好的劳动习惯。包括劳动观念、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四项二级指标。这是青少年将来参加社会劳动的基础,是其它素质的体现和运用。劳动素质一经形成又能促进其它素质的发展。中小学应重视和加强劳动教育,对青少年从劳动观念、习惯、态度、技能各方面进行培养,为他们将来成为合格劳动者打好基础二、“一基三元”:素质教育的内容体系中小学素质教育内容由“四个体系”组成。一是素质培养目标体系,二是素质教育工作体系,三是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四是素质教育保障体系。素质培养目标体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后三个体系是素质教育的三个层次的内容,?他们都建立在素质培养目标体系这个“基幢?之上,四个体系形成“一基三元”结构。

关于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素质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具体化,它规定了中小学校学生的具体素质结养规格和质量要求。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课程计划中规定的培养目标,就是教育目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具体化,它规定了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后的公民应在身心各方面素质达到的质量规格。

关于素质教育工作体系。素质教育工作体系是指为完成素质培养目标而建立的课程体系、教学工作体系等。素质教育工作体系决定于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素质培养目标体系对素质教育工作体系具有指导作用和支配作用,它支配着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影响着学制年限的确定、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写及教学方法的选用,它是学校全部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要以它为依据展开,一切素质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素质培养目标。素质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使得全体学生形成所既定的素质培养目标体系中的素质,尽量使得每个学生所形成的素质具备个人发展的特性,并在可能的条件下向高一层次素质水平发展。素质教育工作的途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采用那种途径、方法,都必须追求更有效地使学生素质得以形成和发展,具备较高的质量,有助于向高一层次素质水平发展,必须在提高学生素质形成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上下功夫。为此,要整体规划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使得教育教学工作牢牢地落在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这一核心上,对学校各项教育教学进行协调、优化,形成教育合力,达到最优的综合效果;要促进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形成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品德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素质诸素质的最佳结构。

关于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学校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是指对学生素质形成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以及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的质量进行考核、评估和评价的管理制度,它也是由素质培养目标体系决定的,因为素质培养目标体系具有检测作用和调控作用,学生素质培养目标也是素质教育活动的归宿,课程计划制定的好坏、教材编写的质量、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的运行以及教育质量的评估都归根到底要看它是否达到了素质培养目标。所以,学生素质培养目标也是检测学校素质教育工作和学校办学质量的标准。要以素质培养目标为标准对教育过程中的诸因素进行调控,使得素质教育工作有效向素质目标逼近,取消或减少不必要的活动,提高素质教育工作效益。对于中小学,应该建立学生素质发展水平的测量与评价制度、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监测制度以及学校发展学生素质能力的评价制度等相应的素质教育管理制度,以确保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的高效运行。根据各段学生素质培养规格的要求,选择其中的单项指标或以培养规格为基础设计综合指标,用于测量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状况,对素质发展的品质作出评价,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以学生素质形成与发展的水平与质量为依据,设计用于检查和评定教育工作质量的素质教育工作监测指标体系,用此指标体系作标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学校管理行为,评价学校素质教育工作。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