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现在自然环境的现状8篇

时间:2023-10-08 09:43:03

现在自然环境的现状

现在自然环境的现状篇1

关键词:生态补偿城乡边缘带自然资源保护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在2006年2月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国家提出了大力加强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和生态建设,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等相关要求,这就要求在生产生活中加强农村、城乡边缘地带的自然资源的重视和保护。

生态补偿(EcologicalCompensation)是当前生态经济学界的热点问题之一。实际上,我国早在1992年就开始探索生态补偿的办法,只不过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生态补偿关注的焦点是对生态环境加害者索取赔偿;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生态补偿的对象才更多转向生态环境保护者和建设者。

在实施方法上我国采取了许多基于生态补偿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其手段主要局限于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河流等上下游、矿区植被恢复等政策,按照国家确定的统一补偿标准,主要是以资金形式的补偿制度,用于补偿、恢复、综合治理人类活动给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造成的破坏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等。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的,是易于接受大城市的辐射、较为敏感的区域,是城乡互为渗透、城市化迅速发展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快速转变的地区。在该地区进行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可以防止城市中心地区与边缘区之间连成一片,并为城市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休闲游憩场所,最终为城乡生存环境维护和保护创造条件,也是切实落实建设新农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

由于近年来城乡边缘区已成为生态环境受影响最大的地区,这就要求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格外注意保护更容易受经济发展影响的城乡边缘地带自然环境。而同时在这些地区我国目前的自然生态保护手段较局限,且多已落后于时展要求,远远不能达到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根本目的。针对当前城乡边缘地带自然环境整体状况日趋恶化现象,我国对该区域的保护措施也主要只停留在各种行政、法律、技术、政策等政府宏观层面上,所采用的生态补偿等经济手段也仅局限于流域之间、区际之间横向转移支付。因此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强调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的当今,思考如何完善生态补偿理论并详细研究其在城市边缘区自然环境保护中的运用就显得尤为必要。

生态补偿理论及内涵特点

(一)生态补偿的定义及内涵

国内外对生态补偿有不少定义,但由于侧重点不同及生态补偿本身的复杂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在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及《21世纪议程》中表述为“在环境政策制定上,价格、市场和政府财政及经济政策应发挥补充性作用;环境费用应该体现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决策上;价格应反映出资源的稀缺性和全部价值,并有助于防止环境恶化。生态补偿意为对环境损失中因环境问题产生的所考察区域的环境要素数量变动、生态系统失衡与物种种类和数量减少而进行的对因环境问题造成的污染的补偿、恢复、综合治理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生态补偿现主要采取财政转移支付、相关项目支持及征收有关税收等方式。

(二)生态补偿操作的原则

1.协调及公平原则。人们的环境权及生存发展权应是平等的。但由于具体的环境问题会不可避免造成不同区域受到环境问题的不同影响,例如地处河流等不同流域以及城乡接合部等区域的人民不得不在产业发展时受到许多限制和遭遇不公平待遇,所以就需要依据协调和公平的原则采取具体方法来处理相关问题。

2.谁污染谁赔偿、谁受益谁补偿原则。环境污染是一种社会公害,自然资源环境状况也有产权应非“公共品”,污染者应有责任和义务对自己污染环境造成的损失作出赔偿;同样,环境受益者也有责任和义务对为此付出努力的地区提供适当的补偿。这一经济补偿费主要用于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恢复、更新,以保证资源的持续利用。

3.可操作性强原则。由于难以对环境状况及有关价值等缺乏定量,操作成本过高,现实操作性及实施持久性差,因此,生态补偿机制要将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结合起来,改革具体实施方法,保证生态补偿措施的有效性。

城乡边缘带自然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等自然资源低效利用、生态失衡难以逆转

长期以来,我国城镇的发展基本属粗放外延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受此影响最大的便是城乡边缘带。边缘带的土地资源在城市的急剧扩张压力下实现农地发展权的转移。同时农地闲置的现象在城乡边缘带也不鲜见,这些都使得原本可以发挥更大生态和环境效益的自然资源的低效利用,土地资源耕作效用的严重浪费,最终使得该区域环境恶化变快,过于相信自然的恢复能力也使得区域环境的生态失衡最终难以恢复逆转。

(二)工农业生产污染、居民点分布不规范

由于当前我国工农业生产主要以粗放模式增长为主,酸性物质、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质等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农药、杀虫剂、除草剂、化肥等残留物进入土壤渗到地下水中,引起水质、土质下降,当前许多相关工农业企业都建设在城市郊区,这些有毒物质污染的区域扩散,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并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居民点布局分散混乱,严重破坏丘陵岗地生态景观的和谐,引发了资源和环境危机。

(三)城市发展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城市发展所产生的污染通过大气、水体、噪音等向外扩散。某些污染物质在城乡边缘区扩散和迁移,以至于达到地下水、大气层的污染。同时,由于我国城市人口密度大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不仅占大量土地,而且也对该区域的土壤与水源等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损害,这些都破坏了城乡边缘地带的景观及生态环境。

生态补偿理论对城乡边缘带自然环境保护的意义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把该区域看作一个生态保持和发展的整体,并且从更长远的时间区间来看待和评估某种资源的“价值”。多数情况下将表现为城市范围内对欠发达郊区进行“补偿”,以便换取城乡结合部等城市郊区停止严重破坏生态的经济发展方式,获得城市及周边整体生态状况的优化。

(一)保护土地资源,扭转生态环境失衡

实行生态补偿可在相当大程度上改善农地环境,提高农地生态价值,保护珍贵的农地资源,维护农地环境。可以主要通过以政府财政投入等生态补偿手段给城郊区域居民补贴,用以补偿由于受到环境恶化而损失的利益,惩罚对环境造成较大破坏的损失,扭转由于城市化造成的城乡边缘区生态环境失衡现象,从而维护整体生态环境。

(二)改造居民点,激励工农业企业实现可持续生产

针对该区域不同环境状况采取各种奖惩措施,会对有关生产企业产生警示作用,刺激相关企业改进技术,采用先进生产方式,把保护环境和促进生产摆在同等地位,减少向环境排放的污染,同时能规范居民点分布,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最大程度上维护城乡边缘地带脆弱的生态环境状况。

(三)增强相关农户财力,协调整体利益分配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可有效调节利益分配格局。目前,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着一个地区相对欠发达地方牺牲、发达富裕地方受益,农村区域付出、城市地区受益等不合理现象。因此,急需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城市生态环境破坏者与城乡边缘区受害者之间的利益进行重新分配,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护该地区整体自然环境状况。

生态补偿理论在城乡边缘带自然环境保护中的运用

(一)科学确定生态补偿主体、补偿程度、补偿客体

确定城乡边缘区内受到自然环境污染破坏影响的区域,依据环境资源生态补偿主体的经济行为所产生的生态环境效益,主要对当地森林水源等为核心的环境进行翔实的调查与研究,考虑边缘区“当前”和“未来”的价值,运用环境质量评价和生态评价等技术手段分析环境影响状况并确定有关污染标准,得出较小地区的不同范围、不同时间的生态价值状况。针对各地不同的地理及自然环境状况,最终确立城市边缘区生态补偿受益者受益范围、时间、行业、领域和特定人群。

(二)改革补偿方式及途径

现有生态补偿方式比较单一,没有建立良性投资补偿机制。应明确划分城乡边缘区生态受益区和生态系统保护的提供地域,而资金渠道应以财政转移支付为主,同时也应以重大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及地方与相关部门补充为主要形式;探索排污权等环境权益的市场交易机制;充分发挥我国民间资金充裕的优势,拓宽利用外资的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城乡边缘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同时也可以尝试采取异地教育培训等其他形式来进行生态补偿。

(三)确定环境产权观并改革新的税费制度

强化自然资源是天然生成的,并非公共产品的的产权意识,尤其是城乡边缘区,建立在城市政府的领导下,政府与民众共同负责的边缘带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支持机制;防止滥用资源造成环境恶化,建立一支由多学科领域相关专家组成的社会化的生态补偿政策监管和评估机构队伍;采取相关生态税收等形式使得边缘区企业在生产时把自然环境的损耗纳入成本核算。建立区域生态补偿资金专用账户并实现专款专用,协调各部门与其他相关行业和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投入贴补,增强区域相关单位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新晨

(四)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等的监控及有关措施执行力度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等基础性支撑制度。考虑逐步建立起各级政府的综合保障体系。通过引入法律手段加强边缘区生态保护立法。以立法形式确立完善的统一的生态补偿机制。制定特定地区的专项生态保护实施条例,在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中,对政策实施在各户或各业的真实效果进行监控,以尽可能做到按质按量资金补偿到位。同时,将补偿资金如何直接发给参加建设的农户和企业,而不能分地区进行补偿。

现在自然环境的现状篇2

关键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环境规划;环境污染;自然资源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村在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领域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农村地区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农村人口人均收入逐年提高、农村社会保障逐步完善、农村人口精神文化生活日趋丰富以及环境保护投入逐年增加等方面。因此,我国农村发展所实现的成果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更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状况、提升农村人口幸福感的重要推动力量。反过来说,逐步克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所遭遇的困境并逐步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农村发展以及实现现代化等方面同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此,文章首先从人居环境规划、环境污染、自然资源以及基础设施等四个方面分析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的对策建议,为提升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水平提供思考。

二、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

我国农村人居环境虽然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阻碍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的障碍,其中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为首要问题。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之所以成为首要问题,原因在于其不良影响的系统性、全局性以及广泛性。系统性是指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会导致农村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建设布局杂乱无章,不利于农村人居环境的进一步发展。全局性是指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不仅导致现阶段建设无法取得预期成果,更会对未来的农村规划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往往导致“空心村”等问题的出现。此外,广泛性是指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的不良后果不仅涉及单一人居环境发展部门(环保部门、医疗保险部门等),更涉及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方方面面,即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的影响是广泛的。

(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的首要问题为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问题,由于其影响的系统性、全局性以及广泛性,许多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方面受其影响,环境保护方面为其中之一。因此,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还存在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具体而言,环境污染问题是指涉及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的各方主体的环保意识淡薄,在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方面难以落实环保行为,往往导致各种类型的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光污染等)。根据统计年鉴数据,目前我国60%以上的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且农村地区每年有超过2500万吨的生活污水直排,这不仅影响农村地区人口的环境质量状况,更会对居民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三)自然资源浪费严重

除了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以及环境污染问题严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还存在自然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具体而言,自然资源浪费严重是指包括水(河流、湖泊等)、空气、煤炭等在内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过度开采或使用自然资源无疑是不可持续的,不仅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恶劣影响,而且会阻碍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发展。换句话说,在自然资源既定的条件下,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需要遵循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既不能阻碍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不能造成资源浪费、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的出现。以农业生产为例,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都采用漫灌的方式进行浇灌,并未采用滴灌等节水技术,造成农村地区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四)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环境污染问题和自然资源浪费严重问题虽然各有侧重,但是两者也存在共性,即两者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中都涉及自然环境部分,而较少涉及人文环境部分。显而易见的是,进一步探索农村人文环境困境同样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因此,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还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问题。具体而言,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设施、教育基础、医疗保险、社会保障、文化环境等方面,即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涉及农村人口生活的方方面面。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不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具体可以总结为出行难、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以及娱乐难等问题。因此,如果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在改善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过程中没有足够重视完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话,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与发展就无从谈起,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难以进行。

三、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的对策建议

(一)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为根本建设环保农村

由于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存在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浪费严重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在改善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关注以上问题的破解。具体来说,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的首要举措为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为根本建设环保农村,即环保农村建设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首要环节。统筹城乡发展划是指改善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需要和城镇化、工业化战略相结合,尤其需要重视顶层设计与制度完善过程,为环保农村的建设提供保障。其中,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为根本建设环保农村需要坚持规划先行、重点协调、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还需要以构建开放型规划体系为目标,能够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调整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战略。

(二)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核心建设节约农村

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不仅需要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为根本建设环保农村,还需要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核心建设节约农村。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环保农村为农村人居环境状况改善的第一层次的要求,节约农村是指各农村人居环境涉及主体在农村生产生活中能够节约自然资源和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是农村人居环境状况改善更高层次的要求。在此过程中尤其需要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核心,提高人们保护农村环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相关举措包括农村文化讲坛、科普知识下乡、农村环保课堂等活动,从而营造人人关心环境、个个参与节约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三)以构建农村人居环境联动机制为手段建设可持续发展农村

最后,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还需要以构建农村人居环境联动机制为手段建设可持续发展农村,即可持续发展农村是农村人居环境状况改善最高层次的要求,也是最终的发展目标。其中,建设可持续发展农村尤其需要注重农村人居环境联动机制的建设,由于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并非一个简单的工程,而是一个多元复杂的系统,因此农村人居环境联动机制能够扩大战略视野、提高建设效率以及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发展质量。尤其需要注重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在此过程中的功能以及作用,通过发挥不同参与主体的联动功能,从而实现“1+1>2”的效果。此外,农村人居环境联动机制不仅要求参与主体间的联动,更要求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战略层面的联动,包括经济发展规划、环境保护制度、政府财政投入政策等在内都为农村人居环境联动机制涉及的范围。

四、结语

综合全文,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不仅有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农村发展,更有助于提升农村人口的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对农村的建设乃至全社会的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在改善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过程中的首要问题为认识、理清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尤其需要关注人居环境规划、环境污染、自然资源以及基础设施等四个方面的影响。此外,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并非一朝一夕之事,社会各界都必须提高认识并做出坚持不懈的努力。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在改善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过程中需要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为根本、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核心,以及以构建农村人居环境联动机制为手段,从而实现环保农村、节约农村以及可持续发展农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蒋淑玲,王宏波.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以湖南省衡阳市为例[J].农业经济,2010(05).

[2]李伯华,窦银娣,刘沛林.基于人居环境建设的农村环境教育模式研究――以衡阳市珠晖区酃湖乡双江村为例[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03).

[3]李伯华,杨森,窦银娣.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的居民满意度评价及其优化――以衡阳市珠晖区酃湖乡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2(06).

[4]李伯华,曹冬,杨森.城乡边缘区农户家庭就业空间行为模式及机制研究――以衡阳市珠晖区酃湖乡4个样本村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2(03).

[5]仰和芝,孙昌勇.农村居民的人口学特征与有效实施农村环境教育的关系探讨――以江西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30).

现在自然环境的现状篇3

环境评价不仅可以为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定量依据,也对区域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近年来,环境评价研究已成为学术界和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但评价单一多侧重生态环境方面,对历史文化遗产类区域环境整体状况的定量评价尚显不足。目前,RS与GIS技术的发展与结合为区域生态环境调控以及定量评价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研究手段[2-3]。马荣华等[4]以植被分布图、土壤侵蚀图及TM遥感资料为信息源对海南岛进行了自然生态环境评价;张秀英等[5]借助Arc/Info的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了陇中黄土高原潜在生态环境评价研究;江振蓝等[6]借助ENVI软件的支持,利用TM遥感数据提取福州市生态环境评价因子,构建了福州市生态环境遥感评价模型;王磊等[7]对海岸地带进行了健康生态系统评价。分析发现,这类评价研究缺乏对人文环境价值评价的关注,而针对京杭大运河这一特殊遗产[8],应以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并重。因此笔者利用RS和GIS技术,结合相关数据,构建了综合环境评价指标和体系,对北京市域范围内通惠河和北运河周边2km范围区县进行环境评价,以期为运河全线区域环境的整治、保护、可持续发展及大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运河水系的范围包括北京崇文区、朝阳区和通州区的一部分,总面积为1394km2,其中运河本体面积为4.4km2(以下简称为运河地区)。北京地区位于华北平原西北边缘(115°25'~117°30'E,39°26'~41°03'N),南北直线距离170km,东西直线距离160km,全市总面积16410km2;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量年际间变化较大,年平均降水量516.4mm。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山地属太行山脉、北部山地属燕山山脉、东南面向华北平原。京杭大运河北京段水系包括通惠河和北运河两段,通惠河是整个京杭大运河的最北段,北运河与通惠河相连,水源均来自于北京昌平区的温榆河等诸多河流。研究北京地区运河沿线环境评价范围遵循运河保护规划单位划定的保护范围,评价范围为运河本体及周边2km,评价总面积为266km2。 1.2数据源及信息处理 研究区数据源为:(1)遥感数据。选用2006年9月全色波段为2.5m×2.5m,多光谱图像为10m×10m分辨率的SPOT5卫星遥感影像,该影像分辨率高,色彩信息丰富,有利于地物的判读。采用RS与GIS相结合的方法,以1∶5万地形图为基准对遥感影像进行图像配准、几何校正和解译,获得土地利用/植被覆盖数据。(2)土地退化数据。根据北京市林业局2006年的土地沙化面积数据和北京市水务局提供的水土流失面积数据得到。土壤侵蚀的类型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侵蚀,对于北京来说,土壤侵蚀情况相对较小,仅有轻度和中度侵蚀。(3)北京市区和通州的水资源量、降雨量等数据。由北京市环保局和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提供。(4)遗产数据。包括元、明、清3个时期的文物数据和课题组实际测量的遗产数据[9]。(5)经济数据。包括航运数据、旅游数据等,均从统计年鉴和其他统计资料获取[10]。信息处理方法为:(1)将收集到的各类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数据进行基本处理,建立基于GIS的北京运河沿线地区的综合环境评价专题数据库,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土地退化、环境质量、不同年代遗产、航运统计资料、旅游统计资料及社会经济数据库等;(2)统一各种地图数据的投影方式和坐标系统,根据环境评价的指标,利用ArcGISS9.3程序对遥感影像进行目视解译,提取土地利用类型数据。 1.3综合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目前,京杭大运河环境价值评定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文献[11-12]中从水利、建筑、遗产、景观等多维角度强调了运河的价值。结合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和遗产类价值评价特征,针对运河这一复杂的特殊体,笔者强调了京杭大运河的生态价值、遗产价值、经济价值和景观休闲价值,提出了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和人文环境评价体系,较全面地概括了运河这一兼具自然和人文特征的线性遗产的环境评价指标。以生态、人文环境评价指标为基础,构建了京杭大运河沿线区域的综合环境评价体系(表1)。在这里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及气候资源,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过程中引起的自然环境本身的变化,也可以称为自然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对,人文环境是指由人为因素带来的社会环境的变化,往往蕴含人们的某种态度、观念和认知等。 1.3.1生态环境及人文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其评价需考虑多要素的影响。结合北京地区生态环境的状况,分要素指标权重和总权重的确定依据为HJ/T192—2006标准[13]。笔者采取以遥感数据作为主要数据源,选取生物丰富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和环境质量指数5个指数构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表1)。人文环境同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方面较多。具体到京杭大运河这一特殊的线性遗产,在查阅众多文献和广泛征求文化遗产研究领域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京杭大运河的现状及历史地位和作用、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标准的要求,参考遗产价值评价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14],选取遗产价值、经济价值和景观休闲价值3组目标层及10项因素层指标,建立了人文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表1)。目前,关于人文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的确定尚无标准参考,因此,文中人文环境总权重的确定参考生态环境权重确定方法,分因素指标权重的确定依据专家打分、发放问卷调查、现状调查数据及文献统计数据结合层次分析法综合评定来确定。 1.3.2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及环境评价模型的建立 (1)评价指标的标准化。由于各类专题数据的性质不同,无法进行直接比较。为使各类数据间具有可比性,须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该研究采用极差标准变化对数据进行处理。(2)环境评价模型。通过对各类数据进行标准化和量化处理,采用多级加权求和的方法来实现运河沿线区域环境的定量化评价,结果代表区域综合环境评价指数。(3)综合环境评价方法。整个数据库包含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多个环境综合评价数据,对每个参评因子进行环境相关评价,计算每个区域的综合评价指数。参照文献[13],生态环境评价指数的阀值范围为0~10;对人文环境评价的数据进行标准化,依据生态环境标准,其评价指数的阀值范围也确定为0~10,两类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阀值为0~20。综合评价指数越大,环境质量越好。为便于比较,对评价指数进行分级处理,将综合环境状况划分为5级,即好(15.1~20.0)、较好(11.1~15.0)、中等(7.1~11.0)、较差(4.1~7.0)和差(0.0~4.0)。不同等级的环境状况指数体现环境状况的区域差异性。#p#分页标题#e# 2结果与分析 2.1北京地区京杭大运河沿线生态环境评价分析 将遥感影像解译得到的土地利用数据、结合土地退化数据及环境质量数据,经过公式(1)标准化处理后分别带入公式(3)及分因素公式,求出北京地区京杭大运河沿线2km范围内的生态环境评价现状指数(图1)。由图1可知,北京地区运河沿线的生态环境评价指数平均为4.44,分布范围为2.86~5.25。评价结果在各等级中分布主要集中在第Ⅲ等级区和第Ⅳ等级区,说明运河沿线地区整体生态环境状况一般,整体处于中等以下水平。从区域角度而言,通州地区的环境状况要好于市区,除土地退化指数外,其他各项均是通州高于市区。生态环境略好的区域是通州,属于第Ⅲ等级,通州地区位于北京郊县,地势平坦,水网密度高,植被覆盖率高,生物物种丰富,环境质量较好,经济一般发达;环境状况较差的是北京市区,属于第Ⅳ等级,市区经济发达,城市建设速度较快,土地退化现象严重,人口增长明显,整体环境质量较差,生态环境压力较大。 2.2北京地区京杭大运河沿线人文环境评价分析 将人文环境相关因素的数据经公式(1)标准化处理后分别带入公式(4)、(5),求得北京地区京杭大运河沿线2km范围内的人文环境评价现状指数,如图1B所示。北京地区运河沿线的人文环境评价指数平均为2.72,分布范围为2.42~2.84。评价结果在各等级中分布主要集中在第Ⅳ等级区,说明运河沿线区域整体人文环境状况较差。北京地区京杭大运河的历史起源于元代,历经明、清到现代,运河沿线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可以说沿线区域的遗产价值较高;但20世纪60年代以后,济宁以北段运河断航,北京地区的运河失去了航运功能,除北运河丰水期可以发挥输水、灌溉功能外,通惠河大部分河段枯水季节已经干涸,仅作为城市的排污河。另外,因水源不足和运河本体状况较差,北京市对运河沿线区域的旅游、景观功能的开发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人文环境压力也较大。从区域角度而言,通州地区的整体现状要好于市区,首先区域内运河本体水利工程的科学价值较高,沿线文物密度高;其次区域内水网丰富,有利于沿岸经济发展;通州地区除注重城市开发建设外,也注重加强运河沿线旅游、景观功能的开发。 2.3综合环境评价分析 将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评价现状指数带入式(2),求得北京地区京杭大运河沿线2km范围内的综合环境评价现状指数如图1C所示。北京市运河沿线的综合环境评价指数平均为7.16,呈正态分布,分布范围为5.28~8.09。环境评价结果在各等级中分布主要集中在第Ⅲ等级区和第Ⅳ等级区,其中第Ⅲ等级所占的比重最大,为66%,第Ⅳ等级为34%,而第Ⅰ、Ⅱ等级均为0。说明北京市运河沿线的环境综合状况不好,大部分区域处于中等以下水平。从区域分布看,通州地区的综合指数高于市区,整体环境状况略好,但仍处于中等以下水平,评价结果与实际调查情况基本相符合。因此,从区域格局来看,北京地区运河沿线区域各项指标的环境评价结果均是东部高于西部,形成了由郊县向市区逐渐降低的态势,局部略有差异。值得注意的是,通州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但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环境综合评价结果处于中等;市区经济发展水平较快,但人文环境,自然条件相对薄弱,环境评价结果处于中等以下。由此可见,各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及人文环境建设均与区域环境综合现状有较强的相关性,某些情况下,还可以成为关键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环境综合评价结果,也影响着环境现状的空间分布。 3结论 (1)北京地区运河遗产沿线的环境状况整体一般,大部分地区综合环境状况指数处于中等以下水平;区域格局上呈现从通州远郊区县向市区逐渐降低的趋势。近年来环境的变化与人类活动有较强的相关性。须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加强运河沿线区域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改善与建设。 (2)对京杭大运河遗产综合环境价值进行定量评价,且系统提出了历史文化遗产类环境评价的构成要素及评价模型。在原有生态环境评价基础上,增加了人文环境评价。从生态和人文两个角度对运河遗产进行评价,涵盖生态环境、遗产价值、经济价值、景观价值等多项因子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全面地反映运河类遗产的环境现状的特性,且提升了环境评价结果的真实度;将历史文化遗产纳入环境评价模型,对于京杭大运河环境保护、开发与申遗具有重大意义。 (3)对运河北京段沿线2km生态和人文环境状况指数在区域内的平均分布开展研究。未来拟在空间分布上继续开展以生态环境保护、遗产空间分布及旅游为目的的京杭大运河沿线遗产点、旅游线段为对象的生态和人文环境状况指数的综合评价。

现在自然环境的现状篇4

关键词:生态修复技术;现代园林艺术;应用

我国一直在研究有效解决环境资源以及水土流失问题的方法,生态修复技术实质上是一种结合实践总结得出的有效方法。将生态修复技术应用在现代园林艺术中,可以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其原理规律,从而实现最佳的生态修复状态。

1 生态修复技术概念

当前,我国管理园林的相关人员进行了自然的规划以及设计,整个过程始终遵循基本的生态修复理念。在构思以及规划之后,应用合理以及科学的生态修复技术进行设计,设计内容主要包含以下3个方面:①在修复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需要保障生态自然体系的和谐性以及稳定性。②在修复自然生态环境的过程中,需要保障生态自然体系拥有多样化的自然物种,维持均衡的生态体系。③需要更加合理化地规划自然环境结构,合理地调配好存在于生态自然环境中的各种生物,较好地维持自然生态之前的风貌,防止发生环境衰退等问题。为了让生态保持均衡状态,恢复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就应遵循相关的科学管理原则,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更好地改善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并且在恢复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有效地发展以及提升自然环境。

2 生B修复技术在现代园林艺术中的应用

2.1 生态修复技术与现代园林艺术的关系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园林的设计与建设也日益增多。我国园林艺术逐步提出“城市园林生态化”这一理念,但是随着资源过度地开发和环境破坏程度的增加,使得现代园林环境不断恶化,因此,生态修复技术应运而生。

2.2 应用时遵循的原则

一方面,更加全面地看待生态环境问题,在规划环境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规划的方法以及原理是否符合实际状况,还需要更加密切关注以及重视当前的设计项目,项目设计的理念需要和国家政府的理念保持一致,同步发展环境。

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绿化面积,提高修复生态水平。目前,全球气温正处于持续上升的状态,但是植物借助光合作用能够将空气中的CO2转换为O2,因此,增加绿化面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绿化面积的大小和生态修复的水平有着紧密联系,然而由于我国近年来利用土地的面积越来越多,亟需找到有效方法扩增植被绿化面积。

与此同时,在规划植物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借助空间优势完成这一目标,合理分布空间以及分配植物,增加绿化面积。此外,针对不同环境状况可以应用合理的措施,在修复生态环境时,设计者应针对规划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修复措施。例如,居民区、工业园区以及街道绿化等,在规划设计街道时,不但需要考虑生态修复效果,还需要考虑到城市的整体视觉效果,以此制订更加合理的设计方案。在规划设计工业园区时,需要针对环境污染等实际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在规划设计居民区时,需要构建和谐氛围以及减少环境污染。

2.3 具体的应用方法

在开展实施修复现代园林艺术前,首先应熟练掌握生态修复技术应用特点,使得其更加符合实际要求。在现代园林艺术中,有效应用生态修复技术的具体方法有以下3个:

2.3.1 排水方面。当前很多绿化主要是借助排水设备以及地表排水发挥其排水功能。在规划排水设施的过程中,一般会种植大量植物,以缓解水流对地面的影响。在铺设排水设施时,需要在适当的位置应用挡水工具或种植铺地植物,降低水流速度,更加有效解决出现的问题。

2.3.2 水景护坡方面。实际操作过程中,就是在水景护坡中增加能够靠边岸的水面,借助护坡以及驳岸更好地保护坡面。护坡上一般选用各种性能的植物进行栽培,避免出现水流渗入等不良状况。

2.3.3 设置道路方面。一般选用多种防护效果较好的植物进行混栽,可以避免出现水土流失的情况,以更好地保护路面。

现在自然环境的现状篇5

关键词:城市绿化建设;城市生态环境

在国内外研究中发现,不管是城市生态平衡,或居民生活环境,或城市现代化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均提出城市绿化,需重点改善生态环境,使美化景观与经济发展效益得以充分发挥。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城市规划设计经验,主要分析加快城市绿化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内容。

1城市绿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分析

从1960年开始,社会发展注重重工业发展,资源逐渐短缺,环境恶化问题日益凸显,能源危机逐渐加重。在城市生活的局面,肺癌、支气管癌等城市疾病发生率日益提高。处于该种状况下,人们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最终受害者是人类,人们也无法脱离生态自然的保护。所以,在近几十年来,城市绿化得以快速发展,我国环境绿化经历了诸多阶段:在古代,自然园林是供狩猎使用,私家园林、皇家园林是供贵族观赏使用。在19世纪末,随着城市环境急剧恶化,政府征收土地开辟绿地,是供居民使用,在亚欧各国掀起了公园运动。

2城市绿化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

从1990年开始,我国许多城市着手开始绿化建设,绿化建设出现了历史,能够明显改变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环境,绿化建设呈现良好势头。然而,在城市绿化进程中,因意识不强且观念落后,设计感不强,缺乏绿化特色,加上养护管理不合理,使得城市绿化处于一种无序、不合理状态。另外,还有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主要表现如下:

2.1人均绿化面积少

由近几年可看出,我国绿化前景不乐观,各城市绿化状况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且南北城市存在较大差异。在2009年末,我国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8mz的城市少于20个。随着开发区绿地增加,郊区绿地逐渐增加,我国城市绿地面积逐渐减少。

2.2绿地面积严重缺乏,城市绿化建设规划不合理,缺乏系统园林配置

未结合实际情况,实施针对性绿化建设,绿化建设的文化氛围、艺术层次,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在园林建设中,未考虑居民享受、使用与休息的休闲环境建设,与自然景观融合度不高。

2.3开发商重视开发效益,未立足可持续发展角度进行绿化建设

在我国城市绿化建设中,许多开发商注重眼前利益,将城市绿化工程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所以,使得环境被肆意开发,破坏了最初合计规划。所以,政府需强化引导力度和监管力度。

3我国城市绿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在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忽略了城市环境。而鸟语花香、绿色自然的生存环境,是居民向往的居住生活。现阶段,在城市建设中,绿化建设受到政府部门关注。人居环境好坏,需依靠绿化建设。

3.1树立整体性与系统性观念

无论城市哪个角落,均属于城市整体的一部分,在绿化建设中,需立足城市整体角度,考虑局部因素。在城市绿化中,立足城市整体角度,开展园林绿化建设。

3.2建立集中性园林绿地

尽量利用城市特殊因素、有力因素,建立集中性园林绿地,使园林绿地呈片状、线状或环状。若城市用地紧张,政府不能过度依靠开发商,需尽量利用目前条件,开展绿化建设。在绿化建设方面,需节约土地开放,提高土地集中利用率,为城市建设提供环境依托。现阶段,北京、上海、沈阳、宁波等城外郊区,均逐渐向室内延伸绿地,特别是沈阳,非常注重生态建设,已完成片状环境绿化。截至2010年底,沈阳市区整个绿化覆盖面积为9750hm2,公园绿地面积3018.32hm2。对于沈阳城区绿化,其覆盖面积大于50%,绿化覆盖率达到4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大于17%。在南方,上海外滩、昆明大观河等,为城市绿化提供了良好环境条件。

现在自然环境的现状篇6

【关键词】环境保护;严重;可持续发展;环保意识

引言

环境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想要更好地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就需要认清当前所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找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基于此,本文就对我国环境保护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思路进行有效探讨。

1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分析

虽然我国经济近些年来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之而来的是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人类发展历史已经表明: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的方式是不可取的,是无法真正实现人类社会的进步。想要真正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就需要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个方面。先发展经济后治理污染的路子并不是促进我国进步的最好途径,反而是一种错误的方式。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需要更多的能源,这使得我国需要加大能源开采的力度,这势必会对我国环境带来问题。再加上当前人们的环保意识较差,公众参与环保活动的途径和次数都是不足的,环保相关制度的缺失,都使得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无法有效开展下去,而我国的环境问题仍然较为严重。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成为了当前的重点工作,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础。由此可见,环境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2 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

虽然我国近些年开始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防治环境污染,加强对资源的利用率。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国的环境问题仍然非常突出,这是非常不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无论是对资源的保护,还是对污染的治理,两个环节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下面就从我国资源保护的现状和污染治理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

2.1 资源保护现状

我国的水资源浪费问题和污染问题都非常严重,而在对水资源进行管理时存在着管理权责模糊,管理效率不高的问题,且缺乏有效的法律依据,很多公民缺乏节水意识。对于矿产资源的保护来说,其保护现状也不容乐观,我国近些年大力开展煤炭开采,对矿产资源造成了破坏的浪费,矿产资源保护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漏洞,无法对矿产资源进行有效保护。此外,我国对森林与草原资源的保护也不容乐观,虽然我国陆续颁布了多部法律,但是因为立法以及执法过程中存在很多的漏洞,使得我国森林和草原生态正受到日益严重的破坏,保护森林和草原资源迫在眉睫。

2.2 污染治理现状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这个背景下,我国的工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可随之而来的就是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可以说,我们生活中无时无刻都有环境污染事件的出现,比如工厂排放出各种有毒的液体和气体,汽车每天都在排放大量的尾气,生活中的废水污染了河流、湖泊等等。毫不夸张地说,地球每天都在承受着人们的污染。

面对日益严峻的污染问题,我国开始加大管理和保护力度,颁布各种法律,积极进行宣传。但是我国目前对污染的治理还远远没有达到人们预期的目标。首先,我国立法仍然缺失,且缺少从根本上保障公民环境权的法律,这使得环境保护工作无法可依。而在执法环节,往往是凭借着政府的行政权力来实施环境污染的监管工作的,这使得民间力量并不能得到有效发挥,这使得我国对环境监管的工作不能有效开展。从公民角度来说,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公民的环保意识还不是很强,个别人十分看重经济发展,认识不到环境的重要性。很多人甚至在日常生活中都无法做到自觉履行环保意识,更别提实施自己的监督义务去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监督了。正因为如此,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仍需加强,仍然需要所有人共同的努力。

3 我国环境保护的未来发展思路探讨

基于环境保护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考虑到我国当前存在的一系列污染和破坏环境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性建议。

3.1 建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有利于弥补国家环境行政管理的漏洞。环境问题具有复杂性,政府的公共事务也日趋繁多,这使得政府的环境管理不可能面面俱到,难免有遗漏之处。为了保证国家对环境的管理目标得以实现,借助社会中介组织和个人的力量来补充国家力量的不足在现代社会就显得很必要。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还有助于监督环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提高依法环境行政的水平。

3.2 完善环境行政公开制度

环境行政公开制度是实现公民环境知情权的需要。环境知情权又称环境信息权,是国民对本国乃至世界的环境状况,国家的环境法律法规,国家的环境管理状况以及自身的环境状况等有关信息获得的权利。这一权利既是国民参与国家环境管理的前提,又是环境保护的必要民主程序。环境行政公开制度要求政府公开各种环境信息。这里的环境信息包括公共信息和个别信息,前者是指向全社会的环境信息,如环境法律法规,环境状况公报,空气质量周(日)报等,后者指只有在公众提出要求的情况下才提供的个别信息,如某个污染企业的排污数据。

3.3 完善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制度

为了提高环评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应充分利用当地的报纸、电视、广播等渠道来宣传公益事业和活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公众什么是环评、在环评公众参与中采取何种方式、何种渠道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要帮助公众避免孤立地看待问题,既要让他们了解不利的一面,也要让他们了解有利的一面,包括项目建设的背景、对当地发展经济的意义。同时还要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环评公众参与机制,对公众参与的方式、对象、步骤、内容、时间阶段、参与的深度和广度等作出具体的规定或建议,并落到实处。

4 结语

环境保护问题关系到我国能否一直又好又快地发展下去,关系到我国未来发展能否持续下去。因此。我们一定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而想要真正保护环境就需要进一步完善立法和执法,同时鼓励公众都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或事业中来。只有所有人民共同努力,我国的环境才会得到最有效的保护,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才会更有效、更长久。

参考文献:

[1]吴卫星.环境权法律化实证研究――兼议我国环境权研究的几个误区[J].青海社会科学,2006(3).

[2]王丽丽,秦志敏.山西省环境执法对策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

现在自然环境的现状篇7

【关键词】环境工程 防治 保护

我国总体的环境形式仍然不容乐观[1]。很多地区的环境治理工作进展缓慢,甚至还有一些地区没有意识到环境工程的重要性,仍然片面的追求经济发展,忽视环境保护工作。因此,我们要重视环境工程,完善环境保护的策略。

1 环境工程的现状

1.1 环境保护起步晚

新中国的成立历经百年战火,百废待兴,追求经济发展深入人心。正是这种对经济发展的狂热追求导致国家和社会对环境保护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以牺牲环境保护来追求经济的发展。在这种前提下,我国的自然环境受到极大的破坏。自然环境由于其特有属性导致其破坏容易,保护难,恢复更难。因此。尽管目前我们已经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但是由于环境保护起步较晚,环境已经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想要在短时间内恢复环境状况或者改变环境保护的观念,都是不现实的。因此,我国环境工程的发展仍然面临极大的困难。

1.2 空间差异大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差异较大。东南方向靠近海洋,南方属于亚热带气候,而北方又是极其寒冷的,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以及大戈壁,这些情况迥异的特点为环境工程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我们无法统一使用我们的环境政策,需要根据各个地区不同的环境状况来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在这样的前提下,要想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就需要我们进行大量的实地考察工作,既极大的增加了工作量,又为政策的制定和实行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1.3 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尽管我国经济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加上由于长期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观念人心以及一些人的鼠目寸光,我们的环境保护工作很多都没有落实到实处。尽管我们国家推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发展策略,但是我国国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仍然不强,很多时候潜意识里仍然会忽视环境保护工作,仍然不会真正为环境保护付出努力和代价。在这种情况下,思想上不够重视就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行动,我们在发展环境工程的时候就会不够用心,导致事倍功半。

1.4 收效期较长

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短期内我们很难看到十分显著的成效。一方面,企业的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如果资金投入无法得到回报,那么轻则影响企业的发展,重则会导致企业破产,这就导致很多企事业单位为了追求业绩,无法投入太多的资金和精力去进行环境工程。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为了业绩,如果短期内无法得到效益增加政府业绩,相关部门就会隐瞒实际的环境状况,或者在进行环保执法的过程中大打折扣,在经济发展面前无法做到执法必严。环境执法问题存在较多的不足[2],是影响环境工程发展的重要方面。

1.5 相关政策和技术不够完善

我国环境工程的起步较晚,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在很多细节方面仍然存在不足,而对有关技术问题的研究也还不够完善,对很多技术难题都没有办法解决。特别是我国一些环境条件恶劣的地区,更加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去研究。同时,由于早期环境破坏严重,很多地方的问题凭借目前的技术还无法解决。因此,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技术的不完善,为环境工程的发展带来了很大麻烦。

2 环境工程的完善策略

2.1 完善相关的法律政策

法律的支持是环境工程发展的坚实后盾,只有完善的法律才能为环境工程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才能为环境工程的发展提供指导。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完善相关的法律政策,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发现我国环境法律的漏洞,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环保法律,同时加大执法力度,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环境工程的健康发展。

2.2 政府加大资金和人才投入

环境工程收益慢,而资金投入比较高,如果一味指望企业单位是不现实的,因为企业存在的目标之一就是利润。为此,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来支持环境工程的发展,保证环境工程的顺利发展。另外,政府需要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到环境工程的研究中去。无论是管理层面还是技术层面,我们都需要大量的人才,同时希望能够通过质量和数量来弥补时间上的不足。在中国,政府是最具有号召力的,因此也是最有能力完成这项工作的。

2.3 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

加强环保宣传工作,让环境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这为环境工程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氛围。环境保护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某一个人就能够完成的事情,它需要我们所有人一起努力,大家共同为环境工程的发展提供支持。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特别是新媒体渠道,将一些环境现状以及环境工程发展的要求传达给公众,同时从一些细节方面来指导公众支持环境工程的发展,只有这样通过所有人的努力,我们才能保证环境工程的快速健康发展。

2.4 改变环境评价制度

由于环境工程的投入与收益无法达到满足企业发展和政府部门对业绩的要求,所以才会引发一些落实环境保护政策的问题。我们无法改变环境给我们的回馈,但是我们可以改变环境评价制度,从多方面、不同的层次来评价环境工程,将环境投入通过一定的方式转化为企业的收益和政府的业绩。例如,我们可以将企业对环境工程的投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打分,然后根据这个分数来对企业其他方面提供便利,例如税收或者银行贷款方面提供一些优势。对政府业绩的评价也是如此。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和地方政府部门的积极性,才能更加尽心尽力的为环境工程的发展服务。

3 结语

环境是关系我们未来发展的大事,从长远的角度来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我们既要保证经济效益,又要保证环境效果[3],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不能放弃对环境工程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努力克服环境问题,从政策、技术、管理等各个方面发展环境工程,大力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文军.环境管理的发展与实践研究[D].西北大学,2003.

现在自然环境的现状篇8

[关键词]生态文明观;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现状;对策

一、生态文明观的科学内涵

成都市与我国其他城市一样正处于大规模工业化、城市化建设高潮中,而大规模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必然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在第十届西博会上指出:“如今,全世界50%以上的新增能源消费……来自中国,中国新增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世界新增排放量的50%。”[1]我国已进入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高速增长阶段,面临着社会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和强大的国际压力,在发展经济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实现节能降耗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非常艰巨。[2]为此,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的五大目标之一。这是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最朴素的文明,也是最高级的文明。”[3]

本文为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成都市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成本控制研究”(项目编号:ST11-09)的研究成果。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形式,是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人与自然和社会关系上的具体体现,其科学内涵是:以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为主旨,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注重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追求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关系协同进化,以最终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4]

二、生态文明观对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新要求

(一)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目标

1.成都市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成都市确立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明确指出成都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生态市建设工程,是实现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并提出了成都市新型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资源能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社会文明高度发达”。①

2.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作为社会基本组成细胞和对环境污染应负主要责任的企业(目前自然环境所接受的污染物中有80%来自企业[5]),加强环境成本控制,保护生态环境责无旁贷。[2]因此,成都市要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资源能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的目标,企业就必须将生产经营过程所发生的能源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损耗计入成本,并实施有效控制。可见,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目标是全面核算环境成本,并实现有效控制,以优化协调环境成本与环保效果及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即实现自然资源和能源利用的最合理化、经济效益最大化和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最小化。[6]

(二)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原则

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需要在控制活动中遵循以下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有效控制原则,即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及其效果必须遵循国家环保法规;二是成本效益原则,即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不能为实现环境成本控制而控制,而必须兼顾经济利益,甚至必须以提高企业长期的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否则,没有任何企业会有效实施环境成本控制。[2]

(三)生态文明观对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新要求

结合前述生态文明观的科学内涵、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目标与原则,可将生态文明观对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新要求概括为:实现企业环境成本的全面、持续、有效控制,即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调与共赢。

三、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现状分析

(一)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现状

目前,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现状可谓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取得了国家环保法规体系正逐步完善、社会环保意识正逐渐树立、基本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甚至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监管体系、形成了政府主导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体制机制、部分社会责任领先者企业实施了有效的环境成本控制、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正逐步改善等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环境成本控制意愿不强、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控制主体缺位、观念落后、控制方法单一、控制范围狭隘、存在“时滞”现象和成本锁入效应、信息披露不充分和社会监管不力等问题。[7]

(二)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现状的成因分析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