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新的一年励志语句8篇

时间:2022-10-20 12:05:50

新的一年励志语句

新的一年励志语句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二、过程与方法:

诵读课文,掌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掌握字词,理解主旨,勤学励志。

教学难点:

掌握关键词句,赏析精彩妙点,理解语句内涵以及句间联系,体会作者情感,领会文章的思想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躬耕陇亩时“苟全姓名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注意结交名士,研读古籍,留心时政,常以管仲、乐毅自励。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做军师之后就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动孙、刘联盟,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蜀汉建立,拜为丞相。为完成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他效忠先主,辅佐后主,外联东吴,内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强魏,先后五次北伐魏国,终因积劳成疾而逝世,享年54岁,临终遗嘱“掘棺材之地,穿平常服饰,不配器物”,留给子孙的财产只有桑800株,薄田15公顷。他以自身言行感染激励自己的子孙,“善政嘉事”,“美声溢誉”,其子诸葛瞻、诸葛尚均义无返顾,为国捐躯,一家三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深为后人传诵。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后人的谆谆教诲。

(二)朗读课文,掌握字词。

1、解题:

《诫子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即诸葛亮写给自己儿子的一封书信。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

(1)标记生字注音。

夫:fú   淫慢:yín  险躁:zào  遂(suì) 穷庐:lú

(2)提示长句停顿。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学生自由朗读,互读。

4、指定优、中、困学生各一名朗读,其他同学点评(从字音、停顿两方面)。

三、精读课文,准确翻译。

1、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译读课文。

2、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解决个人翻译过程遇到的难题。

3、师生共同解疑。教师给予点拨,对学生进行古文学习方法的指导。

4、掌握重要字词   

诫:告诫,劝勉。     书:书信。           夫:语气助词,用于句首。

以:用来。           修身:修养身心。      养德:陶冶德行。

无以:没办法。       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广:扩大。这里是增长的意思 。          成学:成就。

 励精:振奋。    

淫慢:放纵懈怠。      险躁:轻薄。           治性:修养     

四、研读课文,把握主旨。

1、诸葛亮在这段话中,哪句话劝勉儿子要珍惜时光,把握现在?你由此想到了哪些诗句?

明确:(1)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2、诸葛亮认为成才的条件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明确:诸葛亮认为,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要想成才,就必须努力学习,要想学有所得,就必须确立大志(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所以,三者中,志是成才的前提的基础。那么如何培养志向呢?必须“宁静”,即清心寡欲、专心致志(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如此说来,一个人要想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就必须修养自己的品德,那如何修养品德呢?(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看来,“志”是成才的前提,而“修身、养德”是成才的关键。这也正是诸葛亮的观点所在。

3、“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

明确:看似无关,实则关系密切。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

4、这篇文章给你怎样的启示?

明确:人在少年时期应树立远大志向,发愤图强,以免老了后悔。

五、谈感受,说启发,积累警句。

学生从文中找出自己所喜欢的一个警句,谈自己的理解和所受到的启发。

示例:(1)时光飞逝,我们要珍惜时光,不能等到自己变老,和世界脱节,才悲叹蹉跎的岁月,那将于事无补。(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小确立大志,否则人生就没有了方向。周总理在12岁的时候就发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这一崇高的志向激励着他一生都在为中华之崛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六、课堂小结

其实诸葛亮最欣赏的是挂在书房里的一副对联“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一生无意于功名利禄,不受外界的任何诱惑,我希望大家也能做到这一点,成长路上坚守自己内心的平静。我们一起读一下这句话。 学生齐读。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积累警句。

2、搜集有关诸葛亮的诗句或成语或典故。

 

教学反思:

《诫子书》是诸葛亮给儿子诸葛瞻的家书,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励志。本篇是修身立志的名篇,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他告诫儿子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切不可荒唐焦躁。因此在教学本文时,我重点通朗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把握文章主旨,从而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并通过积累相关的名言警句达到深入理解与自我激励的目的。

在具体讲授的过程中,由于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估计不足,在课堂环节的设计与安排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学生对文言词语的掌握不够扎实,翻译句子过于生硬直白,虽然做到了“信”与“达”,但还需在“雅”字上多下功夫。

2、由于对文章的理解不够深入透彻,在理解课文内容时存在一定的困难,例如成才的三个条件学生能够准确进行回答,但是对三者的关系的理解还有些模糊,需要经过不断的引导慢慢理解。

新的一年励志语句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二、过程与方法:

诵读课文,掌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掌握字词,理解主旨,勤学励志。

教学难点:

掌握关键词句,赏析精彩妙点,理解语句内涵以及句间联系,体会作者情感,领会文章的思想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躬耕陇亩时“苟全姓名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注意结交名士,研读古籍,留心时政,常以管仲、乐毅自励。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做军师之后就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动孙、刘联盟,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蜀汉建立,拜为丞相。为完成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他效忠先主,辅佐后主,外联东吴,内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强魏,先后五次北伐魏国,终因积劳成疾而逝世,享年54岁,临终遗嘱“掘棺材之地,穿平常服饰,不配器物”,留给子孙的财产只有桑800株,薄田15公顷。他以自身言行感染激励自己的子孙,“善政嘉事”,“美声溢誉”,其子诸葛瞻、诸葛尚均义无返顾,为国捐躯,一家三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深为后人传诵。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后人的谆谆教诲。

(二)朗读课文,掌握字词。

1、解题:

《诫子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即诸葛亮写给自己儿子的一封书信。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

(1)标记生字注音。

夫:fú   淫慢:yín  险躁:zào  遂(suì) 穷庐:lú

(2)提示长句停顿。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学生自由朗读,互读。

4、指定优、中、困学生各一名朗读,其他同学点评(从字音、停顿两方面)。

三、精读课文,准确翻译。

1、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译读课文。

2、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解决个人翻译过程遇到的难题。

3、师生共同解疑。教师给予点拨,对学生进行古文学习方法的指导。

4、掌握重要字词   

诫:告诫,劝勉。     书:书信。           夫:语气助词,用于句首。

以:用来。           修身:修养身心。      养德:陶冶德行。

无以:没办法。       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广:扩大。这里是增长的意思 。          成学:成就。

 励精:振奋。    

淫慢:放纵懈怠。      险躁:轻薄。           治性:修养     

四、研读课文,把握主旨。

1、诸葛亮在这段话中,哪句话劝勉儿子要珍惜时光,把握现在?你由此想到了哪些诗句?

明确:(1)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2、诸葛亮认为成才的条件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明确:诸葛亮认为,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要想成才,就必须努力学习,要想学有所得,就必须确立大志(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所以,三者中,志是成才的前提的基础。那么如何培养志向呢?必须“宁静”,即清心寡欲、专心致志(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如此说来,一个人要想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就必须修养自己的品德,那如何修养品德呢?(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看来,“志”是成才的前提,而“修身、养德”是成才的关键。这也正是诸葛亮的观点所在。

3、“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

明确:看似无关,实则关系密切。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

4、这篇文章给你怎样的启示?

明确:人在少年时期应树立远大志向,发愤图强,以免老了后悔。

五、谈感受,说启发,积累警句。

学生从文中找出自己所喜欢的一个警句,谈自己的理解和所受到的启发。

示例:(1)时光飞逝,我们要珍惜时光,不能等到自己变老,和世界脱节,才悲叹蹉跎的岁月,那将于事无补。(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小确立大志,否则人生就没有了方向。周总理在12岁的时候就发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这一崇高的志向激励着他一生都在为中华之崛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六、课堂小结

其实诸葛亮最欣赏的是挂在书房里的一副对联“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一生无意于功名利禄,不受外界的任何诱惑,我希望大家也能做到这一点,成长路上坚守自己内心的平静。我们一起读一下这句话。 学生齐读。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积累警句。

2、搜集有关诸葛亮的诗句或成语或典故。

 

教学反思:

《诫子书》是诸葛亮给儿子诸葛瞻的家书,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励志。本篇是修身立志的名篇,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他告诫儿子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切不可荒唐焦躁。因此在教学本文时,我重点通朗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把握文章主旨,从而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并通过积累相关的名言警句达到深入理解与自我激励的目的。

在具体讲授的过程中,由于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估计不足,在课堂环节的设计与安排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学生对文言词语的掌握不够扎实,翻译句子过于生硬直白,虽然做到了“信”与“达”,但还需在“雅”字上多下功夫。

2、由于对文章的理解不够深入透彻,在理解课文内容时存在一定的困难,例如成才的三个条件学生能够准确进行回答,但是对三者的关系的理解还有些模糊,需要经过不断的引导慢慢理解。

新的一年励志语句篇3

中国的文化一直博大精深,这是全世界人民都知道的。那么中国有哪些励志的语句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国最励志的语句,供大家参阅!

中国最励志的语句精选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3.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5.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进学解》

6.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增广贤文》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

8.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

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10.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

11.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曹植《赠白马王彪》

12.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列传》

1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1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15.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

中国最励志的语句经典1.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3.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

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8.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士叛。

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10.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

1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2.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13.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

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14.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15.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中国最励志的语句推荐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2.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

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3.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5.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6.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陆游《病起》

7.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8.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罗大经《鹤林玉露》

10.日日行,不怕千万里;

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处事》

11.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陆游

12.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荀子·儒效》

1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训俗遗规》

14.坚志而勇为,谓之刚。

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

1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1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17.丈夫不报国,终为贫贱人。

——陈恭尹《射虎射石头》

18.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19.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新的一年励志语句篇4

学生在意,是我坚持的动力

第一次我选用了这样一句英语谚语:Whatever is worth doing at all is worth doing well.(凡是值得做的事,就值得做好。)本以为这样的无心插柳不会引起学生过多的关注,毕竟一两句学习寄语是位于页脚的位置上。谁知道当讲义发给学生后,有好几位学生拿着讲义问我换。原来由于印刷问题,他们的讲义上的谚语印的有点模糊,或者根本没有印出来。原来学生已经注意到了讲义上这一丁点的变化,也很在意自己讲义的完整。虽然只是页脚位置上多了一句英语句子,但学生却好似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般的欣喜,反复诵读和记忆。既然学生喜欢并且在意,那我有什么理由不坚持下去呢?

用正能量激励学生

既然旨在用英语寄语激励鼓励学生,那么选用的这些英语寄语必须是积极向上的,充满正能量和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如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

(没有目标的生活,如同没有罗盘的航行。)我想通过这样一句话让学生在勤奋学习的同时要树立远大理想,并能够为之付出努力。还有让学生要珍惜当下,不浪费时间的,如:One today is worth two tomorrow. (一个今天胜似两个明

天。)以及励志类的寄语:Nothing in the world is difficult for one who sets his mind on it.(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对这些寄语稍加讲解和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接受正确价值观和正能量的熏陶。

结合讲义内容,呈现多样性

英语谚语是洋溢着异国文化气息的哲理性语言,也是智慧的结晶。积累并诵读这些英语谚语对学生来说肯定是由百益而无一害。况且,近年的高考英语试题中谚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它们通常与情景交际题、阅读理解题结合,用来提供情境或点明观点主旨等。在英语写作中如能适当引用一些谚语,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文章增光添彩。

语法是英语学科中的一个重难点。形式是语法中最直观也是最核心的东西。那些充满人类智慧的英语谚语同样在形式上呈现了不同的语法。在自行编制的语法讲义上,我根据语法规则的不同选用了不同的英语谚语作为英语寄语。如在定语从句的讲义上,我选用了He laughs best who laughs last.(谁笑在最后,谁笑得最好。)以及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之。)而在状语从句的讲义上,我则选用了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还有其他的诸如:省略Once bitten,twice shy.(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强调It is the early bird that catches the worm.(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非谓语动词It i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覆水难收),省略More hasty,less speed.(欲速则不达)等等。

学会积累,悟中创新

这些出现在讲义页脚中的英语谚语确实为枯燥乏味的学习增色不少。但时间一长,学生便会失去最初的新鲜感。教师应不断思考,与时俱进地给英语寄语注入新鲜血液,使之能够一如既往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学习谚语Water is to fish what air is to man.(水对鱼的关系就像空气对人的关系一样。)后,我依葫芦画瓢,创作了Water is to life what vocabulary is to English. (水之于生命就如同词汇之于英语)来强调词汇学习对于英语学科的重要性!在作文训练的讲义上,我又想出来这样一句强调句帮助学生理解英语好作文的三要素:It is advanced vocabulary,various sentence patterns and clear handwriting that contribute to a good writing.(高级词汇、丰富句型以及整洁书写造就英语好作文。)

与时俱进,融入时代元素

一些时髦流行的话语可以恰当地融入到寄语中去,让学生在会意的同时能谨记老师的教诲。比如网络上比较流行的一句话:“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稍加翻译,便成了学生口口相鞯挠⒂锛挠铮骸The world is so big that I want to travel around it. ”陪伴是教育最长情的告白。为此,我创作了这样一句寄语:I will use my original heart to accompany you to accomplish the longest journey.(我会用最初的心,陪你走最远的路。)学生看到这样常满温情的英语寄语,除了感到亲切外,还有满满的感动。

要使英语寄语融入时代元素,教师必须是一个“博闻强识”的人,要学会在纷繁庞杂的信息中筛选有用的素材,加以修改和创新,这样的寄语才会有很强的可读性。

新的一年励志语句篇5

第一,用在词汇教学中。例如学time这个单词时,通过组词造句,进行惜时勤学教育,可引用下面警句:Timeismoney.Timeislife.Everythinghasitstimeandthattimemustbewatched.(时间是金钱。时间是生命。万物皆有时,时不可失。)

Timeandtidewaitfornoman.(岁月不待人)

还可收集有关时间的谚语,配合英文诗“1try”和“Domybest”来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语言应用中,认识时间的宝贵。例如:“惜时勤学少年时”:“Howtimefliest”;“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Itrytodomybesteachday.IfIalwaysdomybest,Ineedn''''tcareaboutthetest.”

在教end,learn,knowledge等单词时可选用下面句式:

ThereisnoendtoLearning.(学无止境)

Liveandlearn.(活到老,学到老)

Knowledgeispower.(知识就是力量)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陶冶,贯彻爱党爱国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在英语教学上也要融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引用格言警句,最有成效。我在教“with”和“without”时用以下句型:

WiththeParty''''sleadership,wecanovercomealldifficulties.(有党的领导,我们就会排除万难)

WithoutthePartythereisnotagreatnewChin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教“only”这个词时又举出:

OnlysocialismcansaveChina.(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SocialismistheonlywayoutforChina.(社会主义是中国唯一的出路)

教强调句型时,可引导学生这样组句:

It''''sthePartythatleadsusfromvictorytovictory.

各种各样的组词造句都可适当地应用一些格言警句去感化学生,文道配合就能达到育人目的。

第二,结合书画表达训练,运用格言警句详述写作内容,译释成语故事,写日记,编写好人好事的生活短文。由认识到提高,由理论去指导行动,既可提高思想觉悟,又可提高写的能力。我曾用过“Withtimeandpracticetheleafofthemulberrybecomessatin.”(只要功夫深,铁锤磨成绣花针)用这样的谚语去启发学生写“AnIronRodcanbeGroundtoaNeedle”短文。用“Morehaste,lessspeed.”(欲速则不达)去写“拔苗助长”小故事。用“Hewhodoesn''''tteachtheGreatWallisnotatrueman”缩写“TheGreatwallofChina”课文。这样启迪学生抒发热爱祖国,服务祖国的豪情壮志。

有行必有果。我授高一课程时,龙雅池等几位同学参加《中学生英语报》的征文比赛,荣获了一等奖和优秀奖,我也荣获优秀辅导教师奖。

第三,结合课文教学和阅读指导,也可使用一些格言警句,进行启发式教学。例如教“HowMarxLearned

ForeignLanguages”时,用诗词中的警句“Nothingishardinthisworldifyoudaretoscaletheheights.”(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要做新世纪的主人就要克服学习上的畏难情绪,坚持像马克思、等伟人那样“Deedsnotwords”(实干),同时收集和编写一些短文,作阅读指导材料,配合应用。

例如AlbertEinstein''''sA=X+Y+Z一类的短文,使学生领会前人的学习风范,要学好外文,就应学习前人的学习精神。正确引导学生向“正迁移”方向发展。有个学生说得好,“当我有困难时就会使我想起,Ameanssuccess.Xstandsforhardwork.YstandsforgoodmethodsandZmeansstoptalkingandgetsdowntowork.AequalsxplusYplusZ.”(成功=勤奋+好的学习方法+实干和少说空话)。他们将会默默地记住:A=X+Y+Z。

第四,使用格言警句去指导活动,让学生在耕耘中收获(Earlysow,earlynow.),在游泳中学会游泳(Helearnsswimmingbyswimming.)。例如在开展学雷锋活动时,课外英语小组组织学生学习雷锋日记中的格言警句,像雷锋那样确立高尚人生观,共建文明校园,可提供下面的英文译句:Servethepeopleheartandsoul.(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Giveone''''salltotheParty.(把一切献给党)

Don''''tworkformoney.(不要为金钱而工作)

Keepfit,studywell,andworkhard.(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

Thevalueoflifeisnotwhatyougain,butwhatyougive.(生命的价值不是索取,而在于奉献。)

Livenottoeat,buteattolive.(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不是为了吃饭。)

Fearneitherhardshipnordeath.(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Bealwaysreadytohelpothers(乐于助人)

Putthepeople''''sinterestsaboveeverythingelse.(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Thegreatesthappinessistoworkforthehappinessofall.(为大家的幸福而工作,才是最大的幸福。)

我们重温了纪念雷锋同志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LearnfromComradeLeiFeng.)

新的一年励志语句篇6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淮安223300)【中图分类号】R7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635-01 名言警句是指人们普遍熟悉的成语、俗语、谚语、格言、诗词等。名言警句是人们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的提炼和总结,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对后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名言警句蕴含着深邃的哲理,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若能巧妙地、恰当地使用名言警句,增强说理的效果,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明史,给我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其中就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名言警句,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总结,也有关于学习、理想、生命、爱情的概括,更有关于诚实守信、成功失败、廉洁从政的解读。它们言简意赅,精辟生动。这些名言警句虽经历了久远的年代,但仍然脍炙人口,为人们所喜爱,对当代人仍然能起到积极的鼓励作用,显示其独有的魅力。1.名言警句的特点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我钟爱使用名言警句,这是因为它们具有以下特点: 富有知识性。它们包含着丰富的社会知识,是人类思想的火花,语言艺术的精华,人类世代经验的总结。

富有哲理性。它们以简洁、优美、明快的语言形式表述了做人、处事、成才等丰富深刻的人生哲理,处处闪耀着人类聪明睿智的理性光芒。

具有激励性。人们渴望机遇与成功,喜欢名言警句中优美的语言,容易吸纳其中的智慧。名言警句犹如进军的号角,可激发人们积极向上、奋发努力的进取精神,激励人们昂首挺胸地前进在奋斗的征途上。 2.名言警句的作用鼓舞士气,教人奋发有为。你感到工作、生活中压力太大,竞争激烈几近残酷,无法克服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敢拼才会赢”,“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将使你感到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充满自信。修身养性、保持乐观心态。你是一位成功人士吗?切记“满招损,谦受益”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对分配不太公平耿耿于怀吗?“人比人气死人”,“知足常乐”,“难得糊涂”等将使你心平气顺。教人不要好高骛远、注重从小事做起。如“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当然,名言警句除了能激励人之外,它们有的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有的总结了人生的宝贵经验,有的阐明了深刻的哲理,有的表达了细腻的感情,有的带给人们高雅的意境……风格各异,字字珠玑。3.名言警句的应用“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含泪播种才能含笑收获”,“办法总比困难多”, “天涯何处无芳草”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做思想政治工作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巧妙使用名言警句,有的放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一位老人,53岁,政府已嫌他老了,早早送来抚养金。他生意失败,穷困潦倒,妻子离异,苦不堪言。然而,他没有垂下双手,而是握紧拳,举起手,用强而有力的姿势说:“我不甘心!”然后用一笔退休金办起了快餐店,而他,就是今日闻名于世的肯德基连锁店的创始人。――失败是一份创业的宣言。当员工遇到挫折或失败时,我们要让他明白:人的一生,谁也逃避不了挫折和失败。因为失败,有的人或许会一蹶不振,成天长吁短叹、愁眉苦脸、茶饭无味,最终颓唐沉沦被失败击垮;有的人或许会怨天尤人,把失败归咎于命运或社会;也有人会冷静下来,扪心自问追根求源,找出自己失败的关键所在,然后坦然地接受了失败,并把失败化为前进的动力。有句格言,大意是:不怕摔跟头,就怕摔下去不能站起来。这格言,我们许多人都能够理解,但有多少人能够这样去做呢? 失败其实是检验我们坚强与脆弱的一面镜子,是促使我们走向成熟的催化剂。它是我们生活中的阴云惨雾,也是磨炼我们坚强意志的砺石。这时在交流的过程中,适时选择一些励志的名言警句来激励他们。例如,“信心,是命运的主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等等,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员工失恋时来一句“天涯何处无芳草”。当员工交友不慎时要告诉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员工有违纪苗头时,“染上一滴墨,洗掉一缸水”的警告,可以使其醒悟。

关于“理想志向”、“品德修养”、“为人处世”、“学习求知”等方面等名言警句很多,我们不妨感受一下它们的魅力。 理想志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等等。品德修养: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为人处世:言必信,行必果。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学习求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业精于勤,荒于嬉。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4、利用名言警句应坚持的几个原则 正如“闪闪发光的并非都是金子”一样,名言警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也必须把握一定的原则,以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认为主要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科学性原则 。名言警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首先应注意科学性,即要正确理解它的内涵,把它与所要表达的内容对应起来,作出客观可信的解释。一些名言警句,如“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过去我们常作为批判用语,以为只强调了主要矛盾,忽视了次要矛盾的作用,即现实生活中既要红花也要绿叶,既要有干大事也要有干小事的人,既要有指挥家也要有操作员。但是,这句话的本意是说,每个人都要有崇高的理想目标和追求,胸怀大志,这样才会促使自己不断进步,去取得更大的成绩。 教育性原则。名言警句的运用,应注意正面导向作用,做到既有利于人们掌握知识和技能,又有利于大家提高思想觉悟,培养良好的行为行惯。我们平时要多注意积累,多看各种经典著作和报刊杂志,扩大视野,并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否则,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启发性原则。 启发式理应成为我们运用名言警句的指导原则。运用名言警句,必须对受众接受新内容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以便使受众实现知识的迁移,以最终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觉悟、统一思想的目标。同时必须利用名言警句,设计科学合理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激励人们积极思考,为提高人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设条件。引导人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之,名言警句具有不可估量、甚至影响人一生的教育作用,这些语言中表达的人生真谛、深刻哲理、积极情感,能直接指导人们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使之成熟起来。它们具有精炼而含量很大的教育内容,是能使人们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完善的一份瑰宝。思想政治工作者善于应用、灵活使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的一年励志语句篇7

一、删繁就简,力求简洁精炼

(1) 原句:在我一生之中认为我师的之中……(《藤野先生》,见《鲁迅手稿选集》)

改句: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同上)

(2)原句: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学上的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藤野先生》,见《鲁迅手稿选集》)

改句:……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同上)

(3)原句:人人愿意知道现钱和新夹袄的阿Q的中兴史,看去是天然的事,所以在酒店里,茶馆里,庙檐下,便渐渐的问出来了。(《阿Q正传》,见《晨报副镌》1921年12月4日―1922年2月12日)

改句:人人都愿意知道现钱和新夹袄的阿Q的中兴史,所以在酒店里,茶馆里,庙檐下,便渐渐的探听出来了。(见《呐喊》)

例(1)“在……之中”句,一个并不长的句子里就出现了两个“之中”,显得重复、累赘,读起来感觉拗口;再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自然就包含着自己“一生之中”的意思。此外,“一生之中”似有总结生平的意味,用在这里也不得体。所以鲁迅就“毫不可惜”地将其删除。例(2)“解剖学上的图”比“解剖图”的范围要宽泛得多,而根据上下文可知:这个图是指作者笔记上画的“下臂的血管”图。删去“学上的”三个字,切合语境,表义较原先准确,简洁明了,避免了歧义,念起来也感觉顺畅。例(3)原句说未庄的人们愿意知道阿Q的中兴史,在修改时又加了一个“都”字加以强调,这时再说这件事“看去是天然的事”实在没有必要,是冗余言语。故作者毫不犹豫地删除了该句,并用具体形象的“探听”一词替代了“问”字,活画出未庄人探究阿Q“中兴史”兴趣的浓厚和询问的细致。

“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文心雕龙・练字》)从以上三例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删繁就简毫不手软,的确做到了“无情地删去一切多余的东西”(车尔尼雪夫斯基语)。这些“示例”对那些舍不得“忍痛割爱”者尤其具有示范功效。

二、悉心斟酌,务求准确严密

(4)原句: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总是养不过夜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见《鲁迅手稿选集》)

改句: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同上)

(5)原句:从此就看见许多新的先生,听到许多新的讲义。(《藤野先生》,见《鲁迅手稿选集》)

改句: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同上)

(6)原句:在我一生之中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奖励的一个。(《藤野先生》,见《鲁迅手稿选集》)

改句: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同上)

例(4)从手稿的影印件来看,原先是没有“总是”二字的,是鲁迅后来添加上去的。最终定稿时,觉得不妥,还是把它删掉了。推想起来,对自然科学也很喜爱的鲁迅大约觉得“总是”两字强调无一例外,说得太“过”,并不符合科学精神。删掉这两个字,表现出作者为文之严谨,体现了作者用语之准确。类似这样追求用词准确、表达严谨的范例还有《祝福》的开头部分对祥林嫂的肖像描写中有关“眼睛”一词的替换。“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明她是一个活物”,最初在杂志上发表时用的是“眼睛”,后来收入集子时改为“眼珠”。我们平常所说的眼睛除了眼珠,还包括眼皮、睫毛等。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眼珠间或一轮”比“眼睛间或一轮”要准确、严密得多。

例(5)中的“新”是多义词,用它作修饰语含义比较宽泛,表意指向不甚明确。像原句中的“新的先生”,既可指没见过的先生,也可指新来的先生。作者初到仙台,人生地不熟,“看见”的自然是“陌生的先生”。改“新”为“陌生”,指向就明确了,表意也较原来清楚。将“新的讲义”改为“新鲜的讲义”(这里的“讲义”是鲁迅借用的日语词汇,是指上课内容),则在原来没有学过的课堂知识这层意思的基础上,又多了一层上课内容新颖、让人感觉新鲜的意味,表达较原先准确、贴切。总之,修改后的用词,避免了“新”字的重复,不仅使句意表达较原句准确严密、贴切自然,也使改句音韵和谐,读来感觉朗朗上口。

例(6)中的把“一生之中”“毫不可惜”删除,这在例(1)的分析中已作说明。除了这一被改处之外,作者还把“奖励”改成了“鼓励”。从手稿影印件上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先写的是“鼓励”,后来改成了“奖励”,最后还是改回到“鼓励”。这样否定之否定的修改,说明这是作者在精心地“炼字”,值得我们品味。叶圣陶说:“用词要用得正确、贴切,需要比较一些词的细微的区别。”(《认真学习语文》)“奖励”和“鼓励”的用法还是有些差别的。“奖励”是“给予荣誉或财物来鼓励”;“鼓励”是“激发、劝勉”的意思。藤野先生给留学时期的青年鲁迅以人格上的尊重、精神上的鼓励,并没有给予什么荣誉或财物,所以鲁迅用“鼓励”一词最恰当、贴切,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恩师的赞美、感激之情。这里虽然只改动了一个字,但却有点石成金之妙。

三、讲究声律,追求顺畅和谐

(7)原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筛下时,将绳一拉,便罩住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见《鲁迅手稿选集》)

改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侯,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同上)

(8)原句:阿Q本来也是正人,我们虽然不知道他曾经蒙什么明师指授过,但他对于“男女之大防”却历来非常严。(《阿Q正传》,(见《晨报副镌》1921年12月4日―1922年2月12日)

改句:……我们虽然不知道他曾蒙什么明师指授过……(见《呐喊》)

(9)原句:他们所反对的是奸臣,不是天子,他们所打劫的是平民。(《流氓的变迁》, 1930年1月1日《萌芽月刊》第一卷第一期)

改句:他们所反对的是奸臣,不是天子,他们所打劫的是平民,不是将相。(见《三闲集》)

鲁迅在修改例(7)时,直接在手稿上通过连续添加的形式,把“筛下时”改成了――“竹筛底下的时候”。正式发表时,又把“绳”改为“绳子”。“竹筛底下”比“筛下”要明确得多、具体得多,准确地写出了鸟雀进入捕具的部位。不过,鲁迅如此添加的意图主要还是从语言的音乐美的角度来考虑的。将单音节词改成了双音节词,使得句子音节自然和谐,节奏舒缓有度。极其口语化的叙述,让人觉得如叙家常一样亲切自然。

“言辞当求美也。”(杨树达《汉文文言修辞学》)。如果说例(7)是为了追求语言的声韵美将单音节词改为双音节词的范例的话,那么例(8)则是作者为了追求语句的节奏美,将双音节词改为了单音节词。改句把双音节的“曾经”改换成单音节的“曾”字,就是为了和后面单音节的“蒙”字搭配合更协调,念起来更顺畅。这样看来,是用单音节词还是双音节词,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语境和题旨的需要而定。这正如修辞学家陈望道所说的:“语言文字的美丑全在用得切当不切当:用得切当便是美,用得不切当便是丑。”(《修辞学发凡》)

例(9)改句中添加了“不是将相”之后,便与前面的“不是天子”相对,把“侠之流”终于是奴才”的本性揭示得更清楚。这一添加虽与原句的意思没有什么根本不同,但在声律上却是大不一样了:改句较之原句整齐匀称,音节分明流畅,节奏感明显增强了。它虽在表意上并没有增加什么新信息,却弥补了原句声律上的小瑕疵,使得改句具有形式上的对称美、音律上的节奏美、语意上的对比美,这样看起来顺眼,读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真可谓声情并茂、美不胜收。

四、增添词句,力求生动形象

(10)原句: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采腊梅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见《鲁迅手稿选集》)

改句: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同上)

(11)原句:(藤野先生)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藤野先生》,见《鲁迅手稿选集》)

改句:(藤野先生)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同上)

(12)原句:他跪着俯伏下去时,果然背上有一个圆的小包袱,青色布,上面有些暗红色的花纹。(《眉间尺》,见《鲁迅手稿选集》)

改句:他恭敬地跪着俯伏下去时,果然看见背上有一个圆圆的小包袱,青色布,上面还画上一些暗红色的花纹。 (同上)

例(10)中手稿的影印件非常清晰地显示:鲁迅把“采”涂掉了,而改成了“爬上花坛去折”。仅用一个“采”字,的确太平常了,不够具体,显得很一般。加上了“爬上花坛去折”这样一个描述“采”腊梅全过程的“连动式”修饰语,比原先单用一个“采”字具体、形象多了。特别是一个“爬”字,尤为传神,活画出小孩子天真、顽皮的性格特点,充满了童趣。

例(11)加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非常真实地“复原”了藤野先生当时作自我介绍时的情景。描述这样很有个性、很特别的“声调”,先声夺人,写出了独特的“这一个”。不仅如此,还为文章结尾“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作了必要的铺垫,是一个巧妙的伏笔。总之,这一“添”成了描写藤野严九郎“亮相”时的精彩一笔。它在起到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艺术效果的同时,也彰显出文章照应之自然、作者行文之严谨,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技巧。

例(12)是写复仇者“黑色人”被召进王宫时的情形。从手稿的影印件可以清楚地看到:鲁迅在“跪着”的前面用插入符号加上修饰语“恭敬地”三个字。这样,在凸现黑色人“恭敬”神态的同时,也表现出复仇者的冷静、机智。至于对“小包袱”的描述,改句加了一个“圆”字,与前一个“圆”字连在一起,构成了叠音词,不仅念起来更为顺畅,而且使“小包袱”具有立体感。“还画上一些暗红色的花纹”的描述较之于“有些……花纹”的交代,显然要具体、详实得多,同时也能避免和前句中的“有”字重复。总之,改句通过加上恰当的修饰语,改变了原句的粗疏、笼统,使得“小包袱”――这一复仇的重要“道具”像电影里的特写镜头般醒目、突出,更具视觉冲击力,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突破常规,营造独特效果

(13)原句:只有着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吃喝。(《孔乙己》,见《新青年》1919年4月第六卷第四号)

改句: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见《呐喊》)

(14)原句:直到下半天,几个人寻到山坳里,看见刺柴上挂着他的一只小鞋。(《祝福》,见1924年3月25日《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六号)

改句:直到下半天,几个人寻到山坳里,看见刺柴上挂着一只他的小鞋。(见《彷徨》)

例(13)中,作者把“着长衫的”改为“穿长衫的”是出于表达口语化、通俗化的需要,并没有什么超常之处。倒是将“吃喝”改为“坐喝”有些不同寻常。文句是写“穿长衫的”在咸亨酒店“阔绰”用餐时的情景,用常用词“吃喝”来描写无疑是正确的,似无改动的必要。大约作者觉得这个词太一般了,不仅毫无新鲜感可言,而且也无法准确、传神地表现出“穿长衫的”下馆子吃喝的个性化特征,于是就自造新词“坐喝”来形容。这个超常搭配、临时“生造”的词语,非常形象、传神地“描摹”出“穿长衫的”坐着喝酒的情景,也和上文所写“短衣帮”站着喝酒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所有这些对小说主人公活动场景的生动描述,为酒店里“唯一的”“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另类”――孔乙己的出场作了十分精彩的铺垫,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所以能取得这些艺术效果,与作者突破常规、创造性地运用新词“坐喝”,凸显“畸人”的生活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例(14)是祥林嫂机械地叙述“阿毛的故事”中的一段话。原句中“小鞋”的两个定语――“他的”“一只”是按常规顺序排列的(表领属的词+数量词),非常正确,也符合我们的语言表达习惯。如在《无常》的手稿上,鲁迅就把“鬼王拿的是小小的一块虎头牌”的语序改为合乎常规的“……一块小小的虎头牌”。而《祝福》中的改句作者却打破常规,将之改成了并不符合语言表达习惯的“一只他的”(数量词+表领属的词)。看来,作家这样改是有意而为之的,是有深意的。这种不符合一般语言表达习惯的语序,出自经受过两次丧夫之痛接着又遭受失子打击的祥林嫂之口,应该说是正常的。这和她第二次来到鲁四老爷家当女仆后,一开口就是“我真傻,真的……”一样,同样是她“就只是反复的向人说她悲惨的故事”情形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她神情有些恍惚、精神有些紊乱的生动描述。看似不合常规、实则合乎事理的语序是她“非常态诉说”中的“准确叙述”,是“不正常”里的“正常”。颠倒的词序所表达的语义宛如不断推进的电影镜头一般鲜明,由远而近,非常清晰、有序地“再现”了祥林嫂央人搜寻儿子,看到“一只”鞋子,发现是“他的小鞋”(根据样式、质地等来迅速判断、确认)的全过程。“阿毛的故事”是祥林嫂“日夜不忘的故事”,是她的“受伤记忆”,对这些细节记得越清晰、深刻,就说明她所遭受的打击之沉重、承受的痛苦之巨大,也就越能震撼读者的心。一种摄魂夺魄的悲剧美的力量由此而生。而原句的常规语序只是一般的平常叙述,无法蕴含如此丰富的内涵。这个非常规语序获得了常规语序无法达到的艺术效果,是鲁迅极具深意的表现技巧,是他出奇制胜的艺术创造。

新的一年励志语句篇8

关键词:新东方;疯狂英语;口语

口语也就是说是语言学习的目的也是最基本的表达形式。职业高中语言教学的中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获得信息。通过说表情达意,交流信息。随着交际语言教学观念的发展与完善,口语教学研究针对传统教学不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问题,已产生了观念上的变化,职业高中犹是如此。新东方和疯狂英语的成功之处,对于我们提高学生听力水平,提供了借鉴之处。

一.语音教学的地位

无论是新东方,还是疯狂英语,都非常重视语音教学的地位。语音教学不只是教会学生如何清除地发音和简单地掌握音素和音标,而是要重点强调语音中最关键的三个方面:重音、节奏和语调,也就是说,单纯的教会学生清楚地读一个一个的单词或词组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使学生明白重音、节奏和语调在整个话语中的作用,并且能灵活运用。

I.掌握发音要点

疯狂英语将复杂的语音规则总结成五大发音要点:长元音、双元音饱满、短元音急促、连音、略音和咬舌头(th):例如

(1)Mike likes to write by the nice bright light at night.(原音极其饱满).

(1)Neither father nor mother likes this weather.(咬五次舌头).

(3)I dont know what to do.(两个辅音连接,只读后一个).

借助规律,对我们练习发音,有很大帮助。

II.三最口腔肌肉训练法

疯狂英语指出用最清晰,最大声,最快速的办法反复操练句子或小短文直至脱口而出。要想克服汉语发音习惯,就要强化训练口腔肌肉,使之轻松地发出陌生的外国声音,变成灵活的“国际肌肉”,练出地道的英语口音。例句:

English has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whenever you go,English is always commonly used.It is convenient to know the language.

III.一口气训练法

深呼吸,然后在一口气里尽量多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原来需要换几次气的短文,一口气就能轻松读完。

二.准确性与流利性的平衡

准确与流利二者均为交际语言教学的重音目标,在许多情况下流利只是交际语言教学最初的目标,而准确则是更高的标准和目标。袁昌寰(2004:149)认为,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应同时具有准确性和流利性。这两种分属语言学习的操练阶段和生产阶段。我们应该像河水通畅流动那样让学生无顾忌地表达思想;同时也要训练学生的话语结构,使其准确的表达思想。

i.掌握大量单词,灵活运用替换词

首先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搭配结构,灵活运用替换词。新东方批评普通教育在基础阶段从事过多低级操练,在基础阶段的过渡部分抓的过于精细,所以学生失去学好外语的耐心、信心和兴趣。新东方外语从记忆词汇到听说读写都与普通学校有所不同。新东方短期培训三个月的效果,有时能抵得上公办学校三年的效果。新东方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海量词汇,教导学生使用分类记忆法、词根词缀记忆法、循环记忆法等单词记忆法。鼓励学生使用英-英词典,注意单词的语用差异。学生使用英-英词典,对同一个事物就学会用不同的描述方法;当不会说一个单词的时候,也会很自然的切换到另一种描述方式上。使用英-英词典还可以提高英语反应速度和英语思维能力。有些新东方学员两个月能掌握一万单词量。按照他们的标准,一个普通高中生一年完全可以轻松地掌握一万个单词并因此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II.口语突破语法、考试

一句话突破一条语法。几十句话就可以基本上包含了英语语法的精华,而且能脱口而出,就一反三。例句:

If she could help you,she would help you.(虚拟语气)。

If I were you,I would wear jeans.

通过几组操练,学生可以自我发现虚拟语气的语法特点,通过掌握例句,背诵经典,举一反三,套用在此语法现象之上。由浅入深,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口语突破考试。这是李阳在大学用来功克四级考试的“法宝”。我们也可以借鉴这一点,把考题和经典语言现象编程句子,以纸条的形式发给学生,每日一句,以少积多。例如:

(What)we cant get seems better than(What)we have.(1996年全国高考)

三.使用地道教材

新东方听力教材首选的是英语肥皂剧和欧美原声电影,BBC、VOA等外语广播电台,还有托福的听力真题材料,另外还鼓励学生唱英文歌曲。新东方很重视看电影学英语的方法:选择DVD格式的电影,先看两边无字幕的,努力听懂,再看一遍有字幕的,然后关上字幕,跟着模仿配音,反复练习。作为职业高中的学生来说,我们可以选取一个电影片段,或是一首歌曲,或是一首诗,开始不要篇幅太长,由简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反复操练中,提高学生口语水平。疯狂英语亦是如此,句子是李阳疯狂英语的核心,他认为学习英语就是脱口而出句子,把这些句子抄写在小纸条上,随身携带,每天记几个实用句子,一年就能几下几千个句子,完全利用零碎时间将他们彻底掌握。

四.心理因素的影响

I.励志教育

新东方老总俞敏洪在早期的托福课堂上发现:在课上纯粹教授英语技能,效果并不是很好,学员常常昏昏欲睡。他偶然发现从新东方出去的学员并没有记住课堂内容,而是记住了他在课堂上不经意间讲的一两句话。“这些话使他们心动了,他们把它当作座右铭,然后开始努力奋斗,最后成功了。”他意识到激励人心的话语对学生产生的作用要比只讲英语技能更大。新东方老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引用成功人士的榜样鼓舞学生,用励志忠言引导学生,还要用幽默的语言引导学生,用激情感染学生。职专学生的英语水平不高,特别是听力水平普遍较差,这给听力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在课堂上多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消除恐惧心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外,课堂教学工具的使用也对听力教学的课堂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II.尊重人性弱点

人是血肉之躯,疲倦麻木是学习的顽敌,但是我们无从彻底地克服与生俱来的弱点。当学生连续从事了较长时间的学习,大脑兴奋受到抑制,注意力开始分散。面对这种局面,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唤起学生的情绪,让学生重新燃起激情和兴趣。中职学生极具好胜心,在课堂上多进行比赛活动,多给获胜一方表扬和奖励,暂时落后的一方肯定会努力在下次的比赛中胜出,这样形成良性循环,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从“做”中掌握听力知识,运用听力知识享受学习的乐趣。

新东方和疯狂英语的存在和壮大,说明它具有合理的、科学的音素。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未必完美,他们学员的基础也是在公办学校打下的,但是,通过借鉴他们的成功之处,为我们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的不足,尤其是在提高学生口语技能方面,受益良多。

参考文献

[1] 袁昌寰:《中学英语学习策略》,北京出版社,2004年。

[2] 胡春洞:《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