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西方的文化8篇

时间:2023-10-08 10:16:35

中西方的文化

中西方的文化篇1

分析众多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象,关键在于挖掘出这些差异的本质[4]。对于中西方网络文化的差异,我们可以从网络文化受众群体、网络文化应用方向和网络文化管理制度几个维度来进行分析。

1中西方网络文化受众群体的差异中西方网络受众群体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中西方网民的数量差距、群体类别和受众心理上。西方的互联网发展较早,现已非常成熟,所以普及率很高。2014年1月CNNIC的统计数据显示,北美洲和西欧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分别达到了81%和78%。可见,西方社会不仅已经基本上实现了网络受众数量上的全民覆盖,更是在受众群体的阶层和年龄阶段上实现了全面均衡普及。而我国互联网起步晚、发展快。根据CNNIC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2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5]。可见,我国现处于经济发展爬坡阶段,互联网的普及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另外,从受众结构上看,我国网络受众群体的主力军仍然是年轻人,中老年人和儿童相对所占比例较低,而西方所占比例较为均衡;从受众地域上看,虽然中西方的城乡网络普及有差距,然而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率城乡差距较之西方国家更大一些。在受众心理上,我国网民通过网络表达个人言论观点的趋势较西方更加积极,也就是说,互联网成为中国民众表达和表现自我的主要途径,这是由我国民主发展的历程和现实的国情决定的。

2中西方网络文化应用方向的差异中西方网络应用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网络使用平台和网络使用目的这两个方面。首先,中西方都实现了网络接入方式的重要转型,人们迅速地从PC机脱离出来而更频繁地使用智能手机、平板和可穿戴设备等移动网络。美国目前拥有规模超过10亿美元的移动互联网公司数量最多,然而亚洲将成为移动电商增长最快的地区。根据2014年5月底“互联网女王”玛丽米格的《互联网趋势报告》,美国市场智能手机的占有率已经超过50%,市场逐步走向饱和,增长率将不如从前。而CNNIC的报告所示,我国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越传统PC整体809%的使用率,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巩固。相比于西方,我国正在迎来移动互联网的爆发期。其次,中西方的网络用途不同,这是因为中西方网络应用文化的发展路线有较大差异。西方网络应用于商务方向的比重较高,商务实用价值高,即便如此,其近几年也逐步进入了平稳期,与之相应的娱乐应用的使用率有所增加。与之相异,中国互联网最开始是以娱乐形式进入到大众视野的,商务使用率并不高,随着我国网络技术和经济发展的不断合作,越来越多的中国网络用户开始投身于商务互联网中去,尤其是中国青年人,从在网络中单纯地寻求自我释放逐渐转变为利用诸如阿里巴巴等这类网络平台和智能工具来发挥其商务功能。中国网络的娱乐应用和商务应用正逐步走向均衡发展。

3中西方网络文化管理制度的差异网络文化形态的迅速发展在对人们的生活、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造成了有害信息和不良文化充斥泛滥,包括黑客技术威胁网络正常运转,低俗文化内容导致网络信息失德,虚假谣言和网络暴力误导社会风气,既是对社会道德的拷问也是对法律法规的挑战。面对严峻挑战,中西方均加强了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如出台相应的网络法律法规制度。西方网络法律法规的出台比较早,所以相关机制比较成熟,如网络安全、网络隐私、网络知识产权等各种权利和措施,但仍不能避免网络安全漏洞和黑客袭击行为。例如美国网络信息管理模式是在宪法权力至上、市场作用主导的指引下,通过行业和民间组织平台推动法律以保障公民言论、隐私及其他权力,赋予终端用户有效的技术和方法,使其在社会主流意识影响下自觉对网络传播内容进行有效控制。多重标准的灵活性确保了管理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6]。我国为适应网络文化的动态发展也颁布了一系列与网络文化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7],但是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仍然没有构成强大的系统性专业性完整体系,另外,法规制度的更新不能完全跟上网络文化发展的速度和节奏。因此中西方在此方面仍有一定的差距,西方网络制度文化中有许多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二、中西方网络文化的融合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间的经济、文化、艺术交流无不伴随着碰撞适应融合的发展变化过程[8]。西方社会在带来先进网络应用技术的同时也不断地运用网络渠道通过文化信息的传递冲击着我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在网络监管手段上我国也在积极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精华融入本土文化。

1中西方网络文化思想观念的融合西方网络文化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也正逐步改变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西方国家利用文化渗透方式企图达到殖民目的的举措从来没有停止。希拉里曾在演讲中自信地谈到:“只要充分地运用好美国的巧实力和软实力,美国就能完全掌握中国。”而网络是这种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的公开性、全球性使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能够十分方便地突破国界和地域限制来推行文化霸权,渗透价值观念,扩张文化影响。西方国家凭借网络资源方面的优势,在国际互联网上到处推销反映西方国家的国家形象、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影视图片等思想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我国网民的政治倾向、道德品质、价值观念、文化素质乃至民族认同感。这是一种文化软实力的输出,也是一种国际背景下新的文化殖民。

2中西方网络文化应用发展的融合中西方的网络应用文化无论在娱乐领域还是在商务领域都逐渐走向融合。在西方的引领下,我国网民对各项网络应用的使用程度也愈加深入。移动设备的发展,使像视频广告这样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异军突起,占据了广大市场空间;我国移动商务类应用在移动支付的拉动下,正历经跨越式发展,在各项网络应用中地位愈发重要,加速国际化进程;西方的Facebook、Twitter和我国的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越来越得到广大网络用户的喜爱;西方的YouTube和我国的优酷、搜狐视频网站抢占了大量传统电视节目用户;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类应用首次纳入网络发展统计调查中,互联网理财产品在最近一年时间内,使用率超过10%,成为我国互联网络应用的一颗新星。正如玛丽米格所说:“美国智能手机市场逐步走向饱和,增长率将不如从前。对于全球来说,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尚未达到50%,功能手机的保有量依然很高。在这样的情况下,移动开发者需要考虑面向其他国家的用户,才能获得足够的成长空间。”可见,西方对我国网络应用文化的影响还会持续加强,而这种影响将会是双向的[9]。

3中西方网络文化监管手段的融合在一些西方国家,“网络监管”很容易被误会成剥夺民主与自由而遭到反对。然而面对严重的网络侵害,西方国家对网络的监管也从未松懈,他们凭其雄厚的科技实力,限制网络上极端思想和色情内容的传播,例如澳大利亚网络主管部门———通信和媒体管理局制定了监管和处罚双严格的网络监管体系,推动网络环境良性发展;德国严厉打击网络谣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成为对网络不良言论立法的国家之一[10]。我国对互联网监管手段处于不断摸索与完善的初级阶段,政府在监管过程中不断汲取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并充分结合本国国情,发挥行业自律和公众监督的巨大作用来创新监管方式。监管手段上符合现代信息化社会基本规律,与现代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监管行为也更加透明化。中西方在网络安全的目的上一致,在网络安全的措施上走向结合。

三、对中国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考

中西方的文化篇2

关键词: 中国 西方 英雄文化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每一段历史的出现都与当时社会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论是中国抑或是西方都一样充满英雄式人物的伟大事迹,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发挥着他们应有的作用。无论影响是大或小,抑或者是深远与否,他们的产生和发展都对当时本国的生产力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中国的英雄文化诞生于混沌时期,在中国人心中英雄应该拥有宏图霸业、视死如归的精神,所谓士可杀不可辱,人活着要有尊严,要有气节,这样的字眼在中国式的英雄人物眼中比生命还重要。西方英雄主义观的产生与其文化息息相关,个人本位主义、崇尚自由的精神是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1]。

英雄及其观念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而言,它的产生和演变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演进,英雄作为人与神的结合体,其身上的神性逐渐减少,人性不断得到彰显。作为两种异质文化,中西方英雄主义观念的差异反映出各自的文化特质[2]。

自古以来,中国的英雄崇尚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宁可死得轰轰烈烈,也绝不苟且偷生。他们认为为国家和民族大业、为百姓安居乐业舍生取义是理所当然的事。西方人把人的生命看得高于一切,在战场上千方百计地使自己活下来的人是英雄,而悲壮地牺牲并没有多大意义。相比之下,在西方英雄人物眼中,珍爱生命、创造价值是最重要的两点。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不管是在西方还是东方,必定是能够做成凡人难以做到的事。而英雄伟大就伟大在肯放弃最难放弃的东西去成就事业。

英雄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由来已久,它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能够反映东西方基本意识形态的文化现象。中国的英雄文化和西方的英雄文化有很大的不同。如陈独秀所说:“西洋民族以战争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安息为本位。”“西洋民族以个人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家族为本位。”[3]中国的英雄史观着重于守卫国土,维护皇权;而西方的英雄史观则着重于塑造人格,创造历史。但是两者的共同点就是英雄的理念首先是树立具有当时人们可以效仿的榜样,即某一个历史时期人们崇拜和追随的对象。比如中国的开天、夸父追日、三皇五帝的传说都具有英雄主义的色彩;而在西方英雄总是站在天意的对立面,比如古希腊神话中盗火的普罗米修斯,始终无法摆脱弑父娶母命运的俄狄浦斯,等等。中西方英雄文化都是宿命论,中国的英雄往往赋予命运一种妥协和变通,而西方的宿命包含着对命运的挑战和不屈。

英雄爱美人是英雄文化的共同点。但是在江山和美人的选择上,中西文化也有不同。为了美人舍弃江山,在西方文化中仍然是英雄行为,比如特洛伊王子和海伦的故事。而在中国却要遭到无情的指责,并且将责任推到美人身上,斥之为红颜祸水。在漫长的以男性为主体的古代社会,东西方的英雄绝大部分是男性,女性只是男性的陪衬。但是偶尔也会出现一些让人肃然起敬的女英雄。如中国的花木兰、穆桂英,西方的圣女贞德。由此可以看出,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的观念在发生着变化。再比如中国的反封建运动和西方的女权主义兴起,使东西方女英雄不断不增加,而东西方在英雄标准和英雄行为的认识上在不断地接近。

中国自古以来把拥有侠义精神的人物与英雄相等同,而中国人对英雄的认知一直以来就与西方不同。中国长期以来主要受封建主义的影响,宗教的影响较小,所以中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宗教和神话色彩较少,儒学中精忠报国的传统思想成为中国英雄主义的主要理念,其中又以岳飞为代表。还有就是大家所熟悉的经常在荧屏上出现的“南侠”展昭,他留给我们的是一个忠君爱国、爱憎分明、不近女色、侠肝义胆的英雄式的人物形象。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英雄主义的理解在两个方面得以加深。一是代表全人类,具有人道主义的精神价值观逐渐代替了过去狭隘的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和种族主义的价值观,英雄主义越来越具有全人类的广泛的精神意义。二是代表各种文化和各种不同民族的价值观的英雄主义在相互碰撞中不断地相互理解、相互学习,形成一种具有多元色彩和民族个性的,并能相互尊重的英雄主义价值观[4]。

英雄文化共同的特点是善恶分明,但在西方,所谓“恶”的标准是有限制的,他们或是恶龙、巨人之类的怪物,或是极端残暴者和异教徒,而两个君主间的争斗并不被当做善恶之争,人们往往把争斗双方的英雄一同讴歌,哪怕其中一方是自己的敌人。法国大仲马的《三剑客》系列和波兰显克维支的《十字军骑士》中都有这样的倾向。事实上这是文人们对民众英雄观的迎合和妥协:对西方人而言,英雄是个性的,即使敌人的英雄行为也应该歌颂。在中国则完全不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敌人就是敌人,即使他像《三国演义》里曹操对关羽那样慷慨,《说唐》中宇文成都那般英勇,也很难得到说书人一个字的褒扬。说到底,这是中国大一统文化和西方领主经济的差异所带来的[5]。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是空泛的概念,它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英雄,就是一个差异表现的典型。英雄文化是浪漫的、夸张的,但同样是现实的影子。它们在中国和西方的影子有如此差异,正是两地间历史、社会人文差异的生动体现。不管怎么说,英雄的形象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永不磨灭的,在西方如此,在中国亦是。

参考文献:

[1]邵莉.简析西方英雄观产生的时代文化根源.陕西社会科学论丛,2011,(2).

[2]程羽.历史中的英雄.天府新论,2008,(z1).

[3]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新青年,第1卷,第4号.

中西方的文化篇3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 混沌思维 逻辑思维 建筑文化特征

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思维的混沌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混沌式的思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维,它不仅关注人的理性要求,而且重视人情感的寄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混沌有三个基本属性:整体性、本原性、模糊性。

①整体性:强调混沌的整体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这一中国哲学认为混沌是非线性的立体态,所以注重自然事物的整体性,在具体处事原则上, 表现重“合”轻“分”;重“和”轻“争”,追求矛盾双方的和谐统一,强调“天人合一”,建筑空间强调“虚实相生”。非线性的有序,是混沌的基本状态。

② 本原性:混沌是一种“原”。从庄子回归自然的观点看,“混沌”可以理解成自然世界的本质状态;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这种本原性就是强调从事物本身的体验中去认识其本质。

③ 模糊性:指其模糊的外在形象的内部包含着有规律的内在本质。混沌的模糊性正是中国传统艺术追求含蓄美的原动力。

混沌思维的特征在于重直觉与体验;注重对认识对象的“意会”、“领悟”和直观把握, 强调非理性的“体验”和“直觉”。不太关心概念的确定性和明晰性。

逻辑思维是西方文化的价值取向,是一种定量精确思维,已由牛顿、 拉普拉斯等西方先哲们奠定了雄厚的数理基础。被当代人认为是科学的思维方式,来源于西方文化中的宇宙是一个实体世界。西方人的宇宙观是重视实体,在认识上将“实”与“虚”截然分开,实体与虚空的分离既是物质与空间的分离,也含有己知和未知的对立统一,在对未知的不断探索中,就导致了西方文化在对立统一中不断前进,其宇宙认知图式始终处于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运动中,对实体世界的具体化和精确化就是抽象为形式,因此,以形式为研究的对象, 并走向科学化的逻辑性和实验性。

二、中方建筑文化特征及要素

从传统文化的研究,可以获知,无论东方文化或西方文化受古代哲学观、自然观、宇宙观、美学观影响甚大,这种影响也波及建筑文化。“天圆地方”是影响中国建筑的特殊因素,尤其以礼制、玄学、中心论影响最甚,使建筑成了官府意志的图解,或建造者审美情趣的体现,只有少量的私家苑囿或民居,设计手法显得比较轻松、随意、灵巧。从古代都城的建筑、宗教寺庙及民居的创意、构思、选址、设计布局、轴线关系及型制、体量上都可以看出这一点,甚至施彩用色都有严格规定,大一统的集权统制,抗变排外的思想意识,一直在潜移默化地起着作用,这是中国建筑文化重传统轻变革的主要原因。传统主义和抗变保守是儒家思想中消极的一面,而儒家的经典说教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主要思想武器,在意识形态方面具有很高的地位,鄙视建筑创作的观念也一直延续了数千年。“天不变、地不变,祖宗之法不可变”,这种“恪守祖制”的建筑思想不可能对先前的建筑形式有很大的触动,也就不会发生西方那种风格特变和流派纷呈的局面。

封闭的古典轴线关系、院落形制和较为明确的空间界定,注重自然环境“天人合一”,建筑融于环境并强调人与景观的转换等等,所以中国古建空间层次较为含蓄,且多为纵横向展开,以奇、巧、智在有限创作空间内创造光辉的建筑艺术。

三、西方建筑文化特征及要素

西方建筑文化史,同时也是西方的哲学、伦理、宗教、艺术等学科的发展史,在西方人看来,建筑是思想智慧的凝集,是美的化身,是重要的艺术门类,在中国制订《考工记》、《营造法式》及《工程做法则例》的时候,西方则早已开始建筑理论的研究,从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完成《建筑十书》提出适用、坚固和美观到大建筑师斐地设计雅典卫城,创造影响世界的“希腊古典柱式”,从15世纪阿尔伯蒂的《论建筑》到20世纪柯布西埃的《走向新建筑》等反映了西方心理――文化机制中不满足于现状,勇于变革的探索精神。

应该指出西方哲学所倡导的人本主义、民主、自由、平等和博爱,超脱自然的观念对建筑思想和文化体系的建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成了美的化身,雕刻绘画等艺术形式与建筑艺术结合更为紧密,甚至许多建筑构件也被拟人化或情感化,以展示对人性美和神的意志的歌颂,这种意念也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创意、构思和设计。

西方的建筑艺术含有较多的理性、浪漫和情感色彩,特别是古希腊、古罗马建筑,及至后来的拜占庭建筑、中世纪建筑、巴洛克、哥特式等,建筑艺术被赋予较多的宗教或伦理意念,有着深刻的涵义,即便建筑的空间也因理念的需要而设计成虚无、梦幻或超脱,并形成了完整的形式美法则和古典柱式,技术、艺术、观念几乎同步的发展进程,是西方善于学习、比较,并创造的文化心态的最好注脚,在建筑上,它兼收并蓄,不拘泥于某一形式,从而形成多变的风格。

四、中西方建筑文化的比较

从中西文化比较角度来探讨形式的本体内涵,我们发现形式背后必有反映相应文化理想的事实。西方从实体出发,通过逻辑和分析极大地发展了建筑的形式范畴;中国从 “ 气”的宇宙观出发,用整体思维,以 “ 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建筑的永恒之道。西方长于思辨、分析科学;中国长于兼容、包含、善汲取他人之长的人文价值。

1 中西方城市空间之差异

中国古代城市特色:①城市整体性强,以南北轴线定位,主次分明,对称排列,道路呈方格网状,布局较规整。②市中心突出位置设王城、衙署或钟鼓楼,十字街口,无公共广场,呈封闭式布局。③建筑呈平面展开,不仅实体的个性突出,而且以庭院与建筑组群的出现,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市中心无高耸建筑物,高塔多建在郊区和山丘上。

西方古代城市特色:①无一定的轴线,道路结构呈环形辐射状,布局较自由。②市中心为宗教式市政建筑,有公共广场,呈形式开放式格局。③高耸建筑常在市中心,逐步向周围降低高度,市中心常有不高的山丘。④城市建筑具有尺度雄伟、体量宏巨,呈外张感,与自然对立的外观形式。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见于《周礼》“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这种规划思想一直是后人建造都城所遵循基本模式,并且随着历史礼制的强化,皇权一统地位的升高,祭祀的繁复,使得规划设计必须按主次布置,礼制序列在空间布局上更趋于复杂,于是形成了与之相应的对称、规整、轴线等布局手法。与中国统治阶级推崇的“王权至高无上”相反,西方认为“神权至高无上”,神人同形的使宗教建筑在城市中始终占据显著位置。如中世纪的欧洲城市, 有统一而强大的教权,教堂位于城市的中心。其庞大的体积和超出一切高度控制着城市的整体布局,教堂广场是市民集会、狂欢、从事各种文娱活动的中心场所。城市道路网常以教堂为中心呈放射状,并形成如同蛛网的放射环状道路系统,这符合城市向外扩张和发展的要求。

2. 中西建筑之差异

西方的建筑原形――古希腊神庙,不强调内部空间,却以外部空间为主。四周开敞的柱廊形成心理上的外向社会离心空间,人们的活动主要在户外广场上,西方人把广场称为城市客厅,表明了将室内转化为室外的意向,是一种开放的形式。

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四合院,外部有界限分明的围墙,入口以照壁和影壁屏障,呈现出内向保守的心态,反映了小农经济自给自足,与外无涉的封闭特点。

五、结语

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知道,由于文化思想构架体系的差异,东西方建筑具有明显的不同:东方重组群,西方重单体;东方重布局,西方重造型(这从米开郎琪罗设计的圣彼得大教堂可见一斑);东方重意念,西方重情感;在环境、空间的把握与创造上,东方传统建筑较封闭,西方则较开敞(公共意识较强);建筑界面处理及轮廓线方面,东方较柔和,西方较直硬;东方重平面视觉艺术在建筑上的表达(如紫禁城等),西方则重空间艺术(如雕塑、绘画、曲面、壳体等)。

越是地方的、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中国现代建筑理论的探索,应建立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的基础上,透过形式的现象看到西方建筑师们在建筑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中的求真的理想的本质。只有在比较中才能正确地认识中国建筑文化的价值所在,找到结合点,吸收西方建筑文化的思想精华,为我所用,在中西文化融合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 王贵祥.中西建筑文化比较.见:王化君,顾孟潮主编.建筑•社会•文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

[2] 黄国红. 中西方城市空间特色比较.新建筑, 1997(1)

[3] 朱小雷. 形式实验的追问――从中西文化比较视角看当代关注形式的建筑文化现象. 华中建筑,2000,18(2)

中西方的文化篇4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颜色;性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渐渐学会借用颜色作为性的形象大使,为半遮半掩又不可回避的性代言。于是外露招摇的色与神秘内敛的性攀上姻亲而进入人们的生活,而讳莫如深的性又借助外向大胆的色在阳光下开放。颜色与性的关系日益亲密,衍生了一系列与颜色相关的性文化现象,并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有着丰富而具体的表现。

二、颜色为性代言的种种现象

(一)蓝色与性

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选择蓝色来象征性。蓝色多指不健康的性。在19世纪早期,blue 是“不体面”或“猥亵”的意思。如美国俚语blue gag(低级下流的笑话); blue movie/ film(色情电影)。在中国,蓝色常作为与性有关的网名出现在网页上,如:“新起点与性生活-蓝色的天空”。另有网站名“淡蓝网”、 “性与情—蓝色执着”……”,类似的网名还有很多。人们用蓝色来表达性大概有如下三种原因。第一种说法是中国的妓院外墙一般被涂成蓝色。第二种说法是因为脱衣舞表演场所的灯光是蓝色的;而第三种说法则认为早期色情电影是用家庭投影机放映的,影片放出来微微泛蓝。

(二)黄色与性

黄色是中国封建王朝皇家御用的色彩,黄色在中国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然而人们也用“黄色”来指称色情,像 “黄色小说”等。那么黄色怎么同蓝色一样也成为“天涯沦落人”呢?这大概主要是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基督教里背叛耶稣的judas(犹大)穿的衣服是黄色,所以西方人就对黄色有厌恶之意,但它表示低级趣味的性还得从十九世纪末说起。那时英国出现了一本《黄杂志》,因其黄色封面而得名。该杂志有时带有一点色情意味。英国剧作家o.wilde因同性恋被捕时,腋下夹了一本《黄杂志》,于是人们认为《黄杂志》和o.wilde同样是不名誉的,《黄杂志》因此声名狼藉。人们认为这种yellow book是不能蹬大雅之堂的低俗之物,黄色当然就与不健康的性、色情、恶俗等概念发生了联系。黄色从此被西方人认为是色情媚俗等低级趣味的东西。

(三)绿色与性

绿色有对婚姻不忠之意,而且这个意义源远流长。在中国,如果男人戴了“绿帽子”,就说明妻子对其不忠。这会让这个男人终生蒙羞。中国人的这种心理由来已久。唐代官制规定,六品和七品官应穿绿色官服,八品和九品官应穿青色官服。在元明两代,乐人、妓女必须穿绿色或青色服装、戴绿色头巾来标志他们所从事的低贱行业。在西方,如果女人穿上了green gown (绿裙子),则意味着她作风不检点,曾经和某个男人在草地上打滚而弄脏了衣服。(a green dress is thought to be unlucky unless the bride is irish. the old expression that a woman has a “green gown” was used to imply promiscuity , the green staining being due to rolling in grassy field.)另外还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谚语:they that marry in green ,their sorrow is soon seen.(结婚穿绿衣,不久就悔恨)。可见,绿色对婚姻是不吉祥的兆头。绿色表达性,尽管原因不同,但在中西方文化里也是非常一致的。

(三)红色、白色与性

在英语中,red一词有“放荡”之意。如:a red light district(花街柳巷,红灯区)。在中国,虽然也有很多“红灯区”,但总的来说在汉语中,红色与性的关系似乎没那么坏,比如人们把促成他人美好婚姻的人叫作"红娘",中国的新娘在婚礼上按照传统都穿红色礼服,把男人极其心仪但又不能娶为妻妾的女子称为“红颜知己”等,这些说法都或多或少与性有关,但却喜气美好。西方的新娘子在婚礼上大多喜欢穿白色婚纱。表示纯洁高尚的爱情。白色在中国是送葬服丧的专用颜色。但是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白色表纯洁之意已经或正在为我们中国人所认同并接受。东方的新人们越来越多地青睐白色婚纱和白色礼服。

(四)粉红色与性

在中国文化中,粉红色或说是桃色可以象征女性,中国自古就有“红粉佳人”之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因此人们又用“出水芙蓉”来形容美艳女子。另外男孩向女孩表达爱情时一般都送玫瑰,用玫瑰来表达爱情在世界上都是普遍的。这大概就是粉红色与性产生关系的最初原因。现代人们习惯地称男女之间不正当的性关系为"桃色事件",把与之相关的新闻称作“桃色新闻”,把男女的邂逅及艳遇称作“桃花运”等。当然这种说法仅在中国比较普遍,在西方除了用玫瑰来表达爱情之外,其它的他们则不会苟同。

三、用颜色表达性的缘起

中国有句古话“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这并不是说女孩真的变得更漂亮了,而是说到了青春发育期,性发育渐趋成熟,她们学会用各种色彩包装自己,打扮自己,来引起人们尤其是异性的注意。这应该视为是用色彩来展示性来表达性的一种本能。然而用颜色来表示性并不是人类的专利。就连植物和动物也都如此。因此我们从这一观点出发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西方和色彩有关的性文化会有如此之多的吻合之处。我们也不难理解不同地理环境不同人文环境下的人们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选择颜色来表达性。

四、结语

用颜色表达性是中西方文化与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在丰富的生活经验中,由于受到某些性行为的影响,而这些性行为发生时常伴有某种颜色,人们便用这种颜色来表达某种与性有关的现象,给颜色赋予了丰富的关于性的意义,使性变得婉转而含蓄。人类社会由原始状态发展到今天的文明状态,性也由当初的赤裸发展到今天的委婉。与其说夏娃和亚当伊甸园的神话美化了人类最初的性赤裸,我们也完全可以说,是世界上争奇斗艳的色彩包装和扮靓了性,使性变得圣洁和高尚。人类在繁衍生息和追求爱情的时候,不必单靠简单的本能冲动,他们借助色彩来表达和积蓄爱情,使爱天长地久,海枯石烂,他们借助色彩来升华和提炼爱情,使爱神秘浪漫,坚不可摧。在人们把性演变为爱情的过程中,色彩作为性的形象大使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由于颜色的介入,性文化也从本能和赤裸状态中得到了升华与提炼,人们在谈及性问题时,避免使用赤裸的字眼,从而避免了许多尴尬,性也因而变得丰富而高雅。因此我们可以说用颜色来表达性是中西方文化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中西方的文化篇5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文化;差异

1前言

全球化促进了“跨文化交际”的发展,“跨文化交际”一词最早在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霍尔的《无声的语言》中出现,指文化背景各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活动。不同的民族因独特的社会历史环境和地域环境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体现在思维方式、交流方式、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给“跨文化交际”带来的天然的屏障与阻碍。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文化特征是国际间“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内容,结合当前“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误解和冲突,接下来笔者将从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两个方面出发多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做一详细分析,并探寻有效解决文化交际冲突的方法途径。

2中西方思想观念上的差异

2.1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在对待事物的理解和看法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内在的表现在中西方思想观念的差异。我们中国的思维方式在注重直接感受的基础上实现从一般到具体的认识过程,而西方的思维方式恰恰相反,西方的认识过程是从具体到一般的过程。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还体现在认识的模式上,中国素来重视“天人合一”,即人的发展与自然和谐统一,整体性思维中国认识世界的基础;西方在自然科学的指导下,建立了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的关系,保护个人的利益和自由、独立发展等西方观念体现出了西方的个体性思维。

2.2价值观念的差异

有学者提出“跨文化交际”的核心是价值观念,要想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真正发展,必须正确认识中西方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在家庭观念上,中国传统的家庭有浓厚的家族观念和血脉观念,家庭内部长幼有序、辈分有别。但是在西方的家庭中,儿女18岁后就离开父母,对父母也不承担赡养的职责。在对待个人隐私上也存在很大差异,中国人注重团结和坦诚,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而西方人比较注重个人隐私的问题,贸然问一名西方女子的年龄,会引起西方女子的极大反感。

2.3法律观念的差异

法律是在文化土壤中盛开的鲜花,不同的文化催生了不同的法律精神,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还体现在法律观念的差异上。中国注重“以和为贵”和“家和万事兴”,打官司在中国人的意识里是有伤和气和不光彩的事情,制定法律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传统的纲常伦理,由于缺乏明确的公共意识,法律的执行也要依靠道德的规范。西方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比较浓厚,法制精神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西方法制化国家里有一个著名的例子,一所大型商场因建筑不恰当形成旋风致使老人摔倒,商场被告上法庭,老人获取了高额赔偿金。

3中西方日常生活中的差异

3.1风俗习惯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十分重视中西方文化在风俗习惯上的差异,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尴尬和误会。“狗”在中国的语言环境下多用于贬义,影射坏人、笨蛋或背叛的人,如“狗东西”、“狗屁不通”和“走狗”。但是西方的语言环境下,从“a luck dog”中即可看出与中国的“狗”意象就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再如中西方在数字使用习俗的也存在很大差异,中国人喜欢偶数,例如“好事成双”“十全十美”等都寄予了中国人的美好愿望,而在西方国家了人们偏爱奇数,认为单数是吉利的数字。

3.2交往习惯的差异

跨文化交际加深了国际之间的交往和交流,强调了把握中西方交往习惯的差异的重要性。首先在称呼上,中国重视“长幼有别”,所以不能直呼长辈的姓名,而在西方亲属之间直呼姓名是亲切和礼貌的表示。其次在见面问候时,中国人为了表达自己的关心之意,常常说“你去哪里?”或“你吃饭了吗?”,而面对西方人“你去哪里?”明显冒犯了他人的隐私,“你吃饭了吗?”西方人会误解为你要请他吃饭。最后再告别用语上,中国人注重表达自己的关心和感激,例如在告别时说“多谢您的指点,学生我受益匪浅!”,而西方在告别时多说“Happy talking to you !”来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欣赏之意和交往过程的评价。

3.3教育方式的差异

教育方式直接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教育方式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中国对孩子进行教育的目的着眼于未来找到一份高薪、稳定的工作,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在这一教学目标的指导下,片面注重学生的成绩高低,忽视了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此外,中国孩子缺少必要的社会教育,造成社会使用能力比较低。目前,中国教育不断进行素质教育的改革,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西方的教育重视孩子多元化的发展,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出具有自由民主精神和探索精神的人才,在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上与中国的教育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3饮食文化的差异

“民以食为天”,中西方在饮食文化上的差异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具有悠久的饮食文化,对食物强调“色、香、味、意、形”俱全。中国人习惯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中国人的饮食工具“筷子”成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形象代表。西方人在饮食上追求简单和营养,十分重视进餐礼仪。西方人出于卫生的考虑,在进餐是实行分餐制,以“刀、叉、匙”为饮食工具。

4在中西方文化差异下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途径

4.1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加深中西方之间的沟通了解

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加深中西方之间沟通和了解,是在差异下实现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文化没有贵贱之分,跨文化交际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实现世界人民之间的平等交流和共同发展,在文化交流中,我们中西方要相互尊重对方的文化,尊重对方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最终实现世界文化的多元化。

4.2在坚持入乡随俗的原则上提升和完善自我

“入乡随俗”是跨文化交际过程避免出现误会和尴尬的有效方法,实现“入乡随俗”的前提是了解西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即通过交流和学习不断完善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有效的语言交流要考虑特定的语境和交流环境,如见到中国朋友仍旧以“你吃饭了吗?”的形式打招呼,见到西方人则说:“How are you !”此外,跨文化交际者要汲取世界文化营养,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交知识和社交技能,扫除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阻隔和文化障碍。

5结语

综上所述,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交往习惯、饮食文化等方面,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加强沟通交流和完善自身文化素养是扫除文化差异障碍的有效途径。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中西方的文化不断交流和碰撞,跨文化交流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和共融,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最终也将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消失。

参考文献:

[1]董芳.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研究[J].理论观察,2012(4)

[2]邵彤.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3]黄耘.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南方论坛,2010(3)

[4]陈星伊.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4)

中西方的文化篇6

西方人非常忌讳“13”这个数字,避之如灾难。比如,建筑物会去掉13层编号;医院不开设13号病房;飞机、火车等都没有13排和13座;重大的事情都不选择13号进行。尤其是当13与星期五这个同样被西方人认为是不吉利的日子联系在一起时,就成为了“黑色星期五”。在日耳曼语和罗曼语两个族系国家的中,黑色星期五被很多人认为与不幸运、不吉利联系在一起的日子。对数字13的恐惧也已经给出了科学的名字:triskaidekaphobia“恐十三数症”。其实数字本无好坏、褒贬、吉凶之分,数字禁忌往往是出自民族变迁的历史以及随之带来的诸如信仰、风俗以及思维方式、审美趣味等影响,这些复杂的因素共同导致了数字文化禁忌。“13”在西方世界成为不吉之兆的历史,起源于中世纪,也是宗教的产物。《圣经》中记载,耶稣门徒犹大为了30个银元而将其老师出卖,最后致使耶稣被钉死于十字架。耶稣被捕前夜,正好是犹太人的逾越节,为了共度节日,耶稣召集他的门徒们共进晚餐。在此席间,犹大正好坐在第十三个座位上。出于这个宗教故事,一代又一代的基督教徒就把对犹大出卖恩师的仇恨发泄到数字“13”之上。这一记载也在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中有所体现。此外,在西方,数字“13”作为不祥之兆还与北欧神话中纳维亚地区的神话相关。这里面说,在一次天堂为纪念阵亡的战士灵魂而举办的宴会上,来了12位神,可是之后凶神罗基又突然出现,将灾难带给了给众神。先是奥丁之子巴尔德死去,接着其他神也一蹶不振。以上两例,说明了西方世界数字“13”禁忌的来源。

在英国最早期关于数字13的记录是出现在1869年亨利萨瑟兰爱德华兹的罗西尼传中,罗西尼死于11月13号,星期五。如果这是真的,像许多意大利人,他认为星期五是不吉利的日子,十三是个不吉利的数。在1907年,汤玛斯W劳森’著名的小说Fridaythethirteenth也对这一迷信说法起到了一定的传播作用。小说中描述了一个肆无忌惮的破坏者利用黑色星期五制造了华尔街恐惧。与13号星期五这一迷信相联系的传说也可追溯到20世纪,故事发生在1307年10月13日,数百名圣殿骑士被菲利普四世逮捕,这也在丹布朗的2003年的小说《达文西密码》史提夫贝利“圣殿骑士”和约翰J.鲁滨孙的1989的作品BorninBlood等多部作品中得到体现。根据北卡罗来纳州阿什维尔压力管理中心和恐惧研究所所的调查,在美国大约1700wan到2100万人由于害怕这一天受到影响,使它成为最恐怖的一天。有些人是因为恐惧这一天,而避开正常工作,航班甚至下床。据估计在这一天,美国在经济上会有8千万到9千万美元尽管如此,达美航空和大陆航空公司都表示,他们的航空公司没有受到任何特别明显的影响从上不难看出,除去宗教文化和神话传说的影响,社会价值观念也会影响人们对数字的看法。有些西方人讨厌和回避数字“13”只是因为受社会整体价值观念的影响。当我们问他们为什么讨厌数字“13”时,他们自己也不能很清楚的说明原因。就好像中国人认为“250”代表的是“愚蠢,混沌”,究其原因,也不一定能够很清楚的阐明。

二、理解数字文化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速度的加快,世界正一步步朝着地球村的方向发展。这极大地改变了我们人类的生活方式,国家、民族、地区之间在政治、文化、科技、贸易等方面的交往日益密切,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也日益频繁。尽管现代科技的发展拉近了时间和空间距离,但由于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所具有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取向以及社会风尚等对语言文化方面的影响,仍然给跨文化交际带来诸多障碍。因此,学习一种语言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学习与语言有着密切联系的文化。对于数字文化,虽是司空见惯,但它时刻都在影响着人的社会行为。了解和学习西方数字禁忌,可以使我们把握中西文化差异,可以帮助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学会尊重,规避误会与矛盾,进而和谐相处,愉快沟通。

中西方的文化篇7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要了解文化差异造成的礼貌表达方式的差异,以便使跨文化交流顺畅进行,避免误会,下面我们将浅谈一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一、独立性

我国的群体性文化,非常重视家庭亲友关系,把它视为组成社会的细胞;而在西方国家,崇尚独立自主自强自立。中国人重视传统的君臣,父子,论资排辈,等级森严,而在英美国家,长辈与晚辈间地位平等,不计较老少界限,多以朋友相处。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历来崇尚“四世同堂”“合家团圆”,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良言古训;而在英美国家,18岁的子女仍住在家里依靠父母生活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双手去独立生活。同样,年龄大的父母即使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一般也不会拖累子女,他们往往要住进老人院,由社会关照。

二、隐私权

美国人通常很尊重别人的隐私。就是知己之间也很少问到别人太“切身”的问题,例如年龄、薪水,及婚姻状况等。也应当少谈论第三者的事情。不请自来的访客 (包括父亲) 是绝对不受欢迎 的。西方人习惯于隐私的保护,在很多情况下,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把很多事都当成了别人的隐私,于是他们就不过问,比如他们一般不问别人吃过饭了没有,不会提醒别人天冷时加衣服,因为这是一个心智正常的人能独立做出的决定,你提醒别人,尤其是反复提醒,会被认为你是对她的一种轻视。再请人吃饭时,他们也不会事事都为客人考虑好,做到位,相反,他们会客人预留充分的空间,让客人自由安排。中国人和西方人,尤其是和美国人的差异很大。我们中国人相对来讲不怎么注重隐私的保护,虽然现在有些不同但多年沉积下的习惯还是不能一下改变。比如中国人会在天冷时会提醒别人加衣服,甚至会给远方的家人和朋友孩子打电话,专门叮嘱他们渐渐衣服,有时会问朋友谈没有谈恋爱,甚至还为朋友把把关。被提醒的人会感到提醒者对自己的关爱。有时候到分手时后执意留客人在自己家吃饭以显示自己对别人的热情,别人来访时会不征求别人的意见,泡茶,拿饮料,而且尽是拣贵的拿,以示对客人的尊重。客人来访时会竭尽全力把客人的时间表安排得满满的,恐怕有空档,怠慢了客人。

三、不拘礼

美国人在衣着娱乐方面,都比较随便。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比较不拘礼,即使双方在年纪上或地位上有很大分别也不例外。这方面的例子多不胜数。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Smith”“Auntie 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Tom”。

又如学生知道teacher的含义是“老师”,也就相应地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 Wang”。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汉语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王老师=Teacher Wang.此外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唐秘书”“张护士”称为Secretary Tang, Nurse Zhang, 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 Miss,Mrs.等。

四、开放与直接

美国人是相当开放和直接的,尤其在专业的讨论,往往秉持着不同意见而争论(注意:是争论,不是拍桌子,摔麦克风的吵架)。相反地,东方人往往不会直接冲突,而是婉转地透地位比较高的第三者来疏通。

五、竞争性

美国社会的发展依靠竞争来作为推动力。“Work hard, play hard”是大部份人的作风。他们在言语争辩时都喜欢压倒对手,这种“getting the last word in”的作风当然是竞争性的一种表现。他们的竞争挑战精神也显露在体育比赛方面,即使是他们所谓的“playing for fun”时也是蛮认真的。一般美国人对于捧一个球队都十分狂热,往往藉此发泄情绪。例如校队比赛时校警常常要检查进场的观众,不让他们带酒进场。球赛比赛时,观众都喧哗冲天,往往乱抛东西。有些助兴表演也有点莫名其妙,例如有一招是将一个女啦啦队员,从观众席的底层抛起,一级级的人将她接着又再抛上去,直到最高层又再抛下来;偶然也有失手受伤的事情发生。笔者也算是球迷,但都是在家看电视,免得在现场活受罪。而且要算准时间,当球赛完时避免走在路上,因为球迷在赢时欢天喜地(如果你看到开车的人在乱按喇叭,你不用听报告就知道赢球),输时沮丧愤怒,两种结果都是疯狂毕露。有些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更常做些奇怪的事。有一点要强调的是,如果不是在发泄情况下,绝大部份的美国人都是很守规矩,不骚扰别人的。

六、公众场合应有的礼数

美国人通常都能尊重别人的安宁。在歌剧院不用说,就是在戏院也都能噤声欣赏。在餐厅吃饭时的交谈声音也相当低,跟这里有划拳斗酒的吵闹大不相同。排队时都很守秩序,插队是不被接受的,蜂拥上车的事情绝无仅有。开车的人通常很守交通规则,例如在夜深无人时也不闯红灯,尊重行人,让路人先过马路等。来自较不遵守交通规则国家的留美学生尤其要特别小心。

七、朋友模式

美国人囗中的朋友定义比较广泛,而且有区隔性;譬如说工作上的朋友,打球的朋友,学校的朋友,喝酒的朋友等等。 另外美国地大,人囗流动性也高,而且朋友之间绝少吐露私人的事情,所以友情是比较“温水”性。中国人的友情通常是“牵一发而动全”,一言不合就尽量避免跟对方碰面,“起落”性比较大。中国人友之间借钱是相当普遍的,而美国人朋友之间借钱是凤毛麟角的。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除了表现在以上方面的不足外,还与生存环境,,历史典故的不同有关。

1.生存环境方面。语文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lv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2.方面。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语言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有“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Go to hell(下地狱吧)这样的诅咒。

总之,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参考文献:

中西方的文化篇8

关键词: 中西送礼 送礼行为 中西方文化差异

一、引言

中国是礼仪之邦,传统上很注重礼尚往来。因此,送礼也就成了表情达意的一种沟通方式。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项目负责人、著名社会评估专家柯兰君教授(Prof.Bettina Gransow)曾说:“送礼作为社会互换的一种形式,无论是过去和现在,对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都起着积极和消极的作用。具有正面和负面的功能,送礼同时又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中国人所形成的互换方式。”在西方送礼行为也非常普遍,但中西方对送礼的看法不同,处理方式和接收方式也不同。本文从“送礼”这一社会现象入手,具体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进一步了解中西方文化,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二、中国人送礼与西方送礼的差异

1.对送礼的看法不同

中国人送礼比较重视礼品本身的价值。而西方人送的礼物一般都很轻,如向女朋友表达爱情,送上一枝玫瑰花;朋友过生日,送上一张贺卡;参加朋友的周末晚会,带上一盒巧克力。他们并不在乎礼品的贵贱,认为意思到了就行。有位男士送给他女朋友一枝已不太新鲜的花作为生日礼物,她仍然很高兴,认为他没有忘记自己的生日。中国人送礼重内容,而西方人更重包装。西方人送别人礼物,包装精美,包装的价值往往超过内涵的价值。你有时收到看来很大、很豪华的礼物,而拆开来一看,里面却是很小、很普通的物品。

2.对送礼的处理方式不同

中国人送礼讲究藏而不露,甚至行若无事,主人在客人走了以后才会发觉查看。而西方人讲究当面拆开,当面表示惊喜和感谢,以示对送礼者的尊重。英美人接受礼物时,会立即说:“It’svery nice.”“I really like it.”“That’s what I just wanted.”之类的赞美话,以不辜负送礼人的一片心意。如因某种原因,不想当面拆开,必须予以说明,并致歉意。

3.对送礼的接受方式不同

中国人收受他人礼物时,喜欢再三推辞,以示谦让和客气,并且在收到礼物后虽然满心欢喜,也会将其搁置一旁。但是西方人则不然。他认为你的礼物是经过千挑万选的,所以送来了,就要毫不客气地“笑纳”,并且还要当着你的面打开看看,除了要惊叹一声外还要再盛赞一番。

三、中西送礼习俗体现的文化差异

1.不同的社会风俗习惯

人们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严格地遵守各自社会的风俗习惯。可以讲,它们都是某一社会价值观的真实写照,而不同社会又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社会期望,因此,即使是同样的行为也可能有不同的解释,交际失误就在所难免。譬如,中国人在交际时,十分重视变通、含蓄。这样的风格在美国文化中则会给人以“不精确”、“模棱两可”的感觉。在美国社会中,“直言快语”才是人们所崇尚的[1]。

2.中西方礼貌原则的差异

在中国社会的人际交往中,人们极为重视“谦虚”,这是中国人的美德。中国人之“谦虚”与Leech提到的“谦虚准则”本质上不同。中国人的谦虚主要体现在“卑己尊人”,贬低自己,抬高别人。比如中国人在赠送礼品时,常以贬低所赠之物达到尊人的目的,如:“一点薄礼,不成敬意,请笑纳。”而Leech提出的“尽力缩小对他人的贬损;尽量扩大对他人的赞赏”的“谦虚准则”则不同。西方人赠送礼品时,会直接表达希望对方喜欢、欣赏所赠之物。另外,中国人和西方人受到赞扬后的回应也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存在很大差异。当受到称赞时,西方人最得体的便是说“Thank you”,欣然接受,以避免损害对方的面子,因而符合礼貌准则。而对于一向以自谦来尊重他人的中国人来说,通常会否定赞扬的真实性,以示谦虚,以此符合礼貌准则。[2]

3.中西不同的面子观和价值取向

“面子”是流传于中国民间的概念,“Face”只是汉语中“面子”和“脸”的英文直译词。汉语中经常会提到“给面子”、“给脸”、“丢面子”、“丢脸”等。汉语中“脸”、“面子”通常指群体出于尊敬给予个体的一种良好的声誉。汉语中面子的获得要依赖于他人的参与,不能把自己置于与他人分离的境地。Brown和Levinson将“面子”(Face)定义为每个人都想获得的一种公共的自身形象(public self- image)。它体现了个人的欲望或需求,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以自我为取向的形象。而汉语中的“面子”则是依赖于他人的群体取向。[3]

中国人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今天,不论是富是穷,不论身份高低,不论在城市农村,都追求脸面,将送礼、维系体面和关系等视为基本需要,将争脸、给面子和礼尚往来列为基本行为规范,形成中国人社会中恒久而普遍的礼品消费行为。

西方社会“面子”的概念从内涵来讲要比中国的“面子”小得多,他们倾向于把人与事分开,对人不对事。双方可能公开对抗,大嚷大叫、剑拔弩张、唇枪舌剑,但因为他们是任务取向、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事后仍然是朋友。西方对“面子”的理解受到印象机制的影响,反映了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特点――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因为在主体上,西方是平等取向,人际关系基于平行,所以人们追求自我实现、个人奋斗,人们高度重视个人权力、个人隐私,人们强调各开其口、各行其是、各展其才、各实其志。西方的面子概念与中国迥异。首先,中国的面子主要强调人际关系,而西方的面子和中国的面子一样具有“社会约束力”。其次,由于西方受个人主义取向影响,集体规范或期望较低,人人试图建立“平等性”关系,一旦发生冲突,人事两分,对事不对人,因此西方人很难理解中国人的“死要面子”。

四、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方西有不同的送礼方式和不同的文化因素。只有通过表象追寻实质才能实现对不同文化的正确理解,才能更好地与西方人交往。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