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经济数据展示8篇

时间:2023-10-08 10:16:40

经济数据展示

经济数据展示篇1

关键词关键词:海洋经济; WebGIS; 区域规划; 海洋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4)002009703

0引言

21世纪是人类挑战海洋的新世纪。2001年,联合国正式文件中首次提出了“21世纪是海洋世纪”的预言,海洋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领域,发达国家都将目光从外太空转向海洋,人口趋海移动趋势加速,海洋经济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党的十提出“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伟大战略目标,因此,加快发展海洋产业,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对形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海洋经济处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但海洋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海洋经济发展仍面临挑战。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的基础能力薄弱,难以为政府制定海洋经济政策和发展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制约了管理部门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能力。因此,迫切需要通过加强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能力建设,建立起能够及时反映海洋经济结构、布局、增长方式及发展环境等方面的监测与评估系统,为海洋经济宏观调控水平的提升提供基础先决条件。本文着眼于辽宁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系统中的WebGIS系统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为其它沿海省份省级海洋经济WebGIS系统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1系统设计

1.1系统概述

海洋经济WebGIS系统,是将海洋经济监测、评估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上进行展示,将文本的分布信息空间化,数据信息图表化,形成海洋经济的专题分布图并采用地图数据加载方式进行演示及专题图的抽取、输出。通过海洋经济WebGIS系统,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表、专题地图、项目点分布图等各种海洋经济相关信息,真正实现海洋经济 “一张图”。

1.2设计原则

海洋经济WebGIS系统设计遵循以下技术原则:

(1)先进性和实用性相平衡。单方面强调先进性,会造成资源浪费,而单方面强调实用性,又有可能无法适应业务和技术发展的需求,将来改造和更新工作频繁,导致重复投资,同样也会造成资源浪费。系统设计时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充分论证,找出先进性与实用性的平衡点。

(2)系统开放性。为了方便与其它业务应用系统之间的集成,以及与其它政府部门、机构等的应用系统之间的连接,同时考虑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系统必须遵循开放性原则,采用符合开放性原则的技术、系统平台和开发工具。

(3)可扩展性。系统设计应考虑远期应用的适用性,即考虑到具体业务发展可能出现的新需求,要求系统具有可扩展性。

(4)标准化与规范化。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对信息格式、业务流程、控制流程等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有着严格要求,需要从建设全局出发,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否则将无法实现网络的互联互通、应用的大规模集成和信息的共享。

(5)安全性。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必须考虑两方面问题。首先,数据不被非法访问和破坏。系统安全性首要的是数据的安全性,系统必须具备足够的数据安全保护措施,以保证数据不被非法访问、窃取和破坏。其次,系统操作安全可靠。系统同时应该具备安全权限,不让非法用户进入系统;同时要具备足够容错能力,以保证合法用户操作时不至于引起系统出错,充分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1.3系统业务流程

海洋经济WebGIS系统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

1.4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海洋经济WebGIS系统主要包括电子地图操作模块、数据查询与定位模块、海洋经济数据展示模块、专题图制作与显示模块、系统接口等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

电子地图操作模块实现基础的GIS地图操作功能,包括放大、缩小、漫游、鹰眼视图和快速定位等地图浏览及打印等功能,支持各种图层的选择、叠加、图幅索引等功能。

数据查询与定位模块实现海洋经济信息空间拓扑关系(涵盖关联关系和位置关系)查询、图斑定位查询及属性查询,查询结果快速地图定位,查询结果属性信息快速显示。

海洋经济数据展示模块实现海洋经济不同领域的综合监测、评估数据、分析海洋经济主体的分布特征及趋势,将数据分析与GIS相结合,实现叠加分析、空间集合分析等空间分析功能。全面、易用、灵活的数据查询及分析展示功能,满足了当前市场环境下对数据处理的多样性需求。

专题图制作与显示模块实现海洋经济信息与GIS相结合,通过简单拖拽制作地图与海洋经济图表间联动的专题图,实现地图编辑、属性查询、距离测算和面积测算等基本查询分析功能。点击地图位置,可显示具体海洋经济相关数据,通过查询,可在GIS地图中图形化显示地理位置。

系统接口实现数据导入、用户管理、系统维护等系统使用过程中的辅助功能。

2系统实现

经济数据展示篇2

一、“决策系统”数据库设计

(一)“决策系统”基本功能模块与基本架构根据国务院批复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如何在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对区域的土地综合利用进行科学、合理地分析与评价是《皖江示范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评价与支持决策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目标。作为“决策系统”的基础数据库建设是以“决策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架构为中心构建的。用户可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对“决策系统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查询、处理、分析及制图输出等操作,支撑皖江示范区土地利用情况的科学评价。其基本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基本架构如图2所示。

(二)数据集(1)基本信息。“决策系统”所涉及的研究区域的数据基本分为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两大类。属性数据包括59个县或区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数据;空间数据包括皖江示范区的矢量图和各地区的生态景观栅格图。“决策系统”对其数据库的要求较高,数据库的建设不仅需包含皖江示范区所有土地信息,并能做到适时地、动态反应各种数据间的关系以及数据变化情况。区域的生态景观栅格图用于展示不同年份土地景观生态的变化情况,它作为生态评价的一个独立模块,分为1985年、2004年和2011年共3期的数据,栅格图层包含建设用地、耕地、水域、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六大地类,不仅体现出生态环境的改变,也为土地利用的变化提供依据。区域空间矢量图用于定位各地区的空间位置,是土地评价的直观反映,也是结果输出必不可少的数据之一。根据前期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属性数据的主要指标及层次关系如表1所示。属性数据采用连续时间段存储,存储从2000年至2011年各地区的生态、经济、社会数据。根据数据特征对数据的分类处理如图3所示。(2)基本信息模块。基本信息模块用于数据的录入和查询,包括县级不同年份的社会经济数据、生态数据以及景观生态栅格图。景观栅格图的生态指标主要有斑块数据和景观数据等,各数据如表2-5所示。

(三)数据分析方法对于土地利用的分析与评价,需要多种土地利用模型和数学模型的运用和分析。“决策系统”主要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1)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所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计算机模拟。土地利用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系统演替变化过程中有许多因子参与其中。通过对土地利用系统复杂行为的动态模拟,分析各因子之间的关系,确定动力因子。由于这些因子使得土地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土地利用方式之间所具有反馈作用,从而能够掌握土地利用系统行为的动态趋势和客观规律。土地利用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土地问题的分析不仅要正确地评价土地利用的发展状态,还需准确预测在未来较长时间段内土地利用的发展能力和变化趋势,并及时反映对其施加调控的效果。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土地利用评价将土地利用视为动态系统,认为系统的演变具有很多动力因子,这些因子使得土地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土地利用方式间具有反馈作用。系统动力学强调系统、整体的观点和联系、发展、运动的观点,非常适于研究复杂系统随时间变化的问题。土地利用的发展能力是通过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否协调正向发展来表征的。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评价土地利用SDA(SustainableDevelopmentAbility,可持续发展能力)时,SDA被看作是一个状态变量,动力因子:土地利用社会效益IS、经济效益IE、生态效益IEn对SDA的影响被认为是流量变量,来自动力因子的积极影响增大,则SDA上升;消极影响增大则SDA下降。动力因子对SDA的影响取决于自身的值与被赋予的权重的大小,数学表达式如下。变量WE、WS、WEn都是时间t的函数,并接受土地持续利用SDA值的影响而不断变动。研究中将WE、WS、WEn假定为以综合变量Im0为自变量的函数,IEn、IE、IS各自受到变量Im1、Im2、Im3的反馈影响,综合变量Im0为变量Im1、Im2、Im3的函数。实际运用中变量Im0通常用人均GDP来表征,因为人均GDP在国民经济和社会运行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人均GDP数值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政府的调控措施。变量Im1可以由森林覆盖率土地质量等指标表示;Im2可以由土地经济产出、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等指标表示;Im3可以由人均耕地面积、基尼系数、就业率等指标表示。因而模型可演化为:(2)运用层次分析法、统计分析方法中的典型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等模型,在建立和运行土地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价因子体系的建立和评价因子的筛选和确定。本文主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地利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的评价。在土地利用分析中,多变量问题是经常会遇到的,变量过多会增加分析问题的复杂性,而且在实际问题中,多个变量之间也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就是把原来多个变量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使用这些较少的综合指标不仅能尽可能多地反应原来较多指标所反应的信息,同时它们之间也是彼此独立的。作为地理分析领域最常用的数学工具之一,主成分分析被广泛应用于区域数据的趋势分析及综合评价等研究方向。主成分分析模型的基本原理如下:(3)运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模型,描述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解释其成因机制、预测未来发展变化趋势及环境影响。模型主要包括数量分析模型、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空间分析模型和区域差异分析模型、土地利用结构预测模型等。并形成土地利用的洛伦兹曲线,进行土地利用的空间状态分析。(4)运用时间序列模型和回归模型进行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分析。在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模型时,采用小波分析法进行小波阈值降噪;采用偏最小二乘分析建立回归模型。有效地提高了模型的精度。

(四)土地评价和制图输出模块土地评价、预测和制图输出模块是在GIS平台上对数学模型进行前处理和后处理,前处理主要是从数据库中取出输入变量供模型计算,后处理主要是把特定格式的计算结果转换为适合于GIS平台的数据库文件,实现数据库文件和GIS的绑定以及对结果文件的展示。模块使用的图层属性如表5所示。对于图层属性表中的排名、风险系数或阈值等字段初始设置为null,模型计算结果以记录的形式插入表中。或者,在建库时不使用这些字段,结果以插入字段的形式给图层属性表赋值。

二、“决策系统”数据库的应用及功能检验

(一)数据分析现以主成分分析法为例,对土地利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例如研究2011年安庆市下辖的7个县和一个县级市的土地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对安庆市的经济贡献程度。首先从“决策系统”数据库提取用于分析的经济数据,计算出各变量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大于0.8,则认为变量之间具有较强或极强的正相关性。经研究,人均生产总值与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工业增加值、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都具有极强的正相关性。运行“决策系统”中的主成分分析模型,其结果见表6-8。由表6可知,前两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已高达85.399%,故只需要求出第一、二主成分即可,它们能够充分反映7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由主成分载荷值表7,可看出第一主成分在除人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外的其余7个变量上有很大的载荷,这些变量几乎包含了区域经济分析的主要指标,综合性很强,这说明第一主成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区域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第二主成分在人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上具有较大载荷,说明第二主成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农林牧渔业发展水平。8个区域在第一、二主成分上的得分以及综合得分如表8所示,如果一个区域在某一主成分上的得分为正,则说明这一区域的该主成分在平均发展水平之上;反之,得分为负则说明在平均发展水平以下。表中综合得分最高的是桐城市,其次是怀宁县,它们的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在这8个区域中处于领先地位,太湖县、宿松县和望江县的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最低。从“决策系统”数据库中调取由2011年卫星遥感影像所生成的景观生态数据,主要选用描述人类活动程度的周长-面积分维数①(PAFRAC)与生物多样性的修正辛普森多样性指数②(MSIDI)进行对比,结果见表9。同时,我们由“决策系统”计算了8个县(县级市)不同地类的区位熵,并引用未用地的区位熵,一并列入表9。

(二)结果文件转换成数据库文件运行“决策系统”中的土地利用评价模型,得到的结果是城市排名、风险系数或阈值等。利用区域名称的对应关系可更新“决策系统”数据库,将结果字段插入区域矢量图的属性文件中,实现结果文件与GIS的绑定。

(三)输出专题图本系统是由ArcGISEngine二次开发技术构建的,结果文件与GIS绑定后,由GIS的制图或制表功能从数据库取空间数据进行图层渲染,利用IRendererFields接口的AddField方法对数据库中的矢量数据操作,制作柱状专题图,输出结果如图4所示。图4也反应了各县对整个安庆市的经济贡献排名,对政府经济政策的制定有一定指导作用。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1)经研究并检验,笔者所在项目组设计的“皖江示范区土地利用数据库”实现了预订目标,功能和运行效率均能满足“决策系统”的需求。将区域的地理信息与区域经济、社会、生态信息集成为土地利用数据库,能够全方位地反映土地利用的状况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为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的大数据支撑。而依托此数据库,运用土地利用模型和相关数学模型对土地利用进行分析与评价,进一步增强了数据库的使用效率。(2)近几年来,随着数学模型和GIS技术在土地利用研究领域的广泛应用,空间数据库的种类也日益繁多,如何建立有效通用的空间数据库也是现阶段许多学者们研究的主要目标。同时,随着管理部门对土地利用管理的愈加细化和深入,以及土地利用技术提高,将对土地利用数据库和评价系统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引入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构建符合新的要求的土地利用数据库和评价系统,十分必要。

经济数据展示篇3

1.1农业经济发展全要素建模方式的选择

将农业经济增长的全要素水平(TFPit)视为对农业经济系统进行产出(Yit)与投入(Xit)的比,则有。本文选择这一模型的目的是根据农业供应链的建设水平来度量其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贡献。将全要素生产率公式进行推导可得到:。其中Xit表示农业投入要素的集合,包括从事农业人数、耕种面积及畜牧养殖面积、农业机械现代化水平等要素[4]。

1.2农业经济发展全要素包含变量选择

将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全要素(TFPit)作为产出变量,投入变量(Xit)为从事农业人数、耕种面积及畜牧养殖面积、农业机械现代化水平。选择华北地区20个农业地区的各项农业投入变量来估算每一个地区的InTFPit值。假设农业经济增长函数是拓展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其中Yit代表各农业地区农业经济总产值;Ait表示农业经济增长的全要素中排除投入要素(X1t、X2t和X3t)以外的其他诸要素的集合;X1t表示该地区的从事农业人数;X2t表示耕种面积及畜牧养殖面积;X3t表示该地区的农业机械现代化水平。α、β、γ分别对应X1t、X2t和X3t的投入-产出弹性系数。在规模报酬不发生波动的情况下满足α+β+γ=1。则有。通过查询《中国统计年鉴》及各地区物流、经济统计数据,可以得到各地区的诸要素情况,通过专家打分制得到各地区的农业机械现代化程度,见表1。表1华北地区20个农业区域投入及农业经济产值数。

2农业供应链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全要素影响的实证分析

将农业供应链建议水平(GY)作为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变量,根据我国及华北地区农业经济增长速率的实际情况,将地区农业投入(FS)、农业结构(APV)、从事农业人员文化教育水平(HC)和城镇化程度(CTL)作为影响经济要素,也就是解释变量。根据C-D增长速率模型,解释变量GY、FS、APV、HC、CTL对被解释变量TFP单独发生影响,模型表示为:TFP=C(GY)α1(FS)α2(APV)α3(HC)α4(CTL)α5。其中C是常数,α1、α2、α3、α4、α5分别代表这5个要素的弹性系数值。对该模型取对数得到双对数模型:lnTFP=α1ln(GY)+α2ln(FS)+α3ln(APV)+α4ln(HC)+α5ln(CTL)其中FS以农业经济投入占地区总经济投入百分比表示;HC以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务农人员占总务农人员百分比表示;城镇化程度以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表示;农业供应链建设程度由相关专家打分得到;其余数据从各地区年度统计结果中得到。从回归分析的结果可见,农业供应链建设水平(GY)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TFP)有着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GY每提高1%,则TFP就会提高0.7655%。

3结论

经济数据展示篇4

关键词:农村银行;农村经济;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8-0026-02

一、文献回顾

关 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国内外众多学者进行了很多研究。Goldsmith(1969)[1]对35个国家和地区长达百余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金融体系规模与经济增长紧密相关,经济快速增长时期金融也以高水平发展的结论。King和Levine(1993)[2]从功能的角度分析了金融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认为金融中介的规模和功能的发展促进了经济中的资本形成。Bernanke和Blinder(1992)[3]认为,金融中介机构的贷款具有特殊地位,银行信贷的变动能调节需求和支出水平进而影响经济增长。谈儒勇(1999)[4]使用1993―1998年有关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季度数据,证明我国金融中介体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程华(2004)[5]运用1993―2001年微观金融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银行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支持,推动了整体经济增长。林毅夫、姜烨(2006)[6]认为,只有相匹配的金融结构、银行业结构与经济结构,才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本文采用县域数据研究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相关金融政策的制定提供更为可信的证据。

二、实证分析

(一)变量的选取

1.被解释变量。农村经济增长(Y),参照有关文献的研究方法,用县(市)人均GDP代表农村经济增长。

2.解释变量。本文用农村金融发展水平(FIR)和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人员从业率(FEM)衡量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状况。其中,农村金融发展水平(FIR)用县(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总量与该县GDP的比值来表示。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人员从业率(FEM)用县(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数与总人口之比来表示。

3.控制变量。本文控制变量的选取参考了以往文献中关于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1)城镇化水平(UR)。本文使用城镇人口与总人口之比来表示,高数值对应高城镇化水平。(2)政府财政支出(GEB)。(3)产业结构(IS)。用县(市)第二、三产业总值占GDP总值的比重来表示产业结构。(4)教育发展水平(EDU)。本文用中学生在校学生数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教育发展水平。(5)乡村人员从业率(EMP)。由于乡村人员占县(市)人口比重较大,本文预计乡村人员从业情况对农村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6)投资水平(INV)。各变量描述性统计见表1。

(二)模型设定

河北省地处我国中部,自改革开放以来,其农业和农村经济均发展良好,农村金融发展的相关指标和数据在我国各省中具有代表性。参考林毅夫和孙希芳(2008)的回归模型,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和数据的可得性,本文设立如下回归模型:

Yit=α1FIRit+α2FEMit+βXit+λit+νit

其中,Yit表示i县(市)在t年的经济增长,我们用人均GDP来衡量;FIRit表示农村金融发展水平;FEMit表示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人员从业率;Xit表示可能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其他控制变量,包括城镇化水平(UR)、政府财政支出(GEB)、产业结构(IS),教育发展水平(EDU)、乡村人员从业率(EMP)、固定资产投资水平(INV)等;λit表示随机效应,εit为误差项。

(三)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使用STATA12.0软件,以农村经济增长为被解释变量,采用随机效应模型,逐步带入变量进行回归,得到如表3所示的模型(1)到模型(7)。根据表3中各控制变量的系数和统计显著性发现,农村金融发展水平(FIR)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定的正效应,但并不显著,说明银行业金融规模的扩大并未有效带动农村经济的增长。这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着功能失衡、效率低下的现象有关。

经济数据展示篇5

关键词:

金融发展;经济增长;VAR;脉冲响应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1005203

1引言及文献综述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湖北省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GDP从1990年的824.3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806.09亿元,与此同时金融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所有金融机构存贷款同期的1139.3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5704.89亿元,金融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金融资产大幅增加,金融系统逐渐健全,为湖北省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最早追溯到Schumpeter(1912)的研究,他认为发展较好的金融系统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了融资,进而促进了科技进步,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经济发展。其后很多学者只进行了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很少进行实证性分析。但自Goldsmith(1969)、McKinnon(1973)和Shaw(1973)提出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以来,经过金融理论界共同发展完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逐渐成为经济学家们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焦点。国外学者针对两者关系进行大量研究:king和levine(1993)发现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金融结构是经济增长的先导因素。Arestis和Demelriades(1997)研究发现美国与德国银行发展对经济的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在美国没有足够证据显示金融中介对经济增长的效应。Hassan,Benit(2011)根据区域划分选取把发展中国国家依据经济综合实力划分问几个区域,利用面板数据得出结果。显示多数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在最贫穷的两个区域显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只存在单向因果关系,金融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健全的金融系统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近年来针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不断出现,但由于采用的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相同:陈国伟,张红伟(2008)利用多项金融指标建立回归模型并运用了VAR因果关系检验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 韩廷春(2001)通过建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联机制的计量模型,运用有关数据得出金融深化理论与利率政策必须与经济发展过程相适应,不能只追求金融发展与资本市场的扩张,应更加注重金融体系的效率与质量。周立,王子明(2002)通过1978-2000年中国各地区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发现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密切,一个地区若没有健全的金融系统对其长期的经济发展不利,提高金融发展水平是经济增长的必经之路。闫丽瑞,田翔宇(2012)运用我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显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各地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综合国内研究来看学者们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进行动态方面的实证分析较少,而且多是对于区域层次的研究,很少具体到某一省份,由于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也存在很大的不平衡,因此我们选取湖北省这一中部大省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目前对于湖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学者们多停留当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上,而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动态计量分析,并且由于金融本身是经济的一个部门,金融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的动态关系,因此得出的结论往往不具有严密性,我们选取湖北省1990-2010年相关数据,运用动态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VAR模型、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进行实证研究,力求得到更具说服力的结论。

2实证分析

2.1研究模型构建与变量

由于湖北省1990-2000年的证券市场数据无法获得,所以我们计算金融发展指标主要是考虑金融机构存款数量,而且我国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中介体系仍然在金融体系中占据统治地位,因此我们选取湖北省金融发展指标以所有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与贷款余额之和与GDP之比表示是合理的,用FIR表示:

FIR=(金融机构存款余额+金融机构贷款余额)/GDP,考虑到时间序列数据的性质以及构建模型的需要我们在模型中采用LnFIR这一变量表示; 同时我们选取湖北省人均GDP的自然对数表示经济增长速度,用LnGDP表示。对LnGDP、LnFIR进行动态计量分析。

2.2数据选取与处理

我们的数据均来自1991-2011年的《中国金融年鉴》以及同期的《湖北省统计年鉴》并进行了相关整理。我们的研究主要采用目前最常用的ADF单位根检验,然后进行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最后通过建立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动态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对湖北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研究,实证过程均通过Eview6.0软件操作实现。

金融本身是经济的一个部门,金融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因此在湖北省内,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的动态关系,针对这一点我们建立两向量VAR模型如下:

lnGDPt和LnFIRt分别表示当年湖北省经济增长和金融相关比率,进行单位根检验并建立该模型后就可以做脉冲响应和方差分析,研究湖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冲击形态、冲击方向、冲击时间等。

2.3实证检验

(1)ADF单位根检验,见表1。

根据以上检验结果,LnGDP、LnFIR是非平稳的,而经过一阶差分变化序列变得平稳,但变换后的序列仅仅是各变量增量间的相互关系,不具有直接的经济意义,化为平稳序列建立的时间序列模型不具有很强的解释意义,因此需要进行协整检验。

(2)协整检验。

我们采用EG法对变量进行协整分析。知lnGDP、lnFIR都是一阶单整序列,首先运用最小二乘法(OLS)进行协整回归,得到回归方程如下:

注:根据AIC和SC值得最小为准则,应该选取3期为最佳滞后期。

由表2可知残差序列e的ADF检验统计量为-4.0417,小于1%显著水平的临界值-3.8573,说明残差e序列没有单位根,是平稳序列,这表明LnGDP,LnFIR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模型1是对LnGDP,LnFIR长期均衡关系的数学描述,具有明确的经济意义。

(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通过ADF单位根检验的平稳序列可以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我们检验三组变量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第一组是LnGDP与LnFIR,分别代表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水平;第二组是DLnGDP与DLnFIR,分别代表滞后一期经济增长的变化水平和金融发展的变化水平。第三组是DDLnGDP与DDLnFIR,分别代表滞后二期经济增长的变化水平和金融发展的变化水平。

注:根据赤池信息准则(AIC)确定各变量的滞后阶数均为2。

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湖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还是金融发展变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变化水平均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这说明无论从存量上还是流量上,金融发展对湖北省经济增长均存在显著促进作用,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体系效率不断上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但从滞后一期二期来看,湖北省经济增长对本省的金融发展尚不具有因果关系,说明湖北省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存在很长的滞后性,短期内不显著。

(4)VAR模型、IRF图与方差分解分析。

由于LnGDP,LnFIR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故可建立VAR模型,在进行VAR模型的参数估计时,首先根据AIC和SC最小准则确定合理的滞后期。经过试算,由下表可见,在进行LnGDP、LnFIR指标建立VAR模型中,应该选取滞后2期为最佳滞后期。

用Eview6.0软件输出参数结果写成VAR方程如下:

LnGDP = 0.7173LnGDP(-1)- 0.1814LnGDP(-2)+ 0.3076LnGDP(-3)+ 0.8599LnFIR(-1)- 0.4130LnFIR(-2)+ 0.3908LnFIR(-3)+ 1.4313

LnFIR = 0.1476LnGDP(-1)+ 0.0358LnGDP(-2)- 0.0625LnGDP(-3)+ 0.8182LnFIR(-1)-0.1868LnFIR(-2)- 0.08131LnFIR(-3)- 0.7666

从方程中可以看出,金融深化对湖北省经济增长变化影响显著,在滞后一期弹性就达85%,且方向为正,之后两期也分别达到了41% 和39%,充分体现了湖北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强大拉动作用。

在VAR模型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绘制脉冲响应函数图(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来衡量来自随机扰动项ξt(被称为“新息”)的一个标准差冲击通过模型影响所有其他变量,最终又反馈到自身的过程。

图1左图是LnGDP对一个标准新息的的响应情况,右图是LnFIR对一个标准新息的的响应情况。脉冲响应函数显示湖北省经济增速变化量对金融发展的一个标准差新息的冲击有强烈的反映,滞后一期后产出增加5.1个百分点,在滞后七期更是达到了最高点9.3个百分点。

进一步对lnGDP进行方差分解,将系统中每个内生变量的波动按其成因分解为与各方程随机扰动项相关联的各组成部分,进而了解各随机扰动项对模型内生变量的相对重要性。

方差分解如图2所示,从第四期开始方差分解的结果就逐渐趋于稳定,LnFIR对LnGDP预测误差项的贡献程度达到了20%左右,进一步验证了湖北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3结论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良好的促进关系意味着,经济水平发展较高会支持金融体系的充分发展,而金融发展又为进一步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条件。若一国或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很低,那么会使金融体系受到限制,阻碍了投资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限制了经济增长,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一系列动态计量经济学分析结果显示湖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密切,并且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是有滞后期的,持续时间较长。经济增长在当期显著的促进金融发展,但在滞后期作用则很不显著,没能显著的促进湖北省金融发展,说明湖北省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存在较强的滞后性,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促进本省金融水平的发展,达到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短期相互均衡促进的状态,将是今后湖北省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M.Kabir Hassan,Benito Sanchea,JungSuk Yu.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New evidence from panel data.The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 and Finance,2011,51:88104.

[2]Arestis,P.,Demetriades,P.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assessing the evidence[J].Economic Journal ,1997,(107).

[3]陈伟国,张红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19522007年中国数据的再检验 [J].当代经济科学,2008,(03).

[4]韩廷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经验模型与政策分析 [J].世界经济,2001,(06).

[5]周立,王子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0 [J].金融研究,2002,(10).

[6]闫丽瑞,田翔宇.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2,(03).

经济数据展示篇6

关键词:统计信息;空间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52

随着福州市各级统计部门统计资源信息量的不断扩大,为了保证统计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利用和社会共享,实现统计资源数字化,将统计信息与空间信息整合起来,突破传统统计数据的管理模式与表达模式,通过建设福州市经济地理信息系统,探索积累出一套高效可行的建设方案。

1 系统设计

1.1 总体建设思路

福州市经济地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如下:

(1)以三大核心数据库为基础。系统数据库从属性上可分为:空间数据、统计业务数据和系统支撑数据三大类。其中尤为重要的三大核心数据库是统计地理数据库、统计业务数据库、基本单位名录库。

(2)三条轴线为出发点。对统计数据可以从指标、空间、时间三个维度来研究。指标轴:各类统计都是围绕指标来开展的,多个指标构成统计指标体系。通过统计指标能客观反映统计数据的分类、主题和意义。统计分析也多围绕指标进行。空间轴:统计普查数据是发生在特定区域内工作,同一指标不同区域的统计分析,能够反映某类指标的空间变化趋势。时间轴:统计普查是具有一定规律及重复性的工作。通过不同时间的统计普查工作,能够反映某类指标的变化趋势。

(3)三种表现形式为载体。统计表格、统计图和专题图三种形式为载体展现普查数据。传统的统计数据展现形式为统计表格和统计图。这两种形式是以二维表格和数理统计方法为基础的,基于专题地图展示统计数据既继承了统计图的直观性,又可将统计数据中空间相关的信息挖掘出来以专题图形式展示。

1.2 总体框架

在建立相应的标准规范体系、信息安全体系以及组织保证体系的前提下,福州市经济地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以现有的软硬件及网络支撑平台为基础,以经济统计综合数据库为基础进行建设。总体框架采用了层次化设计思想,以实现不同层次间的相互独立性,保障系统的高度稳定性、实用性和可扩展性。

第一层是用户应用层,是系统的直接操作与使用对象;主要包括局领导及查询人员、系统数据维护人员、系统管理员等;不同用户对系统有不同的需求,通过不同的子系统实现操作。该系统划分查询分析子系统和管理维护子系统。第二层是软件服务平台层,主要功能是为应用系统的实现提供基础平台支撑。其中除第三方的商业平台(如微软的.Net平台;GIS平台等)以外,还包括针对该工程项目实际需求的软件组件,具体包括:GIS应用组件;统计分析模型组件;数据管理维护组件和元数据管理组件。第三层是数据层,是此次福州市经济统计的直接数据成果,也是系统的信息资源共享核心。“福州市经济统计综合空间数据库”由基础地形图数据库、普查成果数据库、影像数据库及元数据库组成。第四层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层,是信息化基础设备平台,该层提供了系统的基本网络操作系统、桌面操作系统及企业级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基础软件环境,提供系统运行所依赖的存储设备、网络设施、安全设备等,是信息系统的软硬件设施基础。

2 数据库设计

2.1 数据库组织结构

本系统数据来源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来自统计部门的各类统计业务数据,二类来自测绘部门的空间基础地理数据。具体的数据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福州市经济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

2.2 数据内容

数据库的具体内容如下:

(1)1:2000基础地理数据库:包括建筑物,道路面,绿地面,铁路,水系面等,约577平方公里,覆盖福州市城区及县城区。

(2)1:25000基础地理数据:包括建筑物,道路面,绿地面,铁路,水系面等,约1.2万平方公里,覆盖福州地区。

(3)影像数据库:SPOT影像覆盖福州地区,福州城区及县城区采用优于0.2米的航拍影像。

(4)统计公共专题数据:主要包括各级行政区划以及信息点、道路中心线。

(5)统计业务数据库:包括福州第二经济普查基层数据以及综合数据,福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基层数据及综合数据,月报数据,乡镇卡片数据。

(6)单位名录库数据:包括法人单位活动表与产业活动单位表。

2.3 业务数据空间化方案

项目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把福州市社会经济统计成果所涉及到的各类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并与实际空间坐标建立关联关系,以形成一个统一的、完备的、规范的城市经济统计成果综合空间数据库。

(1)空间要素地理编码方案。为方便普查业务以及后续建筑物挂接业务属性数据,需要对每个普查小区内的建筑物图斑进行编码。建筑物编码具体规则如下:1)市级行政区划:用四位编码表示;2)区县行政区划:用两位编码表示;3)街道乡镇行政区划级:用三位编码表示;4)社区/村委会:用三位编码表示;5)经济普查用2位普查小区编码,人口普查用3位普查小区编码;6)顺序号采用两位顺序自然数,各普查小区内的建筑物图斑的地址编码均从1开始,不足两位的前面补0;

(2)统计业务数据编码方案。统计数据按经济发达程度分两大块:城区与农村,城区按照区(县)、街道、社区、小区以及经济单元分5级,农村按照县(区)、镇(乡)、村、及经济单元分四级。普查要素编码由16位数字码组成,第一组(六位)是区(县)行政码,代表大类,即五区八县;第二组(三位)是街道(镇)行政码,代表中类,第三组(三位)是社区(村)行政码,代表小类,第四组(二位)是小区顺序码,是细分码,用数字0~99表示,第五组(二位)是房屋顺序码,是辅助码,用数字0~99表示。

本次人口普查业务数据空间化加工方案在充分利用福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空间数据和人口普查业务数据库两部分数据库基础上,通过编码进行人口普查业务关联落地,使人口数据与建筑物进行关联,形成一套规范完整的人口普查业务综合空间数据库,为人口数据微观查询分析奠定数据基础。第六次人口普查业务数据空间化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第六次人口普查业务数据空间化流程

3 应用系统建设

3.1 系统功能结构

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功能均由应用支撑层提供。应用支撑模块主要包括:基本GIS模块、数据查询与汇总模块、空间分析模块、身份认证与权限管理模块、表格浏览模块、统计图制作模块、专题图制作模块、成果保存与共享模块等。基于应用支撑层,分别建设查询分析子系统和管理维护子系统。[1]管理维护子系统提供系统指标库、统计业务数据导入和用户管理等功能,供系统管理员使用。查询分析子系统是福州经济地理信息系统的对外展示分析的窗口,目标为统计用户提供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查询统计、分析汇总、表达展示、空间分析等等;直观展示、辅助分析、支持决策是系统的最大亮点。

3.2 特色功能介绍

(1)跨行政区划统计分析。统计部门传统的统计分析都是基于某一行政区划范围进行统计,如基于某一区县、街道、社区等进行某类指标的统计分析。这种统计分析功能局限性很大,比如,要统计某一道路两侧的人口总数,并且是跨越两个社区,前面的统计分析就不能满足,本系统通过开发高级分析功能,实现任意区域以及各类缓冲区域的统计查询功能,实现跨行政区划统计分析。

(2)指标信息动态展示。在针对某一指标查询统计分析时,系统根据地图不同的显示比例,动态展示指标信息,比如查询福州市的人口数指标,当地图比例尺在福州地区的级别情况,指标显示的是福州地区的人口总数,当地图放大到区县级别的情况下,展示的是每个县的人口总数,依次类推。

(3)指标信息微观展示。系统将福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信息以及第二次经济普查各类指标与建筑物进行关联,实现建筑物级别的微观展示,如通过本系统可以查询任何一栋建筑物的人口信息。

4 结语及展望

经济信息、人口信息、基础地理信息与数据挖掘技术、网格技术和空间信息技术有机融合,为福州经济地理信息的应用前景注入勃勃生机,通过将规划、应急、医疗、学校、房产、民政等多个行业数据加载到“福州市经济地理信息系统”之中,方便地开发出独立的分析系统,通过挖掘这些分析系统,都将会为这些地区的各个行业发展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余加丽;张文.GIS在农业普查成果展示和分析中的应用[A].200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论坛暨第二届教育论坛就业洽谈会论文集[C],2009.

经济数据展示篇7

关键词: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4

一、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系统协同理论可知,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涉及到地方经济发展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及各子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连续的、多维的交互作用。因此,对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进行评价需要构建一套能够比较准确反映地方经济发展系统演进过程的指标体系。

(一)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考虑

本部分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指标体系的重要性

指标体系是多个单项指标的有机组合。一般而言,建立评价系统协同发展的指标体系需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一是指标体系能够对某一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较为全面的反映,从而为系统的调控者提供决策依据。二是指标体系能够较为准确地揭示某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与突出问题,以便政府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三是指标体系能够较好地引导政府部门完成其自身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四是指标体系能够进行区域间、部门间协同发展水平的比较,进而从比较中发现差距和薄弱环节,并分析原因。五是指标体系能够对某一区域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从而为政府制定和完善发展规划提供相关依据。

2.指标体系的作用和功能

评价系统协同发展的指标体系需要具备三个主要功能,一是描述和反映特定时点或某个时期内区域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的现实状况;二是描述和反映区域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的变化趋势与速率;三是综合测度区域经济发展各方面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在整体上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状况和变化趋势。

3.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思路

指标体系建立包括单项指标选择及指标体系内部结构关系确定两个过程。单项指标选择考虑了指标的重要程度、数据可获得性及与其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指标体系内部的结构关系,本文按照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结构”表现和“功能”体现两方面要求,分为总体层、功能层、结构层⑴、结构层⑵四个相互关联的维度。其中,总体层反映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的总体情况;功能层反映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的外在功能体现;结构层和指标层反映地方经济发展方式内部的各种结构关系。

(二)指标体系建立

按照本文对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解,我们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个方面,根据指标的可量化性和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构建了一个包括46个单项指标在内的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评价指标体系,按照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本文在社会发展方面选择了较多的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二、数据处理与指标权重确定

数据标准化和无量纲化以及指标权重的确定对于综合评价指数计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意义重大。这里,介绍了本文数据标准化和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和相关说明。

(一)数据来源与相关指标计算说明

本文将1990-2012年作为评价区间,各单项指标数据来自历年《内蒙古统计年鉴》和相关国家统计年鉴,有些单项指标需要通过相关数据计算而得,缺失的数据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得到相应的估测值。其中,相关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1.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一般指物价平均水平的上升幅度。实际生活中,我们一般通过消费指数折算法、GDP折算法或生产指数折算法来间接地加以表示。相比而言,消费者价格指数能够比较充分地反映通货膨胀率的价格指数。因此,本文采用CPI来替代通货膨胀率。

2.经济波动系数

目前,经济波动系数据计算方法较多,比如李永友(2008)和刘志刚(2005)采用的方法。根据本文研究的现实需要,在综合上述方法基础上,我们选择任保平《以质量看待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反思》一书中的计算方法。首先,利用公式

计算各指标的标准差,其中

其次,利用公式

计算各年份的经济波动系数。

3.二元对比系数和二元反差系数

二元对比系数为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与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比率。二元反差指数为非农业的产值比重与劳动力比重之差的绝对值。

4.地区不平衡指数

衡量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状况的指标。可以通过下面公式计算得到:地区不平衡指数=各地区人均GDP标准差/各地区人均GDP平均值

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全面性,本文以内蒙古的12个盟市①为基本空间单元计算1990-2012年间的地区不平衡指数。

5.能源产出率

能源主要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核电、水电 、风电等一次能源。能源产出率是资源产出效率指标之一,是一定范围内生产总值与能源消费量的比值,反映单位能源的产出情况。因此,该指标值越大,表明能源利用效率越高。能源产出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6.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从劳动要素投入角度反映产出效率的一种指标。一般用平均每个从业人员实现的增加值来表示,可由以下公式计算而得:

7.资本产出率

资本产出率是从资本要素投入角度反映产出效率的一种指标,本文用下列公式计算评价区间内各年份的资本产出率:

8.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能够反映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的程度,因此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由于《内蒙古统计年鉴》中无法全面获取相关数据进行计算,为此本文采用田卫民(2012)1995-2010年的估算结果,缺失数据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得到估测值。

9.泰尔指数

泰尔指数是一个能较好反映城乡收入差距的指标,不仅考虑城乡居民绝对收入的变化,而且考虑相对应的城乡人口结构的变化。基于内蒙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农牧民人口比重较大的实际,泰尔指数更适用于度量内蒙古的城乡收入差距。本文采用王少平、欧阳志刚(2008)的泰尔指数计算公式:

其中,j=1,2分别表示城镇和农牧区, Zjt表示 t时期城镇或农牧区的人口数量, Zt表示t时期的总人口, Pjt表示城镇或农牧区的总收入(用相应的人口和人均收入之积表示), Pt表示t时期的总收入。

10.城镇相对贫困程度

相对贫困是指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其收入水平少到一定程度时所维持的一种社会生活状况,能够反映社会各阶层之间和各阶层内部的收入差异。一般情况下,我们用相对贫困组别或者人群与相对富裕组别或人群的收入差距状况来表示相对贫困程度。本文采用下列计算公式:

11.环保投入强度

反映环境保护投入力度的指标。本文采用以下计算公式:

(二)数据标准化处理

由于各指标之间的属性、量纲、量级不同,所以属性、量纲、量级方面选择“直线型无量纲化”方法进行标准化处理,其计算公式分别为:

当xi为“正”指标时,

当xi为“逆”指标时,

(三)各级指标权重确定

本文选择先计算各评价维度指标间相关系数,再计算复相关系数,最后确定指标权重的思路。

1.相关系数矩阵

根据公式⑶利用SPSS统计软件计算各评价维度指标间的相关系数,KMO检验均在0.5-1的合理区间。

2.复相关系数

在相关系数矩阵基础上,根据公式⑷借助MATLAB软件计算各评价维度指标间的复相关系数。

3.指标权重确定

根据公式(5)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如表2所示。

三、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评价指数计算与评价

在计算权重基础上,这里根据公式计算出了1990-2012年间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的综合评价指数、各效应指数以及经济结构指数,在此基础上,对内蒙古近年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总体评价

这里,我们根据公式 可以计算出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的综合评价指数和各个维度的评价指数(见图1、表3、图2、图3和图4)。

从图1可以看出,1990年以来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评价指数虽然波动较大,但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这表明近年来内蒙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了一定进展。从图2中看到,功能层面的各效应指数中,环境效应指数贡献最大,权重达到0.283621;经济效应指数排第2位,权重达到0.255576;社会效应和资源效应指数的权重分别为 0.243382和0.217421。从功能层内部结构关系变化看,1990-2012年间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的社会效应指数、资源效应指数和环境效应指数总体呈缓慢上升态势,但环境效应指数波动幅度很大,而经济效应指数2005年以来总体呈缓慢下降态势,这从侧面说明内蒙古经济领域的发展方式转变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相反还有可能出现了某种“倒退”。图3显示,近年来经济效应指数下降主要是由经济增长指数和经济结构指数下降造成的。一方面,经济增长指数下降主要出现在2005年以后,从内部结构看主要受通胀率提高、经济波动幅度增大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经济增长稳定性的降低造成了2005年以来内蒙古经济增长指数的下降(图4)。

(二)经济结构指数变化分析

1990年以来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经济结构指数一直处于下降态势,特别是2003年以来开始呈现较快下降趋势。从图5中可以看出,除工业化率指数、城镇化率指数、二元反差指数外,反映经济结构状况的其他指数都呈较快下降趋势,这表明2003年以来内蒙古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很快,但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十分较慢。

1.产业结构演进

近年来,内蒙古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化率由2003年的32.40%上升到2012年的48.7%,但服务业占GDP比重快速下降,由2003年的41.9%下降到2012年的35.50%,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9.15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不充分,已经成为内蒙古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突出表现之一。从工业经济内部结构看,产业重型化、资源化、产品初级化、产业链低端化特征十分明显,工业结构单一化和刚性化问题十分突出,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影响大、抗风险能力十分低下。

2.总需求结构演进

从内蒙古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情况看,近年来呈现“投资率过高、消费率和外贸依存度过低”的特点,经济增长的投资拉动特征十分明显。投资率由2003年的56.7%快速上升到2012年的84.60%,9年间提高了近30个百分点,不仅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也高于我国大多数其他省区市。与此同时,内蒙古的消费率和外贸依存度出现快速下降的态势,消费率由2003年的52.74%下降到2012年的39.4%;外贸依存度也由2003年的10.79%下降到2012年的4.24%,这与内蒙古是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地位极不相称。

3.空间结构演进

近年来,内蒙古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人口城镇化率较快提高,二元反差系数有一定改善,但是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仍然在0.4以上,地区不平衡指数也由2003年的0.58上升到2012年的1.06,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的问题十分突出。2012年,内蒙古人均GDP最高的阿拉善盟是人均GDP最低的兴安盟的7.5倍。

四、结论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虽然内蒙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相对较为缓慢。在内蒙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程中,环境效应指数贡献最大,社会效应指数和资源效应指数贡献度在不断增强,经济效应指数虽然贡献率排在第2位,但2006年以来有下降趋势,这成为影响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的关键性因素。从经济子系统内部结构关系分析,经济效应指数下降主要是由经济增长指数和经济结构指数下降造成的。经济增长指数下降主要受通胀率提高、经济波动幅度增大等因素的影响,而经济结构指数中除工业化率指数、城镇化率指数、二元反差指数外,反映经济结构重要状况的其他指数都呈较快下降趋势,这表明内蒙古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很快,但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十分较慢。

总之,“八五”以来,虽然内蒙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经济发展方式的内部结构关系和经济效应指数变化趋势看,经济结构变迁十分缓慢、结构失衡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当前和今后内蒙古必须要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注释:

① 内蒙古的12个盟市分别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阿拉善盟。

参考文献:

[1] 张保法.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7(11).

[2] 韩延春.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J] .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3] 葛新元,王大辉,袁强,等.中国经济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计量分析[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 (1).

[4] 陈平,李广众.中国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J] .世界经济,2001(3).

[5] 陈晓光,龚六堂.经济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J] .经济学(季刊),2005(2).

[6] 陈体标.经济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J] .经济学(季刊),2007(4).

[7]程漫江.中国经济转型的风险与出路[J] .中国市场,2013(47).

[8] Blanchard O, Shleifer A. Federalism with and without Political Centralization:China versus Russia [N]. MIT Working Paper 00-15, 2000.

经济数据展示篇8

【关键词】内地 澳门旅游 因素分析

一、引言

澳门位于我国广东省的珠江口西侧,北以关闸为界,与珠海经济特区的拱北接壤,东隔伶仃洋,与香港隔海相望,西连磨刀门,和珠海市的湾仔、横琴岛隔水相对。1999年12月20日零时,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文化中心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澳门回归祖国,至今已有十二年之久,内地赴澳旅游人数逐年增加,特别是开放自由行以来,澳门旅游业高速增长,大大带动了澳门各行业的发展,使得澳门经济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其中旅游业是澳门主要的经济动力之一,旅游及娱乐事业作为澳门的经济命脉,它的产值占澳门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六十五,旅游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澳门发展的重要方向,旅游需求的预测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二、文献综述

众多专家学者对澳门旅游业已进行分析研究:

曾忠禄(2007)在报告中显示:旅澳游客85%来源于内地和香港,其中内地赴澳门游客所占比重逐年增加,从2004年起已经连续4年超过50%,国内游客成为澳门游客主流的态势已经显现,并作出预测,内地赴澳门游客量整体呈现出平稳上升趋势,各个季度间存在波动。但这个趋势存在的前提是中国大陆的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政治环境稳定向好。麻智辉(2007)则对内地赴澳旅游人数的增加对澳门经济发展的影响作出分析,这是一把“双刃剑”,在大幅度提高澳门GDP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要做到趋利避害,沉着应对,将会给澳门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柳智毅(2009)对内地游客对澳门经济影响的相关度进行分析,研究GDP、收益、零售销售额、酒店入住率等几个重要指标存在的相关关系,研究显示,内地游客数量对澳门经济影响的显著性极高。杜鹃(2009)基于澳门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及定位,结合近年来澳门旅游业的发展,以1991-2001年的数据为样本,验证了旅游业对澳门经济的贡献作用并且展望了未来澳门旅游业的发展,未来澳门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要满足于旅游人数的增长,更应致力于强化优质旅游城市的形象,促进旅游消费的提升。

大部分专家学者已经预测到内地赴澳的游客人数呈逐年上升的态势,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使用计量经济软件EViews对前人的研究结论进行实证分析,并对澳门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希冀。

三、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一)理论模型框架

综合各种影响因素,我们将模型拟定为:

POP=f(CCPI,CGDP,ERHC,TT,PDI)

其中POP表示赴澳门旅游人数,CCPI表示消费者物价指数、CGDP表示国内生产总值、ERHC表示港币与人民币汇率、TT表示两地间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PDI表示中国大陆人均可支配收入。

在经过一系列的检验和修正中,最终将模型确定为:

POP=β0+β1CCPI+β2CGDP+β3ERHC+β4TT+β5PDI

(二)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的被解释变量POP表示每年的赴澳门旅游人数(千人),解释变量消费者物价指数CCPI(%),国内生产总值CGDP(十亿),港币与人民币汇率ERHC,两地间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TT(百万MOP),中国大陆人均可支配收入PDI(元)。

影响游客需求的经济变量有很多,而人们总是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定因变量,再确定与之相适应的自变量。我们根据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的特殊性,并通过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图的直观观察,我们认为:内地赴澳门游客量的变化,主要受中国内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的因素影响。

在此,我们选择消费者物价指数CCPI为解释变量,并预测它的系数为正,因为潜在游客的消费水平越高,他们出门旅游的可能性就越大,赴澳门旅游的人数越多。国内生产总值CGDP理论上也是与赴澳门旅游人数正相关。港币与人民币汇率ERHC,间接地表示旅游接待地(国)和旅游出发地(国)之间的汇率。两地间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TT,意味着商业往来也会带动旅游人数的发展。以及最后的中国大陆人均可支配收入PDI,是潜在游客的收入,收入越多出门旅游的机会越大,赴澳旅游的可能性就越大。

尽管影响旅游的因素还有很多,在此,我们仅仅找出以上五个变量做以下计量分析。

四、多元回归的实证结果分析

将原始数据带入EViews中,进行数据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由此得到的回归结果,见表1。

表1 模型简单回归结果

Variable Coefficient

C -8974.883**

(-2.759805)

CCPI 82.56458**

(2.230826)

CGDP 0.369671***

(4.648786)

ERHC -4.207757

(-0.195497)

TT 0.068143

(0.701692)

PDI 0.589622***

(4.274275)

*,**,***表示在0.1,0.05,0.01水平下显著

根据以上回归结果,得到回归方程为:

Pop=-8974.883+82.5646CCPI+0.3697CGDP+(-4.2078)ERHC+0.0681TT+0.5896PDI

(-2.7598) (2.2308) (4.6488) (-0.1954) (0.7017) (4.2743)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