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形体美学教培课程8篇

时间:2023-10-10 10:35:59

形体美学教培课程

形体美学教培课程篇1

1.1中国特殊教育法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颁布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义务教育实施细则》、《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等[3],批准加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为我国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维护残疾人特别是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提供了法制性保障。

1.2美国特殊教育法规背景

美国特殊教育高度发展得益于相关教育法规的制定。为了保障身心障碍者得到应有的教育,以及对身心障碍者人权的尊重,美国建立了相关司法干预。美国残障教育法案中明确规定,适应体育(adaptedphysicaleducation)是特殊教育的一部分。1967年,美国90-170公法正式实施,其第五款明确提出为特殊体育师资的培养和研究提供资金保障。此外,与适应体育有关的美国联邦立法还有:1973年联邦法令PL93-112(504)《复建法》、1975联邦法令PL94-142《残疾儿童教育法案》、1978年联邦法令PL95-606《业余运动法》、1990年联邦法令PL101-336《美国失能者法令》、1990年联邦法令PL101-476《失能者个别教育法》。健全的特殊教育法规,保障了美国特殊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2特殊体育师资培养模式比较

2.1培养目标

美国特殊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方位特殊教育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职业素养的提高。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等课程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知识的视野,为后续的特殊体育教育专业知识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特殊体育教育专业知识,主要侧重于如何对残疾学生进行评估、诊断和评价,如何根据不同残疾的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和安排教学,如何灵活地解决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实际困难。从中国已开设特殊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院校来看,各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基本一致,对所要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都提出了总体要求。具体目标主要是培养出具备残疾人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管理、康复、科研等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为我国的特殊学校、中小学、残疾人康复机构、社区、残疾人体育机构等部门输送应用型专门人才。

2.2培养形式和学制

美国的高等教育具有区域自治特点,各州根据自身的自治制度安排特殊体育师资的培养形式与学制。如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培养形式,是面向体育专业学生开设特殊体育教育课程,学生若要获得特殊体育教师资格证就必须先取得体育教育资格证书。而东俄勒冈大学则是以所有体育专业学生作为特殊体育师资的培养基础,在培养学制方面,主要是四年制专业培养和3+1模式,即三年体育教育专业加一年特殊体育教育的混合培养模式。这种灵活多变的培养形式与学制,能较好地适应实际需求;在中国,现阶段特殊体育师资的培养,主要由屈指可数的几所本科体育院校来承担,学制四年。主要培养形式有两种:一是设立特殊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师资;二是以体育教育专业为基础来培养特殊体育师资。相比之下,中国特殊体育师资的培养形式较单一,应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拓宽培养途径。

2.3课程设置

特殊体育课程标准是实施特殊体育教育和编制课程的重要依据。美国为加快特殊体育教育的发展,1991年由美国身心障碍与休闲联合会向美国教育部、特殊教育与复健服务部以及人事储备局提出了一项为期五年(1992—1997年)的国家适应体育课程标准和专业证照检定的建置方案,并于1992年颁布和推行了纲要文件———适应体育课程国家标准[4]。美国课程国家标准为特殊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提供了重要依据,其核心内容包括15项特殊体育课程专业标准及其主要目标所规定的知能要求。在课程的设置上,特殊体育教育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非常紧密,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三个核心部分。基础课程涉及知识范围很广,既有社会科学又有自然科学,但体育运动学占较大比重,如运动生理学、运动保健学、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等;专业课程包括残疾人通识理论和残疾人体育教育专业理论两大块,后者涉及的课程包括残疾人体育教育概论、特殊体育教学法、特殊儿童的运动评价、特殊体育的历史与法律等;实践课程也是美国特殊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用实践经验》(PracticumExpe-rienceProvided)这门课程就是专门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开设的。实践课程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掌握特殊体育教育的相关知识,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课程设置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特殊体育属于交叉学科,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需要高度整合。而目前中国各体育院校特殊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整合度不够,课程体系主要为教育学、体育学和康复医学类。笔者认为,特殊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性质要突显出“特殊”二字,应针对学生将来就业对象———残疾人多开设残疾人体育类课程,而不是以体育类课程为主、特殊体育为辅的本末倒置形式来设置课程。应突出“特殊体育”的核心课程地位,培养社会亟需的特殊体育人才。在课程的设置上应尽量克服主讲教师专业素养和特殊体育器材设备条件等弊病,加大残疾人体育类课程的比重,设计出更为合理的特殊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3特殊体育教育评估体系比较

1973年美国出版了特殊体育教师培养指南,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教育部要求制定特殊体育师资培训标准,以评定特殊体育师资的培养质量。为此,1984年美国Oak-ley推出了本科阶段特殊体育师资评估指南。此外,师资培养质量的鉴定还依赖于专业证书制度的执行。在美国,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在获得普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的同时还要取得特殊学校的教师资格证书。而要获得这种证书,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资格考试,并且证书具有时效性,有效期一般为五年,五年后重新认定资格。可见,美国特殊体育教育质量的评估体系已相对完善;在中国,特殊体育师资的培养缺乏权威的培养指南和质量评估标准,尚未建立起特殊体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对特殊体育教师所应具备的特殊专业技能也缺乏详细的规定,特殊体育教育评估体系尚待完善。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美国半个世纪以来对特殊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经验非常丰富;而中国特殊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培养体系仍需逐步地完善。

(2)健全的特殊教育法规保障了美国特殊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中国也颁布了相应的残疾人教育法规,但仍需进一步完善残疾人教育法律的保障体系。

(3)中美两国特殊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在定位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中国的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于培养以教学为主的复合型人才,目标辐射面较广;而美国特殊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相对要更加清晰,主要侧重于培养特殊体育教师,围绕着“如何教学”的问题来培养人才。

(4)在培养形式与学制方面,美国的培养形式体现出多样化、多元化的特点;而中国特殊体育师资的培养形式较单一,应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拓宽培养途径。

(5)课程的设置上,特殊体育教育专业需将“体育”与“特殊教育”高度的整合。美国课程的设置相对来说整合度更高,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突出了特殊体育课程的重要性;而中国仍是以体育类课程为主,特殊体育为辅的本末倒置形式来设置课程。

(6)美国特殊体育教育质量的评估体系已相对完善;而中国缺乏权威的培养指南和质量评估标准,尚未建立特殊体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特殊体育教育评估体系尚待完善。

4.2建议

(1)增设特殊体育教育培养方向。中国特殊教育事业,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得到了迅速发展,据《2010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为盲、聋、智残少年儿童兴办的特殊教育学校发展到1705所,义务教育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有2775个,在校的盲、聋、智残学生51.9万人。形成了以特殊教育学校为主、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辅的办学模式。特殊教育的发展依赖于大量具有特殊教育技能、掌握特殊教育理论的教师。对于体育教育专业来讲,对特殊体育师资的培养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目前,社会需求与特殊体育师资培养之间供需矛盾突出。只有加大培养力度,才能得以缓解。根据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在体育教育专业中增设特殊体育教育培养方向,不失为一个合理的途径。特殊体育教育方向,使学生在掌握体育教育基本技能和知识的基础上,熟悉残疾人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知识,以便日后能真正胜任特殊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或普通学校跟班就读残疾学生的体育教学工作。

(2)整合教育资源,培养形式多样化。①目前,中国特殊体育师资培养的主要渠道是高校开设的特殊体育教育专业,也就是由体育院校招收特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根据相应的培养目标对其进行专业的培养,但这种培养模式易受到教育资源的限制,如特殊专业的师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培养人才的质量;②开设特殊体育教育的高校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充分整合校本的教育资源,建立体育教育专业和特殊教育专业联合培养模式,最大程度上优化校本资源,以解决特殊体育师资培养的资源问题,切实提高特殊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质量;③在职培养。可通过进修等在职培养形式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甚至是幼儿园教师进行特殊专业知识的提升,以改善我国基础教育殊体育师资匮乏的现状。

(3)健全残疾人教育法规。中国的特殊教育法规与美国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法案不明细,指导性不强、理论指导与具体实践操作之间仍存在脱节现象。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特殊教育的相关立法,完善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政策体系,使得实际操作有法可循,依法保障残疾人接受体育教育权利。

形体美学教培课程篇2

【关键词】健美操;教学;研究

通过查阅2006年-2011年间收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健美操教学的科研论文近百篇,专学、者们对高校健美操课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健美操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教学评价、教学现状、健美操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等方面。

1.高校健美操教学研究现状

1.1健美操教学内容的研究

高校健美操理论课的缺乏使学生对健美操的内容分类、作用、特点、比赛方法和规则等基本知识模糊不清。这不利于学生的健美操健身能力及自我锻炼能力、编操能力、应用能力的养[2]。理论课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据调查显示,高校有70%的学生没有上理论课,这说明高校普遍不够重视健美操理论课的教学。

1.2健美操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

曹爱春(2005)针对影响江西省女大学生参加健美操运动的消极因素,提出建议:各级领导部门应加强宣传工作,使女大学生了解有关的各项健美操运动的政策,针对女大学生,讲解一些体育健身知识,介绍科学健身方法和注意事项,并根据需要安排专业人员给予健身指导。[3]张英(2006)对成都市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的现状研究后,认为只是重视课堂教学,没有将学生的课外健美操锻炼纳入课程结构。将学生的课外健美操锻炼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纳入课时计划,作为学生成绩的评价标准之一,教师参与课外辅导[4]。随着健身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国内外交流的增加,出现了健身房健美操的教学法[5],其特点是在音乐的持续伴奏下,健身指导员和健身会员在不断运动的过程中教授和学习健美操的组合,因此在原有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又总结了一系列的教学方法。

1.3健美操评定方法的研究

许丽斌(2007)针对福建省高校健美操课程学习考评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竞赛考评法 。“竞赛考评法”的考核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改变和克服目前课程单纯注重基础知识而忽略实践能力的弊端,充分体现了时代的精神和要求。[6]

1.4健美操教学现状的研究

祈鸿雁(2007)研究了吉林省部分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针对目前吉林省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在许多方面存在不足之处,提出以下发展对策:加强学校领导的重视,加大资金投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积极性;重视教师角色转变,更新教学评价理念及考核方式[7]。姜保国(2008)对山东省l3所院校的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在“三自主 选课的基础上进行选项内的分层教学加强化公共体育健美操教师的继续教育;优化健美操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运用多媒合教学技术,以终身体育思想为中心,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创新型教学,促进山东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朝着有利于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方向发展[8]。徐志刚(2008)通过研究湖北省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指出学校主管部门对体育课重视不足、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设置不完善、教学场地和设施缺乏等是影响湖北省普通高校健美操专业课程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9]。李艳杰的《培养健美操能力教学模式初探》[10]提出培养健美操能力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强调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并提出了培养能力教学模式三个阶段的实施步骤

1.5健美操课程设置与培养的研究

2003年6月教人才育部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提出了新的以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

黄群玲的《体育专业健美操课程的培养目标》[11]指出体育专业健美操课程的具体培养目标应是:健美操指导员、体育教师、具有健美操技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与健美操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等;李鸿的《新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12]中指出健美操培养目标应该以“健康第一”和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体育人才为指导思想;毛俐亚的《优化体育院系健美操教学结构的思考》[13]认为在构建健美操课程体系时,把健美操教学相关的内容和环节组成一个系统,以健美操形体训练、健美操基本动作、体育美学、音乐简制、健美操科学理论基础等内容作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创编和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为目的的健美操教学体系。

2.健美操教学研究不足与展望

(1)健美操教学在高校虽然开设了又20多年的时间,但是,在教学形式,传播方式,本身的内容,重视的程度等宏观管理方面看,很多方面在高校并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14]。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学形式、方式落后 、教学方法简单、教学设施不够完善、教学评价方法缺乏全面性、教学和训练出现脱节,达不到高校真正培养人才的目的。[15]

(2)展望:

1)应该与时俱进,设置适应各类高校发展的健美操课程的教学目标。

2)调整教学内容,多介绍一些如有氧踏板操、形体训练、有氧搏击操等特殊课种。

3)增加健美操理论课的课时,多介绍一些实用性的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持续的参与健美操活动并能形成终身体育习惯。

4)在考核上要使用多种评价方式来考核学生,切忌使用单一的评价方式来片面的考核学生的成绩。在健美操成绩考核时应增加自编操和 体育能力的评定[16],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

【参考文献】

[1]唐晓华.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方法探讨与研究[J].成功(教育),2011.(01).

[2]汤庆华,周怀球.高校女生健美操教学现状及对策[J].岳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

[3]曹爱春.江西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参加健美操运动的研究[D].硕士论文,2005.9.

[4]张英.成都市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硕士论文,2006.4.

[5]曹锡璜等.健美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6]许丽斌.福建省高校健美操课程学习考评方法现状与改革研究[D].硕士论文,2007.11.

[7]祈鸿雁.吉林省部分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硕士论文,2007.6.

[8]姜保国.山东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硕士论文,2008.6.

[9]曹迪、王哲.师范院校健美操教学与学生缘合能力培养初探[J].辽宁体育科技,2004,(5):83.

[10]李艳杰.培养健美操能力教学模式初探[J].渤海大学学报,2004,(3):285-286.

[11]黄样玲.体育专业健美操课程的培养目标[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2):22-23.

[12]李鸿.析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4):530-531.

[13]毛俐亚.优化体育院系健美操教学结构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9):355-356.

[14]肖光来.健美操[M].北京:体育出版社,2008:66.

形体美学教培课程篇3

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教育已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是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下,也凸显出一些实质性的问题,课程设置就是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2009年12月在广州美术学院召开的“国际视野下的美术教育专业改革学术研讨会”就将高等美术教育专业课程体系问题作为重要议题进行了讨论。

综观各类高校开设的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状况,由于长期以来沿用的模式形成了一种历史的惯性,而显现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专业技能与理论的平衡问题、课程体系单一导致人才培养失衡问题、以及培养方向模糊和实践教学形式化等。

一、解决专业技能本位化与专业理论边缘化的问题

专业技能的本位化主要体现在过多的借鉴了专业美术学院以培养专业美术人才为目的的课程体系。由于我国当前高校美术教育大多沿用俄国美术教育家巴维尔契斯恰柯夫所创建的教学体系,强调对学生专业绘画技能的训练,而具有突出的专业技能本位化倾向。这种体系更适合培养专业美术人才,美术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如果只是简单的以拿来主义的方式进行借用,而轻视美术教育专业的师范性的特点,结果必然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严重脱节。

我国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偏重于技能课程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明显是与基础美术教育的通识性特点相悖的。对教育学、心理学、美术鉴赏与批评、技法理论、中小学美术教学论等课程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艺术理论、教育理论等“非主流“的课程处于边缘化状态,也显然与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方向不符,更造成了“师范性”特点的边缘化。相比较而言,西方一些国家的高等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很值得我们借鉴。德国杜瑟堡艺术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在课程设置上,美术教育学占总课时比例的10%,美术史论占20%,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占10%,这些对学生审美能力及艺术素质培养的课程占了总课时量的40%。这种比例非常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我国高等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针对基础美术教育的实际情况,适当压缩技能训练课时量,加大美术史论、美术鉴赏、技法理论及教学法等内容的比例,以解决长期存在的专业技能本位化和专业理论边缘化与人才培养的矛盾问题。

二、避免课程体系单一化与专才、通才失衡化的现状

虽然课程体系的内涵是多方面的,但核心主要体现为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三个部分。由于历史的惯性,当前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较多的局限于以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为框架构成的“三层楼”传统模式,这种模式追求学科专业(技能层面)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窄、专、深的课程体系,重视专业的纵向发展,忽视专业与学科的横向联系,使得分科课程的知识间整体割裂,导致学生知识面过窄,不能符合社会发展对高等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

专才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高等院校美术教育的基本模式,高校的美术课程体系也是基于此而建立起来的。这种体系对于我国美术教育的系统化、规范化的确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倡导高等院校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互依存、协调发展,在对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提出了将综合课程设置理念引入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的观点。这种做法主要是针对当前美术教育过于注重艺术分离的趋势,忽视了美术与其他艺术门类以及其他知识领域的互相渗透与融合,导致了所培养的学生存在专业口径狭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薄弱、兴趣单调、就业机会不多等现象。

由此,高校美术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文化素质与人文修养的培养,构建开放式、多渠道、全方位的课程体系,加大传统文化的教学比重,打破原有的单纯学科知识体系设定课程的思路和方法,构建相对独立的新课程体系。作为人才培养的计划性策略,重建和完善具有人文精神的、有利于培养一专多能“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美术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是当前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首要任务。

三、改变培养方向模糊化与实践教学形式化的现状

美术教育实习是高校美术教育专业体现专业特点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在校期间培养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过程,但长期以来这个重要的环节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近年来,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在呈现出非理性繁荣景象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如一些高校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依靠“名气”和硬件设施开设新的专业方向,直接导致专业课程设置不系统,专业方向分散、单一等现象;有的学校因教师设课,培养方向不明确,教学上呈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培养方向的模糊化可以说是扩招带来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明确规定美术教育实习为必修课程,可见这一课程的重要性。美术教育实习课程突出了美术教育专业的师范性特点,但目前一些高校或者因为师资力量的不足,或者学生太多难以找到实习单位,更多的是对这一教学环节缺乏正确的认识,而导致在课程设置上美术教育实习的形式化。#p#分页标题#e#

形体美学教培课程篇4

(阜阳师范学院 美术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摘 要:发展是事物不断取得进步的重要原因,任何事物都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取得新发展,才能不断的更新自我,这就需要实现创新性发展。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大以及素质教育的迅猛推进,使得美术学专业旧的培养模式和发展路径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只有通过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创新发展路径,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课程体系建设的规范性,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而实现美术学专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新形势;美术学;创新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J2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1-0202-02

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新事物,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和更新,更是事物不断取得进步的重要原因,任何事物都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取得新发展,才能不断的更新自我,这就需要实现创新性发展。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大以及素质教育的迅猛推进,使得美术学专业旧的培养模式和发展路径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只有通过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创新发展路径,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课程体系建设的规范性,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而实现美术学专业的良性发展。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近年来,随着各个国家、社会和各高校对美术学发展的投入不断加大,美术学无论是在人才培养还是在自身成果的积累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美术学专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但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到,从美术学发展的长远目标及培养人才的预期价值来看,美术学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正是这些问题和不足,制约着美术学的发展,我们必须正是这些问题,对其加以深入分析,以创新性的战略眼光,加大美术学的改革力度,制定出科学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措施,从而实现美术学的良性健康发展。

一、美术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统计和多年来的观察,美术学在发展的定位、教育教学理念、传统教学模式、原有课程体系、教学资源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当然,由于各地具体条件的差异及一些具体因素的约束,这些问题可能在各地的表现不一样,但其共性是存在的。

(一)美术学理念落后,不能适应新时期美术学的发展

当今的时代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大大方面了人们互相交流和绘制图画的需要,一些传统的单靠手工绘制的许多东西在几年有计算机就能够很快完成,且速度和效率都比传统的手工要高的多。加之,信息爆炸,观念多元,民众见多识广,传统的美术学发展理念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二)在美术学培养人才方面,课程体系缺乏多样性

自2001年9月启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美术学的课堂教学正在发生着质的变化,学校美术课教学个培养人才也不能例外。美术学的教学内容涉及多个领域,主要包括色彩、素描、设计、中国画、工艺美术、美术鉴赏、民间艺术等多个方面。而美术学专业原有教育教学体系着重绘画技能的传授,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美术学教育教学多样性的需求。

同时作为美术教师,在教学之余往往还需承担学校的各种活动的宣传工作,为宣传绘制一些图画,这些也占用了美术学教师时间和精力。此外,一些美术学教师单一的知识结构也束缚了其工作能力的全面发挥。

(三)美术学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存在局限,难以激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育过程、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年来一直缺少变化,未体现出美术学专业师范性特征,实践教学环节形式也过于局限。比如教育实习课程,学生四年只有一次集中的教育实习机会,时间很短,只有一个月。实习的主要方式就是按照教学计划统一安排到挂牌的教育实习基地对口的中学听课、上课等传统模式。

(四)美术学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单一,不够科学合理

课程评价机制缺乏多样性及科学性,忽视或淡化了对美术教育及教学能力的评价。比如毕业设计长期以来以论文写作为主,毕业创作为辅,而写作内容又与师范性特征脱节,造成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缺乏整体的评价。

二、新形势下实现美术学创新发展的可行性路径

美术学专业的改革创新和长远发展,既要遵循高等教育的教学规律,又要赋予其新的内涵,体现美术教育的学科特点,要立足本土人文资源,结合现代教育理念,突出个性特征,形成了自身的特色。要有创新的精神和勇气,加大改革力度,不断实现美术学突破式发展,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实现美术学理念上的改进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美术学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和发展,直接影响着美术学的发展。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不断探索和总结。

1.秉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美术学理念,教学上以学生为中心,研究其学习心理,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充分利用美术教学特点,多种教学方式灵活组合,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增加师生之间的自由交流与沟通。

而面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如何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要通过增加课内与课外的互动,比如组织学生观摩各种画展、专业考察等系列教学活动,利用一些生动、具体的视觉形象手段来帮助学生感悟和理解,旨在开阔艺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让课堂教学得以延伸。

2.强化实践教学,建立长效机制。实践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启发学生艺术心智为核心的教学体系,是美术学专业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在新形势下,可以建立了多个实践教学基地。这些基地要各具有特色,以便于满足不同的需要。

3.支持成立学生社团,定期开展交流活动,或举办作品展,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还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例如“书法爱好者协会”、“雪花剪纸协会”等学生社团的成立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固定模式,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各展其能、各得其所,这对课堂知识与技能的巩固与提高有着可或缺的作用。

(二)优化人才培养目标,明确美术学发展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是进行课程建设与开发的前提条件。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设置应该充分体现专业特点,并重点考虑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及未来社会适应性,在建构学生知识体系合理性的同时,注重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文修养,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就是解决“培养怎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美术学的培养目标应当设定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美术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美术教育教学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这一新的目标较之前的培养目标进行了创新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将原有培养“能够胜任中等学校美术教师”改为“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将小学美术师资培养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中。二是将原有的“能够进行美术创作、研究工作”这一目标取消,因为美术创作与研究人才需由专业美术院校培养,而这一目标的取消更符合美术学的学科特征,满足了社会的发展需求。

(三)完善课程结构,增强培养美术学人才的针对性

1.将课程分类排列。专业课程分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拓展课三类,把专业必修课程比例缩减,增设系内的专业选修课程及拓展课程。要依据《课程纲要》将原有课程对专业基础课、核心课程、拓展课程进行了课时调整。并在教师教育基础及拓展课程中设有教师专业发展、中小学美术教学论、地方美术课程案例开发、课外美术活动组织、课件制作等课程。在实践教育课程中,设置了入学教育、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及毕业设计、毕业教育等环节,这样可以充分调动系内、系外不同类型的教师资源,打破专业界限。一方面是遵循“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原则,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同时,掌握更多的实用性技能,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增强了毕业生的岗位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

2.注重专业课程之间的承继关系,使今后的专业课程能够得到深入和扩展。《美术表现》这一课程,选择开设了中国画、油画、水彩、民间美术4方面内容,主要是将美术学院现有课程结构进行整合,调整课时分配,并按方向将教学内容细化(如国画分白描、工笔人物、写意花鸟、山水画、创作),充分考虑课程的先后顺序、难易程度,分别安排在第二学期至第五学期授课,但总课时数有较大下降。

3.注重课程优化。传统经典的课程要传承,不适宜的课程要更新,必须根据社会的需求推出一些新专业课程,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比如新增的《设计基础》总学时为80学时,包括平面设计基础、色彩设计基础、立体设计基础及动态设计基础,着重培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加强创新观念,提高欣赏能力及应用设计能力。

(四)创新美术学评价标准和方式,实现评价多样化

传统的美术学评价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模式多样化的要求。在具体操作中,要根据课程特点、课程性质设定不同的评价内容与方式,使课程评价能够真实有效的检验课程教学效果和评价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提高与否。比如,毕业创作课程在美术学专业的背景及平台上应定位于体现学生素质的综合课程范畴,课程考核除作品创作,还包含美术基础理论、美术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展示设计环节等内容,按比例分别考核的办法,区别于绘画、艺术设计等专业的毕业创作课程。

三、结语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必须紧密结合时代需求。美术学也是如此,美术学发展的决策者和实施者以及学生都应当积极参与进来,在美术学的发展过程中只有不断思考、探索、总结,不断的完善和突破固有思维的束缚,分析新情况,找出新路子,解决新问题,才能实现美术学在创新之中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邓亮生.从教育实习看地方师院美术学基础专业的建设[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3(03).

(2)胡玮.高师美术学专业特色教学研究[J].大众文艺,2010(10).

(3)明兰.民间美术与视觉传达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艺术探索,2010(05).

形体美学教培课程篇5

关键词:美术教学 心理素质 智力

高中美术教学的成败,与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全面的开发的关系越来越重要。美术教学虽然是高中课程的一个部分,但这是高中课程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在高中工作过这几年,给我的感叹有这样一个规律: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具有很大的可变性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改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出不同的属性,有些学生开始成绩非常优异,一到中年级就开始走下坡路,上了高年级就无法跟上了学习进度。相反,部分学生在低年级学习平平,但因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中高年级阶段起伏不大,成长道路上后劲十足。由此看来,学生的成长,智力仅仅是一个方面,片面的强调学生智力的开发,而忽视学生非智力素质的培养是很失败的。

另一个方面,高中课堂教学承担的是人才开发工程的一个方面,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更好的从事人才的培养,这就必须反对给高中课堂教学强加过多的其它压力。我们教师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上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现象,学生投入学习的兴趣是高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生成功体验机会的缺失,部分学生的兴趣保持就出了问题,有的学到哪里算哪里,消极被动;有的能学到什么算什么,没有理想。主要的原因大多是老师没有认识到学生成绩的提高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对学生期望值太高,在教学中只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于是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消极被动的思想情绪。

所以,要正确的发挥美术课的作用,就要求从事美术教学的一线教师,要有对美术教学的准确定位。即美术教学是一件费时费力的教学活动,这一教学活动的最大价值是训练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这样的定位能够让从事美术教学的教师更关注美术教学的过程,从美术教学结果的功利性认识中解脱出来,使美术课能够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一句话,要发挥美术教学在高中课程中的作用,教师就必须关注美术教学这一过程,通过过程的引导去开发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因素,这是高中美术教学的最大价值。

高中美术课程是近年来通过教师们的努力不断总结出来的人才培养理论方式。高中美术教学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课程形式,他是与高中的其它课程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研究高中美术教学,我们必须把美术课放入高中课程体系的大环境中去,从高中课程结构的大体系中去认识美术课的基本属性,从高中生能力组成的大需要中去研究美术教学的优势所在,才能正确的发挥出美术教学在人才培养工程中的功效。就目前而言,美术教学与高中课程的作用,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提高学习能力

仅有良好的智力是不能保证学生成长的,要想在学习上有所突破,就不仅需要智力因素,而且更需要非智力因素。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表明,非智力因素不但在科学创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学生的成长历程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培养学生的非智力素质方面,美术教学因为其独特的课程载体和生动的教学媒介,有着其它课程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非智力因素是一个广泛的命题,其包括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诸多方面,下面仅举其中部分为例以说明美术教学在高中课程中的作用。

1.情感是基本情绪体验

情感是学生对学习、对生活的基本情绪体验,其不仅是智力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今后人生道路上必须遇到的首要挑战。我们通常要求学习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而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第一要素是学会把握积极的情感要素,同时学会避免消极的情感因素。健康积极的情感因素可以催人奋发、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不竭动力,落后消极的情感因素则令人颓废乏力、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细化到课堂教学中来,就是引导学生参与积极健康的情绪体验,以不断帮助学生克服因学习、生活等多方面带来的消极情感因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们高中美术教学不光重视学生美术能力的训练,同时也重视学生对“美”的认识和感悟,即通常所说的“陶冶情操”,这是美术课中培养学生情感因素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帮助学生获得“美”的体验,从而形成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进而在成长过程中催生不竭的动力,这正是高中美术教学的优势之一。

2.态度是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态度是学生对生活、对学习表现出来的基本面貌,是学生非智力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的态度可以强化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动力因素,消极的态度则可能使学生成长发展后劲不足。积极的态度可以融洽教学关系,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消极的态度则容易滋生对立因素,逼迫学生走向的反面。我们一线教师经常无奈于“恨铁不成钢”,学生偏不往我们设计好的方向去发展。这种无奈产生的原因,表面上是教师限制了学生的发展需要,本质上是学生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改变,学生的态度得不到纠正,教师教的需要与学生学的需要就无法统一,教师的投入成了促进学生成长状态进一步恶化的反作用力。美术教学紧紧的抓住一个“美”字,通过关于美的体验、关于美的描述、关于美的参与及关于美的表现等不同形式,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态度意识,这恰恰弥补了其他课程在人才非智力素质培育方面的不足,保证了高中其它课程目标的顺利实现。

3.意志是成长的基本品和健全人格结构的重要部分

意志是学生成长的基本品质之一,是健全人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意志力,学生则能够不断克服学生生活中的困难,朝着既定目标奋勇前进。反之,意志力不强的学生,不管具有怎么水平的智力素质,其要么就经受不住社会诱惑消极堕落,要么就找不到前进方向而停步不前,要么就放弃理想追求走向人生的反面。意志力不但决定一个人的成长水平,同时也决定着一个人成长的属性。我们高中教育的口号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这样的目标必须建立在有效培养学生意志力的基础之上,否则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得不到和谐发展的学生,可能成长为高级人才,但不一定符合社会需要。技术的进步给我们这个社会定了一个基本格调——快,发展讲速度、生产讲效率,这样的社会氛围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同样的产生了一种浮躁的情绪,这对于学生意志力的培养是不利的。美术教学能力训练过程中费时费力的特点,恰恰为学生的意志力培养开辟了一个安静的、不受外部干扰的空间,这让我们培养的人才更符合社会需要成为了一种可能。

4.兴趣是学生不断进步的精神动力:

兴趣一个人对所接触的事物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状态,是学生非智力素质的组成部分之一。积极的兴趣是学生不断进步的精神动力,消极的兴趣是学生不断滑坡的思想障碍。良好的兴趣是学生保持注意力,并能够不断获得健康的情绪体验的关键。美术教学在学生的兴趣培养上有两个独到的地方;一是最多的动手操作机会,二是最生动的教学媒体素材,这些都是学生兴趣培养中其它课程力所不及的。因此,通过生动的教学素材和较多的动手机会,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兴趣意识,这正是高中课程结构赋予美术教学的历史使命。

二、是开发智力素质和完善能力结构

美术教学与高中其它课程一样,其对人才培养的功能并不是单一的,即美术教学不光在学生的非智力素质培养方面有独到之处,在学生的智力素质开发方面,也有其本身的优势。因为美术教学的载体相对其它课程而言更加直观,符合以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为主的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所以我们只要在教学过程中对相关媒介加以灵活运用,则学生的非智力素质得到相应发展的同时,智力素质也得到同步的开发。

1.观察是学生感知事物的基本方法

观察是学生感知事物的基本方法之一,是一个人获得知识的必备手段,观察力的培养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之中的基础,具有良好的观察能力是学生知识体系健康成长的基本保证。美术课中引导学生对于美术形象的不断认知,就是一个专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我们可以这样说,有较强观察能力的人不一定是美术家,但美术家一定具有超强的形象观察力。所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具有对周围事物的丰富的感性认识,为其它能力的培养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美术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另外,美术教学是建立在丰富的具体图象的基础之上的,可以这样说,没有相关的图象就没有所谓的美术理论,在美术课堂中即使是抽象的理论讲解,也必须是建立在丰富的感性观察的基础上。所以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方面,美术教学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高中教育的教材编写大都以作品图片介绍为主,也就说明了培养观察能力在完善学生能力结构过程中的重要性。

2.思考是学生智力素质的基本要素

思考是学生智力素质的基本要素之一,良好的思考效率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美术教学不仅是引导学生观察感知周围的事物,更多的时候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形成自己对于观察对象的主观认识。比如在赏析课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明白观察的对象很美,更要引导学生认识为什么美,这种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这种美有什么独特之处?等等。也就是即使最为简单的赏析课,也并不能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而要引导学生形成理性的认识,一节完整的美术课,学生参与的智力因素是一方面的,思考在美术课中与观察同样重要。另一方面,观察美是为了认识美,认识美是为了表现美,美术课的这一本质决定了“思考”是每个教学环节都必须调动的智力因素,所以强化美术教学与培养学生的智力素质,其是相互统一,互相促进的。

3.逻辑分析是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感知、认识、表现美的基本要素

逻辑即逻辑分析能力,这是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感知美、认识美、表现美的基本智力要素,也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智力要素。美术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图形图像的逻辑关系的认识,就是培养学生逻辑分析能力的过程。一幅简单的作品,其总包含着若干或显性的或隐性的逻辑关系,比如主次关系、明暗关系、远近关系、大小关系、浓淡关系等,正确的理解并运用这些关系,是学生美术能力形成的基础工作。美术教学中教师的所有功能,就是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图形图像处理过程中的一系列逻辑关系。而美术课因其自身的素材优势,在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方面显得更加直观,更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4.形象记忆是学生智力发展中必备的基本能力

记忆能力是学生智力发展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而很多一线教师往往把记忆能力的培养与古诗、文章、公式及知识点等抽象知识联系起来,认为在美术教学中根本就不能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记忆能力,这一认识是片面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同样要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不同的是美术教学培养的是学生的形象记忆能力,而普通课程培养的是学生的抽象记忆能力。我们发现,很多美术名人在搞创作时,并不是用眼睛死盯着创作对象,而是偶尔看一眼,然后全身心的投入创作过程,也就是美术创作过程中看的时间不可能比创作的时间多,究其原因是因为其具有了丰富的形象记忆能力。可能这样说,较强的形象记忆能力是搞美术创作的基础。在具体的教学中我就有过这样的探索:在讲解了必要的作画技法后,我要学生临摹一幅《梅花图》,但是一改以往教学中边示范边让学生临的教学习惯,而是将事先画好的梅花拿出来,让学生边观察边记忆,五分钟后撤掉范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画出《梅花图》。开始的一两个星期,学生老是记不住范图的内容,结果自然不大好,但通过长时间训练后,学生就表现出了较强的形象记忆能力,一般只观察五分钟,60%的学生就能把所观察对象的大致轮廓画下来,学生的美术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高。这是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记忆力的现实探索,也充分体现了美术教学中智力素质与非智力素质培养的同一性。

三、结论

总之,美术教学是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体现在培养学生的非智力素质与开发学生的智力素质同等重要。我们只有正确认识美术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独到作用,才能使高中的课程体系更符合学生的成长需要,可以这样说,美术教学是高中课程实施的基础,良好的美术教学效果有助于高中课程的顺利实施。反之,忽视美术教学对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开发,仅为了满足实施“素质教育”的形式需要而开展美术教学,或者仅重视教学效果而忽视教学过程对学生成长的作用等等,都将使美术教学流于形式。

形体美学教培课程篇6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能力

前言

小学美术这一门学科在小学阶段教学工作中的定位是作为一门综合辅助类学科。这就导致部分学校以及教学主管部门对小学美术教学工作并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但需要认识到,通过小学美术教学不但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智力水平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随着新课改的稳步推进,小学美术课程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同。新时期社会更加需要具备综合素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美术课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也有目共睹。因此,有必要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进行讨论,进而为小学美术课程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1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首先,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培养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是优化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的必然要求。在课堂上进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一种目标,更是丰富小学美术课程形式和内容的一种手段。在传统美术教学课程当中,以美术教师讲授相关知识为主,师生之间缺少足够的交流,而这也使得美术教学课程形式较为单一,进而抑制了学生积极性的提高。通过在课程当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在课堂之中的积极性。其次,通过在小学美术课程之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审美、陶冶情操。美术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门艺术。通过美术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自身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基础之上。因此,有必要通过在课程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探究

2.1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积极性:由于小学生自身心理和身体特征的影响,在课堂之上很难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集中注意力。这就容易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美术课堂上无法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而一旦学生无法参与到课堂活动和教学之中则后续的创新能力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首先要从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入手。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搭配并在课堂上进行合作讨论和有序竞争的方式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学生参与意识的效果。同时,美术教师还需要一改过去以教师为课堂主导的教学模式,通过使得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以起到激发学生参与美术课程学习的目的。其次,在美术课堂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还需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在课堂上注重的对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提问和引导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为培训学生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2.2培养学生创造素养:其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还需要从审美意识和创造素养入手。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进行一定的了解。受制于学生自身思维和认知能力的影响,小学生在进行作品赏析以及绘画时往往没有较多的约束并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而此时作为教师切忌对学生进行约束,而是需要引导学生释放这种想象能力以表现自身的真实情感。一旦学生没有了约束往往就能够在主观因素的影响下而绘画出洒脱的线条、对比强烈的颜色搭配等。而这事实上就是创作素养的展现。在这一情况下,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真实情感的表达而不是以成年人的思维去评判学生,进而给予学生绘画作品以肯定以达到建立学生自信心和创作素养的效果。同时,在培养学生创造素养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因材施教以及因势利导。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思维发散程度较高。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及时的寻找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潜力,进而通过后续的引导以促进其创新思维和素养的提高。例如,在学生绘画中,即使是面对同样的命题,学生们也会绘出多彩纷呈的图画。事实上,这就是学生发散思维的重要体现。而教师所需要做的,就是在这不同的作品中寻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而予以鼓励和引导。

2.3注重营造轻松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还需要从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这一角度入手。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占据着教学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有着较高的权威。这往往导致课堂上整体氛围较为严肃。在这一氛围的影响下,要想学生保持学习美术较高的积极性、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则显得较为困难。不仅如此,小学生本身心理发育尚不健全,很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环境,尤其是教师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通过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以提升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其创新能力。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保持面带微笑。如果教师进入课堂显得比较严肃,则学生在与教师交流的过程中就会畏首畏尾,进而影响其思维的发散。而如果教师面带微笑,则会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比较放松,进而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发展。其次,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适当的使用较为幽默的语言使得课堂整体氛围较为轻松,进而调度学生的积极性以激发其思维的发散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另外,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和回答适时的给予鼓励和肯定也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信心和学习美术的积极性,进而激发其创新能力的发展。

2.4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类多媒体教学方式也得到了应用。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屏幕将原本在课本上2D形式的各类雕塑、建筑图片以3D形式展现给学生。或者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寻找相关教学资源以补充教材之中尚未涉及到的知识点以丰富学生的视野。作为美术教师而言,需要通过利用各类多媒体手段将更加生动、具体、形象的知识点传输给学生,进而使得学生对各类美术作品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同时,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使得学生在视觉上受到更加直观的冲击,进而有助于激发其创新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承辉.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初探.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

[2]刘清惠.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大江周刊:论坛,2012(7)。

[3]邓玉云.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新课程学习(上),2011(12)。

形体美学教培课程篇7

关键词:职业化 人才培养 课程建设

伴随医疗体制改革逐渐深入,人们健康观念也逐渐转变,人们对护理专业服务需求日益增高,在医疗卫生行业中推行礼仪服务,逐渐成为普通百姓的新需求,懂礼节、重仪表是护士综合素质的体现,是优质护理服务工程的重要内容。

职业化人才培养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职业化人才培养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职业化的人文素养,职业化的行为规范和职业化的技能水平三方面的培养,即实现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培养职业化护理人才,护士职业素养的形成和职业行为规范的教育尤为重要,有助于树立良好的护士形象。护理美学及礼仪教育是培养职业素养及行为规范重要途径。本文结合《护理美学与礼仪》的课程特点,探讨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下《护理美学与礼仪》的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建设思路,并提出课程建设有效途径。

一、《护理美学与礼仪》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目前,国外护士美学与礼仪研究普遍重视岗前培训,并将护士礼仪作为侧重点,可操作性和规范性强,近年来,国内也逐渐重视对护理美学与礼仪的教育,但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法仍比较单一,教学过程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将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引入《护理美学与礼仪》课程建设之中,依托《护理美学与礼仪》教学,提高护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化行为规范,更好的适应现代医院护理服务的需要。

(一)《护理美学与礼仪》课程建设使护理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完善,更加符合职业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学生通过《护理美学与礼仪》课程的学习,可在临床实习之前具备良好的礼仪规范和服务意识,能更好的适应现代医院护理服务要求。

(二)《护理美学与礼仪》课程建设有助于提高《护理美学与礼仪》整体水平,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提高课程的满意度。并为《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等临床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护理美学与礼仪》课程建设,能够促进学生良好职业素质的养成。美学与礼仪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规范的礼仪训练可帮助学生塑造优美的体形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本门课的学习热情,进而更加注重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护理美学与礼仪》的课程建设思路

按照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依据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专家共同开发课程,请临床一线的护理专家参与课程建设,课程教学内容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要求接轨,紧扣护理专业岗位“实用、够用”的知识与能力要求,突出技能教学,实现课程教学与临床实际“零距离”的目标。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基础,以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手段,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形成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体系。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做出系统安排,以保证课程教学运行的可操作性。

三、《护理美学与礼仪》的课程建设实施途径

(一)构建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护理美学与礼仪》课程教学体系。在《护理美学与礼仪》课程建设中,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身心素质、创新能力为目标进行课程构建,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仪容、仪表、优美的体态开端,最终培养具有高雅气质,外美内秀的当代护士形象[3]。

(二)依据职业化人才培养目标和护理专业学生特点,制定本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本课程学时普遍比较少,积极开拓分段教学模式,在学生不同阶段给予多样化的礼仪教学内容,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职业化人才培养理念、编写针对性强的护理专业礼仪实训教材。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刚入学的学生注重基础交际礼仪培训,实习前的学生因面临实习和就业,教学上应突出对护士工作礼仪的具体实践和招聘礼仪等内容。

(四)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综合运用情景式教学、项目教学法,PBL教学方法等将课堂教学和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利用微信公众号的形式,提高课程对年轻学生的吸引力,把护理形体训练贯穿始终,旨在利用有限的课时取得更有效持久的教学效果。

(五)制定科学有效的多元主体评价体系。可采用“任课教师、临床专家、学生”相结合的“多元主体评r”体系。通过基础礼仪展示及工作情景礼仪相结合的综合考核形式,培养学生注重正确礼仪习惯的自觉性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为将来的就业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南丁格尔曾说:“护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护士良好的职业形象,是通过长久训练后内在气质的外化。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下《护理美学与礼仪》课程建设符合现代护理发展的要求,为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开拓出一个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李俭,莫丽平,戚林.基于职业能力的中职护理礼仪课程建设实践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6,(02).

[2]徐玲丽,潘映霞.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护理“现代学徒制”课程建设[J].职业,2015,(06).

形体美学教培课程篇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了语文教育的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在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他们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审美教育;审美观;审美情趣;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082-02

新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从理念到设计,从目标到实施,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文性、时代性、实践性和科学性,代表了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以“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为核心,构建“开放、多元、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语文审美教育的目标始终贯穿于语文课程体系之中,成为语文素养的整体形成和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审美教育,包括审美形态教育和美感教育两个方面。审美形态教育主要培养人们对自然中千变万化的美的形态和结构的鉴赏、识辨能力,它侧重于对象之客观形态的描述和认识;美感教育主要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包括感觉、知觉、情感、想像、理解诸心理能力的提高和相互协调。最终落实为某种敏锐的审美知觉和对美的欣赏力和创造力。

1 培养高尚的审美观

审美观是受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制约的。语文美育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对人的审美趣味、审美需要、审美认识等审美观的形成所具有的重要功用之上。语文教育可以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理论,认识美感的本质,从而形成高尚的审美观。

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通过文学课文和许多优美文章,既展现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许多美的类别,又体现出优美、壮美、悲剧、喜剧等许多美感形态,将学生带入一个个绚丽多彩的世界。但是,美与美的东西毕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回事。美的形态具有美的属性的那些具体的客观事物表现出来的,美却是超越于美的事物而又存在于种种美的事物之中的那种可以抽象出来的属性。因此,只有弄清美的本质,理解了这些,方可谈得上高尚审美观的形成。

通过对课文的教学,特别是对课文主旨意蕴的探究,语文教育能展示出美的事物的本质性特征,例如:《云南的歌会》一文,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位与赞赏。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体现出美的本质,从而起到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观。

2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是人们的审美经验表现为带经验性的情感评价。新课标中说语文是一种基础工具,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充满了人的情意、人的创造性才能,尤其是审美情趣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要掌握好这个工具,应该达到追求审美的层次。只有在语文美育的实践活动中,才能真正把握这个工具,发挥它的功能。例如: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不培养和训练学生对字、词、句、篇的语言形式等因素的审美把握,诸如其音韵美、节奏美、色彩美等等的感知、领悟直至联想、想像,培养和训练他们在写作练习中运用美的形式、方法和技巧去表达美、创造美,那么语文教学就只能停留在把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运用的基础层次,或者沾沾自喜于掌握听说读写的一般性操作层次上。教学中只有上升到具有审美效果的审美层次,学生的审美情趣才能在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上逐步形成,这才是母语教育的伟大之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属于文学性质的课文约占70%左右,学生从这些古今中外的优秀篇章中接受到健康、崇高的情感熏陶。诗歌中的韵律美、节奏美以及优美的意境、深邃的哲理,让人余音绕梁,回味悠长;散文中的辞藻美、意趣美给人以精神享受;小说中的人性美、人情美以及情节起伏跌宕的美,给人的心灵以陶冶;常识性课文中,作者以形象生动的笔调描绘科学奇观、自然奥秘,都能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即使是议论文中,逻辑的、思辨的美也能让人明辨是非直曲,宣扬真理,批判谬误。因此我们要切实地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创造性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实践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发展学生语文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语文课程承担的任务是:“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要培养学生创造的审美能力离不开语文基础或基本素养。一个人的知识基础、视野、推理能力、思维的方法决定着一个人的创造能力。如果我们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重人的最终发展水平,就必须在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的同时,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学生健康、持续发展。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