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高等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8篇

时间:2023-10-12 10:25:59

高等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篇1

关键词: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问题

在我国,会计教育通过数十年的发展,基本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多层次、多样化和多类型的培养体系,并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合格的会计从业人才,从而满足了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但是,根据目前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要求,大多数的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都很难达到。如何做好会计专业的教育,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会计人才,是目前高职会计教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存在的问题

对于我国高职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不少高职学校确立培养目标时,甚至还存在着一定的误解。当前培养目标的确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培养目标定位过高

部分高职学校,参照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对高职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定位,着力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培养目标定位过低

对比中职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将高职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在能从事会计分析和会计核算等工作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3.培养目标定位过宽

过于强调基础教育,对教学内容的设置过于冗余和宽泛,不利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实践能力的提高。

4.培养目标定位过窄

根据市场需要,仅定位于某一个具体的职业岗位需求。这样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不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的开发,也不利于职业岗位的变动。

5.培养目标笼统模糊

在培养目标的制订上,表述过于模糊和笼统。如,“动手能力强”“高素质人才”等表述。

二、确立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

1.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

我国教育方针的总体思想是,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结合生产劳动,从而培养出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才。我国所有的教育工作都必须以这一方针为总方向,教育培养目标的确立也应当以其作为重要的参照标准。这一方针概括了当前的科学、文化以及经济政治的时代要求,全国各级学校都必须严格地贯彻执行。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的确立,除体现这一统一的教育方针外,还应将其具体化,并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2.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它除了具有高等教育的共性外,还有其鲜明的个性和特色。高职教育的特色主要是指职业导向性和社会应用性。在确立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时,应当体现出高职教育的这两方面特色,这也是确立培养目标的前提条件。在社会发展的要求下,高职会计教育应当是对技术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

与技能型的中职教育和短期的会计培训不同的是,高职会计教育是对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高职会计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应当是在具备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上,同时具有一定的创新、研究和思考能力的人才,而不仅仅局限于会记账、报账和算账的普通会计人员。

作为职业教育,高职会计教育与研究型、学科性的普通高等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它更注重的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职教育中的大部分学生将很快面对就业,而不是继续求学,因此,学生所必须掌握的是从事一线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以及职业素质。高职教育中,为适应以后的岗位需求,主要是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锻炼,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具体到会计教育,就是要求学生能做到学以致用,在毕业后能立即从事会计工作而无需再进行大量专业的培训。这是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的最基本要求。

3.以市场为导向,体现社会需求

高职教育直接服务于地方或者行业的经济发展。高职毕业生主要是在人才市场,通过简历投递、面试,得到企业认可后,才真正地走上工作岗位。当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完成了职业选择,其作为人才的价值才能在形式上得以体现。由此看来,人才市场的选择,也可以作为定位培养目标的标准之一。

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得精英化的教育模式逐渐转变成为大众化的教育模式。各个层次的会计从业人员(包括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数量也急剧增加,使得行业竞争愈演愈烈。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高职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当面向基层,培养出用得上的会计人才。从横向来看,应当定位于中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上;从纵向来看,就业岗位应定位在会计、出纳、报税员、统计员、仓库管理员、收银员等岗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上,发展岗位应定位在财务主管、税收策划师、主办会计、理财师等岗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上。

4.体现知识的结构定位要求

根据市场对会计人才所需知识的要求可知,会计人才掌握的知识不是越多越越好,而在于其知识结构是否合理。由此看来,高职会计教育需要对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合理的配置。高职会计人才需要具备以下方面的知识储备:首先,应当具备扎实的会计学专业知识;其次,应当对相关的学科知识有所了解;再次,还应当具备相关的计算机知识。

三、确立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的意义

1.为高职会计培养模式提供依据

高职会计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规格问题是高职会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它主要涉及了“培养怎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两个方面,包括培养内容方式体系、培养保障体系和培养目标体系。培养目标的确立对培养模式的选择起着决定性作用。

2.实施高职会计教育的前提

只有确立了培养目标,才能参照目标,顺利、有序地开展高职会计教育活动。培养目标体系是培养模式的一部分,它不仅体现出高职会计人才的培养规格,同时也对培养过程和培养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培养目标既体现了社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同时又对高职会计教育中,人才的培养方向、内容、方法等相关问题及其相关工作有着决定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周萍萍.高职会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职业能力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1(12):164-166.

[2]王红娟,王芳.高职教育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价值工程,2012,31(15):274.

高等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篇2

随着我国整体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不少成人高校也正在不断推动自身教学改革,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专业就是以成人为招生对象,但我国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实践技能训练不够,部分成人院校在成人会计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对会计实践技能训练重视程度不够。成人高等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和普通高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有所不同,其更重视对学生财会方面的实践技能的训练,培养目标更侧重于实用和技能。然而,部分院校由于受到招生规模扩招以及各种客观因素的限制,财会专业实际训练硬件设施紧缺,学生会计专业技能的训练受到影响,许多成人高等院校在学生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发展等方面的建设严重滞后,这些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成人高等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的实现。

第二,人才培养过程中针对成人教育会计专业的课程建设、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课程评价等多个方面都与当前社会发展对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人才的需求存在矛盾。成人高等教育虽然与普通高等教育同属国民教育序列,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普通高等教育一直都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针对高等教育会计专业方面的课程理论研究也都自然而然地集中到了普通高等教育这一方面,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专业人才的课程理建设长期受到忽视,使得当前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专业课程理论建设进展缓慢,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课程体系等多个方面不能与时代、社会发展同步,成人教育特色不明显。

第三,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教师队伍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制约着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在人才培养中居于核心地位。应该看到,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职类院校与成人院校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当前我国成人高等院校在师资力量方面依然较为滞后,主要表现在专业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不高,尤其是双师型教师人数在整个教师队伍人数中比例较低,这也不能不说是影响和制约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人才培养的一个主要因素。

2进一步加强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进一步加强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各个成人高等院校因地制宜,以自身实际情况为准,努力改善当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突出性的间题。笔者认为,应该着重加强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以能力为准的人才培养目标。成人高校会计专业培养的应该是各个企业所需要的实用性的会计人才,因此成人高校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进行会计专业技能的训练,改善当前普遍出现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忽视实践技能训练,人才培养与社会、企业需要相脱节的现象。成人高校应尽可能地增加投人以及专项资金,与当地企业建立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多样化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第二,加强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针对当前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专业在课程建设、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目标等方面所存在的间题,理论界和成人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在这方面的研究,坚持以成人教育为基准,以能力培养为方向,将学历教育和会计专业技能相结合,以社会发展和用人单位实际需要为准绳,促进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在课程体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的积极转变,不断适应社会、企业实际发展需要,培养出更多能够胜任大中小型企业的专业会计人才。

第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进一步提高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人才培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切实以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核心,努力提高会计专业教师队伍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反思能力、职业教育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努力通过提高会计专业专职教师队伍建设来推动和促进成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转变和进步,发挥教师队伍在转变人才培养方式、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的核心作用,真正实现成人教育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篇3

随着我国整体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不少成人高校也正在不断推动自身教学改革,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专业就是以成人为招生对象,但我国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实践技能训练不够,部分成人院校在成人会计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对会计实践技能训练重视程度不够。成人高等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和普通高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有所不同,其更重视对学生财会方面的实践技能的训练,培养目标更侧重于“实用”和“技能”。然而,部分院校由于受到招生规模扩招以及各种客观因素的限制,财会专业实际训练硬件设施紧缺,学生会计专业技能的训练受到影响,许多成人高等院校在学生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发展等方面的建设严重滞后,这些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成人高等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的实现,学生毕业之后的竞争力受到弱化。第二,人才培养过程中针对成人教育会计专业的课程建设、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课程评价等多个方面都与当前社会发展对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人才的需求存在矛盾。成人高等教育虽然与普通高等教育同属国民教育序列,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普通高等教育一直都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针对高等教育会计专业方面的课程理论研究也都自然而然地集中到了普通高等教育这一方面,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专业人才的课程理建设长期受到忽视,使得当前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专业课程理论建设进展缓慢,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课程体系等多个方面不能与时代、社会发展同步,成人教育特色不明显。第三,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教师队伍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制约着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在人才培养中居于核心地位。应该看到,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职类院校与成人院校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当前我国成人高等院校在师资力量方面依然较为滞后,主要表现在专业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不高,尤其是“双师型”教师人数在整个教师队伍人数中比例较低,这也不能不说是影响和制约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人才培养的一个主要因素。

2进一步加强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进一步加强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各个成人高等院校因地制宜,以自身实际情况为准,努力改善当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突出性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着重加强一下几个方面:第一,坚持以能力为准的人才培养目标。成人高校会计专业培养的应该是各个企业所需要的实用性的会计人才,因此成人高校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进行会计专业技能的训练,改善当前普遍出现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忽视实践技能训练,人才培养与社会、企业需要相脱节的现象。成人高校应尽可能地增加投入以及专项资金,与当地企业建立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多样化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第二,加强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针对当前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专业在课程建设、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目标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理论界和成人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在这方面的研究,坚持以成人教育为基准,以能力培养为方向,将学历教育和会计专业技能相结合,以社会发展和用人单位实际需要为准绳,促进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在课程体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的积极转变,不断适应社会、企业实际发展需要,培养出更多能够胜任大中小型企业的专业会计人才。第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进一步提高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人才培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切实以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核心,努力提高会计专业教师队伍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反思能力、职业教育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努力通过提高会计专业专职教师队伍建设来推动和促进成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转变和进步,发挥教师队伍在转变人才培养方式、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的核心作用,真正实现成人教育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3总结

高等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篇4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在对学生开展基础性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针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开展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以培养具有一定职业能力和学科研究与技能操作并举的人才。正是因为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具有的上述使命和特点,高等职业教育中学科教育的开展就需要有针对性的调整。语文教育专业是高职院校中传授语文学科教学知识的科目,是集基础性与应用性于一体的师范性教育科目。如何遵循高职教育特点开展语文教育专业的教学,是理论界值得讨论的问题。

一、高等职业技本文由收集整理术学院教育的特点

1、应用性人才为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院校开展的是以职业能力为主的高等教育,以培养经营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这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不同的,特色是显著的。所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该放在高职院校培养的重心。

2、坚持“职业性”的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能力中心”,即注重职业性,应用型,适应度。这一培养模式关注学科的市场需求度,课程内容的应用性以及学生能力的开发。在给予学生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坚持专业课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职业性。

3、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依市场需求而定 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开设与内容选择是具有市场需求的针对性的。这与普通高等院校强调学科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有较大差别。科目的开设唯有遵循市场需求和配置,才能更好的为高职院校毕业学生的就业工作服务,保障社会人力资源的需求。

4、“双师型”师资队伍的需求 所谓“双师型”师资指的是教师即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也需要具有丰富的职业经验和实践能力。这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的特点所决定的,也是教师自我进修,自我发展的指导方向。

5、教学实践环节的重视 教学实践是高职院校开展课堂教学的重点环节。这一环节强调技能训练,强调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强调学生动手操作和模拟实习的能力培养,强调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

6、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共同参与 产学研相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办学理念的体现和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途径。学校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设相应学科,设计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大纲等,企业则针对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学特色等为学生实训提供平台和机会,通过一线工人的经验介绍和实地培训加深学生的课堂所学,并做好接受毕业学生来企工作的准备。

二、高职教育特点在语文教育专业教学中的体现

1、针对市场需求,合理开设本专业课程,选择教学内容

语文教育是师范类教育学科,针对各级学校输送合格的语文教师,为社会培养一批语文教学工作者和社会实践者。所以高职院校在开展语文教育学科教学时,要针对当地或者一定区域类中小学语文教师的需求度及侧重面,结合地区语文学科发展的现状,有重点的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师范生基本技能等,尤其是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要一并重视。高职院校应与当地的中小

转贴于

学开展人才培养合作交流,针对语文学科急需的教师素养,教师技能进行学术讨论和研究,综合出一套适合市场及学校教育教学就业工作的教育计划,让语文教育专业的开展更能够针对地区实际情况,针对各中小学的人才需求。

2、在注重文学素养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 语文教育是传播文学知识,培养文学素养,树立文学创作意识的学科,语文教育首先要做到对学生文学素养的熏陶,让学生在情感上接受语文,爱上语文。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习得并掌握语文学科的教学技能和基本理论知识,尤其是走向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如钢笔字,粉笔字,简笔画,无生上课等,做到让学生理论实践“双达标”。职业能力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适应,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技能等项目。这些是学生走向社会从事职业,成为合格劳动者,管理者所必须具备的项目,学校需要通过对课程三维目标的设计,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给予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的培养,让学生走向社会能够尽快适应职业的需求,尽早进入角色,发挥作用。

高等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篇5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针灸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12(a)-137-02

The enlightenment of American education for graduates to Chines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education for graduates

LUO Wenshu

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Shenzhen Hospital of TCM,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518033, China

[Abstract] Through introducing the foundation, development and basic points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 for graduates, taking the problems in the Chines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education for graduates into account, this paper presents a serial of relevant strategic measures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hines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education for graduates.

[Key words] Education for graduates;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science; Enlightenment

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已成为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组织机构之一,而研究生教育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与日俱增。作为国际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典型,美国研究生教育有很多经验值得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者学习借鉴。

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针灸研究生教育虽起步较晚,但解放后,在广大针灸学者的不懈努力下,针灸学科高等教育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相关研究机构和大学纷纷建立,针灸学硕士点、博士点不断设立和扩大,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各层次创新型针灸人才,有力地推动了针灸学科的发展。尽管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目前我国的针灸研究生教育仍存在着教学、科研、临床三者关系未能很好协调、研究生教育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一系列问题。

本文拟研究美国现代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分析我国针灸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寻找进一步提高我国针灸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1 美国研究生教育简介

1.1 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创建和发展

17世纪初,首批英国殖民者到达北美东海岸,并于1636年首建美利坚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哈佛学院,1780年升格为哈佛大学。当初哈佛学院的创办者,把英国伊利莎白时代的剑桥大学古典教育模式,移植到哈佛学院上,把“求是崇真”作为哈佛大学的办学宗旨。曾任哈佛大学校长(1933~1953年)的美国教育家科南特(J. B. Conant,1893~1978年)说:“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代人的质量。”真正在择师和教育上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哈佛大学才得以成为人文荟萃、人才辈出、以培养研究生和从事科学研究为主的一流学府,对美国社会的经济、政治、科学和高等教育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世界各国的学子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独立式学院的盟主地位,从1636年哈佛学院的建立至少延续到19世纪80年代,在美国持续了两个半世纪。为数众多的这些分散的学院,按现代的标准,规模都很小,它们在美国人的意识中深深地树立了高等教育的“学院”概念。“学院”的教育形式集中体现在为期四年的共同古典课程教学,最终授予学士学位,这与研究生教育要求在某一特定领域进行深入科学研究的培养理念有很大不同。

在19世纪的后期,有1万多美国人赴欧洲学习,对欧洲大学教育留下了深刻印象,回国后大力倡导建立研究生培养机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研究生教育的产生和发展。1887年创办的克拉克大学(Clark University)是美国第一所完全是研究生院的大学,最早向学生提供研究生课程学习,其最初作为新英格兰地区仅有的三所大学之一,与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共同成为著名的美国大学协会创始成员之一。“挑战常规,改变世界”不仅是克拉克大学的校训,更是一个悠久的传统,它鼓励学生和教师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求知欲,摆脱传统常规知识的束缚,去寻找适用于当今时代的创新的技术和思想,通过实践对社会和世界做出积极的贡献。

到19世纪末,美国逐渐过渡到“大学时代”,在高等教育方面初步完善了教育结构和办学程序,在这一制度强有力的支持下,以科研为中心的学士后阶段在相应学科中得到迅速发展。美国的研究生院,强调学术自由,并成为一个经久不衰的科研场所,它接纳各种新科研的思路,而且促使人们为科学研究不懈奋斗;它提供高层次的研究生学位,并以一个复杂的招生、课程学习和评估系统支持这些学位建设。

到了20世纪初,美国已建立了一个具有凝聚力并能促进自身发展的研究生学位建设框架。实验室、研讨班、高级学位专业和必需的课程学习等形式,为研究生教育“高于普通学院课程的教学,并不同于法学院、医学院和神学院的本科培养模式”的教学形式提供了鲜活的内容,体现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科研理想和方法,从而使其获得了不断前进发展的动力。

20世纪末至今,美国高等教育,特别是其高级教育层次“研究生教育”,包括硕士、博士阶段的教育,已成为世界领先的极有魅力的系统,它从世界各地招收了寻求高质量教育的优秀学子,并吸引了希望在其研究领域前沿工作的优秀教师,对世界经济、政治、科学和教育等领域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美国研究生教育即使规模巨大,在相当程度上仍做到了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的统一。相比美国初等和中等教育,激烈的竞争机制时刻体现在美国高等教育中,极大地促进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正是由于各高等院校之间的竞争,各种需求的相互影响,促进了研究生院和社会不同生产实践类别的联姻,这种形式的联姻在高等教育的背景中产生了可用于生产实践的成果。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飞速发展,高等院校外部的机构对科研的关注愈来愈强烈,并愿为之投入相当的经费,这些经费不同于政府拨款,于是,在一个新出现的科研系统纬度,教授和大学竞争地联系外部的研究赞助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工作的导向。现代由于社会不断进步,科研经费巨大增长,科研经费中来源于政府的比重越来越大,研究生教育的科研环境变得更复杂、富有和充满竞争。

1.2 美国研究生教育的理念

美国学生在取得学士学位后,可以申请硕士阶段的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学术研究和职业相关能力的培养,在相关领域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工作[1]。研究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炼出自己的研究项目,再通过导师(组)的指导进一步加以完善[2]。美国在研究生的教育理念上,把培养勇于实践的创新型人才作为其基本原则。研究生教育目的是引导研究生在相关领域内进行探究,并为此提供可实施的途径和开发其科研的智力;在制订研究生培养方案时,全面考虑其智力和所要接受的知识,培养其解答相关研究领域的关键问题的能力。

2 对我国针灸硕士教育的思考

目前,从我国针灸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趋势来看,较之科研领域,更大量的是走向临床实践领域。我国针灸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培养目标相对单一,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不强,临床型研究生培养规模有待扩大,在职攻读专业学位学生比例较大,与中医针灸发展实际需要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影响了针灸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对比美国研究生培养经验,结合我国针灸研究生培养实际情况,针对我们存在的不足,在策略和技术层面上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努力。

2.1 研究生教育定位要立足长远,体现中医特色

研究生教育目标需科学、宏远,办学宗旨要具有中医的鲜明特点。在明确长远目标的同时,关注与现代医学模式转变有关的各种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技术的产生和应用,

2.2 多渠道解决科研经费问题,平衡教学、科研、临床的关系

我国针灸研究生培养经费近年已得到较大幅度增长,但仍不能充分满足研究生培养需要。针灸研究生培养所需经费在较大程度上仍来源于导师(组)的项目经费,为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除可申请国内各级科研基金支持,还可利用海外对针灸疗法的热衷,积极申请国外、国际合作课题或各种横向课题,拓宽经费途径。为解决诸如导师或研究生因临床工作过于繁重,而无暇顾及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需从政策和分配制度等方面加以解决。

2.3 注重研究生理论学习,改革完善课程结构

对于本科是针灸专业的学生,应注重中医经典课程的学习;对于本科是中医专业的学生,应加强针灸医籍的学习;对于本科非医学专业的学生,需注意设置相关针灸本科课程,以打好理论基础[3]。注重研究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刺灸法的培训,为进入临床后进行正确诊断和治疗打下良好基础[4-5]。

2.4 健全培养制度,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研究生

要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分类培养,结构优化;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实现应用型与学术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共同发展。在针灸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要充分保证培养的质量。优化硕士研究生招生结构,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积极推进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衔接[6-8]。加强内涵建设,注重外部环境激励,切实提高针灸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3 结语

注重针灸研究生培养是我国针灸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积极营造针灸研究生开展学术研究的良好氛围,有利于中医针灸学术水平的更快提高,也有利于实现针灸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合理化科学化的目标。在这些方面,可以对比发达国家研究生培养的经验,结合针灸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建设和完善具有中医特色的针灸研究生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 Nelson TS, Graves T. Core competencies in advanced training: what supervisors say about graduate training [J]. J Marital Fam Ther,2011,37(4):429-451.

[2] 汝艳琴.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之协作式[J].当代教育论坛,2010,13(4):126-127.

[3] 李艳慧,詹珠莲,罗丹娜.临床型针灸硕士研究生培养思路[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4):13-14.

[4] 赵利华.从针灸推拿学高级人才就业趋势谈针灸推拿学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调整[J].中医教育,2011,30(2):56-58.

[5] 柳红芳.中医临床研究生带教方法的思考[J].中医教育,2011,30(1):53-54.

[6] 符崖.基于职业生涯规划调查的中医药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J].中医教育,2011,30(1):50-52.

[7] 庞玉生.加强研究生素质教育,促进学科的可持续发展[J].广西医学,2005,27(10):1668-1669.

高等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篇6

一、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目标

我们从答卷反映出来的各种学习动机和学习目标中选择了5种比较正确的答案,约占总数的64%,这些学习动机大都是符合社会需要的、是健康的。在大学生中,个人动机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为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为5%,不甘落后的为7%,学习和就业的为13%,希望取得好成绩的为1%。当然,这次调查只能反映大学生学习动机的一般情况。

学习动机是一个动态过程,带有一定的综合性和不稳定性,往往在一个学生身上也会有几种不同的学习动机存在,而究竟哪一种学习动机起主导作用,又随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例如许多大学生在入学时的主要动机是解决就业问题,而入学之后,当这个问题已经获得某种意义上的解决时,对专业本身的直接兴趣和为专业贡献自己的才华就可能成为学习的主要动机,原来为就业而学习的动机被在专业上取得成就的学习动机所代替。因此,我们要善于引导大学生,把个人学习动机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并逐步提高学习动机的层次。

二、高职教育教学的定位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等教育,就目前而言,主要指以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专科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这是高职教学的独特性。高职教育的教学特点正是由高职教育的目标决定的,也是高职教育规律的反映和教学的必然要求。下面简要地予以分析。

第一,高职教育与高等教育。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在教学中必须遵循高等教育共同的教育教学规律,具备高等教育的一般教学特点,但它又与一般意义上的普通高校培养人才的标准和规格不同,因此,高职教育在教学中必须有自己的特殊要求和特点,否则就可能变成本科院校的“压缩饼干”或中专的“盲目膨胀”。

第二,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都是职业教育家庭中的重要成员,都应遵循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二者的共同点在于其人才培养目标都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都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但在培养人才的规格与标准上的要求不同,教育对象的差异性较大,处于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年龄特征。因此,二者应各有自己的教学特点。

第三,高职教育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主要指小学、初中、普通高中教育。高职教育与基础教育同属学校教育,在教学上有共同之处。但由于二者的性质不同,培养目标、规格不同,办学的类型、形式与层次不同,其教学特点必然有自己的特别之处。高职教育的教学决不能套用基础教育的做法,必须有自己的特点。

第四,高职教育与成人教育。就目前而言,成人学历教育从层次上有高等、中等,从形式上有全脱产、半脱产、业余、函授,而高职教育主要是指专科层次的全日制教育。可见,成人教育与高职教育在类型、层次、形式、培养目标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因此在教学上也应有明显的不同。

三、高职教育教学的特点

1.教学目标的明确导向性。高职院校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分子,与其它各级各类的教育一样都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但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规格和标准上,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是有差别的。高职院校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必须有明确的导向性,就是要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它强调以能力为本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质是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位一体的素质结构,这个素质结构主要由四个要素构成,一是完成职业任务所必需的基本技能或动手能力;二是完成职业任务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三是职业岗位变动的应变能力和就业弹性;四是在技术应用中的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等。

2.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教学目标的导向性要求高职教学内容必须做到实用性、针对性,必须根据就业需要去有的放矢地选择教学内容,恰当处理好近期的就业“必需够用”和将来的发展“迁移可用”的关系,科学构建针对性强、能培养高等实用性人才的课程结构。具体说来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必须针对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切实做到“必需够用”;二是要根据就业岗位的多样性,灵活有针对性教授和学习不同岗位需要的技能,做到对准岗位设课程,实现“按需施教”;三是注重课程设置的“模块化”,做到“基础知识模块、通用技能模块、具体岗位所需技能模块”三者有机结合;四是努力做到教学内容尽可能与学生的个性相适应,实行弹性课程组合。

3.教学对象的较大差异性。高职院校的教学对象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因而分析和研究教学对象很有必要。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生源整体素质偏低,起点不一,差别较大。我国高职教育的生源类型较杂,包括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普通初中毕业生、普通高中毕业生等,绝大多数是来自普通高中。这三类学生入学起点不同,文化、专业素质不同,甚至生理、心理素质也有差别,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对象素质结构复杂,水平参差不齐,教育难度较大,出现“管理难,教学难”的现象也就不难理解。

4.教学方法的实践性。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就必须选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与其它类型、层次的教育相比,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更加强调实践性,这既是高职教育的教学特色所在,也是培养技术技能性人才的基本保证。教学方法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一是互动性,更加重视学生的参与。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多多参与,亲自动手,亲自操作。二是要根据专业实际合理确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坚持以实践为本。三是要把学业与就业、创业紧密结合,更加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努力使学生通过实训教学获得就业的技能和创业的本领。

高等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篇7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论文选取中德两国高中地理教学目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德两国高中地理教学目标在定位与维度构成上异同点的对比分析,认为:现阶段中国高中地理教学目标需不断完善与优化,应注重教学深度与广度相结合;教学实施应该由形而上向形而下过渡;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实现应宏观与微观并举,更好地达到教育及培养的效果。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目标;中国;德国;比较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能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地理教学目标是地理学习者通过地理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在整个地理教学活动环节中,地理教学目标既是出发点也是归宿,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制约着地理教学的策略设计和评价设计,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1]。1992年,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制定的《地理教育国际》明确指出地理教育的三大目标包括知识和理解、技能、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2004年,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将“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总结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这些目标要求的提出使高中地理教学目标的设置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与德国高中地理教学的教学目标分析,针对两国高中地理教学目标的定位、维度构成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为优化我国高中地理教学目标提供借鉴。

1中德高中地理教学目标比较

1.1地理教学目标定位:教育理念

1.1.1中国高中地理教育理念具有“专业化阶段性”特点中国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1)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2)‘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别对应基础目标、关键目标、终极目标三个阶段。[2]”这种教学目标的定位更加突出学科专业化性质,以培养学生的地理专业技能与素养为目标。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设定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阶段性的知识掌握过程,旨在使学生由易到难掌握地理知识方法、培养地理素养。

1.1.2德国高中地理教育理念具有“全面化整体性”特点德国地理教育理念指出:“(1)以培养一个健康的完人为最高目标;(2)‘知识’为人的发展提供条件,‘个人和社会能力’强调人的独立和民主,‘方法’为人的发展提供保障。[2]61”这种目标定位注重完人的培养,有关知识、个人和社会能力以及方法的目标设定建立在培养完人的基础之上。一方面,完人的培养教育理念使地理教学目标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学科层面,而是拓展到全面化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知识、个人和社会能力以及方法之间的相辅相成,构建出一个以人的培养为基础的完整体系。中德两国在地理教育理念上,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教育价值取向的差异。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主要受到马克思主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理论影响,针对地理学科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体现教育理念的专业化;另一方面受到美国布卢姆目标分类理论的影响,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学习、动作技能学习和情感三个领域,每个领域内部由多个子类构成,子类之间具有层次性,学生的学习由下层往上层展开,下层目标是上层目标的支撑[3]。为我国地理教育三维目标的设置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德国长期受到人本主义精神的影响以人为中心进行教育培养,其“完人培养”的教育理念与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中所提到的培养既用情感的方式也用认知的方式行事的情知合一的人,即‘完人’[4]的理论如出一辙。

1.2维度构成:能力与情感

1.2.1中国高中学生地理能力培养目标是以培养学科能力为主中国在学生地理能力培养目标的设定上,虽然是以三维目标为培养基础,对学生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培养,但在方向的设置上局限于单一的地理学科之中,强调以培养有关地理的知识技能、方法与手段,激发有关地理的兴趣与培养有关地理的素养为目标(见表1)[2]5。

1.2.2德国高中学生地理能力培养目标是以培养综合能力为主德国在学生地理能力培养目标的设定上,主要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主,不仅有针对地理专业学科能力的培养;也有针对“收集信息、交流、评价、行动”等通识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德国以空间定位能力为特色,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能力(见表2)。在高中学生培养能力上,中德两国的地理教学目标既具有共性又凸显个性。(1)共性:强调对学生地理能力的培养。中国将能力的培养渗透于三维目标的前两个阶段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中。“知识与技能”目标中有关地理环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区域差异等的内容,要求教师对学生学科专业知识进行培养;“过程与方法”目标中有关地理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地理问题的探究合作交流与反思等的内容,要求教师从地理专业化角度培养学生的综合学科能力。德国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从地理专业学科能力与通识学科能力两个方面进行教学。其中,对地理专业学科能力的培养由“学科专业知识”与“空间定位”两种培养模式构成;通识学科能力的培养由“收集信息/方法”、“交流”、“评价”、“行动”四种模式构成。不仅重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更以培养学生通识学科能力为重点,以便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学习与交流。(2)个性:突出全球意识与空间定位的培养特色。中国地理教育以培养学生全球意识作为一大特色,普通全日制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建议教师在环境保护教学过程中,运用1994年至2000年不同时期“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历史资料,向学生提出任意选择一至两个时期的主题进行讨论并写出小论文的要求,并以小论文作为最终的教学评价标准[6]。此案例以培养学生全球环保意识为出发点,论文的最终评价模式由学生思考、收集、讨论、撰写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作为铺垫,通过学生主动性自发性的学习,潜移默化中树立学生正确的全球环保意识。德国地理教学以空间定位能力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特色,在德国地理新标准提供的以空间能力为教学重点的案例中,将空间定位能力的培养充分运用于生活实践,设定学生极有可能在生活中会发生的情境--去听演唱会为案例,贴近学生生活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空间定位知识的积极性。在题目的设计中,题目(1)对Althoff酒店方位的描述是以考察学生位置的描述与地图的认知能力为主;题目(2)设计一条从Althoff出发到明斯特Aasee湖边的路线是以考察学生的绘图能力为主;题目(3)描述设计行走的路线是以考察学生真实空间定位与描述能力为主[7]。题目的设计具有层次性,由易到难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力的不断构建。

1.3中国高中地理教育对学生地理情感目标的培养突出时代性中国在高中学生情感目标的培养上,与德国既有共性,社会责任感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培养;又有个性,针对本国国情与社会发展资源与环保意识的构建,并将此意识的构建由本国上升于全球意识范畴(见表3)[2]62。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问题变得尤为突出。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中国高中地理教学目标有关学生情感的培养,以注重解决当前存在的环境与资源问题为出发点,突出时代特性。例如,在有关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教学内容中,中国高中地理教学目标提出的活动建议是:收集家乡某条河流的资料,分析变化原因,提出有关治理开发的设想[6]8。有关水污染的治理问题通过乡土教育对具体问题做细致分析,使得环境保护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更加深刻。

1.4德国高中地理教育对学生地理情感目标的培养突出历史性德国高中地理教育将高中学生情感目标培养设于个体的社会能力培养范围内,有对各民族平等相待和民族文化特有价值认可方面的培养,也有针对个体的人生历程中的情感表现进行分析,尊重个体自我发展的权利等平等关系意识的构建(见表3)[2]62。德国特别强调对学生民族同等和文化特有价值认同感的培养,与其国家的历史密切相关。主要包括:(1)地理位置:德意志民族,处于内陆国家中间地理位置。这种欧洲中央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欧洲各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枢纽,地理位置复杂易受外来侵略。(2)历史政治角度:早期与古罗马帝国的长期拉锯战以及近代两次世界大战的重创,使得德国民众的民族认同感极其缺乏。长期不稳定格局造就强烈的民族自卑情结,普通民众对国家的统一与民族的团结极度迫切[8]。因此在培养情感的地理教学目标设置中,着重强调培养学生本国的民族与文化认同感,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德国针对学生个人反思的意识构建受到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运动的影响。人文主义运动凭借当时自然科学对“世界的发现”,有力推动了对“人的发现”[9]。在这种对人的力量的高度肯定下,德国将学生主观思想的培养放在主要位置,注重学生的个人反思;在教学上不以客观讲解为主要依据,不以传授知识为最终目标,而是放在人的培养的角度,以学生的主观发现为根本,在相互的讨论交流中最终学会知识,有关个人能力的培养远高于知识本身的培养。

2启发与借鉴

2.1教学深度与广度相结合在地理教育理念的设定上,德国的“完人培养”理念跳出学科的桎梏,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教做事”的培养理念升华到“教做人”的层面,教学的广度得到不断扩大。中国的“学科能力培养”理念对基础学科知识的夯实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的深度上不断延伸。针对两国对地理教学理念的不同把握,在未来的地理教学中,我国可以尝试对学科能力培养不断挖深的同时,加强有关学科外知识的广度训练。例如:教师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应发挥课前预习的效用,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学科知识,并鼓励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身边的多种途径学习相关知识,充分发挥团队与个人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将地理学科知识与历史、语文、数学、化学等学科相互联系。

2.2教学实施由形而上向形而下过渡在学生能力的培养方面,德国高中地理的培养更注重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地理现象与地理问题,例如空间能力的培养,旨在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出行问题。这种培养模式不仅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提升,而且具有一定实用性,能够解决生活中常见问题,是形而下的培养模式。中国高中地理在学生培养上也注重解决地理现象与地理问题,例如:针对本地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成立课外监测小组,制定计划;对家乡某条河流进行资料收集,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治理对策;对不同地区人口或城市存在的文化差异,进行资料收集与对比等[6]8,但对大多数相关问题与现象的教学仍然处于形而上阶段,有关地理知识的运用缺乏生活实用性。针对这种问题,在未来的有关学生培养方面,中国地理教学实施应更加注重由形而上向形而下的过渡。例如:在学生外出旅游时,培养其能够快速运用所学地方时知识,算出时差与当地时间的能力;在台风等气象灾害频发时,能够利用所学气象地理知识保护自身与他人的安全;在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能够利用自身所学水循环知识合理利用水资源,净化水资源等。

2.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应宏观与微观并重中国高中地理教育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上,多突出个体与国家、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宏观层面的培养与平衡。例如: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以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培养为出发点;关注中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的培养[6]5,以个体与国家关系的平衡为出发点。德国高中地理教育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上,更为突出个体与个体、个体本身微观层面的培养与平衡。例如:反思能力的培养,以个体自身价值观的培养为出发点;交流与讨论解决矛盾,以个体与个体之间关系的平衡为出发点,而微观层面的价值观培养更有利于个人优秀价值观念的形成。因此,在我国高中地理教育过程中,应将微观层面与宏观层面有机结合,包括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个人本身四个层面,对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更具全面性。

3结语

地理教学目标作为整个地理教学环节的出发点和归宿,如何设置更加符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地理教学目标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对中国与德国高中地理教学目标的定位与维度构成等进行比较,发现:中国高中地理教育理念具有“专业化阶段性”特点,而德国具有“全面化整体性”的特点;中国高中学生地理能力培养模式是以培养学科能力为主,但德国以培养综合能力为主;中国高中地理教育对学生地理情感目标的培养突出时代性,德国却突出历史性。启发:我们可以尝试在对学生地理学科能力培养不断挖深的同时,加强有关学生学科外知识的广度训练;在地理教学实施上更加注重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地理现象与问题;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将微观层面与宏观层面有机结合,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波.地理教学目标的制定[J].教学与管理,2012(13):59-61.

[2]黄蓉.中德地理教学目标比较研究[J].地理教育,2008(6):61-62.

[3]丁丽萍.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在我国的研究和实践[J].网络财富,2010,10-11.

[4]刘晋红.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述评[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报,2009(22):109-111.

[5]冯忠跃,丁尧清.德国中等学校证书地理教育标准[J].地理教学,2014(10):34-38.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4-25.

[7]波恩.德国中等学校证书地理教育标准[M].德国地理学会,2012.

[8]张芳.民族精神与二战后德意志民族复兴及启示[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高等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篇8

关键词 职业素养;课程化;中职学校;基本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5-0028-05

职业素养教育是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重要的价值取向。2012年开始教育部分批公布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各地方和学校纷纷开展基于专业教学标准的地方“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校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制工作。相关文件中关于“人才规格”一目,明确提出专业毕业生应具有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即把职业素养作为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良好的职业素养作为衡量一个职业人成熟度的重要指标。因此,如何有效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成为中职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关于职业素养内涵的理解

明晰职业素养的内涵,是开展职业素养培养相关研究的起点和基础。虽然职业素养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但从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学者对职业素养内涵的理解依然存在分歧。对职业素养的概念界定和应用可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

广义职业素养,是将职业素养进行全面概括。例如,裘燕南等认为职业素养是职业人在从事某种职业时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养,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还包括社会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自学能力等职业素养[1]。这种广义的概念界定由于不需要进行细致的分类辨析,在理论和使用上都比较方便,因而得到大量应用。但因其语义宽泛,不利于人们深入具体讨论。

狭义职业素养,是将职业素养概念特别限定于排除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能力等教学培训内容之后的倾向性因素。如黎光明等认为职业素养主要是指从业者的精神文化潜质,是后天养成的且不同职业的从业者具有某些相同的素养要求。彭娟等提出的职业素养培养要素构成中,具体涉及到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意识等方面的内容,都是单纯以精神文化的形式描述[2]。也就是说,狭义职业素养是把专业知识、技能以及表现出来的职业能力等剔除后,仅把人的精神方面的综合内在因素定义为职业素养。

这种狭义的概念界定,突出了职业素养培养的价值取向,与目前有关政策文件表述和人们习惯语境相一致。例如,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到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相关专业教学中[3],其中的职业素养是指精神品质方面的,也是目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点和难点。因此,为了便于开展有针对性的具体研究,本文探讨的职业素养取狭义界定,即不包含专业知识、技能,而是特指精神层面,具体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态度和职业习惯[4]。以此为依据,确定学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内容的基本结构。

本文所述的“职业素养教育课程化”,是指把学校职业素养教育建设成课程[5],即在基于对新时期中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厘定基础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借鉴课程教育之长,按照课程的形式对职业素养教育进行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以期改善和提升职业素养教育的有序性与有效性。

二、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课程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职业素养教育课程化的必要性

当前中职学校普遍开展的职业素养培养实践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归结如下:一是内容概括抽象,缺乏针对性。学校还未形成针对专业的较为具体的职业素养内容,多采用抽象、理想化原则来要求学生,使培养的学生依然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对人才职业素养方面的要求。二是培养方法传统,缺乏实践性。目前学校不少教师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开展职业素养培养,职业素养培育与现实职业活动割裂,教学低效。三是落实方式单一,缺乏全程性。学校职业素养培养的探索,往往停留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增设一门或几门课程上,未能有意识地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四是顶层设计不足,缺乏整合性。学校对如何开展职业素养教育更多地停留在理念上,缺乏顶层设计,导致教育教学活动各施各法,课程教学、德育管理、顶岗实习等没有形成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效合力。五是校企之间未形成职业素养培养互动机制。校企合作中,企业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缺乏可操作的、有效的参与方式,导致学生缺少职业活动实践平台,学校难以突破职业素养培养的瓶颈。

以上问题都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学校和教师要努力解决的。实践证明,学校要落实培养目标,需要依靠课程,课程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载体和平台。同样,职业素养的培养要有效落实,也必须以课程为主要载体和平台。因此,学校需要通过职业素养教育n程化,才能较好地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使职业素养培养工作得以系统化和规范化。

(二)职业素养教育课程化的可行性

1.政策文件为职业素养纳入课程实施提供指引

近年国家相继出台了有关促进职业教育改革的政策文件,其中对职业学校开展职业素养教育尤为重视。例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把加强职业素养教育作为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并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6]。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相关专业教学中、各地、各职业院校要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和创业能力作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所提供的专业标准编写框架中,有关人才培养规格方面,要求明确列出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的“职业素养”目标[7]。以上这些文件精神,为学校和教师开展职业素养目标、内容和实施研究提供了指引。

2.校企深度合作为职业素养课程实施提供有效平台

《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依据产业发展和行业企业岗位职业能力标准所涵盖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要求,指导相关试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核心课程开发、技能训练和岗位职业能力认证等工作,推动职业学校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8]目前中职学校广泛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倡导产教融合、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形式,注重在真实工作情境中以职业活动的形式来开展教育教学,这既使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又使学生在真实情境的活动体验和锻炼下,有效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职业素养教育课程化的基本策略

职业素养教育课程化的过程,就是开发并形成职业素养目标、内容和实施方式的过程,是一个完整的课程建设过程。不同职业的从业者具有不同的职业素养要求,但也具有某些相同的素养要求。结合目前学校教育教学实际,本文将职业素养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从事任何职业的从业者都应该具有的素养,是职业人共性的要求,称为基础职业素养;二是依据学生所学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需求确立的职业素养,是对某一行业、职业岗位从业者的特定要求,具有行业特点,称为行业职业素养。

(一)总体规划:系统确立职业素养培养的目标

1.基础职业素养目标的确立

基础职业素养培养目标是共性的培养目标,主要源于学生需求的研究,同时也会反映社会发展的需求。而这方面的培养目标,往往已经比较集中反映在现有的国家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关文件中。其中,《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对“培养什么样的人”作了科学定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党爱国、拥有梦想、遵纪守法、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成为敬业爱岗、诚信友善,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9]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以上文件要求中可见,当前中职教育的基础职业素养培养目标应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职业道德培养,同时,注重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的培养。因此,查阅并研究国家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有关文件并进行归纳,同时结合传统教育经验,基本能掌握并提炼出较全面的基础职业素养目标。

2.行业职业素养目标的确立

行业职业素养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行业、职业特征的品质。行业职业素养目标主要源于对行业企业需求的研究,主要通过企业调查,根据专业对应职业群的主要职业活动的需求进行归纳[10]。例如,电子商务专业对应的职I有网络客服、电话客服、网络推广助理、运营助理等,这些职业岗位都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商业意识和就业、创业的抗压能力”。一般来说,行业职业素养集中反映在企业文化中的规范、标准等方面,所以,调研中除了重点关注人力资源方面的要求外,还应了解企业有关规章制度,并从中归纳更明确具体的行业职业素养目标。

(二)目标引领:全面建构职业素养培养内容

课程内容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从以往有关职业素养培养效果欠佳的情况来看,主要原因在于目标比较模糊,内容比较随意,职业性、针对性不足等,因此,需要在职业素养培养目标引领下,选择具体的课程内容或参考标准[11],以保障培养质量。一般来说,职业素养课程内容的选择分两步走:首先根据所确立的目标选择学习内容;然后考虑所选内容对中职学生培养的有效性和重要性进行再次筛选,从而全面建构适合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的内容框架。

1.基础职业素养内容的构建

依据“职业素养培养内容基本结构”,将基础职业素养培养目标中注重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等方面的培养要求进行分类和细化,构建适合中职学校的“基础职业素养培养内容要素”框架,具体如图1所示[12]。

该框架中各内容要素的选择,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文件中有关中职学校德育目标要求,也整合了当前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实践经验,突出当前中职学生特点和教育实操性。其中大部分内容要素在德育课程和文化基础课程中都有一定体现,已有比较完善的课程资源。当然,各学校在课程开发中,可以在此框架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增减和细化。

2.行业职业素养内容的构建

行业职业素养是具体到不同行业、职业的具体要求,其内容标准直接指向行业职业活动,因此,行业职业素养内容取材的依据是职业活动[13]。内容建构思路如下:

首先,全面收集具体的行业职业素养要求。具体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从基础职业素养培养内容要素出发,相应地收集和归纳行业、职业活动中的具体行为习惯表现;二是结合行业职业素养培养目标,将所对应行业、职业群的主要职业活动中涉及的品质、行为习惯等要求具体化。例如,“乐于沟通”是共性的基础职业素养要求,但具体到不同行业、职业,对沟通的具体要求会不同。如电子商务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沟通,通过调研分析,要求做到“普通话标准流利、语言规范、声音甜美,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其次,对所收集的行业职业素养进行有序梳理。即参照“职业素养培养内容基本结构”,从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等方面进行整理归类和分析,形成行业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即内容标准。

最后,依据内容标准开发学习内容。由于行业职业素养是各专业的个性化学习要求,因此,需要开发相关学习资源以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目前,有关行业职业素养的课程内容组织形式,比较成功的做法是采取案例形式,即将从职业活动中提取出来的职业素养内容以直观和形象的案例方式进行阐释。由于行业职业素养内容是从职业活动中选取归纳的,切实体现职业活动要求,因此,所选取的内容既能使学生与职业世界的认识和经验建立联系,又能较好地实现企业对人才职业素养方面的要求,提高职业素养培养的针对性。

(三)合力实施:打造多途径融合培养格局

职业素养教育课程化的关键环节是有效实施职业素养培养。当前中职学校职业素养教育主要采用“外加式”和“渗透式”为主[14],不足之处在于比较随性,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为此,首先要明确职业素养教育的特殊性:一是职业素养教育不能抛开中职学校现有的教育体系而单搞一套,而是要让职业素养教育融合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以此获得生长和发展;二是职业素养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职业素养的形成是观念意识树立、情感态度形成、思维方式建立和行为习惯养成这四个过程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结果,而职业素养的各种行为表现也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即职业素养教育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教育行为。基于以上特点,在开展职业素养教育中采用“融合式”,具体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目标的融合,即将职业素养培养目标分解融合到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和管理目标中;二是内容的融合,即根据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和管理的特点选择针对性的职业素养课程内容,使其融合成为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机构成部分;三是教育途径的融合,即要改变以往将职业素养教育仅作为一门课程或某一个阶段突击教育的旧观念,以全员育人、全程育人为导向,发挥各种教育途径的优势,尤其是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各方协同配合形成合力,把职业素养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1.根据不同课程内容特点,融合相应的职业素养要求

课程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职业素养培养首先要融合到学校现有的课程教学中,尤其是要发挥专业课程教学的优势。目前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普遍采用工学结合课程模式,强调实践教学,可以结合具体工作任务融合相应的职业素养要求开展学习,实现职业素养培养和职业技能发展相互促进。而在德育课程和文化基础课中有丰富的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教育资源。因此,结合具体课程内容特点,把职业素养要求具体化并融合到各课程教学中,从而为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提供了水到渠成的优势。另外,尽管单独设置职业素养专门化课程的培养效果并不理想,但便于学校开展课程实施和进行针对性素养训练,因此,学校可以适当开设专门化课程以提高培养的针对性。

2. Y合学生德育管理工作,建立多样化素养养成训练载体

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是一个长期过程,而且重点在日常训练。因此,在学生德育管理工作中,注重将学校各项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相对接,将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和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习惯相对接,实现职业素养培养与学生日常管理有机融合。同时,通过各种德育主题活动,建立多样化的职业素养养成训练载体。例如,通过竞赛活动强化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和抗挫折能力;通过文体活动强化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实践创新精神等。

3. 推进企业文化进校园,营造职业素养培育氛围

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制度、员工良好的行为及企业的环境等。学校要围绕优势专业,引进与专业对接的优秀企业文化及职业精神,加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增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便于搭建以职业素养为主题、形式新颖、学生参与性强的校园文化活动平台,营造良好的职业素养培育氛围。

4. 加强学生职业活动体验,培育和践行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在职业活动中形成的,职业素养的最终形成离不开真实的职业活动。在校企合作条件下,为给学生提供更多职业活动体验机会,比较有效的是“仿真式”和“实境式”。一是实训课程“仿真式”培育和践行职业素养。职业学校的实训室基本按照真实的职业情境进行改造,教学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开展相关职业活动,并将有关职业素养要求纳入实训课程的教育目标,使其贯穿学生实训过程,从而为学生形成并践行职业素养提供条件和保障。二是顶岗实习“实境式”培育和践行职业素养。顶岗实习使学生处在真实职业情境中,为学生践行职业素养并提升学习效果提供真实平台。通过对学生顶岗实习过程进行系统设计,将职业素养培养目标分解到顶岗实习过程的各个环节,并加强对学生的跟踪指导、及时教育,帮助学生在真实职业情境中践行和提升职业素养。

(四)评价促进:校企合作开展职业素养评价

开展学生职业素养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检查职业素养课程的实际效果与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程度,便于及时调整和完善课程各要素,促进职业素养课程建设。目前学校对如何开展职业素养的评价普遍感到困难,而校企合作开展评价,能较好地突破学校评价的瓶颈,发挥评价功能。

首先,发挥校企双方优势,共同制定评价标准。通过校企合作,共同设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标准,确定各项评价指标和评价内容,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使评价内容和考核方法既能充分考虑学校的教学环境和实际,又促进企业更深层次地参与到职业素养培养中,更好地能发挥企业实践平台优势,从而使学生素养较好地反映用人单位的需求。

其次,构建多元评价模型,实现“以评促培”。根据职业素养评价标准,将评价目标分解成以课程、德育、实践项目等若干评价载体,构建多元评价模型。各个评价载体侧重点有所不同,比如在校内课程教学和德育中突出对学生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等要求;在企业实践项目、技能竞赛等环节突出对职业行为习惯等要求。通过多元评价,既便于学校全面落实职业素养的目标和要求,又便于引导学生尽早确立职业发展目标和明确素养要求,从而激发学生主动规划职业生涯和培养职业素养的积极性。

再次,校企共同参与评价,突显企业人员作用。参与学生职业素养评价的人员既要有学校教师,也要有来自企业的专家和工作人员,使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客观。尤其是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要以企业考核为主、学校考核为辅,对学生的出勤、工作态度、任务完成情况、企业鉴定、实结等进行综合评价。

总之,课程化的优势在于为职业素养培育提供明确的目标、内容和评价依据,能进行有效的实施和监控,实现职业素养培育的系统化、规范化,切实提升职业素养培养实效。但是,教育实践也表明,职业素养教育课程无论如何系统打造,培养方法无论如何创新,决定培养效果的关键还是内因。因此,在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职业世界,激发内在发展动力。

参 考 文 献

[1]裘燕南.创设丰富教学情境提高学生职业素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10-12.

[2]黎光明.要重视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7(8):l25-127.

[3]教育部.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Z].教职成[2015]6号.

[4]康世斌,唐佩.职业素养概念再辨析[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31-36.

[5]许亚琼,徐国庆.职业素养:职业教育亟待关注的课程研究领域[J].职教论坛,2009(21):52-54

[6]国务院.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通知[Z].国发[2014]19号.

[7]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目录的通知[Z].教职成厅函[2014]11号.

[8]教育部.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的通知[Z].教职成[2011]6号.

[9]教育部.教育部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的通知[Z].职成[2014]14号.

[10]许亚琼.职业素养概念界定与特征分析[J].职教论坛,2010(25):15-18.

[11]王振洪.确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系统格局[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23.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