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经济形势变化8篇

时间:2023-10-13 09:34:18

经济形势变化

经济形势变化篇1

在国内外形势悄悄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坦然地、理性地面对通胀压力,从供给上多下功夫。比如,加强社会保障等民生建设的投入,解除制约当今中国居民消费的各种瓶颈;通过财政补贴和减税手段,减轻百姓通胀的痛苦;通过财政补贴和减税,减轻企业面对的成本上升的压力等等。 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与去年十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双防”时相比,正在发生着一些明显变化,应引起高度重视。 首先,全球流动性紧缩背景下,中国流动性过剩是否持续? 次贷危机后,全球流动性过剩骤然滑向流动性紧缩,全球处于严重信用收缩状态。在此背景下,资金流向最可能是从一个高估值或泡沫比较严重的资产中撤离。从我国一季度的股市暴跌和楼市低迷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我的总体判断是,前些年大量涌入中国购买人民币资产的中长期资本是在撤出的。 但是,一季度数据显示短期热钱还在大量进入,一季度外汇储备增加了1839亿美元,除去FDI的247亿和顺差414亿美元,其中850亿美元流入没法解释,我以为,其中大部分应该属于短期套汇。这与自去年8月份以来,人民币加速升值的预期变得非常明确有关,央行去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提出,“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和各国的实践均表明,本币升值有利于抑制国内通货膨胀”。这对热钱流入中国的吸引力明显加大。坦率地讲,在全球信用紧缩的背景下,中国的流动性压力本该较去年大幅减轻的,但事情走向了反面,很大程度上与人民币加速升值的政策有关。 其次,宏观经济还有由偏快转向全面过热的可能吗? 一季度受强紧缩政策的影响,实际投资是减速的,投资增速24.6%,比上年加快0.9个百分点,但是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价格同比上涨8.6%。意味着实际投资是大幅减速。如果紧缩政策依然维系高强度,二季度投资减速态势很难扭转。 中国今年的外部经济环境已经十分严峻。美国次贷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负增长、欧元区经济明显减速、日本经济低迷的状态等因素对于中国出口的影响在二季度将快速放大。有数据显示,由于成本上升的压力和人民币升值加速,外贸最大的省份江苏70%以上的企业一季度开工率仅为60%。订单数下滑,意味着出口增速从二季度开始可能出现大幅下降。 而进口受价格因素影响(原材料价格一季度大幅上涨),一季度虽然实际投资是减速,但是进口额却是增速(进口增长28.6%,加快10.4个百分点),比如一季度原油进口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4.9%的情况下,所支付的美元比去年同期却增长了90.6%,达到300.31亿美元。出口大幅减速以及进口的增速,意味着二季度开始,顺差将显著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投资之外,消费的未来发展趋势也受到了物价提升的挤压。在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11.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18.5%,但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的速度已明显低于上年同期,加之资产价格大幅缩水(股市暴跌,楼市低迷)及通胀压力,未来消费增长很不乐观。 如果政策再不调整,三驾马车是否存在同时“熄火”的风险,是值得警惕的。 最后,CPI是否已经或者下半年将见顶明显回落? 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我们正确认识此轮物价上涨的成因。我以为在三个方面: 一是历史欠账迟早要还。过去低通胀很大程度上是严重透支结果,透支了要素低估(煤、电、油、运、水、气等资源要素价格都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透支了人口红利(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的20年时间里,如果剔除通货膨胀的因素,农民工的工资几乎没有什么增长),透支了环境的红利。既然是透支,迟早是要还的,否则只可能是更加严重的经济失衡。可以看到,我们产业的利润被明显提高,企业投资、生产的激励被明显增加,很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会暂时增强。这可能导致了我们现在企业有很多钱,国家有很多钱,但老百姓没钱,从而带来了经济当中的投资过度、出口过度、贸易顺差太高和消费不足等。 二是长期经济失衡累积货币效应,产生反向Balassa-Samuelson(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长期失衡由此累积的流动性过剩,首先推动的是非贸易部门的价格上涨,特别是房地产和土地等资产价格暴涨,使得城市生活成本和商务成本的迅速上升,同时工业部门也就开始产生加薪的预期;而工

经济形势变化篇2

【关键词】国际经济形势 进出口贸易 不利影响 欧债危机

一、当前国际经济形势

(一)全球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仍居高位

今年世界经济的增长将变得十分缓慢:发达国家受债务问题和财政紧缩的困扰严重,失业率明显高于经济危机前的平均水平,经济复苏动力不显著;新兴市场的国家实行的紧缩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将更加明显,经济增速表现出回落状态。全球金融情况恶化,增长的希望不大,下行风险加剧。

(二)美国经济增长不稳定,经济增长态势不容乐观

近年来,美国失业率下降到9%以下、首次领取失业救济人数继续减少、纽约和费城制造业指数大幅度升温等现象表明,美国经济有所恢复,经济再次衰退的风险在减小。但是,这不能改变美国经济复苏缓慢的实质。

(三)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增长缺乏动力

去年欧洲债务问题继续演变,重重打击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使世界经济形势变得更加复杂。2012年欧债问题将会加剧恶化。随着欧债危机向一些主要国家延伸,2012年的欧洲金融市场注定不会稳定,其整体经济再次衰退已不能够避免。2012年是日本经济在灾后重建的第一年,其经济政策将会使经济实现反弹,但是不会过于明显。首先全球经济增长缓慢和日元持续升值将减少日本的对外需求;其次日本国内能源不充足、震后重建资金不够充足和金融市场的“流动性陷阱”导致超宽松货币政策不能发挥明显作用,也将使日本经济前景不容乐观。

(四)新兴经济体增速继续放缓

去年新兴经济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比发达经济体快很多,不过也面临许多风险:一是许多热钱流入,一些抵消了其货币紧缩政策对控制物价的作用;二是新兴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大多数趋于紧缩,控制了经济的增长,新兴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也会慢下来。

二、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

(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卷土重来

第一,世界范围内的需求减少。世界经济增长缓慢,欧债危机继续深化,使全球投资者和消费者对经济的信心下滑;第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因为经济萧条,各个国家都采取保护措施,贸易摩擦也逐渐政治化;第三,贸易很难筹得资金。第四,汇率对抗加剧。

(二)全球资本的流动范围扩大

各个国家货币政策的不同使国际资本流向较快;金融风险加大又使国际上的资金流向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股市近来呈现出大进大出的形势。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到去年年底,净流进发展中国家股市的全球资本为35亿美元,连续一个时期都为净流入。

三、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国的影响

(一)其变化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好的影响

1.随着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模式及发展战略的不断变化,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呈现出共同投资、一起开发的国际合作的形势。为此,我国可以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抓住机遇,以此来推动我国经济的优化升级。

2.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变化,有利于扩大进口。在“输入型”通胀压力较大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空间较大,可能实现更大弹性的汇率机制,降低贸易顺差以及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二)其变化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好影响

1.全球经济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发达经济体的复苏仍十分缓慢,产能继续过剩,失业率居高,贸易保护主义有卷土重来之势,债务危机开始蔓延,将使得我国面临更加严峻的外部环境。

2.全球金融市场仍有较大动荡,欧元危机迫在眉睫。投资品尤其是黄金价格不稳定,波动加大,石油价格过度虚高,投机风险大大加大,将给全国带来更大的金融风险。国际热钱的涌入可能加大外汇储备过快增长。

3.国际原油价格增长,生产成本增加,这将给我国的企业生产方面带来困扰。如果高油价持续上涨,间接会使煤的价格上涨,电力成本增加,以此带来生产成本的增加,从而使生产资料价格增加,给企业带来困境。

4.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流入发展中国家。许多发展中国家,例如东南亚等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外资也有向这些经济体流动的趋势,致使我国可以用的外资减少,难度增大。此外,要警惕以期望从利差和汇率升值中获利的短期资本的流入,引发的资产泡沫和债务危机。

四、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

总的来说,我国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扩大国内需求、节约能源、提高效率,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1)进一步推动人民币汇率的改革,由此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但是,要确保人民币稳定、有节奏的升值。

(2)加快落实扩大内需政策。我国国内拥有巨大的市场,不过要通过政府和经济组织通过一系列努力,来改变国民的消费观、理财观等。例如,适当提高工资收入,让社会保障系统进一步完善。

(3)加强监管国际资本的异常流动。如果及时检测到其流动的异常,就可以尽快采取措施,减少他们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冲击。为此,我们需要建立完整的理性管理制度,使其管理规范化。

(4)适当调整利率水平。我国近些年一直把调整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作为一个重要的货币政策。我国外汇储备一直持续减少,房价涨势放缓,所以货币政策可能将明显放宽,可以选择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参考文献

[1]姚愉芳,齐舒畅,刘琪.中国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就业、能源关系及对策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10).

[2]郑小梅,黄辞航.浅析我国加工贸易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刊,2008(04).

经济形势变化篇3

关键词:国际形势 贸易保护 进出口

2007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明显变化,受美国次贷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减缓。2009年,各国采取了一系列力度空前的经济刺激措施,世界经济从急跌到企稳回升,开始由衰退走向复苏。2010年世界经济整体将实现恢复性的缓慢增长,估计全球经济增速在3%—3.5%之间。这次经济危机是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后全球经济的快速复苏实现难度较大,发达经济体将进入低速增长期。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外贸出口受到严重影响,表现在出口增长速度减缓,各种贸易壁垒增多等方面。因此,在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下,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转变出口贸易增长方式,推动对外贸易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状况

1.我国出口贸易的增长方式现状

我国采用出口导向型战略,出口数量多,贸易顺差大,从1990年起我国进出口贸易基本连年顺差。由于受欧美经济复苏的节奏较慢以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影响,2010年3月份我国进出口贸易首次出现逆差,其中出口1121.1亿美元,进口1193.5亿美元,贸易逆差为72.4亿美元。

2.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

从出口来看,据商务部统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已经从初级产品为主转变为工业制成品为主。至2006年,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比重已经上升到了93.6%,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我国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来拉动。货物贸易占据主流,机械加工制造及服装等轻工业出口,处于顺差优势,在金融危机之后,国际需求整体疲软,我国加工贸易面临加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从进口来看,中国依赖进口的产品有两大类:一类是石油、铁矿石、铜精粉这三种最重的工业原料对外依存度相当之高;一类是大豆、食用油这两大类农业产品对外依存度非常高,尽管中国这五大资源性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五前,却仍需大量进口。且随着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步伐的不断加快,对重要资源能源,基础原材料以及大宗消费品、高科技产品的进口需求仍将延续快速增长势头。目前我国正在调整优化进口贸易结构,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健康发展。

二、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调整措施

1.降低国内企业对外贸的依存度,积极扩大内需

我国商品出口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国外市场过度依赖。如对美国的家具出口占到我国家具出口总额的60%。引起了美国相关部门的警惕,因而对中国的出口便开始以各种方式进行限制。企业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国内市场的开拓,注重内需的发展,以减少国民经济增长对外贸的依赖,弱化世界经济起伏动荡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从而使得中国经济更加健康的发展。

2.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推进贸易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长期以来,我国外贸出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生产的低成本,缺少技术创新,深受以美国为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影响和危害。改变传统的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提高质量、档次,推进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加强新技术的研制,改善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增加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制订国际品牌发展战略,培育自有出口品牌,提高商品附加值,推进名牌展会建设,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提升中国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创新性是当务之急,关系到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

3.稳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减弱人民币升值预期,消除汇率传导因素

美国次贷危机加速了美元贬值,使得人民币升值速度有所加快,令中国出口企业处于前所未有的困境。我国外贸出口企业应着力增强其汇率风险意识,增加结算币种,并学会运用更多的汇率避险工具来规避和管理风险,增强消化汇率升值而带来成本风险的能力。

4.大力促进服务贸易发展,注重服务质量

服务业生产效率是一国经济活力的重要因素,发达的服务业为货物贸易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和提供了保证。要顺应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新趋势,推进服务贸易,大力发展来华旅游、技术转让、金融保险、国际运输、教育培训等领域的国际服务贸易。提高服务,以质取胜,树立产品和服务双重质量的思想,即从重视有形产品质量过渡到既重视有形产品质量,又重视附加在有形产品上的服务、维修、送货等无形产品的质量上,即服务的质量上。

经济形势变化篇4

关键词: 次贷危机 滞胀 出口导向型战略 转变方式。

2005 年至2007 年上半年, 全球的经济保持快速增长, 增长率为5 %左右, 2007 年下半年, 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 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2008年, 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美国次贷危机、粮食和能源危机的多重因素影响下, 全球经济增长趋势不容乐观, 面临滞胀的威胁。我国外贸出口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 国际形势的变化要求我们调整出口贸易增长的方式, 推动出口贸易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分析。

(一) 美国的经济增长几乎停滞。

2007 年第四季度以来, 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并进一步引发全球主要金融市场的危机。美国经济增长存在重大的下行风险, 而通胀的风险在加大。2008 年以来, 美国的经济产生新一轮的动荡。

首先是五大投行的没落, 继3 月份美联储拯救贝尔斯登之后, 9 月份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美林被并购, 五大投行中仅存的两家, 即高盛和摩根斯坦利已获批转变为商业银行; 其次是政府接管了经营困难的“两房”(即房地美和房利美两家住房抵押贷款公司) 。

这一举措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资本市场及美元信心, 扩大了抵押贷款能力, 但同时也扩大了政府负债, 使潜在财政负担损失高达2000 亿美元, 并产生了较大的道德风险。纽约股市已进入熊市, 经济增长前景不确定。

(二) 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 失业率总体上升。

2008 年一季度和二季度, 世界经济同比分别增长414 %和319 % , 比上年同期分别回落0104 个和0146 个百分点。其中, 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各国失业率明显上升, 美国失业率从1 月份的419 %持续上升至8 月份的611 %; 日本从318 %上升到412 %; 欧元区从713 %上升至715 %。同为资源出口大国的俄罗斯和巴西失业率分别从1 月的518 %和8 %下降到8 月份的513 %和716 %; 韩国和墨西哥分别从3 %和411 %小幅上升到31 2 %和41 2 %; 马来西亚则从2007 年四季度的310 %提高到2008 年二季度的315 %。

(三) 全球贸易增长放慢。

据OECD 统计, 2008 年上半年全球贸易量环比增速放慢, 一季度增长1 % , 二季度下降012 %。其中, OECD 国家出口从114 %回落到014 %; 进口一季度增长016 % , 二季度则转为下降018 %。美国前七个月出口额为1094612 亿美元, 同比增长1813 %;进口额为1514417 亿美元, 增长1219 %; 进出口差额为- 419815 亿美元, 减少011 %。欧元区前七个月出口额为9280 亿欧元, 同比增长715 %; 进口额为9393 亿欧元, 增长1119 %; 进出口差额为- 113 亿欧元, 而去年同期为顺差210 亿欧元。日本前八个月出口额为566027 亿日元, 同比增长319 %; 进口额为539134 亿日元, 增长1215 %; 进出口差额为26893 亿日元, 同比减少5819 %。中国前八个月出口额为937619 亿美元, 同比增长2214 %; 进口额为785619 亿美元, 增长30 %; 进出口差额为151919 亿美元, 减少612 %。

二、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一) 我国出口贸易增长方式的现状。

1 、我国采用的是出口导向型战略, 出口数量多,贸易顺差大。从1990 年起我国进出口贸易基本连年顺差, 2000 年至2007 年出口额从2492 亿美元增加到12180 亿美元, 贸易顺差也从241 亿美元2621 亿美元。

2 、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主要出口贸易伙伴是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2007 年我国对欧盟、美国和日本的出口增长分别为2912 %、1414 %、1114 % ,位居前三名。

3 、我国出口商品的特点是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价格低, 生产过程中忽视环保和劳工福利。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中, 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过高, 出口商品层次不高。出口价格偏低, 国内同类企业竞相压价, 有的企业出口赢利仅靠出口退税所得, 容易引起国际贸易摩擦。出口的商品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 粗放式的出口增长方式给了一些新型的贸易壁垒可乘之机。

4 、加工贸易的比例和规模过大。1979 年我国的加工贸易出口为2135 亿美元, 只占当年出口额的214 % , 2007 年我国的加工贸易出口为617615 亿美元, 占到当年的出口额的50 %以上。还需要注意的是加工贸易中占比例最大的是外商投资企业, 近几年外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到总进出口额的70 %以上。加工贸易是我国利用外资的重要形式, 但在加工贸易特别是来料加工中, 外商投资企业完全掌握市场和销售渠道, 严密控制关键技术, 把技术和产品的研发能力大多留在境外, 而中方只参与简单的加工装配环节。它阻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此外,还有些外商投资企业甚至将技术水平低、环境污染重的工业转移到我国生产, 给我国的环境带来灾害性的后果。

(二) 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1 、出口增长速度放缓。

由于外贸对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美国又是中国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之一, 因而美国经济放缓和全球信贷紧缩, 将使我国整体外部环境趋紧。尽管中国出口结构的升级和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美国需求变化对出口的影响, 但事实上中国出口增速从未与美国经济增长脱节。只要美国经济出现衰退, 中国出口就有可能明显放缓。2007 年第四季度的数据也显示, 中国的出口增速较前三个季度下降了6 个百分点, 低于全年的平均水平, 2008 年的出口增速明显放缓。

2 、受次贷危机影响, 欧美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

2007 年, 全球共有19 个国家(地区) 对我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调查近80起, 特别是反补贴案件大幅增加。其中, 美国启动案件数量居首, 仅反倾销案件就达13 起, 占对我国反倾销立案数的21 %。次贷危机的爆发使美欧经济下滑的风险明显增大, 这可能促使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升温, 使我国出口商品受到进一步不公平的打压。近年来, 我国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国。次贷危机已经导致美国经济增长转弱, 失业率上升。在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和美国贸易逆差高居不下的情况下, 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将更加频繁, 各种名义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将纷纷出笼, 这一切都将构成我国食品、机电产品、纺织品和服装以及玩具鞋类对美出口的障碍。近年来, 美国以保护知识产权为主要目标的“337 调查”个案明显增多, 中国已成为被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最近, 美国又不断炒作我国宠物食品、水产品、牙膏、轮胎、玩具等产品的安全问题, 限制我国有关产品进口, 严重损害我产品的国际声誉和相关出口企业的利益。 [ hi138/Com]

受次贷危机影响, 欧盟内部的经济状况和就业不容乐观。2008 年1 月31 日据欧盟统计署公布的数据显示, 欧盟27 个成员国的失业率为618 % , 高于警戒线。欧盟的反倾销及其它贸易保护手段再度抬头,欧盟从2008 年2 月16 日起开始对原产于中国的一般蜡烛、锥形蜡烛和类似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 纪念性和户外蜡烛除外。整个调查程序将历时15 个月, 初裁将在9 个月内作出。欧盟已选定巴西作为惟一的成本参照替代国。6 月27 日, 欧盟《关于限制全氟辛烷磺酸销售及使用的指令》(简称PFOS 指令) 正式生效, 规定欧盟市场上销售的制成品中PFOS 含量不得超过总质量的01005 %。该指令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影响, 将远大于先前其他技术性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

3 、美元持续疲软和人民币升值挤压出口利润空间。

2007 年11 月以来, 人民币兑美元升值明显提速, 截至今年3 月底, 5 个月累计升值了514 % , 这比2007 年前10 个月升值幅度还高019 个百分点。

2008 年, 受美国经济下行风险增大的影响, 美元贬值的趋势恐难扭转, 我国企业对美出口的利润将进一步减少。同时, 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资金市场调整及可能的货币政策的放松都会增加我国对外资的吸引力, 并可能引发对华投资的新一轮高潮, 将对人民币升值形成更大压力。但另一方面, 人民币升值也将使企业进口部分原材料、零部件的成本降低, 同时,2007 年人民币兑欧元在波动中累计贬值了316 % , 因此我国企业对欧出口利润有所增加, 加上一年来对欧出口比重明显上升, 与对美出口形成鲜明对比, 这些因素将对美元贬值的负面影响有所缓解。

三、对策。

(一) 外贸出口目标应重新定位。

外贸出口目标应由单一出口创汇拉动经济增长向提升国家整体经济竞争力和确保宏观经济平稳快速发展转变。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外贸出口在很大程度上锁定在出口创汇和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等短期目标上。

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口导向战略,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财政、税收等政策措施, 使外贸增长一路高歌猛进。但是,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的对外依赖程度不断加深, 加上当前全球经济的不景气、持续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以及日益多样的贸易摩擦, 单纯关注外贸总量的增速和增长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很有必要进一步上升到提升国家经济整体竞争力和确保宏观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等更高层面上来规划外贸发展的方向, 只有如此, 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二) 要加快建立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体系和服务平台。

从政策和制度层面上看, 要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建立起稳定、透明、可预测的财税、信贷、外汇、保险等政策体系, 明确政府对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融资支持、税收减免优惠、投资风险保障等鼓励政策, 减少资源流动和重组成本,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要帮助各类走出去的企业有效规避政治风险、经营风险, 鼓励各类保险机构开发面向走出去企业的多样化的保险产品和服务, 解决走出去企业面临的各种困难。要及早建立全方位、高效率的企业服务机构, 承担向走出去的企业全面介绍和宣传国外的法律、法规和投资环境, 预警投资风险, 开拓市场等全方位的咨询服务, 防止不顾条件地一哄而起往外走, 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负面影响。

(三) 稳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减弱人民币升值预期, 消除汇率传导因素。

自我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度升值, 这很大原因在于美国次贷危机加速了美元贬值, 使得人民币升值速度有所加快。美元的贬值和人民币的升值给中国企业的出口带来了压力, 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无法消化汇率的升值幅度, 使得中国出口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随着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发展, 美国经济将继续走弱, 从近期看, 美元贬值还将持续。从目前的情势看, 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速度大大超过了生产率的提高, 而且与其他国内政策叠加后, 出口企业已经很难承受。为此, 建议稳定人民币汇率, 减弱人民币升值预期, 必要时可适当利用人民币贬值支持出口。

(四)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1 、促进传统出口产业转型升级。

支持出口产品的研发设计, 提高质量档次, 推进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鼓励企业加强产品质量和生产体系的国际认证。推动和支持行业组织、龙头企业建立质量检测中心等公共技术平台,提供公共检测服务。

2 、加强调控“两高一资”产品出口。

通过总量调整, 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密切关注“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动向, 会同相关部门加强监管, 加强源头治理, 兼顾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逐步实现生产、消费和出口的相互协调, 推动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3 、实施出口品牌战略, 提高企业和出口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制订国际品牌发展战略, 建立有效的出口品牌建设政策支持体系, 培育自有出口品牌, 提高商品附加值, 推进名牌展会建设, 为中外企业提供开拓国际市场的信息、采购和合作平台。

(五) 促进企业构建和谐社会的意识。

遵守劳动法, 遵守税务、外汇、海关、进出口法律法规, 尊重员工合法权益, 保护员工利益。加快制订员工最低工资标准, 履行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制度; 严格规范劳动强度、劳动环境保障制度和卫生安全制度。促进企业担负起保护自然环境, 防治环境污染的责任, 合理反映出口商品的劳工成本、环保成本和资源成本, 自觉维护诚信经营的规则, 这是为了防止国外一些新型的贸易壁垒如TB T、SA8000 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六) 完善调整加工贸易和外资政策。

对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加工贸易和外资项目, 严格限制甚至取消, 提升加工贸易的发展水平和档次, 发挥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和产业带动效应, 鼓励发展和提高产业配套能力,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产业竞争力。根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 完善加工贸易管理模式, 推动加工贸易沿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向上下游延伸, 提高我国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地位。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增加研发投入,通过技术转移、合作开发等形式自主创新。制订有效政策, 调整区域布局, 引导加工贸易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七) 鼓励国有和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改变重外轻内、重国轻民的观念, 鼓励国有和民营企业走出去与拥有先进技术和研发能力、完善的营销网络和管理经验的国外企业合资, 促进企业消化、吸收, 提高自身竞争能力。通过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资金资助、国际市场信息提供和服务、人才培训、市场推广、国外参展推介宣传等方式, 鼓励国有和民营企业建立自主国际营销网络, 深度开拓市场。取消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审核, 放宽投资用汇和人员出入境管理, 提供全面的境外投资信息服务和境外权益保障。

(八) 大力促进服务贸易发展。

服务业生产效率是一国经济活力的重要因素, 它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是一国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发达的服务业为货物贸易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和提供了保证。要顺应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新趋势, 推进服务贸易的立法, 大力发展来华旅游、承包工程、设计咨询、技术转让、金融保险、国际运输、教育培训等领域的国际服务贸易, 加大我国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海外金融网点建设, 增加对重要贸易伙伴的运输航线。加快服务业的对内和对外开放,提高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比重, 抓住国际服务业外包快速发展的机遇, 创造条件, 积极承接新一轮的国际服务业转移。

(九) 加快拓展多元化的外贸目标市场。

目标市场多元化, 可以改变当前对美国、欧盟、日本等少数几个经济体的过分依赖。西方经济学有一句防范风险的名言: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面对这种带有全局性的全新外贸环境变化,我们必须未雨绸缪, 及早调整出口企业的产业结构,在更广阔的空间创造更多具有缓冲弹性的外贸目标市场, 实现多点开花, 防止和缓解外部需求演变对我国外贸以及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的严重冲击。

参考文献

[ 1 ] 王受文。 转变方式, 推动对外贸易又好又快发展[J ] . 国际贸易, 2008 (7) : 19.

[ 2 ] 曲凤杰。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及其对我国影响[J ] . 国际贸易, 2008 (6) : 49.

[3 ] 张莉。 我国贸易顺差的结构分析及影响评估[J ] . 中国对外贸易, 2008 (9) : 84.

[4 ] 李成钢。 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和竞争优势的提升[J ] . 国际经贸探索, 2008 (9) : 12.

[5 ] 刘兵权。 超额外汇储备、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J ] . 国际贸易问题, 2008 (7) : 94.

[ 6 ] 陈丽丽。 迈向贸易强国的战略研究[ M ] .

经济形势变化篇5

关键词: 次贷危机 滞胀 出口导向型战略 转变方式。

2005 年至2007 年上半年, 全球的经济保持快速增长, 增长率为5 %左右, 2007 年下半年, 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 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2008年, 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美国次贷危机、粮食和能源危机的多重因素影响下, 全球经济增长趋势不容乐观, 面临滞胀的威胁。我国外贸出口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 国际形势的变化要求我们调整出口贸易增长的方式, 推动出口贸易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分析。

(一) 美国的经济增长几乎停滞。

2007 年第四季度以来, 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并进一步引发全球主要金融市场的危机。美国经济增长存在重大的下行风险, 而通胀的风险在加大。2008 年以来, 美国的经济产生新一轮的动荡。

首先是五大投行的没落, 继3 月份美联储拯救贝尔斯登之后, 9 月份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美林被并购, 五大投行中仅存的两家, 即高盛和摩根斯坦利已获批转变为商业银行; 其次是政府接管了经营困难的“两房”(即房地美和房利美两家住房抵押贷款公司) 。

这一举措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资本市场及美元信心, 扩大了抵押贷款能力, 但同时也扩大了政府负债, 使潜在财政负担损失高达2000 亿美元, 并产生了较大的道德风险。纽约股市已进入熊市, 经济增长前景不确定。

(二) 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 失业率总体上升。

2008 年一季度和二季度, 世界经济同比分别增长414 %和319 % , 比上年同期分别回落0104 个和0146 个百分点。其中, 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各国失业率明显上升, 美国失业率从1 月份的419 %持续上升至8 月份的611 %; 日本从318 %上升到412 %; 欧元区从713 %上升至715 %。同为资源出口大国的俄罗斯和巴西失业率分别从1 月的518 %和8 %下降到8 月份的513 %和716 %; 韩国和墨西哥分别从3 %和411 %小幅上升到31 2 %和41 2 %; 马来西亚则从2007 年四季度的310 %提高到2008 年二季度的315 %。

(三) 全球贸易增长放慢。

据OECD 统计, 2008 年上半年全球贸易量环比增速放慢, 一季度增长1 % , 二季度下降012 %。其中, OECD 国家出口从114 %回落到014 %; 进口一季度增长016 % , 二季度则转为下降018 %。美国前七个月出口额为1094612 亿美元, 同比增长1813 %;进口额为1514417 亿美元, 增长1219 %; 进出口差额为- 419815 亿美元, 减少011 %。欧元区前七个月出口额为9280 亿欧元, 同比增长715 %; 进口额为9393 亿欧元, 增长1119 %; 进出口差额为- 113 亿欧元, 而去年同期为顺差210 亿欧元。日本前八个月出口额为566027 亿日元, 同比增长319 %; 进口额为539134 亿日元, 增长1215 %; 进出口差额为26893 亿日元, 同比减少5819 %。中国前八个月出口额为937619 亿美元, 同比增长2214 %; 进口额为785619 亿美元, 增长30 %; 进出口差额为151919 亿美元, 减少612 %。

二、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一) 我国出口贸易增长方式的现状。

1 、我国采用的是出口导向型战略, 出口数量多,贸易顺差大。从1990 年起我国进出口贸易基本连年顺差, 2000 年至2007 年出口额从2492 亿美元增加到12180 亿美元, 贸易顺差也从241 亿美元2621 亿美元。

2 、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主要出口贸易伙伴是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2007 年我国对欧盟、美国和日本的出口增长分别为2912 %、1414 %、1114 % ,位居前三名。

3 、我国出口商品的特点是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价格低, 生产过程中忽视环保和劳工福利。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中, 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过高, 出口商品层次不高。出口价格偏低, 国内同类企业竞相压价, 有的企业出口赢利仅靠出口退税所得, 容易引起国际贸易摩擦。出口的商品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 粗放式的出口增长方式给了一些新型的贸易壁垒可乘之机。

4 、加工贸易的比例和规模过大。1979 年我国的加工贸易出口为2135 亿美元, 只占当年出口额的214 % , 2007 年我国的加工贸易出口为617615 亿美元, 占到当年的出口额的50 %以上。还需要注意的是加工贸易中占比例最大的是外商投资企业, 近几年外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到总进出口额的70 %以上。加工贸易是我国利用外资的重要形式, 但在加工贸易特别是来料加工中, 外商投资企业完全掌握市场和销售渠道, 严密控制关键技术, 把技术和产品的研发能力大多留在境外, 而中方只参与简单的加工装配环节。它阻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此外,还有些外商投资企业甚至将技术水平低、环境污染重的工业转移到我国生产, 给我国的环境带来灾害性的后果。

(二) 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1 、出口增长速度放缓。

由于外贸对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美国又是中国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之一, 因而美国经济放缓和全球信贷紧缩, 将使我国整体外部环境趋紧。尽管中国出口结构的升级和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美国需求变化对出口的影响, 但事实上中国出口增速从未与美国经济增长脱节。只要美国经济出现衰退, 中国出口就有可能明显放缓。2007 年第四季度的数据也显示, 中国的出口增速较前三个季度下降了6 个百分点, 低于全年的平均水平, 2008 年的出口增速明显放缓。

2 、受次贷危机影响, 欧美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

2007 年, 全球共有19 个国家(地区) 对我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调查近80起, 特别是反补贴案件大幅增加。其中, 美国启动案件数量居首, 仅反倾销案件就达13 起, 占对我国反倾销立案数的21 %。次贷危机的爆发使美欧经济下滑的风险明显增大, 这可能促使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升温, 使我国出口商品受到进一步不公平的打压。近年来, 我国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国。次贷危机已经导致美国经济增长转弱, 失业率上升。在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和美国贸易逆差高居不下的情况下, 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将更加频繁, 各种名义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将纷纷出笼, 这一切都将构成我国食品、机电产品、纺织品和服装以及玩具鞋类对美出口的障碍。近年来, 美国以保护知识产权为主要目标的“337 调查”个案明显增多, 中国已成为被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最近, 美国又不断炒作我国宠物食品、水产品、牙膏、轮胎、玩具等产品的安全问题, 限制我国有关产品进口, 严重损害我产品的国际声誉和相关出口企业的利益。 [论/文/网 LunWenData/Com]

受次贷危机影响, 欧盟内部的经济状况和就业不容乐观。2008 年1 月31 日据欧盟统计署公布的数据显示, 欧盟27 个成员国的失业率为618 % , 高于警戒线。欧盟的反倾销及其它贸易保护手段再度抬头,欧盟从2008 年2 月16 日起开始对原产于中国的一般蜡烛、锥形蜡烛和类似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 纪念性和户外蜡烛除外。整个调查程序将历时15 个月, 初裁将在9 个月内作出。欧盟已选定巴西作为惟一的成本参照替代国。6 月27 日, 欧盟《关于限制全氟辛烷磺酸销售及使用的指令》(简称PFOS 指令) 正式生效, 规定欧盟市场上销售的制成品中PFOS 含量不得超过总质量的01005 %。该指令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影响, 将远大于先前其他技术性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

3 、美元持续疲软和人民币升值挤压出口利润空间。

2007 年11 月以来, 人民币兑美元升值明显提速, 截至今年3 月底, 5 个月累计升值了514 % , 这比2007 年前10 个月升值幅度还高019 个百分点。

2008 年, 受美国经济下行风险增大的影响, 美元贬值的趋势恐难扭转, 我国企业对美出口的利润将进一步减少。同时, 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资金市场调整及可能的货币政策的放松都会增加我国对外资的吸引力, 并可能引发对华投资的新一轮高潮, 将对人民币升值形成更大压力。但另一方面, 人民币升值也将使企业进口部分原材料、零部件的成本降低, 同时,2007 年人民币兑欧元在波动中累计贬值了316 % , 因此我国企业对欧出口利润有所增加, 加上一年来对欧出口比重明显上升, 与对美出口形成鲜明对比, 这些因素将对美元贬值的负面影响有所缓解。

三、对策。

(一) 外贸出口目标应重新定位。

外贸出口目标应由单一出口创汇拉动经济增长向提升国家整体经济竞争力和确保宏观经济平稳快速发展转变。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外贸出口在很大程度上锁定在出口创汇和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等短期目标上。

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口导向战略,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财政、税收等政策措施, 使外贸增长一路高歌猛进。但是,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的对外依赖程度不断加深, 加上当前全球经济的不景气、持续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以及日益多样的贸易摩擦, 单纯关注外贸总量的增速和增长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很有必要进一步上升到提升国家经济整体竞争力和确保宏观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等更高层面上来规划外贸发展的方向, 只有如此, 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二) 要加快建立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体系和服务平台。

从政策和制度层面上看, 要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建立起稳定、透明、可预测的财税、信贷、外汇、保险等政策体系, 明确政府对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融资支持、税收减免优惠、投资风险保障等鼓励政策, 减少资源流动和重组成本,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要帮助各类走出去的企业有效规避政治风险、经营风险, 鼓励各类保险机构开发面向走出去企业的多样化的保险产品和服务, 解决走出去企业面临的各种困难。要及早建立全方位、高效率的企业服务机构, 承担向走出去的企业全面介绍和宣传国外的法律、法规和投资环境, 预警投资风险, 开拓市场等全方位的咨询服务, 防止不顾条件地一哄而起往外走, 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负面影响。

(三) 稳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减弱人民币升值预期, 消除汇率传导因素。

自我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度升值, 这很大原因在于美国次贷危机加速了美元贬值, 使得人民币升值速度有所加快。美元的贬值和人民币的升值给中国企业的出口带来了压力, 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无法消化汇率的升值幅度, 使得中国出口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随着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发展, 美国经济将继续走弱, 从近期看, 美元贬值还将持续。从目前的情势看, 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速度大大超过了生产率的提高, 而且与其他国内政策叠加后, 出口企业已经很难承受。为此, 建议稳定人民币汇率, 减弱人民币升值预期, 必要时可适当利用人民币贬值支持出口。

(四)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1 、促进传统出口产业转型升级。

支持出口产品的研发设计, 提高质量档次, 推进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鼓励企业加强产品质量和生产体系的国际认证。推动和支持行业组织、龙头企业建立质量检测中心等公共技术平台,提供公共检测服务。

2 、加强调控“两高一资”产品出口。

通过总量调整, 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密切关注“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动向, 会同相关部门加强监管, 加强源头治理, 兼顾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逐步实现生产、消费和出口的相互协调, 推动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3 、实施出口品牌战略, 提高企业和出口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制订国际品牌发展战略, 建立有效的出口品牌建设政策支持体系, 培育自有出口品牌, 提高商品附加值, 推进名牌展会建设, 为中外企业提供开拓国际市场的信息、采购和合作平台。

(五) 促进企业构建和谐社会的意识。

遵守劳动法, 遵守税务、外汇、海关、进出口法律法规, 尊重员工合法权益, 保护员工利益。加快制订员工最低工资标准, 履行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制度; 严格规范劳动强度、劳动环境保障制度和卫生安全制度。促进企业担负起保护自然环境, 防治环境污染的责任, 合理反映出口商品的劳工成本、环保成本和资源成本, 自觉维护诚信经营的规则, 这是为了防止国外一些新型的贸易壁垒如TB T、SA8000 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六) 完善调整加工贸易和外资政策。

对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加工贸易和外资项目, 严格限制甚至取消, 提升加工贸易的发展水平和档次, 发挥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和产业带动效应, 鼓励发展和提高产业配套能力,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产业竞争力。根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 完善加工贸易管理模式, 推动加工贸易沿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向上下游延伸, 提高我国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地位。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增加研发投入,通过技术转移、合作开发等形式自主创新。制订有效政策, 调整区域布局, 引导加工贸易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七) 鼓励国有和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改变重外轻内、重国轻民的观念, 鼓励国有和民营企业走出去与拥有先进技术和研发能力、完善的营销网络和管理经验的国外企业合资, 促进企业消化、吸收, 提高自身竞争能力。通过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资金资助、国际市场信息提供和服务、人才培训、市场推广、国外参展推介宣传等方式, 鼓励国有和民营企业建立自主国际营销网络, 深度开拓市场。取消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审核, 放宽投资用汇和人员出入境管理, 提供全面的境外投资信息服务和境外权益保障。

(八) 大力促进服务贸易发展。

服务业生产效率是一国经济活力的重要因素, 它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是一国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发达的服务业为货物贸易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和提供了保证。要顺应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新趋势, 推进服务贸易的立法, 大力发展来华旅游、承包工程、设计咨询、技术转让、金融保险、国际运输、教育培训等领域的国际服务贸易, 加大我国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海外金融网点建设, 增加对重要贸易伙伴的运输航线。加快服务业的对内和对外开放,提高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比重, 抓住国际服务业外包快速发展的机遇, 创造条件, 积极承接新一轮的国际服务业转移。

(九) 加快拓展多元化的外贸目标市场。

目标市场多元化, 可以改变当前对美国、欧盟、日本等少数几个经济体的过分依赖。西方经济学有一句防范风险的名言: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面对这种带有全局性的全新外贸环境变化,我们必须未雨绸缪, 及早调整出口企业的产业结构,在更广阔的空间创造更多具有缓冲弹性的外贸目标市场, 实现多点开花, 防止和缓解外部需求演变对我国外贸以及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的严重冲击。

参考文献:

[ 1 ] 王受文。 转变方式, 推动对外贸易又好又快发展[J ] . 国际贸易, 2008 (7) : 19.

[ 2 ] 曲凤杰。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及其对我国影响[J ] . 国际贸易, 2008 (6) : 49.

[3 ] 张莉。 我国贸易顺差的结构分析及影响评估[J ] . 中国对外贸易, 2008 (9) : 84.

[4 ] 李成钢。 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和竞争优势的提升[J ] . 国际经贸探索, 2008 (9) : 12.

[5 ] 刘兵权。 超额外汇储备、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J ] . 国际贸易问题, 2008 (7) : 94.

[ 6 ] 陈丽丽。 迈向贸易强国的战略研究[ M ] .

经济形势变化篇6

关键词:外汇收支;涉外经济;发展对策

2015年,受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和地区经济下行压力负面影响,海西州跨境收支总额和银行结售汇均大幅下降,外贸进出口呈下探态势,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步入低谷,为4年来的最低水平。

2015年,海西州跨境收支总额4137.7万美元,同比减少36.01%,收支逆差2193.32万美元;银行结售汇总额同比下滑42.49%;资本项目跨境收支总额3307.05万美元,同比减少43.4%,其中跨境收入663.8万美元,支出2643.29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33.6%、45.5%,收支逆差1979.49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大幅收窄。全州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63.8万美元,同比下降41.15%。

一、当前外汇收支形势特点分析

(一)货物贸易“一升一降”,进出口顺差收窄

海西州实现进出口总值1048.95万美元,同比下滑7.39%,其中出口1009.88万美元,同比下滑11.97%,进口39.07万美元,同比上涨32.53%。进口稳步增长:主要是大型机器设备零部件以及生产所需配件进口需求的带动;一般贸易项下出口下降:主要因素是有机枸杞和枸杞干果产品的出口量下降,目前海西州出口量较大的产品有重质碳酸钠(占全年出口额的47.03%)、有机枸杞和枸杞干果(占全年出口总额的43.45%)。枸杞主要销往法国、西班牙、荷兰等欧洲国家,由于欧洲整体经济增长不及预期,处于低速增长状态,加上低生产率和高水平债务等结构性问题和低通胀风险的影响,欧洲进口商减少了对有机枸杞以及干果的进口,从而导致海西出口量的下降。

(二)服务贸易跨境收支总额微降,收支逆差缩小

海西州服务贸易跨境收支3134.04万美元,其中收入30.23万美元,支出3103.81万美元,同比下降13.3%,收支逆差缩小14%。累计结汇35万美元,售汇587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2.17%和8.30%。旅游项下结汇业务继续带动服务贸易结售汇的增长,旅游结汇占服务贸易结汇总额的71.43%;旅游售汇占服务贸易售汇总额的80.24%,上涨13个百分点,是服务贸易逆差的主要构成项目。

(三)个人外汇业务飞速发展,电子渠道成为新的增长点

海西州个人结售汇总额同比增长32.52%。结汇同比增长57.96%,购汇同比增长28.84%,结售汇逆差扩大23.83%。从购汇用途来看,主要是自费出境学习和境外旅游,占购汇总额的比重分别为37.49%、46.61%。网上银行、自助终端、电话银行等以其方式灵活、省时、便利等优点逐步被公众所接受。2015年,通过电子银行渠道办理个人结汇和购汇业务占比分别达到88.79%和91.74%,较好地满足了客户办理个人结售汇业务的需求。

(四)外商投资活跃度降低,企业“走出去”步伐放缓

2015年,我国吸收外资仍保持“小幅增长”的态势,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规模的差距在逐步缩小,双向投资迎来“新常态”。与之相反,海西州资本项目跨境收支则呈双降态势,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规模步入低谷。外资利用水平大幅下降的原因:一是我州传统产业投资相对饱和,在资源利用等方面外资超国民待遇的政策已经逐步改变,再靠过去拼资源、拼优惠政策的方式亟待转变,从全国来看高技术、服务业利用外资已成为吸收外资新的持续增长点;二是境外投资前期可行性论证不充分,对市场趋势预测把握不准,企业作了登记后,并没有将资本投放境外,加之信息渠道不畅通给企业境外经营带来一定困难;三是州内企业资金有限和融资困难制约了企业发展,企业资金来源主要为自筹,境外直接投资企业存在生产经营资金不足的问题,导致企业经营困难甚至人去楼空。

二、当前我州涉外经济面临的问题

(一)外贸出口疲软

由于外部需求不振、传统出口产品竞争力弱化、外部贸易壁垒增多等诸多不利因素仍未得到改善,外贸形势严峻。据企业反映,在出口方面,由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虽然美国经济复苏态势明显,但是欧洲、日本及其他新兴国家经济复苏情况不理想,企业出口订单表现平平。虽然人民币贬值理论上有利于出口,但相对于世界其他经济体货币贬值幅度,人民币仍然强势,对出口提振作用不大。

(二)外贸企业融资困难

由于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国际需求疲软,外贸出口形势严峻,全州出口订单总量下滑。外贸企业流动资金匮乏却贷不到款,银行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为控制风险进一步收紧放贷规模,外加小企业信用风险高,不敢轻易放贷,外贸企业普遍存在融资困难等。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下,如果企业资金链维系不住,经营成本持续上升,部分正常运营的企业只得停产,必将削弱企业运营欲望,降低增速,反过来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拖累。

(三)电子渠道监管难度加大

通过电子银行渠道办理的业务,由于没有人员的审核,以分拆形式掩盖真实交易性质、逃避限额管理的手段更加隐蔽和多样化,系统无法确认分拆结售汇行为,从而进行风险提示或者转柜台人工办理。对于未列入“关注名单”的客户,银行只能在事后核查中发现涉嫌分拆结售汇的行为。

(四)区域发展不平衡

目前海西州格尔木市外汇业务总量约占海西州的30.27%;大柴旦行委约占60.56%,德令哈市约占9.17%,其他地区无外汇指定银行,故业务选择就近办理。总体来看,海西州对外贸易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较为突出。

三、相关建议

(一)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助推我州企业“走出去”

1.客观认识企业“走出去”,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正确判断企业“走出去”发展的机遇,客观评估“走出去”的挑战和风险,深入分析企业“走出去”的驱动因素,不要为“走出去”而走出去,既要看到利,也要想到弊,既要把握机遇,也要预判风险。

2.加强政府引导,推动企业“走出去”。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的逐渐消失,使我国传统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特别是劳动力、资源等要素不再有比较优势。对一些产能过剩的产业可考虑引导向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转移;对一些有技术、管理优势的企业要支持其抓住当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主动出击,参与国外一些企业公司的控股、并购,合理进行布局,这样可以让企业充分享受投资地的国民待遇。

3.加大金融服务,建立可持续的扶持机制。我州企业在投资理念、投资方向方面比较保守和固化,对境外投资等“走出去”的政策了解不够。外汇监管部门和各外汇指定银行:一是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开办论坛、集中培训、市场调研等多种方式,宣传“走出去”的相关政策精神,为企业答疑解惑;二是深入开展业务指导。可适当组织银行、税务、商务等相关人员组成“走出去”业务指导小组,选择有“走出去”意愿的重点企业进行政策、业务指导,为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跨境结算提供多元化的产品,满足企业的切实需求,通过“先走出去”的企业示范带头作用,带动潜在企业“走出去”;三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各银行可通过“内保外贷”、“外保内贷”等产品,建立一套符合中小企业的境外投资融资、审批评价体系,积极扶持企业“走出去”,更好地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二)优化区域融资环境,多渠道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1.建议政府、发改委、商务局等部门对内部管理完善。符合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前景广阔的企业进行政策及资金扶持。同时,积极为金融部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使金融部门适当降低信贷门槛,优先安排和重点满足新能源、高原特色生物产品和特色产品企业的信贷需求。

2.深刻理解“一企一策”的政策要求,外汇管理部门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立足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充分把握影响本地涉外经济发展的症结所在,对有真实贸易背景的企业要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持,帮助当地企业合理使用外债、跨境担保等政策,培养企业外汇风险意识,降低资本全球化过程中的汇率风险和经营风险。

3.建立金融机构产品与企业需求对接机制。外汇局要做好组织协调,为企业和银行搭建平台。银行要做好对涉外企业的政策及业务宣传,以了解客户的原则,增加中间业务种类,了解企业业务特征,满足企业政策需求。同时也让企业了解更多的银行信贷政策和特色金融产品,满足银企双方信息需求。

(三)加强对电子渠道个人结售汇业务的监管

1.加强外汇政策宣传,要求各银行通过网银、自助机等设置专栏网页加大宣传力度。重点对个人结售汇资金属性如何分类,个人结售汇业务如何填报进行提示,这样不仅扩大个人对电子银行结售汇业务的认知度,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个人办理电子银行结售汇业务的准确度。

经济形势变化篇7

【关键词】国际经济形势;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 

一、前言 

近年来,全球经济的状况都处于极度不稳定的趋势,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贸易萎缩造成了对中国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冲击影响,尤其是我国进出口贸易经济。如何认清楚国际经济形势,根据我国经济贸易的现状,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对于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平稳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国际经济的形势变化和我国经济贸易的现状问题,阐述了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我们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的应对策略,为我国进出口经济贸易地快速平稳发展提供可靠的科学参考。 

二、国际经济形势 

1.经济状况不稳定,金融危机,通货膨胀仍存在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全球经济化明显影响各个国家的经济状况,造成通货膨胀,呈现财政紧缩和外来压迫的局面,直接严重影响了全球整个经济体系的平稳正常发展,导致了经济能力的衰退,各国严重缺乏经济发展动力,就业率下降,失业率上升,国家经济不够景气,一些企业、工厂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倒闭,人们的生活受到明显的影响。虽然各个国家,尤其是经济受冲击较为严重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以及欧盟等积极采取经济政策加以调控,一段时期内使得经济增长呈现回暖趋势,但是从整体的国际经济形势看来,金融危机,通货膨胀仍存在,全球经济呈现不稳定状况。 

2.全球经济化影响大,国际市场效应明显 

国际市场效应对于进出口贸易商品的价格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非常稀有的进口贸易商品,如食品、石油等能源类产品,全球经济化的恶劣演变,造成我国进口商品的价格呈现大幅度地波动,其中进口原材料的价格上升趋势,这势必会造成原材料进口后的生产成本增加,通过生产线生产成成品后,进入市场流通,必然会产生售价提高的现象,影响商品的物价水平,破坏了健康的物价平衡,这对于我国国内的经济市场调控,维持平稳的物价水平产生不利的影响。 

3.新兴产业逐步兴起和发展,全球经济势态不断变化 

财政紧缩和外来压迫的局面下,发展中国家迫于发展的需要,逐步开始兴起新兴的产业和经济形势,如紧缩的宏观调控形势,虽然存在一定的发展风险,但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济危机发展的速度,造成全球经济势态不断变化。 

三、当前我国经济贸易现状及问题 

1.出口数量多,贸易顺差大 

我国当前的出口经济贸易中,出口产品数量大。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金融危机地影响,造成国际通货膨胀,从而对我们的出口贸易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一方面,由于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定,欧美经济财政紧缩,经济复苏较慢;另一方面,欧美国家出于对资本主义经济保护主义的考虑,一定程度上遏制我国出口贸易发展,从而造成进出口贸易顺差大。 

2.出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货物贸易占主流,或面临产业结构优化 

现阶段我国的出口贸易产品结构主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货物贸易占据主流,机械加工制造及服装等轻工业出口,处于顺差优势,但是,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各国严重缺乏经济发展动力,工业制成品等货物或需求量下降,我国的出口贸易面临产业结构优化或改革。 

3.进口需求仍将延续快速增长形势 

当前形势下,由于我国对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对于进口商品的需求仍旧延续快速增长的形势。尤其是石油、铁矿粉等工业原料、大豆等食品用料、重要能源产品以及高科技产品等。面对这种形势,我国也在积极进行进出口贸易经济结构调整,不断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平稳快速发展。 

四、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我们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1.积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经融危机,通货膨胀直接严重影响了全球整个经济体系的平稳正常发展,此种形势下,各个国家都在积极地进行经济体制、发展方向和目标方面的改革,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反而促进了新兴产业的迅猛兴起和发展,此种情形下,使得国际趋势呈现出投资、和合作的发展形态。2015年,我国把握住这种积极地发展形势,参与其中,进行国际贸易工作的分工,建设公平竞争的市场发展环境,利用货币市场调控,降低进出口贸易的顺差,从而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快速平稳地发展。 

2.消极影响 

国际经济形势状况不佳,经济能力衰退,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仍旧缓慢,一定程度了降低了进口的需求,国内产能过剩,商品供大于求,他们出于对资本主义经济保护主义的考虑,一定程度上遏制我国出口贸易发展,商品进出口不能保持平衡,导致我国国内经济失调,而金融危机导致的外资资本易流向其他国家,会减少我国的外资,引发资本泡沫和债务危机的经济影响。 2015年5月,中国进出口商品贸易方式总值进口,当月同比分别下降18.1%和2.8%。  

五、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的策略和应对 

1.认清国际经济形势,逐步优化进出口贸易产业结构 

面对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我国应该认清楚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现状,了解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积极把握住投资和合作的发展形态,争取国际贸易工作的分工,通过改变产品的技术结构和创新能力来争取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提升我国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开拓创新,以科学技术为要求,拥有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积极面对欧美等国家的资本主义保护主义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不利影响。 2.改变对进口贸易产品的依赖,不断改革金融,扩大内需 

我国的贸易发展的状态特点是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性较大,且进口商品的需求仍旧延续快速增长的形势。这种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现象,使得国外市场施行一些限制地措施,对我国的进口贸易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我国应该正视某些方面的不足之处,通过宏观调控以及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等政策,改变产品主要通过进口贸易满足的途径,降低进口贸易的依赖性,积极发展生产力,重视科技进步,不断改革金融,自主研发扩大内需,开拓壮大我国自身供应产品市场。 

3.稳健货币,促进出口贸易发展,提升贸易服务水平和质量 

国家应该加强进出口贸易中关于货币在市场中流通的稳健工作,提高我国外贸出口企业的汇率风险意识,运用更多的汇率避险工具来规避和管理风险,从而有效地促进出口贸易发展,降低进出口贸易顺差,另外在货物进出口贸易上,不断地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重视产品的质量,更要重视产品的售后服务,顺应国际经济贸易形势下对于服务贸易的需求,推广自身的品牌,不断拓展国内国外品牌产品市场。 

4.加强政策体系引导,保持进出口贸易平稳快速发展 

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下,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正面对各种的难题,必须通过采取必要的手段进行经济形势的平衡。首先国家应该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制度,加强法律法规规范,建设公平竞争的市场发展环境,不断完善财务税收、信贷、外汇以及保险等行业的政治体系,充分发挥国家在经济宏观调控中地积极作用,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和扩大内需,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恰当的防投资风险保障,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鼓励自主研发创新,加强政策体系引导,预防可控制得经济风险,规避全球经济化的不利影响,调整税收,不断改革我国进出口贸易经济产品结构。从而有效地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平稳快速地发展。 

六、讨论 

综上所述,当前的国家经济形势下,我国的经济贸易现状也不容乐观,经济全球化下的金融危机,全球经济贸易出现萎缩,经济状况不稳定,金融危机和通货膨胀仍存在,使得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受到冲击影响,鉴于我国出口量大,贸易顺差大,进口需求形势仍旧存在等问题,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对资本主义保护主义,而对我国进出口出台一些限制性策略。我国应该认清楚国际经济形势对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必须通过采取必要的手段进行经济形势的平衡,有效地把握住投资和合作的新型国际经济发展形态,参与其中,进行国际贸易工作的分工,逐步优化和改革进出口贸易产业结构,改变对进口贸易产品的依赖,不断改革金融,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和扩大内需,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利用货币市场调控,降低进出口贸易的顺差,稳健货币,促进出口贸易发展,提升贸易服务水平和质量,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恰当的防投资风险保障,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鼓励自主研发创新,加强政策体系引导,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平稳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明宇.2013财政紧缩政策对进出口贸易公司行业影响和前景预测分析[J].中国经贸,2014(1):34-34. 

[2]蒋冬梅.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公司内部控制相关问题的探讨[J].无线互联科技,2012(10):175-177. 

[3] 张志刚.正确研判国际经济形势 努力实现我国餐饮业的科学发展[J].商场现代化,2012(36):91-91. 

[4] 国际经济形势影响上半年IPO市场,下半年市场预计依然活跃[J].国际融资,2012(8):55-55. 

[5] 邓凡.盘点金融风暴后的国际经济形势——上海市太平洋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会年会综述[J].太平洋学报,2010,18(3):95-99. 

[6] 吴明华.全球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秘书长林建海访谈录[J].决策,2012(7):39-41. 

[7] 姜智强,漆鑫,钟帅等.“区域集优”票据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农村资金互助社蹉跎三年[J].银行家,2011(12):105-107. 

[8] 马宇.浅议国际经济形势对广东省纺织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6):2095—2104. 

[9] 李爽.把握经济发展大趋势 应对产业格局新变化——访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会会长季昆森[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2(10):15-17. 

经济形势变化篇8

一、经济形势变化对毕业就业的影响

1.对毕业生就业单位经济类型选择的影响

我国的所有制形势主要包括全民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目前经济转型的需要,所有制形式也必将随之出现多样化的形式,出现混合经济。即一个单位既可能有国有、集体等公有制经济,也可能有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而民营、私营经济(中小微企业)将会成为主体,混合经济的出现必将影响劳动力的流向。以往,毕业生更加关注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外资企业,很少一部分毕业生愿意到民营、私营经济类型单位就业,随着经济的转型,大学生就业将面临单位经济类型选择的考验。

2.对毕业生就业产业和行业选择的影响

经济转型会伴随产业结构的变化,即产业结构从第一产业(农业)向第二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移动,经济继续发展,产业结构将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移动,就业需求也会出现第三产业(商业和服务业)最多的现象,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次之。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后,第三产业的各行业就业弹性系数最好,与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的稳定性和增长性更强,由于金融、信息等服务性行业技术含量高,报酬丰厚,对于大学生的行业吸引力更大。以往毕业生选择第二产业及相关行业就业最多,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较少。在新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下,毕业生的产业和行业就业选择也面临考验。

3.对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的影响

经济转型会伴随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国家政策也不断倾向支持西部发展和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放缓。而当前毕业生在区域选择上,东部沿海地区就业比较集中,中西部就业比较分散,发达省份和大城市比较集中,欠发达省份和二三线城市比较分散。新的区域经济结构格局下,毕业生的区域就业选择也面临考验。

二、经济形势将改变毕业生就业趋向

受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就业结构需求由劳动密集型、基础建设、能源产业,向互联网+、智能产业、医疗卫生、健康产业、电子商务、旅游文化等转型。用人单位接受大学毕业生已从“数量型”转为“质量型”,从“饥不择食”转为“挑肥拣瘦”,他们选择人才更加注重的是素质、能力和品德。这都将会影响毕业生就业趋向的变化。

1.在就业单位类型上

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范围会逐步增加,从以往所谓的无风险的国有性质的单位走向民营私营企业等中小微单位[3]。

2.在就业区域上

毕业生会更多的选择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就业机会多的区域就业,将不会单一选择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就业。

3.在就业途径上

将由单一转向多元,以往的就业岗位单一,选择面窄,而现在的就业途径多样化,如自主就业、自主创业、自由职业者、继续深造、出国留学等等[4]。

4.在就业观念上

将会有明显变化,就业期望值将有所回落。随着经济转型,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越来越高,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反而会加强毕业生就业的意识,使毕业生更加清晰自身优势和劣势,从而合理定位、降低期望值,进行多元化选择,中小微企业就业、自由职业者和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也会越来越多[5]。

5.就业歧视将逐渐淡化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用人单位将更加注重专业技能、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复合型、外向型、开拓型及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会日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性别、学校知名度将逐渐淡化。

6.用人单位对工作经验的要求会越来越强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