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煤矿井下安全管理8篇

时间:2023-10-15 10:06:45

煤矿井下安全管理

煤矿井下安全管理篇1

【关键词】 煤矿 无轨胶轮车 现状 安全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炭产业的快速发展,一些千万吨矿井不断完善矿井设计,在提高机电设备安全性能的同时,也进一步采用了更为先进的井下无轨胶轮车运输方式。但是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令人堪忧,由井下车辆引起的职工伤亡事故不断发生,甚至出现一些群死群伤现象。所以加强对煤矿井下无轨胶轮车的安全管理,具有一定必要性和重要性。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的管理,要抓住根本点,从基础工作做起,扎实的管理好每一个环节,才能保证矿井辅助运输工作安全、高效的进行,为矿井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1 煤矿井下无轨胶轮车运输现状

1.1 安全管理理念滞后

对于我国的一些煤炭企业,包括一些大型煤炭企业来说,当前对无轨胶轮车运输管理意识较为淡薄。有些企业中的车辆管理制度只是照搬照抄,没有结合自己矿井的实际情况来加强管理。当前煤炭企业的通病是“重生产,轻管理”,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不能落实具体措施,仅将无轨胶轮车运输管理放在辅助生产的位置。只有出现运输事故之后才发现漏洞和不足,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从近几年发生的井下车辆运输事故可以看出,大多是由于管理不到位、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所造成。

1.2 车辆维护力度不到位

在我国目前众多煤矿中,由于资金投入、性能比较等原因,使用的无轨胶轮车种类不一。有的企业购买的是国外进口的防爆胶轮车,例如澳大利亚威利朗沃公司生产的SMV系列防爆车,它的优点是性能优越,采用了油温、水温、速度、停车制动等一系列保护,井下行驶安全性能好,但是缺点就是配件不容易购买,即使出现小问题,也不能及时更换或维修,给后期使用带来诸多麻烦;我国一些厂家也制造井下防爆车辆,例如常州科研试制中心生产的常州科技系列工程车,质量上可能与国外产品有所区别,但是价格合理、性能稳定、易于维护保养。但我国矿井辅助运输存在一个共性问题:车队管理人员对完成运输任务较为重视,却常常忽略了对车辆的维护保养,导致司机急于出车,而对车辆的日常维护不到位,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1.3 安全管理的投入不足

以当前煤矿井下无轨胶轮车的运行状况来看,一些车辆早已超过服务的年限,车辆运行存在诸多安全隐患,运行性能大幅度降低;还有一些企业没有意识到冬季保养工作的重要性,造成车辆的管路或者水箱冻坏,降低了车辆的使用效率;另外,由于缺乏对车辆燃油管理意识,造成车辆发动机的磨损较为严重,缩短了使用寿命,不利于安全、稳定运行。

2 强化煤矿井下无轨胶轮车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

结合当前煤矿井下无轨胶轮车管理的实际情况,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善,强化安全管理措施,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努力:

2.1 坚持管理制度化

只有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确保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位。结合煤炭企业发展实际情况,针对无轨胶轮车制定安全管理的细则、标准、规程等,其中包括对胶轮车的日常检查、检修、操作方法、修理规程、岗位责任制度、车辆保养制度等,增强各项制度的执行力,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形成“全员参与、全员重视”的安全管理氛围。

2.2 加强检修管理

在煤矿井下无轨胶轮车运行过程中,车辆的维修与保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落实安全管理目标的根本途径。通过加强检修与管理,避免车辆超负荷或带病运作,定期查看车辆的照明情况、转向情况、安全制动情况等,确保车辆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2.3 提高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

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综合素质等直接决定了安全管理工作能否发挥作用,从根本杜绝不安全的行为,可更好地避免发生事故。因此,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培训,提高技术队伍整体素质,可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进行。首先,做好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只有具备意识保障,才能更好地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工作中不会出现违反规章制度、错误操作等行为;其次,在整个煤矿生产过程中贯彻安全意识,增强安全教育的长效性,开展全面、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教育,意识到安全与生产的重要关系,确保无轨胶轮车的安全运行;再次,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应遵循“因材施教”原则,选择灵活的教育方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切实发挥安全管理作用。

2.4 加大安全设备的投入力度

意识到煤矿井下无轨胶轮车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加大安全投入力度,主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严格管理胶轮车驾驶员,应做到持证上岗,参与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位,随时了解驾驶员的动态;其二,购买便携式车辆测速仪,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监测无轨胶轮车行驶状况,避免发生超速行驶现象;其三,在矿区内开展“安全胶轮车班组创建”活动,遵循煤矿安全管理考核标准,制定奖惩措施,提高员工参与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其四,强化外委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结合车辆的型号、巷道高度等,规范车辆运行,避免改装胶轮车的驾驶室或者擅自进入安全高度不足的巷道中施工;其五,完善胶轮车的装载管理,井口检车人员做好安全检查,避免发生车辆超载运输现象。

3 结语

总之,在现代化煤矿管理过程中,应该意识到无轨胶轮车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结合以往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增强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提高综合素质,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加大日常检修与维护力度,将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扼杀在萌芽阶段,实现人、机、环、管的协调发展,保障煤矿井下无轨胶轮车的安全运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目标。

参考文献:

[1]潘文超,周升举.特大型矿井防爆无轨胶轮车运输安全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11(7).

煤矿井下安全管理篇2

关键词:煤矿;井下几点;安全技术;管理

煤矿企业一般都是井下作业,面临的外部条件比较特殊,所以对于机电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井下作业大多采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有严格操作程序的机电设备。随着这些设备的投入和使用,如何按照要求进行操作,达到规定的操作标准?所以,必须要加强对井下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监督,力求安全生产、科学操作,减少失误的发生。那么,如何做好井下机电设备的安全技术管理呢?首要就是要找到存在的安全隐患,把控和监督好操作环节,与此同时还要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业务素质。文章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煤矿井下机电设备安全技术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煤矿企业的生产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而煤矿机电设备的使用种类也较为多样,相对而言,机电设备的技术安全管理就面临着多变的情况。具体来说,煤矿井下机电技术安全管理一般存在以下几个重要的问题:

第一,煤矿机电作业人员的素质不高。煤矿工作面临着特殊的环境,与此同时薪酬待遇一般不是太高,这就导致了对专业人员的吸引力不够,所以,煤矿企业招工难,进而导致相关技术人员的素质和专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由于煤矿企业对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引进,相应的也要求有专业的、素质高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指导。而在目前的煤矿企业生产中,作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这就给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是进行技术安全管理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第二,对相关的专业员工培训不够,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按照新的煤矿作业生产质量标准化标准的规定,矿井应有机电主管部门和专业化的管理小组,进行电缆、电气和小型电气的检查。但有相当多的矿井对这些不够重视,大量的压缩机电管理人员没有很好地协调组织意识。与此同时,按规定的17项基本的机电管理制度都没有很好地落实,相关的考核也不够严格。对于企业的工人没有很好地进行培训和学习指导,虽然大部分的企业成立了教育培训机构,但并没有得到良好的效益。一般的企业强调实践,轻视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导致员工的素质不高。

第三,机电设备使用不规范,而且没有及时进行更新。我国的大部分煤矿企业,有关的机械设备相对落后和陈旧,处于超负荷工作的状态。与此同时存在操作不规范,安全意识淡薄的问题。一些企业的负责人单方面追求经济效益,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不够重视,而且在矿井的机器设备上投入较少,没有及时进行设备更新,设备的维护和优化升级。而且一些煤矿主系统有设备上的技术问题,同时保护不到位、安全设施缺失。在煤矿的发展过程中一些煤矿企业没有安装相应的安全检测系统,一些采掘设备也比较老化,机械化的程度处于低水平的状态,这些因素大大制约了设备的安全运行,阻碍了煤矿企业的正常生产和运行。

第四,对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力度不够,处于低水平的状态。一般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设备管理混乱,对于井口的把关较松;在技术的管理手段上比较落后,管理方法效率低,而且对相关的技术档案和图纸资料保存的不够仔细,导致残缺;一些矿井在设备管理上不平衡。

二、加强煤矿井下机电技术安全管理的几点措施

第一,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技能。加强对在职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在培训的过程中首先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建立健全对相关技术人员的业务档案制度。对于新员工要进行导向培训,同时对引进的新技术和新设备要进行强化培训,从而提升员工的素质。与此同时,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树立员工之间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建立职称评估体系,培养业务骨干和专业化人才,同时提高他们的工资以及福利待遇。除特殊情况外,进行特殊工种作业的人员不能随意调换,要严格的进行考核然后发证,员工持证上岗。对不同的工种实施不同的培训方案。对于管理者来说,一般是监督检查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具备专业的知识,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监督和检查,避免,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和处置。

第二,严格机电管理体制。首先,煤矿要按照新的煤矿机电质量标准化标准建立相应的基础保障制度,同时在不同的部门之间根据实际情况变化不断进行完善,同时明确相关的权利和责任,进而实现最优化配置。在装备水平提高的同时,还要实行全面而细致的管理,对全矿区地所有设备按照型号进行分类、然后进行统一的编号并注册入账,同时设备管理人员应做到对设备的挂牌标名跟踪和管理,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储备系列化,而在使用上达到规范化的标准。

第三,强化机电设备安全监察与维护检修。井上下所使用的机电设备按照生产和区域要求落实具体放入责任人,强化检查责任,并加大对机电监察人员的考核力度。对存在隐患的设备要定时进行督察,保障安全生产。把质量考核体系审核工作引进机电管理、安全监察中去,建立机电隐患风险评估和动态检查整改机制。管理人员要保障检修时间,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

总之,进行矿井下机电设备安全技术的管理,一定要从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素质。良好的安全生产机制是矿产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安全生产时刻不能松懈。

参考文献:

1、王娟.浅析煤矿机电事故的原因和对应的措施[J].科技信息,2008(26).

2、王静波.煤矿安全生产与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J].煤矿全,2007(4).

3、安向东,李春广.机电现代化与煤矿安全生产[J].中国安全科学报,2007(4).

煤矿井下安全管理篇3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工作环境恶劣,空间狭小,通常为保证生产安全需安装防爆电气设备。防爆电气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因环境条件、使用方法及设备自身质量问题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各类机械磨损、材料老化等问题,对其防爆性能产生影响,从而埋下事故隐患,因此,加强煤矿井下防爆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尤为重要。

【关键词】

煤矿;井下;防爆电器设备;安全管理

引言

由于煤矿井下环境比较恶劣,对煤矿防爆电气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就成为煤矿设备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煤矿井下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易燃易爆气体和固体,这对煤矿井下的大多数的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下面就如何加强煤矿井下防爆电气设备安全管理,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谈谈自己的若干建议,以供同领域者研究者参考。

一、加强煤矿井下使用防爆电气设备的意义

煤矿井下各类电气设备,对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以后,保证其在一定的爆炸危险场所使用,实现安全供用电,那么这种电气设备通称为防爆电气设备。为了防止井下瓦斯煤尘发生爆炸事故,一方面要限制它们在空气中的含量,另一方面,要杜绝一切能够点燃矿井瓦斯煤尘造成爆炸的点火源和危险温度。煤矿井下可能引起瓦斯煤尘爆炸的火源由:电气设备的电火花、违章放炮产生的火焰、机械撞击和摩擦产生的火花、矿灯故障产生的火花、架线电机车或电缆破坏产生的电弧以及煤炭自燃、吸烟、明火等。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或故障状态下可能出现火花、电弧、热表面和灼热颗粒等,它们都具有一定能量,可以成为点燃矿井瓦斯煤尘的点火源。由此可见,加强煤矿井下防爆电气设备安全管理意义重大。

二、煤矿井下电气设备防爆主要方式

一般电气设备防爆主要方式包括三个方面:其一,选择隔爆外壳,把电气元器件装在不传爆外壳中,将爆炸范围控制在内部,通常井下高低压开关设备、电动机等设备会采用隔爆外壳进行防爆;其二,增安,即针对电气设备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发生设备过热、电火花及电弧现象等,比如提高绝缘强度、对最小电气间隙做出规定、限制表面温度升高等,一般情况下,电动机、变压器及照明灯等会选择该措施;其三,本质安全电路,所谓本安电路是指即使电路外露其所产生的火花也不会点燃瓦斯及煤尘,当然这类电路的电压值、电流值均相对较小,所以只能应用于通讯设备、仪表设备及自动控制系统等;其四,超前切断电源,该防爆措施是利用瓦斯、煤尘从接触火源到引发爆炸之间的时间差的特点,使电气设备在正常和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热源或电火花在没引爆瓦斯、煤尘之前切断电源达到防爆目的。

三、强化煤矿井下防爆电器设备安全管理的若干建议

(一)严把井下电气设备防爆关

第一,严把检修关。隔爆电气设备检修后,要保证台台合格、台台防爆。每台设备上井后,都解体检查,更换易损器件,防爆面经打磨后磷化、涂油,外壳如有变形,则要整形,并在外部涂上防锈漆,内腔涂耐弧漆;测定各防爆面间隙、隔爆面有效长度和各隔爆面参数;更换有裂纹的接线柱;操作、吸合机构要灵活可靠等等。第二,严把验收关。对检修后电气设备的验收,由技术员、防爆检查员共同负责,再次通电试验,测定隔爆技术参数,做好验收记录,新设备或外委大修设备到矿,由机电部组织相关使用单位,共同验收入库,登账建卡。第三,严把入井关。电气设备下井前再次通电试验,必须凭“防爆电气设备验收入井登记表”和“防爆合格标志”签发入井合格证。设备管理人员要定期、不定期的检查设备“入井合格证”。

(二)强化防爆电气设备供电可靠性

一方面,每年要对地面变电所、井下变电所进行用电负荷统计,一旦相关参数发生变化,则要对短路电流进行重新核算,以保证继电保护计算、整定及试验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另一方面,一级负荷要采用双回路供电,即两个独立电源,以保证连续供电,一级负荷主要针对供电突然中断会导致设备严重损毁的、对人员生命产生威胁的、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负荷;二级负荷通常设一回路专用供电线路,条件允许也可以设置两回路供电,二级负荷主要指会由于停电而带来较大经济损失的负荷,比如生产系统中的主要设备等;三级负荷通常采用单回路供电线路即可。同时,井下供电系统中坚决杜绝“明接头”的现象,以保证电网对地绝缘良好。

(三)科学设置井下装置机械连锁

这是煤矿井下电器开关主要的连锁手段,对煤矿井下正常运行时产生火花或电弧的电气设备必须设有连锁装置,即电源接通时壳盖不能打开,壳盖打开后电源不能接通。连锁机构靠移动门盖的电气连锁,需注意连锁动作时不能破坏其防爆性能。考虑到煤矿紧急情况可能发生事故的原因,曾经因有拉隔离开关引起电弧烧穿隔爆外壳引爆瓦斯事例,因此,防爆电气产品标准中对隔离开关有分断1倍到6倍额定电流的要求。

(四)建立健全相关监督检查机制

煤矿井下供电,不但要做到设备本身零部件完好无缺,而且要注重对各种安全保护装置的检查和管理,如检漏继电器、低压馈电开关等,要确保其性能良好,始终处于“待命”状态。其一,检漏继电器坚持每天近试一次,半月远试一次。其二,对运行中的馈电开关每月三次全面检查定值,核对保护系数。升井检修时校准过流整定值,并重新标上刻度。其三,煤电钻综保坚持每班做一次接地试验。该装置一次熔丝额定值不超过10A,二次不超过15A,煤电钻配用电缆必须采用截面不低于4mm2、长度不大于一百米的椽套电缆,并在煤电钻一端安装小链和卡兰,避免因外力将橡套拔出造成“羊尾巴”。其四,定期检查和试验风电闭锁装置。

四、结束语

一直以来,电气设备防爆的安全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占据显著地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我们煤矿生产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煤矿井下防爆电器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以提升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参考文献:

煤矿井下安全管理篇4

关键词:煤矿企业,机电管理,安全生产

 

0.前言

由于煤矿企业井下生产的特殊环境,对电气设备的使用运行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随着机电设备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煤矿企业对本质安全型防爆电气设备的全面投入使用,加强机电管理刻不容缓。特别是机电管理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工作能力,管理监察力度,以及对电气设备使用与维修的管理作为机电管理体系中的重中之重,需要我们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1.机电管理及技术人员的培养

煤矿机电专业具有专业性强,所涉及的知识面广泛,工种复杂,人员分散等特点。而煤矿机电专业又普遍存在着技术人员业务水平普遍不高,工作能力普遍很差,高素质人才缺乏等问题,这就要求煤矿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机电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为实现机电管理上水平奠定人才基础。

我国的煤炭企业正向着高产、高效、高安全的目标大踏步的前进着,在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同时,积极培养优秀的机电技术管理人才已经成为企业当务之急的任务。坚持每年从高校招聘一批机电专业的高素质人才,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同时从各级区(队)中再提拔一批年轻的技术管理人才进行集中的机电技术培训。在培训形式上打破以往的单纯进行理论学习的方式,坚持现场操作、案例分析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循序渐进的学习。在一个阶段培训结束后应对培训人员进行系统考核,检验培训人员一个阶段的学习成果,并对表现突出的培训人员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奖励,从而激发大家学习实践的积极性。

2.健全机电管理组织

要求井下的每台机电设备、每根电缆、每件五小电器都有相应的机电管理专职人员分别负责管理。分工明确,没有互相推托、互相扯皮的现象。同时,对机电管理人员给予一定的权利,对参加移交设备的单位有提出建议和制止移交的权利,对设备使用情况有提出奖罚意见的权利等。在加强专业管理的同时,还需健全群管组织。落实采掘机电管理人员责任制,做到专管与群管相结合,各种管理人员遍布井下各个工作场所,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形成以机电矿长、机电副总、科长、工程师、技术员、采掘机电队长、维护班长为骨干的考核监督体系。

3.加强机电监察及现场管理检查力度

机电专业管理人员对运行中的机电设备、电缆和小型电器进行定期循环检查,对安全保护装置每周至少全面检查两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除现场通知该单位维护人员解决外,待检查人员升井后,以“安全隐患和问题整改落实处理通知单”的形式下发至问题单位。。如失爆、明接头、设备接地不完整、设备保护功能不灵敏等重大问题,责令立即整改并处以一定金额的罚款。检查后按要求填写检查记录,并存档。

每月组织3次不定期机电设备完好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防爆设备的失爆、三大保护、五小电器,电缆和现场卫生、以及电缆、信号线的吊挂情况等,并把检查结果的好坏同区队管理者的经济利益挂钩。

对井下电器设备的安全保护进行定期全面的检查。如移动变电站、低压馈电开关、照明信号和煤电钻综保的检漏试验,各移动变电站的定期远方漏电试验,接地电阻测试,井下开关保护插件测试,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等需按规定检查,做好检查试验记录,并存档。

4.电气设备的检修与管理

近年来,受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劲拉动以及煤炭作为我国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的战略地位的影响,煤炭需求一直呈递增趋势。利益驱使,使部分煤炭企业一味的追求高产,井下设备超负荷运转,加之井下潮湿环境的影响导致了机电设备的加速老化,缩短了机电设备使用年限,增加了机电设备事故发生率。

作为矿山机电人员,要严把机电设备的投入、运行、检修与更换。电气设备入井前,必须由技术员和防爆检查员开盖验收,进行开气运行试验,确保设备内部器件及防爆外壳达到入井规定标准,由防爆检查员签发“入井合格证”及“设备完好标示牌”后方可入井。对于井下使用中的电气设备,必须由使用单位设专人对其规格、型号、数量、使用地点及使用状态等进行跟踪检查。

加强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及定期检修工作,定期对机电设备保护功能和接地保护进行测试,坚持开展大型设备的故障诊断和预测预报工作。机电运输设施检修要制定计划和措施,明确检修任务和范围,详细记录检修内容、规格质量及检修人员等内容,并指定专人或质量检查员负责检查验收。在拆装井下大型机电设备时,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明确规定拆装工艺、运送方式、搬运线路和设备等内容,安排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挥,确保安全。同时充分利用每年的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节日对大型设备进行预防性停产检修,及时消除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无法处理的设备隐患。

5.健全机电安全技术规章制度

制度是一种约束机制,是指导职工如何开展工作的尺度,只有制度完善、管理到位,才能保障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而煤矿机电技术安全管理制度,供电安全管理及标准化运作,安全生产责任制都是煤矿企业最基本的机电安全管理制度,是企业所有机电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因此,我们必须努力让制度深入人心,用制度管理人员,指导人员正常工作。强化制度的重要性、严谨性、实用性对企业抓好机电安全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6.结论

机电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我们的高度重视与共同努力。提高机电战线从领导干部到电气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个人素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全面落实并严格执行各项机电管理工作。加强井下电气设备和流动设备的管理,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推进机电技术创新和升级,为煤矿企业的振兴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煤矿井下安全管理篇5

关键词:煤矿企业,机电管理,安全生产

 

0.前言

由于煤矿企业井下生产的特殊环境,对电气设备的使用运行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随着机电设备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煤矿企业对本质安全型防爆电气设备的全面投入使用,加强机电管理刻不容缓。特别是机电管理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工作能力,管理监察力度,以及对电气设备使用与维修的管理作为机电管理体系中的重中之重,需要我们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1.机电管理及技术人员的培养

煤矿机电专业具有专业性强,所涉及的知识面广泛,工种复杂,人员分散等特点。而煤矿机电专业又普遍存在着技术人员业务水平普遍不高,工作能力普遍很差,高素质人才缺乏等问题,这就要求煤矿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机电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为实现机电管理上水平奠定人才基础。

我国的煤炭企业正向着高产、高效、高安全的目标大踏步的前进着,在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同时,积极培养优秀的机电技术管理人才已经成为企业当务之急的任务。坚持每年从高校招聘一批机电专业的高素质人才,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同时从各级区(队)中再提拔一批年轻的技术管理人才进行集中的机电技术培训。在培训形式上打破以往的单纯进行理论学习的方式,坚持现场操作、案例分析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循序渐进的学习。在一个阶段培训结束后应对培训人员进行系统考核,检验培训人员一个阶段的学习成果,并对表现突出的培训人员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奖励,从而激发大家学习实践的积极性。

2.健全机电管理组织

要求井下的每台机电设备、每根电缆、每件五小电器都有相应的机电管理专职人员分别负责管理。分工明确,没有互相推托、互相扯皮的现象。同时,对机电管理人员给予一定的权利,对参加移交设备的单位有提出建议和制止移交的权利,对设备使用情况有提出奖罚意见的权利等。在加强专业管理的同时,还需健全群管组织。落实采掘机电管理人员责任制,做到专管与群管相结合,各种管理人员遍布井下各个工作场所,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形成以机电矿长、机电副总、科长、工程师、技术员、采掘机电队长、维护班长为骨干的考核监督体系。

3.加强机电监察及现场管理检查力度

机电专业管理人员对运行中的机电设备、电缆和小型电器进行定期循环检查,对安全保护装置每周至少全面检查两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除现场通知该单位维护人员解决外,待检查人员升井后,以“安全隐患和问题整改落实处理通知单”的形式下发至问题单位。。如失爆、明接头、设备接地不完整、设备保护功能不灵敏等重大问题,责令立即整改并处以一定金额的罚款。检查后按要求填写检查记录,并存档。

每月组织3次不定期机电设备完好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防爆设备的失爆、三大保护、五小电器,电缆和现场卫生、以及电缆、信号线的吊挂情况等,并把检查结果的好坏同区队管理者的经济利益挂钩。

对井下电器设备的安全保护进行定期全面的检查。如移动变电站、低压馈电开关、照明信号和煤电钻综保的检漏试验,各移动变电站的定期远方漏电试验,接地电阻测试,井下开关保护插件测试,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等需按规定检查,做好检查试验记录,并存档。

4.电气设备的检修与管理

近年来,受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劲拉动以及煤炭作为我国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的战略地位的影响,煤炭需求一直呈递增趋势。利益驱使,使部分煤炭企业一味的追求高产,井下设备超负荷运转,加之井下潮湿环境的影响导致了机电设备的加速老化,缩短了机电设备使用年限,增加了机电设备事故发生率。

作为矿山机电人员,要严把机电设备的投入、运行、检修与更换。电气设备入井前,必须由技术员和防爆检查员开盖验收,进行开气运行试验,确保设备内部器件及防爆外壳达到入井规定标准,由防爆检查员签发“入井合格证”及“设备完好标示牌”后方可入井。对于井下使用中的电气设备,必须由使用单位设专人对其规格、型号、数量、使用地点及使用状态等进行跟踪检查。

加强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及定期检修工作,定期对机电设备保护功能和接地保护进行测试,坚持开展大型设备的故障诊断和预测预报工作。机电运输设施检修要制定计划和措施,明确检修任务和范围,详细记录检修内容、规格质量及检修人员等内容,并指定专人或质量检查员负责检查验收。在拆装井下大型机电设备时,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明确规定拆装工艺、运送方式、搬运线路和设备等内容,安排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挥,确保安全。同时充分利用每年的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节日对大型设备进行预防性停产检修,及时消除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无法处理的设备隐患。

5.健全机电安全技术规章制度

制度是一种约束机制,是指导职工如何开展工作的尺度,只有制度完善、管理到位,才能保障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而煤矿机电技术安全管理制度,供电安全管理及标准化运作,安全生产责任制都是煤矿企业最基本的机电安全管理制度,是企业所有机电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因此,我们必须努力让制度深入人心,用制度管理人员,指导人员正常工作。强化制度的重要性、严谨性、实用性对企业抓好机电安全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6.结论

机电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我们的高度重视与共同努力。提高机电战线从领导干部到电气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个人素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全面落实并严格执行各项机电管理工作。加强井下电气设备和流动设备的管理,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推进机电技术创新和升级,为煤矿企业的振兴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煤矿井下安全管理篇6

【关键词】煤矿;井下运输;安全管理

1 煤矿井下运输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1.1 管理制度无法贯彻落实

在煤矿斜巷运输过程中,按照规定绞车应安置安全设备并编制严格的管理机制,但是为了省事却不用。矿车串挂应当具有严格的规定,可是依然有车辆超挂,再加上监督检查力度不够,造成煤矿运输事故频繁发生。如在绞车坡用矿车提升或下送材料时,由于钢丝绳严重存在着锈蚀并且超过了断丝规定、把钩工没有认真负责、矿车连接销子没有插上,绞车坡安全梯不起作用等这些都是发生碰坏设备、撞伤人员的因素。

1.2 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煤矿工作人员没有树立牢固的安全防范意识,安全管理思想淡薄,重视生产、轻视安全,具有十分严重的侥幸心理,并且时常违反操作规程进行作业。某煤矿准备区域的斜巷安排一部分工作人员运输材料并且在此实施钉道。在没有撤离巷中工作人员的情况下,利用绞车拖拽小绞车的滚筒,当拉紧小绞车的钢丝绳时出现了崩倒,令木支架产生了垮顶,3名工作人员被埋,经过现场实施的抢救,依然造成死亡1 人、重伤和轻伤分别1人,这属于一起典型的重视生产、轻视安全、违规作业的事故。某煤矿的运输区域,1名员工在绞车道主井上寻找矿车轮对时,随车蹬钩上堤,利用人车刮线产生信号联系绞车司机采取紧急刹车的方式,对绞车道上掉落的矿车轮对进行处理。因为在斜巷水平交岔口位置的信号线是长度为42m 的皮线电缆,在这个位置正好出现了矿车轮对,该员工看到后速刮线之后告知绞车司机采取停车措施,可是并没有及时停车,串车迅速上堤碰撞矿车轮后发生翻到,绞车司机察觉突然增大的绞车负荷之后及时采取停车,可是为时已晚,翻倒后的矿车将该名员工的胸部与腹腔撞伤致其死亡。分析原因,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淡薄,违反规定进行作业,贪图省事,冒着生命危险蛮干,存在着侥幸心理。

1.3 特种作业人员业务水平低

特种作业人员大都是经过当地劳动部门或供电部门专业培训取得操作合格证后作业者,对他们的工种不宜随意予以变动。但是,矿山某些技术性工种,有些企业领导不去考虑学识水平,不讲究用工要求,而是当作好工种,并通过人情关系把一些不合格的人员充塞进去,加之一些人员不钻研技术业务,违章违纪现象比较突出。另外,临时性工作调整时安全培训工作没有及时到位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1.4 安全基础工作薄弱,安全可靠性差

一是安全投入不足,考核不严,运输标准化工作难以到位;二是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不够,职工都在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状态下工作,有的岗位还打破了8小时工作制做连班,要抽出人员进行脱产培训的确很难。因业务培训难以组织或组织的成效不大,从而使工人不能得到很好的培训,技术素质得不到提高。

1.5 违规操作与盲目指挥

煤矿在绞车坡运行时,要严格实行“开车不行人,行人不开车”的制度,如在绞车坡运行时,队长违章进行操作指挥,安排1 名没有进行岗位培训,缺少操作小绞车司机资格证的员工开绞车,该员工又违规操作,另一员工在前方挂空矿车,凭借矿车的自重下矿车,自己也紧随前面矿车而下,并且一次挂3辆矿车(规定最多两辆),造成途中矿车掉道,该员工缺乏工作经验,站立角度又不正确,矿车在下滑过程中横转被挤伤。

2 做好井下安全管理的措施

2.1 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

对待安全生产以及各项煤矿工作,重点强调安全,一切工作都将安全放在首位。同时煤矿各级领导者要将安全生产作为大事进行管理。目前很多煤矿的生产环节大都设置承包岗位模式,承包人为了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通常忽略了安全防范工作,设备一般带病工作,违反了有关的操作规定,更加无法保障安全生产。因此,安全工作不能松懈,同时还要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全面调整各个生产部分,统一部署安全管理目标,时刻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

2.2 加强设备的技术管理,定期检查、检修各环节设备

(1)使用合格的达到规定安全系数的钢丝绳,定期检查钢丝绳的磨损、锈蚀、断丝情况,不符合要求及时更换。(2)斜巷使用的矿车连接环、链和插销等,必须执行下列规定:批量生产的,必须做抽样拉断试验,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初次使用前和使用后每隔2年,必须逐个以2倍于其最大静荷重的拉力进行试验,发现裂纹或永久伸长量超过0.2%时,不得使用。(3)矿车与矿车之间的连接装置、矿车与钢丝绳之间的连接,都必须使用防脱装置。(4)提升机制动装置要灵活可靠,司机操作停放车时,要注意防止发生松绳冲击事故。(5)倾斜井巷阻车设施、声光信号要确保安全准确可靠,并操作正确。

2.3 加强特殊工种的管理

煤矿运输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各个岗位工种都不要出现照顾身份,因为这些岗位需要专业技术、思想端正的工人担当,同时对临时用工加强安全监管,尽可能不雇佣或者少雇佣临时工人。特殊岗位员工不可以随意进行更换,要严格实施考核并且发放证书,持证上岗。

2.4 积极组织安全教育培训

利用各种途径教育引导员工,说明事故产生的严重危害性,避免出现侥幸心理,加强安全教育。利用典型煤矿运输事故案例教育员工,定期为员工开放展览典型事故案例室,通过形象的事故典型案例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使员工深刻认识到“三违”产生的危害,增强员工防范事故风险的意识。

2.5 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

煤矿安全的重要前提就是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经过大量实践表明,只有对煤矿质量标准化投入大的矿井,才能够获得较大的产出效益,也有力地推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要将这项工作当成经常性的工作来抓,要从静态化的达标逐渐转变为动态化的达标,从重视结果转变为重视过程,充分实现煤矿生产整体过程的达标。

2.6 加强安全工作力度,向管理要安全

实践证明,要抓好安全工作,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失去了监督作用,必然助长麻痹侥幸、违章蛮干的现象。监督不到位或流于形式,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现场安监人员的作用同时,必须坚持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人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人的安全职责。另外,采取安全资金激励机制,通过经济杠杆,严格考核,兑现奖惩,从而促进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3 结束语

我们国家的煤矿运输工作总体形式非常不错,其伤亡人数也在减少,总体的安全状态也在不断的变好。不过该项运输相关的安全活动并不是非常的有序,由于违规而导致的安全事项非常多,特别是跑车现象时常的出现。为了确保运输工作的稳定性,就要积极的做好监督管控工作,特别是跑车问题。只有开展好该项活动,才可以切实的确保井下活动能够顺畅有序的开展,降低问题的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张鹤霄.煤矿井下倾斜井巷运输事故的原因及预防[J].煤炭技术,2011(4).

[2]孙继平.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1(1).

煤矿井下安全管理篇7

关键词:RFID技术 煤矿生产 安全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D6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c)-0017-01

当前我国的煤矿安全问题一直不太乐观,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重大危险源事故,一旦发生事故就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逐渐受到关注,应用于煤矿井下安全管理系统中能够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本文主要分析RFID技术在煤矿井下安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1 RFID技术工作原理

RFID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指利用无线射频传输技术来检索和存储数据的过程,当前在工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系统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RFID技术由阅读器、电子标签等部分组成,自动识别被识别的对象,电子标签利用耦合原件与阅读器进行射频信号的结合,依照时间的顺序完成能量和数据的交换。RFID技术在应用中主要依靠能量的转变而实现数据的交换,RFID技术在应用中所需要的能量依靠阅读器提供。在射频识别领域范围内,阅读器被激活后与电子标签相互作用,完成数据的转移工作。若是阅读器具有多种标签识别功能,就能采用阅读器先发方式,进行同步阅读。在隔离多个电子标签时,仅留下一个阅读器,通信完成后,下一个标签开展通信。

2 RFID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特点

很多的煤矿井都在地下500m以下,面临非常严峻的安全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安全生产水平,采用RFID技术能够提高安全管理效果。在采用RFID技术中需要采用现场总线连接方式,阅读器与操作后台的间距可以调节到2000m以上,在生产过程中,井下平台的阅读器能够通过后台操作实现。应用RFID技术在巷道中安装射频标签,能够比较方便管理人员、巷道等。煤矿井下工作环境非常复杂,应用RFID技术能够快速识别卡片,满足井下作业的要求。

3 RFID技术在煤矿井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在煤矿井下安全管理中应用RFID技术,建立比较完整的系统,实现井下安全管理的信息化。系统设计包括硬件配置和软件配置两部分,硬件系统设计主要实现信息的采集和识别工作,软件主要完成信息采集、加工和传输等。基于RFID技术的安全管理系统软件实现信息读取、接受程度等,采用VC开发,能够实现数据统计、人员物资活动等能够实现井下人员物资的跟踪和管理。

3.1 煤矿井下人员安全管理

在煤矿井下人员安全管理中主要内容包括卡片和阅读器的管理、作业计划管理及出入管理,煤矿井下作业中,卡片管理主要是把电子卡片贴在安全帽上,经过计算机软件来进行检测,只有满足相应的条件才能进入到巷道职工。依照煤矿的实际工作情况,可以分为临时工和长期工作人员,临时工主要是参观人员、检查人员流动性比较大,为满足不同人员工作需求,同样将卡片分为临时卡和职工卡,根据不同职工信息限定相应的管理权限,把这些信息录入计算机形成电子编号,保证能够及时的处理数据,也能实现数据的查询工作。临时卡上所包括的信息比较全面,所具有的信息也是随着工作需求而发生变化,作用时间比较短暂,能够多次使用。为满足临时卡的工作需求,在计算机系统中设置临时卡的管理工作,能够通过查询形成报表。

煤矿井下安全管理中管理阅读器主要是实现煤矿采掘面和煤矿巷道阅读器的管理,在管理中系统设计中,详细记录管理阅读器的重要信息、采掘面数目等,能够实现信息的修改和查询。在对巷道的编号进行编码中依照大小号编写,在计算机系统中录入工作人员的信息之后,系统能够自动生成相应的编号,根据这些编码规则得到更加详细的巷道信息。采掘面阅读器的信息与采掘面息息相关,在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自动生成采掘面编号,形成有序的目录。

在作业计划管理中,采掘面信息有很多,计算机管理人员换需要合理的安排这些信息,通过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确定工作需要确定的作业人数,依照煤矿的具体工作调整相应的工种,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工作人员,进而安排相应的工作人员开展工作。依照人员的参数设置,计算新的计划需要的工种人数,在生成新的人员信息后,计算机管理人员需要认真核查项目内容,根据煤矿具体工作的调整改变工种,提高工作和管理效率。在该系统的设计中,还设计了相应的筛选功能,能够限制工作人员的权利。工作人员在出入时利用RFID技术进行识别,通过阅读器分析卡片上的信息,分析工作人员的具体权限,符合工作需求,宣传门会自动开启,若是不符合就会限制出入权限。

3.2 物资管理设计

这个功能或者说是环节的设计主要是针对一些比较特殊的巷道,主要是专对个别特殊人员和巷道。如针对富含金属矿元素的煤矿,要求具有特殊权限的人员开采富含矿元素的区域,在安全管理系统中,只有正确的卡信号才能被系统处理,进而到巷道中,不合法人员不被允许进入。

在安全物资管理中在RFID技术的帮助下,在物资中安装射频标签,密切观察井下物资的流动范围,安全物资管理对象主要是中度危险位子,如比较危险的炸药、易燃烧品等。还可以把RFID技术应用到人员定位管理中,通过电子标签判断具体的信息,计算机系统能够全部显示某个区域的人员信息,一旦发生意外,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判断出事地点,进而进行营救。

3.3 安全生产监控系统

结合RFID技术和计算机系统,建立井上中心控制系统,实现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在安全生产监控系统主要包括考勤管理功能、报表功能、人员无线寻呼功能等,人员下井采用考勤定位技术,保证读卡信息的准确定,实时记录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情况,并生成报表,实时查询计算机的数据,随时查询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报表功能主要是吸纳不同类型的报表,满足工作需求。在人员定位识别卡上安装报警等,一旦出现呼叫信号,立刻进行营救。人员无线寻呼功能能够实现个人呼救和乘组呼叫。在煤矿井下出现紧急情况是能够用识别卡发送呼救信号,安全监控管理主要是获取工作人员的运动轨迹,保证人员的安全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该文主要分析RFID技术在煤矿井下安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当前RFID技术在煤矿井下管理工作中受到重视,并逐渐开始实现井下人员安全管理、物资管理等,该文对RFID技术应用分析比较浅显,在安全生产监控系统中还需要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徐广伟.RFID在煤矿系统中的应用[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0.

[2] 陆月然,梁碧珍.基于RFID技术的煤矿井下安全管理系统研究[J].煤炭技术,2014(3):22-24.

煤矿井下安全管理篇8

关键词:煤矿生产;皮带运输机;安全管理

皮带运输机是煤矿企业生产中一种重要的设备,皮带运输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直接影响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在传统的皮带运输系统管理工作中,主要是依靠现场的工作人员进行人工控制,如果存在疏忽就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人工检测和控制的结果经常出现误差,在这种情况下,皮带运输系统的安全管理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1.煤矿井下皮带运输机

我国煤矿井下皮带运输机自上世纪80年开始得到快速发展,在技术领域和新产品的开发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当前,煤矿企业生产中常用的皮带运输机如顺槽可伸缩式皮带运输机、大倾角长距离皮带运输机等等,这些运输机械的运用为煤矿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如今,我国在煤矿井下皮带运输系统的元件和成套设备方面的技术都日渐成熟,而且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也日渐广泛。

2.煤矿井下皮带运输系统安全管理的薄弱之处

2.1 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从目前煤矿企业对井下皮带运输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领导者和工人对于皮带运输系统的安全管理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麻痹大意,安全生产的理念并没有完全渗透到煤矿企业的生产工作中,甚至个别煤矿生产环节中存在违反规程操作的行为,意识上的淡薄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

2.2 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安全管理意识不强,导致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有的煤矿企业没有制定关于井下皮带运输系统安全管理的制度,有的企业虽然构建了相应的制度,但是却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安全管理制度流于形式,人员工作松散,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无法确定相关的责任人,明确责任划分,造成安全管理的混乱。

2.3 操作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井下皮带运输系统的操作人员文化程度有限,很多人员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和考核就进入到工作岗位,设备操作技术不熟练,相关理论知识匮乏;皮带司机在上岗前也缺乏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种种原因使得井下皮带运输系统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2.4 设备老化问题严重

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煤矿企业在井下皮带运输设备的更新速度方面都较慢,很多已经超过服役期的设备仍然在在生产线上作业;对于现有的设备缺乏定期的保养与维护,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3.加强煤矿井下皮带运输系统安全管理的策略

3.1 强化皮带运输系统安全管理意识

要不断提升煤矿井下皮带运输系统的安全管理的效率,必须要从意识上进行强化。首先作为管理者,要加强自身对于皮带运输系统安全管理的认识,并且给予足够的重视,从制度建设、人员配备等方面都进行严格管理,才能促进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其次,要加强对皮带运输系统操作人员的培训,在煤矿企业内部建立起有效的培训机制,为员工提供更多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使他们熟练掌握机械设备操作技术的同时,也形成相应的理论体系,所有人员都要经过培训考核才能上岗,尤其是皮带司机,要给予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才能保证皮带运输系统的安全运行。

3.2 加强质量标准化制度管理

制度的完善是促进安全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依据,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永恒的主题,也是实现煤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基础,因此,要加强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一方面,加强对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管理制度的建设,比如实行承包制,定人、定机,明确岗位职责,并且形成书面记录。同时,要促进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标准化制度建设,完善用工制度,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

3.3 加强设备与元件的维护和保养

陈旧的设备是影响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所以必须要加强煤矿井下皮带运输系统设备和元件的定期维护与更新。针对处在服役期的设备和元件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检查,做好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将皮带运输系统中以耦合器为介质的设备进行适当的淘汰,保证皮带运输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3.4 加强皮带运输系统集中监控

井下皮带运输系统是煤矿企业生产作业过程中发生事故较多的系统,如皮带着火、粉尘爆炸等等,事故的发生除了客观因素的存在,与皮带运输系统的运行缺乏有效监控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皮带运输系统的集中监控。通过井下运输系统控制机制,对其运行状态进行实时检测,发现异常情况可以及时处理,预防事故的发生与恶化;对皮带运输系统的温度、防火装置、防尘装置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减少运行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另外,对于皮带运输系统中的电机运转情况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对实时电流进行严密监测,避免系统超负荷运行,可以有效的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井下皮带运输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对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煤矿企业要从强化皮带运输系统安全管理意识、加强质量标准化制度管理、加强设备与元件的维护和保养、加强皮带运输系统集中监控等几个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皮带运输系统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性,促进煤矿企业生产效益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君.皮带机水平拐弯力学分析及应用[J].科技风.2012(11)

[2]张全喜.大倾角巷道皮带运输防跑煤矸装置的研制与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3(21)

[3]赵鹏.基于PLC技术的煤矿皮带运输系统的控制改造[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0)

[4]梁永康.煤矿皮带运输的故障与事故处理[J].科技信息.2012(08)

[5]段成军.煤矿皮带运输系统中PLC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13(17)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