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西文化差异体现8篇

时间:2023-10-17 09:34:39

中西文化差异体现

中西文化差异体现篇1

关键词:喜宴 文化模式差异 中西文化

电影作为一门文化艺术,其意义在于体现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价值观、道德观与文化观。优秀的影视作品是对现实社会和生活的概括与总结,是对生活中有代表意义的人物和事件的加工和演绎。1993年的《喜宴》可以说是华裔导演李安的代表作品之一,它荣获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第30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李安用一场《喜宴》,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外文化差异的冲突和融合。

一、传统保守的文化特征和多元开放的文化特征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这一地区三面接陆地一面靠海。由于地理环境的封闭性,中国人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不愿与外界打交道,所以中国文化始终保持着一种自我独立的状态。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就是对人谦恭、办事小心、遇事忍让、表达含蓄等。

而作为西方文化源头的希腊与古罗马地处半岛之上,那里海上交通发达,海上贸易繁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开放的海洋性地理环境使西方人形成了外向好动、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富有冒险精神的性格特征。古希腊哲人赫拉克里克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形象地诠释了西方人的这种“海洋型”文化。

对待同性恋的态度是中西文化特征的差异在《喜宴》中最突出的表现。影片男主人公高伟同是个在美国纽约做房地产生意的台湾人,事业有成、收入可观,他的同性恋身份并没有对他的事业和生活造成太大影响。然而,如果高伟同以同性恋身份生活在中国,即使他有出类拔萃的能力和高人一等的学历,他也只会被主流社会认为是异类,受到排斥,很难获得平静的生活和事业的发展。

二、集体主义价值观和个人主义价值观

中西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体现在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中国人主张的集体主义体现在:个人从属于社会,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团、民族、阶级和国家的利益。中国的集体主义在家庭范畴上的体现就是“孝道”。几千年来,儒家的孝文化就指导着中国人的思想准则和行为规范。

在家庭范围内,孝道体现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孝敬老人,顺从老人的意志,满足老人的要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中国人一直秉承的孝道传统。《喜宴》一片中,高伟同的父亲病重之时最大的遗憾就是儿子没结婚生子。高伟同骨子里根深蒂固的孝道观念使他无法让老父亲带着遗憾离开这个世界。因此他接受了同性恋伴侣赛门的提议,和从上海到美国求学的女孩顾威威假结婚。他的初衷就是安抚病重的老父,缓解家庭的矛盾,实践中国的孝道传统。

个人主义是西方价值观的出发点和核心。西方人将个人的地位视为至高无上,他们倡导的个人主义主要体现在: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和个人发展,不受社会、政治团体和宗教的约束,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个人价值高于群体的价值,是群体价值的源泉。

在个人主义这一西方核心价值观指导下,更加独立和自由,非常重视个人的感受,较少受到纪律的约束与束缚。因此,西方的个人主义及家庭价值观都使同性恋具有更多自我选择的机会和更宽阔的生活空间,在美国同性恋者不会像高伟同那样受到来自父母的巨大压力,这也是赛门能够较为自由地选择同性恋生活的原因。

三、重“情”重“礼”的文化习俗和“短期”和“简约”的文化习俗

文化习俗是指一个民族在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等方面的特点。而电影是文化的载体,必然被刻上文化传统的烙印。

中西方历史发展的过程完全不同。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长期的农业经济导致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乡土情怀。中国人非常重视自己的家族,普遍存在着落叶归根的习俗,国外的侨民都想方设法回家乡“寻根”。同样,中国人在国外遇到一个同乡,会很激动,因此很多同乡会应运而生,正所谓“他乡遇故知”。

西方国家的人在这方面就很淡漠,他们没有经历十分漫长的封建社会,不必遵循严密的宗法,为了眼前利益可以暂时抛弃传统文化,这在文化习俗上也体现得十分明显。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盛行着“人人生而平等”的核心思想,反对繁文缛节。

《喜宴》还从婚礼的角度反映了中西方文化习俗的差异。中国人认为婚礼的隆重性和婚姻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在中国,领了结婚证并不是真正的结婚,摆了酒席才算结婚。喜宴当晚,家长离开后,年轻的宾客们把伟同和威威送入“洞房”,之后便逼迫新人盖着被子所有衣裤后才一哄而散。结果使得双双喝醉了的伟同和威威在一起发生了性关系,以致有了威威日后的怀孕。相反,西方人并不看重形式,他们习惯了双方在宗教和法律面前进行宣誓以表示对彼此感情的认真和精神上的相互忠诚,这就是在美国生活多年的伟同选择和威威领证结婚的原因。

四、结论与启示

在这场《喜宴》中,李安导演将一个中国家庭的故事放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背景下,通过一场闹剧展现了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思想的碰撞。然而,中西方的这种矛盾和冲突并不是完全不能调和的,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中国的“中庸之道”。影片结尾送别伟同父母后,伟同、赛门、郭威威三人百感交集地拥抱在一起这整个片子画上了喜剧性的句号。也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中庸之道是解决不同文化间冲突的最好工具。对于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和冲突,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和而不同”,只有接纳不同于自己的思想,才能做到与之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辜正坤. 中西文化比较导论. [A].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中西文化差异体现篇2

关键词:文化差异;语言功能;教学效果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语言传承着文化,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语言的发展。所以语言和文化是民族发展的标志。语言的形成,无不受文化特点的影响,反过来文化特征也左右语言的发展。一个民族因为自身的文化传统不同,致使形成的语言内涵也有明显的区别。汉语和英语之间就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也导致相互间语言学习的障碍,那就是文化的差异产生的语言内涵的差异。那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怎样才能克服这种差异呢?

一、正确认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英语是西方文化的集中体现。国情不同导致文化也不同,英语教学的最终结果是英语的运用。语言的交流功能是第一位的,对文化的传承也是第一位的。语言运用中的听、说、读、写能力是交流的四大要素,在人际交往中的社会能力也是一项重要技能。所以能够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是一种能力的体现。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这种能力的培养,也忽略了各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产生阻力。简单地说,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交流就是要让语言的运用者知道在什么背景下说什么话。

二、教学中文化差异的协调

在英语学习中,很多时候是有文化差异的。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充分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习惯和特点,并且在实际中大力运用。比如我们国家向别人道歉时的语言表达和英语国家的道歉方式是不一样的,comrade是我们常用的称呼,而西方人则称呼sir或者madam。如果在教学中不注意这种差异,那么在交流中就可能会发生误会,影响交流的效果。比如在英语中,教师一词只作为一种职业,而在我们汉文化中,尊师是传统,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称谓,是尊称。这些文化的差异都反映在语言的运用中。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应有的重视,并进行协调,使学生顺利适应这种差异带来的不便。

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文化的差异性,从而使语言学习更加高效。

中西文化差异体现篇3

1、价值观的区别西方文学著作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就对主人公阿喀琉斯的个人英雄主义进行了极大的渲染,并特别歌颂阿喀琉斯在特洛伊战争中所展现出来的伟大英雄精神。但是在东方国家,阿喀琉斯的行为是无法被人理解的,尤其是阿喀琉斯由于个人的尊严遭到挑战而拒绝参战并导致军队在战争中受到重创。因而这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将会影响到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并会造成错误的文学导向。在进行文学翻译时,翻译者应该对这类问题进行巧妙处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降低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难度。

2、风俗文化的区别风俗文化是不同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风俗习惯,因而风俗文化有着历史的味道,是对一个民族内涵的具体再现。同时在这些风俗文化的影响下人们的审美意识、个人价值取向以及处世态度等都受到了一定的约束,从而共同形成了一个民族风格。例如,对于中国而言,“红色”是一个富有喜庆意味的颜色,代表着吉祥、欢快等褒义含义。将“红色”翻译为英语时就是“red”,然而“red”一词在英语背景下就有一些负面含义,如“seered”表示的是一个人大发雷霆的样子。因此,中文的“红色”与英文的“red”在内在含义上不是对等的,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实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而这些内涵的差异化将会影响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从而增加了阅读的难度。之所以要做文学翻译就是为了便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化。但是如果不能够将文学作品中的深层内含有效地剖析出来,那么将会与原来的宗旨背道而驰。

3、的区别信仰是人们实体化的一个精神支柱,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不同的宗教有着不同的主旨,而这些主旨又在潜意识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规范。在西方,是自由的,很多人都有着自己的信仰,其中很多人信奉上帝。而在东方国度,有的人不多,且大多数以信仰佛教和道教为主。在西方作品中常见到引用《圣经》中的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而在东方作品中常展现的“超然物外”以及“普度众生”等态度则是借鉴了儒家思想以及道家思想。而这些东方思想文化对于西方读者而言是十分晦涩难懂的,他们甚至很不理解这种思维想法。与此同时,每一个人对于自己所信奉的宗教都有着一种神圣的心理,是他人所不能够亵渎的。因而,在做文学翻译时,应该巧妙地处理对的理解,针对不同的民族应该采用不同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减少不必要的冲突。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虽然文化是一个民族意识形态的承载体,但是它也可以在世界各个角落里流传,并且应该如此。但是由于语言以及地域理解等多个因素的影响,文化的传播受到了一定的阻碍。现在翻译打破了这层阻碍,加速了文化的流传,并且也让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借鉴、相互影响。面对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化,文学翻译其实深受影响。第一,文学翻译受限于文化。翻译其实是对文学作品的一次再创造过程,只是这个再创造的过程要“因地制宜”。“文化”是一个抽象概念,它涵盖了许多领域,其中就包括文学。其实文学是文化的一个纸质体现,将文化用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因而文学里面流淌着文化的血液,那么文学翻译也应该遵循文化的发展模式。从而,现在的文学翻译受限于不同的文化体制,根据不同的文化内涵而再创造出合适的文学作品。第二,文学翻译中目的语言信息的完整性。原作品与原文读者之间是存在一种天然的默契的,而这种默契的形成是由于两者有着共同的文化基础。但是这种默契是不会存在于原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因为两者在文化交流上存在障碍。为了越过这些障碍,翻译者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需要针对文学作品中的信息进行相关的处理。例如,在译文读者难以理解的、风俗习惯等处加上相关的详细信息,便于读者理解;同样地,对于译文读者而言有些信息是不必了解的,可以有意地删除,或者通过一定的语境加以诠释。

三、在中西文化背景差异下文学翻译的要点

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同时这也是在“跨文化”现象中所必须面临的一个难题。而翻译者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巧妙处理这一冲突,减少译文读者与原文作者在理解上的出入,增强文化传递的作用。尤其是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如何处理两者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性是一个难题,同时也会影响到文学思想的传播与交流。因而,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应该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注重双方的优势互补

之所以要做文学作品的翻译,是因为每一部文学作品中都记载着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因而,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有深刻的文化底蕴,而这也是读者真正需要汲取的营养成分。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时候,应该首先确定该文学作品的中心思想,从而保证在翻译的过程中意思传达的准确性,降低思想传递的误差。然而作者思想的表达是蕴涵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上的,因而要保证将文化背景植入到翻译过程中,从而确保文学作品的原汁原味。然而,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是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的,所以在翻译的时候应该恰当把握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理解。通过运用语言的力量充分发挥两种文化的优势,从而体现出文化交融的魅力,并且加快读者对文学作品内容的准确把握。对于译者而言,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不是一个拦路虎,而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闪光点。借助于两者之间的差异性,运用语言的魅力,根据读者所处的文化环境对原文作者的文化进行有效的传递,而这个传递的过程就依赖于译者的再创造过程。

2、注重不同文化特征的体现

中西文化差异体现篇4

关键词:文化差异,中西方,语言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概述

这里所指的文化主要是精神层面的文化,它受到地理环境,经济基础和历史传统的影响。中西方文化存在巨大的差异,首先是由于两地地理环境的不同。中国地理位置相对闭塞,北临高原,西接沙漠,南被喜马拉雅山隔断,只在东面临海,这样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中华民族追求稳定和谐,而缺乏冒险开拓精神的性格。英国和美国都是临海国家,尤其是英国,作为一个岛屿国家,四面临海,这样的海洋地理环境形成了英国人开拓冒险的精神。中国小农经济发达,工业革命兴起较晚,小农经济的劳动方式要求人们相互合作,因此中国人的集体意识很强。西方工业革命发展历史长,机器化的生产打破了人们协作劳动的方式,个人的能力开始凸显,因此西方人的个人主义,创新意识很强。受中国传统的儒家和道家哲学的浸染,中国人历来就注重仁义,礼让以及中庸之道,注重宏观上的感觉而轻视具体的逻辑分析。西方文化形成之初,既在希腊文化时期,哲学和逻辑学就已经形成,西方历史上哲学家更是人才辈出,因此西方文化思辨和逻辑分析色彩很强。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中英句式结构的影响

中西思维差异在中英句式结构中体现的最为明显。汉语是意合语言,句式结构呈现“竹枝结构”的特点,而英语是形合语言,句式结构呈现“葡萄枝结构”的特点。汉语句式如行云流水,不注重句子结构内部的逻辑链接,跳跃性较强,而英文句式如连环套,句子内部之间逻辑联系紧密。

2.1 从汉语的句式结构看中国文化

中国人的思维是形象的,直观的,这种思维模式使汉语产生了大量的量词,这种量词使得汉语的表达更加具有图像的效果,而不像英语表达那样抽象化。例如在英语中的"a cow", "a dog", "a bird"在中文中就成了“一头牛”,“一条狗”,“一只鸟”,量词的使用直观地反映了动物体积的大小和形状特点。汉语的语意是靠词语的语序排列而形成的,不像英语那样具有严格的语法标志,从而使得词语的语序比较灵活。例如“有啥,吃啥”和“吃啥,有啥”,词语完全一样,由于词语位置的置换语意就大不相同。汉语里边没有固定的句式结构,要把汉语总结出向英语中的七个基本句式几乎是不可能的。例如诗歌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完全是名词的组合,但是中国读者却能体会到一副诗情画意的图景。这在英语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2.2 从英语的句式结构看西方文化

西方人重视逻辑分析,因此英语的句式结构呈现非常严密的逻辑结构。英语中有大量的语法标志来表明句子的各个成分,像各种从句,丰富的连词等。因此英语中词语的语序比较灵活,因为有严格的语法标记表明它们在句子中的成分。英语中有汉语中缺失的定冠词和不定冠词,这也是西方人逻辑思维的一个体现。例如"a cat makes life wonderful"和"the cat makes life wonderful"所指的意思就不一样,第一句指任何一只猫,而第二句则特指和说话人有特定关系的一只猫,而汉语的表达“猫使生活变得美好”则不会引发这样的逻辑分析。

三、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中英言语行为的影响

言语行为主要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问候语,赞美语及其对赞美语的反应。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特定的问候语,由于问候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之高,因此它反映的往往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赞美及对赞美语的反应同样也能反映一个民族的价值观。

3.1 从汉语言语行为看中国文化

在汉语中,最常见的打招呼的方式是“吃饭了吗?”“你吃了吗?”。这种打招呼的方式在西方人看来其实问的是比较个人的,私密的问题,但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种友好的体现。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民以食为天,因此饮食问题成为人们生活中比较关心的一个话题,这种对饮食的关心自然就体现到日常的语言中来了。中国人在受到别人赞美时,第一反应一般都是“哪里哪里?”或者是“过奖了”等辞让的话语,一般不会欣然接受赞美。这种反映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人重视谦逊的美德和低调的做法。中国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就强调一种集体观和中庸观,不欣赏个人出头的做法,因此谦逊就成了中国人所普遍认同的一种美德,若是欣然接受赞美,反而会被认为是骄傲的表现。另一方面是由于在中国文化中,为了顾全别人的面子或照顾别人的感受,赞美有时只是一种客套的说法,因此被赞美者由于很难分清楚到底哪种才是真正的赞美,只好一律采取辞让的态度。

3.2从英语言语行为看西方文化

在英语中,美国人打招呼一般用“Hi!”,“Hello!”或者“How are you?”等比较笼统的表达,因此用这种表达可以避免涉及到私人问题。这反映了美国人个人感比较强,比较注重个人隐私,不喜欢和陌生人交流私人的事。而英国人则一般在打招呼的时候谈论天气,如“It is a fine day, isn''t it?”。这是由于英国独特的气候决定的。英国四季多雨,阳光普照的日子较少,因此人们对晴朗的天气十分渴望,这种渴望反映到语言中就使得人们愿意谈论天气。在英美国家,当一个人被赞美时,一般都会欣然接受,直接说“thanks”。这体现了西方价值观念中的个人主义观,人们都希望能从集体中脱颖而出,获得别人的关注。这种个人英雄观使得西方人乐意接受别人的赞美,而且把这种赞美看做成功的标志。

结论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是多方面的,由于文化的复杂性和变化性,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需要经过不断的学习和研究。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无疑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可以使跨文化交际得以顺利的进行,另一方面对英语语言的学习也能起到促进作用。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因此学习于一门语言要将其与所在的文化背景联系起来,这样,所学的语言才能在实际的交流中起到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安德,杨元刚. 英汉词语文化对比[M]. 武汉:武汉教育出版社, 2003.

[2]张兴. 语言与思维及文化的关系[J]. 西安外国语学报, 2001

中西文化差异体现篇5

【关键词】 中西方;思想;差异;电影

一、导言

中国和西方文化思想差异在社会的各个层面有各式各样的体现,本文分析了文化和社会范畴内对电影所传达的观念起决定性作用的几个因素,并将从这几个方面来分别说明中西方文化思想和观念在电影中的差异。

二、影响电影中文化思想内容的重要因素

1、宗教

宗教是影响人们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也是导致社会思想差异的一个关键。老师请来的那位有西方留学经历的老师讲到的内容对作者有很大的启发,他说我们所相信的科学也与各种宗教一样,是一种思想而已。而在中国,我们的应试教育教给我们的只有所谓的科学。比如说,我们并不是选择相信进化论,而是关于人类的起源,我们只接触过进化论这一种学说。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扼杀青少年的想象力的,所以国内没有人能拍出宗教题材的电影,因为没有这个背景,但李安就可以。而通过哲学课,深刻地认识到宗教在人类思想史上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几乎可以说宗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主要的思想统治地位,直至今天世界上近70亿人口里,信仰宗教的在48亿以上。这学期的美国新闻简史课上,老师总说的一句话很有代表性:“西方人离了宗教不说话”。而中国的古典神话一直倾向于泛神论,这使得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天启一神教。

在电影创作方面,人们常常惊叹于欧美宗教电影的数量和质量,《第七封印》、《十戒》、《七宗罪》、《耶稣受难记》都是其中的经典;而中东地区反映宗教冲突的影片也有一份深沉而质朴的魅力,《暴雨将至》、《吾等何处去》等。也许我们对于这些电影的精神内核在理解上会有一定障碍,但这也为影片平添了一份神秘而宏大的力量。也许我们没有信仰,但通过观看这些影片渐渐感受到信仰的力量,而信仰贯穿于宗教国家的社会生活中,这一点不只是宗教题材的电影才能体现出来。比如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奖项颁给了伊朗电影《纳得和西敏—一次别离》,在影片中不难看到在这个一路狂飙的现代世界里,古老的宗教观依然顽强地延续着它的生命力,传统和现代的裂痕也因此日渐彰显。女护工给老人洗澡时要打电话咨询教职人员;无助的原告要求被告人对《古兰经》起誓;影片的最后,女护工说出了实情,是因为怕说谎遭到诅咒。

这样的影片让人们不断思考,也许信仰是所谓旧时代的产物,在更高的人类社会发展阶段里将被淘汰,但人是不是该有信仰?观之国内,运动彻底与封建社会的思想文化决裂,用凶残的斗争冲洗了人们内心的道德和信仰,改革开放之后暴富的暴富,下岗的下岗,急剧发生的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最能助长人们的贪婪自私和嫉妒仇恨,自此人与人之间的那份美德和信仰被埋藏起来,戒备心武装着每个人。没有信仰和道德的约束,对物质的追求可以无所顾忌,、医疗黑幕、食品安全等等这些本不该发生的恶性事件在国内缺乏有效的道德制约。

2、思想文化

社会思想与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性质是相关的,中国的古典思想产生于封建社会农耕经济的泥土中,有一种平和、宽容的整体基调,他得以发展是依靠统治者的庇护,代价是思想中不变的对人民顺从的鼓励,例如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论著中的许多语句直接指向对和谐稳定的社会的向往,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但与此同时,儒家思想推崇的个人终极价值就是所谓“平天下”,这是政治范畴的,是指在封建集权制度下实现政治抱负,具体说就是辅佐君王统治国家。

中西文化差异体现篇6

[关键词] 贸易谈判 中西文化差异 谈判风格

一、引言

全球经济一体化给加入WTO后的中国带来无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商务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往日益增多。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商务谈判越来越多。如何实现成功谈判,影响因素众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贸易国对彼此文化习俗的了解和认同。文化作为一种民族与国家的代代沿袭所积淀的特殊事物,其多样性与复杂性日益被各国贸易人士所认同,研究一国或一民族的文化习惯与文化背景往往决定了一项贸易的成败,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交往时获得成功的机会就会多一些。

二、贸易谈判中体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1.称呼上的差异

称呼作为人际交往中重要的语言信息符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或国家的文化传统、社会变迁、民族心态和风俗习惯,是其文化的一部分,东西方文化差异很大,了解并理解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所可能造成的障碍,对增进相互了解是有益的。中国是个文明古国,礼仪之帮。文化是以社会为本的整体文化,古代封建社会的官僚机构十分庞大,家庭和家族成员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这就使得人际关系较复杂,称呼也显得较复杂, 始终贯穿着等级观念,纲常伦理和男尊女卑观念也渗透到经济交往之中。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和个人主义使称呼较为笼统。西方人奉行尊重自己、考虑别人、相互平等的准则,初次见面或在比较正式的场合,人们在姓(Surname) 或姓名(full name) 前面冠以Mr/ Miss/ Miss 的称呼就够了,为了亲切的缘故,熟识的人可以直呼对方的名字( name/ given.name) 。除非特殊必要,一般不称呼头衔。历史上西欧人对君王有“Your majesty”“sire”(陛下) 等称呼,但在现代,即使在仍保留着君主的国家人们认为这类称呼只具有社交礼仪的价值,并非体现等级尊卑。但另一方面,以往主要用于称呼有爵位的人并兼做对一般人尊称的sir 一词,现代社会的英国人则认为在一般交往中使用起来表现了一种自卑态度,有失自己的尊严,也会使得对方尴尬,所以如今只用于学校、军队称呼和商业往来的客套话。英美人称呼自己时不用谦词,现代英语中“I”是对自己的惟一称呼,书写时大写。第二人称代词“You”没有相当于汉语“您”的词或词形,“You”即是对人的尊称。在贸易交往中,中西称呼习俗的差异有时便造成理解障碍。中国人喜欢称呼别人的职务,前面加上他的姓,如“某局长”、“某经理”之类。但是,按照美国人的习惯,只有少数职业和职务可以用称呼,如医生和有博士学位者可称Doctor. . ,主持审判的法官可称J udge. . . ,州长和市长可称Governor. . . . 和Mayer...。国人这种称呼习惯包含着要明确表示一个人的身份、地位的文化心态,但在谈判中应理解对方的习惯和心态,不然会因别人没称呼自己的“官职”而发生误会。

中国人极少把姓作为对人的称呼,这与英美人的习惯也不一致。美国儿童天天真呼父母的姓名:中国人则认为直称人的姓氏对人不尊重。对日本人要注意各种级别的称谓不同。英汉语言中称呼差异反映出文化的差异。在商务谈判中, 了解、理解并尊重对方的称呼习惯才能消除称呼差异所造成的障碍和误会

2.时间概念上的差异

西方人的时间观念非常强,双方约定是几点到达会面场所,他(她) 必定准时到达。不遵守约定时间,姗姗来迟,会被认为是严重的失礼,并且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借口,在拉丁美洲和巴基斯坦,人们常常不按时赴约,而瑞典人则要求人们准时到达。我方时间观念较淡漠,如果确实因为特殊情况而不能准时赴约,一定要在第一时间通知对方。

3.贸易谈判中的禁忌语

在贸易交往时,与英国人打交道有三条禁忌: (1)忌系有纹的领带(因为带纹的领带可能被认为是军队或学校校服领带的仿制品);(2)忌以皇室的家事为谈话的笑料;(3)不要直呼其为英国人(英国由英格兰、爱尔兰、北爱尔兰组成)。与美国客人洽谈交易时,不必过多的握手与客套,贸易谈判可直截了当地进入正题,甚至从吃早点时开始。

4.语言上的差异

语言不仅受到社会习惯,文化因素的影响,而且语言本身是文化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忽视语言差异,商务谈判就会产生阻碍。“authority”一词在英语中不含任何贬义,指政府官员或学校领导。而相应的汉语为“当局”通常含有贬义。由此可见不同的文化背景为“authority”语言符号提供了不同的内涵。也就是说,一个单词的内涵如果不具备对使用该语言国的文化的合谐理解是不能完全被欣赏的。不同的文化特征产生不同的语言特征。不同的国家进行贸易谈判时,涉及不同国家的语言。消除语言上的障碍可以保证谈判顺利进行。不同的文化因素,如阶级、家庭结构、职业、信仰、价值观、宗教等,均会影响语言的使用习惯。例如“,在汉译英中有人把“马戏扑克”译成(maxi puke :在英语中表示“严重的呕吐”),其根本原因在于谈判人员忽视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以致出现失误。文化差异易造成谈判障碍,应将汉语思维转换成英语思维。因而,商贸谈判工作者要充分认识不同语言的不同的文化因素,进行中西方文化对比,使谈判顺利进行。

5.面对不同对象时谈判方式、谈判风格的差异

国际商务谈判要面对的谈判对象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各民族间有着迥异的历史、文化传统,各国客商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也有明显的差异。在商务谈判中的风格也各不相同。如果不了解谈判风格,就可能闹出笑话,产生误解,既失礼于人,又可能因此而失去成功的契机。如欲稳操胜券,就必须熟悉世界各国商人不同的谈判方式。面对不同的对象以变应变。因人而异,见机而变,同时,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对手谈判,应使用不同的对策。因此,对各国各地区贸易伙伴的谈判特点应有所了解,要懂得“入国问禁,入境问俗”道理。美国人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性格开朗、自信果断,办事干脆利落,事事处处以成败来评判。直爽,直接了当,重视效率,追求实利。十分精于讨价还价,智慧和谋略取胜,有理有据。同美国人谈判,就要避免转弯抹角的方式,是与非必须清楚,如有疑问,要毫不客气地问清楚,否则极易引发双方的利益冲突,甚至使谈判陷入僵局,他们一般也请客送礼。日本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思想道德意识已深深地沉淀于日本人内心的深处,并在行为方式上处处体现出来。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缺乏,人口密集,具有民族危机感。这就使日本人进取心强,工作认真,事事考虑长远影响。慎重、礼貌、耐心自信,讲究礼节,彬彬有礼地讨价还价,注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重视商品的质量。所以在同日本人打交道时,有必要在客人抵达时到机场接机,在谈判后与客人共进晚餐、交朋友。客气话很多,原则问题寸步不让,擅于打“太极拳”,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精通兜圈战术,善于打“蘑菇战”。实施拖延战术的过程中,会想方设法地了解对方真正的意图,在回答问题时常用“可能”、“或许”。当日本“蘑菇战术”与美国的“速决战”对阵时,往往弄得美国人哭笑不得,窘境难安。韩国人:近十年我国与韩国的贸易往来增长迅速。韩国以“贸易立国”,韩国商人在长期的贸易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常在不利于己的贸易谈判中占上风,被西方国家称为“谈判的强手”。在谈判前总是要进行充分的咨询准备工作,谈判中注重礼仪,创造良好的谈判气氛,并善于巧妙地运用谈判技巧。与韩国人打交道,一定要选派经验丰富的谈判高手,做好充分准备,并能灵活应变,才能保证谈判的成功。德国人的谈判特点是准备工作充分,喜欢明确表示希望做成交易,准确地确定交易的形式,详细地规定谈判的议题,然后准备涉及所有议题的报价表。这份报价表一旦提出,就没有讨价还价的可能性,因为他们不太热衷让步的方式。法国人在贸易谈判中有三个主要特点:立场极为坚定;坚持在谈判中使用法语;明显地偏爱横向式谈判。这就是说,先谈原则再谈具体问题,先为协议勾画出轮廓,然后再达成协议,最后确立协议上的各个方面。英国人在业务上有些松松垮垮。谈判往往准备不充分,但谈判人和善、友好、好交际容易相处。对建设性意见反映积极。印度人喜欢讨价还价,而中东地区的人,具有沙漠的传统风格,在他们的眼里,信誉第一重要,来访者必须先赢得他们的信任。他们特别重视谈判的开端,往往会在交际阶段花费许多时间,经过长时间的、广泛的、友好的会谈,增进彼此之间的敬意,在一般的社交场合,做成一笔生意。

6.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差异

对于从事商务谈判的人员来讲,要调研国外的政治、法律、经济形势,市场行情,还要了解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差异。例如到美国搞贸易,应了解美国的基本国情。在埃及,一些微不足道的服务也要给小费,而日本是一个不收小费的国家。在墨西哥,客人询问主人的配偶或家庭的情况,被认为是友好的表现,但在阿拉伯这样做是犯忌的。你要与阿拉伯人谈生意,二郎腿一翘,生意准告吹。因为翘腿,脚底朝天就触犯了“”。在颜色、图案方面,各国的喜好与禁忌也不一样。印度视白色为不受欢迎的颜色。而罗马尼亚认为白色是纯洁的象征,最令人喜爱。巴西认为紫色表示悲伤,黄色表示绝望;黄色在西方国家是令人不快的、讨厌的颜色,含有卑劣、胆小等意。而秘鲁对紫色倍加喜爱。伊拉克讨厌蓝色,视为魔鬼,在日常生活中讳忌使用;图案也是如此,东南亚诸国对大象有好感;而英国人则不喜欢。北非、利比亚视狗为不洁之物;而法国人养狗成风,视其为忠实可靠的朋友。新加坡人爱用双喜组成图案。伊朗人喜爱狮子。港澳新马地区和日本人喜欢把十二生肖的形象使用在商品造型和包装装潢的画面图案上。瑞士忌猫头鹰图案,认为那是“死人”的象征。意大利和法国忌。阿联酋忌十字架和六角型。法国人很少喝开水,所以保温瓶很难推销。与外商打交道,要送些礼品或纪念品。比如千万不能送手帕给意大利人,因为手帕是亲人离别时擦泪用的不祥之物。如果改送丝绸头巾,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不能赠送带图案的礼品。

注重民族差异,尊重对方文化,是谈判顺利进行的前提,谈判双方应相互体谅和宽容因不同文化而各自独立存在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尊重对方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更要使自己的言行举止不与双方文化相冲突,在维护自己国家的尊严民族形象的同时,尊重谈判双方文化风貌,应了解熟悉不同国家和地区商人之间谈判风格的差异,在实际的谈判中随机应变,适当地调整自己的谈判方式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使谈判在友好、和睦、平等、尊重的基础上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Wang Zhengyu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ulture[M].Shenyang:liaoning Education Press, 2001

[2]ZhangXuemei: The Differences of Sino-American Business Negotiation Styles[J].Journal of Henan Business College, 2006,(05)

[3]王洪阳:浅析中美商务谈判风格[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07)

中西文化差异体现篇7

关键词:影片;中西丧葬文化;不同

中图分类号:J9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0122-01

任何一种文化和文明在如何处理逝者的问题上都各不相同。本文旨在从反应中西丧葬文化的两部影片中分析中西文化的差异。

《伊丽莎白镇》这部影片展示了一种与我们平常所见完全不同的丧葬文化。我们在影片中会看到:在德鲁父亲的追悼会上会场布置的张灯结彩,与会的每个人都笑容满面,德鲁的母亲在主席台上翩翩起舞,台下还掌声雷动。最后的摇滚乐队的演奏,实实在在的将追悼会变成了一次家庭大聚会。在这电影里面,西方的丧葬让人几乎感受不到像我们这般铺天盖地般的、让人无法喘息的悲伤,而将这种悲伤转化成了对逝者的怀念中。另一部影片《黄石的孩子》,则完全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丧葬文化。这部影片中有两个体现丧葬的场景。一个是石凯,周润发在掩埋石凯后,朝天打了三枪,而中国传统下葬时有“放鞭炮”的风俗,是送行的表现。另一个是下葬何克时的情景,给掩埋尸体的深坑一个大大的特写,反映中国人“入土为安”的安葬理念。描述死者长逝时,亲朋尽在左右,但不管是妻子也好,学生也罢,感情都非常内敛,默默的哀悼。这和中国传统是相悖的。中国传统的丧葬礼俗是在下葬前众人必嚎啕大哭,以示悲痛欲绝。整个影片让大家感受到肃穆。由这两部影片我们可以中西丧葬文化的不同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点, 颜色,在传统的丧葬中,中西方国家采用了截然不同的颜色。在中国,丧礼以白色示悼念。死者脸上的面衣是白色的,孝子的孝服是白色的,丧停的房间窗户镜子等都要用白色来遮封,祭幛也是白色的棉布等,整个丧葬是以白色为主色调。在《黄石的孩子》中,石凯和何石去世时都看到空中飘着的白色的风筝,而同时又有漫天遍地的白雪。而西方国家采用的是黑色, 西方的丧葬礼仪中,所有的灵车一律为黑色,车窗遮有黑纱。送葬人一律身着黑色系的衣服,男子打黑色领带。参加者身着黑色的衣服或佩带黑纱,以示对逝者的哀悼。而《伊丽莎白镇》中的色彩却有打破传统的意思。

第二点, 宗教,在丧葬中,西方国家基本上属于宗教式的丧葬礼仪。西方丧葬礼俗主要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基督教的丧礼更多的是为死者祈祷,祝其灵魂早日升入天堂,解脱生前痛苦。按照中国古代的丧俗,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佛教认为,人死后七个七期中,孝属或亲友如果能请僧人来为他做些佛事,亡者即可因此而投生到更好的去处。中国人视死亡为生命另一个阶段的开始,有轮回之说。这显然也是受到佛教思想影响。佛教认为众生的存在是非断非常、即生即死而又因果、身心相续不断的无穷无尽的流转过程,人必有前生后世,死后必受生前行为的规定,轮回于天、人、鬼、畜、狱“五道”中。由此可见,佛教思想深深的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死观。

第三点,伦理,西方的伦理道德观,用著名的伦理学专家黄建中的话来说就是:远西伦理是宗教伦理、个人本位、利权平等、崇尚亲爱等。崇尚个人与自我是西方伦理价值观的一个基本取向,我们可以把西方的伦理价值观称为“重个人”的价值观。所以在《伊丽莎白镇》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其体现的重个人的思想。儒家伦理学中以“孝”为核心,并将其提升到最高范畴的地位。

第四点,风俗。中国厚葬,西方简丧薄丧。所以中国丧葬有停尸仪式,报丧,做‘七’仪式 ,入土为安。在停尸仪式时中国的传统丧葬文化非常讲究寿终正寝的。在病人生命垂危时,亲属要给他脱穿戴好内外新衣,报丧可以说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了。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即使已经知道消息的亲友家,也要照例过去报丧。石凯去世时,周润发的三枪即报丧。中国丧葬风俗中,灵堂桌上摆供品、香炉、蜡台和长明灯等。在没有收殓之前,这盏长明灯不管白天晚上都要有人看守,不能让它熄灭,这盏灯就是死者的灵魂,所谓“守灵”。《黄石的孩子》中,何克病重,丽在他的病榻前摆放着一大盆蜡烛,何克身旁也有一支。何克死,蜡烛灭。蜡烛成为人生命的象征。所以在中国人的生死观中,既寄希望与轮回。西方的葬礼比较简单,多采用宗教形式,通常在教堂举行。葬礼前,与中国一样,灵柩要放在教堂中由亲友们轮流守灵。据学者们分析,守灵习俗是由古时人们心理上的原因所导致:一是死者亲属始终抱着死者会重新苏醒的幻想;二是他们曾在死者生前尽心竭力地加以看护,虽然这种看护现在已不需要,但他们仍不忍轻易放弃自己的责任。天长日久,守灵便成为对死者表示尊敬的一种习惯作法。

小结:一部影片,了解了一种文化。两部影片,两种文化对比。通过对中西丧葬礼俗的对比分析,文章认为中西文化虽然经过数百年的冲突和交融,各自的界限已经不是特别明显,但中西方文化的主导地位还是自身文化脉系的传承,仍具有明显的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差异体现篇8

一种文化,其文学作品的开始往往是一个个神话传说。在文明萌芽之初,人们对于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对于人类自身的产生充满了困惑与不解,这一切都使得人们将其归结于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于是便产生了神话传说,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也从这一刻开始产生了差异: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之中,开天辟地的并不因其居高位而获得其神圣性,而是因为他是天尊地卑的设立者、创始者才“神于天、圣于地”,他是一位劳动之神。自然并不是神的创造物,而是神活动的场所;而在西方的神话之中,自然界本就是神的家族,是一种绝对力量和权威的存在。中国神话之中,人与神的关系是和谐而亲密的,女娲造人,将其作为自己的孩子来看护,也正因为如此。而在西方传说中则不然,人类的诞生,本就是普罗米修斯为了报复众神而创造的,人类的命运也总是遭受着来自天神的惩罚和威胁,在西方另一个著名的伊甸园的传说中,人类更是为了世世代代赎罪的存在。

可以看到,在文学作品的萌芽时代,东西方文化就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在东方,人与自然结和的较为紧密,即所谓的“天人感应”。这样一种观点也使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于征服自然的欲望比较薄弱,对自然界的现象不愿深究而只是将其归结于人行为的影响;而在西方,由于自然界一直凌驾于人之上,使得人们有更多的动力去了解它。在这之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文学作品也开始由神话传说时代进入了古典文学时代。

2 西方文化“古典时代”与中国文化“轴心时代”的文学作品

东西方的文学在经历了各自的幼年时期之后,几乎是在同一时期达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这一时期,西方文学作品的代表作首推《荷马史诗》,而中国同时期的文学作品稍多,文学成就最高的,则非《诗经》莫属。这两部作品不仅是东西方文学作品的代表作,更是两种文化思想的具体体现。

《荷马史诗》名为记录历史,但实际上包含了大量的传说,具有一定的神话意味,但比之之前的神话传说更接近人类历史本身,其书分为两个部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在《荷马史诗》的记载中,主要围绕着战争以及战争中的英雄来进行,并通过对英雄们的行动,尤其是对英勇和不屈精神的描述来表达对英雄的敬仰之情,整部部作品充满了历史和战争的厚重与壮烈,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西方文化中几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和价值取向:①对英雄,尤其是战争中英雄的崇拜。英雄史诗用神奇的笔调描写英雄的形象、突出英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其目的是为了带给作为英雄后代的人们以勇气和力量;②对神力的崇拜及对神的信仰。《荷马史诗》中的英雄,尤其是《奥德赛》中的复国英雄,不是具有神的血统,就是具有神所赋予的力量,他们在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往往能够决定历史的走向。这种对神力的崇拜后来慢慢变成对神的信仰,进而发展成对宗教的信仰,西方文化也从这一刻起被深深烙上宗教的烙印;③西方的尚武精神。《荷马史诗》的核心,是对战争英雄的颂扬,反映了西方文化对武力的推崇,这是由孕育西方文化的地理环境所决定的。与传统东方社会的农耕文化不同,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是地中海沿岸,西方文化从一开始走的是“商业文化”的道路,而商业则需要不断的开拓,尚武精神由此产生,它反映在文学作品上便是对战争的描写。

与这一时期西方文学的代表作《荷马史诗》相比,中国的《诗经》所反映出的则是另外一种文化信息。与西方文化不同,传统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宗族家长制度,天神的观念很薄弱,即使是在神学最为盛行的殷商时代,人们所崇拜的神也是自己的祖先,这与西方文学中所体现的对天神的崇拜有着强烈的对比。

《诗经》的内容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国风”部分是它的精华所在,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此外,《诗经》中还有不少对男女间美好爱情的描写。相较西方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描写的壮丽战争场面相比,中国文学作品对现实生活更为关注,更倾向于用平实的语言描述人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诗中的主角并不是英雄,而是一个个平凡的人,它所表现的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是一种“人民史观”。这样一种现实主义精神通过文学的升华逐渐演变成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文人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文化中重整体,轻个体的精神,这种精神与西方文化中重视个体作用的传统是不同的。

3 欧洲中世纪文学与中国魏晋唐宋文学

文学往往是一个历史时期社会状况的反映,中西方文学在同时达到第一个高峰之后又几乎同时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时期,在西方是“蛮族入侵”,在中国则是“五胡乱华”。但同样的历史进程在这一刻却使得中西方社会朝不同的方向发展:西方社会在罗马帝国的衰弱之后开始走向神学兴盛的中世纪时期,基督教取代希腊罗马的多神教成为主宰欧洲的力量,这一时期的西方文明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基督教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基督教文明走向成熟的时期。体现在文学作品上便是文学成为神学的附庸,以拉丁语写出的宗教文学成为中世纪文学的主流。这一时期的西方文学作品也依据其社会形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主体以基督教神明为主宗教文学;另一类是随着中世纪逐渐发展起来的欧洲封建制度下的产物――中世纪欧洲英雄史诗,在基督教的影响下,英雄们的壮举往往表现为反对异教徒的斗争。

总体来说,欧洲社会在遭受蛮族入侵之后,许多矛盾开始暴露出来,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欧洲文明走上了一条思想上以基督教为主宰,制度上以领主封建制度为主体的道路,使得这一时期的欧洲文学作品充满了对上帝的歌颂和对忠君爱国思想宣扬,虽然其中也有出色的作品,但和活泼的市民文学相比,教会文学无疑是程式化、平庸的,只一时期不仅仅是欧洲思想史上的“黑暗时期”,对于文学来说也同样如此。

中国文学在这一时期则走上了一条与之截然相反的道路,与这一时期的西方不同,中国的历史在“五胡乱华”的混乱之后没有走向思想上的保守主义,反而是兼容并蓄的吸收了北方少数民族,甚至是外国的许多文化思想,使得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学展现出一种灿烂夺目的光辉和有容乃大的气势,唐宋时期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的时期,同时也是文化最为繁荣的时代,文学作品千姿百态。在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上,依然延续了重视现实的传统,多以抒情、比喻等手法来表达作者对现实生活和国家状况的或喜或忧,在众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之中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写出了作者对世事的感慨。与同时期的西方文学相较,中国文学中所体现出的自由气氛无疑要活泼许多,文人在创作时也没有太多的束缚,而文学作品中进一步体现的依然是中国一直以来重整体,轻个体、重国家,轻个人的文化价值观。可以说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整体意识和对国家现实思考的传统就是之一时期建立起来,最终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鲜明的特征。

4 欧洲近代文学与中国明清文学

西方的文化和思想在被中世纪神学气氛压抑了一千年以后,在15世纪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文艺复兴时代的到来。这是西方文化真正的黄金时期,站在这个转折点上的第一人是意大利诗人但丁和他的代表作《神曲》。

虽然《神曲》仍然具有比较明显的宗教意味,但已流露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这是一部充满隐喻性、象征性,同时又洋溢着鲜明的现实性、倾向性的作品,它开始摆脱了中世纪文学一味对神的颂扬,开始体现出今天西方文化中仍然提倡的“人道主义精神”。在《神曲》之后,西方的文学作品进入了对摧残人思想的宗教主义和所谓的“骑士精神”的全面批判,作品中自由和人文主义思想喷薄而出:薄伽丘的《十日谈》用短小的故事,揭露和批剥了宗教虚伪、腐败以及反人性的禁欲主义;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则用一部充满反讽意味的《唐吉珂德》,充分揭示了封建社会西班牙王国的破绽百出和衰落的必然趋势,同时也以唐吉诃德的悲剧,批驳了封建的骑士制度;文艺复兴时代的另一位代表作家,长于戏剧写作的莎士比亚的作品中,人文主义精神更是被体现的淋漓尽致,在他的一系列代表作中,表达了他对社会人生中深刻而精辟的见解和体会,描写出爱情、贪欲、野心、妒嫉、仇恨、忧虑、责任等一系列的感情。这一系列文学作品,奠定了近代以来西方文化中鲜明的人文主义思想以及对自由、对个人思想的追求,西方文化直至这一时期最终定型。

与西方相对,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学经过了辉煌的唐宋时期之后开始走向保守,好比进入了中国的“中世纪时代”。与西方这一时期文学作品中表现出的自由、奔放的人文主义思想相比,中国的文学作品要逊色许多,尤其是清中期出现的“文字狱”,极大地摧残了文人们的创造性。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文人一直都以参政为国为己任,而文人参政则必须通过国家举办的科举考试,唐宋时期文人在科举考试中限制较少,但明清以降,科举考试模式的僵化极大地束缚了文人的思想,直接导致了这一时期文学作品的苍白。

中国明清文学虽总体不及西方,但仍有闪光之处,那就是这一时期的小说作品。由于文学气氛的压抑,许多文人无法通过创作走向仕途,于是便转向小说的写作,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或对腐朽封建制度的批判。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四大名著”全是这一时期的创作。之后,伴随着西方思想的不断传入,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冲击和机遇下开始向新的方向发展,而中国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思想也越来越多的被世界所了解。

从以上中西方各时期的传统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体现出的思想文化差别:西方文学作品从最初的神话传说开始便充满了对神的描写,充满了对英雄的崇拜。文艺复兴之后,对神的崇拜虽然有所减弱,但对社会中每个个体的关注则愈发强烈。总体来说,西方文化的发展正如其文学发展的过程一样,是一个曲折的批判过程,这也形成了西方文化中对变化的追求以及在这样一种追求中以个体为中心的传统。而中国文化的发展是线性的、渐进式的。中西方各自数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各自的文明、文化传统和文学作品,在文化交流日益广泛的今天,中西双方都在自己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吸取对方文化的优点,而文学作品作为了解自身和对方的思想文化的载体,是值得我们反复研读和思考的。

参考文献

[1]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M].书海出版社 2004年3月版

[2] 陈.《西方文学史》[M].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年8月版

[3] 杨乃乔 伍晓明主编.《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L].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8月版

[4] 敏泽.《中国文学思想史》[M].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4年4月版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