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语言在文化中的重要性8篇

时间:2023-11-12 15:14:34

语言在文化中的重要性

语言在文化中的重要性篇1

美国语言学家Sapir认为语言不是本能的行为而是社会的习俗,“言语是一种非本能的,获得的,‘文化的’功能”;美国社会语言学家Fishman在对黑人英语(Creole)的研究中认为,黑人英语的形成正是在两个文化共存的情况下,居于弱势的文化尝试融入强势文化的结果。由此可见,语言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了文化的影响与制约。

1.意大利语言学家对语言学习的分类

意大利拥有长期的移民历史(北非人的移入和意大利人向北美的移出),所以意大利语言学界对“外语”学习的研究也格外关注。如今,意大利语言学家将语言习得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类,即“获得”(acquisizione)和“习得 ”(apprendimento)。第一种方式强调语言学习者暴露于语言应用文化环境并受其影响,不自觉的对其他个体进行模仿,从而学会语言;第二种方式则是语言学习者自觉的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到有组织的教学当中,从而学会语言。意大利语言学家指出,只有这两种方式共同应用,才能融入所学语言的环境,摆脱“母语”(madrlingua)的思维方式对“外语”(linguastraniera)的影响,熟练应用一门外语。由于学生学习环境的局限,真正做到以“获得”这种方式学习语言是不可能的,所以为弥补这个缺陷,只能以主动的方式去学习、认识所学语言存在的文化,从而达到学习并熟练应用一门外语的目的。

2.文化认识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2.1文化认识对语言被动接受能力发展的重要性

学生学习外语如孩童学习母语一样,最先发展的是语言的被动接受能力,即“听”、“读”。这个阶段主要考验的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但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对接触的单词、语法、句式十分熟悉,但不能明白所接触内容的含义。此时,与其说是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不足,不如说是学生对语言所存在的文化认识的不够。

例如在点餐时,顾客要求“Ulla diavola,per favore”(请来一份辣火腿披萨)。Diavola在意大利语中为“魔鬼”的阴性形式,由于在意大利文化中,恶魔的图像常与红色一同出现,而食辣会使脸色变红,所以在餐饮语言中,diavola就与辛辣食物联系到了一起。

意大利的历史源远流长、宗教氛围浓重,许多俗语与典故都与历史事件、神话故事或宗教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用Uovo diColombo(哥伦布之蛋)比喻看似困难,实则容易的问题;用Filo d’Ariana(阿里阿德涅之线)比喻使人走出复杂问题或情况的线索、建议,用L’antico serpente(古蛇)比喻撒旦等,学生如不了解文化背景是完全无法从字面意思理解的。

2.2文化认识对语言主动创造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在语言被动能力发展的一定的阶段之

后,语言的主动创造能力,即“说”、“写”,开始形成并发展,这时学生已从被动接受信息转化到了主动传递信息的阶段。此时对文化背景的认识与了解,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所学语言国人们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好的与他人交流、流利的表达自己的想法、避免不必要的尴尬与不愉快。

非常典型的例子,低年级学生练习对话,场景为两人在街上偶遇相互打招呼,就有学生照中国人的习惯问到“Hai mangiato?”(你吃了吗?)这在中国只是一个简单的打招呼,而在意大利人看来则是对他共同进餐的邀请。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根据简单的问“Come stai\sta?”(你\您好吗?)或者“Ciao!”(嗨!)即可。

对文化的了解也能够使学生在交流中更多的运用俗语、典故,使自己的语言更“意大利化”,表现出自己良好的语言素养。

2.3文化认识对学生学习的推动

语言在文化中的重要性篇2

    1.意大利语言学家对语言学习的分类

    意大利拥有长期的移民历史(北非人的移入和意大利人向北美的移出),所以意大利语言学界对“外语”学习的研究也格外关注。如今,意大利语言学家将语言习得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类,即“获得”(acquisizione)和“习得”(apprendimento)。第一种方式强调语言学习者暴露于语言应用文化环境并受其影响,不自觉的对其他个体进行模仿,从而学会语言;第二种方式则是语言学习者自觉的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到有组织的教学当中,从而学会语言。意大利语言学家指出,只有这两种方式共同应用,才能融入所学语言的环境,摆脱“母语”(madrlingua)的思维方式对“外语”(linguastraniera)的影响,熟练应用一门外语。由于学生学习环境的局限,真正做到以“获得”这种方式学习语言是不可能的,所以为弥补这个缺陷,只能以主动的方式去学习、认识所学语言存在的文化,从而达到学习并熟练应用一门外语的目的。

    2.文化认识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2.1文化认识对语言被动接受能力发展的重要性

    学生学习外语如孩童学习母语一样,最先发展的是语言的被动接受能力,即“听”、“读”。这个阶段主要考验的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但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对接触的单词、语法、句式十分熟悉,但不能明白所接触内容的含义。此时,与其说是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不足,不如说是学生对语言所存在的文化认识的不够。

    例如在点餐时,顾客要求“Ulla diavola,per favore”(请来一份辣火腿披萨)。Diavola在意大利语中为“魔鬼”的阴性形式,由于在意大利文化中,恶魔的图像常与红色一同出现,而食辣会使脸色变红,所以在餐饮语言中,diavola就与辛辣食物联系到了一起。

    意大利的历史源远流长、宗教氛围浓重,许多俗语与典故都与历史事件、神话故事或宗教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用Uovo diColombo(哥伦布之蛋)比喻看似困难,实则容易的问题;用Filo d’Ariana(阿里阿德涅之线)比喻使人走出复杂问题或情况的线索、建议,用L’antico serpente(古蛇)比喻撒旦等,学生如不了解文化背景是完全无法从字面意思理解的。

    2.2文化认识对语言主动创造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在语言被动能力发展的一定的阶段之

    后,语言的主动创造能力,即“说”、“写”,开始形成并发展,这时学生已从被动接受信息转化到了主动传递信息的阶段。此时对文化背景的认识与了解,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所学语言国人们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好的与他人交流、流利的表达自己的想法、避免不必要的尴尬与不愉快。

    非常典型的例子,低年级学生练习对话,场景为两人在街上偶遇相互打招呼,就有学生照中国人的习惯问到“Hai mangiato?”(你吃了吗?)这在中国只是一个简单的打招呼,而在意大利人看来则是对他共同进餐的邀请。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根据简单的问“Come stai\sta?”(你\您好吗?)或者“Ciao!”(嗨!)即可。

    对文化的了解也能够使学生在交流中更多的运用俗语、典故,使自己的语言更“意大利化”,表现出自己良好的语言素养。

    2.3文化认识对学生学习的推动

语言在文化中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 社会文化教学 语言能力 双语教育 语言与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4-0148-01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 H.DonglasBrown 在Principle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一书中指出:在某种意义上,外语教学是力图解决语言的文化内涵,也就是说,语言来源于文化,但是又用于反映该文化的各种特征。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掌握和使用一门外语,就必须能较为全面地了解运用这门外语所依附的社会文化。美国人类学教授、社会语言学家德尔・海姆斯(Dell Hymes,1972)首先提出了交际能力学说。80年代初,加拿大学者卡纳尔和斯温(Cenale & Swain,1980/1983)拓展了交际能力的相关概念,丰富了交际能力学说的内容。他们提出交际能力至少包含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等四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因此,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而英语学习的过程,涉及到了交际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只有强化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更好地跨越不同的文化障碍,特别是在有明显差异的文化特征上加以指导,以便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正确地应用文化知识,有效地进行学习。

一、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要性

“culture(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e”,作为“文化”,其丰富的内涵不仅仅是指某种艺术、某篇小说、诗歌或者戏剧,这种狭隘意义上的文化现象,而是含有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以及社会道德和民族特性等因素,是一个社会长期以来形成并积累下来的整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世界上有多种文化形式,甚至在一个社会的文化中还可以分裂出许多小的文化类别,这种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是我们进行交流时不得不加以考虑的因素。否则,语言学得再好,也难以正确运用。

英语词汇在长期的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因此对某些具有文化背景意义的词汇,除讲清其概念意义外,还要介绍它们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同时还可以适当扩展其知识内容。例如:“狗”一词在英汉文化群体中的文化意义相差甚远。汉语中用“走狗”“丧家狗”等来形容令人厌恶的人,以狗组成的词组多含贬义,如“狗血喷头”“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而英语中则有“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的成语,因为他们认为狗是人类的好朋友。又如,英语单词“dragon(龙)”与中国的“龙”,在象征意义、美学内涵,以及语言应用上均存在极大的差异。西方人把龙看成是动物中最恐怖的一种,它们传播瘟疫,糟蹋庄稼,以吃人为乐,被誉为贪婪的掠夺者,嗜财如命的守财奴,而在“dragon(龙)”构成的习语中则指“恶魔”“魔王”,如“Dragon Lady(盛气凌人的女人)”等;与此相反,在中国龙是受敬重与崇拜的对象,因此它们掌握河、湖、海,负责施云布雨,供奉它们的龙王庙随处可见。通过这样的了解和对比会加深学生的理解。再比如,英语中表示亲戚关系的只有概括词,如“uncle, aunt, cousin, grandmother”等,而汉语中却只有表示具体关系的词,如“叔、伯、舅、外公”等。“I have a sister.”看似简单,实际上要翻译成汉语并不容易,如果没有上下文可判断,“sister”是译成“姐”还是“妹”就够伤脑筋了。

二、文化知识的学习要行之有效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影响文化知识学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有效利用教学设备,尽量营造跨文化氛围,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综合性英语教学改革,学习中的由师到生的核心转变,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教学设施的应用可以对学生更生动、直观地进行文化导入,进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在文化中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渗透;教学问题;教学策略

一、文化渗透的重要性

文化是社会现象的体现,各个社会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语言是文化的传播工具,文化要靠语言来传承,文化因素是影响语言理解的重要因素,英汉文化差异直接影响中国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

“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内容和目标。

二、文化渗透的内容和目标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就英语教学而言,它涉及到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价值观念等,每个方面都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就语言内容教学目标而言,通常涉及的领域和范畴包括生活领域、教育领域、经济领域、科技领域、娱乐领域、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等等。一切与人类关注的问题都可以包括进去。文化教育是英语教学的必要因素,它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语言的精髓,准确运用语言。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涵盖了多方面的,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在教学中,教师既要以语言知识的教学为中心,体现英语教学的特点,同时又要兼顾文化知识的传授与文化理解力的培养,既要以学生的英语水平与理解接受能力为基础,又要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来。

三、当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存在的问题

1、教师在教学中对文化渗透的意识不够强

在英语教学中,许多老师本身对跨文化理解不到位,接触英美文化不够多,因此,学生从老师的教学中能够汲取的文化知识就非常有限。目前在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少老师还是以讲单词、讲句子和语法为主,教学方法和模式没有改变,对外国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对外国文化的讲授方法比较简单而且不能深入和扩展。

2、学生对跨文化学习的认识不足

只强调语言形式和内部结构的结构主义教学,割裂了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及功能的联系。用这种方法学习语言的学生可能很会做专测语法形式、结构的试题,但必然缺乏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应试学习是当今学生学习的一大观念问题,从上学初始,老师和家长都过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从中学开始就为考重点高中、考大学而学习,考上大学后,又有各类职业证书的考试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学生的学习关注点在拿证书,为考证书而学习。证书影响到学生的就业,学生为考试而学,因此,学习造成了对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虽然学生在四六级考试中也涉及到了阅读与写作,但是他们把注意力都放在了词汇、语法和句型的掌握上,很少去关注外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涉及到英语国家历史、人物、经济、地理、文学作品等方面,学生几乎答不上来,知识面窄,不理解文化的学习对语言的学习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语言学习只停留在文字本身而没有涉及到文化内涵。

四、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策略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学习语言就是为了使用语言,就不得不关注语言的语用性。过去的外语教学只注重语言使用的准确性或正确性,教学以语言的形式为主。以语用学为指导的外语教学则注重语言的功能及语言使用的适当性和得体性,要避免“语言准确”而“语用不准确”的现象就必须了解文化的差异性,在英语教学中就必须有文化的参透。

语言习得与文化也是密不可分的。由J.Schumann创立的文化移入模式(Acculturation Model)是现代外语学习的主要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语言学习就是文化移入。Schumann在阐述其文化移入模式时指出:“外语习得是文化移入的一个方面,学习者对目标语的文化移入将决定他对该语言的掌握程度”。在文化中学语言,将外语学习和文化学习结合起来是外语学习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建议采用的策略是:

1、英语教学目标中要增加文化性、社会意念项目,特别是那些与学生本族语所依存的社会文化差异大的,例如文化行为和文化心理项目。文化行为项目又为分介入性文化行为项目和非介入必文化行为项目。属人际关系的介入性文化项目,如称呼、招呼、问候、寒暄、介绍、邀请、拒绝、拜访、约守、帮忙、送礼、告别等,是中西文化差异较大的区域,不能只教语言形式和用法,而应同时介绍语用规则和文化习俗。

2、注重文化心理方面文化差异性。如社会价值观、个人本位与集体本位、竞争与顺从、等级与平等;伦理价值观以及文化信念和民族心理,如颜色、数字、手势、动植物、物品的文化联想等。

3、在课程内容上增加目标语文化、中国文化和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如思维差异,中西文化受不同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影响具有诸多差异性。中国传统思维注重实践经验,因而借助于直觉体会,通过知觉从总体上模糊而直接地把握认识对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中国人对事物的认识只满足于对经验的总结和对现象的描述,而不追求对感性认识的深层思考与对现象背后事物本质的哲学思辨。而西方思维则具有浓厚的实证、理性和思辨的色彩。又如教育差异,体现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等一系列教育环节上。教师通过所教教材内容渗透不同领域的文化差异性比较,使学生能更多地了解,从而更加正解地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

4、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阅读、翻译、比较、对比、注释、讨论、案例分析、观察、调查、采访等多种手段让学生掌握相关或必要的文化知识、语言功能和交际策略,如跨文化语用、思维、心理、判断、推论等交际知识和技能;又如跨文化谈判、经营、贸易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等。

五、结语

文化渗透应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始终。除了英语课堂上文化知识的传授,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文化学习。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英文报刊杂志,收听英文广播,欣赏英文电影,浏览英文网站等多种方式丰富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总之,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参考文献】

[1]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语言在文化中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 广告 语言 文化

广告传播信息最重要的载体是语言,语言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商业广告的主要任务是劝说人们购买广告的产品,广告语言服务于广告的劝说功能,广告主不仅利用语言传递信息,而且巧妙地运用语言手段实现他们的劝说意图。对受众而言,广告语言不仅提供了产品的有关信息,而且广告的言语手段和言语方式影响着他们的情感、态度和行为倾向。在广告语言传播这一双边活动中,涉及许多语言的文化现象。

一、广告传播的重要载体――语言

语言是传播广告信息最重要、最准确、最经济的载体,尽管广告中有各种非语言的信息,但不论是早期的口头广告还是现代的电子广告,都离不开语言。

广告传播的信息总是通过一定的载体或信码传递的。广告中传递信息的信码有许多形式,它们可以归类为语言和非语言两种形式。如光亮、颜色、图像、音乐、动作、体态等是非语言形式,口头语和用书写符号文字形态出现的书面语是语言形式。

语言信码是广告的语言和非语言两种信码形式中最重要最不可缺少的。早期的口头广告用的是口语,后来的印刷广告用的是以文字形态呈现的书面语,即便高度现代化的电子广告,大量利用了声、光、图像、音乐等非语言手段传达信息,但语言文字仍然是广告使用最多、最广泛的信息载体。广告中语言文字部分不一定都占大部分空间或时间,但广告的最重要的信息是通过语言文字即文案来传递的,文案的成功决定了广告的成功。我们很难想象没有语言文字的广告将如何准确有效地传播信息,即使纯粹的形象广告,也需要用语言文字表达公司名称、品牌名称或广告口号。

语言本身的功能和性质决定了语言在广告信码中的重要地位。

1.语言的全民性。

语言是全民族的共同财富,由全体成员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共同创造并为大家所掌握、理解和使用。语言不属于某个阶层或社会团体,不因人们职业、阶层、年龄、性别、社团等因素的差异而影响自身作为交际工具的功能,正是语言的这种全民性,使得它成为人们使用最频繁、最广泛也最普遍的交际手段。人类也用其他的交际符号交际,如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等,有时我们在广告里也能看到这些符号,但它们与语言相比,往往缺乏全民性,有些只有部分成员或专门群体才能理解其信息含义。

2.语言与其他信息符号相比,更难准确地表达信息。

语言虽然有其模糊性,如我们会难以确定“个子高”的准确高度和“夜间”的具体时间,有时我们会遇到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感情或感觉。尽管如此,语言词汇系统的开放性和语言结构的能产性,使得人类能够用以表达各种复杂的情感、思想,描述宇宙间千姿百态的事件。任何其他人工语言,如符号逻辑语言、计算机语言、数学语言、旗语、灯语、手势语等,在推广时都需要借助语言来约定和解释它们的含义,而它们对思想、情感和事件的描述能力远远达不到语言的精细程度和覆盖能力。而图形、音乐、色彩和其他一些抽象符号,不仅传达的信息模糊,有的人理解,有的人不理解,而且歧义性很大,这个人这么理解,那个人那么理解。

3.语言是最经济的交际工具。

语言,不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它的适用的范围更广,操作更方便,信息量更大,又更能准确地表述复杂的信息。广告考虑的是一种投入和产出的经济行为,必然要利用语言这一最经济的信息载体。

二、文化的载体――语言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其特殊性就在于,它不仅作为思维和交际工具,而且以其独特的方式拥抱人类文化的其他方面。概括地说语言反映、制约着文化。

1.语言反映文化。

语言的萌芽标志着人类创造文化的开端,语言的发展从根本上看是文化发展的结果。一种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种种特点往往在其语言中得到充分表现。考察一个民族的亲属称谓,可以发现这个民族的婚姻家庭中的人与人的关系,从而发现人类社会中的重要的文化因素。如汉族的称谓便体现了父系氏族中以父亲为中心的特点,汉族的母方称谓、兄弟的子女称“内×”,如内侄;父方的姐妹之女称“外×”,如外侄。而有的亲属称谓是为了避讳的需要,有意识地改变一些叫法,则更体现了文化心理的选择。

另外,在全世界的各种语言中,存在根植于各自的民族文化传统中的熟语。例如,在西方文化中,狗是人们忠诚的伙伴,所以英语中有这样的成语:“Love me,love my dog.”意思是:“爱我而爱我的狗。”这同汉语中的“爱屋及乌”很相似。但在中国文化中,狗则代表一切丑类,故中国的成语中不乏“狗仗人势”、“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这样的成语。

2.语言对文化的影响。

文化的生命就在于传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传播的工具,并且对文化的传播有着极大的制约作用,甚至是决定作用。语言对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巩固和传播文化。语言是思维的重要工具,是物质化了的思维形式,思想通过语言才得以巩固下来。而且,思想的进一步明晰化,必须经过语言加工和整理。这样,物质化了的思想才能在社会中进行传播交流,从而使个人的思想变成集体的财富,人类的文明才会不断向前发展。语言是创造人类文化的必要条件,并且是形成文化成果的参与者。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就包孕其中,可以这样认为,文化就是一系列语言符号的集合。后代的人通过语言的学习从而掌握前代人所拥有的文化财富。

第二,语言本身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语言是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符号系统,具有能产性、模糊性、随机性。这就为形成某些特定的传统文化提供了必要和充分的物质基础。语音的简约严整、词义的多向歧义、语法的多种组合都为各族人民形成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提供了条件。作为人类交际重要的工具,语言蕴涵了相当多的文化信息,一种语言,它的背后必然有一个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没有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能称其为语言的。语言不但与文化密切相关,而且,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语言反映文化。语言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记录其他文化现象。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的民族,文化也自然不同,而这种不同就明显地表现在他们各自的语言中。语言是一个民族历代智慧的积累,是民族文化的结晶体,它包含了这个民族长期创造性活动的成果。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就说过:“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和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

第三,语言的变迁影响了文化的变迁。语言的变迁给社会文化的变迁所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促进了文化变迁的历程,二是抑制和消解了传统文化的某些内容。

当相当数量的外来成分进入语言中的时候,这些成分本身所负载的文化信息也就进入了该语言所表达的社会文化系统中,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如,中国近现代时期所引进的“科学”、“民主”、“共产党”、“苏维埃”等词语,在中国传统文化平静的湖面上掀起了革命的狂潮,对中国传统旧文化的抑制和消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在传播过程中,语言对文化产生着巨大影响,文化对语言也产生着巨大影响,文化对语言的影响表现在很多方面。

1.文化影响语言内部要素。

文化对语言内部要素的影响又具体地表现在语法、语音、语用三方面。文化对语法的影响就可以从汉语的构词法来看。汉语构词法的语序体现了汉族独特的文化理念。在并列结构的词或词组中,尊卑有别、老幼有序的文化引发了特定的词语结合方式。如“天地”、“天长地久”、“开天辟地”等,反映了一种以天为尊、以地为卑的文化视角;“男女”、“夫妇”、“男耕女织”等语序则体现了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父子”、“师生”、“兄弟”、“姐妹”等词序则主要受“尊长卑幼,以上为尊,以下为卑”的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

文化对语音也有着重要影响。文化对语音的影响,最常见的就是由于借词的关系使语音系统发生某些变化。

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往往是根深蒂固的,就算受到强烈的外来文化思想的冲突也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就是文化对民族的语言运用的影响。在汉语中,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影响着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语音交际。由于对宗法制的血亲关系的重视,在与亲属中的长辈交谈时,人必须使用称谓,这是有礼貌和有教养的表现。另外,中国人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强调个人的社会属性的调查表明,为了强调集体,中国人在代词的使用上常常用复数来代替单数,比如在一些学术论文中不说“我认为”,而是说“我们认为”等。

2.文化影响语言观念。

语言观念,又称为“语言态度”,是指本族人对自己母语的使用价值的看法,其中包括对语言的地位、功能以及发展前途的看法。语言观念从属于文化观念,是文化观念在语言问题上的表现。

语言地位是某种语言或语言变体在人们心目中的权威程度。就语言的性质而言,世界上任何语言都是平等的,绝无高低贵贱的区别,但是有些语言或者变体对于某些社团的人来说更具有权威性,这主要是由于文化的影响。通常,强势文化所覆盖的语言更具有权威和交际的渗透力。如我国是一个方言极其复杂的国家,而在诸多方言中,北方方言占据着主要地位,成为各地区各民族共同使用的交际语,这也是由该语言所处的文化地位所决定的。

语言感情是每一个民族在使用某一语言时对该语言的感情、态度,是语言观念的具体内容之一。老乡在异地相见用家乡话聊天,都是倍感亲切的。语言情感其实就是乡土感情、民族感情在语言上的反映。而乡土感情、民族感情是一个民族的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因此,语言感情是文化影响的结果。

文化常使语言具有某种魔力。原始人对大自然的畏惧反映在语言上,就是语言所具有的神秘功能。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存在着很多关于语言魔力的记载,如《一千零一夜》中的阿里巴巴,只要说一声“芝麻,开门”,于是藏有珠宝的山洞大门就立刻开了。不同的民族文化,是影响语言魔力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认识到在交际中,语言并不是有特殊的魔力,魔力语言更多地成为心理状态的调节和委婉语的使用。

参考文献:

[1]于根元.广告语言概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语言在文化中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英语语言翻译 文化障碍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150-02

文化和语言是相互依存的,文化依靠语言去传承的传递,语言依靠文化做支撑力。语言能够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不断完善,因此,翻译不仅仅需要注重原文所表达的语义,还需要注重文化内涵以及语言环境,它是一种移植,是民族文化的扩散,也是英语翻译思维的转化。为此,本文试基于英语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解析英语语言翻译中的文化障碍,进而提出问题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对英语语言翻译起到一定的积极性作用。

一、英语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主要工具,更是人类情感和思绪的表达,使用语言和他人进行情感上的沟通能够体现出语言的价值。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英语翻译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语言是一个层级性的系统,不同层级之间的灵活运用能够让语言的适应性更强,对不同的文化用不同的语言展现出来,并且不同的环境也有不同的语言做支撑。语言是文化的要素,对文化的传承有明显的作用,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文化通过语言传播出去,语言也通过文化进行完善。在英语翻译过程中一定要关注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忽视了这个要素,文化的进行就非常困难,语言的翻译也不够精准。无论是哪一个民族的语言,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每一个民族的生活感悟和生存智慧不相同,只有找到共鸣的方式才能让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得以更好地表达,这是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共性所在。文化差异造成了翻译障碍,要想克服文化和语言所带来的这种障碍和困难就需要对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以及翻译环境等等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和分析。以下对英语翻译过程中存在的文化障碍进行论述,并且找出解决困难的方案和对策。

二、英语语言翻译中的文化障碍表现

(一)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性导致目的语境的分裂

文化的差异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思维方式的差异性,思维方式就是人们对一个事物在表象上、概念上进行分析和综合性判断,还有推理等等,这些都是人类大脑的活动过程。不同的生活环境会造就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又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崇尚儒家、道家以及佛教的悟性,很多词汇上也更加提倡神行结合,以神统形。汉语的句子有一定的弹性,通常是言简意赅的表达,给人悬念和回味,也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这说明以汉语为母语的人群其思维大多是螺旋式的,也就是说在语言表达上,情感表达上都不是非常透彻,给人一种隐约的感受,很多直白的意思都潜藏在语言当中,需要听者用心去琢磨和揣测。英语生活环境中的人们一般都是在较为宽敞开放的环境下生存,相对来讲自然环境要比较恶劣,因此所塑造出来的思维模式也比较开阔,崇尚个人利益和个人思想的表达。在语言的表达上比较直白,简单来说,西方文化造就了西方人的思维模式是直线式的。

(二)母语的习惯对双语翻译的干扰

一些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员很多都会受到自己母语的影响,这种语言习惯在翻译中会带去很大的阻碍性,在汉语中,较为注重的是语言的整体性和和谐性,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较为明朗,在英语中比较注重的是逻辑分析能力,更加强调的是从一到多的句子变化,层层叠加,这样的句子结构上比较复杂。中式英语就是一种畸形的英语语言习惯,在翻译过程中给翻译者造成了较大的障碍。以下就对这些障碍的解决措施进行研究分析。

三、英语语言翻译中文化障碍的解决对策

(一)强化翻译人员的文化意识,注重文化要素

英语翻译和文化之间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翻译除了是语言的转化以外还关系到文化信息的移植。文化的翻译就是在翻译过程中注重更多的文化信息,注重原文文化的转换,翻译人员需要不断的强化自己的文化意识,文化意识无非就是让翻译人员意识到翻译的语言和文字在文化上的信息交流,文化的差异性和语言的差异性是一样的,都能够成为翻译过程中的障碍。由此,要想保障翻译的顺利和准确需要翻译者精通语言和文化环境。增强文化意识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翻译人员要对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有一定的把握,了解差异的具体情况。其次,坚持做大量的调查和阅读,接触更多中西方版本的阅读材料,优化自己的语言环境。最后,做好换位思考的准备,学习使用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去表达中国社会的种种变化,并且将中国当前的发展变化用英语思维和英语习惯表达出来,整个翻译的过程中承担着文化传承的责任。时间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让人们的沟通更加顺畅,信息的传达也更加受到认可,例如,Dumplings kung fu这些词汇已经在英语中比较常见。

(二)寻找异化和归化之间的平衡性

异化和归化在翻译中属于较为常见的策略,归化主要是以目的性的语言转换为主要目的,把阅读的读者放在关键位置上。异化主要是将原文化处理当做主要归宿,保留原有的文化和语言异质。异化成为翻译当中的一种走向,归化也同样不可或缺,翻译人员需要更加努力的对两者的转化进行平衡,克服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毛病。异化和归化从某种程度上分析是两个对立统一的整体,异化的翻译目的主要是推崇文化之间的交流,让听者更能够理解原始的文化。异化翻译对文化之间的交流有极大的促进性作用,能够减少文化之间的冲突,促进文化的融合等,归化翻译减少了语言之间的差异性,使语言更加通俗易懂。语境在英语翻译中的作用非常突出,有时候语境翻译甚至对整个词义都会产生决定性的意义。例如:

A:I would rather live in the countryside,also don't want to live in the bottom of the city。

B:That you are better to do the king of hell,do not do the servant of heaven

在这个例子中,第一句为:“我宁可生活在农村也不想生活在城市的底层。”回答:“那你就是宁可当地狱之王,也不做天堂之仆了。”另一组翻译为“宁为鸡头不做凤尾”。在第二句的翻译中就使用了归化翻译的方式,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这种翻译的方式也和社会文化背景相呼应,是一种语言文化的再现和表达。

C上所述,本文对英语语言翻译中的文化障碍及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无论是怎样的翻译方式都需要对文化进行多方面的了解,文化也是支撑翻译的重要支柱,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作为翻译人员要不断夯实自己的文化知识,提升文化意识,在翻译时把握语境,争取让翻译更加准确、流畅、自然。

【参考文献】

[1]莫敏香.试论英语翻译中的文化障碍及对策[J].速读(上旬),2015(11)

[2]李海芳.国际贸易谈判中商务英语的沟通技巧[J].中国商贸,2014(20)

[3]陈鹿.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

[4]李珊.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口译实践报告――口译中文化障碍的应对策略[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5]黄敏.从归化与异化的视角看旅游宣传片口译的译者语言协调――以黄山西递旅游宣传片口译为例[D].苏州:苏州大学,2015

语言在文化中的重要性篇7

论文摘要:通过分析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作者阐述了文化交流与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就扣何在英语教学中实现文化交流的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随民族的发展而发展。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随着国际交往的迅速发展,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着越来越多的思想交流,被称为“跨文化的交流”。在跨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交流双方经常会遇到一些障碍。但在许多情况下,交流受阻或失败不是由语言引起的。“大至人们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小至人们的言谈举止、风俗习惯都是文化背景的重要内容,都会影响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原因在于“文化差异影响.误导信息的获得,造成交流障碍。”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特定的文化背景,这种特定的文化背景给异国语言学习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并极可能在国际交往中引起误解。在我国,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学习英语来了解异国文化,这使得英语教学在学习异国文化中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在过去传统的教与学过程中,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贝}1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流。而实际上由干对英美文化中一些非语言形式的文化背景、社会准则了解不够,进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较差,重视语言形式的学习而忽视了语言在实际场合的运用,忽视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结果,在与外国人的交流中常常出现障碍,甚至产生误会。所以,如何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加强文化教育以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变的异常重要。

1、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流”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由干交流的双方来自干不同的文化环境,分别受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的影响,各自形成不同的语言习惯,因而人们在交流中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使他们得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障碍。

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侧重于语言教学,一味地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强调语言的正确性,致使学生不顾场合、时间、交流对象及其他因素的差异,一开口常常是“汉语思维,英语形式”。这容易引起文化冲突,造成双方感情上的不愉快。因此,我们应该抓住不同语言交流产生误解和冲突的焦点,突破文体障碍,把跨文化交流作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正确得体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中、英文化的差异范围较广,大至社会阶层、家庭结构、职业活动,小至约会、打电话、饮食起居等。如果忽视了这些差异,人们在交流中就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愿而导致交流失败。为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应只重视语言教学而忽视语用教学,而应向学生不断渗透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指导他们把握主要的语用差异。

1.1文化意识渗透的内容

文化意识渗透的内容可以说纷繁复杂,包罗万象。但其实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两大类,即知识文化和交流文化。知识文化包括社会组织、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学术思想、民族、宗教、文学、艺术、地理、历史、科技等。交流文化则包括社会习俗、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日常行为准则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基础上,针对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文化和交流文化内容,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进行强化和渗透。此外对干非语言形式的文化如手势语、体态语、声音声调控制,服饰、环境因素、时间语言等,教师也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恰如其分的渗透,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以前,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很少强调文化教育,近年来跨文化交流已成为英语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许多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都开设厂跨文化交流的必修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一些教师已经认识到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的关系,在教学中也有意识地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这就给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使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浑然一体。要使外语教学从只注重培养语言素质和文学欣赏能力向培养文化素养过渡,使文化规则成为交流能力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教材采用原汁原味的语言素材、语言规范,实用,内容丰富,涉及语言、文化、教育、生物等多方面,其中有很多体现了英美民族文化特点的文章。这样的选材有利于教师结合文化背景、文化蕴iii,通过对比,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很重要的是要了解中西方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趣味方面的根本差异。”

英语教学中注重文化差异的传授,会加深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交流中不至干造成语用失误。每一种语言都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地传授语言知识,应该尽力引导学生去认识文化差异,了解西方国家特别是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学生在理解语言时只注重表层结构,往往忽略语言所反映的深层语义。有时只靠表层结构分析并不能完全正确领会说、写者的真实意图,这时,就需要指导学生依据自己的文化知识对英语语言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推论,以正确理解其所要表达的言外之意。

1.2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人类的交流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要成功地教授一门外语就必须重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大学英语教学的最主要任务是培养跨文化交流的人才,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美国社会学家海姆斯曾提出过交流能力的四个要素:语法性、可行性、得体性和现实性。其中得体性和现实性直接和文化有关。得体性主要是指在说话的对象、话题、场合、身份等不同的情况下,要使用不同的得体语言,这就涉及到文化背景的问题。现实性主要指要使用真实、地道的英语,这也是只靠语言知识不能解决的问题。文化教学是培养学生交流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差异往往会给语言学习及国际交往带来诸多不便,因而,作为语言学习者,了解目的语与母语之间的文化背景差异极有必要。

1.3文化教育是语言交流的关键

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和W,ELa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语言的基础。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识。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同步可以在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时进行。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将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总结归纳,这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外国语大学胡文仲教授指出:“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这里的内涵就是指这种语言的文化成分比如英文谚语中有“allroadsleadto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一习语,汉语是用最简洁的四个单词“殊途同归”来表达的,意思是“通过不同的途径达到同样的目标”,但英语中这个习语的意思来源于西方人对他们文化根基一古罗马圣地的崇拜。所以要是不了解英语的文化历史,难以真正弄明白这个习语的确切含义。

2、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现文化交流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其本身便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它通过语言的教学,向学生传递着异文化圈中的异文化模式,使学生得以全面了解异域文化,并按照我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积极地对之扬弃,从而实现我们民族主流文化的创新,这便是教育的文化传递功能,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涵。

其一,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就是通过客观的、非判断性的对比,正确理解本族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差异,在摆脱民族中心论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另一种文化。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对于表面的、明显的文化特征,人们通常认为新奇而富有异国情调;第二,对于细微而有意义的,与自己的文化迥异的文化特征,人们通常认为难以置信或难以接受;第三,与第二个层次类似,区别只在于通过道理上的分析认为可以接受;第四,能够做到从对方的立场出发来接受其文化。因此,文化导人应通过对比来认识与本族文化不同的文化现象,逐步建立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这些文化现象不再显得新奇和富有异国情调。

其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实现英语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对外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外语学习当成乐事,是外语教学的最佳境界,也是学生学习进步最快的时候。在以往的教学中,文化知识的缺乏常常成为学生理解语言知识的障碍。而在教学中导人相关文化知识,则会大大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从而使其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这与第一步是相辅相成的。文化导人与英语教学一样,不是教师单方面的介绍,而应要求学生共同参与。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实现这一文化目标,如角色表演、情景对话、电影及文学作品赏析、专题讲座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其三,正确理解文化的差异,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中外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让学生明确地意识到,无论我们对英美文化理解得多么宽广,跨文化交流中的误解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但我们可以努力使其减少到最小程度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文化的共性,同时也要更好地理解自身。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有利于他们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

3、文化交流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跨文化交流是双向交流过程,交流双方都了解对方的文化特征,并彼此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是跨文化交流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中国“人世”以后,随着国际交往的更加频繁,人们将面临如何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沟通、交流、合作的问题。教师应培养学生利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对比,更深刻地揭示西方文化的一些主要特征,加深学生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分辨、分析能力,从而也加深对中国文化本质特征的了解。训练他们使用英语中介语,宣传中华文明的灿烂文化,使他们不仅能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也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使他们不仅了解本国的文化,还乐于接触、学习其它文化,这不仅是学习表面的细节,在日常生活、商业交往、国际事务中能真正尊重西方人的文化,也向他们传递中国的文化,在互相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加强往来,才能跨越因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

教师要在教学中遵循以下几个原由:即实用性原则、阶段性原则、适合性原则等。

(1)实用性原则:指文化导人要注重与日常交流的主要方面紧密联系,对于那些干扰交流的文化因素,应该详细讲解,反复操练,做到学以致用;

(2)阶段性原则:要求导人的文化内容应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注意由浅人深,由现象到本质,逐步扩展其范围;

(3)适合性原则:要求所导人的文化内容应该与教材的内容有关,或者是教材的拓宽。文化导人教学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材料,尽可能地与语言教学同行。

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遵循了以上几个原则,通过对东西方文化差异和文化历史背景的循序渐进的介绍,加深了学生对教材中涉及到的文章文化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3.1文化教学的内容

我国语言学家张占一曾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按功能划分为两种:知识文化和交流文化。知识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艺术等文化知识;交流文化是指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流时,那些影响信息准确传达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包括问候、致谢、称呼等习语和委婉语、禁忌语等。教师要做到既不放弃知识文化的积累又要加强交流文化的教学。

文化教学应注重知识文化,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修养为主,了解西方人的价值观及思考问题的方式等。交流文化的传授应该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人手,教师主要向学生讲述英汉常用语在语言形式和风俗礼仪等方面的差异。

语言在文化中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形合;意合;异质性;语言文化;文化因素;思维形态

【abstract】the paper is classified into two parts sharing the same title, and this is the second part of the paper. as for chinese and english, in many aspects, there exist several different or distinguishable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se two languages. in short, chinese is considered as a parataxis language while english a hypotaxis language. our analysis in this paper intends to reveal, through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surface of the language or the language system itself, ways of expression in one language, and language culture or mode of thinking, the heterolog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key words】hypotaxis;parataxis;heterology;language culture;culture factor;mode of thinking

语言虽然都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在这个基本功能上,所有的语言是一致的,但具体到某一种语言而言,它与另一种语言之间却必然存在着某种异质性(heterology),如果没有这种“异质性”,那么人类的语言就不会存在各自不同的差别。语言的异质性,存在于三个层次中:语言表层,表现为语音系统、文字系统和句法系统的结构形式和分布形式;语言中层,表现为特定语言的表现法;语言深层,表现为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我们应该在这三个层次中进行深入的探索,试图把对比研究分成语言—表现法—思维三个层次,意在摆脱从形式到形式的对比分析,走出类比方法论的老路,究其底蕴,才能在对比语言学中贯彻辨证的、科学的方法论,为翻译提供双语转换的科学依据。

汉英两种语言文化(思维形态)现象对比分析:

1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要靠语言保存、传播和继承。另外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这一理论问题跟文化的关系密切而重要。文化的进步要靠人类的智慧,这显然离不开思维,而思维的成果要用语言表达,要靠语言交流,因此文化的进步一刻也离不开语言。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所以各种文化因素都应在语言中找到根据。研究文化离不开语言,研究语言也离不开文化。语言的异质性必然充分体现了该语言赖以生存的文化母体(cultural matrix)的民族性。在语言分析中需注入文化学的血液,而不是单纯描写分析语言结构。

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是语言生成的哲学机制,这种哲学机制支配表现法,使之形成定式而模式化。思维支配语言,这是人类语言行为的主要特征。在思维形态对比研究中,我们应该集中于对比中的两种语言思维发展的人文领域,把握住语言的人文性。注重操某一特定语言的民族的哲学思想史、文化史、文学史和宗教史。

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冯特说过:“一个民族的词汇和文法本身就揭示这个民族的心理素质”。显而易见,汉民族思想史中的儒家天道观和道家“生生不已”的循回论对汉民族的思维方式、特征和风格影响极深。儒家天道观认为万物交织在阴阳感应之中,天地交成,阴阳合德,即王充所谓:“天地合气,物偶自生矣”(《论语》)。物偶式思维方式极深刻地影响了汉语的表现法,如对仗、排比、对偶等等。“和谐”是人们的愿望,汉人在处世哲学上一般是“求中”,“不偏不倚”,只有这样才能使对立走向和谐。中国古代认为统一体内部各种对立因素的均衡与和谐是保持统一体稳定生存的根本条件。在这种辨证思维特征影响下的汉语语法结构产生不重形式,重意合分析。

英语自莎士比亚时代(或后期中古英语)以来有很大的发展,其中包括句法上的发展。但无论如何,英语主动与被动两个范畴的分野始终是泾渭分明,其中包括谓语动词的被动式、不定式和分词的被动式,始终是施、受分明,决不含糊。eric partridge 在评论英语的素质时说当语法规范与逻辑规范发生冲突时,“英语的倾向总是让语法让位于逻辑”。partridge 就此引述叶斯帕逊的话说英语是一种具有“阳刚之气”的理性语言。英语的理性特征与欧美哲学较早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特别是培根和洛克等一代启蒙哲学家倡导的客观形式化方法(即逻辑论证)很有关系。培根思维精深周密,文才博雅遒劲;洛克的哲理明通达,对英语影响极深。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培根、霍姆斯和洛克等一性主义哲学家无疑为英语作了科学规范的工作。

2 中西方的宇宙观差异

西方的机械论综合论宇宙观是建立在物质与精神对立和抽象逻辑思维的基础之上的。与西方相反,中国为有机整体论的传统宇宙观。中国人自古代起就习惯于从总体方面认识事物,把世界看成本质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并用这种观点去解释一切事物的现象,这就是所谓“天人合一”的有机整体论宇宙观。

语言与思维关系十分密切,思维活动要借助语言来进行,之所以“言为心声”就是这个道理。汉语语法是汉民族的思维长期抽象化的结果,汉语语法必然带上中国传统文化中汉民族朴素的辨证思维特点和崇尚简约的整体性思维特点。

我们可以充分说明汉英两种语言不同的表现法与思维相联,接受思维的投射以定其式的事实是不难列举的。汉语思维上重意、不重形,衍生出了许多汉语独特的表现法。比如重意合、不重形合的表现法使汉语尽可能地甩掉了句法结构词甚至实义词,形成一种形散神聚的结构。

汉语语法不像西方语言那样重形态变化,在分析、理解句子的意思时,会牵涉到句子的深层意义,汉语的文化特征,有时还要从句子语义、语境、语用等方面协调联系来融会贯通句意。就像著名的语法学家黎锦熙先生所说的“国语底用词造句,偏重心理,略于形式”。

张立文先生在《传统学引论》一书里指出:“八卦思维、混沌思维、太极思维都是一种整体性思维。汉民族在这种整体性思维影响下,而具有‘直觉体验’、‘内向省悟’的思维特征和‘重经济、尚简约’、‘人详我略’的语言心理和表达习惯而形成了汉语‘重语义,轻形态’的特点”。如我们往往把下面的句子译为a而不译为b:

they said they were coming to help us with our house repair today.

a.他们说,今天来帮助我们修房子。

b.他们说,他们打算今天帮助我们修我们的房子。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英语在表达上比较精密,语法关系较为严谨,而汉语在表达上富有弹性,许多逻辑关系是靠意义来表达的,而语法关系则被处于次要地位。

3 英汉句子的不同组合方式

英语强调sv基本结构,而且sv必须一致,汉语无主句多,没有sv一致的标定;英语句首封闭,句尾开放,后置修饰功能很强,汉语句首开放句尾封闭,前置修饰功能很强;英语句子组合靠关系词,结构方式严格而明显,汉语靠语义结构对接,结构方式灵活而呈隐性;英语主从句连接靠形合,汉语偏正句联接重意合,也用形合;英语句子成分有形态标志,不易产生语法歧义,汉语句子成分要靠语序和句意确定,容易产生语法歧义。这些差异可以从英汉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上找到根源:英国人重思维的个体性,其方式是分析性的,重理性,强调形式论证,不强调主体意识和对立平衡;汉民族重思维的整体性,其方式是综合性的,重直觉,强调意念流、主体意识和对立并举。

4 以达意为主和重语境的汉语

汉语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因此在分析句子意义时,要重视语义在语言组织结构中所起的作用。如动宾式词义的超常组合就是一个具体表现。汉语动宾结构中各动作之间的主次轻重、逻辑关系之所以不会产生误解,是因为“语境”和“意念”在起作用。如:吃父母、养病、救火、恢复疲劳等动宾词组。这也是汉语重“意合”重“整体思维”在语言上的表现。另外,以意合法为主的汉语句子也常把语境作为传递信息的重要条件。如:“我是两个儿子,他是一个女儿。”等。而英语是形态性语言,句子表达的各种关系如主次轻重因果条件结论等都必须以显性的不同的语言形式加以表示。总的说来,汉语比较经济,尤其是在表示动作和事物的关系上,几乎全靠“意会”,不靠“言传”,这与中国人崇尚简约的思维方式有关。因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大千世界的思维空间也是无限的,语言形式却是有限的。

5 汉语的异形同义和同形异义

两种矛盾或对立的语言形式,表示同一个语义内容。如:“甲队大胜乙队。”与“甲队大败乙队”。这种对立同一性的表达方式,读者决不会因语言的矛盾而产生误解,因交际的双方都从意会特点出发,交际的双方因心理认同而产生同步思维。这种语言现象是受汉民族思维特点和表达习惯的影响。

两种相同的语言形式,表示对立的语义内容。如:

我借他一本书,过两天还(他)。——(借:指借进)

我借他一本书,过两天还(我)。——(借:指借出)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世界由阴和阳两大对立面组成,并在阴阳不断运动的推移下发展的。矛盾着的双方互相对立,互相依存,互相转化,对立的双方统一在一个共同体中,同一性包含着差异性。没有同(即共同的语义前提)就没有所谓“反”,“反”是同中的对立关系。这种现象反映在古代汉语的词义更明显。如“息”有“停止、繁殖”之义,请看下面古证:

《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息:指停止)

《周礼.地官.司徒》:“以保息六养万民。”——(息:指繁殖)

6 汉语重思维形态上的主体性

以汉语作为母语的人注重思维形态上的主体性,认为世上任何行为都只能是人这个行为主体完成的,因此行为主体“尽在不言之中”。这种思维风格(方式)使汉语句子的语态(主动式或被动式)呈隐含式,形成受事的施事化。如“饭做好了”与“饭被做好了”,因为“饭”是人“做”的,不可能由“饭”这个客体自己“做”,一切皆属“尽在不言之中”。而英语则必须表达为:“the meal has been cooked”,语态、时态各显其形。

7 汉英省略现象

汉语的文字结构没有形态变化的条件,没有关系词、连接词、介词数量也很少,这样它只能靠实词的本身意义和语序,因而语言直接与意义挂钩。正如刘宓庆先生所说的,汉语在表达思想时采取的是思维向语言直接外化的方式,而不是像曲折语那样,采取间接的方式。后者中间必须有一个形式/形态程式装置,接受思维的投射,才能转化为语言的表层结构。由于汉语采取的是一种直接反映思想的方式,因而在组句中“抛弃了一切无用的附属装置”(洪堡特),包括并不影响意义的连词、虚词等。如:汗流浃背(先“汗流”后“浃背”),玩物丧志(“玩物”是因,“丧志”是果),物极必反(“物极”是条件,“必反”是结果)。句子同样也是如此:(如果)有饭(那就)大家吃。一张桌子(有)四条腿。(因为)他不老实,我不能相信他。说是说了,(但是)没有结果。

就省略而言,由于英语是以形合为主的语言,因而英语中的省略多数伴有形态或形式上的标记,可以从形式上看得出来。而汉语是以意合为主的语言,省略在很大程度上与所表达的意义有直接的联系。因此,汉语的省略只求达意。只要能达意,省略的时候不但不考虑语法,甚至也不考虑逻辑。汉语中大半的情形,省略的是主语的部分,不是谓语的部分。申小龙把汉语中主语的省略看作是“汉民族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语言中的表现”,因而汉语中的主语往往可以蕴涵在行为事件的主观表现中。再如:“我们每天要刷牙”比“我们每天要刷我们的牙”更符合汉语忌赘用所属代词的表现法。

8 西学注重具体化与汉学注重一统化

西学更注重具体化,如从原子入手,从小到大对事物进行分析;汉学更注重一统化,常由心出发从大至小看万物。反映在语言中,汉语在词法和句法的结构上重意合不重形合,重领悟不重形式的特点,造成汉语的简洁性、灵活性。如“恢复疲劳”、“打扫卫生”、“救火”等搭配在语法上虽不合理,可语义上却很清楚。汉语句法上虽有词序和虚词为主要手段,但有时仍不很固定。同一句话,有时可以改变词序,意义不变。如我吃过饭了-饭我吃过了-我饭吃过了。汉语“偏重心理、略于形式”的独特性是汉民族思维方式和中国文化的反映。

在中国对社会影响较大的儒教、道教和佛教,它们的哲学观都是讲究“悟性”和“言外之意”;而西方思维方式受古希腊哲学家socrates,plato,aristotle 的影响,提倡的是逻辑、理性和推理。

9 篇章系统

英语是以形合为主的语言,而汉语则是以意合为主的语言。申小龙把这一点归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他认为西方民族注重形式逻辑,强调主客体的分离,因此在语言上注重形合,而汉民族“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主客体的融合统一,因而在语言上重意合而不重形合。这一点在句子或语篇衔接手段的应用上表现得比较明显。英语作为一种形合性语言和英语民族重理性、重分析、重形式的思维习惯是一致的。而汉语不同,它是意合性语言。汉民族的重悟性的思维模式比如在写文章时会形成一种注重文章意义,和内在关系的语言结构特点。在具体论据论证上,汉语文章倾向于人证,强调说理,激扬文字,或感情抒发,引经据典。而英语文章倾向于法证,侧重强调应用事实材料,引用专家和数据。

汉语是一种意合性的语言,写句子是以“意尽为界”。句子的信息容量由于没有语法形式上的限制,弹性很大,一句接着一句,恰似流水,可以无限制地扩展下去。呈“线性的流动,转折,追求流动的韵律、节奏,不滞于形”(申小龙),思维单位似乎不是句子,而是句组,甚至段落。

此外,英汉两民族的思维模式也是有差异的。汉语是自然语序,思维和语序自然合拍。句子的语序基本上反映了思想的过程。其线形序列的展开好比是画龙点睛,先把的环境与衬托,如条件、事实、道理一一交代,最后点出话语的信息中心,下结论、表态度。而英语则是在说话前先把表达的信息组织一下,强调什么,就先说出,即把重要的事,如态度、观点、结论放在句首先说出,开门见山,一语道破。然后再把理由、事实、条件、原因、例证等一步步交代,一条条补述。

另外,英语各语体之间的差别要比汉语各语体之间的差别更为明显。汉语的非正式文体语与正式文体语的界限不是很清楚。英语在表示正式程度或非正式程度的用词和结构上都远比汉语丰富。这些都充分地说明了作为形合性语言的英语在语言形式手段上要远比汉语丰富得多。

10 结语

以上通过对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东西方两种语言在文化思维层面上的分析比较,从中可以看出汉英两种语言在文化和思维形态上的不同特征,使我们更深层次地认识到汉英两种语言的异质性特征。从而为我们在语言对比、外语教学和翻译研究工作中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liu miqing 1991 theoretical problems concerning contrastive studi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the foreign language

[2] halliday, m.a.k. (1992)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edward arnold.

[3] 蔡基刚.英汉写作对比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4] 刘宓庆.汉英对比研究与翻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5] 林宝卿.汉语与中国文化.科学出版社,2000

[6] 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