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自媒体和新媒体的异同8篇

时间:2023-11-16 10:55:42

自媒体和新媒体的异同

自媒体和新媒体的异同篇1

【关键词】媒介异化 表现 成因 危害 控制

2010年在网络上流传的各种“门”事件。如“兽兽门”、“北影门”、“献身门”、“日记门”等,这些事件引发网民的讨论,加上一些名人所作的点评,更让关注这些事件的网民有更多的共同话题。网民热衷于对这些事件中的主人公口诛笔伐、嬉笑怒骂,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愤慨或不屑。网络媒体也愿意制造各种引发热议的话题。结果,这类事件在网络上愈演愈烈,超出可以控制的范围,导致了网络媒介的异化。网络媒介异化就是指网络媒介和网络媒介产品这些原本为人所控制的东西,反过来成为统治和控制人的一种反常力量。简而言之,网络媒介异化的过程也就是人的主体性丧失,遭到本来由自己创造而现在却成了异己的网络媒介力量的奴役的过程。那么网络媒介异化又是缘何而起呢?

网络媒介异化的成因

网络媒介异化根本的原因就是追逐经济利益。

在市场经济下,网络媒体作为一个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只有赢利才能生存下去,所以要最大限度地吸引其消费者――网民的眼球。由于网民的整体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而适应文化水平比较低群体的大众文化会吸引绝大多数的受众,所以媒体更倾向于传播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本身就有追求通俗的一面,但当媒体把通俗变为低俗吸引受众时,经市场反馈发现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尤其是涉及“腥、星、性”的新闻成为收入保障的时候,媒体便忽视了信息的文化属性而只重视其商品属性。

网络媒体在生存压力推动之下,极力迎合受众的喜好,有意地增多了突破常态、违背常理、挑战常识、反叛常规的奇闻怪事、丑闻丑态的比重,这种畸形的报道方式渐渐异化,一味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和求知兴趣,甚至是低级趣味。同时,在传播这类信息时,媒体缺乏必要的倾向和立场。对受众正向引导的缺失,不仅导致了社会影响失控,更导致了这类丑恶新闻在媒体上长期现形的“正常化”与“合法化”,也使其成为媒介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媒体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沟通渠道的时候,就有了选择报道内容的权力,它将该类事件充斥各个版面,受众为了避免自己与社会脱轨,只能被迫去关注这些事件。当我们要杜绝这类新闻事件的时候发现已经陷入一个无法自拔的怪圈,我们不想看,却又不得不看。

网络媒介异化表现及危害

网络媒介异化引发媒介产品、媒介组织和从业人员、受众、社会四者及其相互关系的异化,其表现及危害如下:

一、受众与社会的媒介化与人文精神的失落

网络媒介的异化包括使受众和社会的异化。美国著名新闻工作者李普曼提出“拟态环境”①的概念。他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媒介设置好的环境中,媒介是我们了解和接触真实世界的中心环节,当我们完全沉溺于媒介构筑的环境时,媒介会左右我们的政治态度、行为方式、价值理想等社会生活的内容,而这些在现实生活中并不一定适用。日本学者林雄二郎提出的“电视人”和中野收提出的“容器人”②观点,都指出“在大众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人,无论价值还是行为选择都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存,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世界互动而回避现实社会的互动,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③现在中国的网民数量在不断的上升,网络对于现代人的综合影响在不断加强,我们对于网络的依赖更加强了个人和整个社会的媒介化。“网瘾”问题和人们只关注被报道的事件,而对身边事物充耳不闻的现象,就是媒介化和人文精神失落的重要表现形式。

二、媒介的越位

网络媒介掌握着丰富的信息资源,信息只有通过媒介的把关才能传递给受众,所以由媒介决定着“报道什么”和“怎样报道”。在号称“信息战”的伊拉克战争报道中,我们看到在美军在 “斩首行动”中,美国广播公司(ABC)援引美国情报机关官员所提供的报道消息说,伊拉克最高权力机构革命指挥委员会副主席易卜来欣、伊副总统拉马丹等已经被炸死。2月23日,伊拉克国家电视台播出易卜来欣主持会议。3月23日,副总统拉马丹出现在一次新闻会上。针对同一事件出现两种完全不同的说法,正是双方媒体无视事实真相操控信息,选择对本国有利信息进行报道的典型表现。媒介“把关人”的松懈,使虚假信息和低级趣味信息占了很大版面,各种“门”事件屡禁不止便由此而生。

同时,一些媒介和媒介从业人员滥用权力,如现在的有偿新闻,新闻寻租媒介等,造成对公共部门和个人权利的侵犯,也导致了媒介的异化。

三、媒介产品技术化与商品化

媒介技术可以使其产品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如网络上偷拍、合成的影像屡见不鲜,这些置社会影响于不顾,只为达到赢得商业利润的目的。另外新闻追求娱乐化也是其商品化的一个表现。我们可以看到现在许多网站的页面,除了专门的娱乐版外,其他社会新闻、体育新闻、科教文卫新闻等大多附以娱乐的因素。在报道的主要事件之外,寻找与事件相关的人、事、物,寻找其愉悦大众的亮点。比如江苏某行人被农用车撞倒,又被该车从头部轧过,当场惨死于血泊中,该省某一媒体竟然出现《骑车人“中头彩”惨死》的标题;体育新闻中大肆渲染运动员的私生活、绯闻的报道;一些耸人听闻的科幻、鬼怪的报道等。

网络媒介异化的防与控

为防止与控制网络媒介的异化,我们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去净化网络环境。

一、法制规范与经济扶持结合

网络环境的无序是因为没有相关的管理法规,“兽兽门”不雅视频传出以后,并没有追究散播人的法律责任。这就相当于对这种行为的默认,为以后相似事件的出现埋下祸根。政府应当制定政策法规、建立新闻检查和分级审查制度等,用强制手段规范网络新闻的内容。由于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不同,所以应该根据网络媒体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同时,政府也可以通过合理投资、正向引导等手段,吸引网络媒介走上正轨。比如,对内容健康、思想积极向上、对受众有教育指导意义的网站以资鼓励。

二、网络媒介自律

媒介主体自身的规范是净化网络环境的决定因素。针对现在网络人文精神的弱化,社会责任和社会规范意识淡漠的情况,媒介自身应该建立起一套道德规范标准,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只有树立良好的媒介社会形象,赢得受众的长效关注,才是媒介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道路,只顾眼前的轰动效应,忽视媒介思想深度和整体格调,最终会被淘汰出局。

三、受众媒介素养的提升

受众媒介素养偏低是当今许多网络问题产生的原因,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开展传媒教育。传媒教育帮助受众认识媒介、分析媒介、善用媒介和批判媒介。将受众转变为理性的信息接受者、合格的媒介使用者、成熟的内容生产者和传播者。当受众具备了独立的人格、理性思维能力和批判精神,就可以看穿媒体的炒作,虚假新闻等手段,合理开发利用媒体,促成受众主体地位的回归。■

参考文献

①②③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④慕明春,《“媒介审判”的机理与对策》[J].《现代传播》,2005(1)

自媒体和新媒体的异同篇2

传媒是传播媒介的简称,指负载、传播信息符号的终结性的物质实体。它包括具有信息传播功能的物质,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也包括从事信息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传媒机构,如电视台、报社等。

随着互联网的问世和手机电视等新媒体的诞生,在媒介融合基础上形成了媒介化社会。在媒介化社会,从媒介到受众,角色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从传者本位转为受众本位。原来传播者单向灌输,受众被动接受。媒介化社会,使每个人不仅生活在媒体之中,而且随时有机会参与,成为媒体的主人,传者中心的时代已经过去,受者的主体地位合法化,促使媒介为争取受众而奔忙。二是媒介的指导思想由维护社会效益转向追逐商业利益。不仅西欧和美国如此,我国也不例外。三是受众由公众成为消费者。受众的数量和质量成为媒体是否成功的标准。角色的变化相应引发传媒功能、公信力等部分变异。

传媒异化的生存表现

马克思批判吸收了卢梭、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异化思想中的积极成果,建构了科学的、唯物的异化理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异化”的思想,认为异化的实质在于人所创造的整个世界变成了异己的、与人对立的东西。

马克思作品中论及的异化(entfremdung,又译疏离),是指原本互属或和谐的两物彼此分离,甚至互相对立。在这里异化是指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背离“本真”和初衷,偏离了方向或走向了对立面的状况和情形。传媒在异化他者的同时也异化着自己,在现实中传媒异化表现为:

媒介的功能异化

谈到媒介的功能不能不提到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拉斯韦尔,他于1948年提出媒介有三大功能:环境监测功能、社会协调功能、文化传递功能。后来赖特增加了娱乐功能,使媒介的功能观更加完善。媒介的功能异化具体表现为:

第一,媒介舆论监测功能的异化。施拉姆把环境监测功能比喻为“社会雷达”,它主要体现在新闻报道和信息提供上,能准确地、客观地反映现实社会的真实情景,了解影响社会进程的机遇和威胁,作为决策和行动的依据。该功能是通过真实报道客观事实,来指导受众实现的。目前,我国拥有报纸2000多种,广播、电视台站3000多个,期刊9000多种,网民4亿多人,手机用户8.89亿,潜在的信息生产者、传播者和接受者众多,致使传统媒体的话语霸权被打破,信息海量,再加上民主建设推进下的言论自由开放,受众话语权诉求渐强,受众越来越多地依赖媒介帝国,随着受众对媒介的依赖性增强,这就要求传媒的监测能力及舆论引导力也相应加强。但现实是媒体对危及公共利益的行为报道缺位或不力,监测功能弱化。如某些地方发生突发事件尤其是不良事件时,当地领导怕事件曝光影响本地形象和自己的仕途,就会干预当地媒体的报道,媒体沉默不语,致使媒介监测功能异化。如三鹿奶粉事件,初期媒体集体失语,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极大损失。

第二,社会协调功能失调。社会协调功能是媒介的又一功能,即通过聚焦热点问题引导公众舆论,实现对社会关系的调控。媒介通过有目的的选择信息、观念进行传播和宣传,并掌握公众意见,对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而现实是:媒介面对社会多种言论和因素,不能实现有效整合,不能及时有效发挥主流传媒作用引导口头或网络舆论,甚至有的媒介进行新闻炒作误导舆论,影响社会和谐。如媒介对重庆“史上最牛钉子户”事件的大肆炒作,将其炒成热点新闻,诱发不安定因素,从而背离了其社会协调功能。

第三,文化传递功能的弱化。媒介的文化传递功能是指传媒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普及社会教育的功能。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媒体为争夺受众,就要迎合大众口味,不得不降低艺术的品位,生产出诸如不健康的杂志、盗版书籍、荧屏上粗制滥造的节目和网络上的明星绯闻等精神垃圾。更有甚者,有的媒介热衷于炒作黄赌毒、暴力等,致使媒体传播的文化传承功能丧失。这将不利于受众尤其是青少年从媒介上获得健康的知识、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第四,娱乐功能的失调。提供娱乐也是媒介的一项重要社会功能,旨在创造大众文化、提高大众品位,使个人得到休息调整。媒介提供的娱乐与消遣不仅成为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而且对统治阶层来说,有助于将权力扩展到生活领域,通过各种节目使其意志和信念得到充分体现。“为了争取更大量的观众,许多国家自己的节目不得不走商业化道路或加强娱乐化色彩,就连电视新闻也出现了娱乐化倾向,这似乎是全球电视媒介共同的趋势,美国如此,其他国家也是如此。”①如有些节目把肉麻当有趣、以媚俗为时尚。主持人形象上头发五颜六色、衣着荒诞怪异,语言上打情骂俏、调侃、港台腔等。主持人应有的端庄、文雅、谦逊、稳重荡然无存。娱乐功能的失调会使受众沉迷在“媒介假日”,降低其审美情趣,消解其批判性思考,不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氛围。

此外,媒介还常常以低廉的代价占用或剥夺人们的自由时间。受众长时间沉溺于媒介环境,缺少与他人和社会的直接交流,逐渐导致自我封闭、视野狭窄、人际关系淡漠。正如美国传播学奠基人拉扎斯菲尔德所说,媒介是一种高尚的最有效的社会麻醉剂。施拉姆说媒介就像盗窃时间的扒手,或叫时间窃贼。

媒体公信力的异化

真实和讲真话是新闻单位追求的核心,从整体而言,记者的目标就是真实。但媒介和新闻工作者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背弃了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违规违纪,目的错误,报道失实,传统媒介的新闻不再准确和真实,致使媒介的公信力出现了异化。

媒介公信力的异化主要表现为虚假新闻、煽情主义新闻、有偿新闻、虚假广告四个方面。②这些不仅降低了受众对媒介的信任,还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2007年3月某报发表的《广州香蕉染“蕉癌”濒临灭绝》,使南部地区的蕉农损失近8亿元。2008年9月的四川广元的蛆橘事件更是造成经济损失达100亿元。

媒介从业者的异化

媒介从业者的异化,表现在他们的职业道德、自律意识缺失,具体有两种情形:一是面对政府时。从业人员在处理和政府的关系时,总是很“自然”地淡化不利于政府的报道。二是面对客户时,包括大单订阅客户和广告客户。③媒介是由利润驱动的企业,虽然非盈利性的组织也在媒介中发出了重要的声音,但我国公众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城区大报、新闻性周刊以及广播和有线电视网等,而这些媒介大都是为盈利而经营。媒介组织和从业人员往往为了经济和政治利益背离新闻标准和新闻价值。如有偿新闻、有偿不闻、虚假广告等。

传媒的自我超越

新闻传媒是重要的社会资源,又是整合社会资源的重要工具之一。要发挥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实现自我超越。传媒实现自我超越的前提是要有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就是指对本民族文化和传媒文化有足够的自知之明,明白其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趋向,以及如何应对的清醒态度。在全球化和媒介化社会,媒体更应有文化的自觉,担负其应有的社会责任,融入世界并不失本色。文化自觉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取舍、选择和改造的自主能力,以便适应新的时代环境。

当前,我们需要通过深刻反思,寻求传统媒介文化和新媒体的结合点,将我们集体无意识的传统提升到自我清醒的层面,在观念上超出传统的局限,重新思考媒介角色和定位,媒介在媒介化社会中应处于一个枢纽地位,其作用应更侧重于引导、协调和监督,由党的“喉舌”转变为社会的“守望者”。

传媒要实现自身超越必须与传统文化相承接,与新媒体技术相融合

一方面,传媒要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并与公民媒介素养教育相联系。中华文化是当代传媒的重要文化资源。新闻传媒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同时,突出中国化、民族化的特色,发挥思想导向和文化传播的作用,以消解消费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干扰和影响。

另一方面,必须进行媒体整合,实现传媒与新媒体相融合,引进或培育法治文化,消除实现媒介融合的阻滞,用新技术、新方式传播文化精华,引导舆论为公众服务,构建和谐社会。

实现传媒自我超越重在制度建设

媒介异化带给公众众多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管理,实现管理的法律化、制度化,才能使我们有一个理想的媒介环境。

就媒介自身系统来讲,要成立规范媒体行为的管理组织机构,对媒体内容、从业者行为进行规范:一要由法律约束;二要符合人类的道德规范。在经济上不能破坏经济发展;在政治上不能危害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对违反规定的给予处罚。如英国为独立电台设立的独立电视委员会,负责对全英所有商业性广播媒体进行监督和管理,包括颁发营业执照,有权收回违规公司的营业执照资格,可以以年收入3%的比例向公司征收罚金,也有权要求公司改变或修正节目策划。④此外,实现传媒自我超越还需要提高民本意识,优化传播者的媒介素养,培养其新闻专业主义。虽然中西方并没有关于新闻专业主义的统一界定,但大都认同新闻专业主义从本质上说的三方面理念:新闻传媒的社会功能、新闻从业者的使命和社会责任、新闻从业者的行业准则。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较高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本领、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精神的传媒专业人才是实现传媒自身超越的关键。人才是媒体发展的根本,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体传播则是人际交流的延伸。在我国,媒介、新闻媒介、大众传播媒介,在相当长的时期里统称新闻传媒,因而传媒人才一直被称为“宣传人才”、“宣传干部”或喉舌干部。当然这是从媒介主体作为政治人的角度来讲的,其实媒体人除了具有政治人属性外,还有经济人和道德人的属性。作为经济人他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作为道德人他要承担道德上的社会责任,对社会上的各种行为尤其是违法、不道德行为进行公正评论。要使传播秩序良性发展,媒介主体的多重属性必须取得平衡。这就需要媒介从业者不仅要有高超过硬的新闻技能,更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修养、人文修养、道德修养和心理修养,这样才能有新闻专业主义的操守。

总之,媒介化社会的传媒应当与传统相承接,与现代相呼应,以法律为支撑,与制度相倚重,这样的传媒才有利于科学发展。

注 释:

①高鑫、贾秀清:《经济?文化与现代电视传媒》,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9页。

②江作苏等著:《媒介公信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第206~230页。

自媒体和新媒体的异同篇3

传媒是传播媒介的简称,指负载、传播信息符号的终结性的物质实体。它包括具有信息传播功能的物质,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也包括从事信息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传媒机构,如电视台、报社等。

随着互联网的问世和手机电视等新媒体的诞生,在媒介融合基础上形成了媒介化社会。在媒介化社会,从媒介到受众,角色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从传者本位转为受众本位。原来传播者单向灌输,受众被动接受。媒介化社会,使每个人不仅生活在媒体之中,而且随时有机会参与,成为媒体的主人,传者中心的时代已经过去,受者的主体地位合法化,促使媒介为争取受众而奔忙。二是媒介的指导思想由维护社会效益转向追逐商业利益。不仅西欧和美国如此,我国也不例外。三是受众由公众成为消费者。受众的数量和质量成为媒体是否成功的标准。角色的变化相应引发传媒功能、公信力等部分变异。

传媒异化的生存表现

马克思批判吸收了卢梭、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异化思想中的积极成果,建构了科学的、唯物的异化理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异化”的思想,认为异化的实质在于人所创造的整个世界变成了异己的、与人对立的东西。

马克思作品中论及的异化(entfremdung,又译疏离),是指原本互属或和谐的两物彼此分离,甚至互相对立。在这里异化是指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背离“本真”和初衷,偏离了方向或走向了对立面的状况和情形。传媒在异化他者的同时也异化着自己,在现实中传媒异化表现为:

媒介的功能异化

谈到媒介的功能不能不提到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拉斯韦尔,他于1948年提出媒介有三大功能:环境监测功能、社会协调功能、文化传递功能。后来赖特增加了娱乐功能,使媒介的功能观更加完善。媒介的功能异化具体表现为:

第一,媒介舆论监测功能的异化。施拉姆把环境监测功能比喻为“社会雷达”,它主要体现在新闻报道和信息提供上,能准确地、客观地反映现实社会的真实情景,了解影响社会进程的机遇和威胁,作为决策和行动的依据。该功能是通过真实报道客观事实,来指导受众实现的。目前,我国拥有报纸2000多种,广播、电视台站3000多个,期刊9000多种,网民4亿多人,手机用户8.89亿,潜在的信息生产者、传播者和接受者众多,致使传统媒体的话语霸权被打破,信息海量,再加上民主建设推进下的言论自由开放,受众话语权诉求渐强,受众越来越多地依赖媒介帝国,随着受众对媒介的依赖性增强,这就要求传媒的监测能力及舆论引导力也相应加强。但现实是媒体对危及公共利益的行为报道缺位或不力,监测功能弱化。如某些地方发生突发事件尤其是不良事件时,当地领导怕事件曝光影响本地形象和自己的仕途,就会干预当地媒体的报道,媒体沉默不语,致使媒介监测功能异化。如三鹿奶粉事件,初期媒体集体失语,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极大损失。

第二,社会协调功能失调。社会协调功能是媒介的又一功能,即通过聚焦热点问题引导公众舆论,实现对社会关系的调控。媒介通过有目的的选择信息、观念进行传播和宣传,并掌握公众意见,对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而现实是:媒介面对社会多种言论和因素,不能实现有效整合,不能及时有效发挥主流传媒作用引导口头或网络舆论,甚至有的媒介进行新闻炒作误导舆论,影响社会和谐。如媒介对重庆“史上最牛钉子户”事件的大肆炒作,将其炒成热点新闻,诱发不安定因素,从而背离了其社会协调功能。

第三,文化传递功能的弱化。媒介的文化传递功能是指传媒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普及社会教育的功能。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媒体为争夺受众,就要迎合大众口味,不得不降低艺术的品位,生产出诸如不健康的杂志、盗版书籍、荧屏上粗制滥造的节目和网络上的明星绯闻等精神垃圾。更有甚者,有的媒介热衷于炒作黄赌毒、暴力等,致使媒体传播的文化传承功能丧失。这将不利于受众尤其是青少年从媒介上获得健康的知识、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第四,娱乐功能的失调。提供娱乐也是媒介的一项重要社会功能,旨在创造大众文化、提高大众品位,使个人得到休息调整。媒介提供的娱乐与消遣不仅成为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而且对统治阶层来说,有助于将权力扩展到生活领域,通过各种节目使其意志和信念得到充分体现。“为了争取更大量的观众,许多国家自己的节目不得不走商业化道路或加强娱乐化色彩,就连电视新闻也出现了娱乐化倾向,这似乎是全球电视媒介共同的趋势,美国如此,其他国家也是如此。”①如有些节目把肉麻当有趣、以媚俗为时尚。主持人形象上头发五颜六色、衣着荒诞怪异,语言上打情骂俏、调侃、港台腔等。主持人应有的端庄、文雅、谦逊、稳重荡然无存。娱乐功能的失调会使受众沉迷在“媒介假日”,降低其审美情趣,消解其批判性思考,不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氛围。

此外,媒介还常常以低廉的代价占用或剥夺人们的自由时间。受众长时间沉溺于媒介环境,缺少与他人和社会的直接交流,逐渐导致自我封闭、视野狭窄、人际关系淡漠。正如美国传播学奠基人拉扎斯菲尔德所说,媒介是一种高尚的最有效的社会麻醉剂。施拉姆说媒介就像盗窃时间的扒手,或叫时间窃贼。

媒体公信力的异化

真实和讲真话是新闻单位追求的核心,从整体而言,记者的目标就是真实。但媒介和新闻工作者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背弃了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违规违纪,目的错误,报道失实,传统媒介的新闻不再准确和真实,致使媒介的公信力出现了异化。

媒介公信力的异化主要表现为虚假新闻、煽情主义新闻、有偿新闻、虚假广告四个方面。②这些不仅降低了受众对媒介的信任,还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2007年3月某报发表的《广州香蕉染“蕉癌”濒临灭绝》,使南部地区的蕉农损失近8亿元。2008年9月的四川广元的蛆橘事件更是造成经济损失达100亿元。

媒介从业者的异化

媒介从业者的异化,表现在他们的职业道德、自律意识缺失,具体有两种情形:一是面对政府时。从业人员在处理和政府的关系时,总是很“自然”地淡化不利于政府的报道。二是面对客户时,包括大单订阅客户和广告客户。③媒介是由利润驱动的企业,虽然非盈利性的组织也在媒介中发出了重要的声音,但我国公众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城区大报、新闻性周刊以及广播和有线电视网等,而这些媒介大都是为盈利而经营。媒介组织和从业人员往往为了经济和政治利益背离新闻标准和新闻价值。如有偿新闻、有偿不闻、虚假广告等。

传媒的自我超越

新闻传媒是重要的社会资源,又是整合社会资源的重要工具之一。要发挥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实现自我超越。传媒实现自我超越的前提是要有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就是指对本民族文化和传媒文化有足够的自知之明,明白其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趋向,以及如何应对的清醒态度。在全球化和媒介化社会,媒体更应有文化的自觉,担负其应有的社会责任,融入世界并不失本色。文化自觉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取舍、选择和改造的自主能力,以便适应新的时代环境。

当前,我们需要通过深刻反思,寻求传统媒介文化和新媒体的结合点,将我们集体无意识的传统提升到自我清醒的层面,在观念上超出传统的局限,重新思考媒介角色和定位,媒介在媒介化社会中应处于一个枢纽地位,其作用应更侧重于引导、协调和监督,由党的“喉舌”转变为社会的“守望者”。

传媒要实现自身超越必须与传统文化相承接,与新媒体技术相融合

一方面,传媒要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并与公民媒介素养教育相联系。中华文化是当代传媒的重要文化资源。新闻传媒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同时,突出中国化、民族化的特色,发挥思想导向和文化传播的作用,以消解消费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干扰和影响。

另一方面,必须进行媒体整合,实现传媒与新媒体相融合,引进或培育法治文化,消除实现媒介融合的阻滞,用新技术、新方式传播文化精华,引导舆论为公众服务,构建和谐社会。

实现传媒自我超越重在制度建设

媒介异化带给公众众多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管理,实现管理的法律化、制度化,才能使我们有一个理想的媒介环境。

就媒介自身系统来讲,要成立规范媒体行为的管理组织机构,对媒体内容、从业者行为进行规范:一要由法律约束;二要符合人类的道德规范。在经济上不能破坏经济发展;在政治上不能危害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对违反规定的给予处罚。如英国为独立电台设立的独立电视委员会,负责对全英所有商业性广播媒体进行监督和管理,包括颁发营业执照,有权收回违规公司的营业执照资格,可以以年收入3%的比例向公司征收罚金,也有权要求公司改变或修正节目策划。④此外,实现传媒自我超越还需要提高民本意识,优化传播者的媒介素养,培养其新闻专业主义。虽然中西方并没有关于新闻专业主义的统一界定,但大都认同新闻专业主义从本质上说的三方面理念:新闻传媒的社会功能、新闻从业者的使命和社会责任、新闻从业者的行业准则。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较高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本领、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精神的传媒专业人才是实现传媒自身超越的关键。人才是媒体发展的根本,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体传播则是人际交流的延伸。在我国,媒介、新闻媒介、大众传播媒介,在相当长的时期里统称新闻传媒,因而传媒人才一直被称为“宣传人才”、“宣传干部”或喉舌干部。当然这是从媒介主体作为政治人的角度来讲的,其实媒体人除了具有政治人属性外,还有经济人和道德人的属性。作为经济人他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作为道德人他要承担道德上的社会责任,对社会上的各种行为尤其是违法、不道德行为进行公正评论。要使传播秩序良性发展,媒介主体的多重属性必须取得平衡。这就需要媒介从业者不仅要有高超过硬的新闻技能,更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修养、人文修养、道德修养和心理修养,这样才能有新闻专业主义的操守。

总之,媒介化社会的传媒应当与传统相承接,与现代相呼应,以法律为支撑,与制度相倚重,这样的传媒才有利于科学发展。

注 释:

①高鑫、贾秀清:《经济?文化与现代电视传媒》,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9页。

②江作苏等著:《媒介公信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第206~230页。

自媒体和新媒体的异同篇4

关键词 新闻传媒 差异性 多样性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at the media should respect the difference and persit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y socialism value system.

Key wordsmediadifferencepersity

这是一个权威崇拜在消解的时代,也是一个众多声音在喧嚣的时代,无论是解构者还是造势者都必须倚重传媒。媒体与现代人的关系,越来越犹如鱼与水的关系。媒介形态已经从传统的三大媒体发展到今天的第四、第五媒体形态。据最新报道,我国有望形成遍布于公交、火车、飞机、地铁、互联网及手机的新媒体联播产业。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媒介生态逐渐改变,多元媒体通过各种方式走向融合的趋势愈演愈烈,无论是技术、经济,还是文化、艺术的融合,以至于新闻操作层面上的融合,都带来了新的价值冲击和理念碰撞,也随之产生社会系统各个环节的变化。多元化的发展,差异化的路线,日趋发达的技术,风格迥异的平台,和这个转型的社会一样,新闻传播一方面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改变了人们的意识。人们已经处在媒介所生产的信息海洋里,做一个理智的信息海洋生物成了一个时代命题。

在这样一个时代,要作好新闻宣传工作,特别是贯彻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精髓,必须要改变方法和策略。学者们在教导人们学会理智的看待已经异化了的媒体;而有些媒体在拼命的搞些迎合市场的报道自绝公信力;人们在明显的宣传报道下表现出的疲软和麻木,这就使得合目的性的宣传必须寻求合效果度的手法。我们认为用植入式宣传代替说教式宣传就是途径之一。而用这种方式的直接做法就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尊重差异那就是强调包容。这是一个媒体融合的时代,大家在一个公共的信息平台上平等的交流信息,任何被大家接受的信息靠的是自身的质量和信度,任何硬灌强压都会适得其反。“双百两为”方针为我们的文艺宣传工作定了基调,和谐社会的提倡也本身包含着尊重差异、多样性等应有之意。丰富的现实生活、多元的受众需求必然要求新闻报道的差异和多样,新闻传媒也只有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前提下,更好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关注民生、关注民计,照顾到百姓的接受心理,才能更好地将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宗旨贯彻到位。

一、新闻传媒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前提

首先是比较差异。在媒介生态环境日渐复杂、媒介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差异的存在不一定合理,为此,我们必须警惕。在传媒的现实操作中,往往会出现与“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真正内涵相偏离甚至背离的情况,传媒或打擦边球或无视社会规则和法律的现象也是时有发生,更为普遍的是那些需要仔细辨别隐藏在合理甚至新颖表象之下的传播行为。比如说,一直很热的选秀类节目,无论是思维理念、节目样式、运作模式都新颖多样,也受到了老百姓的热烈欢迎,但是选秀节目的发展,模仿痕迹越来越重、炒作成分越来越多,低俗化、媚俗化、庸俗化倾向越来越明显,更出现了《第一次心动》这样的“闹剧”,负面的传播效果随之产生,被停播、被整改的命运也就在所难免。还有一个现象,现在写博客的人越来越多,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但网络文化在考验社会包容度的同时,也在考验着人们的道德水准与价值观。网络非道德文化的挑战正不断出现:比如对个人隐私、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一些不实言论、甚至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煽动动乱的言论时有出现。网络的确是一片自由空间,但网络并非肆意横行、任意妄为的自留地,任何权利的享受都是在不侵犯他人权利基础之上才能实现。所以差异的比较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的植入式宣传就必须学会引导人们学会辨析差异,在教会人们如何理性的辨析媒介信息的真假、美丑、善恶中赢得大众应有的尊重,而不是放任自流,各行其是。

其次是中和差异。中和差异,最根本的就是加强进步的媒介声音对多样化媒介声音的引领,差异必须尊重,但差异的长期存在既不正常,也不合理。特别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的社会主义航向,我们允许在不清楚不明朗的形势下存在可探讨和摸索的空间,但是一旦航向已定,目标明确,就只能是讲集中,我们的差异只能是达到目标的具体手段上的差别。因为一切受人们欢迎,对人们有深刻影响的传媒作品,从本质上说,都必须既反映人们的精神世界又引领人们的精神生活,而先进的文化思想,刻写着一个民族的希望,昭示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时代的风尚,这个时候,我们的媒介必须充当调和与中和差异的角色,我们要在具体的报道及业务中,处处彰显我们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坚持科学的传媒发展观,既反对庸俗进化观的偏向,也发对多元论的偏向,“只有与时代同步伐,踏准时代前进的鼓点,回应时代风云的激荡,领会时代精神的本质”,让更多喧嚣的传媒声音变成一种有节奏核力量的传媒声音,让大家的热情用在蓬勃的传媒建设上而不是破坏性的传媒争论上。

二、新闻传媒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途径

其一,守土有责——守住底线、坚守阵地,把握好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度。

首先,要守住政治底线。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们的伟大事业奠定了发展的基调,尤其对于新闻传媒来说,高度的政治觉悟、敏感的政治思维、强烈的政治认识是从事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最根本、也是要求最高的素质。新闻传媒要具有高度的政治意识、敏锐的社会意识和深厚的责任意识,用政治家的眼光、用哲学家的深刻守望着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觉悟和思想修养,坚守政治底线,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服务于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

其次,要守住真实底线。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传媒要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讲真话、诉真情、做真事。新闻传媒真实底线一旦崩溃,其党性、思想性、群众性,都将化为泡影。不能为了一味追求发行量或收视率、点击量就哗众取宠、捏造虚构、制造噱头、肆意炒作,这些与真实原则都是背道而驰的。

再次要守住道德底线。新闻传媒是社会公器,是大众沟通的粘合剂,是传播信息、知识、文化的桥梁,更是培育良好社会风俗、引领高尚道德风尚的有力载体,承载着全社会的道德期望和道德标准。媒体可以给不同的声音提供展示的平台,但在呈现这些东西的时候,一定要予以选择、疏导,承担起自己的社会道德责任。

突破了这些底线,越过了这些界限,超过了这些度,新闻传媒乃至整个意识形态领域就会陷入严重混乱,根本谈不上营造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社会人文环境。

其二,兼容并蓄——前瞻思维、开放视野,用包容的智慧推陈出新。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重要观念,是对当代世界正在形成的文化多样性观念的本质把握,也理应成为新闻传媒繁荣发展的方向指引。“尊重差异”是实现和谐共处的前提,“包容多样”是实现互补创新的保证。新闻传媒承载传播文明和文化的责任,就是需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要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作为一种文化品格融入新闻传媒工作者的灵魂深处,使之成为一种自觉心理、思维方式和处事态度。这就要求新闻传媒首先要具有前瞻思维,不仅体现在意识上,即把握好新闻宣传的方向和导向,明晰党的方针、政策,对舆情民意有一个高屋建瓴地宏观认识,对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有一个基本预测;还体现在实际操作上,要引入新闻报道策划方略,创新方式和角度,将新闻报道或是新闻节目做新、做活、做美,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实现创新和突破,不断呈现清新多样的新闻报道。就像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同济大学时说:一个民族要有仰望星空的人,如果人人都把眼光盯住脚下,这个民族就没有希望。这对于我们新闻传媒来说,就是多角度观察,多层次思考,多方法研究,多风格传播。

自媒体和新媒体的异同篇5

关键词 新闻传媒 差异性 多样性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at the media should respect the difference and diversit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y socialism value system.

key wordsmediadifferencediversity

这是一个权威崇拜在消解的时代,也是一个众多声音在喧嚣的时代,无论是解构者还是造势者都必须倚重传媒。媒体与现代人的关系,越来越犹如鱼与水的关系。媒介形态已经从传统的三大媒体发展到今天的第四、第五媒体形态。据最新报道,我国有望形成遍布于公交、火车、飞机、地铁、互联网及手机的新媒体联播产业。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媒介生态逐渐改变,多元媒体通过各种方式走向融合的趋势愈演愈烈,无论是技术、经济,还是文化、艺术的融合,以至于新闻操作层面上的融合,都带来了新的价值冲击和理念碰撞,也随之产生社会系统各个环节的变化。多元化的发展,差异化的路线,日趋发达的技术,风格迥异的平台,和这个转型的社会一样,新闻传播一方面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改变了人们的意识。人们已经处在媒介所生产的信息海洋里,做一个理智的信息海洋生物成了一个时代命题。

在这样一个时代,要作好新闻宣传工作,特别是贯彻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精髓,必须要改变方法和策略。学者们在教导人们学会理智的看待已经异化了的媒体;而有些媒体在拼命的搞些迎合市场的报道自绝公信力;人们在明显的宣传报道下表现出的疲软和麻木,这就使得合目的性的宣传必须寻求合效果度的手法。我们认为用植入式宣传代替说教式宣传就是途径之一。而用这种方式的直接做法就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尊重差异那就是强调包容。这是一个媒体融合的时代,大家在一个公共的信息平台上平等的交流信息,任何被大家接受的信息靠的是自身的质量和信度,任何硬灌强压都会适得其反。“双百两为”方针为我们的文艺宣传工作定了基调,和谐社会的提倡也本身包含着尊重差异、多样性等应有之意。丰富的现实生活、多元的受众需求必然要求新闻报道的差异和多样,新闻传媒也只有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前提下,更好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关注民生、关注民计,照顾到百姓的接受心理,才能更好地将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宗旨贯彻到位。

一、新闻传媒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前提

首先是比较差异。在媒介生态环境日渐复杂、媒介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差异的存在不一定合理,为此,我们必须警惕。在传媒的现实操作中,往往会出现与“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真正内涵相偏离甚至背离的情况,传媒或打擦边球或无视社会规则和法律的现象也是时有发生,更为普遍的是那些需要仔细辨别隐藏在合理甚至新颖表象之下的传播行为。比如说,一直很热的选秀类节目,无论是思维理念、节目样式、运作模式都新颖多样,也受到了老百姓的热烈欢迎,但是选秀节目的发展,模仿痕迹越来越重、炒作成分越来越多,低俗化、媚俗化、庸俗化倾向越来越明显,更出现了《第一次心动》这样的“闹剧”,负面的传播效果随之产生,被停播、被整改的命运也就在所难免。还有一个现象,现在写博客的人越来越多,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但网络文化在考验社会包容度的同时,也在考验着人们的道德水准与价值观。网络非道德文化的挑战正不断出现:比如对个人隐私、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一些不实言论、甚至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煽动动乱的言论时有出现。网络的确是一片自由空间,但网络并非肆意横行、任意妄为的自留地,任何权利的享受都是在不侵犯他人权利基础之上才能实现。所以差异的比较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的植入式宣传就必须学会引导人们学会辨析差异,在教会人们如何理性的辨析媒介信息的真假、美丑、善恶中赢得大众应有的尊重,而不是放任自流,各行其是。

其次是中和差异。中和差异,最根本的就是加强进步的媒介声音对多样化媒介声音的引领,差异必须尊重,但差异的长期存在既不正常,也不合理。特别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的社会主义航向,我们允许在不清楚不明朗的形势下存在可探讨和摸索的空间,但是一旦航向已定,目标明确,就只能是讲集中,我们的差异只能是达到目标的具体手段上的差别。因为一切受人们欢迎,对人们有深刻影响的传媒作品,从本质上说,都必须既反映人们的精神世界又引领人们的精神生活,而先进的文化思想,刻写着一个民族的希望,昭示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时代的风尚,这个时候,我们的媒介必须充当调和与中和差异的角色,我们要在具体的报道及业务中,处处彰显我们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坚持科学的传媒发展观,既反对庸俗进化观的偏向,也发对多元论的偏向,“只有与时代同步伐,踏准时代前进的鼓点,回应时代风云的激荡,领会时代精神的本质”,让更多喧嚣的传媒声音变成一种有节奏核力量的传媒声音,让大家的热情用在蓬勃的传媒建设上而不是破坏性的传媒争论上。

二、新闻传媒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途径

其一,守土有责——守住底线、坚守阵地,把握好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度。

首先,要守住政治底线。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们的伟大事业奠定了发展的基调,尤其对于新闻传媒来说,高度的政治觉悟、敏感的政治思维、强烈的政治认识是从事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最根本、也是要求最高的素质。新闻传媒要具有高度的政治意识、敏锐的社会意识和深厚的责任意识,用政治家的眼光、用哲学家的深刻守望着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觉悟和思想修养,坚守政治底线,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服务于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

其次,要守住真实底线。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传媒要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讲真话、诉真情、做真事。新闻传媒真实底线一旦崩溃,其党性、思想性、群众性,都将化为泡影。不能为了一味追求发行量或收视率、点击量就哗众取宠、捏造虚构、制造噱头、肆意炒作,这些与真实原则都是背道而驰的。

再次要守住道德底线。新闻传媒是社会公器,是大众沟通的粘合剂,是传播信息、知识、文化的桥梁,更是培育良好社会风俗、引领高尚道德风尚的有力载体,承载着全社会的道德期望和道德标准。媒体可以给不同的声音提供展示的平台,但在呈现这些东西的时候,一定要予以选择、疏导,承担起自己的社会道德责任。

突破了这些底线,越过了这些界限,超过了这些度,新闻传媒乃至整个意识形态领域就会陷入严重混乱,根本谈不上营造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社会人文环境。

其二,兼容并蓄——前瞻思维、开放视野,用包容的智慧推陈出新。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重要观念,是对当代世界正在形成的文化多样性观念的本质把握,也理应成为新闻传媒繁荣发展的方向指引。“尊重差异”是实现和谐共处的前提,“包容多样”是实现互补创新的保证。新闻传媒承载传播文明和文化的责任,就是需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要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作为一种文化品格融入新闻传媒工作者的灵魂深处,使之成为一种自觉心理、思维方式和处事态度。这就要求新闻传媒首先要具有前瞻思维,不仅体现在意识上,即把握好新闻宣传的方向和导向,明晰党的方针、政策,对舆情民意有一个高屋建瓴地宏观认识,对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有一个基本预测;还体现在实际操作上,要引入新闻报道策划方略,创新方式和角度,将新闻报道或是新闻节目做新、做活、做美,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实现创新和突破,不断呈现清新多样的新闻报道。就像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同济大学时说:一个民族要有仰望星空的人,如果人人都把眼光盯住脚下,这个民族就没有希望。这对于我们新闻传媒来说,就是多角度观察,多层次思考,多方法研究,多风格传播。

自媒体和新媒体的异同篇6

关键词 新媒体传播;媒介功能;功能异化;媒介素养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何文,《新城乡》杂志社编辑,四川成都610012

一、从传统传播模式向新媒体传播模式的转型

大众传播模式依托技术发展主要经历了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人际传播,即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传播;第二阶段是依托印刷媒体(如报纸)和电子媒体(如广播电视)实现的点对多、无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单向传播模式;第三个阶段是数字技术带来的新媒体传播模式,即超时空的立体互动多向传播。

从传播史来看,任何一种新的传播技术的出现,以及由此形成的新的传播模式并没有必然带来原有传播模式的消亡,而是新旧共存,互相补充。当前,随着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新媒介日益成为重要传播模式,并对人类传播活动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一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了施拉姆等人对传播模式的更替如何影响传播活动的认识。对印刷和电子技术带来的媒介变革,施拉姆等认为:“现代大众媒介并不是真正的新鲜事物,只不过传播信息的距离更远、速度更快而已,只不过是悠久的信息传播的最新成就,其功能是更有效地搜集与交换信息。即使在内容上,它们也既不新颖又不迥异。在一定程度上,现代大众媒介师法传统的面对面媒介,面对面的媒介也接过新媒介的某些特色。论坛上了报纸;宣讲人和民歌手上了广播;马戏班、舞蹈团和演员上了电视;部落议事会变成了广播电视上的新闻会或访谈节目。”事实上,数字技术带来的媒介变革远远比印刷和电子技术带来的媒介变革更加彻底和深刻,影响也更加广泛。

(一)新媒体传播改变了传播的流向

新媒体传播模式是当代传播技术革命的成果。在新媒体传播中,媒介即媒体(如报纸既是传播媒介又是传播主体)的格局被媒介即平台(如网络作为媒介平台人人可以使用)的传播格局替代,媒介由传播主体转变为平台工具。在这一传播格局中,全民皆可成为传播者,传受界限模糊,传播活动是立体多向互动传播。

(二)新媒体传播推动了传播形态的多样化发展

新媒体传播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媒介使用门槛大幅降低,几乎人人都可通过某种媒介形式(如互联网、手机等)进行传播活动,这使得以电视、报纸、广播为代表的传统主流媒体的影响力降低,而以博客、微博、网络评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形式得到快速发展,影响力大幅提升,其中,“微博作为新媒体的前沿,构筑了全新的交流平台,对构建公共领域话题,尤其是对突发危机事件的表达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其结构特点和传播特点使它能参与、渗透到事件中去,完成公共领域中的话题聚焦”。在高速发展的传媒技术的支撑下,还会出现更多更新的媒介,以及相应的更多更新的新型媒体,媒介和媒体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趋势。

(三)新媒体传播推动了传播主体的大众化转型

媒介的大众化是公众依托媒介参与传播的可能性和自主性,媒介和媒体的多样化发展为公众参与,即传播大众化提供了现实可能。媒介的大众化转型赋予了媒介“人人都成为记者、人人都成为媒体”的自媒体特征,并使得传播呈现以下特点:(1)进一步打破了传播的时空限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及时传播;(2)加大了政府管控难度;(3)媒介影响力空前扩大;(4)媒介(媒体)依赖成为新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

二、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的媒介功能异化

对媒介功能的认识需要从不同的维度出发,一是媒介职责功能,即仅仅从媒介本身来确定其职责功能,如收集、传递和沟通信息的功能。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媒介即按摩)就是对媒介这一功能的阐释;二是社会功能,即从媒介与社会的关系中来确定其职能,如在承担报道职责的过程中对社会产生影响;三是经济功能,即媒介产品(如新闻)作为商品的职能。在不同的媒介使用环境下,媒介功能在各自领域发挥的作用是有区别,甚至是迥异的。

主流媒体和社会化媒体共存是新媒体传播时期的重要特点。新媒体传播时代,媒介技术的普及以及媒介使用者的泛化,使得在媒介从专业机构(如报社、电视台、通讯社等)独享转向了包括普通公众在内的社会共享,并导致了媒体形态的分裂,媒介格局也由主流媒体一统天下变为主流媒体(主要包括报刊、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在我国主要为政府主导)和社会化媒体(如微博,主要由社会公众主导)共生共存。在这种媒体格局下,传统主流媒体作为唯一媒体形态的优势一去不返,而社会媒体天然具有的体制外、分散性和复杂性特点导致政府很难对其实施完全的控制,从而使得社会化媒体作为公众喉舌的角色得以更好展现,并推动媒介功能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

媒介的被动型功能主要是指媒介传统上作为信息的收集、和沟通者的功能,在这一功能里,媒介扮演局外人的角色,媒介被要求做到真实、客观、公正,即报道要力求做到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媒介的主动型功能是指媒介作为参与者积极参与信息的制造和发散,甚至事件的引发等,在这一功能里,媒介需要通过不断创新、创造来体现作为参与者的角色价值。媒介功能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媒介职责功能的异化过程,媒介职责功能的异化必然导致媒介社会功能的异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媒介功能的异化是大众传播向媒介传播的必然产物。

媒介社会功能是媒介的外延的体现,是媒介进入社会领域的结果。研究者们将查尔斯.赖特以及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关于媒介社会功能的学说相结合构成了经典的媒介四功能论,即监视、联系、传递社会遗产和娱乐。在媒介传播环境下,媒介的重要功能,即议程设置功能出现异化,表现为议程设置者不再仅仅是传统主流媒体,而是涵盖了公众直接参与的社会化媒体,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都可以通过某种媒介形式成为议程的设置者。值得注意的是,发行量和收视率的持续降低使得传统主流媒体通过议程设置影响政府和公众的能力在不断减弱。

媒介功能异化的核心是权力扩张,表现为媒介功能日益向外渗透,甚至突破了自身界限,侵入到了其他领域,并出现了媒介审判、媒介邀约、媒介圈层、媒介扩大等功能异化现象。

1 审判功能。媒介审判是媒介侵入司法领域,试图以舆论的力量干扰或影响司法审判的功能体现,是媒介功能异化的主要表现之一。西方学者认为:“媒介审判”是一种不依据法律程序对被告或犯罪嫌疑人实施的非法的道义上的裁判,也叫“报刊裁判”(trial by news paper)。我国近年来出现的“许霆案”、“邓玉娇案”、“我爸是李刚案”、“药家鑫案”等一系列案件均引发了网民在各种媒介上的“舆论”大爆发,甚至出现了“全民皆法官”“民间审判”等现象,严重破坏了媒介作为社会公器的形象,损害了司法独立的法制精神。

2 邀约功能。通过信息和意见的集合同一意见者,共同采取行动,提高该意见对社会的影响力。邀约功能是媒介从旁观者转为组织者和参与者的重要表现。当前频频出现的“微博约架”就是媒介邀约功能的表象之一,而在网络邀约基础上引发的“网络暴力”行为更是对和谐社会秩序的严重破坏。

3 圈层功能。以意见为划分标准,将传播者和受众划分为若干意见圈层,圈层之间是观念和意见的排斥和对立。圈层功能使得媒介不再是意见的传播者,而是意见的统一者,传播不是最终目的,统一观念,排斥异己才是传播的最终目的。因此,媒介圈层功能发挥的主要结果是社会的圈层对立,而圈层对立天然具有的加剧和引发社会矛盾的功能又会反过来进一步固化和加剧媒介的圈层功能,并形成恶性循环。

4 扩大功能。借助新媒体病毒式传播的能力,将事态迅速扩大,使之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从而推动事件或问题的升级或解决。人肉搜索是媒介扩大功能异化的突出产物。人肉搜索本意是充分利用网民的互动特点,通过网络社区集合广大网民的力量,实现信息的充分获取,但在实际操作上,人们往往通过人肉搜索来追查某些事情或人物的真相与隐私,并把这些细节曝光,从而导致事态扩散,并给当事者带来严重伤害。

虽然媒介本身并不能对社会或个人造成灾难,也不会自动启动对社会的有益变化,但是媒介具有放大和增强社会中个体和群体行为的能量,并通过发挥这种能量为社会带来希望或者灾难。媒介功能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放大了媒介对社会的负效应,并为社会的良性发展带来困扰和阻碍。

三、提高公众媒介素养抑制媒介功能异化

媒介素养是人们吸收、判别及使用媒介的能力(引自美国)。斯坦利.巴兰等认为:随着传播从大众传播到媒介传播的发展,使用者的动机也发生了改变。同时他们还论述到:如果说我们在20世纪对媒介有什么了解的话,那就是,媒介不是魔鬼的力量,不会不可避免地突然对社会或者个人造成灾难。媒介本身并不制造“沙发土豆”和网络瘾君子,不会培育大量政治示威游行。但仅仅如此也并不能带来新“启蒙时代”的“新秩序”。用媒介的人拥有这样的权利:既可分裂,又可联合。由于人们使用媒介的动机和方法决定媒介的价值取向,提高公众媒介素养成为抑制媒介功能异化的重要路径和手段。由于公众媒介素养的形成受到自身和外部环境等多方面的制约,因此,提高公众媒介素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涵盖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传播者(媒介)和公众三个方面。

1 公民理性和理性公民

公民是媒介使用的主体,公民理性强调公民在处理和对待某一具体媒介事件的理性态度和行为,理性公民则是这一理性态度和行为在公民观念上的内化和固化。理性公民的培养是实现公民理性的重要前提。

包容的心态和客观的理念是理性公民和公民理性共同具备的基本素养。媒介作为意见的自由市场,其核心理念是求同存异,允许意见的自由发表和独立存在,以及不同意见之间的碰撞、对峙、包容和保留。如果在传播理念上强调唯我独尊,非此即彼,必然在行为和态度上表现为不理智,甚至是暴力倾向。

厘清传播和宣传的关系有助于树立包容心态和客观理念。传播不等于宣传,这是传播学研究者的共识。与意见自由市场相一致的开放式传播相比,宣传是典型的收缩式传播,目的是把所有的不同意见收拢,最终保留一种意见。在中国求同文化的背景下,往往认为传播就是宣传,因此,人们发表意见不是为了讨论,而是为了同化异己,并最终实现“上下大同”、“上下一心”的传播目的,其结果是人们意见上的圈层化,以及圈层之间的尖锐对立。

2 负责任的大众媒介的培养

(1)建立和落实行业准则。尽管媒介功能异化主要表现在媒介的职责功能和社会功能里,事实上,媒介的三种功能是相互补充和影响的,媒介的经济功能对媒介功能异化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如果大众媒介只信奉利益至上原则,罔顾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就会背离社会良知和社会道义,使得新闻策划、娱乐至死等违反传播基本伦理道德的媒介使用现象处处可见。同时在利益驱使下,大众媒介的受众至上理念也出现异化,由服务受众变味为盲目迎合受众,并成为一些非理性媒介事件的助推器和帮手,因此加强行业协会建设,用行业准则来规范媒介行为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

(2)加强和完善法律手段。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法律都是规范大众媒介最有效也最直接的手段。最高人民法院2009年12月23日施行的《关于人民法院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若干规定》,要求人民法院应当主动接受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同时,新闻媒体如果对正在审理的案件报道严重失实或者恶意进行倾向性报道,损害司法权威,违反法律规定的,依法追究相应责任。这一规定对抑制媒体审判的泛滥起到了积极作用。

(3)加强对媒介从业者的行为约束和职业道德教育。媒介从业者是被贴上了媒介这一职业标签的人。也就是说,媒介从业者首先具有人的特性,其次才具有职业特性,人的特性直接影响着其职业特性的形成和发展,所以需要不断提高媒介从业者的媒介素养,培养其正确的媒介观念,以确保给公众提供健康理性的媒介环境。

3 弹性社会的建设

弹性社会的建设就是要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上,使人们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在思想上包容异己,在行为上消除非此即彼的极端思维模式的影响,允许并实现不用观念之间的碰撞与融合,并通过这种碰撞与融合消除对立,实现社会和谐。

(1)渠道建设。社会问题的解决在疏不在堵,渠道不通正是许多媒介现象产生以及被放大的重要原因。有观念认为抛开法律渠道不通的问题而单单去指责媒介审判的不合理性,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我国没有司法独立的传统,司法等权利往往高度集中于行政权利之下,相比于权利的‘暗箱操作’,公众能看到的只是处于‘明处’的传媒报道。所以,避开并不独立且受多种有形无形因素制约的司法审判,却单独提出并指责‘媒介审判’是有失公允的”[61。因此,要有效减少甚至消除诸如媒介审判、人肉搜索等媒介极端行为,就需要依法畅通公民之间,以及公民与公权力机关之间的信息沟通、问题解决以及正义实现等渠道,防止公众因相关渠道不通而借助网络从而引发网络事件或者社会等情况的出现。

(2)自由平等理念。树立自由平等的理念对提高公民媒介素养至关重要。对公民自由发表意见权利的争取和赢得胜利是人类发展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从中西方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相关文献来看,这一自由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管理者,主要是指政府;二是公众自身。随着各种保障出版的法律的出台,行政力量(管理者)已经很难对新闻出版进行直接干预,公众自身对自由平等理念的践行日益成为建设弹性社会的重要环节。事实上,媒介传播为“多数人的暴虐”行为提供了温床,正如密尔指出:现在对自由的威胁不是来自政府,而是社会上多数人不能容忍非传统的见解,以人数上的优势压制和整肃少数人。当“多数人的暴虐”成为大众的媒介使用习惯时,就会严重破坏人们的知情权,并使得网络挑衅、谩骂、恶搞、人肉等暴力行为大行其道,不断加剧和引发社会对立、矛盾和冲突。

(3)公民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自上世纪90年代末才引入大陆,在很长的时间内仍属于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教育活动。”由此可见,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晚,涉及面窄,作用有限,完全不能满足当前传播环境下对公民媒介素养的要求。提高公民媒介素养应是一场全民教育活动,需要从小学开始在校内设置公民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帮助公民形成健康使用媒介的行为和思想自觉。同时加强公民法制教育,依法管理媒介,用法律来约束公众的媒介使用行为。其中,加强执法应当是政府媒介管理的重点,因为“网络的虚拟性、高效性让有些人认为政府部门找不到他们,所以行为更加放肆。对于执法部门来说,可能因为技术上存在限制等原因,所以执法观念比较懈怠。”

参考文献

[1](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何道宽译.传播学概论(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36.

[4][5](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著嘈书乐译.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0、355、9

[2]蔡军微博的传播特性与功能——以“温州7.23动车事故为例[J].新闻界2011(9):75”

[3]周晓虹.自媒体时代:从传播到互播的转变[J]新闻界.2011(4):20”

[6]申玲玲慎言媒介审判提升自身素养[J]新闻界,2012(6):136

[7](英)约翰·斯图亚特·密尔.论自由[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8]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l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76。

自媒体和新媒体的异同篇7

媒介批评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立场,选用什么样的角度,确立何种标准等问题,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鲜有共识。不是偏执于意识形态判断,而疏离其他价值关怀;就是局限于具体、个案的文本解读、视像分析,因表层的议论而放弃对媒介本质的探究。在这一情境下,重读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与这一理论血脉同源的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对于当今的媒介批判而言,或许能提供一些新的思索视角及理论支撑。

一、“异化/物化理论”与媒介批判

马克思早在1844年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提出了“物的异化”与人的“自我异化”的命题。马克思指出:在对象化的劳动中,劳动结果表现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积极确证;而在异化劳动中,劳动结果表现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否定和消解。马克思还论述了劳动异化的四种形式或规定性:即“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人的本质的异化”与“人与人的异化”。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则更深入剖析了发达工业社会中人的异化与物化。他的贡献在于将物化同近现代社会的理性化进程结合起来,从理性特别是技术理性对人的主体性发展的负面效应的视角揭示现代社会的物化现象,并且深刻地指出这种“物化”正在内化,从而成为“物化意识”——这是对异化更深层的揭示。法兰克福学派无论从理论建构还是现实解读方面都极大地发展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在法兰克福学派眼中,一切束缚人和统治人的异化力量或物化力量都是他们批判的对象:“我们自己创造出的物和环境在多大程度上变成了我们的主人,这是马克思所未能预见到的;可是没有什么比下述事实更加突出地证明了他的预见了,在今天全人类都成为他自己创造出的政治制度的囚犯,心惊胆跳的人类正焦急地盼望知道是否能从自己所创造的物的力量中拯救出来……”(注:《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67-68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

他们以一种人本主义的精神,通过对异化力量的彻底批判,追求人的自由、发展以及社会的全面进步。

在今天,异化现象更加突出,成了一种普遍现象。20世纪以后,异化对人的统治已从政治压迫与经济剥削转向各种普遍的、异己的文化力量对人的自由的束缚。特别是随着技术革命带来的大众传播的全面繁荣,媒介在某种意义上,扮演着“异化”的帮凶——人们越来越多地借助媒介来了解外界,媒介营造的“仿真环境”成为一种实质意义上的新的异化力量,“媒介真实”代替了“社会真实”,生存在“媒介环境”中的当代人,变得远离“真实”生活,失去批判精神与超越维度。媒介及其产品制约着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支离破碎的媒介信息与五颜六色的媒介产品渐渐迷惑了现代人的“双眼”,他们习惯于轻软的“表层娱乐”,而不再追问“深层意义”。媒介在其间一方面“异化”着他者,一方面也在不知不觉中经历着“自我异化”。正是因为媒介在当今社会异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这种多重角色,使得研究媒介,不能不关注媒介的“异化”与“自我异化”。而进行媒介批判就必须从“扬弃异化”的立场开始。媒介批判的目的,也正是要找到媒介“异化”他者的方面以及媒介“自我异化”的表现等,以此作为“扬弃异化”的突破口。

二、媒介的“异化”问题及媒介批判的内容

异化与异化的扬弃不是一次完成的历史进程,而是一个开放的历史进程。对此,马尔库塞具体从对象化活动的特征入手加以分析,认为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只有通过“否定之否定”,即通过废除他的外化和从他的异化中复归,他才能达到一种普遍的和自由的现实。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只要有媒介活动存在,就有因此而生的媒介异化现象;而对于这些异化现象的“扬弃”与“批判”又不是一次性能够完成的。随着媒介不断地发展,新的媒介活动、媒介现象产生,媒介异化会有新的内容及新的表现形式。从这个意义上媒介批判本身也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渐进的、长期的、不断更新的进程。依据马克思在1844年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劳动异化的四种规定性——即“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人的本质的异化”与“人与人的异化”。媒介异化也可以分为“媒介产品的异化”、“媒介活动本身的异化”、“媒介组织与媒介从业者的异化”、“媒介组织与其他参照物之间的异化”。这些都应是媒介批判的主要内容。

(一)媒介产品的异化

媒介产品通常是指媒介制造出来供人们消费的文化产品。媒介产品的异化,指媒介产品在传者制造过程中或受者使用过程中,背离了初衷,偏离了方向或走向了对立面的状况与情形。媒介产品,这里我们以新闻作品为例——人们对于新闻的要求是“真实地报道周围正在发生的事情”,“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而现实中,往往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常有这样或那样的“假新闻”出现,有的是在传者制造过程中,为了追求新闻的“新奇性”而有意制造的;有的是在受众解读过程中,由于受到不同的受传情境及心境的影响,从而影响了受众自身对新闻的准确理解。媒介产品的这种异化情形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新闻永远只能摹写现实。在这一过程中,“传者——传播渠道——受者——环境”都直接影响着“新闻”(信息)本身的建构与解构模式,可以说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改变“新闻(信息)”本身的走向,这其间就存在着新闻(信息)走向异化的可能。其他媒介产品也具有相同的规律,比如媒介娱乐产品、媒介教育产品等,媒介在提供一种娱乐形式,灌输一种教育宗旨时,也意味着剥夺另一种娱乐途径,削弱另一类教育主张。而这种“剥夺”与“削弱”并不总能够接近合理。

(二)媒介活动本身的异化

刘建明教授在其专著《媒介批评通论》中曾将媒介批评定义为“对新闻作品及新闻活动的评价”。(注:刘建明《媒介批评通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媒介活动是媒介批判的一个基本范畴。媒介活动,粗略地定义为媒介从事的各类活动——具体来讲,主要是指身兼“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二重使命的媒介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及“社会活动(主要是宣传工作)”。媒介活动的异化,就是指媒介在从事“经济活动”以及“社会活动(主要是宣传工作)”过程中,由于媒介自身及外界原因,使这些活动脱离了最初的目的,成为一种否定、消极甚至是破坏性的负面力量。媒介经济活动的异化,较常见的有,具有企业属性与市场要求的媒介组织进行“经济活动”时一味地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向市场屈服,致使媒介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因过份“亲近”市场利益而受到削弱,从而使媒介陷入世俗化的境遇。媒介社会活动(这里主要是指宣传报道)异化较突出的有“宣传报道的泛意识形态化”及“宣传模式的齐一化处理”等——在传播过程中,一味地夸大阶级倾向;一味地在意识形态上做文章;一味地阻挡多元信息输入,采取“单面灌输”的宣传模式等,这样做往往更容易使受众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对媒介的宣传“充耳不闻”,甚至故意曲解误读。媒介的宣传效果因此大打折扣,媒介活动也因此走向了异化的彼岸。

(三)媒介组织与媒介从业者的异化

依照哈贝马斯的理想,应当有一个“公共领域”作为公众表达民声民意的场所,但是,这一“公共领域”在当今却面临着一次新的结构转型。对此,哈贝马斯指出:“媒介最初的功能都局限于新闻交流与新闻监督。但是,报刊一旦从新闻报道发展成为思想传播时,当个体文人的新闻写作相互产生竞争时,一种新的因素——广义上的政治因素——就与原来的经济因素结合起来了。对于这样一个发展大势,毕希尔用这样一段话加以概括:

报纸从纯粹消息的机制变成公众舆论的载体和主导,变成政党相互斗争的工具。这就引起报纸行业内部组织的变化……对于报纸发行人来说,这意味着他从一个贩卖消息的商人变成了一个公众舆论的掮客。”(注: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第219页,学林出版社。)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媒介组织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已越来越多地背离媒介最初的功能。它在与政治及市场的妥协与同流过程中,不断走向异化,这种异化过程有时甚至影响了媒介真实消息的原生功能。

媒介从业者的异化,表现在他们背离“把关人”的传统职责,或为经济利益,或为政治目的,在新闻的选择取舍时背离新闻标准与新闻价值。比较典型的“有偿新闻”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公众对事实的知晓权被剥夺,新闻的价值让位于新闻的使用价值——由此形成了恶性循环,媒介从业者的信用及“把关人”的权威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丧失。此外,媒介从业者的异化,还表现在媒介人员“角色扮演”上的错位,最为典型的就是媒介人的“光环效应”——即“一些知名主持人因职业原因,长期生活在镁光灯下,从而产生一种高高在上的角色错位”——这里媒介职业本身成为媒介人的一种异化力量,媒介从业者在这种异化状态下,逐渐迷失自我,失去了应有的批判精神与警醒意识。

(四)媒介与其他参照背景之间的异化

文化力量、政治力量、经济力量、技术力量等共同构成了媒介的参照背景。媒介与参照背景之间的异化表现在多个方面。这里仅举两例:

一例为“大众文化”与“大众媒介”之间的异化。大众文化与大众媒介之间是一种共生关系——大众文化为大众媒介提供了丰富的传播内容;与此同时,大众媒介为大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他们二者的共生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就会走向异化:一方面,大众媒介为了取悦受众,取悦市场,大量地传播媚俗文化,迎合受众喜好,从而导致大众文化品质不断降低;另一方面,长此以往,这种“低品质”大众文化的大量传播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受众的品味与旨趣,进而影响和制约着大众媒介品质的提高。

媒介与其他参照背景之间的异化,另一个突出表现,是媒介的“越权”行为。最常见的莫过于“媒介执法者”现象。当今社会,随着大众传播日益发达,社会各方对大众媒介的依赖因而逐渐加强。媒介获得了往日不曾有的巨大“权力”——与“司法”“立法”“执法”三种权力并行,被称为“第四权力”。其实,如果按照媒介权力的最初规定性,这一权力应该主要集中在“监测环境”,作为第三方,促进公共信息的顺畅流动,及社会意义的共同分享等方面。媒介并没有“裁判是非”“公论对错”,甚至“现身执法”的权力。但是,这种“越权行为”正在成长为新的异化力量,不但对于媒介自身、其他社会组织,甚而对于整个社会而言,都是一种负面的、否定的因素。媒介在实现“执法”功能方面颇多参与,造成了人们对于媒介角色的一种“变形”期待——此时,媒介在公众眼中已是直接左右事件的权力机构了。这种现象客观上促进了公众打官司首选媒体而不是法院的不合理状况,越来越多的案件将会“缠”上媒体,媒介因自己的“越权”行为,将面临许多不必要的负荷。媒介的这种“越权行为”一方面打破了公众对于媒介的“正常期待”;一方面影响了其他社会机构组织功能的正常实现。在任何一个运转正常的社会,社会组织都应该“自行其职”,媒介“越权”行为除了破坏社会的合理分工及整体运行,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越权”使得媒介自身角色混乱,社会含义模糊起来,媒介的社会定位及存在意义因此将受到质疑与挑战。

实质上,异化理论为媒介批判提供了一种系统的思维与立体的视角,媒介批判因此而得以脱离平面化的“意识形态判断”及单纯性“文本解读”的境遇;此外,异化理论还为媒介批判提供了批判方向:媒介批判的目的就是要找到媒介在当今社会中的异化表现,从异化现象出发,找寻“扬弃异化”的方法与途径。我以为,媒介批判就是以一种“批判的眼光”加“关怀的胸襟”,在批判与超越中使人们逐渐摆脱被自己创造物“奴役”的状况,从而实现社会个体与社会整体的自由发展与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①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

②孙伯睽《卢卡奇与马克思》,南京大学出版社。

③郑一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哲学思想研究》,重庆出版社。

④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

⑤衣俊卿等《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

⑥霍克海默《批判理论》,重庆出版社。

⑦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重庆出版社。

⑧马尔库塞《理性和革命》,重庆出版社。

⑨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学林出版社。

⑩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马恩选集》第1卷。

(11)孙伯睽《走进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

自媒体和新媒体的异同篇8

关键词:BBC与CCTV;文化差异;中西传媒;传播理念

传媒是信息传递的媒介,从传媒出现以来,都一直受到各式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不同文化所诞生出来的传媒在报道信息时都有着不同的形式、内容、理念和倾向,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媒体传播的信息。信息媒体在如今这个信息时挥的作用是无可比拟的,传媒在被文化影响的同时,反过来也在影响着文化,在报道信息的同时也在发挥着自身引导社会舆论、传播信息、促进社会进步等社会功能。因为历史、环境、人文等多个因素,中西方文化在观念上相差甚远,进而导致我国和西方国家的传媒功能和传播理念都不一样,BBC和CCTV分别作为中西方传媒代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中西传媒传播理念的不同。

1BBC和CCTV的简介

1.1西方的BBC

BBC全称为英国广播公司,是英国最大的新闻传媒机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媒体之一。BBC并不是一个单独的经营媒体,而是一个在西方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诞生出的传媒,它服务于整个商品经济,在很长时间的一点时间内,BBC都垄断着英国的电视。从20世纪末开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扩展,传媒业开始逐渐商业化,并且在这个商业化浪潮中传媒业的组织结构也在潜移默化地私人化。越来越多的私营传媒涌现且在商业化浪潮中逐渐繁荣发展起来,打破了BBC垄断的地位。BBC在这个浪潮中陷入了很多危机,如主持人性丑闻等危机,作为公营传媒代表的BBC来说,其传播方式、内容形式等一系列的改变是必须的,西方传媒就是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潮流中诞生的,具有极强的商品经济的特性。一个媒体的传播理念是要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制度,以及政治制度所决定的。西方新闻媒体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物,自然是倾向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并在传播新闻信息的理念中是维护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但由于西方传媒的政党性没有经济性来的强烈,进而促使西方传媒如BBC在报道新闻事实的时候是在追逐经济利益,并且为了不断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西方传媒一直在变革以寻求受众的关注。

1.2我国的CCTV

CCTV全称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是我国传媒业的领头军,属于体制内的事业单位,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所以中央电视台也一直秉持公益报道的理念,尽力打造CCTV品牌影响力,用品牌的力量去实现信息传播的推广、国家品牌的培育。同时CCTV是我国的新闻报道舆论阵地,在引导舆论、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和谐方面有着不可替代作用。在我国,传媒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传媒业的市场受严格监管,而对传媒行业的经济效益以及运营来说,不单单要看这个传媒组织的经济效益和盈利,更要看是否发挥了传递信息的功能性,其社会效益和社会效应如何。我国传媒必须要牢牢记住自身作为媒体去传播信息的作用和功能,党的领导,顺应国家的发展要求和时代潮流。CCTV在政治宣传和舆论引导方面一直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发挥了其喉舌作用,为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2BBC和CCTV在传播理念上的差异

中西传媒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两者在传播理念上有差异与文化差异有着紧密的关系,以BBC和CCTV为例,两者在传播理念上的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语言表述方面的差异

语言是一个文化最直白的表现,也是一个文化的历史文化沉淀和精华,语言随着历史发展不断发展变化着,历史进程不同使得地区文化差异增大,中西方的语言差异就在于此。在商品经济社会,每个人都在追逐利益,但是很多人也会被利益所戏耍,从而陷入个人经济危机甚至市场经济危机,而西方传媒就是在这种社会环境里去探求人的生存状况和物质社会的浮躁。中华文化一直重视礼节,这个在中文中就很容易找到例子,如您、令堂、令尊、家父等等,关系不同、等级阶级不同、年龄不同,在中文中都有着详细的称谓,但英文就不同了,称谓只有you、I、he、she等单词。CCTV中的新闻报道在报道人物传记时就会重视人物时称谓,但是BBC在报道信息时就不会过多重视人物称谓,而会更重视信息的详细性,以及经济信息的即时性,不同制度让中西方媒体在传播理念处处表现出差异,而这些种种差异,使得中西传媒进行信息传播的时候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观念。

2.2新闻内容风格上的差异

社会是信息传播的基本环境,如上文所言,社会环境对于传媒发展的传播理念有着决定向的意义。中西文化的差异使得不同国家的国家体制、制度、经济、政体都不相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在本质上就有着明显的差异。在汶川地震等灾难性的报道上,以CCTV为代表的国内媒体更加注重在内容上传播一些正能量的东西,如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奋力抗险情,而以BBC为代表的西方媒体则更加注重灾难所带来的伤害,诸如伤亡人数、财产损失额等,这些往往给人带来沉重的打击。此外,CCTV在报道上就会重视政府的即时政策和法律条文,并且传播信息方面更侧重于民生以及政治新闻等。BBC在报道上就会去追求手中感兴趣的新闻报道,在新闻报道信息上更重视接近受众。而传媒作为信息时代强大的“武器”,在不同社会环境中发挥的作用都不一样,社会环境不同、致使社会经济的不同。在文化差异的影响下,BBC和CCTV传播理念的不同在内容风格上表现各异。

2.3报道思维上的差异

新闻报道的中西差异还会体现着报道思维上,新闻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灵魂,所以无论是我国媒体还是西方媒体,在新闻报道时都会注意新闻信息的真实性,遵从新闻职业原则去报道。真实性得以保障,但在报道思维上中西差异就十分明显了。我国的媒体在采访报道新闻时都倾向于归纳新闻事件,从事件整体出发进行报道。CCTV在报道会议时会总体介绍有哪些参与者,以及会议主题是什么和结果。西方媒体在这方面就不同了,讲究对事件进行分析报道,通过媒体向受众传递事件的还原过程,并提出些许媒体的观点帮助受众理解。

2.4报道主体上的差异

中西传媒差异还体现在报道主题上的不同,CCTV在报道一些社会新闻时,会很明确阐述整个报道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背景原因,报道主题是新闻事件本身,并且就事件进行合理的分析,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探寻问题的解决办法。报道时会重视新闻事件主题的共性,从而扩大到一个群体,向人们传递这个群体的消息,并且在报道后有一定可能在网上引起热潮,如教师群体、外卖小哥群体等等。BBC在报道上更倾向于报道新闻的个体,大量对新闻事件主体的采访,突出个人,通过对事件任务的报道来反映新闻的背景或者结局,认为这种报道更能够吸引受众并贴近受众。

3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简单分析,不难看出不同文化对媒体的新闻报道有着近乎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表明了新闻传播理念是在传统文化价值观下诞生和发展的。而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和经济发展、国家制度、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定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经济、制度都影响着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也就是指这些因素在对媒体的传播理念上也有着或多或少的决定性作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西方文化的不断碰撞融合创新,中西方传媒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都会受到文化创新带来的传播理念变革。中西方传媒只有在文化创新中发展,在变革中做到报道实践,进而使得传播理念才能得到真正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杜艳如,王晓玲.浅议中西文化差异[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4):67-68.

[2]陈亮.中西方媒体报道信息不对称性探究[J].考试周刊,2015(77):21.

[3]叶馨.中西文化差异下的文化义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8,22(5):122-124.

[4]黄剑,戴丽华,涂雨晨.中西文化差异与理解的融合[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2(6):26-30.

[5]单波.中西新闻比较的问题与方法[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9):33-49.

[6]李丹洁,吴相如.中西文化价值观念差异与新闻写作比较[J].旅游研究,2008,19(3):64-66.

[7]袁艳,王金礼.中西新闻报道观念的差异及其文化成因[J].湖北社会科学,2004(7):49-5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