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经济学的根本出发点8篇

时间:2023-11-27 16:02:49

经济学的根本出发点

经济学的根本出发点篇1

一、我国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相关观点分析

(一)社会公平论

我们通常所讲的社会公平论即为主张社会公平作为我国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论点。具体而言,公平正义作为国内社会所追求的根本价值,而经济法的根本特性即为社会性。所以说,公平必须作为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不少专家提出,中国经济早已获得了大幅度的提升,在这种大的经济环境下,市场经济更加需要公平,而不是效率。一些专家认为,经济法包括各种各样的价值,例如:秩序、效率、自由和公平等等。在诸多价值之中,公平是其余价值的基础条件,也是根本价值。必须保证经济的公平性,才可以更有效地保证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长期发展。

(二)社会秩序论

这一论点提出秩序乃是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通常情况下,秩序才是保障社会经济迅速、健康发展的前提基础。所以,秩序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提出这一论点的专家人士觉得在经济法律关系当中存在有国家干预,而这肯定会涉及国家政权,公权力和公民权利间的联系能否有机结合起来,便逐渐成为了经济法最为注重的话题之一。所以说,秩序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此外,将秩序作为我国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论点在某种意义上抹杀了公平效率的价值功效。缺乏公平与效率的人类社会,人民是没有安全及自由的,这样的秩序也不是我们需要的。

(三)社会整体效益论

这一观点提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应为社会整体效益,绝非某个人、某一集体或者地域的效益。部分专家觉得经济法将社会整体效益当做根本价值取向有别于民商法学的根本属性。另外,很多学者提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是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具备鲜明的经济本位以及社会本位的法律特点。第一,将社会整体效益当做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犯了严重的逻辑失误。法律价值是指法律对于人类需求满足的积极影响,主要分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但是,社会整体效益严格意义上归类于客观方面,若把社会整体效益作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则在逻辑方面是无法说通的。第二,社会整体效益的定义并不清晰,具体涵盖哪些内容也是不够清楚的。所以,把其当做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是不严谨的。

(四)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概论

顾名思义,这一论点把效率当做经济法的基本价值,在确保效率的前提下,兼顾社会公平。效率优先论的出发点为市场失灵,提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在于保障经济效益,避免市场失灵情况的发生,或者在市场失灵的时候,政府应当怎样进行干预。所以,效率因素才是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然而,由法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社会公平同样是法律的基本保障。经济法作为法体系当中的部门法,需要具备一般法律的共性,当然,社会公平也是不可或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论点仅仅关注效率和公平的对立性,却忽略了两者间的统一性,因此,此观点是不全面的。效率是市场经济必需的,而公平同样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项。在构建和谐社会、奔向小康的整体环境下,效率和公平的完美结合才能更加有助于社会经济的迅速进步。

(五)和谐价值观

持有这一观点的人认为,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是社会公平、经济自由、社会效益以及经济秩序的有机统一。和谐价值观把一切法律价值有机结合在一起,令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具体针对性不足。因此,此观点并不是十分合理的。二、对我国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问题的评析通过上述关于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问题的研究结论或者观点不难发现,在对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进行研究的环节中,大部分情况下人们都会借助拆分的手段,片面地把某一经济分词孤立来看,并且以此来论证自身认为的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正确性。所以,不管是以上哪一种观点,均不够完善,都应当进行补充,具体评析如下:

(一)社会公平的经济法价值取向难以充分展现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

我们都知道,公平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发展形态,在我们生存发展的各种意识形态领域中均存在对其的渴望,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由于它特有的属性令其具备更加明显的基本特征。但是,因国内公平涉及的领域太过宽泛,不仅是经济公平,中国的公平还体现于权利平等以及社会平等等一系列方面中,经济法的公平通常也是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出发,同时将社会大众集体利益的维护作为根本着眼点,所以,纯粹的把公平作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是不够全面、不够严谨科学的;另外,公平作为一种价值取向是任何组织和部门共同寻求的目标,国内法律均依靠公平作为制定、执行的前提基础。所以说,公平不具有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所需要的唯一性和独特性特点,比如说:教育法同样追求以公平为前提开展各项教育活动等。经济民主重点突出的是民主,主张政府在行使经济管控职能的过程中,尽量不去干预社会经济发展,而是尊重人们的核心地位,这仅仅是国家行使经济管理职能时的具体方式,并非价值取向。

(二)把社会整体经济效益作为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观点有待考究

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是在主观及客观两方面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发展的,并且是在历经多次实践最终被确定的具有重大作用的法律价值观,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人类的发展,而利益本身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它的出现和发展具有明显的客观性特征,和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特征具有鲜明不同,首先,;两者在性质以及特点上就截然不同;其次,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范畴不清晰,存在大量不确定性的经济因素,并且社会整体经济利益也是依托个人利益这种构成基础的。所以说,个人经济利益包括在社会整体利益当中,由此可见,在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中怎样把注重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进行有效的区分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再加上社会整体利益的保证也仅仅是经济法发展的基本方向,不可以将其和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混为一谈。

(三)单纯提倡效益为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论点也是不够全面

在中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最关键的作用就在于它很好地弥补了以往工商法中效益优先的缺陷性,进一步把保证社会经济公平、提升经济效益有机结合在一起,更好地实现了社会整体效益。所以,从法律价值角度出发,一味主张社会经济效益,把经济效益的增强和实现经济公平分离开的论点是极为不合理的。除此之外,由现有经济法调整的状况来讲,经济管理关系已经渐渐成为经济法进行调整、优化的最关键部分之一,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环节当中展现公平性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必须有效解决公平和效率两者的统一性问题。

(四)市场经济秩序下的经济自由仅为经济发展途径,并非价值取向

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方针主要可以归结为,我们提倡在政府对国家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前提下,展现市场的自我协调能力, 并且在特定范围内实现经济的自由发展。我们可以看出,经济自由作为我国推行以市场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为推动国内外贸易的进展而实行的一种经济策略,所以其并非经济法的价值取向,把其作为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的论点是不正确的。

(五)把和谐当做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针对性不足

众所周知,和谐作为各个时代共同追求的重要目标,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均起到关键影响。但是,和谐的种类繁多,像社会和谐、生态平衡等等。经济法的和谐是从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谐统一的角度出发的,具备明显的社会和谐特点,尽管和谐也是中国经济法寻求的价值取向之一,然而却并非中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其同样不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的基本特征,同时它的时代性特征也较为缺乏,所以说,把和谐作为我国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论点也是错误的。

三、公平和效率是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

在经济法的整体价值当中,公平和效率毫无疑问是最为关键的两个价值取向,两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在各种各样的经济法价值取向之中,唯独经由经济法的立法与执行能够有效地保障社会整体效率,更好地体现出社会公平,也能够确保经济的自由性、有序性以及安全性。若缺失了公平及效率中的任何一项,另外的一切价值均不会具有任何意义。

(一)从国内经济法的法律属性来看,公平和效率是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社会主义特征的国家,满足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彻底消灭剥削,并且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由此可见,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性涵盖了公平与效率,中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一定会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统一起来。

(二)从公平和效率的联系上来看,两者均为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

第一,公平和效率两者都是十分关键的,两者缺一不可,不具备效率的公平或者缺少公平的效率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言都是毫无意义甚至是有害处的。第二,公平和效率具有对立统一的基本特点。尽管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对立性,然而它们并不是无法调和的,尤其是对于经济法的社会整体效率和社会公平来讲更是如此。由于既然称之为社会整体效率,而非个人效率或者局部效率,那就一定会涉及社会的公平正义方面。第三,从法尚公平的角度出发,公平必须作为法的基本价值,经济法也是如此。此外,从对经济法带来的根源考察当中,正是因为发生了一系列社会与经济问题,引发了社会不公平,也才促进了经济法的出现。所以说,由公平和效率的联系上看来,公平和效率两者均应当为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

经济学的根本出发点篇2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引领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承认经济发展有规律,透过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发现本质、规律,遵循经济规律,正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要求。非常重视对规律的探索和认知,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告诫全党尤其是中央政治局“要应对好各种复杂局面,关键是要提高对规律的认识,善于运用规律处理问题”,“要认识和运用规律,首先掌握科学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1]339。2014年7月9日在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指出:“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自觉认识和更好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不断提高推进改革开放、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能力和水平。”[2]

“经济发展新常态”概念是同志对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尤其是我国经济发展规律性的认识。他说:“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状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状态,是一种内在必然性。”[1]387同志指出:“明确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们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做出的重大判断。” [1] 303~304明确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变化,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1]384

基于经济发展新常态来看我国2012年以来经济增长下行现象,同国际金融危机这一外因的影响有直接关系,“但内因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因就是我们正面对着深刻的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1]305,“问题主要不是周期性的”[1]306,“根本上是结构性问题”[1]269,“不可能通过短期的刺激实现V型反弹,我国经济可能会经历一个L型增长阶段”[1] 306。判断“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1]406,因此,强化体制动力和内生活力的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1]309。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015年11月10日,同志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在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同志再次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2016年1月18日,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明确指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是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更不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具体来看,的讲话包含三层重要内容。

第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的翻版。关于概念术语的表述,强调指出:“我要讲清楚,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1]404,“我们提的供给侧改革,完整地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是这样说的。‘结构性’3个字十分重要,简称‘供给侧改革’也可以,但不能忘了‘结构性’3个字”[1]405。丢掉“结构性”定语就会与供给学派的概念和指导思想混淆,而“供给学派强调的重点是减税,过分突出税率的作用,并且思想方法比较绝对,只注重供给而忽视需求、只注重市场功能而忽视政府作用”[1]405。供给学派经济理论的本质是经济自由主义,其政策实践(典型是“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所采用的减税、紧缩货币和国企私有化等措施并没有彻底医治“滞胀”问题,更没有消除经济危机周期波动。

第二,要防止有人用西方经济学中的“新自由主义”曲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书记不仅明确指出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而且强调“更要防止有些人用他们的解释来宣扬‘新自由主义’,借机制造负面舆论”。[1]404新自由主义肇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奥地利学派对计划经济前提假定――经济计算可能性的诘难,勃兴于对凯恩斯主义革命的反革命(包括供给学派),经过经济全球化喧嚣,完成于20世纪90年代的“华盛顿共识”。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自由放任”本质的新自由主义学派林林总总,就其主流学派来看,其经济、政治主张可以概括为对自由、私有产权和市场的绝对化肯定的“三化”和“三否定”,即“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与“否定公有制、否定社会主义、否定国家政府干预”,它是“适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转变要求的理论思潮、思想体系和政策主张”。[3]4~5

的担忧是多余的吗?请看事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包括“去产能”。产能过剩的原因是什么?有人说:“中国的困难就是消费太低,投资过剩,投资的结果就是产能过剩”,“原因跟我们公有制有关系。公有制的国家一定是消费低投资旺,投资旺一定是产能过剩”,“所以你要改变这个产能过剩的毛病,就必须把公有制改成私有制”。[4]按照这种逻辑,私有制市场经济国家就不会出现产能过剩,这显然与事实不符,其立论完全是用“新自由主义”曲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三,要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认识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告诉我们:“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1]405根据上下文语境和其他讲话,这里说的“政治经济学”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例如, 2014年7月9日在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2]。在2015年11月23日中央政治局第28次集体学习的重要讲话中,同志再次强调:“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面对纷繁多样的经济现象,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有利于我们掌握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认识经济运动过程,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更好回答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高领导我国经济发展能力和水平。”[5]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问题就是为什么人的问题。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是以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纵观的系列讲话可以看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文艺创作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研究导向”,二是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14年10月15日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文艺就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1]191。2016年5月17日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再次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的“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1]402。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在论述脱贫攻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问题时再次强调:“总之,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针对特定人群面临的特定困难,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1]274“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质就是“人民主体地位论”和“共同富裕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我认为的讲话给出了如下三条理由:

第一,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要求。立场是看问题的视角,是世界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是立场、方法、思想观点的统一体系。在2015年11月23日中央政治局第28次集体学习的重要讲话中,同志强调了“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重要性,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5]。

由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直接涉及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利益问题,比较而言具有特殊性。马克思指出:“阶级斗争在实践方面和理论方面采取了日益鲜明的和带有威胁的形式。它敲响了科学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丧钟。现在的问题不再是这个或那个原理是否正确,而是它对资本有利还是有害,方便还是不方便,违背警章还是不违背警章。不偏不倚的研究让位于豢养的文丐的争斗,公正无私的科学探讨让位于辩护士的坏心恶意。”[6]马克思解释了具有科学性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为什么变成了庸俗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性与阶级性的有机统一,因为工人阶级及其要求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必然产物,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发展历史规律,《资本论》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消亡的历史规律,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幻想和臆造,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无产阶级的利益要求是消灭产生利益对立的基础,同社会发展规律指引的方向完全一致,它的利益与社会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根本一致,大公无私。因此,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敢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阶级立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人民为中心,代表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资本论》是工人阶级的圣经”[7]36。

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就是“要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5],就是要“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1]401。

第二,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说:“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来的,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1]401坚持唯物史观就是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是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就是要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401

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以此指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三,这是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马克思在《导言》中论述生产、消费、分配、交换(流通)的辩证关系时指出,生产的目的是消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出,在自然经济中生产的直接目的就是消费,而在商品经济中生产是为交换而生产,交换的目的不再是使用价值而是交换价值。在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目的就是追求资本的剩余价值或利润的最大化,这是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性质决定的。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不再是以利润为目的,而是最大限度地保证和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需要使其获得全面自由的发展,对此马恩列斯有充分的论述。问题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采取商品货币形式后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呢?如何防止为生产而生产,为利润而不顾人民的需要呢?显然,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比如“救命药”心脏手术必需的“鱼精蛋白”早在2011年就曾经出现过一次全国性缺货事件,5年之后相似的情况再次出现。业内人士认为,凡是缺货的救命药大都是售价低廉,微利或无利可图,生产厂家屈指可数,产量有限。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后,学术理论上已经很少有人关注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问题,在微观企业层面的实践中追逐利润最大化成了不言而喻的天条!迷失生产目的的企业为了实现资本利润最大化甚至不择手段,坑蒙拐骗行为与假冒伪劣产品横行,不能说与之无关。迷失生产目的的地方政府为GDP而GDP,甚至不惜牺牲自然环境。市场经济中产能过剩是如何形成的?原因在于单个厂商以追逐利润为生产目的的行为导致了宏观上的无效供给。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提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正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立场方法分析问题的必然要求。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指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7],体现的正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要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论”和“共同富裕论”。 它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口号,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1]401,它是我们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6年12月16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入了新内涵,其精神实质体现的正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指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而言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物质精神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1]4012016年12月16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突出“调结构、惠民生”,“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7],通过深入研究市场变化,理解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第二,“要全面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各行业各方面的劳动者、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干部创造发挥作用的舞台和环境。”[1]401~4022016年12月16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的这一思想有新的论述,会议指出重大改革方案的制定、推进落实既要“抓好重大改革顶层设计,也要充分调动地方和基层推动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各方面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合力”,要“健全正向激罨制,促进干部创造性开展工作”[7]。这次会议还强调了“稳定民营企业家信心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专心创新创业”问题,具体措施就是“妥善应对风险挑战,引导形成良好社会预期”,“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扩大开放”,“要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7]

第三,要落实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四个方面重点工作”中。2016年12月16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拓展为四个方面重点工作,即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和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体现在:(1)处置“僵尸企业”,要做好人员安置工作;(2)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要把去库存和促进人口城镇化结合起来,要继续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高三四线城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3)补短板方面,要从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着手,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4)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口粮安全”,“为推进结构性改革创造良好环境”[1]319。

第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解决好收入差距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4022016年12月16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财政预算安排要适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特别是“要更有力、更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集中力量攻克薄弱环节,把功夫用到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7],破解制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做到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2]新华社电稿.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强调更好认识和遵循经济发展规律 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N].光明日报,2014-7-9.

[3]何秉孟.新自由主义评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6.

[4]茅于轼.中国为何无法改变产能过剩的局面?[EB/OL],共识网, http:///html/2016-04-29 13:07:41.

[5]新华社报道.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 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N].人民日报,2015-11-25.

[6]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经济学的根本出发点篇3

马克思在其众多的著作中,并没有提出一个完整的危机理论。马克思给经济危机下的定义,是指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在经济和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一定会出现的生产过剩的危机并且带有周期性,经济危机既是经济方面的矛盾,并且是各种矛盾的总爆发,马克思以此揭示了经济危机的根源,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必然会周期性的爆发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消灭不了的,呼应了马克思的两个“必然”的著名观点。

(一)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创立过程

1.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萌芽

19世纪40到50年代马克思的著作《哲学的贫困》标志着经济危机理论的萌芽,并阐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周期,以及周期的几个环节,包括繁荣、衰退、危机、停滞、新的繁荣等。随后马克思将资本主义生产周期的环节作了调节为繁荣、生产、过剩、停滞、危机,反复循环。在《共产党宣言》中,他通过分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揭示了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资本主义制度,首次把危机与资本主义制度结合起来,使经济危机理论有了很大的发展。

2.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成熟

19世纪50年代后期,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产生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这部著作中,其中阐释了危机理论的基本框架。马克思指出简单商品流通中,危机就可能出现,当货币行使流通手段职能和支付手段职能的时候,经济危机的就存在了出现可能性。其次,马克思证明了在资本主义生产下生产过剩是固有的,生产过剩是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也使经济危机的存在提供了可能。

3.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创立

19世纪60年代,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深入研究了经济危机理论,揭示了经济危机理论的创立。此时的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研究的重点放在危机出现的可能性,以及这种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首先马克思分析了经济危机出现的可能性,揭示并分析了这种可能性存在的两种形式;其次马克思深入研究了这种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这一问题,揭示了危机从可能变为现实的几个前提,包括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活动,以及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的商品形式和货币形式。《资本论》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形成。

(二)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

1.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转化

马克思揭示了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在简单商品流通中,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比例失调会直接造成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就存在发生的可能,在这种流通过程中,买卖统一,简单的物与物之间的交换,在这种交换形式下危机发生的可能很小。但当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进行商品交换,商品经济得到发展,(W—G—W)之后,买卖双方不一定再是统一的,买和卖成为独立的行为。当买卖不一致,就存在生产过剩而引发危机。其次马克思指出危机存在的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条件,包括生产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其次达到一定程度的生产,第三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采取商品形式和货币形式,最后就是生产中不同资本的竞争。

2.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从生产与消费的二者来看,资本家的目的是获得最大化的剩余价值,所以不断的创造出剩余价值,盲目的扩大生产规模,而消费力相反缩小,这时生产力越是发展,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比例就越不协调。生产作为生产力的表现形式,消费作为生产关系的表现形式,生产和消费的不协调就演变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一旦发生就会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相对过剩是经济危机的本质,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

3.信用制度导致经济危机存在

马克思对信用制度作了公正的评价,有促进的积极作用也有其消极作用。信用一方面能够对生产扩大起加速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信用制度不断超过资本积累的限额,提倡的透支消费和违约率导致了市场的虚假需求。这时经济危机很有可能爆发。信用制度使得收入与消费需求就不再限制,市场中会出现虚假的需求与资本,从而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扩张和盲目扩大;最后爆发全面的经济危机。

4.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具有周期性的。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有危机、萧条、复苏、高涨这四个阶段。运作过程是萧条期,资本主义生产停滞,为复苏做准备。复苏期资本主义的经济恢复增长,各种矛盾得到缓和。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生产就进入高涨期,高涨期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各种矛盾再次不断积累、激化,最终经济危机再次爆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断周期循环。

5.对经济危机的影响辩证的看待

辩证的看待经济危机两面性的影响。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积极的一面,经济危机的爆发会使落后的生产模式淘汰掉,产业结构得到升级,更新了固定资本,为后期的生产打下基础,促进后期发展的生产力。经济危机的消极影响是众所周知的,经济危机不仅对资本主义国家乃至对全球的影响都非常大,对经济破坏力很大,严重阻碍了全球经济、各国生产力的发展,浪费社会财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断深化。

二、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研究综述

马克思并没有在其著作中提出一个完整的危机理论。“在马克思生前出版的著作中,关于危机的理论探讨只不过是一些警句式的简短评论。”即使有这些困难存在,但是不缺乏国内外学者对其理论进行研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1892年,考茨基出版了《爱尔福特纲领解说》一书,他分析的重点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长期趋势及其长期生产过剩理论,“震撼世界市场的现代的巨大危机,是生产过剩的结果”。但考茨基并没有充分展开这一观点,他确定经济危机的原因在于生产过剩,但是他并没有将生产过剩与消费不足联系起来,他只是和“与商品生产有必然联系的无计划性的结果”联系起来了。在他看来,危机存在的可能还在于生产者对产品需求的无计划性,以及在生产方式的机构变得越来越复杂,互相依赖的系统也日益复杂,这就增加了危机存在的风险。最后“信用也是使现代生产方式具有弹力的主要原因之一。”说明了信用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是是危机发生的可能原因。考茨基的观点是长期生产过剩是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这一观点成为西方学者研究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基本导向。1910年,鲁道夫•希法亭,进一步发展了消费不足论,并在《金融资本》一书中对比例失调理论做了新发展,他认为消费不足是比例失调特殊的变现,只是经济危机的条件中的其中一个。他认为在供给和需求之间没有找到均衡是危机的根源。其后希法亭使用利润率下降的趋势规律来分析经济危机出现的原因,他第一次利用利润率进行研究,并发展了这个理论。1913年,罗莎•卢森堡的《资本积累论》一书中将重点放在了纯粹的消费不足论,在此书中她将资本主义积累的长期趋势区分于其周期形式。她忽略了生产的重要性,过于重视消费,认为其才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最终动力,只有通过消费需求才能生存,因此提出了纯粹的消费不足是经济危机的唯一可行因素这一观点。1994年,英国的克拉克在《经济危机理论:马克思的视角》一书中,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整理和评述了马克思危机理论的发展史,全面的概括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并通过不同时期和不同观点两条主线的危机理论,进行罗列和评述。书中根据经济危机的根源将经济危机理论分为消费不足论、比例失调论、利润率下降的趋势原则、生产过剩等。克拉克指出,“危机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传统中一直发挥着核心作用,但同时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最为薄弱、最有待发展的领域。”克拉克认为危机理论的任务就是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不稳定性。

(二)经济危机的类型

奥康纳把危机理论分为周期性危机理论、结构性危机理论和局部危机理论。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学者阿特韦尔著有《60年代以后的激进政治经济学》一书,书中阿特韦尔对各类经济危机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提出了比例失调论、消费不足论、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论、国家财政危机论等,最后指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经济危机理论处于中心地位。

(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王洛林在1998年著了《经济周期研究》一书,书中总结了马克思经济危机的周期理论,并对周期性下了定义,他的研究重点在于经济周期理论。2004年,《利润与私有制经济问题》的作者唐有东,他的研究重点在于利润率下降是具有周期性的。随后一些学者发表的期刊论文,谢富胜的《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和1975—2008年美国经济的利润率》中观点是利润率周期性的下降导致了周期波动。胡婧发表于2014年的《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再研究》,文章界定了经济危机的相关概念,在阐述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创立和内容,再次,分析马克思对其实质、根源、周期性、对信用制度等作了论述,最后对马克思经济危机主要内容的再认识。

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进一步分析及建议

(一)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研究成就

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提出相关经济危机理论的观点和思想以后,不断有国内外著名学者发展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使得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不断丰富完善,如考茨基在《爱尔福特纲领解说》阐述了长期生产过剩是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随后希法亭发展了消费不足论,比例失调的根源就是固定资本的存在,并利用利润率下降的规律来分析经济危机的原因。随后克拉克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做了整体综述,并对不同时期不同观点的危机理论作了评述。

(二)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研究的不足

虽然国内外许多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以发展和完善,但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存在看待经济危机问题时具有片面性的特点,忽视了危机的意义及其影响,如何科学应对经济危机,以及在新的历史时期下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发展和传承问题。在众多学者的研究中考茨基忽视了经济危机的重要性和其影响,没有具备马克思主义的特征,并且他将一个生产部门内的生产过剩跟有限的消费能力决定的普遍生产过剩混淆,将周期的原因指向市场的无政府状态。希法亭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分析背离了正统马克思主义,抛弃了生产过剩趋势的论述,认为危机只是因为市场的不完善所引发的商业周期的阶段,危机是投资周期所固有的。希法亭的理论没有说明危机的必然性,对于希法亭的比例失调论我们可以说是对资本主义缺陷的分析,没有看到劳资之间的阶级关系层面上,而是只看到了资本家之间关系的表面上,这种观点容易变为改良主义。卢森堡忽视了资本主义生产中盲目扩大生产所以认为经济危机的唯一根源是消费不足。

(三)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研究的建议

1.科学看待马克思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爆发对全世界都有巨大的影响,不仅打击了经济,还包括政治格局,文化、生活方式等都有影响。一方面,对世界经济带来了严重的阻碍,社会财富大幅下滑,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经济危机不仅暴露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体系的弊端,还显示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与制度的不合理。另一方面,经济危机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使落后的生产模式淘汰更新,产业结构得到升级等。

2.重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意义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研究和学习,对我们如今应对经济危机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可以使我们充分理解危机的内容、本质及根源,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及时剔除危机出现的可能,其次,可以使我们及时了解危机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以及了解信用能够推动危机的爆发,并通过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去分析经济危机的问题。

3.科学运用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应对经济危机

研究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中很重要的一点也就是利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应对经济危机,如何科学应对经济危机呢?经济危机的爆发都是对全世界的影响,所以我们应对经济危机也要世界各国共同携手,其次可以利用政府的作用去应对经济危机,政府采取措施参与经济生活,积极应对经济危机,第三,在经济方面,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实现共赢。最后,认清本国国情,经济形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发展生产力。

4.传承和发展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

经济学的根本出发点篇4

[关键词]科学发展现;两点论;重点论;群众XE,最;哲学思想

[作者简介]郭文玲,保定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教授;李文,保定市社科联副编审;葛荣霞,河北大学图书馆副教授,河北保定071000

[中图分类号]B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3-0098-03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

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不断产生和解放的过程。社会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运动。一个社会健康发展的过程就是这些矛盾不断解决的过程。

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党执政时间的增加和党员队伍的变化,党自身建设面临许多新课题新考验,集中起来就是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这“三大考验”将是长期的、复杂的。党管党、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当前,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存在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发展不够全面,不够协调,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如城乡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区域差距扩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等。近年来有的地方又出现了粗放型增长方式回潮的势头。一些不科学发展的问题、矛盾已经开始暴露出来,科学发展已到了非常紧迫的地步。这些矛盾和问题,有些是在中国发展的现阶段难以避免的,有些则是由于发展观的偏差所导致或者所加剧的。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进一步深化和创新,提出了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在坚持、邓小平和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因此,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要发展就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由此表明科学发展观体现了辩证的发展观。

二、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创造者的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也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这个“人”,是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人民在内的中国最广大人民。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本源、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要坚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坚持在全体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走共同富裕道路。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创造人人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关心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们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今天强调的以人为本,既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又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联系是事物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物质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系统的发展过程,事物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事物的发展应当是系统的、全面的、保持内在各要素均衡的、协调的发展。

全面发展是指科学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科学发展观认为,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资源、环境等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科学的发展应该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全面发展,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意味着GDP的增加和物质财富的增加,而社会发展则体现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诸方面的发展。全面发展,必须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互为前提和基础。

科学的发展是协调的发展而不是畸形的发展。科学发展观不仅强调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而且强调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协调互动。协调发展,必须着力解决当前发展不协调的突出问题。如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问题,收入差距、城乡贫

困、就业困难等问题。协调发展,必须深化体制改革。从体制创新、制度建设人手,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消除制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

科学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眼前的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发展既要考虑眼前,又要考虑长远;既要考虑发展的基础,又要考虑发展的后劲;既要为当代人造福,又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的空间。科学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化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环境形势严峻的国情意识;强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意识;强化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的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意识;强化环境就是资源、资源就是资本,保护资源、改善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意识,从而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我们才能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战略机遇。顺利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

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体现了辩证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观点

辩证法的两点论,就是在研究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如果只肯定其一,而忽略或否定其二,就从根本上否认了矛盾,就变成了形而上学的“一点论”。辩证法的重点论,就是在研究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不是把二者等量齐观、平等对待,如果不抓住重点,甚至否认重点,而把各种矛盾和矛盾的两个方面平均看待,就变成了形而上学的均衡论。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这就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们面对的社会利益主体更多,领域更广,利益关系也更复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够全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局面亟待改变,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等。一方面,要求我们的发展要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做到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另一方面,抓住重点,统筹兼顾,加快发展,关键在于经济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才有坚实可靠的物质基础,才能赢得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是从全局出发看“三农”,抓住了要害和关键,必将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统筹区域发展,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是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关注和解决诸如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才能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人为本,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提高竞争力,是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对我们提出的时代课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各方面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五、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体现了辩证法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是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求在矛盾普遍性的指导下,着重把握矛盾的特殊性,用不同质的方法解决不同质的矛盾。

经济学的根本出发点篇5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什么是发展观?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科学发展观应包括哪些内容?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科学发展观的完整内涵是什么?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坚持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

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什么?版权所有

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着眼点是什么?

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什么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怎样按照统筹兼顾的要求,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按照统筹兼顾的要求,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应做到以下几点:

努力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

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目标。

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抓紧研究制定统筹兼顾的政策和规划。

为什么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各项工作中。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我们必须处理好哪几种关系?

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地区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还要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为我们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指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今年宏观调控的重点是什么?

今年宏观调控的重点: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适当控制投资总规模,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坚决遏制部分行业版权所有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支持有市场有效益的产业和企业加快发展。三是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努力缓解煤、电、油、运和部分重要原材料的供求矛盾。四是重视防止通货膨胀,抑制物价总水平过快上涨。在宏观调控中,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从当前实际情况出发,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等综合措施,并注意把握时机和力度,做到适时适度,区别不同情况,松紧得当,不急刹车,不一刀切。

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

中央提出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是怎样的?

中央明确提出了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这是一个把握规律、统揽全局的重大决策。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什么?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要求。按照“五个统筹”推进改革开放,才能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才能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坚持改革开放,必须统筹哪几方面的改革?

要统筹推进各方面的改革,努力实现宏观经济改革与微观经济改革相协调、经济领域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和农村改革相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使各方面改革相互促进。

“五个统筹”的实质是什么?

“五个统筹”,实质上就是统筹兼顾。

宏观调控目标的四大目标是什么?

一、促进经济增长。

二、增加就业。

经济学的根本出发点篇6

关键词:武汉临空经济区;企业发展;应用人才;培养策略

当今激烈的企业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进步来说,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应该成为重要的内容,不断地提升人才的创新素质、创新能力、应用水平和思维素质,能够不断地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从而来更好地实现经济的突破。对于武汉临空经济区企业发展和建设来说,必须要从根本上来实现对于人才的培养,保证人才培育方式的多元化、培育目标的明确性、评价方式的科学性,从而来不断地促进企业人才竞争力的提升,这对于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有着无比重要意义,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经济的腾飞和进步。

一、武汉临空经济区企业发展现状研究

武汉临空经济区是武汉市“十一五”重点规划建设项目,武汉临空经济区涵盖武汉黄陂区、东西湖区和孝感市孝南区部分区域,其中黄陂区部分为核心区。发展航空运输、物流、飞机维修保养等空港产业。武汉临空经济区含东西湖区全域500平方公里,黄陂南部地区约450平方公里及孝感市部分区域,总规划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7月,已有东航、国航、海航等60余家航空及相关企业入驻。武汉临空经济区的建设与落实,在根本上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突破,不断地为社会进步提供了新的着力点。武汉临空经济区划分为三个功能圈层,即临空经济核心区、临空经济聚集区和临空经济辐射区。临空经济从根本上助力社会腾飞,为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增长提供了便捷化的渠道,这在根本上促进了企业综合实力提升,并为全面实现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具有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不少临空经济区企业借势发展,不断地进行资源整合和内容创新,从而来更加有效的保证了各项事务地顺利进行。对于这种相对来说较为高端的企业而言,人才永远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不断地实现对于企业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针对目前武汉临空经济区企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企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理念偏颇、人才培育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升、缺乏科学化的人才评价机制等问题,必须要采取科学的手段来对之进行有效的培养,提升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二、武汉临空经济区企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1.企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理念偏颇

企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理念有失偏颇,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企业人才培养的效果。从目前的武汉临空经济区企业培养现状来看,人才培养过于片面化,过多地强调对于知识和专业本身的培育,忽视了对于个人技能、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创新素质等方面的提升和培育,这在根本上导致企业人才综合素质的下降,从而不利于企业的进步和发展。对于很多企业来说,相关的领导人过多地注重对于技术的研发和重视,忽视了对于员工软实力的提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才的综合素质。总而言之,人才作为企业发展和进步的关键所在,是企业得以长久运行的核心和关键,必须要从根本上来实现企业培育目标的确立和培育理念的偏颇。

2.人才培育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升

人才培育教师队伍的素质有待提升,是目前很多武汉临空经济区企业人才培育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影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首先,对于不少的武汉临空经济区企业发展来说,他们过多地重视人才的自学能力,忽视了对于人才的集体培训,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习能力的下降,不利于向他们传输先进的理念。其次,在培训队伍的选拔上,很多的培训教师本身对于技术还不够精通,他们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走向缺乏长远的认识和推测,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他们理论素质的弱化,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进步有极为不利的影响。总之,只有从根本上来促进企业人才培育机制的构建和完善,才能够从根本上促进企业发展转型。

3.缺乏科学化的企业人才评价机制

不少武汉临空经济区企业中,缺乏科学化的企业人才评价机制,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效果,无法从根本上来促进企业的成熟。完善的企业人才评价机制,能够从根本上来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不断实现对于人力资源的有效整合,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企业发展和未来进步。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少的企业由于缺乏长效人才评价机制,过多地从业绩和工作成果等角度来进行企业人才评价,导致他们过多地注重个人技能的提升,忽视了对于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强化,这对于企业的进步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要想从根本上促进武汉临空经济区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就必须要不断地构建科学化的企业人才评价机制,从人才培育、企业进步、社会发展等角度来进行全新突破,从而来更好地促进企业人力资源整合,不断深化企业改革,从而从我国经济转型提供新的着力点。

三、基于武汉临空经济区企业发展的应用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1.重构人才培养理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

重构人才培养理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十分重要,这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在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中,专业教育和培训起到主导地位,重理论体系、轻实践应用,重知识传授、轻服务意识,从根本上导致培训与现实的断层。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必须要充分地重视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育,认识到人才素质和能力对于企业生存的重要意义,从而来更好地助力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应该结合人才现有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综合素质等要素来进行有效的培训,保证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高效性,真正将人才引入到企业发展轨道的认识上来,这样能够从根本上保证人才本身与企业发展的协调性,从而来不断促进武汉临空经济区企业发展和进步。

2.全方位、多元化地对人才进行培育

全方位、多元化地对人才进行培育,突出复合型、特色型与应用型。当今世界,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培育多元化的人才应该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第一,应该对人才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对于他们的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知识结构、心理素质、管理能力、思维素质等多个要素进行有效地重视,以此来不断地提升人才的竞争优势,从而来更好地推进人才的进步与发展,为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创造理论基础。第二,实现对于人才全方位、多元化的培育,保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从而来在提升人才理论认知的基础之上来进一步地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通过企业课程学习、外出培训、网络培训平台的构建等诸多方面进行有效的训练和提升,以此来从根本上促进人才综合能力的拓展和延伸,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创造有效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来促进武汉临空经济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

3.打造高素质的企业培养师资队伍

打造高素质的企业培养师资队伍,对于武汉临空经济区企业发展和进步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实现有效的企业培训是提升人才素质和人才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企业人力资源力量得以壮大的关键所在。要想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要打造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从而来更加有效的促进企业的进步。第一,实行定期地师资培训机制,从企业中选拔出具有专业素质、管理才能的高水平师资力量,从而来对人才进行培训,提升人才的应用素质和实践能力。第二,积极邀请行业的先进模范和精英来本企业进行人才培训和指导,通过系列讲座、交流等方式来对本企业人才培训方式进行有效的指导,以此来更好地促进人才的成长和素质提升,这样能够从根本上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活力,保证企业长久运行。

4.构建人性化多元化的人才评价体系

构建人性化、多元化的人才评价体系,是不断促进武汉临空经济区企业建设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不断促进人才自我成长与实现的核心。对于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来说,必须要适时地对人才进行科学化的评价,从而来更好地促进企业人力资源整合。首先,在进行企业人才评价的时候,应该注重从人才的创新能力、工作成绩、应用能力、知识结构、思维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评价,从而保证人才评价内容的充实性和全面性,这对于不断促进人才进步与企业发展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其次,应该保证人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在构建企业人才考核制度的基础之上,还应该通过员工自我评价、部门互相评价等几种方式来实现,从而更好地促进人才多维评价的实现,这对于充分地挖掘人才的优势和竞争力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从根本上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

四、结语

基于武汉临空经济区企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对于企业发展、社会进步、人才自我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意义,从而来更好多地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目前应用人才培养中出现不少问题,导致理论培养与社会企业实践中缺乏有效的对接,不利于促进两者的互动,导致了人才本身无法与企业发展需求相适应。本文重点从重构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的全方位性和多元化、高素质的企业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人性化多元化的人才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来加以重点培育,从而在实现人才个人发展的同时来进一步地实现企业的进步和腾飞,为我国经济发展和进步提供新的着力点。

参考文献:

[1]刘晓燕.长沙临空经济区产业布局优化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4.

[2]袁.我国临空经济区发展策略及对武汉临空经济区发展的启示[J]. 理论月刊,2010,04:78-80.

[3]吴智琴.临空经济区的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4]肖李春.临空经济区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7.

[5]汤宇卿,王宝宇,张勇民.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及其功能定位[J].城市规划学刊,2009,04:53-60.

[6]邵琼,范韬.临空经济区产业发展水平分析――以武汉临空港(东西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4,24:66-68.

[7]胡赵征,李守旭.临空经济区空间发展模式及趋势展望[J].规划师,2014,11:5-10.

[8]吴菁,曹晓军,凌子山.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思考[J].管理世界,2015,6:184-185.

经济学的根本出发点篇7

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赖以建立和发展的核心概念,借助于经济人抽象,西方经济学主流学派建立起了比较完整和成熟的理论体系,一些非主流学派,例如新制度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也运用经济人模式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将经济人模式泛化为一般分析工具的倾向,似乎经济人模式能够概括人类全部经济生活的本质。但在实际上,这种忽视概念提出根据的预设主义和本质主义的做法只是将已有的经济学推广应用到更多的场合,是经济学范围的扩大而不是本质的进步。象所有科学的概念和理论都有其特殊的根据和局限性一样,经济人抽象也有其特殊的根据,这根据就是局限性,由此决定了经济人抽象不可以无限泛化。在经济人抽象的适用范围之外,是全新的经济现象,其本质和规律不同于建立在经济人抽象基础上的传统经济理论。

在经济学的历史上,亚当·斯密是第一个提出经济人思想的人,他在下面这段关于“看不见的手”原理的著名论述里面,也提出和论证了经济人思想:“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之福利,也不知道他们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第439页,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看不见的手”原理是颂扬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经济人是其核心思想。所谓经济人,就是追求自己的安乐和利益的人,在此后关于经济人的所有界定中,经济人的这一自利特点都是最基本的规定。

问题在于如何理解经济人的性质,斯密是基于什么根据提出经济人的概念。关于经济人“自私自利”(selfishess)、“利己主义”(egoism)、“自我为中心”(self-centred)的解释,都把经济人归结为人性使然,是伦理学上的利己主义者。即使斯密是基于人性论和伦理学提出经济人概念,人们在经济领域表现为经济人,这也是有着经济领域的根据。斯密在上面的论述里面,已经给出了这种根据,即“每个人都在力图运用他的资本,来使其产品得到最大的价值”,因此问题的症结在于斯密是不是从人性的角度解释经济人的自利动机。

“斯密问题”存在表明斯密并不是从人性论和伦理学出发提出经济人思想的。所谓“斯密问题”,是指斯密的两部主要著作《道德情操论》和《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之间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它们分别以“同情心”和“利己心”作为论证的出发点。如果斯密是从基本的人性假设出发的话,那么两部著作之间就存在矛盾和不一致性。

《道德情操论》是探讨人类的道德伦理问题的,斯密以利他的“同情心”作为论证的出发点,说明斯密的伦理学并不是利己主义的。斯密从人们对“他人情感和行为”以及对“自己的情感和行为”进行评判两种角度提出“同情心”概念。在对“他人情感和行为”进行评判时,斯密认为人类有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进行想象的能力、这种能力使人们在看到他人的不幸或快乐时,能够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对他人的情感和行为作出评判。在对“自己的情感和行为”进行评判时,斯密认为,“如果我们不离开自己的地位,并以一定的距离来看待自己的情感和动机,就决不可能对它们作出全面的评述,也决不可能对它们作出任何判断。而我们只有通过努力以他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情感和动机,或像他人可能持有的看法那样来看待它们,才能做到这些。”(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37页,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因此,“我们假定自己是自己行为的旁观者,并且用这种眼光来尽力想象这种行为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这是我们能用别人的眼光来检查自己行为合宜性的唯一的镜子。”(同上,第139页)综合上述两点,斯密认为道德的起源不是每个人所具有的某种不变的人性,而是产生于人与人关系中的同情心,斯密的伦理学是以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的。

从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分析人所会产生的行为和动机,这是斯密分析方法的特点,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斯密的分析方法仍然具有这种特点。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就在于有些个人拥有一定量的资本,这些资本可以用于不同的用途,生产出不同的产品,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这些人的行为和动机就是斯密所说的经济人的行为和动机。因而经济人抽象的根据在于个人拥有资本,这些资本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能够获得剩余价值。马克思指出资本家只是资本的人格化代表,斯密的经济人抽象所反映的就是这种意思。不论是马克思所说的资本家,还是斯密所提出的经济人,都不是人的本性使然,而是客观的社会关系和条件决定了人们具有怎样的行为和动机。

斯密经济人抽象的根据被新古典经济学形式化、具体化为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前提和假设条件。斯密所说的资本在新古典经济学中是一些具有稀缺性的生产资源,这些生产资源具有多种用途,可以产出不同种类和数量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经济自发作用下,每种生产资源都能配置到最佳用途上去,生产出最符合消费者偏好的产品和服务。

新古典经济学是在边际革命的基础上产生的,边际分析方法为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开辟了道路。应用数学方法,在一系列前提假设条件的基础上,新古典经济学从科学上证明了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原理,理论的科学化也使经济人具有了更为明确、成熟和系统的形式。

首先,在新古典经济学中,经济人涵盖所有的经济行为主体。经济人有多种具体形态,既包括劳动、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供给者,也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且然他们各自利益的表现形式不同,但行为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力图在市场过程中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因此,经济人抽象为新古典经济学对人类的经济行为作出统一解释提供了坚实的逻辑基础。

其次,新古典经济学借助边际分析方法具体分析了经济人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条件。例如,生产者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消费者在收入和价格的约束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所购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等等。从而将动机与效果结合了起来,至少在理论上为组织资源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最后,新古典经济学赋予经济人的“理性”以一个明确的经济学含义,即通过成本收益分析,经过精密的计算和仔细的权衡,对可供利用的实现目标的手段进行最优选择。这是新古典经济学对经济人抽象的最重要贡献,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经济人模式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成本收益分析方法,为经济学向其他学科的帝国主义扩张提供了最基本的分析工具。

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抽象是对斯密经济人抽象的继承和发展,除保持了斯密所提出的根据以外,新古典经济学又加进了新的内涵。关于稀缺性的生产资源,新古典经济学有两个限制性假设条件:生产者的技术水平不变和消费者的偏好是稳定的。在这些假设条件下,社会使用所有的生产资源所能生产的产品的数量和种类就是可知的。作为生产者,他清楚每种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作为消费者,他知道每种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等等。因此,经济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确定要达到的目标,并应用成本收益分析找到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途径。

斯密和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抽象不是根据某种永恒不变的人性提出来的,这是其科学性的方面,而忽视人尤其是现实的人,又是其局限性。他们的经济人概念只是根据经济人的经济环境和条件提出来的,而没有根据现实人的特点分析经济人的行为和动机。不管在历史上对人有过多少抽象,但只要是从人本身出发进行抽象,是决不可能得出人具有完全理性和完全信息的假设的,这种假设只能从人之外的某种根据提出来。因此,斯密和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抽象并不能运用于现实的人,在面对实际的经济现象时缺乏解释力。

根据现实人的特点,在斯密和新古典经济学经济人抽象的基础上,使现实经济人的行为和动机得到了更好地理解,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些很有解释力的新的经济理论和经济学分支,如新制度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

现实人的认知能力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所以,从现实人出发,斯密和新古典经济学经济人抽象的完全理性假设首先受到怀疑和批评。西蒙指出:“古典经济理论对人的智力做了极其苛刻的假设,为的是产生那些非带动人的数学模型,用来表示简化的世界。在这方面,近年来,人们已经提出了疑问,怀疑那些假说是否与人类行为的事实相距过远,以至根据那些假说所得出的理论同我们所处的现实状况已经不再有什么关系了。”(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前言,北京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西蒙提出有限理性说来代替完全理性假设,迈出理解现实经济人行为和动机的第一步。

由于现实人具有有限理性,他不可能完全准确地了解到所需要的经济信息,因而市场交易不可能是即时完成、没有任何费用的,在买者和卖者、雇员和雇主、委托人和人等市场参与者之间必然存在讨价还价、监督合同或契约履行的费用。例如买者因不了解商品的质量而尽量低估,只愿低价购买;卖者则利用买者不了解商品的质量这一点尽量虚夸,索取高价;商品购买以后也存在一个维修保养问题,所有这些都使市场交易必然存在交易费用,暴露出新古典经济学零交易费用假设的非现实性。英国经济学家科思首先发现了这一问题,在1937年发表的论文《企业的性质》里首次提出了交易费用概念,此后,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进入科斯所开拓的经济学研究领域,现在已形成了由交易成本理论、产权理论、企业理论、委托理论、团队生产理论以及制度和制度变迁理论所组成的庞大的新制度经济学学科体系,这对于研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所产生的过渡经济学很有借鉴意义。

从信息方面看,所谓有限理性,是指经济人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因而经济人所掌握和利用的信息必然是不完全的,新古典经济学完全信息的假设没有现实性。信息不完全,就会制约经济人的行为和动机,信息经济学,尤其是微观信息经济学分析了经济人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会有的行为和动机,因此,信息经济学对于经济人的分析更加接近实际经济生活中的人。

单就经济人抽象来说,西方经济学主流学派的经济人缺乏现实人的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则在现实人的基础上改造和发展了主流学派的经济人概念,因此,后者关于经济人的抽象更为接近实际经济生活中的人,新制度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也就比主流学派更为接近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真实的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新发展已经使主流学派的现实性越来越少了,主流学派之所以还能居于现在的地位,一部分原因在于其意识形态色彩,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所具有的形式化、数学化和科学化的外观。让那些具有科学主义信念的经济学家放弃主流学派,至少在目前是不可能的。

在实际应用方面,经济人抽象的主要问题表现在那种不加分析地将经济人模式无限泛化的倾向。每一种科学概念都有其产生的根据,但人类认识的形式理性主义倾向使人们常常无视其根据而把它作为一般的分析工具运用到对其他事物的研究中去,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做是不妥当的。在经济人抽象的应用方面,有如下一些方面的问题。

第一,经济学帝国主义倾向。经济学帝国主义是近几十年来西方经济学发展中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英国经济学家罗宾斯1934年发表的《经济科学的性质与意义》一书。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是稀缺性假设,相对无限多样的人类需求,社会所拥有的生产资源是有限的,社会需要在生产资源的多种用途之间进行选择,因此经济学又是选择的科学。由此罗宾斯提出了他的经济学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行为的特殊方面,即由稀少的影响强加的形式主义方面。因而,由此可以推出,人类任何一种行为都落在经济学的概念范围之内。因此我们不认为马铃薯的生产是经济活动而哲学的生产不是经济活动,相反,我们认为,就两者中任何一种活动都涉及到放弃其它合意的选择来说,都有其属于经济活动的一方面。除此之外对经济学的论题没有限制。”(艾克纳主编《经济学为什么还不是一门科学》,第16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这样定义经济学,是从经济即节约的层面上理解。所谓节约,即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可以说是人类所有活动的共同特点,把所有这些活动都视为经济活动,就容易误导人们偏离对真正的经济活动的研究。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节约即成本收益分析只是经济人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手段,新古典经济学所研究的经济活动是人类运用生产资源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过程。尽管新古典经济学对人类经济学的研究不无局限性,但仍不失为经济学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经济学的根本出发点篇8

【关键字】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建设目标及途径

在本科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如何有效的开展学科建设是一个重点难点问题,构建一个科学的、合理的、系统的以及创新的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目标可以有效的促进本科院校的发展,全面的提高院校的综合教育水平,加强本科院校的核心竞争能力,不断的提高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培养综合性的经济管理型人才。

一、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建设目标定位

在未来的经济建设过程中,我国对于高素质的人才有着强烈的需要,所以在现阶段的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建设的过程中要根据社会的发展以及创新创业型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开展,要加强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创新创业性目标定位,对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保障经济管理学科自身特色与多元化特色统一的发展定位。在进行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目标建设的过程中要提高多元化的特色、加强创新创业性的举措,实现多学科发展的专业格局,提高经济管理学科的层次构造,要全面的覆盖专业领域范围,但在这个过程中要有侧重的进行,整合本科院校的资源,有针对的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经济学科,制定一个经济管理学科的技术性占领目标,提高本科院校领域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影响能力,加强本校的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建设的核心竞争能力,在进行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建设目标定位的过程中要充分的体现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优势力量,只有这样,才可以全面提高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性,促进本科院校的长期发展。

第二,优化经济管理学科专业构造,提高学科专业布局的协调性定位。在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建设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专业布局可以有效的促进整体发展。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有计划的分析学校的现有学科种类,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制定一个符合学校长期发展的专业学科布局,不断的优化经济学科的构造, 有效的协调学校的学科发展。要把经济学科、管理学科、法学以及其他相关的学科有效的联合起来,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促进学科的共同发展。这是一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学科定位模式。

二、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建设途径选择

在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建设途径选择的过程中,要结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国家的产业调整、区域经济建设的特点以及学校的发展目标进行,要有自己的特色和战略性目标,学校的自身定位相适应。

(一)了解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制定合理创新的建设途径。在进行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建设过程中要进行资源整合,根据学校的学科发展状况进行交叉融合的发展设定,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结构调整,对经济管理类的学科进行全面的评估,提高着发展规划,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进行完善和设定,要结合我国的国情,根据未来的发展规划进行本科院校经济管理学科的特色教学,不断的创新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建设的路径。对此,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基于社会的发展需求,加强对国家的相关政策的关注,把我国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的长期发展作为路径选择的基础,其次整合证券、保险、财务金融专业,提高专业程度,同时也要进行相关的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技术、统计学的专业的设置,有效的推动金融、信息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充分的借鉴优秀学校的发展优势,全面的促进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建设。提高学位点建设,学位点是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标志,学校要构建专业的学术队伍、加强校园实验设备、提高人才培养,不断的深化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建设。最后追寻创新创业性专业特色。本科院校的经济管理类学科要在借鉴其他高校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摸索出适合本校发展的创新创业性,要通过创新创业性的经济管理学科建设提高院校的核心竞争能力。

(二)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建设的具体措施。第一,提高经济管理学生的专业队伍建设,本科院校要培养出一批具有专业的经济管理的应用型教师队伍,要加强经济管理学术建设,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创建一个良好的氛围,缔造一批在区域经济管理、财政领域、金融领域、会计以及工商管理领域的应用型人才,提高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的权威性,提高影响力。第二,构建学校经济管理品牌,提高精品教育。要着重的突出经济管理学科的核心竞争能力,提高学校的办学特色,凸显学校的教学优势、教学理念以及教学设备等,要整合学校资源进行关联专业的建设,提高学校的重点专业。这样才可以全面的促进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的长期发展。第三,拓展视野,提高创新创业性,加强对外交流。在进行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建设过程中,学校要根据国际的发展趋势以及教学理论模式进行,不要固步自封,有效的结合国内外的经济管理学科建设方法和措施,提高自身专业建设的科学性,要提高与国内本科院校的合作途径,提高建设经济管理类学科建设的优势,有效的进行资源共享,提高科研合作,提高对金融工程以及物联网、电子商务新型学科的建设;同时也要提高与优秀的经济管理学科学校的交流与沟通,要通过一些国际经济管理科研合作项目,进行技术骨干以及经济学专业性的培训和研究交流,加强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建设的创新创业性,全面的推进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建设。

三、结束语

在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战略性选择,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性建设目标以及途径选择可以有效的推进本科院校的战略性发展,对此要提高经济管理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根据社会发展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的进行目标定位以及路径选择。要不断的完善经济管理类学科的组织构造,加强对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以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提高创新创业意识,为我国的经济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