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传统文化与核心素养8篇

时间:2023-11-30 10:23:00

传统文化与核心素养

传统文化与核心素养篇1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转化思想

翻阅百度文库和中国知网上有关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文章,学者们大多把小学核心素养的讨论限定在数学学科之内,这种只针对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讨论,无疑有助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科素养的培养,但也容易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认识。笔者认为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讨论,最好是置于2016年9月18日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指导之下,从宏观上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进行讨论。笔者以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以依托,以转化思想为例,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含义、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原则和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措施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含义

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含义理解有两种:一是基于数学学科的思考,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指的是数学这门学科所需要的诸多素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素养,当前,哪些素养处于数学素养的核心地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看法,一般认为数学基础知识、数学基本技能、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数学策略的应用这几个素养在数学素养中处于核心地位。二是基于学生发展的思考,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即《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出的“一个中心、三大方面、六个要素、十八个重点”,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具体体现。

二、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原则

1.综合培养原则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要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着手,把提高学生的文化基础具体到涵养学生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把培养自主发展具体到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把培养学生社会参与具体到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中。把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六个要素”体现在数学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比如,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圆课本内容正是按照“三个方面、六个要素”来编排的。圆的认识从感官上对圆的形状等进行了认识,然后通过对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的学习,达到对圆的理性的认识,这个过程体现了核心素养文化基础方面的对科学精神的培B,同时在练习题中有小组合作完成的题目,这体现了社会参与方面的相关要求,而“欣赏与设计”一节更是贯穿着健康生活和实践创新的要求,“圆周率的历史”则是对文化基础中文化底蕴的涵养。可见在内容的编排上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转化了其他版本的课本编排的传统思想,遵循着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综合培养的原则,同样的,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也要遵循综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原则。

2.突出重点原则

每一个学科都有本学科特有的素养,这个学科的素养与学生核心素养中的某个方面关系比较密切,对培养核心素养有着天然的优势。比如,小学数学学科就对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中的科学精神,具有其他学科没有的优势,因此,在综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原则下,要采用突出重点的原则。在小学数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三、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措施

1.提高教师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认识

小学数学教师通过相关文献的阅读既要对小学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要对新近国家提出的学生核心素养在数学上体现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通过阅读相关的文件,正确理解学生核心素养,通过深入地研究核心素养体系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核心素养理念,从而更加有效地贯彻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2.把核心素养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学生核心素养》中提出的核心素养体系,是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的、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是推进教育改革下一步工作的“关键”。我们要把核心素养培养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出发点。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终身学习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因此,它是各学科学习的最终归宿,当然也是数学的教学归宿。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要转化传统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备课时老师要立足于核心素养体系,特别是在教学目标设置时更要体现核心素养的要求。再以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圆中“圆周率的历史”这一节课为例,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把这一节课不纳入教学计划,不进行课堂学习。但是,这节内容的学习恰恰能对学生文化素养起到涵养的作用,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思想,根据培养核心素养的要求,对本节课给予相应的重视。

总之,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中,首先应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形成正确的认识,然后转变思想,在《学生核心素养》的指导下,从教师、教学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入手,从而达到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与核心素养篇2

在参加一次思想政治学科教研活动时,笔者了解到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要素。这是要培养世界公民的节奏?还是要把孩子们都培养成政治人物的节奏?思想失去了政治,或者思想只有政治,都不是思想政治。本不想参与到这个话题中来,还是不能免俗,也想说几句。

什么是核心素养?查阅文献得知,“核心素养”最早出现在欧盟理事会研究报告《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素养》(2002年),及经合组织(OECD)研究报告《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2003年)。这两个报告所用的英文词是“Key Competencies”。“Key”直译为“关键的”;“Competencies”直译为“能力”。“Key Competencies”直译就应为“关键能力”。报告中关键能力包括互动地使用工具、与异质群体互动、自主行动,是一种基于能力本义建构的体系。有趣的是,我们国内将“Key Competencies”译为“核心素养”。而且2002年美国联邦教育部推出“21st Century Skills”,直译应是“21世纪技能”,也译为“21世纪素养”。日本“21世纪型能力”的基础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三要素结构,也被称为核心素养结构。

在中国语境中,关键与核心,能力与素养,词义是不同的。关键,本义为门闩或关闭门户的横木,比喻事物最关紧要的部分,对事物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侧重于功能或作用。核心是指事物的中心、中央、中枢、重心、内心、内核之意,与其所对应的是、边缘,侧重于位置或地位。能力是指人对自然的探索、认知、改造等活动中,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账体现出来的身体及心理的素质。素养之素,朴素、平素、素来、素质、素色、素雅,不加修饰之意。素养之养,本义为饲养,即饲养动物,给动物提供食物供其成长;对人而言,有抚养赡养、修养教养、养心养性等;可见素养是一种平素的养、平实的养、平常的养,不富养不贱养,是一种慢慢地养,顺其自然地养。人的素养是指人的道德素养,是一种修养。显然,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有着各自完整的话语体系。个人以为,将关键能力翻译成核心素养,显然欠妥,不是科学求真的态度。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要求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是目的,是任务,是方式、是方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要素有哪些?

一是中国。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应该是中国的。中国是最核心的标识,要体现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及伦理。不能把别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中国表达或者弄成中国版本,不能用别人的话语表达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二是立德。核心素养体系中最核心的是德。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首,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正确的教育来引导人、教化人、激励人。要以德立身、以德率众、以德致远、以德领才,要德才兼备。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最核心的德,是德的核心。

三是树人。即树的是中国学生,树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树的是有国际视野、传统底蕴、时代特质和生活智慧的人。国家富强文明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力奋斗,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是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道德素养,体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道德素养,体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道德素养。

五是体系。即以德为中心的素养体系。有道才能有德,因此是一种道德素养体系,也是一种伦理体系,不应是关键能力体系或者关键技能体系。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核心素养体系。

传统文化与核心素养篇3

关键词:5C核心素养;影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一、引言

经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不断探索与建设,很多高校已经认识到“重理论、轻实践”的“原生问题”,通过增加实践课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学时比例明显提高。但过犹不及,新问题接踵而至。本文是在新时代新人才需求重新定位下,将基于5C核心素养理论与高校影视类专业实践教学进行链接,探索提质增效的影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二、影视人才素养亟待重新定位

2020年,许多产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期”。影视行业也无法幸免,已经直接影响到投资、制作、宣发、播出等环节。物之本末,必有思考,在国家和政府的强力干预和高效防控下,国内的肺炎已经由蔓延期转入防守控制期,各行各业纷纷开始思索并找寻出路。传统行业纷纷投向在线技术,例如在线医疗、在线商务、电商服务以井喷式发展。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交互技术,催生出了许多新型文娱发展样态:云综艺、云旅游、云逛博等,传统影视内容发生了数字化的变革。据艾媒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全年中国在线文娱市场规模将超5000亿元,较2019年增长30%以上。特殊时期很多在线文娱平台利用媒介自身优势,承担社会责任,开始拓展到教育特征。传统文娱将加速数字化、线上化进程,更多在线文娱内容形态的交叉结合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已经进入到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也踏上了新时代,新文科建设也提出了对于人才知识、能力的跨、融需求。面对这样的变化,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高校影视教育的工作者也应该直面新课题。无论从行业还是教育领域,都亟待对影视人才核心素养等进行重新定位。传统的影视人才可能更强调“模仿”把前人的技术学到手,“套版式”学习。但这样偏机械化的人才培养,不能贴合当下时代要求,当是更具有创新思维的“精尖人才”培养,具有更创新的能力、更强的审辩思维以及更深的文化传承,尤其经历了特殊的2020年,在文化认同、价值观念等方面备受关注。

三、5C核心素养与影视人才素养内在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与美国21世纪学习联盟开展合作,提出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详见图1),即“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审辩思维、创新素养、沟通素养以及合作素养”。有学者提出影视从业者素养应该:有文化、懂知识,具有一定的鉴赏文化意识、服务意识和合作意识。笔者认为5C核心素养可以在影视行业实现落地,这源于传统影视人才素养需求与新时代带来的文化、价值、创新,甚至媒介素养的普及,相互对照与融合。

(一)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

人们对文化的认知与理解、继承与扬弃、发展与创新的过程和行为,对个体发展、社会和谐具有深远意义。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并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引导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在人才教育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视行业是文娱产业的一支,抛开电影所产生的电影文化、视听文化,就电影本身内容来看就是对文化的“变身”追求。影视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创造体,当然也是文化发声体。增强文化认同感是作为影视人才培养的要求之一,训练培养影视学生文化理解能力,也就是影视人才鉴赏文化能力,这一点与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不谋而合。文化认同,是时间属性的结果,社会的发展也是时间属性,影视行业承担着对于文化理解和传承的任务,自然影视人才培养也要顺应影视行业发展。

(二)审辩思维

审辩思维是要将信息通过搜集—分析—推理—评价等过程,形成观点,经过不断实践论证完善观点等处结论的一种思维过程。其包含4个要素即:质疑批判、分析论证、综合生成、反思评估。质疑批判要求能够对既有的观点提出质疑,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问题。在影视人才培养中,十分注重思辩能力,质疑批判早在影视教育中就有所体现,例如《影视鉴赏》《电影批评》等课程的设计,同时在影视作品创作也是一个不断审辩、反思评估的过程。影视人才培养是顶层人才设计规划,更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需要其在事物分析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整合,最终具有复盘能力,这样的思辩方式才能使得影视人才全方位发展。

(三)创新素养

创新素养包含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实践,三者相互作用构成了创新素养。我们要培养有思想、有意识的影视人才。2015年10月国家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提出《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可见,应用型人才培养也把创新放在了其中。创造力更加注重冒险独立特质,创新思维讲求拥有好奇意识,能干进行发散性思考,创新实践要求能够参与产生新颖有价值的创新实践活动,以及能多维度、多角度的对待多变复杂环境。影视行业新业态、新技术更新速度之快,影视作品高产,如何提质,避免雷同,开掘更多原创作品一直是影视从业者的追求。这一素养不仅仅是行业迫切,教育界关切,更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对于人才培养最为核心的素养之一。

(四)沟通素养

沟通是维系组织存在、保持和加强的纽带,也是创造和维护组织文化、提高组织效率及促进组织不断进步发展的主要途径。对于影视人才培养,应重视“三头”能力,即“笔头+镜头+口头”,不仅是动手能力,还要有语言表达能力。影视作品的宣传与发行要求从事影视的人员必须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但沟通素养也不仅仅理解为浅层的语言能力与社交能力,对于影视创作来说,需要用影视语言与观众进行信息沟通,有效表达情感,甚至可以看作高阶的思维能力。同时,沟通又是团队得以实现合作的基础,这对于影视行业尤为看重。

(五)合作素养

影视行业发展离不开合作,相较于其他艺术创作,影视创作是团队创作,大家角色分工不同,各尽其职。一个影视作品的诞生离不开多方协调,合格的影视人才要具备合作能力。5C模型中的合作素养包含三个方面:愿景认同、责任分担、协商共进。尤其经历了2020年艰难的行业前行,让更多人深刻认识到,灾难面前众人的愿景认同、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平等协商齐力进步是战胜困难的关键素养。而这也是在高校影视类专业教学中,贯穿始终的重要专业素养。

四、5C核心素养与高校影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链接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文化体制的深入变革和文化产业的兴旺繁荣,影视新业态、新技术快速更迭等复杂多变的背景,归根结底最为迫切的是影视人才的新布局。而对于高校影视教育来说,适时把握影视人才需求显得格外重要。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是构建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匹配的高等教育体系的关键,对于影视类专业来讲,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之一。后转型时代实践教学的新问题是:首先,学生对于本来就较为枯燥的理论课程的淡漠;其次,课程实践作业雷同化严重。当大部分课程都提高了实践学时,改变了课程评价形式,即从论文写作到作品创作,实践作业的要求较为笼统,例如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实践作业繁重,且大部分都是要求完成一个完整作品的拍摄。那么实践效果可想而知,不同实践训练所培养的不同素养也无法得以实现。本科四年的学习,对于人才培养来说每一个学时都是精心设计。这些宝贵的学时在这样的实践教学中实则造成巨大浪费。

(二)5C核心素养与高校影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链接路径

核心素养为教育教学提供了重点更突出、焦点更集中的教育目标,依托5C核心素养,采用合作、体验、探究的教学方式为基础,设计分层实践教学体系,实现5C核心素养与高校影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链接,即构建“点线面”实践教学项目化运作模式。按照完成项目所需技能和知识的难度、广度和深度而设计不同维度的实践教学环节,针对不同维度的实践课程和环节,设计不同层次与之相适应的影视项目,从而实现不同层次实践教学技能与素养目标。“实践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不仅是实操、技术,还涵盖实践创作理念、经验和方法。”5C核心素养的培养(详见表1),说到底还需要“改教师为中心,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所以基于5C核心素养的“点线面”实践教学项目化运作模式,应该是“5C核心素养+分层实践教学体系+项目制教学方法”,素质目标、技能目标、教学方法成系统的组合教学设计。(1)“点”——基础技能实践。“点”是指以单一课程结构和微观知识点为主体,围绕知识应用、技术训练和思维引导等开展的,是对一个完整创作过程进行的拆解,以完成单一情境任务为目标的微观项目实践性教学。例如一些专业基础课,多在低年级开设,课程目标主要解决专业基础技能问题,为创作打好基础,类似《视听语言》《影视摄影》等课程。那么实践内容的设计不要贪多、贪大,就是课程内实践单元练习、元素训练、影视观摩、情境模拟、经典仿拍等实践项目,甚至可以针对某一个点上的技能不断做重复训练。“点”上的基础技能实践不仅是为完成更复杂创作打下专业基础,也是为核心素养的最终养成,在该阶段做好启蒙工作。因为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在某一阶段可以爆发式养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在实践教学中坚持立德树人教育全流程的融入。熏陶、强调对于行业文化的理解、文化的认同,建立学生专业理想。在一次次基础训练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通过拆解任务、情境化的方式让学生对专业学习调动好奇心。(2)“线”——专业递进实践。“线”则指不拘泥于具体课程内容,以集合本专业各项能力的影视创作项目为核心,通过实训、竞赛项目在实践情境中培养相对完整的专业创作意识,专业对接行业岗位,培养行业规范意识,激发创作潜能和创新思维的实践环节。将专业核心课程岗位化,设计贴岗实践项目,河北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纪录片创作》《融媒体节目策划》等课程与竞赛项目对接进行实践;录音艺术专业与河北影视集团校企合作,完成院线电影《吕建江》后期声音制作。专业递进实践是对专业学习的深化,能够与团队进行协作,这个阶段要培养学生对于作品文化环境的审美取向、道德伦理等文化理解与文化认同的素养;在创作中多角度,有序分析论证问题;重组思维、与团队和被拍摄者等人的行为感受能力;小组讨论,创作反思等素养。(3)“面”——综合项目实践。“面”是指通过设计不同方向、不同专业甚至不同学院的联合影视综合实践项目,学生以小组形式分工合作,专业知识交叉融合,将促进学生形成跨学科的知识广度和知识视野。例如,毕业创作整合影视类相关专业进行联合创作;广播剧声音创作项目,影视类专业与新闻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跨专业跨学院联合创作;河北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在疫情期间制作完成,线上播出的毕业“云晚会”等。面对一个综合项目,与更多不相识的人实现愿景认同,良好沟通素养可以有效地与他人或群体交流信息、思想、情感和价值观。这时需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承担分内职责,善用多种形式或手段表情达意,并充分发挥个人能动性,以较强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完成本职任务或工作的沟通、合作素养。不仅如此5C核心素养在该阶段实现了整体融合。“点线面”实践教学设计在知识广度深度、应用转化难度、项目综合性上是一种由点到面、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递进关系。同时,5C核心素养各有侧重,其中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是5C的核心,无论是影视创作、还是影视人才培养,文化理解与传承起导向作用。基于5C核心素养的“点线面”实践教学项目化运作模式中,该素养也形成了从点到线成面地贯穿。审辩思维素养与创新素养侧重于认知维度,沟通素养与合作素养侧重于非认知维度。在5C核心素养模型中包含不同内涵要素,这些要素也是由浅入深的递进关系,这与“点线面”实践教学项目化运作模式不同层级的素养培养形成关照。例如,合作素养中的内涵要素有愿景认同、责任分担、协商共进。拍摄团队成员的愿景认同是凝心聚力的重要基础;并因此才能转化为自己的内在动机和目标;只有通过责任分担环节,才能推进合作任务的开展,这些要素的培养在“点”“线”阶段已经进行。不难发现,沟通、协商与合作素养之间相互连接、无法分割。有了前面这些合作素养的基础,才能在“面”上的实践创作中,成员间进行平等协商甚至做出妥协,以促进共同愿景的实现。合作素养的要素中,因为有了“协商共进”要素,才使得合作素养培育过程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

五、结语

“点线面”实践教学模式,融入5C核心素养,能够为实践教学困境提供一个新思路,也是5C核心素养与影视人才培养在实践教学上的有效链接路径。将5C核心素养与学科专业链接实现落地,还需要在高校进行更多实践验证,积累实践经验。核心素养与人才培养应是动态过程,无论是教育者还是从业者都要是对外部和内部变化进行研判,高校影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要从大教学观念出发,探索5C核心素养与人才培养诸多元素中实现系统性的链接。

参考文献:

[1]后疫情时代中国在线文娱行业研究报告.艾媒咨询[EB/OL].

[2]高贺胜,李峰.后疫情时代艺术类专业线上教学的突围路径与展望[J].艺术教育,2020(06):19-22.

[3]徐冠兴,魏锐,刘坚等,合作素养: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五[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

[4]康翠萍,徐冠兴,魏锐等.沟通素养: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

传统文化与核心素养篇4

>>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当代大学生价值观 浅论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试论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 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对策研究 高校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途经研究 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儒家传统文化的传承 浅谈吸取传统文化精华培养高职女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文化价值取向与核心价值观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建设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谈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文化消费价值观教育 国学精神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论文化冲突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 谈文化兴国战略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多元文化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维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邵建芝.浅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新西部,2015.17.

[3] 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4] 陈伟平,程承坪.礼仪制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J].光明日报,2014-04-23

【作者简介】

传统文化与核心素养篇5

【关键词】传统文化;领导干部;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理想,对于凝聚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共识和精神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到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而其中关键在于领导干部。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党员、干部要做培育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如何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过程中,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是提高干部素质的应有之义,也是传承中华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

党校既是传播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地,同时也是传播、宣传和弘扬中国文化的重要场所。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党校在党员干部培训中弘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位和作用。

一、领导干部的价值观现状

价值观反映人对客观事物对与错、是与非,好与坏的判断。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领导干部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工作观、权力观、政绩观。

目前,绝大多数党员干部的价值观是积极向上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部份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金钱至上、财富第一、唯利是图、唯我独尊的思想不断滋长,贪婪占有之心之心不断膨胀,最终迷失了方向、忘却了目的、丧失了自我、丢掉了精神家园,沦为金钱和物欲的奴隶,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孔子云:“上好德则下不隐,上恶贪则下不耻争”凡是身居上位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是老百姓的表率和楷模。作为领导干部,其特殊的职业性质和岗位,使其自身渗透着一种道德的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人民对他的道德水平、道德修养有着很高的期待。只有领导干部真正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社全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培育领导干部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体现,其方方面面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党的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特别是“诚信”,孔子讲过“民无信而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并把“信”作为“无常”之一。后来孟子将“诚”与“信”结合起来,并提出道德修养论。国家层面倡导的“和谐”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中华民族的内在品格。孔子曾提出“礼之用,和为贵”。道家虽然与儒家存在分歧,但却同样推崇“和”的思想。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密不可分的。

中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一些思想如:以德治国、依法治国、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和而不同、和为贵、与时俱进、经世致用、重德重教、执政为民、道德修养以及义利观、荣辱观、礼义廉耻观、修身养性、慎独等思想,都已经融化到了我们今天的思想观念和指导思想中,成为了我们今天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历史资源和思想资源。

三、弘扬传统文化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接受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人的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既要靠自身的修养,又要靠外界的教育。因此,我们需要从各个渠道,探索有效方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们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以批判的继承,要选择那些积极进步,对我们有指导意义,并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要求相结合的内容。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提到:“各种文史知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以学益智,以学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珍贵的文化资源,在当今时代,其对领导干部的思想品质、道德修养等有着不可忽视的教化作用,比如传统文化中“修德”、“克己”、“正身”等能够启迪广大领导干部加强道德修养、保持高尚情操,在物欲中不随波逐流,在诱惑面前能坚守心灵的防线,将正能量传递给身边的同事、家人和群众。所以在党校的主体班教学中要将传统文化的学习纳入教学安排,进行系统化的教学。鼓励领导干部多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并在学员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书籍书评的比赛,充分发挥党校在培育领导干部传统文化素养中的作用。

传统文化与核心素养篇6

【关键词】前卫文化;传统文化;人文素养

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教育教学的目标越来越明确,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成为职业院校的首要任务,而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职业核心能力的支撑,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人们认识到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终身自我教育能力,终身自我教育能力是使学生的专业技术和社会综合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潜能得到充分显现的能力。但是对于职业院校学生来说,目前普遍存在重科技轻人文的现象,掌握一门技术固然重要,但是怎样做人,怎样培养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健全人格,是影响其职业人生的固本之源,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部分。利用前卫文化的新潮影响力将中国古代优秀文化内化为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将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增强其精神竞争力。

学生在接受前卫文化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厚重,不否定文化的新潮与前卫,亦不排斥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建立起基于深厚民族文化底蕴上的时代文化,即建立以和合为基础的先进的时代文化,这也是针对当前职业教育中偏重前卫新潮文化,缺乏古代优秀文化的积淀而提出修整意见,从理论到实践地研究传统文化与前卫文化的关系,辩证地使学生不厚古薄今,也不厚今薄古,在中国古代思想和优秀古典文化中汲取文化营养,不偏激,不保守,不妄自菲薄,不妄尊自大,从而为职业院校人文学科教学开辟路径。

目前我国的职业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于2014年9月我国第三十个教师节时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说“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有效地履行教育职责,达到教育教学的根本要求,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职业院校学生因强调技术技能的开发与利用,在人文教育环节方面相对薄弱,致使有些毕业生面对社会、面对择业时产生一定的心理差距,使专业技术才能不能得到充分展示,还有的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明确提出了“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在人才培养以德为先的形势下,人文学科将发挥巨大优势,从培养应用性专门人才的边缘学科走向教育整体的基础地位,人文素养成为综合素质的核心力量,如何处理不拘泥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范畴,从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与前卫文化的联系入手,力求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融入到学生未来的人生以至整个社会的人文素养的养成中,达到以和合为目标,在历史文化观的映照下建立先进的时代文化,这也是当前大学生建构自己职业素质教育体系的一种可行性办法。如何使作为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与前卫文化的载体――文科类教学回归本位,让它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下面就此提出几点看法。

一、职业院校文科教学中的弊端

(一)传统文科教学方式强调理论性、思想性,分析文章或作品强调的是思想站位高,学生围绕作品本身寻找作者的观点,拓展度不够,不能保证前卫思想中的开拓创新成为不受限制的一种文化心态,学生心理素质如合理的信念追求、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不能得到健康发展。虽有慕课程(MOOC)、微课程(mini course)等新方法引进,课堂的趣味性、生动性加强了,但受资源、教学环节、个人爱好等条件限制也较大,从长期教育角度来说整体方向仍然需要作品本身占主导,老师的引导作用偏大,难点是在教学中不能体现人文关怀,缺少思考和互动时间,如果学生不想学或不爱学时则这种改革作用并不明显。

(二)为突出专业的实用性,许多职业院校增加专业课课时数,大力削减文科教学内容,使文史不连,文科教学内容出现了断裂。或为配合专业教学,选取某一部分学习内容,致使无法把某种人文思想贯彻到底,有时选取的学习点可以辅助专业知识的学习,但其边缘从属地位决定了它历史思想的传承无法融会贯通,甚至离传统文化与思想渐行渐远。

(三)过分强调前卫而突出了功利性,人为地切断了文化的历史连续性。中国古代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发展的基础,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不断淘汰优化,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基石,不是可以随意抛弃的,但是在强调大学生毕业能就业的问题上,人们过多关注动手能力,忽略了思想的传承,加以先进手段的迅速推广,造成社会整体素质的发生变化,如“小悦悦事件”“云南躲猫猫事件”,各种网络经由网络的迅速传播,一呼百应,如果不能正确判断事件的真实性及其意义,盲从也让人无所适从,不利于大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继承优秀的文化因素会使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发生积极而持久的改变,不断完善自我人文素养,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

二、传统文化在职业教育中的延续与发展

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的传统文化,紧紧依附在中国的土壤上,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的结构,世代传承,影响了整个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进程,形成了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到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到三千年的儒家思想独霸天下,人们形成了共同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不是一个短暂的落后现状就可以完全抹煞的,随着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文化的民族性已渗透到人们生活思想的方方面面,基于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其深厚历史文化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西方各种先进思想与现代文明冲击着古老的文化,各种超越时代的新思潮不断产生,它们以不合作、不妥协的方式自觉、自律地抵制着同化的平庸的威胁,极大地吸引了大学生的注意力,不惧强权、不事媚俗的文化立场延伸着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与渴望,影响了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追求,表面上看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已式微,但骨子里始终有一条根支撑着我们的职业教育,要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统一思想,以儒家思想引导学生心理建构,做好基础教学即人文思想的普及与完善,打好终身教育的基础。教学中利用传统文化丰富的文化营养对大学生进行从思维方式到思想核心的改造,以保证他们由内到外的人文素养的养成,达到职业核心能力的确立,综合职业素质的完善。

为探讨推动高职院校提高人文素养的途径和措施,我们以学生的兴趣为融入点,以职业素质提升为导向向大学生关注的焦点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主要针对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生文科类导游、航服专业,理科类商管、园艺专业和预科班学生计200人展开了问卷调查。

在文化多样性的时代主题下,每一种文化都在经历着考验,中国的文化也不例外。那么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对课程中的传统文化成分有着怎样的态度,我们是否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足的了解?这是我们本次调查的目的。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承认与否,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熟悉和热爱程度要超过前卫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还是存在的,人们无意中决定着对某种意识的取舍,这也决定了其内在素质对人的思想行为的作用。如上表所示,无论时代怎样发展,人们的追求发生了何种变化,一条根一直存在其间,即对人性真善美的呕歌,对人性假丑恶的唾弃,社会的主流价值导向会自觉地履行社会责任,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承担的是社会责任,要想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我们有必要从内在素养的提高上下功夫。

三、前卫文化的本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文化的前卫表面上看是不合作、不媚俗的文化立场,追求的是艺术对精神的最大自由,贯穿的是否定之否定,力求在机械呆板的文化圈中冲出一条新路,力图反对主流社会标准,以超前、丢弃、激进为主题而建构一种文化指向性,用以指导文化的发展及发挥其社会功能,由此来看中国的古代优秀文化经历着时代的考验。

为了解文化复杂性对大学生的文化认识的冲击,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前卫文化有怎样的态度,我们是否对所谓的前卫文化有着深足的了解?它与中国古典优秀文化的融合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我们针对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生210人展开了问卷调查,具体情况如表二:

调查结果显示:一方面他们承认前卫文化的主流地位和对大学生本身的影响要大于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大学生对前卫文化只是模糊认识,对于融合后的看法是接受前卫文化的先进性和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精华,如对正面价值取向和节日的认可,对未来趋势分析更是看重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认为即使二者融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将占主导地位,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和认可。

针对上述现象,我们强调职业教育立足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教学,辅以前卫文化的先进性引导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手段。对于前卫文化的赏识和兴趣决定了大学生的追求行为,青春期的大学生喜欢挑战,喜欢激进,不安于现状,正确的引导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精神竞争力,那么在职业教育中我们可以利用传统文化的精华建立以和合为目标的先进的时代文化观,不拘泥于过去,不否定现代,不悲观未来,以继承为主线,以文化的进步迈向自由阶梯,树立科学地价值观,以文化人格来保证自己的内在品质的提升。

四、坚定信念,明确目标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

个人的人文素养质量是个人健康发展的结果,社会的人文素养质量是一个社会积累文明成果的结果,文明进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它决定了大学生未来发展方向,泰戈尔说过文化的根脉象种子一样,不断地生根、发芽、繁衍生息,养成了人文精神,大学生要想从根本上提升人文素养,必须先养成文化的种子,利用前卫文化的新潮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增强就业竞争力,促进职业教育中人文教育理念的渗透,从而达到职业人丰厚的人文底蕴。

参考文献:

[1]司马光著,王英俊等编.资治通鉴文白对照全译[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

[2]刘玉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教育与大学生社会角色心理研究[R].承德:河北旅游职业学院,2011.

传统文化与核心素养篇7

可持续发展素养的价值观定位凸显了核心素养的时代高度

素养,根据《辞海》解释,有以下四个含义:①修习涵养;②平素所供养;③素质与教养;④平时所养成的良好习惯。可见,素养一词,相比“素质”,更倾向于后天的习得与养成。可持续发展素养,是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修习而形成的价值观、知识、关键能力与行为习惯。从联合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系列报告中可见,价值观、知识、能力与行为方式“四位一体”的内涵阐释,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素养概念的国际共识。

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十余年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素养内涵的本土解读,其鲜明特征包括:第一,将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凝练为“四个尊重”。即尊重健康与生命、尊重环境与尊重资源、尊重传统文化与文化多样性、尊重当代人与后代人;第二,对可持续发展关键能力进行解读并加以实验推广。即收集与加工相关信息分析可持续发展事件的能力、准确有条理的阐述自己价值观及评价他人观点的能力、多维视角分析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能力(社会-环境-经济-文化视角、过去-现在-未来的时序视角、全球-区域-地方视角)、关注可持续发展实际问题并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的能力、团队合作探究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能力;第三,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具体化,即健康生活、低碳生活、休闲生活、文化传承行为习惯、公益与志愿行为习惯。由此,可持续发展素养由概念走向教育现实,由静态的文件走向鲜活的教育实践。(见表1)

2015年9月,主席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代表中国政府对参与国际社会《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郑重承诺。同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新的任务要求。五大发展理念的本质是可持续发展,而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关注通过人类价值体系的重建,促进当代人类存在方式的转变。

可持续发展价值观按照尊重健康与生命(个体)――尊重环境与资源(环境)――尊重传统文化与文化多样性(文化)――尊重当代人与后代然(人类)的逻辑线条展开,涵盖了公正、平等、包容、责任等内涵,强调生态完整性、关心生命与生命共存、财富和公平共享、多样性和包容性,并以人类福祉为终极目标。可持续发展素养培育的过程就是一个将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和理念融入青少年学习与生活的过程,这些价值观提供了做出有关复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决定与解决方案所需的基本认识。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凸显了核心素养的时代高度,也更加突出了核心素养的价值导向与人文情怀。

在实践层面,可持续发展教育团队开展了“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引领下教与学方式变革”探索。通过汇总分析100节学科课例的结果来看,“坚守可持续发展人文情怀的课堂”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空间、学习结果方面,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可持续发展教育实验学校的实践表明,充分挖掘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人文情怀,可以发挥核心素养的价值导向功能,激发教师教育教学热情,提升教育教学的品位与境界。

将可持续发展素养纳入核心素养体系,能深化核心素养中的“社会责任”与“人文情怀”关键素养,引导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们的升学与就业,还要关注学生们将来的创业、持续发展的能力与生活的乃至生命的质量;能够引领学生们将个人的近期利益、长远利益与国家利益高度统一;能够培育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品格,以正确的价值取向充盈心灵;实际推动教育教学从能力导向向价值观导向的转变;从教育向学习的转变,将学习变为一个激发所有学习者兴趣与情感,所有学习共同体在共同价值观的引领下的积极探索过程。

可持续发展素养的行动框架切中核心素养的“关键少数”

可持续发展素养理论体系在教育教学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成效,也出现了“关键少数”素养日益凸显的特征。如何基于实践之需更加聚焦关键素养,形成动态可持续发展素养体系,成为一个重要话题,它也为落实核心素养体系提供了借鉴思路与有效路径。

为了解可持续发展教育实验学校学生素养培育的现状,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可持续发展教育团队于2014年10月―2015年1月在北京市东城、石景山、通州三个区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实验校进行抽样,选取小学五年级学生746人、初二学生662人,高二学生542人,共计1 8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第一,从SD价值观看,学生在尊重资源和环境方面良好,尊重传统文化与文化多样性方面素养最为薄弱,尊重当代人和后代人方面次之。

第二,从可持续发展关键能力看,在合作探究可持续发展实际问题方面的素养表现最为突出,阐述自己价值观方面最为薄弱。就不同就读年级而言,被访者在表达能力方面存在非常显著差异。

第三,从可持续生活方式来看,学生在低碳生活方面表现最好,健康生活方面一般,文化传承与公益志愿行动方面最为薄弱。依据问卷回答情况的平均分,如果总分为5分,低碳生活的分数最高(3.92分),其次为健康生活(3.58分),再次为社会公益(3.46分)和文化(3.25分)。

依据学校调研结果,可以进一步聚焦可持续发展素养在价值观、知识、能力、行为方式方面的五大关键性素养,即系统思考(知识)、责任担当(价值观)、跨文化理解(关键能力1)、创新解决地方问题(关键能力2)、可持续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其中系统思考素养引导青少年从社会-环境-经济-文化、过去-现在-未来、全球-区域-地方的视角思考可持续发展事件;责任担当从价值观内容方面转化为人的责任素养,包括对自己的责任、对他人的责任、对社会责任、对自然的责任、对人类的责任;可持续关键能力突出了跨文化理解能力与创新性的问题解决能力;可持续生活从低碳生活、健康生活、休闲生活、文化传承与公益行动方面予以具化。(如图1)

综上所述,基于现状调研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素养行动框架及已有实践成效,有助于统筹处理可持续发展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更加聚焦在与核心素养中社会责任、问题解决、多元文化、健康生活等关联;有助于统筹可持续发展素养与学科素养的关系,深化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有助于统筹教师-学生-课程的关系、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关系,为核心素养培养先行探索的有效路径。

可持续发展素养的世界共识预示着核心素养的国际合作前景

从近年来联合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重要会议及的系列报告来看,可持续发展素养培育也是国际教育界高度关注的热门话题。2014年10月,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大会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行动计划》,对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进行了整体部署,其中强调了“批判性思维、协作性决策”“能做出明智的决定并采取负责任的行动”等关键素养;2015年5月,世界教育论坛《仁川宣言》,重申了可持续发展素养对应对全球挑战的意义;2015年10月,联合国发展峰会上正式通过《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文件,列出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具体目标;突出了对可持续生活方式、人权、性别、和平、文化多样性方面的素养要求;201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的报告,面向可持续发展对教育做出高瞻远瞩的思考,从人文主义观的视角强调文化素养和责任素养。这一系列大事件传达了一个重要信息:以可持续发展为主旋律的教育时代已经来临,教育必须应对社会、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可持续发展素养正在成为当代青少年核心素养的国际表述形式。比照而言,中国可持续发展素养培育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与国际可持续发展素养培育有着认识上的共鸣及自己特色,未来核心素养共同研究与实践的空间广阔。

近十余年来,我国也发起召开了6届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论坛与3次亚太可持续发展教育专家会议,10多次组团出席境外国际会议,促进了各国专家与官员对中国经验的了解,搭建了国际可持续发展教育合作交流平台,提升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参与推动了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进程。这些都预示着核心素养的国际合作前景广阔,在国际交流活动中积极宣传,展示中国可持续发展素养培育的已有经验,在多边和双边合作中开展核心素养培育的合作研究,扩大中国教育成果的国际影响力。

传统文化与核心素养篇8

新标准整合2011年版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三个课程标准,并按照学段要求进行一体化设计。课程内容选取更加突出政治性和时代性,着力确立学生学会做人、做事的道德与法治基础,增加反映文化传承创新、最新社会发展要求、国内外重大时政事件,以及与学生生活密切结合的各类内容。课程设计以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范围作为暗线,突出道德与法治的基本内容;以主题组织课程内容,其中包括国情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入学教育等主题。除强化中华传统美德、革命传统和法治教育外,还有机地融入了国家安全、劳动教育以及信息素养、金融素养教育等相关内容。另外,新标准也统筹课程性质、课程理念、核心素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等各部分内容,使课程标准既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又体现出不同学段的特殊性和适切性。

2.凝练了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这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既突出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培养时代新人方面的独特贡献,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发展特征,又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核心素养保持衔接与一体化,同时为道德与法治课程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找到了可以落地即与学习内容直接关联的目标,从而能够围绕核心素养重组课程内容。同时,我们还研制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有利于改进教学方式,突出活动和议题式教学,开展综合性评价,注重过程评价。可以预期,围绕培育核心素养的教学,能够提升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实现了课程目标的综合性表述与分学段阐述的有机统一

新标准在描述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时采用了一些具有统摄性的大概念。这些目标是核心素养在课程中的转化和落实,是对学生学习本课程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综合性表述,整合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是对2011年版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传承与超越。这样,课程目标侧重在学生发展上,落实到具体的问题解决和实践过程中,不再是相互割裂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此同时,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按照四个学段,即“二二二三制”(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根据每个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分别阐述了课程的学段目标,使学段目标之间体现出较好的连续性和进阶性。这是课程标准研制的一大突破,尤其是对道德与法治这门政治性比较强的课程,能够分段进行系统全面的量的刻画,可以说是政治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创新。

4.强调内容的综合性和生活实践性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