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金融风险管控措施8篇

时间:2023-12-01 10:31:16

金融风险管控措施

金融风险管控措施篇1

【关键词】洗钱风险等级 划分标准 评估方法 风控措施

一、问题的提出

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制度是金融机构按照客户涉嫌洗钱或恐怖融资活动的特征,通过识别、分析、判断、评估等方式,将客户划分为不同风险等级,并针对不同风险等级采取相应风控措施的制度。作为反洗钱风险为本管理理念的具体实践,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对有效监测防范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具有重要作用。从微观实践层面看:金融机构客户数量众多,反洗钱资源却十分有限,不可能真正做到对所有客户实时跟踪监测,客户洗钱风险等级的划分有利于金融机构实行差异化监控,对一般交易客户常规管理,对重点可疑对象强化管理。从宏观实践层面看:反洗钱监管部门出于控制监管成本的考虑,不可能将金融机构所有客户都纳入关注视野,客户洗钱风险等级的划分有利于反洗钱监管部门研究分析洗钱高风险客户的数目总量、风险特性、结构分布和关联程度,全视角的及早发现洗钱风险苗头,提示洗钱风险,部署反洗钱调查。然而,由于受各种制度层面和执行层面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与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制度重要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标准缺乏代表性,评估方法缺乏科学性,风控措施缺乏操作性,这直接影响到划分制度的有效性,为此尝试构建差异性的划分标准、科学化的评估方法、可操作的风控措施将成为反映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制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二、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的国际经验

无论是专门的国际反洗钱组织或是在反洗钱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其他国际组织,无论是发达经济体或是新兴经济体均对金融机构实施以风险为基础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评判和管理有着纲领性和具体性的要求。

(一)国际经济金融组织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主要经验

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通过的《打击洗钱、恐怖融资和扩散融资国际标准》(新40条建议)建议各国适用风险为本的方法,洗钱风险较高时确保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体系能充分化解风险,洗钱风险较低时在特定情况下可采取简化措施,金融机构应识别、评估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客户洗钱与恐怖融资风险,在高风险国家、政治公众人物、行、资金或价值转移服务、新技术、电汇、跨境交易等洗钱高风险领域采取强化的风险控制措施。沃尔夫斯堡集团(Wolfs-berg Group)提供给成员银行的《反洗钱原则:全球私人银行指南》强调了对不同风险客户区别对待的原则,并将洗钱风险划分为地域风险、客户风险和服务风险三类,提出判断洗钱风险增减的五个因素:客户交易规模、客户受反洗钱监控的程度、客户交易往来历史、客户对反洗钱规则的熟悉程度以及客户交易媒介的透明度。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公布的《防止为洗钱目的而非法利用银行系统的规定》要求银行必须基于风险考虑是否与客户建立关系或持续交易,对客户身份背景、所在国家、交易账户、经营行为和其他任何与风险有关的因素都应列在尽职调查范围之内,对高风险客户必须实施增强的审慎措施。

(二)主要国家和地区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主要经验

美国《爱国者法案》规定判定客户洗钱风险的方法首先是业务品种,其次是客户和交易种类以及地域范围,高风险业务一般包括私人银行业务、现金存取款、行账户、贸易结算和国际汇款,高风险客户一般包括特定国家和地区的自然人、法人和金融机构、现金汇款者和兑换商、珠宝和贵金属销售商、车船飞机经销商、地产商及房屋买卖业主、进出口公司、律师和会计师。欧盟《反洗钱4号指令》指出客户尽职调查程序应建立在客户洗钱风险等级评判基础之上,判定的因素涵盖客户背景、出生及主要活动地、职业、关联账户、商业行为和其他风险因素,客户被核定为“高、中、低”三类风险等级,凡被列为洗钱高风险的客户都将受到金融机构更为频繁的跟踪监测。中国香港金融监管部门在银行、证券期货及保险行业的反洗钱指引中均要求金融机构按照风险为本的原则判定客户身份,保险业监理处的《防止洗黑钱及筹资活动指引》中详细规定保险公司判定客户风险时应充分考虑保单性质、交易频密和规模、客户来源地、社会背景及缴款方式。

三、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的国内实践

国内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工作任重而道远,从制度层面看虽有着立法规定,从执行层面看虽有着业内实践,但在实际中无论是制度层面还是执行层面都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与不小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着国内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制度的有效性。

(一)划分标准机构各自为政,缺乏权威性、全面性和规范性

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工作是立法完善、行业治理、义务主体自觉履行的系统性工作,但目前我国反洗钱法律法规对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规定较为简单,不利于金融机构在实践中操作运用。同时,除证券期货业制定了本行业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工作指引外,银行和保险业尚未制定统一规范的指引,呈现出各行业法人金融机构自行制定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办法的局面,划分标准机构各自为政,缺乏权威性与规范性。

(二)划分标准反映行业特有属性的少,缺乏针对性和区分度

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标准除应囊括行业间共性特征的风险因素外,更应立足本行业固有特征、机构经营特点和产品服务属性,增加并考虑不同与其他行业的特殊风险因素,但实际中不同行业法人金融机构自行制定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办法雷同较大,划分标准反映行业间共性的多,行业特有属性和机构自身特点的少,缺乏应有的行业针对性与区分度。

(三)划分多采用定性评估方法,缺乏定量评估和数据实证

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方法的准确性直接决定着客户洗钱风险等级评定的准确性,因此选择操作性强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定量方法来充分利用有限的客户信息资源,解决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的人为不确定性就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现实情况是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评估多采用定性描述和分析的方法,缺乏相应的数据实证和定量分析,判断的随意性、分析的主观性和结论的不确定性较大。

(四)划分结果风控措施原则性强,缺乏可操作的具体措施

风险为本的控制措施是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工作的终点,但在实际操作中,金融机构对不同洗钱风险等级客户适用不同程度的风控措施仅做了原则性要求,针对低风险客户没有制定简化的客户尽职调查措施和异常交易快速判断机制,不能有效降低反洗钱管理成本;针对高风险客户即使制定措施也仅是善意劝告,没有实质性措施防范洗钱风险,风控措施效果大打折扣。

四、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指标方法与风控措施探索

(一)划分标准

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标准的构建应立足行业间的共性风险因素,结合各行业的特殊风险因素,考虑直接判定的例外情形,按禁止类、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的风险等级,分行业适度和客观地衡量客户洗钱风险程度。

表1 银行业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表2 证券业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表3 保险业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接判定为禁止类客户的情形:

1.被列合国安理会及反洗钱国际组织的反洗钱监控名单及类似名单的客户;

2.被列入我国的反洗钱监控名单及类似名单的客户;

3.涉嫌或已立案法律调查和反洗钱调查的客户;

4.被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采取监管措施的账户;

5.被保险行业核保核赔联席会议认定的骗保骗赔名单。

(二)评估方法

金融机构受内外部经营环境制约,获取客户信息成本相对较高,再加之缺乏行之有效的定量评估方法,增加了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判断的随意性、分析的主观性和结论的不确定性。熵权法作为一种客观赋权法相对专家判断法等主观赋值法,客观性强,精确度高,在使用过程中根据指标的变异程度利用信息熵计算出各指标的熵权,并通过定义加权广义距离表征划分的差异性,得出隶属度矩阵测算出较为客观的客户洗钱风险评级结果。以保险业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标准为例:

客户群由4个客户组成,C=(c1,c2,c3,c4)

风险分低、中、高3个等级,G=(g1,g2,g3)

评价指标体系由7项组成,V=(v1,v2,v3,v4,v5,v6,v7)

V1国别地域:国内一般地区,国内敏感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反洗钱薄弱国家和地区,分别取值0,1,2,3。

V2行业职业: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及事业单位,农业和生产运输企业,商业技术及服务行业,FATF规定的特定行业,分别取值0,1,2,3。

V3业务类型:保障型保险产品,储蓄型保险产品,投资型保险产品,分别取值0,1,2。

V4业务渠道:机构直销渠道,兼业渠道,网销电销渠道,专业渠道、个人渠道,分别取值0,1,2,3,4。

V5保费金额:20万元人民币或2万美元以下,20~50万元人民币或2~5万美元,50万元人民币或5万美元以上,分别取值0,1,2。

V6退保金额:1万元人民币或1千美元以下,1万元人民币或1千美元以上,分别取值0,1。

V7缴费年限:5年以上期缴,1~5年期缴,1年以下趸缴,分别取值0,1,2。

客户相对于风险评价指标的特征值矩阵为:

X■=■

指标体系标准矩阵为:

Ω■=■

广义距离取欧氏距离,使用MATLAB对相关矩阵规范处理得出指标权重为Wj=(0.18、0.13、0.18、0.25、0.05、0.16、0.05);客户群C对于风险等级G的隶属度矩阵U为:

低 中 高

客户1 0.332 0.320 0.348

客户2 0.362 0.302 0.336

客户3 0.296 0.398 0.306

客户4 0.237 0.396 0.367

即1为高风险客户,2为低风险客户,3和4为中风险客户。

(三)风控措施(见表4)

金融风险管控措施篇2

关键词:企业金融 金融会计 风险防范

企业的金融会计业务发展中,会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对企业金融会计就会带来风险,充分重视风险的防范措施实施就比较关键。在当前多变的环境下,加强对企业金融会计风险实施理论研究,对实际发展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一、企业金融会计的发展现状及风险防范的重要性

(一)企业金融会计的发展现状分析

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背景下,企业的规模上也会不断的扩大,这对经济的发展就会有着促进作用。金融会计是企业中比较重要的工作,对企业经济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在当前的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金融会计的工作面临的发展压力也愈来愈大。由于多变的市场环境,所以金融会计的风险就相对比较多,而应对这些风险就成为当前企业比较重要的发展课题。

(二)企业金融会计的风险防范重要性分析

在企业金融会计的实际工作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层面的因素影响,从而带来一些相应的风险问题,这就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威胁。只有充分重视企业金融会计的良好发展,才能保障企业的健康成长,风险防范措施的科学化实施在这里就比较重要,在风险防范措施的良好实施下才能保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强化保持。如果没有将风险管理的力度得到加强,就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影响,在经济上也会造成很大的损失。这就要能够在金融风险的防范力度上进行加强,保证企业的金融会计工作顺利进行。

二、企业金融会计主要的风险问题和产生的原因

(一)企业金融会计主要的风险问题分析

无论是何种企业,在实际的经营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就会存在着风险。金融会计风险主要有:1)结算风险。在会计结算的工作方面,实施者是银行系统,并且在操作权以及方法上都具备。但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有没有严格的按照科学的步骤和程序,就会造成会计计算在数据上没有准确的体现,这样就在经济损失上存在着风险;2)操作错误风险;3)监督风险,企业金融会计的监督工作,对企业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4)决策的失误风险,在这一风险问题上是和会计的核算以及监督同时发生的。5)除此之外,企业的金融会计人员自身素质风险问题也是比较重要的风险内容。由于金融会计工作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不高,以及在管理和操作中的不谨慎等问题,就比较容易引发风险问题的出现。

(二)企业金融会计主要的风险问题产生的原因

从当前我国的企业金融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来看,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在金融企业会计的内控系统建设方面的不完善,是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除此之外,还有是信贷以及会计等相关的控制机制的结合度不够,这就对资金的充分高效运行有着很大的影响。企业金融会计的风险还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因素影响。企业金融会计管理制度,是保障会计工作能够得以良好有效实施的基础,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一些企业还没有将风险预警机制得以完善建立。除此之外,就是相关的会计人员自身的风险意识不高,以及在财务风险的认识上不充分等,这就必然会造成风险发生概率的增加。

三、企业金融会计主要的风险防范控制措施

(一)对企业金融会计的管理型制度体系建立要加强。只有从制度体系层面结合实际加以完善,才能保证企业金融会计工作的优化发展。要能金融会计的风险得到有效的防范,就要能够在会计管理的作用上得到有效加强,并要能在业务经营方面从制度管理层面进行着手。对管理型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体系建立,要能够从多个环节加以注重,在核算体系方面加以建立,还要能够在分级授权以及统一管理方面得到有效的结合。

(二)在金融会计的风险防范方面,还要能够对会计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得到加强,以及在相关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层面不断提升。对金融企业的会计风险的降低,财务会计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以及业务能力等方面有着直接的影响。只有在专业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上得到了加强提升,才能有助于企业金融会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三)企业金融会计风险的防范措施实施,要能在会计信息的强化以及改善的工作上得以重视,对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完整性等方面得以充分的保证。

(四)要充分的将企业金融机构的会计内控得到加强。及时将金融会计的内控观念进行更新,要能结合实际树立全局的发展观念,还要能在内部控制的各项制度以及措施上,能够形成有机的整体。要能在信息安全的观念上加以树立,然后就要在内部控制的体系构建方面得到充分重视,在管理以及操作的环节进行加强。

(五)对企业的金融会计风险的防范,要注重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以及在会计监督方面的工作得到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对金融会计风险的防范有着积极作用。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能在信息的处理方面迅速准确的呈现,在工作的效率上也能得到有效提升。通过统一化的会计信息网络的建立,就能从整体上提升会计风险的防范力度。最后要能在会计监督的力度上进行加强,这对金融会计风险的防范也比较关键。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对当前的企业金融会计的发展中风险的防范,就要能从多方面实施措施,并要充分考虑风险防范的策略应用。面对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想获得优势发展权,就要能保证在金融会计层面的强化,只有如此才能有效保证会计风险的有效防范。此次主要从企业金融会计风险的表现,以及原因和防范措施等层面进行了研究,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对实际发展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张巍.浅议金融会计风险的防范与化解[J].现代经济信息,2015.

[2]史辰琢.企业金融会计风险原因的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商贸,2014.

[3]郑钟沛.金融会计风险防范措施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4.

[4]赵雅婷,张洋. 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探讨[J]. 经济视角(下). 2010(12)

[5] 李小全. 试析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其控制[J]. 金融与经济. 2004(05)

[6] 温显红. 金融会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 企业经济. 2003(11)

[7] 王翠兰. 我国金融会计风险及其防范[J]. 时代金融. 2013(02)

[8] 杨越. 浅谈企业金融会计风险与防范[J]. 中国外资. 2012(12)

[9] 蒋小华. 试析企业面临的会计风险与防范对策[J]. 财经界(学术版). 2012(11)

[10] 冀涛. 浅谈企业金融会计风险防范与化解[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14)

[11] 郭立. 金融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与防范措施分析[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10)

[12] 林洁. 浅谈企业金融会计风险防范与化解[J]. 财经界(学术版). 2010(01)

第一作者:王娟,1987――汉,山东省临沂市,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015级 会计专业硕士

金融风险管控措施篇3

关键词:物流企业;财务风险;内部管理;控制

一、风险管理的概述

风险管理是一种新兴的学科,风险管理主要是指,企业内部设立了相应的财务风险管理部门,并将工作结果直接上报给企业的领导部门,针对工作结果进行全面的解析和评估,对企业中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从而保证企业的财务安全,推动企业稳定的发展。

企业的风险管理涉及的工作内容存在一定的繁琐性,因此,需要企业各个部门的权利配合风险管理的对象不仅包含于市场因素,同时还包含于企业的自身因素。在进行企业风险管理时,不仅要将市场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同时还要将企业内部生产、人力资源以及财务控制等因素进行考虑,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

(一)资金统筹风险

针对大部分的物流企业来讲,物流企业的融资渠道存在着多远化的特点,不论是自有资金,还是债务资金,或是股权融资资金,都能够应用到物流企业的融资渠道中。随着金融市场的飞速发展,物流企业也开始逐渐步入正轨,市场中的竞争逐渐激烈,为了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筹集资金开始偏离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使得融资时机和融资后的资金结构面临着全面的挑战。此外,由于物流企业自身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企业的交通工具以及存储设备上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因此在进行资金统筹时,还要受到宏观因素的限制,一旦物流企业没有对资本结构优化情况进行妥善的处理,就会导致资金统筹方面存在风险,进而使得物流企业的财务情况出现风险。

(二)资金使用风险

对于大多数的物流企业来说,都具备一套完善的投资审核程序,它可以有效的规避资金统筹后出现乱投资的现象。但是,当资金数量一定的状况下,怎样才能将其高效的利用,是每个物流企业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通常情况下,物流企业所存在的资金使用风险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资金应用欠妥当;第二个是投资自身具备风险。如果物流企业面临的风险是第一种,其不会给企业的运营带来任何影响,但是会给资金的应用效率以及配置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物流企业,属于资源质量良好的群体,其具备充足的投资机会以及项目开发机会,如果企业把大量的资金都投放到新项目中,那么在进行物流设施重置的过程中,一定会存在一定的资金使用风险,从而给物流企业的财务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三、物流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管理措施

(一)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财务风险一种以客观形式存在的,无法将其彻底根除,因此,我们也只能采用适当的措施进行防护。对于物流企业来说,要想做好财务风险的防护措施,首先就要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并严格遵守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进行财务管理。为了保证物流企业资金的流动安全,还要对资金的流动情况进行严格的把控,并根据资产负债率以及现金流量比率等信息制定完善的财务指标,结合物流企业的自身情况,建立相应的财务预警模型,进而保证物流企业的财务安全。

(二)筹资风险的控制措施

物流企业中的筹资风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是负债融资风险;第二个是股权融资过度风险。债融资风险主要体现在负债融资方面,由于物流企业在负债融资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使得融资资产抵押变得极其简便,因此为了防止负债融资风险出现,物流企业要将现阶段的资产负债状况进行考虑,并采用适合物流企业的筹资方式进行融资。股权融资过度风险险主要体现在股权融资方面,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融资规划部门的方式,来对融资进行管理,从而避免出现融资过度而导致资金浪费的现象出现。

(三)投资风险的控制措施

由于物流企业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质,而这种性质又决定了物流企业投资活动的片面性。因此,为了保证物流企业投资项目的可实施性,就要从物流企业实际材料情况入手。但是,大多数的物流企业具备的投资机会以及投资经历不足,为了保障投资的安全性,物流企业就要建立完善的投资风险管理机制。在投资之前,要做好调查工作,并结合物流企业的自身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从而防止不理性的投资现象出现,进而保证物流企业的财务安全。

(四)资产管理风险控制措施

在进行资产管理时,要对风险管理等级进行合理的划分,根据不同的等级建立明确的资产管理风险控制措施。其中,我们可以把风险划分成无风险、小风险、中风险、大风险以及重型风险等五大类,并分别用五种颜色进行标识,物流企业可以根据不同颜色,来对分险的性质进行分析,采用组合风险、接受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等方式进行处理,这样不仅可以保证物流企业的资产安全,同时还能将资产管理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实现资产管理的优化。

四、结束语

财务风险贯穿在整个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因此,要想将这些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除了要让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全面认识财务风险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之外,还要加强物流企业财务管理力度,并对物流企业中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前面的研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在提升物流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推动物流企业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连建新,崔月升,尹继北. 物流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与内部管理控制研究[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13,05:10-13+24.

[2]吴松华. 物流企业财务风险及控制[J]. 物流技术,2014,21:140-141+231.

[3]黄诗全. 物流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措施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2012,05:119-120.

[4]张郁,邢梅. 物流企业财务管理风险识别与控制[J]. 财会通讯,2016,23:101-103.

金融风险管控措施篇4

关键词:工程设备;金融租赁;风险管控;项目审计

我国金融租赁业始于1981年,至今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程。通过近几年的大力发展,至2013年6月,行业合同总额1.9万亿,CAGR超140%。租赁行业渗透率由0.17%(240亿)升至2012年年底的4.14%(1.6万亿),在我国融资总额中所占比重也大幅提升,短期内就成长为我国第二大融资方式,仅次于银行信贷融资总额。伴随着金融租赁业融资总额的上升,其行业中潜在的风险逐步显现。本文通过对金融租赁项目风险管控的分析研究,给出项目风险管控建议,最终达到提升工程类融资租赁项目风险管理水平的目的。

一、金融租赁风险分类

(一)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又称价格风险,是指由资产的市场价格(包括金融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变化或波动而引起的未来损失的可能性。依据引发市场风险的风险因子的不同,市场风险可分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资产价格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

(二)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因债务人自身经营或其他因素造成债务人不愿意或无能力履行偿债义务,从而给债权人或出租人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也有可能是不履行合同约定的其他违约事项,因此有时被称为违约风险,它是金融机构面临的最主要风险之一。

(三)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指干系人资金流动性不足可能造成经济主体损失的风险,包括产品市场流动性风险和现金融资风险。前者是指市场规模限制不得不付出巨大成本才能购买或出售某项金融工具的风险,大小通常可通过产品的买卖价差予以判断;后者是指企业的现金流不能满足债务支出而导致企业违约或发生财务损失的可能性。

(四)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可理解为法律性风险,是指预期与未来实际结果发生差异而导致公司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并因此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五)国家风险

国家风险指因为军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因素等方面的重大变化或调整可能给经济主体造成损失的风险。

(六)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指经济活动参与主体面临的,因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发生变化给经济活动参与主体可能带来的风险。

(七)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指由于国家战略调整政策、产业政策、货币政策或税收政策等变化可能给经济活动参与者带来的风险。

(八)名誉风险

名誉风险指因承租人或出租人在未来可能由某一因素引起的社会舆论、业界不满且有损公司名声、名誉的一种风险。

二、金融租赁风险管理的定义及风险识别

金融租赁风险管理是指针对融资固有的或潜在的风险,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控制风险以消除和减少其不利影响的行为。金融租赁风险管理可大致分为风险识别、评估、预测、防范和控制五大部分。

三、金融租赁项目风险管控的重点

(一)承租人的信用风险管控

1.承租人合规性信用风险。证照是否齐全、是否依法设立,有无通过主管机构年审;资金用途及租赁项目是否符合银监监管要求;承租人信用记录是否良好、是否出现过违约拖贷或其他相关法律事项;租赁物所在项目本身是否符合国家或地方政策允许范围,是否属于政府鼓励或支持类项目。

2.承租人存续变更风险。承租人或承租人所属企业破产、停业整顿、分立合并、改制等对租赁项目造成的风险;租赁期内对租赁物的租后检查工作及由于承租人种种因素可能导致租金无法按期收回的风险,此类风险管控要求项目经理及时掌握承租人不利变化并要求对方出具书面说明材料,及时向租赁公司反馈相关信息及报告,研究可能风险及对策,及时主张和维护租赁公司合法权益。

(二)金融租赁的法律风险管控

1.规范交易合同。此类风险主要通过外聘符合资质及相关要求的律师出具金融租赁交易合同范本并在具体租赁项目中出具法律意见书来管控。

2.清晰法律关系。金融租赁项目各个交易环节干系人之间的法律关系、逻辑关系要清晰、合规。

3.明确约定条款。租赁项目中双方约定的条款,如放款前提条件、资金提取计划、约定还款期限等条款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不得私自约定不符合有关规定的条款。

4.加强法律信息系统管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专业的信息管理数据库及相应的信息业务管理软件,解决金融租赁项目业务期限长、合同种类多、资料留存多的问题,对法律规定的各种时效进行规范。

(三)租赁物的风险管控

1.租赁物的取得风险。根据不同的金融租赁方式,对租赁物的取得权限有较大差异。直接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租赁物的规格型号、厂商、材质等要求选择购买租赁物,或者出租人委托承租人购买其需求的租赁物后,由承租人使用租赁物并支付一定租金的租赁方式。售后回租是承租人已经具有了租赁物的所有权,为融资从而出售租赁物,再租回使用的租赁方式,其租赁物是承租人早已经选择好的。以上两种方式都要求租赁物是“干净资产”及没有抵押或其他影响租赁物权属的因素。因此,在开展融资租赁前对租赁物权属的查证核实及直租项目中委托承租人采购的租赁物实际情况的掌握十分重要。

2.租赁物的灭损风险。租赁物在建造、运输、安装、使用过程中均存在灭失、损坏等风险,这就要求承租人或出租人购买相应的保险,保证租赁物发生灭损风险后出租人能够获得相应的赔偿,相应减少承租人的损失。而且,合同条款中要明确承租人人为造成租赁物损坏、灭失的处罚条款和保障措施,避免资产转移和藏匿采取的防范手段,办理抵押登记等重要事项。

3.资产价值与债权不匹配的风险。在金融租赁项目中,通过融物来实现融资这种方式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能会造成租赁物市场实际价值低于融资额。此类租赁项目在承租人第一还款来源发生问题且担保措施又难以实现的情况下,在处置租赁物资产以减少出租人损失时就难以覆盖预期资金,给出租人带来一定风险。

(四)交易货币的风险管控

1.币种选择和汇率风险控制。涉及跨境融资租赁或进口设备融资租赁时,金融租赁公司可凭进口合同用人民币购汇对外支付。如租赁合同和购买合同币种相同,预期人民币升值,则应该选择外币作为合同约定支付币种。反之,承租人按租金支付的总额,办理人民币对外汇币种远期交易。如购买合同和租赁合同币种不同,人民币不论升值或贬值,都应从保值目的出发,根据支付不同时限,立即用租赁合同币种通过银行办理相应时限的外汇远期交易,锁定汇率风险。

2.租赁项目收益率选择与风控。租赁项目收益率是出租人对承租人或租赁项目综合分析谈判的结果,涉及对承租人各类风险分析、租赁物资产考虑和出租人资金成本及收益惯性等因素,是双方可接收的融资成本与机会成本的博弈结果。目前,较多租赁项目都采取浮动利率的方式计算每期租金,以期降低出租人及承租人双方的利率风险。同时。固定服务费和预收租金的额度,保证出租人的项目收益率。

(五)财务管理风险

1.流动性风险。金融租赁公司由于资金来源渠道较多,较容易解决租金分期回流或因租金拖欠产生的与支付到期贷款时限和金额不匹配问题。但金融租赁公司要注意短借长用的问题,不能过度依赖某一种资金融资方式,应该丰富资金融资渠道,适度参考采取融长用长、借短调整的方式,实现项目资金成本与期限及规模的合理匹配。

2.结构性风险。金融租赁公司靠规模提升投资回报。无视资金来源、盲目扩大资产状况极为危险。在起步期要按资金筹措能力和资产质量确定规模的扩张速度;根据资产状况足额提取坏账准备,及时调整资产结构;多渠道融资,优化负债结构,适度加大资产流动性。

(六)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重点研究分析项目内部审计情况。工程项目融资的租赁物主要是工程设备,承租人融资所得工程设备在具体工程项目中面临的风险特点也就是工程设备融资租赁项目的风险管控内部审计的主要特点。因此,加强对工程项目内部审计的分析研究,有助于挖掘出项目自身潜在的风险,有助于提升项目的安全性。

四、内部审计对金融租赁风险管控的促进作用

(一)通过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强化金融租赁风险管控

长期以来,基础审计在企业目标管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通过账项基础审计可以迅速发现成本异常点,提高发现风险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制度基础审计有助于了解项目管理的内部控制情况,有助于融资项目租后检查及租后风险管控。

(二)深入管理施工领域,对融资租赁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督

审计人员一般要深入工程项目施工、经营和管理等各个领域对工程项目进行审计。这无异于将融资租赁项目租后风险管控工作前移,更多地进行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对融资租赁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审计监督,对融资租赁项目在现场管理、成本控制和资本运作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评价和有效合理干预。通过客观评价潜在的风险和全过程监督,对融资租赁项目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实质性和预防性的管理建议及改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最终确保融资租赁项目租后检查工作及租金回收工作顺利完成。

(三)多手段提升审计质量,促进金融租赁项目风险管控

工程项目内容涉及财务、造价、地质、施工、合同管理、质量管理、人员管理等诸多领域,对其进行内部审核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要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采取内外结合的方式,即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相互依托,提高最终审计质量。

(四)结合审计量化评估和风险应对措施提升项目风险管控质量

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审计最重要的内容,这与金融租赁项目风险管控的目标一致。审计人员应对风险评估过程进行审查和评价,关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严重程度;对风险的应对措施和改进办法及其实施的结果进行评价,关注风险应对措施选择的科学性、合理性及结果是否有效。

(五)通过项目审计后评价提升金融租赁项目租后管理

金融租赁项目的租后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因此,根据项目审计提出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实行一段时期后,审计人员应当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对风险控制过程和结果进行审计和评价。关注采取的风险应对措施是否适合项目的特殊性,是否适合项目所在公司管理特点;关注企业采取应对措施之后的剩余风险水平是否在其可接受范围内;重点关注应对风险的措施是否具体可行,是否有针对性,是否有效。

五、结语

金融租赁面临的风险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且绝对无风险的融资项目是不存在的。因此,开展金融租赁业务时,不管是出租人还是承租人都不应该忌讳风险,而要以积极、从严的态度正面风险,评价项目可行性,不掺杂个人偏好及情感。同时,在各个环节上通过制度来加强对风险的控制,引入诸如内部审计、外部审计之类的手段或参照审计成果等办法,确保项目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正确操作,最终实现保障承租人和出租人双方利益及风险管控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一民.对完善市场体系和发展融资租赁业的思考[J].西安金融,2002(06).

[2]易萍.融资租赁――企业长期资金的重要融资方式[J].财会研究,2003(09).

[3]程东跃.融资租赁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金融风险管控措施篇5

关键词:融资租赁 风险控制 细节

一、前言

我国经济发展呈现迅猛态势,工业化步伐不断加快,经济增长方式也在迅速转变,随之而来的对于基础设施完善的需要以及传统产业的升级的需要等都要求大量的资金投入,正因如此,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融资租赁行业是由美国传入的,“二战”后由于工业化生产过剩,许多物品设备的价格又居高不下,使得购买力和产品供应失衡,于是生产商采用出租物品设备使用权,待出租人以资金的方式将融通的资金回收后,可以直接以一定的价格将该物品设备出售给购买人,实现所有权的转移,这种方式被称为“融资租赁”。融资租赁行业在我国真正得以起步发展是在1981年中国东方租赁有限公司成立后,融资租赁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1988年到1998年十年时间里,我国的融资租赁行业由于制度的不完善,欠租问题十分严重。1999年后银监会颁布新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后,融资租赁行业恢复、调整并重获新生。2015年8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施行加快金融租赁和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措施,会议指出加快融资租赁和金融租赁的发展是深化金融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要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加强风险管理,可见融资租赁行业在我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行业前景广阔。要想促进融资租赁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强化风险控制的举措必不可少。

二、融资租赁概述

融资租赁又称设备租赁或现代租赁,实质上是指与租赁所有权相关的部分或大部分风险和报酬的转移。融资租赁同贷款的形式类似,进行融资租赁的物件以及出卖人都由客户自行选择,租赁期间客户享有对物件的占有、使用、收益权,唯独不同的是,客户不具有融资租赁物件的所有权,而贷款业务中,物件的所有权是属于客户的。融资租赁中资产的所有权最终可以实现由出卖人到客户的转移,也可以不转移。

融资租赁的交易流程主要为客户选择设备和出卖人、出租人购买设备、租赁给客户使用以及客户支付租金这四个环节,租期结束后客户可以选择续租、回购或者退回设备。

融资租赁根据租赁的来源可分为直接的产品形式和客户服务租赁售后回租。直接租赁是承租人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租赁项目和出卖人,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向指定的卖方购买相应的租赁项目并出租给承租人,承租人支付租金的过程。客户服务和售后回租是承租人享有货物的所有权,将出售给出租人,租赁合同的签署将该物件从出租人处租回使用的交易,此时承租人不再享有物品的所有权。

三、风险控制理论概述

(一)风险控制理论

风险控制是指风险管理者采取各N措施和方法来消除或减少风险事件的可能性,或减少风险事件所造成的损失。它可以通过风险识别、测量、管理,如评估和决策处理可能的损失。风险管理是一门新兴的管理科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具有管理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等功能,同时也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目前比较流行的风险控制理论有多米诺理论和能量破坏释放理论。

(1)根据多米诺理论,风险因素导致风险事故,而风险事故导致损失和风险因素是控制风险的关键。因此,要认真研究风险问题,采用科学的识别、分析和控制方法,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使风险降到最低水平。

(2)能量意外释放理论从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出发,介绍了事故链反应:由于不安全行为和管理失误引起了人们的不安全感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异常或危险物质和能量释放通过某种机制影响人体和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种事故可以通过加强能源和屏蔽得以预防或减少。

(二)融资租赁风险与类别

融资租赁业务具有投资大、周期长、资产流动性弱的特点,这些特点也标志着金融租赁属于风险投资类,而风险来自租赁业务在各种不确定因素的过程中可能带来的损失。市场风险包括,市场产品风险、金融风险和贸易风险等。

1.市场产品风险

在市场环境下无论何种金融活动,涉及购买设备或产品时,都首先要考虑到产品所带来的市场风险。融资租赁企业应当充分了解产品的属性、市场供需关系、消费者的心态和消费能力、发展趋势以及在市场的发展,若不将产品和市场的状况调查清楚,必然将增加市场和商品本身带来的风险。

2.金融风险

在金融性质的租赁中,金融风险存在于经济经营活动的全部过程当中。作为出租人承担的最大风险就是承租人是否有还租的能力,这将对租赁公司未来的运行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大家应该意识到,项目开始时,风险也就存在了。

3.贸易风险

对于一个行业性质的租赁,贸易以订单方式进行是存在一定贸易风险的。在商品贸易中,一个比较完整的社会化发展同样支持建立相对独立的制度和防范风险的措施,例如信贷、运输、保险、商检、信贷等风险采取预防和补救措施,但是由于人们的认知水平被限制,同时商业性质企业和其他管理经验的不足等因素,使得贸易风险普遍存在。

四、融资租赁风险控制对策

(一)融资租赁项目受理前风险控制加强

目前融资租赁行业项目受理前所面临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信用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政策法律风险以及技术落后风险等几大方面。对此融资租赁行业应当依据各种存在的风险,采取具体的针对措施,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的完整的风险防御体系,以加强项目受理前的风险控制,将风险尽可能降低到一个合理的范围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1.信用风险的防范控制

融资租赁交易以融资为对象,以商品为载体。这种租赁方式与传统的信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就是供货方和承租方之间租赁关系的建立有赖于良好信用的支持。一方面,承租人在吸引融资租赁公司为其融资时需要具备良好的信用,而且需要有还款能力,这样才能取得对方的信任。另一方面,融资租赁公司只有建立良好的信誉才能将吸引社会资本注入资金。由此可以看出,融资租赁过程中任何一方的信用问题都会导致融资租赁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建立全面的信用风险防范体系。

首先,金融租赁公司应在销售合同前全面调查供应商的信用状况,投资必须有一定的选择性,选择信誉较好的信用状况较为稳定的供应商;而对于信用状况不佳的供应商,可要求承租人更换或提供相应的担保,以防止供应商违约的风险。其次,在合同签订时必须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另外在合同履行期间,也要定期了解情况,及时掌握财务动态,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规避风险。

2.汇率风险的防范措施

在国际融资租赁合同中,汇率风险是最重要的风险之一。国际金融市场始终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汇率波动也在所难免,对于融资租赁行业来说汇率变动产生的风险不容忽视。融资租赁过程中可能出现在购买设备支付需较长的时间,汇率的变化可能会导致交易风险,从而损害了融资租赁公司的利益。为此,融资租赁公司可以采取完全对冲的策略,也就是所谓完全套期保值策略,是指金融租赁公司可以减少或消除由于汇率变化带来的未来损失,并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来降低风险。金融租赁公司在选择最有利货币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如使用软通货,在设备进口时倾向贬值,在收取外国租金时增加硬通货的收集。还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转移合同中的汇率风险,如外汇储备的提供、远期外汇交易的使用以及外汇期货交易的使用等。

3.利率风险的防范措施

由于银行利率的水平是中央银行在国家宏观调控需要的水平上决定的,融资租赁公司无法改变和避免这种由于利率水平的制订以及结构的调整所产生的风险。因为融资租赁公司无法预测利率变动的水平,因此利率变动产生的风险是融资租赁公司无法也没有能力加以控制的,面对浮动利率所带来的风险,规避利率风险的基本原则是将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利率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具体措施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为防止由于未来预期利率波动,金融租赁公司可以提前与承租人签订浮动利率合同。当银行利率上升时,双方同意提高租金。另一方面,可以根据付款时的市场利率计算每个期间应付的租金,以减少利率波动的风险。

4.政策法律风险的防范措施

融资租赁中同样不可控制的另一个因素就是政策法律风险。由于国家政策和法律的变化与调整所造成的政治风险,融资公司在运作过程中无法通过各种渠道进行预测和控制。因此,金融租赁公司对金融风险的控制几乎束手无策,所能做的只有积极关注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的动向,及时根据我国政府的政治经济形式对自身经营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与提升,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降低经营风险。另外,由于融资租赁项目资金设计和融资等涉及许多与法律相关的问题,非法律专业人员常常会一头雾水,因此出租人在融资租赁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可以聘请法律顾问参与,积极寻求法律专业方面知识的指导,聘请专业的法律人员预测法规税率等的调整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规避或减小这方面的风险。

5.技术落后风险的防范措施

在科技强国的当今时代,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革新同样是融资租赁公司需要关注的内容。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变革尤为迅速,技术落后的风险在如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大形势下显得尤其重要。融资租赁交易以实物为前提,产品或设备的技术水平与更新换代速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融资租赁的交易过程。租赁物通常是由承租人选择的,承租人在选择租赁物时应当充分了解其市场行情,对于租赁物的技术水平有充分的了解,并且参考其更新换代的速度进行合理选择。虽然租赁物是由承租人选择的,但是融资租赁公司也应当对该租赁物有一定的调查了解,防止租赁物由于更新换代速度快或技术落后等因素,导致承租人支付租金能力的下降,损害融资租赁公司的利益。要想降低技术落后的风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租赁物品以及财务经济的可行性研究,充分调查掌握租赁物品资料,并且做好同类产品的调查和预测,选择技术水平较高、市场潜力和需求水平高的产品。

(二)明_融资租赁项目租赁期风险控制点

自租赁期开始日,承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承租人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时如果知悉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应当采用出租日的租赁内含利率作为折现率,否则应当采用租赁合同规定利率作为折现率。如果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和租赁合同规定的利率无法获悉,应当采取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作为折现率。

(三)增强规范租赁资产管理

1.强化风险预测

金融活动往往会伴随风险,而且这种风险常常无法避免,但是可以通过预测可能发生的损失来进行风险预测,这样就能够将风险降到最低,因此强化风险预测、建立健全风险预测和评估系统十分必要。对于风险的预测需要有大量数据信息作为辅助。所需要的信息资料主要有客户需求方面,如客户希望做融资租赁业务的原因、融资金额、融资币种、租赁期限等;设备方面,如设备名称和价值、制造商、是否涉及进出口、是否为技术改造项目设备,等等;客户的基本情况,如评级情况、授信额度、金融产品使用情况等。

如今人类已经进入到大数据时代,科学准确的数据能够帮助大家做出更加准确、有效的判断。然而对于信息系统的建设则需要一定的投入,首先必不可少的是要建立一个内部的信息中心,然后则需要专门人员的进行及时的信息搜集,并将搜集到的信息加以整合处理。只有掌握了足够多和准确的数据,了解了融资租赁中其他相关企业的信用情况,才能够为管理层提供更好的信息支持,有效降低承租业务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2.拓宽管理视角

企业的发展必然脱离不了“管理”二字,管理的缺失也是融资租赁中风险的来源之一。融资租赁是出租企业通过将产品或者设备提供给承租企业实现融资目标的,因此,承租企业必然要强化对于租赁物品的管理与控制,保障其质量和数量。承租企业的管理应当从多个范围入手,如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加强财务管理与人才管理等。认识到拓宽企业管理视角在融资租赁中的重要性,提高管理效能,尽可能将自身在融资租赁中的风险降到最低,也就是说,增强实物租赁的管理,是有效降低融资租赁风险的最好方法。

3.培养专业人才

融资租赁行业虽是金融领域的行业,但其属于综合产业,涉及众多领域,因此需要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众所周知,人才是所有行业不可缺少的资源,融资租赁行业的专业人才应当对经济、政法、金融、贸易等均有所涉猎,兼具行业的专业知识,具有长远的目标和真知灼见。只有这种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才能成为融资租赁企业中的军师,为其保驾护航。只有企业内部具有这样的人才,才能够减少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技能与判断力而造成的损失。想要降低这种风险,就必然要注重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发掘。

五、总结

风险与融资租赁行业是始终伴行的,不能完全避免,但是可以从涉及的各方面入手,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争取将风险降到最低。无论采取何种风险控制方式,融资租赁企业都应当立足于自身的发展,结合内部实际情况进行清楚的分析,以客户为中心,努力降低成本并且力求创新,努力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虽然融资租赁行业在中国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与之相关的法律、税收制度等并不够完善,融资租赁行业仍然阻力重重。但是相信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驱动下,我国的融资租赁行业会有十分光明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刘霄坤.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租赁风险防范与对策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6.

[2]周丽.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战略定位[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6):160-161.

金融风险管控措施篇6

【关键词】融资租赁 风险 防控措施

引言:早在上世纪60年代,融资租赁就成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潮流的产物。而融资租赁进入中国是在上世纪80年代,发展到现在,融资租赁已经成了现有的几大主要融资方式之一,并且公司数量仍然在不断的增长中。由于融资租赁需要涉及很多领域,并且融资租赁公司获利的主要原因是承担了业务风险的风险溢价,所以对于融资租赁公司来说,风险是始终伴随着企业运行的。总之,融资租赁公司只有做好风险的防控,才能保证公司的健康发展。

一、当前融资租赁公司面临的风险

(一)信用风险。

交易对手的违约常常会给融资租赁公司带来一定的信用风险。一方面,由于融资租赁公司的业务具有长期风险投资的特征,在这段时间内有可能出现承租人不能按时支付租金,甚至进行单方面解约的情况。另一方面,承租人在进行设备租赁时,应该负起设备维护的责任,保证交易完成后设备的完璧归赵。但是由于一些承租人的行为道德问题,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造成了设备的损坏,造成出租人损失的同时,也给租赁公司带来了信用风险。总之,在交易的工程中,交易双方的任何一方一旦出现信用问题,都会给融资租赁公司带来信用风险。

(二)财务风险。

融资租赁公司面临的客户需求常常是不同的。如果出现客户需要大量资金又或者租赁设备比较昂贵的情况,那么由于这两种情况对融资的要求比较高,就很容易造成融资租赁公司的财务风险。一方面,万一出现了客户拖欠大量货款的现象,融资租赁公司就需要承担巨大的财务周转压力。另一方面,如果出现昂贵设备被损坏的情况,也会给融资租赁公司的财务状况带来一定的考验。总之,由于融资租赁公司在交易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资金周转问题,所以将不得不承担一定的财务风险。

(三)市场风险。

由于受到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一方面融资租赁公司达成的交易的双方可能对已有的交易结果产生疑惑,进而要求重新交易,将给融资租赁公司带来一定的损失。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的变化,客户可能因为经济问题而拖欠资金。如果多个客户同时拖欠资金,则会造成公司的巨大损失。由于这些损失都是由市场造成的,所以给融资租赁公司带来了一定的市场风险。总之,市场风险也是融资租赁公司面临的风险之一。

(四)操作风险。

造成操作风险的原因往往存在于融资租赁公司内部,是由于人员操作、内部程序和外部事件的故障而造成企业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与融资租赁企业的操作系统和业务以外欺诈交易等方面都有关系。另外内部管理制度漏洞造成的人员操作问题,也是产生操作风险的一大原因。所以,操作风险也是融资租赁公司不容小觑的风险问题。

二、融资租赁风险防控措施的提出

(一)降低信用风险的措施。

为了降低信用风险,可以在交易达成前对双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一方面要对客户的行业背景进行调查,了解客户是否曾经有过毁约行为,获取客户在行业里的信用情况。一旦客户曾经有过不合理的解约行为,则要考虑是否进行交易。另一方面,要核实客户提供的资料信息,通过判断资料的真伪评估客户的信用度。如果资料的真实度较低,则要和客户做好沟通,确认是否继续合作。但是为了公司的收益,在客户信用评估较差的情况下,一些交易仍需要继续进行,那么就需要制定有效的制约条件防止客户解约。具体措施是:根据客户需要的融资金额的多少,要求客户进行等价值资产的抵押。这样就算出现违约情况,公司也可以用拍卖抵押品的方式补偿损失。

(二)降低财务风险的措施。

想要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需要从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在与客户达成交易前,要对客户的资金状况有所调查,避免出现客户拖欠大量货款的现象。二是将融资资金和设备租金的回收分成几个阶段。这样可以避免一次性收不回所有资金的情况发生,从而防止公司资金周转不过来。三是预存一定数量的准备金。在公司暂时收不回客户欠款的情况下,使用准备金来进行资金周转,避免公司遭受财务风险。

(三)降低市场风险的措施。

降低市场风险的措施有两种,分别是风险补偿措施和风险分散措施。首先因市场价格变动而导致的交易失败,可以通过风险补偿措施来避免。风险补偿措施就是在长期交易中,无论是设备的租赁价格还是融资资金利率,都可以根据市场和汇率的变化,进行价格上的调整。这样就能够保证客户利益,防止交易的失败。其次,因市场变化而造成的多个客户同时拖欠资金的情况,可以通过风险分散措施来避免。风险分散措施指的是在融资租赁公司经营的过程中,将租赁投资分散在各个行业和各个地区,降低因某个行业或地区的经济危机而造成的市场风险对公司的影响。

(四)降低操作风险的措施。

融资租赁公司操作风险的降低只能通过完善操作系统、完善交易制度和员工培训来进行。完善的操作系统可以对人员的操作进行管控,避免人员进行违规操作。交易制度的完善,可以在员工遵照制度进行操作的情况下,避免员工遭受客户欺诈的现象发生。而对人员进行操作培训,可以降低员工违规操作或错误操作的几率。所以,降低操作风险的措施,还要从公司管理的各个方面来实行。

结论:总而言之,掌握融资租赁公司面临着哪些风险,制定风险的防控措施,是融资租赁公司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对当前的融资租赁公司来说,面对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只有不断的学习借鉴,才能完善自身的风险防控制度,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融资租赁公司的快速发展不仅能促进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也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对当前融资租赁公司面临的风险与防控措施的探讨,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玲玲.非金融类融资租赁企业风险分析与防范[D].上海师范大学,2012.

金融风险管控措施篇7

关键词:金融危机;企业管理;财务风险管理

一、引言

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很多企业陷入了财务困境。金融危机过后,企业有必要反思自身在经营、内控以及财务风险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便顺应新形势的变化,采取措施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提高经营的安全性和效益性。文章结合当前我国的客观形势,分析了企业面临的财务困境,并提出改善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措施。

二、新形势下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金融危机改变了企业经营的客观环境,企业面临着诸多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筹资活动的风险,投资活动的风险和经营风险。

(一)企业筹资风险

1.筹资现金流短缺

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很多企业的筹资活动现金流大幅度减少,有的企业甚至是负数。贸易伙伴经营状况不佳导致的违约,以及自身经营状况的恶化,导致企业的信用级别降低,直接后果是,一旦遇到财务困难,很难获得银行贷款。在世界经济衰退的背景下,整体信用风险加大,银行为了降低自身的风险,不断提高对企业的贷款门槛,放贷额度也在下降,这使得很多企业的融资更加困难。

2.融资成本高

资本市场发展不健全,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进行融资的门槛较高,限制较多,大部分企业达不到上市融资的要求,民间借贷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也难以为继,况且我国民间借贷并不是很完善。综合因素造成我国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是银行,而金融危机的影响使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增加,银行紧缩银根,为企业提供的贷款有限,相同的贷款额度要求更高的风险补偿,企业的融资成本较高。

(二)投资活动的风险

1.短贷长投风险

短贷长投风险是指企业以短期贷款获得的资金用于长期投资。长期投资的利润较高,但是新形势下,企业的资金来源不足,难以进行长期投资,很多企业将短期贷款资金投资于回收期较长的领域。短期贷款到期后面临着偿还贷款本息,而长期投资却不到回收的时候,企业必须筹集资金偿还短期贷款,这样便会使企业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风险。贷短投长是在新的形势下企业追求利润过程中不得已的选择,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2.投资决策对收益造成的风险

新的形势下,企业面临着投资决策风险。客观形势的变化,要求企业的相关决策能够与时俱进,适时更新投资决策评价体系,使其适应变化了的实际。否则,用已有的投资评估决策体系进行决策,必然会造成决策的失误,造成企业的财务风险。同时很多企业建立的内部决策评估制度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投资决策受到非制度化权力的约束,导致投资项目回报没有保证,损失的概率较高。

(三)经营活动的财务风险

1.经营成本高

经营成本的提高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经营成本的增加是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用工成本大幅度增加,我国企业长久以来的优势渐渐失去。法律要求提高工人的工资和福利,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城市化的加快和计划生育的国策使我国合适的劳动工人数量大幅减少,直接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使企业的经营难度加大。其次,原材料和能源的价格全面上涨,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原材料出现大幅波动,价格波幅甚至超过主要货币指数的波幅。再次,环境治理费用的支出增加了企业的成本。由于企业对环境污染的不断恶化,各级政府也加大了环境治理力度,要求企业进行污水处理、废气回收净化等,对于排放不达标、污染环境的企业采取限期整改、依法关闭等措施,这也就迫使企业提高了环境支出成本。

2.销售资金回收困难

金融危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只是某个企业面临着财务风险,整个产业链条都受到影响。首先,需求减少,销售量减少。其次,销售价格降低,即使是销售出去资金也难以回收。资金回收困难便会影响企业的原有的生产经营计划,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三、企业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措施

(一)整体性措施

1.强化财务管理全程控制

要使企业实现其目标,控制财务风险,做到效益最大化,就要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全程的控制。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都融入财务管理,使得财务管理贯穿于整个企业管理的过程中。首先,严格管理资金的调控,将资金用活,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其次,严格执行审核制度,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重点控制运作成本,对企业财务开支进行严格管理,将企业的财务管理贯穿到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提高企业的管理效能。再次,提高员工财务风险管理的意识,改变公司对财务风险管理的认识,将其运用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2.建立财务监督预警控制系统

良好的财务监督预警系统能够帮助企业正确地识别潜在的财务风险,为及时对风险进行管理提供信息。结合我公司实际,财务风险预警控制系统是对煤矿企业经营中潜在的财务风险和财务管理指标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通过对管理对象分别制定相应的财务风险控制指标,以财务报表、预算指标及其他相关财务资料为依据,采用数学模型、比例分析等一般方法,达到整体控制风险的目的。风险预警控制系统的建立对煤矿企业确定长期发展思路意义重大。首先,应当对自身的状况及经营环境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其次,认真分析自身经营过程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据此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采取有效的手段及策略,对财务风险加以预警和防范。

(二)具体性措施

金融风险管控措施篇8

【关键词】金融投资 风险分析 控制措施

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定的闲置资金。为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提升盈利水平,企业一般会选择投资一定金融理财产品,追求投资收益。但金融投资的收益和风险必然相伴而生,企业进入到金融市场,投资风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因此,在金融投资过程中,企业一定要高度重视投资风险,加强相关风险预防和控制,以减少可能出现的经济损失。

一、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

从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发展的经验来看,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会出现金融投资市场。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市场经济体系机制的不断完善,我国金融业市场逐渐兴起,并在近年来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是总体来看,我国的金融行业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整个金融投资市场还远没有发展成熟。我国的金融行业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像金融工具不够先进、金融证券没有实现规范化管理、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完善等等,都会影响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至于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本文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第一,我国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还没有发展成熟,尚处于发展时期,不能给金融业的发展创造好的环境和提供必要的支撑;第二,我国金融投资体系的发展还不健全,有待在进一步发展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完善。在我国当前经济社会、金融市场环境下,企业参与金融投资,风险防范更显的尤为重要。

二、金融投资的风险类型

在开展金融产品投资过程中,企业通常会面临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第一,操作风险。金融产品投资的操作风险是指,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过程中,由于决策程序不完备甚至决策失误,或者在具体投资执行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失误导致的风险。出现操作风险的原因通常有二,一方面,是由于金融投资管理人员缺乏一定的决策能力、市场分析能力以及风险控制能力,导致投资策略出现较大偏差;另一方面,是由于企业的管理不到位,财务资金控制不规范,具体的操作人员不尽责或者不具备业务操作能力等。

第二,市场风险。市场风险往往会受到市场上汇率或者估价变动的影响,从而使金融投资者的本金或收益出现损失的风险。主要原因是,金融工具的市场价格是在一直变化的,如果金融投资者对市场的分析能力不强甚至出现判断失误,就会产生市场风险。根据市场风险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其中系统性风险通常是难以消除的,而非系统性的风险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投资优化管理,进行有效的防范。

第三,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主要是由于投资者将大量资金投资于某种金融产品,而该金融产品难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变现,从而就导致了投资者资金紧张的问题。流动性风险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出现,但一旦金融产品由于市场震荡而导致的价格急剧下降,而此时投资者又急需大量资金,流动性风险就会出现。在此情况下,投资者若以低价出售金融产品换取资金,就会受到一定的经济损失;投资者若继续持有金融产品,其现金流就会出现紧张甚至断裂,影响正常经营。

第四,信用风险。信用风险主要是由于投资交易的相关方没有按照合同规定的履行应尽职责、义务,而出现的风险,其实质就是违约。现在我国金融投资产品的门槛不断的降低,金融投资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债券、货币基金等。如果所投资的金融产品的发行主体出现严重亏损甚至濒临破产的边缘,或者其偿还意愿不强,无法全部或部分偿还债务,就产生了金融产品发行主体的违约,投资者就会出现损失。

三、金融产品存在投资风险的原因

对于企业金融投资来说,造成风险的原因包括很多方面,其表现形式也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点,即利率的变化、汇率的变化以及市场的变动。

第一,金融投资要面对利率变动。金融投资是与金融产品的利率密切相关的,利率是影响金融投资收益的最关键因素,金融产品的市场价值会随着利率的上调或者下调,出现上升或者下降。投资者在进行金融产品投资时,一定要紧密的关注国家对于所要投资产品利率的变化,调整好所要投资产品与自身持有货币之间的比例,提高对产品利率变动的应对能力,避免因利率变动带来的风险。

第二,金融投资要面对汇率变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活动领域的扩大,可能会出现国内相关金融产品无法满足金融投资者需求的状况。由于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汇率一直处于动态调整阶段,一旦开始投资国外金融资产,投资者就必然要承受汇率变动的风险。特别是,在一些国家受到金融风暴的冲击,汇率剧烈波动时,这种风险就会更具有颠覆性影响。汇率的变化会对涉外企业的管理和经营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一旦利率发生大幅波动,就会影响金融投资的收益,甚至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三,金融投资要面对市场变动。在投资者进行金融产品的投资时,不仅要关注所要投资产品自身存在的风险,更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动所产生的风险。导致大范围甚至是整个金融市场的投资者和投资商品都收到极大影响的系统性风险,投资者无法完全避免,加强经济形势的研判、提前做出决策,有助于减小减少损失。非系统性风险,则可以适度规避。在进行投资之前,一定要谨慎选择拟投资产品,提前做好功课,并针对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统筹规划,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高风险发生时的应对能力。

四、提高金融投资风险控制的措施

金融风险是投资过程中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是影响企业投资收益能否实现的关键所在。企业在进行金融投资时,有必要制定有效措施,对金融投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保证企业稳健发展。

第一,加强风险评估。金融产品风险评估环节是整个投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全面、充分的风险评估,投资者能够有效了解并合理控制金融投资风险因素,有利于减少投资本金及收益损失的风险。同时,在持有金融产品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并非一直固定不动,而是会随着时间推移、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要求风险评估必须是一个不断进行的动态过程,投资者的风险评估要随着相关情况的变化而进行不断更新。企业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做出有效的风险评估,以保证在风险来临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

第二,制定并优化风险应对方案。基于投资前期及投资过程中持续的风险评估,针对不同类型的投资风险,企业要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和方案,并对其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同时,将风险防控措施落实到具体的执行主体,确保风险来临时能够快速反应,提高抗风险能力。

第三,加强企业现金流管理。为提高流动性风险和市场变动风险的应对能力,在保持现金流稳定的情况下提高资金收益水平,企业一方面要加强对现金流的统筹管理,持续关注经营性净现金流,妥善安排好未来可能的现金支出,做好现金流入、流入的匹配;另一方面要优化金融产品投资结构,根据流动性和收益水平,设置合适的资产比例、择适当的投资模式,应对投资期间可能出现的突发流动性问题。

第三,完善金融投资主体的相关制度。为确保各项风险防控措施落到实处,防范操作风险,企业要建立健全投资主体的管理结构,完善内控制度体系和内控工作机制。同时,企业还要建立起完善的风险管理责任制度,将工作职责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和人员,使相关人员真正肩负起自己的责任,维持整个内控体系的有效运转。此外,还要完善企业内部信息交流机制,实现信息互动、措施联动,提高金融投资风险的整体处理能力。

第四,强化投资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企业要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制定并落实上述风险应对措施,关键是要有一定的投资管理人才。因此,企业要强化投资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根据每个岗位的需要,培养、选聘具备相关专业能力的员工,并执行必要的激励约束机制,促使员工勤勉尽责。同时,要定期对员工进行专业的培训,根据新形式的需要,充实完善其金融投资知识,保持并提高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持续减轻金融投资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杨霁.金融投资体系下的风险控制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3,26:22.

[2]徐蓓.金融投资风险控制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9:9-10.

[3]王璐.金融投资的风险控制[J].时代金融,2015,23:195+204.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