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孩子课外阅读的好处8篇

时间:2023-12-07 10:19:40

孩子课外阅读的好处

孩子课外阅读的好处篇1

关键词:孩子;课外阅读;阅读引领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2-0278-0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六年阅读总量应在145万字以上”从近几年小学毕业考试所选用的考题来看,课外阅读知识占到15%,试卷检测内容很灵活,除了字词更多的是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考查。孩子综合素质高,知识丰富,也是源于爱看课外书的缘故。因此,把孩子引上课外阅读之路,对孩子的一生都有重大的意义。引导孩子的阅读之路,有哪些具体的方法呢?请随笔者一起探讨。

1.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兴趣能够推动人们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读书是一项心静的活动,需要一定的氛围。我们可以创设课外阅读需要一个适宜环境。通过环境改变人,让环境塑造人。

创造阅读环境。如学校建立学生阅览室、班级建图书角、班内要求倡议走进教室,脚步轻轻等。我们班每周二下午固定有节课外阅读课,孩子在这种氛围里都会捧起书,静心阅读;在家中,遵循断电阅读,孩子回到家,家长要给孩子读书的氛围,把电视、电脑、洗衣机、游戏机等的电断掉,让孩子不受外界干扰,有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主张亲子阅读,阅读是需要交流的,它也是互相学习的过程,亲子阅读有利于家长孩子的交流,引领孩子正确的情感体验。也有利于孩子读书兴趣的形成,如家长看了某本书,选中其中的某个精彩细节讲述,到关键处戛然而止,激发孩子阅读欲望,也有利于孩子的选书。

2.推荐书目,引领阅读

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因此,平时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着力推荐一些小学生必读书目,如新课程标准中推荐的必读书目与选读书目。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少儿版,还有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宾孙漂流记》、《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另外还可向学生推荐与教材相关联的课外读物,如学习了课文《蝙蝠与雷达》可推荐学生阅读仿生学的书籍;学习了的《七律·长征》可推荐学生阅读的其他诗词,体会其伟人气度;学习了杏林子的《生命生命》可推荐阅读杏林子的其他文章,学习了杜甫的一首诗可推荐阅读他的其它诗歌。家长朋友可根据网上搜索选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书。

3.指导方法 ,促进阅读

精读法。对于那些语言清新、文质兼美、内涵丰富、情节生动的佳作、名篇名著,我们应着力指导学生采用“精读法”。此法先是泛读,泛读基础上重点读,读疑问之处、喜爱之处、重要之处、有益之处。在上面的基础上,从头到尾再细细的全面阅读一遍,仔细推敲感兴趣的字词句、人物描写、语言、对白、感情刻画、内心描述等等,这样就能从本质上理解作者写此文的动机、感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静心细读,体会文章的立意构思,揣摩其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从而吸取所长。

批注法、笔记法。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我们还应指导学生作批注,动笔墨的习惯。读书其实就是读自己,读出自己理解和感受。可以在关键词处作批注,精彩修辞处作批注,疑惑之处作批注,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精彩之处作批注。还可以做笔记,笔记方式有摘抄式、提纲式、读感式等。从中高年级开始,就可指导学生写好文摘卡、读书笔记,分门别类地摘记文章的题目、作者、书刊名和知识要点,从而为学生的作文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选读法。面对林林总总的书,学生要学会选择。不看充斥暴力的书,不看涂满狰狞丑恶画面的书。男孩子不能只看科幻书或侦探书,应全面读如科普类,故事类、诗词类,努力做到广度。女孩子也不能只看校园文学类的书,还要看数学、科普等类的书。

活用法。即活学活用。阅读应与交流结合、阅读与实践结合,任何知识都是为了更好的指导生活,指导行动。对于平时一些好的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应着力引导学生主动总结概括,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求得具体的实践应用,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外阅读能力。

4.开展活动,巩固阅读

“赏识激趣法”。俗话说“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要保持孩子读书的热度,在阅读教学的开展中,老师要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孩子的阅读过程,发现其“闪光点”,不失时机为孩子某一做法进行激励、表扬、喝彩,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开展“读书小明星”、“书香先生”、“书香小姐”“故事大王”等活动的评比,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树阅读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正如陶行知所说:“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以熏染更为重要。”在平时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班级热爱读书的典型,并加以热烈表扬。这样,通过长期学生间的相互影响,能促进学生间良好阅读氛围的形成。促使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自发性、有渴求欲的自我行为。

“行阅读交流”。为了使学生课外阅读不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在班中还可可定期举行读书感受交流活动。每周可安排一次,每次为一节课,既有在全班进行的交流,也有分组交流,内容为自己课后所读的各种书籍。交流的方式可以是个人发言,也可以由发言者向其他同学提问。

参考文献

孩子课外阅读的好处篇2

一、培养阅读兴趣,播下“好读书”的种子

每年刚接手一年级,我特别重视培养孩子的课外阅读兴趣。开学伊始,就让每个孩子至少准备一至两本带拼音和插图的课外书。早读课上,我准备了许多精美的书签作为奖品,只要放下书包就知道拿出课外书并大声朗读的孩子,我都会面带笑容来到他的座位旁,摸摸他的头,好好地夸他几句,并把书签夹入他的课外书中,奖励他是个爱读书的孩子。低年级的孩子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更别说是得到奖品了。半个月下来,不用我刻意提醒,孩子们很快就养成了早读课大声读书的习惯。

二、选择适当读物,滋润“爱读书”的心田

现在的图书市场,各式各样的儿童读物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书海茫茫,如何才能让那些刚刚喜欢上读书的孩子们能尽快找到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目呢?在这一点上我也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开学初,在让家长为孩子们选择课外读物时,我就充分利用校信通这一平台,向家长们推荐一些适合低年级阅读的书目,如《一年级的小朵朵》《小猪稀里呼噜》《一年级大个子二年级小个子》《笨狼的故事》《木偶奇遇记》等,避免家长出现盲目选择的现象,并给各位家长提出建议,为了能尽快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先暂时不要给孩子选择一些如《写话起步》《作文起步》之类的书籍,以免打消孩子阅读的积极性,一定要选择一些故事情节较为有趣,语言生动活泼,贴近儿童视角的书籍,帮助他们尽快驶向读书的轨道。

三、师生家长共同阅读,营造“读好书”的氛围

和低年级孩子待久了,其实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他们思想单纯,常常会有很多的奇思妙想。为了更好地融入他们的世界,和他们有共同的语言,我常常会静下心来和他们一起读书。当孩子们认真阅读课外书时,我会悄悄来到其中一个孩子旁,也向他借一本书,坐到讲台前和大家一起阅读。低年级的孩子特别天真可爱,他们有着很强的向师性,我读过的那本书很快就会成为他们争相阅读的书目,过不了几天就会出现在很多孩子的桌上。另外,每周的队会课上我还坚持为孩子们读一则小故事,并利用班级的图书柜设立“图书角”,倡导孩子们带自己喜欢阅读的书进柜,组织师生相互借阅并形成习惯,实现图书资源的共享。

低年级孩子识字不多,分析判断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强,让他们独立去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时就要充分发挥家长的引领作用,家长能帮助孩子找到合适的读物,并和他们一起阅读,共同探讨,这无疑把孩子带进了一个崭新的课外世界。每年的家长会上,我会特别留出时间,和家长一起交流亲子阅读的益处,呼吁家长们能在家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静的读书氛围,并倡导和孩子共读一本书,以便于掌握孩子的课外阅读情况,并对孩子在阅读中遇到的情况和困难稍加指导。学期结束评选出班级的“读书明星”和“书香家庭”。

孩子课外阅读的好处篇3

一、农村低年级阅读行为现状

阅读教学更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阅读教学质量在很大意义上决定整个语文教学质量,因此,在低年级时期对阅读习惯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农村,特别是一些比较偏远的乡镇小学,要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却面临巨大的难题。

1.学生课外阅读的范围较窄。

相信每个小学的图书馆或者是图书室里都会显眼地标出。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最伟大的朋友。虽然不是所有书籍都能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但是大部分积极向上的书籍,都能很好地帮助我们更了解这个世界,提高自我修养。但是家长们受分数和功利思想的影响,给孩子们买的课外阅读的书籍往往是各种练习册,特别是以各种课后练习册为主。在他们心中,对课外阅读的定义已经彻底桎梏在做题练习中。

相反,那些孩子们喜爱的各种优秀的儿童读物。如绘本,有趣的童话故事,哲理丰富的预言故事等却很难走进孩子们的世界,家长们早早地就为上小学的孩子们筑起一道高高的围墙,围墙里充斥语数外的各种知识点,很难见到课外读本的影子,久而久之,孩子就难以养成读课外书的好习惯,有的孩子甚至把课外书等同于课本,加以排斥。老师再丰富的引导,也是徒劳。

2.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较少。

在乡镇特别是农村学校,大部分学生的时间大多花在玩上,特别是男生,除了跑、跳、追、打,很少有静下心来读书的时候。即使老师有时候提供给孩子们部分课外书阅读,多数也是没心思看的。

在家里,家长由于工作的原因,或者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很少看书,同时也很好地督促孩子看书,更不用说和孩子一起看书。孩子们除了做作业的时间以外他们自由地玩任何游戏,没人再会管他们。家长们觉得最重要的就是督促孩子们完成作业,至于做完作业以后孩子玩些什么,他们就不管。试问有哪个孩子在愿意父母说解放了以后还愿意待在位子上看书的呢?同时有些家长走进一个误区,他们将写作业的时间和读课外书的时间画上等号,认为课外阅读的书籍容易扰乱孩子的心神,孩子们已经有玩的时间,无需在让他们有课外阅读的时间,而且有课外书也容易让其分心,所以为了不影响他们最重视的学习成绩,他们不鼓励甚至禁止孩子看课外书。如此的限制,怎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较差。

一本书之所以称为好书,是因为它能给阅读的人带来无穷的回味与思考。一个人如果爱好读书,他一生从书中将获得极其丰富的知识能源。可是农村的孩子受环境及自身条件的限制,他们阅读书籍往往囫囤吞枣,粗粗浏览一遍即是阅读。特别是低年级孩子,他们的书籍中图画往往占很大一部分,而孩子们大多都只看图片。

就像我班孩子一样,对于我发的课外书,孩子们经常是兴奋地拿到手,有时候甚至争抢一番,可是没过两分钟就丢开。我本来认为是书不好看,他们不感兴趣,可是经过了解才知道,他们是看完了。我问有的小朋友他们看懂了什么,结果却让我哭笑不得:我看见一只小猪住在房子里,我还看见一只戴着帽子的狐狸……孩子们绘声绘色地给我描述他们看到的画,可是没有一个孩子告诉我这些小动物之间发生什么事情。如此阅读,我想并不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解决策略

1.布置图书一角,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条框式的班级布置理念已经悄悄地渗透到我们的班级布置中,许多地方对于图书角的布置有着严格的要求,甚至不允许有丝毫的偏差。这不仅仅挫伤了老师布置班级的积极性,更束缚了孩子们对书本知识的渴望。特别是农村孩子,他们对于各种新奇的事物都有极浓厚的兴趣,我们怎么忍心让他们单单与书绝缘呢?

我班在布置读书角的时候,根据低年级孩子对鲜艳色彩的喜好,将背景布置成绿色,再加上竹林、青草,让读书角在教室里显得格外宁静、高雅。在显眼处还贴上标语“竹林书海”,孩子们特别喜欢这样的布置,所以对于书柜上的书充满兴趣,不再看见书就躲得远远的,他们愿意亲近书本,愿意和书本交朋友,久而久之,对于课本他们充满喜爱,甚至用课外的知识给课文续编故事。读书角的设立一下子扩大了孩子们的阅读量。

2.加强家校联合,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低年级的儿童正处于需要被发现、被引导的阶段,他们在阅读的道路上刚刚起步,需要一盏明灯指引他们前进的方向。教师要多和家长沟通,改变部分家长错误的阅读观点,致力于和家长共同合作,引导学生发现阅读的益处,让孩子愿意用玩的时间看课外书,明白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比现实的打闹追逐更令人酣畅淋漓。

我班学生在订书时经常根据自己的爱好订阅相关书籍,比如女生比较爱看花仙子之类,男生比较喜欢看铠甲勇士类得动画书籍。这类的书籍可以起到调动积极性、娱乐身心的作用,但是物极必反,如果这类的书籍泛滥,那么之前家长们担心会导致孩子学习分心的情况就非常容易出现。每当有孩子在订这类书籍的时候,我经常会建议小朋友们在考虑考虑,同时与他家长沟通,讲明一本好书的重要性。同时介绍适合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如《七彩语文》、《儿童文学》等,这类的书籍报刊中的内容,有极大的教育价值及时代特色。让学生在丰富知识的时候更深入地了解社会,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

3.及时督促检查,巩固良好的阅读习惯。

孩子课外阅读的好处篇4

一、创造条件促进“读”

课外阅读不仅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更要让学生喜欢读书,快乐地读书。课外阅读指导之前,必不可少的一步是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让学生置身其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和感染。

学校开辟文学宣传栏,推荐中外名家名著;教室设立“每周(月)一书”推荐栏,由老师或同学推荐一本好书;开放图书室,把图书室里的一部分书按年级分类,便于学生快速找到自己所喜欢的书目阅读;每个班建立班级图书角,让同学们捐献或借出一两本书,保证班里孩子时时有书读,处处有书看。我们推行午间开放阅读,让孩子进入教室就可以幸福地享受阅读;我们利用家长会、家校通平台,常与家长沟通,改变部分家长的陈旧观念,取得家长的帮助,订购课外书籍,保证课外读物有来源,课外阅读有监督,动员家长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

开展“单元主题下的课外阅读”的实践活动。依据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单元主题,每单元选择一本书,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如学习《冬阳・童年・骆驼队》后,可以向学生推荐林海音作品《城南旧事》;学习《草船借箭》后,可以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学习《鲸》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与自然知识有关的科学普及读物等。我们鼓励学生每天坚持读书20分钟,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每周利用一节课开展阅读指导或交流活动。课内外有机结合,保证学生一个月能读完一两本书。

二、介绍方法引导“读”

课外阅读不仅要让学生自己去读书,还要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读课外书的方法。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学校课外书目体系:低年级突出绘本阅读,在图文结合的阅读中激发阅读兴趣;中年级突出故事性作品阅读,多读童话、寓言、神话、民间传说等故事书,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感动学生;高年级突出中外名著及科普书阅读,提高阅读面,提高阅读品位。

爱上阅读从导读开始。“内容诱读,引发欲望”是我常用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手段。故事的吸引是无可比拟的,学生都是故事的忠实“粉丝”。对于不爱读书的学生来说,这一方法可算是一剂良药。指导课上,我常给孩子讲书中的故事情节,讲到精彩之处,故意不讲,让他们自己去看书。如《将相和》一课,讲到蔺相如与廉颇和好后,秦王又开始刁难赵国了……话到此处,我猛然停住,不再继续讲下去。这时,学生的好奇心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都迫切希望知道结果。我趁热打铁,告诉学生要想知道结果就去查阅《史记》中关于蔺相如与廉颇的故事。学生被故事情节吸引住了,纷纷要求借阅。这样让学生在享受奇妙的故事境界中感受到课外阅读的“诱惑”,主动去阅读。

三、开展活动强化“读”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感受到读书的重要、读书的快乐与幸福,我们开展了丰富的读书活动。如经典诵读比赛,阅读分享会,向同学推荐一本书等。如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画面:几个孩子围在一起,埋头看同一本书;有同学被一些段落的精彩描写打动了,情不自禁地朗读起来,其他同学慢慢围上去聆听……甚至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以后偷偷地在看书。这些孩子已经享受到了阅读带给他们的精神满足,体验到了阅读的快乐,真正尝到了书上的“蜜”。

孩子课外阅读的好处篇5

一、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班级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场所,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至关重要。首先,在班级里进行环境布置,在教室设计一块交流展示牌,定期展示学生的读书笔记。每月进行评比,评出优秀的作品,推荐到校报上发表,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自从我在班级设计了交流展示牌后,我班学生的写作水平就有了很快的提升。其次,制订班级阅读计划,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给学生推荐一定量的课外读物。根据学生读过的书,举办一些读书交流会。如,“三国人物评论会”“西游故事会”“我最喜爱的故事”……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语言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再次,在班级建立图书角,实行资源共享。我校的每个班级配有书橱,但基本是摆设。我在班级里举办了“课外书展览会”“人人捐一本书”等系列活动,发动学生将自己的课外书和其他同学共享,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阅读条件。

二、选择有内涵的书籍,激发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但是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很多学生只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外书籍,却忽视了书籍的内涵。又因为家长给孩子阅读的东西偏重于教辅资料,使学生失去阅读兴趣,读不到真正应该读的书籍。因此,指导学生选择什么样的课外读物,帮助他们激发阅读兴趣,亦成为当前重要的话题。

首先,要指导学生选择有益,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如,根据课文来介绍和课文内容有关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学生怎样去读;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小学生必读书目推荐一部分课外读物;指导学生选择有趣味性的课外书。宇宙的奥秘,地球的形成,人类的起源,海底世界的趣闻,森林中的动物之王,历史上的人物故事,以及关于未来世界的科学幻想……都会引起他们强烈的阅读愿望。

其次,要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合理地进行课外阅读。五年级学生阅读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因此要指导学生有计划地进行课外阅读。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合理地运用朗读、默读、速读、精读乃至背诵等方法阅读课外读物,要指导学生学会摘抄好词佳句,进行积累。要让学生学会写读书笔记、读后感,还要让学生合理安排阅读时间。我们可以将自习课设计成阅读课,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早晨和中午的时间来阅读课外书。

最后,要安排恰当的阅读量。每个学生的精力是不同的,有些学生接受能力强,他们能够挤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阅读量可能要大些,内容要深些。相反,有些学生就可能少些,内容肤浅些。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要注意由浅入深、由少到多、循序渐进、积少成多。

三、家人共同阅读,打造和谐氛围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学好课内的东西就可以了,没有必要看课外书;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课外阅读不够重视,花大把的钱去装修富丽堂皇的客厅,舒适豪华的卧室,却不为孩子提供一个宁静温馨的阅读环境;还有的家长为孩子选书有很大的盲目性,只凭自己的喜好和判断为孩子选书,较少考虑孩子的需求和意愿。针对以上问题我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来指导家长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

1.多渠道提高家长认识

通过召开家长会,对家长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家长对阅读课外书益处的认识,将班级的阅读计划告诉学生家长,让家长明白课外阅读的益处。展示学生的读书成果,让家长看到学生的进步,从而愿意为孩子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

2.观看学生的读书成果,改变家长观念

邀请家长观看学生的“读书评论会”“我最喜欢的故事”“我最喜欢的诗歌朗诵会”等课外活动,充分展示学生的才华。让家长意识到孩子并非学好书本知识就可以了,从而支持孩子购买课外书。

3.“亲子阅读”,增进家长和孩子的感情

指导家长和学生进行“亲子阅读”,让孩子和家长共同进行阅读。在阅读时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在阅读时,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在阅读时,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

孩子课外阅读的好处篇6

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读,是写的基础。阅读是一种终身教育的好方法,热爱阅读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切,使人受益终身。大量阅读,对学生而言,能提高读书能力,积累丰富的知识,感知丰厚的感情语言材料,增强语言积淀,以增强学生的语文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1—2年级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3—4年级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要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60篇。”可见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相当的比重。然而在农村小学生中,由于受家庭社会和办学条件的影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导致作文能力低,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概括起来,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制约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顺利完成。

一是没有阅读的习惯。农村学生由于受家庭成员的影响,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大多数孩子的父母务农,本身就不爱读书,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外,根本没想到孩子还应多看书,多读书,多积累,当然也不会知道多阅读对孩子的好处。没有形成一种读书的家庭氛围,好多学生看书积极性不高。虽然在学校老师也强调他们要多看课外书,但他们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走马观花,囫囫吞枣,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带给他们的益处。

二是没有阅读的条件。农村学生大多数家庭条件差,买书少;不少农村小学缺乏资金,不能建立一个象样的图书室,藏书少,有的连班级图书角也没有;有的农村学校没有开设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导致学生的课外阅读受到限制,达不到预期效果。

针对农村小学生的实际,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增长学生各方面的知识,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打开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瓶颈:

一、调动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

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同时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对课外读物的兴趣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前提,提高语文素质的一个有效方法。

1、悬念调动。在读书时,留下悬念给学生。教师经常给学生读精彩的文章,却缺少结尾,悬而未决的情节催促学生自己急切地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慢慢他会挣脱家长的扶持,自己自由地畅游于书海,寻求他的精神家园;或者教师先把故事的大意讲给学生听,但不告诉结果,给学生留下自由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例如引导孩子阅读笛福著的《鲁滨逊漂流记》。事先,家长将故事的大致内容简单地向孩子介绍,但把鲁滨逊漂流的重要情节隐藏,孩子听了有趣,很想知道鲁滨逊漂流的经过和结果,就会带着兴趣和疑问自己去阅读此书了,这样阅读收到的效果自然会事半功倍。

2、好书引读。一本好书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由于小学生善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可选择有精彩画面的书给学生看,让学生猜猜里面写什么。学生易被吸引,就会热情地去阅读,就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可以向学生推荐具有教育意义和影响力的书籍给学生,让从好书中汲取知识,学会做人的道理。但也要注意读书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只有适合孩子的口味,孩子才会对书感兴趣,才会去品读。

3、榜样激趣。榜样的作用的无穷的。教师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革命导师列宁的一生都在书中度过的,在他被捕入狱的三个月中,也天天在监狱图馆里看书;将军看书时竟把墨水当酱油吃。古今往来,凡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结果。在榜样的激励下,孩子就会增强读书的渴望和兴趣。

4、活动促进。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召开读书汇报会,如利用早会赏读、交流所摘录的好词妙句;举行班级赛诗会;评选“故事大王”;摘抄本展评;开展“小导游”活动,让学生谈天说地、谈古论今。通过这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就会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在活动中,教师要及时给学生奖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爱读书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猎取知识,在博览群书中采集各种类型的信息材料,使学生逐渐把读书作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逐步养成乐于读书的好习惯。

二、创造阅读环境,让学生有书读

创造多元化的课外阅读环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很有好处。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明的信》中对读书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必须如蜜蜂采蜜,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且枯燥。学校、家庭、社会都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条件,保证孩子们有书读,有“许多花”“采”,才能“酿蜜”。

1、家庭要配合。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场所。家庭中的成员对孩子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要通过家长会、家访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一般说,低年级学生以拼音读物为主,中高年级学生逐渐过渡到纯文字。选择读物要做到:①内容要健康,要选择积极向上,具有教育意义的读物,因为不好的阅读材料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②要符合儿童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孩子年龄兴趣爱好的阅读书刊;③类型要多样,古诗、儿歌、童话、寓言、小说、历史故事、科普知识等都应涉及,阅读面要广。总之,家长要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条件和环境,孩子的阅读习惯才会逐渐养成。

孩子课外阅读的好处篇7

一、抓住感觉,培养阅读兴趣

教师要让孩子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学生通过阅读而心情愉悦时,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求。那么,如何让孩子享受到读书的快乐,爱上读书呢?

1.设置悬念,激发欲望

孩子不爱看书,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书究竟可以带给他们什么。低年级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爱听有趣的故事。笔者在教学时,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情节生动的故事,利用课前的几分钟讲给他们听,不过因为时间有限,常常只能讲到故事最精彩的部分。这些讲了一半的故事成了诱饵,孩子们主动提问:“老师,这个故事哪里有呀?”“后来怎么样了?”有一次,我拿了本《乌丢丢的奇遇》来教室,给孩子们读了第一章节,孩子们听得兴趣正浓时,我告诉他们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读到这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书店购买或去图书馆借阅。几天后,这本书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有的还拽着我和他一起探讨乌丢丢的经历。

2.树立榜样,以点带面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时,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榜样的作用。同样的一本书,有的孩子看得仔细,有的孩子走马观花地看,我们要表扬看懂了的孩子,让其他的孩子明白原来书是要看到心里去的。同样的看书时间,有的孩子一言不发,认真专注,很快就能进入书的世界;有的孩子手上虽然拿着书,眼睛却四处游离。这时候,教师可以轻轻地提醒孩子,让他学学别人的做法。榜样是无声的,却是有形的,孩子们都有一颗向上的进取心,给他们一个目标,他们能前进得更快。

3.以内引外,拓展视野

语文教材和语文课堂都是课外阅读的最佳引导者。苏教版的教材文质兼美,编排上有一定的系统性。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以重点课文为经,以优秀课外读物为纬,从而构建经纬交错的阅读教学,扩大课外阅读量。如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安排了《蜗牛的奖杯》《狐狸和乌鸦》等一系列童话故事。我们要在课堂上领着孩子读文悟理,教会孩子读懂对话,体会人物的心情,让孩子的阅读活动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在这种有目标、有计划的引导下,阅读就会成为学生的一种享受,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开拓渠道,打开阅读新视角

课外阅读的目的是什么?新课标提出:阅读是为了让孩子“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要想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阅读量要足,面要广。把书读“厚”了,读“杂”了,精神世界自然就会丰富起来。班上的孩子因为家庭条件不同,能接触到的书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我采取以下方法开拓渠道,打开孩子的阅读新视角。

1.争取家长的配合

一名一线老师——薛瑞萍曾经在讲座中提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不能光靠老师,必须要有家长的紧密配合。”

她通过给家长写信的方式,给家长推荐书目,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读文,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营造浓郁的书香家庭氛围。的确,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爱看书的孩子大部分都来自有学习氛围的家庭,家长的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家长不是专业的教育者,他们也需要有人给他们指引方向,因此,教师要适时地给家长推荐书目,争取家长的配合,使课外阅读的开展更有声有色。

2.图书角的建立

班级是个大集体,集体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教师可以让孩子把自己最喜欢的书暂放在班级的图书角,并由他推荐给其他孩子,以吸引更多的孩子和他一起分享书本带来的快乐。孩子们对这样的读书方式情有独钟,乐此不疲,因为他们在交流中分享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友谊。

三、开展活动,展示阅读成果

课外阅读贵在坚持,孩子好动的天性会使他们在读到一半的时候因为耐不住寂寞而放弃。及时地开展各项活动可以有效地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如在读《乌丢丢的奇遇》时,我开展有奖竞答活动。这样的活动能促使孩子认真地把故事读到心里。

为了让孩子经常阅读,我利用每天上课前的五分钟开展“我是故事大王”的活动,要求孩子讲的故事必须是完整的,最好是大家没听过的。好多孩子为了得到“故事大王”的称号,认真地翻阅家里的故事书,请家长做参谋,力求让自己的故事达到让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孩子课外阅读的好处篇8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生;拓展

阅读教学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而课外阅读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乃至整体素质的发展密切关系。阅读对人生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教学中要倡导学生要与书为友,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让更多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1.指导课外阅读同样应从激发兴趣开始。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指出:“没有任何兴趣的学习,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此教师要指导课外阅读同样应从激发兴趣开始。学生如果有了兴趣,就能主动地寻找课外读物,并能自觉地克服困难,真正受益。学生有阅读兴趣,会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我们要重视阅读活动,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在行动上积极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师生要做到全员参与,立足课堂教学,利用教材来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的积累。课堂上要保证阅读时间,抓好早读、午读:“早读”、“午读”时间为学生到校后到预备前,每个班级晨间、午间的阅读活动。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学生每人都要有一本好词佳句摘抄本和日记本(包括读书笔记)。笔记内容:中低年级的读书笔记以摘抄好词佳句为主;高年级的读书以写心得体会为主。教师要定期进行检查指导批阅,好的读书笔记将以班级展示进行交流,定期评选班级读书小明星,激发学生广泛阅读兴趣。

2.为学生搭建起了展示阅读才能的舞台。

(1)倡导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增进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架起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培养了学生从小爱读书的好习惯。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提高了家长的阅读素养,家长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热情,也能感染孩子热爱阅读的习惯。如果时间允许,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例如一段优美的文字、与孩子讨论评价书中的内容、彼此朗读一段,或复述书中故事情节,谈谈读书心得,就书中某一角色说出自己的看法,让孩子知道自己思考的思路,这对孩子的表达能力有着很大帮助。这些崇尚学习的活动,也有利于孩子的成才。教师通过家校联系会,向家长说明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引导孩子阅读,从这样几方面考虑:阅读时间、阅读内容、故事中的人物、喜欢的词句、通过阅读认识的生字、生词、明白的道理等。(2)开展读书交流主题活动。阅读活动需要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例如,举行“班级读书交流会”、“诗词朗诵会”等为主题的活动。学生通过读书,给他们一次展示自我、认识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让每个孩子的身上都能散发出浓浓的书香气,让它浸润孩子们的人生,为孩子们的终身学习奠基。如在学完以“爱”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中,很多孩子感悟最深的就是感恩类的书籍,如感恩大自然、感恩生活、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等,通过这些书籍的阅读,孩子们感悟到了亲情的伟大、老师的无私、友情的珍贵和人与大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感人肺腑的故事。而正是这些充满了墨香的文字,在孩子们的内心深处化解为对读书的渴望和高尚的追求。(3)向学生推荐好书,建立班级图书角。老师经常向学生推荐好书,如:《古希腊神话》、《一千零一夜》、《小兵张嘎》、《中国民间传统》、《爱的教育》等,并“结识”了许多知名作家,如:中国女作家冰心、台湾著名女作家杏林子、美国残障教育家海伦・凯勒等。通过阅读,孩子们对世界的认识上升到了一定程度,对生命的意义也体会深刻了。为了拓展图书来源,可建立班级图书角。完善班上的图书角及班级图书借阅登记制度,全班可每人交换看,并为学生带来的书进行了编号登记,敞开小书柜。(4)读书卡或书签的制作。学生们在读书活动中制作了很多精美的读书卡,记录了孩子读书收获的点点滴滴。这些读书卡,融文字、图画、设计于一体,充分体现了孩子们的创新精神。读书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在各自的生活、学习之余,更自觉地沉浸于浓浓的书香,更自觉地读好书,更好地长知识、明事理。每一张设计得很有创意,如“读书是种美丽的休闲!”“让书香伴我成长!” 读书卡或书签记录了孩子阅读成长的足迹,在孩子终身阅读的路上留下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各年级开展的阅读活动都是异彩纷呈的,如《我与课外书的故事》《我们爱阅读》《我是小诗人》等活动,为学生搭建起了展示阅读才能的舞台。

众所周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常给学生讲学校里以及班级上勤读课外书的同学的例子,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或向学生们讲讲古今中外历史名人、科学家小时侯刻苦读书的故事,无形中就让孩子们了解到这些伟人无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楷模,使强大的阅读原动力在潜移默化中产生。

3.引导我们的孩子爱读书,会读书,真正做到与书为友。

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将阅读延伸到课外,引导我们的孩子爱读书,会读书,真正做到与书为友。阅读教学中学生可以自由采集书里的好词好句,在优美词句下面划横线,写体会、写困惑,引导孩子读童话、名人故事、成语故事、成长经历等,让他爱不释手。即使是能力弱的学生,他们也慢慢乐于思考,展示自己思维的方式了对于文章中的精彩片段应加以精读、反复吟咏,且随时批注、摘抄,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标志标出符号划出优美的短语、比喻句、拟人句、精彩对话、感兴趣的知识等。教师也可以通过朗诵自己喜欢的片段、讲书中的故事、优美词句大接龙等形式,督促、鼓励孩子记忆。阅读时要尽量引导其养成边读边思维的好习惯。如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什么地方有趣、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等等,对于各种各样的问题都要尝试去思考,这样帮助孩子提高理解能力,增强语感。

总之,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对于观察和认识世界有了新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整体素质。这其中还涉及到许多相关的问题,都值得我们不断去探索。因此作为教师要引领学生养成热爱阅读、善于阅读的好习惯,拓展课外阅读,与书为友,让阅读相伴孩子们快乐成长!幸福一生!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