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8篇

时间:2023-12-16 08:04:36

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

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篇1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方针,通过将城市管理工作流程化,强化各流程环节的责任追究和奖惩制度的落实,进一步完善市、区、街、居四级联动的城市管理网络,在城市管理的每个步骤贯穿精心、每个环节做到精细、每项标准达到精确、每个景观力争精致,每项工作做成精品,进一步把城市管理工作做得更深、更细、更实,为打造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的省会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针对当前城市管理工作中机构设置不合理、机制运行不顺畅、职责分工不明晰、执法力度不到位、工作水平不够高等问题,通过强力推进精细化管理,建立起城市管理职责明确、标准统一、奖惩科学、运行高效的良性管理机制。

三、主要措施

按照《*市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通过对城市管理力量进行合理分配、建立健全城市管理规章制度、创新完善城市管理手段、强化层级考核奖惩力度、提升城市服务保障能力等,建立起制度严密、统一协调、高效透明、保障有力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一)整合城市管理力量,继续加大重心下移力度,将城市管理拓展到城区政府管辖的各个层面。进一步强化属地管理原则,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落实”管理体制,发挥区级政府管理城市的主体性作用。一是在去年对城区“四横”(槐安路、裕华路、中山路、和平路)主干道以外道路市政基础设施维护、管理权下放的基础上,待“四横”主干道整修完工后,立即组织将其设施维护、管理权全部下放到对应的各区政府。二是督导各区政府根据管理范围发展趋势,将区级城管力量合理分配到乡镇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中去,充实基层执法力量,形成以市为核心、区为重点、街道为基础、社区居委会为辅助的“金字塔”式管理模式,实现城中村、石环公路内、城郊结合部等管理网络无盲区。三是强化市对区、区对街道、街道对社区的层级督导考核力度。通过业务培训、建章立制、经验交流等方式,健全完善层级管理、层级指导、层级考核制度,进一步增强区级政府管理城市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创新城市管理理念,健全规章制度,精心在细节管理中打造健康有序的城市新环境。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管理体制的不断变化尤其是省会“三年大变样”新格局的逐步建立,必须更新理念、完善规章制度,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一是开展城市管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和长效化是提升城管工作水平的目标。目前全国只有宁波、昆山、常州市城管局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市城管局决定自今年6月份起开展城市管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通过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行政执法、市政养护、市容环境、清扫保洁、公用服务、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规范运行。二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结合城管体制改革,修订完善市容市貌、市政设施的层级考核办法,制订层级执法监督考评制度,切实把制度建设与管理服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制度建设促进城管工作的健康发展。三是深入推进局领导包道路、干部包街道责任制建设。在市、区、街、居四级城市管理部门中实行领导包街责任制,每名城管干部职工分包一条(段)道路,保证每周两次徒步上路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落实、层级考核,对难点、重大问题四级联动,协调解决。

(三)搭建城市管理平台,创新管理手段,以长效化、科学化的管理保障“三年大变样”的建设成果。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的省会城市为城市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以长效、科学的管理手段保障城市的建设成果。一是全面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通过万米单元网络化信息平台,打造集数据管理、动态监控、行动指挥、信息、投诉受理、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高效反应机制,实现城市管理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个个受监督,推动城市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和长效化。二是成立*市城市管理工作协调委员会。由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大虎同志任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董玉辉同志、市城管局局长崔金刚同志任副主任,市规划、建设、公安、工商、环保、房管、卫生、水利、民政、园林、文化、电力、电信、联通、移动等部门和单位主管领导为委员会委员,定期对城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部署,彻底解决仅靠城管一家单位难以彻底根治的占道经营、露天烧烤、小广告等城市顽症。三是市城管局成立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运行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城管局局长崔金刚同志任组长,局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为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员由各区城管局长、市城管局办公室、人事处、计财处、纪检组、市容处、市政处、广告处、公用处、法规处、督察处等相关人员组成,具体负责整个工作的协调落实,各区城管局、局属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机构,保证工作取得实效。

(四)严格城市管理奖惩,通过实施层级市容考评,实现城市管理效能的提升。严格的考评奖惩是精细管理的重要保障。随着城市管理工作重心下移,要制订办事处(乡镇)、社区(居委会)的城市管理工作标准,使基层各级城管部门定人员、定职能、定经费,落实岗位责任制。同时,完善市对区、区对办事处(乡镇)、办事处(乡镇)对社区(居委会)的层级考评制度。市考评办对市内市政设施、环境卫生、居民小区、建筑工地、园林绿化、夜景亮化、户外广告等,做到每周一评比,每月一公示,严格考评,严格奖惩。在城管执法方面,全面推行“路街长负责制”,通过市考评办检查、领导包街巡查、数字化城管监督员等发现的各类违章行为,每发现一处对负责人进行经济处罚。在道路清扫保洁方面,采取以奖代拨的方式,预留1000万元环卫作业经费作为各区清扫作业奖励资金,按照日常检查结果,每扣1分,扣除1000元作业经费。要严格执法责任追究,对执法工作中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执法不到位、以罚代管等问题,严肃处理责任人。

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篇2

关键词:城市精细化管理 城市建设精细化管理平台 项目生命周期监督和管理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b)-0096-02

1 建设行业专题数据库

根据建设行业业务范畴,在高分辨率影像数据上,叠加有关建设行业业务流程的数据库。城市建筑物档案包括了全生命周期的建筑工程项目档案,由于建筑物在交付使用时才能成为城市运营的一部分,所以,在该系统中都是关联在一起进行研究。建筑物的基础档案,是建设工程项目档案的重要一手资料,是运营管理和城市管理的最基础的数据。

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业务数据库的建设包括业务空间数据库和业务属性数据库。

(1)业务空间数据库主要包括城市总体规划空间数据、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空间数据、建设项目用地红线数据、建筑项目红线数据和建设工程项目空间数据等。采用的是“逻辑集中、物理分散”的模式建设,采用信息集中管理方式。

(2)业务属性数据库由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服务4部分组成。城市规划数据库由建设项目选址数据库、建设用地规划数据库、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数据库构成。

吉林市建设行业系统平台的专题数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数据层:建设选址意见数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数据、施工图审数据、招标投标数据、施工许可数据、合同备案数据、基础设施维护数据。

通过专题数据库的建立,就可以建立起整个建设行业部门的数据共享平台和交换通道,实现数据实时交换数据共享和业务的协同。交换体系主要是由信息库系统和信息交换系统构成。各部门为了满足自己的业务需要,可以进入系统直接使用和维护数据库。信息系统平台可以海量存储各部门的专题信息,如:数据集、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类型信息资料。根据目录的检索,查找到需要管理和应用的数据库,建立数据交换规则和交换数据规则,实现多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换,通过信息平台实现业务的协同合作。

基于这些档案,可以研究城市建筑物管理指标体系,解决行业管理对象不清楚、不掌握的情况,提升城市管理的问题发现能力和解决能力。

行业基础数据库包括:城市地理空间数据库、建设行业企业数据库、建设行业从业人员数据库、建设行业信用数据库、建设工程项目数据库和城市建筑设施数据库。有些数据库目前还没有建立。

2 建设行业业务数据库及系统平台

上述城市建设精细化管理系统建设分析的数据组织方式和算法成功的应用在实际城市建设精细化管理体系当中,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有效途径。根据数据库组织方法,系统将会开发出几个城市建设管理示范应用界面。对城市实施精细化管理,实现联动的应用模式。

2.1 建设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界面

利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数据,基于城市精细化管理空间信息平台承载服务基础平台,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的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档案管理指标体系和监管模型及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软件,可以实现工程项目在规划、设计、建设、竣工、运营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对建设部门及直属单位,这些涉及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部门进行梳理,实现信息互通、资源整合、业务协同,建立建设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模型,实现工程设计、招标投标、施工许可、质量监管、安全监督、档案移交、竣工备案等全过程信息联合。利用高分对地观测数据重点加强建设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过程等监督和管理。项目示范单位的市规划部门、房产部门进行共同研究,实现规划、建设、房管基于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最终实现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档案管理。

2.2 节能减排界面

全球气候的变化,也让人们意识到,绿色节能的重要性。开创低碳生活,特别重要。建筑节能的内涵从最初减少建筑物中能量的流逝,到现在的合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生活中如:照明、家用电器、空调、供暖等方面的节约。建筑节能就是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品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等效能。建筑节能也称“建筑运行能耗”,是指民用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主要包括采暖、空调、通风、热水供应、照明、炊事、家用电器、电梯等方面的能耗,其中采暖、空调、通风能耗约占2/3[1]。

绿色建筑也有人称之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绿色建筑,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成绿色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维护结构、新能源利用、中回水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具有选址规划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节能措施综合有效、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6大特点。[2]我们可以从低碳生活开始,从建筑物耗能和建筑物分析入手来管理建筑耗能问题。建立现代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统一框架,构建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模型、数据库和系统平台。让绿色建筑成为可描述的、可量化的、可评价的模型体系。

该文主要阐述了建设行业专题数据库和行业业务数据库。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的业务数据库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业务空间数据库和业务属性数据库。建设行业系统平台的专题数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数据层:建设选址意见数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数据、施工D审数据、招标投标数据、施工许可数据、合同备案数据、基础设施维护数据。通过专题数据库的建立,就可以建立起整个建设行业部门的数据共享平台和交换通道。实现数据实时交换数据共享和业务的协同。通过数据挖掘、分析等手段和方法,构成城市服务数据库,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决策服务。行业基础数据库包括:城市地理空间数据库、建设行业企业数据库、建设行业从业人员数据库、建设行业信用数据库、建设工程项目数据库和城市建筑设施数据库。根据数据库组织方法,系统开发出几个城市建设管理应用示范界面对城市实施精细化管理,实现联动的应用模式。主要有:(1)棚户区改造评估仿真界面;(2)房地产市场监督管理仿真界面;(3)建设工程项目生命周期仿真界面;(4)节能减排仿真界面。通过这些系统,我们可以直观的检查产权交易跟踪界面,实现工程项目在规划、设计、建设、竣工和运营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实现了工程项目在整个生命周期里的全方位监管,为工程设计、招标投标、施工许可、质量监管、安全监督、档案移交、竣工备案提供精确的房地产指标数据,大大提高了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水平和空间分析能力,获取了更多更准的房地产指标数据。

参考文献

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篇3

——赴XX学习城市管理工作的考察报告

为深入学习先进地区发展经验,更新观念,改革创新,实现城市建设工作跨越式发展,打造宜居宜业生态城区。X年X月X日至X月X日,由X带领相关负责同志,赴X考察学习城市管理工作。通过本次考察学习,对城市管理、城市街道景观、城市游园及农贸市场建设管理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深刻体会到先进地区敢创新、善创新的精神,为我区在城市管理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指导。

一、先进经验

(一)城市管理改革创新。提出,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越是超大城市,管理越要精细。一是精细化管理制度先行。X市注重对城市实施精细化管理,X年X月X日,出台了首部囊括市政设施管理、环境卫生管理、市容秩序管理、城市照明管理、广告招牌管理、固废处置管理、行政执法管理、数字化城市管理、网络理政平台、安全生产等城市管理行业10大业务范畴的《X市城市管理精细化标准》,将城市纳入管理系统化、科学化管理。二是持续推进城管体制改革。X市城管委提请市政府成立扬尘污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治理非法张贴书写广告工作领导小组,“中优”区域“两拆一增”工作联席会议、景观照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等机构,办公室均设在市城管委,健全组织构架、完善工作体系,解决了一批城市管理组织领导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试点推进住建部等六部委关于集中行使X个方面X项行政处罚权工作,完成规划、建设、房管X支执法队伍的接收整合和“三定”方案调整,新组建市城管执法支队X个,住建领域执法队伍和执法事项实现集中综合设置。X区政府实行城市管理“一把笤帚扫到底”,执行“街长制”,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将人、事都下放基层,城管局只保留一支督查队伍,发展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

(二)城市改造因地制宜。

        一是老旧小区微改造暖人心。自从X年,XX的城市更新工作从“大拆大建”转向“微改造”后,老旧小区改造成为其中一大“主角”。老旧小区微改造工作自2015开始启动,2016年确定试点,2017年大面积展开。XX市政府共投入X亿元,推进X个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涉及用地X公顷,惠及群众X万人。老旧小区微改造将改造化粪池、水电气等X个项目列入“基本项”,将加装电梯等X个项目列入“优化提升项”。XX市X区X小区的微改造在拆违、植绿、河渠治理、车位设置、加装电梯和小区景观提升上下功夫,改造中坚持以群众需求为中心,成立了由社区书记、居委会主任、物业公司负责人、居民代表共同组成的X小区微改造建设管理委员会,多次深入居民家中开展入户调查,并建立小区微改造业主群,广泛收集意见X余条,解疑释惑X余条。微改造完成后,社区党员义务监督队、志愿者服务队、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共建共治,不断提升小区文明整洁平安有序的良好环境。在参观XX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社区人员分享了他们的做法,区里的老旧小区改造指标分配到街道后,由各社区根据小区情况进行申报,前提是小区居民改造意愿强烈、成立有规范的居民自治组织(如业委会)、制定有小区自治管理办法或居民公约、维修基金按要求收缴到位等,街道根据各小区申报情况统筹安排进行改造。改造完毕后,街道和社区对各小区日常自治管理情况进行监管和考核,并在管理补贴及后续投入上给予不同的倾斜。这些做法,不仅提升了小区的改造效果,更确保了政府的投入长态长效,提高了居民的满意度,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启发。目前,不少小区的微改造已成果初现。街坊们纷纷点赞,微改造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做了件大好事、大实事。

    二是背街小巷改造融文化。考察组先后参观学习了X背街小巷提升。X区、X区政府以周边居民需求为导向,将文化创意融入背街小巷、小游园改造之中,不仅使改造后的背街小巷成为“网红”街道,也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三是小游园建设显特色。近年来,XX市聚力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计划在三到五年时间,建设X个城市公园。XX市中心城区小游园、微绿地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市民的可进入、可参与性,项目方案设计面向社会公开有偿征集,广泛吸取社会创意,满足了“一园一特色”的建设主题。

(三)社区治理党建引领。在X小区微改造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发动党员、居民、楼栋长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形成了“1+N+X”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治理组织架构。在X背街小巷改造过程中,社区党委统一领导,辖区党员带头参与改造工作,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创新开展“互联网+党员双报到”工作,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参与基层共建共治。X社区建设“红领安居家园”示范小区,成立X社区三方协同治理党支部,形成居委会、经合社、物业公司“三方红联盟”,在党建引领下三方协同治理小区。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中,多方联动,开展共建共治共享也是一个重点和方向。在X的打造过程中,就是充分发动各方力量,让党员、群众、志愿者、专业规划设计师、建设部门、驻区单位等一起来设计、改造、维护、服务,花小钱办大事,打造出了一条有温度、有内涵,有品味,又符合群众需求的特色小巷。在X社区,为搭建以居民为主体的社区参与、决策及行动平台,鼓励社区内生力量积极参与公共决策,社区引进了X社会组织发展中心,设立共建共治共享基金,培育和发展社区品牌公益项目,并发掘和培育群众领袖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社区治理。X街道打造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以培育人才、平台、项目驱动系统为载体,运用社会组织培育七步法,全面提升社区、社工、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会企业“五社联动”工作机制,推动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

(四)垃圾分类成效显著。X年X月,X市被确定为全国垃圾分类首批试点城市之一,经过X年的发展,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一竿子到底”的垃圾分类“杭州模式”基本确立。在此基础上,所考察的XX市武侯区积极构建立体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先后制定《XX公厕精细化管理服务指引》《XX环卫精细化作业规范导则》和《XX环卫作业安全手册》,完善垃圾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发动”的运作模式开展分类工作。扩大餐厨垃圾收运处置一体化范围,加强街道其他分散收运主体的备案监管,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在700条街道全面推行“街长制”管理,引入民间街长,构建了“多元参与、齐抓共管、常态长效”的治理格局。在对小区进行垃圾管理中,政府在引导小区物业管理的基础上,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投资运营,收到良好效果。

(五)农贸市场优化升级。一是政府支持明晰化。本次考察的X区X市场、X管委会X市场和X市场在农贸市场建设和提升改造过程中,政府分别在土地使用、经营运转上都给予政策扶持。基本上由政府引导或主导,市场化运营,通过招投标,政府给予中标市场经营方部分奖励资金。对于列入民生工程的农贸市场建设和提升改造,土地性质放宽要求。二是资金投入多元化。在农贸市场建设中,X市和X市农贸市场采取多元化投资市场。市场经营方为建设改造投资主体,杭州市利用银行投资为市场智能化建设注入部分资金,X市的街道办事处在社区内提供市场经营用地,引入社会资本全额投资,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奖励。三是市场管理智能化。X市X市场和XX区的XX市场硬件设施超市化,智能化管理最为先进。在智能软件投入上尤其值得学习,引入的智能化管理系统既可以查询商户各种信息,也能对食品安全进行溯源。

二、工作建议

(一)城市管理工作。一是建议实行“街长制”,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制定可行性的实施方案。建立城管委联席会议制度,采取“1+N”多部门联动,提升综合执法力量。建议将区城管局执法人员下沉办事处,区城管局预留一支执法队伍,负责日常工作协调、监督管理,遇到重大突发事件,各办事处与区预留执法队伍共同处置,全员上阵,形成“上下一盘棋、齐抓共管”的大城管格局,扭转以往城管局“单打独斗”的局面。二是增加城管编制,提高城管队员待遇。城市管理人员严重不足,编制空缺较大,需增加编制。在执法人员待遇方面,现协管人员每月实发工资X元,建议给予协管人员每月工资增发X至X元,以便更好地为我区城市管理工作发挥积极作用。三是配备城市管理装备。按照中央、省、市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要求和住建部、财政部要求以及《城市管理执法办法》的规定,XX年底县(市)区统一规范配备制式服装。目前,我市其他县区制式服装已配备到位,区城管局执法人员只配备了夏装,未配备春秋季、冬季服装,建议将城市管理执法制式服装全套予以配备。

(二)城市建设工作。一是小区改造显功能。成立社区微改造居民自治委员会征询居民意见,充分考虑群众需求,通过对老旧小区实施植绿、车位设置、安装电梯、设置小区公共场所休闲健身设施等内容,切实提升微改造的实效,给老百姓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小区微改造要做好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对涉及历史街区、历史风貌区、历史建筑的老旧小区,编制改造方案时明确,要按照规定,严格做好改造范围内历史建筑和文脉肌理的保护。二是背街小巷增特色。作为“一五”时期国家重点兴建的工业基地,我区工业文化遗产及资源丰富,建议在进行背街小巷整治中,根据人流密集程度和周边小区文化背景,植入相应的文化元素,增强街区特色,美化居民生活环境。三是小游园建设提品质。按照XX书记的指示要求,我区坚持“规划有园、协力建园、便民用园”,着力打造“15分钟生态休闲圈”,在建设中提升小游园品质。借鉴武侯区小游园管理经验,在小游园的日常养护管理方面,建议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增加社会化队伍进行日常养护,加强日常考核,对达不到要求扣除相应养护费用。四是步行街建设高起点。参照上海市幸福里步行街建设模式,打造我区XX市场步行街。

(三)社区治理工作。学习借鉴XX、XX做法,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探索建立以党建为引领、社区居民为主体、相关单位协同共治的社区治理模式。一是建议在老旧小区改造选点过程中,由办事处、社区综合考量各种因素,从群众意愿集中,具备自治条件的小区入手,先易后难,成熟一个改造一个,形成示范效应,使小区改造的过程成为凝聚人心、推动自治的过程。二是建议在拟改造小区建立由社区党委、居委会、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相关单位负责人共同组成的小区事务共建共管委员会或议事会,负责征集梳理居民对小区改造的意见建议,民主决策改造项目和具体方案,让居民全程参与改造提升工作,并牵头制定居民公约及居民自治制度,培养居民的主角意识和参与意识。三是建议对改造后居民自治成效显著的小区给予一定政策倾斜和奖补支持,确保自治工作常态长效。四是建议通过政府购买,引进社会专业力量,孵化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搭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平台。同时在社区党委统领下,加强与驻区单位、物业公司、业委会、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团体等多元融合,提升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水平。

(四)垃圾分类工作。一是试点先行。按照市城管委下达的我区X户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任务,确定X作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小区,推动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的开展。二是部门联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联动、社会化企业参与的运行机制。建议成立由财政、住建、环卫、相关办事处为主要成员的领导小组,由区政府领导牵头,共同推进此项工作的实施。三是竞争择优。按照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引进具备资质的2-3家社会企业参与我区的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实行公司化运行。试点期间,生活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加大对运营企业的考核力度,确保工作实效,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全面启动奠定基础。

(五)农贸市场改造工作。X年,我区按照“先易后难”原则对X市场实施了改造提升,2020年仍有X个市场面临改造,这X个市场相较而言,土地性质不符、规划手续不明,且大多位于城中村、旧城改造、交通枢纽、河渠河堤拆迁范围之内,如果过大投入资金实施改造,一旦拆迁会造成资金损失或浪费。建议采取“以改为主、新建为辅,改造与新建并重”的思路,改造一批、建设一批,同时将不具备改造条件的市场,由所在辖区办事处根据地块开发利用情况,能提升改造的进行提改,不具备条件的由所在办事处提拱地块开发依据上报,按时间节点“并”“合”“改”“关”。

       一是对于按标准提升改造市场的给予政策支持,列入民生工程或在资金给予奖补,或在市场用地上放宽标准给予扶持。对手续相对完善的XX市场、XX市场实施全面的改造提升。由区市场发展中心牵头,相关办事处负责,按照《XX市农贸市场基本管理规范》实施高标准、高规格的改造提升,在全区打造诚信农贸市场。以便民、为民为主导,增强超市化元素,逐步向超市型农贸市场转变。

     二是按市政府农贸市场提升改造要求,对不具备提升改造条件的农贸市场由所在辖区办事处在未拆迁之前实施软件提升,区市场发展中心牵头指导,辖区办事处根据实际情况在管理精细化、规范化上进行整顿,或在小区周边引导新建一批生鲜超市,分解弱化市场功能,逐步消化或待整体开发时给予关停或取缔。XX市场拆除后,群众要求重建诉求强烈,可考虑XX渠改造后原址建设便民生鲜超市,以解决群众需求。

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篇4

【关键词】城市,精细化管理,探索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水平,优化人居环境,今年3月份以来,蓬莱从建设“文明美丽生态新蓬莱”的目标出发,从推进环境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城市的新要求出发,出台了《蓬莱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实施意见》,提出要全面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城市管理覆盖全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秩序管理、园林绿化管理、物业小区管理、数字化城市管理等11大项内容64条管理项目,把城市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从建立制度入手,采取层级管理、整管并重、长短结合、条块互动的原则,每项工作指定责任单位、管理标准和完成时限,把建设美丽生态蓬莱贯穿于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全过程。

一、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政府管理效能,改善民生

政府在社会管理中代表的社会职能越来越强,涉及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管理、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城市精细化管理是蓬莱市委、市政府重要课题,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最佳代言,要求政府用精细化管理来履行政府的职责,从城市管理难点和群众关注的焦点入手,把百姓关心的问题落到实处,更好的为群众服务,需要政府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凝聚管理合力,用服务的精细化、管理的精细化和执法的精细化,塑造政府形象,提高政府服务群众的能力。

(二)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提升城市形象

蓬莱是一个旅游度假、休闲养生、生态宜居、美丽现代化海滨风景旅游城市,人们对城市管理的期望不仅体现在市容整洁、环境优美层面,而是体现在城市公共管理设施是否便利,城市服务水平是否完善、生活是否和谐,所以要建立起一套包含城市生活、交通、环境、商业、治安等完整的运作体系,这套运作体系的建立,就必须创新传统粗放式城市管理方式,重视细节、关注细节、完善细节,实行现代城市的精细化管理。

(三)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

蓬莱有环境优美的城市名片,比周边县市有显著优势,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领跑争先,为了提升我市的集聚力、辐射力,抢占发展先机,就需要城市精细化管理,将资源进行精细化规划和布局,形成一套有序的资源配置,从而形成产业发展环境,增强城市的吸引力、竞争力,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塑造良好的对外形象,吸引人才和资金,因此,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更有利于加快我市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

(四)统筹城乡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蓬莱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突出“美丽乡村”和“幸福社区”建设,在现有村庄整治建设基础上,实现了村容整洁环境美、村风文明人文美、村稳民安和谐美,全市555个村和184个社区向“美丽乡村”和“幸福社区”看齐,表明我市已经进入一个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如何巩固这些发展成果,就需要城市精细化管理,运用网络化、信息化管理,实现城乡公共设施对接共享,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都能够享受同样的教育、医疗、公共服务、公共设施,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二、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做法及存在的问题

(一)具体做法:

1、城市发展,注重功能开发。

蓬莱自1982年、1994年以来,多途径加强城市规划设计和研究,《蓬莱市城市总体规划》共修订了三次,最终确定了2010年-2050年的城市远景发展规划。城市发展重点放在功能开发上,城市建设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通过启动风景名胜区、古城风貌区等标志性区域建设,重点打造人居、旅游商贸、产业承载和文教体育四大功能,实现城市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提高了城市的承载能力。

2、服务民生,从严从细管理。

自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以来,住建局用实际行动“做精、做细、做靓”我们的城市生活,让建设和管理的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

环境卫生管理。采取“水洗路面、机械清扫、人工保洁、洒水降尘”的保洁新模式,细化30多条道路保洁标准,机械和人工每日2次对主次干道进行清扫,坚持每日洒水作业,增加湿度,降低扬尘;同时,坚持每两天清洗城区垃圾箱,并进行打药消杀,杜绝蚊蝇滋扰,保洁率达100%。

城区绿化管理。按照精细化标准将城区绿地划分九个片区进行网络化管理,成立专业修剪队和绿化带垃圾清理机动队,对城区所有道路绿地逐一清理,对蓬寨路等13条道路的大型蜀桧、龙柏等景观进行外形雕塑;组织4辆洒水车不间断地对全城绿地苗木进行浇水的施肥,对介壳虫病害重点区域进行药物喷洒,对市区土地进行全面登记,制定补植计划,绿化面积达6.85万平方米,市容环境进一步提升。

完善基础设施。对城区主次街道新建或改造路段人行道铺设面积达5800平方米,完成道路补坑、罩面50000余平方米,28处3257平方米破损道路接口整治;对县城区所有雨水井、污水井、下水通道进行了全面清淤整治,更换雨污水井盖、井箅126套(块),维修城区路灯3670多盏次,投入近30万元建设路灯远程控制系统30万元,全年可 节约电费395万元,提高城市照明管理效率。

3、整合信息,探索数字化、网络化。

数字化城管平台建设正在进行。前期方案已通过技术评审,目前进入招标准备阶段,预计2015年前将建成投入使用,将实现城市管理办事流程的全透明,从源头上防止不作为、乱作为行为的发生,并能够快速发现问题,督促责任单位及时解决问题,消除管理空白,提高管理效率。

城区绿化养护探索“网格化”管理。全市公园、游园、道路绿地面积近180万平方米,点多、线长、面广,等分成130多个网格,规划成电子平面示意图,建立每个网格养护人员、绿地植被及养护标准等信息库,及时对每个网格管理人员、绿化养护标准及绿化内容的变动信息进行更新,达到电脑一键点击就能对全市各个网格绿地管理,绿地管理情况一目了然。

4、联合执法,集中整治

东关路、东关南街、东关东街、县后路等街巷一直是蓬莱车辆乱停乱放、占道乱摆乱卖的“重灾区”,严重影响交通安全和市容秩序,虽经多次整治,仍然存在问题。城管大队与工商、交警联合执法,对非机动车辆停放、违法建设、露天烧烤等进行专项整治,已拆除广告牌120余块,清理野广告6000余张,维修、更换的垃圾箱250个,查处违法建设64处、拆除52处。同时,对钟楼东路、钟楼西路等15条道路实行烧烤禁止管理,其他道路引进无烟烧烤技术实行限制管理。

(二)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会给精细化管理带来许多问题,如环卫设施建设缓慢导致垃圾死角难以解决,地下管网建设滞后,城市基础设施破坏严重。在各绿化带、新安装的喷灌喷头被盗,绿化、市区内公益广告及宣传灯箱被破坏,果皮箱设置凌乱不规范、保洁人员配备不足、绿化带、道路、护栏保洁不到位等等。

2、市民的城市意识和文明意识有待提升。

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意识不强,没有形成“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理念,如小摊小贩随意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闯;各类广告乱贴乱写等;市民的文明意识不高,如公共场所吸烟、随地吐痰、乱倒垃圾、横穿马路、乱撞红灯、公共设施被随意破坏等等,这些现象不同程度存在,给城市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3、固定停车场少,乱停乱放根治难。

大量车辆无处停靠,加之部分驾驶员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浅薄,大量车辆违法倾占人行道、便道,违章停放,压损道牙、路面的问题十分突出,造成交通堵塞,影响了交通安全,破坏了公共设施,增加了城市管理难度。

4、法律法规不完善。

现行的有关城市管理法规虽然较多,但仍不够健全。目前仍没有一部独立完备的法律法规,有些法规缺乏可操作性的处罚规定,如对流动摊贩的管理就没有具体的条文,立法空白或立法不配套。如私家车载客往返烟台,扰乱客运市场,非机动车乱停乱放影响市容环境,对其进行处罚时却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执法无所适从。

三、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思路

(一)创新宣传方式,提高市民意识

加强与电视台的合作,对城市精细化管理简介、目的、意义等进行宣传报道,把城市交通、环境卫生、公用设施和园林绿化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做成系列片进行宣传;利用广场大屏幕开展集中宣传,增强广大市民的城市环保意识,积极营造群众理解、支持和热心参与的和谐城管氛围;通过信息简报、城管宣传专栏的形式及时反映精细化管理工作动态,深入挖掘、收集新闻线索,展示工作亮点,同时随城市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热点、难点进行专项报道。

(二)健全法规政策,依法治理

城市管理履行职责依据的法律法规众多,既有全国人大、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还有地方法规,以及建设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也有各级政府出台的规范性文件,部分法规、规章之间存在交叉现象。应健全完善城市方面的法律规章,推进执法格局网络化,构建社区、市区、乡镇三级执法网络,建立城管执法体系,实行执法覆盖零盲区。使城市管理成为一个法制化管理。

(三)实施数字化管理,整合社会资源

整合应用计算机、网络、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采取智能监控、网格化管理等模式,将全市划分为若干个地理网格和责任网格,每个网格由一定数量的人员具体分包,负责管理区域内部门所要承担的管理职责,建立领导分包制和领导责任追究制,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定奖惩,成立城市数字化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在城管执法、市政工程管理、环境卫生管理和园林绿化管理四个方面率先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

(四)强化资金投入,探索多元投资机制

建立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将城市管理的所需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并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加投入力度;按照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准确核定城市管理经费,确保城市维护费等专项资金全额用于城市建设管理,土地出让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和鼓励外来资本和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努力形成以政府为主体、各类资本广泛参与的城市管理资金多元化投入新机制。

参考文献:

[1] 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 建设和谐宜居新西安,2013,11.28西安日报。

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篇5

关键词:城市管理工作;精细化;管理效能

采用城市精细化管理方法能够提高城市的管理效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城市的规模也在不断的壮大,怎样将精细化管理理念渗透到发展日益加快的城市中,怎样开展精细化管理工作,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1 以科学发展为向导,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认识

我们既要在公共事业中深化精细化管理理念,还要在城市中各个领域应用精细化管理理念,进而满足科学发展观对城市建设提出的要求。只有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城市建设的理念,敢于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采取精细化的管理,提升城市的环境,才能落实城市的管理,使城市长治久安的发展下去,进而使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有所提高。

对恩施市采取精细化管理能够提高恩施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恩施市的生活环境与城市品位。近年来,恩施市的领导加大力度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建设的投入越来越多,为满足居民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恩施市领导每年都会投入新的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之后,恩施市的领导讲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城市精细化管理中,进行绿化城市、路面保洁、路灯亮灯时间等管理,全面加强城市建设的管理工作,进而加快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进程。

2 以夯实管理为基础,精心制定精细化管理标准

第一,完善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工作。恩施市主管部门的领导要明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的使用情况,如:将道路井盖、果皮箱、广告牌等编号并录入信息系统中,便于科学、统一的管理。第二,建立精细化管理考核标准。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科学、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标准,才能使精细化管理真正的落实,加快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发展进程。安排专门人员进行城市基础设施的养护与管理,责任到人,例如:环境卫生保洁、绿化绿地养护,甚至于每一盏路灯、每一条马路都设置固定的养护管理人员,提高精细化管理的效率。

因此,城市管理人员在进行精细化管理标准制定时,要明确规定解决问题的时限,做到遇到问题立刻解决。民众对于管理人员的投诉以及媒体曝光等都要有清晰的记录,务必在反映问题后一个工作日之内解决,并向提出问题的市民或媒体给予回复。除此之外,各个行业要预先做好事故处理办法,制定科学的处理办法,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人员的调动。

3 以长效管理为目标,健全精细化管理机制

要想对城市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务必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工作体制。第一,日常巡查制度。城市领导要在各行各业设立专门的部门巡查人性街道、井盖、路面等是否破损,并进行及时的修补。尽管公众监督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城市精细化管理要主动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止问题的扩大。第二,健全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在进行城市管理时,将环卫、绿化、市容以及路政结合到一起,给予管理人员一定的权利,提高对城市的管理效率,达到人员利用率的最大化;按时召开市、区、街道管理会议,集中讨论解决城市中出现的问题,使市、区、街道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第三,完善考评机制。定期检查城市设施的管理,抽查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制定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其工作进行考评,投入一定的资金对城市管理有突出贡献者及其所在的部门进行奖励,激励其他管理人员兢兢业业的工作,加快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发展速度。

4 以加强领导为手段,落实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

第一,加大宣传力度,创设良好的氛围。要想在城市中全面完善精细化管理工作,就必须要靠民众的支持与理解。城市精细化管理人员要利用电台、网络、报刊等将精细化管理宣传出去,吸引民众的注意力,使其深入民众的内心。第二,加强领导,落实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恩施市推行具体、直接的市政公用行业,获得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全面推广到市民之中,管理者加大力度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城市中各行各业的领导首先要抓好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全面贯彻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并安排专门人员保障其实施。建立全面的管理责任体系,责任到人,将城市化管理工作细化到具体的人员,进而加快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进程。

为适应日益加快的城市发展速度,我们应当敢于突破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满足人们对城市发展的要求。城市领导要勇于利用新措施、新机制应当城市管理工作,敢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才能使城市长治久安的发展,进而全面落实城市的精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胡永明.略论中心城市管理的涵义、目的与基本原则[J].经济问题探索,2014,25(09):30-36.

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篇6

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长效机制为根本,以效能提升为关键,按照精确、细致、提高的要求,量化管理目标,细化管理标准,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逐步建立持续、稳定、完善、高效的良性城市建设管理运转体系,从而推进全县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基本原则

坚持建管并重。树立建设和管理并重的思想,创新管理体制,明确目标责任,加强队伍建设,构建信息平台,坚持科学管理,文明执法。

坚持依法行政。牢固树立依法办事的观念,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坚持群众参与。加强公众监督,注重听取群众意见,公开办事内容,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主动接受民主评议、公众评价和社会舆论监督。

三、工作目标

进一步强化政府机关效能建设,加大城市建设管理的综合协调力度,全面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服务水平,使我县城市建设逐步形成规划科学合理、环境质量优良、市容市貌整洁、基础设施完善、人民安居乐业、城市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工作范围

1.城市规划管理:本县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包括各类新区、园区规划管理),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实施统一的规划管理,建设项目的选址定点、建设用地、建设工程和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的规划管理工作,核发“一书两证”;建设项目批后跟踪管理工作;查处不按规划审批要求进行的违法建设行为。

2.环境卫生管理:主要包括城区道路(含绿化带)、街巷、河道、居民楼院、社区、小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清扫保洁、垃圾收集清运及处理、渣土管理,垃圾中转站、公厕的管理等。

3.市容市貌管理:主要涉及户外广告、门店匾牌的管理;橱窗广告、非法喷涂、乱贴乱画、私搭乱建、破门开店治理等。

4.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主要涉及城市道路、桥梁、管线、路灯、窨井盖等市政设施养护、维修和管理;公园、游园、草坪、绿化带、景观带以及园林亮化设施的管理养护;公共交通车辆、公交站台的管理;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管理;架空线缆的管理。

5.建筑工程管理:施工现场和施工宿舍生活区的管理。

五、职责分工

1.县市容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负责环卫设施建设的管理,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负责渣土的管理;负责户外广告设置的管理;负责城市道路报亭、冷饮摊点、早夜市摊点等临时占道的管理;负责对市政、园林、环卫设施破坏案件的依法查处;负责对在建工程(即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开工至领取建设工程规划验收合格证完工期间的工程)以外违法建设案件的依法查处。

2.县建设局负责建筑工程的管理;负责城市道路、桥梁、管线、路灯、窨井盖等市政设施的养护、维修;负责公园、游园、草坪、行道树、绿化带、景观带、亮化设施等园林绿化及设施的管理养护。

3.县交通局负责公共交通车辆、公交站台的管理。

4.县规划局负责建设项目的选址定点、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包括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桥涵、雕塑、外装修和其他工程设施)的规划管理工作,核发《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一书两证”;各类建设项目的施工放、验线和竣工规划验收工作,核发《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证》;负责建设项目跟踪管理工作;查处不按规划审批要求进行的违法建设行为;负责审批修建性详细规划与建筑单体设计方案及建筑单体形态、建筑色彩等。

5.县房管局负责中心城区物业管理住宅小区内的环境卫生、公共照明、绿化管理工作的监管。

6.县公安局负责人行道以外机动车辆停放位置的标定、设置及违法处罚;负责各类城市基础设施偷盗故意损坏案件的处理。

7.碧阳镇人民政府负责辖区内的小区、组团、小街、小巷、城中村以及城乡结合部的卫生保洁、亮化、街巷下水道和街巷道路的管理及督查督办。

8.供电、移动、联通、安广网络、邮政、电信等产权单位负责各自线杆、变压器、配电柜、窨井盖、电话亭、报刊亭、邮筒(箱)及架空线路等设施的管理,保持安全、规范、有序;架空线路要按要求加快改造,尽早入地。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城市建设精细化管理工作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是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的一项重要内容。各乡镇、各部门都应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增强城市建设精品意识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意识,履行职责,主动服务,积极配合促进城市建设精细化管理各项工作的落实。

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篇7

城市精细化管理:这个名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新名词,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涉及规划方案、建筑风格、绿化设计等宏观层面,又与道路环境卫生、公用设施维护等细节密切相关,同时也包含着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等问题。

20*年9月份,*市城管局开展“捡拾烟头发奖励”活动。环卫工人付中明感到了工作压力:虽然每上缴200个烟头就可得到1元钱奖励,但是如果被督察人员发现负责的道路上留有烟头,同样会被处以一定的罚款。通过努力,付中明在9月份共捡拾烟头17000个,获得清扫公司88元的现金奖励,成为捡拾烟头的“状元”。而整个活动开展以来,*市区400余名保洁人员自9月份至今,已捡拾120万个烟头,大大改善了市区道路的卫生环境状况。

“捡拾烟头”只是*市城管局环卫处为响应城市精细化管理活动而开展的活动之一。“此次活动的目的并非仅仅为了让保洁员拿烟头来换奖励,而是对他们的保洁工作提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让他们进一步提高卫生意识、环境意识。”该局环境卫生管理处主任范留柱这样说道。

在《*市城区精细化管理标准指标体系》中看到对市环卫处负责的“市容市貌管理”和“环境卫生管理”两大项内容的标准——人行道清扫标准为每1000平方米面积内果皮、纸屑、塑膜每项不得多于6片,烟蒂不得多于6个,痰迹不得多于6处;垃圾中转站内、外地面清洁,无杂物堆放,门、窗、墙面无积灰、蛛网;公共厕所内无纸片、烟蒂、粪迹、痰迹、苍蝇;……这些工作的标准,是缘于20*年年初*市开展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活动。

近年来,*市开展创建园林城、卫生城、旅游城等活动,*市城市管理局是主创单位。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等硬件日趋完善,市民的环境意识、文明意识不断提高,城市形象明显改善。但是,城市管理长效机制还未完全建立,城管工作仍比较粗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建工作的持续深入。在这种背景下,*市创建指挥部和*市城市管理局于20*年2月13日出台了《关于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试行方案》,标志着*市的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正式开始。方案确立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总体目标,即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长效机制为根本,以效能提升为关键,按照精确、细致、提高的要求,量化管理目标,细化管理标准,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逐步建立完善、长效、高效、实效、封闭的良性城市管理运转体系,从而推进全市城市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方案》划定了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范围,并参照河南省建设厅《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结合*市创建和城市管理工作实际,制定了该市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同时出台《城区精细化管理职责分工明细表》、《责任单位精细化管理工作程序》、《责任单位精细化管理考评项目及评分标准》等,掀开了*市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序幕。

《*市城区精细化管理标准指标体系》对市容市貌管理、环境卫生管理、市政设施管理、园林绿化管理、广场(公园)绿地管理、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城市出租车管理、工程建筑工地管理、城市户外广告设施管理、城市亮化管理、城市交通秩序管理等60个大项目、1320个小项作出了细致规定,并制定了考核标准和评分标准。

魏都区、*县、市东城区、市经济开发区及市城管局、市建委、市交通局、市卫生局等部门的职责范围得到明确,西湖公园、公交公司、汽车站等单位的工作都有了具体标准。*市城管监察支队承担的精细化管理任务也被进行了具体量化,有了参考的具体标准:临街建筑物的未封闭阳台、平台、屋顶、外走廊上无吊挂有碍观瞻的物品;主干道便民坐椅、开放式办公区小景点及其周围5米范围内无乱丢乱弃现象;沿街建筑物窗和阳台的安全防护网不超出建筑物墙面,且规范整齐,无残缺、锈蚀……

*市捷通公交公司副经理薛金武对此深有感触:“我们公司对市里的各项创建活动一向都积极参与,但过去一直没有具体的行业标准来参考。现在开展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活动对公交公司的各项工作有了明确要求,这对我们的工作也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和提升。”

城市管理的标准制定了,责任单位不执行怎么办?

*市创建部门为此制订了严格的考核方案,对责任单位履责情况进行打分。他们采取定期考评、随机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同时每两个月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督导团、群众代表参加联合考评,对照评分标准扣除对应分值后,计算出实际得分。精细化管理考评结果双月公布一次,年终进行总评,每双月考评情况以简报形式,在市创建新闻会上排名通报。在双月评比中,连续3次被评定为一级的单位,主要领导在新闻媒体上作经验介绍;连续6次被评定为一级的单位给予全市通报表彰,并对其单位及主要领导给予适当奖励;在全年评比中获得一级第一名的单位,授予精细化管理优秀单位,并给予1万元奖励。为了做好精细化管理考核工作,*市创建办经过反复研究,制定并下发了《*市精细化管理考核办法》及《*市广场、游园精细化管理考评办法》,成立了3个考核组,考核一组重点负责考核市东城区、市经济开发区、*县城区及市区主次干道市容市貌,考核二组重点负责考核魏都区所辖次干道及背街小巷,考核三组重点负责考核广场、游园及河道整治。考核时,考核人员每天徒步行走数十公里,坚持认真、细致、公平、公正,发现问题,不留情面、不徇私情、铁面无私,严格按照标准打分。

如今,不论是游园、广场,还是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甚至是每座公厕、每棵树木,都由具体责任人负责管理维护,并进行管理责任公示制,设置公告牌,让督察单位和市民一目了然。*市创建办要求各项工作都要定人、定点、定量、定时、定方法,使每项工作都能置于广大市民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之下,已形成“事事有人管,处处见管理”的模式,各项创建工作基本上消除了管理上的盲点。截至目前,*市创建办3个考核组对20个单位、11个办事处的80多条主次干道、242条背街小巷、19个广场(游园)、6条河道、11个出入市口进行了30次考核,发现问题1143个,下发督察通报286期。

精细化管理工作给城市带来变化也是可喜的——

*市城市管理局20*年共清理店外杂物14500处,治理店外经营28900处,流动经营近60000人次;设置市创建公示栏45个、公益广告牌280块,拆除门店牌匾1710多块,主次干道门店牌匾基本规范,主次干道增设果皮箱2000多个。

*市政管理处整修人行步砖22200平方米,修补坑槽12500平方米,维修道牙、花坛石8公里;沥青灌缝8.5万米;粉刷桥栏杆10万米;处理路面塌方11处。

全市共刷新建筑立面292490平方米,*路、*路、*路、*路、*路、*路、*路等道路沿街容貌焕然一新。

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篇8

数据规范、信息丰富、现势性良好的地名地址数据是新型城镇规划与精细化管理的数据支撑与保障,目前国内各大、中城市也正在积极开展此项工作。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南京实际,探索了地名地址数据规范的建立,并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最后提出了数据的应用愿景。

关键词:

地名地址数据;数据标准;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

城镇精细化管理体现的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城镇精细化管理主要运用标准化、数据化、程序化的手段,使管理的各要素精确、协同,使管理决策更加科学、准确。与以前粗放性的城市管理不同,城镇精细化管理必须注重细节。城市管理的细节往往与大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出行、乘车、旅游、购物、医疗、教育等;同时也与政府关心的要素密切相关,如行政区域的范围与面积、管辖范围的自然资源、企业分布、人口分布、商业分布、GDP分布、交通、应急事务对策等。而以上这些城镇精细管理关注的要素大部分直接或间接地与空间地理信息密切关联。而地名地址数据库承载着空间地理信息的框架性内容,是城镇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概略描述,是城镇精细化管理决策最直接的、可以形象化感知的数据基础。丰富、细致、规范的地名地址数据将对城镇精细化管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的特点与分析出发,提出地名地址数据建设要点,并以南京市为例,介绍地名地址数据标准设计内容和数据建设实践,最后提出地址数据应用愿景,以此抛砖引玉。

一、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的特点与分析

新型城镇是以城乡统筹、集约高效、功能友好、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表现为“城乡一体”的城镇发展态势。新型城镇应科学合理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设计合理的新型城镇将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资源享用均等化,最终实现从粗放管理到精细管理的转变。要构建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的格局,地名地址数据库作为重要的数据基础,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具备规划与管理相互促进、螺旋式上升的特点:

1)我国新型城镇建设正处于规划建设阶段,要管理好首先要规划好,科学规划离不开地名地址数据的支持。地名地址数据具有客观性、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其详细的空间位置反映城市自然和人文资源布局,挂接专题数据后将生动反映社会及人文信息的空间分布,形象地揭示新型城镇的区域特征、发展态势、经济分布,有利于新型城镇科学规划。

2)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还具备事务性细化管理的特点,也离不开地名地址数据的支持。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具有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特点,与政府和公众均密切相关,因此应对城市管理细节进行通盘考虑,从而实现有效的精细管理。而地名地址数据客观反映了城市各层级的管理单元分布,将为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平台的搭建提供很好的数据支撑。

二、地名地址数据建设要点

目前国内各大、中城市正在积极开展地名地址数据库建设,但目前我国的地名地址数据库建设还存在着覆盖不全、描述不详细,以及权威性、现势性数据不规范、不统一等问题。要使地名地址数据满足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需求,并为之提供更好的数据支撑,必须建设规范、统一、现势、权威的地名地址数据库,其建设要点如下:

1)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需求引导。应充分了解精细化管理的具体需求,如行政区域、社区、小区,甚至楼栋等信息的空间表达,如各类娱乐场所、商业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垃圾站、公共枢纽、餐饮住宿等的空间表达等。只有新型城镇管理的对象空间信息越丰富,才越便于管理。

2)标准先行。要建设统一、规范的地名地址数据库,必须在国家相关要求的指导下,广泛调研各方需求,编制科学、可行的地名地址数据标准。

3)体现权威性。地名地址信息与民政局、公安局的管理工作密切相关,地名地址数据库的采集、建库应和管理部门密切联系,在标准制定、数据源获取、更新维护等环节都应与权威部门充分沟通联系、信息确认,以保证地名地址数据库建设的权威性。

4)统一建库、统一。对于一个新型城镇而言,其地名地址数据库应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技术要求去搭建,不应存在多部门重复建设、多种渠道等现象。该类数据库建设应由该城市的(数字城市或智慧城市)地理空间框架领导小组牵头,多部门协作完成,其应依托于该城市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以地理信息服务的方式向政府、公众,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数据利用开发提供保障。

5)与面向服务的地理信息产品相互关联。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2009年的《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技术设计指南》中明确指出:公共地理框架数据主要包括地理实体数据、地名地址数据、电子地图数据、影像数据、高程数据5类,且这5类数据密不可分。地名地址数据与地理实体等其他几类空间框架数据无法分割:它们在空间上、基准上,以及各类数据相互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在标准、更新维护、版本(现势性)上相互关联。

6)更新维护制度化、程序化。地名地址数据库首次建设固然重要,但要使数据库长期发挥作用,必须建立有效的、便于实施的更新维护管理制度,使更新能够自动触发并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流程进行,可以利用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优势,使更新工作责任到人,逐级上传,并建立权威部门的审核制度,使更新工作及时、有效。

三、标准设计与应用实践

在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需求的大背景下,南京市规划局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2013—2014年度开展了地名地址数据标准建设与实践验证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标准设计

(1)数据概念模型设计

地名地址数据是对地名、地址信息的结构化描述与标识。《南京市地名地址数据规范》中地名地址信息以地理位置标识点来表达,利用该标识点实现与其相关的地理实体空间概略定位。地名地址数据包含标准地址(地理位置的结构化描述)、地址编码、地址位置、地址时态等信息,还包括了与其相关的标准名称(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经标准化处理,并由有关政府机构按法定的程序和权限批准予以公布使用的地名)、地理实体标识码、建筑物编码等信息,便于与现实存在的地理实体及建筑物挂接。结构化描述的地名地址数据利于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相关专题信息的空间匹配、信息挂接展现。

(2)地名地址组成结构

《南京市地名地址数据规范》中描述的地名与地址是密不可分的,面向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的需求,其地名信息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概念,还应满足城镇精细化管理需要下的地名信息(即兴趣点POI)的广义拓展,如商业、娱乐、生活服务等地名及地址信息。任何一条记录中既包含了地址信息(包括标准地址与代码、行政区域代码与各级名称、路街巷名称、门牌号及图片、楼栋号、单元号、建筑物唯一编号等信息)、通用的地名信息(包括标准地名及类别、简称、别名、曾用名、地理实体标识码等信息)及广义拓展的地名信息(即兴趣点POI,包括POI类别、邮政编码等信息),还包括了以数据应用为目的的信息(包括数据来源、数据更新、是否、照片与视频等信息)。如图2所示。

(3)数据分类

我国在2001年了《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GB/T18521—2001),该规定对山峰、河流、湖泊、森林、行政区域、矿区、农林牧渔区、交通设施、纪念地等有明显地名意义的地名作了分类规定,其中按自然地名、人文地名分成两个门类,再按照其大类、中类、小类进行细分。但该分类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政府、公众对地名的分类需求,且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对自然、人文的城市框架信息表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南京市地名地址数据规范》中明确了地名地址数据分类表达是在国家相关标准的框架上,拓展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商业服务、交通运输、餐饮住宿、金融保险、旅游服务、房产楼盘、休闲娱乐、医疗卫生、文教科研、生活服务、公共设施等13个分类,近140个小类,并且其分类体系与国家地名分类体系进行了很好的衔接。

(4)标准特色

《南京市地名地址数据规范》的制定将有利于统一南京市地名地址数据生产规则,有利于建设标准统一的地名地址数据库,最终将为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提供更好的数据服务支撑。标准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统一属性信息表,将密切联系的地名、地址、兴趣点等信息三者统一为一体,减少了数据冗余,其数据结构的科学性及信息表达的丰富性为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为信息空间匹配、信息挂接展现、查询、定位及分析统计提供了很好的数据支撑。

2)通过地址编码、地名分类代码、兴趣点分类代码标识,可以实现任意条件的成果输出,提高了数据的使用效率(地名地址匹配)和利用率,实现了面向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的多个行业、多用途的目的。

3)地址编码在国标的基础上增加了社区编号,可以更好地与将来的社区网格管理进行衔接,便于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的社区化(网格化)。

4)地址拆分提高了将来地名地址匹配的精度和效率,便于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的各类专题数据与之匹配和挂接。

5)标准中地理实体标识码和建筑物编码信息将有利于将专题和社会经济信息与建筑物或地理实体(如行政边界、河流、道路、院落等)的挂接、联动,便于统计分析、客观展现。

6)照片、视频、网址、邮编等信息使地名地址信息表达更为丰富,脱密信息标识、数据来源、采集更新属性信息及区域元数据便于数据利用和管理。

2.应用实践

在标准制定后,南京市规划局与公安局紧密联系,顺利完成建邺核心地区的地名地址采集建库,并通过实践反复验证并完善数据规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该部分数据已经在南京市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南京、智慧新城专项系列平台上展现。地名地址采集、建库实践不仅丰富和完善了数据标准,使其能够直接指导生产,也为后一步工作提出了思路:

1)开展地名地址数据库管理平台研发:完成数据归整、质检、入库、更新等辅助工具的开发,为数据建库提供质量保障;另外基于该平台还应实现地名地址唯一标识码编码管理、更新维护、地名地址数据匹配(专题挂接融合服务)、导出等功能。

2)应联合公安局、民政局等权威部门联合开展地名地址数据审核、更新维护等相关工作,保证地名地址数据的权威性、可靠性。

3)建立联动更新制度:要使地名地址在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中发挥更好的应用,还应建立市、区、街道、社区等分级触发更新维护的管理机制,从制度上保障其现势性、可用性。

四、应用愿景

地名地址数据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使者、社会管理与经济活动的桥梁,是实现各部门数据在地理空间上有效共享的重要纽带。地名地址信息的丰富性、多样性及权威性特点,将为新型城镇的科学规划与有效精细化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地名地址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摸清家底,客观分析,为新型城镇科学规划提供数据支撑。以往的规划设计在前期现状分析时往往缺乏对人口、经济、基础设施、产业等相关信息空间布局的有效判断,导致规划设计由“拍脑袋”决定,缺乏科学的依据。而地名地址可以与企业分布、企业产值、人口统计、法人数据、GDP统计等规划编制的重要因子进行空间匹配和共享融合,有助于揭示经济社会发展的时空演变和内在关系,也有助于揭示人文信息与城镇化进程等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些都将为新型城镇的规划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2)为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地名地址数据库作为重要的媒介,通过地名地址匹配,将各种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需要的信息与之关联,将可以开发出满足不同需求的城市管理应用平台,可以在空间上进行直观展现和动态维护管理,如住宅管理、户籍管理、卫生管理(环卫、垃圾中转站)、集贸市场管理、公厕管理、公众出行、安全突发事故的处理、建筑能耗监测,甚至可以做到电梯、锅炉等质量安全问题跟踪,残疾人员、老年人员定期管理和跟踪,娱乐场所与公共场所定期跟踪管理等细节性的管理。依托于地名地址数据,城市精细化管理将成为一种常态性管理制度,使城市管理工作更加直观和科学有效,将提高城市管理部门和政府的公信力,从而推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

3)新型城镇规划设计、规划实施与精细化管理相互促进。新型城镇的科学规划与实施,将促进地名地址的不断更新,而其通过精细化管理获取的各个层级的专题信息与地名地址空间挂接,又将为下一轮的规划设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实施面向新型城镇的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客观分析—规划设计(调整)—规划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个不断完善并螺旋式上升的闭合环,整个过程将是新型城镇发展有力的推动力。

五、结束语

地名地址数据建设与其他GIS数据建设相比,具有数据结构简单、建设成本低、便于利用的特点,它将为智慧地构建科学合理的新型城镇格局提供科学依据,也是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的有力推手,通过它最终将体现新型城镇的整体观、历史观、系统观的科学发展新理念。

作者:诸敏秋 宋以胜 王芙蓉 尹向军 赵伟 单位: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理工大学国防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数据规范:CH/Z9010—2011[S].北京:测绘出版社,2012.

[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GBT18521—2001[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3]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地名/地址编码规则:GBT23705—2009[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4]陈玉萍,张秀.地名地址普查与建库研究[J].测绘通报,2015(6):103-107.

[5]卫启云,渠伟勇,黄鸿,等.城市地理编码的部门信息共享与应用实践[J].测绘通报,2014(10):101-104.

[6]佚名.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十问[J].领导决策与信,2013(25):4-7.

[7]李军.城市管理需要精细化[J].现代城市,2011(2):45-47.

[8]杨萌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基本内涵[J].财经界,2014(4):100-102.

[9]张森奎,郭庆堂,许有田,等.基于MicroStation平台地名数据采集更新方法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33(2):191-194.

推荐期刊
  • 城市
    刊号:12-1225/C
    级别:省级期刊
  • 智能城市
    刊号:21-1602/N
    级别:省级期刊
  • 城市建筑
    刊号:23-1528/TU
    级别:省级期刊
  • 城市情报
    刊号:42-1761/G0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