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死亡教育的缺失8篇

时间:2023-12-16 16:15:20

死亡教育的缺失

死亡教育的缺失篇1

【关键词】青年大学生;健康;高等“教育盲区”

一、“教育盲区”的涵义

当前,在青年大学生的教育中出现了很多真空地带,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很多不利影响,这些真空地带便是“教育盲区”。高等教育的“教育盲区”是指在高等教育中,本来应该存在的,对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积极意义的,但由于各种原因而没有开设或讲授,影响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缺失性教育课程或教育内容。

从当前大学生群体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高等教育的现状出发来分析,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盲区主要有“死亡教育”、“人性教育”、“性教育”、“民族情感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等。这些高等教育的盲区有的由来已久,有的刚刚出现,但都对提高当代青年大学生素质,维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部分高等“教育盲区”分析

1.死亡教育

死亡在中国是一个禁忌话题。出于对死亡的恐惧以及中国传统教育中对死亡现象研究的缺失,死亡教育在过去的中国教育领域(医学类专业学科除外)一直都没有出现过,在今天的中国高等教育中几乎也是真空地带。随着近年来大学生轻生、自杀现象的出现,死亡教育已引起越来越多教育界有识之士的重视。死亡教育发源于美国,在世界上许多地区已经完善和成熟。早在近半个世纪以前,美国就开始了它死亡教育的探索历程。1963年,Robert Fulton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大学里首次开设了美国大学的第一门正规死亡教育课程。1970年,第一次死亡教育的研讨会在明尼苏达州的哈姆莱恩大学举行。[1]

但对于什么是死亡教育,在学界存在不同的理解。Bensley(1975)认为死亡教育就是探讨生死关系的一个教学历程;Fruehling(1982)认为死亡教育是一种预防性教学,它从不同层面(如心理、精神、经济、法律等)增进人们对死亡的认识,旨在减少各种因死亡而引起的问题并进一步促进人们对生命的欣赏。[2]其实,简单的理解,死亡教育就是针对动物主要是人类死亡现象的解析以及人类对待死亡现象态度培养的一种教育。

对于死亡教育的内容应包含什么,需要根据一定的社会、教育环境来确定。由于中国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系统从来也没有真正的开展过死亡教育,所以死亡教育在我国要从最基本的内容开始。

“死亡教育”应该包括以下诸多方面:什么是死亡?死亡的意义?人对待死亡态度,生命态度,正视死亡现象的心理培养,死亡创伤的心理康复,临终关怀,发现死亡之美等。其中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最重要也最具有现实意义的是生命态度和临终关怀教育。因为它们可以让大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和自己的生命。

2.人性教育

人性教育是交给学习者“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内容的一种教育。“人性化教育是以人的生存、发展、自由、幸福为目的,符合人性、尊重人性的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3]也有学者从人的社会关系入手,指出:“人性化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身及人与社会关系认知深化的结果。人性化要求社会给予人应有的尊重和满足,使人在宽容、支持、和谐的环境中获得个性的调适与完善。”[4]可见人性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人性教育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一些思想,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古代儿童教育典籍《三字经》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等都包含了丰富的人性教育内容。但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大学专业化教育的发展,通识教育缺失,使得学校教育资源、学生精力越来越多的放在了职业培养和社会工作技能的训练上,忽视了大学生的人性教育。进入21世纪以来,与人性有关的我国大学生的各种违法犯罪事件层出不穷,典型的如2002年清华大学刘海洋“泼熊事件”,2004年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2010年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事件”等。这些主观性违规、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都是大学生缺乏人性的一种表现。

从“人性教育”的定义可以看出,人性教育的内容比较宽泛,所以不宜对它进行限制性的解读。但是,关于人性教育的内容,有几点是可以确定的:人性的涵义;人性区别于非人性的特点;人性丰富的表现特征;人性缺失危害的防范教育等。

3.性教育

性教育与死亡教育一样,一直以来在我国都没有真正的存在过。但与死亡教育不同,前者是因为人们的恐惧和禁忌,后者则是隐私和羞耻。虽然我国古人就说过“食色,性也”,也出现过各种各样的小说和指导典籍,但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多数都认为性是私人化的、羞耻的东西,不能拿出来公开讲,何况是正规的以教书育人为宗旨的教育领域。所以性教育在中国鲜有人谈及,尤其是成年人的性教育,其中就包括青年大学生。“今日中国,似乎已经没有人会质疑性教育的必要性了。但是,对于性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仍然存在很大的分歧。”[5]尽管有学者已经开始关注青年性教育,但其实关于性教育的分歧在理论上的争论没有真正的开始过。性教育在初级教育阶段的尝试也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比如北京和上海小学生的性教育教材事件:缺失不行,存在了却备受嘲讽和责难。

性是人类的本能,是成年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性的直面和重视已经越来越不可避免。我们不开展这类教育,并不意味着学生对这类知识的获取就不存在:越是回避,越是好奇。大多数大学生的此类教育是通过其它各类手段来获取的,有调查表明:“男女生获取性知识的途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比例最高的都是报刊书籍;其次是因特网、同性朋友、文艺作品;再次是老师、异性朋友、父母、其它;在性方面遇到问题,大多数(69.2%)的学生都会自己查资料寻求答案,22.4%的学生会问自己的好友”。[6]毫无疑问,这类缺乏正规化的知识来源和问题解答方式,必然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误导,导致一些问题的产生。

性教育应该包含以下内容:性的起源;性的发展――性学的发展和的发展;性的作用;性的社会意义;之美;、性情趣教育等。只有当青年大学生以科学的态度面对这个领域时,迷惑才会缓解,性的社会意义才真正完整。这是教育在中国必然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三、高等“教育盲区”对大学生的危害

高等“教育盲区”的存在,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极大影响,导致一些大学生做出危害自己进而危害社会的现象。

仅以与死亡教育缺失有关的大学生自杀和杀人现象为例。

有人曾对36例大学生自杀现象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自杀原因:恋爱受挫11例,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紧张、家庭贫困、就业绝望等16例,抑郁等精神障碍8例,身体残障2例,(其中混合原因1例,所以数据显示为37例);(自杀者)学习成绩:优秀13例,良好8例,中等9例,差6例”。[7]可以看出自杀者自杀的原因和自杀者的学业并不相关,自杀在不同成绩分层的学习者之间存在普遍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大学生对生命的普遍漠视,死亡选择的轻率性(即存在激情自杀的可能性),死亡原因的简单化等。

2004年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2010年以“我爸是李刚”闻名全国,在世界范围也引起一定轰动的李启铭河北大学交通肇事案,2010年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杀人事件”,无一不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一些大学生对别人生命的漠视和人性的极度失落,也同样显示了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大学教育领域开展死亡教育和人性教育的迫切性。

四、“教育盲区”类教育内容开展的途经研究

1.开办教育讲座、沙龙

对于死亡教育、性教育、人性教育等在我国还没有完善的教育内容和合格的教育者的教育盲区,不能盲目学习国外的教学经验。因为国外此类教育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并不(下转第179页)(上接第177页)一定适合我国的教育和社会现状。针对我们的教育现状,我们可以先采取一些循序渐进的方式,譬如,可以针对其中某一个话题,由感兴趣的学者或专业人士开办相关的学术讲座或沙龙讨论,再逐步试行、摸索教育方式,积累、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最后再编写教材,系统推行。当然由于社会消极意识的影响,教育教育内容、教育教学人员的缺失等原因,这个过程会比较漫长。

2.政策推广

一项教育政策的产生和发生效应往往分为两种形式: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由于我国领导主导型社会的现状,即上层的意见或建议向下流动的速度和效果要比下层的意见或建议向上流动的快,效果也好。因此,对于教育领域存在的一些盲区,教育主管部门要在合适的时间出台一些教育政策,自上而下推动教育改革。因为社会现实和社会意识的统一并不存在完全的一致性,当社会意识落后于社会潮流时,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以政策的形式推行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以顺应时代潮流。

3.倾听被教育者的声音

在青年大学生中推行死亡教育、人性教育和性教育需要得到青年大学生的认同,这一点是此类教育能否顺利推行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如果只是教育者、教育部门的一厢情愿,不但不会出现好的效果,反而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对于此类教育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者选择都应该广泛的征求被教育者的意见建议。

4.小范围影响大社会

“教育盲区”的教育改革效果最终要到社会上去检验,因为大学生活只是大学生人生经历很小的一部分;另外教育效果的好坏主要还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因此对于教育盲区的一些教育实践要注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合理利用社会大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以小环境影响大环境,最终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长期的、大范围的环境,也让受过教育的大学生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以自己的力量来影响社会风气,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教育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周士英.美国死亡教育研究综述[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4).

[2]唐庆,唐泽菁.死亡教育漫谈[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12).

[3]苑文英,张克呈,刘秀华.大学生的人性教育和性教育[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8).

[4]李春莉.浅析人性教育[J].广西轻工业,2010(7).

[5]方刚.大学性教育模式的思考―禁欲型性教育与综合型性教育之辩[J].中国青年研究,2008(7).

[6]李永芳,牛瑞仙.大学生性知识来源和性教育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性科学,2008,17(7)

[7]史辉.大学生自杀典型案例的实证分析研究―基于全国部分院校大学生自杀事件的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10(3).

作者简介:

死亡教育的缺失篇2

摘要:如何拥有一个完整的人生,如何拥有此时此地的生命是每个人都关心的大事。教育对于启迪人生起着重要的地位。教育与人生本是密不可分的。从教育诞生之日起,就服务于人生。而今天的教育却缺少了对人生的关注,本文就此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教育 人生 生命

当今的教育受到工具理性和功利主义的影响,更多追求知识和实用的技术,追求高升学率和高就业率,丢弃了教育的根本,即对人生、生命等方面的教育,使得很多学生对人生和生命充满了迷茫。

1 人生教育的缺失

每个人到了一定年纪,都会追问自己是谁,追问自身的存在这个斯芬克斯之谜。苏格拉底曾说:“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这是一个种自我认识的需求,其实也是一种成长。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这些问题。有时候,我们需要他人的帮助来解惑,而对学生来说,教师就是帮助他们的解惑者。但现在的教育更多关注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解决学生心里对存在、人生以及生命的困惑。

谈及人生的意义,不得不说说毕淑敏的故事了。作家毕淑敏在北大讲座时曾被问及人生的意义。她的“人生本没有意义”让人诧异,但接下来的话又让人陷入思索当中:“没有人会替你确定人生的意义,但如果你无法确定人生的意义,你将一辈子活在无意义状态里面。大到每一天,小到每做一件事,你都会感到无名的痛苦,因为你不知道往什么地方走。所以,每个人必须为自己的人生确定意义。”“人生本没有意义,每个人必须为自己的人生确定意义。”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感触。

法国“新小说”流派的创始人、理论家和代表作家罗伯・格里耶曾说:“世界既不是有意义的,也不是荒诞的,它存在着,如此而已。”我以为,人生的意义大抵也是如此,人生只是存在着,没有意义。很多时候,我们都被“人生的意义”这简单的五个字给骗了。我们孜孜不倦地追求着自己人生的意义,却忽略了自己去创造人生的意义。

2 死亡教育的缺失

死亡问题作为存在问题之一,为学生们所关注,却在教育中被避而不谈。毕淑敏被问及为什么要和大学生讨论死亡问题时,她这样说道:“因为人的生存就是一个走向死亡的过程。无论你有多么美好的愿望,多么奇异的幻想;无论人类怎样通过神话,甚至现代的克隆技术去追求不死,人的生命终究有一个限度。当我们思索这个向着死亡的存在时,便会感到与生俱来的焦灼和恐惧。不论你是年轻还是年老,每活一天,就是向死亡逼近一天。我们要面对这个现实,思考如何让我们的存在变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由此可见死亡问题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死亡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理性的死亡观,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地处理身边的人的死亡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生命的质量。因此,教育应当多关注死亡问题这方面的教育,而不是当它是个禁忌话题。

在儒家文化中,当孔子被问及生死问题,答曰:“未知生,焉知死?”我以为,这是对死亡的一种恐惧和逃避。而我国的传统文化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教育更是忽视了死亡教育这一环节。2008年我国发生了四川汶川大地震更是直迫我们体验死亡在眼前的感觉,直迫我们直面生死问题,凸显了死亡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一切都说明了死亡教育是必须的。

毕淑敏告诉大学生,台湾学者杨国枢1994年在大学首开死亡学课程,他想可能没人来听,所以贴出海报说有100人就开课,没想到来了300人。杨国枢总结了人们越来越关注死亡的四点原因:一是人类永远对死亡充满了好奇;二是现代人的苦闷;三是现代社会压力太大;四是许多人探索死亡是为了探索生命的意义。

美国是死亡教育的发源地。在死亡课上,曾受过教育部专门训练的殡葬行业从业人员或护士会和孩子们认真讨论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并让他们通过表演来体验。而美国家长对孩子提出的有关死亡的问题并不逃避,他们会直截了当地回答孩子们。在英国,“死亡与悲哀”等学习项目被规定在教育改革方案中,“死亡与丧失”也包括在健康教育标准中。他们建立了死亡教育机构,开设远程教育课程来加强死亡教育。德国也实施了“死的准备教育”,并且出版专门的教材来引导人们坦然面对死亡。在其他发达国家中也采取了相关的措施来进行死亡教育。而在今年三月份日本民众面对地震、核辐射灾难时从容的态度和有序的状况更是彰显了日本死亡教育呈现的良好的效果。

3 生命教育的缺失

在刘小枫的《沉重的肉身》一文中,提到有一个小女孩说到,儒家的道德命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充满主动态的九个字令她好生恐惧,觉得像她这样生性弱小的人的生活希望被剥夺了。儒家文化作为我们的传统文化,从小我们就接受这方面的熏陶和教育,沉重的道德观念压在瘦弱的肩膀上,自身力量的弱小与任务的艰巨难免让小孩感到能力有限的无奈,产生无望之感。在我们小的时候,没有教我们享受生命,教会我们“在挚爱、忍耐和温情中拥有我此时此地的生命”,教会我们生活在当下,而是让我们去肩负尚未能肩负起的未来,这样高的要求让人挫败。这其实也给教育敲了一个警钟。如今,在培养学生个体存在感方面削弱,很少解释学生对生命、人生的困惑,而更多地是灌输一些理论知识。同时过多要求一些高远的目标,导致学生信心丧失,致使他们忽略现在,忽略当下,目光集中于未来,但对未来的困惑又没有得到解决。

这种教育会使孩子失去他们对未来的建构的信心。过早教育小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会让他们认为生活在此刻,是为了献身给“建设人间天堂的道德事业”等,反而让孩子失去自己的梦想。我并非说不应当教育孩子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是教育应当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应该让学生明白自己,明白自己存在价值,让学生生活得更好,享受热爱生命,在这基础上才是治国平天下。试想,倘若一个人都不懂得生活,又谈什么治国平天下。

4 结语

生命和人生对每个人是何等的偶然,又是何等的珍贵。如何使自己有限的人生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辉,创造无限的意义,是值得每个人去实践的,更需要每一个人用理性的态度去思索。作为教育者,真正的职责远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在于帮助他们了解自己,领悟人生,感悟生命的真谛,使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

参考文献

[1] 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冯友兰. 觉解人生[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死亡教育的缺失篇3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生死观教育 生命观教育 信仰教育

作为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大学生生死观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生死观涉及人生诸多问题的根本,其基本内容是什么,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根据自身对生命观和死亡观的理解,将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内容概括如下:以生命三重性为内容的生命观教育,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以责任感为准绳的事业观教育,以幸福感为支撑的情感教育,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

一、以生命三重性为主导的生命观教育

所谓生死观教育,是指以对死亡之自然性与人文性的双重认识为基础,提升对生命本质及其多重性的理解,从而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丰富生命、完善生命,进一步超越死亡,提升生命的品质,获得更多的人生幸福。它是整个生命教育的关键与核心。而进行以生命三重性为主导的生命观教育则是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基点。大多数学者认为,与动物的区别主要在于,人的生命有三重性甚至多重性,主要包括血缘性生理生命(肉体生命)、人际性社会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其中,生命的后两重性才是人之生命的本质,也是人文生命的内涵。由于人的生理生命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前提,我们必须充分尊重我们的生理生命,同时,更要重视以人际性社会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为主的人文生命的力量。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样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特别强调人文生命的重要性。因此,我们的生命观应该是对生理生命、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完整认识,帮助大学生建构起科学的生命观念,努力创造人的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在此基础上探寻生命价值、人生依据、人生意义,才能达到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超越死亡的目的。

二、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

所谓信仰教育,是指通过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教育灌输.使人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的教育行为。信仰教育,应该成为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重点。众所周知,无论哲学、宗教或其他科学中的人生观之信仰,无不是围绕着死亡问题展开的。信仰建构起人的意义世界和超越世界,是大学生反思生死问题和一切人生行为的终极指南,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当是死亡教育。信仰缺失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首先,信仰缺失表现在人的内心没有敬畏、神圣的东西。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说过:“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人没有恐惧,也没有追求,就是没有信仰的表现。当代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时代的影响,出现信仰缺失的问题。其次,信仰缺失表现在对死亡的拒斥上。信仰是通过对死亡的理解来确立的,生命的超越性和意义世界只有借助对死亡的理解才能获得。别尔嘉耶夫说:“如果在我们的世界里没有死亡,那么生命就会丧失意义。因为,意义与终点相关。”中国儒家文化对“不朽”的追求,佛教企图对死后世界的超脱,西方文化对“上帝”的敬畏,都是以力图通过对死亡的理解来确立自己的信仰,找到人生行为的根据。最后,信仰缺失表现在文化传统的失落上。文化传统是信仰之根。一个人只有置身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理解自己的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才能了解生命的意义,找到终极意义和通向超越世界的道路。在中国文化中,无论儒、释、道哪一派文化,都旨在为建构人的信仰和意义的世界提供某种价值追求的参考。例如,追求精神“逍遥游”的道家文化;主张出世的同时也要在现世中积极修行的禅宗文化,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三不朽”的儒家文化等。对中国人而言,脱离了这些文化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信仰的失落。当然,判断一个人有没有信仰,不能只看他是否信仰什么主义或者什么思想,而是看其生命有没有终极关怀和终极诉求,表现在为人处世和精神生活中是否有所敬畏,是否有一颗真诚的心。因此,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主要的任务是树立正确的时代导向,帮助人们了解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生死智慧,从而建立起正确的生死观,并使其成为其内心真诚体认和敬畏的行为准则。

三、以责任感为准绳的事业观教育

事业与职业是不同的。职业的目的是谋生,是为了获得报酬而工作,因此无须全身心的情感投入;而事业则不同,它往往是一个寄托人情感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相当热忱的投人并付出全部的情感。事业与职业虽然有较大区别,但若处理得当,也是可以实现统一的。对于大学生而言,在现代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要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找一份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方面,很多年轻人积极支教、支边的热情,令人感动;但另一方面,很多工作无人问津,更有很多大学生常常“跳槽”,以至于多年以后还是居无定所,有的甚至干脆待业依靠父母生活。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一些错误的思想认识。有的人认为只有符合自己兴趣或者是满足自己要求的工作才值得去做,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可事实上,他们恰恰就是在这种不断的工作更换中虚度了人生。一位哲人曾说过,人活着有三种境界,第一种是为生存而奋斗为他人而活着;第二种是实现自我价值;第三种是造福社会。经常更换工作既没有达到生存满足之必需,更谈不上实现自我价值。几年前,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艾尔森对世界上100名各个领域中的杰出人物做了调查,结果发现,其中61名人士承认,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并不是他们内心最喜欢做的,或者说至少不是最理想的,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因为责任感的支撑而创造了辉煌的成绩。因此,责任感的培养是重中之重,而责任感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生死观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只有当大学生意识到职业是实现人生价值和生命延伸的途径,我必须对它负责,才能够做到为此无悔地付出。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提倡通过立德、立功、立言的方式发展自己的事业,即便是普通的百姓,也会有“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的愿望。这说明,因为死亡的必然性,才使得人们千方百计地想在有限的生命里留下点什么,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对事业或学业的追求,而不仅仅停留在把工作作为谋生手段的层次上,而这正是人们实现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有效手段。

四、以幸福感为支撑的情感教育

爱是幸福的重要要素之一,爱与宽容的教育、幸福教育已成为很多发达国家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意识主要包括知、情、意三者的统一,而情感主要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大学生都渴望爱与被爱,尤其对爱情更为敏感。针对大学生这种特殊的现实情况,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情感教育,其主要的内容应涉及如何处理好和父母、亲人、朋友、同学、异性等之间的人际关系,怎样表达爱和怎样尊重爱等。虽然大部分大学生都能够理解父母的艰辛,珍惜友情的可贵,尊重爱情的谨慎与崇高,但在现实中游戏人生、认为越无情越酷的人也不在少数。

江西师范大学郑晓江教授把恋爱分为两种:立足生活的恋爱和立足生命的恋爱。前者追求生活的感受与当下的快乐,所以会“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后者则是追求一种灵魂(这里的灵魂指的是精神式的追求,而不是鬼神式的灵魂)的融入,并以找到生死与共的人生伴侣为目的,所以会认真对待。大学生应该从生活感觉之“性”提升为生命安顿之“情”;有了生命安顿之“情”再去享受生活感觉之“性”,唯有如此,才能够获得健康的爱情生活。0因此,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也是生死观教育的延伸。人只有在对生命进行全方位认识,对死亡进行反思的过程中,才能更深刻地体会情感的可贵。在教育过程中,既要让他们理解良好人际关系的可贵,并上升到社会性人际生命的高度来对待;更要让他们意识到被爱是幸福的,付出爱更是幸福的;意识到除知和意之外的情感获得是人之幸福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更是人之生命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

人人都渴望成功,可一生中却常常遭遇失败。甚至可以说,失败是人生的常态,成功反倒是非常态的。我们的一生中要面对学业的失败、事业的失败、情感的失败等挫折,当代大学生则更是如此。因为,在大学阶段,人生的各种事务还未定型,学生的人生观和处世方法还有待提高,加上在应试教育阶段中形成的依赖心理,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应对人生中的挫折与失败。若是碰上挫折就怨天尤人,甚至伤害他人或自己的行为也时有发生。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是必要的且是必需的。要教育大学生在正确理解生命和死亡的基础上,善待生命、享受生命,培育一颗饱含热情、充满生机的心灵;理解成功是人生的组成部分,同样失败与挫折也是人生的组成部分,我们不能回避,只能积极去应对;假想自己站在人生终点和死亡面前,激励自己积极从容应对人生的磨难;指导他们正确理解“得之淡然,失之垣然,争之必然,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当然,并不是说应该过“苦行憎”一般的人生,否则又将走向对生命理解的另一个极端。我们既要珍惜生命、善待生命,正确理解死亡,更要享受生命。我们无理由排斥物质的享受、工作的轻松舒适、无压力等愉悦之事,更不是要主动去寻找失败与挫折。

死亡教育的缺失篇4

关键词:大学生 生死观教育 生命观教育 信仰教育 

作为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大学生生死观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生死观涉及人生诸多问题的根本,其基本内容是什么,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根据自身对生命观和死亡观的理解,将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内容概括如下:以生命三重性为内容的生命观教育,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以责任感为准绳的事业观教育,以幸福感为支撑的情感教育,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 

一、以生命三重性为主导的生命观教育 

所谓生死观教育,是指以对死亡之自然性与人文性的双重认识为基础,提升对生命本质及其多重性的理解,从而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丰富生命、完善生命,进一步超越死亡,提升生命的品质,获得更多的人生幸福。它是整个生命教育的关键与核心。而进行以生命三重性为主导的生命观教育则是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基点。大多数学者认为,与动物的区别主要在于,人的生命有三重性甚至多重性,主要包括血缘性生理生命(肉体生命)、人际性社会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其中,生命的后两重性才是人之生命的本质,也是人文生命的内涵。由于人的生理生命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前提,我们必须充分尊重我们的生理生命,同时,更要重视以人际性社会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为主的人文生命的力量。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样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特别强调人文生命的重要性。因此,我们的生命观应该是对生理生命、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完整认识,帮助大学生建构起科学的生命观念,努力创造人的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在此基础上探寻生命价值、人生依据、人生意义,才能达到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超越死亡的目的。 

二、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 

所谓信仰教育,是指通过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教育灌输.使人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的教育行为。信仰教育,应该成为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重点。众所周知,无论哲学、宗教或其他科学中的人生观之信仰,无不是围绕着死亡问题展开的。信仰建构起人的意义世界和超越世界,是大学生反思生死问题和一切人生行为的终极指南,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当是死亡教育。信仰缺失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首先,信仰缺失表现在人的内心没有敬畏、神圣的东西。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说过:“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人没有恐惧,也没有追求,就是没有信仰的表现。当代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时代的影响,出现信仰缺失的问题。其次,信仰缺失表现在对死亡的拒斥上。信仰是通过对死亡的理解来确立的,生命的超越性和意义世界只有借助对死亡的理解才能获得。别尔嘉耶夫说:“如果在我们的世界里没有死亡,那么生命就会丧失意义。因为,意义与终点相关。”中国儒家文化对“不朽”的追求,佛教企图对死后世界的超脱,西方文化对“上帝”的敬畏,都是以力图通过对死亡的理解来确立自己的信仰,找到人生行为的根据。最后,信仰缺失表现在文化传统的失落上。文化传统是信仰之根。一个人只有置身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理解自己的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才能了解生命的意义,找到终极意义和通向超越世界的道路。在中国文化中,无论儒、释、道哪一派文化,都旨在为建构人的信仰和意义的世界提供某种价值追求的参考。例如,追求精神“逍遥游”的道家文化;主张出世的同时也要在现世中积极修行的禅宗文化,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三不朽”的儒家文化等。对中国人而言,脱离了这些文化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信仰的失落。当然,判断一个人有没有信仰,不能只看他是否信仰什么主义或者什么思想,而是看其生命有没有终极关怀和终极诉求,表现在为人处世和精神生活中是否有所敬畏,是否有一颗真诚的心。因此,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主要的任务是树立正确的时代导向,帮助人们了解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生死智慧,从而建立起正确的生死观,并使其成为其内心真诚体认和敬畏的行为准则。 

三、以责任感为准绳的事业观教育 

事业与职业是不同的。职业的目的是谋生,是为了获得报酬而工作,因此无须全身心的情感投入;而事业则不同,它往往是一个寄托人情感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相当热忱的投人并付出

[1] [2] [3] 

全部的情感。事业与职业虽然有较大区别,但若处理得当,也是可以实现统一的。对于大学生而言,在现代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要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找一份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方面,很多年轻人积极支教、支边的热情,令人感动;但另一方面,很多工作无人问津,更有很多大学生常常“跳槽”,以至于多年以后还是居无定所,有的甚至干脆待业依靠父母生活。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一些错误的思想认识。有的人认为只有符合自己兴趣或者是满足自己要求的工作才值得去做,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可事实上,他们恰恰就是在这种不断的工作更换中虚度了人生。一位哲人曾说过,人活着有三种境界,第一种是为生存而奋斗为他人而活着;第二种是实现自我价值;第三种是造福社会。经常更换工作既没有达到生存满足之必需,更谈不上实现自我价值。几年前,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艾尔森对世界上名各个领域中的杰出人物做了调查,结果发现,其中名人士承认,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并不是他们内心最喜欢做的,或者说至少不是最理想的,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因为责任感的支撑而创造了辉煌的成绩。因此,责任感的培养是重中之重,而责任感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生死观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只有当大学生意识到职业是实现人生价值和生命延伸的途径,我必须对它负责,才能够做到为此无悔地付出。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提倡通过立德、立功、立言的方式发展自己的事业,即便是普通的百姓,也会有“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的愿望。这说明,因为死亡的必然性,才使得人们千方百计地想在有限的生命里留下点什么,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对事业或学业的追求,而不仅仅停留在把工作作为谋生手段的层次上,而这正是人们实现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有效手段。 

四、以幸福感为支撑的情感教育 

爱是幸福的重要要素之一,爱与宽容的教育、幸福教育已成为很多发达国家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意识主要包括知、情、意三者的统一,而情感主要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大学生都渴望爱与被爱,尤其对爱情更为敏感。针对大学生这种特殊的现实情况,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情感教育,其主要的内容应涉及如何处理好和父母、亲人、朋友、同学、异性等之间的人际关系,怎样表达爱和怎样尊重爱等。虽然大部分大学生都能够理解父母的艰辛,珍惜友情的可贵,尊重爱情的谨慎与崇高,但在现实中游戏人生、认为越无情越酷的人也不在少数。 

江西师范大学郑晓江教授把恋爱分为两种:立足生活的恋爱和立足生命的恋爱。前者追求生活的感受与当下的快乐,所以会“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后者则是追求一种灵魂(这里的灵魂指的是精神式的追求,而不是鬼神式的灵魂)的融入,并以找到生死与共的人生伴侣为目的,所以会认真对待。大学生应该从生活感觉之“性”提升为生命安顿之“情”;有了生命安顿之“情”再去享受生活感觉之“性”,唯有如此,才能够获得健康的爱情生活。因此,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也是生死观教育的延伸。人只有在对生命进行全方位认识,对死亡进行反思的过程中,才能更深刻地体会情感的可贵。在教育过程中,既要让他们理解良好人际关系的可贵,并上升到社会性人际生命的高度来对待;更要让他们意识到被爱是幸福的,付出爱更是幸福的;意识到除知和意之外的情感获得是人之幸福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更是人之生命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 

人人都渴望成功,可一生中却常常遭遇失败。甚至可以说,失败是人生的常态,成功反倒是非常态的。我们的一生中要面对学业的失败、事业的失败、情感的失败等挫折,当代大学生则更是如此。因为,在大学阶段,人生的各种事务还未定型,学生的人生观和处世方法还有待提高,加上在应试教育阶段中形成的依赖心理,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应对人生中的挫折与失败。若是碰上挫折就怨天尤人,甚至伤害他人或自己的行为也时有发生。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是必要的且是必需的。要教育大学生在正确理解生命和死亡的基础上,善待生命、享受生命,培育一颗饱含热情、充满生机的心灵;理解成功是人生的组成部分,同样失败与挫折也是人生的组成部分,我们不能回避,只能积极去应对;假想自己站在人生终点和死亡面前,激励自己积极从容应对人生的磨难;指导他们正确理解“得之淡然,失之垣然,争之必然,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当然,并不是说应该过“苦行憎”一般的人生,否则又将走向对生命理解的另一个极端。我们既要珍惜生命、善待生命,正确理解死亡,更要享受生命。我们无理由排斥物质的享受、工作的轻松舒适、无压力等愉悦之事,更不是要主动去寻找失败与挫折。 

死亡教育的缺失篇5

【关键词】生命教育;缺失;尊重

引言

通过对当前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发现有关心理失常引发的事例很多,这就为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大学生或者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大都是因为中小学时期接受了不良的教育,在面对生活、学习中出现的挫折、失败时,往往采用过激的手段解决问题,有的甚至放弃自己的生命。由此可见,青少年知之甚少的正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内容是有关生命的教育,帮助青少年珍视自己的生命,同时尊重别人的生命。

一、生命教育的缺失表现

青少年在生命教育方面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不珍惜生命

这主要体现在当前大多数青少年没有感受到生命的珍贵,不珍惜生命,动不动就把死挂在嘴边上,自杀成为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原因。生命是最珍贵的,无论你有多大的学问、多高的社会地位,都最后都要面对死亡的问题。据有关统计显示,21.89%的中学生有轻生的想法;青少年与他人发生争执时,就会意气用事,拳打脚踢,造成许多学生受伤事件,这在校园里屡见不鲜。青少年不重视生命这一社会现象折射出的正是学校的教育问题,缺乏对中小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

2.缺乏感恩的心

作为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感恩是一种对生活、对他人的态度,如果人际交往过程中缺少了感恩,就会变得冷淡。如果孩子在缺少感恩的家庭中长大,就会从小不知道尊重别人,不懂得感恩,许多青少年仅仅是因为与老师或者家长作对,而选择自杀。相关研究表明,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感恩这样的课程,但是效果不是很好。有一则新闻报道了某学校组织学生给家长下跪的镜头,有些学生看了之后,认为难道这样就是对父母的感恩吗?当前,教育的根本问题缺失,导致不知应该开设什么样的课程来让学生之间养成互相关心、互相尊重的习惯。

3.死亡教育研究的不足

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是自然规律中无法回避的。所以,死亡教育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能够直接实现生命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只有真正的面对死亡,才能够更加深刻的思考生命的真谛。一味的回避和禁忌死亡的做法是不对的,是不尊重生命的规律,不利于人们对生命进行深层次的认知。国外发达国家早已普及死亡教育,我国港台地区也在大力发展死亡教育。所以,为了能够有效的杜绝当代社会自杀、杀人等问题,必须要展开相应的死亡教育。

二、促进当代的中小学生生命教育的主要措施

1.实施生命化的教育

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我们的教师工作者应该不断培养自己的生命情怀,从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进行生命化的教学方式。有些教师缺乏生命教育情怀,生命观也不健全,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整个课堂没有以学生为本,甚至在教学过程中侮辱学生,不尊重学生的人格,深深地伤害了学生的心灵。例如,学生暑假回来,教师检查他们的作业完成情况,其中有个学生没有完成作业,竞拿刀指向自己的老师,当时震惊了所有人,那么事后仔细一想,是什么导致了这个学生做出这么过激的行为,经过调查发现,主要是由于教师师生关系处理不当造成的。这次事件提醒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培养自身的生命情怀,这样才能用自己的情怀感染学生,让他们深刻意识到尊重的重要性,生命对于自己和家人多么重要,应该珍惜。

2.生命教育应经受道德的考量

在进行生命教育的时候,必须要以人为本,教育学生们必须要尊重生命、真爱生命,从而思考生命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一旦两者之间出现了矛盾,自然生命和生命价值二者不可兼得的时候,应该如何去进行选择?一旦自身生命存在和他人生命保全发生冲突的时候,又如何去面对?生命教育不能仅是停留在自然生命上,必须要逐渐的将传统美德深化到自然生命中,不能一味的保全生命而消除传统美德。如果每个人都是为自身而活,那么在灾害面前,就会无人舍生取义,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又会是谁来保全我们的家园?所以,生命的可贵并不是单纯的唯一性和不可逆行性,而是不断的实现自我价值,创造出更多的崇高价值,生命最为重要的意义就是人性的光辉。生命本身不可能成为教育的最终标准,更不可能抛弃道德,所以,必须要不断的渗透道德教育,让学生们意识到道德在生命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3.学会赏识学生

教师应该给学生以关爱和激励,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不断给予肯定、赞赏、鼓励,欣赏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交往、合作、自信、勇气、创新乃至创造等精神。有些学生曾经这样跟老师说:“老师你的认真的态度使我们都不得不认真呢,谢谢你三年来交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处事的原则,你的目光总是充满真诚,你从不当众批评我们,总是激励我们,理解我们,赞赏我们……”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赏识学生还要求我们发扬宽容精神。宽容不仅是指知识上的宽容,更意味着对学生行为的宽容。知识的获得不可能一蹴而就,个体的成长也不可能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我们以宽容之心来保护和帮助学生,在等待中实现双方的共同成长。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根本是理想人格的培养。“教育不是制器,而是育人”。生命教育呼唤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让我们的教育在生命中熠熠生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生命教育存在严重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大学生或者青少年不珍惜生命、不懂得感恩、缺乏挫折教育等等,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对生命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珍贵的,为了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应该从小培养他们的生命情怀,学会感恩,学会尊重他人,促进社会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死亡教育的缺失篇6

“向死而生” 存在主义死亡教育 死亡课程

一、引言

生与死如影随形是客观存在,也是一种人生智慧,知死方能知生,存在主义的核心理念在于“向死而生”。海德格尔强调“对死的必然性领悟,可以促使人从沉沦、异化中醒悟过来,积极筹划自己、设计人生,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库尔勒・罗丝认为,死同生一样,是人类存在、成长的一部分。她说,“死亡可以说是成长的最后阶段,也就是说你是什么以及你所作为的一切,都在死亡中达到了高潮。”奈勒认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与死是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他认为,乍看死亡和教育无关,其实,“只有死亡的思想才使我们真正理解生活的价值”。死亡是我们生命整体的一部分,赋予人类存在以意义,迫使我们重新审视生命。“死亡教育强调‘向死而生’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追求生命的价值”,从而认清生命中重要事物,抓住生命中的所有时光,做出自由选择并承担其后果,在有限的生命中利用自己的自由创造生存的价值,使之得以充实,不让自己堕入不健康的幻想之中。因此,学校死亡教育要“帮助学生在成长与学习过程中,逐步认识到生命的可贵,进而尊重生命,关怀生命与珍爱生命”,并领会到死亡不可避免,还要引导学生审视自己的生命质量,要作为一个自由人而充实的存在着,而不是只满足于生存着,能够在现实中自由选择,自为的处在自在的世界中。

谈生论死,也就是存在主义者们主张的“向死而生”,谈死是为了张扬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对死亡有着强烈的禁忌,人们对于死亡讳莫如深,然而,近年来呈增长式出现的青少年学生对生命漠视而导致自杀、他杀的现象时有发生,促使死亡教育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并被逐步重视,死亡课程应运而生。本文试从存在主义死亡教育视角浅析死亡课程的开展的必要性及其开展,以期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死亡观,提高生命质量。

二、死亡课程

Bensley(1975)认为,死亡教育是一个探讨生死的教学历程。这个历程包含了文化、宗教对死亡及濒死的看法与态度,希望藉着对死亡课程的探讨,使学习者更加珍惜生命、欣赏生命,并将这种态度反映在日常生活中。死亡教育使人明白死亡是人的必然归宿,知死方能明确生的意义,死亡课程把死亡教育就是生命意义的教育,是最深刻的道德教育的这种理念传授给学生。广州大学胡宜安教授也指出生死学课程不是美化死亡,而是解除死亡的神秘性,赋予死亡神圣性,让学生更加珍惜生命,心理更加健康。

(一)死亡课程

死亡教育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现代教育不能忽视死亡教育。死亡课程是学校开展死亡教育最好的、也是最主要的形式。死亡课程的缺席,导致一些青少年不了解死亡,不知道什么是死亡,对自己生命不重视,也漠视他人生命,常以寻求死亡来解决问题,对生命没有敬畏感。任何民族的延续与发展都是通过生命的延续与发展来进行的,因此,死亡课程的开展迫在眉睫。死亡课程的目的在于松开学生心灵深处的枷锁,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待生死问题的平衡点。在死亡课程实施中,适时适度地教给学生一些死亡常识,逐步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应对死亡的挑战以正确的死亡态度来克服对未知死亡的恐惧,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死亡观,热爱生活,珍视生命,正视死亡。

(二)死亡课程开展的必要性

在西方发达国家,死亡课程涵盖整个学校教育阶段,也涉及普通民众教育。相对而言,我国的死亡教育发展比较迟缓,死亡教育对于广大民众来说还只是阳春白雪的概念,并没有在我国学校教育以及广大普通民众之间广泛开展。正如内尔・诺丁斯所言:“死亡问题在学校里也基本上不被重视,除非有悲剧事故发生了。”传统教育对死亡教育的忽视容易致使学生形成消极的死亡态度,失去生的动力,认为人生灰暗,对生命绝望,消极对待生死,使得许多本可以避免的悲剧,诸如自杀、凶杀等频繁发生。因此,实施死亡课程乃大势所趋。

1.引导学生建立健全积极的人生观

传统教育长期以来对死亡教育的忽视,人们习惯只谈生不谈死,造成了我们知识结构中生死知识的严重缺位,使得人们对生命的的思考缺乏深度。各级各类学校过于重视智力学科的教育,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死亡课程的实施,致使很多学生误认为死亡是最无意义的东西,是对生的一种威胁,容易导致学生形成灰暗心理,忽视生的希望形成对死亡的偏见,消极对待生死。死亡课程引导学生消除不良心理,增加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建立健全积极的人生观,促进我国死亡教育广阔深邃的开展下去。

2.死亡教育是完整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教育即生活,教育不是为将来做准备,而是当前的生活就是内容。死亡是人类生命整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囊括于现代教育之内。只有了解死亡,理解死亡对人生的价值,学生才能正确积极的看待生命,在有限的生命里自由选择,努力创造精彩的生活。学校死亡课程不是针对将死者的临终教育,而是针对所有学生个体生命的通识教育,涉及各个年龄阶层的学生。因此,死亡课程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学生来说是必需的。

3.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生命的意义

马克思曾经说过“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生命是有限的,并且最终都会面临死亡,人生的意义在于使这唯一的生命活得有价值、有意义。死亡课程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死亡赋予生命存在以意义,并给人类生命加以的期限,催促学生在生命的期限里实现生命的价值,让死亡不是走向寂灭的虚无,而是最终实现个体生命的高潮。

三、死亡课程的开展

我国是一个避讳谈论死亡的国度,虽然在一些有识之士的大力推进下有了一定程度的开展。但是,死亡课程的实施仍是相对滞后,普通民众对于死亡还是忌讳如深。因此,死亡课程的开展一定要审慎,注意形式上的循序渐进,适时适度地在相应年龄阶段展开相应的课程内容,避免操之过急产生不良的影响以形成真正的认识,并且将西方死亡教育课程实施经验与我国本土传统结合因地制宜进行折中教育,不要增加学生的成长负担。以下从循序渐进的三个程度谈论死亡教育课程的逐步开展。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死亡观

只有正确了解什么是死,才能够更好地生。学校死亡课程应引导学生消除和缓解对死亡的恐惧,使得心理相对脆弱的学生摆脱悬挂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正确认识死亡,科学把握死亡的本质和内容,形成正确的死亡观念,了解死亡并不可怕,明白存在的时候死亡就不存在,当死亡存在时我们就不存在,才能够积极地思考死亡,从心灵深处解放自我,从而获得自由,健康全面地成长,也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抓住生命中的所有时光,使之得以充实,活出意义与品质,获得幸福感。

(二)培养学生的死亡悲剧意识

悲剧给人带来一种厚重感、悲壮感、崇高感,通过对死亡的悲剧意识而给自己的生命带来启示和意义。存在主义哲学家们认为世界没有意义,现实充满荒谬,生活毫无目的,世界的荒谬性导致了个人存在的荒谬性。对人生悲剧性认识并不意味着存在主义哲学家们主张遁世、逃避、沉沦。相反,他们强调人们应在对现实的不正义、压迫、残酷的反抗中来彰显自身生命的价值,以积极的、创造性的态度来对待生活,使生命更富有意义。因此,死亡课程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悲剧意识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学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从容应对死亡这种悲剧性事件。

(三)引导学生进行死亡体验

杜威认为:“从做中学”是儿童的天然欲望的表现。死亡课程应对学生的这种天然欲望加以引导和发展。引导学生进行直观的死亡体验,即不逃避死亡,在学生的承受能力之内直观面对死亡,参与到与死亡有关的各种活动中去。死亡课程就是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正面体会生命的生、老、病、死等自然规律。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死亡体验活动的形式与过程,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获得直接的感性经验,亲身体会到死亡的残酷,明白生命和死亡就一门之隔,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意识到要重生又要顺死,不能舍生也不能忘死,达到“向死而生”,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

四、结语

苏格拉底曾说过,人类重要的问题不是如何生存,而是如何好好生活。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家们也主张:“教育应该向学生展示生活的悲剧性”然而在我国,“死亡教育”和“性教育”一样都是人们忌讳却又不得不谈的敏感话题。死亡课程就是通过学校课程教育的方式帮助学生明白死亡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利于学生理解有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有“生”必有“死”,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撼动的事实,才能够很好地了解生死,明白生的意义与死的价值,进而坦然面对生死,从而树立科学健康的死亡观,从心灵深处解放自我,获得真正的自由,以便能够更好的理解生命的强大和脆弱,深刻地了解生命的有限性,使学生能够思索各种死亡问题,重新审视生命的分量。

作为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死亡课程的开展完整了现代教育体系。实施死亡课程,要以“向死而生”原则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与死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生死观,面对死亡要处之淡然,使他们能够正确看待死亡并认真思考如何生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幸福观,进而能够尊重和热爱生命,以理性看待死亡,然后珍惜生命、珍惜感情、珍惜生活,从而在超越死亡中提高生命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志成.西方教育思想的轨迹:国际教育思想纵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37.

[2][美]库布勒・罗丝著.孙振青译.成长的最后阶段[M].台北:光启出版社,1993.7.

[3]秦赞,贺泽海.以死亡教育为背景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J].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2010.

[4]郑晓江,钮泽成.解读生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02.

[5]吴仁兴,陈蓉霞.死亡学(第1版)[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219.

[6][美]内尔・诺丁斯著.于天龙译.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05.

死亡教育的缺失篇7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现状;原因;对策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大环境下,以及我国社会的改革开放,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都呈现出新特点和新问题,这也对人的生命提出了空前的挑战和机遇。尤其是大学生,他们追求自我发展的理想与日俱增,对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有着不同的价值追求。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正视生命,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从总体上看,我国当代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呈现良好态势,大学生都能热爱生命,健康生活。但是,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2014年底的一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自杀人群中,大学生群体的自杀率居高不下,是同龄人的2到4倍,而且还在逐年上升。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大学生错误地看待自己的价值;二是抗挫折能力差;三是信仰迷失;四是生命价值观教育不足。”

一、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是目的性与规律性相统一的特殊教育实践活动,它是社会及其所属教育工作者对高等学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人才的使命遵循与理想追求的行动过程,也是当代大学生追求价值理性、培育丰富情感、坚定终极信仰的实践过程。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是引导大学生如何对待生命的观点和看法,加强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实际上是回归人的本真,以人为本,真正回归到现实生活的本来状态。

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命伦理思想,它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本质所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追求。对生命意义的解读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维度,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一明显特征集中体现在老子的《道德经》中。他认为,“道”这一概念的原初意义“既指人的一切行为应当遵循的基本的、最高的准则;也是人的生命活动展开以及藉以生长发展的凭据”。[1]回到现实实际,2014年五四青年节,主席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倡导广大青年朋友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希望青年大学生:“一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二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三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四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主席的殷切期望,是引导大学生如何对待生命,实现人生价值,让当代大学生向上向善,敢于承担责任,更好的奉献于社会。

二、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缺失的原因

1、传统的家庭教育导致大学生错误的生命价值观,这是直接原因

中国传统生命观,都是重“生”而避讳“死”,自古以来都存在,传统道家思想认为死是对生的否定,是生的终结,是在世俗世界的彻底消亡。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着直接影响,起着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作用。父母在子女面前一谈到死亡,觉得会给人恐惧和不详之感,抵触死亡。例如,父母都能够热爱生命,积极向上的生活,子女就能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反之,如果父母对待生活是消极避世,得过且过的态度,那么子女也会受其影响,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行为和生活方式上体现出来。时有看到这些新闻见诸报端,某高校学生因为毕业论文和就业问题自杀、某学生因为情感问题结束生命等。这些事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家庭教育缺乏对大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尤其是“挫折教育”。当今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从小养尊处优,过得顺心顺意,经不起挫折打击,遇到困难和打击,就有轻生想法。产生这些结果的重要原因是大学生认不清自身的价值,思想长期处于压抑和焦虑自卑状态。现实的残酷与理想的美好不切合,心理产生大的落差,长期的心理压力堆积,得不到释放,使得大学生在自我价值实现上迷茫徘徊,不知所措,从而选择死亡。

2、学校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学生对生命价值观的认识不清、态度不明、方向不定,这是其主要原因

死亡观是生命观的一部分,人应该如何面对死亡?我们面对死亡的态度是什么?由于死亡是传统教育避讳的话题,加上我国生命价值观教育起步晚,可以说理论体系还不健全。教育的缺失,致使部分大学生误读了人生,不能科学的理解死亡,把自杀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走上不归路。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对生死的忌讳,加上封建迷信,家庭教育很少提及生死观,家长对孩子的生死教育一般采取回避的方法。同样,学校也很少有专门涉及生死话题的讨论,没有系统的开设生命价值观教育的课程以及专门的师资队伍。因此,建构好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理论体系尤为重要,学校要积极建立平台,教师运用具有操作性和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开展“走出宿舍、走下网络、走向操场”的实践活动,改善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以弥补不足。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符合大学生接受心理的教育方法,充分尊重大学生的独特个性,体现时代特色,让生命价值观教育真正体现生命的特点,造就出一批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积极向上的大学生。

3、大学生自身问题是生命价值观缺失的根本原因

社会变革时期,一些大学生的信仰缺失,市场经济时代,文化多元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影响着大学生的“三观”。当学校学的文化知识,正面思想与社会不良现象产生博弈和对立,大学生失去了信仰,也就没有了对生活的方向和动力。当失去对未来的寄托和向往,没有了精神追求,后果不堪设想。如果这种心理长期滋生,导致大学生消极悲观、厌世、嫉恶如仇,最终走向不归路。而互联网是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缺失的催化剂。在虚拟世界,不少大学生沉溺其中。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价值,就去把精力放在网络社会。根据心理学家的测试,所有有网瘾的人,就像吸毒者一样,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焦虑、紧张、忧郁等。因此,虚拟网络世界对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生命的价值影响,不容小觑。而互联网上的一些负能量消息,也导致大学生的两种极端思想:或者是过度恐慌,或者是漠视死亡。

三、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方法运用

1、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要多加强死亡观教育。让大学生对死亡的认识不再只是停留在书面上,要让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上发生转变,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帮助他们正确面对死亡。家长要根据家庭自身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教会子女正确认识死亡,树立正确的生死观。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课老师,如果一个家庭给予子女积极和珍爱生命的生命价值观教育,那么子女的生命价值观就表现出积极、珍惜生命的特点;家庭若给予子女消极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子女的生命价值观则呈现消极和狭隘的特点。[2]首先,家长充分运用新媒体的教育作用,尤其是微博微信和手机客户端,通过分享手机上健康向上、启迪思维的文章内容,在微信上点赞、在微博上转发等形式引导子女形成健康的人格,正确认识挫折,勇于面对挫折,从而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其次,努力营造利于子女成长的家庭环境,家长应为孩子生命价值的实现创造有利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有研究表明,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能给家庭成员带来快乐,能使他们体验生命美好,唤醒他们愉悦的生命情感,从而树立珍爱生命的信念,体察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价值。最后,家长整合各种亲戚的资源,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在家庭中体验亲情和责任,言传身教,通过共同努力实现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

2、学校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带来的是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在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人们的身体也处于“亚健康”状态,也就是我们说的“现代病”。对于自我意识不断发展、心理逐渐开始成熟的大学生来说,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必然遇到许多现实问题和矛盾冲突,比如人际交往障碍,选择困惑,学业和爱情压力等。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者合理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知识、技术或者实践经验,利用语言和文字媒介、在特定的场合对咨询对象的心理、行为进行引导和疏通,让其认知、情感和态度发生变化,解决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出现的心理疾病,甚至轻生的问题。我们把生命教育价值观作为一门课程引入大学课堂,从专业理论的视角向学生展现生命的价值,可以通过运用“对话交流法”、“艺术陶冶法”、“情景教育法”等实践教育法,让同学们对生命有更加科学、系统、理性的认识,明确生命对于个人、他人、社会的意义,积极乐观的对待生活。

3、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大学生把自己同时当作教育的主体与客体,根据社会的要求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依靠自身的思想矛盾运动所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是个体为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而进行的自我选择、自我激励、自我调控和自我完善。[3]如何进行自省,检查自己?首先,大学生要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大学生要实事求是,通过自我的观察和内省,以及他人的态度和评价,认识自我,查漏补缺。其次,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反思、客观公正的评价自我。遇到事情,多对自己进行反省,从而改善自我,取得不断进步。最后,大学生自己要积极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充分掌握生命价值的有关知识和原理,真正体会生命与生存的不同,为未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基础,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因为内部与外部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错综复杂。如何帮助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有哪些影响因素;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途径等。带着这些疑惑,我们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研究,总结国内外经验,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当代大学生特点的教育道路,为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提供有效指导。

【注 释】

[1] 易连云.传统道德中的生命意义解读[J].教育学报,2005.5.64.

死亡教育的缺失篇8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现状;原因;对策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大环境下,以及我国社会的改革开放,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都呈现出新特点和新问题,这也对人的生命提出了空前的挑战和机遇。尤其是大学生,他们追求自我发展的理想与日俱增,对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有着不同的价值追求。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正视生命,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从总体上看,我国当代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呈现良好态势,大学生都能热爱生命,健康生活。但是,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2014年底的一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自杀人群中,大学生群体的自杀率居高不下,是同龄人的2到4倍,而且还在逐年上升。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大学生错误地看待自己的价值;二是抗挫折能力差;三是信仰迷失;四是生命价值观教育不足。”

一、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是目的性与规律性相统一的特殊教育实践活动,它是社会及其所属教育工作者对高等学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人才的使命遵循与理想追求的行动过程,也是当代大学生追求价值理性、培育丰富情感、坚定终极信仰的实践过程。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是引导大学生如何对待生命的观点和看法,加强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实际上是回归人的本真,以人为本,真正回归到现实生活的本来状态。

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命伦理思想,它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本质所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追求。对生命意义的解读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维度,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一明显特征集中体现在老子的《道德经》中。他认为,“道”这一概念的原初意义“既指人的一切行为应当遵循的基本的、最高的准则;也是人的生命活动展开以及藉以生长发展的凭据”。[1]回到现实实际,2014年五四青年节,主席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倡导广大青年朋友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希望青年大学生:“一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二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三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四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主席的殷切期望,是引导大学生如何对待生命,实现人生价值,让当代大学生向上向善,敢于承担责任,更好的奉献于社会。

二、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缺失的原因

1、传统的家庭教育导致大学生错误的生命价值观,这是直接原因

中国传统生命观,都是重“生”而避讳“死”,自古以来都存在,传统道家思想认为死是对生的否定,是生的终结,是在世俗世界的彻底消亡。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着直接影响,起着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作用。父母在子女面前一谈到死亡,觉得会给人恐惧和不详之感,抵触死亡。例如,父母都能够热爱生命,积极向上的生活,子女就能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反之,如果父母对待生活是消极避世,得过且过的态度,那么子女也会受其影响,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行为和生活方式上体现出来。时有看到这些新闻见诸报端,某高校学生因为毕业论文和就业问题自杀、某学生因为情感问题结束生命等。这些事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家庭教育缺乏对大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尤其是“挫折教育”。当今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从小养尊处优,过得顺心顺意,经不起挫折打击,遇到困难和打击,就有轻生想法。产生这些结果的重要原因是大学生认不清自身的价值,思想长期处于压抑和焦虑自卑状态。现实的残酷与理想的美好不切合,心理产生大的落差,长期的心理压力堆积,得不到释放,使得大学生在自我价值实现上迷茫徘徊,不知所措,从而选择死亡。

2、学校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学生对生命价值观的认识不清、态度不明、方向不定,这是其主要原因

死亡观是生命观的一部分,人应该如何面对死亡?我们面对死亡的态度是什么?由于死亡是传统教育避讳的话题,加上我国生命价值观教育起步晚,可以说理论体系还不健全。教育的缺失,致使部分大学生误读了人生,不能科学的理解死亡,把自杀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走上不归路。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对生死的忌讳,加上封建迷信,家庭教育很少提及生死观,家长对孩子的生死教育一般采取回避的方法。同样,学校也很少有专门涉及生死话题的讨论,没有系统的开设生命价值观教育的课程以及专门的师资队伍。因此,建构好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理论体系尤为重要,学校要积极建立平台,教师运用具有操作性和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开展“走出宿舍、走下网络、走向操场”的实践活动,改善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以弥补不足。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符合大学生接受心理的教育方法,充分尊重大学生的独特个性,体现时代特色,让生命价值观教育真正体现生命的特点,造就出一批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积极向上的大学生。

3、大学生自身问题是生命价值观缺失的根本原因

社会变革时期,一些大学生的信仰缺失,市场经济时代,文化多元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影响着大学生的“三观”。当学校学的文化知识,正面思想与社会不良现象产生博弈和对立,大学生失去了信仰,也就没有了对生活的方向和动力。当失去对未来的寄托和向往,没有了精神追求,后果不堪设想。如果这种心理长期滋生,导致大学生消极悲观、厌世、嫉恶如仇,最终走向不归路。而互联网是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缺失的催化剂。在虚拟世界,不少大学生沉溺其中。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价值,就去把精力放在网络社会。根据心理学家的测试,所有有网瘾的人,就像吸毒者一样,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焦虑、紧张、忧郁等。因此,虚拟网络世界对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生命的价值影响,不容小觑。而互联网上的一些负能量消息,也导致大学生的两种极端思想:或者是过度恐慌,或者是漠视死亡。

三、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方法运用

1、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要多加强死亡观教育。让大学生对死亡的认识不再只是停留在书面上,要让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上发生转变,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帮助他们正确面对死亡。家长要根据家庭自身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教会子女正确认识死亡,树立正确的生死观。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课老师,如果一个家庭给予子女积极和珍爱生命的生命价值观教育,那么子女的生命价值观就表现出积极、珍惜生命的特点;家庭若给予子女消极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子女的生命价值观则呈现消极和狭隘的特点。[2]首先,家长充分运用新媒体的教育作用,尤其是微博微信和手机客户端,通过分享手机上健康向上、启迪思维的文章内容,在微信上点赞、在微博上转发等形式引导子女形成健康的人格,正确认识挫折,勇于面对挫折,从而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其次,努力营造利于子女成长的家庭环境,家长应为孩子生命价值的实现创造有利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有研究表明,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能给家庭成员带来快乐,能使他们体验生命美好,唤醒他们愉悦的生命情感,从而树立珍爱生命的信念,体察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价值。最后,家长整合各种亲戚的资源,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在家庭中体验亲情和责任,言传身教,通过共同努力实现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

2、学校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带来的是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在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人们的身体也处于“亚健康”状态,也就是我们说的“现代病”。对于自我意识不断发展、心理逐渐开始成熟的大学生来说,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必然遇到许多现实问题和矛盾冲突,比如人际交往障碍,选择困惑,学业和爱情压力等。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者合理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知识、技术或者实践经验,利用语言和文字媒介、在特定的场合对咨询对象的心理、行为进行引导和疏通,让其认知、情感和态度发生变化,解决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出现的心理疾病,甚至轻生的问题。我们把生命教育价值观作为一门课程引入大学课堂,从专业理论的视角向学生展现生命的价值,可以通过运用“对话交流法”、“艺术陶冶法”、“情景教育法”等实践教育法,让同学们对生命有更加科学、系统、理性的认识,明确生命对于个人、他人、社会的意义,积极乐观的对待生活。

3、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大学生把自己同时当作教育的主体与客体,根据社会的要求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依靠自身的思想矛盾运动所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是个体为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而进行的自我选择、自我激励、自我调控和自我完善。[3]如何进行自省,检查自己?首先,大学生要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大学生要实事求是,通过自我的观察和内省,以及他人的态度和评价,认识自我,查漏补缺。其次,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反思、客观公正的评价自我。遇到事情,多对自己进行反省,从而改善自我,取得不断进步。最后,大学生自己要积极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充分掌握生命价值的有关知识和原理,真正体会生命与生存的不同,为未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基础,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因为内部与外部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错综复杂。如何帮助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有哪些影响因素;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途径等。带着这些疑惑,我们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研究,总结国内外经验,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当代大学生特点的教育道路,为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提供有效指导。

【注 释】

[1] 易连云.传统道德中的生命意义解读[J].教育学报,2005.5.64.

[2] 欧巧云.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3] 李兴伟.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推荐范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