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对生物化学的看法8篇

时间:2023-12-20 11:36:33

对生物化学的看法

对生物化学的看法篇1

如果我们承认制度具有确定性,即制度的内构元素处于一种变化中的稳定,这就为我们认识制度的变异有限性,从而设计制度变迁提供了常识。

在制度的生态园区内,不同的制度物种,以不同的形态生存;同一基因的制度物种,在不同生存环境,也表现出不同的生长状况。我们发现,一些制度物种永远消失了;一些制度物种正在消失;一些制度物种正处于良好状态。

制度生物学家进行工作,与研究自然物种的生物学家一样,使用观察、比对等工作方法。在制度生物学家的眼中,科系和种属,即物种谱系确认,是个重要问题。在科学精神要求下,对特定物种的偏好,被对物种特性的鉴别取代;绝对优势的物种观,被比较优势的物种观取代。物种比对,在制度生物学看来,成为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从这样的观念出发,制度祛魅观察,成为识别制度物种的必然要求。这样的观察态度,在现实制度下难免受到观察制约,但是对制度生物学学科而言,不得不摆脱此种制约,从而完成良性品系的选育。

制度物种的遗传和变异,尤其是变异问题,是一个核心研究问题:变异性的程度在多大程度摆脱遗传基因的影响?此种变异的边界在哪里?其它制度物种促进的制度环境适应 性变异,是否能引发变异物种的根本性改变?从制度生物学的角度看,这样的变异研究,对优良品种的最优选育具备意义;但是对于劣势物种变异研究,仅仅会为获取制度生物学知识的旨趣,对于改变制度生态,本身没有意义。

制度物种遗传变异,存在一个相关问题,即制度结合问题。制度结合不是特定物种的内部变异,而是不同物种特征的组合。成功的嫁接,需要最低程度的品系排异,物种之间应具有共生可能。嫁接试验表明,优劣物种之间存在排异,优质品系适应与优质同类嫁接,劣质物种适应劣质物种进行嫁接组合。进化理论,充分地对此种选择趋势作出了解释。绝对君主制与酷刑法制的结合、法西斯主义政制与“法治国”结合,民主政制与法治结合,平等选举制度和现代政党制度的结合,都在充分地表现物种的同类结合趋势。

违背这种选择的自然律,进行制度物种搭配,一般而言是不可想象的,因此也无法对嫁接效果作出成活预期。

在制度生物学学科看来,劣质制度物种的嫁接,表现为与劣质品系的结合;即使出于改善劣质品系的急迫需要,进行人为的对优种的嫁接努力,也并不能无限延长劣质物种存活期。这是因为此种行为,既不能吸纳其它物种的主要优势,又导致本物种基因完整性的破坏,因此出现谱系混乱,必然引起基因传导的误读。

制度物种的选择性,优劣品系表现出的自然适应趋势,不仅在制度生物学方面的解释效力,优劣因素的同类组合特性,同样表现在经济资源组合、人际关系组合等等方面,是复杂元素世界体现出的趋势特征。 这虽然不是物种之间的绝对趋势,但是物种之间的明显趋势,是进化需求的现实化表现。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也正是对物种结合趋势的洞察。

根据进化理论,优育制度物种,必然舍弃劣质物种,否定它们在制度物种选育中的标本意义。这也反映出制度生态有别于自然生态的特征,即对制度物种存在高淘汰和淘汰彻底性。比如奴隶制度、同态复仇、肉刑等等,基本上几经灭绝。制度生物学总是发现,对于濒危的制度物种,制度生态不仅不应保护,反而应通过淘汰措施,灭失此类物种的存活条件。这是为什么?因为,制度生物学发现,制度物种更替存在一种有别与自然物种进化的主动性特征,制度内构元素中,存在着人的自由意志基因。此种基因对于制度物种自身的影响是双面的:一方面可能导致制度修复功能加强,也可能导致物种的衰灭。因此在作出自由的合理选择具有极大可能性的状况下,存优劣汰,是人有限的但亦是必要理性的体现。

自由意志基因在制度生物学视角看,是否具有积极意义?应当说,此问题存在两种对立答案。依据在于自由意志的状态。在制度生态学看来,劣质物种内构中最为强大的自由意志,也不能促进劣质物种的实质优化,对改善制度生态没有意义。失去理性比对的意志,在制度生态中,体现出消极意义。反而观之,理性的比对,会对选择合理化产生积极作用,有利于改善制度生态。

对于制度生物学而言,物种存在的环境是一个考虑因素。此种因素,比对于种的选择,仍然是次要的。因为,制度物种移植,通常仅仅表现为对环境因素影响下的基因变异,这种变异是有限的,不是绝对性的基因改变。因此强调制度土壤即文化对于物种的排异,往往夸大了环境因素的作用。这实质上表现出对制度物种存在的社会和制度内构中的人以及人的意志能力,作出了彻底否定。

制度生物学认为,物种与环境影响是相互性的。长期生长的制度物种,尤其是单一物种的长期生长,对于环境的负面影响是显著的;在未清除此种影响下的仓促移置,制度物种的确面临生存挑战。

制度生物学发现,制度物种土壤中存在文化板结化的现象。这种环境对于物种的适应性板结,与物种之间是有关联性的,但对制度生态而言又不是绝对性的。为何文化板结现象对于物种移置没有绝对性的影响?这是因为,文化载体自由意志具有可塑性。社会成员具备对新式制度物种的适应性。自由意志,尤其是与比较优势制度物种关联的自由意志强化,文化的板结化,将会逐渐消融。

制度适应性并不难证明。妻妾成群的婚姻制度陡变为一夫一妻一子制度,人民并未终日为此以泪洗面,家庭细胞亦未集体破裂;公社制度下的人民,变为单干人民,农村社区发生适应性整合;计划经济制度衰变,经济活动主体发生适应性生灭;村民民主选举,基层组织体发生对自治要求的适应。平权法治要移植,社会文化对此制度的适应性,难道顷刻就不存在了?社会生态把存在严重基因缺陷的制度物种都可栽培得栩栩如生,演绎得风车斗转,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制度物种不可精心培育?

法治移植,与通常意义上讲的法律移植,是容易混淆的概念。

法律移植,在一般意义上是指对存附在特定法律体系内的部分规范,在另外的法律体系中进行嫁接。因此,移植的往往不是独立的制度物种,而是制度物种的分枝。在制度生物学看来,此种活动虽冠以“移植”名称,实为制度物种嫁接。根据制度生物学基本原理,制度嫁接是品系特征的结合;成功的嫁接,需要最低程度的品系排异,物种应具有共生可能;优劣物种之间存在嫁接排异,优质品系适应优质同类嫁接,劣质物种适应与劣质物种进行嫁接组合,因此法律移植成活率与是否符合基本原理要求紧密相关。在没有解决物种品系统一问题的情形下,不赞成广泛的法律移植,具有制度生物学原理支持;但如果在制度物种品系趋同情形下,反对法律移植,就失去了制度生物学原理的支持。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尚未研究制度生物学的人,总是将品系排斥的法律移植不能,扩大为法律移植的同系移植不能;甚至推论出本身与法律移植差异巨大的法治移植不能。

在制度生物学看来,法治是一个独立的制度物种。此制度物种,具有明确的基因组合,基因特征具有可描述性。对该物种基因特征的描述,许多法理学家甚至社会学家、经济学家都以不同方式涉及,并且展示了该制度物种,存在一定的物种比较优势。在信息社会了解该物种十分便捷,故在此不再赘述。

法治的移植,比较法律移植,不是制度分枝的嫁接,是物种优化更替,因此不要求与原有物种具备品系适应性。

法治虽然是一个成熟性的制度物种,但在旧物种本土往往仍相对新颖。 虽然旧物种本土新的制度生态设计,对法治物种的作出了选定,解决了制度生物学关注的最大问题,即种的谱系选择呈现明朗化,但移植法治能否成功,确需研究文化适应问题。

此问题很重要,是坚持旧物种形成的板结文化正当性,要求物种选择的反思,还是坚持物种选择的确定性,对板结文化进行改造,是一个问题。在制度生态学看来,固执于板结文化下的物种反思,忽略了物种的比对优势,难以形成制度生态改善,因此缺乏合理性。此种物种怀疑主义思潮,代表了制度生物学分析中常见的低级失误,反映出研究者对于物种比对的基础性工作的不屑。此种物种怀疑论者,并不着力与制度物种生长中的指标把握和比对,因此必然深深地陷入制度物种虚无化的主观臆想,走向选择机会主义的歧途。

这也不难理解,制度物种比对工作,虽然是中立性的科学研究,但是由于制度生态环境制约,研究的投入成本更大,这是因为制度物种比较需要深入社会实际,实证研究物种的具体表现,对于法律学而言,需要法学家在社会中观察权利的实况,并要求法学家象生物学家一样,用学术显微镜等工具,去探究权利失衡的制度基因导向因素,以及文化板结对权利形成的影响。这种社会资料的客观采集活动,是法律制度比较工作的前提,也是合理研究结论出现的基础。此种通过比较方法积累知识的方式,是通往局部真理的必经之途;任何一个对过往社会和实在法特性有所了解的人,都会体会到此种研究的难度。

社会的开放和构建法治国家理念确立,制度创新研究成为需求的情形之下,制度物种怀疑论逐渐失去合理性。橘生国外皆为橘,移植本土必为枳?尤其在尚未移置之前,就暗示制度物种的必然结局,这样缺乏试验支持的断言,与巫师先验认知态度并无二致。实际上,在制度生物学看来,即使橘生国外皆为橘,移植本土果为枳,也不能断言必然是制度物种问题,亦可能表明的是特定时态下制度土壤的巨大排异特色。

在制度生物学看来,物种存活环境的状况,本身具有时态性,存活环境存在可造性:因为制度物种的生存载体,即人的意志状况具有可改变特性和制度适应性。

制度物种移植,应建立“培育性的文化适应”。虽然由于制度的载体的可造性提供了制度普适性,使其突破了自然物种的移置环境局限,但严谨的制度生物学家,并不否认“培育性的文化适应”对于制度物种成活状态的巨大影响。因为在具体的社会环境里,板结文化现象是普遍的。

在制度物种移植流程看,法治移植是“培育性的文化适应” 下的移植。

我们用f代表法治,a代表现有制度物种,ab代表在a制度影响下的文化板结。板结文化ab与现有制度a 共生于社会文化中。

制度生物学认为,板结文化ab对于现有制度a的固化,具备意义。由于a存在与f的物种比对劣势,直接将f植入现有社会文化,a、ab都会对f产生排斥。因为根据进化理论,a与f不具有共生性。板结文化ab与现有制度a具有互适性,与法治f之间没有互适性。如果将板结文化ab问题对法治f的不适应,解读为法治f的移植困境, 强调板结文化的正当意义,这就发生了对法治移植环境的认知失误。因为法治移植,将经历文化的时态变化,移植环境将是一个还原性社会文化环境。在此环境中,a被f替代;ab经过“培育性的文化适应”等诸多技术措施,不再具有实体意义和正当性和必要性,f将在 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发生环境适应性问题。

对生物化学的看法篇2

如果我们承认制度具有确定性,即制度的内构元素处于一种变化中的稳定,这就为我们认识制度的变异有限性,从而设计制度变迁提供了常识。

在制度的生态园区内,不同的制度物种,以不同的形态生存;同一基因的制度物种,在不同生存环境,也表现出不同的生长状况。我们发现,一些制度物种永远消失了;一些制度物种正在消失;一些制度物种正处于良好状态。

制度生物学家进行工作,与研究自然物种的生物学家一样,使用观察、比对等工作方法。在制度生物学家的眼中,科系和种属,即物种谱系确认,是个重要问题。在科学精神要求下,对特定物种的偏好,被对物种特性的鉴别取代;绝对优势的物种观,被比较优势的物种观取代。物种比对,在制度生物学看来,成为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从这样的观念出发,制度祛魅观察,成为识别制度物种的必然要求。这样的观察态度,在现实制度下难免受到观察制约,但是对制度生物学学科而言,不得不摆脱此种制约,从而完成良性品系的选育。

制度物种的遗传和变异,尤其是变异问题,是一个核心研究问题:变异性的程度在多大程度摆脱遗传基因的影响?此种变异的边界在哪里?其它制度物种促进的制度环境适应 性变异,是否能引发变异物种的根本性改变?从制度生物学的角度看,这样的变异研究,对优良品种的最优选育具备意义;但是对于劣势物种变异研究,仅仅会为获取制度生物学知识的旨趣,对于改变制度生态,本身没有意义。

制度物种遗传变异,存在一个相关问题,即制度结合问题。制度结合不是特定物种的内部变异,而是不同物种特征的组合。成功的嫁接,需要最低程度的品系排异,物种之间应具有共生可能。嫁接试验表明,优劣物种之间存在排异,优质品系适应与优质同类嫁接,劣质物种适应劣质物种进行嫁接组合。进化理论,充分地对此种选择趋势作出了解释。绝对君主制与酷刑法制的结合、法西斯主义政制与“法治国”结合,民主政制与法治结合,平等选举制度和现代政党制度的结合,都在充分地表现物种的同类结合趋势。

违背这种选择的自然律,进行制度物种搭配,一般而言是不可想象的,因此也无法对嫁接效果作出成活预期。

在制度生物学学科看来,劣质制度物种的嫁接,表现为与劣质品系的结合;即使出于改善劣质品系的急迫需要,进行人为的对优种的嫁接努力,也并不能无限延长劣质物种存活期。这是因为此种行为,既不能吸纳其它物种的主要优势,又导致本物种基因完整性的破坏,因此出现谱系混乱,必然引起基因传导的误读。

制度物种的选择性,优劣品系表现出的自然适应趋势,不仅在制度生物学方面的解释效力,优劣因素的同类组合特性,同样表现在经济资源组合、人际关系组合等等方面,是复杂元素世界体现出的趋势特征。 这虽然不是物种之间的绝对趋势,但是物种之间的明显趋势,是进化需求的现实化表现。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也正是对物种结合趋势的洞察。

根据进化理论,优育制度物种,必然舍弃劣质物种,否定它们在制度物种选育中的标本意义。这也反映出制度生态有别于自然生态的特征,即对制度物种存在高淘汰和淘汰彻底性。比如奴隶制度、同态复仇、肉刑等等,基本上几经灭绝。制度生物学总是发现,对于濒危的制度物种,制度生态不仅不应保护,反而应通过淘汰措施,灭失此类物种的存活条件。这是为什么?因为,制度生物学发现,制度物种更替存在一种有别与自然物种进化的主动性特征,制度内构元素中,存在着人的自由意志基因。此种基因对于制度物种自身的影响是双面的:一方面可能导致制度修复功能加强,也可能导致物种的衰灭。因此在作出自由的合理选择具有极大可能性的状况下,存优劣汰,是人有限的但亦是必要理性的体现。

自由意志基因在制度生物学视角看,是否具有积极意义?应当说,此问题存在两种对立答案。依据在于自由意志的状态。在制度生态学看来,劣质物种内构中最为强大的自由意志,也不能促进劣质物种的实质优化,对改善制度生态没有意义。失去理性比对的意志,在制度生态中,体现出消极意义。反而观之,理性的比对,会对选择合理化产生积极作用,有利于改善制度生态。

对于制度生物学而言,物种存在的环境是一个考虑因素。此种因素,比对于种的选择,仍然是次要的。因为,制度物种移植,通常仅仅表现为对环境因素影响下的基因变异,这种变异是有限的,不是绝对性的基因改变。因此强调制度土壤即文化对于物种的排异,往往夸大了环境因素的作用。这实质上表现出对制度物种存在的社会和制度内构中的人以及人的意志能力,作出了彻底否定。

制度生物学认为,物种与环境影响是相互性的。长期生长的制度物种,尤其是单一物种的长期生长,对于环境的负面影响是显著的;在未清除此种影响下的仓促移置,制度物种的确面临生存挑战。

制度生物学发现,制度物种土壤中存在文化板结化的现象。这种环境对于物种的适应性板结,与物种之间是有关联性的,但对制度生态而言又不是绝对性的。为何文化板结现象对于物种移置没有绝对性的影响?这是因为,文化载体自由意志具有可塑性。社会成员具备对新式制度物种的适应性。自由意志,尤其是与比较优势制度物种关联的自由意志强化,文化的板结化,将会逐渐消融。

制度适应性并不难证明。妻妾成群的婚姻制度陡变为一夫一妻一子制度,人民并未终日为此以泪洗面,家庭细胞亦未集体破裂;公社制度下的人民,变为单干人民,农村社区发生适应性整合;计划经济制度衰变,经济活动主体发生适应性生灭;村民民主选举,基层组织体发生对自治要求的适应。平权法治要移植,社会文化对此制度的适应性,难道顷刻就不存在了?社会生态把存在严重基因缺陷的制度物种都可栽培得栩栩如生,演绎得风车斗转,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制度物种不可精心培育?

法治移植,与通常意义上讲的法律移植,是容易混淆的概念。

法律移植,在一般意义上是指对存附在特定法律体系内的部分规范,在另外的法律体系中进行嫁接。因此,移植的往往不是独立的制度物种,而是制度物种的分枝。在制度生物学看来,此种活动虽冠以“移植”名称>文秘站:<,实为制度物种嫁接。根据制度生物学基本原理,制度嫁接是品系特征的结合;成功的嫁接,需要最低程度的品系排异,物种应具有共生可能;优劣物种之间存在嫁接排异,优质品系适应优质同类嫁接,劣质物种适应与劣质物种进行嫁接组合,因此法律移植成活率与是否符合基本原理要求紧密相关。在没有解决物种品系统一问题的情形下,不赞成广泛的法律移植,具有制度生物学原理支持;但如果在制度物种品系趋同情形下,反对法律移植,就失去了制度生物学原理的支持。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尚未研究制度生物学的人,总是将品系排斥的法律移植不能,扩大为法律移植的同系移植不能;甚至推论出本身与法律移植差异巨大的法治移植不能。

在制度生物学看来,法治是一个独立的制度物种。此制度物种,具有明确的基因组合,基因特征具有可描述性。对该物种基因特征的描述,许多 法理学家甚至社会学家、经济学家都以不同方式涉及,并且展示了该制度物种,存在一定的物种比较优势。在信息社会了解该物种十分便捷,故在此不再赘述。

法治的移植,比较法律移植,不是制度分枝的嫁接,是物种优化更替,因此不要求与原有物种具备品系适应性。

法治虽然是一个成熟性的制度物种,但在旧物种本土往往仍相对新颖。 虽然旧物种本土新的制度生态设计,对法治物种的作出了选定,解决了制度生物学关注的最大问题,即种的谱系选择呈现明朗化,但移植法治能否成功,确需研究文化适应问题。

此问题很重要,是坚持旧物种形成的板结文化正当性,要求物种选择的反思,还是坚持物种选择的确定性,对板结文化进行改造,是一个问题。在制度生态学看来,固执于板结文化下的物种反思,忽略了物种的比对优势,难以形成制度生态改善,因此缺乏合理性。此种物种怀疑主义思潮,代表了制度生物学分析中常见的低级失误,反映出研究者对于物种比对的基础性工作的不屑。此种物种怀疑论者,并不着力与制度物种生长中的指标把握和比对,因此必然深深地陷入制度物种虚无化的主观臆想,走向选择机会主义的歧途。

这也不难理解,制度物种比对工作,虽然是中立性的科学研究,但是由于制度生态环境制约,研究的投入成本更大,这是因为制度物种比较需要深入社会实际,实证研究物种的具体表现,对于法律学而言,需要法学家在社会中观察权利的实况,并要求法学家象生物学家一样,用学术显微镜等工具,去探究权利失衡的制度基因导向因素,以及文化板结对权利形成的影响。这种社会资料的客观采集活动,是法律制度比较工作的前提,也是合理研究结论出现的基础。此种通过比较方法积累知识的方式,是通往局部真理的必经之途;任何一个对过往社会和实在法特性有所了解的人,都会体会到此种研究的难度。

社会的开放和构建法治国家理念确立,制度创新研究成为需求的情形之下,制度物种怀疑论逐渐失去合理性。橘生国外皆为橘,移植本土必为枳?尤其在尚未移置之前,就暗示制度物种的必然结局,这样缺乏试验支持的断言,与巫师先验认知态度并无二致。实际上,在制度生物学看来,即使橘生国外皆为橘,移植本土果为枳,也不能断言必然是制度物种问题,亦可能表明的是特定时态下制度土壤的巨大排异特色。

在制度生物学看来,物种存活环境的状况,本身具有时态性,存活环境存在可造性:因为制度物种的生存载体,即人的意志状况具有可改变特性和制度适应性。

制度物种移植,应建立“培育性的文化适应”。虽然由于制度的载体的可造性提供了制度普适性,使其突破了自然物种的移置环境局限,但严谨的制度生物学家,并不否认“培育性的文化适应”对于制度物种成活状态的巨大影响。因为在具体的社会环境里,板结文化现象是普遍的。

在制度物种移植流程看,法治移植是“培育性的文化适应” 下的移植。

我们用f代表法治,a代表现有制度物种,ab代表在a制度影响下的文化板结。板结文化ab与现有制度a 共生于社会文化中。

制度生物学认为,板结文化ab对于现有制度a的固化,具备意义。由于a存在与f的物种比对劣势,直接将f植入现有社会文化,a、ab都会对f产生排斥。因为根据进化理论,a与f不具有共生性。板结文化ab与现有制度a具有互适性,与法治f之间没有互适性。如果将板结文化ab问题对法治f的不适应,解读为法治f的移植困境, 强调板结文化的正当意义,这就发生了对法治移植环境的认知失误。因为法治移植,将经历文化的时态变化,移植环境将是一个还原性社会文化环境。在此环境中,a被f替代;ab经过“培育性的文化适应”等诸多技术措施,不再具有实体意义和正当性和必要性,f将在 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发生环境适应性问题。

对生物化学的看法篇3

关键词:高中物理 课堂教学 方法

一、加强直观性教学、提高物理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在研究复杂的物理现象时,为了使问题简单化,经常只考虑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现象的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往往感到模型抽象,不可以想象。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方法上要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应尽量采用直观演示,多注意启发诱导,让学生多动手、多观察、多思考、多活动,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设法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介绍弹力时,我们不要给弹力下定义,主要通过实例说明什么叫弹力,并说明弹力的产生条件:物体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弹簧和弯曲竹竿的弹力学生好懂,也容易演示,演示效果也很好。但物体对一些物体表面的压力也是弹力学生就难相信,因为学生看不见不易形变的物体(如桌面)的形变,做好微小形变的演示显得很重要。教师可以自创一些实验,如:用学生喜欢的玩具激光笔,(其亮度高,不易发散)照射某一些家庭不锈钢餐具(反光性能比较好),并将其反射光点照在白墙上,让一个学生压这个餐具,就发现光亮位置的改变,引导说明,让学生确信微小形变的存在。课本教材上手压烧瓶使液柱上升的实验容易让学生认为手温高于室温,而使液体热膨胀的结果从而?不承认瓶子的形变。然而,教师却可依照此法布置学生动手做类似实验,例如,换用某些营养补品的小玻璃瓶代替烧瓶,用吸管代替玻璃管,用老虎钳夹替代手压瓶,这样便可取得同样的效果。

二、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水平

我们的教学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使学生了解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高、初中物理衔接的教学中最重要的,也是教学中比较困难的。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开始于疑问与惊奇,问题启动于思维”。改进课堂教学,每一节课都设法创造思维情境,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物理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在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按照物理学中概念和规律建立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类比、等效等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抓住主要因素和本质联系,忽略次要因素和非本质联系,抽象概括出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律,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着重培养、提高学生抽象概括、实验归纳、理论分析等思维能力水平。

例如,我们在讲述一个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物理模型--质点时,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一种科学抽象的方法。我们抓住问题中物体的主要特征,简化对物体的研究,把物体看成一个点。这是实际物体的一种理想化模型,是实际物体的一种近似。我们研究问题的方法是先做一些简化,从简单的基本的问题入手。为了活跃学生思想,我们在指出运动学是研究物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后,可举一些实例让学生思考、议论:投掷手榴弹怎样测量投掷距离;把教室的椅子从第六排移到第一排怎样测量距离;汽车从学校行驶到体育场怎样测量汽车走的距离等。在学生议论过程中,引导学生想到我们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常常不考虑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把物体简化成一个没有大小、形状的点。我们要明确指出,这就是研究问题的一种科学抽象的方法。虽然质点只是把物体看成一个点,但我们一开始就应该提出质点概念的准确内容是: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一个点,质点具有物体的全部质量。对于会什么样的物体才可以看成质点问题,有的学生会产生误解。对于已经具有初中物理知识的他们会认为:小物体(如小球、电子)一定能看成质点,大物体(如地球、太阳)就不能看成质点。我们要说明,关键在于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如果在我们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是不起作用的或是次要的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成一个质点。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高中简单的方法就把初中觉得十分复杂的问题解决了,心里肯定有喜悦和惊奇的感觉,对这种教学方法、思维过程的印象也会十分深刻。学生有了这种能力,就能主动地去获取多方面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眼界。

三、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具体的物理问题,有时必须掌握一些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例如:解决力学问题时常用“隔离法”;对于不涉及系统内力,系统内各部分运动状态相同的物理问题时,用“整体法”简便,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常常是上课听得懂、课本看得明,但一解题就错,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物理认识理解不深,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决问题的能力较弱。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

对生物化学的看法篇4

关键词:数学教学;启蒙教育;对立统一

教育家赫尔巴德曾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没有教学,就失去了手段和目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除了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外,还应结合数学学科特点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和分析事物的习惯。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作粗浅的探讨。

一、在活动中体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有决定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我们的数学课本中有许多知识本身就是人们通过实践得出的必然结论,对这些知识的教学我们何不让学生自己再去实践一次,用科学的方法自己去得到这一真理呢?所以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这一内容时我先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推测一下圆锥体的体积是它等底等高圆柱体体积的几分之几?学生通过用眼睛看和画剖面图 等方法得出结论是大约占 ,同学们的假设对吗?这时我告诉大家,估算只是一种假设,不能作为最终的结论,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接下来我让学生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用不同的方法做实验检验这一结论。学生的方法可真多:(1)根据上升(或下降)水的体积求出比值。(2)根据同质物体的比重得到体积比。(3)测高度,根据高的比得出结论。(4)按书上的办法做的。通过实验,学生得出一个统一结论:一个圆锥体的体积是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 。就这样学生在活动中不但懂得了科学的结论不是用感官看出来或想出来的,而是通过实践得出来的,而且培养了他们探索世界的兴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潜移默化地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二、在解题中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小学数学的题目千变万化,有些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表面上看是一回事,但从数学的内容来说实质是另一回事,因此在做题时要仔细分析条件中隐含的意思,抓住问题的实质,改换一下它的面貌得到自己想要的条件,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在教低年级的“蜗牛爬竿”的题目时我这样帮助学生理解:蜗牛每天白天爬上墙5米,夜里掉下4米,实际就是它每天能向上爬1米。根据学生的实际,通过选择此点作为德育渗透点,使学生从中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透过现象看本质去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三、在学习时用联系和发展的看问题(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展示数学的系统美)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只有真正掌握了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看出事物的内涵和发展方向。因此,我们应以科学的“联系观”作为小学数学教材研究与课堂德育渗透的重要内容,以建立“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的观点”作为德育的渗透目标。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从纵的方向:数、形、计算、空间观念等几条脉络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从横的方向:整数、小数、分数……也有紧密的内在联系。运用这一思想在给六年级学生复习数的概念时我首先给学生介绍数的发展过程及其内部的联系: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讲清它们产生的原因,随着人类的发展产生了计数的需要从而常产生了自然数,随后又有了新的计数矛盾――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怎么办?这就产生了“0”,产生了整数,接着在测量和计算的过程中出现了不足1的情况……就这样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矛盾不断产生,随之与计数相联系的概念也越来越多,这一切构成了一个整体的数的概念。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学生在脑中对数形成了一个的系统概念便于理解和记忆,而且能让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为今后学习负数、无理数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四、对立统一的观点

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内容,对立是指矛盾的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统一则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互关联,对立统一的关系在小学数学中也不例外地存在着。如在教正比例和反比例乘法和除法运算的关系时,既要让学生认识二者之间的对立性,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同时我们也要让学生看到乘除法各部分统一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积……让学生养成全面看问题的习惯,养成用辩证的观点观察和分析事物的习惯,认识到学好数学的社会价值,逐步体会和理解唯物辩证法。

但数学课不同于思想品德课,教学时我们只能结合教学过程,通过“渗透点”适时进行德育。根据教材内容,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事物是互相联系、变化的,初步学习用联系、变化的观点去思考问题,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熏陶。

参考文献:

对生物化学的看法篇5

关键词:物理教学;思维图象法;可视化;启发

作者简介:张萱(1982-),男,硕士研究生,中学一级,研究方向物理教育教学及竞赛辅导.

如今很多学生对高中物理望而生畏,主要原因是学好物理需要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而抽象思维能力是随着人的年龄增长逐步形成的.如果我们教师一味要求学生提高抽象思维能力,的确可以培养一些物理方面的优秀人才,同时也会让另一些学生感到望尘莫及.既然不能让所有学生都具有较好的抽象思维力,教师不如对物理课堂教学进行改善.

美国数学教父萨尔曼・可汗给了我们启示,可汗以电脑为平台,凭记忆制作出大部分数学辅导视频,他的教学形象生动,由浅入深,学生可以轻松地看可汗老师如何讲,如何写,如何做,进而能够理解其如何想,从而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截至目前,已有5600万人次观看他的“教学录像”.美国有2万多所学校,数学课老师不再讲课,让学生观看萨尔曼的视频,老师只负责答疑.受萨尔曼・可汗启发,我们也可以通过细致地讲解使物理规律变得形象,通过规范的板书让物理思维过程可视化,努力让物理教学从模糊到清晰,从复杂到简单.这样就既能完成物理教学任务,长期以往也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力争做到思维过程可视化,我们称为“思维图象法”,就要求物理教师在讲解物理问题时做到讲解,引导,板书,说明同步进行.让学生实实在在地看到教师是如何按部就班地解决问题.学生在可视化的指导下做到从模仿到领悟,从尝试到熟练.本文以高中物理教科版《动能定理应用》这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开展思维图象法教学.

1 案例

本节内容是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2》第四章第四内容,动能定理是本章的重点之一,也是整个力学的重点之一,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动能定理解题的思路和一般步骤和认识利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优越性.围绕这个重点,本节课在复习了动能定理的相关知识后,展开了三道例题的分析.

例1 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钢珠从高出地面h处由静止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落到地面进入沙坑s停止,求:

(1)钢珠在沙坑中克服阻力做功Wf;

(2)钢珠在沙坑中所受平均阻力.

师:本题研究对象?物体做什么运动?物体各阶段受到哪些作用力?

(教师边说边把这些要问的问题写在黑板上或用PPT展示,要可视化)

生1:研究对象是钢珠;钢珠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后进入沙坑做减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阶段只受重力,进入沙坑后受重力和阻力.

(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要画出受力分析或用PPT展示,实现可视化.虽然很多教者为节约时间,反对教师过多地浪费板书的时间,但是不这样做,无法做到可视化.夸美纽斯一直提倡直观性原则,而“看”是所有感观中最直观的.)

师:本题如果采用动能定理,应该选取哪两个状态?

生2:选择高度为h的初始时刻为初态1,静止到沙坑里为末态2.

师:这一过程中哪些力做功,做什么功?

学生3板演:以钢球为研究对象,从开始下落到停在沙坑过程中,重力做正功WG,沙坑的阻力做负功Wf.由动能定理有

WG+Wf=E2―E1

Wf =―WG=―mg(h+s).

所以,钢珠在沙坑中克服阻力做功mg(h+s).

(很多教师会在阻力做功求解后,告诉学生克服阻力做功要去掉负号.但通过实践,教师边说边写,学生印象更深刻,效果更好)

设平均阻力为f由W=Fs,得

Wf=mg(h+s)=fs

f=mg(h+s)/s.

教师总结:分析研究对象做怎样的运动,分析运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明确各力做功情况,即是否做功,是正功还是负功.找出研究过程中物体的初、末状态的动能(或动能的变化量).

总结思路:(学生归纳总结,教师在黑板板书,必须让所有学生做好记录)

(1)选择研究对象,选择运动过程.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运动分析和做功分析.

(3)选择恰当的运动过程,并确定始末状态的动能E1和E2.

(4)列出动能定理表达式W合= E2- E1,并求解.

师:本题能否用牛顿第二定律解答,如果能,应怎样选取过程?每个过程首先求什么?

生4:可以,必须分两段,每段都必须受力分析得到加速度.

师:请大家抓紧时间利用牛顿定律求解.

生5板演.

学生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动能定理能够求解多个不同状态的过程,更为简便.

例2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倾角为θ,高为h的斜面上端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B点时的速度为v;然后又在水平面上滑行s的位移后停止在C点.(假设从斜面到水平面速度大小不变)如图2所示.设物体在斜面上和在水平面上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求全过程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师:请按刚才总结的思路进行分析.

生6:研究对象为质量为m的物体;研究过程为全过程.物体运动分斜面匀加速下滑和平面匀减速滑行.

师:请学生自己画出各阶段受力情况.

(在学生画图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展示正确规范的受力情况.以便学生自己完成后核对,加深印象,并“看”教师的规范解法.这个过程部分教师有两个误区:一是简单口头描述一遍后让学生订正;二是拿有问题的学生进行投影纠正.无论哪种都不及用自己结果与标准答案对比来得直接有效.尤其是学生还没有达到熟练的程度)

师:请学生分析各个过程各个力做功情况.(如图3)

生7:物体从A―B匀加速下滑,重力做正功,摩擦力做负功,弹力不做功.

物体从B―C匀减速运动,摩擦力做负功,重力、弹力不做功.

整个过程,重力做正功,摩擦力做负功,弹力不做功.

师: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列式.

生8:根据动能定理有 mgh+Wf=0-0

则 Wf=-mgh

所以克服摩擦力做功为mgh.

(即使之前有所强调,但最后一句话教师必须认真地书写在黑板上.好的习惯要重复多次,缺少严格写在黑板上,学生往往印象不深刻)

此题也有学生会采用分段处理,甚至用牛顿第二定律.可以让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动能定理的优缺点.

教师总结:用牛顿第二定律解答,过程要求细致,较复杂;用动能定理解答,由于不涉及到中间细致过程,解题简单,当物理过程越复杂,其优越性越突出.

(同样要写在黑板上或用PPT展示,这么长的话,只说不写,只教师展示,学生不记录,可能效果为0.这是第二次对比动能定理方法和牛顿第二定律方法,而且这次总结得更全面.)

例3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倾角为θ,高为h的斜面上端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B点时的速度为v(AB段为圆弧的四分之一);然后又在水平面上滑行s的位移后停止在C点.(假设从斜面到水平面速度大小不变)如图4所示.设物体在斜面上和在水平面上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求:

(1)物体在AB轨道上克服摩擦力做功Wf;

(2)全过程克服摩擦力做功Wf.

师:请按刚才总结的思路进行分析.

生9:研究对象为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运动分曲线加速下滑和平面匀减速滑行,受力情况如图5所示.

师:请学生分析各个过程各个力做功情况.

生10:物体从A―B沿曲线加速下滑,重力做正功,摩擦力做负功,弹力不做功.

物体从B―C匀减速运动,摩擦力做负功,重力、弹力不做功.

整个过程,重力做正功,摩擦力做负功,弹力不做功.

师:请学生板演整个过程.

生11板演:

研究对象:质量为m的物体.

研究过程:(1)物体在AB轨道上运动

物体受力:重力mg、弹力N1、阻力f1;其中重力做正功,弹力总是垂直轨道不做功,摩擦力做负功.

根据动能定理有 mgh+Wf =12mv2-0

Wf=12mv2-mgh

所以,物体在AB轨道上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W=mgh-12mv2.

(2)全过程客服摩擦力做功Wf总

物体受力:重力mg、弹力N1、阻力f1;其中重力做正功,弹力总是垂直轨道不做功,摩擦力做负功.

根据动能定理 mgh+Wf总=0-0

Wf总=-mgh

全过程克服摩擦力做功mgh.

教师总结:牛顿定律不易解决变力做功问题,很多情况牛顿定律无法解决.动能定理不考虑中间过程,所以能适用范围更广,而且过程简单.因此解决力学问题应首选动能定理.

(在表达同时也要自己板书,让学生自己把这句记下来.这是本课第三次分析动能定理方法的优越性,相信教师一遍遍书写定能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该方法的优点)

2 结束语

采用思维图象法能够减轻学生抽象思维的压力,让学生看到教师的“思维过程”,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2.1 思维图象法紧扣夸美纽斯的直观性原则

常言道:“耳闻不如一见”.传统物理教学看似在引导学生思考,实则学生以听居多[1].学生听讲过程中,难免会丢失或误解教师所讲的内容,造成学习效果不佳.思维图象法的出发点就是要让学生“看”教师过程,看懂之后自己写,再“看”自己的思路,对比自己与教师的不足[2],从而达到知识技能的强化.

2.2 了解学生实际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首先要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物理教师备课时常常感叹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跟不上自己的教学节奏.既然我们教师知道W生的思维能力不统一,那就应该思考所有学生都具备的能力是什么.“看”是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够做到的,所以我们教师就更应该抓住这一点.让学生在“看”中了解,在“看”中学习,在“看”中领悟.

2.3 思维图象法迎合了目前流行的“问题引领”教学模式

很多学者如卢梭、福禄贝尔、斯宾塞等都强调问题引导有利于学生学习与研究[3].思维图象法不仅仅是教师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从上面的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出,每一个大问题都有很多小问题,在一个接一个小问题被解决后,大问题也就解决了[4].在问题引领下,教师边讲边展示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才会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

当然思维图象法也对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教师必须在紧张的教学时间中耐心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教师还必须熟练掌握多媒体操作,才能实现这一过程,仅用一支粉笔几乎无法实现思维图象法的教学.教师更不能因为是自己展示,就带有随意性,必须要把自己的架子放下,把自己看成是学生,该作答时就作答,该用尺时就用尺,该打草稿时就打草稿,一步一步地演示给学生看.在思维图象法引导下的课堂教学,教师书写的规范程度直接决定的学生的学习效果.相信经过以后不断努力和完善,思维图象法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学好物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素养.

参考文献:

[1]张诚志. 物理实验教学中应注重直观性[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5.12.

[2]殷英. 一种简便直观分析测试信息的方法――S-P线图形信息分析[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4.14.

对生物化学的看法篇6

[关键词] 行为主义;阳性强化法;犯错癖

【中图分类号】 G6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0-091-1

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曾说过:“给我一打健康的孩子,我可以把他们训练成医生、律师,也可以成为乞丐或盗贼。”行为主义学派常指导人们做各种训练,如系统脱敏法、满灌疗法、放松训练法、阳性强化法等,从而改变不良行为,达到预定目标的目的。这里我们谈论的阳性强化法的理论基础就是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及动物的行为是后天习得的,是行为结果被强化的结果。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可以对其行为进行阳性刺激,即奖励,通过奖励强化该行为,从而促进该行为的产生和出现的频率,行为得以产生或改变。这是阳性强化法的基本原理。

学生犯错是一种正常现象,而学生犯错往往会“上瘾”,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矫正或正确的引导,孩子很可能会养成习惯,真正患上“犯错癖”,这也是每一位教师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这里说的阳性强化法正是一种可以帮助学生矫正不当行为,实现目标行为的技术方法。阳性强化法是建立、训练某种良好行为的治疗技术或矫正方法,也称为“正强化法”或“积极强化法”。通过及时奖励目标行为,忽视或淡化异常行为,促进目标行为的产生。

下面结合阳性强化法技术讲述一个”学生厌学“的案例。

首先明确目标行为。在运用此项技术之前,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清楚问题形成的原因。学生厌学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分两种: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主要是学校教育方式、家庭教育环境、社会学习氛围、传媒不良导向等,而主观原因主要是学生自己的心理原因,例如:动机缺失、兴趣转移、情感饥渴、学习压力繁重等等。了解厌学原因之后,确认该学生需干预的异常行为“厌学”的目标行为。目标行为应当是可客观测量分析并能够反复进行强化的。爱看书是可观察、可评估的目标行为,因此,可以将爱看书作为本次阳性强化的目标行为。

接下来,监控目标行为。详细观察和记录看书行为发生的频率、强度、持续时间及制约因素,从而确定的基础水平。特别要注意看书的直接后果对不良行为所产生的强化作用。如,学生什么时间看书,看多长时间,哪些因素影响了看书等。

然后,设计干预方案,明确阳性强化物。与学生一起设计干预方案,以取得学生的积极配合。这时不但应确认需要预的行为,还应确认采用何种干预形式和方法,并确定使用何种强化物,达到确实有效的强化和干预目的。阳性强化物的标准是现实可行、可以达到的,对该生有足够吸引力的,是其需要的、喜欢的、追求的、愿意接受的,这样才能具有较强的强化作用,并且需要同时使用内、外强化物。例如外强化:可以与学生商定,当看书这一目标行为出现并达到一定时长时,给予某种良性奖励,比如可以允许他们观看一部英文电影。当然也需要精神上的鼓励,比如,及时给予恰当的鼓励和表扬,通过简单测验证明他们的能力等,就是的内强化。两者恰如其分地配合使用,将有助于干预方案的顺利完成以及目标行为的养成。

接着,实施强化。将行为与阳性强化物紧密结合,当学生出现目标行为立即给予强化,不能拖延时间。一旦看书行为按期望的频率多次发生,就应当逐渐消除具体的强化物,而继续采用社会性强化物或间歇性强化的方法,以防止出现对强化物脱敏的现象。例如,当学生出现看书这一行为时,应该对其进行阳性强化,给予奖励,实现看书的目标行为与阳性强化物的结合,逐渐养成爱看书的习惯。然而,在强化的过程中,应结合内强化物或社会性、间歇性强化的办法,可以借助同学力量、领导力量、家长朋友力量等,给予其鼓励和赞扬,让学生认同目标行为的正确性,从而逐渐养成习惯,保证强化的持久性。

最后,追踪评估。随着阳性强化行为的进展,应让学生本人掌握和使用该方法,并能够进行方法迁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更需要让学生会学、学会,并且指导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学生通过阳性强化法摆脱了厌学的学习态度,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因帮助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方法,举一反三,运用到其他需要改变的不当行为上去,建立良好习惯,获得心理成长。这也是阳性强化法实施的重要一环,需要教师智慧并耐心地引导和指导,由于不同学生的悟性和能力有别,教师切不可操之过急。

此外,阳性强化法的实施要求除了奖励目标行为,还应该忽视错误行为,对错误行为采取的不是我们惯用的惩罚法,而是采取忽视的态度,淡化学生的错误行为。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老师较容易忽视他们的错误行为,而对于那些成绩差的、经常犯错的孩子,老师不太容易宽容,继而开始惩罚,久而久之,好的行为没有被老师看见,差的行为却屡屡被老师强化。孩子都希望被老师关心和关注,没有关爱和鼓励,哪怕指责和惩罚,在他们潜意识中,也是关心的一种方式。因而,“犯错癖”在这些孩子身上愈演愈烈。如果老师能冷静看待他们的错误行为,甚至忽视错误行为,而多采用阳性强化法,通过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鼓励或奖励他们的正确行为,相信老师眼中的“坏学生”数量会大大减少。

总之,在帮助学生矫正不当行为习惯时,可以运用阳性强化法,教师可以恰当地制定目标行为、监控机制、设计干预方案,对学生实施强化,并且追踪评估,忽视不良行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达到健康发展的目的。

对生物化学的看法篇7

[关键词]地理位置 路径 节点

初中电学中有关电学的计算,类型有很多,但初中阶段的电学最基础的则是学会辨别串并联电路。所有电学问题的解决则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串联电路的识别很简单关键是并联电路的连接就比较复杂,有些电路图或实物图根本看不出它的连接方式,所以我们有必要采取一些简便易懂的方法画出此实物图或电路图的等效电路图。本文笔者介绍一种“地理位置来路径法”可以大大简化实物图与电路图的转化,也解决了初中学生在中学阶段一直困惑的问题一一看不懂电路图和实物图。因为串联电路的实物图和电路图之间的转化相对简单所以在此不作介绍。下面就有关并联电路中实物与电路图的转化作一介绍。

1 根据实物图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例题1:根据图1所示的实物连接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将整个实物图看做是地理位置图。

1.1 在图1中标出实物图中一个接线柱上两根导线交叉的点,可以视为地理位置的两个地方分别为“甲地”和“乙地”,在实物图中标为“甲”和“乙”。

1.2 将电路图看作“地理位置路径图”,将“甲”和“乙”两点看作两地理位置,将导线看做是从“甲地”到“乙地”的路径,从实物图中可以看出从甲地到乙地有三条路径可以到达。这三路径分别为“甲电源S乙”、“甲L1乙”、“甲L2乙”。

1.3 将三条路径用相应的三条平行线画出,并依次标明路径上的各个元件的元件符号,如图2所示。

1.4 将三条平行线的所有的左和所有的右端分别用两条平行的竖线连接起来,如图3所示。这样电路图就画成了。

利用这种方法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确定电源的正负极时,看电源的正负极相邻的元件即可;三条平行的线路问的相对位置虽然可以互相调换,这对并联电路的实质没有影响,但最好将三条路径中有电源的那条路径的平行线画在最上端或最下端以便于直观识别电路连接方式。用这种方法画电路图可以有效地防止哪个仪表测哪个用电器辨别上的失误,而且画出的电路图简洁、美观、明了。

2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例2:根据图4所示的电路图将图5中的实物用笔线代替导线连接起来。

2.1 从图4我们可以知道此电路图为并联电路,找出电路图中的节点(三根导线的交点)我们可以将这两点视为两个地理位置“甲地”和“乙地”并在图中标出“甲”和“乙”两点。如图6

2.2 从图4中可以看出,从“甲”地到“乙”地可以看出有三条路径。然后我们将这三条路径就像串糖葫芦一样串成三串。每一串所经 过的地点要一一对应相应的元件。注意事项: 起点是“甲地”,终点是“乙地”如右图7所示。

2.3 将三“串”路径中的三个“甲”合并为一点,并将三个“乙”合并为一点如图8所示。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要求在连接实物图中不能将交 点集合在接线柱以外所以要求同学们在合并这一点时,只要合并在接线柱上即可。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中所总结出来的一点学习电路图和实物图相互转化的小技巧。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将复杂的电路图或实物图简单化,利于学生准确分析电路。当然在总结这种技巧时,可能或多或少有些不妥之处,希望各界同仁给出指点。

参考文献

对生物化学的看法篇8

关键词:化学;解题方法;知识要点

每年的11月份,学业水平测试便进入复习阶段。如何把握复习内容和方法,使学生获得A级水平,笔者认为,应着重在“三轮”上下功夫。

第一轮:对照考试说明,梳理知识要点

每年的考试说明,一般在年底(即12月份)才能分发到复习教师手中,而进入总复习一般又常在11月份。为了针对性地组织有效复习,此时可先参照去年的考试说明,对必修课本先行梳理。一轮复习一般安排在11月份至第一学期结束。

对必修1内容,主要从分类的角度去总结相关内容,其中包括:化学反应分类(包含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化学物质分类(包含Na、Al、Fe、Si、Cl、N、S的单质与化合物及分散系等);化学实验分类(包含物质的检验与鉴别、物质的制取装置、物质的验证装置);化学计算分类(包含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化学方程式等方面的计算)。对必修2内容,主要从结构决定性质的角度去总结,其中包括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化学键的类型;物质的结构与能量变化、电子的转移与原电池、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单质的结构及活泼性与金属与非金属冶炼方法的选择。当复习选修内容时,新的考试说明一般已到学校。此时,则要求结合当年的考试说明及近三年的考试知识点,针对性地强化选修内容中的必考知识点,而不能像必修内容那样面面俱到。一是分值不高,二是时间有限,三是考题知识点明显。

第二轮:对照历年试卷,把握解题方法

第二轮复习一般安排在第二学期开始的前三周,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考试题型,归纳出解题方法。如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技巧为三看:即一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是否正确或拆分是否正确;二看方程式两边电荷是否守恒;三看方程式两边原子个数是否守恒;再如离子共存题分析技巧,先看共存条件,如,无色、强酸性、强碱性,后逐项分析。

一般来说,学业水平测试的题型具有连续性,复习迎考不在于猜题押宝,而在于把握解题的方法与技巧。有部分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如,考查选修1(化学与生活)内容的第24(A)题、考查物质用途的选择题等。此类试题在复习时,教师必须将相关的知识总结出来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

第三轮:对照学生弱点,加强针对训练

第三轮复习一般为考前2~3周,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找出薄弱环节,并对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训练。此时训练试题主要来自于一、二轮中的常见错误题型。为了让学生准确认清易错点,教师还应将相关知识归类列出,逐点使学生弄清。

有关22.4 L方面的试题是学业水平测试的热点题型,此时要

让学生明确,当题中出现22.4 L时,其一要注意温度、压强(即是否为标准状况);其二要注意物质的状态,对标准状况下,22.4 L非气体(如水、苯、SiO2、SO3等),其物质的量不是1 mol。又如,化学能与热能,既要让学生知道常见的吸热反应:CO2+C 2CO(化合反应);

CaCO3 CaO+O2(分解反应);C+H2O(g) CO+H2(置换反应);2NH4Cl+Ba(OH)2・8H2O=BaCl2+2NH3+10H2O(复分解反应),也要知道任何化学反应均有能量变化。对于有机化合物,则要知道:(1)有机反应类型(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2)乙醇的性质(与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3)CH2=CH2能使酸性KMnO4溶液及Br2水褪色,苯不能;(4)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均为混合物。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