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光伏产业盈利方式8篇

时间:2024-01-04 15:11:23

光伏产业盈利方式

光伏产业盈利方式篇1

在《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下称《通知》)下发后,由于缺乏配套的管理办法与实施细则,参与申报的省份与企业均感觉到有些无所适从。

然而,一些嗅觉灵敏的大企业已经嗅到了中国光伏市场启动的信号,并已经在逆势中开始布局分布式光伏项目。

逆势谋动

分布式光伏政策实施细则尚在讨论之际,英利、晶澳等企业已经开始抢跑分布式光伏项目。

“在资金链尚还允许的情况下,进军国内分布式光伏市场,不仅是基于市场战略的考量,也是出于盈利的目的。” 英利集团资金部资金管理总监王君告诉《财经国家周刊》。

英利集团首席战略官王亦逾介绍,目前国际市场光伏组件的售价接近5元/瓦,而英利的实际生产成本却徘徊在5.4元/瓦的水平,长期以来,成本很难降下来。仅凭电池组件销售,依然难以摆脱严重的亏损局面。

目前,英利的总负债率已经接近80%,逾期应收账款达到1.9亿元。尽管由于2010年对于公司可转债提早偿还和2012年15亿元中期票据的发行,使得英利的资金链得以保全,但是,任凭组件盈利情况的下降,而不寻找新的盈利点,无异于坐吃山空。

10月30日,英利承办了第二届光伏系统设计交流会。华北电力设计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等全国近30家知名设计院代表,近百余人参会。

会议期间,董事长苗连生详细介绍了其高效太阳能组件产品、光伏电站开发流程、光伏系统设计和工程案例,尤其推介了其全国首例量产的单晶硅高效太阳能电池。

这显然已经成为英利抢占分布式光伏市场的一柄利器。苗连生似乎也有意通过英利这一新的技术标杆,影响未来分布式光伏的产业标准。

就在英利布局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同时,其他光伏巨头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分布式光伏项目的投资竞赛。

11月15日,晶澳太阳能参与了广东顺德市乐从钢铁世界60兆瓦屋顶电站项目,并于同月,将其高效直角单晶组件正式投入量产。新品组件的最高转换效率可达16.82%,主流功率档位为270瓦。

晶澳太阳能首席执行官方鹏表示,更高转化率的产品,将带来更多的发电量和利润空间,同时,也符合政府鼓励产业技术、产品升级的意愿。在政府分布式光伏的政策扶持下,2020年,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将大大超过21吉瓦的政府规划,完全可能超过100吉瓦。

而作为另一家光伏产业后起之秀的天合光能,在四川、新疆设立分支机构主攻光伏电站开发的基础上,目前也转向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开发。

10月18日,天合光能与江苏盐城市政府达成太阳能综合应用合作备忘录,在未来几年,利用盐城市荒弃滩涂资源,寻求开发建设总装机百兆瓦的分布式光伏太阳能电站。

11月14日,天合光能则宣布获得UL(全球产品安全检测和认证权威机构)的CTDP(非目击实验室)证书,意图证明其在产品安全和质量控制领域的产品和研发能力。

政策考量

分布式光伏扶持政策的细则尚未出台,企业的算盘已经打得噼啪响。

英利集团销售总公司副总经理商金华告诉《财经国家周刊》,按照目前传言的补贴方案,补贴额度0.4—0.6元/千瓦时、补贴年限20年的标准,如果最终补贴额度定在0.4元/千瓦时,企业肯定难于接受。如果定在0.6元/千瓦时,那么,其在河北衡水、涞源地区已经谈好的分布式光伏合作项目,立即就可以签订合同。如果补贴价格能比传言中的0.6元/千瓦时有所降低,将更有利于英利的市场扩张。

然而,这只是英利的一厢情愿。

“我们正在考虑缩短补贴年限,同时提高补贴额度的方案。”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时璟丽告诉《财经国家周刊》,目前正处在推广分布式光伏的初期,不宜将门槛设得太高,尤其目前企业对于分布式光伏所依托的用户、屋顶业主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一个光伏电站补贴20年,那么屋顶10年就拆迁了怎么办?即使目前政策细则对此做出了规定,到时发生纠纷依然会很难处理。提高光伏企业对可预期收入的稳定性、增加光伏企业的参与积极性,是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对于专家的政策分析,商金华似乎有些失望。

“专家们也许还不了解企业目前的情况,对于未来物业的纠纷有些多虑了。”

商金华告诉《财经国家周刊》,目前,对于能够安置光伏发电系统的屋顶和工业园区空地实属稀缺资源。但凡有这样资源的企业都会优先选择投入“金太阳”工程的建设,以谋求资金的快速回拢。

“至少,英利不会傻到把分布式光伏电站建在屋顶上。”商金华介绍,英利目前选择的都是距离工业园区较近的阳坡荒山,基本不会发生拆迁和业主变动的情况。

王亦逾对《财经国家周刊》表示,实施分布式光伏政策是为了推进光伏产业升级,加速光伏平价应用步伐,而不是为了对更多的光伏企业施以救助。

“希望在‘金太阳’示范工程中就曾出现过良莠不齐、一哄而上的混乱局面,不要在分布式光伏身上继续发生。而对于按发电量进行补贴的分布式光伏模式而言,通过控制补贴价格,缩小利润空间,延长补贴时限,将是最好的优胜劣汰方法。”

补贴模式

按照盈利模式分,中国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可以分为“金太阳”示范工程和新近出台的“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两种。

与“金太阳”示范工程不同,尽管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政策的细则尚在研讨之中,但是,在鼓励自发自用的基础上,将实施余电上网的光伏发电模式已经确定,规模相对“金太阳”也有所放宽,从要求各省份20兆瓦的局限,拓展到300-400兆瓦。资金补贴方式也摒弃了建设前补贴的弊端,采取按发电量进行补贴的建设后补贴模式。

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政策更偏于实用化,有助于长期、大规模的国内光伏发电应用市场的形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对于正处在危急时刻的光伏企业来说,‘金太阳’所带来的及时现金回款以及‘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所带来的广阔市场前景和稳定的收入预期,这都是企业急切追求的。”

英利首席战略官王亦逾告诉《财经国家周刊》,仅以4月份英利中标海口狮子岭开发区5 兆瓦“金太阳”项目为例,仅此光伏组件一项就将获得近3000万元的现金收入。如果按照2012年“金太阳”的3 吉瓦的建设规模,只要将英利的市场份额提升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约2亿元的收入保障。

而随着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启动,则将给整个中国光伏市场带来近10吉瓦的市场空间,如果能够占有其中1/10的市场份额,未来年发电量也将达到近15亿千瓦时。按照10%的利润率、20年的使用期计算,约有30亿元的长期利润预期。

光伏产业盈利方式篇2

在光伏业,38岁的李仙德显然是个后来者,他于2006年创立了晶科能源。最初,李仙德并没有将目标限定在光伏业。“我们从上游硅片制造,往中游电池片、组件,再到系统、电站建设和电站开发这样一路走来,很多人以为晶科会顺其自然地走到最下游了。其实,最初成立时取名为晶科能源而不是晶科组件、晶科太阳能,是想未来成为能源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成为能源公司,而不仅仅是制造企业。”

“好时候才刚刚开始。”晶科能源创始人、董事长李仙德对《董事会》记者表示,“创新是公司能够早于同行盼来曙光的主要原因,而最赚钱的创新就是商业模式创新。”

模式创新才是关键

晶科能源的重心是硅片、光伏组件,作为一家制造公司,其没有逃脱巨大的行业调整带来的阵痛。

2011年第三季度,晶科能源出现了亏损。那一年情况还不算太糟糕,公司仍是11家纽交所中仅有的两家盈利光伏企业之一,当年营收96亿元、净利润下降69%至2.7亿元。相比之下,尚德电力、英利分别亏损8亿元、32亿元。

但市场恶化的冲击实在强大,公司2012年大亏15亿元,2013年一季度续亏1.2亿元。直至2013年第二季度,情况才发生逆转,季度盈利4900万元;这之后,公司第三季度营收19.6亿元、盈利1亿元,并持续季度盈利至今。

行业阵痛逼迫晶科能源加速转型,从传统的太阳能产品制造商加快向一站式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一如拓展光伏电站项目。以2013年第三季度为例,电站项目的收入约3990万元,相比第二季度大增717.8%,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分别超过60%和30%,而晶科能源2013年三季度的整体毛利率是22.3%。2013年12月,公司在新疆的总计80MW的4个光伏电站项目并网发电,其开发并持有的电站规模达到213MW。李仙德预计,今年年底累计建设及持有的项目总量将超过500MW。

开拓欧洲以外的市场也是转型战略的重要一环。2012年欧洲“双反”开始时,晶科能源就定下了力拓国内市场的计划。李仙德跟公司管理层强调,不要心存侥幸。他的想法是:“侥幸帮不了我们,只能让团队思路分散。如果你把天塌下来后的后路都想好了,还有什么可怕的?”此后,晶科能源在国内跟三峡集团等大型能源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2012年,国内组件出货量占到公司总出货量的45%。欧洲市场持续萎缩,晶科能源已将重心转移到了中国、日本、美国、南非和印度等极具潜力的太阳能市场。

此间,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气候变迁等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中国、日本、美国等大力发展光伏,光伏行业的战略方向逐渐清晰。而系统和安装成本的下降,也使得行业成本逼近传统火力发电的成本。

“我们在建立初期,就已经把成为一站式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作为发展目标。行业环境的变化只是加快了往目标的切换。可以说是转型,也可以说我们是对既定路线的坚持。”在李仙德看来,从传统的太阳能产品制造商到一站式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将改变光伏产业的游戏规则。

“以前,制造就是制造,独立品牌也好,外协代工也好,都是制造范畴;EPC就是EPC,电站开发就是电站开发,电站运营就是运营。但现在,我们涉足电站投资开发,不是只为了消纳库存。”他举例说,台湾的统一企业原来只是做食品,后来涉入通路,有了Seven Eleven、全家这样的超商零售店,掌握终端,所以在其零售店里,不一定只卖统一的食品。晶科一样,作为电站投资企业,“我们会用更专业的评审角度和财务分析结果来取舍项目方案和设备供应商。这是完全独立的、专业的操作模式,无论是需要的人才、技术、管理思维完全都不一样了。”

他对《董事会》记者感言,“产品创新固然重要,但未来商业模式创新才是一般企业跨向世界级企业的一大关键。商业模式的创新将比技术的创新更为重要和更有价值。很多商业典范的案例已经说明了,最赚钱的创新就是商业模式创新。” 他的目标是今后以电站为主、组件并进。不过他承认,目前晶科能源商业模式的创新还远未成熟,也远未体现其应有价值。

“好时候才刚刚开始”

曾几何时,天量资金包括大量国企涌入光伏业,中国各地到处是光伏园区,一些企业年营收突破百亿元。在李仙德看来,光伏行业过去疯狂的荣景可能不会再现,未来的平稳的增长则是可以预见的,其实这才代表行业真正进入成熟且可持续的通道,所以说好时候才刚刚开始。

自2013年三季度以来,几家一线品牌的组件厂商纷纷重返盈利并提出产能扩充,引发一些投行分析师给出了2014年产能仍过剩、供大于求的预测。其实,目前行业扩产主要方式为外协、租赁厂房和兼并收购,整体行业并没有新增产能,但行业需求重新回到增长轨道。

按照李仙德的保守预计,2014年全球装机量在40GW左右,其中中国2014年太阳能装机目标将继续提高两成,达到12GW。即使需求情况旺盛,但相信在经历了上一轮的惨烈教训后,很多企业对新一轮的扩张会比较谨慎,甚至不做考虑,所以供应端出现再次疯狂失控情况机会不大。“2014年行业会迎来供求平衡,这才是行业震荡后进入了稳定期的表现。”

对于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李仙德认为,未来中国太阳能发展一定得看分布式。晶科能源2013年10月宣布,将在未来三年内投资10亿元在江苏省镇江市开发总计120MW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预计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中国,分布式仍在摸索阶段,这有很多现实的原因,比如屋顶所有权等,我们实施起来比其他国家更困难,这不光是政策力度大就可以完全解决的。如果一家一家去谈,效率低而且不经济可行,和开发区合作,把整片屋顶都规划起来,才是可操作的思路。”他说,有信心做更大的投入。

以出货量计,晶科能源目前居于中国第四。但产能第一并非李仙德的追求,他在意的是在业内盈利水平最好。

《董事会》:作为大股东、董事长,你如何定位自己在公司中的作用?

李仙德:我负责战略发展与客户管理。我经常跟别人说,很少有企业的董事长像我这么苦的,但这也或许正符合晶科的文化:责任、务实、透明、扁平。公司发展方向和客户满意是我认为最要关心、最要掌握的事情。公司方向对了,不会出大问题;客户满意并愿意跟随你,而且越跟越多,公司就会持续健康往前走。这两项,一个是GPS,一个是汽车引擎。

《董事会》:转型中会不断冒出挑战,你怎么去克服它,保持好的心态?

李仙德:就是思维的转变,对于人才要求的转变,以及需要重建商业的公平机制、互信机制。2013年第二季度以来连续盈利,这是大家看到的结果,但是其中的辛苦,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的,只有一起走过那段时期的晶科人才能体会和刻骨铭心,因为真的很难,很不容易。

对于未来我们只能在艰辛中保持乐观。即使在行业最艰难时候,我也从来没有失去对未来的希望,没有失去敢为天下先、成为引领行业力量的勇气。

光伏产业盈利方式篇3

4月23日,*ST海润(600401.SH)公告称, 2015年度实现营业收入60.89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608.09元,成功摘帽,退市风险解除了。5月4日,公司的股票简称将从“*ST海润”变更为“海润光伏”,交易日涨跌幅限制从5%变为10%。当天,股票涨停,直到收盘还有84.67万手买单封死在涨停板的价位上。第二天开盘竞价,上涨5.33%,成交30.09万手,成交价格3.16元,从3月1日最低价2.10元涨到3.16元,海润光伏已经上涨了50.48%,同期上证指数累计涨幅只有11.93%。一家巨债缠身、亏损累累并且前景并不乐观的公司的涨幅远远超过大盘。以总股本47.25亿股计算,海润光伏的总市值一度高达149.31亿元,动态市盈率为298.5倍。

虽然成功扭亏,但海润光伏盈利能力一直未见改善,唯有再提募资。而从2014年的定增实施情况来看,募投项目效应迅速变脸。

盈利依靠非常手段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海润光伏2015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依然亏损9594万元,但与2014年亏损94760万元相比,已经天壤之别。

公司的主营业务2015年看上去明显好转,2012年至2014年,营业利润分别为-53429万元、-34706万元、-100701万元,2015年为2373万元,四年来首次盈利。2015年毛利率达到18.80%,创下借壳以来的新高,2011年至2014年分别为12.08%、9.01%、14.56%、12.24%。太阳能电池组件是海润光伏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该产品的毛利率从2014年的10.61%飙升至2015年的15.70%,上升了5.09个百分点。同行业的亿晶光电(600537.SH)、东方日升(300118.SZ),该类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20.73%、18.18%,同比分别上升了0.98个百分点、2.81个百分点。另外,亿晶光电2015年上半年、下半年的毛利率分别为19.70%、21.08%,东方日升2015年分别为18.12%、18.20%,而海润光伏201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10.47%,下半年飙升至18.30%。从行业情况来看,产品销售价格没有大的变化,而原材料等产品成本也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上、下半年的毛利率应该波动不大。海润光伏下半年太阳能电池组件售价从1MW338.86万元降至332.33万元,但太阳能电池组件1MW的成本从303.39万元下降至271.52万元。得益于成本大幅下降,海润光伏下半年的毛利率急剧飙升,从而实现营业利润的盈利,避免连续三年亏损而暂停上市。

2015年海润光伏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分别增加113056万元、67266万元,亿晶光电分别增加166960万元、5646万元,东方日升分别增加230725万元、57273万元,可见海润光伏营业收入增加最少,但应收账款增加最多。其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持续上升,2015年末为53.46%,而亿晶光电、东方日升出现下降,分别为19.42%、44.95%。

除毛利率迅速提高外,前子公司也予以回报。2013年8月,海润光伏转让子公司酒泉海润光伏发电有限公司(下称“酒泉海润”)95%的股权。2015年12月末,酒泉海润突然成为海润光伏第一大欠款客户,欠款金额为68087.32万元,占比应收账款余额的19.48%,那么,酒泉海润很有可能是2015年的第一大客户,究竟贡献了多少收入,海润光伏并没有披露。2015年上半年,第一大客户、第五大客户贡献的收入分别为16880.39万元、6931.42万元,前五名均没有酒泉海润,那么酒泉海润主要是在下半年发力。

存货莫名锐减

海润光伏2014年末存货余额68920万元,2015年末暴减至36423万元,下降47.15%,其在2015年年报解释道,主要是出货增加、减少本期存货储备所致。2014年末库存商品余额为42791万元,2015年末暴减至3870万元,减少了90.96%。海润光伏2014年营业成本为435161万元,库存商品余额占营业成本的9.84%,亿晶光电、东方日升的比例分别为9.11%、7.45%。2015年营业成本494422万元,库存商品余额占营业成本的0.78%,亿晶光电、东方日升的比例分别为5.22%、7.50%。按365天计算,海润光伏2015年每天营业成本为1355万元,库存商品只够三天周转;2015年第四季度营业成本203734万元,按92天计算,每天营业成本为2215万元,库存商品维持不了两天。

在行业销售继续增长的情况下,海润光伏这样的备货很显然远远不够,之所以库存商品减少到如此不合理的地步,恐怕是盈利压力所致,2015年盈利是第一位的。

募资项目转眼变脸

海润光伏自2011年借壳开始,就不断描绘美好的前景。

借壳时公告称,通过本次交易,本公司将被打造成为一家在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领域具有较完整产业链和领先优势的龙头企业,并致力于成为具有行业竞争优势的蓝筹上市公司。

但此后,上市公司不但没有走出困境,反而坠入巨亏深渊,且百亿债务缠身,需要不断融资来维持。利益多赢的局面并没有出现,赢的只有海润光伏的原股东。

借壳时,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及原海润光伏全体20名股东承诺: 2011年、2012年、2013年分别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不低于49855.12万元、50965.79万元、52858.38万元。2011年,海润光伏净利润为40166万元,未达到承诺值,承诺方履行了承诺。到了2012年,承诺方需要补偿金额为50758万元,为此,业绩惨淡的海润光伏抛出每10股派现7.4元的分红方案,派现金额高达7.67亿元,其中有5.75亿元回到了原20名股东手中。承诺方由此履行了承诺。第三年业绩补偿金额高达73118万元。为此,承诺方修改补偿方案,将阳光集团的现金补偿义务变更为由原海润光伏20名股东以股票的方式进行补偿。除了第一年业绩补偿真实到位,另外两年业绩补偿由上市公司“掏腰包”。

随后,2014年9月,上市公司实施定增,募集资金380210万元,主要投向是,罗马尼亚光伏电站项目198182.80万元,晶硅电池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22528.30万元,年产2016吨多晶硅锭、8000万片多晶硅片扩建项目61096.80万元,偿还贷款9亿元。

罗马尼亚光伏电站项目是最主要的看点。2014年3月公告称,公司计划通过开发海外光伏电站项目,进一步拓展公司在太阳能光伏领域的产业链,并在产业链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从而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而罗马尼亚也出台了与可再生能源相关的补贴政策,且罗马尼亚在发展太阳能利用方面也有着先天的优势。

然而,资金到位当年,罗马尼亚光伏电站项目立马变脸。原因在于,近年来,德国、英国与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相继削减或者计划削减可再生能源补贴,罗马尼亚能源监管机构ANRE要求政府削减绿色电力证书份额。同时,欧盟对中国进行光伏双反调查与制裁,使得光伏电站设备成本下降有限,从而导致在罗马尼亚地区新建光伏发电项目预期收益有所下降,因此该募投项目变更为具有快速创造收益的国内光伏电站项目。

2016年1月,海润光伏再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0亿元的融资公告,用于收购源源水务100%股权,以及并网光伏电站建设项目。公告的理由是,光伏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公司在光伏行业具有优势。这些理由在海润光伏借壳时同样出现过,只不过,公司2013年至2015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为-23398万元、-98106万元、-9594万元,三年累计亏损131098万元。而亿晶光电、东方日升均连续三年盈利,累计盈利38762万元、47230万元。

资产加法大膨胀

借壳后,公司资产急剧膨胀,但主要是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及存在重大回收风险的应收账款。2015年末总资产1592697万元,应收账款325545万元、固定资产600343万元、在建工程239250万元,合计1165138万元,占资产总额的73.16%。2015年末负债总额1099292万元,流动负债766111万元,资产负债率69.02%。亿晶光电2015年末资产总额672541万元,负债总额397450万元,资产负债率59.10%。东方日升2015年末资产总额848644万元,负债总额534648万元,资产负债率63%。

臃肿的资产及巨额债务已经成为海润光伏沉重的负担,在固定资产折旧、坏账准备及利息支出三座大山的压力下,除了靠变卖资产、获得政府补助外,还有对业绩进行调控,否则很难实现盈利。

海润光伏自建太阳能电站数量急剧增加,通过自建太阳能电站,除了获得不菲的政府补助外,还可以消化部分自产产品。自建太阳能电站盈利周期很长,且占据大量资金,以海润光伏自身的实力大规模进行太阳能电站建设非常冒进。2015年年报显示,海润光伏已出售电站项目的总成交金额128931.93万元,当期出售电站对公司当期经营业绩产生的影响33917.82万元。由此看来,自建太阳能电站还是不错的投资,但数据的真实性有待后续财报的披露和观察。

而且,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电价处负责人侯守礼近日在公开场合介绍,中国将完善光伏发电补贴标准,建立补贴逐步下调机制。考虑价格政策衔接、项目建设时期不同等实际因素,初步考虑制定差异化光伏发电补贴标准,并伴随产业技术进步逐步下调光伏发电补贴水平,直至取消补贴。对靠补贴吃饭的光伏企业来说,这无疑是致命的。

海润光伏的固定资产中太阳能电站原值2015年末为298654.35万元,在建工程239249.93万元中主要是太阳能电站建设,很有可能面临很大的减值风险,并且高企的应收账款同样面临很大的回收风险。公司的当务之急是提升自身的技术优势,盘活现有资产,降低债务,而不是盲目地建设太阳能电站,然后画饼融资。

募投项目进展蹊跷

此前,罗马尼亚光伏电站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从198182.80万元降至73788.12万元;晶硅电池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降至零;年产2016吨多晶硅锭、 8000万片多晶硅片扩建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降至24779.53万元。要么取消,要么投资金额大幅减少。既然募投项目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就应该取消募资行为,但对于海润光伏来说,急需资金。

募资资金到位后,2014年9月,海润光伏进行了资金置换。大概半年时间,募集资金已经顺利全部用完,可以说是神速。在数十个主要在建工程中,云南红河州建水县150MW地面式光伏电站项目是为数不多的没有披露预算数的,不知道是忘了披露,还是该项目没有预算。建水麻栗树50MW电站项目工程、建水下海尾50MW电站项目工程及建水大风丫50MW电站项目工程2015年合计投入62375.15万元,与募集资金报告宣称已经投入117945.10万元存在很大差异。而工程进度分别为1.84%、79.88%、93.51%,远远未达预期。而在此前的变更公告中,云南红河州建水县150MW地面式光伏电站项目计划于2015年7月开工建设,2015年年底建设完成,启动并联网调程序。

全资孙公司建水县奥特斯维光伏发电有限公司(下称“建水奥特斯维”)负责建水县150MW地面式光伏电站项目,2015年建水奥特斯维还欠上市公司(母公司)158845.50万元(其他应收款),即使在建工程支出已经全部支付,但至少还剩余96470.35万元,这笔巨款去哪里了呢?

其他应收款收回风险大

财报中母公司财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显示,2013年末母公司其他应收款余额99980.64万元,募集资金到位后,2014年末飙升至235683.11万元,2015年末再次飙升至439112.99万元,主要是合并范围内关联方的欠款暴增所致,占比分别为96.08%、97.91%、97.19%,合并范围内关联方不计提坏账准备,但收回风险非常大。

2015年年报显示,2015年末全资子公司武威奥特斯维光伏发电有限公司(下称“武威奥特斯维”)欠款66162.88万元,账龄半年以内;但2014年年报显示,该公司2014年末欠款65074.88万元,账龄3年以内;该公司2012年末、2013年末分别欠款30500万元、40825万元。武威奥特斯维主要从事太阳能电站项目投资、开发、销售及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注册资本100万元,2015年末总资产 61523.40万元,2014年、2015年分别亏损4884.84万元、1505.76万元。武威奥特斯维建设太阳能电站的资金主要从上市公司借,除非出售电站,否则没有能力还款。很显然,武威奥特斯维欠款账龄已经很长了,2015年增加的欠款不多,主要是以前年度欠款。将多年欠款账龄改为半年以内,看起来的确好看很多。

全资子公司江阴鑫辉太阳能有限公司2014年末、2015年6月末、2015年12月末分别欠款19737.16万元、39146.73万元、58541.77万元,2015年年报显示,账龄同样是半年内。

全资子公司合肥海润光伏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末、2015年末分别欠款20305.64万元、29351.14万元,账龄同样是半年以内。

光伏产业盈利方式篇4

投资要点:

1、我国行业内公司已初具规模。

2、地方政府成行业发展重要推动力。

2013年以来全球3D打印产业增长34.9%,最近3年复合增长率32.3%,增长明显加速。驱动行业加速增长主要因素包括:1、消费级应用开启,低售价的个人3D打印机快速普及;2、媒体和社会关注度大幅上升,政策支持力度加大;3、核心基础专利到期,新进入的企业大量增加。

现阶段,国内上市公司涉足3D打印的方式,主要是利用资金优势,结合主业进行产业链延伸,通过合作、合资方式吸收外部技术,相关业务对上市公司近期业绩影响有限。但是,目前行业内已涌现一批初具规模的公司,最大的3D打印企业北京太尔时代产值近1亿元,其他集中于1000~3000万的水平。北航王华明教授团队则取得国内工业级3D打印领域的标杆成就――实现了全球最大整体结构件制造,且零件性能超过或等同于锻件。这一成果代表着全球范围内的最先进水平,超过美国。

同时,地方政府推动意愿积极,成为近年国内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有助于提升社会关注度,提升普及率,并从土地、资金、政策等方面支持行业成长。

建议关注:金运激光、光韵达。

光伏:新政点燃分布式投资热情

投资要点:

1、全额上网同享标杆电价,分布式盈利预期大幅提升。

2、创新融资租赁服务,光伏发电有望步入千家万户。

近日,能源局了《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发电模式、项目备案、融资租赁等细则作出调整。整体而言,《通知》的颁布对今后我国分布式光伏的发展构成重大利好。

《通知》明确了“利用建筑屋顶及附属场地建设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项目备案时可选择‘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或‘全额上网’中的一种模式”。这一模式的完善,一方面大幅提高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上网容量,由余额扩满至全额;另一方面成倍增厚了发电业者享受的度电补贴,大幅提升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盈利预期。

另外,能源局鼓励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为光伏发电提供一体化融资租赁服务,鼓励各类基金、保险、信托等与产业资本结合。随着分布式光伏盈利能力及并网接入性的提高,合同能源管理、光伏租赁等各种创新模式的引入,将引爆分布式投资的热情。

随着新政,国内分布式光伏将迅速开工建设,今年国内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预计将达4GW左右,明年可能达到6~8GW。

推荐阳光电源、国电南瑞,建议关注易事特。

航运:政策利好加速行业改革

投资要点:

1、匹配经济转型大格局,海运业上升为国家战略。

2、国有港航企业整合、改革提速。

9月3日国务院刊发《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本《意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家层面第一个关于海运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也是第一次对海运发展工作的全面系统部署,标志着海运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意见》同时提出要大力发展航运服务业,而创新航运金融、保险,降低融资成本这些创新点大概率将率先在自贸区范围试点,拉动自贸区航运金融业的发展,这将惠及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以及港口等诸多潜在参与者。

另外,相对于规模较小且分散在各地方的航运企业而言,航运央企、港口企业资源较为丰富,整合改革的可行性和效果会更为明显,前期上港集团和太仓、芜湖港的合作,中外运长航和招商轮船在VLCC船队上的联营就是案例,这种“整合合作”模式未来很有可能被其它公司效仿。其次,传统行业拥抱互联网来探索新的盈利模式也会不断出现;除此之外,船公司联动于海内外货主的模式也是尝试的方向,譬如国内散货公司同大的矿山、贸易商开展合作,通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来稳定运费水平。

推荐宁波海运,中海发展。

旅游:行业重点公司业绩增长可观

投资要点:

1、上半年重点公司扣非业绩增长20%。

2、景区低基数背景下的恢复性增长显著。

2014年上半年旅游板块扣非业绩增长9%,业绩增速止跌回升。上半年,虽有党群教育等因素影响,旅游行业在低基数下收入增长14.8%,同比增加4.1%。旅游板块营收增长11%,业绩止跌回升,同比增长5%(扣非后增9%),较去年同期明显改善。

上半年,重点公司收入增14%,业绩增17%(扣非后增20%)。其中,张家界、峨眉山A恢复增长显著(业绩分别增87%、83%),黄山旅游、中青旅业绩增长在50-60%,表现优异。景区股业绩的恢复增长以及中青旅业绩大增是重点公司业绩增长主要推动力量。

光伏产业盈利方式篇5

在调查安彩高科的过程中,记者发现,公司2009年用大幅计提减值准备“洗大澡”的方式,确保2010、2011年两年略微盈利。借助这一财务处理,躲过了退市风险。但公司近几年从事的光伏玻璃产业,由于受产能过剩及行业竞争激烈影响,产品价格大幅下滑,在去年实现900万元微利的情况下,很快便亏回原形。公司战略布局混乱,激进转型,在市场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近期不得不调整定增融资规模,并且缩减部分募投项目。

巧妙规避退市

安彩高科曾经是我国CRT玻壳的最大生产商,拥有近20年生产电子玻璃产品的实践经验和技术积累。虽然一度是A股市场CRT的霸主,但是技术变革之快,加之原来的控股股东安玻公司及实际控制人河南安彩集团自身经营不善,面临破产,安彩高科的经营也陷入了困境。

作为河南本土少数的上市公司,2007年,河南省委安排河南投资集团收购了安玻公司所持有的安彩高科的股份,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大股东河南投资集团在接手后,凭借资金实力,着手处理公司的债务,为新项目不断注入大量资金,可见河南省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和决心可想有多大。公司也大张旗鼓的宣布要大力转型,在战略规划蓝图上给投资者展示出一片大好景象。

为了让安彩高科在光伏玻璃产业发展争取更多的时间,避免因转型亏损而导致退市,2009年公司通过大幅计提减值准备的方式“洗大澡”。这种利用现行会计准则,上市公司将资产减值准备中的坏账准备转回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做法,容易操控后两年的利润。

安彩高科2009年亏损达到10.67亿元,被评为2009年的第九大亏损王。公司对巨亏的解释为,受全球金融危机及平板电视大幅降价影响,公司CRT玻壳销售下滑较快以及部分CRT玻壳生产线、存货、应收账款计提大额资产减值。

从表明上看,安彩高科确实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之害出现大幅亏损。但是仔细翻看公司的财报,记者发现,公司在2009年大幅计提资产减值准备5.56亿元。这实际上是利用了财务中的盈余管理办法在为2010年和2011年作盈利准备。数据显示,安彩高科2010年实现净利润3260万,其中坏账准备转回960万;2011年净利润969万元,坏账准备转回1.53亿元。从财务上看,公司在2009年做这样的“洗大澡”处理,为后面的微利报表埋下了伏笔,巧妙得规避了风险。

对于2009年公司一次性大幅亏损,当时也有分析师认为,公司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剥离原主业,留出净壳,为今后主业脱胎换骨式的巨变打下来良好的基础。不过站在现在的时点来看,这种猜测的说服性大大降低。

激进转型进“火坑”

安彩高科把2011年作为公司的转型之年。公司未来发展主业为太阳能光伏产业。2009年9月,安彩高科的光伏玻璃一期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2010年,TCO玻璃项目奠基;2011年2月,宣布投资建设超白光伏玻璃二七工程项目。

但是如今面对光伏行业的窘境,新股东和决策层的对产品决策和转型方向的调整仍然缺乏战略性的布局。

在前几年光伏行业砸钱热中,安彩高科一头扎进。一窝蜂而上的结果就是行业迅速进入到产能极其过剩的阶段。2010年四季度以来,欧债危机导致光伏组件价格跌幅过半,光伏玻璃作为组件辅料,形势更为严峻,整个行业产能急剧扩张,价格在去年下半年更是出现了自由落体式走势,光伏玻璃原片全行业亏损,超白光伏玻璃也处于亏损的临界点。

然而公司方面在2011年至今依然坚持上新项目。资料显示,2011年,公司重点建设了两大项目。其中,项目之二的光伏玻璃二期项目于2011年9月池炉点火,项目建设仅仅用了6个月。公司方面自豪地宣称,该项工程创造了同等投资规模工期最短的记录。公司预计,光伏玻璃合计产能达到每年2400万平方米。并声称,转型已经初见成效。

对于安彩高科的转型,有投资者分析,公司属于从一个坑跳到另一“火坑”。对于行业的走势,市场人士认为,光伏玻璃全行业目前的库存足以支撑未来几年的发展了,而且现在还有其他公司不断有新项目上马,竞争非常激烈。另外,现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不乐观,德国光伏补贴削减方案已经获得通过,意大利也传出即将出台光伏补贴削减计划的消息。全球光伏市场需求寄希望于新兴市场的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供需失衡格局短期难以打破,价格还会有下调空间。

对于安彩高科来讲,目前已经是处于“骑虎难下”的局面。公司2011年年报显示,在建工程期末数达到10亿元,相比2010年激增22倍多。

债务压力缠身 大股东无奈包揽定增

自大股东变更以来,大股东积极协助公司解除债务压力。但是截至2011年底,公司的长期借款高达10亿,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亿元,相比2010年激增1113%。主要是全资子公司河南安彩太阳能玻璃公司新增银行借款。

抛开短期借款不算,按照去年底10亿的长期借款算,按照目前银行五年期以上贷款利7.05%计算,安彩高科一年光还利息就要达到7000万了。在产品销售存在问题的情况下,未来的偿债压力亦不容小觑。

面对快速需要上马的项目以及银行的巨大融资压力,安彩高科在去年抛出了15亿元的再融资计划。然而,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公司就宣布大幅降低发行价,并将方案改成了大股东独揽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案。原来的定增方案夭折,募投项目前景堪忧是主因。在建项目既然已经上马,大股东也只能无奈包揽定增。

光伏产业盈利方式篇6

2013年年初,欧盟光伏“双反”气势汹汹,誓要扼住中国光伏产业的咽喉。正当全体光伏人都濒临绝望的时候,政策的春风一夜之间吹遍大江南北。熬过寒冬的企业亏损幅度开始收窄,甚至扭亏为盈,行业景气反转确立。2014年,伴随着全球光伏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国内去产能化的继续,市场将进一步被拉动,光伏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大爆发。即将出台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细则,将持续推动终端系统集成以及光伏电站建设景气。

政策持续给力 市场成长空间清晰

数据显示,由于行业景气反转,2013年太阳能板块指数从年初的1755.62点上涨至年末的2064.37,涨幅17.6%。但诸多券商和投资机构对2014年该板块的表现依然十分看好,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市场对各项细则出台后催生的爆发行情寄予厚望。

过去两年多,随着去产能化整合的推进,低效率高耗能的企业或被合并,或者倒闭,有效产能减少,产能集中度提高。经过行业洗牌,当前行业毛利水平已经趋于合理化,以此前扎堆的组件环节为例,当前的毛利在10%左右,与其他制造业基本持平。

中国2013年新增光伏装机量达10GW,同比增长122%,居全球首位。此前,国家能源局将2014年装机规模暂定为12GW,其中分布式电站8GW,地面电站4GW。但最近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能源局将2014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提高至14GW,较此前的12GW提高17%。据悉,继减轻建站成本、提高发电补贴后,相关的金融扶持政策也有望出炉。

与此同时,海外新兴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光伏市场研究机构NPD Solarbuzz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美国等待安装的太阳能光伏项目储备增长了7%,现已超过43GW,2014年美国将成为继中国和日本之后全球第三大太阳能光伏市场。多家权威机构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光伏市场规模将在42GW-45GW,同比增长超过20%,新兴市场需求强劲。

当前,我国光伏对外出口呈现多元化态势。来自赛迪智库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光伏组件对欧出口份额由近65%下降至30%,对美国、印度和南非的出口额分别占10%、5.2%和4.5%,日本更是成为我国光伏最大出口额,2013年达22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22%,跃居首位。国内规模确定,海外新兴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国内光伏企业将持续受益。

复苏春风劲吹 关注多晶硅和电站

去年8月30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1638号),明确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度电补贴被定为0.42元/千瓦时,地面电站根据所在区域不同,电价分为0.9、0、95和1.0元/千瓦时三档。但光伏电站的利润依然较高,2013年诸多布局下游电站的效果显著,甚至借此实现盈利,2014年仍将受到众多光伏制造商的追捧。

根据海通证券分析师测算,按照9.0元/W投资成本、1300小时等效利用小时数(Ⅱ类资源区)、0.95元/度的电价、80%贷款、6.55%贷款利率来看,电站项目内部收益率为11.96%,经济性仍较为明显。

全球需求强劲增长,以及国内电站的爆发,也迅速传导到了最上游的多晶硅。根据PVinsight的统计,自去年12月以来,全球多晶硅价格持续上涨。

但多晶硅的资本投资大,进入壁垒极高,在现有价格下,不会有企业投资进入多晶硅行业。此前上马的不少项目,由于规模和技术无法达标,不具有成本优势,将逐步退出市场。去年,全球多晶硅产能不超过30万吨,对应需求约为40-50GW。2014年,行业景气的持续回升将继续拉动多晶硅价格上涨。2014年特变电工(600089)多晶硅产能将达到1.5万吨,规模优势推动边际投资下降,同时公司地处新疆,电价低廉的优势十分明显,将持续受益于多晶硅价格上涨和光伏行业景气度上升。

申银万国则指出,尽管多晶硅价格上涨带动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价格的上涨,但由于光伏制造环节壁垒已经突破,并且某些环节产能过剩的问题依然存在,难以维持较高利润,周期性的属性更强,而电站环节在可预见的未来都将保持快速增长,且已经具备一定的护城河,成长属性逐渐显现,必然是2014年光伏产业链中景气度最高的环节。高效单晶硅制造企业隆基股份(601012)和中环股份(002129)将长期走强。在下游积淀较为深厚的航天机电(600151)也有望在调整后展开反弹。

光伏产业盈利方式篇7

掌趣科技(300315)主营游戏开发、发行与运营,目前主要包括移动终端游戏,互联网页面游戏及其周边产品的产品开发等。

7月17日,公司公告称,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因有关事项存在不确定性,公司股票自2013年7月17日开市起停牌。业内人士表示,公司可能会再度收购“手游”公司。而该方案距离7月3日公告收购动网先锋获证监会正式批复不到半个月,今年2月5日,掌趣科技公告,拟以现金+定向增发的方式购买动网先锋的100%股权。动网先锋主要经营网页游戏,2012年实现净利润5708万元,净资产为5240万元。这次收购的总对价为8.1亿元人民币,对应动网先锋的交易市盈率为14.19倍。掌趣科技7月3日公告称,上述交易已获得证监会正式批复,预计并购将进入最后交割阶段。

“手游”是今年以来市场热门概念。二级市场上,掌趣科技走势强劲,涨幅接近300%。公司预计2013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467.82万元-5106.0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60%。而掌趣科技2012年5月11日登陆创业板时总市值仅26.19亿元,市值现在翻了五六倍,市盈率已超过200多倍。鉴于股价涨幅已达,投资者还是观望为主。

天龙光电:二季度业绩有望扭亏

天龙光电(300029)是目前国内太阳能电池硅材料生产、加工设备领域中产品种类最齐全的企业,主要产品包括单晶硅生长炉、单晶硅切断机和单晶硅切方滚磨机等光伏设备,覆盖了人工晶体生长和加工的多个工序范围。

2012年,光伏行业普遍受需求萎缩及产能过剩的影响,光伏企业间摩擦加大,导致光伏产品持续跌价,销售锐减,公司受到巨大冲击。由于行业低迷,天龙光电2012年出现5.76亿元的巨额亏损,使得公司成为当年创业板的“亏损王”。今年一季度,公司亏损额为1629万元,形势有所好转。7月12日,公司业绩预告,上半年亏损500-1000万元。这一数据意味着公司二季度大约实现了600-1100万元的净利润,成功扭亏。

二级市场上,受到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最终出炉的影响,光伏概念股在近期迎来了爆发式飙涨,分析人士指出政策的力挺给光伏概念股带来了生机。同时,光伏企业的中报有望持续改善。因此“光伏行业或将反转”,而作为多晶硅概念股天龙光电近期同样出现暴涨,考虑到该股从最高点累计跌幅较大,短期仍存在反弹空间。

上海钢联:疑似获私募一哥青睐

上海钢联(300226)无疑是本周最牛股,该股连涨7天累计涨幅高达73.64%。上海钢联作为从事钢铁及相关行业信息服务为的互联网平台综合运营商,互联网金融概念的热炒是其股价飙升的主要原因。

据7月17日龙虎榜数据显示,5个营业部游资共卖出8702万元,占日成交总额的30.43%,其中中国银河宁波大庆南路证券营业部净卖出6098.52万元。同时,接盘方皆为游资,买入第五位的是市场传闻私募大佬徐翔所在席位国泰君安交易单元,买入金额659.09万元,而五矿证券深圳金田路、光大证券深圳金田路、中信建投济南泺源大街、上海证券深圳南山大道分别买入1674.79万元、1263.12万元、1008.82万元、766.25万元,显然游资也正是看到“有利可图”,集体炒作电商概念股。

然而从基本面来看,公司的业绩并不出彩,公司上半年预计净利润同比下降30%-50%。对此分析人士认为互联网金融概念在目前不能对公司业绩形成实质性支撑,而该股在经历了5个涨停板之后,该股也累积了较大的获利回吐压力,不宜再盲目追涨,毕竟风险性在逐步加大,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介入需要保持谨慎。

天药股份:FDA认证已获通过

光伏产业盈利方式篇8

关键词:资产剥离;动因;光伏产业;业绩

一、引言

资产剥离是上市公司经营运作的主要形式之一,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根据2010年2月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企业并购年鉴2009》数据统计,2003至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共发生资产剥离重组事项4693起,涉及的交易金额共计2710.5亿元。可以看出资产剥离已成为很多公司进行战略选择时着重考虑的因素之一。但是,资产剥离是否真能达到提升企业业绩,增加股东财富的效果,学界对此所持的观点不一。本文试图通过单一案例的研究,分析其资产剥离的动因和资产剥离前后绩效的对比,观测资产剥离对上市公司绩效的提升是否有推动作用。

二,案例概况

1.基本情况介绍

北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11月上市,主要经营三大业务板块:防务、光电材料与器件、光伏太阳能。

北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剥离掉的光伏产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都受到国内相关人员的高度关注。2011年11月,75家国内的光伏企业在美国被立案调查。2012年10月,美国商务部作出终裁,认定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同年10月,欧盟提交针对中国输欧光伏产业反补贴调查请求。因此,2011年、2012年这段时间我国的光伏产业发展受到了重挫。与此相关的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一些不良影响,光电企业就是其中的企业之一。

2.案例介绍

受国内光伏行业的不良影响,光电企业的光伏业务最近三年都发生了较大的亏损,光伏业务最近7年的收入、成本及毛利率数据见表1。

表1 光电股份光伏业务毛利率数据表 (单位:亿元)

通过表1可以看出,在2007年到2010年,光伏业务对光电企业而言都是盈利业务。从2011年到2013年,连续3年亏损。在连年亏损的情况下,通过阅读光电股份在2012年12月27日、2013年3月15日和2013年4月1日的公告,我们了解到光电股份将其所持有的天达公司87.92%的股权转让给北方光电集团有限公司,并于2013年4月18日,完成了天达公司股权转让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根据公告显示,光电企业光伏业务的账面价值为5,562.92万元,并以8709.51万元的价格卖给北方光电集团有限公司。

三、资产剥离经济动因分析

1.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分析

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用于公司所处的产业环境进行分析,这个模型将一个产业的发展阶段分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当一个产业发展到衰退期的时候,该产业中的企业经营战略目标将首先是防御,获取最后的现金流,并采用资产剥离的财务战略。光伏产业近些年来整体上并不景气,而且从2011年到2013年光电企业的光伏业务连续三年亏损,所以若用产品生命周期模型解读光电企业剥离资产的动因,可以看出光伏业务已处在可产品生命周期的衰退期。这就可以解释光电企业进行资产剥离的动因。

2.波士顿矩阵分析

波士顿矩阵用于分析与规划企业的产品组合,将企业的产品分为明星业务、现金牛业务、问题业务和瘦狗业务。根据波士顿矩阵的原理,一家企业的某些业务如果被划分为问题业务或者瘦狗业务,企业可以采取放弃的战略,也就是资产剥离的战略。对于光伏业务,连年亏损,若用波士顿矩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光伏业务已处在了波士顿矩阵中的问题业务或者瘦狗业务,而企业剥离出光伏业务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3.突出主业

部分企业采用资产剥离的战略是出于突出主业的考虑。当一家企业采用多元化经营(尤其是离心多元化经营)的方式进行发展时,它自身的资源将会被分散到多个领域,不利于主业的专业化发展。企业适当对部分产业进行资产剥离,有助于企业将资源集中到优势产业上,可以突出其主业。通过查看资料,光电股份(600184)自上市以来,主要有三大业务板块:防务、光电材料与器件、光伏太阳能,而光伏业务最近三年连年巨额亏损,其将光伏业务剥离出去后,可以将主要资源投放于其他两个业务上,进而提升企业的业绩,所以光电企业资产剥离的动因可以用突出主业进行解释。

4.信号传递理论分析

企业剥离其自身的一部分资产,相当于是通过自身的行为给广大的利益相关者传递某种信号。企业的广大利益相关者大多长期关注着企业,也对于企业所处的整个市场的发展走向通常有一个大体上的了解。此时,企业对那部分广大利益相关者认为没有发展前景的业务进行资产剥离,有助于传递出一个企业将有良好发展势头的信号。通过行业分析可以看出,光伏产业近些年来在国内的发展形势不好,市场对光伏产业持有比较保守的态度,光电企业在此时将光伏业务剥离出企业,可以在某些程度上是给市场传递一个较好的讯号。

5.战略收缩

战略重组、外部经济环境变化、企业失去竞争优势等原因,一家企业很可能采用总体战略中的收缩战略。收缩战略中的一种方式就是放弃战略,其中的一种途径就是卖断,是指母公司将其中的业务单位卖给另外一家公司,从而断绝一切关系,实现产权的彻底转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卖断这一做法和资产剥离是类似的。光电股份将其所持有的天达公司87.92%的股权转让给北方光电集团有限公司其实就是战略收缩的一种方式。

四、资产剥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国内外许多的学者对资产剥离行为给企业价值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大多得出的结论是正确运用资产剥离这一战略能够给企业带来良好的作用。严复海,吴晓静(2010)以2006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资产剥离行为确实能够为企业带来短期价值效应。相反,也有研究发现资产剥离的短期绩效并不显著,市场效应不明显(金道政、王宏,2005;)。那么对于光电股份剥离光伏业务,真的可以提升企业价值,进而为股东创造财富吗?本文将通过分析资产剥离后的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来分析资产剥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1.市场绩效

事件研究法是研究在当前市场上某一个事件发生时,股价是否产生波动以及是否会产生“超额收益率”(abnormal returns),的一种研究方法。本文通过事件研究法来考察光电股份资产剥离后的市场反应。本文以资产剥离首次公告日2012年12月27日为事件基准日(t=0),采用市场指数调整模型(以市场指数收益率为正常收益率)计算超额收益率(ARit)

ARit=Rit-ARmt

式中:Rit为光电股份在t交易日的实际收益率;ARmt为t交易日的市场收益率。根据Kothari&Warner(2006)研究显示,事件喘口气选的过小或者过大都会影响到研究的结果。为此,本文选择[-5,5],[-10,10],[-20,20],[-30,30]四个时间窗,观察事件的累计超额收益率(CAR)。股价在[t1,t2]期间的累积超额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

根据计算所得,公司的股价在事件日[-5,5],[-10,10],[-20,20],[-30,30]四个时间窗口的对上证综指的CAR分别为-6.50%、-9.24%、-17.61%、-23.59%,CAR全部为负,表明光电股份资产剥离并没有较好的正效应,没有给中小股东提供较好的短期交易机会,市场对剥离交易的反应并不是积极的,总而言之,从市场绩效来看,光电企业的资产剥离业务没有达到提升企业绩效的效果。

2.财务绩效

不理想的经营业绩是光电股份资产剥离的主要动因。那么剥离掉光伏业务真的提高财务绩效,改善经营业绩了吗?

从财务角度,通过两年中相应指标的对比,可以看出,公司的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净利率、和权益净利率相对于2012年都不同的下降了。总资产利润率降低了,说明,经过资产剥离,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下降了,整个企业的盈利能力也相应的降低了。权益净利率从0.3%下降为-18.01%,下降的幅度很大,这么高的下降幅度,也间接的说明资产剥离后企业企业运用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恶化了,对企业投资人、债权人的保证力度也下降了。

总体而言,从财务绩效来看,光电企业剥离掉光伏业务后并没有显著提升经营业绩,说明资产剥离并没有达到其预计的效果。

五、结语及建议

当下,资产剥离作为上市公司经营运作的主要形式之一,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所以,不管是企业自身还是相关部门都要加强资产剥离的管理。在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剥离行为时,相关部门应当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资产剥离行为是否涉关联方交易,交易是否公平合理;(2)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上市公司的资产剥离行为,强化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杜绝盈余操纵行为;而对企业而言,也要综合考虑自身和当前的市场状况进行资产剥离,谨慎对待资产剥离这一战略选择。

通过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光电股份剥离光伏业务,公司股票的市场反应并不积极;从盈利能力来看,资产剥离并没有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改善财务状况。这说明,资产剥离并未提升企业价值,增加股东财富。但是,本文选择了资产剥离前后各一年的业绩进行对比分析,从短期绩效来看,资产剥离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并没有分析资产剥离后的长期业绩,所以光电股份资产剥离对其业绩的后续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的追踪研究。

参考文献:

[1]林英法,江忠兰.资产剥离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对鲁润股份资产剥离的案例分析[J].财会通讯,2011(1):85-87.

[2]权慧子.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剥离市场绩效实证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2.

[3]李善民,王彩萍.基于价值创造的资产剥离――深圳万科股份有限公司案例研究[J].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2005(4).

[4]严复海,吴晓静.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短期价值效应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09(9):69-7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