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公园景观分析8篇

时间:2024-01-30 15:31:50

公园景观分析

公园景观分析篇1

关键词:观赏性公园;植物景观设计;要点分析

1观赏性公园植物景观概述

观赏性公园经历了由贵族私有到向公众开放的历程,从17世纪纽约修建公园开始,掀起了大量修建公园的热潮。公园最初只是单纯模仿自然风光,之后转变为美景与风光结合,设计内容受到当时文化思潮的影响。随着城市中自然理念的普及,有的景观设计师提出了适应性的观点,营造出自然、本土的观赏性公园。观赏性公园涵盖了生态性、城市性、文化性、公园性多方面的特点。它的创设目的是保护局部生态系统、创设生态景观、提供活动场所,具体特点表现为整体性、多样性、过程性。观赏性公园包括自然性景观与人文性景观两种不同类型,人文性景观包括古迹、文物艺术景观等,自然性景观包括山岳景观、水域景观、气象景观等,其中植物景观是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景观是指以多样性为指导,以植物为材料,利用原有的自然条件,建立的人工植物群落。传统的植物景观是根据分类不同采取不同的体系,按照植物生长类型、气候特点、观赏特点可分为原生植物景观、人工植物景观、自然恢复景观3种类型。原生植物景观是公园内原有的自然景观,是原有的植物。人工植物景观以自然的观点进行人工设计,在城市空地上规划人工栽培的生态植物。自然恢复景观是以原生植物为基础,配置人工植物加以完善,以原生人物保持稳定性,有效结合人工栽培的植物,具有恢复场地生态和谐的作用。植物景观非常重要,具有环境效益,可以修复环境,改善群落的布局与大气环境,缓解热岛效应,是天然的绿色消音器。植物景观还具有美化城市、陶冶情操、防灾避难的社会效益。植物景观是城市乡土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基地。

2植物景观设计要点

观赏性公园植物景观可以设计为规则式、自然式与混合式3种。规则式的人工感极强,有明显的结构与装饰性效果,因为有人类中心思想的倾向,所以在设计时应减少使用。自然式的特点是由人类所创造,但是避免有人工痕迹的一种设计形式,注重层次色彩的结合运用,形成多层次的景观轮廓。混合式结合规则式与自然式的特点,在融合中求变化。

观赏性公园的植物景观可以借鉴自然界中的植物类型,以植物群落的整体形态展现,使植物群落可以反复出现、互为补充。可以充分结合密林、疏林、纯林、疏木草地、灌丛、草原以及湿地群落,丰富局部物种的多样性。

观赏性公园的植物景观一定要具有可观赏性。首先要有优美的形态。树形要搭配好。树形指的是植物的轮廓,可以分为垂直向上、水平展开、无方向以及其他轮廓四种类型。垂直向上类要具有挺拔的耸直感,给人以紧张感可以形成视线焦点。水平展开类的特点是长度大于宽度,增加构图的宽阔感,但是也有空旷荒凉的感觉。无方向类是指类似于球形与半球形这种可以缓和周围景物的轮廓类型。特殊树形是指垂柳等可以起到点景作用的树形。要有适宜近观的叶形。叶形分为单叶与复叶,单叶有椭圆形、圆形、三角形、掌形、奇异型等,复叶有羽状与掌状等。其他的诸如花型、果形、干形、根形也不能忽视。其次,色彩也要起到先声夺人、引人人目的效果。色彩根据叶色、花色、果实色、枝色、干色可分为红色系、黄色系、蓝紫色系、深绿色系、浅绿色系、白色系、黑色系等。合理的色彩搭配可以提高景观的可欣赏性。再次,要注意植物景观的质感。主要由叶片反映的特征所决定,叶片小而柔软会显得柔美,也偏大而粗糙会显得豪放。还要注意植物气味,避免使用有刺激性气味、引人反感气味的植物。最后,要注重塑造意境。

公园景观分析篇2

关键词: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文化表达

主题公园景观设计过程中,充分融入文化的元素就比较重要,这是对城市化发展的重要促进力量,在文化融入下能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涉及到的内容也比较多,在具体化的设计中就要从不同角度进行考虑分析,在景观设计的多样化层面要能加强,只有在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加强才能真正有利于设计目标的实现。

一、主题公园的特征以及景观设计建设重要性分析

1、主题公园的特征体现分析

主题公园自身的特征比较突出,在集仿性的特征层面就比较鲜明的呈现,也就是能够让游客在主题公园中欣赏到不同景物以及主题,在主题公园的建设中,会对一些有着代表性的建筑进行模拟建设,所以能够在集仿性方面的特色上充分体现。在主题公园的主体性特征层面也是比较突出的,这也是主题公园的灵魂所在,是公园的自身个性的展现[1]。再者,主题公园自身的特征还体现在教育性层面。主题公园的比较重要的特色就是有着寓教于乐,这是和一般公园有着不同的地方。在主题公园的观赏下,能够带给游客轻松愉快的感受,并能够从中对丰富的文化内涵加以体会,对地域的风情能得到充分的领会学习等。在主题公园的独立性特征上也比较突出,也就是在主题公园的建设方面和车市环境有着很大差别,这样就形成了独立性的特征。除此之外,主题公园的特征还体现在参与性的特征上,在主题公园的建设应用中,游客的参与度也会加强,在一些互动性的设计层面,对游客的主动参与情绪有着调动。

2、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建设重要性分析

主题公园的建设是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对城市休闲娱乐需求的满足,人的生存发展适合生态环境有着紧密联系的,在主题文化公园的建设下,就能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得以积极改善,对城市的主体休闲娱乐需求得以有效满足。对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建设是对城市文化宣传以及认知需求的满足,文化作为城市的灵活所在,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过程中,充分注重文化的表达,就能对城市文化的传承以及传播[2]。主题公园能够对城市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等进行全面的呈现,对城市的认知度进行有效增加,从而起到文化宣传的作用。

二、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文化表达的原则和具体的方法实施

1、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文化表达的原则分析

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对文化的表达要充分注重相应原则的遵循,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有利于设计的科学性。在整体性的规划以及统一协调的设计原则方面要加强重视,公园景观的设计中,要注重整体性的把握,对景观设计的文化表达要能综合性的考虑,在整体布局上能科学化呈现。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文化表达的地域性原则要充分重视。不同的地域在文化层面也是有着不同的,而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中的文化表达,就要和当地的地域文化紧密结合,注重地域性原则的遵循。持久魅力的文化在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的融入,才能提高景观设计的文化内涵,在特征上才能鲜明呈现。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的文化表达,要能充分重视可持续原则以及创新性原则的遵循。在景观设计中要注重可持续性,将文化价值能充分的融入利用,发挥文化价值作用,注重文化内容的创新性运用[3]。在这些原则的遵循下,对主题公园景观设计的科学性才能有效保障。

2、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文化表达方法实施

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文化表达的方法实施,要充分重视方法的科学化应用。笔者结合实际对文化表达的方法进行了探究,在这些方法应用下,就能有助于景观设计的科学性。1)注重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地域文化的融入。随着城市化的大发展,对主题公园的建设需求也有着增加,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中,充分注重地域文化的融入就显得比较重要,在不同的区域以及文化的主题公园建设也有着不同的作用发挥,有的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是时尚文化为主的,而有的是历史文化为主的[4]。在具体的景观设计中文化表达,就要充分注重和当地的地域文化优势紧密结合,对地域文化要能充分的挖掘,将当地的历史文化以及民俗文化和科技文化等综合性应用,在设计中在每个景观设计的环节和文化内容的结合上科学化呈现,展现当地的文化特色和优势。2)加强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文化形象展现。在对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过程中,文化的表达要注重文化形象的良好树立,在文化的独特性层面能充分重视。主题公园的设计中,景观设计是重要的内容,景观设计质量的优劣和文化表达的方式以及表达的内容有着直接联系。一方面景观设计是主题公园的重要特色呈现,另一方面在设计中的文化表达层面也是城市文化的集中体现[5]。所以在文化形象的良好树立层面就比较重要,在景观设计中要将当地的特色文化以及经典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关系得以妥善处理,在景观设计中错落有致的呈现。3)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文化表达,在传承和创新层面要注重方式应用。传统的景观设计有着其独特之处,可以在景观设计中加以借鉴应用,古典园林景观设计中对小中见大以及精在体宜有着重视,在对借景以及框景等设计手法方面比较有特色。将古典园林的景观设计方法应用在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也是比较重要的,这对文化表达也有着积极意义。通过历史场景的再现以及文学诗歌的物化等,能够将景观设计的人文性增强,对人的美的享受也有着积极意义。在对象征以及隐喻的手法应用下,对文化进行表达也是比较重要的方式,通过空间环境的联想以及意象化呈现,对不同文化的精髓呈现就会对人产生共鸣。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中文化表达,要充分注重方法的科学应用,由于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和一般的公园设计有着不同,在设计的复杂程度上有着增加,以及在对设计的要求上也比较严格,在对文化的表达过程中,就要和多种设计方法相结合,充分展现主题公园的景观文化功能,促进设计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何昕.城市公园景观符号设计[J].中外建筑.2016(08)

[2]姚罗昕.浅析都市农业文化主题公园的景观营造——以长沙市隆平中央公园为例[J].花卉.2016(12)

[3]张云龙.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营造[J].现代园艺.2016(08)

[4]丁丽娟.浅谈旅游景观设计[J].明日风尚.2016(08)

公园景观分析篇3

公园是人们休闲娱乐的一个场所,在公园中,人们可以结实不同到不同的朋友,还可以放松情绪和愉悦心情。公园景观作为公园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提高公园的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公园的景观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公园景观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设计师在公园景观的设计过程中,要使用符合时展的设计理念和与时俱进的设计元素,从而增加公园景观的观赏价值。现本文就公园景观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元素进行探究,仅供交流借鉴。

关键词:

公园景观;设计理念;设计元素;设计原则

公园景观设计的核心思想是景观设计的理念,同时其也是公园景观设计的方向和基础。公园景观设计元素的有效和科学利用的前提就是清晰明确的公园景观设计理念。在现代的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为了充分满足人们对园林景观设计的高要求,设计师要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融入其中,不同区域的公园景观设计也立足于当地的环境和生态条件,结合艺术和文化理念进行设计,自然元素和人工元素的合理统筹在公园景观设计中需要加强关注,从而提高公园景观的观赏价值。

1公园景观的设计理念

1.1公园景观的设计的“以人文本”理念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元素是人,因此在公园景观的设计过程中要加持“以人文本”的理念,公园景观的设计和建设,不仅要满足大众对健康的要求,还要满足大众的休闲需求。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必要的娱乐设施和健身设施要考虑到,增加园林景观饭放松人们精神和发泄情绪的作用。同时还要加强个性化的设计,可以在林下设计供人玩乐的空间和供人们休息的长廊,给大众一种回归自然的享受。在大众意识的基础进行公园景观的加工和升华,能够使大众置身公园之中呈现自由自在和情感放松的状态。总而言之,“以人为本”的公园景观的设计理念就是再设计过程中关注人的主体中心,各项设计要满足人们的各项需求,从而充分发挥公园景观的作用,增加公园景观的观赏价值。

1.2公园景观设计的生态理念当代社会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环境保护,而公园作为社会上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坚持环保生态的理念,从而实现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理念的运用一方面能够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使人们更加的亲近自然,并且更加的关注和热爱自然,从而采取措施保护自然环境。另一个方面通过生态理念的运用,有利于促进公园景观建设的稳定持续发展,体现公园景观的生态效益。为了充分的提高公园景观中的生态理念,就要做到如下几点。首先,公园景观建设的功能要得到重视,例如公园景观的吸尘和温度调节功能;其次,公园景观设计过程中植物的选择要得到重视,例如可以选择白皮松和毛白杨等树种,有利于净化城市的空气,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污染气体,促进空气质量的提高。最后,注重公园内部小生态环境的构建,例如,可以在公园内部设计一个人工湖景观,并且在人工湖内养殖鱼类和种植植物,丰富人工湖的景观设计,从而一个小型的生态环境就得以构建,增加了公园的灵气和活力,满足人们对公园景观的较高要求。

1.3公园景观设计的效益理念公园建设的效益理念对公园控制建设成本、提高公园景观建设的科学性、经济性极为重要。在效益理念的引导下,公园景观设计更注重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及生态价值的发挥。例如在公园植物种植设计中就不会以单纯的景观为基础致使景观建设的“中看不中用”,不但要将公园景观的“看点”表现出来还要兼顾其各种效益的发挥。同时能更好的将公园建设的人、财、物等资源结合起来有效的进行整合、利用,以合理地投入换取最大的效益回报,有利于公园建设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2公园景观设计元素分析

在公园景观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的设计元素有很多,尽可能的利用客观存在的建景元素,设计过程中,还可以增加特殊设计元素的融入。在建设公园景观过程总,还要将自然景观和文化和艺术文明较好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增加公园景观的文化艺术色彩,更能够增加公园景观的观赏价值,当人们置身公园之中,能够感受到强大的文化艺术魅力。

第一,自然元素的利用。自然元素包含地形因素、植物因素等在公园景观设计中,有效的利用自然元素不仅能使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达成浑然天成的效果还能增强景观的观赏、游览功能更好的体现公园景观设计的经济性、生态性。例如,利用自然河道进行公园湖泊设计使公园的水有了“活源”更能突出公园水景的灵性。又如,公园建设场地有一高地要平整此高地费时、费力,结合其客观的自然地貌将其设计成假山。景观设计对自然元素分析、利用对提高公园景观设计质量、价值等极为关键。

第二,植物元素。公园景观设计一方面要确保植物种类的丰富性、多样性使公园植物结构具有层次感、立体感,丰富公园景观的形式。另一方面,公园植物设计要因地制宜避免外来植物的大量引进而增加后期的管理投入影响公园建设后期的可持续发展。应充分的利用本土植物资源进行景观设计,使公园植物元素能够更好的体现地域特点、景观价值。

第三,公园设计中的水元素是公园景观设计“画龙点睛”之笔,对于水元素的设计利用,从点、线、面的结合入手增添公园景观的情趣、雅致。例如喷泉设计、渠道设计等,在假山上设计喷泉、流水,会改变假山干燥的面貌会使其变的莹润而充满生机。再如在公园内适当设计过水沟渠使人在行进间能享受到水的清凉,会增加公园景观的赏心、灵动之感。

第四,声元素在公园设计中的应用。声音能带给人强烈的感官体验在公园景观设计中应注重声音带给人的情感体会。例如流水之音可使人产生一种回归自然、清新舒畅之感。风铃之音可使人体会到一种幽静、古朴之感。这些声音的加入使公园景观更具情感色彩能更好的激发游园人的情感意识使其获得更多的情感抒发、情感体验感受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和个人情致的培养及提升。

3结论

总而言之,在现代的公园景观设计过程中,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的设计理念被表现的淋漓尽致,通过公园景观呈现出来的设计理念,充分的体现了对自然和社会的情感。在设计公园景观的过程中,会运用不同的设计元素,包括文化、艺术和生态等,不仅能够增加公园景观的观赏价值,还能够提高公园景观的艺术文化色彩,使其更具感染力,更能够提升城市的形象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文,郝文渊,周鹏.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生态景观设计探析[J].北方园艺,2014(6).

[2]田培培.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表达初探[J].大众文艺,2014(2).

[3]董春,陈祖建,王列.城市老公园改造老年人活动空间规划设计[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公园景观分析篇4

关键词:滨河公园 哈尔滨斯大林公园 调查

1 引言

“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这一概念应具备以下要点:(1)城市滨水公园是“滨水城市空间”和“公共绿地空间”两个体系综合联系的产物。由于担负城市的复杂活动(政治、经济、文化)和多种功能,它是城市滨水生态和城市生活的重要载体。这意味城市滨水公园和市民及市民生活是相联系的,它要为城市中广大阶层的居民提供生活亲水的游憩、交往的公共场所。(2)城市滨水公园由水域、水际线、陆域三部分组成。(3)城市滨水公园包含与生态、文化、美学及其他各种与可持续发展的土地使用方式相一致的多种目标,而且它还是动态发展变化的。(4)城市滨水公园是游憩生活、环境生态、经济发展和园林艺术四位一体的产物。

2 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的构成要素

城市滨水公园从要素的属性角度,可以简略地将其划分为灰带(grayways),蓝带(blueways),绿带(greenways),它们一起构成了城市开放空间与水道紧密结合的优越环境。

2.1 蓝带要素:

蓝带要素指的是城市中的水体河流,以及河流的护岸。

2.1.1 护岸:用于保护河岸和堤防免受河水冲刷作用的建筑物叫护岸。护岸采用土(带草)质等接近自然的材料。根据河流的特点、水边部位、水环境、考虑水生植物和鱼类繁殖的生态要素,来处理具有亲水性的阶梯和滨水步行道。

2.1.2 水体:相对于城市其他区域而言,滨水公园空间的形态设计应更多地考虑气候因素的差别。在滨水公园和城市设计中不能破坏原有水体对气候的调节渠道。

2.1.3 水环境:护岸是水中生态体系和陆上生态体系的接点,在形成鱼类、昆虫、鸟类等各种生物的生息环境方面,其设置是很重要的。

2.2 灰带要素:

灰带要素指的是滨水公园中的人造物,包括有标志作用的桥、城市天际线,起节点作用的公园广场、游园、码头,还有公园道路、公园标识系统、休闲设施、公共艺术品等。

2.2.1 桥、桥头:①作为横向建筑分割河流空间;②是眺望河流纵观景的场所,为此设置桥上平台和桥头广场,作为观景点进行修整所;③作为交通结点这里是水、陆交通交汇的场所。要作为河流和绿化的网络基地来定位。

2.2.2 小广场、小码头:在利用水面修建小码头的基地设施时,从景观的角度来考虑。为了能靠近水边,最好设置成缓坡护岸和阶梯式护岸。其次是小码头本身,根据它所处的场所,因此其基本结构是不同的。如果水位变动小,可采用固定式结构,可以相当随意地设计上面的图案。桥头广场和堤内公园进行一体设计时,要考虑小码头所特有的热闹景色。

2.2.3 栅栏和标识:河边要有适于河边风格的设施,栅栏、长椅、公告板、减速路障等。

2.2.4 休息设施:在人们常集聚的地带应该设置休息设施。尤其是长椅、垃圾箱、烟灰缸、厕所、喝水的地方都是必备的。设置的地点最好是在桥头与通向水边道路的交汇处、邻接公园等人流多的地方。

2.2.5 水边道路

城市中河流空间为宝贵的空间,是人们休闲和娱乐的场所,所以把这些道路尽量作为步行道(包括自行车道)使用是很重要的。在沿着河流散步的过程中,意识到了河流的存在,从而从城市生活中回归到河边的大自然中。

3 绿带要素:

绿带要素指的是城市中具有自然形态或由自然元素经人工组织而成的具有生命力的景观要素。河流滨水公园地带处于水陆交界边缘,正是典型的生态交错带,与这种生态过程相适应,水滨的植被表现为物种丰富、结构复杂的自然群落形式。

4 斯大林公园现状分析

4.1 功能分区

斯大林公园重点满足景观游憩、绿化生态和休闲娱乐功能,同时作为城市核心区内的滨江休闲绿化带,还与中央大街一起构成体现哈尔滨滨江城市特色的重要标志性景区。为此,规划结合滨江区内的空间要素及其不同的功能和特点,分为尚志胡同、防洪纪念塔、通江街、九站四个功能区。

4.2 布局手法

斯大林公园采用规则式的带状布局,整个景区以防洪纪念塔为中心。

4.3 植物配置

园内,乔木品种主要有红皮云杉、油松、垂柳、榆树、白桦等;中层种有丁香、榆叶梅等花灌木,以及红瑞木、整形的水蜡球、榆树绿篱等;最底层为缀花草坪。但由于冬季严寒,绿化树种有限,无法做到南方滨河路四季有景、季季色变的效果。

4.4 景观特色

4.4.1 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设施

由于与俄罗斯的频繁往来,中俄文化交流紧密,园中的建筑、雕塑以及其他小品等都体现了中西合璧的文化氛围。更以园中大量俄罗斯古典式风格的建筑和遍布全园的绿地中的“天鹅展翅”“三少年”“起步”“跳水”等十六组艺术雕塑而闻名。

防洪纪念塔是是为纪念战胜1957年特大洪水而建的。1957年洪水威胁哈尔滨市,水位超过1932年洪峰0.58米,全市人民战胜洪水袭击,于1958年建立此塔,以志纪念。防洪纪念塔成代表了哈尔滨人民的精神,成为重点体现哈尔滨特色的空间场所。

4.4.2 人性化的体育设施

在公园有机地布置休闲晨练等活动场所,更结合绿化在规划了体育娱乐设施,营造出活泼的滨江活动氛围,其中:

体育馆、露天浴场和冰上俱乐部满足人们对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要求。

最有特色的是在林荫主轴的一侧安排了一个的体育健身广场,成为最受市民欢迎的健身活动场所。

5 使用情况

5.1 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的方法:对公园进行实地考察和勘察,对公园负责人进行访谈。

随即访谈的方法:随即对园内的游人进行访谈,内容包括年龄结构、逗留时间、游玩目的、对公园景观及绿化的满意度等。

5.2 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公园内以离退休人员居多,占45%;对公园内环境满意和较满意的人数比重较高,约占60%左右,调查人群主要是对公园的绿化环境、健身游戏设施、活动项目等,但对公园内的卫生环境满意的只有50%;游人来公园的主要目的是锻炼与休闲,分别占35%和40%;游人主要以附近的居民居多为45%,哈市的居民占35%,外地的游客占20%;35%公园内游人量正合适,40%的游客认为公园中的游客人量较多。

6 斯大林公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根据现场考察,发现斯大林公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驳岸最基本的作用为“防”水和“亲”水,通过实地考察后发现,现状驳岸都是防洪要求的产物,主要以混凝土和石砌挡土墙为主,景观效果较差,也达不到亲水要求,因此利用率很低。建议在防洪基础上,采用自然式的驳岸代替混凝土和石砌驳岸的硬质驳岸,以保证亲水性和景观美学的要求,在自然式驳岸的坡面上种植耐湿的乡土植被,形成具有自然环境特征的亲水护岸(图6-1、6-2)。

2、滨水公园不但是城市的景观廊道,还是城市的生态廊道,历史廊道。但斯大林公园内的植物品种不够丰富,特别是乡土植物不够丰富,只有陆生植物,而湿生和水生植物较少。已有的植物缺少植物识别牌。

3、公园内游人可以参与的娱乐设施较少,空间缺少参与性。

4、缺少对残疾人的关怀,无障碍设计明显不够完善,公园内几乎没有提供为残疾人服务的设施。应完善公园的无障碍设计。

5、缺少私密空间,整个公园的环境稍显均质,缺少变化,缺少趣味性空间和兴奋点。应在公园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方设计一些特殊的景观,增加公园的变化性,可以在公园相对比较安静,干扰少的地方用植物或景墙围和成私密空间,并增设座椅。

6、植物空间内的绿化质量不高,有些大面积的土地直接暴露在外,影响景观效果和卫生状况。

参考文献

[1] 刘立明、赵军 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研究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4年

公园景观分析篇5

1.1项目背景

项目所处的城市是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素有“九省通衢”、“鱼米之乡”的美誉。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古建筑,科研教育的高等学府众多,气候四季分明,交通便利,城市发展迅猛,经济生产总值位居全国第4位。

1.2项目区位分析

武汉欢乐谷主题公园项目选址于东湖北岸,临近武汉二环交通,沿欢乐大道建设,西邻长江二七大桥,青山商业中心,东接东湖风景区北岸,地理位置交通便利。周边居住用地环绕,集团系列主题乐园、酒店也相继建成,形成良好的商业网络。项目占地35万m2,是深圳华侨城集团在建成深圳、北京、上海、成都后,在华中地区打造的又一综合性全面的游乐主题公园。

2项目的总体布局

2.1设计理念

武汉欢乐谷主题公园是一个融娱乐、观光、购物、餐饮、旅游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主题乐园。项目位居城市中心,旨在将全球最先进的游艺设施,丰富多彩的舞台演艺,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体现人文风情的互动文化体验带给人们,让繁忙的都市生活增添更多的休闲选择,更多开心的欢笑。

2.2功能分区

2.2.1成人游乐区。该区域汇集了主题中的多项游乐器械,华侨集团力求引进全球最为先进的游戏设备,给人们带来充满惊险、刺激和冒险的感受,全方位的触动视觉与听觉、触觉的多维享受。如双龙木质过山车、全球至高的观光塔、720°圆环过山车、中国最高的弹射过山车、超级大摆锤等。

2.2.2儿童游乐区。儿童游乐区是为了满足游乐型主题公园大型综合的功能定位,设置多年龄层次的游戏项目可以将单纯的成人寻求冒险的心态转变为热门的亲子互动游戏。将传统的儿童娱乐设施进行全新的包装,让孩子们拥有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童年。

2.2.3文化展示区。在武汉欢乐谷的文化展示区域里表现的形式多样,一方面突出老武汉的文化历史背景,在剧场内将名为《打码头》的真人实景故事,情节讲述在租界封建帝国主义统治的背景下,中华儿女为了民族尊严如何抗争,争取自由的故事;另一方面舞台表演秀融入了国际化马戏表演与游戏嘉年华的形式,突出了滑稽幽默、热情丰富的氛围。

2.2.4生态景观区。武汉欢乐谷将文化与生态元素结合,就是想要打造休闲娱乐与清新放松的城市栖息地,保留原有地形地貌,将武汉的生态湿地景观特色作为设计要点,大面积种植武汉的特色树种水杉,形成大片的自然林带。

2.2.5生活餐饮区。根据不同的游乐区域,为了满足足够人群的餐饮需求,延长游客们的游玩时间,园区内布置了多个餐饮服务区域。餐饮服务内容丰富,分散在各个主题区也方便人群疏散。

2.2.6商品售卖区。游客通过实物商品的直接感受,售卖形式多种多样,有超市自选形式、商品DIY的形式、纪念图画形式等,人们可以选择观赏或者购买。部分商品互动游戏区,商品娃娃是通过游戏互动的方式完成,游客通过运气的游戏得到相应的奖品。

3欢乐谷主题公园景观的创新点

3.1生态优先、环保先行

武汉华侨城依东湖而生,项目立项之初,就确立了“生态优先、环保先行”的规划原则,邀请清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家国内权威机构对项目进行绿色建筑及生态规划,以东湖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延承华侨城集团26年绿色生态实践经验,实施湿地修复与保护、绿色低碳建筑、水生态保护、园林绿化等四大环保工程,广泛采用50余项生态环保技术,打造全新的生态旅游示范区。

3.2四大环保工程

(1)项目将充分保留5处湿地区域,作为东湖水域保护缓冲带,分别为:地块中原水杉林生态湿地区,新沟渠以西的临筲箕湖生态湿地区,位于新沟渠以东的临筲箕湖边湿地区,原东湖渔场、渔光村位于小潭湖边,区域湿地面积将增加17%。

(2)建造“双百示范”工程,武汉欢乐谷公园“国家绿色建筑百项示范工程”和生态人文社区“国家低能耗百项示范工程”。

(3)水环境保护工程,全面保护区域水生态环境。通过湖泊清淤、明渠改造、水体生态修复、水系连通及生态引水、雨水污染控制等措施,全面保护区域水生态环境。

(4)多样化园林绿化工程,营造动植物的栖息地。武汉华侨城将累计种植各类苗木近8万余株,总投资超过2亿元。其中包括紫薇、金桂、香缘、木瓜、石楠、银杏、广玉兰、檫木、红枫、桢楠等珍贵苗木。目前已形成近48万m2的苗圃基地和2000m2的花卉生产基地,完成种植各类苗木花卉40000余株,全面推进地产银杏大道、沿湖路、景观退让带的绿化施工。

3.3五大生态亮点项目

(1)低碳公园群:达到国家绿色建筑示范工程要求,力争实现公园群能源的自给自足。

(2)沿湖湿地景观带:将沿湖湿地景观带打造成生态艺术公园,从根本保护东湖的水质,维护生态系统。

(3)综合办公楼:将作为低碳节能建筑的样本,将达到目前国内建筑节能的最高标准———建设部绿色建筑三星标准。

(4)生态展示中心:按照建设部绿色建筑三星标准建造。

(5)生态绿色住区:统筹考虑住区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满足住区功能之间的关系,整体达到国家低能耗示范工程要求。

4欢乐谷主题公园建筑外型的创新点

4.1建筑造型主题明确

园区内分为主题,每个主题都设置了一个鲜明的主题背景,游玩者在惊喜刺激的冒险游乐中能够体会到主题时代的内涵。建筑造型多样,有实体的、拉膜的、骨架的等结构,其结构、材料、色彩、元素都串联主题的意义,使整个园区主题各自不孤立,具有个性又有共性。

4.2建筑造型与功能搭配

欢乐谷面积较大,园内每个主题区都是一处单独的活动圈落,游客们可以在每个主题享受到游戏———餐饮———购物———互动———生活等一体的服务,每个主题的建筑功能都是齐备的,这样可以使得游玩路线流畅,不走重复的路线。

4.3建筑造型具有个性

在主题内容的定位上,欢乐谷力求与时代同步,与当地文化共存。在武汉欢乐谷的主题方向也做出了个性化的确立。园区的建筑都依据各自的主题特性展开,每个建筑的造型都是抓住了要点而设计的。

4.4建筑造型与景观融合

欢乐谷的景观流线是围绕中心湖体呈环状的。主题建筑的造型形态也与景观的高程设计、植物搭配、元素细节紧密相连。在惊险的游乐设施处,地势偏低,建筑以现代造型为主,楼层相对较高。中心自然景观区地势较高,布满自然林带,山势起伏,其建筑造型多以自然生态、仿古怀旧的形式出现,以此达到传承文化,呼吸自然空气,放松情绪的作用。

4.5建筑造型富有底蕴

武汉欢乐谷的建筑造型具有一定的武汉本土风情,欢乐江城主题的民国文化,渔光岛的中国古典建筑造型,带给人们时尚新鲜的元素外,更加让游客们去回味到老武汉的文化历史,悠久底蕴。

5总结

公园景观分析篇6

关键词:公园绿地;功能;景观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公园绿地的功能和作用

1.组织空间的功能

城市空间格局是城市规划和设计研究的重要内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发展是历史!物质和自然发展过程的总和,有其必然的生态作用的表现和规律"城市空间结构是否合理,取决于组成城市各要素之间的调和是否达到平衡,在城市空间形态形成、发展、演变和调整过程中,城市绿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生态功能

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中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生活质量、提高城市自净能力、提高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净化空气、水体、土壤、保持水土。据研究,一般城市中每人平均拥有10m²的树木或25的草坪才能保持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比例平衡,植物还具有过滤尘埃、吸滞烟尘和粉尘、吸收有害气体、杀菌或抑菌的作用,同时通过水生植物的代谢以及过滤作用能够净化水质;通过植物涵养水分起到保持水土作用;植物根系能够吸收大量有害物质而起到净化土壤的作用,并且通过植物根系的分布,可促使土壤的中性化改善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在城市中,通过建设绿色生态网络,增加绿地量和将绿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利于动植物生存、繁殖、迁移、传播的场所,是城市公园绿地的重要功能。

3.文化功能

城市的文化特色是城市历史发展积累、沉淀、更新的表现,同时,也是人类居住活动不断适应和改造自然特征的反映。在城市文化特色(或文化个性)中,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文化特色的自然本底,是塑造城市文化特色的基础,城市公园绿地是人为干预的自然系统,其中必然包括社会文化因素。

4.教育功能

在城市中,特别是大型城市中,人们真正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较少,尤其在青少年的教育中,公园绿地是进行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知识教育的良好方便的市外课堂,绿地里的花草树木水体土壤等可以生动地演示自然的奥秘和自然规律,激发人们热爱自然和致力于保护环境的自觉行动,开展有效的生态教育。

5.社会功能

城市公园绿地可以为城市居民及游人提供游憩休闲,提供健康、舒适的休闲环境。城市公园绿地一方面可以在喧嚣的城市硬质景观中,为人们提供一个放松身心缓解生活压力,安静的休息场所;另一方面,城市公园绿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交往的机会,对促进社会交往和社区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的职能。

6.城市防护和减灾功能

城市公园绿地可以增强城市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城市发生灾害后,还可以成为人们暂时避难的场所,是城市防御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长春市南湖公园绿地现状分析

南湖公园位于长春市区西南部,隶属于长春市朝阳区,公园占地面积越为229.06公顷,其中陆地面积13.472公顷,水域面积9.434公顷,是长春面积最大的公园。南湖公园于1933年日伪时期开辟为公园建设用地,它初建时名为黄龙公园,建成后因位处城边又因在南,而改名。全园陆地沿水面较低,周边较高,整体地势相对平坦,没有太大地形变化。公园周边与四条城市的主次街路相临,分别是西临延安大路,东临工农大路,南临南湖大路,北端接新民广场,西接南湖广场,南湖大路把公园分割成一南一北两个部分。

水面位置偏东,陆地围绕水面周围,西部陆地面积最大,约100公顷,上面大部分被人工密林覆盖,中部水面宽阔开敞,西南接南湖宾馆,南面接威尼斯花园和华侨宾馆。南湖公园分森林休闲区和娱乐区两个功能分区,西部为森林休闲区,包括跑马场、卡丁车场、赛车场等;东北部为娱乐区,包括儿童游艺区、游乐场、快艇区等。公园的主要绿地都位于这两个部分,全园形成了以黑皮油松、榆树、黄檗、红皮云杉、樟子松、落叶松、糖槭、紫锻、山槐、水曲柳、白桦为主的100多个品种的大面积森林群落,苍翠成荫,绿化覆盖率在85%左右,是以次生森林景观为主的综合性公园。

南湖公园的植物应用种类和数量都非常的多。根据公园绿地植物群落或种植的优势层和地形分为三类群落结构分别为林地类、灌丛类、邻水型绿地类。

1.林地类

在主要园路的周围,植物配置结构为乔灌草复合结构,生态效益和观赏效益都比较高。因建园时间较早,整个公园内绿化植物种类都以长春本地的传统绿化植物为主,样地内的植物乔木类的植物有榆树、黄檗、茶条槭、山皂荚、色木、白桦、紫锻、水曲柳、黑皮油松、樟子松、落叶松、银杏等,灌木类植物有山梅花、红瑞木、紫丁香、山丁子、暴马丁香、山桃、连翘、杏、榆叶梅、金银忍冬、卫矛、稠李等。

南湖公园北门入口处和公园西部为公园主要植被的密植区,两个区域为人工次生林区,西部区域园路顺畅,绿地质量很高,林地类绿地内为乔灌草复合结构,一般上层为高大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相结合,中间层以蔷薇科植物为主的亚乔和灌木,下层为草地或少量裸地。植物配置层次分明,不同林际线勾画出不同的景观特点,使得这种林地景观多样又富于变化。建园时在公园内孤植、散植的观赏价值高的乔木树种,现在都已经显得古老苍劲。

2.灌草类

灌丛类绿地结构的植物配置多分布在乔木类结构绿地的周遍或与一些建筑相结合的地段,人工修剪的痕迹比较明显,为了满足一些特定环境和功能的需要,变化也比较多样。在南湖公园中灌丛类绿地主要分布在娱乐区,对周遍的建筑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在分隔空间上作用也比较突出。娱乐区的灌丛类绿地结构与园路的结合上也比较融洽,给人很自然的感觉,层次结构比较分明,给人以安静深远的意境。

3邻水类

南湖公园陆地和水体面积大,其邻水类绿地的植物种类相对其他公园多一些,南湖公园邻水类绿地中有便利的园路分布其中,使得游人可以顺利的临水观景。

南湖是长春市的“肺”,南湖公园有着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生态功效,以 及 休 闲 娱 乐,旅游 价 值。对于 这 样 一 个 功 能 多 样 的 公 园 , 园林工作者在设计的 时候要考虑到其生态效应、文化传承以及生态教育问题。经过长期园林工作的积累,对于公园的规划、植物的栽培养护等方面应该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不但能够从中发现问题还能提出自己的展望。

公园景观分析篇7

想要更好的进行园林植物的搭配,首先就要了解园林植物的基本构成,园林植物是由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相构成,由于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的种类繁多(乔木、灌木、草花、草坪等),所以在城市园林植物造景中就必须要考虑多种植物混合合理的搭配,只有搭配的合理才能有着极其明显的生态效益。以下就介绍几种用于园林景观搭配的园林植物:

第一种,乔木,乔木由于绿量较大,能够遮阳挡雨并吸尘减噪等功能,所以一般乔木种植的时候一般都是被作为行道或者成片栽培等方式,这样的栽培方式能够使乔木生态作用的发挥达到最优化,成为城市园林景观绿化中必不可少的园林植物之一。目前由于城市绿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乔木的栽植也已从往年的栽植幼苗发展到直接栽植半成年或者成年乔木,但是应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要根据苗木的特性来选择移植的方式,这样能够更好的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第二种,灌木。灌木本身在栽植布置上是一种比较好搭配的园林植物,其既可以与乔木混栽,也可以单独栽植。现如今在城市园林造景中最为流行常见的就是密集栽植;

第三种,草坪。草坪是指主要由人工栽植与管理的园林植物,其本身能够改善城市环境,净化城市空气,杀菌防病与保持水土平衡等生态效用,在城市的公园之中,高速公路两旁,街心广场等场地中都有草坪的种植,不仅能够美化环境、开阔视野,还能给人们提供一个休息娱乐的公共场所。选择优良的草坪作为园林造景中的主景观,并用其他园林造景植物进行点缀,可以加强草坪的造景氛围;

第四种,草花。草花造景一般就是指应用草本花卉来构造园林景观,并供人欣赏。草花造景是一种效果明显、造景迅速的园林造景方式,其本身的观赏价值高,适应能力强、管理方便、投入低等特点都是城市园林景观造景中草花造景运用频繁的主要原因。

2 园林景观造景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园林景观造景设计中的植物搭配一直都是园林设计人员最为重视的环节之一,在配置植物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其本身的景观效应,还要就植物本身的特性来进行不同的搭配,以达到最好的效果,由于植物在不同场所中具有的功能不同,所以,在不同场所中的植物配置也要有着不同的要求,城市商业区中的植物一般要求高挺秀丽、美观大方,而且在靠近商业门面的位置还要求不能对商业门面进行遮挡,所以,这种要求下就不能选择那种枝叶太过于浓密的树木,而大多要选择高大秀美但枝叶不密的植物。相对于商业区的植物选择来说,工业区的植物选择则是要简单很多,除了必要的树木之外,草地的占地面积则要更大。城市居民住宅区的环境对于园林植物的要求则是最高,由于居民住宅小区的园林造景不仅仅是为了住宅小区的绿化,其本身还有这更重要的职责,那就是给附近居民提供一个能够休闲娱乐的室外场所,各种植物花卉的相互搭配要根据空间、时间、环境等不同因素进行不同的搭配手法。从而更好的建造出适合于人们休闲娱乐的绿色场所。因此,在城市建筑周围的园林植物选择要能够尽量的突出建筑职能,用以突出设计师对城市园林植物与城市建筑之间设计搭配的整体性。园林景观中的园林植物在相互搭配的同时也许要考虑到季节的变化,随着季节的变化,园林景观自身的观赏效果也会随之而变。所以,在园林植物搭配的同时既要考虑不同植物在同一季节中自身色彩与形态上的不同,比如树叶逐渐枯黄的时间,落叶的时间,花卉开放的时间等。只有对植物在不同季节中的不同变化进行充分的了解,植物搭配时要从其自身功能、园林设计的意图、城市风格特色与城市季节的变化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虑,才能搭配出更好的城市园林景观。

3 园林造景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园林建设的速度也是不断的加快,但是在这个不断加快的进程中,园林建设植物造景中所存在的问题也是不断的凸显出来。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城市生态景观质量与绿量之间所产生的问题,在生态园林的构建过程中绿量这个概念的提出是一个非常有进步意义的成就,绿量本身不仅包括植物茎叶所占的空间面积,还包括着一切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益的因素在内。现阶段城市园林生态建设主要有两大弊端的存在,其一,草坪占地量过大,虽然现今社会城市生态环境景观基本上都会出现这种问题,但是这其中不乏设计者们在设计规划时对于绿量因素的不重视影响的。大量的种植草坪能够在短期内加快绿化面积的成果虽然显著,但是这种情况同样给种植完成后的管理也同样带来了诸多不便,例如,修剪、浇水、打药等日常工序。这种不变不仅仅是浪费工作效率而且还会大量的浪费资金,这种方式是得不偿失的。在城市生态景观绿化设计规划时,要时刻注意避免大量的使用花草与灌木等低矮植物,尽量使用高大且浓密的树木来改善现阶段城市绿荫不足的现状。第二个就是对于乔木等木本植物运用的次数过于频繁,虽然这种模式可以在短期内最大程度的发挥出它的生态效益,可也会造成很多的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往往就会促使城市环境建设景观的质量与城市园林建设绿量的严重失衡。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科学的种植植物不仅能够满足植物的生理状态等需求,还可以对后期造景效果进行预先判断。当然,这种预先判断由于在规划和造景过程中的考虑不全面,也会导致绿化工程结束后的效果不能达到预见时的效果。除此之外,在城市园林景观绿化设计规划过程中,设计人员与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克服固有的急功近利的思想,结合不同树种,互取其优避其弊,达到相映成辉的效果,从而提高城市园林景观绿化的效果。

4 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的对城市公园景观园林进行建设,就需要园林绿化工作者在进行植物选择与搭配时,根据空间环境与具置进行分析对比,在创造良好生态生活环境的同时,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城市公园景观园林空间。

公园景观分析篇8

关键词:曹雪芹公园 地形特征 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

1.曹雪芹公园地形概况

曹雪芹公园(旧称还乡河公园),位于丰润区南北中轴线人民路北端,北邻还乡河,在丰润还乡河基础上进行复建,整体以燕山余脉为背景,与还乡河生态治理工程浑然一体,横贯丰润东西城区,形成总面积达5000亩的壮丽景观带。是河北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一场”为容纳万人的梦之幻文化广场,为公园入口,位于公园东南方向整体地势的第一阶梯;“两环”,是环园水系和环园路,环园水系如项链般将沿河布置的人文自然景观串联起来,环园路则串接了园内各主要景区;“五区”包括红楼大观游览区、曹家园林景观区、青埂峰文化休闲区、咸宁里民俗体验区、白云灵别业风情区,大部分在环园水系包围当中;“十景”,是以曹雪芹祖籍文化红楼梦文化为主,辅以自然特色景观,分别为曹氏祖宅、松茨园、青埂峰诗林、江宁织造署、宝黛岛、辋川湿地、咸宁里、白云灵山庄别业、大观湖烟雨红楼。如图显示:

2.曹雪芹公园地形特征分析

2.1公园地形特征概况

在丰润远景规划用地中,城市发展提出了“三点一带”的发展模式,还乡河公园作为其中重要的点,为城市未来的发展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为城市东部主要居住为主的人们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娱乐的环境。公园整体地形由东南向西北呈向下三个阶梯状环形分布,地势为东南高、西北低,分别由环园路和环园水系进行分割。

市民居住、娱乐和休闲主要集中在曹雪芹公园的东南半部,西北部主要由苗圃和庄稼用地构成。在公园东南部地形较高地区与第二阶梯相接部分主要以中坡和陡坡进行衔接,向西北方向就逐渐过度到缓坡和平坡为主。公园设计中所需要的乔木以园内现有为主,减少成本,对于湖区和水系进行开挖,在设计中还以岛屿的形式保留树木。

2.2公园地形特征分析

在环园路以上的第一阶梯,分为两个区域,一是供居民娱乐休闲的广场区,还有一部分是在保存原有地形基础之上所规划出来的绿化区,其中绿化区当中起伏沟壑较多;公园第二阶梯基本包括环园路以及两侧中坡、缓坡部分,绿化多以草坪为主;公园第三大部分就是与环园水系相隔的平原地区,也是整个公园中“五区”“十景”主要分布地区,是包括岛屿、假山石、瀑布等人为造景最为丰富的区域。

通过实践考察以及资料分析,曹雪芹公园特有的特征总体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自东南向西北向下阶梯状分布,二是临河而造,景观路线和环园水系环状交叉链接:

一、自东南向西北向下阶梯状分布。前文介绍,曹雪芹公园北邻还乡河,在丰润还乡河基础上进行复建,所以曹雪芹公园的地形特征是和还乡河流域密不可分的。还(huan二声)乡河古称仕,是流经丰润玉田及宁河境内的一条主要河流,因此是玉田、丰润人民的母亲河。自古我国河流大都受我国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影响自西向东流入大海,还乡河却是自东向西逆流入大海,这样的流向必定是由于地势所造成的,曹雪芹公园又是依势而造,所以通过理论推测和实地考察得出公园的地形特征东南高西北低。

二、临河而造,景观路线和环园水系环状交叉链接。由于大自然千变成化的原因,早在八十年代初期,还乡河的水就已经干涸了,大规模的工程建筑需要大量的沙石瞄准了还乡河的干涸的河道,被采挖后留下的深坑大沟随处可见,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源源不断的排向还乡河河道内,原还乡河公园慢慢变成了臭水聚集地,为了解决还乡河生态问题和居民的生活环境,从而修建了还乡河环城水系,在这个基础上曹雪芹公园才得已修建,所以为了打通水系,形成循环,与环城水系链接,公园水系环绕方式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形成了如今的环园水系和环园路的景象。

3.曹雪芹公园地形特征影响因素

3.1自然影响因素

公园所处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中部较平坦,在地形设计中,首要必须考虑的是对原地形的利用。结合基地调查和分析的结果,合理安排各种坡度要求的内容,因地制宜,使之与基地地形条件相吻合。曹雪芹公园背靠还乡河,所处地形是由于受大自然千变万化的原因,河水慢慢干枯所形成的地貌,土质较为稀松。所以综合地势的特点和土质的局限性,采用的由东南向西北阶梯状的分割和种植大量植被,不仅因势利导的结合了原有的地形特点,而且也达到了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

第二阶梯环园路和两侧坡地的地形设计则主要考虑到公园的排水为题,地表的排水由坡度决定,在地形设计中应考虑地形与水的关系,尤其是地形和排水对坡面稳定性的影响。文章前面介绍到,由于原地形的影响,曹雪芹公园东南方向中坡较多,陡坡有较少一部分,其余都是向下的缓坡,由此在原有水系的基础上修建环园路和环园水系,这样雨水顺着坡地向下直接流入了环园水系,就解决了公园大部分的排水问题。如图例:

上图显示的右图即依据地形修建的链接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广场部分的台阶,左图即中坡链接环园路部分,解决了公园排水等问题。

3.2人为影响因素

整个公园将广场区至于第一阶梯除了受原有地形的影响外,其重要影响因素就是居民区的影响,公园东南部是居民聚集区,将广场作为公园入口至于此,不仅方便居民的日常休闲活动,而且地势较高,不易积水,这样广场的排水问题也利于解决。

公园第三阶梯主要地形大部分属于平坡和缓坡,且面积最大,横跨地域最广,其中包括的人造地形因素最为丰富。在第三阶梯的景观分布中,东西、南北方向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由于曹雪芹公园第三阶梯的建设还没有完全竣工,本文在公园第三阶梯中主要分析包括曹家园林景观区、红楼大观游览区、青埂峰文化休闲区三部分。公园的主要建筑群落分布在第三阶梯的东南部,在本来地势基础上,运用人工主观抬高地面,突出建筑群落;打通环园水系的同时保留原地形的植被从而形成岛屿,并多处修建以观赏为目的的凉亭走廊等,地貌种类较为丰富。第三阶梯西北方向,由于原有地形较为平坦且多以陆地为主,为了游人在观赏时不至于审美疲劳,在沿环园路自南向北设置了多处生态景观区,休闲广场,假山石林,辋川湿地并配合多种植物进行丰富。达到整个景观东南和西北视觉上和审美上的均衡。如图例:

上图显示的景点位于公园第三阶梯西北方向一个人工造景区,在原有地形上将下陷的区域引入水源,保留凸起部分形成岛屿,并修建走廊和凉亭,形成富有变化的景观。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