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8篇

时间:2024-02-03 16:09:32

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

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篇1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都从事某一具体艺术行业的管理和组织工作,因此艺术通识教育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艺术通识教育并没有受到切实的重视。在笔者看来,艺术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艺术通识教育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培养与职业能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从高等教育的一般目的和人的基本发展来看,艺术通识教育都应该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文化产业专业来说,艺术通识教育能使受教者在专业技能与未来职业之间实现高效的链接。如果在文化产业管理中只强调了学科核心——管理方面的内容,而不重视艺术方面的教育,那么所培养的人才就难以突出学科特点,这必然会影响到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第二,艺术通识教育是让文化产业管理人才从艺术产业旁观式的管理者向主动式的参与者转变的重要手段。

文化产业所涉及者,不外乎美术、影视、音乐、戏剧、舞台等领域。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根本的任务是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如果对具体的艺术规律、艺术特点没有感性和较系统的认识,那么他们就会倾向单纯的管理者,而非热爱者。艺术不同于工业产品,它是高度人文化的产物,往往体现着人类个体与集体文化基因的沉淀与交融,同时也映衬着时代的风潮,并体现出较突出唯一性和个性。艺术通识教育可以增强文化产业管理的受教者对艺术的热爱。所谓好之者不好乐之者,任何职业,从业者所取得的成绩往往与他们对该职业的热爱程度密切相关。如果说工业产品是为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那么艺术作品往往具有心灵的作用。

第三,艺术通识教育是提高文化产业管理人才艺术品鉴能力的重要途径。

与工业作品所强调的技术进步不同,艺术作品强调的是个性与独特性。作为文化产业管理者,辨别文化产品的质量就是一项基本能力,并是其职业生源中核心能力之一。只有具备较高的文化产品辨别力,才能在在繁多的文化产品中慧眼识珠,才能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因素。而较高的文化产品辨别能力的获得必须通过系统的艺术通识教育。

二、当前文化产业管理学科中艺术通识教育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高校中,已经开始重视艺术通识教育,也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但也存在着课程边际比较模糊、课程名目比较杂乱、教学模式较为落后等问题。总体看来,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

第一,艺术通识教育类课程的开设比较随意。

由于缺乏系统的艺术类课程建设,很多院校往往是依据院校本身的特点开设一些所谓的特色艺术课程。除常见的音乐类、美术类、影视类、动漫类、舞台艺术外,还有茶道、插花艺术这样的课程。虽然这些课程不同程度起到了艺术通识教育的作用,但总体较为随意,无法形成较为系统的艺术通识教育。

第二,艺术通识教育缺乏宏观、鸟瞰式的系统性内容。

许多学校开设了课程的开设了合唱、艺术欣赏、水彩画等艺术课程。但由于课时所限,往往草草结束。既无法让学生掌握具体的艺术技能,从而获得较深刻的艺术体验,也不能从较宏观的层面掌握艺术发展的规律的特点。

第三,艺术通识教育的教学与文化产业管理学科缺乏有机融合。

有些院校开设课程忽视了其与文化产业专业产生有机的联系,既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却对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作用不显著。

第四,艺术通识教育课程过于侧重于知识教育。

有些学校开设的艺术通识教育课程过于理论化,比如全部是艺术史、艺术评论等课程。这样一方面使艺术通识教育过于枯燥,也不利于学生直接感受艺术的魅力。另外,艺术通识教育的任课教师大都是外系外校的教师兼任。这使得课程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缺乏连贯性,容易忽视所教课程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有机融合。

三、加强艺术通识教育的具体措施

基于艺术通识教育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加强专业建设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重视艺术通识教育的地位与作用,把艺术通识教育作为其学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2)梳理艺术学科的体系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慎重编写艺术教学的大纲与教材;(3)打通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鸿沟,构建跨越具体门类的艺术通识教育知识体系;(4)要突破传统艺术通识教育窠臼,探索符合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思路;(5)发展课堂教学与田野参与并重的教学模式;(6)加强艺术通识教育师资建设,注重艺术通识教育的质量与成效。基于以上原则,笔者认为文化产业专业艺术通识教育课程可以分为五个部分,即艺术美学与史类课程、艺术欣赏类课程、艺术实践类课程、艺术评论类课程和特色类课程。前三类为基础,应占据较大的权重,后两类则根据学校的特点进行开设。下面对这几类课程的设置进行简要的说明。

第一,艺术美学与艺术史类课程。

这类课程属于艺术通识教育知识体系中系统论的部分,有利于学生对艺术形成宏观的历时共时认识,是提高学生艺术理论和艺术知识重要的方式。这类课程最好由专业对口的专任教师担任,编写或采用具有与学科相关联的教材,并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第二,艺术欣赏类课程。

这类课程是学生接触具体艺术作品、形成感性认识、提高艺术感知和品鉴力的重要途径。艺术欣赏是文化产业专业学生系统接触高水平艺术作品的唯一方式。艺术理论课和艺术实践课都无法取代艺术欣赏课的作用。

第三,艺术实践类课程。

如果从提高艺术感知力和辨别力来看,最有效率的方法莫过于让学生进行具体的艺术实践。比如会画画的人通常对画作的认识比不会画画的人另全面、深入。但由于课时的限制,这类课程通常无法深入,建议在授课的以了解具体艺术形式的特点为主,并加入史学、美学的内容。

第四,艺术评论类课程。

如果说前三类课程主要是对艺术知识的输入,那么艺术评论则是受教者对艺术通识教育成效的输出。评论侧重于受教者表达艺术作品基于知识和技能基础上的主观认识。

第五,特色艺术类课程。

这类课程主要是根据每个高校自身的学校资源所开课。可根据优势学科资源,直接与业态对接,为学生提供一些高质量的精品课程,在培养文化产业应用型人才上有的放矢,创建各高校的自身品牌。有的学校会把文化产业专业再细分为若干个方向,有的学校会根据自身条件培养偏重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或研究应用型复合人才等,都可以根据培养目标在以上的框架内对具体课程进行调整。

四、结语

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篇2

关键词:安全文化;建设;煤炭企业;INSAG

随着企业文化的发展,安全文化的概念也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其实践效应也越来越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同。在此,就安全文化建设与煤炭企业发展谈一些个人的观点和认识,与各位读者交流,见解或有偏颇,望多指正。

1对安全文化的理解

1.1安全文化的起源及定义。安全文化起源于高危行业和高技术领域的核安全行业。1986年4月25日发生的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在核能界引起了强烈的震撼,人们开始分析事故的根本原因,重新探讨安全管理思想和原则。与此同时,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企业文化”这一管理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结合“企业文化”的管理思想,1986年INSAG(国际核安全咨询组)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评审会的总结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安全文化”这个术语。随后,INSAG在1991年出版的安全丛书75—INSAG—4中提出了“安全文化”这一全新的安全管理原则,并强调只有全体员工致力于一个共同的目标才能获得最高水平的安全,并详细地阐述了安全文化的定义:“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这是一个狭义的概念。“安全文化”的定义从广义上也有多种表述,除了精神层面的内容外,也包括物态文化、环境文化等硬件方面。为了有助于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十一五”安全文化建设纲要》中,将“安全文化”定义为:“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在意识形态领域和人们思想观念上的综合反映,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判断标准和安全能力、安全行为方式等。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安全文化是助推企业安全管理的文化,是体现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目标、安全操作标准等,是建立在监督、立法要求之上的集思想、道德、规范等于一体的保证安全的管理行为遵循。1.2安全文化建设的本质。保障企业安全生产,需要具备人、机、物、环、管多方面的支撑条件,对于这些条件的塑造离不开“文化”因素的渗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不是简单的用一套安全理念强迫员工去接受,而是要从根本上树立员工的安全价值观。安全价值观则代表着员工对“安全”的深层次认知,对“安全”于人于己、于企于家的重要意义的真正理解,并以此为准绳去衡量各种有关“安全”的所有事物,最终成为员工思想、行为的指导和遵循,演变成一种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真正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安全文化建设是在“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指引下顺应社会文明进步发展而产生的,其本质在于解决“人”对于“安全”的思想认识,通过思想导引,逐渐让人们对于安全管理从被动接受到自主自觉,达到本质安全的最终目的。

2安全文化对煤炭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没有安全保障的生产矿井将会被淘汰。作为煤炭企业的管理者如果总是一味地停留在重生产、轻安全的状态,用带血的煤炭换来的金钱迟早将企业推向覆灭的深渊。一线的操作员工盲目蛮干、没有安全意识,必将付出惨痛的生命代价。在诸多煤矿事故中,我们不难发现,煤矿事故绝大多数由职工本身的不规范操作行为和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所致,折射出的是人们对于安全的认识程度和思想观念。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副秘书长徐德蜀研究员曾经讲过:安全文化才是解决我国意外伤亡事故的金钥匙;建立和形成珍惜生命的安全文化氛围和安全习俗与行为,是实现大众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存活动的根本所在;养成和塑造人的安全意识、安全思维、安全行为、安全价值观、安全哲学,依赖于安全教育,依赖于安全文化的传播,受益于安全文化的熏陶。从安全生产理论来讲,要搞好安全生产,也首先必须从安全文化建设入手。可见,安全文化建设对于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推动煤炭企业安全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1安全文化塑引人的安全思想观念。我们常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观念得到转变,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才能得到改观,经营效果也必将显现。安全文化作为人们安全价值观及行为准则的总和,对人的安全观念、安全意识、安全态度等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从安全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和开展安全工作,用安全文化塑造和引领管理者“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观念,塑造和引领操作员工“安全第一,生产第二,遵章守规是保护神”的安全价值观念。以“安全”为统领,将安全价值观、安全理念植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必将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2.2安全文化培塑人的规范操作行为。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的工业安全理论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大多数的工业伤害事故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解决员工的不规范操作行为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借由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的指引,针对某一生产环节、某种不利于安全生产的操作行为所采取的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或手段,比如:针对员工到达作业现场进行周围环境设备的安全确认、每项操作前进行手指口述等。通过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员工行为管控体系,不间断地重复性强化训练,员工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得到培养和塑造。在日益累积巩固过程中,由安全确认不到位、不规范操作行为带来的安全隐患将得到根除,相应的安全事故也自然不会发生,事故可防可控成为现实。2.3安全文化促进生产作业环境的改善。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深深体会到,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性,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口痰很难脱口而出直喷在明亮光洁的地板上。安全生产也是一样。安全可靠的作业环境既能对人身安全提供保障,又对人的不良行为起到约束的作用。在一致认同的安全理念的指引下,在改善作业环境方面下功夫,既有外显的安全理念、宣传口号、标识的氛围营造,又有现场环境治理标准化建设标准,任何一项工程均按规程设计、按设计施工、按标准验收,作业环境有保证、工程质量有保证,在有安全文化氛围的影响下,通过引入安全文化的管理手段,一个安全的生产作业环境自然形成。2.4安全文化推动安全管理机制的健全。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煤矿”是个“傻大黑粗”的行业,管理煤矿用不着什么高级的管理手段。对于“三违”及各类事故的处理也多是以罚代管。然而,真正的管理需要各种配套的管理制度作保障,即便是罚款也需要有依据。在安全理念的引领下,推动解决安全管理中各种问题的手段不断升级,就拿对待“三违”现象来讲,从单纯地就事论事地罚款到安全思想教育、安全行为纠偏、一对一帮教、安全技能培训等等,方法手段更加多元,而且也从单纯地治标向治本发展,由此催生了安全教育机制、安全行为管控机制、安全环境达标治理机制、安全责任追究机制等。这些解决问题的保障措施是基于安全文化理念指引下产生并适用于现实安全生产需要的,既是安全文化的产物,又进一步丰富了安全文化的内涵。

3安全文化建设在大中型煤炭企业的发展阶段

依据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出的安全文化的划分方法,将安全文化具体划分为无序无知阶段、被动符合阶段、主动目标阶段和自觉自主阶段。由此,结合目前安全文化在煤炭企业中的发展实际,大体将其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下面,将个人对安全文化不同发展阶段的表象特征加以分析。3.1初级阶段——被动符合阶段。在这个阶段,基于人们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了解,安全文化建设亦不显陌生,但认知较为肤浅。如何采取文化管理的手段、注入文化的基因去管理安全,在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方面发挥作用,还是需要做深入的研究。在实践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带有文化基因的管理手段在推行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阻力,管理人员认为都是“悬乎套”,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现场操作员工嫌费事儿,也认为没什么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推行一些安全管理方法,都是在被要求、被强行去落实的背景下不得不去做的一项工作,而且给定一些诸如现场操作前的手指口述、安全确认等管理操作方法,强行督导现场操作员工落实。此时的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被动符合阶段。其特点就是:思想认识肤浅、落实行为被动、落实过程需要监督。3.2中级阶段——主动目标阶段。在安全文化建设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中,相当一部分管理人员对此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安全管理观念开始发生转变,“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开始被接受,管理方法的科学性、实效性在实践中得到初步验证,这也促使安全文化建设被提上日程,开始主动去研究确定安全管理目标,围绕目标,研究落实一些更适合煤矿实际、更有利于现场管理、更便于员工操作的管理手段,管理思路由事后处罚向主动超前预防转变。现场操作员工也在日益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的影响下,特别是在亲历过各种大小事故之后,员工对于“安全”的理解更加深入,充分认识到“安全”对于自身、工友、家庭和企业的重要意义,开始对安全管理理念有了进一步的认同,在现场落实过程中能够认识到带有文化基因的安全管理手段对于自身安全的重要意义,行动上虽不能达到自主自觉但思想上的抵触渐缓,由不情愿变得可以接受,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此时的安全文化建设基本上处在主动目标阶段。其特点就是:安全管理观念发生转变、安全文化管理理念得到认同、落实行为变得主动。3.3高级阶段——自觉自主阶段。在这一阶段,企业管理人员对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的认同达到空前的一致,并列入企业发展战略,作为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经营行为的重点工作,主动把人、机、物、环、管统一纳入到安全文化建设的范畴,主动研究安全管理过程中的漏洞,主动研究修正安全管理漏洞的方法手段,真正把“文化”管理的思想带到实践中,主动把“文化”的基因植入到管理手段中。企业的各级管理部门(单位)、各级管理人员对安全文化建设积极主动、协调有序、配合默契,在安全管理落实过程中自主自觉、不打折扣、主动研究、主动修正、主动提升。现场操作员工的安全意识空前提高,安全理念深入人心,随着员工行为管控系统的不断深入推进,各种行为纠偏手段变为员工的自主自觉,成为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真正把规范管理的手段与现场生产融为一体,员工操作行为空前规范,各种由主观意识和行为带来的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控制,真正实现员工自主保安和相互保安。此时的安全文化建设进入了成熟发展的自主自觉阶段。其特点是:安全管理理念高度认同、思想和行为高度统一、各方相互配合默契、自主自觉成为常态。

4安全文化建设在煤炭企业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展望

4.1现状分析。据了解,目前全国各大中型煤矿企业普遍开展了安全文化建设,但从实际推行应用的情况看,建设水平、实际效果也参差不齐。一些工艺水平相对落后、发展缓慢的老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仍然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只是满足于推行的要求,被动接受,满足于形式上存在,没有真正纳入到管理范畴,没有上升到把安全文化建设作为指导工作、提升管理水平的深层次需求;一些更加现代化的大中型煤炭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则相对成熟一些,处于由被动符合阶段向主动目标阶段过渡的过程中。对于安全文化建设,仍普遍存在一些片面认识:一是煤矿工人文化素质偏低,用“文化”去管理煤矿不现实,开展安全文化建设适用性不强;二是安全文化搞的这些东西太复杂,对素质较低的煤矿工人来讲,内心不愿意接受、不好落实;三是把煤矿上升到用“文化”来管理,对于煤矿工人不如用直接显现的手段管用……透过这些认识,我们不难发现,安全文化建设核心症结在于管理层。首先是对安全文化建设缺乏深入的了解,对安全文化核心精髓缺乏深入研究,思想上存在认识误区;其次是客观强调安全文化与煤矿工人队伍适用性问题,实则主观上有畏难情绪,怕麻烦;第三是在安全管理上缺乏耐心,只求立竿见影,不求解决根本性问题,管理的眼界不够高、考虑问题不够深远。4.2未来展望。安全文化建设能够延续发展到今天,在煤矿也得到了发展,它的科学性不言而喻也是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管理人员的认可,这也正是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根本原因。随着国家“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观的深入推进,煤矿安全生产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不要带血的煤炭等提法已经成为煤矿企业经营发展的原则。在不同场合对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中都充分体现了安全生产要以人为本,要强化红线意识、责任意识,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全社会普遍认同安全发展的环境下,人们对于安全的需求势必会为安全文化建设注入强大的动力。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人们对于安全文化建设的认知、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在实践中将会不断增强主动性。主动目标阶段的进展将会好于被动符合阶段,但是在这个阶段不可避免地将会经历反复,会经历一个迈上更高阶段的煎熬期,熬过艰难,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最高阶段——自主自觉阶段终将实现,并将会在一个被广泛认同、共同为之努力的环境下稳健成长、持续深入发展。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推动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环境得到根本性的改观,“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观必将成为人民的福祉、企业生存发展的福祉。

作者:杨彩霞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参考文献:

[1]毛海峰,王珺.企业安全文化:理论与体系化建设[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

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篇3

一、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牢固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

近年来,公司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确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把“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的经营理念贯穿于整个企业经营活动之中,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是搞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前提。在实践中,公司领导始终没有放松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管,投入了大量的安全生产经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健全,安全培训工作与安全防范措施到位,公司各单位无一起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公司各级领导正确认识安全文化是作为企业一种新型管理理论的价值与其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的重要作用,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与安全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每年通过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渗透到企业所追求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等深层内涵中,非常重视安全培训,加强宣传教育,从而发掘出蕴藏在员工中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强大力量,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持续健康地发展。公司已连续多年荣获兵团、师、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师、市“安康杯竞赛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1年,公司又顺利通过了自治区文明单位的检查验收,已连续16年保持了“自治区文明单位” 荣誉称号。

二、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主要表现在超前意识、 长远意识、 全局意识、创新意识、 人本意识、 效率意识六个方面。公司党委一班人深刻认识到:搞好企业安全生产,必须从源头抓起,尤其是在准噶尔大酒店、六师宾馆两个“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一定要加大安全生产经费的投入力度,预防安全隐患的产生,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效率。据统计,近年来,公司所属的两家宾馆投入消防等安全生产经费达 50多万元,有效地避免了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健全安全生产组织管理

公司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员工深刻认识到:健全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强化组织管理,明确与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职责,要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①成立安全管理委员会和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②坚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③建立健全企业奖罚制度,把企业安全生产与员工的业绩考评、晋职(级)挂钩,增强全体员工安全生产的责任感、紧迫感;④强化预防安全管理功能,堵塞企业安全管理漏洞。

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建立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

在实践工作中,准噶尔物资公司注重和讲求制度“硬管理”和文化“软管理”的有机结合,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更是建立长效安全管理机制的需要。一方面是制度“硬管理”。通过健全与完善公司有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实现安全生产制度化与规范化。另一方面是文化“软管理”,通过企业安全文化“软管理”,促使员工认同企业使命、企业精神、价值观,从而理解和执行企业各级管理者的决策,自觉地按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和制度要求来调节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建立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的目的。

五、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实施预防型安全生产管理

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确保企业预防型安全管理持续有效地开展,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确立企业安全目标;二是要对企业安全问题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警惕性,及时发现和消除企业安全隐患;三是要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队伍的建设。

六、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也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

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篇4

摘 要 精益文化是一种基于精益生产理念的企业文化。当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过分关注对生产方法的改善,忽视了对精益文化的培养,导致企业精益文化的建设效果不明显,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分析了企业精益文化的内涵,并指出企业在建设精益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改善建议,以期促进企业精益文化建设的有序进行。

关键词 精益文化 企业管理 文化建设

精益文化建设可以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浪费,实现低投入、高产出,使企业效益最大化,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精益文化的内涵

精益文化就是使企业在适应市场竞争的所有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目的在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质量的意识和观念的总和。提高精益生产应用效果的关键,不在于模仿或引用精益手法和工具,而在于深入探索、学习并吸收精益生产的文化精髓。可以说精益生产的手法是外在的、浅化的、表面的,而精益文化则是相对稳定的、本质性的、内涵性的东西。精益文化一旦养成,就会对企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其可以引发员工的情感共鸣,更好的规范员工的生产行为,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使企业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最大的价值。精益文化的根本目标是转变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创新企业管理模式,推动企业在管理上更上一层楼。精益文化反映的是危机意识和人本意识,只有具备危机意识,企业才能实现长久发展,危机意识能够给予员工奋发向上的力量,促进其不断拼搏进取,不断解决问题、创新方法,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二、企业建设精益文化的必要性

精益文化建设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在“规模经济”向“范围经济”演化的大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不再是单纯的价格竞争,而是表现为以产品设计、质量、成本、交货及时率、对顾客需求的反应速度、售后服务等为中心的综合实力的竞争。很显然,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模式下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已不能满足目前生产实际的要求,因此各个行业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具有高度灵活性、高效率的生产管理模式――精益生产。它以永无止境的追求精益求精的过程,以尽善尽美为最终目标,充分发挥人的潜力致力于持续改进生产流程和流程中的每一道工序,从而提高劳动利用率,尽最大可能消除价值链中一切不能增加价值的活动的生产组织方式。而精益生产不仅仅是一种工具、一种手段,从更深层面上理解,它应该是一种企业理念、企业文化。所以,企业在推进精益管理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精益文化的培养。

三、企业精益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精益的认知不到位

一些管理层人员认为精益管理要另起炉灶,这种看法认为企业一直在以质量管理、预算管理、绩效管理、现场管理等管理方法抓落实,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时下,再提出“新式”管理模式,尽管表面上接受,但心底不认同。这种模糊认识,源于对精益管理的深度缺乏理解,将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混淆。一般来说,高层管理人员,对企业精益文化重要性、必要性的认知程度比较深、也比较统一;中层管理人员虽然能够认识到企业精益文化的重要性,却在认知程度上参差不齐;而职工对企业精益文化的认识相对较浅,大致了解企业精神、企业理念等基础的概念,但通过企业精益文化规范行为,提高素质等目的,还没有特别清楚的认识。

(二)难以实现全员参与

全员参与是企业实施精益生产和建设精益文化的重要基础,企业只有做到全员参与,才能更加深入的建设精益文化。我国企业在建设精益文化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生产管理流程的单位和部门。多数员工只是被动的接受企业的指导方针,对精益文化的建设热情较低,存在被动应付现象。缺乏积极主动的思想认知,步调不一致,难以形成合力,成效不明显。而员工是企业精益文化建设的主要源泉,企业只有最大限度发挥所有员工的创造力和智慧,引导企业全体员工都积极参与到“精益改善”中来,通过精益理论的宣传与“人人改善”相结合,才能真正建立精益文化。

(三)过于依赖工具方法

有的企业在建设精益文化过程中过分关注对工具方法的研究,忽视了对精益文化内涵的挖掘。丰田公司的精益生产和理念较为先进,但许多国内企业在研究和学习丰田公司的技能和经验时,将重心过多放在了对丰田公司高效率工具的研究上,比如对标准作业法,看板管理、1分钟换模法等多种方法的研究,忽视了研究丰田公司是基于什么样的思想创造出不同的高效率工具。过分依赖工具方法是一种十分错误的做法,没有优质的精益文化就无法创造出良好的高效率工具,这才是精益文化建设的关键。

四、企业精益文化建设策略

(一)构建体系,导入理念

与企业文化相比,精益文化更加强调节约和效率,而企业文化则相对较为广泛,可以说,企业文化包括精益文化,精益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精益文化纳入企业子文化建设,从理念识别、视觉识别和行为识别系统方面着手,总结提炼出精益文化的核心内涵、核心价值观、行为准则等内容,要结合企业实际,将企业精益文化渗透于各项工作之中,积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向更深更广的维度发展,规范制度文化、推广行为文化,营造视觉文化,切实将行业精益文化内化为职工的道德准则、固化为职工的行为准则、外化为职工的言谈举止。逐步探索出适合企业发展的文化制度,引导职工在工作中挖掘潜力、释放能量。

(二)注重宣贯,营造氛围

精益文化要落地,大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极为重要。精益文化理念的认知、认同、实践,认知是行为改变的基础,但接受知识转化到改变行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只有从实现内心认同到行为改变,精益文化建设才是真正落地。因此,要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宣贯,通过精益知识看板、内部刊物、海报、宣传栏、网站、征文、简报等渠道,对精益理念进行广泛宣传和动员,大力营造精益管理的良好氛围,营造了“人人都是精益实践者、人人都是精益改善者”的良好氛围,使精益思想内化于心,推动精益行为外化于形。

(三)加强培训,掌握方法

开展分阶段、分层级、多渠道、多形式的精益管理培训,购买精益管理专业书籍,邀请国内精益生产的专家学者授课,详解精益管理的知识经验,从思想上理论上武装员工,使各层级人员深刻理解精益管理的内涵,熟练掌握适用的精益管理工具和方法。培养一批高素质精益人才队伍,逐渐形成全员了解精益、全员掌握精益、全员实践精益的精益组织。

(四)制度创新,机制保障

制度保障就是精益推进过程中需要完善相关的程序、制度,要做到标准的执行力度必须强,也即标准制定以后必须最大限度地执行。在精益推进的前期,可能员工的工作习惯、长期形成的工作思维与创新的、反常规的精益手法、精益思维相悖,因此,在精益推进的前期必须用制度保障精益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并在遵守制度的过程中慢慢培养员工的精益意识。

(1)建立奖励机制,创造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企业首先要创造一个使全体员工认同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以此来提高员工对自身工作的积极性,这就要求企业要给员工进行适时的奖励。奖励机制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即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在物质方面,企业应该将员工的绩效考核和对精益工作推进的贡献相挂钩;在精神方面,企业要尽最大的努力给员工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和场所,并关注员工的自身发展,给每个员工提供进取的机会和平台。其次,企业要明确激励导向,一旦企业部门的员工被考核,其从事的岗位工作业绩和收入将会息息相关,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员工都会尽全力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然而这种机制也可能导致员工个人和公司工作的关联性逐渐减弱,致使企业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却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企业要进一步加强激励机制,明确激励导向,注重对员工个人的培养和企业获利能力的增强,将员工的努力方向和企业目标相一致,使员工的发展和企业发展方向紧密相联,促进企业在精益文化和经济领域上的进步和发展。

(2)建立保障制度,促进员工持续改进。在学习和推进经济文化的过程中,光有奖励机制是不够的。企业还需要一套强有力的保障机制,在推进精益文化过程中完善各项程序和制度,促使员工做到经常性和日常性的改进,不断进步和发展。为达到该目的,企业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鼓励全员参与精益文化的建设。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是精益文化建设的基础,每个员工都是企业的改进源泉,企业必须鼓励和相信员工,尽最大的可能发挥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共同努力,改变企业目前现有的问题;二是强调团队协作,精益文化的建设强调的是团队合作,团队精神的养成能够使精益文化发挥最大效用,因此,在企业日常运营中,管理者必须积极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从丰富的文化活动中凝聚团队力量。三是明确企业精益文化核心价值,明确企业精益文化核心价值对企业整体系统的整合和改造作用,企业应该以精益文化核心价值为主要载体,建立企业精益文化组织,这不仅是企业精益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企业从线性思维向创造性思维的转变过程,能促进企业在制度创新和文化建设上作出重大改变。

五、结语

在我国企业精益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企业过分强调了对精益方法的模仿,从而忽视了对精益文化本质内涵的挖掘,故而本文着重阐述了精益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建设措施,希望能够提高企业管理者对精益文化的重视程度,以促进企业精益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汉青.从丰田生产方式对丰田企业文化的研究[J].知识经济,2016(4).

[2] 周宇静.地市级烟草商业企业精益文化建设的方法研究与实践[J].甘肃科技,2015(17).

[3] 郭飞云.基于精益管理思想的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下,2012(2).

[4] 李建忠.中小企业精益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及保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28).

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篇5

关键词:企业生态文化;以人为本;实事求是;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35-0052-02

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在报告中指出必须“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管理中也不断提出企业生态文化的建设。虽然早在2000年,陆建飞就曾研究了企业生态化的问题,但是目前对企业生态文化的研究仍不够充分。大部分研究都集中于对某一企业或某一地区的生态文化建设方法上,对企业生态文化的基本概念研究不足。一方面企业生态文化在企业文化中的地位还很不明确,马华认为企业生态文化是一种新的企业文化,是管理理念的发展和创新,即认为生态文化主要是一种精神文化;朱成全则在专著《企业文化概论》中将企业生态文化编入《企业物质文化》一章,即认为生态文化主要是一种物质文化。另一方面企业生态文化的建立原则的讨论也较少。研究企业生态文化的地位与建立原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有一定启示与指导作用。

1 人对自身的认识与管理学发展历史回顾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是人认识自身不断深化的过程。科学管理以前,人们对人的认识是“工具人”,即认为人只是干活的工具。在这种假设指导下,企业管理者对人的管理是黑奴式的野蛮管理或全凭个人喜好的经验管理。1911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开启了科学管理的大门。这种理论基于“经济人假设”,即认为人有赚钱的需求。于是泰勒提出了绩效工资等一系列刺激工人工作,帮助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增加自己收入的方法。1932年,美国管理学家梅奥在“霍桑试验”中发现人并不仅仅有赚钱的需求,也有社会交往的需求和受尊重的需求。而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提出更系统的表述了这一理论。这阶段对人的认识是“社会人假设”。基于此梅奥提出了组织行为学,管理学的重点也从对程序的管理转变为对人的管理。二战结束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更注重管理中决策的重要性,以西蒙的“决策论”为代表。这种理论则基于“决策人假设”,即认为人不仅有需求,而且有智慧,管理的重点也发展为对决策的选择。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威廉大内提出“企业文化”概念,认为人是“文化人”,从此管理学进入企业文化管理阶段。

由上述可知,从“工具人假设”理论开始发展,经历了“经济人假设”阶段、“社会人假设”阶段、“决策人假设”阶段、“文化人假设”阶段,每一步管理学的发展,都是人不断认识自身的过程。

2 生态人假设与企业文化发展的新阶段

“文化人假设”提出距今已经三十多年,而如今人们对自身的认识绝不仅仅是“文化人”这么简单。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认识到自身是全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这种认识突破了“文化人假设”的范围,而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生态人假设”。随着这种对人认识的新的突破,管理学也理应进入新的阶段——“企业生态文化管理”阶段。

广义上的企业生态文化是指企业所具有的生态价值理念,以及在此价值理念下展现出来的企业行为和制作出来的生态化的产品。它包括企业文化的各个层次的内容。所以,企业生态文化并不仅仅是企业文化的某一部分,而是企业文化发展的新阶段,是对企业管理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3 企业生态文化的建立方式

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3.1 有生态保护意识的企业精神文化

建立企业生态文化首先要将生态保护意识加入企业的价值体系当中,即建立有生态保护意识的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的核心理念,是企业一切行为的评判和选择的标准。企业建立自己的价值观时,要注意将企业生态文化置于主要位置,并可以通过一系列方式方法将这种价值观表现出来。如提出口号:“企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等。

3.2 有生态保护措施的企业制度文化

建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贯彻执行。首先,企业要建立相应的领导管理制度,健全组织结构,明确管理责任。如设置企业生态文化办公室,并委任主管领导,建立岗位职责。这样可以在领导层树立对企业生态文化的足够认识,并将这种认识影响普通员工,也有利于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开展。其次,企业要建立体现生态保护的目标体系,评价体系。这部分包括生产环境的生态评价体系,如生产车间卫生标准、员工宿舍卫生标准、企业绿化标准等;生产过程的生态评价体系,如废水处理制度、噪声控制制度等;生产结果即产品的生态评价体系,如有害物质控制质量标准、产品节能标准等。第三,企业要建立相应考核办法和奖惩制度。如对破坏生产环境的员工进行批评和惩罚,对主动保护环境的优秀员工提出表扬和物质于精神奖励。

3.3 有生态保护行为的企业行为文化

企业制度建立不能只流于形式而使制度成为一纸空文。这就需要将企业生态文化的制度贯彻于行为,用企业与员工的实际行为表现出来。企业要树立自身的生态形象,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倡导环保理念。如参加植树造林活动,节约能源活动等。同时企业要培训与要求员工环保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如发起“节约每一度电,节约每一滴水”的倡议。企业还应树立生态保护典范,将企业中生态保护行为做的最好的员工或员工集体树立为榜样,让其他员工学习,起到示范的作用。

3.4 有生态保护结果的企业物质文化

企业生态文化的建立成果最终表现在物质上。首先,企业内部的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都生态环保,如建立园林式单位。其次,企业与其周边环境和谐相处,与其所在社区相处友好。第三,企业生产出的产品要生态环保,如有较好的节能标准,完善的回收再利用方法等

4 企业生态文化建立要注意的问题

4.1 整体意识

企业生态文化包含内容众多,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在建立企业生态文化时,不能只建立其中一方面,而应全方位建立。避免只提出环保口号,流于形式的建立方式;也应避免片面追求环境美观而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做法。

4.2 特色原则

每个企业的自身特点不同。企业生态文化的建立应结合自身特点,建立符合自身的文化。如设计出独特的环保标志,设立独特的环保模范称号,建立符合自身的生态制度等等。避免照抄照搬别的企业的建设方式。

4.3 实事求是

企业生态文化要建立的实事求是。这要求企业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环境,所做出的制度要切实可行。在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要认识清楚,认真克服。所犯的错误要承认并积极改正。

4.4 以人为本

管理学发展到企业生态文化管理阶段,是人不断认识自身的结果,也是管理满足人的需要的结果。所以人是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起点,也是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重点。企业生态文化建设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企业,更好的发展员工,更好的为社会服务而建立的。所以企业生态文化建设不能脱离人本思想,不能为了建立而建立。这就要求在建立企业生态文化的时候,企业的一切建设方法都要体现人文关怀,重视企业与人员和谐发展。

5 结 语

企业生态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新阶段,是人认识自身的新阶段。企业生态文化管理是管理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企业文化发展的新的阶段。建立企业生态文明是现阶段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初步探讨了其建立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对企业管理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陆建飞,刘峰.可持续发展框架中企业“生态化”初探[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S1):31-33.

[2] 王艳.建设生态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马钢生态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启示[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2,22(4):62-64.

[3] 秦成逊,王杰.西部地区基于生态文明的山地经济发展研究[J].生态经济,2012,(10):62-65,71.

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篇6

(一)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认识不足

我国文化事业单位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与发达国家的文化事业水平相比差距较大。而且,一些文化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一直重资产轻管理,缺乏有效的规范机制和措施。由于我国文化事业单位的资产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或者无偿拨付,所以文化事业单位作为资产实际使用者,缺乏对资产有效管理和有效使用的认识。

(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

完善的管理体制是加强文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基础。由于我国长期处于经济转轨期,完善的管理体制尚未形成。目前,对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着职能界定不清、权责划分不明等问题。首先,管理制度不完善。目前对于文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尚未有完整的管理体系,尽管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对国有资产的形成、配置、使用、处置在原则上有相关规范,但是缺少具体规定。其次,管理职责界定不清。作为国有资产的管理部门,各部门间出现职能及权责划分不明确的现象严重。具体表现为财政部门与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机关事务管理局的职责划分不清;文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与机关事务管理局职责划分不清等。

(三)国有资产操作与运营不规范

操作与运营不规范是管理制度缺失造成的,具体表现为:在资产的前期配置环节,采用基数法,单位编制预算互相攀比;资产使用环节,资产使用效率低下且缺乏监督,例如使用者缺乏产权意识,对使用的设备不珍惜,从而造成设备损坏严重,大大降低了资产的可使用时间和效率;资产处置环节,处置程序和处置方式不合理,不按规定履行报批手续,甚至低价处置资产,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

二、加强我国文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文化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认识

针对我国文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实际情况,应当从三个方面提高认识。1.明确管理的目标。2.坚持管理原则。3.重视管理地位。通过三方面努力,提高对资产管理的认识。

(二)建立健全文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关键是设置监管的主体。财政部门是事业单位的拨款单位,也是资产的出资人,掌握文化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情况,所以设置财政部门监管主体最为合适,同时应构建“国家—财政部门—主管部门—文化事业单位”管理模式。

(三)规范文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运营

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篇7

【关键词】知识管理 企业核心竞争力 对策

随着知识管理的发展,知识管理正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引起越来越多企业家和学者的重视。知识管理是基于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的出现以及人们对知识与管理内涵的更深层次的理解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在我国加入WTO背景下,知识管理作为企业战略资源的地位迅速提高,知识管理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中将发挥及其重要且无法替代的作用。

一、知识管理的内涵和特点

目前关于什么是知识管理,却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许多中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知识管理做出了不同的解释。美国生产力与质量研究中心(APQC)认为:“知识管理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而对知识进行识别、获取和充分发挥其作用的过程”。国内著名管理学专家乌家培认为:“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是信息管理发展的新阶段,是信息转换为知识,并用知识提高特定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由于知识管理本身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学者们基于不同的角度对知识管理有着各种各样的定义。但是这些定义中也反映出了一个共性,那就是高度重视知识的核心地位和发挥知识的作用,并强调知识管理的终极目的与其他管理的终极目的一样,是为了提高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是随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的。战略管理自20世纪60年源于美国以来,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该理论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以P rah lad 和Ham el 为代表的企业能力学派,成为战略管理理论的新的主流学派,标志性的事件是:1990年P rah lad和Ham el在哈佛商业评论(HBR )上发表了“企业核心能力”一文。

P rah lad和Ham el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集体知识,尤其是协同不同的产品生产技能,以及对多样化的技术进行集成的知识”。这个定义是关于核心竞争力的、较早的“经典”定义。

三、知识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互关系

1.知识管理对核心竞争力的促进作用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基础,而竞争优势的创造有赖于有效的知识管理。一方面,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维持取决于企业知识积累、应用和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也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的。知识管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外化、内化、中介、认知4种功能来实现的。此外,知识管理还可以帮助企业克服核心能力刚性。

2.核心竞争力对知识管理的导向作用

知识管理可以促进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发展。反之,核心竞争力对知识管理具有指导作用。

⑴核心竞争力战略比狭隘的只重视现有知识资产管理的方式看得更远,这种思路使得人们在考虑问题时,不仅要从增强当前知识效用的角度出发,还要从获取未来知识的角度出发。

⑵核心竞争力和以知识为中心的公司观点都要求相应的知识管理变革,需要采取能够实现战略联盟的知识管理方法,从知识综合与创新的效率、范围、灵活性等方面测量知识管理战略价值。

⑶核心竞争力的营造体现了企业的长期目标,是公司通过重新认识与整合内部与外部已有的及新的知识,使自身素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它能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知识基础。

⑷公司选择核心竞争力作为知识管理的重点,可以保证可用于公司知识管理的资源有更高收益的回报,也可显著减少需要管理的知识内容,简化知识管理业务流程,实现知识管理与企业其他业务流程的融合,还有可能引起公司上下尤其是公司最高领导层的关注,更有可能获得较多的资源支持,并在公司范围内显示宣传知识管理的巨大作用。 转贴于

四、利用知识管理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1.创建“学习型”组织

在学习型企业中,每一个职员都被认为是知识的管理者,全体员工事实上都成为了企业知识管理的主体。企业领导都和企业员工都能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素质,并且积极地将个人隐性知识转变为企业显性知识,建立企业的智力优势,最终使企业经济的增长从依靠资本积累转向知识的积累与创新,使得知识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2.增强创新能力

(1)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可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开发出技术含量高、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而提高这一能力,企业必须不断加强技术开发力量、更多地掌握产品的核心技术产权,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对于主要科研力量,要从各方面创造新环境,在分配制度上适当地引入股权分配或者期权分权,充分调动他们创新的积极性。

(2)企业组织结构创新

组织的各个部门、每个人员都应该可以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灵活的调整和变动。工作中没有过多的标准和规范,对职务的规定灵活性和可调整性较强。

(3)企业制度创新

企业的制度创新能力是指根据市场配置资源和企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断革新和完善以企业的财产制度为核心的各项基本制度,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这一能力是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这要求企业逐步建立和完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有限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明确各类所有者权利,使企业各组织层面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

(4)企业管理创新

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力是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这就要求企业管理层具备立足市场,洞悉市场变化,熟悉竞争的对手情况,敢于抓住机会创新的能力。为了防止出现重大的决策失误,必须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强化风险意识。

3.营造有利于知识共享的组织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成员共同创造并得到共同认可的群体意识,是形成企业管理风格的文化基础。成功的知识管理需要企业建立以知识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全体企业员工能够共同认识到知识的价值和学习的重要性,并且高度重视个人经验、专业技术和创新,从而为知识的交流、学习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企业文化是知识管理的文化基础,形成“以人为本”、崇尚知识、人人都是为知识创新争做贡献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参考文献:

[1]Prahalad C K,Hamel G.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May–June:79-91.

[2][美]维纳·艾莉著,刘民慧等译.知识的进化.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50.307.

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篇8

关键词:企业发展;文化管理;问题研究;措施探讨

1.企业文化管理的内涵与特点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企业的发展不仅仅依靠企业的技术创新,同时还要企业的科学管理,尤其是在文化管理上,企业应该要给予足够重视,从而保证企业更好地发展。民主意识的增强,使得企业员工认识到自身地位的重要性,在企业工作时,能够保护自身的权益。这就需要企业改变自身原有的管理方式,树立文明的管理方案,尊重员工的内心想法,从员工的利益出发,提升企业的文化管理质量,最终促进企业的进步和发展。企业文化管理中管理人员要以人为中心,从员工的角度出发,重视机构成员的内在激励机制的建立。同时在管理的过程中将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部门,提升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保证企业管理质量。

我国企业现代化模式的建立,需要企业文化的支撑,通过科学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能够保证企业的发展质量。但是在实际的企业管理中,仍然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如果不能够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最终将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在进行企业文化管理时,管理人员需要从管理的理念、特质以及功能出发,结合市场发展的需求,找到企业的市场地位,从而更好地发展本企业。本文通过对企业文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从管理自身出发,提升企业文化管理质量的同时,促进我国社会经济良好发展。

1.1企业文化管理的内涵

企业文化管理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质量以及市场的地位,因此管理人员在进行相应的管理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企业文化的方向将会影响到企业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以及行为模式等,最终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效率。所以企业在进行文化管理时,要重视自身的文化内涵,找到更加适合企业生存的文化形式,保证企业的发展速度。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特殊的资源,管理人员的应用质量将会直接表现出它的价值。它不仅能够被企业员工所分享,同时也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在长期的文化管理中,企业员工能够形成自身的企业文化意识,找到企业文化归属感,提升企业合作意识,在工作中更加积极,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大的空间。

企业文化包括各个方面,例如企业的正式文件、书面声明、文化手册、标语口号等,这些作为企业文化的有形物质,能够将文化理念渗透到企业管理中,提升管理人员的文化理念,从员工角度出发,保证企业的利益。因此在今后的企业文化管理中,管理人员要从内涵出发,制定好企业文化管理的方案,提升管理制度的科学性,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1.2企业文化管理的特点

企业文化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企业,不仅包含企业的生产资料,同时也包括企业的人员。它的管理会涉及企业的各个层面,比如企业的战略计划、生产经营、队伍建设、决策程序、运营控制等。管理人员在进行相应的管理时,需要从企业自身的利益出发。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改善企业的发展状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加有利的地位。除此之外,企业文化管理中,不仅需要管理人员的参与,还需要各阶层员工的参与,这样才能够保证文化管理的质量。企业文化管理过程中,要制定自己特有的文化理念,并且还要长期对其坚持,保证文化的连续性。所以说企业的文化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企业在长期发展中的沉淀,需要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出发。企业文化管理质量的提升,管理人员应该要提升自身的管理素质,也需要完善企业的文化系统,完善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减少企业管理问题。

2.企业文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文化管理意识不足

企业的发展需要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的发展速度。在实际的管理中,许多管理人员对文化管理认识不足,他们没有对企业的文化管理进行科学的定位,最终导致企业管理质量的下降,严重时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发展。在传统的企业管理中,管理人员比较重视企业事物的管理,对于文化概念认识不够,忽视了企业员工管理的重要性,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文化管理包括企业的各个方面,只有充分的理解文化管理的含义,才能够更好地掌握管理方向,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法,促进企业管理质量的提高。在许多企业文化管理中,出现许多制度上的漏洞,一些管理条例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甚至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都是管理人员文化管理意识不足的表现

2.2文化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不高

随着我国现代化企业的发展,需要管理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素质,这样才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我国企业的现代化制度建立还比较落后,许多企业的管理人员不够专业,这些企业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还比较严重,最终会影响到企业的文化管理质量。一些文化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知识培训,没有意识到自身知识的不足,在管理中只是按照就有的制度进行,使得管理和企业的发展不相适应,导致企业管理质量下降。除此之外,一些管理人员在管理的过程中,没有意识到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也没有照顾到员工的工作情绪,使得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下降。他们在企业发展中没有形成企业自身独特的文化氛围,提升员工的文化凝聚力和企业文化的归属感,最终影响到企业的市场地位。

2.3对企业员工的重视度不够

企业文化建设,需要管理人员以企业员工为核心,掌握他们的工作状况,从文化角度出发,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一些企业在发展中过于重视自身企业的利润,忽视了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对员工给予充分的重视。其主要表现为:第一,对员工的关心程度不足,员工长期在同样的工作环境下工作,可能会产生一定的不良情绪,从而会影响到他们的工作质量。但是企业管理人员没有重视到这种危害的严重性,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下降。第二,企业员工技术培训不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而一些企业过于追求自身的企业利润,没有对员工进行培训,导致员工的生产技术水平较低,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在今后的管理中,企业应该要重视员工的管理,保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4企业文化个性不足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一种特殊符号,需要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尤其是在现代化的企业制度管理中,企业应该要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这样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加有利地位。但是我国当前许多企业的文化个性都不足,他们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认识到自身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只是一味地学习西方一些管理模式,最终影响到自身的发展质量。这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急于求成,过于强调与时俱进,抛弃了自身文化特色或者没有形成自身的文化特点,最终会导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下降,甚至会失去自己的发展优势。

2.5企业文化认识不到位

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文化认识不到位,他们在企业的文化管理中将其简单地形式化。甚至一些企业过于追求文化企业的形式,没有真正建立企业文化内涵。他们过于追求企业的文化活动和企业的形象设计,但是忽略了企业内部文化结构的建设。没有对企业员工进行文化意识渗透,使得企业的文化建设质量比较低下。除此之外,管理人员对企业的文化建设认识不到位,一些企业管理人员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将其写在纸上的行为规范。这就会导致企业文化管理质量的下降。企业文化不仅仅是制度规范,它还是企业的一种动态精神状态,关系着企业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员工,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产发展。企业在发展中应该重视文化建设,管理人员要提高自身对文化管理的认识,摆正文化管理地位,从而保证企业的发展质量。

3.提升企业文化管理质量的措施

3.1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保证企业的发展水平。企业在今后的管理中,要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依托,培养企业员工的文化意识,找到管理人员自身管理中的不足,树立科学的管理意识,保证企业的发展质量。比如文化管理人员应该要明确自身的管理责任,在遇到企业管理问题时及时解决,并且还要从员工角度出发,降低员工的内部矛盾,最大限度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管理人员要采用适当的管理方法,根据管理的客观需要,完善企业的经营制度和管理制度,同时还要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树立以员工为核心的价值观。提高企业员工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解决,找到科学的解决方案,最终达到管理的要求。尤其是在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中,企业的管理需要适应市场的要求,可以及时应对市场经济变化,降低企业市场经营风险。企业文化管理意识的提升可以帮助企业建立更为完善的管理制度,提升企业员工的企业文化意识,增强他们的文化归属感,树立企业自身的文化形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无形的资产。

3.2提升文化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

企业文化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将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质量,还会影响到企业的管理状况。因此在今后的管理中,企业应该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增强他们的管理意识,为企业的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尤其是在对文化管理时,要提升他们的管理认识,找到自身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形成科学的管理方法。除此之外,在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要准确判断企业内外部的经营环境,分析出适合企业发展的道路,建立特色文化,保证企业快速发展。同时管理人员还要提升企业的服务意识,重视企业的机制服务,做到知行合一,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企业还要加大管理人员的培训,尤其是在制度的在制定上,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并且还要保证企业自身的特色文化。比如,管理人员需要学习企业文化,了解自身企业的发展过程,从中找到适合企业的文化特色,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道路。其次,管理人员要认识到自身管理知识的不足,积极向别人学习先进技术,以人为本,实现企业的进步。

3.3以人为本,提升管理责任

传统的管理中,管理人员没有重视到员工的重要性,导致现代企业文化管理质量的低下。因此在今后的管理中,管理人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如果企业过分强调制度和纪律,就会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员工长期在命令式的环境下工作,就会失去工作兴趣,使其脱离了企业的文化纽带,最终导致企业文化的僵化。知识经济时代,不仅仅是产品和市场之间的竞争,更是文化和知识的竞争,尤其是在人力资源的竞争中更呈现出比较紧张的趋势。以人为本,带动员工的文化认同,发挥企业员工的主体作用,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状况。所以在企业的管理中,管理人员要从员工的角度出发,把人作为企业管理的主要议题,尊重员工、理解员工,能够满足员工的工作要求,实现企业文化管理。在以人为本的管理中,还可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良好地位。除此之外,企业的领导人员也要能够接受新的思想管理方式,激发企业员工的创造力,通过文化渗透,让员工可以感受到企业的与众不同,乐于为企业奉献出自己的智慧。

3.4树立企业特色文化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要重视自身特色文化的建设,突出个性,这样才能够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促进企业更好的进步和发展。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我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文化历史悠久,所以企业在文化管理建设中,应该要充分利用这些优秀资源,形成自身特有的文化理念,树立企业对外良好的信誉形象。不同的文化价值内涵会对企业产生不同的影响,从文化角度来说,每个企业个体都有自身特有的生产形势,因此他们在文化管理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文化管理行为,使得文化管理更具特色。企业只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才能够更好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积累更多无形资产。但是企业的特色文化不是一味地学习西方,也不是故步自封,在中国文化中难以自拔。而是要从东西方的文化中找到更加科学、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方法,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企业的文化凝聚力,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5找准企业文化位置

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定位自身的文化位置,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企业的发展质量,提升企业文化管理水平。首先企业应该明确自身的经营目标,在市场中获得更加有利地位,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降低企业的市场经营风险,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一些企业在市场中盲目追求利润,遇到市场比较畅销的产品时,没有考虑到自身的技术水平,也随大流跟风,使得自身的企业利润下降。这就是管理人员没有找准自己的文化位置,没有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最终影响到企业的正常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创新日益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因此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更加重视企业内部的文化管理理念的创新,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增强企业的管理质量。在管理时管理人员要以人为本,保证员工的利益,提升企业的文化管理水平。

总结

企业的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管理人员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大文化管理,提升文化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企业要建立自己独特的文化管理方式,从管理角度出发,减少管理费用支出,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除此之外,管理人员还要建设更利于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比如诚信文化、团结精神等,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企业领导人感受到企业文化的独特魅力,并且从自我做起,带领企业更好地发展。同时企业还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树立企业良好的 信誉形象,在市场竞争中能够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获得更多市场地位,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说,企业的文化管理意义重大,它会影响到企业今后的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1]支玉成.知识密集型企业柔性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0(9):72-73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