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闽南文化研究论文8篇

时间:2024-02-18 16:07:05

闽南文化研究论文

闽南文化研究论文篇1

闽南文化研究关注闽商精神

闽南文化是中原文化、闽南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长期碰撞、交流、融合而形成的具有多元互补蕴蓄、独特地域内涵的文化;就历史而言,闽南商帮是闽商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闽南文化不仅直接哺育了闽南商人,也在闽商精神形成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无论是研究福建文化还是研究闽商,闽南文化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基石。

闽南文化研讨会是闽南地区厦漳泉三地共有的学术交流平台,自2001年创办以来,一直致力整合闽南地区和台湾地区的学术力量,推动闽南文化的研究。11月27日上午,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漳州开幕。来自海峡两岸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就闽南文化研究中的许多重要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在研讨会上,闽南文化与闽商精神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对闽南文化的研究,促进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促进新闽商的成长壮大,成为不少专家学者所关注的话题。出席此次研讨会的海峡两岸专家学者对闽南文化和闽商之间关系的发言可谓是妙论迭出,精彩纷呈。

闽商精神是闽商长成不衰的键

“少年不打拼,老来无名声”、“争气不争财”、“三分本事七分胆”,还有就是那早已成为中国知名度最高的闽南习语――“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这些从闽南乡土中走出来的朴实话语深藏于闽南商人乃至福建商人的内心之中,它们中间反映出来的闽南文化的特点伴随着他们从故乡发展到他乡,从历史繁盛到现代。

福建师范大学的苏振芳教授分析说,闽商自宋元尤其是明清以来,在中国商界活跃了几百年且至今兴盛不止,得益于他们在商场运筹过程中,孕育和塑造了具有鲜明个性的闽商精神,而闽南文化正是孕育闽商精神的重要条件。

苏教授进而指出,研究闽商精神。要把握好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闽人经商意识的形成,唐代以来,世界上几大自古便以从事海外贸易而著称的商人集团,都曾落户福建泉州等地像阿拉伯商人、欧洲意大利人及犹太人,还有南印度商人,这么多历史上以善于经商而闻名的民族,不期而遇,汇聚福建泉州等地,与福建人杂居相处,甚至通婚繁衍,福建人受其经商意识的濡染很深,并且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其次是,历史上闽商国内经营活动所具有的地域特点,尤其是明清时期,以江浙地区和广东地区为多,这些地区成为闽商南下东南亚的中转地:最后,福建特殊的地理环境,使福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闽商商帮。他们各有自身鲜明的特点,但都共同创造了闽商的辉煌。

闽南“国民性:”对闽商发展利大弊少

“个个猛”、“输人不输阵”,闽南的俗语也从侧面反映着闽南人的性格。胡沧泽教授是国内知名的历史学家。他总结说,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迁徙和联姻,外地、外省、外国人的加入以及闽南人向外地、外省、外国的播迁,形成了闽南人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胡教授认为,闽南人的性格特征主要有:强悍拼搏,甚至敢于冒险犯禁;重商务实,讲求实利、讲究实际,既有获取高额利润的愿望和要求,又有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包容和合,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开放性和“海纳百川”的胸怀。而正是在这样的文化土壤里,方能孕育出闽商这朵历百年风雨依然盛开不败的鲜花。

不过,胡教授也分析说,物极必反,闽南人强悍拼搏的精神走到极端就是目无法纪和胡作非为,重商务实走到极端就是唯利是图和市侩哲学,包容和合走到极端就是不讲原则和目光短浅,因此,闽南人性格特征又有目光不够远大,集体观念不强,法制观念较弱等弱点。

华侨大学的陈少牧先生也提出,在闽南文化辐射的区域内,面子心理渗透到几乎所有领域,“撑门面”的事情随处可见。这其中,有些是礼节礼仪和规则的需要,但更多的是人为的浪费和造假。这些缺点,对闽商的健康发展和闽商自我人格的塑造,都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消极作用。

闽南人性格创造宝岛辉煌

正如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所强调,福建和台湾有着“五缘”,存在深厚的历史渊源。当年众多福建人尤其是闽南人东渡台湾,在宝岛上打拼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台商,亦可说是广义上的闽商。闽南文化和闽商精神,同样是他们的文化血脉。

台湾知名人士、台商服务总会总会长廖正豪先生表示,当年的移民发扬闽南人的性格,筚路蓝缕,方把台湾建设成一个“宝岛”。做好闽南文化的传承、接受、整理、再出发,对台湾和台商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闽南经济学是研究和提倡闽南学的重要分支

台商的发展离不开闽南文化的哺育,但相辅相成的是,台商和台湾经济发展的成就也为闽南文化和闽商精神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有意的启迪。台湾知名人士魏萼先生指出,台湾闽南文化是闽南文化圈中的重要成员,但台湾的闽南文化国际化程度比较高,因而经济发展的生命力特别强。它从本土文化出发,趋向于全球化价值观接轨,也从国情出发趋向于国际的理想接轨,因此它的市场经济本能特别发达。

闽南文化研究论文篇2

《台海文献汇刊》、《闽南涉台族谱汇编》出版

2014年9月29日,在《台海文献汇刊》、《闽南涉台族谱汇编》新书会上,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院长陈支平说他要“吐吐苦水”。

“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开放,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文献越来越开放,可是,编篡古籍却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尽管如此,由他参与主编的两套丛书,虽然“吃了很多苦头”,但还是“得到了很多支持”,并如期出版。

这两套丛书是两岸协同努力的结果。《台海文献汇刊》60册,分为“台湾义勇队档案文献集成”、“台海诗文集”、“海疆文献丛编”、“民国时期台湾稀见刊物丛编”等四辑;《闽南涉台族谱汇编》100册,一套定价6万元。该书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和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项目,汇集闽南地区涉台民间族谱100种,均为首次披露。

这些族谱绝大部分修纂于清代和民国年间,少数修纂于明代。族谱以台湾人数排名前100位的大姓陈、林、黄、张、李等作为主要搜集整理对象,再根据某些特殊姓氏如连、辜等在台湾社会的重要影响程度,适当增补。内容上更加注重台湾政治人物祖籍地族谱的搜集,版本以19 49年以前为主。

族谱大多秘不示人,收集可谓艰难,能得到海峡两岸的襄助,陈支平感觉“特别高兴”。他说,“台湾拿族谱出来要拜祖宗,举行仪式,是很麻烦的事情。可是听说我们要编辑这套丛书,很多人非常支持,很慷慨无私地贡献了出来。”

荣誉主席连战的族谱备受各界重视。陈支平透露,“能看到的连氏族谱基本上只是手抄的两三册,跟他们沟通以后,连氏家族做出一个重大决定,把他们珍藏的最原始的族谱全部贡献了出来。”

一部族谱就是一个宗族的迁变史。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副总经理林彬说,族谱中不只是繁杂的家族小事,也有详述了历史上知名大事件的,可见到这些事件对普通百姓的影响。这些族谱体例完备,姓氏源流、堂号、世系表、家训、家传、先辈艺文著述、祖先图赞、风水图等一应俱有,且富含闽南民间特色。

陈支平说,这些族谱分开来看是一个个家族、一个个人的拓荒史、发展史;合起来看,则是浩浩荡荡的华夏文明之传承。他透露,在《台海文献汇刊》中,收有福建武夷山一次大战时安置台湾移民的记载,此类记载,他认为,“有很大的史料价值。”

“台湾现有居民大约80%来自福建,而其中70%是从闽南移民的。从家族史的记载也能反映两岸的血缘关系与文化渊源。”陈支平说,接下来还计划为福建地方姓氏建立数字博物馆。

看到“大部头”的丛书首发,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表示“很是震撼”,他认为,这两套丛书的发行是文化界的一件大事,“它的文化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推动学科建设和新的学科增长点的产生。”

新书首发式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闽南师范大学主办。两套丛书均由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编纂,分别由厦门大学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闽南师范大学在闽台文化研究方面集中了一批优秀的学者,是海内外闽南文化研究的重要学术机构。

台湾成功大学人文社科中心副主任、教授陈益源称自己祖上是漳州人,这次赶来参加首发式,有一种“与漳州乡亲一起进京的感觉”。

陈益源说,“成功大学这五六年来,特别以闽南文化作为人文发展的重点,几年前,学校就想建立一条以闽南文化为核心的‘金厦成功(金门大学、厦门大学、成功大学)之路’。”

他表示,“刚刚接受了汪毅夫老师的建议,可将这条‘路’再扩大成‘闽南厦金成功之路’。”以此打造一个“以闽南文化为核心的合作平台”。他希望四所大学“在这个轴线上加强对闽南文化的研究。”

陈益源说,“族谱是血脉相连的凭证,隔着海峡、隔着一些特定的时空及事件,血脉如何再相连,学术界能做的就是尽量在友好合作的基础上让这些珍贵文献重新出土,让这些过往的记忆能被重温。”他强调,“立足闽南、跨越两岸、走向世界”的闽南文化研究有着令人期待的合作前景。

成功大学推动闽南文化研究,已起步多年,曾经举办过6次闽南文化论坛,且和马来西亚的大学探讨过闽南文化的议题。据了解,第7次闽南文化论坛于2014年11月下旬召开,将邀请加拿大、法国、日本、韩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大陆等地专家讨论“闽南民间技艺的传承与保护”,拓展闽南文化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另据悉,台湾成功大学闽南文化研究中心将于2015年2月挂牌成立,未来不仅将延揽两岸人才进驻,也会结合岛内多所大学共同研究闽南文化及文献。

全国副会长杨毅周表示,闽南文化深深地扎根在两岸民众精神生活中。《台海文献汇刊》与《闽南涉台族谱汇编》的出版,再一次佐证了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两岸同胞是一家人的历史事实。

两岸闽南“非遗”展演活动

漳州歌仔戏经典剧目《十八相送》、世界上最古老的音乐―南音、巧夺天工的剪纸表演、诙谐幽默的高甲戏《送水饭》2014年9月29日,由全国、北京市、福建省和国家大剧院共同主办的“闽南古韵・两岸传情―海峡两岸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拉开帷幕。习惯了上演经典大制作的“国家大剧院”不断爆发出阵阵掌声。

福建漳州华安高山族舞蹈团、闽南师范大学、台湾戏曲学院以及漳州艺术学校、泉州艺术学校等两岸艺术团体为观众奉献了一场原汁原味的闽南传统文化艺术盛宴。

“能够应邀前来参加这个盛会,我们感到非常荣幸。”台湾戏剧学院院长张瑞滨表示。“歌仔戏是中国360个地方戏当中唯一横跨两岸、相互交流的一个剧种。此次展演,台湾戏剧学院带来了最富台湾特色的歌仔戏,以彰显闽南和台湾文化的一脉相传,让大家近距离感受台湾用心保存民族文化的一个成果。”

全国组书记梁国扬在致辞中说,闽南文化发源于中原文化与古闽越文化、外来文化的相互交融和层层积淀,具有多元的文化表现形态,是中华文化优秀的“基因库”,并随着移民进入台湾,在那里生根开花、传承发展。

他表示,闽南文化是闽台人民生活智慧的结晶,它深深扎根于闽台地域社会,是联系闽台人民的精神纽带,是两岸人民共同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次展演活动,意在通过两岸闽南传统文化艺术家的首次联袂合作,对两岸共同拥有的闽南传统文化进行一次全面的展示和交流,重现闽南传统文化之美,让更多的民众了解两岸文脉的相承,同时共同探讨闽南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保护与传承。

闽台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

在同一天举行的闽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座谈会上,两岸专家学者就民间信仰、戏曲、方言等议题进行了座谈,认为两岸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加强合作。

台湾成功大学人文社科中心副主任陈益源认为,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他举例,“青海、甘肃的西王母信仰和台湾花莲的瑶池金母信仰,还有安溪城隍信仰等,一种文化在不同地区传播流布肯定会发生变化,但在根源上是同一的。”

谈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他说,“两岸确实可以一起做些事情。”

全国台湾研究会研究部主任严峻表示,闽南方言是两岸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和课题。他透露,计划邀请两岸学者共同就此问题召开研讨会。

大陆正计划将“二十四节气”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台南地区的寺庙供奉‘二十四节气神’正说明了‘二十四节气’的生命力,这作为一种(证据)材料,会在申遗时发挥很重要的作用。”陈益源说。

自2005年中国文化部第一次公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保护濒临失传的民间文化正日益受到中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目前,福建与台湾共有39项民间艺术、55位民间艺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由于闽台两地不少传承人生活生存状态欠佳,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至关重要的是对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

福建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李豫闽称,闽台同根同源,台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来源于福建,福建省已高度重视恢复文化的生态环境,恢复元宵节等民间习俗,恢复民间方言,以让闽台两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闽台客家研究院成立

2014年10月12日,两岸客家文化交流的平台―闽台客家研究院在“客家祖地”福建龙岩市成立。

龙岩是迁台居民最集中的地区,台湾至少有70余姓氏源自龙岩。早在上世纪80年代,龙岩就首开大陆客家研究先河,成立大陆高校首个客家研究机构。

闽台客家研究院设于“客家祖地”唯一一所本科高校―龙岩学院内。龙岩学院院长李泽表示,研究院将增强客家研究的力量,促进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他呼吁两岸学者携手共进,将闽台客家研究院发展壮大成为闽粤赣区域内两岸交流的又一个文化高地。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徐学希望,借闽台客家研究院这个开放包容的平台,将客家文化完善成独立的理论学科,着力培养新一代客家文化传承人,把龙岩建成新时代客家研究的“黄埔军校”。

闽南文化研究论文篇3

大家早安!我是泉州师范学院闽南文化传播协会负责人陈宗钰,爱拼敢赢、重乡崇祖的闽南人。闽南文化传播协会,成立于2010年4月1日。六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传承闽南文化,服务校园师生”为己任,做有理想,有特色,有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力的社团。

一个组织,一个团体不能没有灵魂,不能没有理想,不能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什么!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明确,那便是通过各种闽南文化的载体、文化传播的媒介,传播、弘扬闽南文化的精神内涵,即重乡崇祖、爱拼敢赢、重义求利、山海交融的闽南精神。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闽南地区的同学了解家乡、传承家乡;让非闽南地区的同学,了解泉州、爱上闽南、奉献海西,也就是让闽南的小伙伴乐意回报乡梓,让省外的小伙伴,愿意留下来建设我们福建。因此,我必须强调,社团的活动,从来都不只是闽南人的独角戏,从来都不为办活动而办活动。

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一个文明一旦灭绝了语言,便被宣布死亡,例如玛雅文明、印加文明。因此,在闽南文化传播中,闽南方言文化就显得举足轻重。为此,我们设置了闽南语歌曲大赛、闽南方言文化大讲堂、闽南方言文化大赛三个活动。其中,闽南语歌曲大赛已成功举办了五届,第六届将于5月8日母亲节当天以“爱要大声讲出来”为主题举行,每届的闽歌赛都得到非闽南地区的同学积极参与,2014年更是被入学前从未接触过闽南语的、社团闽南方言文化大讲堂学员、来自新疆的小伙伴张伟同学夺得冠军;闽南方言文化大赛于去年11月首次举办,共吸引了包括陕西、海南、贵州等在内的277人报名参与。足见,社团活动,绝不是闽南人的独角戏。

我们从来不为办活动而办活动,每个项目的设置,都经过我们的调研、思考,并且进行可行性评估。例如,我们闽南语歌曲大赛及闽南方言文化大讲堂的设置。有人说,读大学就是品读一座城市。但是,现实中,许多闽南籍同学,会唱国语、外语,甚至粤语,对于乡音却只停留于《爱拼才会赢》;许多非闽南籍同学,来了泉州四年,却只学会了公交车上提示注意安全的“开门请细腻,落车请行好”。这无疑将会是大学青春时期的遗憾。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结合社团在汉语言方面的优势,开设了闽南方言文化大讲堂,举办了一届又一届结合不同时事、节庆的闽歌赛。

对于一个团体来说,有理想是不够的,还需要理论的武装。市场营销的理论告诉我们,只有明确社团闽南文化传播的对象,设置有针对性的项目,才能真真切切地起到闽南文化传播的目的。从学生社团的性质来说,兴趣是社团成型的原因,因此对闽南文化抱有强烈兴趣的会员是我们的主要的文宣对象。但是,文化的传播也不能忽视潜在市场,立足社团,辐射全校,乃至全市,一直是我们的理想。

在此基础上,我们把社团文宣活动分为对内(即会员、理事)、对外(即全校师生)两个部分。对内文宣活动由闽南方言文化大讲堂、闽南民俗景点采风两部分组成。闽南方言文化大讲堂包含闽南语教学、闽南灯谜教学、闽南文化研讨会三个子项目。闽南文化研讨会是闽南方言文化大讲堂项目中的亮点,能够引导会员深入了解闽南文化,近一年来,先后在社刊《一页刺桐》发表了《论闽南文化重乡崇祖的精神内涵》等近5篇学术论文。对外活动由闽南民间艺人进校园演出、闽南方言文化大赛、闽南美食品鉴会、泉州高校闽南文化微影视大赛、闽南语歌曲大赛、闽南文化摄影大赛及摄影展、“中国灯谜之乡”灯谜展猜、戏曲小品表演等活动组成。我们坚持在实践中,创新、淘汰、升级我们的活动。

闽南美食品鉴会是社团的特色项目之一。在实践中,我们对其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升级。从一开始的单纯品尝,到讲解环节的加入,茶文化、闽南语歌曲表演的加入,到第六届的“自己动手做”。会员通过自制闽南美食,分组讲解美食蕴含的历史文化。既享受了美食和劳动的快乐,又学到了闽南文化知识,可谓一举两得。活动得到了《海峡都市报》半版的专题报道和东南网、闽南网等媒体的报道或转载。

不仅如此,社团的许多活动在校内、泉州市内都具有影响力。首届泉州高校闽南文化微影视大赛,吸引了包括华侨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等近5所高校总计58部作品参赛。活动得到了泉州晚报社、泉州网等媒体的宣传和报道,4天网络点击超过4万人次。社团闽南方言文化大赛、闽南美食品鉴会等活动被列为中科院闽南文化研究基地社科普及计划项目。

打铁还需自身硬,传播口中“大有可为的闽南文化”需要坚强的文宣队伍。社团现设决策团、顾问团,秘书处、财务处,组织部、实践部、文宣部等七大机构,及隶属文宣部的社刊工作组、闽南语教研组、灯谜教研组,拥有一间闽南文化学术研究室。值得一提的是,社团组织部由会长直接领导,负责社团理事凝聚力、向心力的建设工作,确保文宣队伍具有极强的战斗力。社团的顾问团,由社团离任理事自愿组成,负责监督社团,为社团发展献计献言、发挥余热。

泉谚:“站着要像东西塔,躺着要像洛阳桥。”闽南文化传播协会一步一个脚印,做切切实实地闽南文化传播志愿工作。

谢谢!

附件:

答辩材料

1.     社团活动理论联系实践

文化的研究、传播离不开切身的体验,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做到切实地文化传播。闽南民俗景点采风便是社团为此设立的活动项目。“闽台缘博物馆采风活动”是项目中的传统,其目的在于促使新一届会员了解闽台五缘,领略以泉州为代表的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对闽南文化形成初步认识。文化骑行是该项目的另一传统,也是社团活动中最受会员欢迎和好评的活动之一。2015年11月社团组织会员开展了新一届“蟳蜅-滨海”民俗调研骑行活动。在本次活动中,社团依托蟳蜅“王爷生”等重大民俗活动,结合蟳蜅村蚵壳厝及传统闽南“皇宫起,燕尾脊”建筑和宗法产物,结合“蟳蜅女”服饰、头饰,进行实地讲解,让会员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闽南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此外,社团的闽南民俗景点采风也会结合时事热点和月份民俗,灵活增加项目。如,2014年因永春达埔镇获评“中国香都”而开展的“香都古韵、文传千里”暑期采风活动、泉州广播电视台“香恋?中国香都”文艺演出现场采风活动,结合泉州“海丝国际艺术节开幕式”举行的“源和1916”采风,2015年结合第14届泉州亚洲艺术节开展的泉州戏曲采风(含泉州南音、提线木偶戏),2016年4月的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采风等。采风活动所征集的采风报告、诗歌、散文,都择优发表在社团《一页刺桐》宣传栏、微信公众号。

2.社团活动宣传:节俭实用原则、闽南文化同活动一并宣传原则。Eg.宣传书签、会员证钥匙扣。

闽南文化研究论文篇4

关键词:泉州高职院校;闽南文化;职业素养

泉州作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要顺利推进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建设和实施,需要大量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这为当地高职学生创造了更多就业发展的机会,同时也对高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使‘中国制造’更多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使中国服务塑造新优势、迈上新台阶”,在服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的同时,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泉州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多元的历史文化景观,泉州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发挥闽南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资源对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影响。

1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内涵

高职学生是“准职业人”,其职业素养是指高职学生从事某一职业需要具备的素养,以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和职业发展的需求。实现职业生涯和个人的可持续性发展是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终极目标。套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的“冰山模型”,可以将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其中,“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等显性素养,即个人的专业素养,这是高职学生从事某一职业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实践习得;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等隐性素养,即非专业素养,具体表现为“意志品质、进取心和求知欲、敬业精神和团队意识等方面的综合素养”[1],这是高职学生职业生涯和个人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动力,需要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长期不断地涵养。本文所谈及的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指的是隐性素养的范畴。高职学生的显性职业素养,即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企业的实践实训习得,也就是说,显性职业素养的提升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在短期之内取得成效。而隐性职业素养的涵养却需要更广阔的空间和更漫长的时间,就像一棵树的成长一样,需要不断地从生长环境中汲取养料。良好的家庭教育,老师的言传身教,同学间的相互感染,都是提升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途径,但同时,不能忽视来自文化环境的影响。对于泉州的高职院校来说,尤应重视闽南文化对提升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影响。

2闽南文化的内涵及其对提升当地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意义

闽南文化是由迁徙入闽的中原士民所带来的中原文化和闽越原住民的本土文化相互碰撞、相互接纳进而相互融合,并在世世代代的传承中不断发展变迁而形成的独具风格的地域文化。历朝以来的移民在异域他乡艰难求存所形成的性格,闽南百姓在靠山临海的地理环境中辛苦谋生的意志,以及宋元至近代以来对西方多元异质文化的接纳和吸收,使闽南文化融“中原文化与闽粤土著文化、故乡文化与异乡文化、海洋文化与陆地文化、农耕文化与工业文化、科技文化与信仰文化为一体,多元文化异质并存,同质融合,构成一个海纳百川的文化包容结构。”[2]泉州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拥有丰富的闽南文化资源,泉州当地的高职院校应积极发掘闽南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深邃的精神内涵,为提升泉州当地高职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发挥有利的影响。

2.1移民文化特征有利于激励高职学生拼搏进取、砥砺意志

自公元4世纪初的“永嘉之乱”至12世纪宋高宗南渡和元人南侵,在这纷扰的800多年之间,一波又一波的中原士民,离乡背井,不远千里,不畏艰辛地迁徙入闽,在此地艰难求存,落地生根。明朝以降,闽南人为寻求更大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远涉重洋,到异国他邦开荒拓殖,辛苦谋生。离乡背井的家国之思,以及在异国他乡求生存谋发展的辛苦艰难,塑造了闽南人民坚韧勤劳、不屈不挠的性格和自强不息、拼搏进取、开拓创新的品质。今天的高职学生,大部分养尊处优,生活安逸,因而无论是对学习还是对工作,都往往趋易避难,不愿辛苦付出,却想坐享其成。让高职学生了解闽南先民的移民历史及其在异国他乡艰难谋生的经历,从中体会闽南百姓在漫长的历史生活中形成的性格和优秀品质,对于塑造高职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开拓创新、拼搏进取的精神,提升其隐性职业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2.2山海兼济的文化特征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

闽南素有“三山六海一分田”之说,地少人多,当地百姓为了生存和发展,在不废农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积极探求新的生产方式。在山区丘陵地带,则积极发展林副业,遍植林木茶叶,播种瓜果蔬菜;滨海者则以渔盐为业,甚或相率航海,贸易海外。大海为闽南百姓的生活提供了另辟蹊径的条件,一并带来的还有海上的风浪和灾难。依山枕海的地理特点,巨大的生存发展压力,使闽南人民“既重农敦本,守成俭约,同时又注重诸业并举、重商求富;既崇尚正统,慎终追远,同时又慕异求新、灵活适变”[3]。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闽南百姓,形成了山海兼济的品质精神:既有立足根本、因地制宜的务实品质,又有蹈险犯难、先行先试的开拓创新精神。而闽南悠久的移民历史和海外商贸历史,一方面使得天南海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宗教汇聚于此,在这里碰撞交融,涵养出闽南人民胸襟广阔、兼容开放的品性;而另一方面,异地生活和海上谋生的艰难和风险,使得闽南百姓自然而然地采取抱团求存的生活方式,形成相携相帮、同舟共济的群体意识。让高职学生了解闽南百姓突破生存困境的探索和实践,认识闽南人民山海兼济的品质精神,对改变高职学生心浮气躁、急于求成的心理状态,培养其踏实稳重、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具有积极的影响。

2.3重德尚义的文化特征有利于激励高职学生提升人格修养

闽南文化的基础是数百年来迁徙入闽的中原士民带来的中原文化,而中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学,因而,闽南地区长期受儒家思想的教化和熏陶。自唐人欧阳詹首开泉州进士之先河,闽地文士始向慕读书,儒学风气开始振兴。及至宋代,儒学在闽地普及发展,形成了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流派。绍兴二十三年至绍兴二十七年(公元1153~1157)这五年之间,朱熹在闽南兴办书院,讲学授徒,其执着于重教兴学的思想和实践,促进了闽南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其孜孜以求、严谨治学的精神,对闽南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朱熹之后,闽学在福建世代相传,虽流派各异,然总不离孔孟之道的根本。儒家思想长期的教化熏陶,思想家不慕功名、安贫乐道、严操守、重气节的品质,及其重视心性修养、追求理想人格的人生诉求,逐渐渗透进闽南文化中,对闽南百姓的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八闽文化先驱者”欧阳詹,还是“集诸儒之大成者”朱熹,无论是敢于蔑视权威、批判权威的启蒙思想家李贽,还是抵抗外来统治侵略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俞大猷,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优秀品质和人格魅力,对于高职学生完善自己的人格修养,都具有感染和激励的作用。

2.4重乡崇祖的文化特征有利于增强高职学生的责任感

无论是间关万里迁居闽南的中原士民,还是辗转漂泊流落异邦的闽南百姓,远离故土家国不仅没有割断他们与故乡祖国的关系,反而加深了他们对家国乡土的情感,这种情感衍化而为闽南人民深厚的重乡崇祖的祖根意识和饮水思源回报乡梓的行为习惯。闽南百姓无论身处何方,只要条件允许,每逢节庆日必不远万里回乡祭祖。他们重视血缘纽带,敦亲睦邻,认宗修谱兴建祠堂的风气盛行。移居海外的闽南乡亲,竭尽所能,回报乡里:他们捐资兴业,使闽南的经济发展拥有独特的侨缘优势;他们注资办学,发展教育;他们关心公益,积极促进故乡医药卫生体育文化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4]。闽南文化所蕴含的祖根意识和乡土观念,海外侨胞回报乡梓的行为及其为故乡发展义不容辞的责任心,对于培养高职学生内心美好的情感,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具有重大的意义。

2.5兼收并蓄的文化特征有利于涵养人文情怀和包容气度

闽南文化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包容性,使闽南地区拥有极为丰富的建筑文化艺术资源。无论是民居祠堂、寺庙宫观,还是桥梁牌坊,亭台塔幢及海防建筑,无一不体现出闽南百姓独特的审美情趣。尤其是以南安官桥蔡氏古民居为代表的“古厝”建筑,既保留了传统闽南民居的建筑风格和特色,又吸收了域外建筑艺术的特点,充分体现出闽南百姓在建筑设计上既有符合生活环境的务实品质,又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追求。徜徉在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鼓浪屿,能欣赏到不同国家的建筑风格;漫步于泉州涂门街一带,当你看到仅仅方圆几里的街区,就分布着儒教的文庙、道教的元妙观、伊斯兰教的清净寺及佛教的承天寺,还有民间信仰的关帝庙和天后宫时,便能明白何以泉州享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美称。闽南既有极富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如民谣、童谣,拍胸舞、骑竹马、车鼓弄、舞龙舞狮、赛龙舟和博饼,又有异彩纷呈的戏曲文化如南音、梨园戏、高甲戏、布袋戏、木偶戏、打城戏。既有种类繁多的民间工艺如厦门的漆线雕、泥塑、面塑、皮影、彩扎和珠绣,漳州的木版年画、棉花画、漳浦剪纸,泉州的刻纸、“妆糕人”、惠安石雕、德化瓷雕、永春纸织画、安溪竹藤编艺和蓝印花布,泉漳的木偶头雕刻;又有独具风格的地方服饰文化(惠安女服饰、鲟埔女服饰)和武术文化(五祖拳、南少林)[5]。闽南地区异彩纷呈的建筑文化艺术,皆源于闽南人民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高职院校的学生通过对闽南民间艺术的了解和欣赏,不仅能得到美的享受,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能够涵养心性,培养崇真尚美的人文情怀。

3运用闽南文化提升当地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固然很重要,这是他们走上职业岗位必备的基本素质。但是,若从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和个人的持续性发展角度看,良好的职业素养才是关键。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闽南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美育内容,充分挖掘和运用闽南文化资源,不仅能为提升当地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供鲜活有效的教育素材,而且对促进闽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3.1让闽南文化进入课堂教学、融入校园文化

将闽南文化及其相关研究成果融入高职的课堂教学,使闽南文化成为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鲜活有效的素材。可以开设如《闽南历史文化》《闽南民间工艺美术》《闽台民俗文化》《闽台民间文化》等有关闽南文化的系列通识课程,让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了解闽南的历史风俗,感受闽南文化的神韵,体会闽南文化的深刻内涵。除了独立的闽南文化通识课程外,还可以将闽南文化及其优秀的德育美育资源融入到其他课程的教学中,比如思想政治课和大学语文等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此外,还可以聘请闽南文化的专家学者到学校来开设讲座,或以座谈会的形式与学生就闽南文化进行探讨交流。泉州高职院校应发掘和运用闽南文化中的优秀资源,建设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广播电视、校园网站等设施媒介,宣传介绍闽南的历史、文化、民俗、艺术等;学生社团应积极开展与闽南文化相关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发挥校园文化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心智的作用。

3.2通过实践让高职学生亲密接触闽南文化

泉州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多元的历史文化景观,泉州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区域优势,通过实践活动让高职学生亲密接触闽南文化。引导学生去参观考察闽南地区的历史文化景观:闽台缘博物馆和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可以让学生一窥闽南的历史;南安官桥蔡氏古民居群和崇武古城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闽南建筑的独特魅力;清源山上儒教、道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多教并祀的景象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闽南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包容性。邀请民间艺人到学校表演梨园戏、木偶戏、拍胸舞等,让学生对闽南民间艺术有最鲜活的感受。组织学生走访民间艺人,了解闽南民间工艺的制作过程,体会民间工艺制造中蕴含的辛劳和智慧。鼓励学生收集并分享闽南百姓口耳相传的民谣和传说,留意闽南百姓的生活习俗,端午节时看一场赛龙舟,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之日看一看舞龙舞狮,听一曲古韵天成的南音,品一壶功夫茶,打一套五祖拳,学生能从中直接而深刻地感受到闽南文化的精髓和神韵。

3.3利用网络平台拓展对闽南文化的了解

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使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工具。网络超越时空限制,使得网络搜索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最常使用的获取信息资源的方式[6]。高职院校应构建发达便捷的网络平台,为学生拓展对闽南文化的了解创造条件。学校图书馆应建设闽南文化及其相关研究成果的电子资源库,建立电子资源导航系统。此外,高职院校还应与其他高校及从事闽南文化研究的有关机构建立闽南文化资源共享体系,为学生提供快捷全面的数据查询服务。高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搜索到极为丰富的闽南文化的相关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并能通过博客、微博、微信、QQ空间等与他人分享和交流,这无疑拓展了他们对闽南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参考文献:

[1]宗美娟,张成涛.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J].职教论坛,2013(6):14-18.

[2]李晓元.闽南文化德育资源现代转化研究[J].理论界,2014(11):59-65.

[3]刘冉.闽南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及其价值研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14.

[4]林春蓉,陈水德,张会演.闽南文化的德育价值考量与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5):106-109.

[5]陈连锦.闽南文化与泉州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对接[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4(1):51-56.

闽南文化研究论文篇5

[关键词]海西;闽台文化;闽南传统文化;两岸文化交流

[作者简介]杨行健,集美大学政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厦门361021

[中图分类号]G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5-0113-06

改革开放后,在两岸20多年的交流中,闽台之间的文化交流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些交流利用共同的文化源流,为两岸开启了宝贵的沟通之门。可以说,两岸关系能有今日之成就,闽台文化交流功不可没。就渊源看,闽台血脉相承、文化同根,闽台文化是中华文化范围内的地域文化,而这种地域文化是立基于海西地方传统的。闽南传统文化作为海西地方传统乃至中华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其内涵精深丰厚。

一、关于闽南传统文化

(一)闽南传统文化的含义及内容

闽南传统文化泛指民俗(单民俗方面就包含很多宗族节日现象)、方言、戏曲、建筑、、民间文艺、手艺等事象。

传统文化是一种很广泛的概念。通常所说的传统文化,是指从古沿袭至今的、具有世代相袭特点的文化事象。一般而言,闽南传统文化包括两层含义:其一,这种文化事象必须是从古沿袭至今的。有些产生于近代而不是从古沿袭下来的文化事象,或者对民间社会影响不大的文化事象,便不能算传统文化,一般不纳入闽南传统文化研究的范畴。其二,传统文化必须具有族群认同感及世代传承特点。那些虽然从古沿袭下来,但由于中原人南迁闽南、地域及气候等因素的改变导致迅速解体的文化事象,一般不作为闽南传统文化研究的内容。所以,我们所说的闽南传统文化,不是指单纯中原古汉文化的大量保存及继承,而是指在此基础上结合闽南本地气候、地形、土著文化等而发展起来的文化现象。

闽南传统文化方面:关帝圣君、玄天上帝、开漳圣王、保生大帝、三平祖师、天上圣母(妈祖)、广惠圣王、水仙尊王、广泽尊王、清水祖师三代祖师、惠泽尊王信仰。

戏曲方面:泉州代表戏曲南音、高甲戏、漳州竹马戏、厦门歌仔戏、潮汕与漳州云宵、东山、诏安一带戏种潮剧等闽南地区各类木偶戏。

民间手艺:木版年画、八宝印泥、剪纸手艺、木雕、石雕手艺、漆工、扎灯、染布等。

民俗方面:送王船、拾福分、普度、尾牙、端午、中秋、抢头香、割香、做功德、巡镜、镇五营、巡安等。

闽南民间文艺:舞狮、龙艺、踩高跷、大鼓凉伞、拍胸舞、漳州木偶、泉州高甲戏、同安宋江阵、小坪褒歌等。

(二)闽南传统文化与中华文化

闽南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这一母体文化中的重要分支之一,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种不可分割性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其一,全世界使用闽南方言的人口达4000万人以上。闽南方言的形成与中原汉人在历史上三次大举南迁紧密相联。现泉州、漳州等地使用的闽南语中的“十五音系统”即源于东晋中原汉语。中原汉人的第二次大举南迁是在唐末年间,带来了唐朝的中原汉语。中原汉人第三次大举南迁大约在宋高宗年间,带来的是唐宋时期的北方方言。这种北方方言就是现在流行于闽台等地的闽南方言前身。由于历史与地理方面的原因,闽南方言至今基本保留唐宋时期中原汉族北方方言的风貌。其二,闽南的经济文化和风土习俗源于中原文化。现在的泉州地区,包括惠安、南安、晋江、石狮等县市,其工商文化和风土习俗保留着与中原文化非常密切的乡土遗迹。泉州、惠安、晋江的梨园戏、高甲戏、南音南曲等戏曲艺术,至今仍保留着晋唐时期的艺术风韵。闽南文化在其历史变迁中,历经沧桑,但始终保留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无论土木建筑还是石雕木刻,无论是造船打铁还是渔猎农耕,也无论是婚丧礼仪还是节日庆典等,至今仍可以从中领略到中华民族文化的余韵。其三,闽南沿海地区有着悠久的造船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福建的先民就“以船为车,以楫为马”。隋唐时期,泉州地区是当时全国主要的造船基地之一。宋元时期是泉州海外交通鼎盛时期,也是泉州地区造船业最发达的时期,惠安的洛阳、白沙、西方、百崎、秀涂、崇武,石狮的坩江、祥芝,晋江的永宁、金井、深沪、东石、安海,泉州的乌屿、埔等地遍布船厂。其四,闽南地区自古以来海外交通贸易发达。在宋元时期,闽南作为福建南部的一个重要地区,也是进行海外交通贸易的重要港口。两宋时期,泉州、晋江、惠安等地的海外交通贸易非常发达。其五,闽南沿海地区的人民,自古以来以海为生,世世代代以海为家,奋斗不息。闽南沿海由于其土地贫瘠、海岸线长,老百姓大多以海为家以海为生。深海捕捞、远洋运输、近海养殖。战狂风、斗恶浪,以海为生,成为闽南渔区人民世世代代奋斗不息的历史画卷与现实写照。

二、深入研究闽南传统文化的现实作用

(一)有利于加强闽台交流、促进祖国统一

总书记2006年元月视察福建时指出,80%以上的台湾居民祖籍福建,闽南话也是台湾的重要方言,闽南文化深深地扎根在台湾民众精神生活中,福建要运用这些丰富资源,在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因此,我们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发挥闽南文化资源优势,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深化闽台文化交流,促进祖国统一。

闽南地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厦门、漳州、泉州与台湾一衣带水,是台湾民众的主要祖籍地。人们常说的闽台之间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五缘”优势也在这里充分展现。闽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不同历史时期南移的中原文化与古闽越文化、外来文化多次交融、层层积淀而发展起来的。宋元时期,海外交通贸易发达,泉州刺桐港成为东方第一大港,闽南文化随着“海上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传播到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各地落地生根、发萌滋长。特别是作为共同文化区域的闽南和台湾,尽管历史风云变幻,但闽南的文化习俗和文化精神至今仍然深深地扎根在两岸和世界各地的闽南人的生活方式之中。“闽南”这两个字,在海峡两岸,在一代又一代同胞的心底,始终是一个难以割舍的理念和向往。

泉州、漳州、厦门三地,也是闽南文化的发祥地和保存地。闽南文化与台湾地方文化之间,可谓“一脉相承、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基因处处可寻,构成了闽台文化之间多彩的景观。2005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的10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有40多项与台湾地区有着紧密关系,有许多至今仍在台岛广为流衍传播。福建地方戏曲中,在闽南一带盛行的梨园戏,素有“宋元古南戏遗响”的美称,弥足珍贵,

在台湾都拥有热心的观众;歌仔戏(也称“芗剧”)既是福建的五大地方剧种之一,也是台湾的主要地方剧种,它发萌于闽南,成形于台湾,返流入闽南,至今盛行两岸,成为闽台文化同根同源的鲜活见证;精美精细的木偶雕刻、雅致幽婉的南音、脍炙人口的闽南歌谣等无不传载着两岸的文化关怀和诉求。

近年来,持续不衰的“闽南文化热”吸引了两岸各界的关注。海西文化论坛、闽南文化节、闽南语歌曲大赛、两岸姓氏谱牒展暨学术研讨会等文化活动和学术活动,使闽台文化交流更加主题鲜明、深入广泛。“闽南文化热”,也推动了以“闽南文化”为主题的闽台文化交流进一步密切与丰富,成为维系两岸人民情感的重要纽带。我们可以期待,随着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和发掘、整理、交流的加强,必将使“五缘”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六求”(经贸、交通、旅游、农业、文化交流和载体建设)进一步拓展、合作,也必将为闽台关系的良性互动和发展提供重大的物质和精神支持。

(二)有利于传承文化遗产、促进文化繁荣

闽南地区文化积淀深厚,传统文化生态充满着生机和活力。泉州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6个综合性试点之一。泉州拥有20处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0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项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项省级非遗保护项目,数量列省内各设区市之首。漳州是1986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有国保单位15处、省保单位58处、6个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厦门市现有7处国保单位、19处省保单位、5项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8项省级非遗保护项目。闽南三地的文化遗产项目分别占福建省目前拥有的部级和省级保护名录项目总数的51%和43%。同时,全省26个部级民间艺术之乡中,有18个聚集于此;同时还聚集了众多成规模、成建制的民间职业剧团;民间南音、北管吹奏、吟诵等民间社团更是近2000个。流布于闽南民间的乡土文化,灿若星海,美不胜收。

海内外闽南乡亲、闽南籍闽商,是保护和弘扬闽南文化的重要力量。热心文教、回馈桑梓,是海内外闽南乡亲和闽南籍闽商的共同心愿和实际行动。在闽南,许多文化设施场馆、民间信仰场所的建设,民俗文化活动的举行,都是在闽南乡亲、闽南籍闽商捐资捐赠下而成;在闽南,无论是政府、社会、民众,还是台胞、侨胞,无不希望闽南文化代代相传、薪火不熄。闽南还是全省经济发展最快、最活跃、基础最扎实的地区,当地党委、政府亦高度重视社会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及其闽南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随着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和发掘、整理、交流的加强,有利于传承以闽南文化为主的优秀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以地域文化的繁荣推动海西以及全省文化的繁荣。

(三)有利于促进文化强省建设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福建文化强省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十分强调文化是根、是主题,文化是软实力、是生产力。2006年3月,在厦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研讨会上,黄小晶省长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加快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具体要求和目标任务。2008年,福建省人大开展了“一法一例”(《文物保护法》《福建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的执法检查,主题是文化遗产保护。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还多次深入闽南地区调查研究,提出了闽南文化整体保护的措施和办法。同时,组织专家学者进行周密研究和多方论证,制定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从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保护目标,到保护范围和对象、保护方法、步骤和计划、保障措施和政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划。强调对闽南地区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要坚持试点先行、总结巩固、规范交流并推广;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运用、重在实效。有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有文化部的精心指导,有国家一批专家学者的关心帮助,有省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有闽南三地的通力合作和共同努力,随着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和发掘、整理、交流的加强,一定会不断取得新成果,从而对全国和全省其他有代表性区域文化的整体保护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从而有效地促进福建文化事业繁荣、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强省建设。

三、闽南文化传统传承研究现状及举措

(一)在全国首创文化遗产学校教学机制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泉州市政府就把南音纳入到了中小学校音乐教学课程。泉州师院开设南音专业,招收本科生。厦门在幼儿园开展“闽南民间艺术教育的课改实践”,在小学建立“闽南童谣基地”,在中学开设“闽南文化基础课程知识”,先后编辑出版了8本乡土教材。而漳州则在小学开展了木偶戏、锦歌、灯谜等教学课程,还成立了相关的少儿艺术表演团体。

如今,这一成功的实践已为国家政策所借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指出:“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

(二)建立文化遗产社会普及机制。让专业传承与社会普及相结合

据不完全统计,泉州、厦门、漳州三市的南音、北管、咏诵等民间社团近2000个,民间职业剧团250多个。泉州专门成立了拍胸舞俱乐部,厦门举办各类打嘴鼓培训班等。2005年1月,《福建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正式颁布实施,福建成为全国最早以省级立法形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个省份之一。这将更好地保持闽南传统艺术多样性、完整性和独特性风貌。

(三)开展基础性的调研工作

近年来,福建省文化部门已经作了两项基础性的调研工作:一是“非遗”项目保护现状调查。调研的福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232人。调查结果显示,“非遗”项目中自我造血能力较强、有一定产业基础和市场规模的约占10%,这部分传承人既有艺术基础又善于经营,有适度的市场规模,已探索出一条适应市场规律的经营机制、实现新型的传承发展之路。“非遗”项目中自给自足式的局限型约占55%,这部分传承人有一定的市场意识,基本解决生存的问题,小有盈余。但经营模式传统、观念相对保守。“非遗”项目中自生自灭式的濒危型约占35%,这些非物质文化面临着老艺人相继去世、年轻人转业,得不到及时帮救与扶持,市场萎缩乃至濒临消亡的境地。在保护、扶持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每个“非遗”项目的个性特点和真实需求,采取相应的切实有效的方式和措施。另外,为了记录、保存、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厦门、泉州、漳州三市全面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并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在此基础上,福建出版了《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中国第一部双语版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也是福建省第一部完整、系统地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工具书。

(四)设立我国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区

2007年6月9日,文化部批准设立了我国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厦门、漳州、泉州先行开展区域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工作。2008年5月,福建省文化厅组织专家学者经过周密研究和多方论证,制定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从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保护目标,到保护范围和对象、保护方法、步骤和计划、保障措施和政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划。坚持“试点先行、整体保护、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实施原则和“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运用、重在实效”实践要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后,省文化厅正协调厦门、漳州、泉州三地按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的要求,分步实施,协同建设,整体保护,力争在规划的时间内。在全国率先建成区域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取得经验并推广。“文化遗产日”期间,省文化厅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组织了部分文化遗产项目晋京展演展示;部分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展览和讲座;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公益性文化场馆和“世遗”项目免费开放;地方戏展演;闽台传统文化交流项目;文化遗产进校园、社区、农村展览等,呼应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设立。

(五)两岸文化交流活动方兴未艾

近年来,“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海峡两岸保生慈济文化节”、“海峡两岸民间文化艺术节”、“海峡两岸三平祖师文化旅游节”、“漳台族谱对接和民俗展览”等两岸文化交流活动持续开展。

2008年,在泉州举办的主题为“弘扬闽南文化,增进交流合作,推动海西先行,加快泉州发展”的首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节,就有闽南文化论坛、第九届国际南音大会唱、海峡两岸戏剧展演与交流、南少林武术系列活动等15项闽南特色文化活动亮相。

2006年以来,厦门海沧每年举办文化节,并先后多次成功组织了保生大帝神像赴金门、澎湖巡游,有力地促进了两岸文化交流,扩大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知名度和闽南祖地文化的影响力。

2010年,刚刚落幕的为期12天的“庚寅年保生大帝神像赴台湾巡游暨海峡两岸保生慈济文化节”活动由台北保安宫(台湾保生大帝信仰总会)承办,此次活动是厦门海沧青礁慈济宫、漳州龙海白礁慈济宫和台湾保生大帝信仰总会三地合办并轮流承办保生慈济文化节的第一年。活动主题仍为“健康、慈济、和谐”、“弘扬闽南文化、促进两岸交流”,分巡游活动和文化节活动,主要活动有过境踩街、仪阵表演、家姓戏、养生药膳及药材展、古迹艺术展览等。全国政协常委黄志贤和台北市长郝龙斌为启动仪式开锣。来自厦门海沧青礁慈济祖宫的保生大帝神像自北向南,巡经岛内18个县市,巡游包括保安宫在内的9座保生大帝宫庙,这是保生大帝神像巡游时间最长、路程最远、巡游宫庙最多、参与人数最众的一次。大陆第一部公开赴台拍摄的电视剧《神医大道公――保生大帝》也在文化节期间在台北首映。大陆方面组织巡游交流团100多人、旅游团400多人前往参加开锣仪式等活动,随后赴台中、南投、嘉义、台南、高雄等地8座宫庙开展巡游,5月6日从高雄走“小三通”返回厦门。这些活动,既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展示文化遗产和促进对台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对促进两岸同胞深层次的文化交流、文化认同,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维护祖国的和平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具有其他地域文化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作用。

四、今后闽南传统文化研究的着力点

(一)进一步理解认识闽南文化

闽南通常是指厦、漳、泉。不过,从语言上看,则有一个闽南文化圈,讲闽南话的基本上都是,如福建的龙岩、漳平,台湾地区(台湾同胞的祖籍地主要是泉州和漳州),广东的潮汕地区,海南,浙江的平阳,江西的上饶等等。

闽南保存了很多古老的节日,如普渡节、中原节等保留得很完整。从宗教、习俗、语言等看,闽南确实保存了许多古代的东西。最有趣的是《世说新语》里面的许多六朝口语词,至今还可以在泉州、莆田一带听到。

闽南的确实相当普遍,这也是闽南文化的一个特点。内地其他地方,各个地区有各个地区的,但是像闽南这里,每个地方,每个村,甚至泉州市区每条街道,每个铺境,都有其信奉的神。另外一个特征,就是和生活密切相关,如生病有医药神,生孩子有保生大帝。老百姓某方面生活比较困难,他就会在某方面造出相关的神,如“床母”、“灶神”等。

闽南的宗教文化也很有意思。宗教本来是封闭的,排他性也最强,可在闽南地区,各种宗教却能共存兼容、和谐相处,不同宗教间的冲突斗争基本没有,这种奇观在外地难得一见。

宗教和海洋文化关系很大。传统认为“坐船跑马三分命”,所以凡能保护自己的神都相信。闽南人地区差别很大,观念也有很大不同。像惠安人乡土观念就很重,同样是靠海,但远渡重洋经商。惠安人就特别少,而晋江人却大量往外跑。两个地方靠得这样近,就是没有互相影响。

闽南的历史文化积淀是非常深厚的。从历史渊源来说,是中原传进来的,但传进来以后。出现了这样一个情况,它在闽南地区生根、开花、结果以后,就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文化子系统――闽南文化。而中原文化本身发生变化以后,它却很少与中原文化再进行交流。

闽南文化的形成可能有这么几个因素:第一,源于农耕社会。当时的中原是农耕社会,所以,闽南文化是农耕社会的产物。第二,夷夏之辩,中原中心主义很突出。当时凡不是闽南人,都被称为“阿北仔”(闽南话,北方佬)。第三是海洋的影响。从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开始,闽南人就越海渡洋,形成了新的和中原人不一样的品格。第四,宋代以后,理学在福建的特殊影响。后来到了明代,西方文化传进来,闽南得风气之先,多种因素综合起来,就形成一个很奇特的闽南文化。可以说,闽南华侨经历这么长时间,却基本没有受西方的价值观影响,比中原人、东北人更古老。这说明了文化根深蒂固,不容易变化。而华侨来认祖,实际上认的就是文化。

(二)处理好存古与创新的关系

这实际上是闽南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处理问题。闽南人最引以为骄傲的是文化积淀丰厚。方言、南音、南戏都有“活化石”的美誉。但是另一方面,也面临一个问题:对慢节奏的南音、南戏,现代的许多年轻人适应不了、接受不了。怎么办?就拿闽南非常盛行的南音来说。厦门主张以革新来吸引观众。目前,在地处厦门文化艺术中心的厦门夏商好清香美食坊新设的荷音轩,可边品美食边欣赏从演唱到表演方式都令人耳目一新的南音表演,食客如织。可有些泉州人看了,却说这怎么行啊,这还叫南音吗?认为全变味啦。再如现在的女子十二乐坊,争议也很大,但是年轻人喜欢。这有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申报联合国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这样的东西,越古老越好;但是因为很

古老,除了那些忠实的老观众外。年轻一代都敬而远之,它又怎么生存?

存古是优势,也可能变劣势;是优点,也可能成缺点,特别是当它成为创新的包袱和绊脚石的时候。要存古最好不要动,一切都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但这又不符合时代潮流,社会总是在不断地前进发展,人的思想和欣赏习惯也在跟着发展。你要永远停留在那个地方是不现实的。因此,如何保护继承又与时俱进是关键,值得深入研究。

(三)研究视角要革新扩展

闽南文化面临着这么一种尴尬――说起来,闽南文化是正统的中原文化,闽南人经常以自己的文化来源于中原文化而自豪。但它又很封闭,所以造成人们把它当作一个古董,尤其是闽南人,没有自觉地把它放在中华文化背景上来看,经常无奈地面对曲高和寡、后继乏人这么一种尴尬的局面。这是非常严峻的现实。一种地方文化若不向前发展,终究是会消亡的。这可能是闽南文化怎么生存下去要首先解决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怎样把闽南文化同中原文化有机地联系起来?保存的许多东西怎么让它显露出来?这一定要有一种前瞻的意识。首先,作为主体的闽南人,思想观念要开放、革新。其次,客家文化、潮汕文化,这些都要联系起来。再进一步,可能还要联系东南亚华文文化圈。这些都是一个大背景下的产物。

(四)政府要持续加大投入

对闽南文化的保护,政府重视很重要。政府关注了,有一定的资金投入,很多事情就有条件去做。其实,从事这方面整理、研究工作的还是大有人在。这个工作不做,再过一二十年,有些材料可能就会消亡。因此,抢救是很有必要的。这些年,泉州对这方面的工作比较重视,如南音、南戏方面的抢救和保护措施就很得力。最近,泉州又启动了编撰《泉州文库》的工程,准备每年拿出100万元来整理出版泉州的地方历史文献。这是功德无量的大工程。但还有很多实质性的抢救工作需要去做。抢救的力度若能加大,损失就会减少。尽管从理论上讲。有些文化现象的消失是不可避免的,但每一种文化现象的消亡,都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损失。联合国之所以要提倡保护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如果我们能尽早采取些有效的保护措施,起码可以起到减少损失或减缓消亡的作用。何况现在还可以用各种先进的现代科学手段把它相对完整地保存下来,这未尝不是对人类文化的一种贡献。

(五)弘扬闽南传统文化,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和两岸关系的稳定发展

闽南文化研究论文篇6

关键词:南方族群;族群史;叙事文化

中图分类号:C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12)03-0030-10

中国南方族群历史演变历程,往往与移民及汉越族群互动联系在一起。学术界一般认为,目前所见南方的族群分布格局,与秦汉以后各个时代中原移民的入迁有着紧密的联系。确实,南方族群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历史上汉族与其他南方少数民族的交融。而在这种族融过程中,传说、习俗、仪式等大量的地方性族群记忆也被制造出来。这些地方性族群记忆一般不见于国家正史典籍中,其内容也往往表现出宏大叙事架构下特殊群体乃至个人的小历史演绎,我们此处姑且将这类地方性族群记忆统称为小叙事,以与上述大叙事相对应。在以往的南方民族史研究中,学术界一般把这类小叙事视为王朝正史叙事的边角料与补充物,很少去深挖这些小叙事背后隐藏的族群本质。实际上,这类小叙事文化,往往体现出一种人类学意义上十分珍贵的本地人视角(native’s point ofview),真切地表达出历史上族群接触的生动事实,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文捡取南方民族史中的几种不为人所重视的小叙事——八姓入闽、射梁箭、跑贡王、土酋救皇帝加以分析,从而试图为南方民族史研究提供一个更为宽阔的族群史(ethnohistory)新视角。

一、八姓入闽

在南方族群历史演变历程中,“八姓入闽”是一个典型性的移民叙事模式。目前有关这一故事的标准化版本是乾隆《福州府志》引宋人路振《九国志》载:“晋永嘉二年,中州板荡,衣冠始人闽者八族,林、陈、黄、郑、詹、邱、何、胡是也。以中原多事,畏难怀居,无复北向,故六朝间仕宦名迹,鲜有闻者。”与此相类似的叙述还有不少,如明弘治《八闽通志序》云:“自汉武徙其民于江淮间,永嘉板荡,乃有衣冠而南,……自八姓人闽之后,而人才渐有,然犹不乐内仕。”明嘉靖《固始县志》引《闽中记》载:“固始衣冠南渡,大较有三:按闽中记永嘉之乱,中原士族林黄陈郑四姓先人闽,今闽人皆称固始人,一也。观福清唐尚书右丞林贽,御史中丞陈崇可见;……”《闽书》云:“晋永嘉二年,中州板荡,衣冠始人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光绪《漳浦县志》:“……考《闽中记》……其言永嘉之乱中原仕族林黄陈郑四姓先入闽,可以证闽人皆称光州固始之妄。”而在不少福建家族谱牒中,在记述本族来源时,也频繁追溯到这段历史,典型者如《西河林氏族谱》云:“吾林出自子姓,黄帝之后。历唐虞夏商四十六代,而生比干,因直谏死,子名泉。武王克纣,未下车封其墓,征其所生男,赐姓林,命日坚,食邑博陵,世为大夫。自周至今,豪出杰生,代不乏人。春秋著名于传者,林放、林回、林雍、林楚、林不狃,或以忠贞,或以文德。秦末,子孙居齐郡。汉兴改为济南郡,以林尊为郡人讲论石渠,官太子太傅,林氏之望于济南者,自尊始。阅西汉、新室、东汉、曹魏四朝,至西晋林礼徙籍下邳,遂为徐之冠族,传至孙晋安郡王禄,为闽林始祖。当中州板荡,衣冠卿相从闽居之者有八族,林、黄、陈、郑、詹、邱、何、胡是也。唐定天下,氏族推晋安之林为甲。”《侯官云程林氏家乘》中的《三山云程林氏族谱序》云:“自晋马南浮,而林黄陈郑四姓实始居闽间,历唐宋,以迄于今。诸林之族,莫盛焉……”同谱卷之十一《龙田何氏谱序》:“……按何之姓,本自西晋永嘉二年,中州板荡,衣冠人闽八族,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故泉州为晋江,何皆晋时来宾,江侧与吾郡龙田共一派耳。”

闽南文化研究论文篇7

关键词

闽南方言 词典

比较

闽南方言源于古汉语,是上古、中古等时期中原地区的人民陆续迁徙到福建后,带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汉语,与福建土著结合,在闽南地区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早在唐宋时期,闽南方言就随着闽南人飘洋过海,在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传播,也正因为此,西方人才有机会接触闽南方言。西方人调查闽南方言,始于16世纪的菲律宾,第一部中西合璧的闽南语辞书——西班牙奥斯会会士拉达(Martin.De Rada)编撰的《华语韵编》(1575,又译为《中国语言词汇集》,泉州土话一西班牙文)也始于这个时期。其后还有西班牙耶稣会士契林诺(Pedro Chirino)编撰的《闽南方言与西班牙卡斯蒂利亚语对照字典》(1602,闽南方言一西班牙文)。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传教士陆续来到中国传教,他们编撰的词典主要有漳州话西文对译词典和厦门话西文对译词典两类。这些词典分别揭示、描写了漳州、厦门、泉州等地的方言事实,主要用于外国人学习闽南话和掌握白话字的闽南人学习汉字、《圣经》等。日本期间,为了实行其殖民统治,曾对台湾的各种语言进行全面调查和研究,留下了大量文献。这些记录着台湾早期语料的出版物中,又以台湾闽南话一日语对译辞典的编撰成就最高。分别举例如下:

1 漳州话一西文对译词典。如:《福建方言字典》(1609,又译《闽南语字典》,漳州话—西班牙文,书成于东南亚);《汉语福建方言字典》(1831,麦都思,漳州话一西班牙文,东印度公司出版);《荷华文语类参》(1882—1892,又称《闽南漳州方言荷华字典》,薛力赫,漳州话读书音一荷兰文)等。

2 厦门话一西文对译词典。如:美国归正教传教士罗啻(Rev,Doty Elihu)编撰的《翻译英华厦腔语汇》(1853,英语一厦门话);英国长老会牧师道格拉斯(Carstairs Douglas,又译杜嘉德)编写的《厦英大辞典》(1873,厦门话一英语);英国长老会马约翰(T.Macgowan,又译麦嘉湖)编撰的《英厦大辞典》(1883,英语一厦门话);台南长老会牧师巴克礼(ThomasBarclay)增编的《厦英大辞典·补编》(1923,英语一厦门话);英国长老会甘为霖(W.Campbell)的《厦门音新字典》(1913,厦门话一英语)等。其中,《厦英大辞典》和《厦英大辞典·补编》两部词典都在正文之后以大量篇幅比较了漳州音和泉州音的不同。

3 台湾闽南话一日语对译词典。如:《日台小字典》(1898,上田万年主编,台湾总督府发行),《日台新辞典》(1904,杉房之助主编,新高堂发行),《日台大辞典》(1907,小川尚义主编,台湾总督府发行),《日台小辞典》(1908,《日台大辞典》的精简版),《台日大辞典》(1931,小川尚义主编,台湾总督府发行),《台日新辞书》(1931,东方孝义主编,台湾警察协会发行),《台日小辞典》(1932,《台日大辞典》的精简版)等。直到日治末期1938年台湾总督府还出版了一部《新订日台大辞典上卷》(目前仅知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藏有原本乙册,未见另有藏者)。值得一提的是小川尚义主编的《日台大辞典》在绪言部分详细介绍了“闽南方言的语音系统,闽南方言比较,与汉语方言及朝鲜、安南音比较,文读和白读比较,与中古音比较”(李如龙2008:222--223);他主编的另一词典——《台日大辞典》是当时规模最大的闽南方言词典。

除了对译本之外,闽南方言字典、词典还有:连横编《台湾语典》(1957),蔡培火编《国语闽南语对照常用辞典》(1969),中岛干起编《闽语东山岛方言基础语汇集》(另索引一册)(1977,东京亚非言语文化研究所出版),村上嘉英编《现代闽南语辞典》(1979,奈良天理大学出版),徐金松编《中国闽南厦门音字典》(1980,台北南天书局出版),厦门大学中国语文研究所汉语方言研究室编写的《普通话闽南方言词典》(1982,黄典诚主编,台湾版称为《普通话闽南语词典》),陈鸿迈编写的《海口方言词典》(1996),周长楫的《厦门方言词典》(《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分卷)(1998,台湾版改称《闽南方言词典》),张振兴、蔡叶青的《雷州方言词典》(1998),陈修的《台湾话大辞典》(2000),董忠司的《台湾闽南语辞典》(2001)等。

我们发现,虽然这些字典、词典编写的目的不同,在内容和编排上各有侧重,但都以一地——或漳州、或泉州、或厦门、或台湾,或其他地区为主要对象——收集和记录闽南方言,缺少多地方言间的比较。

闽南文化研究论文篇8

特色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通过观察各类特色学校,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学校的校长身上都有着一些相同的特点,如高品位的文化素养、战略性的发展眼光、独特的人格魅力等。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传统和优势、学生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特色学校建设,校本特色课程是主载体,因此,课程的领导力也就无可争议地成为校长所需具备的首要能力与核心能力。

然而,在具体的工作中,不断变化的课程领导要求使部分校长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或者对课程领导的内涵和课程领导者的角色缺乏清晰认识,缺乏课程体系的创新、课程资源的统整开发意识;或者对课程领导目标不明确,没有认真思考过学校发展前景,没有精心研究过利于师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或者课程领导团队建设不力,没有形成“互帮互助”的合作氛围;或者课程领导制度保障不全,缺乏相应的任务激励机制等。

看来,要落实校长的课程领导职能,就必须给予校长提升课程领导力策略上的指导。在此,笔者主要结合任职过的两所学校(下文以“A校”、“B校”指代)开展特色创建工作的实例,浅谈对校长课程领导力建设的理解。

一、课程领导力离不开校长的“专业感召力”

“校长发展的最成熟的方式并不是听别人说什么,而是同别人分享自己掌握的知识”。校长的个人能力是课程领导力的核心要素,校长唯有通过自身内在与外在素质的培养与修炼,才能形成一种独特的魅力,引领被领导者向着共同的目标奋斗。

校长首先要更新思想观念,增强课程领导意识。只有在观念上做到突破和转变,充分意识到课程领导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校长才能引领全校员工形成课程改革的教育自觉,进而达成高品质的课程实施。

同时要加强课程理论的学习,增强自身的课程专业素养。唯有持续不断地学习,把握课程的本质、功能、价值,才能增强课程领导意识,并转化为学校的领导行为。

当校长对课程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能够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对课程知识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和运用;能够在自己课程领导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借鉴他人的经验和理论成果,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课程领导理论和方法,形成独特的领导风格,全体教师才能有实施课程改革的方向感与自觉性。

二、课程领导力凸显的是“团队合作力”

校长的个人能力固然重要,但无论校长多么优秀,总有长处与短板,不可能单独完成课程领导活动。更何况校长如果过于看重、凸显自身的能力与才华,忽视给团队发挥的空间,往往难以赢得追随者,进而丧失课程领导力。因此,课程领导的主体应该是由校长、行政人员、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人士等共同组成的课程领导团队;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应该是包括校长在内的团队成员相互作用的合力,是一种优势互补、整合观点的合作行为。该高调吆喝,该扛大旗冲锋陷阵时,校长责无旁贷,但有时候同样需要校长退居幕后,默默地为团队提供“火种”,激发课题组成员的潜能,吸引更多追随者,这才是校长课程领导力的真正价值所在。

三、课程领导力需要校长的“精准规划力”

衡量校本课程开发成功与否的标准,具体而言有三条:是否体现出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否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个性发展;是否让更多甚至是全部的学生受益。“校本”与“生本”是校长课程领导力的生命符号。脱离学校的现状,忽视了学生的水平与需求,再好的课程方案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分析学校个性,全面了解校情,找准切入点,因地制宜,既是顺利开展特色创建工作的前提与保证,更能显现出一位校长的智慧与精准规划课程的领导能力。

借助SWOT分析法,我们对学校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可以发现A校和B校无论是所处的区域、办学条件、生源质量、师资队伍,社区情况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A校是一所创办于新中国成立前的老校,地处老城区,校外资源及闽南文化历史古迹丰富,生源大部分是本地孩子,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较合理,各级骨干分布平均且比例较高;B校则是一所开办刚满7年的新学校,地处厦门岛东部的城乡结合部,本地生源家庭大部分是农改居的原村民。生活环境虽趋向于城市化,但根深蒂固的农村生活方式和社会陋俗依然影响着孩子。在保证本地生源入学的情况下,学校又接收了大量外来务工子女,最高峰时近乎达到学生总数的80%。当中不少学生家庭生活困难,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难以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学生行为习惯普遍较差,规范养成教育已经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突出问题。而教师队伍中年轻教师多,近五年毕业的青年教师占50010,骨干教师少(只有2人是区级骨干,高级教师比例占30%),青年教师的成长缺少有经验教师的引领。

在对校情、生情等进行全面分析后,A校积极申报成为厦门市首批“闽南方言与文化进课堂”试点校,并确定了以“弘扬闽南文化,构建多学科渗透体系”为专题的校本课程开发思路。学校依托周边丰富的闽南文化资源,将“闽南文化”安排进课程,将闽南文化贯穿于学科教学之中,并以此作为校本课程的重点和突破口。目前所涉及的地方课程涵盖了美术、音乐、体育、综合实践、品生、品社及班队主题会等课程。每个学科的学习内容细化到了每一学期、每一课时,有固定的教材,授课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常规要求完成教学进度。学校的目标是:每个学生经过6年12个学期的闽南文化熏陶、系统学科学习,至少能掌握基本的闽南语;会唱一定数量的闽南歌谣,了解闽南重要的曲艺形式;会玩12种以上的闽南传统游戏;掌握初步的剪纸与陶笛吹奏技巧;明白闽南的传统美术表现形式;知晓闽南民风民俗精华及闽台历史。培养学生探索闽南文化的兴趣,为其今后继续学习、弘扬闽南优秀的传统文化打下良好基础。

“一切教育都是为了培养人的良好习惯”。很显然,B校的学生最缺的就是养成教育,最急需的就是良好习惯的培养。基于以上认识,学校确定了以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学校特色的发展突破口,提出了“养成好习惯,成就大未来”的办学理念。学校除了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贯穿于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还围绕“做人、做事、学习、共处”四大领域及“诚实守信、阳光自信、谦虚宽容、用心做事、遵守规则、讲究效率、真诚待人、友善合作、感恩分享”十二个习惯指标,专门制定《学生“好习惯”训练项目序列表》、《学生学习好习惯手册》,并成功编撰了《好习惯伴我长》校本教材(每年级一册,每册各分八个习惯主题)。目前,此套教材已投入使用,每个月月末各班都会安排一节班队课开展教学实践研究,并不断充实教学资源。

此外,基于本校学生的兴趣和运动机能优势,并充分考虑师资水平及可利用的校内外资源。B校开发了球类校本课程,对体育学科部分年级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如一至三年级每周一节乒乓球,四、五年级每周一节“三球”选修课。如今学校可以自豪地说:“热爱运动的孩子一样知书达礼!”

四、课程领导力依靠校长的“学习引领力”

创建学校办学特色,必须要有一支具备较高专业素养、一定教育教学经验和创新意识的教师队伍。打造优良师资需要招贤纳才,但更多的是依靠内部培养与教师的自我提升。这无论对开展闽南文化课题研究的A校,还是缺少经验的年轻教师居多、骨干教师偏少的B校来说,都极具现实意义。校长课程领导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努力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一方面,校长学习的热情会促使教师主动学习,让学习逐渐成为一种风气,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型组织。另一方面,校长必须承担起校本培训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既要健全校本培训的组织机构,制定校本培训的方案和实施计划,组织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相关技能培训,做到培训的组织、内容、时间、条件的四保证;更要积极参与指导、引领教师大力开展学习活动,让问题在学习中找到答案,能力在学习中提高。

以A校为例,它虽然是闽南方言与文化进课堂的实验校,但全校闽南籍教师只占总数的一半多,即使是闽南人,大多数的年轻教师,受成长环境的影响,闽南语水平也参差不齐,对闽南文化的了解也十分有限,更遑论非闽南籍的教师了。尽快提升全校教师的闽南文化底蕴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学校除了添置一些“闽南文化”的相关书籍提供教师借阅、学习外,还尝试多渠道地对教师进行闽南文化专业知识培训。参与培训的有厦门市闽南文化的专家,如“闽南文化研究会”的陈耕会长为全体教师作“闽南文化演进史”的主旨培训,让教师对闽南文化的发展有了全面的了解;厦门大学周长楫教授则分三次对教师进行闽南语的专项培训。本校的骨干教师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承担了闽南文化课程的业务培训工作。笔者作为学校领导、课题主持人之一,也为教师作了闽南文化专题讲座,用翔实的图文与大量的原始数据向教师介绍了闽南方言的历史与演变,让教师知道闽台的历史关系与紧密的五缘连结。为了提高教师学习闽南语与闽南文化的效率,学校还特别将教师根据闽南籍与非闽南籍进行结对,组成学习小组开展互帮互助。

此外,A校还通过开展丰富的教学研讨及岗位竞赛活动,以赛促练,提升教师的闽南文化专业知识底蕴。如举行“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岗位大练兵”竞赛活动时,音乐教师被要求现场抽取所教的闽南语童谣,并伴奏演唱;体育教师则现场从教给学生的12个闽南游戏中随机抽取两个,当堂完成示范操作。学校领导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要求学生会的,教师要先会;不但会而且还要做到精通。

五、课程领导力贯彻“制度执行力”

合理的管理制度是提升课程领导力的保障。校长要重视建立相应的制度体系,实施制度引领和规则引领,将理念通过制度转化为教师行为。

“正人先正己,身教胜于言传”。教师的行为表率是推进学生道德实践和行为仿效的榜样。B校大力倡导“学校无小事,教师无小节”的育人观念,从教师的自我养成着手。制定了《涵养工作好习惯,争做学校好教师要求》《教师工作基本习惯》,针对教师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遵纪守法、爱护学生等细化规范,促使教师做到彬彬有礼,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学校还依据学科的特点,制定了《学科教学习惯要求》,分学科提出具体常规要求,甚至规范了不同学科的课前准备流程与师生课堂用语。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校长领导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这有利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教师的创造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保证课程实施的全面推进。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循环反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它的每一个环节,都要通过评价来不断完善,评价是最重要的课程领导行为之一。

首先,校本课程,实施过程离不开教师的不断反思。这是一种对自身教学行为进行审视与梳理的过程。教师要对自身不足进行大胆地质疑与批判,不断地对课程进行重构与改进,使校本课程结构日趋完善。

其次,同伴教师也应积极介入实施过程的评价。同伴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观摩与评议参与评价。这种评价不应该是批判性的,而是建设性的。而学生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参与者,也是教学过程的直接感受者。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从学生对校

本课程的参与度、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及教学效果来进行。教师应尽量少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的评价方式,以学生体验为主,通过学生的实践性活动来展示。

学生应该参与到对校本课程的评价过程中来。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信息可以通过召开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来获取。这些信息将成为学校、教师完善课程,补充、调整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

六、课程领导力追求“课堂教研力”

特色课程最终要立足课堂教学,因此,校长要走向教学的第一线,深入课堂,亲自授课;深入到教师中间,去听课、评课,和教师一起思考、一起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对课程有真正的发言权,才能真正指导、提升教师的课程执行力。

笔者是A校市级课题“弘扬闽南文化,构建多学科渗透体系”的主持人,不但承担了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参与“闽南文化进课堂”课程开发全过程,为各学科开展课程研究提供指导,还长期坚持从事闽南语教学研究工作,并承担地方课程教学,教授学生闽南语。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配套乡土教材《闽南方言与文化》更注重综合性学习,对培养学生使用闽南语进行日常交流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为了帮助师生快速掌握常用闽南语,实现基本的闽南语交流,在厦门大学周长楫老师的鼎力支持下,笔者亲自编撰了闽南方言校本教材《常用闽南语使用指南》作为闽南语课程的补充教材。该教材由“课堂常用会话”与“日常闽南语”两部分构成。“课堂常用会话”规范了课堂上教师教学常用语的闽南语说法;“日常闽南语”则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社会生活经验和兴趣原则,从生活、学习两方面人手,拟定了280句常用的闽南语(一至四年级每学期20句,五、六年级每学期30句),每句话既有闽南语的说法,又附有标准注音,方便教师的教授与学生的学习。并且每一学期的学习内容后面还设计了相关的拓展内容,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并鼓励学生自我提高,灵活运用。笔者就是希望孩子们通过这本教材的学习,真切体会到“学了闽南语是可以用的”,做到“现学现用”。目前,该校本教材配套的范读音频材料、教学案例及相关课件均已经初步收集完成并建库。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