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简述地震灾害的特点8篇

时间:2024-02-27 14:39:23

简述地震灾害的特点

简述地震灾害的特点篇1

关键词:灾情信息;分类编码;互联网;鲁甸地震

中图分类号:P315-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66(2016)04-0664-09

0 引言

当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需要了解灾区的破坏情况,包括人员伤亡、房屋破坏、生命线工程破坏、次生灾害等,这些信息通称为灾情信息。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移动通信网络应用已日益普及,互联网以其时效性高、互动性强、海量信息、资源共享等诸多优势在信息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朱艳,李文学,2011)。当地震发生后,大量信息会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来自互联网的灾情信息种类繁多、来源广泛、形式多样(徐敬海等,2010)。因此,如何建立一个合理的分类体系,如何制定一个科学的编码规则和结构,如何将这些多源复杂、离散异构的互联网灾情信息进行分类编码存储,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加工分析处理为应急响应提供参考,为抗震救灾提供服务,已成为应急信息服务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1 基于网络的地震灾情信息特点

通过对互联网中传播的地震灾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主要具有以下5个特点:

(1)信息内容的复杂性。由于互联网传播内容的自由度高,使得互联网所蕴涵的地震灾情信息内容更为复杂多样,一方面灾情信息内容涉及面多而广泛,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等,应急响应、救灾情况等信息与灾情信息并存。另一方面,互联网信息病毒式的传播模式增加灾情信息真实性辨别的难度,网络地震灾情信息虚虚实实、真假难辨。

(2)表达方式的随意性。互联网中传播的地震灾情表达形式较为口头化和随意化。由于灾情信息上报者主要是灾区当地政府部门、媒体、民众等,他们大多不是地震行业从事者,也没经过专业化培训,对科学规范标准的地震破坏、地震烈度等表达方式不熟悉,并且信息上报者文化、性别、年龄、所从事行业各有差异,上报的灾情信息表达方式参差不齐,最终呈现在互联网中的灾情信息表达形式多样随意性较大。

(3)传播载体的多样性。互联网中地震灾情信息的传播载体兼具文本、表格、图片、语音、视频等富媒体模式。在移动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下,无线网络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基于互联网的地震灾情信息已不局限于图文方式,在地震发生后各种文字、图形、音视频等多媒体灾情信息在互联网中广泛传播。

(4)传播速度的及时性。基于互联网的地震灾情信息的获取和传播具有快捷方便的特性。建立在互联网中传播的所有灾情信息都是数字化的,其生成过程和传播速度都较快。不同的信息形式可以方便地互相转化,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图文、表格、声音、视频有机地结合起来,多媒体化的信息生动、形象,增强了传播内容的感染力和真实性。信息通过互联网可以及时、全方位的反复传播,使人们很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受到影响。

(5)影响效果的交互性。基于互联网的地震灾情信息传播的方式已不再是单向行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人们不再是单纯的受众,他们可以在收到灾情信息后,及时反馈自己感知或掌握的信息,并可与许多人在网络上相互交流和互动,这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各式各样,由于个人感知和掌握的信息不一,导致信息在交互传递中发生偏差,真假难辨。

2 基于互联网的地震灾情信息分类

2.1 分类目的

对地震灾情信息分类的目标是实现从多源异构和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摘取受灾程度信息,快速形成灾区范围和受灾程度评估图,以便尽快采取合理的地震应急决策和救援力量部署。根据互联网灾情信息多源异构、离散复杂的特点,按照设定的原则和方法对不同网络渠道上基于不同方法获得的灾情信息进行科学分类,解决灾情信息的界定问题,如哪些属于地震灾情信息;哪些是地震后出现频度最高、出现最及时、对评估受灾范围和程度最有效的灾情信息。通过分类,将这些口头化、随意化的互联网灾情信息与规范的学术化、标准化的地震烈度、破坏等级关联起来。本文所研究的灾情信息分类就是要在标准规范和市井大众之间建立一座桥梁,把市井大众的互联网灾情信息最终转为标准规范的地震破坏等级或地震烈度。

2.2 分类原则与方法

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具有复杂、多样、随意的特点,其信息分类既要遵循《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GB/T 7027―2002),也要兼顾灵活性和实用性。根据地震灾情信息的复杂特征和标准体系研究的特征,要求地震灾情信息的分类体系既要有系统性、确定性特征,又要有可扩充性的特点。因此分类按下列原则进行(白仙富等,2010):①实用性原则:分类的主旨是为地震灾情会商服务,这些信息要能为地震受灾范围和程度快速圈定服务;②习惯性原则:考虑灾情信息分类不是针对专业、行业化的信息分类,面对的是多源异构、不规范、不专业的信息,是针对习惯的、日常的、大众的信息分类,为了分类结果与信息来源的高度匹配,分类时特别考虑这些信息在日常使用或出现的习惯性;③精简性原则:同一类灾情信息从逻辑上可能涵盖无数条下一个层级的信息,在分类时从使用的角度出发,紧紧抓住灾情这一关键指标,而且是地震发生后在不同层面上出现频率最多的信息;④兼容性原则:充分考虑国内已有地震信息或者其他相关信息的继承性和实际使用的延续性;⑤可扩展性原则:互联网灾情信息来源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多、传播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等特点,应为新技术应用产出信息及新需求的分类保留扩展能力。分类方法参考以往研究对灾情信息的分类情况,结合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特征及应用需求的特点,采用最基本、最常用的线分类方法(刘植婷,2004),按选定对象(关键词)的属性作为划分基础,将其逐次地分成相应的类目。

2.3 分类结果

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分为震感信息、人员伤亡信息、房屋破坏信息、生命线工程破坏信息(包括电力、通信、交通、供排水、水利工程、燃气、输油系统)、地震地质灾害信息、其他次生灾害信息(苏桂武等,2003)共6个大类。

震感信息是指地震发生时人的直观感受和看到的器物反映,不同烈度区人的感觉不一样,比如明显震感、头晕、惊醒、惊慌、摇晃、颠簸、抛起、摔倒等这些感觉;同样,在不同的地震下器物反应也不一样,比如悬挂物摆动、门窗作响、器皿翻落、铁轨弯曲等。

人员伤亡信息是指因地震直接或间接造成的人员伤亡信息,包括死亡、失踪、重伤和轻伤信息。人员伤亡信息是最为关注的灾情信息,也是地震发生后来源最多、流传最广的信息。

房屋破坏信息是地震造成的不同使用类型的房屋的破坏信息。地震后从不同渠道得到房屋破坏信息主要为民房、学校、医院、其他公房、厂房、寺庙、棚圈等破坏信息。

生命线工程破坏信息主要包括电力系统、通信系统、交通系统、供排水系统、水利工程、燃气系统、输油系统等破坏信息。

地震地质灾害信息是由地震引起的次生地质灾害或灾害链信息,最为常见的有滑坡、崩塌、滚石、落石、塌方、堰塞湖、喷砂冒水、地裂、塌陷等,在实际调查工作中,往往把崩塌、滚石也都归并到滑坡中。

其他次生灾害信息是指地震引起的非地质类的次生灾害,比如水灾、火灾、毒气、爆炸、放射性污染等。但是,这一类信息往往和地震烈度没有很明显的关联关系,但作为灾情信息分类的完整性和灾情信息的特征看,这些灾情信息也是来源比较多、传播比较远、影响比较大的对地震受灾范围和程度的判断也有辅助作用。

基于互联网的地震灾情信息分类如表1所示。

3 基于互联网的地震灾情信息编码

3.1 编码目的

针对互联网中获取的地震灾情信息具有复杂多样、分散异构、交互兼容的特点,编码的目的是利用通俗简单的字符串和数据描述语言表来代替复杂异构的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建立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的灾情信息编码机制,实现灾情信息的科学化、标准化、通用化管理(曹彦波等,2010),为计算机系统实现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分类存储、统计查询、分析研判等功能提供技术基础,在地震应急响应中能快速、高效、有序地开展灾情汇集、处理、分析工作,从而有效提高灾情信息服务保障能力(聂高众等,2012),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灾情会商、影响场判定以及应急救援指挥决策工作。

3.2 编码原则

在对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编码过程中,应紧紧围绕方便计算机存储、查询和使用,服务于灾情会商、影响场判定的目的,结合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特征及应用需求的特点,通过对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关键词和程度词进行分析与规范,制定出适合实际应用的互联网灾情信息编码规则,本文按下列原则进行编码:①唯一性:在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编码体系中,每一条灾情信息仅对应一个代码,编码所表示的对象或对象集合必须具有唯一性(马晓萍等,2002);②合理性: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编码结构要与其分类体系相适应;③实用性:设计的代码要尽可能地反映编码对象的特点,有助记忆,易识别,便于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和使用;④灵活性:编码要具有灵活性,当新增或删除一个分类的编码时,不应影响整体的编码体系;⑤可扩展性:编码结构要具有可扩充性,结合地震灾情信息来源越来越广、信息量越来越大、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的特点,以及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应为新技术应用产出信息的编码留有余地,保证其扩展能力。

3.3 编码方法

利用层次码编码方式设计的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代码由类别码和描述码共同组成。类别码表示地震灾情信息的类别标识,类别码有大类码和小类码之分,用于唯一地标识受地震影响的元素类别;描述码是对某类物体受灾情况进行描述,反映了受影响的元素的破坏程度(郑向向,帅向华,2012)。

3.4 编码结构

灾情代码结构如图1所示。第一位是大类码,它表示地震造成破坏的大类,如震感、人员伤亡、房屋破坏等;第二位是小类码,代表了遭受破坏的某一大类下面的小类,如房屋破坏下的民房、教育系统、卫生系统等不同行业房屋的破坏情况;第三位是描述码,描述受到地震影响物体的破坏程度。

在灾情编码中,类别码由大类码和小类码组成,类别码代表对应的灾情类别,为两位字母,第一位为大类码,第二位为小类码,如仅有一类,则小类码用a表示;描述码代表物体受地震影响的破坏程度,由一位数字组成。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编码如表2所示。

4 实际应用

2014年8月3日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在这次地震应急工作中,我们依托云南省地震应急指挥中心技术系统,利用灾情信息收集平台,快速在网络上收集震感、人员伤亡、房屋破坏等灾情信息,共计收到各类灾情信息309条,其中震感信息17条、人员伤亡信息119条、房屋破坏信息68条、生命线工程破坏66条、地质灾害35条、其他灾害信息4条。将收集到的灾情按照本文提出的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分类体系和编码结构,进行分类编码。根据每一条灾情的关键词和受灾程度,按照上述分类体系中每类灾情信息的5种受灾程度,用编码结构中的1~5表示,其中1代表一般灾区、2代表轻灾区、3代表中等灾区、4代表重灾区、5代表极重灾区,大致对应地震烈度的Ⅵ、Ⅶ、Ⅷ、Ⅸ、Ⅹ度。结合灾情信息的地理位置,利用聚类分析、插值分析等一系列空间处理算法模型在GIS平台上反演本次地震造成的受灾范围和受灾程度分布图,并与中国地震局的地震烈度分布图做对比,如图2所示。

由图2可见,通过分类标注和绘制的基于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的灾区范围和受灾程度分布图,与实际调查的烈度分布图的范围和受灾程度较为接近,基本满足地震应急评估需求。地震发生后,通过计算机系统在互联网上快速开展灾情信息收集、分类编码、分析研判工作,为参与地震应急的部门和单位快速提供可视化的灾区范围图,体现出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分类体系和编码结构的实际作用和价值。

5 结语

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分类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在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与地震破坏等级或地震烈度之间建立桥梁,将口头化、随意化的互联网灾情信息与规范的学术化、标准化的地震烈度、破坏等级关联起来,既解决了灾情信息界定和分类问题,又解决了受灾严重程度区分问题。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编码的核心目标是将复杂异构的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转换为计算机系统能识别的语言,为计算机系统实现灾情信息分类存储、统计查询、分析研判等功能提供技术基础。同时提高互联网灾情信息处理能力,快速产出灾情信息服务产品,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灾情会商、影响场判定以及应急救援指挥决策工作。

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分类和编码成果在鲁甸地震中的初步应用体现出了分类体系和编码结构的实际作用和价值。分类和编码成果可应用于地震应急响应、处置和决策的灾情信息汇集处理、分析研判工作,提高灾情信息服务保障能力,还可以依据分类体系和编码结构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灾情速报。基于互联网的地震灾情信息分类编码方法目前还处于初步研究阶段,灾情的种类和描述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扩充,灾情的受灾程度与地震烈度的对应关系需要在实震应用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以便其更好的在灾情信息处理分析和应急指挥决策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白仙富,李永强,陈建华等.2010.地震应急现场信息分类初步研究.地震研究,33(1):111-118.

曹彦波,李永强,胡秀玉等.2010.地震现场灾情信息编码研究.地震研究,33(3):344-348.

刘植婷.2004.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研究综述.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4):50-52.

马晓萍,肖学年,张坤.2002.基础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原则和方法研究.测绘标准化,(1):1-5.

聂高众,安基文,邓砚.2012.地震应急灾情服务进展.地震地质,34(4):782-791.

苏桂武,聂高众,高建国.2003.地震应急信息的特征、分类与作用.地震,23(3):27-35.

徐敬海,聂高众,刘伟庆等.2010.多源异构地震灾情分类与编码研究.灾害学,25(增刊1):286-290.

简述地震灾害的特点篇2

一、利用突发事件,整合教学资源

汶川、玉树等地突发地震,中国船只被索马里海盗劫持等热点事件,持续时间短,时效性强,关注度高,适时地引入课堂,可成为掌握地理知识良好的载体。2010年玉树发生地震,举国震惊。我趁机把近年来世界各地发生的大地震整合后引入课堂。

材料一:世界各地2008年以来发生7.0级以上地震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①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6万多人遇难,1万多人失踪,30多万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人民币。

②北京时间2010年1月13日,古巴发生7.3级大地震,造成20万人死亡。

③北京时间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大地震,802人遇难。

④北京时间2010年4月14日,我国青海省玉树发生7.1级地震,遇难人数正在统计中。

通过上述材料,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经过启发,学生合作,最终提出下列问题:①这些地震为什么发生在这些地区?有什么规律?②地震给人们带来了哪些损失?鉴于材料提供的信息不足,教师可适当提问:③怎样才能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④如果此刻发生地震,我们该怎样进行自我保护?

一个地震发生的热点事件,成为课堂新的教学资源,切入的角度是地震的分布规律、如何减灾防灾等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这样的事件因为具有突发性,既可就单个事件作为案例,也可以对多个事件进行整合。

二、关注新闻时事,挖掘地理信息

关注新闻时事是学生需要养成的良好生活习惯,引导学生从新闻时事中挖掘有用的地理信息更是新课程地理课堂的重要任务。

为此,我给学生搭建了一个“看新闻,学地理”的平台,在每周第一节地理课中开展五分钟的“每周新闻”活动,让学生简述一周内与地理知识有关的新闻时事。如2009年11月某周,初二某学生简述如下:

2009年11月13日至1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先后访问日本、新加坡、中国和韩国。15日至18日访问中国上海和北京。访华期间,国家主席胡锦涛与他进行了双边会谈。会谈涉及到环境、气候、经济、金融、能源、技术转让、国债等七大主题。

上述案例,是美国总统访问亚洲四国,切入的角度是探究国家的地理位置和自然与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知识,培养了学生探究地理的兴趣,挖掘了新闻中的地理信息,形成了学生的地理思维。此类事件所整合的材料综合性强,时空跨度大,内容多,适合于综合性复习。

三、关注持久事件,引入专题分析

持久性的事件一般是指多年来人类共同面临和关注的重大问题。从大的方面说,如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从具体的事例说,如低碳生活方式、世界气候变化、中东的石油、西气东输、我国北方的沙尘暴、南方的旱涝灾害等等。这些持久性的事件都具有发生频度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如我引入南方的早涝灾害案例:

材料一:2010年春,我国云南中部和北部、贵州西部和南部、四川南部、广西西北部等地发生了几十年一遇的特大干旱,长时间大面积的干旱对群众生活、农业生产、森林防火等造成了极大影响。

材料二:2010年夏季,我国浙江、湖南、江西、福建、广西、四川、重庆、贵州等南方数省遭受了大面积的洪水灾害。这次灾害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给农作物生产带来重大影响,许多城市因排水不畅而汪泽一片。

材料三:中国西南部分地区旱情分布图(图略);中国南方部分地区涝灾分布图(图略)。

通过上述材料,引导学生分析:①哪些省区旱涝灾害严重?②我国为什么旱涝灾害频繁发生?③旱涝灾害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④我们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应对旱涝灾害的发生?学生通过对此材料的分析,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理论联系实际,引入了季风气候引发旱涝灾害的专题学习。

简述地震灾害的特点篇3

不同的地方对避难人口有不同的定义[3]。如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避难人口是指躲避灾害或迫害的人口。根据下中邦彦的《世界大百科事典》,避难人口是指因地震、暴雨、火山活动等异常自然现象或过失、事故、战争等人为原因引发灾害,需要从原来功能遭受破坏的场所或预想危险的场所,向人身和财产安全场所转移的人口。从这两个定义可以看出,就避难的动机来看,原因有两种:①由于灾害导致的,如地震、洪水,还有生态灾难等;②由于迫害导致的。尽管这两者都叫避难,但差别非常大。本文集中于阐述由于灾害导致的避难人口估算。按照需避难时间的长短,避难人口可分为两部分:紧急避难人口和固定避难人口。其中,紧急避难人口是指由于灾害影响需临时安置的人口。

这部分人口的避难安置时间最长不超过3d。紧急避难人口涵盖两部分,一部分是当灾害影响在短期内(3d之内)消除后能重新回到自己住处的人口,另一部分是灾害影响无法在短期内(3d之内)消除,需要从紧急防灾避难场所转入固定防灾避难场所的人口。固定避难人口是指由于灾害影响较重,民众无法在短期内(3d之内)回到自己住处,需要较长时间的避难安置的人口,其避难时间最长不超过100d。紧急避难人口数量大、涵盖范围广,基本涉及可能影响范围内的全部人口(包括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但他们对避难条件(如人均有效避难面积、配套设施等)要求相对较低。固定避难人口一般只涉及城市中受灾害影响人口的一部分,其规模与灾害类型和城市建设有关。为更清晰表达本文观点,本文将集中于阐述固定避难人口估算。

2常见错误分析

在笔者调查中发现,在城市规划中,对固定防灾避难人口规模估算的错误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

2.1将全部规划人口作为防灾避难人口这种情况可能是规划人员错误地以为防灾避难场所规划只有为所有规划人口提供固定防灾避难场所才是安全的。很显然,这种固定防灾避难人口规模估算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过大。因为除了极为极端的灾害情况,一般极少有需要城市全部人口进行固定防灾避难。如在汶川地震中,也只有处于极震区的映秀镇、北川县城需要全部避难[7]。但我们城市的防灾目标是建立在一定超越概率水准下的防灾能力建设。因此,这种极端灾害情况一般不会作为我们城市建设的灾害防御目标,否则将给城市建设造成严重负担,并造成巨大浪费。

2.2通过统计其它城市的防灾避难人口比例来推算规划城市的防灾避难人口比例类比是城市规划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具有简单实用的优点。但使用该方法是有条件的:类比方之间相似度越高,结论越准确。不同城市之间固定防灾避难需求进行类比,应考察以下因素。(1)同类灾害的危险性水平。明确城市灾害的危险性是进行城市防灾避难场所规划的前提。一般来说,对一座城市,某种灾害的危险性越高,其防灾避难需求也就越大。而不同城市,各种灾害的危险性并不一定相同。如在防洪规划中,纵使是位于同一条河流的两个城市(图1),其洪水灾害的危险性也并不一定相同。一般情况下,B城市的洪灾危险性要比A城市高。同样,对于地震灾害来说,城市的地震危险性就跟区域地震构造环境、城市工程地质条件等很多因素有关。所以,灾害危险性相差较大的城市,其防灾避难场所需求不宜简单类比。(2)城市抗灾和救灾能力。抗灾和救灾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一座城市对固定防灾避难场所的需求。在同等灾害条件下,一座城市如果抗灾和救灾能力强,其防灾避难需求就很低。反之则高。如从对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地震灾害影响统计我们会发现(表1),对于防震减灾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国家(如日本),当城市遭受7.0级地震的时候,其影响相对会小很多。因此,在做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时,如果不加考虑地简单类比,很可能就会产生很大偏差。所以,城市抗灾和救灾能力有很大差别的城市,其防灾避难需求不宜简单类比。(3)城市建设现状。城市现状对确定防灾避难场所规模有着重要影响。这种建设现状包含两方面内容:①已有建设工程的抗灾防灾能力建设现状,②规划期内城市建成区和拓展区的关系现状。

对第一种情形很好理解,在此不再赘述。第二种情形的意思是,按照一般规律,相对于城市建成区来说,城市拓展区由于建设时间短,防灾水准高,其防灾抗灾能力相对较强。一般情况下,城市拓展区占全部规划面积的比重越大,城市整体防灾避难人口规模应该越小。因此,一个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的城市和一个发展基本成型的城市,其防灾避难需求的确定方法也应是不同的(图2)。所以,城市建设现状有较大差别的城市,其防灾避难需求不宜简单类比。(4)城市发展速度。城市的发展速度对防灾避难需求也会有一定影响。城市的发展速度可大致分为匀速、先快后慢和先慢后快三种基本情形(本文假定城市继续发展,不考虑不发展和萎缩情形)。而这三种基本发展速度情形下的城市,其最终防灾避难需求也会出现差异(图3)。可以确定,在初始和最终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三种情况中避难需求是b最大,c最小,a居中。所以,城市的发展速度有较大差异的城市,其防灾避难需求不宜简单类比。(5)其它因素。另外,在进行不同城市防灾避难需求类比前,以下因素也应酌情考虑:人口状况,包括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文化水平等;区域内可用防灾资源情况等。

2.3不分灾害类别,统一按一个规模计算城市防灾避难人口这种错误又分为两种情形:①将全部人口划为固定避难人口,因此也无所谓划分灾害类别;②根据一种或几种灾害确定一个固定避难人口规模,然后将这个规模作为所有灾害避难场所的计算口径。对于前面一种情形,在前面分析第一种情况时已经介绍过。这部分将主要针对后面一种情形进行分析。对同一个城市来说,不同灾害的影响范围可能不同,影响程度可能不同,甚至设防的概率可能都不同,因此,将所有灾害的固定防灾避难人口简单按照一个口径算是不太恰当的。如对于北方城市哈尔滨来说,防寒应急避难场所可能相对来说比较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应建设同等规模的防暑应急避难场所。

3避难人口估算

针对不同灾害,防灾避难人口的计算方法是不同的。但其核心只有一个:计算因灾害而影响居住安全的人口规模和分布。因此,计算防灾避难人口,一般按照以下5个步骤进行。

3.1确定灾害的防御水准由于城市的灾害危险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其在区域中的重要性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城市一般都会有不同的灾害防御水准。而灾害防御水准的设定,对防灾避难人口规模的估算有着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如笔者曾对昆明市中心城区地震固定应急避难人口规模进行过测算。当按Ⅷ度(0.20g)进行测算时,规划区地震应急避难人口规模约占总人口规模的25%;但当按照Ⅸ度进行测算时,规划区地震应急避难人口规模则达到总人口规模的58%。当然,灾害的防御水准一般国家都有相关标准、规范进行了界定,防灾避难场所规划只要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做就行。如《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对全国城市抗震设防标准进行了规定,《防洪标准》对城市的防洪标准进行了界定。强调这一点是想说明,同其他防灾规划一样,防灾避难场所规划也是在一定风险水平下的专项规划,不宜盲目追求防灾避难人口规模和覆盖率。

3.2确定受灾害影响人口对一座城市来说,不同的灾害,其影响范围可能也不同。因此,不同灾害下受影响的人口可能也不同。如洪水灾害,一般优先考虑城市中地势相对较低处人口的防灾避难需求(图4);台风灾害,因为一个地区的台风一般都有相对固定的路径,所以优先考虑台风路径一定范围内人口的防灾避难需求;而雨雪冰冻灾害,则应重点考虑没有取暖设施建筑中人口的防灾避难需求。所以,应根据灾害类型,确定受影响人口的范围。这是合理估算防灾避难人口的基础。

3.3确定受灾害影响程度在灾害危险性一定的情况下,城市的抗灾能力和救灾能力不同,城市最后的受灾程度也会有很大差异。所以,结合城市自身的抗灾能力和救灾能力,分析城市的受灾程度是必需的。如对洪水灾害,城市抗灾能力方面可以考虑城市行洪和滞洪能力建设情况,受洪水灾害威胁建筑的材质、结构类型、高度等因素。城市的救灾能力可以考虑砂袋、抽水泵、冲锋舟等城市防洪物资储备情况,以及城市防洪队伍人员配备和训练等情况。对于地震灾害,城市抗灾能力应考虑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建设年代等因素(图5)。城市救灾能力则应考虑应急人员和应急装备等建设情况。总之,应根据灾害类型,结合城市建设自身的特点,对城市抗灾和救灾能力进行分析,然后估算城市的受灾程度。

3.4判断需要避难人口在这里需要明确,并不是所有受影响范围内的人员都要避难,也不是所有受损建筑中的人员都需要避难。而是根据建筑受损程度的不同,有相应不同比例的人口需要避难。避难人口的确定是根据建筑受影响程度确定的。如在地震灾害中,计算需要固定避难人口一般采用如下方法:式中:M为地震灾害中需固定避难人口;A1为地震时毁坏的住宅建筑面积;A2为地震时严重破坏的住宅建筑面积;A3为地震时中等破坏的住宅建筑面积;a为人均居住面积。可以看出,在地震灾害中,房屋处于基本完好和轻微破坏建筑中的人是不需要固定避难的;房屋处于中等破坏建筑中人70%需要固定避难;房屋处于严重破坏和毁坏建筑中的人才需要全部固定避难(毁坏建筑中的人数乘以23是考虑了人员伤亡的影响)。

3.5统计需要避难人口和分布根据避难人口的计算进行统计,计算出城市固定避难人口规模以及分布情况。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考虑到就近避难的原则,避难人口的地域分布对避难场所规划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计算提供的避难人口估算应包含地域分布这个指标。

4结语

简述地震灾害的特点篇4

“512汶川大地震”已过去五年,期间又发生青海玉树地震、“4.20雅安地震”等。我们面对灾难,除了悲愤与坚强,还应该有理性的思考:我们有预防地震的观念吗?特别是学生群体,他们是容易受到地震伤害的群体。地震灾区的老师有责任利用讲台,针对学生群体用最简单的方法宣讲防震减灾知识,因为通过我们的调查与观察,发现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都普遍缺乏防震减灾常识。

【关键词】地震学生防震减灾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造成惨重灾情,举世震惊!地震虽然可怕,但人在震灾面前并非无能为力,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首先了解地震发生的成因,强化全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其次,当破坏性地震来临时,如果学生们能掌握一定防震减灾知识,掌握简单易行的震时应急避险和震后自救互救方法,就能最大限度保护自己和他人,就能增强对地震灾害的应对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我认为作为老师,就应该在学生中大力讲解通俗易懂的地震常识、宣传简单易行的避险自救互救方法,树立防震减灾观念。下面我就如何向学生普及防震减灾常识谈点体会:

1.学生应该知道的几点常识

1.1地震是否可以预测?这是学生们时常提出的问题,也是学生们希望实现的科学目标。但1996年在伦敦召开的地震预测评估国际会议上,各国科学家达成一个广泛的共识:地震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因为人类对地球内部的了解极其有限,地球处于自组织的临界状态,任何微小的地震都可能演变成大地震。这种演变是高度敏感的、非线性的,其初始条件不明。正因为地震不可预测、突然性、突发性才是它最具危害之处,才是我们应当树立防震意识的原因。老师就要告诉同学,不要依赖地震预报,解决的办法是要求我们在预防上下功夫。

1.2“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这也是学生们很感兴趣的问题,老师可以用“尺子”、“炸弹”这样简单易懂的比喻来给学生讲清楚这两个生僻的概念:“ 地震震级”是科学家衡量地震大小的尺子,表明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正如我们可以根据炸弹装药量知道其破坏力。震级小于3级我们称为弱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我们称为中强震;震级大于6级我们称为强震。“地震烈度”是科学家衡量地震破坏程度的另一把尺子,它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震区的土质条件有关。这与一颗炸弹爆炸后,近处与远处破坏程度不同道理一样:炸弹的炸药量,好比是震级;炸弹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好比是烈度。我国把地震烈度划分为十二度,汶川地震震中的烈度达到了毁灭性的十一度。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们容易理解并感到很有趣。

2.理清几个观念

2.1“抗震防灾”与“抗震救灾”。在学生们口中时常说的是“抗震救灾”,老师要告诉学生其实在这前面有一个同样重要的口号:“抗震防灾”!其实无论人类面临任何灾害都要把“防”放在“救”的前面;“防”是主动的,“救”是被动的,要让学生搞清楚救灾与防灾的主次关系,提倡预防为主。然而,我们了解的情况,现在的学生中,知道预防地震、懂得震时应急避险和震后自救互救方法的,不到30%,这是一个令人忧虑的现象。比对我们的邻国日本全面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感觉我们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我们要在学生中宣传和疾呼普及防震减灾常识。防震如同打仗,贵在训练有素,强调平时多流汗,震时少流血。

2.2“生命第一”与“财物第一”。提出这个问题可能有人感到可笑,认为当然生命第一。但在我们对地震造成的伤亡事件调查中却发现有23%的伤亡事件是因为当事人去顾及财物而造成的,如在“512汶川地震”时,一位学生已经跑出教室脱离危险,但他想起书包里还有他心爱的玩具,又往回跑而造成伤害;另有一位学生也是在能够逃生的情况下,由于去抢拿自己的书包而贻误时间,丢了性命。现在在都江堰友爱学校读书的残疾学生中就有在地震时因为去拿东西而受伤至残的,这些血淋淋的事实令人痛心。因此,我们应该反复教育学生在大灾面前一定要放弃财物,分秒必争,迅速逃生。

简述地震灾害的特点篇5

关键词:抗震设计;建筑房屋结构设计;住房安全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建筑结构设计人员需要正确认识抗震设计的意义和价值,并且加大了对建筑抗震设计要点的控制力度,从而优化和完善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此,研究抗震设计在建筑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建筑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性

抗震设计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首先,能够完善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工程人员可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手段,增强建筑工程结构承受地震作用的能力,从而维持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其次,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结构整体刚度。在工程设计中,建筑工程结构的刚度存在十分明显的不足,这也是其在地震作用下产生变形或塌陷的主要因素。抗震设计中,设计人员需根据工程实际采取多种措施增加结构刚度,强化抗震能力。最后,建筑工程抗震设计也可减轻地震对建筑工程结构的负面影响,以削弱地震灾害对社会的不利影响。

2建筑工程结构抗震性设计的基本原则

为优化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性能,完善建筑抗震设计,设计人员应准确把握建筑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的主要原则。

2.1简单化原则

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结构形式越简单,计算简图越明确,地震作用传递途径也越直接。与复杂的建筑结构体系相比,简单的建筑工程结构体系可增加力学计算的准确性,从而有效平衡项目结构设计,最大限度地避免结构设计过于复杂度高所引发的设计不全面问题。同时,建筑形体的规则性还可减少地震灾害对建筑结构的负面影响,弱化地震作用过程中的力学传递效果,优化建筑的抗震性能。

2.2抵抗性原则

为有效加强建筑工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应在结构体系设计中全方位考虑地震作用。为此,设计人员在工程结构设计期间,要建立相对科学和完善的抗震体系模型,确保发生地震灾害时,建筑结构依然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性,抵御地震灾害的负面作用,也可充分展现模型的预防性作用和优势。上述工作也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重点内容。为加强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合理设置抗震能力,且抗震性能设置不宜过大,需保障其自身结构体系力学的平衡性效果。

2.3合理性原则

科学合理的结构布局可以有效抵御地震作用时造成的冲击力,提升建筑的抗震能力。因此,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中,设计人员要从结构的整体特点入手,将在地震作用下可能首先发生位移或形变的建筑部位找出来,并对导致这一部位出现形变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设计不合理之处,进而对现有的结构布局进行优化和调整。然后再次重复同一的实验,直至整个布局受力平衡且无明显变形或形变位置为止。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遵循合理性原则,可对建筑结构形态、连接部位特征以及受力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与考量,合理调整结构性能参数,科学选择材料设备,提高建筑结构设计质量,降低地震灾害对建筑的影响,减少坍塌问题的产生。

3抗震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作为生活及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其要求也在逐渐提升。若想切实的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则就需要切实的做好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并在其中融入抗震设计内容,一方面避免建筑建立在危险区域的可能,另一方面对建筑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对其性能及受力状态进行重新设计,以提升建筑强度、承载性能,提高建筑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1科学选址

建筑抗震结构设计中,建筑选址尤为关键,虽然突发的地震灾害可能使建筑物轰然倒塌,但科学合理的地理位置也可显著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在发生地震灾害时,建筑结构可能产生明显的移位现象。不同结构和不同性质的土体上,位移的程度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如建筑结构设置于无法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的土体上,不仅不利于完善建筑结构的性能,而且也会加大建筑物坍塌的风险。为此,在建设项目选址的过程中,要以可有效控制地震作用影响的地区为首选,并全方位考量附近地形和地貌概况,将工程建设在平坦开阔的区域,注重建筑物周边土体的密实度和稳定性,进而承受不同的荷载组合。若无法避开不利地质区域,设计人员可以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技术优势,采取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根据建筑的抗震能力,采取有效的地基基础设计和加大上部结构刚度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灾害对建筑结构的负面影响。

3.2设置多道抗震防线

在建筑物抗震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根据实际设置多道抗震防线,采取该设计模式可控制地震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在抗震体系中应用延性优势较为明显的构件,这也是建筑结构抗震的第一道防线。或者也可设置多种其他的建筑构件,形成第二和第三道防线。发生地震灾害时,如第一道防线受损,则可充分利用其他防线的作用和功能承受地震灾害所带来的冲击,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多到抗震防线的设置也能够消减地震作用力对建筑结构的威胁,尤其是对高层建筑的威胁,保证建筑在地震灾害中的稳定性,降低危险系数,减少对居民及周边环境的连带影响。

3.3合理布局,控制地震能量

采取减少地震作用的方法可有效减轻地震灾害对建筑结构造成的负面影响。为严格控制地震灾害产生的能量,在建设土木工程结构的过程中,还需认真分析建筑物位移动作的影响因素,且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注重因素的合理预测与定量分析,以期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减弱地震震动产生的能量。同样重要的是,发生地震时,为严格控制建筑物可能出现的破损和变形问题,需认真分析和设计建筑底部位置的塑性变形,这种方法在地质硬度较高的土木工程建设中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在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将结构间的关系及力传导方向等进行思考和分析,合理利用结构间的协作关系,实现对地震能量的消减和把控,降低地震能量波集中传导对局部建筑结构带来的影响和威胁,保证建筑的质量。在力传导分析中,要做好应力均衡划分的思考,避免局部应力过大带来的威胁,保证建筑结构的质量。

3.4加强结构抗震设计

3.4.1防震缝设计

以预防地震为基本原则组织抗震结构设计,对于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的建筑,可以在特定位置设置防震缝,合理利用防震缝分解建筑内部结构,使建筑内部结构成为独立于其他结构的重要单元。缝隙两侧也需预留结构宽度,保证防震缝两侧建筑完全分离。如出现地震作用,则防震缝可有效减轻地震产生的波动,以规避建筑的某个部分影响建筑结构的其他部分。

3.4.2抗震墙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中,如发生严重的地震灾害,则建筑物抗震墙所受的影响最为明显。墙体受到地震作用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问题,如问题较为严重也会引发建筑倒塌的情况。所以,抗震墙设计也成为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关键内容。墙体设计需要高度满足建筑抗震性能的要求。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可采取精细化设计方式。墙体横向设计期间,始终坚持均匀设计原则,确保发生地震灾害时,墙体不易产生横向位移。在墙体纵向设计阶段,为抵御严重的地震灾害,要规避墙体竖向裂缝,这里纵向设计与横向设计的有机结合可有效减轻地震灾害对建筑结构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可提高建筑结构的承载力。通常情况下,建筑刚度与墙体的数量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如墙体的数量无法满足工程结构设计的要求,则建筑结构的刚度过小,进而造成建筑位移过大,降低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所以,抗震墙设计和布置在抗震设计中占据着极为关键的位置。

3.4.3构件设计

现代房屋建筑建设中,工程质量与结构稳定性关系密切。轻质高强的工程受地震作用的影响较小,也可减少地震灾害所引发的生命财产损失。为维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要求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减轻结构的自重。在规范施工的前提下,减轻结构重量,采用低质高强的材料能更好的维护房屋整体结构稳定性,增强其抵御地震的能力。

结语

现阶段,我国的地震灾害发生频率显著上升,为有效减轻地震灾害对人们日常生活的负面影响,在建筑结构设计期间,务必高度重视结构抗震设计,分析和总结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过往经验,将总结的经验教训应用于工程结构设计中,且做好建筑的防震缝设计、抗震墙体设计以及构件设计,以此提升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水平,优化房屋抗震性能,加快现代建筑行业的前进脚步。

参考文献

[1]王艳红.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居舍.2019(13)

[2]杨德明.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06)

[3]肖凯峰.简述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筑.2020(05)

[4]杨国艳.分析房屋建筑结构的耐久性与安全性施工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20(01)

简述地震灾害的特点篇6

[关键词]近十年;中国;自然灾害史

[作者简介]王欣欣,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博士研究生;杨超,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吉林长春130012

[中图分类号】X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3)01—0077-04

自然灾害是历朝历代均存在的问题,它涉及到国家的兴盛存亡、社会安定与民生之安危,是历史学研究领域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近十年来,由于自然灾害频发,自然灾害史的研究引起了学者的广泛重视。研究自然灾害史,对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对于当前的防灾、减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本文试对近十年来有关中国的自然灾害史(即秦至晚清)的研究进行一次总结。

一、中国自然灾害史研究总述

对中国自然灾害史作全面性、整体性研究的著作有:袁祖亮就起自秦朝,止于清代末年的我国历史上数千年来所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水灾、旱灾、风灾、雹灾、疫病灾害、地震、虫灾、雪冻等灾害的具体情况、时空分布、频次规律、波及区域、危害程度、相互影响及其有关规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宋正海将我国古代的自然灾害分为地象、气象、水象、动物象、植物象、人体象等6种类型,其分类方法独具特色。骈宇骞为研究古代灾害史提供了系统的第一手资料。此类著作还有卜风贤的《农业灾荒论》(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贾荣贵、郝治清主编的《中国古代自然灾害与对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自然灾害断代史的研究成果也较多,著作有:曹树基《田祖有神——明清以来的自然灾害及其社会应对机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康沛竹《灾荒与晚清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阎守诚主编的《危机与应对:自然灾害与唐代社会》(人民出版社,2008年),王林主编的《山东近代灾荒史》(齐鲁书社,2004年)。相关的论文有,武玉环就金代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时空分布与基本规律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认为金生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水、旱、蝗虫、地震、风、冰冻霜雪寒等,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有鲜明的季节性与地域性特点,而且表现出逐步蔓延、渐渐扩大的趋势。还有王东《自然灾害与党项社会——论宋初夏州政权的经营》(《宁夏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胡卫伟的《明初自然灾害与政府对策》(《肇庆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值得注意的是,区域性自然灾害断代史的研究,使得我国自然灾害史的研究更加精细、深入。此类著作有于德源《北京历史灾荒灾害纪年(公元前80年—公元1948年)》(学苑出版社,2004年),张崇旺《明清时期江淮地区的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论文有吴嫒嫒利用方志、明清实录、徽州文书以及家谱中的有关史料对明清徽州社会的灾害概况进行了梳理,对当地所见的十余种灾害从危害形式、易发季节、灾害原因、当地的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此类论文还有何孝荣《明代北京地区自然灾害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李自华《清代婺源的自然灾害与地方社会自救》(《农业考古》,2003年第1期),徐国利的《清代中叶安徽省淮河流域的自然灾害及其危害》(《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和《清朝中期安徽淮河流域的自然灾害、成因及其危害》(《学术界》2004年增刊),刘海岩《近代华北自然灾害与天津边缘化的贫民阶层》(《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于志勇《清代内蒙古西部地区的自然灾害浅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包红梅《清代内蒙古地区灾荒成因分析》(《前沿》2004年第4期),徐心希的《清代闵台地区自然灾害及其救治办法研究》(《自然灾害学报》2004年第6期)和《清朝前期(1644—1839)湖南灾荒频仍的社会原因探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刘树友、王文涛《清末民国时期秦东地区自然灾害的预防及救治》(《商洛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和王文涛、刘树友《清末民国时期秦东地区自然灾害的严重后果》(《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赖莉云《晚清广西的自然灾害及其赈灾政策》(《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杨果、陈曦《宋元时期江汉平原自然灾害探析:种类、分布、影响》(《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赵崔莉《清代皖江圩区自然灾害论略》(《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孙爱贞《北宋陕西路自然灾害状况及原因分析》(《丝绸之路》2011年第12期)。

二、关于水旱灾害的研究

水太多会使水灾频发,水太少又会引发干旱。水灾和旱灾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密不可分。张崇旺从灾害社会经济史的角度出发,对明清时期江淮地区的水旱灾害与农业耕作关系作了深入探讨。此外,还有倪玉平《水旱灾害与清代政府行为》(《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曹才瑞、曹丽芳《近500年来山西中部地区旱涝的阶段性准周期演变规律初探》(《山西区域社会史研讨会论文集》,2003年),顾宏义《明清时期舒城地区水旱灾害及其成因》(《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吴嫒嫒《明清徽州的水旱灾害与粮食种植》(《古今农业》2007年第2期)。

有关水灾的研究成果,在中国各种自然灾害史研究中最为丰富。对于我国传说时代所发生的水灾,王建军等《“洪水神话”与考古发现的对应试证》(《平顶山师专学报》2002年第3期),袁宝印《北京平原晚第四纪堆积期与史前大洪水》(《第四纪研究》2002年第5期),毛曦《中国传说时代洪水问题新探》(《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夏正楷等《我国北方4KaB.P.前后异常洪水事件的初步研究》(《第四纪研究》2003年第6期),吴文祥等《夏朝前夕洪水发生的可能性及大禹治水真相》(《第四纪研究》2005年第6期),等等,他们普遍认同了大禹治水历史事件的真实内涵,对史前洪水的发生原因进行了探讨,对大禹治水的主要地域进行了考查。

袁野根据现代科学理论重新划分了唐代洪涝灾害的种类,并对史料进行考订,分析总结了各类洪涝灾害的数量、特点和发生原因,统计唐代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清晰地将唐代水灾分布展现出来。还有杨鹏《古代湖南水灾研究》(《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1期),薛瑞泽《六朝时期的水灾及救助》(《金陵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9期)。

从地区的角度出发,行龙通过田野考察和文献解读,对明清晋水流域,特别是“峪水为灾”的现象进行了研究。此类论文还有和希格《论金代黄河之泛滥及其治理》(《内蒙古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文廷海《明清时期嘉陵江流域洪灾研究》(《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刘洪升《唐宋以来海河流域水灾频繁原因分析》(《河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李亚《历史时期濒水城市水灾问题初探——以北宋开封为例》(《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王尚义、任世芳《两汉黄河水患与河口龙门间土地利用之关系》(《中国农史》2003年第3期),张文安、高伟洁《管窥明清时期郑州水患》(《中州今古》2003年第3期),王化昆《唐代洛阳的水害》(《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伍海平、曾素华《黄河水灾与泗州城湮没》(《学术界》2004年增刊),岑松《清代岷江流域洪灾成因略论》(《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郭志安、李京龙《略论北宋黄河水患下的河北水环境变迁》(《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李卓仑等《1869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灾时空分布及天气特征》(《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Z1期),刘锡涛、陈雅妍《福建明代水灾的时空分布》(《福建地理》2004年第1期),李健《明代云南地区水灾问题初探》(《甘肃农业》2006年第11期),徐新创、刘成武《明清时期江汉平原洪涝灾害特征及其成因分析》(《咸宁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吴启琳《明清时期丰城水灾与灾后社会应对》(《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苏慧慧《清代时期汾河中游地区洪涝灾害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1期),朱诚《长江三角洲及其附近地区两千年来水灾的研究》(《自然灾害学报》2011年第4期)。

相比于水灾的研究,有关旱灾的研究则略显薄弱。李明志、袁嘉祖根据有关历史文献、气象资料、报表和地方志的统计结果,在15~19世纪全国共发生旱灾15次,总历时49年,其中14次伴有瘟疫。张正明、张梅梅将明代到清代道光二十年(1368—1840年)期间,山西全省性旱涝灾及相应的农业收成关系按年列成表格,其中在明代的276年中,有大旱44次,平均每6年一次。张伟兵、史春生利用方志、清官档案、民国报刊以及当代的水利、农业和气象资料,以明清以来的山西省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省区性旱灾等级划分方法,即以县级政区为基本分析单元,采用自下而上的等级划分方法。同类论文还有杨鹏《古代湖南旱灾研究(至1644年)》(《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谭徐明《近500年我国特大旱灾的研究》(《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3年第2期),向安强、贾兵强《略论明清以来河南旱灾》(《农业考古》2005年第3期),朱浒《地方系谱向国家场域的蔓延——1900—1901年的陕西旱灾与义赈》(《清史研究》2006年第2期),杨松水、朱定秀、孙玮《从嘉庆甲戌年皖中旱灾赈济看清代社会救助的特点》(《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三、地震

2003年恰逢洪洞地震700周年,《山西地震》第3期刊发了6篇论文。王汝雕《从新史料看元大德七年山西洪洞大地震》,郭增建、吴瑾冰《1303年山西洪洞8级大地震有关问题的讨论》,徐道一《1303年山西洪洞8级大地震的时间间隔多为25a的倍数》,赵晋泉、张大卫等《1303年山西洪洞8级大地震郇堡地滑之研究》,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山西省地震队宏观调查组联合调查组《1303年9月17日山西省洪赵县地震考察报告》,苏宗正、袁正明、赵晋泉《1303年山西洪洞8级大地震研究综述》,分别就1303年洪洞大地震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周宏伟探讨了公元前186年武都道大地震及对古汉水变迁的影响。韩毅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对宋代地震的时间、位置、强度、次数、构造体系等,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曹娜通过对历史地震资料的重新考证和表氏新旧县城遗址的实地考察,对公元180年表氏地震的震中位置作出了修正。此类文章还有陶君丽、光春云《1303年洪洞地震的赈灾对策》(《中国地震》2004年第3期),赵兰亮《清至民国时期山东震灾的初步数量分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1期),童圣江《唐代地震灾害时空分布初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4期),任美锷《4280aB.P.太行山大地震与大禹治水后(4070aB.P.)的黄河下游河道》(《地理科学》2002年第5期),赵令志《乾隆三年宁夏府地震考》(《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江在雄《明清时期西昌三次地震救助措施及社会影响》(《四川地震》2005年第2期),王曙明《试论乾隆三年宁夏府大地震的荒政实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薛瑞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质灾害》(《晋中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么振华《唐人对地震的认识与存恤》(《唐都学刊》2008年第6期)。

四、关于蝗灾的研究

蝗灾是中国古代三大自然灾害之一,学者对此问题研究已久。由于邵永钟已撰写《中国历代蝗灾与治蝗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05年第2期),故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本文不再赘述。勾利军、彭展认为唐代黄河中下游地区是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而且蝗灾有向江淮一带扩散的趋势。陈业新就明至民国时期,淮河流域中游皖北地区近20个州县所发生的蝗灾次数、时空分布、原因等基本情况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指出在时间序列、空间地域分布上,都有显著的不均衡特征。此外,陈辉《汉代蝗灾救治措施略论》(《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王芙蓉、续敏《晋代蝗灾初探》(《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章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蝗灾述论》(《许昌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陈鑫《北宋蝗灾浅探》(《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黄繁光《蝗灾对宋代社会的影响》(《宋史研究论文集》,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李为香《清代济南地区旱蝗灾害与地方信仰》(《济南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孟静静、赵景波《关中地区清代蝗灾变化研究》(《自然灾害学报》2011年第3期),也就蝗灾问题进行了研究。

五、关于其他自然灾害的研究

简述地震灾害的特点篇7

2013年1月11日上午8时20分,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果珠乡高坡村赵家沟村民组发生特大山体滑坡灾害事故。截至1月12日,灾害共造成46人遇难,2人受伤,房屋、牲畜、道路交通等损失共计4 550余万元。

【考点链接】

云南省赵家沟发生滑坡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

第一,滑坡区地形陡峻,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有效临空面;滑坡区位于斜坡上段,地形坡度约为35°-50°。该地区地形条件不利于斜坡的稳定,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有效的滑移空间。

第二,滑坡区岩土体结构差,是滑坡形成的内在因素。滑坡区地层为第四纪残坡体堆积物,以黏性土为主,厚度大,自身稳定性差,是滑坡形成的内在因素。

第三,连续雨雪天气是滑坡发生的直接诱因。该区在近一个月内出现连续雨雪天气,滑坡区土体受渗透浸润呈饱和状态,自身重量逐渐增加,同时土体内聚力降低,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滑坡。

第四,云南省昭通市彝良“9・07”地震对该滑坡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

滑坡区地质环境条件差是滑坡形成的内在因素,连续的雨雪天气是滑坡发生的直接诱发因素。因此,该滑坡灾害为云南省冬季因连续雨雪天气而导致的自然灾害。

【考点解析】

1.图解滑坡、泥石流的形成

2.分析比较滑坡、泥石流的异同

(1)二者的共同点:都主要发生在山区;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在一定坡度上,物质向下运动;人类活动可诱使其发生;破坏力极强。

(2)二者的不同点:运动物质的体积大小不同。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破坏力极强。泥石流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流出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立方米的物质,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此外,泥石流的形成必须有水的参与。

3.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4.形成泥石流灾害系统的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滑坡和泥石流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岩层破碎且岩层相对松软、植被破坏,在斜坡重力和水力作用下形成。泥石流形成的三个必要条件是地形、物源和水源。

【模拟高考】

1.下列关于云南省赵家沟山体滑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山体滑坡是由山洪水流激发的,是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B.该山体滑坡的发生过程具有突发性,不可能有任何预兆信息

C.该山体滑坡的形成一般有三个控制因素:不稳定的山坡形态、软弱面的存在和破坏平衡的触发机制

D.该山体滑坡完全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2.容易爆发泥石流的地区为

A.陡峭的沟谷山坡

B.平原地区

C.我国西北干旱地区

D.地表植被覆盖好的地区

3.川滇地区滑坡和泥石流多发的人为原因是

A.夏季暴雨集中,山体植被少

B.人类滥砍乱伐山区林木,不合理采矿

c.山体地质构造不稳定

D.没有建立灾情预警系统

图1为中央气象台的某日哉国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所示现象最有可能同时出现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5.在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较高的地区,天气状况可能分别是

A.沙尘暴、寒潮

B.干旱、台风

C.暴雨、高温

D.暴雨、低温

读我国局部地区简图(图2),回答6―7题。

6.在图示地区进行交通运输建设时,应充分考虑的地质灾害是

A.水土流失

B.滑坡、泥石流

C.冻土

D.火山

7.为减轻图示地区地质灾害的威胁,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A.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B.加强对地质灾害的治理,以减少地震的发生频率

C.依靠工程、生物措施,彻底杜绝地质灾害

D.加强防灾、减灾宣传,组织当地居民向平原地区迁移图3为中国部分灾害分布图。读图回答8~9题。

8.下列有关滑坡和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滑坡发生在山区,泥石流发生在平原地区

B.滑坡与泥石流成因相同

C.滑坡与泥石流的危害基本相同

D.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滑坡和泥石流成为分布较广泛的地质灾害

9.我国东部活动最强烈的地震带是

A.台湾地震带

B.东南沿海地震带

C.燕山地震带

D.秦岭地震带

10.读图4,回答下列各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的多发区,在川、滇、黔交界地带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请分析导致该地区上述三种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2)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导致____________(地质灾害)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是造成____________(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

(3)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11.读图5,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地震带与泥石流的分布地区有明显的______________性。

(2)我国是泥石流分布最广的地区,其成因为:地貌原因是:___________;气候原因是:____________;地质原因是:___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_。

(3)根据泥石流形成的人为原因,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图6),回答相关问题。

(1)读图分析,在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__。这些灾害在该区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有哪些?

(2)图中发生特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省区是___________,该省区灾害点数约为_______。灾害主要分布在该省的__________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处和___________地区____________处。

(3)图中发生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省区是_______________,该省区灾害点数约为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该省的______________地区______________处。

(4)相对而言,在我国六大区中,____________发生特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少。

(5)我国中南地区发生的山崩、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据报道,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石材生产产量最大的国家。许多人认为,大量开采石材是一种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做法,对此你有何认识?

【参考答案】

1.C

2.A

3.B

4.B

5.C

6.B

7.A

8.D

9.A

10.(1)该地带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震级大。由于该地区地壳活动强烈,山体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节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频发。

(2)泥石流滑坡

(3)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高速发展,加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

11.(1)关联

(2)地形陡峭,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干湿季明显,暴雨集中

山体断裂发育对植被的破坏

(3)植树造林,保护植被

12.(1)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地处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和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坡陡谷深;植被破坏也较严重;地震频繁,岩石比较破碎松散;加上这些地区遇上暴雨天气时冰雪大量融化,大量冰雪融水汇集,导致发生特大或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

(2)四川

102西部第一、二级阶梯交界东部第二、三级阶梯交界

(3)云南

104西部第一、二级阶梯交界

(4)华东地区

简述地震灾害的特点篇8

关键词:建设用地 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估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6-138-02

1 工程概况

该建设项目位于平坝县城南面,规划用地1705.12m2,建筑占地面积964.3m2,为一栋4-5层建筑,无地下室,总建筑面积3525.37m2。本次研究在认真收集了评估区有关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实地调查,初步查明了评估区地形地貌特征、地层结构、岩土类型、水文地质特征、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及人为工程活动特征等地质环境条件。

2 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2.1 评估范围

根据该拟建项目占地范围,对建设中可能产生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和地质灾害可能对该工程本身产生危害的影响范围,结合拟建工程特征及周边地质环境条件,确定自征地边界适当外沿。由此所圈定的范围为评估范围,其面积约为0.004km2。

2.2 评估级别的确定

根据《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表》,拟建平坝县司法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属一般建设项目。评估区地形平坦,地貌类型单一,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简单,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较差,破坏地质环境的人为工程活动强烈。据此判定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类型为中等复杂。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关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的划分标准,确定该拟建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三级。

3 地质环境条件

平坝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4.1℃,雨量充沛。评估区位于平坝县城南面,乌江流域羊昌河水系支流槎头河上游,评估区附近地表水体大部分已被城市规划建设活动破坏。经现场调查,评估区北面有一面积约500m2水塘,常年积水,该地表水体溢出自北向南流经评估区,调查时流量1.0l/s。

评估区地貌类型为峰林谷地,评估区位于平坝宽阔谷地内,地形平坦。最低点位于北面水塘,标高1264.33m。最高点位于场地内,标高1265.10,最大相对高差0.77m。

评估区内出露地层为第四系(Q)和三叠系下统安顺组(T1a):

(1)第四系(Q):主要为第四系残积层及杂填土,残积层为黄色、黄褐色粘土夹碎石及黑色淤泥,分布于整个场区,厚度一般0~5m,结构紧密,呈硬塑—可塑—软塑—流塑状。杂填土分布于场地北东面,主要为碎石,厚度0-1m。

(2)三叠系下统安顺组(T1a):隐伏于第四系之下,岩性为薄至中厚层白云岩,区域厚度200-300m。

查区域地质资料,评估区无断裂构造发育,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下统安顺组(T1a)薄至中厚层白云岩,地层产状为300啊?0埃ǔ∏谖蘼锻罚貌匆谰萸蜃柿希F拦狼谖バ惫乖臁8荨吨泄卣鸲问肌罚℅B18306-2001),评估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根据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和地震基本烈度对照表,评估区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

评估区内岩土体根据其强度和工程地质特征,可划分为下述工程地质岩组(类):(1)松散岩类:为第四系残积层及杂填土,残积层为黄色、黄褐色粘土夹碎石及黑色淤泥,分布于整个场区,厚度一般0~5m,结构紧密,呈硬塑—可塑—软塑—流塑状。杂填土分布于场地北东面,主要为碎石,厚度0-1m。第四系土层工程地质性质较差。(2)硬质岩类:下伏于第四系之下,为三叠系下统安顺组(T1a)薄至中厚层白云岩。岩体结构较破碎,属硬质岩类,工程地质性质较差。评估区岩土工程地质性质总体较差。

根据地下水的含水类型、富水性及水动力特征,将评估区地下水类型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和碳酸盐岩岩溶水。(1)松散层孔隙水:含水层为第四系残积层,一般为上层滞水,接受大气降水垂直入渗补给,富水性弱。(2)碳酸盐岩岩溶水:含水层为三叠系下统安顺组(T1a)地层,主要由大气降水通过溶蚀、构造裂隙入渗补给,多以岩溶裂隙、孔隙形式赋存运移,向南南西方向迳流,向区内地下水的最低侵蚀基准面槎头河排泄。富水性强。

场区位于宽阔谷地,地形平坦,通过调查,未见岩溶落水洞、漏斗等岩溶形态。根据区域资料,该层为岩溶裂隙含水层,地下水赋存于溶蚀裂隙中,隐伏岩溶发育,存在隐伏岩溶塌陷的可能性。

评估区内及附近人为工程活动主要表现为城区建房(该区域为平坝县黎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评估区内破坏地质环境的人为工程活动强度强烈。

综上所述,评估区地形平坦,评估区地形平坦,地貌类型单一,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简单,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较差,破坏地质环境的人为工程活动强烈。据此判定评估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

4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评估区现状条件下地质灾害不发育,拟建工程遭受现状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场区岩性为白云岩,隐伏岩溶发育程度中等—强,拟建工程遭受岩溶地面塌陷的可能性较大,危害性较大。平场后场地内无高边坡,施工人员、机械设备遭受边坡滑塌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场地周边10m范围内无建筑物。建筑物遭受边坡滑坡危害的可能性小。

综上所述:拟建工程遭受现状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拟建工程遭受岩溶地面塌陷的可能性较大,危害性较大广场、绿化地遭受边坡滑坡的可能性小;建筑物遭受边坡滑坡的可能性小;拟建工程场地及施工人员、机械设备遭受边坡滑坡危害的可能性小,危害性小。

5 防治措施

根据前述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结果,现针对不同工程类型提出如下防治措施:(1)做好疏排地表水系统工程;(2)施工前应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查明岩土体工程物理力学特征,地下水埋深及隐伏岩溶发育情况,为工程建设提供地质资料;(3)场地及附近禁止过多抽吸地下水,防止岩溶地面塌陷的危害。

综上所述:根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场区平场过程中将形成0.900m以下填方土质边坡,无切方边坡。在施工过程中和工程建成后引发和遭受切填方边坡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害程度小。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场地适宜建设。

6 结论及建议

评估区地形平坦,地貌类型单一,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简单,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岩体工程地质性质较差,破坏地质环境的人为工程活动强度强烈。据此判定评估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类型为中等。

建议如下:(1)施工前应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查明岩土体工程物理力学特征,地下水埋深及隐伏岩溶发育情况,为工程建设提供地质资料;(2)做好疏排地表水系统工程;(3)场地及附近禁止过多抽吸地下水,防止岩溶地面塌陷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陈春华,李波.小型水电站建设用地地质灾害评估技术研究——以湄尼多河小型水电站为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6(03).

推荐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