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浅谈幼儿园管理8篇

时间:2024-03-27 11:50:06

浅谈幼儿园管理

浅谈幼儿园管理篇1

关键词:幼儿园 教育管理 精细化 职责 规章制度 过程 教育质量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8.228

我国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由最初的粗放型的管理模式逐渐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精细化管理直接影响着一个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和服务水平,有助于提升幼儿园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实现打造精品幼儿园的目标。精细化的幼儿园管理模式需要管理者把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考虑周全,精心设计每一个步骤,并让全体教职工全面理解和贯彻执行精细化管理的相关理念,把这些理念渗透到幼儿园工作的方方面面,以此来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

一、让精细化管理理念深入人心,规范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要实现幼儿园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我们需要深入幼儿园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用真心对待每一个孩子,为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护航。孩子们的每一件事都是大事,我们要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到极致,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幼儿园感受到家的温暖和教师的关爱,并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一)要让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形成精细化管理的共识

精细化的管理需要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首先,管理者要让每一位教职工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成为精细化管理的一份子,对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做出明确的划分,比如说班主任要负责自己班级的一切事物,谁组织校级活动谁负责活动的全部环节和内容等,使幼儿园全体教职工成为一个有凝聚力、团结奋进的进行精细化管理的团队。这样,每一个人都能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激起强烈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成就感。其次,倡导各位教师把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应用到自己的教育工作当中,通过对精细化管理理念的不断学习和研究,将这些理念知识大胆地在教学管理中进行实践,并通过实践过程不断地反思、总结、积累更多的经验,从而实现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目标,使教师的保教质量不断提升。

(二)从小事入手,明确每一名教职工的具体职责

幼儿园管理无小事。无论幼儿园的规模大小,我们都要有长期的发展规划、短期的教学目标以及幼儿园的办学理念和思想等。作为一所幼儿园的管理者,进行精细化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要从教学目标入手,细化每一个目标,把每一个教职工的工作职责明确到位,层层签订责任状,使幼儿园的每一项工作都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使每一个教职工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各负其责,团结在一起,通过默契的配合,共同实现幼儿园的蓬勃发展。

(三)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

一个成功的管理模式需要有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来进行约束,所以管理者要根据幼儿园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切实可行的各种规章制度。同时,还要制定出相关的考核方法来保证各项制度的顺利实施,使整个幼儿园的管理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发展。比如我们可先通过岗位需求来进行考核,竞聘上岗,然后在全园实施岗位自荐、班主任选择教师等优化组合形式,使每个教师感受到工作的压力和责任,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以为做好全园的保教服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外,还要制定奖惩制度。不管你在什么工作岗位,只要有工作就要有明确的考核奖惩办法,用考核来保障制度和精细化管理的进一步落实。在考核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让制度成为搞好幼儿园精细化管理的依据,而不是一纸空文。比如在每个学年的年度考核和评优活动中,我们都会秉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将每一个教职工的日常工作业绩张贴出来,采取自评、互评和领导、家长推荐相结合的形式,推举出真正优秀的教职工,从而让干得好的教师体会到工作的成就感,激励他们继续努力,让没有获得优秀的教师自觉查找自己工作中的不足,继而不断改进自己,提升自己。

二、重视精细化的过程管理

幼儿园的精细化管理除了制度上的责任到人之外,还要注重过程上的管理,只重视结果而忽略了过程,不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所以,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我们也要重视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一)对教职工工作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幼儿园的教学工作是繁琐而细致的,教师对幼儿一整天的生活都要进行细致周密的安排,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到位,环环相扣,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同时管理者也要对教师的常规教学工作进行阶段性的考核、公示和记录。另外,管理者还要抓好教师开展的每一项教育教学活动。教师设计的教学过程、采用的教学方法、取得的教学效果以及课后的总结和反思,每一个环节都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力求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全面和谐发展。把教育教学的每一步都做扎实了,教育教学质量自然会提高。

(二)对幼儿常规生活学习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我们要加强对幼儿的养成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生活习惯。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对孩子们一天的生活和活动的开展进行精细化的管理,让幼儿在学校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发展良好的卫生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比如对幼儿进行卫生教育: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和别人共用毛巾;教育孩子们讲礼貌、学文化,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总之,要搞好幼儿教育工作,我们必须用精细化管理的先进理念武装自己,把精细化管理作为幼儿园管理的要求、标准和目标,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投身到幼儿教育工作中,让孩子们因为精细化的管理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让幼儿园工作质量因为精细化的管理而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创业.浅谈如何做好公办农村幼儿园管理工作[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17).

[2]姜冬玲.加强幼儿园管理,提高教育质量[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3(20).

[3]陈红江.浅论幼儿园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浅谈幼儿园管理篇2

关键词:新课改;幼儿园;教学管理

新课改对幼儿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目标与要求,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审视现阶段的教学管理,发现其中的不足后选择适当的方法加以优化。

一、现阶段幼儿园的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教学质量

幼儿园的教学不同于其他阶段的教学,没有巨大的升学压力。另外,幼儿园的学生年龄太小,缺乏足够的认知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容易出现各种事故。同时,因为现在的幼儿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保护过度,无法容忍孩子有一丁点的闪失。在这样的情况下,幼儿园自然特别重视孩子的安全管理,却忽略了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实际上,幼儿园的孩子正处于发展认知能力和交际能力的重要时期,此时忽视对孩子的教育是错误的。

2.过于追求特色

现在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的起跑线已经提前到了幼儿时期。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领先于他人,越来越多的家长热衷于让孩子接受“特色”教育。在这样的环境下,幼儿园开始推出各种特色教育内容,反而忽视了常规知识的教育。常规的知识是构成孩子知识体系的基础,如同高楼大厦的地基一般重要。忽视了常规知识的教育,幼儿园的教学怎么可能成功?

3.缺乏有效监督

幼儿园是孩子走出家门的第一步,幼儿园的教学对孩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幼儿进行管理很重要,同样很重要的还有对幼儿园的教学管理进行监督。现在,对幼儿园的教学管理进行监督的主要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监督的方式主要是对幼儿园的工作进行视察。这样的监督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上级主管部门能够深入到幼儿园进行监督的时间有限,凭借着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人手,能够发现的问题不多,这种监督方式实效性不大,因此才会有教师虐童却长期未被发现的情况发生。幼儿教学管理的监督方式亟待改革。

二、优化幼儿园教学管理的方法

1.构建平实性教学模式,保障教学质量

掌握一技之长确实能够让幼儿更有优势,但是如果基础没有打好,这种优势将化为虚无。我们要意识到,幼儿园是教学的基础单位,担负的不仅是照顾孩子生活的“保姆”类型的工作,还有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教师工作。幼儿园要将教学放置在与保障幼儿安全同等重要的地位,构建平实性的教学模式,加强基础教育,在基础教育充分完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特色教育。

2.成立教育研究部门

课程是不容易设计和编制的,所以,幼儿园的课程设计应该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和专家共同完成。幼儿园应该成立教育研究部门,通过研究调查,确定适合幼儿的课程以及适应发展变化的管理制度,同时,教育研究部门还应该对老师进行业务知识的培训,提升老师的教育水平。

3.建立健全教师评价体系

幼儿园的教学管理中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对教师进行考核和评价。对教师进行考核与评价能够控制和激励教师的教学行为。但是,随着一系列教学事件的出现,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目前的教师评价体系还有很大的缺失,急需进行补充与完善。建立健全教师评价体系,首先要制订考评的内容与标准。考核的内容要全面且符合新课标的精神,并且在实际的考核中要杜绝一切形式主义,将考核真正落到实处。评价制度要以教师的自评为主,幼儿、家长、其他教师与园长共同参与。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考核中也要注意差异性。差异性体现在教师的风格差异与教学内容的差异上。在进行考核时要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并加以尊重,以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创新能力。

4.分权而治,建立有效监督机制

一般情况下,幼儿园的管理权力高度集中,一般的老师服从领导的调配即可。老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绝对的权力会产生绝对的腐败,因为某些掌权者权力不被限制而发生的管理问题每年都有。幼儿园要想更好地发展,完成新课标的教学任务就需要适当变通管理方式,将权力分散到几个部门手中,然后每个部门相互监督,相互促进。

同时,幼儿园要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在原有的上级部门监督指导的制度下,建立能够直接对幼儿园产生影响的机构。比如,可以借鉴一下国外的经验引进家长会制度,或者建立起包括园长、家长、教师、社会教育专家在内的校务委员会。这些机构不受幼儿园的管制,随时可以对教学管理情况做调查,并且,要赋予这些机构权力,让它有权力惩罚违法者。

总之,新课改深刻地影响着幼儿园教学的方方面面。我们要充分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并将其与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正视现有的缺点并采取各种方法进行优化,让新课改真正地在日常教学中得以实施。

参考文献:

[1]刘华.谈谈幼儿园教学管理的几个问题[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2(9).

[2]王梅英.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幼儿园的教学管理[J].新课程:小学,2010(10).

浅谈幼儿园管理篇3

一、教师之间

在一个班级中有两名老师,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班级是否是一个优秀的班级。在这个群体中,两名教师只有具备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遇到什么问题都做到及时沟通,这样才能为塑造一个优秀的班级做好铺垫。在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我们采取分工不分家的方法来管理班级,针对突发问题我们都抽空共同寻求解决的方法;在生活中我们也是真诚地对待彼此,为彼此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孩子们的发展,我们班的教师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二、教师家长之间

在班级日常工作中,如何处理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是困扰很多教师的一大难题,其实处理和家长的关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因为家长所有行为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的发展,我们只要抓住这个出发点,主动地与家长沟通,讨论孩子的情况,针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共商解决办法,在这个过程中便增进了教师和家长的感情。而且家长中也有很多优秀人士,在沟通中也会学到他们的一些独特见解,从而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中,一方面促进了孩子的发展,另一方面让家长感觉自己受到了老师的重视,会更加支持我们的工作。

对待家长工作我们是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的,我们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建立了班级QQ群,让家长们积极的为如何让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出谋划策。每学期我们还通过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加大家长对幼儿园工作情况的了解,从而对教师的工作有更深的了解。通过这个体验活动,家长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工作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从而更好地提升班级管理工作质量。

三、师幼之间

1、温馨环境很重要

为幼儿的探索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支持和引发幼儿的操作摆弄、探究、实验、制作等活动,从而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发现主动建构有关的知识经验。而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的活动。因此,每学期开始,我们班就着手以区域环境为主,创设特色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也便于管理。

2、常规管理不忽视

要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这些良好、文明的行为习惯正是班级开展工作的保证。在日常教育中,我班注重多途径、多渠道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运用音乐来进行常规训练,把各种音乐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比如:听见回家的旋律,每个小朋友都要回自己的座位坐好;听见《拍手点头》音乐就是上课的时间到了;听到优美舒缓的轻音乐时,不管你玩玩具有多么开心,都应该把玩具收起来……同时为了更好的促进良好班级常规的形成,我们还设立了班级“小小管理员”,就是请几个自控能力好的幼儿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去监督小朋友的行为,这样不仅可以不放任幼儿违规行为,又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真所谓“一举两得”。这样,我们的管理越来越规范,常规也越来越好。

3、孩子差异要看到

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因此,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要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有针对性的管理,选择的教育方式、管理方式只有符合了幼儿的年龄特点,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们班针对个别的特殊孩子,我们都针对其特点制定了特别的教育管理方案,我想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幼儿园、在班级内快乐地成长。

4、班级活动不能少

教师要引导孩子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和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因此,我们班每学期都开展各种特色活动,以促进孩子的各方面发展。如:你的物品我来换活动、半小时运动活动、我的梦活动、各种分享日活动、古诗新唱教学等活动,不仅丰富了幼儿的幼儿园生活,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幼儿的各方面能力,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浅谈幼儿园管理篇4

关键词:幼儿园 精细化 管理

幼儿园的精细化管理质量和水平决定着教育、教学、保教服务等方方面面的质量和水平,代表着一所幼儿园的形象,体现着一所幼儿园的园本精神。精细化管理要求管理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要打造精品幼儿园,保持高质量的幼教服务水平,就需要用精细精神来维系、来支撑,将这种理念渗透于幼儿园管理的方方面面,渗透于保教工作的全过程,以此来促进幼儿园整体工作上层次,上水平。

1.确立精细化管理理念,规范幼儿园管理体系

精细化管理在幼儿园工作中是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的具体体现。幼儿园工作无小事,全体教工要把平时看似简单、很容易做的琐碎事情用心、精心地做好,要让每一位幼儿享受到关爱,要让这种积极向上的意识、文化思想成为每一个教工的自觉行动。

2.让精细化管理思想成为教职员工的共识

首先,要让每一名教工都成为精细化管理的一部分。幼儿园是一个小的教育集体,要让教工正确找到支撑自身行为的心理支架,找到属于自己的管理坐标,获得心理归属的感受。实行谁分管的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谁的班级谁负责、谁的活动谁负责的管理机制,努力建立起一支团结进取的精细化管理团队。变一人管理为大家管理,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做到人人会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这样一方面可激发起教工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提高教师自我成就感,增强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教工参与幼儿园管理,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与可信度,增强了认同感,使幼儿园与教工形成一个整体,人人明确自己的成长、发展与幼儿园事业发展的密切关系,提高了教职工的自豪感、责任心和使命感。

其次,鼓励教师把精细化管理思想转变为自己的工作标准和要求,落实到保教工作中。通过各种学习、研讨、培训,鼓励教师用自己所学到的和领悟到的幼教先进理念、精细化管理思想大胆实践,并在不断实践中反思、更新观念、积累经验,在精细化的工作过程中逐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通过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中,使幼儿园的各种办园理念、教育要求不再是文本或书面上的东西,而是已经落实到了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保教工作质量得到不断提升。

3.建立规范的、操作性强的制度管理体系

首先,要完善制度管理。要从幼儿园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强的制度。在此基础上,再制定出可操作性强的考核细则来保障制度的实施,使幼儿园发展进入良性循环。例如:我园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有关文件规定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及聘用管理的要求,制定岗位设置工作方案,确定竞聘上岗考核基本原则、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条件、岗位设置考核细则等,通过考核、竞聘完成了第一轮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又在全园进行了岗位自荐、班主任聘用、班级教师优化组合工作,提高了各岗位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激发了工作积极性,也为下一轮岗位设置工作奠定了基础。

其次,从考核奖惩抓起。要做到工作安排到了哪里,考核奖惩就跟到哪里,这样才能促进制度的落实、精细管理的形成。并从考核中发现的问题抓起,那儿有问题就解决哪儿,不至于制度成为一纸空文。例如:我们要求各班教师组织幼儿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活动,在检查中我们发现各班幼儿户外活动器材少,给活动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个问题,组织教师开展了利用废旧物自制幼儿户外活动器具活动,并进行评比、奖励。这样既丰富了幼儿活动器材,又激发了教师的创造性与工作热情。同时在年度考核和评优选先工作中,我园将每名教职工工作的业绩公布张贴,以月考核、学期考核为依据,教职工自评、同事评议、领导评议和家长评议相结合,推选出优秀人员。

再次,实行人文化管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精细化管理说到底就是人的管理。精细化与人性化的辩证统一才能挖掘人的潜力,才能激发人的工作热情。要想真正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用制度去规范人、约束人、鞭策人,那么这些制度的制定,首先得从为幼儿、家长做好服务出发,从广大教职工的利益出发,去维护好他们的权利和义务,解决他们心头上的顾虑和疑惑,努力给他们提供一种宽松地、愉悦地、和谐地学习、工作环境,才能顺人心、通人气,才能极大地调动教职工工作的热情和无穷的创造力。以情感人,以情留人,使教职工感受到幼儿园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和关怀,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增强教职工队伍的凝聚力。

4.将精细化管理工作渗透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幼儿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课程,都蕴含着教育契机,所谓“一日生活皆教育”,不管是生活环节还是教育环节;不管是集体教学还是分组教学;不管是户外活动还是区域活动;都要考虑周全细致,安排合理到位,活动环节紧凑有趣,充分利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教育价值,合理组织活动,逐步形成一套“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管、人人用心管”的管理的方法,做到每个环节精细化。

总之,精细化管理是现代幼儿园管理的一种必然趋势,它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实际上是 “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假如每一个幼教工作者都注意自身工作的精细化,那么,“提高民族素质,实现民族复兴”的宏图伟业,就一定会变成现实展现在世人面前。

参考文献:

[1]韩桂莲.细节决定成败,精细决定品质—论幼儿园精细化管理

[2]洪晓莉.浅谈幼儿园精细化管理.福娃幼儿园

浅谈幼儿园管理篇5

关键词:幼儿园 精细化 管理

幼儿园的精细化管理质量和水平决定着教育、教学、保教服务等方方面面的质量和水平,代表着一所幼儿园的形象,体现着一所幼儿园的园本精神。精细化管理要求管理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要打造精品幼儿园,保持高质量的幼教服务水平,就需要用精细精神来维系、来支撑,将这种理念渗透于幼儿园管理的方方面面,渗透于保教工作的全过程,以此来促进幼儿园整体工作上层次,上水平。

1.确立精细化管理理念,规范幼儿园管理体系

精细化管理在幼儿园工作中是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的具体体现。幼儿园工作无小事,全体教工要把平时看似简单、很容易做的琐碎事情用心、精心地做好,要让每一位幼儿享受到关爱,要让这种积极向上的意识、文化思想成为每一个教工的自觉行动。

2.让精细化管理思想成为教职员工的共识

首先,要让每一名教工都成为精细化管理的一部分。幼儿园是一个小的教育集体,要让教工正确找到支撑自身行为的心理支架,找到属于自己的管理坐标,获得心理归属的感受。实行谁分管的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谁的班级谁负责、谁的活动谁负责的管理机制,努力建立起一支团结进取的精细化管理团队。变一人管理为大家管理,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做到人人会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这样一方面可激发起教工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提高教师自我成就感,增强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教工参与幼儿园管理,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与可信度,增强了认同感,使幼儿园与教工形成一个整体,人人明确自己的成长、发展与幼儿园事业发展的密切关系,提高了教职工的自豪感、责任心和使命感。

其次,鼓励教师把精细化管理思想转变为自己的工作标准和要求,落实到保教工作中。通过各种学习、研讨、培训,鼓励教师用自己所学到的和领悟到的幼教先进理念、精细化管理思想大胆实践,并在不断实践中反思、更新观念、积累经验,在精细化的工作过程中逐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通过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中,使幼儿园的各种办园理念、教育要求不再是文本或书面上的东西,而是已经落实到了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保教工作质量得到不断提升。

3.建立规范的、操作性强的制度管理体系

首先,要完善制度管理。要从幼儿园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强的制度。在此基础上,再制定出可操作性强的考核细则来保障制度的实施,使幼儿园发展进入良性循环。例如:我园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有关文件规定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及聘用管理的要求,制定岗位设置工作方案,确定竞聘上岗考核基本原则、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条件、岗位设置考核细则等,通过考核、竞聘完成了第一轮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又在全园进行了岗位自荐、班主任聘用、班级教师优化组合工作,提高了各岗位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激发了工作积极性,也为下一轮岗位设置工作奠定了基础。

其次,从考核奖惩抓起。要做到工作安排到了哪里,考核奖惩就跟到哪里,这样才能促进制度的落实、精细管理的形成。并从考核中发现的问题抓起,那儿有问题就解决哪儿,不至于制度成为一纸空文。例如:我们要求各班教师组织幼儿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活动,在检查中我们发现各班幼儿户外活动器材少,给活动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个问题,组织教师开展了利用废旧物自制幼儿户外活动器具活动,并进行评比、奖励。这样既丰富了幼儿活动器材,又激发了教师的创造性与工作热情。同时在年度考核和评优选先工作中,我园将每名教职工工作的业绩公布张贴,以月考核、学期考核为依据,教职工自评、同事评议、领导评议和家长评议相结合,推选出优秀人员。

再次,实行人文化管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精细化管理说到底就是人的

理。精细化与人性化的辩证统一才能挖掘人的潜力,才能激发人的工作热情。要想真正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用制度去规范人、约束人、鞭策人,那么这些制度的制定,首先得从为幼儿、家长做好服务出发,从广大教职工的利益出发,去维护好他们的权利和义务,解决他们心头上的顾虑和疑惑,努力给他们提供一种宽松地、愉悦地、和谐地学习、工作环境,才能顺人心、通人气,才能极大地调动教职工工作的热情和无穷的创造力。以情感人,以情留人,使教职工感受到幼儿园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和关怀,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增强教职工队伍的凝聚力。

4.将精细化管理工作渗透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幼儿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课程,都蕴含着教育契机,所谓“一日生活皆教育”,不管是生活环节还是教育环节;不管是集体教学还是分组教学;不管是户外活动还是区域活动;都要考虑周全细致,安排合理到位,活动环节紧凑有趣,充分利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教育价值,合理组织活动,逐步形成一套“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管、人人用心管”的管理的方法,做到每个环节精细化。

总之,精细化管理是现代幼儿园管理的一种必然趋势,它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实际上是 “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假如每一个幼教工作者都注意自身工作的精细化,那么,“提高民族素质,实现民族复兴”的宏图伟业,就一定会变成现实展现在世人面前。

参考文献:

[1]韩桂莲.细节决定成败,精细决定品质—论幼儿园精细化管理

[2]洪晓莉.浅谈幼儿园精细化管理.福娃幼儿园

浅谈幼儿园管理篇6

一、活动区域的设置

1.空间规划

活动区的设置是搞好区域活动的基础,教师要根据本班的场地条件,科学、合理规划区域。每个活动区都要体现目标意识,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要根据活动区特点合理安排空间位置,如表演区和角色区要相对独立,远离其他区域,因为这两个活动区在开展活动时会比较喧闹。表演区还需要靠近电源,方便连接音响设备。为了便于孩子在活动时用水方便,我们要把美工区和种植区设置在靠近水源的地方,阅读区设置在选择光线充足、相对安静的地方,科学区和智力区要保证幼儿能专心地操作和探索,也应设在较为安静的地方,我们把建构区放在寝室里,因为建构区需要有宽敞的场地,便于幼儿搭建作品。为了扩大区域的种类和空间,我们还要设立一些公共区域,如亲子阅读区、体能活动区、生活体验区等,这样不仅解放了班级的空间,还能培养幼儿的动手技能,让他们体验到分享的快乐。

2.环境创设

区域设置好后,就要对各区域进行装饰,区域牌要明显、有教育意义,一个班级的区域牌最好是同一风格,区域活动的规则一定要有教育价值,把老师的教育意图渗透其中,而且孩子年龄小,我们要尽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制订规则,这样便于幼儿理解和执行,进区卡是进入区域的凭证,起着调控区域内人数的作用,进区卡可以是插嵌式,也可以是悬挂式,最好有卡通造型,总之,区域的环境设置要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

二、区域材料的投放

区域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材料的准备,有了材料幼儿才能进行操作和探索,那么如何做好区域材料的投放呢?

1.投放的材料要安全、卫生和环保

为了确保投放的材料安全环保,我们把搜集来的废旧材料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磨平尖锐的部分,确保材料无毒、无味、无伤害后方可投放到各个区里。

2.区域材料除了要具有多样性、操作性,还要有层次性和递进性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需求和喜好准备不同形式的材料,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材料数量要多才能保证活动顺利进行。同时材料还必须具有可操作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投放的材料还必须坚持层次性和目的性,不能为了玩而玩,表面上热热闹闹,实质上幼儿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老师一定要善于观察,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定时更换区域材料,让孩子逐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3.材料要摆放有序,便于取放

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摆放材料的柜子,柜子的高矮要略高于幼儿,最好是通透的柜子,便于幼儿找材料。除了柜子外,还要提供不同颜色大小的盒子,在盒子和柜子上贴上相应的标签,这样活动后幼儿在收拾物品时会一目了然地把物品放回原处,既锻炼了幼儿的自理能力,又养成了有序的行为习惯。

4.区域材料资源共享

区域材料的收集要靠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和配合,在换区域的时候有很多材料都被老师扔掉了,造成了大量的浪费,我们让老师把换下来的材料保存好,送给不同年龄段的班级重复使用,既做到了资源共享,又减少了老师的工作量。为了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我们还鼓励班级之间互换活动区进行活动,让幼儿多了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三、区域活动的实施与指导

区域活动的实施是开展区域活动的关键,活动中幼儿是否能自主参与活动,参与度是否高,是衡量区域活动实施是否成功的标准,每次区域活动的时间要保证在1小时以上,每月按孩子的发展水平提前制订好活动计划,教师在组织区域活动时,需要比其他时候更明确地意识到自己作为“观察者”“支持者”“指导者”的角色,能根据幼儿的需要进行指导,在指导的过程中要正确引导幼儿的探究活动,不包办代替,在活动中做好观察记录,一定要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

四、区域活动的评价

评价是区域活动中的重要环节,评价分为教师评价和幼儿间的互评,评价内容可以按活动开始、过程和结束三个时间段来评价,评价幼儿的发现、遇到的困难和活动中的进步等方面,评价的方法可以采用采访、录像、照片、情景再现等方式,评价要有教育性、有效性和针对性,评价要有观察记录及问题解决策略。科学的评价可以提高区域活动的实效性。总之,教师在实施与管理幼儿园区域活动时,为了能真正发挥区域活动的价值,教师不仅要提前做好活动区的规划与布置,而且要为活动区配备丰富适宜的材料,活动中更要用心观察、适时指导,根据孩子的兴趣点有意识地创设不同的区域,让区域活动与幼儿的学习和一日生活相结合,让幼儿在自主、快乐的游戏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浅谈幼儿园管理篇7

一、转变管理观念,创优质高效的幼儿教育

以往的管理方式多属于事务型、制度型、经验型。对管理者而言,抓管理就是幼儿园一件件具体、琐碎、临时的事务,抓具体目标、计划的检查,抓具体活动的效果;抓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及督察等,教师丧失了自我思考、自我决策的能力,更无法创新;幼儿园的上层管理者始终扮演命令、指挥、督促、评判的角色,作为被管理的教师始终处于听命、遵从、受督察的地位。传统管理观念、模式的症结在于其重视的是事件、制度和经验的作用。忽略了最具有生命活力的人的特性、权利、潜能。

更新教育管理的观念,就是要倡导在教育管理的实践中,人是管理的主体,张扬“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特别要注重人的态度、行为、素质对教育工作质量的直接影响,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营造并建立新型的开放互动、合作与分享、关爱与支持的人际关系。

(一)教师是园所发展的主体力量

调动教师的主动积极性最重要的是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信任、尊重和宽容,这是有效管理的前提。相信他们有责任心、有能力做好本职工作,放手让他们根据自己对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教育原则的理解及对教育内容、教育对象发展状况、能力水平的把握,自主决策、实施教育计划,这样,才能真心为教师提供充分施展创造才能潜力的空间和条件,促使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获得最大的成就感、愉悦感和满足感。

承认教师是园所发展的主体力量,意味着管理观念中管理者角色地位的根本转变。由“绝对权威、高高在上的主人”变为“管理就是服务”。

(二)参与教学过程,实行多向互动管理

教养工作一直是幼儿园工作的中心工作。现代管理理念强调管理要实行动态管理以带动教师行为方式的改变,管理者不能一味依靠行政指令发号施令、支配控制,而要把具体的教育过程决策权下放给教师,自己则深入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与教师平等互动,把握园所的发展的大方向,实现有效管理。

幼儿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如果只是孤立的发挥作用,其效能是有限的,新型的教育管理思想提倡打造团队精神,提倡团队力量,更强调集体意识、集体荣誉对个人及团队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管理策略,为共同成长提供支持与服务

旧的管理注重制度管理,园长属于“师傅型,指挥型”教师形成“我们是替园长干的”观念。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感,缺乏持续学习和成长的内部动机。因此要探索新思路。

(一)重视文化管理为共同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所谓文化管理,就是把组织管理的软要素作为组织管理的中心环节的一种现代组织管理方式。

它要求刚柔并济,软硬结合。

文化管理对幼儿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重视人的价值;2.造就一种团队意识,并使之发扬光大;3.办事开诚布公,愿意并主动分担失误和痛苦;4.谦虚谨慎,不断学习创新;5.把自己当做是组织内充满活力的服务员,能够集中群众智慧,能够从长远观点看问题。

幼儿园如何进行文化管理?

(1)确定文化管理的核心内容。共同的价值及信念是文化管理的核心内容。

(2)信任教师。信任是激发主动性的基础,园长要以纲要为依据,放手让教师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大胆地尝试新内容、新途径、新方法,真正做到以幼儿的发展为教育的出发点及归宿。当与教师研讨教育活动时,不以对错、好坏论处而以反思、寻找更好的教育效果为出发点,教师完全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新的思考方式、新的工作方式、新的情感以及态度,为共同追求的理念及目标承担责任。

(3)建立一个相互尊重的沟通系统。管理者应该认识到,教师同样独立的人格和尊严,只有设身处地尊重教师的想法、理解教师的行为,才能与教师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管理者应注意自身情绪的变化,保持心态平和,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及检讨,处处心身作则,用宽容、理解、关怀、鼓励来关心教师的生活细节及学习需要,耐心了解解决教师工作、学习的困难。从而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信念和自尊心。

(4)培养团队精神,利用团队协作化解。做到办事公正、公开、民主。让教师参与管理。定期组织业务学习、集体备课、年级组教研活动、专题研讨会等,管理者与教师共同设计课程活动计划,进行专题研讨,分享课程实施经验、读书笔记、研读教育理论的体会、教学观摩心得等。管理者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合作学习,增强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增进团队精神。

(二)创造空间为教师发展提供支持服务

1.在教育管理中实行“放权”,支持教师进行自我管理。让教师来参与幼儿园规章制度的制定,计划要由下而上形成。管理者还要促使教师们学会自己对工作负责,实行自我决策、自我监督、自我评价。2.加强软件投资,给教师提供资源、资讯的支持和服务。3.给教师学习上的支持、服务。管理者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支持、服务策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管理者自己要不断成长,从理论水平到实践能力,从专业素养到业务技能,从广博的知识面到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都要不断充实和更新;还要不断转变思考方式,以开放的、系统的、多元的思维方式指导工作;还必须学会反思,学会在实践中发现和寻找问题,不断自我调整。

(2)要有开放的姿态和心胸。要反自己与教师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心开放的心胸去接纳教师的不同想法、做法。

浅谈幼儿园管理篇8

[关键词]幼儿园管理; 发展性教师评价

众所周知,幼儿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它具有公益性和市场化的特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多数企事业幼儿园也面临着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改革,幼儿教育出现教育市场化的趋势。所谓的教育市场化并不是把教育全部交给市场,而只是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教育领域,改变过去仅靠政府单一直接配置教育资源的状况,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幼儿园的教育管理体制之中。①现实告诉我们:必须认清当前形势,迅速转变思想,树立管理理念,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把握主动,占得先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保证幼儿园各项工作正常运行的动力保障,因此,运用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问题的提出

南师大幼儿园是一所高校办园,近几年随着高校社会化改革步伐的深入,我园已步入改制的行列,逐步推向市场,先行成为一所企业化运做的幼儿园,要办好幼儿园已不仅仅是完成任务型的组织行为,而是关系到教职工生存问题的责任。

传统的教师评价重视的是选聘和奖惩教师,主要的方式有:“优性劣汰”,“奖优罚劣”,“末位淘汰”,“能者上、庸者下”等等,这些是在“奖惩”前提下教师被动地改进,离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发展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幼儿园管理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实现对教师队伍管理的人本化,因为教师工作无疑是幼儿园诸多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发展性教师工作的评价是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和建设的核心,同时也是实现幼儿园管理人本化的有效举措。如何开展发展性教师评价?运用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后,在管理中的收益得失如何?怎样调整评价体系?这些都是我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必须认真面对和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试从在幼儿园管理过程中,如何利用发展性教师评价来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等方面做一浅显的探讨。

①邬志辉《现代教育管理专题》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

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内涵

发展性教师评价在教育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地关注,对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内涵也有各种不同的界定。刘尧教授认为“发展性教师评价,以促进发展为目的,是一种依据目标,重视过程,及时反馈,促进发展的形成性评价。”①王斌华教授认为“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以促进教师发展,以教师为核心,以发展教师个体为理念的教师评价。”

②李小红、李三福教授认为“发展性教师评价并不是一种特定的教师评价方式,而是一系列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素质提高的评价方式的总称。”③在幼儿园实际管理过程中,并结合本园的特色,我认为: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以共同发展为目的,重视评价过程,重视相互交流和反馈,形成良性互动的评价体系。其特点是促进教师的发展。

三、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功能

1、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以教师为核心,注重发展教师个体的有效活动。

在评价的互动过程中,教师既是评价的客体,又是评价的主体,在宽松的环境中(不以评价结果作为奖惩依据)促进教师自觉主动地发展,从而实现教师个体的发展目标和自身价值,充分调动每个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使评价的过程真正成为教师的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改进,自我完善和自我教育的过程,使发展性教师评价工作达到预期的目的。

2、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最终目的有效体系。

它是一种双向的教师评价过程,建立在双方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和谐的气氛贯穿评价过程的始终。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深入,给教师的自我发展创设了良好的空间,同时,在专业发展方面也向教师提出了新挑战。

教师是幼儿学习、发展的促进者,而不再是单一知识的传授者,教师不再是谋生的职业,而是教育事业发展能动因素;教书育人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因此,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期望有一个能动发展、自我实现的氛围和空间。

3、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促进教师发展与幼儿园发展相统一和融合的有效策略。

幼儿园的总体发展需要与教师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和默契,是教育改革与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从这一点看,幼儿园通过有效的举措,将教师的个人需要与幼儿园的需要巧妙地融为一体,是教育管理与教师评价的根本任务,这也正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意义之所在。教师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是自身价值不断展现的过程,也是与事业共同发展的过程。发展性教师评价就是要谋求克服教师个体需要与幼儿园总体需要之间分歧的有效策略,以实现教师和幼儿园共同发展的目标。

发展性教师评价功能的发挥,使评价活动具有有效性,使教师专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空间,使幼儿园的需要与教师的需要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

四、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原则

发展性教师评价原则是人们基于对发展性教师评价规律的认识,对发展性教师评价活动的基本要求,或者说它是发展性教师评价活动所依据的根本法则和准则。①发展性教师评价除了具备教师评价的科学性、导向性、客观性、教育性、可行性、民主性、改进性等原则②外,在我的实际工作中,还总结出几条独特性原则。这些原则是:

(1)发展性原则――发展性教师评价将立足点放在教师的未来发展方面,而不是放在简单地选择续解聘、升降级、加减薪等奖惩性方面。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根本目的已不再是为了奖惩教师,而是为了促进教师和幼儿园未来的发展,教师评价结果与教师的奖惩严格分隔开来。可见,教师的不断发展将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幼儿的发展得到家长的认可,良好的口碑和信誉会进一步促进幼儿园整体水平的发展,良好的社会效应又将为幼儿园、教师、幼儿的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长此以往,循环往复,将不断促进我园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2)互动性原则――发展性教师评价非常重视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幼儿、幼儿园内与幼儿园外相互之间的沟通,鼓励全体师生员工、幼儿家长以及幼儿园外有关人员积极参与教师评价工作,要求评价过程务必是一种多方位、多渠道、互动的过程。在评价中,采用问卷调查、与家长交谈、园长接待日、社区交流日、年级或班组观摩等形式,在互动中进行评价活、动,在某种意义上说,同事、幼儿、家长都是教师工作的伙伴,他们不但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而且能够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教师的工作表现,可见,对

教师的评价必须得到学校管理者、教师群体、幼儿与家长、社会的认可,这样,

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和提高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3)过程性原则――

教师发展性评价是在过程透明的环境下进行的评价,不再是以往的信息收集,而是主动进行的过程积累,是对其资料、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对实践过程进行的事实性评价。在评价中,重视教师自我价值的体现、重视过程中自己每一点的进步与变化,以便来不断矫正自己发展的步骤与速度。这样就打破了原有定势——终结性评价定乾坤的评价状态,使幼儿园教师管理从真正意义上走向指导和促进教师发展的进程。

(4)保密性原则――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成败完全取决于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坦诚不公,因此确保教师评价材料的保密是争取教师积极参与评价过程的关键。在幼儿园中,大多数为年轻教师,都有较强的上进心和自尊心,因此,教师评价的材料应视为教师个人的保密文件,在交流和沟通中,用与教师本人面谈的形式,反馈意见,严格限制无关人员接触这些材料。

另外,发展性教师评价最终要达到教师个体与幼儿园整体、少数教师与全体教师、现实状况与未来发展的双向发展目标。

①刘尧《中国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

②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③李小红 、李三福《发展性评价: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评价的基本理念》《湖南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2月

④胡小敏著《中国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

⑤胡小敏著《中国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

五、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意义

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意义就在于,对教师的现有的发展特点和水平、对工作的情感和态度、现在的工作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需求与可能,做出较为完整的、综合的评定。转贴于

1、发展性教师评价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激发教师不断改进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提升。在管理过程中,主要进行纵向比较,以期发现教师发展变化的轨迹;关注教师的个体差异,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一些能充分体现教师教学水平的相关资料,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评价中,教师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行为,并及时进行评价反馈,与教师一起提出改进建议,使教师专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行列。因此,发展性教师评价不仅关注教师的背景和基础,又重视教师当前的水平和表现,更着眼于教师的未来和发展。

2、发展性教师评价有利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对象是3――6岁的在园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而且这个过程具有相当程度的不可逆性。因此,对教师的工作表现和教学水平进行评价,以控制和保证教师的教学质量达到一定的标准是十分重要和非常必要的。教师的发展达到了专业水平,使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中,身心将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为幼儿以后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铺平道路。

3、发展性教师评价有利于促进幼儿园和谐发展。

发展性教师评价强调教师个人在幼儿园中的价值,相信教师个人具有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同时承认教师个人的发展需要与幼儿园的发展需要是相辅相成的。幼儿园的和谐发展不仅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还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反之,教师专业发展的步伐的加快,家长对幼儿成长轨迹的认可度,从另一个角度也是对幼儿园的发展给予充分的肯定。因此说,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需要和幼儿园发展需要的融合,也是促进教师的心态与幼儿园氛围的融合,更是促进教师现实表现与未来发展的融合,可见,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有价值的活动,更是一种高层次的享受活动。

成功的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有助于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有助于确定教师的培训方式、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间和教师间的交流关系,

有助于促进幼儿园的管理向人本化管理的不断迈进,它是促进幼儿园全面、和谐的发展的有力保障。

六、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实施

在幼儿园管理中,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实施是在不断的实践、调整、再次验证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的,评价的质量不仅仅关系到教师个人的成长,更多的将会影响到幼儿园的整体社会地位、办学水平以及生源状况等等。它具体操作方法为:

1、相对标准评价与个体标准评价相结合。

教师评价需要运用一定的标准,教师评价标准有相对标准和个体标准。相对标准评价可以确定每个教师个体在相应的评价范围中所处的位置,有利于激发竞争性,但用得不当易加深内部矛盾。个体标准评价是对教师个体进行纵向评价的方法,它是促进教师自身不断成长发展的一种有效策略。它注重教师的个人价值,评价目标和评价计划要由评价者和教师协商制定,双方认同,把实现教师个体发展目标和实施评价看作是双方的共同职责。幼儿园采取相对标准评价与个体标准评价相结合、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教师评价策略,既能面向大多数教师,又有利于通过“个体标准”,鞭策教师积极挖掘自身的潜能。

2、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在教师评价上我们重视把定量与定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综合起来的评价策略,有利于对教师的客观评价和激励教师的发展。我们幼儿园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有幼儿园管理体制的改革,管理机构的改革和全员分级聘任制、分级目标管理制、职级制、绩效制等一系列的改革,大大加强了全体教师对改革的承受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在改革过程中幼儿园不断帮助教师提高思想认识和业务能力,以不断适应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

3、家长评价、教师互相评价、行政评价相结合。

作为教育的直接收益者和教学成果的直接感受者,幼儿园中孩子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评价者,但幼儿是未成年人,是没有行为能力的,因此,家长作为孩子的直接监护人,对教师的评价工作就多由家长们参与完成。幼儿及家长等人员共同参与评价,使被评教师从多渠道获得反馈信息,更好地反馈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同事、幼儿和家长都是教师的工作伙伴,他们不但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而且能够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教师的工作表现,对教师的改进、提高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因此,采取家长评价与教师的群体评价、行政评价相结合的教师评价策略,更有利于教师了解自我,客观评价教师,激励教师的自主发展。

4、发展性教师评价与建设发展性教师队伍相结合。

我们在教师评价指标体系中加重了教科研成果的权重,同时我们也为教师的发展创造条件。这几年我园选送了十多名青年教师参加市、区骨干教师培训班及各学科教科研的学习活动,这些教师将学习内容和研究热点问题带回幼儿园,大大活跃了幼儿园教研活动气氛。多年来,我园根据教师在园的工作年限、经幼儿园园务委员会代表的提名,由幼儿园和教师个人共同出资先后送了28名教师去南师大、省电大和省教育学院完成本科的学习,这些进修的教师几乎覆盖了幼儿园的所有学科。他们利用双休日和放假休息时间(多为函授、电大、夜大)进行进修和深造,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学历层次,更重要的是为这些教师当前的教育教学研究和今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发展性教师应富有创造精神,只重视传授知识将会被时代所淘汰。尤其是在我们这种省级示范园中的教师,应既要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又要完成教科研任务。这几年幼儿园园长每年给教师出题目、布置科研任务,并将课题研究与教师的考核、职级待遇挂钩,引导教师重视科研、开展科研活动。

发展性教师的评价重在正确的教育价值的指导下,根据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教师所应承担的任务,按照规定的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借助现代技术广泛收集评价信息,对教师个体的工作质量进行价值的判断,从而为教师改进工作,为幼儿园领导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的管理与建设,进行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我们在开展发展性教师评价的过程中,还进行了评价方式的综合调整:

传统的奖惩性教师评价由于在方式上是自上而下的,评价结果直接与奖惩挂钩,所以容易产生弄虚作假行为,较难调动大多数教师的积极性。而发展性教师评价则由于评价标准模糊、评价手段“温和”、评价结果可比性淡化、评价适用的范围有局限性等原因,也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说,这两种评价各有利有弊,不可能全盘套用。

我们尝试“宏观调控、取长补短”的方法,在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尝试综合运用奖惩性教师评价与发展性教师评价两种方法:一是强化教师岗位职责以及工作态度。运用量化指标对教师的行为规范、工作规范进行评价,并按照评价结果对教师进行奖励或惩罚,以此来保证保教工作的基本质量;二是通过非量化的手段,主要运用一些开放性、概括化问题等定性的方式对教师的爱心与责任心、科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从中发现教师的优点和不足,以帮助教师改进和提高,从而使教师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七、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反思

在幼儿园管理过程中,我不断的反思幼儿园的管理、保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积极的调整管理方式,在人本化管理的宗旨引领下,不断完善幼儿园的管理体制。

1、转变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角色:长期以来,人们一提评价,就是上级对下级、领导对教师或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考核,因而视被评价者为客体。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从实践的效果及发展的趋势来看,强调自我评价,强调被评价者的主体性,使其处于主动的地位,产生积极参与的意识,这既使评价产生更加积极的效果,也是主体性原则的具体体现。发展性教师评价必须适应并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建立促进教师成长的发展性评价体系。这意味着教师评价必须改变以往评价者高高在上的姿态,从对教师冷冰冰的审视和评判,转向对教师的关注和关怀;从指令性的要求转向协商和讨论式的沟通和交流;从教师被动接受检查转向多主体参与的互动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既是评价的客体,又是评价的主体。因此,要尊重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评价活动,并有一定的认同感。

2、不断内化评价指标:开展发展性教师评价时,评价的指标和标准要结合本园工作的实际,同时应取得教师的认同,让教师充分的了解主要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手段,以及这样做的目的等等。否则容易形成管理者与教师的对立,不利于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

3、设定可行性的评价指标:指标和标准要切实注意从实际出发,防止要求过高或过低。以“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为依据。方法和技术手段既要注意科学性,又要注意简便易行。工作安排要求与幼儿园的日常工作相结合,不要增加很多额外负担。

4、整体评价体系的不断优化:目前,我园的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研究还是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所以它需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由科学化管理逐渐到人本化管理的过程。这也是教师逐渐适应的过程,同时也是幼儿园全体教师逐渐学习发展性教师评价的过程。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多变量的动态系统,教师的工作也是由多层次、多变量所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发展性教师评价,有助于教师在期望与现实之间找到自我,满足获得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有助于幼儿园根据教师的潜力,帮助他们逐步成长,让教师个人的独特才干充分显现和施展,从而使教师与幼儿园共同获得更大的、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空间。

主要参考材料

1.宋月丽主编,《学校管理心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2.邬志辉主编,《现代教育管理专题》,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年。

3、刘尧著,《中国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

4、胡小敏著,《中国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