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浅谈中西方教育差异8篇

时间:2024-02-07 14:41:5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浅谈中西方教育差异,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浅谈中西方教育差异

篇1

[关键词]:英语教学 文化差异 文化意识

在美国有这样一个尽人皆知的句子:“When you’re down, you are not necessarily out.”但是许多English learners却对其含义不甚了了。原因是不了解这句话的文化背景。这原是一句拳击术语,在拳击比赛中拳击手若被对方击倒,裁判数到“10”还不能起来则被判输。但在很多情况下不等裁判数到“10”,倒地的拳击手便能爬起来再战。因此,这句话的表层意思是:“当你被人击倒,并不意味着输了这场比赛。”其寓意为:“当你遇到挫折,并不一定丧失了成功的机会。”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应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应树立文化意识并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一、语言和文化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社团(community)的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误解频繁,语用失误迭出的现象。如:用“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a month”来表示对外国人的关心,殊不知这是一句冒犯的问话,侵犯了别人隐私(privacy),会激起对方的反感。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如当外国人称赞中国人某一方面的特长时,中国人通常会用“You are overpraising me”(过奖)来应酬,这往往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抑或是用“Where Where”来回答,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 W.E.La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

二、中西文化的偶合现象与文化差异

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被称为文化的偶合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民族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会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体验和经历。这种相似性必然会反映到语言中来。因而在英语和汉语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表达。例如:“披着羊皮的狼”,英语为“wolf in sheep’s clothing”;“同舟共济”,英语为“in the same boat”;“破土动工”,英语为“break earth”;“三思而后行”,英语为“think twice before you act”;“蓝图”,英语为“blue print”等,这样的偶合现象不胜枚举。文化的这种偶合现象,可以促进English learners在目的语(target language)学习中的“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

但是,不同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不同,因而对不同的事物和经历有着不同的编码(code)、分类;不同的民族因不同的,也导致了他们独特的笃信、崇尚和忌讳心态;不同的民族因其发展的特殊历史过程也产生了本民族自己的历史典故,传说轶事。如:汉语中的“龙”、“生死轮回”、“八卦”、“阴阳”、“气功”等,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来说必然是云里雾里,不知何物。同样,当我们看到英语中“He is a wolf”这个句子时,还以为是“这个人很凶”,实为“他是个好色之徒”。中西两种文化的差异还可以从动物的“文化附加义”的差异窥见一斑。

对于狮子的勇猛(brave)、绵羊的温顺(gentle)、狐狸的狡猾(sly)、乌龟的迟缓(slow)、猪的贪婪(greedy)、英语和汉语的文化附加义基本相同。但在老鼠,骡子和猫头鹰的习性上,英语和汉语的文化附加义则大相径庭。在汉语中有“贼眉鼠目”、“鼠目寸光”等成语,用以形容鬼鬼祟祟和目光短浅。而老鼠在英语俚语中可指女人、怕羞的人。更由于迪斯尼先生创造了Mickey Mouse这个尤物,从而使得老鼠的形象大放异彩,成为千家万户所喜爱的动物,尤其在儿童心目中,更是机智、智慧的象征。至于骡子,在汉语中,“寿命长,体力大”是它的特征。而英语中骡子是“顽固(stubborn)”的代名词。汉语中人们用猫头鹰象征不祥之兆,如“猫头鹰进宅,无事不来”,而英语中的猫头鹰则是智慧之鸟。

此外,中西文化的差异还有很多,如熟人,朋友间见面打招呼时的差异(中国人见面多问“你吃了没有”、“你到哪里去”;而外国人则说“Hello”);人们接受礼物时表达自己态度的差异(一般中国人不会当着送礼物人的面看礼物;而外国人往往会当面撤开礼物并高兴地向人家连声称谢“Thank you. I really appreciate it”);运用体态语的差异(如中国人召唤他人走近时常用手心向下,手指向内连续弯曲的手势,这种手势在英语中是在使唤小动物走近时用的;召唤他人走近外国人使用四指弯曲食指向内勾动的手势,而这种手势在汉语中则是极富挑衅性的)。

三、树立文化意识,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同步可以在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时进行。如“freeze”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是“冰冻”、“结冰”。而在一个私人拥有枪支的美国社会中,一位留学生因听不懂美国人的口语“Freeze”(“站住”、“不许动”)而被枪杀。在美国社会中,“Freeze”却是人人皆知的日常用语。假如这位留学生有这点文化知识就不至于付出生命的代价。又如,教词汇“professional”时,告诉学生“He is a professional”和“She is a professional”可能会引起天壤之别的联想意义:“He is perhaps a boxer”和“She is likely a prostitute”这是由英美的文化所触发的定向思维。

篇2

1. 产生中西方教育方式差异的原因

1.1思维方式的异同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1.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

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1.3科学观的异同

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2. 中西方教育方式差异的表现

2.1教育理念的差异

中国历来重视传统的教育,古代就运用科举考试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考生需要阅读背诵大量的复习资料,掌握理解大量的知识,教师总是要求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是金榜题名。今天的中国教育,仍然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枷锁。我们都是按照家长的要求来规定孩子的教育,没有注重孩子的内心需求,家长们总会说:“为了你们的明天,今天的你们要付出一些代价。”学校的老师实行“题海战术”,一遍一遍地讲,不厌其烦。中国学校的课外活动有限,认为应该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和练习,大量枯燥无味靠死记硬背得来的知识,忽视了每个学生的个人特点和兴趣爱好,也完全忽视了每门课程自身的特色。在这种教育体制的长期熏陶下,学生会不会找到学习中的乐趣,而完全当成是一种任务在完成。中国在教育体制中以知识目标为基础,强调于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和规范性,把“社会定向”作为价值基础的核心,以让学生升入名牌学校、成为名人为最主要的目标。在教育中突出强调学生成绩,对道德、习惯、协作等品质缺少评价办法,学习好的学生“一俊遮百丑”。教师以找缺点为主要评价方法,其最常用的话就是是“你不行,你还需努力”。

西方的教育以权威的“实用主义”理论为指导,强调的是实用人才的培养,以主流的社会认可、职业发展成就,作为教育的目标。西方文化尊重孩子的个性,教育在千方百计考虑如何适合孩子的个性发展。在外国的一些学校,他们很多课都可以自由选择,家庭作业不会很多,他们认为:孩子现在就是需要玩的。学生每天不仅仅是学习文化课的基础知识,学校更注重安排大量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等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校的老师还会带孩子们做一些社区服务,为将来更好的融入社会打下基础。西方的教育把“个人定向”作为价值基础的核心,强调“适合就是最好的”。西方的教育重点是培养个性的教育,以挖掘人的优点为主要目的,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把爱国、奉献、协助等方面表现作为学生重要的表现加以评价,而文化知识的得分知识之是占综合评价的一部分。教师对学生用的最多的话就是“你是最好的”。

2.2课程设置的差异

在中国,课程设置的特点在于整齐统一化。学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学进度表,学校是哪天开学,哪天放假,都是从教育主管部门得到的具体指示和安排。教师的日常教学,是把自己所负责的那部分知识,完整无缺地装进学生的大脑。评价教师水平的主要标准,是学生参加各种考试时的成绩。这些成绩会反馈给学校、家长,督促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把教科书上需要考试的知识更有效率地灌输给学生。也正是这种现象而造成了许多学生厌学,一味枯燥的学习而没有时间来进行放松的课外活动。

和中国完全不同,西方的中小学没有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也没有全国统一的教材。每个学校所开课程及课程难度是由学校及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确定。西方从基础教育开始在课程设置上就显得十分灵活,富有个性,达到的标准各不相同。从小学开始就实行选修和必修的课程,实行其学分制。必修课的难度不是很高,但鼓励提高效率,例如,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可以到另一所初中去学习课程,这样就节约出大量的时间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或者在某一个学科上有更多的精力来深造。西方学校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选修课的内容,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室、体育、音乐、美术等艺术场所,都为全天开放,这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

2.3教育方法和评价的差异

中国的教育方法为传授式,以课堂为中心, 以课程为中心, 以考试为目的封闭式教学, 是一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育的评价机制采用百分制,在基础教育中以满分为最好,这种评价机制显得有些滞后。比如一个所有任课教师公认的好学生,平时成绩再好,老师的评价再高,但只要在升学考试时发挥失常,那怕差一分,也不会被好的学校录取。这种教育方法对学生来说,只要是升学考试需要的科目,各科都是重点,一科也不能少。对于升学考试中不需要考试的内容,则全部不是重点,可以不被了解。为了避免升学考试中可能出现的失误,再优秀的学生,老师和家长平时也会要求他们努力努力再努力,勤奋勤奋更勤奋。只有把所有需要考试的教材背得滚瓜烂熟,只有对教材上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可能的得分点全部了如指掌。只有对考试中可能出现的大多数试题不用思考也能马上写出答案的学生,才不会在升学考试中出现失误。

西方是以学生为中心, 以活动为中心, 以教师为主导, 因材施教, 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能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的气氛,通过学生互动,师生互动,民主的讨论来培养孩子的独立、创新精神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据了解美国的高中开设“批判性思维课”,鼓励学生有批判性的思维。老师布置的作业多是开放式的以个性论文为主,没有机械的作业,修养的是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活动。此外,学校的老师还会带孩子们做一些社区服务,为将来更好的融入社会打下基础。西方国家一些家庭的孩子,从小就参与当家理财,学会一些推销、与顾客沟通的能力等经营之道。实践使他们深知钱来之不易,从而养成了精打细算、勤俭度日的习惯。英国一住在约克郡的兄弟俩,在其父职业的影响下,独立地成立了洗车公司。哥俩干活认真,取费低廉。宁可多走路也去价格较低的商场买工具、车蜡、洗涤剂等,以降低成本,赢得顾客。

2.4家庭教育的差异

中国的家庭教育的方式为传统的、封闭式的家庭教育,也带有一些溺爱的教育,过度保护孩子。目的是着眼于孩子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在中国父母的眼里,只有上好的大学才有好的未来,学历越高本领就越大。就算是大学,也不是自由独立的,做什么都是父母安排。孩子从小到大都是在父母的“翅膀”下长大,总觉得只有这样才是对孩子的人生负责。在这种教育方式的影响下,中国的儿童、少年乃至大学生,虽然学业上不亚于西方,但普遍表现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自立意识,依赖性强,做事被动,胆怯;缺乏适应环境和应变能力,不懂得恰当交往的技巧,人际关系差,在外缺乏社会责任感。

但西方是放手式的家庭教育方式。所谓放手,即从孩子生下来,父母就设法给他们创造自我锻炼的机会条件。目的是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创造精神以及能力加上知识的双向型人才,认为孩子只有快乐就好西方家长更注重自由与平等相处,从小就尊重孩子,重视给孩子的个人自。父母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父母从小就让孩子认识劳动的价值,因此他们从小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偿服务。父母注重孩子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他们要学习的是生存的办法,是一种谋生的道路,是对人生有用的本领。父母至始至终都是以孩子的独立生存和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为主体。美国的孩子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举一个例子,中国的家长在生活上以“包办代替”包揽孩子衣、食、住、行,怕孩子脏着、累着而不让他们沾家务劳动。欧美等国的儿童、少年,从小就从事送报、打工等劳动,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可能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他们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因此,西方的儿童具有很强的自立能力。他们18岁开始就不依靠父母、家庭,即使在读的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很多都靠自己打工补助自身的消费需用。就是很富裕的家庭,在读的孩子打工的也不少。同时,他们具有适应市场经济的头脑和适应社会环境的本事。由于从小的艰苦磨炼,西方国家的青少年不怕苦,有克服困难的毅力;遇事镇定沉着,能与周围人们和谐相处,有作为社会成员而独立存在的信心和勇气。这些素质和技能,为将来走向社会谋职、就业奠定了基础。

篇3

关键词:佛教建筑 宗教教堂 白马寺 米兰大教堂

一、白马寺和米兰大教堂简介

(一)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洛阳城东约12公里处,北依邙山、南临洛水、宝塔高耸、殿阁雄伟、长林古木、肃然幽静。初创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府正式创建的第一座寺院,是源于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在辽阔的中华大地赖以繁荣发展的第一座菩提道场,故历来被佛教界称为“释源”和“祖庭”。“释源”即佛教之发源地,“祖庭”即祖师之庭院。

白马寺原建筑规模极为雄伟, 历代又曾多次重修, 但因屡经战乱, 数度兴衰, 古建筑所剩不多。现存白马寺坐北朝南, 为长方形院落, 保留有五重大殿和四个大院以及东西厢房, 占地约4 万平方米。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殿和毗卢殿坐落在一条笔直的中轴线上, 两旁偏殿则互相对称。每座大殿都有造像, 多为元、明、清时期的作品。

(二)米兰大教堂

米兰大教堂是意大利最大的哥特式教堂,是仅次于梵蒂冈的圣彼得教堂和西班牙的塞维利亚教堂的欧洲第三大教堂。坐落于米兰市中心的大教堂广场,教堂长158米,最宽处93米。塔尖最高处达108.5米。总面积11700平方米,可容纳35000人。

米兰大教堂始建于公元1386年,一直到1897年才正式宣告竣工。在它长达500 年的修建过程中,其设计者和建造者不仅有自意大利本土各地的人,还有来自法国、德国等国的建筑大师。这座建筑物汇集了多种建筑艺术风格,将古罗马建筑艺术、巴洛克建筑艺术等完美的融合在哥特式的建筑风格之中。整个建筑均采用大理石覆面,被马克·吐温称赞为“大理石的诗”;而多达135个的哥特式大理石小尖塔使得它成为世界上尖塔最多的教堂之一,又有“大理石的森林”之称。

二、二者之间的差异

(一)建筑物所在地点

中国佛教寺庙与西方教堂在建造的地点和环境选择上有些许不同:

1、中国的寺庙一般远离城市, 有的偏安市郊一隅,如白马寺; 有的隐匿名山深处, 如峨眉山万年寺, 九华山开山寺等; 还有的漂泊海上, 如普陀山普济禅寺;西方的教堂多矗立于城中或城边, 例如科隆大教堂、米兰大教堂、红场、瓦西里升天大教堂等。

2、中国的寺庙如白马寺多为林木掩映, 环境怡人,常常是耳闻古刹钟声,眼见山间烟雾飘荡; 西方的教堂如米兰大教堂则更多的成为城市的地标, 提升整个城市的建筑形象。

(二)建筑所用材料与装饰色彩的差异

1、从建筑所用材料上来看:

白马寺,大多用土和木等材料, 以木材来作房屋的主要构架, 榫卯安装, 梁架承重, 属于木结构系统, 防腐性能差, 易着火, 故多损毁于战火; 米兰大教堂以精选砖石为主要材料,采用围柱式结构, 墙柱承重, 属于砖石结构系统,坚固稳定而且耐火。

2、从装饰色彩来看:

白马寺的木制构件需要油漆保护, 色彩以红、黄为主色调, 再配以蓝、绿色琉璃瓦作屋顶, 绚丽夺目;米兰大教堂所用大理石材料, 色彩以白、灰、米黄为主, 朴素淡雅, 但内部装饰鲜艳异常, 很好地营造出宗教氛围。

3、空间布局不同

(1)白马寺:平面延展的院落结构

白马寺建筑组群包括宗教活动、生活供应、前导和游览四个部分; 布局形式由外到内基本为香道———影壁或牌楼———山门———前殿———后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等。沿着这条南北纵深轴线形成一系列类似“四合院”式的院落, 平面铺展。整个寺庙通过院落的组合来达到各类建筑的不同使用要求, 空间组织十分严密, 并注重各单体建筑之间的起承转合。

(2)米兰大教堂:向上扩展、竖直叠加的体型

米兰大教堂的内部保持了巴西利卡的特点,拉丁十字式的平面(图5),长148 m,宽61.5 m,采用了广厅式(vast basilican)布局,在中殿两边各设置两个侧廊,形成所谓的“三重中厅”的平面布局。广泛使用柱廊和门窗, 增加透明度, 以外部空间来包围建筑, 以突出建筑的实体形象。教堂的主要部分是中厅, 纵轴的尽端称为后堂, 往往是半圆形穹顶的。建筑顶部以刺破青天之尖塔装饰之, 自下而上如高楼大厦般结实, 厚重雄伟, 给人以震撼的视觉冲击。

(三)内部陈设与装饰

佛像是白马寺各殿内部主要陈设,白马寺以佛祖释迦牟尼为主,。在主供佛像身旁, 依殿空间大小, 还立有四大天王、金刚, 十八罗汉等大小不同的佛像。殿外摆有大小不一的香炉, 殿内佛像前置有香案,香案前为蒲团, 均为香客进贡跪拜祈愿之用。

米兰大教堂的四壁和穹顶皆绘有壁画,并且殿内有大祭坛,供奉着米兰大教主的遗体。大厅里整齐摆放着数十排长椅, 供教徒唱诗忏悔, 四周可见圣母塑像。显眼处高悬着十字架和耶稣雕像。较之寺庙的简朴, 教堂内部艺术家们的画作、各类壁饰加之五彩窗玻体现着富丽堂皇, 美仑美奂。

三、总结

东西方国家文化的差异、的不同、所处社会环境差异使得中国佛教建筑与西方的教堂的建筑风格迥然不同。

参考文献:

篇4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在大学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正在从工业经济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迈进,它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高等教育,也正在强烈地呼唤着我国大学实现新的文化觉醒。为了全面开创我国大学改革创新的新局面,为了促进我国大学实现新的文化觉醒,发挥大学在发展中国先进文化中的重要作用,需要对我国大学文化问题进行新的更深入的研究。大学文化无形的熏陶作用,是提高大学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是实现大学文化使命的重要途径。

本文在目前积极探索大学文化建设大潮的背景下,透过中西方不同的教育文化视角,分析总结出了中国在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们大学文化建设不断前进,在世界舞台上引领风尚。

一、教育文化差异

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等因素的不同,中西方文化呈现出巨大的差异,不同的文化心理孕育了中西方不同的教育。

(一)教育目的的不同

我国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知识得到高学分和优异成绩。教育的主旋律即用统一的内容、同样的方法,单一的评价机制培养着一批又一批近乎一样的学生。西方教育大都从小开始培养人的实践和分析能力,鼓励思想的自由。但也缺乏综合思考能力的培养,重视个体的创新,常忽略个体对已有知识的积累。这体现在:中国教育重群体,西方教育重个体;中国教育重持久稳定,西方教育重变革创新;中国教育重权威,西方教育重平等。

(二)学校教育文化差异

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应试教育,虽然目前推行的素质教育呼声很高,可是我认为中国的教育体制不改革,真正的素质教育在中国很难推行。这来自于多方面的原因,真正做到使中国的孩子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是很难得,没有想象力,缺乏主见和创造力。高等教育需要的不仅仅是牢固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大胆创造的精神,高等教育科研水平一直落后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学生们太缺乏自己的主见和想法,习惯于跟着别人的思路去思考问题,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西方国家的学生则注重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在学校里充满了竞争,只有经过一次次筛选、淘汰,最后留下的学生才能顺利毕业。

(三)学生在个性发展和社会化方面的不同

中国教育水平的等级化考评制度使得中国学生花费了所有精力而忽视了发展自己的个性。学生容易在学习上得到满足,缺乏好奇心和创造力来取得更高的成绩和开拓视野。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个体主义,西方国家的学生无论在家庭还是学校中,都处于非常自由、平等、受尊重的地位,这使得他们的个性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能力培养等方面发展较好。

二、西方大学文化的特点

深入研究西方大学文化的特点,可以更好地理解西方大学文化的精髓与内涵,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创造出面向未来、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大学文化。总体上看,西方大学文化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一)以人为本、尊重个性

西方大学有较好的人文传统,一方面体现在对美、正义、和谐、智慧等人文精神终极目标的尊崇,另一方面在教育理念上强调个性化,尊重人的价值。著名教育学家洪堡认为,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充分发展个人的一切能力和个性,使之成为意识到自己尊严的、有教养的、独立自由的公民。国外大学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培养并鼓励大学生自重,自治,由此提高其能力和意识,在尊重学生个人选择的前提下,为学生个性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最大限度的服务,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教育。

(二)开放创新、交叉融合

树立国际眼光,重视多元文化,是西方大学文化的又一特点。在美国的大学里,各种肤色的人群,形态多异的装束,各种不同的语言交汇在一起,不同的思维方式、多元的师生构成、国际性的文化背景,各种文化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融合,成为大学校园一道多彩的风景线。明尼苏达州立大学德卢斯分校副校长曾表示,“希望留学生把我们的大学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使我们的大学文化融入到世界文化的整体中去”。正是这种国际眼光,使西方大学在开放交流中愈加生机勃发。

三、当代中国大学文化建设策略

他山之时,可以攻玉。当前面临社会主义事业赋予的神圣使命和重要任务,大学的改革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而大学文化建设也被赋予了重要地位。加强大学文化建设,要以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现状为基础,走自己的路;另一方面,审视国外大学文化建设的鲜明特点,借鉴先进经验,是大学文化建设应走的一条正确道路。

(一)立足与本国传统文化

作为华夏儿女,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包含了无限深邃和魅力无穷的精华, 每一位炎黄子孙都为其宝贵品格和恒久价值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作为新世纪当代大学生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有一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持久的精神动力。中国大学必须充分认识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努力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爱的文化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要努力是学生有在校如在家的感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维持大学良好氛围的基础,只有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传递学科文化知识,为大学生成才作努力。

(二)坚持扬弃创新

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习西方先进大学文化理念,开放眼界,用智慧的、深刻的眼光去理性思考。我们深知在探索大学文化建设道路上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所以我们要边学边做,着眼于青年一代的成长,面对国内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培养青年多方面技能,增强他们的抗打击能力,以应对竞争激烈的社会。

总之,发展是大学永恒的主题,高校要想在新时期有所作为,取得更大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树立正确的大学文化观。并以此为指导,立足自身实际,在不断总结探索提炼的基础上,积极培养具有时代特色的大学精神,建设富有个性特色的大学文化,并且不断创新,从而提升中国大学文化的整体水平,不断推动高等教育和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稳定有序健康的向前发展。

四、结语

篇5

>> 从美国励志电影看中西方人生观\价值观差异 中西方人性观初探 浅析中西方人交往中的跨文化交际因素 浅谈中西方人物画中的变形主义 中西方人名的文化蕴涵管窥 从《诸神之战》看中西方人神关系的差异 中西方人士目睹的日军暴行 西方人本主义思潮与青年职工的价值观教育 从《消失的地平线》中西方人的形象建构看西方的东方主义情节 西方人眼里的中西体制新认识 浅谈中西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异同 16\17世纪中西方人物画差异 西方人的荠菜 西方人的诚信 西方人的眼光 西方人的迷惑 西方人的委婉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教育 中西方教育价值观的差异――对校训的分析与思考 西方人的会客习俗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1.

[3]林语堂.林语堂名著全集(第26卷)[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4][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5]河上公.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93.

[6]王一川.意义的瞬间生成[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8.

[7]刘再复.《红楼梦》的哲学要点[EB/OL]. .

[8]高月琴.教育需要过程中的幸福[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6):7-9.

篇6

关键词:中西方;绘画色彩;差异

0 引言

色彩是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达绘画思想的重要工具,是艺术语言的重要因素。色彩于绘画而言,就如同表情对于表演一样重要,能够更好地传递作者的情感、思想。同时,绘画中色彩的使用也能够搭建起一座画家和观众之间的桥梁,使得两者能够跨越地域、甚至时空进行沟通。同时,色彩具有象征性、表现性的特点,色彩的这些特点能够增强绘画的表现力,使得越来越多的观众能够通过色彩窥见作者的内心,从而实现两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但是,受到文化、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西方绘画对色彩应用有较大的差异。

1 中西绘画色彩在文化上的差异

由于历史发展、风俗习惯的差异使得中西方赋予相同的颜色以不同的意义。这也就导致了中西绘画色彩的差异。

红色在中西方文化中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在中国,红色被赋予了喜庆、成功的内涵。在中国的传统婚礼中新郎、新娘都会身着红色的喜服,床上铺设红色的被褥、屋内燃烧红色的蜡烛,这些都是一对新人幸福生活的象征,也是对新人未来生活的祝福。同时,红色还被应用在传统佳节、文人登科等诸多喜庆、圆满的场合,由此也能够看出红色在中国所代表的内涵。而在西方,红色则被赋予了残酷、血腥、灾祸等内涵。在西方的斗牛文化中红色是用来激怒斗牛的,因此红色在西方被赋予了比较消极的内涵。黄色也是中西内涵差异较大的色彩之一。在中国封建社会中,黄色是皇权的象征,代表着高贵、荣耀等内涵,但是,黄色在西方的内涵则是恰恰相反,黄色不仅与权利没有丝毫关系,还被认为具有卑劣、等内涵。

2 中西绘画色彩表现形式的差异

在绘画艺术发展的过程中,绘画色彩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绘画艺术出现伊始,中西方的色彩观念并没有较大的区别,都是借助简单的颜色来进行绘画。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颜料的稀缺。由于技术限制,当时的颜色类型比较少,这也就使得画家形成了单调的色彩观,使得当时中西方的绘画都出现色彩单一、醒目等特点。

但是,二者在表现形式上也有所不同。在绘画艺术出现伊始,中国的绘画在色彩运用上更加简练。对已经发现的岩画或者陶器绘画进行观察可以发现,绘画大多展现了一些抽象的事物,并且大多数的绘画都是平面的,而西方的绘画则恰恰想法,其在色彩运用上比中方绘画更加丰富,且绘画倾向于立体感。到了其秦汉时期,我国的绘画色彩逐渐丰富起来,但是并没有出现表现形式的变化,还是平面化为主。在色彩应用上则是通过色彩的铺陈,从而形成一种美感;而西方绘画则在这一时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出现了分野,一部分画家比较倾向于装饰性的色彩,而另一部分画家则倾向于再现性的色彩。

时间推移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这一阶段我国在绘画的过程中对于色彩的应用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开始向再现性发展。在《洛神赋》中色彩的运用就比较熟练,通过色彩的名都变化来使人物、景色变得更加真实。而这一时期的西方绘画在进行颜色使用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与灭亡,绘画的社会功能发生变化,此时绘画已经宗教统治的工具。通过绘画向人们展现出上帝的光环和天国的美好,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绘画色彩的功能,西方的教堂往往被装饰的富丽堂皇。

在唐宋时期,绘画的色彩应用趋向于两种发展方向。一种花鸟画、春绿山水画为代表的,另一种是一文人画为代表的。这一时期,绘画的色彩应用开始向清淡转变。文人更推崇用墨色的变化来展现苍茫天地、世间万物,因此,这一时期的画作极少设色,也是从此时起,中国的绘画开始倾向于一种精神的表达与寄托。而此时的西方绘画,受文艺复兴的影响,再次向再现性转变,作品也更加的饱满、鲜艳。

3 中西方绘画色彩运用上的差异

中西方在进行绘画的过程中色彩运用具有一定的差异中国画的典型代表就是水墨画,也就是用墨代替颜色,通过浓墨、淡墨等不同类型的墨色的运用,从而将空间、光感表现出来,虽然没有五颜六色的颜色,但是却承载了作者的思想。在进行墨色运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色度、饱和度的控制从而对作品的光线进行控制,而西方绘画更注重对色彩的运用,通过色彩的运用从而更好地表现光、空间等,从而是最终的作品非常的逼真。西方绘画的一个典型代表就是油画,油画主要是由光影、明暗色调组成的,通过光线和色调的组合,从而能够将每一个细节都细致的描绘出来,给人以真实的感受。光的具体表现就是色彩,通过色彩的应用能够更好地完成绘画,使得绘画充满生机和情感。例如,印象派在运用色彩的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主动性的运用色彩的意识。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作品,会对事物的色彩进行认真的观察,从而能够获得正确的主观认识,并在绘画的过程中将正确的主观认识表现出来;同时,他们注重光线的应用,认为光线的不同表现方式能够达到不同的效果。

4 中西方绘画在色彩的感受上的差异

中国画大多都是水墨画,都是通过墨色的调整来获得变化的,而西方则与之不同,西方的绘画以优化为主,主要是通过立体感、明暗透视等来进行表现。

我国绘画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浓墨淡彩,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和绘画所用的采用有关系,中国画一般以墨作为绘画的材料,将墨进行研磨、稀释从而达到想要的效果。而西方在进行绘画的过程中看重的是色块厚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和其所用的油画颜料有一定的联系,这也就使得西方绘画颜色更加浓郁、奔放。

5 结语

不同的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风格各异的文化,而绘画风格只不过是其中一种。中西方绘画色彩差异的形成与其文化差异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考虑中西方绘画色彩差异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对中西方绘画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国画更加意境和思想的展现,对于事物的具体形态却没有太多的追求,而西方的绘画则要求形似,追求逼真的效果。同时,中国画的主要创作手段是用线条来表现一个个人、一座座山以及其他所有的事物,而西方画则与之不同,西方画更重视光和色的应用,通过光和色的变化,从而能够更好地完成绘画任务。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中西方绘画之间也开始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旅程,通过两者之间的相互学习,一定能够促进绘画艺术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宇克伟.浅谈中西方绘画色彩差异[J].艺术研究,2009(07).

[2] 孙海燕.浅谈中西方绘画差异[J].大众文艺,2010(12).

[3] 马小勇.中西方绘画色彩之比较[J].美术教育研究,2016(02).

[4] 董亮亮.浅谈中西方绘画之典型线质和色彩运用对我创作的影响[D].西安美术学院,2015.

[5] 曾诚.色彩与中国新文学问题[D].江西师范大学,2012.

篇7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国际商务文化意识

商务英语作为一门用于国际商务环境中应用的专门用途英语,是大学阶段市场营销、国际商务、工商管理、国际贸易等商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其内容包括商务环境下的各个场景。商务英语教学的目的不应仅仅是教会学生某一商务情景下的英文词汇、表达方式等语言技能,而更应注重提高学生在未来职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即教会他们如何与英语国家的人进行成功的沟通交流,让学生了解外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等,导入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国际商务文化意识,使学生在未来的国际商务交际活动中避免文化冲突,成功交际。

一、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1.生活方式的差异

西方人在生活上讲究舒适,即便是出差也会尽量保持如在家般的生活质量,另外对住宅的安全如高层消防问题非常重视。而相比较而言,中国人出行则尽量简单,能凑合就凑合。在住宅的防盗上下功夫大,在消防安全上则重视不够。

那么在商务活动中,比如在帮客人预订酒店时,就应注意在规格相当的基础上选取环境较好,远离市区,相对安静的酒店,最好是那种酒店外还有小花园,从房间的窗户看出去有好的风景的房间。如在海边的话,面朝大海的海景房,在内陆的话,选取俯瞰公园,小树林等的房间,一定不可订俯瞰繁忙的吵闹的街道的酒店。

如有的项目外国员工会在中国当地呆相当长商务一段时间,需要租房住时,一定注意住房的安全问题。如果住高层的房子,除了要选取24小时安保的社区外,应在住所内给配置灭火毯、消防面罩、灭火器,医药包等,并在客人入住的时候将火警报警器的位置告知。

2.饮食文化的差异

商务宴请是一项重要的商务活动,宴请融洽的氛围中对双方的沟通更有利,同时也是表达热情好客礼尚往来所必需的。充分注意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差异对成功的宴请至关重要。

如西方人不喜欢那种啃骨头的肉类,感觉既不文雅也很残忍。因此在点菜时像凤爪、猪蹄、鸭颈之类我们国内比较喜欢的菜不可以点,鱼类也是,最好是点那种没有不用吐鱼刺的鱼片。另海鲜或很辣的川菜,应事先问明客人是否可以吃。

另外餐桌上不可给对方夹菜,劝酒,让对方随意即可。此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注意时间的掌握。在国内很多人习惯边吃边谈事情,一顿饭经常吃上好几个小时。在西方人看来,吃饭就是吃饭,氛围应轻松享受,聊聊天,谈谈风土人情,开开玩笑,吃饱了就结束,不拖拉。

3.风俗习惯和礼仪习惯的差异

在商务活动中要了解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和礼仪等,在交际中才不至于失礼。比如在赠送礼物时,无论礼物大小一定要包装好。收取礼物时,西方人习惯当面拆开并致谢,与我们的习惯不同。又比如在穿着方面,虽然欧美人平时讲究舒适,喜欢穿牛仔裤和T恤,但在正式的场合,都很注意穿正装,男士一般穿深色特别是黑色的西装,女士则穿根据场合不同穿套装或晚装。而在国内现在人们衣着越来越注重休闲,甚至在正式的场合也穿着休闲衣,笔者曾见一次商务接待中,外方人员全部正装,而中方大多穿休闲衣,甚至有好几个都穿的是户外运动系列的运动衣,从衣着上难免失礼。

在对待隐私方面,西方人非常注重自己的隐私,因此在商务交际中不可提及家人、工资、年龄等敏感话题,可聊一聊运动赛事、天气、娱乐、旅游度假等。打电话时,在我们国内,很多人在电话中会问对方:“在哪呀?在干什么呢?”,表示关心,或者是对话的开始,双方都理解。但在与欧美人通电话时,如果问“Where are you?”或“What are you doing?”对方会感觉非常奇怪,有窥探别人隐私之嫌。

4.思维方式的差异

西方人思维方式比较直接,守时,工作细致,认真,制定好的规则会严格遵守,讲究工作效率。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语言下人的思维方式也完全不同。了解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工作中才能互相理解,顺利合作。比如笔者曾听到一个外企的中国行政人员说班车问题,非常不理解,班车按规定是15分钟发一次,从办公室发往施工现场,循环发车。但有时发车时根本就没人,也就是空发一趟,因此中国员工认为没人时就应停发,避免资源浪费。但外方主管不这么认为,他认为,班车每15分钟发一趟的目的就是为了员工在办公区和施工现场之间往来方便的,即使无人,也照发。要是无人就停发,那间隔的时间就不再是准的15分钟了,有可能就是半个小时,间隔时间不固定了,这样往返两地之间的人员就无法估算时间坐车,有可能会等很久才能坐上车,这样就会耽误他们的时间并随之带来一连串的延误,甚至会出现事故,因此即便是空车也要严格的每15分钟发一趟。这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典型案例。

5.、政治立场的差异

中西方的文化背景下的宗教、政治都有巨大的差异。这一点学生都能理解,在商务英语交际中,尽量避免谈论政治、宗教之类的敏感话题,更不必大谈特谈国内的政策等,因为对方也不会理解也不感兴趣,对交际无益。可谈谈所在地区的近期的发展,悠久的历史,标志性的旅游景点等等。

二、商务英语教学中国际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

1.在商务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加大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重

在每一单元的主题下,都应结合教学目标,补充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内容。比如:在商务电话单元中,应导入中西方电话礼仪的差异。如商务电话,打电话的时间,应在白天工作时间打,不可在周末或是晚上对方下班后,除非是有紧急的事,就算有紧急的事也应先为在非工作时间打扰别人而致歉。因为在西方人看来下班的时间就属于自己的个人时间了。再比如在机场接机单元中,应介绍接机、拿行李、订酒店等细节方面的中西方差异,以便将来学生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可以正确应对。

2.以案例的形式阐述中西方文化差异

商务英语教学中,导入中西方文化差异时采取案例的形式。来自外企的文化冲突的真实案例生动有趣,更便于学生理解,使他们在以后的职场交际中成功避免发生类似问题。但收集案例对教师来说要求很高,教师不仅应自己非常熟悉西方文化,还应到外企挂职,才能接触到鲜活的文化冲突的案例,用于教学。

3.视频的应用

现在有很多流行的美剧和电影,里面有很多片段和情节带有明显的文化特征,并且语言都是最鲜活,时下最流行的,将这样的片段选取后用于课堂,视频的资料形象、直接,教师可做必要解释,指出此处文化差异的点,学生在理解文化差异的同时,也训练了听力和口语,了解了目前某个英语国家流行的词语和说法。

三、结语

明确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对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至关重要。商务英语的教学中应注重文化差异的导入,培养学生的国际商务文化意识,使其在将来的职场中避免文化冲突,成功参与商务活动。

参考文献:

[1]梁爽.中西文化差异与商务英语教学[J].经贸实务,2011,10.

[2]李培.看中西方文化差异谈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5.

[3]段学莲.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J].中国科技信息,2008,03.

篇8

一、课题的选择:中西方文化习俗的差异

1.客观条件

(1)英语课程标准将“学习文化知识和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能力”写入了“课程内容和目标”。与现行的教学大纲相比,这一显著差异标志着我国外语教育及教学思想的重大转轨。这是一个方向性的进步,是外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前提和有力保证。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2)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语言则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体现形式。语言的交际时刻受到文化规则的制约。成功的交际除了良好的语言结构知识外,隐含在该语言结构中的文化因素及文化背景知识也不可忽略。

2.师生状况

课题成员为高一年级学生共20人,他们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有要学好英语的愿望。指导教师多年从事英语教学和教研工作,有丰富的经验和广博的中西方文化知识,能为学生提供有关的资料和必要的指导。

基于“兴趣性原则”“需要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并结合高一学生年龄特点、师生的基本状况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经课题小组全体成员论证后选定此题。

显然,此课题的选择基本上符合上述原则。

二、课题方案设计及实施

确定课题后,小组全体师生开始讨论制订活动方案。决定以“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并结合中学教材的内容讨论确定了五个子课题:

1.对他人恭维与致谢的答语的差异

2.节日的差异

3.饮食习惯的差异

4.中西方姓名的差异

5.其他方面的差异

结合学校课时安排确定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活动阶段。经过充分的讨论,课题组一致认为方法可以多样,关键要有助于课题。研究活动阶段主要分为:

1.选题与准备(时间为两个星期)

2.资料收集与整理(时间为六个星期)

3.研究与交流(时间为八个星期)

4.成果展示与总结评比(时间为三个星期)

在此基础上,学生以自愿为原则分成五个课题小组,每个小组再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子课题。然后便开始了自己的研究工作。学生借助多种渠道,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如图书馆、资料室、上网、亲戚、朋友、老师等)来获得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学习的空间由单一的校内延伸到了校外。这种“研究”不同于一般性的科学研究,而是更加注重“研究”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学习带来的乐趣,使枯燥的语言在实践的运用中活了起来。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感到英语作为一种工具是多么重要本文由收集整理,提高了学生对英语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了他们学好英语的愿望,明确了学好英语的动机,提高了英语学习的效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既是指导者又是参与者,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主要责任。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呈现及其有益的价值

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主要以学生论文、体会或教师的论文、公开课等形式得以呈现。研究性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本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实施是顺应教育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它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它是一种主体式、体验式、活动化的学习形式,符合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要求。

1.主体性

就是在教学中弘扬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整个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自己设计研究课题,自己组织实施,自动完成研究任务形成结论并呈现成果。通

转贴于

过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分类,小组讨论,分享资料信息到最终形成自己的研究报告这一实践活动,学生学着去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中,并从中享受学习语言的乐趣。由于此课题和现实生活和学习密切相连,它使语言学习在实践中活了起来。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忱大大高涨,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2.体验式

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使他们的学习空间从课堂延伸到了社会。在研究的过程中接触到了许多真实的、灵活的语言,得到了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如,有些学生为了收集资料上网给外国朋友发英文e—mail,有的和外国朋友做笔友,有的和外籍教师交谈,有的查看历史、地理书籍,了解、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所有这些都可以说是学习体验。

3.活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