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小城镇发展现状8篇

时间:2024-04-03 10:55:06

小城镇发展现状

小城镇发展现状篇1

关键词:城镇交通;综合交通规划

中图分类号:U491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洪梅镇处于广深港经济发展带,目前由于镇区偏离广深高速、广深公路等区域交通走廊,与西南片区各镇相比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交通成为阻碍洪梅镇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洪梅镇镇内交通存在过境交通与生活通功能混杂、与周边镇区交通衔接不足、镇域内部路网的系统性较差等问题,直接影响城镇的对外联系和自身的良性发展。

因此,随着洪梅镇周边区域性道路交通网络的完善,洪梅镇与区域高快速路的衔接处理问题以及镇区道路网格局的合理完善,都是镇区近期交通建设需要重点解决的事项。

2、洪梅镇交通发展现状

2.1洪梅镇交通区位分析

陆路方面:北距广州35公里,南距深圳特区80公里,东距莞城22公里,镇中心距广深高速公路1公里,107国道6公里,有望洪公路与北部的广深高速和107国道相联接、望沙公路与南部沙田镇相通、道洪路与西侧的道镇接通。

水运方面:洪梅镇河流属东江南支流水系,洪屋涡水道、北海水道和太阳洲西海水道等多条东江南支流的干流水道,可通航1000~5000吨船舶,直达伶仃洋和东江各港口,由北向南在镇区腹地贯过;区南有立沙港,水路北距广州65公里,南距香港82公里,蛇口港75公里,西距澳门86公里,与东江、西江、北江三江水系相通,可达香港、澳门及华南沿海诸港。

2.2公共交通发展现状

1.公交建设概述

公交线路与车辆配置:洪梅镇现状镇内公交以及毗邻镇、毗邻市公交共有7条线路,镇内公交现有运营车辆12台。

公交线网:洪梅镇内主要公交道路有洪梅大道、望沙路等南北向城镇主干路,以及部分东西向道路,与镇外公交各线路的走廊一致,不同线路间客流竞争严重。

中途停靠站:镇外公交线路与镇内公交线路共用停靠站,镇内已建成公交站点数量为:站亭31个,站牌1个,其湾式候车亭为18个,一般站间距离300-500米,但公交车也可随意停靠。

2.公交存在问题发展建议

本次居民出行调查设置了调查对象对洪梅镇公交发展建议的提问,间接反映了居民对洪梅镇公交发展现状的看法,问题主要集中在提高车辆的服务水平、增加公交线路和提高发车频率以及增开夜班车上,共占总建议的80%如表1所示。

表1洪梅镇公交发展建议调查结果

2.3道路建设现状分析

城镇对外道路网。洪梅镇由于受河道限制,镇区呈带状分布,对外通道走廊有限,因此道路结构已基本确定,主干路网基本形成。现状对外道路南北向有望沙路和洪梅大道,东西向有西部干道和厚洪路。

城镇内部道路网。近些年,洪梅镇全面完善镇内道路交通系统,大力推进镇际、村际联网路的建设,完成了洪梅大道、洪金路等镇际联网路的升级改造建设,建成了黎涌路、桥东路等一批村际联网路,道路交通条件得到很大改善,镇、村公路基本联网,形成“四横”和“三纵”的主干道路网格局。

从洪梅镇自身角度来看,由于洪梅镇现状城镇空间开发有限,因此整个镇域的现状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网现状线网密度基本满足《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中要求的小城市干路网密度要达到3.0-4.0 公里/平方公里、支路网密度要达3.0~5.0 公里/平方公里要求,分别为3.42、0.87、3.87公里/平方公里。

2.4 静态交通发展现状

洪梅镇由于机动车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停车设施以建筑物配建和路内停车为主,部分村庄统一开辟空间作为公共停车场。其中,路内停车主要集中在洪梅镇中心区主要路段,包括桥东路、建设路、商业街、环萦路和中心路上,共划分停车泊位220个。

本次开展的居民出行问卷调查中对洪梅镇居民的居住地和工作地停车情况进行了问询,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洪梅镇停车带有明显的村落发展特征,居住地点停车以自家庭院和路内停车为主,占到了近50%左右,而工作地点停车以单位配建停车为主。

表2 小汽车用户居住地点停车情况调查结果

表3 小汽车用户工作地点停车情况

根据调查中对洪梅镇停车存在问题的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洪梅镇现状停车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乱停车现象严重以及缺少路外公共停车场,其次是路内停车位不足和建筑物配建停车位不足的情况。

表4洪梅镇停车存在问题调查结果

2.5对外交通运输发展现状

洪梅镇汽车客运站位于洪梅镇中心区的迎宾路,是按照国家交通部二级车站标准建设的综合型车站,于2008年交付使用。洪梅汽车站占地总面积44.2亩如表2-13所示,建筑总面积17270.6平方米(其中停车场面积2360平方米,售票厅面积224平方米,候车厅面积961.66平方米,商业及办公用途面积7260平方米)。建成后的洪梅汽车客运站有站前广场、停车场、站务用房及生产辅助设施等,集公交客运、长途客运、旅游客运、快速货运、汽车修理及仓储等诸多功能于一体,拥有司乘及服务人员200余人,共设有大车位76个,小车位120个,进出车辆150辆次/日,日发送旅客5000人次。

洪梅镇汽车客运站既担负着洪梅通往东莞市区及镇内公交班车的运营,又担负着洪梅至广州、深圳以及其它几十条长途班线的旅客运送任务,是洪梅旅客出行、中转、集散的中心之一。

3、洪梅镇交通发展存在问题

3.1对外交通与内部交通相互干扰

洪梅镇是沿着对外交通通道发展起来的,过境道路同时肩负城镇主要交通干道的功能,随着城镇规模变大,内外交通的干扰日益严重。例如洪梅大道、望沙路是镇内南北向主要道路,穿越中心镇区,过境性大流量交通影响到镇区的空间结构完整性以及镇内居民的日常生活。

3.2与周边镇区交通衔接不足

目前洪梅镇内并无直接高速出入口主要通过洪梅大道、望沙路与广深高速连接,通过西部干道与麻涌、道连接,但与沙田等南部城镇无直接道路联系。

3.3镇域内部路网的系统性较差

镇域主干路网尚不完善,多断头路、瓶颈路,通行能力有限。道路断面设计普通化,与河堤、水系等特色资源结合不够。

3.4交通安全隐患多

洪梅镇城镇规模较小,用地混合度较高,而道路的横断面形式较单一,人车混行,造成了小城镇交通事故日趋增长。

3.5交通意识淡薄

交通在发展,可是城镇居民的交通观念却仍停留在旧有的层面,交通意识淡薄,造成了交通管制的困难和交通事故的频发性。

3.6交通结构不合理

目前,由于不受外部干扰的快速轨道交通建设严重滞后,受外部干扰的地面常规公共汽车仍是公共客运交通的主要承担者,而洪梅镇现阶段公交服务的滞后,使公共交通对客流的吸引力下降。

4、洪梅镇综合交通发展建议

应对洪梅镇现阶段所面临的交通问题,结合土地利用、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为实现洪梅镇交通发展战略任务,确定洪梅镇交通发展总体目标为:依托望洪枢纽建成东莞市西北门户枢纽,构筑与区域发展相协调,与土地利用相结合的多种交通方式协调运作的现代化一体化的绿色交通体系,适应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全面提升城镇综合竞争力,促进洪梅镇城市空间有序拓展和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抓住轨道交通建设的机遇,重视发展公共交通,依托轨道站开发公交综合枢纽,合理控制公交场站规模,加强场站建设。健全管理体制,实行扶持政策,引导公交走向规模化、正规化,全面提高公交对个体交通的竞争力。构筑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满足不同层次和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顺畅换乘。

小城镇发展现状篇2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湖北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农村工作三大战略之一,与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扭在一起抓,使全省小城镇迅速崛起,一批各具特色的明星城镇已成为新的区域中心,全省城镇化水平极大提高。到2000年底,全省已有建制镇846个,比1978年的105个增加近8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33%,比1978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小城镇已经成为全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中心、产品加工和集散的中心、务工经商农民集聚的中心,成为湖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和重要支撑。

总的来看,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在解决人口聚居、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农村现代化水平等方面有着十分突出的作用。

1、新的农村人口聚居点。费孝通教授早在改革初期就认为,新型的小城镇可能成为防止人口过度集中的“蓄水池”,今后农业经济水平的提高不可避免地释放出长期关闭的传统农村的大量人口,如果没有缓冲和蓄积这股息流的中间体,势必引发显而易见的社会恶果,何况中国在几十年里也决不可能有足够的财力建成十多个人口在千万上下的现代化大城市来容纳这股人口巨流,因此新型的小城镇正可以发挥拦阻和蓄积人口流量的有效作用。

2、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重大影响。在国民经济构成中,农村经济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尤其是乡镇企业对农村、对工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我们也深知,经过20余年的发展,乡镇企业虽然已经完成了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第一次创业时期;但分散、粗放经营的状况仍然十分突出,目前我省乡镇企业分散化、小型化在许多地方带来了环境污染、滥占耕地、信息不灵、交通不便。社会交易成本过高等问题,限制了乡镇企业上水平、上规模,阻碍着乡镇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甚至危及着乡镇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乡镇企业迫切要求集中联片发展,从而客观上要求发展小城镇。乡镇企业连片发展和建设小城镇结合起来,不但可以更好地积累资金,而且可以成为乡镇企业摆脱分散化、粗放型生产困境的重要途径,对于乡镇企业整体素质和提高,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3、对经济体制转变也有重要作用。小城镇是传统计划体制的末梢和薄弱环节,小城镇建设一开始就面向市场,既很少享受计划体制下的优惠,也较少旧体制的负担,因此,可从这个环节着手,用改革的办法加快小城镇建设,建立按新体制运行的小城镇。如果新型小城镇都能建成政府精干高效、政企职责分开、企业运行规范、市场竞争有序、社会保障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体制,这将对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4、小城镇可以促进城乡融合。小城镇处于城乡接合部和城乡融合的交汇点,是一种承上启下,兼有城乡特点的基层城镇。小城镇与农村相近,并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建设费用低,恰好适合我国人口众多,建设资金紧张的国情。在乡村向城市过渡的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由小城市发展为中等城市再变为大城市的成长发育过程。因此,发展建设小城镇,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完成从农村向城市的过渡,是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必然进程。

5、可以完善城市化建设网络。小城镇的发展对于建立一个健康、持续和均衡的城市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地区的城市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的网络,小城镇是这个网络上的一个重要基础环节。然而;长期以来在城市体系的发育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城市倾斜”政策,即将有限的资金用于重点发展大城市,结果在短期内造成大城市工业表面繁荣的现象。但从长期来看,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滞后必然要拖大城市发展的后腿。小城镇作为所在区域的经济中心,是大城市与乡村联系网络的中间环节,对于打破城乡分割状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这包括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小城镇作为其中的商品供应地利商品交换的市场;城乡交通和运输一体化,小城镇作为既连接大城市又连接着周围集镇和广大农村的交通运输中转;城乡工业布局一体化,小城镇中的乡镇企业按国家产业政策发展,与城市大工业形成协作、配套的工业格局;城乡建设一体化,小城镇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张,使乡村建设与城市建设形成具有有机联系的城镇网络;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一体化,小城镇可将城市文明迅速向农村传播,较快地改变周围农村愚昧落后的状态,促进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城市化转变。

6、小城镇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小城镇的发展除了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外,还能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通过发展小城镇,可以促进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乡镇企业一小城镇一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过程,是一个众多农村人口由农民转变为工人的过程,是一个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个人口压力转变为发展工业的动力的过程。当小城镇中的乡镇企业和其它所有制经济将众多长期从事分散劳动的自给自足经济的农民逐步变为掌握一定工业生产技能和一定文化知识、自觉遵守纪律、有组织的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时,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将会实现新的跨跃,而实现这一跨跃的载体是小城镇及其企业。在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民的许多观念和习俗以及价值取向都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二、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成因分析

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促动。改革之初到80年代中期,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农村生产力的解放,使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大量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在湖北,农业户所占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产所占比重逐渐提高;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逐渐下降,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逐渐增加。1990年湖北乡村劳动力1791.30,其中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仅占18.8%,到了1998年,这一比重达30%以上,这还不包括兼业的农户。由于农村非农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小城镇集聚,客观上要求加快小城镇建设,进而促进了农村小城镇的发展。

2、乡镇企业的推动。乡镇企业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次革命。乡镇企业的发展打破了农村经济单一的格局,缩小了城乡差别、工农差别,推进了农村工业化进程。80年代中后期,省委、省政府着力于推动乡镇企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乡镇企业得以迅猛发展,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迅速提高,并形成一定的集聚规模。到2000年,全省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1076亿元,近五年平均增加14.9%;乡镇企业增加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25.2%。营业收入过10亿元的县(市)、过5亿元的乡镇、过亿元的村分别为75个、234个、315个。近年来,乡镇企业正迅速突破“三就四为”、分数布局的模式,向农村小城镇、工业小区集中。乡镇企业进城办企业和异地办企业6923家,创增加值24.35亿元。全省70%以上的乡村企业集聚在小城镇,已设立乡镇工业小区78个,一批经济发达的乡镇以企业为支撑,把发展工业小区与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了小城镇的发展。

3、特色产业、专业市场的拉动。随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城乡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日益活跃,富有湖北经济发展特色的专业市场逐步繁荣起来,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九五”期间,许多地方把发挥地方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特色产业正在形成,第三产业方兴未艾。全省乡镇企业中,年经营额过亿元规模的专业市场420多个,如:刘河鞋业、府场化工填料、仙桃钱沟市场、和平大世界、竹叶山汽车市场、宜昌石料市场等。这些市场不仅活跃了一方经济,同时也拉动了以市场为中心的商业城区和现代化集镇的相继形成。

三、湖北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北小城镇发展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引导等原因,存在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1、城镇规模偏小。目前,全省小城镇的平均规模,建制镇只有8599人,非农业人口4731人。大多数镇区人口不足1万人。由于规模小,小城镇整体素质比较低,大部分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集聚乡镇企业的能力较差。这种“微型”集镇在不少县市仍在重复,导致全省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投资成本过高,不利于集中财力配套建设。

2、城镇布局过密、过散。由于湖北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建制镇数量过多,造成小城镇分布过密、过散。江汉平原、长江汉江沿线、国道省道沿线城镇间平均间距只有5—6公里,而湖北省的西北、西南部小城镇分布过散。

3、城镇建设水平低,品位不高。主要表现在:(1)不少城镇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相应的水、电、路和环卫等配套设施。不少小城镇的基础与公共设施建设滞后于当地经济发展,生产、生活区混杂,道路狭窄,镇貌依旧。(2)缺少城镇建设详细规划,不重视特色设计。许多城镇的街景设计、重要地段和重要建筑物的设计都十分单调,品位不高。(3)开发建设方式落后。许多城镇仍以分散零星建设为主,综合开发率低,整体环境差。

4、城镇功能弱,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整合力不强。由于城镇规模小,金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低,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使小城镇在人才和资金的引进、产品技术的更新、产业升级等方面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影响了小城镇功能的提高。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由于发展初期受客观条件所限,有其历史必然性,但主要还是政策环境和体制性矛盾所造成的。

政府宏观控和规范指导力度不够。许多地方对发展农村小城镇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这项工作摆上应有位置。对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农村城镇化规律和城镇规划工作等缺乏研究和重视,不少地方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尚未正式开展,致使城镇间在布局、规模、职能和发展方向等方面缺乏宏观调控和协调。

2、行政区划与城镇发展不相适应。目前建制镇主要以行政职能划分地域,造成城镇空间布局不合理,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虽然不少地区城镇密集,呈带状发展,镇与镇间仅有几公里,有的甚至已连成一片,但是由于分属不同城镇,致使规划建设各自为政,城镇镇区无法达到最低的人口规模,要素集聚能力差,造成基础设施建设的浪费。行政区划不合理现象,不仅在县(市)域范围内存在,在县(市)域间也有这种情况。

3、建制镇设置标准偏低。目前国家规定的建制镇设置标准为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在2000人以上或占全乡总人口10%以上。因标准偏低,使得全省建制镇数量增长过快。由于新设建制镇并非由上一级中心城镇的功能扩散发展起来,所属农村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与转移仍然比较有限,相当一部分建制镇的设置只是行政建制意义上的升级,非农产业的基础仍然薄弱,造成小城镇规模偏小、功能较弱,造成了城镇化表面快速发展的局面。

4、相关配套改革滞后。城镇现有政策体制环境已日益不能适应城镇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1)城镇行政管理体制不适应。小城镇存在着“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现象,一些问题条上“管得着、看不见”,而块上“看得见、管不了”;协调解决难。另一方面,城镇政府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导致行政效率不高。(2)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阻碍了生产要素城乡间的自由流动。如户籍政策、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制度壁垒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3)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和土地使用制度创新滞后。农民离开社区不再享有集体经济、土地使用等方面的各种权益,由于缺乏有效的补偿机制,离开农业的农民“弃土”动力不足,“两栖”现象较为普遍。此外,乡镇财政体制不顺、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和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滞后等,都影响了生产要素向小城镇集聚。

四、加快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各级政府要从实现跨世纪战略目标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小城镇对形成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农村现代化和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作用。要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一发展战略,加强对农村城镇化问题的研究,把握小城镇发展规律,协调和处理好有关农村城镇化研究、规划、建设和政策等问题,改变目前多部门管理状况。同时,结合加快推进湖北城市化进程,把农村城镇化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

2、科学规划。做好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优先发展市县城首位镇,重点发展中心镇,加强对区域范围内城镇的宏观调控与协调。湖北农村城镇化下一步发展的重点是在市县域一盘棋的基础上,突破行政区划界限,统筹规划城镇的整体布局,对城镇密集的区域,可进行乡镇行政区划的合理调整,以经济区域代替行政区域,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和发展规模,使城镇在空间地域上形成有机整体。在现有建制镇的基础上,全省可选择100—200个镇重点发展,争取到2010年建设成为镇区人口5万以上,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小城镇。同时根据城镇体系规划,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城镇职能分工,明确城镇发展方向,优化资源配置。

3、体制改革。其一,改革城镇行政管理体制,适当扩大小城镇政府管理权限。按照政企分工、政事分开的原则和“小政府、大服务”的目标,健全和完善与小城镇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政府机构。根据城镇发展的需要,赋予城镇尤其是市县域中心镇在计划、规划、工商和城镇建设管理等方面部分县级管理权限。按照分税制原则建立新型的财政分配关系,从财政体制上为小城镇发展建设提供更充足的资金。其二,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小城镇建设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在小城镇建设中,既要政府增加必要的投资,也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开拓资金筹集渠道,充分发挥民间资金的优势,建立以集体和个人出资为主,国家、集体、个人和外商共同投资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其三,深化乡镇企业改革,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积极引导乡镇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改造,促进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并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探索以社区股份合作制形式改造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组织,实现集体资产所有权、承包经营权和使用权工权分离大终改变外出人口对社区的人身依附关系。

小城镇发展现状篇3

关键词:温州;旅游型小城镇;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6-0262-02

旅游小城镇是指以绿色环保、民生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以旅游业为支柱或主导产业,整合相关产业发展,实现旅游与区域一体化、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的小城镇。其外延包含建制镇、集镇,也包括旅游风情小镇综合体。旅游小城镇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独特的建筑风格、深厚的人文内涵以及特有的古朴环境氛围吸引着来自各地的都市旅客前去观赏。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去旅游,城市近郊的旅游小城镇以其独特的优势正成为周末度假旅游的首选目的地。旅游小城镇的发展成为各地方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讨论温州旅游城镇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发展的对策对于促进温州旅游小城镇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发展温州旅游小城镇的意义

(一)能够提高温州旅游综合竞争力

温州传统的旅游资源优势集中在山、海、江,即温州的海洋旅游、森林旅游、生态旅游和雁荡山―楠溪江风景区旅游发展态度良好。在旅游休闲常态化和旅游产业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温州旅游正在由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深度发展。而温州旅游小城镇的分布与优势旅游资源的分布具有较强的依托性和重叠性。发展旅游小城镇可以为传统旅游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内涵,促进温州旅游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和综合效益的提升。

(二)旅游小城镇可以提高农民福祉

新型城镇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最终目标就是为了造福广大老百姓。旅游小城镇处于农村和城市的过渡带,可以实现就地城镇化。旅游可以为小城镇建提业支持,农民市民事后可以就地从事旅游业,解决了就业问题;由于旅游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能促进城镇景观美化、基础设施的完善、教育医疗水平的提高,还能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实现旅游与城镇发展的良性互动。旅游小城镇的发展是城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途径,可以克服“大城市病”,有利于提高农民福祉。

(三)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

《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各地要将乡村旅游与旅游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旅游小镇。温州旅游小城镇的分布与海洋文明、耕读文化、农业文明及旅游名镇(村)、改革开放所形成的市场经济文化具有高度的趋同与重合性。旅游型小城镇的建设不但可以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且可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审视、保护和利用,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

二、温州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现状

(一)旅游小城镇建设成效明显

温州旅游小城镇发展主要通过三条路径展开,一是浙江小城镇试点镇发展所确立的苍南县龙港镇、瑞安市塘下镇、乐清市柳市镇、平阳县鳌江镇、文成县大镇、泰顺县辖镇;二是浙江省旅游发展规划确立的浙江省四级旅游城镇体系,其中属于旅游小城镇的包括雁荡镇、大荆镇、南麂镇等镇;三是根据浙江省十百千工程所创建的瓯海区泽雅镇、瑞安市龙湖镇、洞头县东屏镇、苍南县桥墩镇、文成县南田镇、苍南炎亭镇、瓯海茶山街道、瑞安市湖岭镇、平阳县南麂镇、瓯海丽岙、文成百丈镇、平阳县腾蛟镇、文成县珊溪镇等旅游强镇。 温州旅游小城镇发展热情高,已经形成了一批以旅游业为主导或支柱产业的旅游小城镇,在发展规划、建设投资及产品开发、服务方面都有较大的投入,激发了旅游业和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力。

(二)旅游小城镇类型多样

从资源特点、分布特点及产业动力角度,温州旅游小城镇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根据功能分,泽雅镇、瑶溪镇是典型的城郊扩展型旅游小城镇,雁荡山镇、西坑畲族镇是典型的景区依托型旅游小城镇、瓯海茶山街道是典型的旅游服务型小城镇、泰顺县辖镇是旅游集散型小城镇。根据城镇资源的特色,西坑畲族镇是民族文化建设型、南田镇是历史遗存保护型、南麂镇是生态环境营造型、龙港镇是特色经济培育型、丽岙镇是复合型旅游小城镇。不同类型旅游小城镇成长的内在机理不同,建设发展方式也不尽相同。类型的多样性有利于小城镇根据自身的区位、资源、市场等情况发挥优势,特色发展。

(三)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

由于景区的吸引力、消费的拉动力促进旅游小城镇的投资增加、基础设施改善、服务水平的提高,进而引发产业聚集,并形成良性循环。在市场拉动、政策推动的多重作用下,由于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旅游型小城镇的城镇水平的提高。南田镇在旅游业未发展之前和其他许多普通的农业型城镇一样以农业为主。然而在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城镇的发展中,南田镇走出了自己的一条特色之路。为了适应旅游的进程,南田镇加快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努力建设环境文明镇,治理城镇内部环境等,以此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同时南田镇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开展特色农业旅游和文化旅游。有了游客的需求,以及旅游业的回馈和投入,南田镇旅游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

三、温州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均衡

旅游业在旅游小城镇的发展中处于龙头与支柱作用,但是温州旅游产业对旅游小城镇的带动作用不均衡:一是城市近郊与边远地区的带动作用不均衡,二是旅游产业的地位不均衡,三是旅游产业对城镇化水平的效用不均衡,四是旅游产业对促进农民福祉提高不均衡。由此造成旅游小城镇间在产业地位、产业要素、产业关联、城镇水平方面差异较大,特别是对于景、镇的分离型的旅游小城镇,容易造成城镇的边缘化、旅游产业综合带动作用的弱化。

(二)旅游小城镇品牌知名度不高

旅游小城镇从一定意义上具有产品的性质,作为产品其品牌效应对于市场的活跃度具有关键的影响。温州目前旅游型的小城镇,并未形成强有力的品牌效应。在品牌内涵方面,旅游小城镇与其他小城镇的特色差异不鲜明,旅游小城镇与旅游景区的界限、关系及定位模糊。在品牌的影响力方面,大多限于县域、市域,与以乌镇为代表的江南水乡古镇、以横店为代表的创新型产业城镇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三)旅游小城镇的创新项目不足

旅游小城镇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但是其发展要依赖以产业为基础的项目来推动。除了城镇建设所需要的基础设施、社会公共服务等项目外,更要有创新项目来满足旅游消费与旅游接待的需要。而温州旅游小城镇主要还停留在景观观赏、农家乐为主体的低端发展阶段,缺乏具有综合带动的创新项目。

四、温州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建设的规划编制,建立旅游小城镇建设的推进机制

温州市旅游强镇一般编制有旅游发展规划,但是缺少全市范围内的旅游小城镇发展规划。要以美丽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坚持走科学发展的路子,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将旅游小城镇建设与新型城镇化、旅游业以及其他社会事业发展相互衔接,从区域整体内确立旅游小城镇发展体系。确立旅游小城镇在旅游城镇化中的地位,加强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促进旅游业对小城镇的带动作用。对于不均衡的问题,要辩证看待,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小城镇,进行分类指导,实现旅游业比重在增量和总量上提高。同时要建立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推进机制,调动多主体的积极性,发挥不同主体的作用,促进小城镇的全面质量提升。

(二)实施重点发展战略,打造典型品牌旅游小城镇

在全面发展、均衡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发挥政策支持作用、市场机制作用,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发挥浙东海洋资源、佛教资源和改革开放中形成的市场知名度,重点发展海洋海岛小镇、海韵渔情小镇和特色文化休闲小镇。通过典型城镇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在国内外、省内外的知名度。国际性定位的旅游小城镇要向“国际化”和“高端化”方向发展;国内性定位的旅游小城镇要向创新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省内性定位的旅游小城镇重在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市区内定位的旅游小城镇重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发挥区域周末休闲市场的优势作用。

(三)以产业融合为契机,创新旅游发展项目

完善产业链,通过产业链的横向和纵向整合,实现旅游产业集聚。一是要完善旅游接待服务业,在旅游业内部能够实现旅游消费的一站式服务。二是要以广义旅游产业为框架,构建旅游产业和特色产业互动发展的产业群。发挥温州资本、市场和改革创新三重优将旅游产业与农业科技、教育医疗、养生养老、会展商务等产业相结合,通过产业整合、创新项目促进旅游与城镇两种职能的发展。温州文成县的天鹅堡小镇以及永嘉县永嘉书院(旅游景区型综合体)这种非行政型“旅游小镇”创新发展模式,是一种农村城镇化的重要趋势。

参考文献:

[1] 夏正超.旅游小城镇的内涵、特征及发展的战略导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9):213-215.

[2] 高中岗,卢青华.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思想价值及其现实启示[J].规划师,2013,(11):105-108.

[3] 夏正超.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浙江旅游小城镇发展路径及对策[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5-59.

[4] 钟家雨,柳思维.基于协同理论的湖南省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J].经济地理,2012,(7):159-164.

小城镇发展现状篇4

关键词:小城镇,社区体育

 

前言:城镇社区体育是城镇体育的重要摘要的意义。论文大全,小城镇。

1:小城镇社区体育的概念

在城镇社区范围内,依托社区力量,以社区内外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论文大全,小城镇。

2:小城镇社区体育现状

2.1社区体育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我国城镇社区体育居民活动所采用的运动项目有着很明显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在比较富裕的城镇有着现代体育运动项目,又有着传统的健身养生方法和地方特色项目,内容丰富多样。但是,大多数地区由于受到当地经济发展的水平、体育发展政策、体育文化活动组织与管理以及居民的体育价值观念等因素影响,社区体育运动项目比较单一,大多数居民选择在不花钱或花钱少的体育场、学校、公园、生活小区的空地、田间小道等场所进行体育锻炼,因此,选择运动项目主要是对那些场地器材要求不高、技术简单易学、运动负荷易于控制、具有一定娱乐性的现代运动项目以及被认为有健身、防治疾病的地方传统体育运动项目。

运动项目的选择与居民的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等有关系的。论文大全,小城镇。论文大全,小城镇。比如:散步与慢跑时老年人选择的首要项目,青少年喜欢比较激烈的项目,比如篮球、羽毛球、排球等在学校从事过或者教师教过的竞技运动项目。

2.2 社区体育群众参与状况

首先,城镇居民体育参与率低于城市。城镇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是在校学生,其次是科教文卫人员以及政府机构工作人员。乡镇企业工人和小城镇农民参与体育活动较少,这也许与他们的体育价值观念有一定的关系;此外,与城市社区体育的老龄化和女性化现象不同的是,城镇社区体育的参与者以中青年为主;这也许由于受教育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同时老年人和妇女的运动能力和体育价值观念有待提高。

其次,大部分城镇居民的锻炼频率和锻炼持续时间与国际国内体育人口的规定还有一定的差距。按照国际惯例,体育人口的界定是“每周参加3次或以上的中等强度和量的体育锻炼,每次锻炼时间不少于30分钟”。很多调查显示我国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还不属于真正的体育人口;在许多富裕的城市如此,可想而知在城镇的情况便可想而知。

3:小城镇社区体育的发展趋势

3.1小城镇体育社会化进程加快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小城镇社区体育社会化进程加快;同时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规模逐渐扩大,由于以城市为主体的现代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冲击和吸引,城镇居民模仿、学习和消费城市文明、现代文化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城市先进的体育价值观念提前被城镇居民所接受,形成超前消费,从而使城镇体育社会化进程超前发展的情况成为可能。

社会化是小城镇社区体育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要动员一切力量广泛参与社区体育资源的开发,最大限度的实现社区力量的整合;同时,社区体育资源的开发必须坚持社区需求本为原则,以服务社区内所有成员,一切从群众出发,解决社区居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作为社区体育资源开发的重点,从而调动居民广泛参与的积极性。

3.2小城镇居民体育观念意识增强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对小城镇建设的重视,小城镇工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机械化和电气化程度提高,使得城镇居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加上双休日的实行,业余时间增多;同时,由于经济的发展,城镇居民收入和物质生活水平也随之有了极大的提高,享受观念逐渐普遍;文化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大中城市社区体育的辐射和影响,城镇居民的体育价值观将发生重大改变,逐渐认识到体育运动不仅具有健身价值,更重要的是它的文化、教育、休闲娱乐、自我实现等方面的价值,逐渐将体育作为生活的重要内容,而不仅仅是一种健身手段。

3.3小城镇社区体育组织多元化、多层次方向发展

随着城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居民闲暇时间增多,体育健身意识的增强,社区体育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城镇社区体育组织将向多元化、多层次的方向发展;鉴于目前商业经营型的体育组织收费较高,一段时间内只有部分较高收入阶层的群体才能承担,因此,为适应城镇社区体育发展的需要,促进社区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当前,应大力发展公益型的民间社区体育组织。论文大全,小城镇。建议政府积极主动帮助并扶持其发展,制定相关政策,为社区体育组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3.4小城镇社区体育活动内容与形式丰富多样

为了吸引更多的居民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社区体育服务人员必须改变目前社区体育活动项目单一的状况,开发更多的运动项目,丰富体育活动的内容。

为了满足不同人的需求,提高参与率,社区体育的内容必须丰富多彩,可采用以下方法加强运动项目的开发;首先: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主要简化规则,简化技术;降低难度要求、改造器材等,使各种运动内容适应社区居民的需求,对不同参加者提出不同要求,这就是社区体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其次:新兴运动项目的引用。根据社区的情况,可将几种新兴的运动项目引入社区。再次:民族、民间传统项目的开发。最后户外运动项目的开发;可利用各种自然形成的条件进行,最好的例子就是现在的拓展训练,他以后会逐渐走向社区的。让人们更快的接触的。

目前,由于城镇社区体育组织不够健全,城镇社区居民都是自由组合与自发的形式为主,参加的各个单位的人数都没城市的多;随着城镇社区体育化程度逐渐提高,社区体育组织的逐渐健全,城镇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性将逐渐增强,有组织的体育活动逐渐增多,社区体育将向稳定有序的方向发展。

3.5小城镇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逐渐得到重视

社区缺乏体育场地设施时一个普遍性的事实,城镇社区更是如此。体育场地设施时居民进行体育活动的空间条件,是现代文明和一个地区体育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在短期内不可能增加大量的体育设施,如何开发和改造现有的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是解决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严重短缺的根本途径;21世纪是大众体育世纪,城镇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桥梁和枢纽,它的集聚和辐射作用对周围的农村有强烈的影响,因此小城镇社区体育不仅关系到城镇居民的体质问题,还与广大的中国农村人口体质强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体育设施供给严重不足的事实已暴露,并且正随着社区人口的而进一步加剧;

因此,体育界要通过各种媒体,有关会议等各种途径是地方部门认识到,社区体育中有一部分属于公共福利事业,政府部门有义务着手进行社区体育场地设施规划和建设,否则日后将会造成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与社区发展严重失调的局面,从而提高小城镇政府对小城镇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重视。

3.6小城镇社区体育骨干队伍壮大

专业人才决定着某一领域的成熟度和发展质量;城镇社区体育的发展需要一批高水平的体育骨干队伍。由于城镇社区居民较多,需求多样化,仅靠城镇极少数的体育专职人员或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社区体育指导活动,显然不够现实;同时,城镇居民文化程度低,“不会锻炼”的人口较多,需要有人指导;因而,指导力量的缺乏成为制约城镇社区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体育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专业设置的调整,以及城市对体育专业人员的减少,将有更多的人才走向城镇和农村。同时社会体育迅速发展也将促使小城镇的体育教师、有体育特长的人员积极获取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小城镇社区体育骨干队伍将逐渐壮大。论文大全,小城镇。

4结论

随着我国对小城镇发展战略地位的重视,小城镇的经济将突飞猛进,基础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也将使小城镇居民的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再加上体育高等教育的扩招和体育专业人才逐渐向农村转移,这些都预示着我国小城镇社区体育将迎来它发展的黄金阶段。目前,小城镇社区场地设施、社区体育指导员等体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的事实已暴露无遗,并且这种状况正随着社区锻炼人口的增加而进一步加剧。这要求小城镇政府在制定小城镇发展规划时,要摆脱传统的只为物质建设服务的规划思想,确立以全面体现经济、社会、环境三维发展模式要求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规划思想,无论是体育场地设施等硬件设施的规划与建设,还是社区体育指导员、社区体育运动项目等软件项目的规划与发展,既要从现有的条件出发,更要考虑到未来社区人口结构、素质、规模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所引起的居民对社区体育的新的需求、新的期望,为未来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要动员社区内居民、机关团体、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等一切力量广泛参与小城镇社区体育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力量的整合,实现社区体育资源的共建、共有、共享,形成社会集资为主,政府资助为辅,民办官助、民办民助、法人投资相结合的社区体育发展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黄爱峰.中国小城镇体育发展之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

[2]周建军,仇军,罗时铭.我国乡镇体育的发展背景与模式选择[J].体育科学,2003,23(5)

[3]唐忠新.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10

[4]郑旗.山西省小城镇体育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38(9)

[5]刘志民.小城镇政府与小城镇体育发展公共政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17

[6]徐永祥.社区发展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7

小城镇发展现状篇5

关键词:新疆;小城镇规划;思路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环境的影响,以及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深入,新疆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在近些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开始朝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为了更好地推进新疆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全面提升小城镇的综合发展水平,需要当地政府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采取科学有效措施,推进城镇发展,为实现现代化城镇发展做出贡献。

二、新疆小城镇建设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的全面展开,西部地区经济地位和战略意义的上升,为推进新疆经济发展步伐,加快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速新疆城镇化发展,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但从发展现状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发展难点。

1、小城镇布局发展不均衡

新疆地域辽阔,各地小城镇的发展存在着区域不平衡性。数量上,北疆多于南疆、南疆多于东疆,北疆小城镇占总数60%以上,北疆铁路沿线成为新疆小城镇发展的密集地带。发展建设水平上,北疆也高于南疆、东疆,其中天山北坡为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带。

2、城镇发展水平低,规模不够大

小城镇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产生一定的聚集效应,较小的规模不利于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利于规模经济效益的形成,并且限制了城镇功能的有效发挥和对腹地经济的带动作用,将会严重制约小城镇的健康发展。新疆有些小城镇规模过小、力量分散,造成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小,对周边的资源和资金的吸引小,使城镇功能的发挥受到极大影响,同时,许多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不高,非农产业基础薄弱,缺乏有利的产业支撑,就业机会少,对农村劳动力吸纳力弱。

3、小城镇二、三产业发展滞后

世界各国经验表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总是会由“一、二、三”的格局向“二、一、三”的格局演变,并最终形成“三、二、一”的格局,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也是如此。新疆现有的小城镇更多地表现为消费型城镇,而不是生产型城镇。新疆的小城镇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产业结构,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发达省区市相比还有较大差异。小城镇建设是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但是,新疆小城镇建设中二三产业发展比较滞后,农业比重偏大,二、三产业起点较低,缺少支撑财政收入的支柱企业。

4.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基础差

基础设施是保障城市生产和生活顺利进行的各种基础性物质设施以及相关产品和服务的总称,但是新疆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水平不高。很多城镇存在交通拥堵,出行不便,垃圾围城,环境污染等问题,一些城镇还存在供水紧张,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问题,与发达地区相比,新疆小城镇道路,垃圾收集和处理,公共绿地,公园和休闲设施,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很大差距。城镇基础设施投资渠道方面来讲,多数城镇仍主要依赖于政府投资,建设资金缺口较大。

5.对小城镇建设认识不足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资源丰富,文化多元,地域辽阔,但经济比较落后,自然环境恶劣且民族成分复杂,由于绿洲散布在干旱区的分布特征,各城镇相距较远,人口密度小且分布不均。新疆城镇体系存在着功能交叉和重合现象,表现在城镇间产业结构趋同和大、中、小城市、城镇与乡村之间功能不清,协调发展效应不明显等问题。多数县城和一般建制镇是为农业和为城镇居民提供生活服务的小区域中心城镇,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水平低,城镇的聚集和辐射作用弱。由于新疆的许多市镇是通过县改市、乡改镇等行政力量推进城镇化的结果,使城镇人口虚化扩大,大量乡村人口未经职业和空间的转移,而只是因为所在地行政建制发生变化而成为城镇人口。城镇中大量农业人口的存在,使城镇功能弱化,对周边地区带动作用不明显。

三、构建新疆城镇规划发展的思路、策略

1、新疆小城镇发展思想

(1)坚持总体规划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想

小城镇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坚持搞好和严格实施总体规划,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建设当中,各级政府应根据小城镇所具有的区位优势及其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分期进行建设,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指导和管理,搞好调控与协调,遵循规律,突出重点,切忌一哄而起。当前,新疆小城镇建设应根据实际情况,以现有小城镇为基础 ,坚持新建与扩建并举,以扩建为主,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切实提高城镇综合素质。

(2)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思想

发展小城镇,不能削弱农业的基础地位,尤其是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一定要充分利用小城镇连接城乡的优势,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村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城镇经济的协调发展。

(3)坚持以产业发展为依托的思想

加强小城镇建设,一方面要发展壮大产业,推动产业聚集,提高产业的关联度,这是农村城镇化的依托和功能定位的基点。另一方面,要把切入点放在产业发展的定位上,根据自身的区位条件,着重培育和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同时兼顾其辅助产业的发展,以便形成一个良好的产业链以及合理的产业结构,为小城镇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依托,并通过加快小城镇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2、城镇体系发展策略

(1)要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

发展小城镇只是城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发展小城镇应采取有重点,因地制宜,相对集中,形成规模的战略。要重点发展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各地区要根据本地实际,对小城镇的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城镇密集区和中心城市周边地区的小城镇,要纳入所在区域城镇体系的总体规划,以组团式布局形态与中心城市或其他城市形成合理的功能分工,发展一批卫星城镇,形成为中心城市服务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小城镇。距中心城市较远的小城镇,要强化为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服务功能,形成农产品集散中心和加工基地,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和文化中心,带动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2)加强现有小城镇的快速发展

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使基础设施投资能够相对集中,使一个县、一个地区成为经济的凝聚点,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小城镇是连结农村和城市的纽带,小城镇布局、规划应纳入整个城镇规划体系中考虑,以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吸引和辐射功能。

(3)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带动小城镇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聚集过程,而是企业、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不断地向城镇聚集,不断地创造出越来越多的二、三产业就业机会的过程。可见,经济发展是新疆城镇化的动力,产业支撑是城镇化的灵魂。坚持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与调整产业结构,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围绕主导产业、培育龙头带动型企业,达到经济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的目的,形成新疆干旱区绿洲环境条件下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小城镇经济发展模式。

(4)建立小城镇多元化投资融资机制

小城镇建设需要大量建设资金,建立各种有效的资金筹措渠道刻不容缓。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来共同参与小城镇建设,真正形成国家投资、地方投资、社会投资、个人投资和引进外资的格局,拓宽小城镇建设的筹资渠道。新疆小城镇的投资应以国家和自治区财政资金为引导资金,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小城镇各自的实际,吸引民间投资、银行贷款、国外投资等各种社会资金来促进小城镇产业的发展。

(5)积极培育完善小城镇市场经济环境

加快城镇化进程,必须处理好城镇化与市场化的关系,积极培育完善小城镇市场经济体制。要不断加强小城镇与较大规模城市联系,引进资金、技术、人才、设备、信息,同时要传递城市的市场信息给农村,引导农村发展适销对路的产品,发挥以镇带村的市场功能。

(6)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新疆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条件,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内容。抓紧做好全疆城镇供水水源规划,天然气利用规划和合理开发水资源,加快城镇供气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小城镇集中供热系统。进一步加快镇区的的管网改造,提高供水能力,缓解缺水小城镇和区域供水不足的矛盾。加快城镇交通系统建设。加快城镇公共停车场,行人过街桥涵的规划建设和人流高峰地段的交通组织。建设完善的城镇排污系统,改造和新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处理等级。大力发展城镇绿化和美化,增加城镇绿色空间。城镇新区建设,要确保绿化用地,做到同步到位。

结语:综上所述,鉴于新疆小城镇发展规划的研究是一项长远而宏伟的系统工程,本文取新疆小城镇规划发展的镇村体系规划构想之一隅展开探讨,希望对新疆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提供一种思路,为全面实现新疆地区的小城镇发展建设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春华,张小雷.新疆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2,(01).

[2]周斌.加快新疆小城镇建设 繁荣农村经济[J].实事求是,2003,(04).

[3]孙峻,丁烈云.中国小城镇建设研究进展[J].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1,(02).

[4]陈珏.借鉴内地经验发展新疆小城镇[J].新疆社科论坛,2004,(04).

小城镇发展现状篇6

[摘要]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等方法,调查分析了河北省小城镇体育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河北省小城镇体育发展的模式。

[关键词] 小城镇 体育 模式

小城镇包括县城和独立建制镇,是城镇等级结构中的两个重要层次,小城镇居于城市之尾、农村之首,是大中城市的延伸,也是农村接受城市辐射的承接点,在城市化发展中起着联结城乡的作用。本课题试图对河北省小城镇体育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力图构建小城镇体育发展的模式,推进“全民健身计划”,促进小城镇群众体育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是河北省的小城镇体育。本课题研究前后,查阅相关资料,设计了《河北省小城镇体育情况调查表》。分层随机抽取了6个地市的320个小城镇作为调查对象,问卷发放270份,回收270份,有效问卷243份,有效率为90.0%。

二、结果与分析

1.小城镇居民体育活动的地点

调查发现,河北省小城镇居民中有21.0%选择在家里进行体育锻炼;27.5%选择在公路街道旁进行体育锻炼;19%选择在住宅小区空地进行体育锻炼;选择在公共体育场地进行体育锻炼的占40.8%;在附近学校体育场进行体育锻炼的占22.7%;选择收费的体育场馆的最少,占4.6%。从调查结果来看,全省小城镇居民选择收费锻炼的最少,而且有相当大一部分人群没有正规的、固定的场所进行体育锻炼。这说明河北省小城镇体育场地设施比较缺乏,居民在锻炼场地选择上以随意、就近和方便为原则。

2.小城镇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在小城镇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形式中,有44%的居民选择与朋友伙伴一起锻炼;有35%的居民选择个人锻炼;有5.1%和13.5%的居民选择参加单位活动和与家人一起锻炼;只有2.4%的居民选择和锻炼小组一起活动。可见,河北省小城镇居民体育活动的组织率较低,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随意性比较大。锻炼小组或体育协会在小城镇体育方面的工作还有待提高,体育协会自身的宣传和管理职能还有待加强。

3.小城镇体育经费现状

体育经费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瓶颈。组织体育活动,从宣传发动,到前期筹备,到正式进行,再到总结表彰,都离不开经费的支持。据调查,各地投入体育基础建设的经费非常有限。对于体育经费是否充足的问题,9.1%的受调查者认为,小城镇体育经费有一些缺口,另外91.9%的人认为,经费缺口很大。经费来源中最为集中的选择是政府拨款、单位出资、社会赞助,河北省主要靠居民出资,占全部经费来源的72.7%。

4.资源紧缺

体育场地、体育设施少,质量差,无法满足体育活动和锻炼的需要。基本的体育场地和设施是组织体育活动、进行体育锻炼不可缺少的条件。很多小城镇所属学校的体育场地,平时通常都不对外开放,仅限于学校自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所有的篮球场、乒乓球台以及室等,也仅限于本单位职工及家属使用,绝大多数都不对外开放。从调查得知,可供利用的场地主要是街道所属的场地、附近学校的场地、公园广场,此外,有半数以上的被调查对象使用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的体育场地、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河北省有27.3%的小城镇反映没有场地可用。

三、小城镇体育发展模式

小城镇体育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重点是我国群众体育的一项战略部署。然而,小城镇体育的建设和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水平,小城镇建设等方面缠绕在一起,不可能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其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不可能有一个模式能适用任何变化的情况,更不可能也不应该长时间、宽空间、高程度地稳定在一种模式上。不同的发展环境和发展目标,应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并根据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做出调整。

1.启动龙头,建立健全小城镇体育健身网络

体育是公益事业,体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政府的支持。在当前农村体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情况下,政府理应起到龙头作用,政府行为主要是宣传发动,更新广大居民的健身观念,组织专门队伍和专业人员,建立体育网络,帮助居民完成各类体育协会的建立,并对协会予以指导和管理。体育作为公益事业,必须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先期奠定硬件基础。在小城镇,体育场馆建设由于种种原因,政府投入明显不足。在未来几年或十几年内,国家将从体育收益金中抽出相当部分的资金进行农村体育项目的投入。地方政府,应逐步加强对小城镇体育项目的建设,通过体育项目的启动,筑巢引凤,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

2.少数民族体育模式

河北省是散杂居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省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河北省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民族体育是群众爱看、爱参与的“流行项目”, 带有突出的娱乐性、趣味性、技巧性、表演性和观赏性,是小城镇群众体育活动的龙头项目,拥有比其他项目更多的参与者。它不仅能在形式上把许多人聚集在一起,而且能建立起心理沟通的渠道,有效地促进人们的交流合作,对于组织和丰富小城镇居民的闲暇生活,提高小城镇居民的体育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民族体育健身活动应坚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和业余、自愿、多样、文明、节俭”的原则,要与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健康的体育文化娱乐活动相结合,与传统节假日(如元旦、春节、三八、五四、端午、十一、中秋等)相结合,开展体育比赛和表演活动,扩大体育的影响,提高了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如武术、舞龙舞狮、龙舟、拔河、棋类、踢毽子、跳牛筋、跳绳、放风筝、抽陀螺等民间体育健身娱乐活动。

3.单位体育模式

“单位体育”是我国群众体育中一个独特的形态,调查发现,小城镇体育骨干和体育群体中的许多人是“单位人”,单位体育是小城镇体育的支撑和主要形式。在小城镇体育还处在一个低水平发展的起点上,公共体育设施还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时,发挥单位体育的示范作用和服务功能,是小城镇体育建设面临的一个现实和明智的选择。单位因为有了组织上的保证,它比分散的个人行为更具聚集性和操作性。单位的体育活动设施可以也能向社会开放,尤其是中、小学的体育设施,可以充分利用小城镇现有的活动条件,满足居民增强体质、娱乐休闲的需求,同时增进单位成员与城镇社会的广泛接触和交流,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培养居民的公共道德和行为规范。今后,举行大规模、高度集中的群众体育活动的难度越来越大,在小城镇这个层次上,单位体育是最好、最合适的组织形式。

4.家庭体育模式

改革开放后,小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空前提高,住房条件的大幅度改善,尤其在一些富裕的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又有了很大的提高,给家庭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目前,大多数小城镇的体育建设还达不到城市社区的人文环境和物质基础,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的改善和建设也很难满足人们强体健身、休闲娱乐的需求。由于缺乏投资回报和社会效益的双向适应,小城镇中个人投资的营业性活动场所数量少、规模小,家庭体育的兴起成为必然。在经济发达地区的许多小城镇中,不少家庭开辟户外活动场所或自设室内活动室(乒乓台、健身器等),作为追求生活质量的一种手段。家庭体育为家庭生活增添了新的内容和要求,家庭可以自主地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活动时间,自由地调节体育消费能力,更有利于妇女和儿童的健身娱乐活动。

5.体育旅游模式

改革开放后,体育旅游事业有较快发展。1995年,在全国国际体育旅游座谈会上,国家体育总局张发强副局长作了《关于体育旅游业的几个问题》的报告,认为体育旅游就是体育与旅游的结合,是体育性的旅游事业和旅游性的体育事业,都带有经济行为。开展体育健身旅游,是人们追求知识、追求精神享受、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生活方式。党和政府支持开发民族体育项目和区域体育项目,推出“黄金周”旅游项目,颁布一系列有利于大众的旅游政策,以及正确的舆论导向等,极大地调动了人们参与体育健身旅游的积极性。

现在人们外出旅游不仅是为了度假消闲,而是渴望得到在城市里难以得到的刺激,更多人将选择远离喧闹,走进大自然,体育旅游将成为一个更重要的消费领域和经济文化现象。我国蕴藏着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发展体育旅游可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反过来促进群众体育的再发展。发展体育旅游小城镇作为“大本营”,可以带动交通、旅馆、餐饮等服务性行业的发展,促进体育设施的改造和更新,推动小城镇体育的建设与发展。如在临近名胜古迹,游览胜地的城镇,重点规划建设体育休闲中心:扩大对外交流,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表演和比赛活动等。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我国体育旅游市场和体育旅游产业已呈蓬勃发展之势,初具规模。体育旅游已成为大众体育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追求高品位生活质量的同时,亦不断追求高档次的体育生活方式。所以,大众参与的广泛性是前所未有的。

参考文献:

[1]秦华奇: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思考[J].福建体育科技,2005,24(1)

[2]黄爱峰:中国小城镇体育发展之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4,21(1)

小城镇发展现状篇7

关键词:城镇化,道路,绿地系统,景观风貌,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2.29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粗放型的村镇发展模式、低效的土地投入产出是寒地小城镇发展的普遍现象。同时寒地气候因素影响造成人居环境的诸多问题。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2],它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倡导生态文明[3],而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因此,低碳、可持续的小城镇规划策略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村镇规划制定不科学、规划实施不到位,导致村镇各项建设处于盲目、无序状态。小城镇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传统风貌消失、千城一面等“特色危机”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出来[4]。为了能更快更好地适应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新形势,针对劲松镇提出产城互动、融合发展和梳山理水的城镇规划理念,对该镇未来的发展和建设指明了方向。

1劲松镇概况

劲松镇辖区位于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南坡顶部。全镇总面积1277km2。境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有蘑菇、猴头及党参、黄芪、贝母等中草药材;野生动物有犴、黑熊、狍子、马鹿等。经济以木材生产为主,机械化程度较高。2009年年末全镇总人口645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160人。镇政府驻于镇内。

1.1社会经济

近年来,劲松镇城镇社会经济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趋势,根据本地的资源优势,主要的经济来源是林业、养殖和山货产品的采集。

1.2城镇布局

随着城镇外部条件的变化,城镇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城镇建设基础设施等方面,不断提出要求,需要进行新的城镇布局来适应。劲松镇城镇现状用地基本满足城镇建设要求,但建设结构不合理。建设区中,居住用地所占比例过大,居住用地中建筑质量较差部分仍然较多,沿道路狭长分布,卫生条件差;城镇文化设施与广场、公园、绿地较少,城镇缺乏生机和活力。城镇绿化效果差,没有形成系统;缺乏有特色的城镇总体景观风貌。

1.3基础设施

由于城镇发展较快,基础设施没有跟上城镇发展的要求,道路红线过窄,路网密度不均,结构不合理,部分道路路面较差,影响了城镇发展和日常生活对交通的需求;给排水系统不完善,不能满足城镇生产和生活需求。

2劲松镇现状存在问题

居住用地比例过大,用地沿镇区内道路狭长状发展;道路系统不完善,除一条东西向主路路况质量较好外,其他道路路面质量较差,缺少交通设施,影响了城镇发展和日常生活对交通功能的需求;缺少开场性空间,公共活动空间少;缺少公共绿地,没有相配应的绿化系统。

2.1居住用地现状及存在问题

镇区内现有居住用地64.28hm2,人均居住用地99.64m2。现状居住用地分布于城镇东西向干道两侧,小部分用地已具备良好居住环境,基础设施较为完备。但劲松镇大部分边缘地区居住建筑仍为平房,外观破旧,生活质量较差,绿地率低,缺少户外公共活动场所。

2.2道路现状

镇区内现状道路路况较差,没有形成完善的交通体系,道路红线较窄,土路较多,硬化道路较少(见图1)。

2.3景观绿化现状

劲松镇镇区内绿化环境较差,缺乏公共绿地,景观较差。劲松镇现状城镇总体景观及城镇景观形态缺少鲜明特色,有待于进一步规划确立、设计强化;缺少景观节点设计,如广场、公共绿地、城镇入口等(见图2)。

2.4公共活动空间现状

劲松镇缺少公共活动广场,规划四处城镇广场,规划用地面积1.27hm2,为周边居民提供休闲、集会的场地。

3劲松镇城镇发展策略

3.1总体目标

规划整合松岭区发展的比较优势,融入地域资源要素,结合对劲松的整体研判,提出本次规划的总体目标:构建“黑龙江省经济区”发展背景下松岭地区的发展引擎,塑造独特地理资源禀赋的松岭特色旅游型城镇风貌形象。

3.2规划理念

1)产城互动:实现区域功能集聚。2)融合发展:营建城市空间格局。3)梳山理水:塑造劲松新城镇风貌特质。

3.3空间结构规划

根据劲松镇现状城镇布局特点和存在问题、未来发展需求和地形特征,规划劲松镇“一心、一带、八区”的总体布局形式。“一心”指镇区内依托光明街两侧形成的核心区,集商业、行政管理、文体科技等于一体;“一带”指镇区东部南北走向的多布库尔河形成的滨水绿化景观带;“八区”为城镇内主要功能片区,以原有基础设施为主的核心区,加快镇区改造;以产业功能性用地为主的工业区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产业,避免污染工业的进入;以及为城镇未来所预留的弹性发展区。同时加强城镇绿化景观建设,并以城镇主干路、过境公路等为轴线,建设城镇绿带,联通城镇内部点状、面状绿地及城镇周边生态空间,构造绿色城镇的景观特征。

4劲松镇规划设计

4.1道路交通规划

规划劲松镇道路以方格网为主的路网结构,规划老加漠路、光明路、环美路、兴志路、规划站前路5条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支路形成“五主、十三次、多支路”的道路骨架。规划道路分为干路、次干路、支路三个等级,干路红线宽度为24m~36m,次干路为16m~24m,支路为10m~14m。

4.2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以镇区东西两座山体生态景观为背景,南瓮河及区内分支滨水景观绿地为劲松镇景观线,以镇区各绿地景观节点为点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生态绿化系统。规划绿地布置结合镇区道路、居住区、步行和公共建筑合理布置,在规划区内形成“一带、一廊、两山、四轴、多点”的绿地景观系统,形成与自然生态环境密切联系的景观廊道,为城镇居民提供以游憩、休闲、机会、娱乐为主的开敞空间。

4.3景观风貌规划

规划从现有独特生态景观“两山夹一沟”考虑劲松镇景观风貌,形成以山为背景,沿河景观为城镇主要景观廊道。景观结构为:“一带、一廊、三轴、多点”的景观格局。一带:南瓮河景观带;一廊:区内滨水景观廊道;三轴:东西公共景观轴、南北以老加漠路为交通景观轴线、区内沿线绿地形成的绿地景观轴;多点:入口景观节点、交通节点、绿化节点、建筑节点。

5结语

小城镇规划是城市规划与乡村规划的中间环节和重要衔接点。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创新规划方法,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规划方法,以自下而上的方法相补充,推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5]。

参考文献:

[1]姚敏峰,刘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宜居小城镇规划策略———以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南阳新区规划设计为例[J].规划师,2015(6):57-61.

[2]苏保忠,刘俊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如何可持续发展[J].标准生活,2013(3):18-21.

[3]徐丽哲,张定青.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小城镇生态规划策略与方法———以西安市户县秦渡镇概念性规划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5(7):57-61,66.

[4]陶特立,邱桃东.合理定位、综合利用、产城一体———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苏南地区小城镇总体规划修编新思路探讨[J].小城镇建设,2014(12):34-45.

小城镇发展现状篇8

关键词:小城镇,总体规划,过境交通

Abstract: the total design rules of small towns often facing transit highway to the problem of how to handle, combining with the shop of the town planning examples to small towns in total rules should be discussed how to deal with transit traffic.

Keywords: small towns, overall planning, transit traffic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的各项建设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对城市道路网形态结构的规划及道路建设作用巨大。但随着近些年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尤其高等级公路建设的速度也大大加快,区域交通条件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对城市过境交通产生显著影响,也对小城镇总体规划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小城镇作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阵地,由于规模小、经济基础薄,大多数城镇是由于交通发展而来,现如今绝大多数城镇仍依赖于过境交通的发展。过境交通对小城镇发展的引力犹如磁场,吸引着小城镇沿公路发展。这种磁性效应在经济落后地区尤其明显,小城镇高度依赖过境交通追路发展。从规划理论上,为了过境交通的顺畅应将过境交通甩出城外,禁止小城镇夹过境交通发展,所以在小城镇总体规划中常把过境交通迁至镇区外。但从实际情况看,以往由于人们对乡集镇的规划建设的忽视,导致集镇布局呈自然发展,过境公路穿越集镇,集市交易又严重影响交通,越是运输繁忙的公路干线,集镇建设发展越迅速。这些集镇形成了以过境公路干线为主的带状结构布局。过境公路在一些集镇既是交易市场又是集镇交通主要干道,所以相互干扰、相互影响的现象十分严重。

很多小城镇弃总体规划不顾,沿过境交通发展,已做的城镇规划则多年难以实施。小城镇依赖过境交通又影响过境交通,公路既拉动了小城镇发展,又制约了或将制约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以安徽省涡阳县店集镇总规为例,探讨在小城镇总规中如何通过规划协调这一矛盾,在小城镇规划中如何利用过境交通这个首位动力因素,来更好的处理过境公路的问题。

1 店集镇交通系统的现状

从店集镇的镇区现状图1中可以看出,店集镇由一条过境公路组织镇区主要交通。高楚路这一过境公路从镇域全境呈东-西横贯通过,在镇区内部,沿高楚路发展成了“沿街一层皮”的镇区现状布局,且镇政府等重要建筑等都位于路的两边,居民的生活和过境公路的交通基本混在一起,对今后镇区的发展影响颇大。

从规划理论上,过境公路应避开集镇,引出集镇。如果以规划年限20年发展预测,考虑集镇远期的发展规模,过境公路规划势必从集镇边缘通过,远离集镇中心,形成外环路,这样对于一个新兴的、经济比较薄弱的集镇,其规划一步到位,投资大也往往不可实施。尽管规划做了,但从领导意识、集镇经济发展上,人们往往又不愿过境公路改线,远离集镇,以免过境公路的引出而使集镇萧条,这样往往形成规划与建设两张皮,已做的规划多年来无法实施,仍然解决不了过境交通与集镇建设的相互矛盾。

图 1 店集镇镇区现状图图 3 城镇平行公路发展处理方法

2 过境交通穿越集镇的影响因素

过境交通穿越集镇,促进了集镇以交通运输相配套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了集镇的经济建设,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同时又给过境交通带来干扰和影响。

2.1 影响过境交通通畅和交通安全

集镇建筑沿公路分布,沿路两侧人口密度较大,居民出行穿越的人次增多,汽车行驶速度减慢,造成交通阻塞且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特别是集镇利用过境交通公路赶集,形成马路市场。每逢赶集日人流量增大,加之沿公路摆摊设点占用公路路面,往往造成长时间交通堵塞和中断,影响了交通运输效率,又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2.2 不利于集镇道路的建设和改造

过境交通沿线集镇,其布局多沿交通沿线两侧分布,多年来由于缺乏规划和管理,集镇建设紧临公路建筑,距离公路红线较近。过境公路既是集镇生活性道路又是集镇交通干道,若规划进行拓宽改造,征地及拆迁费用较高,这对于经济实力比较薄弱的集镇往往不易实施。

2.3 造成集镇的生活质量下降

过境公路穿越集镇,居民出行活动对过境交通产生影响的同时,过境交通所产生的噪声、灰尘及废气污染,对集镇的生活及居住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造成了集镇生活质量下降,影响居民身心健康。

3 过境交通与小城镇空间发展的关系

在小城镇空间形态的发展过程中, 过境交通对城镇发展的影响也在不断变化。现阶段小城镇空间形态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3. 1 点状生成的初期阶段

由于小城镇规模小, 自身发展能力低, 主要依赖外界力量, 尤其是对过境交通依赖高。在这一阶段, 过境交通对小城镇发展的拉动力远大于制约力, 因此城镇空间形态往往呈穿心式过境公路布局。目前大多数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仍处于初级阶段。

3. 2 带状延伸的中期阶段

经过初级阶段的发展,小城镇已具有一定的自身发展能力,但仍需借助外界力量拓展,小城镇仍有追路发展的趋势,但同时也逐步由追路发展演变为向内的团块状发展。在这一阶段,为避免过境交通的负面效应,其往往与镇区相切而过。经过对店集镇镇区现状的分析,初步认定店集镇已经由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发展,并具有中期阶段的雏形:沿街分布大量建筑物,但基本分布在道路红线以北,并形成组团块状结构,南部仅有沿街少量建筑物。

3. 3 面状拓展的高级阶段

小城镇的发展主要依靠自身内部潜力扩张,空间形态的拓展已转为内部扩张,沿路布局造成的外部成本大大上升,对城镇进一步的发展带来的制约作用超过促进作用,逐步成为城镇空间扩张的制约因素。这一阶段,考虑小城镇的远期发展,将过境交通甩出城外,并在公路与城区用地之间预留发展用地。从以上三个阶段来看,小城镇所处的发展阶段越低对过境交通的依赖程度越高。店集镇目前经济实力还不强,在空间发展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到中级阶段过渡时期,在这一轮总规中规划年限为20年,所以到规划期末店集镇的空间布局应还处于中级阶段。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提出了店集镇镇区交通布局方案针对过境公路的对策和措施。

4 店集镇镇区交通布局针对过境公路的对策与措施

过境交通是落后地区小城镇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 因此,在规划上,不应一味反对沿过境交通发展,这有违经济发展规律。对于落后地区小城镇的规划发展,不仅不能盲目要求迁出过境交通,而且还应该充分利用过境公路促进集镇建设,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引导过境交通,才能较快促进贫困地区集镇建设的发展。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