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环卫一体化运营模式8篇

时间:2024-04-03 14:35:10

环卫一体化运营模式

环卫一体化运营模式篇1

关键词:Ka波段;卫星通信;运营模式

1引言

发展Ka波段宽带卫星通信是卫星通信行业适应C、Ku频率和轨位资源日渐匮乏,以及信息网络宽带化、多媒体化总体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当前,欧美等发达国家的Ka宽带卫星通信已经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但是在亚洲地区,特别是我国国内,目前还缺乏成熟的运营经验和应用模式。因此,在我国资助中星16号Ka宽带卫星通信投入运营之前,对Ka宽带卫星通信进行运营模式研究显得格外重要。

2国外较成熟的运营模式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的Ka频段宽带通信卫星技术发展较快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产业链各个环节不断完善,宽带卫星运营商正加紧抢占全球市场,呈现大举进军全球商业市场的局面(见图1)。目前,国际上宽带通信卫星系统的运营模式可以归结为两种,即封闭式和开放式商业运营模式。

2.1封闭式商业运营模式

封闭式商业运营是由一个实体公司来运营卫星、构建关口站、采购地面终端,再直接或通过合作伙伴向最终用户提供服务。根据用户的不同,封闭式的运营又分成垂直一体化的模式和批发分销两种不同的子模式。(1)垂直一体化运营模式垂直一体化模式是指卫星运营商通过运营Ka卫星或租赁Ka卫星容量、管理和运营地面网络/网关基础设施,直接面向终端用户提供Ka卫星服务并收取相关费用,就宽带接入业务的服务对象而言,其是一种是直接向最终用户提供服务(BusinesstoCustomer,B2C)的模式(见图2)。在垂直一体化模式下,卫星运营商本身就是一个ISP,拥有最终用户,其需要为用户提供一个完整的业务支撑系统(BSS),适用于用户规模大、市场性质较为类似的国家和地区。(2)分销批发运营模式分销批发运营是指卫星和网络都由一家公司来建设和拥有,但它并不直接提供服务,而是将服务批发给本地的分销商,如ISP、电信运营商、VSAT公司、DTH运营商等企业,利用它们的市场渠道和营销网络来向用户提供本地化的服务,是一种向企业用户提供服务(BusinesstoBusiness,B2B)的模式。在分销批发模式下,宽带卫星运营商负责卫星、关口站及终端系统的建设。适用于市场相对分散的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区。

2.2开放式商业运营模式

开放式商业运营模式,是指宽带卫星运营商将物理带宽出售给各个服务提供商(“MHz”模型),由服务提供商自己建设关口站及其他地面设备系统,开发业务支撑系统,完成组网,并将Mbit/s通过分销渠道或直接销售到最终用户(见图4)。这种模式下,宽带卫星运营商减少了与服务业务相关的风险,其自身重点为其核心任务,即运营卫星。这种商业模式下卫星运营商只负责卫星运营,服务商则负责提供本地服务。开放式商业模式也存在虚拟运营商模式和独立运营模式两种不同的子模式。(1)虚拟运营商模式这种模式下,服务提供商虽然仍需要使用卫星运营商的基础设施(卫星和网关设施)提供服务,但其具备网络设施的运营权力,可以依据用户需求自行设定服务类型和级别,所以也称为虚拟运营商。而且不同于分销批发模式,服务提供商可以基于此开辟多样化服务,避免了恶性竞争的发生(见图5)。(2)独立运营模式这种模式下,宽带卫星运营商减少了与服务业务相关的风险,其自身重点为其核心任务,即运营卫星。并按照自身的业务需求、客户类型、Hub技术对服务进行包装,同时可以自定义服务级别,自主选择网络设备,服务商除了不运营卫星以外,负责所有的服务提供(见图6)。

2.3典型地区卫星宽带商业运营模式分析

(1)欧洲地区商业运营模式分析在欧洲地区,一方面,欧洲市场相对分散,欧洲各国语言和政策上的差异要求卫星宽带运营商采用批发分销的模式,通过当地服务分销商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从事卫星宽带容量的批发。另一方面,宽带网络的市场特点是地面网络和卫星网络呈现一种竞争关系,因此电信运营商通常不会担任卫星ISP的角色。基于这种市场特点,欧洲的宽带卫星公司通常均采用批发分销的运营模式,如Astra2Connect公司、阿万蒂公司和Tooway公司。

(2)北美地区商业运营模式分析在北美地区,宽带卫星市场由休斯网络公司(Hughes)和卫讯公司(ViaSat)两家运营商所主导。在北美市场,两家公司通过与一些运营商签订合作协议,具有了自己的销售渠道和网络,基本都属于垂直一体化的模式。如在美国,由于国土面积辽阔、市场规模大的客观条件适合发展垂直一体化的运营模式,其宽带卫星的运营模式基本都是垂直一体化的运营模式。

(3)亚洲地区商业运营模式分析在亚洲地区,卫星公司主要考虑市场的分散和监管障碍,需要在相应国家和地区建立当地服务提供商,采用的是批发分销商运营模式。如泰国IPSTAR公司在亚洲市场最开始采用封闭的运营模式,与合作伙伴销售Ka卫星业务。在经历了2009年的市场增长下降后,根据亚太地区的市场情况,IPSTAR转为了开放式的运营模式。

3宽带通信卫星系统在国内运营的分析

3.1运营模式优缺点

对比表1为封闭式和开放式运营模式在设备兼容性、吞吐量、链路设计、用户支撑体系要求的对比表。

3.2选择运营模式的考虑因素

在选择运营模式时,需要考虑运营模式与设备兼容的因素:(1)封闭运营模式下吞吐量利用率高,收益高但风险大,设备很难兼容。(2)开放运营模式下收益低但风险小,收入有保障,与传统卫星设备兼容好,灵活性高。

3.3系统运营模式选择建议

未来我国宽带通信卫星系统运营可采用多样化的运营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可面向虚拟运营商(VNO)或互联网业务提供商(ISP)进行流量批发。(2)可直接面向用户或渠道分销商。(3)用户可以按带宽(MHz)租用,单独使用某一频段,租用或购买调制解调设备,在卫星运营商关口站进行托管。(4)商业领域的合作伙伴也可以另建适合其应用的地面通信系统。由于目前大多数Ka宽带系统中,星上馈线链路波束位置固定,故其关口站位置是固定的,因此客户如果选择自己建设关口站,其关口站的地理位置也是受限的,因此我国宽带卫星的商业运营模式应重点考虑封闭式运营。此外,为培养和发展专业的卫星ISP建议我国关口站的软件硬件应能够同时支持批发分销及垂直一体化两种运营模式。

4结束语

环卫一体化运营模式篇2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城区环卫长效管理

南丹县环境卫生管理站成立于1992年,现有正式在职干部职工25人,临时聘请人员170人,“4050”人员20人,下设办公室、收费组、管理组、车队、卫生监察组等。担负着城区80多万平方米公共区域的清扫保洁任务,日均70吨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和处理任务。近年来,我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紧紧围绕搞好城区环境卫生这个中心工作,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科学发展,积极建设人民满意的环卫,为南丹的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作为树立城区形象“聚焦点”的环卫管理部门应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创建优美环境过程所面临的挑战和所遇到的机遇,抓住有力时机,运用科学发展观,根据城市客观条件,采取分步进行实施,逐步提升城市环卫长效管理水平。我们将立足实际,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城区环卫长效管理。

一、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1.全方位整治街容街貌,取缔占道经营、店外经营与马路市场。我们在管理上必须采取标本兼治、堵疏结合的办法,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城区适宜地段(块)开辟必要的经营地点,扩大经营场所,引导经营者入点、入室、入市经营,彻底根治流动摊点、占道经营与马路市场等突出问题。

2.强化监督检查职能,抓好垃圾源头管理。(1)认真搞好路面的清扫保洁工作;(2)抓好垃圾清运管理工作:①加强对生活垃圾的管理。强化生活垃圾袋装收集,试行向垃圾分类收集过渡。②对建筑(含零星)垃圾、渣土实行统一管理。③垃圾清运严格实行垃圾日产日清,并做到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工作。(3)强化清扫、清运、清卫质量的监督检查,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制度。

3.开展群众性的卫生清洁活动,坚持周末卫生日制度。要利用周末时间,组织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居民群众开展必要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清理垃圾死角,维护市容市貌。

二、深化环卫体制改革,推进市场化模式,健全监督检查机制

1.加强专业化保洁队伍建设。按照“在深化整治中建立长效机制,在机制创新中提升管理水平”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针对管理难点和薄弱环节,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保洁力量,落实保洁责任,完善绩效考核,切实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保洁员队伍,不断提升城乡环境形象。

2.推行市场化保洁模式。按照“作业市场化、运营企业化、服务社会化、发展产业化”的环卫体制改革总思路和“政企、事企”分开的原则,逐步推进管干分离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3.健全督促检查机制,进一步统筹力量,落实责任,抓实抓好。完善多层面的督促检查制度,把监察队伍的经常性监督与群众监督、举报等紧密结合起来,并开通环卫举报、服务热线,设立意见箱,不断拓宽监督力度。

三、以人为本,强化管理,创新模式,增强后劲

1.努力为环卫职工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改善环卫职工的作业和生活条件,调动全体干部职工投身环卫工作的积极性。

2.规范环卫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管理人员要不断创新管理方法,将科学管理模式应用于环卫内部管理实践中,促进管理效率的显著提高,带动环境卫生工作的快速发展。

3.建立环卫质量检查体系。管理人员要认真到岗检查填报临时工考核表,以达到大幅度提高城市环卫管理作业效率和质量。

4.创新模式,调整、增强发展后劲。创新环卫自身工作新模式,着力推广到道路清扫、垃圾压缩、垃圾清运,公厕管理服务等环卫各项工作的方方面面,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

5.借鉴管理先进技术,创新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实现环卫事业可持续发展。借鉴其他地区、县市的长效管理先进技术和经验,力求探索出适合城市环卫管理实际和环卫事业发展需要的科学高效的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

6.创造条件,逐步形成垃圾产业。努力创造条件,通过政策优惠、政府指导、企业投入等途径,建立垃圾处理厂。目前,我县垃圾处理厂的各项前期工作已就绪,估计今年年底可以破土动工,新垃圾场的建成将有效的遏制垃圾场对周边环境的污染程度,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提高环境卫生质量。

四、加强宣传,提高市民素质

市容环境卫生的主体是广大市民,全面提高市民文明意识,是实现我市市容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根本措施。一是开办文明学校,分阶段对市民进行文明卫生教育;二是各新闻媒体设置“市容环境卫生专栏”,坚持正面教育、典型引路,也要进行反面曝光,开展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三是开展“文明卫生单位”、“文明卫生家庭”的评比活动,增强广大市民爱护商城、美化家园的自觉性与责任感;四是在幼儿园、中小学中设置文明卫生课程,培养未来的文明卫生市民。

五、重视环卫规划,加强环卫基础设施

环卫一体化运营模式篇3

[关键词]PPP模式;环卫行业;海口市

1项目模式

海口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将环卫服务外包。政府部门与环卫公司签订环卫一体化项目,合同期限为15年,以琼山区为试点,逐步向龙华区、秀兰区、美英区铺展开来,实现全市各区覆盖。政府部门在合作项目中只负责监督与打分,职能转变到规划与指导上来,将具体工作交由环卫公司执行。

2项目运作进程

2.1琼山区(2015.11.13)海口市政府采用竞争性磋商方式,与北京环卫集团签约实施ppp项目,共同合资成立了海口京环城市环境服务有限公司进行项目的建设开发。该项目合同金额为2.03亿元/年,按季度付款。总面积约1219万平方米。项目初始设备投入约4500万。前期盈利少,后期由于合同金额按季度支付,盈利逐步增加。2.2龙华区(2016.01.01)海口市政府采用竞争性磋商方式,与福建龙马环卫签约实施ppp项目,共同合资成立海口龙马环卫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进行项目的建设开发。项目合同金额为2.33亿元/年,按季度付款。总面积约1681万平方米。按季度付款。项目初始设备投入设备9000万。前期盈利少甚至负盈利,后期由于合同金额按季度支付,盈利逐步增加。并且,由于龙马公司自身生产环卫设备,环卫一体化PPP需要大量环卫设备投入,公司可以做到以服务促销售,实现双赢。2.3秀英区(2016.03.23)海口市政府采用竞争性磋商方式,与福建龙马环卫签约实施ppp项目,共同成立了海口玉禾田环卫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进行项目的建设开发。项目合同金额:2.19亿元/年,按季度付款。未来实际执行合同金额有望达到2.3亿,总面积约1912.5万平方米按季度付款。项目新投入约1亿,前负盈利,后期由于合同金额按季度支付,盈利逐步增加。预计净利润平均水平达到5%-8%。2.4秀英区(2016.04.21)海口市政府采用竞争性磋商方式,与北京环卫集团签约实施ppp项目,共同合资成立海口京环城市环境服务有限公司进行项目的建设开发。项目合同金额:2.267亿元/年,按季度付款。总面积约为1820万平方米。

3项目实施效果

在采用PPP模式之前,海口市80%道路采用人工清扫,作业方式落后,以人工扫把和推车为主,工人劳动强度大,存在安全隐患,并且清扫不彻底。海口市政府采用PPP模式将环卫工作外包之后,机械化作业率达到60%,投入数千万元,购买车辆及设备300多辆。海口市环卫PPP项目的成功,对其他城市的环卫外包及公共服务可以起到一定借鉴作用:(1)PPP特许经营模式合同期限为15年,一般常规的城市环卫项目为3-15年,这种长期的战略性合作,不仅合同金额高,而且实施地点特殊、项目内容一体化,对于公司开拓环卫市场服务、扩大全国影响具有重大的战略性意义,对于政府来说,长期稳定的合作,也有利于城市环卫面貌的改进和提升。(2)海口市四个区实施PPP项目的共同特点是环卫设备投入大量增加,模式由人工作业向机械清扫转化。这是人口红利消失所带来的结果。(3)对与生产环卫设备的公司与政府进行PPP项目合作,有利于其设备的输出,实现以服务促销售。例如与龙华区签订PPP协议的福建龙马环卫,虽然其PPP项目服务利润点低于环卫外包(环卫行业平均价格为7.8元/平方米,可达8%-12%的利润水平),但由于可以实现其设备大量输出,促进销售,对企业来讲反而是一种受益,因此,会有大量企业愿意与企业进行合作。(4)据统计,我国财政部PPP示范项目第一批仅30个,第二批增加到206个。随着PPP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环卫公司都将目光瞄准PPP市场,因此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大型环卫公司凭借其规模优势将会占据大量市场份额,未来环卫市场PPP模式将会更加成熟,市民也将进一步感受到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带来的好处。(5)环卫一体化理念将进一步得到深化。环卫一体化包括:作业方式一体化、垃圾分类一体化、城乡环卫一体化。首先是作业层面上,由于过去的作业方式,在多个环节上不停地发生污染。因此,从清扫、保洁、运输、中转,到最终处理,全过程最好都是密闭运输,实现一体化。其次还有垃圾分类一体化,垃圾分类一体化就是垃圾要从源头开始分类,到终端末端的时候要分类处理,资源化利用,从而实现绿色循环。最后是和城乡环卫一体化,城乡环卫一体化就是要在解决城市问题的同时,以同等标准解决农村环卫问题。

[参考文献]

[1]记者胡鹏.PPP模式破解资金瓶颈[N].宜宾日报,2014.

环卫一体化运营模式篇4

数字环卫是指环卫管理解决方案立足于依托当前最先进的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环卫业务与智慧技术的完美融合,全过程、全方位监管各项环卫业务,高效地解决环卫业务各环节存在的问题。数字环卫是提升环卫管理手段、更新环卫作业方式、提高环卫服务水平的需要,以提高作业质量、完善沟通渠道、创建和谐社会为最终目标。数字环卫是城市精细化管理十分重要的方面,能够有力地助推“清洁城市、高效政务”的建设。

数字环卫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内涵,可以通俗地概述为一个完善的现代环卫信息监管体系,涵括一大平台、四个中心、三项标准。

一大平台是指一个统一的环卫综合管理信息平台。该平台以信息化手段管理各项环卫业务,明确环卫作业考核标准等内容,设立环卫作业监管等中心。平台的搭建视各地管理需要而定,较大城市可以在统一大平台基础上分设市、区两级平台,而较小城市一般只设置一级平台直接管理。

四个中心是指在统一大平台基础上架设的作业监管中心、固废监管中心、环卫数据中心、调度指挥中心,对环卫运营进行全方位覆盖,实行全过程监管。作业监管中心对垃圾清运、转运、道路作业等各项环卫作业情况进行实时监管;固废监管中心对固废处理设施生产工艺运行、环境指标监测等运营情况进行监管;环卫数据中心对所有环卫运行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处理;调度指挥中心对环卫生产运行进行指挥派遣、信息处置、考核监督。各中心协调高效运行,数字信息化管理手段运用于其中,集中凸显数字环卫特征。

三项标准是指环卫监管体系中要设定设施数据标准、作业考核标准、固废处置标准。各项标准的设定明确了环卫运营要求,使环卫运营管理单位、环卫监管考核单位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提高环卫作业及政府行政监管效能。

二、数字环卫的有效实践

数字环卫在我国很多城市都得到了有效实践,尽管各地数字环卫模式不尽相同、各具特色,但都是现代信息技术在环卫领域的充分运用,均大大提升了当地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以无锡市为例,该市从2003年起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环卫管理、环卫作业中的应用,投资构建以环卫行业管理和服务、作业监管与考核为主体的环卫信息监管体系。该体系包含“一网站四系统”,即环卫门户网站、GPS作业车辆卫星定位系统、GIS环卫基础设施地理信息系统、生活(工业)垃圾地磅计量系统和市政“110”联动系统。通过技术整合将系统内相关功能平滑融入到各区工作平台,实现了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协作办公,发挥了环卫公共服务监管的效果。该市拓展思路,加强创新,通过环卫信息化管理,开创了数字环卫建设的新局面。

再看常州市的具体做法,该市环卫与移动“牵手”,建立了一个信息化专业性环卫综合应用系统。该系统包括日常管理系统、环卫行政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生活垃圾综合调度平台、环卫市场化管理系统、标准环卫作业电子化考核平台、综合视频监控平台、数据中心平台及环卫网站八个子系统。服务于常州市环卫行政管理部门、环卫车辆设备作业单位及人员,实现对环卫作业效果、环卫作业车辆、环卫设施的监管及对卫生环境的监控,形成“大环卫、全过程、全覆盖”的管理机制。数字环卫的有力实践,使常州市环卫行业实现监控全面化、数据精细化、管理高效化,全面推动环卫工作规范、科学发展。

由此不难看出,数字环卫是环卫精细管理的必然选择,各地结合实际,充分依靠科技手段,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环卫服务质量,努力建设优美城市环境、构建和谐社会。

三、数字环卫的应用前景

数字环卫彻底扭转了人们对环卫粗放式、经验式管理的看法,彻底改变了环卫管理重设备、轻管理、信息化建设落后的做法。当前,尽管我国一些地方环卫事业发展还处在买车辆、买设备、搞建设的阶段,但是应借环卫硬件改善之机,大力加强数字环卫建设。通过数字环卫管理平台,实现对环卫作业人员、作业车辆以及环卫设施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管,不断提高环卫作业质量,避免环境污染,全面树立环卫新形象,提升环卫软实力,打造环卫核心竞争力。

数字环卫引领未来发展主要体现为智能、高效、洁净、和谐。智能是指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运用,彻底改变传统的环卫形象和管理模式;高效体现出主动感知取代被动响应,监管与作业一站式协同;智能成就更洁净的城市,并为经济培育新的增长点;更洁净美丽的城市创造着和谐,人性化的便民系统让市民也真正成为城市环卫的管理者。

可以预见,数字环卫必将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更多的城市。数字环卫的建设运营将持续提高环卫作业质量,大力助推城市精细化管理,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科技城市、智慧城市的建设助一把力。

四、结语

城市环境卫生是城市文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城市环境卫生质量不仅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精神风貌,更是判断一个城市投资与生活环境优劣、现代化管理水平高低的基本标准。优良的投资与生活环境更是一个城市招贤纳士、引进资金的吸引力。

城市环卫管理面对车多、设施多、人多、面广、事项多等众多管理难题,要提升环卫作业水平、保障环卫作业质量,应在提高硬件的同时提升管理手段。数字环卫的丰富内涵及有效实践表明:在未来更广阔的应用中,数字环卫必将大力助推城市精细化管理,更好地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转,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真正建成和谐、宜居、文明、进步的城市环境,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数字环卫必将应用到更多的城市,在此,笔者建议如下:

一是政府应切实将环卫管理提到城市安全管理的高度,统筹规划,科学决策,高度重视数字环卫建设,加强协调监管,正确引导环卫企业、社会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打造城市大环卫概念。

二是环卫运营企业应苦练内功,将各项环卫作业标准化、程序化、精细化,加强自身监督检查,科学管理环卫业务,以数字环卫建设为契机,精良配置环卫硬件软件,达标运营专业管理,持续改善环卫作业质量。

三是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公司应关注现代环卫事业发展,结合自身优势,研究发展新技术,前瞻预判数字环卫发展特点,打造不同城市数字环卫管理模板,抢占先机,为需求城市及时高效开展技术咨询以及建设服务。

四是社会公众应主动参与环境管理,珍惜环卫劳动成果,自觉保护身边环境,监督环卫作业情况,肯定数字环卫管理绩效,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 数字环卫_百度百科:http://.

环卫一体化运营模式篇5

关键词:高铁列车;食品安全;安全监督;HACCP

目前高铁列车飞速发展,因其诸多优点,已成为人们长途出行的理想交通工具,高铁列车食品被食用的几率也相应增加,一旦食品卫生状况不佳发生群体性的食品安全事件,势必影响旅客生命安全和高铁声誉,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所以高铁列车食品安全状况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铁路部门通过科学研究,结合高铁供餐实际,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加强日常安全管理,依法开展安全监督,增加高铁食品抽检频次,食品安全状况整体较好。

1主要工作

1.1建立了高铁列车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原铁道部先后制定下发了《旅客列车动车组卫生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和《加强动车组旅客列车配餐食品管理的通知》,提出了动车组餐车“四控一规范”的食品卫生管理措施,下发了《动车组列车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及《铁路动车快餐盒饭食品安全控制要求》。

1.2开展高铁列车供餐方式及管理方式研究2011年原铁道部立项开展了“高铁餐饮安全卫生体系的研究”。检索国外高铁供餐方式及特点,由于其运行距离短,高铁供餐相关文献报道较少。国外铁路供餐实行主辅业经营管理分离,列车供餐管理专业化,注重品牌价值提升和推广[1]。目前,我国高铁列车配餐供应方式主要有2种[2]:一种是铁路局建立动车配餐基地,供应局管内动车配餐盒饭;另一种是铁路局不建动车配餐基地,采取签约供货商的方式,签约的供货商负责快餐产品进货及车上销售供餐。我国高铁列车列车供餐初步形成了以冷链食品供应为主,热链食品供应为辅,常温食品供应为应急备用补充的供餐模式[3]。

1.3帮助指导供餐企业采用HACCP管理方式进行管理陶明锐等[4,5]通过分析确立了高铁供餐盒饭控制关键环节并提出相关控制措施:从正规渠道采购食品,彻底加热食品,熟食容器使用前应清洁消毒,分装及销售人员健康,分装或销售前洗手消毒,使用合格卫生的快餐盒及饮用水,采用具有加热或保温的周转箱泛送快餐盒饭。印惠俊等[6]提出盒饭保质期限、食品中心温度、食品打冷温度、包装车间温度、分区域管理是关键控制点。通过开展车间内外环境治理降低粉尘浓度、盒饭保质期从冷藏10℃以下72h降低为冷藏10℃以下24h、取消操作间凉拌菜的制作、配备速冷设备、降温设备将包装车间温度降至20℃以下、严格人员区域化作业、加强包装车间传送带、筐、工用具的清洗消毒,采取及时有效的纠偏措施。石钧等[7]确定了动车组快餐盒饭运输环节6个关键控制点及关键限值分别为:车辆运输,冷藏运输车厢内温度低于10℃;卸货,冷链断链时间<20min;库房存储,冷藏温度低于10℃;转运到动车上,保温箱加冰排;食品在动车上储存,冷藏箱温度低于10℃;食品售卖,微波加热食品中心温度高于70℃,加热时间>3min/盒。

1.4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目前高铁餐饮供应食品安全监管由18个铁路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承担。2008年动车组刚开行时,按铁道部要求全路实行动车组监督员添乘包保责任制,督促落实“四控一规范”的食品卫生管理措施[8]。经过几年努力,现已建立以食品安全监督与运输企业食品安全考核并举,提高动车组列车食品经营准入条件,预包装食品集中采购配送,规范快餐熟食品经营,实行食品安全查验审核制度为主要内容的食品安全监督长效机制,食品安全整体形势较为平稳[9,10]。

1.5开展高铁列车餐车厨房设备、卫生设施设备配置研究[11,12]指出我国高铁列车应针对配餐盒饭加热设施目前不能满足提供全列定员的用餐需求,对配餐盒饭的储存和二次加热进行设计改进,进一步开展一体化大容量配餐盒饭加热设施研究,优化配餐盒饭储存与售卖。以缓解高铁列车用餐高峰期压力,缩短配餐盒饭加热周期,提高配餐盒饭加热效率,研制出具有我国高铁特色的动车组餐饮设施品牌。并研究提出了《高铁餐饮设施卫生设计规范》(建议稿)。

1.6开展动车组快餐盒饭检测指标及限值研究[13],加强动车组盒饭日常检测工作[14],及时掌握盒饭卫生质量,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

1.7开展高铁餐营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高广寒等[15]指出动车餐营的种类不够丰富;饭菜的价格过高,将近一半的旅客难以接受;餐营的卫生状况需进一步提高;饭菜的质量不够充分等。崔婧美等[12]也提出可以采用航空供餐方式免费为旅客供应一餐,提高就餐满意度。

1.8开展铁路站车快餐配送食品的安全管理与发展策略研究王俊[16]提出应制定旅行快餐供应的服务标准、工作规范、操作模式、安全管理、检查考核制度;编制作业流程、卡控关键环节,严格控制旅行餐饮的加工条件、标识、温度、时间和剩余食品,力求通过制度和技术“双保险”来确保食品安全。周捷[17]建议在铁路推行具有铁路独特优势的即食盒饭配送业务,应制定铁路餐车经营和快餐配送食品安全标准、规范,并将推行以即食盒饭等配送作为列车旅客用餐的远期发展策略。

2存在问题

2.1供餐企业存在问题经营单位分散[1],高铁列车餐饮经营以铁路局为单位,分散经营,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性;供餐企业规模标准不等,各铁路局对供餐企业的要求及验收标准也不同,快餐产品监督评价标准不一致;餐饮配售与客运系统脱钩;运输存贮过程冷链中断;许多企业没有开展并通过HACCP认证;盒饭合格率不高[18,19]。

2.2监管部门存在问题[17]供餐准入门槛低,致使供餐企业水平不一;监督手段落后,没有采取更为科学严谨的监督措施;缺乏安全标准和规范,铁道部办公厅出台的“铁路要求”规范性文件,其内容不够全面也不够具体,与行业标准相比,法律明显效力不够。地方供餐企业归地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管理,高铁列车食品安全由铁路卫生监督部门负责,而运输环节无人管理,不能做到无缝监管。

3建议

3.1为保证食品安全,各高铁旅客集中地应建立动车组供餐基地。高铁供餐企业要坚持“更高、更严”的工作要求和“零误差、精确化”的工作标准[9]。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建立并大力推行餐饮加工生产、储存、配送、销售等良好作业规范(GMP)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全面实施危害分析和关键环节控制点(HACCP),构建动车组列车餐饮供应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高铁列车餐饮供应企业必将多元化,向着品牌化、产业化、规模化、自动化、科技化、信息化、营养化方向发展[1,20]。

3.2由于盒饭从生产、运输、储存、加热涉及多个环节、牵涉多个部门,需要开展全过程的监管。借鉴航空食品卫生监督将HACCP管理理念应用到动车组食品安全监督中[21,22],铁路食品安全监督机构在日常监督中,严格控制高铁食品生产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CCP点),执行分级管理评分制度,特别是要加强运输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督,结合食品快速检测及高铁食品成品送样检测等技术手段与方法,有效提高高铁配餐的安全性,提升高铁食品安全监督执法的工作效率。

3.3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发挥检测评价作用,增加检测频次,尤其是要加强对规模小、品种多、未开展HACCP认证管理企业的检测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采取有效措施。

3.4铁路总公司应统筹安排,汇总近年来高铁食品安全科研成果和成功经验,找出存在的不足,借鉴即将出台的《航空食品安全规范》,继续开展高铁列车食品安全管理和技术研究,尽早制定高铁餐饮供应安全标准、管理规范。研制具有我国高铁特色的动车组餐饮设施品牌,及早出台《高铁餐饮设施卫生设计规范》。

参考文献

[1]许浩平,杨瑛,孙林.我国动车组列车供餐方式的思考[J].经营管理,2010,94(2):27-31.

[2]韩树荣.铁路站车餐饮供应企业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铁路2013.8:1-4.

[3]杨劼,任聪,赵建超,等.高铁列车供餐模式及食品安全管理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2,19(3):275-279.

{4}陶明锐,李万军,郑秀玲,等.运用HACCP原理提高动车组快餐盒饭卫生安全的研究[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1,5(l):3-4.

[5]许德江,毕文婕,李万军.应用HACCP方法提高动车组快餐盒饭卫生管理的研究[J].预防医学论坛,2009,15(8):678-680.

[6]印惠俊,石钧,高广寒,等.某动车配餐基地食品检测及HACCP体系应用探讨[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4,4(4):183-186.

[7]石钧,印惠俊,高广寒,等.HACCP在动车组快餐盒饭运输中的应用[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4,4(1):31-34.

[8]李峰光.动车组食品卫生安全保障工作分析[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8,35(2):99-100.

[9]冯振海,曾国胜.武汉地区对建立动车组列车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的探讨[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2,19(3):255-258.

[10]霍洪丽,李亚军.吉长动车组餐(吧)车监督检查情况[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2,2(2)92-94.

[11]梅敏烽,阮志刚,王东黎,等.动车组餐车设施卫生配置研究[J].中国铁路,2014,8:63-65.

[12]崔婧美,李瑞淳.新一代高铁供餐方式与厨房设备设计[J].铁道机车车辆,2010,30(1):16-19.

[13]王东黎,阮志刚,梅敏烽,等.动车组快餐盒饭检测指标及限值研究[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3,3(3):151-154.

[14]高广寒.2013年管内高铁列车配餐食品卫生状况调查.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4,4(5):228-230.

[15]高广寒.对高速铁路动车组餐营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2,2(1):35-37.

[16]王俊,查林.适应铁路快速发展的旅行餐饮供应对策探讨[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2,2(1):38-40.

[17]周捷.浅谈铁路站车快餐配送食品的安全管理与发展策略[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4,4(3):128-131.

[18]高广寒.2013年管内高铁列车配餐食品卫生状况调查[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4,4(5):228-230.

[19]张贵生.高铁站车太原局铁路动车快餐盒饭食品安全状况调查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6):644-646.

[20]王东黎,阮志刚,梅敏烽,等.旅客列车餐车经营现状及发展方向探讨[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4,4(6):282-284.

[21]牛强,李力军,刘国武.HACCP体系在航空食品卫生监督中的实践与分析[J].口岸卫生控制,2012,17(6):20-23.

环卫一体化运营模式篇6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着力落实工作责任。为切实落实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工作责任,一是将这一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组织专门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部署。二是成立了__任组长,王越、苏荣平任副组长的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的指挥、协调、监督和考核。三是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对责任单位、责任人员、主要工作任务、工作措施等内容进行具体明确。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专门工作班子合力抓的良好局面。

(二)着重强化工作措施,全面完成目标任务。为确保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4%的任务目标,一是建立县政府分管领导每季定期1次、局领导每月定期2次调研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工作制度,副县长__多次深入__垃圾无害化处理场进行现场办公和专题调研,切实解决了雨水季节渗漏液收集池防溢,护坡补膜、渗漏液处理设备改进等多个问题和困难。二是建立部门协调协作机制,县垃圾处理场建设指挥部不定期召集城管、环保、环卫等相关职能部门对试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协调解决,确保了垃圾场的规范有序运行。三是加大人员学习培训力度,通过开展无害化处理知识讲座、考察学习外地成功经验等多种形式,强化管理人员对垃圾无害化处理知识的学习和更新,进一步推进了垃圾处理规范化进程。四是着力开展设施设备技术改进,针对渗漏液处理量过低问题,对渗漏液处理设施设备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渗漏液日处理量由原有的40吨提高到了90吨左右。五是积极采取护坡补膜措施,有效防止渗漏液渗出。六是努力克服建设设计缺陷雨污分离系统不完善等多层困难,严格按照垃圾无害化处理操作规程,着力开展分区填埋、按时压实、定期覆土、除臭杀蝇、渗漏液无害化处理等工作,全年投入资金1495万元,处理垃圾6600余吨,垃圾无害处理率96%,全面完成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目标任务。

(一)积极探索城市管理有效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城市管理联动机制。对城市管理委员会人员进行重新调整,制定城市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住建、环保、交警等部门对城市管理重、难点工作进行研究部署。今年以来,共组织会议4次,对公交线路开通、公交刷卡智能调度系统应用、县城规划区禁炮、__广场管理等城市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门研究。二是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管理模式。将城市管理辖区划分为15个单元网格,单元网格下分责任路段,由路段管理责任人员对该路段城市管理违章违规行为进行纠察、劝阻和处罚,市容环境卫生秩序逐步向好。三是创新环卫清扫保洁模式。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环卫清扫保洁、垃圾清运、“牛皮癣”清理等工作推向市场,全面实行公司化运作,管理成效逐步显现。

(二)强力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整治。紧紧围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和市级文明县城创建这一中心,积极开展城市管理综合治理,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秩序逐步好转。一是占道经营治理取得实效。建立健全分管领导联点包片,中队领导区域负责、执法队员路段包干的责任工作机制,积极采取网格化管理、路段负责制,早中晚加班值守方式,着力开展占道经营、店外经营、占道作业,流动叫卖、早餐夜宵摊点、__广场专项治理,全年清理占道经营、店外经营6000余处,规范、取缔早餐夜宵摊点30余起,管理成效日趋明显,__中路占道经营、店外经营现象基本消除,__广场违规儿童娱乐、服装鞋包、零食小吃摊点全面取缔,步步升超市右侧、白里路沿线夜宵摊点有效治理,城西总站占道经营摊点基本实现入店入市经营,朝阳市场周边摊点、摊担占道经营现象大有好转。二是渣土运输管理日趋完善。认真开展渣土砂石运输审批与管理,全年审批渣土砂石运输4起。紧密结合治超限载工作,从严查处渣土砂石沿途撒漏、乱倒乱弃、超限超载运输行为100余起,渣土砂石运输日益规范。三是户外广告管理逐步加强。严格按照县城区户外广告管理办法和户外广告技术标准,积极推行提前告知、提前管理的“前置式”管理模式及日常教育与集中治理结合的执法模式,审批许可户外广告、门店招牌61起;规范户外广告、门店招牌500余面;拆除未经审批、破损、腐蚀等影响城市市容或存在安全隐患的户外广告、门店招牌4000余平方米;清除横幅、布幔300余块;清理城市“牛皮癣”18余万处。实现了户外广告与城市风格协调一致的管理目标。四是噪音油污管理逐渐增强。通过巡逻执法发现、12345政府公众热线及城管办公电话投诉、群众来信举报等多种方式和途径,查实查处油污违规排放行为15起、噪音扰民事件45起,切实解决了__一中周边、__路沿线夜宵摊点食客喧哗,__广场老年人合唱团、步步升超市__广播、汽车总站电子显示屏等群众反映强烈的噪音扰民问题,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点赞。五是破坏市政公用设施行为执法日渐强化。协同县公用事业管理部门着力加强占道破的审批与管理,不断加大破坏市政公用设施查处力度。全年审批占破道行为5起,查处未经审批破道行为9起、占用人行道长期停车洗车行为30起、破坏垃圾桶和井盖等市政公用设施行为7起,破坏县城绿化美化亮化设施行为5起。县城市政公用设施得到有效维护。六是“门前三包”工作持续加强。着力加强对__镇各

社区、县直机关单位“门前三包”管理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并对各门面店铺“门前三包”责任牌进行了整修完善,“门前三包”责任进一步强化。七是违章棚架治理成效明显。对__路、桃花路、沿河路等主次街道影响市容秩序的违章遮阳雨棚、雨伞、棚架进行全面清理,集中拆除了沿河路战备码头、__路__公司口子、白里路沿线等处违章棚架8个。八是环卫清扫保洁成效逐步显现。针对广大群众对环卫清扫保洁工作的意见建议,2015年县环卫局认真分析问题根源,积极创新管理办法,建立了领导班子包区域负责、工作人员包路段蹲守的监督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大对德纯公司环卫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工作成效的监督考核,并坚持做到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问题整改不到位,按合同要求扣除承包费用。当前,我县城市卫生状况实现较大改观,城市主次干道垃圾基本清理,道路路面基本呈现原色。全年清除卫生死角100余处,清理清运垃圾6875吨,清扫城市街道路面149万平方米。九是环卫设施设备日趋完善。投入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00余万,新增勾臂式垃圾车2台

,护拦清洗车1台,自卸式垃圾车1台,密封式垃圾箱20个,添置城西总站市场、工业园中转站压缩设备各1套,环卫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机械化清扫率逐年提升。

(三)着力强化城市公共客运行业管理。一是城市公共客运行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通过优秀城市公共客运企业、优质服务车、优秀驾驶员评选,出租汽车质量信誉考核,从业人员教育培训、营运服务行为定点定时稽查等活动开展,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公共客运行业服务质量,提升了从业人员服务水平。当前,我县城市公共客运行业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现象层出不穷,各客运企业有详细记录的好人好事多达50余起。二是违章违规行为查处力度进一步加大。定点稽查、巡逻执法和投诉举报结合,查处出租汽车拒载、乱收费行为20起,公共汽车不按规定线路时间行驶、拒载老年乘客行为5起,打击两轮车、三轮车、面的车和私家小车非法营运行为101起,处理市民对城市客运车辆营运服务的投诉举报35起。春运期间,特别加强了出租汽车营运价格的监管,严厉查处乱收费行为10余起,有效遏制了乱涨价势头。

(四)有效开展综合治理等工作

一是坚持底线思维,着力开展综合治理、安全生产、计划生育和等底线工作,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二是着力强化作风效能、党风廉政建设,结合群众路线整改落实“回头看”、“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整治“不作为、乱作为”等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专项活动,深入开展干部职工“庸、懒、散”、“索、拿、卡、要”和“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专项整理,全体干部职工工作作风切实转变,工作效率全面提升。三是办理提案建议14件,见面率、答复率、满意率均为100%。

1. 做好县城禁炮前期准备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县城禁止燃放爆竹的决定,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组织协调各相关单位开展了县城禁炮调研讨论、规范性文件出台、禁炮执法队伍组建、全县禁炮动员会议召开、县城禁炮宣传、禁炮模拟执法等前期准备工作。2016年1月1日,将如期全面启动县城禁炮工作。

2.延伸开通县城至荷香桥的公交车。2月4日,延伸开通了县城至荷香桥的公交线路,方便了荷香桥、石门乡沿线近5万人民群众的出行,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3.启动公交刷卡智能调度系统。3月1日,在县城公交车上安装了公交刷卡智能调度系统,办理老年人、残疾人免费爱心乘车卡18000余张,学生卡6000张,为广大老年人、残疾人提供免费乘车服务30万次,为学生提供半价乘车服务10万次,人民群众乘坐公交车辆出行更加方便、舒适和快捷。

4.开展占道经营专项集中治理。一是对__路、桃花路、城西总站等重点路段及重点部位占道经营摊点、店外经营行为进行重点集中治理,__路占道经营行为基本消除,城西总站菜市场基本规范至市场内有序经营。二是出台了《__县__广场管理规定》,并采取集中治理与日常管理结合的方式,加强__广场的管理,取缔__广场儿童娱乐经营摊点,整体搬迁老年人合唱团,集中清理各类衣服鞋帽、儿童玩具、零食小吃摊点30余个,__广场市容秩序明显好转。

5.着力创新城市管理工作方式。为进一步加大对县城市容环境卫生秩序的管理,着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一是全面实行领导包路段工作制度,每位领导班子每人负责一条路段,不定期对该路段存在的城市管理问题进行协调解决,对该路段责任人员的管理成效进行监督考查,并严格按照有关制度奖勤罚懒。二是全面实行早中晚值班值守工作制度,一天14小时不间断管理,确保县城市容秩序良好。

1. 因__无害化垃圾处理场本身存在建设设计缺陷、场地地质结构特殊、雨污分离系统不完善、渗漏液收集池未覆膜防渗、渗漏液处理设施老化、必要基础设备不全、垃圾处理专业人员缺乏、建设改造与管理运行脱钩等问题,导致垃圾无害化处理规范化进程缓慢,成效不明显。

2.占道经营、店外经营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朝阳路、大桥路占道经营、店外经营现象屡禁不止。

3.渣土砂石运输源头管理不到位,管理措施单一、联合执法机制不完善,管理成效不明显。

4.县城区户外广告专项规划缺位,广告设置良莠不齐。

5.环卫基础设施不完善,机械化清扫率低,清扫保洁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1.恳请县绩效专核办切实落实县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将县城禁炮工作纳入县绩效考核范围,设定考核分值10分。

环卫一体化运营模式篇7

关键词:商业保险公司;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一、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新农合资金筹资困难,筹集成本高,新农合基金存在风险隐患

筹集资金是建立新农合医保基金的重要手段,是确保新农合制度持续运行的物质基础。由于我国大部分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低,每年缴纳的20元或80元钱也成为一种经济负担。特别是疾病风险的不确定性,相当多的农民因发病少或者看病少而将所缴纳的保费视为“浪费”或“没必要”的支出。因此,在收取参保费时往往会遇到一种“抵触性抗缴”。

此外,农村人口分布零散,农村存在较多贫困人口与外出务工人群增大了筹资成本和压力。据广西宾阳县统计,新农合的筹资成本平均每个参合人达到1元-2元,一些乡镇和村屯甚至高达3元左右,而政府补助的宣传发动和筹资经费只有每人0.5元,不足部分主要由乡镇财政负担。过高的筹资成本加重了基层政府的财政负担,挫伤了基层工作人员推动新农合的积极性,导致新农合工作存在走过场现象,也诱发了基础政府挤占挪用新农合资金的不良动机。因此,鉴于我国新农合筹资困难,筹资成本高的事实,将给新农合基金的带来风险隐患。

(二)新农合实际保障水平低,难以解决农民“看病贵”的根本性问题

目前,由于医药费用日趋高涨,新农合设置的报销比例偏低,难以化解农民看病治病的经济负担。以重庆云阳县为例,其新农合住院费用补偿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二档的住院补偿比例最高为75%,且必须在乡镇卫生院治疗。县级以上机构补偿比例为45%。考虑到大多数农民患病后存在“小病抗,大病拖”的现象以及农村医疗资源普遍缺乏,医技水平不高的现实。患病农民一旦进入了治疗环节,往往在一般的乡镇卫生院难以收治,而需要到具备医疗条件的县级或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才能治疗。基于新农合补偿标准和各种补偿限制条款的制约,患病农民在付出高昂的医疗费用后得到的新农合补偿水平是非常低的。能够享受到合作医疗补偿待遇的对象主要是农村中相对较富的群体,真正的穷人依然看不起病,有悖于新农合解决广大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的初衷。

(三)新农合的运营环境恶劣,运营效率低,群众难以实现医疗需求

当前,新农合的运营环境恶劣主要是指软硬件环境缺乏,导致新农合运营效率低下,群众难以实现医疗需求。从软件方面来看,新农合涉及到参保人身份认证、赔案理算、赔付结报、定点医院管理等多个环节,这些环节的运作需要大量具有一定专业背景和技能的人员才能担当和胜任,而这些人才的培养和配置在短期内也难以实现,即使在未来能够实现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也会加大新农合的运营成本。据调查,目前参与新农合运营和管理的人员大多来自政府机构不同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专业背景多元,既懂社会医疗保险专业知识又懂管理运营的专业人才紧缺。从硬件方面来看,由于政府长期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医疗卫生资源普遍缺乏,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根据卫生部公布的数据,2008年中国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是4.4%,而在2006年美国的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为21.1%,法国为13.7%,德国为14.3%,韩国为13.5%。与这些国家相比,我国政府医疗卫生投入明显严重不足。据广西宾阳县调查,该县乡镇卫生院房屋老化、设备短缺,病床等医疗设施紧缺(每千人口拥有床位0.6张,远远低于全国2.4张的平均水平)、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每千人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足0.6人)。村级医疗机构规模小、设施简陋,对广大农民群众就近医疗服务的功能发挥不足,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医疗需求,“看病难”问题难以在短期内得到基本扭转。

二、商业保险公司参与新农合是化解“新农合”制度困境的必然之选

(一)新医改意见为商业保险公司参与新农合提供了政策依据

2009年4月新华社授权正式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简称《新医改》),《新医改》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鼓励商业保险公司机构开发适应不同需要的健康保险产品,简化理赔手续,方便群众,满足多样化的健康需求。鼓励企业和个人通过参加商业保险公司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解决基本医疗保障之外的需求。”新医改要求商业保险公司公司充分发挥着自身优势,促进社会医疗保险保障的多元化、多层次建设,提高医疗保障的可及性与均等性。通过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也是为了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社会医疗保险产品供给的弹性与社会医疗保险的运营效率。

(二)商业保险公司自身优势为参与新农合提供了现实基础

首先,商业保险公司可以借助其庞大的营销网络和内勤服务系统优势参与新农合筹资,既能有效降低筹资难度和筹资成本也有助于扩大新农合的覆盖面。商业保险公司的营销人员和内勤服务人员能够在短时间内熟悉新农合业务特点,通过专业宣导提高新农合参合人员对新农合的认知度和认同度,提高参合的积极性。其次,商业保险公司利用自身的精算技术优势加大医疗保障产品开发力度,通过提供多元化的医疗保障产品满足新农合参合人员的多层次的医疗需求。商业保险公司提供的多元化的健康保险产品可以丰富医疗保障内容,提高疾病风险的保障范围。再次,商业保险公司快捷科学的理赔服务可以简化新农合报销的繁琐程序,提高对不合理医疗费用支出的管理。同时也可以扩大新农合参与人就医选择,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需求的实现率。最后,商业保险公司具有强大的网络信息平台优势,各地分支机构对所有参保人的各类信息资料统一输入、统一的管理,能有效消除异地缴费、异地就医、异地转移接续的不便。

(三)国外医疗保险发展趋势为商业保险公司参与新农合提供有益借鉴

当前欧洲爆发的“欧债危机”与政府过度参与社会福利经营不无关系。在此背景下,发达国家对福利政策改革体现为三个转变。一是从政府统包和单一的社会保障,转变到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二是从政府垄断运作,转变到运用市场机制、加强宏观调控、鼓励和支持商业保险公司竞争经营;三是从政府是社会保障的提供者,转变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的规范者和监督者。韩国在1989年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全民健康保险,其中,商业保险公司计划覆盖了全国90%的人口,政府只为购买不起商业保险公司的穷人(约占人口的10%)提供免费健康保险。通过这种公私并举的方式,提高了全面健康保险的运营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以上案例说明了政府在为国民建立健康保险努力中并不需要排除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作为政府主导的新农合也不应排除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建设的机会,漠视商业保险公司参与新农合建设的巨大优势。

三、商业保险公司参与新农合建设的主要建议

(一)创新商业保险公司参与新农合建设模式,明确其经办新农合的主体地位

当前商业保险公司参与新农合建设模式主要有3种:一是基金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程度不高,效益低,参与积极性不高。二是保险合同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提高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积极性,但是对商业保险公司如何控制医疗费用支出,降低营业风险构成挑战,商业保险公司因经营风险凸显难以扩大参与范围。三是混合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能够有效降低商业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但是地方政府和商业保险公司公司在新农合具体事务中如何分工、协调存在困难。本文认为商业保险公司参与新农合建设其关键之处在于确立“管办分离,自主运营”模式。政府主导新农合需要逐步从大量的微观经办事务中脱离出来,回归宏观政策制订与监管以及医疗救济的角色。政府需要明确商业保险公司的经办主体地位,不断减少政府对具体经办事务的参与,把新农合经营主办权利移交给商业保险公司,走上自主运营发展的轨道。

(二)加大政府对商业保险公司参与新农合的支持力度

我国新农合发展历史较短,新农合运营环境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当前政府加大商业保险公司参与新农合的支持力度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从下几个方面予以支持:一是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参与新农合经办的各个环节,通过充分授权发挥商业保险公司的经办优势,为商业保险公司积累经办经验和应对经营风险能力提供历练机会。二是对参与新农合的商业保险公司公司及其经办业务实施税收优惠,确保政府各项财政补贴按时足额到位,为商业保险公司参与新农合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提高经营的积极性。三是逐步放开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经办社会医疗保险项目的范围,如公务员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也可以逐步纳入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经办的范围。基于保险经营的大数法则,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经办项目和参保人数的扩大,能够有效化解商业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提高商业保险公司的风险承受能力。

(三)加强商业保险公司参与新农合的能力建设,提升新农合经办水平

首先,商业保险公司要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处理好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当前新农合运营的软硬件建设处于投入阶段,商业保险公司要把经营重点放在发挥商业保险公司社会服务与管理功能,树立商业保险公司的公益形象上。商业保险公司通过参与新农合建设能够提升广大农民的保险意识,激发农民的医疗保障的多层次需求,从而开启我国潜力巨大的健康保险市场,为商业保险公司带来丰厚的长远利益。其次,加强精算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和储备,才能提高新农合经办能力。新农合营风险的预测和控制以及多层次的健康保障产品的开发都需要精算技术开发和运用。新农合各个运营环节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参与运作和管理,要求商业保险公司加强精算技术开发与专门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参考文献:

1.毛正中,蒋家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特征及目前面临的挑战[J].中国卫生经济,2005(1).

2.詹晓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模式的选择[J].卫生经济研究,2005(7).

3.竺仁军,李冠伟.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的对策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09(8).

4.应亚珍,王禄生,何克春.试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风险[J].中国卫生经济,2006(11).

5.宫晓霞.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路径:以改善民生为基调[J].改革,2011(6).

环卫一体化运营模式篇8

为了使构建的卫星通信业务基本框架符合企业运营流程管理逻辑,支撑卫星网络规划建设,提供面向客户的运营服务和保障,卫星通信业务基本框架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对卫星通信服务进行模块划分、描述和定义,力争构建起一个涵盖卫星通信业务建设、运营、管理完整业务链、全面系统的基本框架。

1.1基本框架的模块设计思路

对于卫星通信企业来说,卫星通信业务是其最根本的核心产品,卫星通信企业是通过向客户销售卫星通信业务产品,以实现满足客户需求、增加客户价值和公司盈利发展。因此,我们首先选取卫星通信业务为切入点,希望采用价值链分析方法对卫星通信业务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细化分解,力争能够理清、认识、理解各组成环节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为基础框架的设计奠定基础。如图1所示,在一个卫星通信业务的全生命周期中,主要包括了前期客户需求调查研究、业务规划、产品设计、能力建设,中期的市场营销、业务开通、服务保障、运行维护,以及后期的业务产品退出或转型升级等各环节要素;另外在其各个环节实施过程中还需要企业人力、财务、质量管理、知识管理、品牌建设等运作管理环节进行基础支撑保障。从图1可以看出,卫星通信业务的全生命周期基本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期卫星通信业务规划和能力建设,其主要完成了由战略和业务目标驱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形成业务产品或服务能力;第二阶段为中后期的卫星通信业务的运营和服务,主要承担了对业务产品进行运营管理并形成服务能力和产生收益。两个阶段之间相互关联、协同发展。业务规划与能力建设工作是运营与服务工作的前提和条件。只有设计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业务产品,并能够及时具备能力并推出市场,才能够向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和可靠地运营保障;另一方面,运营与服务工作是业务规划和能力建设的实现和发展。业务规划和能力建设工作完成之后,必须通过运营和服务来实现产品销售和客户价值增加,在给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和挖掘客户需求,并能够及时反馈给业务规划与能力建设进行业务产品的改进、提升和开发,从而形成最令用户满意、最具竞争力的优质服务产品。与此同时,两个阶段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企业管理来进行支撑和保障。对于运营服务型企业来说,其更加关注运营与服务,所有业务规划与建设以及企业管理工作,都是企业为了通过运营服务产生价值、满足客户需求所需不同层面的服务保障工作。因此,为了在基础框架中突出强调卫星通信业务的规划建设和运营服务支撑的两个关键环节,同时体现出企业管理的基础支撑和保障作用,我们从总体上将卫星通信业务基本框架分为三大模块,即,战略与基础设施模块、运营与服务模块和企业管理模块,如图2所示。

1.2基本框架的层次设计思路

客户的卫星通信业务需求分类多种多样,我们可从市场、产品、资源和组织四个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客户购买的是卫星通信业务产品,而卫星通信企业的核心基础设施所能支撑的仅是企业向客户提品所需要的资源能力,要想将资源能力转化为客户需求实现,还需要通过卫星通信业务产品进行有效衔接。对于卫星通信企业而言就是对各种卫星通信资源和服务能力进行规划、设计和组装,形成了可以独立计价和运维支撑的业务产品。此外,客户所需业务产品多样,卫星通信服务商还需要结合供应商或者合作伙伴的基础设施资源进行有效组合使用,以发挥核心资源的最大效能和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因此,客户需求的实现主要由卫星通信企业的市场、业务、资源和供应商等关键因素协同完成。另外一方面,在基本框架的设计中,我们希望构建起能够面向客户的端到端运营服务支撑体系,即以客户需求为引导,业务实现为手段,资源、供应商和组织管理流程为保障的运营服务体系。主要经过市场需求的挖掘、提炼与转达,业务的开发、集成与实施,调动内外部资源,最终实现业务并反馈给用户的过程,如图3所示。该过程中,输入端是市场,输出端也是市场,形成的是一个从市场到市场的端到端的闭环,从而最终实现为客户提供最为优质和满意的服务。综上所述,为了表明客户需求实现过程中四个关键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支撑关系,并强调打造端到端的高效运营服务体系,我们在三大模块基础上,又将卫星通信业务基本框架划分为四个层次,包括市场层、业务层、资源层和供应链层,如图4所示。如图4的层次设计,将市场层放在最高层客户紧邻的第一位,突出强调企业是从客户需求出发,以客户需求为根本依据的理念;逐级向下的各层分别为业务层、资源层和供应链层,充分体现了客户需求实现是通过具体业务来实现,业务产品需要资源提供支撑,最底层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为企业提供除核心资源以外所需配套资源的各要素协同关系。这种层次设计充分体现出卫星通信企业的以客户为中心为市场服务的运营理念。

2基本框架各模块的设计

根据前述基本框架结构设计思路,我们对卫星通信业务基本框架各模块进行进一步设计和定义,各模块功能描述如下。战略与基础设施模块设计战略与基础设施模块主要负责指导和支撑运营服务。包括市场战略、资源战略的制定、基础设施规划、基础设施的构筑、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和管理以及供应链/价值链的开发和管理。其中,基础设施不仅包括空间卫星资源的规划、建造、测控、运营和退役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还包括支撑产品运营服务的其他硬资源和软资源,如地面测控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知识共享库,等等。运营与服务模块设计运营与服务模块主要负责客户需求实现和服务保障。包括日常的服务提供、运营支撑准备、质量保障以及销售管理和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管理等,其包含所有由客户驱动的直接面向客户的运行和管理工作。组织管理模块设计组织管理模块为完成战略与基础设施模块和运营与服务模块所需进行的公司内部机构组建,包括了任何商业运行所必须的基本的企业或商务支持。

3基本框架各层次的设计

3.1市场层设计

市场层主要包括客户需求挖掘、分析、客户细分、销售和渠道管理、市场营销管理、服务产品和定价管理,以及客户关系管理、问题处理、服务等级协议管理和计费等。在战略与基础设施模块内,市场层提供对企业核心业务产品的规划开发管理,包括制定战略、开发新产品服务、管理现有资源、实施市场及战略等所需职能。在运营与服务模块内,客户关系管理集中考虑客户需求的基础情况和管理。

3.2业务层设计

业务层包括业务的设计开发、业务配置、业务问题管理、质量分析以及业务使用量的计费等。在战略与基础设施模块中的服务开发与管理就是为运营与服务模块提供所需产品或服务能力的规划、开发和建设,它包括服务战略制定、服务的性能管理和评估、确保未来服务需求能力等所必须的功能。在运营与服务模块中业务运行管理聚焦于对客户服务的提供,包括客户需求分析、服务方案设计、和服务保障等客户服务所需的功能性需要。本层的焦点是服务提供和管理,面向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3.3资源层设计

资源层主要包括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是为支持卫星通信运营服务所需的卫星资源、地面基础设施和软资源等的规划、开发和交付,主要包括卫星资源、卫星测控站、业务监测站、运营服务网络平台、IT系统、知识共享库等,以及新技术的引入与现有资源技术的互相作用、现有资源性能管理和评估,确保满足未来服务需求的能力等所必须的功能。资源管理和运行主要负责卫星资源管控(卫星性能监视、分析和控制)和其他地面基础设资源的运维管理等所有功能性责任,确保各类基础设施资源平稳运转,能够为客户提供所需的端到端服务能力,并直接或间接地响应服务、客户和员工的需求。同时也包括对资源的功能集成、关联和实时数据统计,以便进行信息综合管理和采取提质增效措施。

3.4供应链层设计

供应链层主要包括处理与卫星建造商、设备提供商、集成商和工程服务商等合作伙伴的交互,它既包括基础设施的供应链管理,也包括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之间关于日常运营的接口管理。

4基本框架的整体设计

综合上述分析,卫星通信业务基本框架模型一方面突出卫星服务商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运营服务支撑的核心重要性,另一方面强调面向客户、聚焦前端提供端到端的服务交付能力,从而我们可以得出卫星通信业务基本框架的整体结构设计,如图5所示。如图5所示,箭头以上半部分代表从卫星通信业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客户需求实现两个维度进行的三个模块、四个层次结构设计思路;箭头的下半部分表示抽象化、可视化的卫星通信业务基本框架结构设计。该基本框架从顶层将卫星通信业务服务商划分为战略与基础设施、运营与服务和组织管理三大模块,并在框架布局上体现出面向客户的服务中战略与基础设施是前提先导,运营与服务是关键实施,组织管理是全过程支撑的运营特点;该框架自上而下的四个层次架构设计,充分体现出卫星通信企业是以客户需求为引导,以业务实现为手段,以资源和供应商为保障的层次递进关系,各层次环环相扣,紧密链接。这种以客户为中心,面向市场的层次设计,确保企业在享用客户需求时更迅速、策略更灵活,大大提供客户满意度,同时能够更优化企业内外部软硬资源的工作效能,以最高效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最适当的信息服务,真正做到让大市场来主导企业的流程架构。

5结束语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