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流动性风险管理8篇

时间:2024-04-12 10:54:24

流动性风险管理

流动性风险管理篇1

构建系统性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框架

《办法》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相结合、中外资银行监管要求相结合的基本思路,构建了系统性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框架,旨在推动我国商业银行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提升流动性风险监管能力,促进我国银行业的安全稳健运行。

按照定性与定量监管要求相结合的思路,《办法》对我国分散在不同法规制度中的流动性风险监管定性和定量要求进行了梳理、整合。一方面,充实完善了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定性要求,以更好地引导银行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在引入《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流动性覆盖率这一新指标的同时,对现行的流动性风险指标进行梳理,将其区分为合规性的监管指标和用于分析、评估流动性风险的监测工具。

按照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视角相结合的思路,《办法》在继续强调单体机构流动性风险管理与监管的同时,引入宏观审慎视角,要求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密切跟踪研究宏观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变化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监测分析市场整体流动性状况,并在压力测试中充分考虑市场流动性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等因素,以尽早发现市场流动性紧张、融资成本提高等迹象,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此外,按照逆周期监管理念,为了防止在实际出现压力状况时,实施监管标准、采取监管措施可能对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体系造成更大的流动性压力,甚至对实体经济运行造成负面影响,《办法》参考《第三版巴塞尔协议》的相关规定,允许银行在压力情况下,可以动用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满足流动性需求,即允许银行的流动性覆盖率暂时降至最低监管标准以下,以便银行有适当的时间采取措施恢复流动性水平。这也体现了要求银行持有充足的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的初衷。

按照中外资银行监管要求相结合的思路,《办法》统一了对中外资银行具有共性的流动性风险监管要求,建立起覆盖中外资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的完整制度框架,同时也针对外资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特殊性做出了相关规定。

在定性监管方面,《办法》明确了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的整体框架,要求建立清晰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结构,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对流动性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建立完备的管理信息系统。

在定量监管方面,《办法》规定了流动性覆盖率、存贷比、流动性比例这三项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作为银监会借鉴《第三版巴塞尔协议》引入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新指标,流动性覆盖率旨在确保商业银行具有充足的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在压力情景下能够通过变现这些资产满足未来至少30天的流动性需求。与传统的流动性风险指标(如存贷比、流动性比例、流动性缺口率)相比,流动性覆盖率更为全面和精细,可以更全面和准确地反映流动性风险状况;由于对同业负债采用了较高的现金流出系数,也有助于约束商业银行对同业批发资金的过度依赖。同时,流动性覆盖率考虑了压力情形,有助于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的前瞻性。除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之外,由于任何单一指标在反映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方面都存在局限性,监管人员还将从资产负债合同期限错配、融资来源多元化和稳定程度、无变现障碍资产、重要币种流动性风险以及市场流动性和银行内部相关指标等多个维度,对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进行全面的监测和分析。

充分运用流动性覆盖率新指标

今年以来,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状况总体较为平稳。但由于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国内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银行存款分流、资金来源稳定性下降、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加剧,市场流动性预期影响上升等原因,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的诱发因素明显增多,风险的隐蔽性和突发性增强。

为此,银行应未雨绸缪,加快《办法》的贯彻实施,建立健全与自身业务规模、性质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一整套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和管控机制,充分运用流动性覆盖率这一新指标或借鉴其理念,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专业性、前瞻性和精细化程度。

一是董事会和高管层应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高度重视流动性风险管理,落实履职责任,主动倡导良好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文化和考核激励导向。

二是要改进流动性风险管理方法和技术,加强流动性风险日常监测,合理控制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和现金流缺口;要加强主动负债管理,提高核心存款吸收能力,提高资金来源稳定性;要依靠自身流动性资产储备确保日常流动性安全,避免过于依赖同业融资和央行流动性支持。

三是要加快推进流动性风险数据基础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流动性风险管理篇2

《框架》主要内容

《框架》制定的主要目标是增加全球银行体系的高流动性资产储备水平(流动性缓冲,Liquidity buffer),提高银行业借短贷长的期限转换成本,降低资产负债表期限不匹配程度,减少流动性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和冲击力,实现流动性风险计量的全球一致性。

《框架》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提出了将被银行业采用的流动性风险暴露计量方法,即两个监管标准。其次,介绍了可供监管当局监测单个机构流动性风险的常用手段,即四个监测工具。最后,讨论了监管标准和监测工具的应用问题,即四个方面问题。

监管标准

委员会提出两个流动性风险监管标准,意在达到相对独立且相互补充的目标。第一个目标是通过确保机构拥有足够的优质流动性资源来提高应对短期流动性风险的能力,制定了“流动性覆盖率”。第二个目标是让银行运用更加稳定、持久和结构化的融资渠道来提高其在较长时期内应对流动性风险的能力,防止银行在市场繁荣、流动性充裕时期过度依赖批发性融资,制定了“净稳定资金比率”。

流动性覆盖率。流动性覆盖率用来确定在监管部门设定的短期严重压力情景下,银行所持有的无变现障碍的、优质的流动性资产的数量,以便应对此种情景下的资金净流出。设定的压力情景包括了单个机构和整个系统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遭受冲击的情况。具体包括:机构的公共信用评级显著下降;部分零售存款流失;无担保批发融资流失(如对公存款流失);担保融资显著缩减(如同业回购交易);对衍生品交易提出抵押品追加要求;对表外契约性与非契约性风险暴露(含已承诺授信额度和流动性便利)提出高额提款要求等。

分子项目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指无变现障碍、优质的流动性资产储备。该储备的基本特点是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低,易于定价,与高风险资产关联性低,且在广泛认可的发达交易所市场挂牌;市场特点是活跃并且有一定规模的市场,低市场集中度,向安全投资转移(Flight to quality)等。委员会目前正在对高流动性资产的狭义定义(仅包括优质流动性资产,包括现金、央行准备金、级债券等)和广义定义(包括附加流动性资产,即把一部分优质的公司债券和担保债券也包含在高流动性储备之内)进行测算,将根据评估情况确定最终指标口径与监管标准。

其中,优质流动性资产给以100%的转换系数,附加流动性资产中非金融机构公司债券和非自发的资产担保债券(Covered bond)评级为AA或更高的给以80%的转换系数,其余项为60%的转换系数。

分母项目未来30日的资金净流出量为未来30天资金流出减去未来30天资金流入的净额。

对于未来30天内资金流出项,包括零售存款流出、无担保批发资金流出(如中小企业存款、公司存款、同业存款、类存款、衍生品现金支付等)、担保资金流出(如债券到期和正回购)、附加要求(如衍生品估值和抵押品、证券化产品在流动性压力情况下发生的资金流出)以及其他资金流出(如授信及流动性便利、保函、信用证等表外资产和或有项目资金流出)。以上各产品、业务在计算公式中,按照工具或融资的类型、交易对手、稳定性、是否业务往来、是否担保等属性给予不同的系数,最后加总得到未来30天资金流出评估值。

对于未来30天内的资金流入项,包括完全履约的风险暴露未偿余额所产生的契约性现金流入(如贷款本金和利息流入),到期的逆回购现金流入、其他机构对银行承诺的信贷额度、同业存款等,除类债券担保逆回购外,其余系数均为100%。

净稳定资金比率。净稳定资金比率主要用于确保各项资产和业务融资,至少具有与它们流动性风险状况相匹配的满足最低限额的稳定资金来源。

该标准要求银行在持续的压力情景下,仍然有稳定的资金来源用来持续经营和生存1年以上(目前监管要求大于100%),具体情景包括:因大量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或操作风险暴露所造成的清偿或盈利能力大幅下降;被任何一家全国范围内认可的评级公司调低了债务评级、交易对手信用评级或存款评级;某一事件使人们对银行的声誉或信用度产生怀疑等。

净稳定资金比率旨在促进银行使用更长期的结构性资金来源以支持资产负债表内、表外风险暴露和资本市场业务活动。巴塞尔委员会给定了具体的测算模板和参数,主要资产、负债及调整系数如表1:

两个指标的比较。(1)监管目标不同。流动性覆盖率重在强化对银行短期流动性风险状况的监控,时间窗口设定为30天,确保银行在设定的严重压力情景下,能将无障碍且优质的资产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净稳定资金比率目的是促进银行业资产和业务融资更趋中长期化,作为流动性覆盖率指标的一个补充,鼓励银行通过结构调整减少短期融资的期限错配、增加长期稳定资金来源,时间窗口设定为一年。(2)分析角度差异。流动性覆盖率是从现金流量表的角度进行分析,衡量30天净现金流量缺口的覆盖程度;净稳定资金比率是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进行分析,考察一年内银行保证权益类和负债类项目的流动性支持资产类业务的发展。

监测工具

根据巴塞尔委员会2009年的一个调查,全球的监管当局运用了超过25种不同的监测方法和概念。为了更具一致性,委员会列举了下述四种监测工具。

合同期限错配:将表内外所有项目中参照合同约定的现金流入与流出,按到期日对应列入指定的时间段(如7天,3个月等)。例如我国银监会开展的定期流动性期限缺口监测就属于这一监测工具。

融资集中度:主要是批发性融资集中度分析,分析因素包括重要的交易对手、融资工具和交易币种,重要性的定义是单一交易对手、工具和币种比重占银行总负债的1%以上。例如单一客户存款集中度分析、单一交易对手大额可转让存单占比等。

可用的无变现障碍资产:衡量银行有多少无变现障碍的资产可以当作担保融资的抵押物,从市场上或从央行提供的融资便利中融资。例如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对于分层次流动性体系储备的设置与监控。

与市场有关的监测工具:运用以市场为基础的数据作为对上述计量方法的有价值的补充,主要包括市场整体信息、金融行业信息和特定银行的信息。

应用问题

《框架》讨论了一些与标准和监测工具应用有关的问题,包括银行计算及报告频率、应用范围、币种结构,以及将标准和监测工具向公众披露的程度等。

《框架》对银行业的影响

对全球银行业的影响

在各国政府的积极救市措施下,全球经济逐渐复苏,金融市场也恢复了流动性。流动性监管标准是比较严格的监管要求,再考虑其他监管调整(如资本定义、会计标准、行业税收等)和当地监管机构的新要求,累积的监管效应可能制约银行业的社会资源配置功能,影响经济的复苏,引发金融市场的波动。

一是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一方面,为了满足流动性监管标准,银行会更加倾向于购买指标中提到的优质流动性资产,由于市场深度和供求关系,将导致这些资产的溢价,这种“羊群效应”将提高银行持有优质流动性资产的成本。另一方面,由于银行业须将更多的资金投入优质流动性资产,导致市场上其他类别债券的流动性降低,会出现政策“挤出效应”,发行主体融资可能出现问题,或以较高的成本融入资金。

二是对银行经营效益的影响。一方面,为提高并保持充足的流动性,银行必须拥有较高的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并相应地调整资产负债表结构,使得银行的经营资金中,有一部分需要沉淀为收益率较低的资产。另一方面,为保证较高的净稳定资金比率,银行要尽量拥有期限较长的负债,开展期限较短的资产业务,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成本,降低了资产收益,对银行的整体业绩将产生较大影响。

三是对宏观经济层面的影响。特别是在利率市场化的国家,银行在满足流动性管理要求的前提下,为保持稳定的ROE,必定相应提高贷款定价,提高了实体经济中资金使用成本,将产生第二轮政策效应,可能对经济复苏产生负面影响。

四是对投资者信心的影响。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广大投资者对银行业信息可谓风声鹤唳,两个监管指标的披露必须考虑对投资者信心的影响,投资者广泛接受其内在含义需要过程,并且投资者通过片面了解的定量数据可能会带来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的误判。因此,需要谨慎决定关于这两个包含前瞻性情景预测的压力测试指标的披露,建议可以成为监管机构的管理数据,仍然披露市场接受程度高的成熟监管指标,如存贷比、流动性比例等。

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巴塞尔委员会为应对本轮金融危机而制定的流动性风险全球统一定量监管标准,更多地会影响危机中心的银行和金融体系。中西方银行业由于宏观经济因素和市场环境不同,业务种类和产品特点差异,特别是资产负债结构差异较大,从流动性监管标准定量测算结果来看,中国银行业应相对有利。

资产负债的差异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一是静态分析,中国银行业多以被动负债(存款)为主,平均值在80%左右,如工行2009年的存款占负债总额约90%,西方大型银行则比例较低,普遍在50%左右;西方银行业在危机前更多地以主动负债(如同业拆借、大额定期存单、证券回购协议、发行债券等)为主。二是动态分析,当某一风险因素影响货币市场系统性风险时,市场流动性会在瞬间消失,即出现所谓的悬崖效应(Cliff effect),西方银行业受到的冲击较大。

巴塞尔委员会对全球金融危机,特别是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应对是及时的、有效的。建立全球统一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标准和监控体系,是必要的,更是必然的。新框架提出的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率两个流动性监管国际标准,有助于提升银行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降低资产负债的流动性错配,推动银行业回归传统的稳健核心经营模式。并且,新框架体现了前瞻性的风险监管理念,有助于满足动态监管的要求,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监管水平和监管效率,实现监管模式与方法的与时俱进。

流动性风险管理篇3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

Abstract:Excess liquidity is a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 of global macroeconomic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context,the liquidity manage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is facing new challenges. The commercial bank is more dependent on financial markets. If the market has any sign of trouble,it will affect the liquidity of commercial banks,and even transform from the excess liquidity to the sudden lack of liquidity. Effective liquidity risk manage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need central banks,financial regulators and commercial banks work together.

Key Words:excess liquidity,commercial banks,liquidity risk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2011)08-0017-05

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管理中面临着诸多风险,其中流动性风险以其不确定性强、冲击破坏力大的特点被称为“商业银行最致命的风险”,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流动性管理的理论一直随着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先后出现过资产流动性管理策略、负债流动性管理策略、平衡资产负债流动性策略等理论,目前又倡导表内表外统一管理策略理论。在管理技术上,主要有比例管理法、资金汇集法、资金分配法、线性规划法以及流动性缺口管理法。然而,系统的流动性管理理论和成熟的流动性管理技术并不能避免流动性危机,刚刚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就是一场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危机(De Grauwe,2008;Brunnermeier,2009;熊伟,2009)。美国的华盛顿互惠银行,英国的北岩银行与苏格兰皇家银行,比利时的富通银行与德克夏银行,德国的许珀地产融资抵押银行等商业银行均在次贷危机中亏损惨重,最终不得不寻求兼并收购或者政府注资。这说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问题不仅是一个内部经营管理的问题,更多的时候是受外部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只有将商业银行流动性与变化着的宏观经济状况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做到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准确认知及管理。本文将结合美国金融危机中商业银行面临的流动性冲击,研究宏观经济流动性过剩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影响,以期从新的角度增进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认识,提高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水平,同时有助于改善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决策。

一、商业银行流动性与宏观流动性的区别与联系

按照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指银行可以及时满足顾客提取存款和发放信贷以及其他支付请求的能力,其水平取决于流动性供给与流动性需求间是否存在缺口。当银行的流动性供给小于流动性需求时,便产生了流动性风险或者流动性危机。常用的测量银行流动性的指标包括流动性资产占比、拆出拆入比、净贷款额占比、贷存比等。其中,前两个指标是正向指标,数值越大表明银行流动性越充足,后两个指标是反向指标,数值越小代表银行流动性越高。

在宏观经济中,流动性多是指经济体中货币供给。这种流动性通常用不同统计口径的货币总量来衡量,如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广义货币供应量M2、M3等。宏观流动性过剩在不同研究者的界定中也是不同的,它可以是指经济体中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Polleit and Gerdesmeiet,2005;余永定,2007),也可以用货币与GDP的比率、信贷与GDP的比率来测算(张明,2007)。从数据可得性来看,后一种方法更为简便。另外,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资产的膨胀,货币概念的外延在不断扩大,宏观流动性在上述货币流动性的基础上,还包括了证券化债务及金融衍生品在内的大量金融资产。这部分金融资产在金融市场正常的状态下可以随时变现,它们是由市场所创造的流动性,可以把它称之为市场流动性。金融市场为资产变现提供便利能力的强弱,可以用市场的紧度(tightness)、深度(depth)和弹性(resiliency)三个方面来衡量(Kyle,1985)。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所谓的流动性和宏观经济中的流动性是不同的概念,但是二者具有密切关系。在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实践中,主要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分别考察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资产在不发生损失的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负债的流动性是指银行以较低的成本适时获得所需资金的能力。因此,宏观流动性越充裕,特别是市场流动性较多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压力就越小。一旦市场流动性出现问题,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便会加大。另一方面,银行流动性出现危机也能够导致市场流动性不足。商业银行低价销售其证券,会造成资产价格的暴跌和进一步的去杠杆化(Bernardo和Welch,2004),特别是当银行销售的证券是只能在柜台交易市场销售的结构性证券时,市场的吸纳能力和流动性就会枯竭。

二、宏观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分析

宏观流动性过剩的大经济环境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这种宏观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是二十世纪冷战结束之后的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带来的全球经济和金融的繁荣。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宏观流动性过剩问题越演越烈,其主要原因如下:

(一)发达国家长期的低利率政策

2001年美国科技股泡沫破灭之后,美联储开始大幅下调联邦基金利率,从2001年1月3日起到2003年6月25日,经过连续13次的下调,利率由6.5%下降至1%,创1958年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而且这一低利率水平一直持续到2004 年6 月。不仅美国,其他发达国家为了刺激总需求和恢复经济增长,在2001至2003年间普遍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欧元区的短期利率从2000年第四季度的5.02%连续下调至2004年第一季度的2.06%。英国的短期利率从2000年第三季度的6.12%连续下调至2003年第三季度的3.50%。日本央行事实上一直实施零利率政策,日元短期利率在2000年之后保持在接近于零的水平。

多年来,美联储和很多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都遵从通货膨胀目标制,把物价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从现实经济来看,西方国家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低通胀的物价水平。1992―2007年,美国的平均通胀率只有2.7%。在这样的环境下,美联储才可以把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1%的历史低位长达1年。由于物价稳定,美联储对流动性泛滥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直到2005年10月,伯南克还否认房地产价格出现泡沫,他认为“这些高的房价上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基本面的强劲”。这无形中纵容了流动性的进一步泛滥。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健全加剧了全球化流动性过剩局面

近年来,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国家和石油输出国的经常项目盈余不断扩大,并积累了巨额外汇储备,为全球金融市场提供了充沛的资金来源。美国长期巨额的贸易逆差需要大量资金予以弥补,加上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金融市场和基础设施,于是贸易顺差国的绝大部分外汇储备投资在美国的金融市场、尤其是国债市场,这就压低了全球金融市场的长期利率。

发达国家对解决全球经济失衡的紧迫性估计不足,紧缩货币的动力不足。美国宏观管理者认为顺差国不仅需要美国这个大的消费市场来消费其过剩的产品,也需要美国的金融部门为其管理资金(伯南克,2007)。因此,会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入美国,美国的长期利率都会持续走低,紧缩性货币政策无法提升金融市场上的长期利率(格林斯潘,2007)。

(三)发达经济体过分依赖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

自1980 年代以来,美国国内出现了对金融行业放松管制(Deregulation)的浪潮,干预最小化、市场是定价的基础及竞争出效率的原则,成为决策者奉行的准则,1999 年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是这种理念的集中体现。对包括投资银行在内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层相信他们的自治能力。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各金融机构利用高杆杠操作,衍生出了大量的金融产品进行交易,获得高额回报。以至于受巴塞尔协议约束的商业银行也通过设立SPV参与到无监管的过度金融交易之中来。

三、宏观流动性过剩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影响

在过去的十几年,全球流动性的急剧扩张,不仅导致全球货币供给量M0、M1和M2本身增长非常快,而且全球金融资产,如银行资产、债券等增加更快,特别是金融衍生品甚至呈现爆炸式增长。宏观流动性过剩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供需双方都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商业银行更加依赖借入资金,从而易出现现代版的银行挤兑

传统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客户的存款,存款占银行全部资金来源的比例最高可以达到70%―80%。二十世纪60年代后,该比例有所下降,因为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开始以借入资金方式筹集资金,这样不仅速度快,而且不会新增营业成本,且这些资金无须缴纳存款准备金。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各国央行基准利率的不断下降,货币市场上的资金成本也大为降低,甚至出现同业拆借利率与存款利率倒挂现象。这样就刺激商业银行更多地从批发市场上获取资金。银行可以用更低的利率发放抵押贷款,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得以提高。欧洲央行(ECB)数据显示,从2002年到2006年,同业拆借市场的日交易总额几乎翻了一番,回购和逆回购交易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7%。

在早期商业银行依赖存款获取资金时,在其经营过程中会面临被储户挤兑的风险。但自存款保险制度出现之后,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流动性风险也大为降低。在此制度下,即使银行倒闭,其储户存款也是有保障的,因此储户没有挤兑的动力。当商业银行大量依赖市场进行短期融资时,就会面临着现代版的银行挤兑风险(熊伟,2009)。因为借出资金的债权人没有类似于存款保险制度之类的保护,一旦市场对商业银行的偿付能力出现怀疑,那么债权人会蜂拥而上进行撤资。相比于一般存款人对银行的挤兑,由金融机构作为债权人对银行的挤兑不仅冲击力大,而且速度更快,因为他们更容易获得信息。

(二)商业银行过度资产证券化,流动性管理水平抗外部风险能力弱

通过资产证券化增加银行的长期债务流动性的做法在二十世纪70年代已经被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使用,其代表性的产品为按揭贷款支持债券(MBS)。但是由于违约、利率波动等风险的存在,加上投资者很难评估其风险,其市场规模并不大。然而,随着近年来资产证券化产品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也越来越容易。在美国,近年来金融衍生品市场供需两旺,一片繁荣景象。金融机构通过复杂的数理模型给每个投资者量体裁衣,设计制作个性化产品,并通过信用内部增级与外部增级的方式减弱投资者对风险的疑虑。有了这些资产证券化产品,商业银行很容易把长期贷款通过市场转化为可流动的资产,把表内业务转移到表外,于是,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从先前的“发起―持有”(Originate to hold)转变为“发起―销售”(originate to distribute)。

在资产证券化产品种类繁多、市场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不再成为一个问题,贷款占比也不再成为管理银行流动性的重要指标。如只做贷款业务的北岩银行,2006年末向消费者发放的贷款占比为85.498%,加上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全部非流动性资产占比高达85.867%,而流动性资产仅占总资产的14.218%,其现金及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仅占0.946%(张亮,2009)。然而,正是这样的银行也可以在过去十多年里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扩张,且资产质量良好。但是,当宏观经济遇到不利冲击,市场流动性收缩时,此类银行的流动性很快就会不足甚至枯竭,美国次贷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考虑到监管的要求,美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是通过特殊目的公司(SPV)进行的。SPV通常由商业银行发起,其本身拥有的资本金非常有限,购买商业银行资产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货币市场上发行的资产支持商业票据,也就是说SPV的杠杆率非常高,且不受监管。经过对各类资产再次细分、打包、信用增级之后,SPV把各种衍生产品通过以投资银行为中心的场外交易系统卖给不同的投资者,如对冲基金、保险公司、退休基金、银行等。整个交易过程不透明,既没有信息披露机制,也没有清算系统。然而,市场流动性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是与基础资产有关的信息的完整性和对称性。2006年,当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陷入困境时,首当其冲的是SPV。随着MBS和CDO市值快速下跌,高杠杆的SPV已经无法从市场上获得融资流动性,于是不得不出售资产以应对债主的追讨。然而,SPV持有的结构性投资工具由于信息不完全而难以估值,只能按照低于预期资产现值的价格甩卖。当这类只能在柜台交易市场销售的产品低价出售时,证券交易市场的吸纳能力和流动性很快就会枯竭。于是,所有持有同类资产的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都会缩水。这样,就会使这些机构资本金减少,需要继续甩卖资产来补充资本金,并导致恶性循环,市场流动性风险进一步被放大。此时,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即使没有持有结构性投资工具,也无法避免陷入流动性危机。面对旗下的SPV资产贬值恶性循环及资本金不足,商业银行只好把这些原本放在表外的业务重新收回表内,并利用商业银行本身融资偿还这些短期债务。其结果是,这些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突然扩大,再加上监管部门要求商业银行加大次贷相关的拨备、要求提高资产充足率,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突然紧缩。

(三)商业银行持有更多风险资产,流动性风险增大

流动性过剩往往会引发通货膨胀,然而经济的全球化大大增强了工业生产和供给能力,抑制了一般性商品的价格上涨,过多的流动性往往跑到资产市场,引起资产价格的不断上涨。2000 年1月至2006 年6 月,美国20 个城市的房价指数由100 上升至206,上涨了1.06 倍(张明,2009)。当商业银行管理者预期房价会不断上升时,就会增加对房地产市场的贷款,因为在他们看来,即使借款者违约,也可以通过没收抵押房产来收回本息。如次贷危机前,美国最大的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把客户存款运用于住房贷款的比例不断上升,最高达到60%―70%,期限不匹配现象特别严重。另一方面,在繁荣的衍生品市场上,商业银行可以找到合适的工具来扩大自己的风险资产,例如通过向保险公司购买信用违约互换(CDS)产品。在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下,商业银行的风险资产是有上限的,然而,当商业银行为自己的一部分风险资产购买了CDS后,这部分风险资产转变为(名义)无风险资产,因为在保险期内一旦这些风险资产出现违约,保险公司将赔付商业银行遭受的相关损失。于是商业银行就可以在资本金不增加的情况下,额外再持有一部分高收益的风险资产。

然而,持有更多的风险资产在获得高收益的同时,也承担着高风险。无论是宏观风险还是微观风险,无论是违约风险、市场风险还是操作风险都有可能转化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2005年华盛顿互惠银行的房贷部门净收入为10亿美元,而到了2006年随着美国房价的下跌,该部门损失达到4800万美元,以至于最终拖垮了整个银行。另外,在次贷危机爆发后,出售CDS的保险公司出现问题后,购买了CDS的商业银行不能获得赔付,于是名义无风险资产再次变为风险资产。由于风险资产的骤然上升,商业银行便突然出现了资本金不足的问题。为了满足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规定,商业银行或者需要向投资者或政府募集资本金,或者需要通过出售风险资产来降低风险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当所有商业银行均在市场上出售风险资产时,风险资产的市场价值必然会大幅压低,商业银行在出售资产的过程中将遭遇巨额亏损。

(四)高风险借款客户增加,客户流动性风险更容易被转移到银行身上

在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企业预期收益上升,纷纷扩大借款,于是在借款申请人队伍中,投机性企业迅速增多,高风险借款人比重越来越大,安全性的借款人所占比重越来越小。同样当商业银行面临可用资金较为充裕时,管理者在利益驱动下就会放松流动性管理,降低信贷门槛,满足一些高风险客户的信贷要求,甚至会诱惑高风险借款人进入。特别是当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由“发起―持有”变为“发起―分销”,以前高度关系型的金融交易变为非关系型金融交易时,更是如此。次贷危机前的美国按揭银行在面对低利率以及流动性泛滥时,为了让一些信用不高、收入不稳定的居民进入房地产市场,设计了许多所谓金融创新的按揭利率产品,如无首付、只付息贷款、3年或5年可调整利率贷款、选择性可调整利率贷款等。由于整个资产证券化过程要经过借款人―商业银行―SPV―投资银行―投资者等众多参与者,链条中的各相关利益主体都企图把风险转移给下一个环节。一旦市场出现问题,高风险客户就会缺乏流动性储备,或从其存款账户中提取,或者拖欠银行贷款不能偿还,银行贷款质量下降,最终客户的流动危机转嫁到银行身上。根据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家协会的资料,1979年至2006年期间,处于“严重拖欠”(至少已经拖欠90天或者已经进入止赎程序)的抵押贷款平均比例为1.7%,然而到了2008年第3季度,该比例已经上升到5.2%。

四、结论和建议

本文认为,长期宏观流动性过剩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遇到了新的挑战。它使得商业银行资金来源更加依赖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借入资金与资产证券化,市场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甚至出现从流动性过剩到流动性不足的突然转化。同时,商业银行持有更多的风险资产和面对更多的高风险客户,流动性风险几率倍增。而宏观流动性过剩的产生有着深层次原因,主要在于发达国家宏观经济管理者的一些理念和对全球经济形势的研判以及相应的制度设计。

以上研究表明,商业银行有效的流动性管理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商业银行也应该根据宏观经济的变化改变已有的管理策略,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宏观经济管理者应尽量为微观经济主体建立一个中性的货币环境,减少对经济行为的各种激励。央行不能只关注物价水平,对市场流动性和资产价格也应提高关注度;监管者不仅要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管,同时要对整个金融体系进行严格监管。

第二,商业银行加强筹资渠道管理,建立分散化的融资渠道。通过保持负债多元化,分散资金来源的方式改善资金的稳定性。银行需要按照融资工具类别、资金提供者的性质和市场的地域分布来审查对各种融资来源的依赖程度。即使某项资金来源再便宜,银行也不应过分依赖它。

第三,金融创新产品应尽快标准化。金融创新产品设计应该建立在标准化、简单、令人容易理解的基础上。当金融创新工具变得流行时,将其标准化有利于金融工具能够像商品一样进行交易,在市场上更自由买卖,增强市场流动性。随着产品特殊性以及非对称信息的降低,流动性得到提高。

第四,重视压力测试和流动性应急方案。随着宏观经济形势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影响的加大,压力测试在流动性管理中的作用大大增强。压力测试的假设应包括大范围的市场动荡的影响,如新兴市场危机、资本市场逆转、国家危机、清算体系瘫痪、系统性冲击等,要将个体冲击和市场冲击相结合。压力测试的结果应用于流动性应急方案的制定当中,对通过同业拆借市场或资产证券化市场获取流动性等内容,都应纳入流动性应急方案。

参考文献:

[1]. Bernardo A.E.and I. Welch.2009.Liquidity and Financial Market Run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4[2]Brunnermeier MK.Market Liquidity and Funding Liquidity,The Review of Financial.

[2]De Grauwe,P.2008.The banking crisis:causes,consequences and remedies,cf.ac.uk.

[3]Polleit.2005.Thorsten and Gerdesmeier,Dieter,Measures of Excess Liquidity,http:// hfb. de/Dateien/2005.

[4].熊伟.危机一周年:中国不应改变金融创新与开放的方向[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9-15.

[5].余永定.理解流动性过剩[J].国际经济评论,2007,(7,8).

[6].张明.流动性过剩的测量、根源和风险涵义[J].世界经济,2007,(11).

[7].张亮.北岩银行的倒闭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J].中国金融,2009,(6).

[8].张明.次贷危机的扩散传导机制研究[J].世界经济,2009,(8).

流动性风险管理篇4

财务公司是金融创新不断涌现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诞生符合我国企业集团发展的长远利益。在本质上它是一种流动性转换与创造的媒介,其经营管理的本质是保证企业集团的流动性合理。随着集团内部经济联系的逐步加深,财务公司维持合理流动性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如果对流动性风险的控制不合理,不仅会影响财务公司流动性供应方的信任,也会进一步地削弱财务公司以及企业集团的信用,制约集团健康发展。但是,我国的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完善。

关键词:

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

一、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概述

(一)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概述。

财务公司是为企业集团集中管理资金和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以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为基础,达到为企业集团提供金融服务的目的。财务公司流动性是指财务公司在一定时间内筹集到一定数额的资金或变现公司资产,以满足资金需求的能力。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是指因持有的资产流动性差对外融资枯竭导致无法满足到期支付需求的可能性。

(二)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意义。

自财务公司成立,就以强化集团资金的集中管理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为目标。但当前很多财务公司业务多样化,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加大,流动性风险水平升高,给财务公司及企业集团带来不利影响。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如若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将导致企业集团的信用风险升高,制约企业集团的发展。通过专业方法将流动性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对于财务公司至关重要。所以,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意义重大。

二、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流动性风险管理理念落后。

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大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流动性风险管理滞后与被动。在管理流动性风险时,只注重最终的表现形式,而没有意识到流动性风险的源头。财务公司仅凭主观经验来判断流动性风险,没有通过客观的指标体系进行预测监控,导致事后控制居多。此外,集团公司及其成员公司在决策中较少考虑对流动性的不利影响,财务公司也没有与成员公司有效沟通,使流动性风险的管理难度增加。

(二)流动性风险管理主导权受限。

流动性风险管理主导权受限主要体现为其管理易受企业集团的行政干预。由于财务公司依附于企业集团,管理人员多数来自集团内部,其管理工作以企业集团的利益为主,我国大多数财务公司股权高度集中,这样就会导致法人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管理层没有独立。此外,财务公司的职责是为企业集团内部成员提供财务管理服务,主要对集团资金集中管理,这样企业集团的经营风险会直接影响财务公司,其经营管理必然会受到企业集团的行政干预。财务公司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时,由于隶属于集团公司的性质,往往会受到干预,管理工作不能有效展开。由于缺乏独立性,在经营管理方面没有话语权,财务公司甚至成为激进的企业集团盲目扩张的融资工具,流动性风险极高难以化解。因此,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主导权受限是管理中存在的不可忽视的问题。

(三)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

我国财务公司还没有系统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程序。风险发生时不能有效控制,风险得到控制后也没有反馈机制来监察。此外,在以下几个方面也缺乏有力控制。首先,财务公司没有完善的流动性风险控制制度,不仅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也没有做到有力执行;其次,财务公司成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其专业性和独立性明显不足;最后,财务公司对雇员的控制也不到位,大多数财务公司没有专业人员管理流动性风险;另外,财务公司没有问责制,出现问题时责任难以界定,从而影响财务公司的发展。

(四)流动性风险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我国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人员多数来自企业集团,缺乏金融专业知识。这使得流动性风险管理人员不能对流动性风险进行有效地预测和防范。另外,随着许多新型行业的不断涌现,对具有金融管理知识的人才需求增大,财务公司的激励机制落后,许多管理人才受其他行业薪资待遇的吸引,离开风险管理岗位。人才流失导致财务公司风险管理人才素质下降。

三、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措施

(一)转变流动性风险管理理念。

首先,转变事后控制观念,形成预测为主的前瞻性控制理念;其次,转变单一部门管理观念,形成多部门协作管理理念;再次,要意识到流动性风险管理对公司具有重要意义,加大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最后,转变流动性风险只具有损失性,越低越好的理念,流动性风险不仅具有损失性还具有收益性。

(二)建立流动性风险管理委员会。

财务公司应设立流动性风险管理委员会,监督财务公司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流动性风险管理委员会是财务公司董事会的下设机构,对企业集团利用财务公司的融资功能进行扩张的决策有权否决,对流动性风险管理负最终责任。流动性风险管理委员会的主要工作是监督和控制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的运作,对风险管理政策进行评估,反馈到流动性风险管理部门,从而保证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的执行。

(三)建立合理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

建立合理的流动性风险体系需形成一套完善的流动性风险识别、应对及监察程序。流动性风险识别是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开始,财务公司应运用识别程序来识别可能对流动性产生影响的风险。若发现近期财务公司的流动性风险较高,流动性管理人员可以采用资产转换策略或增加负债战略来应对。财务公司需要设立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监察与反馈机制,定期对流动性风险进行监察。

(四)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人员素质。

财务公司必须以良好发展为目的挑选、任用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目前,财务公司的新业务不断涌现。同时,流动性风险管理并不是独立可以完成的工作,需要流动性风险管理人员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这就要求财务公司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人员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应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科学的人员选聘和激励制度。

将人事部门直接任命的形式改为选聘、竞聘上岗等多种形式,并在聘用雇员中做到公平、公正。不断健全人才使用机制,并针对财务公司的特点形成科学的选聘制度。将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与工作完成情况紧密联系,通过多种奖励形式结合的方法激励员工,从而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人员的素质。

2、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

根据工作岗位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财务公司应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培训方式可以采取定期的部门轮流培训、不定期全员培训等形式,对流动性风险管理人员加大金融及管理方面的培训,在培训中将财务公司的未来发展目标与员工培训紧密结合,通过对现有管理人员的培训这一重要途径提高其专业素质。

四、结语

财务公司在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我国财务公司在不断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相关体系,但某些问题在我国财务公司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中仍然存在。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转变流动性风险管理理念;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建立流动性风险管理委员会;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人员素质,从而使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更加完善。

作者:安星雨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杨涛.集团财务控制[J].中信出版社,2011.8.

[2]张继德.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9.

[3]张梅香.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管理浅[J].财经界,2010.8.

流动性风险管理篇5

【关键词】商业银行 流动性风险 管理对策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1}该定义指出了流动性风险的基本表现形式,一是在需要融资时无法以合理成本获得充足资金;二是不能够迅速找到交易对手,实现融资交易;三是不仅未能履行负债业务偿付对资金的需求属于流动性风险,未能满足资产业务增长对资金的需求也属于流动性风险范畴;四是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业务发展过程中各类风险的派生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国家风险等最终均对商业银行的支付能力形成压力,即演变成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一、中小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

(一)依靠规模驱动增长,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单薄

依靠规模驱动盈利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仍在影响着众多中小商业银行的经营政策。受客观经营环境限制,中小商业银行普遍资产负债规模小、业务结构简单、复杂程度较低,且倾向于靠规模驱动效益增长,忽视了长期发展的稳健性。特别是对流动性风险驱动效益增长的积极作用缺乏足够的重视,对通过管控期限转换能力获得净息差收益的内涵式发展模式认识不足,使其逐渐淡化了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

(二)经营模式粗放,降低了获得流动性风险溢价能力

流动性与收益性之间的负相关性,决定了流动性越强,收益率越低。商业银行无论是在履行现实的支付义务,还是协调短期收益与长期稳健之间的矛盾,均需要通过精细化管理协调好流动性与收益性之间关系,进而获得流动性风险溢价。多数中小商业银行由于发展模式粗放,精确识别、计量、控制流动性风险的能力较弱,影响了流动性风险偏好的量化质量,导致流动性风险管理与短期效益目标间的协调成本上升,降低了其获得流动性风险溢价的主观能动性。

(三)追逐于金融创新,影响了对流动性风险的防御能力

近年来,以影子银行为特点金融创新发展迅速,影子银行业务多是借用短期货币市场资金,投资于长期受益项目,期限错配明显,而且业务链条延伸到信托公司、财务公司、证券公司、金融租赁、特殊目的载体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影子银行体系的存在使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程度大大增强,很容易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金融风险的传染性显著增加,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最终会传染到的传统银行体系。{2}中小商业银行积极参与影子银行业务,在业务创新过程中获得了短期效益,但资产负债结构同业化趋势明显,金融杠杆上升,流动性风险的自我防御能力开始下降。

(四)流动性风险管理工具滞后,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新要求

随着金融创新业务的发展,识别、监测流动性风险过程中面临大量的数据计量与分析,如流动性缺口动态分析、期限结构分析、活期存款沉淀率分析等,均需要借助先进的计量分析工具探索其特征和规律,服务于流动性风险管理实践。而中小商业银行由于IT系统建设滞后,先进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工具的应用受到限制,以备付金管理为中心的流动性管理工具仍是多数中小商业银行的常规策略,这将成为利率市场化经营环境中制约业务创新与发展的瓶颈。

(五)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忽视了流动性、安全性与盈利性的统一关系

有足够的支付清偿能力,满足客户的日常兑付需要,是流动性充足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另一目标是保持持续的期限转换能力、获得稳定的流动性溢价。即实现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的有机统一,是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实质内容。处于传统经营模式的中小商业银行,忽视了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实质,偏离了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目标,影响了其在利率市场化竞争中的发展潜力。

(六)中长期流动性风险管理处于自由发展状态

中小商业银行因风险管理技术、能力、人员不足,将中长期流动性风险基本置于自由发展状态。运用有效的管理工具及方法,分析资产负债错配程度及未来各期的现金流状况,主动导向资产负债业务发展,将其自身可承受的期限结构转换能力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实现对中长期流动性风险的前瞻性管理,防止其自由发展。

二、中小商业银行做好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对策

伴随着人民银行流动性再贷款、常备借贷便利(SLF)等流动性救援工具的创新和本轮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市场流动性渐显充裕,为中小商业银行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优化流动性风险管理工具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

(一)完善流动性风险治理机制

首先,要从董事会层面制定符合本公司特征、金融稳定需要并得到监管部门认可的流动性风险偏好与战略,并将该偏好与战略贯彻到整个公司治理、内控制度和具体的业务条线之中,并有专门的部门对其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和报告。{3}明确董事会、经营管理层、监事会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应履行的职责,准确定位流动性风险偏好,是做好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前提条件,是在经营发展中保障银行安全的屏障,中小商业银行应从公司治理高度搭建好流动性风险管理架构。

其次,中小商业银行应组建专门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团队,将分散在各部门的流动性风险管理职能集中起来,由专门的团队实施专业化的监测和管控。这将有利于完善优化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效率,实现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的全覆盖,将懂事会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战略落实到日常经营过程中,准确监测与控制流动性风险。

(二)选择合适的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体系

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是动态展示流动性状况与业务发展适应程度的重要窗口,建立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体系,是中小商业银行做好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基本保障。

实践中,可以按照缺口管理与比例管理两种模式设计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体系。缺口管理指标体系包括表内外现金流缺口、流动性资产负债缺口、同业业务资产负债缺口等,其目的是实现对现金流的前瞻性管理,确保任何情况下商业银行的支付能力不下降。比例管理指标体系包括流动性缺口率、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融资比例(NSFR)等,其目的是实现对资产负债结构的全面监测,确保资产负债的期限转换能力不超负荷。

(三)加快流动性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流动性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实现现金流的实时监测,准确计量各个时间段的大额资金变动及现金流缺口;适时计算流动性风险管理指标,并在必要时加大监测频率;结合流动性风险限额管理政策,实现对优质流动性资产的监测分析,为保持足够的应急融资所需要的合格质押品提供指导,进而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效率。

流动性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包括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功能。通过假设流动性风险压力情景,设定风险因子,分析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压力,提出针对性的应急计划,使压力测试真正成为优化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的工具。

中小银行应加快流动性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同时,考虑信息系统的投入产出效应,选择与自身业务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非常重要。

(四)坚持去杠杆化,积极发展资金来源稳定的业务

经历了2012年6月份的“钱荒”,人民银行及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同业业务提出了回归本质、资产负债表去杠杆化的经营要求,目的在于减少融资环节、降低融资成本,防止过度追求流动性风险溢价,并防范流动性风险。中小商业银行应吸取“钱荒”教训,大力发展资金来源稳定的业务,如零售业务、关系型客户业务等,在降低资产负债表杠杆和流动性风险的同时,提高期限转换能力,促进长期发展的稳健性。

(五)适度参与金融市场,疏通流动性救援通道

流动性风险管理就是要满足压力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就是要为压力条件下实现合理成本筹资做好准备。人民银行鼓励商业银行以优质流动性资产为质押,通过流动性再贷款、常备借贷便利等工具实现压力条件下融资。因此,中小商业银行应通过适度参与金融市场而持有包括国债、央票、政策性金融债和高信用级别企业债等优质合格流动性资产,疏通流动性救援通道,实现压力条件下合理成本融资,提高流动性风险防范能力。

三、中小商业银行做好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有利于强化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和安全性

中小商业银行已经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流动性风险可能成为危机金融体系安全的多米诺骨牌。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指出,2007~2008年的危机本质上不仅仅是资本减值的危机,更是流动性危机,并已经采取措施阻止流动性风险的进一步发展。也就是说,资本并不能解决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问题,资本充足的银行可能因流动性风险被迫清算。中小商业银行通过强化流动性风险管理,积极落实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经营政策,增强单体经营的稳健性,有利于整个金融体系运行的安全性。

(二)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有利于促进中小商业银行内部经营管理模式创新

流动性风险管理离不开现进的IT管理信息系统,IT系统具有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并嵌入了先进的计量模型,这不仅能够精确监测与识别流动性风险,满足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时效性要求,还能够引入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如通过动态控制流动性缺口导向资产负债业务发展,科学合理调整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等,这将促使中小商业银行在流动性风险的计量与分析过程中,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引入经营实践,创新经营管理模式,进而获得发展机遇和竞争优势。

(三)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中小商业银行的声誉价值

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可以从三个方面提高中小商业银行的声誉价值。首先,从监管的角度看,流动性监管指标是监管评级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流动性风险管控能力有利于银行主体的监管评级上升。其次,从中小商业银行自身角度看,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够提高全面风险管理能力,促进自身信用体系良性循环,增强社会公众信心,进而提高自身的社会声誉。第三,从市场角度看,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可以获得交易对手的充分信赖,进而提高自身的市场地位,拓展融资渠道,获得更多的流动性支持。

注释

{1}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4年1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中的定义。

{2}王兆星.影子银行阳光化[J].中国金融,2013(17):18.

{3}王兆星.首次建立国际统一的流动性监管标准[J].中国金融,2013(14):19-21.

参考文献

[1]王兆星.首次建立国际统一的流动性监管标准[J].中国金融,2013(14).

[2]王兆星.影子银行阳光化[J].中国金融,2013(14).

[3]巴曙松,朱元倩等.巴塞尔资本协议Ⅲ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4][英]休亨瑞・乔德里著.银行流动性风险与资产负债管理导论[M].于东智,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

流动性风险管理篇6

一、引言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指的是商业银行由于流动性储备的匮乏而难以及时有效地应对负债的支付、自身还款的需要以及客户贷款的需要,因此而导致银行挤兑风潮的爆发,使商业银行自身的社会信用降低的风险①。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最主要的风险之一,在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流动性风险一直是存在的②。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而言,流动性风险是小概率事件,但一旦出现,就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灭顶之灾③。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一是再融资风险,指商业银行资产与负债之间的成熟期不相协调而产生的风险。二是偿还风险,指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中客户贷款项目不能按期偿还所导致的风险。三是提前支取风险,指大额银行存款的非预期提取以及信贷额度的非预期使用。

二、制约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因素

商业银行的经营中,其资金的流动性处于关键地位,关系到其经营的持续性以及盈利性。商业银行在筹集和经营资金的过程中,通过对各种金融风险进行衡量和分析,从而以最低成本来实现最低风险,获得最大收益的金融管理方法,即为风险管理。

制约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我国对商业银行的改革不断深化,但目前商业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主要依靠的仍是外在推动,靠央行的强制。由于国家的信用支撑,使人们认为银行不会倒闭也不会发生流动性危机。同时,我国居民更加倾向于储蓄,而非消费,这种倾向也降低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这使得商业银行不够重视对其自身流动性风险的控制。

(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不够合理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其本质是央行对商业银行行为的一种约束和监管机制,只是宏观管理手段,这就导致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管理,只注重良好的流动性状况,而忽视对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银行的灵活性,使其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的变化。

(三)流动性风险管理工具受限

由于我国特殊的宏观环境以及内在环境,在金融产品创新以及金融工具的使用方面,我国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国外很多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和理念,在我国还没有发挥重要作用。我国货币市场发育不够完善,货币市场规模小,市场交易主体少,这些直接制约了商业银行的资产变现能力和获取主动负债的能力,从而影响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水平。

(四)风险管理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于流动性需求的预测仅限于每日的库存现金和支付额,而忽视对贷款需求的预测,不能进行风险的事前防范和事后补救,缺乏科学完善的风险控制系统。当前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动用准备金、向央行申请再贴现和同业拆借等等,缺乏一揽子解决方案。与此同时,对于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缺乏全程监控机制,难以在复杂的环境下动态高效的调动可支配资源,控制风险。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没有专门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组织机构,不能合理有效的规避风险。

三、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几点对策

(一)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逐步走向商业化,国家信用不再是银行风险的依靠,导致了银行资产流动性管理出现许多问题。因此,银行监管部门,要严格监管,即使宏观经济繁荣,银行财务状况良好,也不能放松,要及时发出风险预警,防范潜在风险。在面对金融危机的大环境时,更应把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放在首位。

(二)降低不良贷款率,改善资产结构

过高的不良贷款比例严重威胁了商业银行健康持续发展和金融体系的稳定。要采取措施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完善业务流程,丰富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产品,降低不良贷款比率,提高信贷资产管理水平。同时,我国银行业逐步与国际接轨,资本充足率是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一大问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比较单一,资本补充渠道狭窄,推行资产证券化,能有效提高资产充足率。

(三)发展货币市场、扩展交易工具

完善的货币市场,对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是必要外部条件之一,它能保持金融资产流动性,调节资金供求平衡。在增加货币市场交易工具的基础上,依靠相关法律法规规范金融市场发展,扩展资金流动渠道,从而降低风险管理的成本。

流动性风险管理篇7

Auction Facility,TAF)短期内为市场紧急注入了1354亿美金的资金,才使得恐慌的市场情绪得以暂时稳定。中国人民银行坚定地推行从紧货币政策使最猛烈的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达到创纪录的17.5%,此举使各商业银行过剩的流动性骤然消失,流动性风险的威胁日益严重。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解读

商业银行的产生源于对资金流动性的管理,在此基础上,商业银行逐渐派生出其他各类业务。即使是在金融业高度发达的今天,流动性仍然是保持商业银行顺利运行的血液。银行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能够在特定时间内,以合理的成本筹集相关资金来满足客户当前或未来一段时间资金需求的能力。银行的流动性包括三个关键的要素:资金数量、获得资金的成本以及获得资金的时间。流动性风险则是指,不能满足流动性要求给银行经营所带来的风险。

归纳起来,流动性风险主要是四种情况:第一,银行经营活动正常,金融市场整体运行稳定,只是单个银行短期头寸的缺乏带来的流动性危机;第二,银行经营面临短期危机,例如个别银行的坏帐突然增加,或突发的操作风险等;第三,银行长期陷入经营危机,不断恶化的营业亏损使得银行面临倒闭风险;第四,整个银行业面临流动性风险,特别是金融危机突然爆发。由此可见,流动性风险实际上是关系银行正常经营的最为直接的一道屏障。以上归纳的流动性风险除了第一种情况以外,其他都涉及到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乃至操作风险等问题。虽然由其他风险诱发的流动性危机,其风险根源应该主要归于初始的风险类别。但进行流动性管理时,必须将其他风险可能导致的流动性危机纳入到流动性整体管理框架之中。

当前,新巴塞尔协定对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管理都提出了指引,但对于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却没有明确的要求。主要原因是因为不同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特点并部相同,不同规模、不同经营模式的商业银行在流动性管理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例如,大银行在金融市场获得流动性的能力强,其流动性管理自然会更多地倚重批发性资产拆入;而小银行受制于融资难度,自然要更注重资产方的流动性管理。同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模块实际上也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整个管理模式的开发、维护、升级和运行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其成本也并不是所有商业银行都能够轻易承受的。所以国外更多的中小银行往往主动地持有充足的流动性,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现流动性危机。因此,国外中小银行也往往成为了同业市场上的资金净拆出方,而大银行往往成为了资金的净拆入方。

而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同质性仍然较强,大银行依靠网络优势吸取大量资金,因此就成为了同业拆借市场的重要资金提供者,其他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和外资银行则成为资金的净拆入方。2007年中国火爆的股市行情使得同业资金市场出现了一些变化,国有商业银行以外的其他商业银行也成为了资金市场的供给方,其资金拆借由2006年的净拆入46896亿元变为2007年净拆出的18720亿元。其他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的净拆入额分别增长了51%和169%。这表明,一方面商业银行仍然是我国金融体系流动性管理的核心,另一方面,资金往来的增强,将使得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与银行体系以外金融活动保持着更加紧密的联系。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衡量

传统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论先后出现过:商业贷款理论、资产变现理论、预期收入理论和负债管理理论。这些风险考量和管理的方法都产生于当时特定的金融环境,直到今日,资产流动性和负债流动性管理策略仍然是十分核心的管理手段。但即使不同银行根据自身经营的特点,在流动性管理上对资产和负债方面侧重有所不同,现代的商业银行还是普遍采用了资产负债流动性综合管理的模式。

基本的流动性风险衡量方法主要是选取一些静态比例指标来考核银行的流动性状况,例如,流动性比率、本外币的超额准备金率、本外币的存贷款比例、非核心负债的依存度以及本外币的流动性缺口比率等。这些考核指标简单明了、数据汇总容易,因此迄今为止一直是商业银行开展流动性管理的重要考核指标。

但随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手段的不断创新,更多的动态化手段也被引进到了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模式中来。净流动性资产管理法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银行可以将现有的资产划分为流动性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其中流动性资产包括已同业拆出的资金、短期公债、不会展期的贷款或是可证券化的贷款等。负债同样也将划分为稳定性负债和非稳定负债,稳定的负债包括活期存款的沉淀、定期存款、资本票据和股本。对现有资产和负债进行分类后,将稳定性负债超出非流动资产的部分定义为净流动性资产(见图1)。净流动性资产越高,表明银行的流动性更为充裕。如果净流动性资产为负,则表明银行存在这流动性缺口。

如果希望对流动性进行动态化管理,银行还必须对未来的资产负债情况进行预测。如果银行未来资产的增加量(主要是满足一些贷款义务)大于未来存款的增加量,则银行还存在着潜在的流动性需求。如果当前的净流动性资产仍不能满足未来的流动性需求,则银行还要寻求其他途经,以弥补潜在的流动性缺口。

国际大银行进行流动性测算的另一个常有手段就是“现金流量法”。该方法采取财务现金流的基本分析思路,更为明确地体现出了流动性的实质,并同时强调了现金流量的实际性和潜在性。

在实际发生的现金流量分析中,未来一段时期内即将到期的负债、固定的贷款承诺(承诺以确定投放的部分)、尚未到期负债需支付的利息和各类存款确定性的流出(主要是存款的季节性变动和其他可预测的波动)将形成确定的现金流出。而同时,即将到期的资产(主要是即将到期且不展期的贷款和到期债券)和尚未到期资产所产生的利息将构成实际性现金流入。如果实际现金流出大于实际现金流入,则银行在未来将面临流动性缺口。

但银行在实际资金流动的基础上,还存在潜在性的现金流量。可变现的未到期资产(主要是各类债券、可证券化的贷款等)、与其他金融机构达成的融资额度,这些都是银行潜在现金流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将预测时期适当延长,计划的存款增加量也可以被视为潜在的现金流入量。而与此同时,银行还将面临潜在的现金流出,例如,未固定的贷款承诺(贷款承诺中尚未动用的部分),存款的潜在流出,表外活动的净流出(表外活动可能带来的净资金流动)。如果测算期相应延长,同样要包括新增贷款计划所带来的现金流出。

如果实际发生的现金流量存在流出缺口,但这一缺口能够被潜在的现金流入所弥补,则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则仍处于可控制范围内。如果实际现金流与潜在性现金流合计仍出现缺口,则商业银行必须就各项资金流动逐个分析,并采取相关措施,以避免流动性危机的爆发。

在流动性的测算方法中,净流动性资产法和现金流量法都注重了未来的潜在流动性风险问题,但二者还是具有明显的差异。一方面,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的净流动性资产法是基于存量的分析,而现金流量法则完全是对流量的考察,现金的同一流动方向中可以同时包含资产和负债项;另一方面,净流动性资产法仍然是表内分析,而现金流量法则包括了表内、表外的所有资金流动。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银行的表外业务将对整个银行运营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而产生的各种现金流动必然会成为商业银行现金管理的重要方面。例如,随着各种清算、委托贷款和未固定的贷款承诺等表外业务的扩展,势必会对商业银行的现金流动造成重要影响。

在以上介绍的两种流动性风险测算法中,流动性缺口十分依赖于对未来资金流动的估计。滤波趋势估计是比较常见和基础的方法,例如,对于核心存款或稳定性负债的估计。但其他资产出售、从市场的筹资等方式则可能面临市场风险等诸多不确定性。并且,银行突发性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也会预计的现金流产生重大影响。事实上,国际先进银行对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都建有一套相对成熟的管理体系,VAR等风险测度手段已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将流动性管理中的现金流估计与其他风险管理模型对接起来,已经成为当前加强流动性管理的有效手段。例如,潜在的现金流入中,可变现的未到期资产就可以结合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定价来估算未来的现金流入量。流动性风险测算必须要成为整个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一般实施统一归总原则,分支机构的流动性性管理必须纳入到整个银行的统一管理框架下。无论是哪一级营业机构的流动性问题,都将被视为是整个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首先要建立起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一般包括四个组成部分:风险委员会、最高管理层、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与职能部门。

董事会下设的风险委员会负责审议、批准全行流动性风险的基本政策与管理框架,以保证全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与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协调一致。

最高管理层负责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组织实施,

负责高级管理人员的选派,确保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与程序在本行内部得到统一遵守;在获得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授权后启动应急方案。

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负责审议流动性风险管理方法、量化标准、风险限额(包括各项流动性指标的限额、缺口限额);负责定期评价银行的整体流动性状况。

流动性风险的职能部门包括资产负债管理部、市场部和清算中心。资产负债管理部负责拟定流动性管理的政策和制度,制定流动性风险衡量标准和分析方法,监测各项流动性指标和限额的执行情况;市场部负责根据资产负债管理部的授权,在全球市场及国内市场上进行资金拆借和证券买卖等业务,以帮助流动性日常管理的实现;清算中心负责银行整体资金划拨及市场交易的清算工作。银行各相关业务部门负责向资产负债管理部预报大额资金收付情况。

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可以从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来实现。资产流动性管理策略包括:资产多元化;提高资产的可变现能力;维持适量的高流动性资产。负债流动性管理策略包括:保持负债的稳定性,提高核心存款在负债中的比重;与同业、中央银行等保持密切的联系,以便在需要时能有效地获得资金。另外,随着表外业务的扩展,表外业务所带来的流动性变化也必须纳入到银行整体流动性管理框架中。

银行流动性管理可分为正常经营环境下的管理和应对特殊情况下的应急措施。前者主要通过定期更新的管理政策指引、流动性指标管理、流动性缺口管理、头寸管理、银行内部资金往来管理、流动性资产组合管理和融资指导原则等手段,确保银行业务的正常开展,同时把银行整体流动性调控到适当的水平之上;后者主要通过预警指标、应急方案、融资能力测试等手段,达到及时发现和化解风险的目的。

流动性预警和应急方案是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般包括三个方面:预警信号、应急计划实施和压力测试。

预警信号主要有:头寸持续低于预先测算的安全值;银行在同业市场的融资能力下降,拆借成本上升;银行声誉突然恶化,预见有恐慌性的挤提情况出现;支付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当银行遭遇流动性危机时,首先要对其原因进行周密分析。对于技术性的(如资金调拨不到位、资金安排失当)、季节性的或者局部的情况,可不启动应急方案;如果确信当前流动性紧张状况是由于对银行的信心出现危机,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部要紧急向管理层、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风险政策委员会报告,建议启动应急方案,并协调有关部门加以实施。应急计划主要包括:通过媒体公布银行真实情况,尽快稳定和恢复公众对银行的信心;加大银行系统内资金调度的能力,最大程度地在系统内调剂资金余缺,及时划拨资金;增加在同业市场上的资金融入;向中央银行申请借款;停止债券购买,出售现券筹集资金;在最大程度保护客户关系的原则,逐步停止贷款投放,贷款保护顺序是零售贷款、核心公司贷款、一般公司贷款。

压力测试要求银行在未出现危机时,测试各种紧急情况下的应急融资方案。这其中情景分析(Scenario

流动性风险管理篇8

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难度大。由于村镇银行数量众多,有很多地处偏远农村,监管成本较高。村镇银行银行资产规模小,网络化建设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因而一些监管无法通过网络迅速完成,监管时效性差。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村镇银行有较大的存贷款定价自主权,容易造成一些村镇银行违规高利率吸储,有效监管这种违规高利率吸储所需的监管技术难度较大。所有上述因素使得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的难度较大。

二、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发生的成因分析

目前,村镇银行还处在试点探索阶段,在资产规模、内外部管理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因此,村镇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成因与普通商业银行之间有类似点,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归纳起来,村镇银行利率风险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利率市场化风险。中国金融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实质是政府放宽对利率定价的计划控制,将利率定价权交给市场,由市场去发现均衡利率水平,利率将随市场对资金的供求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目前,贷款利率控制已基本放开,存款利率放开正在推行试点,积累经验。在这样的背景下,村镇银行作为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业务以存贷款为主。其存款成本面临更大不确定性,直接影响其资金筹集能力,增大了其流动性风险。另一方面,其贷款发放利率也同样面临不确定性,在村镇银行资产定价能力不足与风险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下,其贷款收回能力将大大削弱,这也将导致村镇银行流动性头寸不足,加大村镇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2.资本杠杆比率风险。适度的资本杠杆比率是村镇银行以自有资金抵御流动性风险的重要保障,是村镇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控制资本金与存款保持一个较好的比率同步增长。现实中,一方面,由于村镇银行流动性资产变现能力较差,只好以主动负债的方式满足流动性需求,即以限制信贷投放、加大存款组织等方式应付流动性需求,造成存款刚性和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村镇银行负债过高,进一步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增加了村镇银行的机会成本,减少了村镇银行的赢利能力,导致村镇银行资本金增长变慢。两方面同时作用,导致村镇银行的资本杠杆比率进入恶性循环,不断增大,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不断积聚。如果内部或外部条件发生巨大变化,造成人们对村镇银行前途的疑虑,引发大规模的资金抽离,将会造成资金的流动性风险迅猛转为现实的支付风险,对村镇银行乃至整个农村金融系统将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3.信贷资产质量风险。目前信贷资产质量低已成为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的主要因索,不良贷款形成的风险成为流动性风险最主要的组成部分。随着贷款业务的发展,村镇银行必然要面对不良贷款的问题,不良贷款的增加必然会增大村镇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我国是典型的二元制经济,国有大型企业和地方支柱产业资金需求一般会得到银行的有效供给,而县域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得不到有效保证,特别是县域中小企业大多处于外延式扩张的发展阶段,资金需求较大。在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下,资金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供给,一旦受到从紧货币政策的影响,中小企业将难以及时偿还到期贷款,造成村镇银行无法及时收回现金,只能以换约和延期的形式收回贷款。甚至部分县域中小企业因为周转不灵面临倒闭,此时为防止形成坏账,村镇银行会被倒逼继续向中小企业贷款,进一步加大村镇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可见,信贷质量控制是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

4.资金分流风险。近几年,在基金、股市、房市不断趋热等因素的影响下,城乡居民保守的理财观念发生了转变,他们不再满足于存款吃息的单一理财方式,而是朝着投资分红的多元化理财方式转化。在大牛市期间,不少商业银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存款搬家的现象。随着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城乡理财观念的进步,村镇银行的存款将被分流到资本市场,由于村镇银行吸收存款是其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不能象商业银行一样通过发行股票、债券进行融资,这就造成村镇银行对于存款短时间大幅减少的抵抗能力差,容易引发村镇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5.期限结构不匹配风险。目前,在高息收入的诱导下,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短借长贷的资产负债结构,存在较大的到期日缺口,即一方面存款期限以短期为主,流动性高,并且受到股票投资等影响,存款流动性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另一方面,贷款期限以中长期为主,遇到不良的宏观经济环境,贷款流动性呈现减弱的趋势。村镇银行的储户主要是农户,存款期限相对于城市居民更短;贷款客户主要是县域中小企业,相对于城市大中型企业,贷款回收成本更高,坏账比率更高,贷款流动性更弱。因此存贷款之间的流动性缺口更大,面临的流动性风险更高。考虑到村镇银行资金来源上对吸收存款依赖度更高,在现金流入方面则对贷款本息现金流入依赖度更高,相对于商业银行缺乏担保业务、外汇业务等现金流入。因此,一旦发生储户挤兑提现的情况,存款现金流入被切断,贷款现金流入不足,其他现金流入匮乏,村镇银行更难以化解流动性不足造成的危机,大量村镇银行的生存将受到威胁。

6.管理缺位风险。从经营管理来看,村镇银行是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新成员,专业人才比较缺乏,对流动性风险的认识刚刚开始,对流动性风险的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儿乎没有,一切还要借助于其他银行的理论和经验。流动性风险管理部门往往只注重流动性负债管理,忽视了流动性资产和流动性资产负债平衡管理。习惯于被动地进行日常管理,缺乏积极主动的压力测试,没有形成村镇银行自己的流动性风险管理预警指标体系和危机应对预案。

三、村镇银行加强流动性管理的对策

1.做好流动性需求预测,防患于未然。村镇银行应在日常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相关的调查、统计和预测,做到未雨绸缪,增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预见性,不断强化村镇银行科学决策,统一协调能力。首先,重视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对村镇银行流动性需求的影响。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增加农村中小企业对贷款的需求,从而增加村镇银行的流动性需求。同时,由于存款利率降低,可能导致存款搬家,大量存款流向股票市场、基金市场。两个方面同时作用,将导致村镇银行流动性压力加大,有效的流动性需求管理十分必要。这就要求村镇银行加强对宏观经济政策走向的分析和研究,变被动应付为主动预测,提前储备头寸,化解流动性风险。其次,村镇银行要做好季节性、周期性等常规状态下的预测分析,如学校开学支取存款、养殖大户收储饲料资金需求增加、粮食加工企业收储粮食资金需求增加,这些资金需求有一定规律可循,搞好这些常规管理,可以以较小的资金成本获取利润。再次,村镇银行要搞好流动性危机管理。一方面,村镇银行应加强存款账户管理和借入资金管理,不但要确保存款规模增长,更要注重存款结构的变化,及时发现存款规模和结构的异常变动,分析其原因并做好应对预案。另一方面,要有村镇银行系统内的资金调动和危机处理机制,加强村镇银行的危机上报机制,一旦出现挤兑,村镇银行应及时上报监管机构,防止挤兑蔓延,将损失降到最低。

2.加强流动性管理,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目前村镇银行资产的大部分被贷款所占据,贷款以中长期为主,流动性较差,资金沉淀现象严重,属于固态资产,其在资产结构中的占比过高,成为影响整个资产流动性的主要因素。

村镇银行应保持合理的贷款增速,防止贷款的盲目扩张,确保村镇银行资本充足率,避免为应付考核放贷稀释不良贷款的行为发生。村镇银行应积极优化贷款结构,增加贷款种类,提高贷款的变现能力。在提高风险控制能力的基础上,大力拓展业绩优良、产业前景好的中小企业客户。加强对个人贷款的信用调查力度,开拓完善农户小额贷款、农户联保贷款。搞好期限结构优化,切实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管理,降低变现能力较低的中长期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开展低风险的中、短期投资业务,保持适当的流动性水平。

村镇银行应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引进,大力拓展中间业务。在提高村镇银行综合服务能力的同时,增加村镇银行现金流入,提高村镇银行流动性。

3.积极参与货币市场的运作,增强外部融资的能力。银行流动性管理要求银行资产和负债保持一种流动性状态,当流动性需求增加时,通过出售短期债券或从市场上借入短期资金增加流动性供给;当流动性需求减少、出现多余头寸时,又可以投资于短期金融工具,获取赢利。村镇银行应大力拓展活期和定期储蓄存款,优化存款结构。积极进入证券市场特别是国债市场,增加国债经营品种和数量。同时也要努力开拓票据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等。有效参与上述货币市场对于提高村镇银行外部融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4.搞好风险预警,建立多层次流动性风险防范屏障。村镇银行应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流动性监测指标体系,对不同的财务指标在赋予适当权重的情况下,得到一个简明综合的流动性风险指数。一旦该指数达到警戒线就及时发出预警,向管理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流动性警情报告,便于管理人员作出及时决策,启动相应的流动性风险管理预案。目前,主要的可用于监测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财务指标主要有:贷存比率、贷款和有价证券及投资与总资产比、存贷款期限结构、持续期缺口等,这些指标在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应用较广,村镇银行应借鉴商业银行的风险参考值,结合自身实际确定相应的流动性风险警戒值。

村镇银行应建立定期的流动性风险分析制度,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变动趋势分析、流动性需求分析、流动性财务指标分析、流动性储备设计,除了要建立现金及超额准备金等流动性常规准备外,还要建立以应急备付金、同业拆借、系统内资金调拨等应急准备,并通过建立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压力测试等加强演练,提高村镇银行应对流动性风险的能力。

5.加强外部监管,强化内部控制。银行监管部门应该根据村镇银行的经营管理和市场状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流动性监控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以整个村镇银行上报后汇总的数据分析为基础,既能够从整个村镇银行系统的宏观角度又能够从某个村镇银行的微观角度及时对村镇银行存在的流动性不足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在必要时给村镇银行发出警报。

银行监管部门应要求村镇银行将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如存款来源稳定性、贷款回收状况等内容作为月、季度报告的必备内容,同时加强这些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审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与村镇银行进行沟通。

银行监管部门要督促村镇银行建立其内部的流动性风险日常操作机构和内部控制机构。加强日常的风险监测和账户头寸清算,建立起系统内资金预测、统计和分析的管理体制,保障足够的资金及时支付清算,实现流动性风险的有效防范。

参考文献

1.郑也夫.论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现代经济,2008(8)

2.谢春根.邮储流动性风险不得不防.中国邮政,2008(3)

3.周卫东.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防范流动性风险的措施.金融纵横,2008(9)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