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初中职业规划8篇

时间:2024-04-18 09:57:45

初中职业规划

初中职业规划篇1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中职护生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uthor of the post of nursing students in the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experience, the courses focus on teaching strategies.

【Key words】Career Planning; in the level of nursing students

2009年下学期,笔者担任了护理专业两个班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任务,面对这门新的课程,笔者在如何使教学真正贴近学生的实际、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确立职业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并在后续的其他德育课教学中进行跟踪研究,现将这一年以来的教学实践与效果研究总结如下。

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乃势在必行

㈠中职生迫切需要通过学习这门课,来指导他们理性规划未来。

我校是一所中等职业学校,生源主要是初中毕业生。他们踏入学校,经过3年学习,毕业时年龄也就在18岁左右,由于年龄小、认知不足,在校期间“读书就是为了就业”观念不强,到该就业时不知所措,通过开设这门课程,可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全面分析护理工作所需要的素质,同时指导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认知,确立职业生涯目标,构建发展台阶,引导他们在充分认识自己、客观分析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定位,科学树立职业目标、毕业时能正确选择职业,从容走向社会。

㈡护士职业要求护生理性规划在校的学习时间,系统学习专业课程,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护士被称为“白衣天使”,我国《护士条例》对护士职业的解释是,护士是“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依照本条例规定从事护理活动,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职责的卫生技术人员。”申请护士执业注册,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包括:“①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②在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完成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普通全日制3年以上的护理、助产专业课程学习,包括在教学、综合医院完成8个月以上护理临床实习,并取得相应学历证书;③通过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④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健康标准。”要进入这一职业,须具备上述四个条件,学校教育是要创造其中第二个条件,实际上是其核心条件,必须坚持三年以上的不懈努力才能达到。而中职招进来的大多学生属于普通教育选剩的“差生”,不少学生认为上中职学习护理是无奈之举,学习兴趣不高,动力不足。大多数学生中存在的“升学无意识、就业无意识、发展无意识、生涯无规划、学习无动力”等现象,他们对自己及所学专业缺乏认识,对自己的前途和获取职业生涯成功缺乏必要的信心。更有甚者,一些学生在学习上不成功,转向在同学中显威风,主要表现为打架斗殴、顶撞老师、吸烟、喝酒、逃课等。因此,新生入校伊始,就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指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优势、劣势和兴趣、特长等,了解客观环境对自身实现职业目标提供的机会,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获得一定的职业知识,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生涯发展所需的各种素质和条件并及时有针对性地强化和弥补,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做出自己初步的、有实践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所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近期目标就是要促使学生珍惜眼前专业学习的宝贵时间,为即将开始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策略的探讨

㈠备课环节要注重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调整内容,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具有针对性、时代性。

教师的备课过程就是根据学生的状况及未来的职业特点对教材的处理过程。我校使用的是蒋乃平主编的《职业生涯规划》,适用的对象是所有的中职学校。而护理专业的学生将来的职业主要是当护士,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我国政府的《护士条例》以及社会对护士工作的要求进行备课,补充大量的资料,以真正能够帮助学生对照护士职业的要求,来分析自己的优、缺点以及可能发掘的潜能。不能照本宣科,隔靴搔痒。

此外,在这个迅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职业生涯设计要受经济发展、国家政策以及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在备课时要密切注意教材内容与变化着的社会现实的契合点。以护理专业为例,一方面要使护生了解当今社会对护士职业素质日益提高的要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对医疗护理服务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它要求护生除了要有过硬的护理技术,还必须具备很好的人文素养,即对患者具有深切的人文关怀,同时还要有较全面的医学知识,能够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另一方面,也要使护生了解护理专业不断扩大的就业门路。以往我们的学生找工作时,认为只有在医院,特别是大医院当护士一条出路,而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政府对人们的健康保健服务已经向社区推进,这些都要求护生职业生涯设计时加以考虑。

㈡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具有吸引力和实效性。

根据教学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引导学生自我探索和追求;帮助学生实践自己的工作价值,包括愿意工作、具备工作的知识和技能、工作满足度;帮助学生获得生涯规划的技巧和能力;启发学生通过学习、生活、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人生价值。因此在教学中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是不可能的完成任务的。如何调动如前所述的“学习兴趣不高,动力不足”的中职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我们能否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所在。为此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初中职业规划篇2

一、高屋建瓴,熟悉教材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该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这就概括了这门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为了明确性质、完成任务,教师就应当结合现实把握教材。

1.科学发展观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灵魂

教材第三页就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灵魂。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融于家乡的发展、国家的发展之中,把个人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把个人的自信、自强、积极向上的精神与国家的繁荣富强联系起来;在确保方向性、科学性的基础上,通过满足“两种需要”,即经济发展需要和中职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提高德育课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2.可持续发展贯穿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始终

教材指出,规划职业生涯的真谛就在于可持续发展。教材围绕“发展”二字,介绍了职业生涯与人生发展的关系。针对学生特点,引导学生从所学专业出发,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引导学生奋发向上,坚信自己能成才,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努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帮助学生明确首次就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懂得“先就业,再择业”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创业既是就业的一种形式,又是提高中职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手段,更是职业生涯发展飞跃的体现。在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过程中,不但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从职业的角度了解自己、了解社会,而且要让学生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需要、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的角度,明白只有珍惜学生时代,职业生涯才能有可持续发展的道理,努力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以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用好案例,改革教法

1.案例教学法

教学作为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基本方式,具有较强的目的性、组织性和较高的效率。要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高效率地获取高质量的知识和技能,关键在于教师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美国哈佛商学院使用并推广的案例教学法,以其独特的魅力风靡世界,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成功教育模式,适合中国教育改革的要求,应用于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是可行的。应用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案例教学法,指借用案例作为教材,结合教学主题,通过讨论、问答等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让学习者领会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概念或理论,并培养学习者高层次能力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优点在于,以学生为中心,提倡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与之对应的则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论。根据目前中职学生的新情况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有利于提高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有效性。教材的案例很多,书中有48个案例,其中课首案例14个,从“心海导航”起笔,以“人生启迪”收尾,文中案例34个。因此,应利用好这些案例,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调查、分析、讨论、思考和归纳,思考问题,不拘泥于对复杂的问题给出一个简单的答案,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目的是以案例带要点,引导学生探讨,教学中要用好这些案例。例如,第三单元第三课中,要把握机遇中的案例故事“水上种菜赚大钱”。笔者对于课首案例,要求学生带着心海导航中的两个问题去读案例。这两个问题是:第一,小陈为什么想当现代农民?他的成功与哪些机遇有关?第二,让他赚了大钱的水上种菜,与他的学生时代、职业经历有什么关系?学生读完,也就知道了答案。之后,教材又给出了人生启迪:“人的发展离不开自己的‘根’,与家乡的经济有密切关系”。因此,启发学生要善于在家乡和更大的范围里,捕捉、把握发展机遇,把自己事业的发展融于区域和行业发展之中,这是成功的“秘诀”。创业要有资金、经验的积累。同时,成功后也不能忘记乡里,要像书中案例提到的那样,回报家乡,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分析完这个案例,也就引出了课堂的学习内容,即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必须考虑外在条件。笔者对于课文中的案例是这样处理的,以第一单元第二课“职业理想的作用――中职毕业生当上了汽车总装车间主管”为例:根据教材中的“读读想想”,让学生想一想:“职业理想有哪些作用、你的理想是什么?”最后,教材温馨提示:“如果对于未来充满信心和憧憬,树立了实事求是、定位准确的职业理想,并为之付出相应努力,中职生在成才的过程中,就能落实对祖国深深的爱。这样提高了学生对职业理想的认识。

2.情境仿真法

情境仿真法要求教师围绕某一教学目标和内容,为学生创设直观、真实的教学环境和条件,模拟现场,通过实施周密的过程控制以达到一定教学目标。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例如,第四单元第二课中的一个问题“掌握面试技巧”,有几种答案。为了增强学生的面试意识,笔者给学生布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课后做模拟练习,即模拟面试情景进行表演,并且进行评比。

三、用好互动,训练能力

《职业生涯教学大纲》在教学总体目标中明确要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职业、专业,体会职业理想对人生的作用;在能力训练中,引导学生实践、体验、感悟,既可以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又可以大大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德育实效。要让学生知道,在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都需要规划自己,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些能力会在职业生涯中终身受益。

四、正确引导,注重成功

在这门课的教学中,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学生观,让学生明白职业教育是“合格”教育。有些中职生对自己没有自信,因为他们在初中时就不是“好学生”,是经常挨批评的学生。这些学生进入中专学校,表现为厌学、捣乱、违反纪律等。对此,教师可以利用《职业生涯规划》课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即“人人有才,人无全才;只要努力,个个成才”。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发现和发掘学生的适合职业岗位需要的长处。发掘每个人的长处,让每个学生都成才,这就是成功的教育,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目的。

初中职业规划篇3

【关键词】中职学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策略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中职学校教师的发展也越来越引起大众的关注。青年教师是中职学校教师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起着主要作用,学校往往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选拔和培养,但是对于教师本身而言,什么样的职业生涯规划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发展类型,这是每个青年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美国是普及职业指导工作最早的国家。到了20世纪60年代,职业生涯规划已经纳入了职业生涯管理学说范畴,学者们开始把员工的个人的理想和目标作为讨论的焦点。到了80年代,重心发生了变化,有组织的职业生涯开发在整体改善组织外部条件的商业要求中已成为一种手段。在90年代,重心又转移到个人和组织两者之间达到平衡这一话题上来。这种局面的出现,意味着应把有组织的职业生涯管理与开发看作是一种战略性步骤,最大化地开发个人的职业潜力是组织取得全面成功的途径之一。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是指教师的职业素质,能力,成就,职位,事业等随时间轨迹而发生的变化过程及相应的心理体验与心理发展历程 。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包含两个维度,一是时间维度,二是领域维度,包括职业理想,知识水平,教育观念,教学监控能力,教学行为与策略以及对教学的心理感受等 。本文试图从中职学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以及如何促进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发展这三方面来阐述。

一、中职学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

由于当前中职学校青年教师对自己和环境缺乏深入了解,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缺乏系统的规划,在今天激烈的人才竞争环境下,探讨中职学校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必要且迫切的课题。青年教师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遇到的问题主要可以归纳为两大方面。

第一,个人因素方面主要体现在职业规划意识淡薄,没有全面考虑职业前景与长远发展,更不考虑个体的能力和优劣势。很多青年教师在开始教师职业时往往抱着好奇的态度,又或者是遵从家人的态度。自己的职业评估和职业目标本身就模糊不清,到了工作岗位以后发现现实和理想的差距比较大,容易打退堂鼓。有的青年教师在工作了几年之后才突然发现自己不适合教师这个职业。但是由于年龄等因素的制约,换工作已经不切实际,于是普遍出现职业倦怠现象。主要表现就是工作缺乏积极性,照本宣科,对上课产生厌烦心理,往往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工作。这对于自身和学生都是危害极大的。

第二,从学校层面分析。学校对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理论研究薄弱,缺乏职业测验与职业侧评体系,对于青年教师的职业指导陈旧单一,往往只是一些领导讲话,缺乏科学化系统化的个人职业倾向测试等。由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降低了中职学校教师的职业声望,削弱了青年教师对自身的职业认同,甚至可能产生了自卑心理。中职教育对教师能力素质及适应性都提出很高的要求,而中职学生生源质量不断下降,其自我管理能力的相对欠缺都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难度,导致他们对自身职业产生畏惧心理。如果学校的激励机制乏力,就会使青年教师在职业发展上感到动力不足。这主要表现为职业定位上心猿意马,学习提高上满足现状,具体工作上敷衍应付,不愿刻苦钻研,不肯精益求精,不能吃苦耐劳,甚至遇到困难绕道走。

二、影响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

(一)个人层面的因素。

个人努力程度是影响中职学校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及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其次是专业发展的基础及个人发展动机,接下来才是生理,心理的发展特征及人际交往等因素影响。每位中职学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动机是不同的,因而会形成不同的发展走向和发展状态。一部分青年教师由于在学校发展中确立了地位,产生自满情绪,从而失去了职业发展的动力,有的青年教师为了争取先进而努力工作,有的是为了得到领导的认可而做好工作,他们并不是对工作本身感兴趣,在这种外部动机的支配下,青年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因此,不同的职业动机对于其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影响不同。

(二)来自学校的因素。

中职学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的规划及进一步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学校领导对于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和认知程度。比如学校是否为青年教师提供了有利的职业发展环境,是否为青年教师培训和外出学习提供机会,是否为青年教师进修提供时间保证和经济帮助,是否邀请名师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与此同时,学校文化也是在激发教师创新,提高凝聚力的有效途径。一个和谐的教师团队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让青年教师产生对学校的归属感,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与此同时,也可以激发青年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试想如果一个学校其他的青年教师都在不断自我提高,参加在职硕士学位学习,在这样的环境氛围当中,应该不会有青年教师愿意不思进取。相反,如果青年教师处在不和谐的学校文化当中,老师之间因为利益上的纷争尔虞我诈,大家都把心思放在了办公室政治斗争上。这样的环境青年教师也不会有心思学习提高。所以说,学校的校园文化和校领导对于青年教师的个人发展的重视,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三、促进中职学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策略

第一,从学校层面来讲,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青年教师指导力度,指导教师全面理解专业内涵,注重青年教师道德品质的养成,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其次,学校整体发展要求确定层次性的职业发展规划,没有教师的职业发展,就没有学校的整体发展,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的整体发展密不可分。因此,学校在指定青年教师职业规划知道意见时,要分清层次,满足不同发展学校的教师的需要,从而更加客观地,合理地帮助青年教师尽快发现职业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与此同时,学校应该积极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促使教师自主发展。学校管理者在指导教师实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过程中,要让教师自主地实现动态性发展,引发教师的内在动力,走自主发展的道路,从教学理论学习,教学交流,课题研究三个方面培养教师的专业精神,营造学校专业文化氛。最后,在薪酬待遇方面,学校管理者应该让人人都享受同等的竞争机遇,不以性别论高低,不以年龄定职位,择优录用,公开选拔,表彰优秀拔尖人才时更要注重有突出贡献的青年优秀人才,以确保所有教师平等参与竞争。在晋升,选拔各项工作中,增加透明度,平等竞争,创造一个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第二,从青年教师个人层面来讲,首先青年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强化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在职业理想与现实之间取得一致,正确地认识自我,注重自我开发,用科学的发展的眼光合理规划职业生涯,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其次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活到老学到老。当今社会是知识更新的节奏越来越快,职业学校的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离不开教师自身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完善。如果仅凭过去的知识,很难适应以知识为主导社会发展的需要,更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工作。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建设“双师型”教师的任务越来越艰巨。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良好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因此,有必要对中职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加以探讨。中职学校青年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问题,而是和整个学校的指导和发展密切相关。只有定位准确,指导到位,科学合理规划,才能真正达到促使青年教师发展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唐金石.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初探.绥化学院学报.2008

初中职业规划篇4

关键词:中职学校;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途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才竞争尤为激烈,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需要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在人一生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职业生涯规划对中职学生择业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是促使学生走向成功的途径之一,有助于学生制定职业目标,培养学生择业技巧,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首先,可以帮助学生制定职业目标。中职学生在校期间还不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而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引能使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并结合现实情况,确定职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和职业生涯总体目标。

其次,可以培养学生择业观念及择业技巧。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过程中,引导学生如何进行工作的选择将势必会帮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及择业技巧,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找到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实现人生价值。

最后,能够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职业能力是在长期实践积累过程中得来的,简单的理论学习无法完成职业能力的积累。通过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实践指导,可以提高中职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

二、中职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1.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匮乏。西方国家早已将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渗透到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而我国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展的时间不长。许多学校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程度不够,课程讲座也主要依托传统课堂宣讲模式进行。中职学校学生的认知能力的不足,导致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知识严重匮乏。

2.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不明确。由于学生接受职业技能训练较多,学生已被“专业角色”定位。在学习过程中,主要靠教师的引导进行专业学习和实训,自己缺乏主见和想法。学生认为毕业之后找到专业相关的工作就行,并且学生对自己的潜能和未来发展缺乏自信。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还存在“考高中,上大学”的传统心结,沉沦于自己学业失败的悲观意识之中,对学习和工作方面的动力不足,这样也造成了对未来规划目标的摇摆和不确定。

3.缺少社会实践机会。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规划只是提供一个实现的方向,实践才真正起作用。目前中职学校受校企合作运营效益、人员管理、经费等条件制约,难以开展具体的工作实践,学生由于不了解未来的工作信息,仅在理论的指导下,无法完成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完整性的解决途径

由于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寻找出有效的解决途径就十分重要。

1.普及职业生涯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中职学生所处的环境和自身获取知识的能力,决定了他们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了解程度,必须使“学生从观念、心态、知识、技能等方面做好应对职业挑战的准备,最终把握就业的主动权”。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运用具体实例填充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邀请知名校友、企业负责人、专家学者为学生进行规划讲座、咨询、讨论会,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引导。

2.开展职业咨询辅导,定位学生就业方向

中职学生对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变化还处在迷茫阶段,教师的讲授是学生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他们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通过专业视角对社会进行剖析,这不仅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更是学生快速认识社会的过程。科学地开展职业咨询辅导,合理地为学生进行职业方向定位是当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中之重。

3.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在实践中检验学生所学知识是职业教育的要求。学生一方面要通过课程内容把握自身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验证专业知识,形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有效过程,加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学校应该积极调研,在“校厂对接”“校企对接”“订单培养”等模式中主动植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指导实习过程中的学生感悟“职业角色”“个人发展目标”,让学生成为一个“有愿景”的“未来员工”,获得企业青睐。

4.强化教师指导业务,提高学生就业率

对中职学校而言,学生在专业发展上的潜力,除了取决于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之外,还需要教师有足够的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要厘清学生在职业规划中的盲目、多变、虚无等问题,就需要提高教师指导学生的业务水平,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渗透到各门课程教学中。

5.拓宽学生就业途径,争取家庭和社会支持

初中职业规划篇5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职业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要点

生涯规划就是对自己未来的生活进行规划的活动,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发展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生活形态,实现自己的生涯目标。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一生的职业经历,即一个人连续从事的职业和工作职务的发展道路。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是追求人生理想的重要手段。中职学校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全面掌握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帮助学生实现其人生价值和职业理想,增强德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中职学生正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这个时期是个体成长与学习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个体会主动参与各项班级或社团的活动,从活动的经验中尝试、检验和发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并且寻找自己比较喜欢、觉得能胜任的职业范围,探索自己可能的就业方向,职业的选择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中职学校教育有必要承担起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设计和教育的任务。

一、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是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之大势所趋。

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已经成为学校教学和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各个学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高度重视。但是,毕业生和在校生在其毕业后所表现出来的在就业方面的问题,表明我们的就业指导还存在明显的缺陷。

1、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意识。据了解,部分中职学生就读专业存在盲目听从或顺从的现象,有的是听从父母或亲朋好友的意愿,有的“从众”人云亦云,缺乏对自己职业发展方向的清楚认识和明确的职业规划,对自己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将来从事什么工作缺乏清醒的估计,他们有的妄自菲薄,有的自视清高。常常不知如何面对职业选择,导致他们在进行工作选择时存在盲目心理和侥幸心理,缺乏严肃性,在对待所承担的工作缺乏职业责任感。

2、缺乏正确定位,自视过高。许多中职学生读了十几年书,希望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自视过高,高不成低不就,结果自断门路。如有不少学生对餐饮类的普通岗位不屑一顾,但是又难以胜任秘书、会计、报关等工作,于是求职就很困难。有的学生应聘还没有成功,就急于与对方谈待遇、讲条件,结果求职失败。有的学生认为没有两千的工资,就情愿不去工作,定位过高。

3、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跳槽”现象频繁。有的中职生怕吃苦,怕当操作工。宁可钱少一点,也要工作安逸一些。结果有的遇到辛苦一点的工作,情愿 “主动失业”或“另谋高就”。目前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多数娇生惯养,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都比较差,但往往有相对优裕的生活环境,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们有的对生存的压力缺少实际感受,有的对“工作”和“未来”存在困惑或抵触思想,也有的过分依赖家庭,对外部环境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感,在寻求工作方面缺少主动性,仍希望借助家长的帮助获得较好的工作。也有部分人是由于对现有工作性质或职位安排不满,采取暂时放弃工作的态度。

凡此种种,不仅说明中职生在就业前,对未来的职业岗位没有充分的认识和多方面的准备,也说明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教育缺乏所致,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是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之大势所趋。。如果要真正解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的根本问题,向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在理论上指导中职学生把握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要点

根据中职学生就业心态和他们所掌握的技能,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时应引导他们充分考虑人、环境、专业与所企望的工作之间的关系。怎样帮助中职学生规划设计他们的职业生涯呢?

首先,要引导他们充分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中职生在了解自己的目标思想、性格特征、兴趣爱好、能力倾向、价值观与自己成长的背景和客观条件以及个人获得各种信息的可能性的基础上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发展,并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明确的目标是迈向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没有目标,事业的成功也就无从谈起。了解自己是怎样的人,确定自己想要什么,然后沿着这个方向去努力,进而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选择最佳的职业生涯目标。这是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最重要的一点。

第二,是要引导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有关知识。中职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职业生涯设计方面的课程或文章书籍,争取对个人事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方面的理论观点有所了解。懂得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下避害趋利,选择最佳的职业生涯规划。

第三,是要了解社会上的各类职业,了解自己生存的环境,尤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环境和趋势。了解与自己学习的专业相适应的职业和相关职业群的发展机会,人力资源供需情况,就业机会和工作性质、条件等。职业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生事业的成功与失败。人们常说“女怕嫁错郎,男怕选错行 ”。由此可见,职业选择对人生事业发展是何等重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使中职学生认识到就业不能一厢情愿,要注意可行性,从而使自我需求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找到适合自己生涯发展的职业,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第四,指导学生制定行动计划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在确定了职业发展目标和了解就业形势的基础上作出选择和决定,并制定一系列行动计划来确保目标的实现。生涯规划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地“知己”、“知彼”、“作出选择和决定”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是通过生涯管理的无数个“三步曲”组成的。所谓生涯管理就是掌握自己与环境的现状,根据需要进行改变和调整,使自己保持最佳的状态,争取最大发展机会去实现自己生涯目标的过程。“三步曲”是指“发现变化、明确需要、进行调整”。因此,考虑到社会环境在个人的职业生涯中会经常发生变化,要让学生认识到对职业生涯设计的评估与修订也很必要。修订的内容可以包括职业的重新选择、职业生涯路线的重新选择、人生目标的修正、实施措施与计划的变更等。

三、通过情景模拟、专业实训、社会实践等途径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教育和指导的补充。

1、为了使学生熟悉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例如让学生为自己设计“我的探索期生涯目标”的活动方案,指导未来3至5年的生涯行动,从而明确自己的目标。在教学中善于运用案例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案例理解生涯规划的有关知识,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生涯目标,例如“抓斗大王”包起帆,知识型、专家型工人李斌等案例都对学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为学生提供与学生职业发展设想相适应的专业实训,增强就业能力。例如,我校在物流、会计、报关等专业开设了企业沙盘认知实训,学生参加这个体验式培训,可以亲身体验一个制造型企业管理的完整流程,包括: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协同,理解企业实际运作中各个部门和管理人员的相互配合。在沙盘模拟中,学生经历了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上升过程,把自己亲身经历的宝贵实践经验转化为全面的理论模型。可以了解企业经营环境,明晰企业组织结构、认识业务流程,明确岗位职责,学会按指导操作、经营业务。通过协同训练,可以加强沟通,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认知实训使他们对职业前景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帮助他们进一步认清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3、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基地。为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意识,学校密切与企业的合作。本学期我校安排了物流专业和报关专业、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学生到栋方艾胜日化有限公司进行生产实践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80%的学生增强了就业风险的意识,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增强了综合素质、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专业能力。

4、在学生职业选择后,还要为学生提供心理调适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事实上,当学生找到实习单位后,心理上会出现很多的变化。有的对自己评价过高,进而对自己所在单位的环境、发展前景及工作条件、回报等产生疑问;有的则因担心自己不能胜任工作而惶恐不安等等。这些心理都使得参加实习的学生不能充分利用在校学习生活的最后时间来做好工作前的准备,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学校就有必要承担起这一工作任务,以帮助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充实的自我,走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生涯规划是中职德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大力开展职业指导,对中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指导》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蒋乃平主编

初中职业规划篇6

关键词:国企改革;职业生涯规划;运用

中图分类号:F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01

职业生涯规划运用由企业对人力需求的评估、绩效和潜力评估及管理继任规划所提供的全部信息,转化为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方案、安排管理开发、职业生涯咨询、导师(专家)指导和管理培训,使员工在企业的帮助下沿着一条已确定的职业轨道,获得职业生涯发展。如果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不能在企业内实行,那么这个员工会感到前途渺茫,迟早会离开企业。目前,大部分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很少应用这一技术,即使少数企业应用了,也不完善。特别是如果员工希望实现他们的潜力,并渴望在组织中获得符合他们才华和愿望的成功的职业生涯,需要企业或管理层对他们的潜能发展予以定位、指导和鼓励的时候,我们的企业或管理者往往茫然无知,不知所措。因此,国企应该尽快在职业生涯方面帮助员工构建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平台,使双方的需要得到满足,从而获得双赢的局面。

一般地,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要重点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在职业确定后,向哪一路线发展,此时要作出选择。即,是向行政管理路线发展,还是向专业技术路线发展;是先走技术路线,再转向行政管理路线……由于发展路线不同,对职业发展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须作出抉择,以便使他们的工作、学习以及各种行动措施沿着你的职业生涯路线或预定的方向前进。其次,设定职业生涯目标。职业生涯目标的设定,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正确适当的目标。没有目标如同驶入大海的孤舟,四野茫茫,没有方向,不知道自己走向何方。只有树立了目标,才能明确奋斗方向,犹如海洋中的灯塔,引导你避开险礁暗石,走向成功。目标的设定,是在继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路线选择后,对人生目标做出的抉择。其抉择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通常目标分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第三,制定行动计划与措施。在确定了职业生涯目标后,行动便成了关键的环节。没有达成目标的行动,目标就难以实现,也就谈不上事业的成功。这里所指的行动,是指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工作、训练、教育、轮岗等方面的措施。例如,为达成目标,在工作方面,你计划采取什么措施,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在业务素质方面,你计划学习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提高你的业务能力?在潜能开发方面,采取什么措施开发你的潜能等等,都要有具体的计划与明确的措施。并且这些计划要特别具体,以便于定时检查。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大量繁琐的日常事务的牵累,一般国有企业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面建立起一整套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政策与制度。笔者建议应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选择好一个突破口,有重点对处于“停滞”中的管理者这一部分人进行职业生涯与管理,然后再推及全体员工。

所谓处于“停滞”中的管理者,是指在国有企业结构重组和业务程序的重新设计将中层的管理者剥离出来,可能造成人浮于事,一部分中层管理者无法向上提升或感觉工作没有意义而将走向死胡同,不可避免地造成这部分人在企业中处于职业生涯的停滞状态,整日无所事事,不思进取,盼望时间早点过去,工资奖金一分不少的恶性局面。这种后者是骇人的,因为其他管理者或员工势必感到厌烦或沮丧,士气大挫,工作效率再也不能提升,并且绩效大受干扰。这时,企业最高层或人力资源部门应及时应用职业生涯规划,断然采取如下措施,扭转这种态势:(1)重塑他们的职业生涯道路。这种重塑包括提拔、工作轮换、工作扩大化、工作丰富化,进行目标再设置(即用目标和刺激构建工作)、改善工作生活质量等方面。当然,这些重塑不一定非要提拔不可,重要的是使他们在同一水平线上做具有趣味及挑战性的工作。(2)提供必要的职业生涯咨询建议。职业生涯咨询是一种技术性工作,它要求在员工和管理者之间安排咨询会面,这些会面沟通很有帮助,能给员工机会去检讨个人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个人的愿望与要求,给管理者有评价的机会,应在面谈的后期提供出详细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并将目标贯彻到整个职业生涯管理方案当中。当代国外一些大公司的做法是委任专家来做咨询。专家的唯一工作是通过职业生涯咨询服务来支持员工的直线管理人员的努力,并根据关于需要为个人做什么样的建议,或更广泛地建议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应为员工做些什么。这种做法值得国内一些有条件的国企借鉴。

初中职业规划篇7

国外的实践做法和当前我国各级教育改革新措,都表明初中阶段的职业体验教育是整个国家职业教育的重要一环,职业体验教育包括职业观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职业指导这三个主要的教育内容。因此,当前初中应从加强职业观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指导这三个方面大力开展职业体验教育。

职业教育是培养职业认识、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教育,越早引入职业教育越有利于确立职业发展目标和更快地融入社会工作。根据中国现有教育体制,初中阶段是人成长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是人通过对事物的认识形成自我人生观的确立期,所以初中阶段的职业教育是推进整个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

通过研究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做法,笔者发现,美国进行职业教育改革运动时,就把加强初中年龄段的职业体验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课程;希腊要求12~14岁的学生接受45学时的职业体验教育;德国要求13~15岁的学生每周上5~7课时的职业生涯辅导课程。由此可以看出,西方国家已经将职业理念和职业认识教育前置到了12~15岁阶段的学生。201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也提出:“鼓励中小学加强劳动技术、通用技术课程教学……鼓励普通高中、初级中学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对于希望升入职业学校或较早开始职业生涯的初三学生,初级中学可以通过开设职业教育班或与职业学校合作等方式,开展职业教育。”可见,国家对在初中阶段开展职业教育已经有了相应的举措。

从职业认识入手,对学生开展正确的职业观教育

笔者在对现在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后发现,职业认识不准确是就业困难的最主要原因。“万般皆下品,唯有读者高”“学而优则仕”这些传统观念一直传递下来,社会对各种职业认识产生了优劣、地位高低差异认识,对人们的就业观起着很大的负面影响作用。大家都想做体面、收入高、地位高的职业,而排斥那些所谓的不知名、不体面、收入低的职业,也就导致了现在的需求和供给的不匹配的问题。有关调查表明,有超过80%的求职者只关注社会提供的30%左右的职位,如此必然出现就业困难的局面。这也说明,正确的职业认识对解决就业困难问题有重要作用。

人们对职业的认识来源于哪里?大多数人是通过亲人所从事的工作、媒体报道的各种职业以及学校书本里对一些职业的描述来认知各类社会职业的,然而这些认知是不全面、不准确的。所以在学校开展职业教育是非常必要也很重要的。

职业教育现状是学生一般只有在职高、大专甚至大学才有机会真正了解、认识一个职业,才会去思考职业是什么。按照人的成长规律,初中阶段正是人树立自我人生观的阶段,应当在这个阶段把学生的知识教育与职业认识教育结合起来进行,使学生尽早为人生的目标的确定和实施步骤进行规划和准备。

那么,在初中阶段如何开展职业体验教育?笔者根据工作的实践总结出一些方法,在此与同仁分享。

开设职业体验课程,让初中学生切身感受到当前社会一些与自己生活和区域紧密联系的职业,学校要积极联系校外各类职业技能体验机构和培训单位(如社区学校、区内中职校等),每学期除了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职业场所参观、调研等活动体验外,还要充分利用社区学校、中职学校的培训、实训场地,在相关单位的培训师或职校专业教师指导下,进行具体的专业技能和技术课程的学习体验,并使之成为初中学习必修课程之一。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正确认识个体差异性

对学生要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正确认识个体差异性,做好准确的自我认识、树立合理的目标,制定适合个体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首先,必须认识到个体差异的存在,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特质,加纳德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将人按照不同的智力分为7种类型,分别是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交往(交流智力),每种类型的人都有不同强弱的能力区分。霍兰德将人的职业兴趣分为6大模型:社会型、企业型、常规型、实际型、调研型、艺术型。不同类型的人对不同职业有着一定的自我喜好。不管是加纳德多元智力还是霍兰德兴趣理论,都是让我们认识个体差异性,对自我形成准确认识。自我准确认识和准确的职业认识同等重要,只有具有准确的自我认识,了解自我特点、喜好,再结合对职业的认识,才能正确选择职业发展目标,乃至于人生的规划。

在初中阶段开展的职业体验教育要与职业规划协同开展。应该如何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开设职业规划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职业,了解自我,选择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其次,要根据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进行分层教学。在这方面,上海建平中学校长、著名教育专家冯恩洪提出的“合格+特长”“规范+选择”的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和北京市十一学校从初中就开始推进“走班制”“个性化学习成长”等教改都成为可借鉴的宝贵经验。同时,还应开设家长职业规划体验课程,让家长了解职业规划、了解自己家孩子的特点,为学生确立适合自己的发展途径做准备。

根据学生不同的年级和职业规划方向,开展相应职业指导

通过职业教育的开展,学生对自我认识和职业认识会不断地调整,同样的职业规划也会随着认识的改变进行调整。根据北京市外事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有关调查,学生对于职业的认识和自我认识在入校时和离校时有着明显的不同,笔者认为,学校应该进行持续性的职业指导,根据学生不同的职业认识和规划的调整,进行相应的职业指导。初步可按照年级对学生开展团体职业咨询活动,解决学生的职业认识和发展问题。对个别存在突出职业问题的学生,进行单独的职业指导和咨询。

初中职业规划篇8

关键词:免费师范生 职业生涯规划

从2010年开始,湖南省教育厅依据“自愿报名、择优录取、定向培养、公费教育、定期服务”的原则,在我国率先开始实施初中起点本科层次六年制免费师范生定向培养计划,该计划由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具体开展和实施。

到目前为此,该培养计划已经实施了五年的时间。实践证明,该计划加强了湖南省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优化了农村师资队伍的学历、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发展。

然而,人们也逐渐发现,由于初中起点本科层次公费定向免费师范生有职业保障,且学生入学年龄较少,大多数是因为父母认为教师职业有保障,才选择考取师范院校。因此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抱负水平较低,对教师职业的喜爱度不高,自我评估不足、自我认识不深刻,职业认同感不足、计划与行动严重脱节的问题。

鉴于此,我们有必要探析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帮助免费师范生准确清楚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客观分析教育与社会环境,激发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树立不断完善自我,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的生涯目标。

一、什么是免费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最早起源于美国,由早期的职业辅导运动发展而来。西方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定义了职业生涯规划。舒伯是生涯规划教育领域的代表人物,他指出:“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事务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基于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和客观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的基础上,个体在面对各种生涯选择学会界定问题,通过适当的规划为自己确立职业方向和目标,确定教育和发展计划,制定行动策略,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免费师范生职业方向、职业目标已基本确定,因此对于免费师范生来说,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师范生结合自身所处环境,确定教育计划、学习计划与发展计划,为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一线教师和教育家确定行动方案和路径。

二、初中起点本科层次免费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是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的核心领域,一般来说,不同对象的职业生涯规划内容也不尽相同,它们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初中起点本科层次免费师范生年龄阶段处于15岁至21岁之间,该阶段处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阶段。该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活动等,开始对自我及职业进行探索,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就是对自己做综合性的全面分析,不断的认识自我、了解自我。一个人只有通过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才能选定适合自身的职业生涯路径,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做出最佳抉择。对于初中起点本科层次免费师范生来说,自我评估主要是通过自我剖析和他人的评价以及心理测验等不同的途径认识到自身的特质、性格、气质、兴趣等是否能够胜任一名教师。

(二)环境评估

在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时,要分析环境的特点,环境现状,自身与环境的关系,自身在这个环境中的位置,环境对自身的要求,环境给自身带来的利弊等等,以此来确定生涯目标的恰当性,使生涯规划更具有现实意义。对于免费师范生来说,环境评估就是对国家师范教育、小学教育相关的政策进行分析,分析其与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相关性;对自身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行业环境进行分析,在其中找到最好的平衡点。

(三)确立目标

确立目标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初中起点六年制免费师范生的职业终极目标都是老师,因此对于他们确立目标也就是确立提升自身教师素养的阶段目标。因此在教师准备阶段,免费师范生首先要考虑自身条件及素质,其次综合分析环境条件,在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下,逐步制定提升教师技能和专业素养的目标。

三、初中起点本科层次免费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初中起点本科层次免费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个体、高校、社会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对学生个体成长的意义

初中起点本科层次免费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当前个人及社会发展现状,明确自身的职业目标,从而依据自身所设定的职业目标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及学习,在教师职业探索和发展的道路上少走弯路,节省时间和精力,减少职业发展中的盲目性,提升师范生从教意愿与职业认同感,帮助免费师范生练就从教本领,提升其教师职业发展。

(二)对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使得初中起点本科层次免费师范生及早做好职前准备,提升自身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促进农村小学教师师资建设,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进而促进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发展。

(三)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免费师范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初中起点本科层次免费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通过直接作用于学生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培养学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意愿,进而提升农村小学教育教学水平,这对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周亮.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研究[D].燕山大学,2013.

[2]王开富.免费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0.

[3]范卓.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8.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