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点8篇

时间:2022-04-04 18:11:25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点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点篇1

关键词: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6-0157-03

近几年来,我国贫困大学生的数量和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高校贫困生的总数已超过400万人,贫困生平均比例高达25%。当前,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成为国家、社会和高校共同关注的热点,如何保障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如何加强贫困生资助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点和重点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央16号文件中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以国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同时,近年来,国家又进一步加大了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力度,从政策上、制度上都进一步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教育问题,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困难学生的关心,和对他们受教育问题的重视[1]。但是,当前高校资助管理工作整体来看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比如,贫困生认定工作不规范、存在片面性和不合理性;对贫困学生的服务水平有待提升;资助管理育人效果不明显、资助日常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本文提出构建“一二三四”资助管理工作模式,即夯实一个基础,认真开展贫困生认定;加强两个建设,努力提升服务水平;搭建三个平台,彰显资助育人效果;确保四个到位,为资助管理打下坚实基础,试图着手分析高校资助管理工作的具体做法,以期待能够解决资助管理工作的困难和问题。

一、夯实一个基础,认真开展贫困生认定

对于贫困生认定工作,高校要坚持“一动态、二分类、三公示、四监督”的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动态管理。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管理办法》,学校要结合学生提交的三级贫困证明及相关申请材料,按照班级民主评议、院系审核、学校审批、公示的程序对其进行认真审核。同时,进一步规范认定程序和时间。对于因家庭突发变故或遭遇自然灾害的特殊情况,根据学生本人申请学校可即时对其进行认定,从而不断完善和补充贫困生数据库,达到认定工作的动态化管理。二是等级分类。结合高校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贫困认定等级。目前高校的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等级分为特别困难、困难和一般困难三个类别。三是张榜公示。贫困生认定工作开始前,要求各院(系)成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领导小组和班级民主评议小组,认定工作结束后,将相关认定结果在学院范围内进行公示。四是监督管理。辅导员要经常深入班级,了解掌握学生的实际困难,定期对全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格复查,并随机抽选一定比例学生,通过信件、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核实。

二、加强两个建设,努力提升服务水平

1.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学生资助工作管理机构是做好各项资助工作的基础保障,目前,高校均已建立起了以学生资助中心为纽带,以相关部门、机构为辅助,以基层院系资助工作办公室为基础的学生资助工作体系,优化了学生资助运行机制,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更加坚实[2]。同时,部分高校还成立了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成员包括学生处处长、财务处处长、学院主抓学生工作的党总支书记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负责统筹协调全校各项资助工作;资助工作专职人员队伍主要负责相关政策的宣传落实等,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技能。

2.加强制度建设。学校资助管理中心要认真遵照国家、省资助中心相关文件精神,结合高校办学实际,研究制定涵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奖助学金管理、入学“绿色通道”等一系列落实资助政策的配套制度。比如,学校要依据上级部门的文件建立相应的“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管理办法”、“国家奖学金管理实施办法”、“国家励志奖学金评选办法”、“国家助学金评选办法”、“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管理办法”、“勤工助学实施办法”等,进一步明确资助条件,规范工作程序和实施办法,理顺资助工作的管理体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制度,确保各项资助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三、搭建三个平台,彰显资助育人效果

1.搭建诚信教育平台。资助工作,核心在于育人。高校要以资助工作为平台,努力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打造诚信品牌,注重引导学生克难奋进、自强自立。一是通过讲座、交流、“感恩・诚信・励志”征文等“诚信校园行”活动鼓励贫困学生自立、自强,常怀感恩之心,改变他们对贫困的认识。资助工作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证,但资助是暂时的,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经济困难问题,这就要求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积极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自立意识,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树立面对困难的自信和吃苦耐劳精神,破除“一切靠父母供养”、“等、靠、要”的习惯思维模式,让自立自强成为当代大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行动。二是通过开展“诚信自强之星”和“十佳贫困大学生”评选活动,树立典型,发挥示范效应,不断培养贫困学子的自立自强精神。

2.完善助学渠道平台。为了解决贫困生的生活费用等问题,学校要设立多层次勤工助学岗位,并出台具体实施办法。学校规定校内非营利性部门如教研室、实验室、图书馆、学生活动场所等从事的勤工助学岗位,由用工部门提出申请,经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批准设岗后由学校支付学生勤工助学劳务费。学校要提倡学生进行科技型、智能型服务,做到既在经济上帮助学生,在能力上锻炼学生,又在精神上培育学生,实现资助与育人的双重功能。同时,要不断拓宽助学渠道,吸引社会资助,让社会团体、个人捐赠介入到学校的资助工作中来,认真做好特殊困难补助工作。在广泛吸纳社会无偿资助的同时,要大力倡导社会的有偿助学,有针对性地将高校贫困大学生中品学兼优的学生推荐给各类企业,鼓励企业为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和就业的机会。

3.打造贫困生就业平台。高校要将资助与就业工作相结合,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及指导活动,派经验丰富的老师一对一辅导。采取专场招聘方式请用人单位“走进来”,采取“走出去”的形式向用人单位推荐优秀贫困大学生,搭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网上求职信息,广泛发动校内教职员工重点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确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基层就业理念,拓展毕业实习岗位并鼓励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利用假期开展与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相匹配的职场体验活动。高校要组织召开贫困学生就业座谈会,发放求职补贴,鼓励大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践行人生理想。

四、确保四个到位,为日常资助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1.政策宣传到位。一是在新生入校前,学校要将资助政策随录取通知书寄给学生,同时由辅导员通过查阅新生入学档案等方式,了解和掌握新生有关情况,及时向家庭困难学生提供政策咨询和帮助。二是及时公布、开通学生资助热线电话,安排专人值班,做好学生及家长来电咨询的耐心解答,向他们宣传资助政策和具体措施,并详细做好记录,及时消除学生及家长的后顾之忧。三是入校开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绿色通道”,安排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对贫困新生进行一对一的入学接待,引导他们办理入学手续,使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四是在日常的资助管理中,通过网络、广播、资助工作QQ群、学生资助工作专题会、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渠道,有效传达国家关于学生资助工作的有关精神和相关知识。比如,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诚信校园行资助政策相关知识大赛活动平台,对全校师生进行全面的普及教育。

2.流程规范到位。对于各项资助工作的评审,学校要严格制定相关制度,并规范其相关流程,使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从界定、上报到审批、发放的全过程都在“阳光”下进行。一是个人申请。首先由符合条件的学生(提出申请的学生必须来源于贫困生数据库)向所在院(系)提出申请,并填写相关资助申请审批表格。二是民主评议。组织召开班会,宣读评选条件和受助学生名单、等级,进行民主评议,要求民主投票和举手表决情况达到班级人数的半数以上才能通过评审,同时要求班会和表决情况在《班级工作手册》上记录详细。三是层层把关。学生材料上报学院后,由学院资助工作小组对上报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通过打电话、与学生谈话等方法对贫困学生家庭情况进行摸底分析,对经济收入情况逐一核实后将名单上报学校;主管部门将对所上报的学生在校期间思想品德、行为表现、学习等情况进行耐心细致了解后汇总到评审组,最后确定受助学生名单。四是张榜公示。评选学生确定后,为了使该项工作切实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在学校网页、各学院范围内对受助学生名单、资助等级等进行张榜公示,并公示学校纪委、相关部门举报电话及信箱,主动接受广大师生及社会的监督。

3.监督管理到位。为加强经济困难学生各项资助资金的管理,保证资助资金安全、合理、有效使用,充分发挥资助资金的助学效能,在学校资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资助管理中心对受资助学生的经济消费情况进行动态监督。一是要求辅导员经常深入班级、宿舍和餐厅等场所,通过个别观察、民主评议、专项调查等多种方式,及时了解、掌握受助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对发现有不合理开支行为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并报请上级管理部门处理。二是院系资助工作组每学期对受助学生进行一次资格复查,对有弄虚作假套取资助资金和其他违规行为的学生,经核实确认后,提出处理意见,并报请上级管理部门批准。三是学校纪委、资助管理中心和财务处三个部门结合,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次对国家资助资金评审、发放工作的检查,并按学校政务公开的有关规定进行公开。有效的监管措施可以使高校的各项资助工作实现了“零投诉”,有力地保证国家资助政策的落实,真正地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

4.考核机制到位。为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高校可以将其列入年度学生工作考核指标体系,考核的重点主要包括资助政策宣传和落实情况、各项资助工作评审开展情况、资金管理、发放和监督情况、日常工作开展情况等几个方面。并对资助考核结果予以通报,对工作不力的基层院系提出整改意见,对工作开展较好、考核优秀的给予表彰奖励。

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3]。资助管理工作中要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加强学校资助机构的专业化建设,强化理论研究,在研究中形成高校资助工作的特色。同时,要创新工作新思路,探求更专业的工作方法,促使高校资助工作良性运转。

参考文献:

[1] 梁作甲.帮困与育人相结合,健全高校资助工作体系[J].学理论,2010,(26).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点篇2

关键词:高校;资助工作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①随着北京物价水平和各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也逐渐递增,资助工作已成为各大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北京高校的资助工作已不再局限于将资助资源分配下去,保证大学生无上学之忧,而是更加强调在公平、公正和全覆盖的原则下,合理的分配资助资源,提升受助学生综合素质,为个人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北京高校在推动资助工作过程中,仍呈现出资助制度建设缓慢、资助工作队伍建设有待提高和资助工作重心尚待调整三方面基本问题。

一、高校资助制度建设缓慢

(一)高校学院制度建设缓慢

为推进高校资助工作,保障资助资源合理分配,国家和北京市颁布了多项大学生资助的相关规定,北京各高校也建立起了较为成熟的资助制度。但在北京高校院系层面的资助制度建设进展缓慢。部分一线资助工作者习惯于遵循相关政策法规的基础上,依靠工作习惯和个人经验开展工作,没有将相关法规院系的学生工作实际情况相结合,未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院系的资助工作制度。

北京高校院系层面的制度建设上还存在应急机制建设滞后的问题。部分高校虽然建立了特困学生突发事件补助申请制度,但在院系层面尚未建立对应的响应机制。部分学生在本人或主要家庭成员遇到突发事件而导致家庭经济情况急剧变化时,由于院系未建立的应急机制而无法及时申请到特困补助,导致本人在校生活陷入困境。

(二)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受助学生认定趋于形式化

受助学生认定是高校资助工作的重点和关键。如何根据学生提供的申请材料,去伪存真地鉴定出真正应该享受国家和社会资助的学生是衡量高校资助工作的重要指标。然而,部分高校的一线资助工作者将《普通高校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表》或低收入家庭证明的材料视为评判的唯一标准,导致部分家庭经济条件未达到受助要求的学生挤占资助资源,影响了资助工作的公平性与公正性。

当然,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由于部分生源地的民政局、街道办等部门对《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或低收入家庭证明等材料的审查力度不足,进而影响鉴定材料真实性。但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高校资助工作者未综合考量受助学者情况,尤其是一线工作者未重视受助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表现,没有发挥受助学生贫困等级认定小组的作用。

二、高校资助工作队伍建设有待提高

(一)高校资助工作队伍稳定不高

北京高校的资助工作队伍主要由学生处或学生办公室统领,下属各个院系的一线辅导员监管资助专项工作。受限于编制数量、专业等原因,很多高校的一线辅导员往往身兼数职,如资助、心理、学生党建等工作,这导致一线资助工作队伍中的部分人员长期处于满负荷状态。较大的工作压力和岗位调整需要部分负责资助工作的辅导员转而走向其他岗位,致使资助工作队伍稳定性受到影响。

(二)高校资助工作队伍培训不完善

由于学生工作的特殊性和高校招聘的学历要求,北京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平均年龄不高,一线辅导员一般集中在23―35岁左右。这意味着较为年轻的辅导员队伍在承担细致和复杂的资助工作前,需要接受较为完善的资助工作培训。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新入职的高校辅导员或岗位调整后新接手资助工作的辅导员缺乏系统的资助工作岗前培训,简单的工作交接很难保证他们能够直接承担起资助工作,从而影响资助工作的进度和成果。

另一方面,对于资助工作者的培训主要侧重于政策层面,较少涉及到实际操作层面。部分高校一线资助工作者甚至未熟练掌握北京市和学校的资助系统的基本功能,严重影响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高校资助工作重心有待调整

(一)高校资助工作重心有待向勤工助学拓展

勤工助学是“有偿资助”重要形式,是在培养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努力劳动获得相应报酬的重要形式。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勤工助学凭借提高受资助对象综合能力,尤其是培养自力更生能力的优势,已成为发达国家高校资助工作的重要形式。目前,北京高校勤工助学体系已初步建立,但从整体上看,尚未完成从直接“输血”向间接“造血”的转变。无论是国家资助项目还是各类社会资助项目,其资助形式依然偏重于直接资助,以勤工助学为代表的间接资助力度较小。比如在北京的部分高校中,勤工助学满勤学生的受助资金仅为100-200元。在北京这类消费水平较高的大型城市,资助力度不足的勤工助学无法充分发挥勤工助学在培养受助学生自食其力方面的显著作用。

勤工助学方式有待多元化发展。北京高校的勤工助学工作主要以辅助老师办公为主,勤工助学岗位设置多元化仍需进一步努力。同时,勤工助学尚未与大学生自主创业紧密联系起来,较少有高校通过勤工助学资金支持受助学生自主创业,利用课余时间经营校内书店、饮品店、二手产品店等,推动勤工助学的多元化发展。

(二)高校资助工作重心有待向心理资助倾斜

受助学生是高校的一个特殊学生群体。他们在遇到“物质贫困”的同时,也往往伴随着“心理贫困”。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心理贫困”衍生出的问题对大学生未来发展的不良影响要远远大于“物质贫困”。这里所说的“心理贫困”,一方面是指因家庭贫困而衍生出的自卑心理;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强烈的依赖心理,这种强烈的依赖心理尤其体现在多子女家庭中的年幼学生。目前,因“心理贫困”而衍生出来的宿舍矛盾、同学矛盾以及人际关系障碍等,已成为当前受助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障碍。然而,北京高校的资助工作的重心仍然是以物质资助为主,尚未把受助学生心理访谈或深度辅导视为资助资源列入日常工作,仅是针对存在或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受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

【参考文献】

[1]相萌萌,岳增刚.浅析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基础性问题[J].中国成人教育,2014(17)

[2]李贵平.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发展性对策[J].教育评论,2014(01)

[3]余远方.北京高校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注释】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点篇3

关键词:资助育人;队伍建设;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4-0015-02

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每个学校教师队伍的主要构成部分,主管贫困生资助管理、感恩诚信教育和培养学生等工作。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以诚信育人为主体,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导向,以时间节点性为特点。高职院校收费制度的改革使得贫困学生的数量相对增多,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不断加大,并对资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校园资助的育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但是,目前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队伍的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满足不了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全面开展的需求。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队伍的建设任重道远,分析资助队伍存在的不足,探索队伍建设的有效方案为当前所需。

本文将从资助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出发,重点研究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队伍的建设、管理与评估考核。

一、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分析

1.资助工作队伍人员配置不能满足当前国家对育人功能提升的要求。目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琐碎繁多,育人责任重大。资助工作主要包括贫困生库建立和管理、民主评议资格复查、贫困生档案管理等管理工作;绿色通道,学费减免,学费催收,特殊困难补助发放、勤工助学等资助工作;国家助学贷款受理、发放、贷后管理等助贷工作;各类奖助学金评选、发放、管理;大学生征兵入伍、退役、复学补偿;高校毕业生到边远艰苦地区就业的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补助工作。育人工作主要涉及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教育形式,同时要把各项具体的资助工作与各种教育形式结合,实现以育人为本的资助。但是,资助与育人的结合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与目前高职院校的专职资助人员配置不相符。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资助工作机构建设的通知》要求[1],各高校应在现有编制内调剂落实编制,并配备相应的专职工作人员。然而,部分高职院校目前拥有在校生10000名以上,却只配有两位专门负责全校学生资助工作的专职人员,甚至有些学校还没有专职资助工作人员。高校各个院系的资助工作更是不容乐观,院系资助工作人员都是由一线辅导员兼任。辅导员本身工作量很大,资助只是辅导员工作中的一小部分,因此资助育人工作仍旧停留在物质资助的层面,很难深入开展下去。

2.资助育人队伍人员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在高职院校管理层眼中,“求真”和“强技”是学生培养的目标,为了提升就业率,学校通常把管理重心放在教育教学和技能培训等方面,而一般的行政管理如学生资助等工作往往不被重视,导致此类工作人员待遇得不到提升,职业发展前景渺茫。此外,高职学校对资助育人工作的看法依然停留在物质资助的层面,认为学生资助工作就是负责把国家和学校的补助发放到位,让每位贫困生拿到应有的补助,实则忽略了近来国家一直在鼓励推行的资助育人功能。基于以上原因,很多资助工作人员只是把资助工作当作工作经历的前奏,有机会便麻不犹豫的离开资助岗,因此,资助工作队伍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得不到保障。

3.资助工作量大、烦琐,工作队伍创新意识不强。大部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按照国家政策严格执行的,政策性强,刚性要求多,所以资助工作者对国家、省市区及学校有关的资助政策要非常了解,同时,还要掌握所有资助政策的操作流程。其次,由于大部分学生资助项目都有明确的时间要求,在保证材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的基础上,必须在文件要求的时间内完成材料收集、审核、汇总、公示、上报。因此,工作人员精神高度紧张,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些工作占用了资助工作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造成对专项工作的深入思考和创新研究望而却步,最终导致资助工作队伍停留在政策的机械落实中,在资助育人工作中缺乏思考和创新,不能把资助和育人紧密的衔接起来,严重影响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有效解决措施

1.领导重视,合理、统筹建设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队伍。高校领导重视是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建设的重要前提,是保障高校资助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学生资助工作意义重大,高校管理者应该有所认识,并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建设资助育人工作队伍,这是确保高校做好育人工作的前提保障。其次,想要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展开资助育人工作,就要形成全员育人、部门协同的资助模式,鼓励学校其他部门人员加入到资助队伍中。高职院校领导层负责把国家资助政策制定到本校资助政策中,转化为高校的日常工作,并督促学校各部门凝心聚力,协助资助育人工作队伍把资助工作做优、做精;配置财务专员指导高校奖补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监督专项资金的发放;高校心理中心和就业指导中心分别为贫困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就业指导、岗前培训等专项服务,提升贫困生的心理素质和整体就业竞争力。

2.建设“专业化、职业化、系统化、信息化”路径。资助育人工作人员要熟悉国家资助的所有相关政策,熟练应用信息化办公软件,提高现代化办公水平和育人效能。积极参加与资助相关的专项培训,了解和掌握国家最新的政策、法规,丰富资助工作的业务知识,拓宽资助知识面,提高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资助育人工作人员要将资助工作视为自己的职业,专门从事大学生资助工作。学校要挑选一批责任心强、且热衷于贫困生工作的同志到资助工作岗位上来,在各个层面进行业务培训,将大学生资助工作系统化,并作为资助工作人员长期发展的职业[2]。

3.完善保障制度,健全激励机制。要提高高校资助育人队伍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必须建立健全保障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优化考核方法。适当奖励资助工作队伍成员,可以激发其对资助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利于工作的创新;同时,在资源分配和干部梯队培养等方面要公平对待资助工作队伍,给他们提供合理待遇和晋升渠道,解决职业发展中的难题,消除内心焦虑,提高资助人员对资助工作的信心,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制度上保证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形式上做到资助政策与育人措施的完美结合,确保资助育人功能的实现。

4.发挥队伍优势,提升科研创新。高校资助工作队伍结构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院系工作人员全部由年轻辅导员组成,虽然他们的专业化程度相对不高,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但高校可以发挥队伍年龄结构年轻的优势,创建一支实践、创新、研究型学生资助工作队伍。一方面,发挥实践型人员精通事务的优势,带领其他工作人员做好日常实践性工作,提高整体实践能力和事务水平;另一方面,搭建科研创新平台,激发队伍创新意识,以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思想政治课题申报为契机,鼓励青年工作者积极参与、承担科研立项,创新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探索规律,形成制度。

5.完善资助工作绩效评估体系。目前,我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体制建设、宣传教育、贫困生资格认定、贫困生需求调查、奖助勤贷的受理、资助金额的发放、风险补偿划付、信用档案管理、贫困生的跟踪管理等。其中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效能和工作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反映在资助工作控制指数和贫困生感觉指数上,因此贫困生工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应由以上两个指数组成。依据系统论观点,人们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分为投入、过程、产出和影响四个阶段,这四个部分构成了资助工作的完整过程。高校应从这四个维度来设计及细化指标。其中,投入指标细分为组织成立、人员配备和物质经费投入等;过程指标包括制度建设、感恩教育、诚信教育、政策宣传、心理健康辅导等人文性关怀;产出指标主要包括贫困生档案建立、贫困生群体稳定、助困比例、助困工作的政策和方法创新以及贷款违约率和失学率等;影响指标主要是指学生满意度、社会满意度、工作人员满意度、家长满意度等。

三、结语

资助队伍建设对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起着决定性作用,是影响育人成效的关键因素。做好资助队伍建设的前提是调动工作人员的主动性,从队伍成员的制度建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倦怠等多方面出发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加强队伍的专业性。综合考虑,高职院校资助队伍建设的研究应该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以资助队伍专业化发展、教职工权益保障等为出发点,分析前期高职院校资助工作队伍建设在理论上存在的不足,深入探索、完善方案;第二,探究高职院校资助工作队伍的人员设置原则、标准和奖惩机制,拟定出可行的、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建设制度;第三,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学生资助资源分配机制,实现资助工作的合法性、公平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点篇4

近几年来,我国贫困大学生的数量和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高校贫困生的总数已超过400万人,贫困生平均比例高达25%。当前,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成为国家、社会和高校共同关注的热点,如何保障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如何加强贫困生资助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点和重点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央16号文件中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以国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同时,近年来,国家又进一步加大了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力度,从政策上、制度上都进一步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教育问题,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困难学生的关心,和对他们受教育问题的重视[1]。但是,当前高校资助管理工作整体来看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比如,贫困生认定工作不规范、存在片面性和不合理性;对贫困学生的服务水平有待提升;资助管理育人效果不明显、资助日常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本文提出构建“一二三四”资助管理工作模式,即夯实一个基础,认真开展贫困生认定;加强两个建设,努力提升服务水平;搭建三个平台,彰显资助育人效果;确保四个到位,为资助管理打下坚实基础,试图着手分析高校资助管理工作的具体做法,以期待能够解决资助管理工作的困难和问题。

一、夯实一个基础,认真开展贫困生认定

对于贫困生认定工作,高校要坚持“一动态、二分类、三公示、四监督”的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动态管理。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管理办法》,学校要结合学生提交的三级贫困证明及相关申请材料,按照班级民主评议、院系审核、学校审批、公示的程序对其进行认真审核。同时,进一步规范认定程序和时间。对于因家庭突发变故或遭遇自然灾害的特殊情况,根据学生本人申请学校可即时对其进行认定,从而不断完善和补充贫困生数据库,达到认定工作的动态化管理。二是等级分类。结合高校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贫困认定等级。目前高校的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等级分为特别困难、困难和一般困难三个类别。三是张榜公示。贫困生认定工作开始前,要求各院(系)成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领导小组和班级民主评议小组,认定工作结束后,将相关认定结果在学院范围内进行公示。四是监督管理。辅导员要经常深入班级,了解掌握学生的实际困难,定期对全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格复查,并随机抽选一定比例学生,通过信件、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核实。

二、加强两个建设,努力提升服务水平

1.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学生资助工作管理机构是做好各项资助工作的基础保障,目前,高校均已建立起了以学生资助中心为纽带,以相关部门、机构为辅助,以基层院系资助工作办公室为基础的学生资助工作体系,优化了学生资助运行机制,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更加坚实[2]。同时,部分高校还成立了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成员包括学生处处长、财务处处长、学院主抓学生工作的党总支书记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负责统筹协调全校各项资助工作;资助工作专职人员队伍主要负责相关政策的宣传落实等,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技能。

2.加强制度建设。学校资助管理中心要认真遵照国家、省资助中心相关文件精神,结合高校办学实际,研究制定涵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奖助学金管理、入学“绿色通道”等一系列落实资助政策的配套制度。比如,学校要依据上级部门的文件建立相应的“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管理办法”、“国家奖学金管理实施办法”、“国家励志奖学金评选办法”、“国家助学金评选办法”、“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管理办法”、“勤工助学实施办法”等,进一步明确资助条件,规范工作程序和实施办法,理顺资助工作的管理体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制度,确保各项资助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三、搭建三个平台,彰显资助育人效果

1.搭建诚信教育平台。资助工作,核心在于育人。高校要以资助工作为平台,努力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打造诚信品牌,注重引导学生克难奋进、自强自立。一是通过讲座、交流、“感恩?诚信?励志”征文等“诚信校园行”活动鼓励贫困学生自立、自强,常怀感恩之心,改变他们对贫困的认识。资助工作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证,但资助是暂时的,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经济困难问题,这就要求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积极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自立意识,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树立面对困难的自信和吃苦耐劳精神,破除“一切靠父母供养”、“等、靠、要”的习惯思维模式,让自立自强成为当代大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行动。二是通过开展“诚信自强之星”和“十佳贫困大学生”评选活动,树立典型,发挥示范效应,不断培养贫困学子的自立自强精神。

2.完善助学渠道平台。为了解决贫困生的生活费用等问题,学校要设立多层次勤工助学岗位,并出台具体实施办法。学校规定校内非营利性部门如教研室、实验室、图书馆、学生活动场所等从事的勤工助学岗位,由用工部门提出申请,经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批准设岗后由学校支付学生勤工助学劳务费。学校要提倡学生进行科技型、智能型服务,做到既在经济上帮助学生,在能力上锻炼学生,又在精神上培育学生,实现资助与育人的双重功能。同时,要不断拓宽助学渠道,吸引社会资助,让社会团体、个人捐赠介入到学校的资助工作中来,认真做好特殊困难补助工作。在广泛吸纳社会无偿资助的同时,要大力倡导社会的有偿助学,有针对性地将高校贫困大学生中品学兼优的学生推荐给各类企业,鼓励企业为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和就业的机会。

3.打造贫困生就业平台。高校要将资助与就业工作相结合,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及指导活动,派经验丰富的老师一对一辅导。采取专场招聘方式请用人单位“走进来”,采取“走出去”的形式向用人单位推荐优秀贫困大学生,搭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网上求职信息,广泛发动校内教职员工重点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确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基层就业理念,拓展毕业实习岗位并鼓励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利用假期开展与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相匹配的职场体验活动。高校要组织召开贫困学生就业座谈会,发放求职补贴,鼓励大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践行人生理想。

四、确保四个到位,为日常资助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1.政策宣传到位。一是在新生入校前,学校要将资助政策随录取通知书寄给学生,同时由辅导员通过查阅新生入学档案等方式,了解和掌握新生有关情况,及时向家庭困难学生提供政策咨询和帮助。二是及时公布、开通学生资助热线电话,安排专人值班,做好学生及家长来电咨询的耐心解答,向他们宣传资助政策和具体措施,并详细做好记录,及时消除学生及家长的后顾之忧。三是入校开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绿色通道”,安排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对贫困新生进行一对一的入学接待,引导他们办理入学手续,使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四是在日常的资助管理中,通过网络、广播、资助工作QQ群、学生资助工作专题会、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渠道,有效传达国家关于学生资助工作的有关精神和相关知识。比如,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诚信校园行资助政策相关知识大赛活动平台,对全校师生进行全面的普及教育。

2.流程规范到位。对于各项资助工作的评审,学校要严格制定相关制度,并规范其相关流程,使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从界定、上报到审批、发放的全过程都在“阳光”下进行。一是个人申请。首先由符合条件的学生(提出申请的学生必须来源于贫困生数据库)向所在院(系)提出申请,并填写相关资助申请审批表格。二是民主评议。组织召开班会,宣读评选条件和受助学生名单、等级,进行民主评议,要求民主投票和举手表决情况达到班级人数的半数以上才能通过评审,同时要求班会和表决情况在《班级工作手册》上记录详细。三是层层把关。学生材料上报学院后,由学院资助工作小组对上报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通过打电话、与学生谈话等方法对贫困学生家庭情况进行摸底分析,对经济收入情况逐一核实后将名单上报学校;主管部门将对所上报的学生在校期间思想品德、行为表现、学习等情况进行耐心细致了解后汇总到评审组,最后确定受助学生名单。四是张榜公示。评选学生确定后,为了使该项工作切实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在学校网页、各学院范围内对受助学生名单、资助等级等进行张榜公示,并公示学校纪委、相关部门举报电话及信箱,主动接受广大师生及社会的监督。

3.监督管理到位。为加强经济困难学生各项资助资金的管理,保证资助资金安全、合理、有效使用,充分发挥资助资金的助学效能,在学校资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资助管理中心对受资助学生的经济消费情况进行动态监督。一是要求辅导员经常深入班级、宿舍和餐厅等场所,通过个别观察、民主评议、专项调查等多种方式,及时了解、掌握受助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对发现有不合理开支行为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并报请上级管理部门处理。二是院系资助工作组每学期对受助学生进行一次资格复查,对有弄虚作假套取资助资金和其他违规行为的学生,经核实确认后,提出处理意见,并报请上级管理部门批准。三是学校纪委、资助管理中心和财务处三个部门结合,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次对国家资助资金评审、发放工作的检查,并按学校政务公开的有关规定进行公开。有效的监管措施可以使高校的各项资助工作实现了“零投诉”,有力地保证国家资助政策的落实,真正地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点篇5

高校需要构建立体的资助识别机制,通过查阅、倾听、询问、判断四个环节,构建精确的识别机制。

精准查阅。目前高校学生资助识别主要依靠学生提供的相关材料,这些材料在操作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失信现象出现。我们要精准查阅,认真审查学生提供的信息资料,善于发现资料中自相矛盾、明显不符合实际的信息资料,以提升识别的精确性。

用心倾听。大学生大多自尊心比较强,在自主识别过程中,不少学生因为虚荣心或者不健康的自尊心,导致学生资助不准确现象的出现;部分学生存在投机心理,导致一些不在受助范围的学生接受Y助。因此,我们需要用心倾听,多方位地倾听,以获取真实的信息。

耐心询问。辅导员需要增强工作主动性,耐心地询问,尤其是要加强私密性询问,以保护受资助者的自尊心。

综合判断。高校辅导员在查阅资料、倾听、询问的基础上,要综合分析受助学生的信息,以更加全面、真实地获取信息,最大限度降低因识别不精确导致的误差,构建精准的识别机制。

二、立足于受助学生心理需求,确保高校资助机制有效性

高校要满足受助学生的心理需求,建立受助学生心理分析机制、心理帮扶机制等,确保高校资助机制的有效性,在实现精准资助育人的同时,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建立受助学生心理分析机制。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必须加强受助学生的心理分析,充分了解受助学生的特殊心理,如心理脆弱、渴望被尊重、敏感、自卑等,深入剖析受助学生特殊心理的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辅导员还应根据受助学生心理分析结果,满足受助学生资助心理需求,为因人而异地实施差异化资助奠定基础。

建立受助学生心理帮扶机制。学生心理帮扶实施主要途径有师生联动、点对点跟进、家校互动等形式,高校辅导员要改变当前孤军作战的方式,加强与教师联动。此外,对于心理危机较大的受助学生,辅导员要积极推行点对点式的心理帮扶模式,做到重点人群重点关注;辅导员还要加强家校互动,现代微媒体为家校互动提供了新渠道,家长在开展学生心理帮扶中也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通过建立援助学生心理帮扶机制,推动精准资助育人工作机制建设。

三、建立长效的高校资助机制,确保高校资助机制精确性

高校精准资助育人工作需要建立长效机制作为保障,通过健全教育机制、认定机制、评审机制等,以确保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发挥精准资助机制的育人功效。

首先,推动学生诚信教育机制建设。针对学生资助过程中出现的“伪资助”现象,应追根到底,追究学生的诚信问题。高校辅导员要加强与班主任、学生干部等的沟通,在高校各班级积极推动以诚信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其次,推动长效的认定机制建设。受助学生资助资格认定是一项长期工作,这需要建立长效的认定机制。高校要在认定过程中形成翔实的过程资料,包括与家长的交流、学生交流以及与受助学生社区、村委等互动,形成一套完整的认定流程,强化过程管理。

最后,构建科学的评审机制。高校要形成以领导为第一负责人的评审机构,对评审组织结构人员要进行严格的筛选。

总之,高校建立精准资助育人工作机制是响应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需要,也是体现高校教书育人办学宗旨的内在需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将精准资助作为学生资助工作的总思想,加强实践探索,开创学生资助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点篇6

关键词:高校;资助育人;有效性;策略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我国的各行各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社会的进步要求了各个高校的首要任务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生的资助工作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有效提升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响应了社会培育人才的战略,也保障了贫困学生安心求学,促进学生立志成才。

一、我国高校资助人工作现状

(一)贫困生源人数增加,甄别难度加大

近年来,我国高校不断进行人数扩招,那么贫困学生所占的比例也相对加大,然而我国高校对于贫困生的审核机构相对不够完善,在贫困学生人数增加的情况下则更会出现甄别难度加大的问题。这会导致两种情况的出现:一是会有些家庭条件不贫困的学生滥竽充数,二是真正贫困的学生碍于自尊心会掩饰自己家庭的真实情况,这样便加大了贫困生的审核难度。

(二)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比例失衡

目前我国高校对于贫困学生的资助只是注重物质资助,忽视精神资助。其实,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这些心理健康问题往往体现在过度自卑,过度敏感等。如果这些心理不能够得到及时的疏导,那物质资助很有可能适得其反。所以资助育人工作的核心不是资助,而是育人,只有端正学生的受助心态,注重心理建设,才能真正使贫困学生造福社会。

二、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必要性

通过对现状进行阐述,我们也应该对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于以前资助工作所存在的误区和不足,各大高校应该重视并加以改进。完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不仅能够帮助贫困学生物质脱贫,而且也能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从学校层面来讲,也能够提升贫困学生管理的工作质量,更好地落实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三、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有效性策略

(一)精准识别贫困学生

提高资助育人工作的第一任务就是精准识别贫困学生,从我国高校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的现状来看,我国高校贫困生中大多数都存在着滥竽充数的情况,所以要提高资助育人工作首先是要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识别,准确掌握贫困学生的基本情况。工作主要针对受助学生的家庭情况以及在校生活情况进行调查,以便及时排查出一部分家庭情况不符合资助要求的学生,保证资金真正地发放到有需要的学生手中,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二)加强受助学生信息化管理

贫困学生人数的增加导致学生资助工作的难度加大,信息数据也错综复杂,所以加强学生资助的信息化管理建O的工作迫在眉睫。各大高校应建立起本校的资助信息平台,这样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在全国范围内也要建立起资助信息的公共平台,对全国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学校的信息做到管理上的标准化,有效地促进工作效率和高精度扶贫工作的落实。

(三)帮助学生物质脱贫

在确认贫困学生的家庭情况之后,学生资助工作的重点则是帮助学生物质脱贫。很多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的负担影响学业,更严重的则是失去求学的机会。所以为保证家庭贫困的学生也能够平等地接受教育,就应该切实保障资助资金落实到人,帮助学生维持生活学习的基本物质条件。

(四)重视育人为本

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比例失衡是如今资助育人工作的另一大现状,精神层面的脱贫也是工作开展不容忽视的重点。家庭贫困的学生心理上是存在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巨大压力的,同时可能又存在着过度敏感或者是过度自卑的心理。所以高校开展资助育人工作,不能只是物质脱贫,也要注重学生的心理疏导,端正受助学生的心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帮助学生精神脱贫,才能保证学生健康自信地成长。

(五)拓宽资助渠道

有效提升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高校也可以合理地利用社会资源,通过学校与社会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为贫困学生引入社会资助,这一举措可以有效解决贫困生源较多的社会现状。企业可以通过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宣传企业文化,而学校可以通过企业来拓宽资助渠道以及学生就业渠道,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共赢。

(六)规范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要做规范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首先要健全高校资助工作的管理机制。各个高校应设立专门的资助育人的工作人员,以避免没有专业人士的心理辅导导致学生缺乏精神资助的问题出现。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资助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做到公平公正工作。

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也是高校为社会培育人才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贫困学生的精神资助与物质资助是同等重要的,所以各个高校也应该重视受助学生的心理疏导问题。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关乎学生自身的发展,也同时关乎学校的发展与稳定,是对贫困学生负责,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宋璐.提高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时效性策略分析[J].科技信息,2014.12.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点篇7

关键词:地方工科院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192-03

自200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出台以来,我国高校逐步形成以“奖、贷、助、补、减”为主要形式的贫困生帮扶制度。然而,国家每年提供的无偿帮扶资金覆盖率占在校生的23%左右,一定程度上虽然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但很难满足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特别对地方工科院校而言,存在着在校生中贫困生比重较大的特殊性,仅仅依靠传统资助育人体系,很难实现我国高校资助育人政策的预期效应。

一、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及其预期效应

所谓“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是指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辐射全体在校生,贯穿学生入校、在校、毕业、就业等一系列发展过程,建立“物质孕育精神—精神内化行动—行动反哺院校”的循环式培育模式。首先,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旨在实现帮困济贫的社会效应。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呈现稳步前进的态势,但建设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贫富差距的现象。教育作为改变贫困面貌的有力尖刀,成为众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脱贫的重要途径,高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帮助学生走进大学,实现求学梦。其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旨在实现教化育人的德育效应。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的建立,力图以资助作为手段,目的在于教化育人,达到培养良好品质和德行的目标。不仅帮助受助学生学会自立自强,树立大爱意识和感恩意识,还充分发挥其在非贫困学生群体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再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旨在实现和谐稳定的政治效应。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既体现资助工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的政策性保障功能,又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公平和社会稳定与和谐,更有利于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和民族凝聚力的提升。

二、当前我国地方工科院校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的困境

通过对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预期效应的分析,结合当前地方工科院校资助育人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地方工科院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如下问题:

1.地方工科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经费重政府投入,轻自主开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完善资助政策和措施。”目前,我国高校资助工作经费来源主要依靠中央和地方财政拨款,从资助范围来看,国家设立“国家奖学金”,每年资助学生数额占在校生总数的0.3%;“国家励志奖学金”每年资助学生数额占在校生总数的3%;此外,各级奖助学金每年资助学生数额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然而,新建本科院校生源以农村学生为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占在校生总人数的百分比远高于20%这一全国平均水平。与此同时,每年中央和地方为高校资助工作的财政拨款又基本依据相同比例来分配,必然带来有限的资源无法完全地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现实需要,学校自主筹措资助经费的诉求不可避免地凸显出来。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地方工科院校大多处于成长壮大的过程中,存在着办学经费紧张、社会资源有限、校友网络未能充分建立等诸多实际困难,导致学校资助工作经费大多只能依靠政府拨款。因此,地方工科院校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必须考虑创新校企合作的途径,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和社会力量拓宽资助经费来源渠道,深化资助形式和效用。

2.地方工科院校资助育人工作对象重受助者,轻非受助者。《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高等教育必须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全面发展观念,树立人人成才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众所周知,高校资助工作的最终归宿和落脚点在于思想育人,即培育大学生的自立自强意识和感恩回报意识。也就是说,尽管日常的资助工作是针对贫困生开展的,但其潜在的思想教育价值适用于每一位在校大学生,教育效果也远大于日常教学中的单纯理论说教。然而长期以来,高校资助工作的主要功能在于困难学生的物质补给和精神培育上,使得成长中的地方工科院校难免受传统教育思路的影响,将资助工作的育人功效圈定在受助群体范围内,就事论事地开展工作。因此,地方工科院校资助工作,应当适度考虑扩大思想教育对象的范围,将非受助学生纳入到资助育人体系中,实现物质帮扶和精神帮扶双向发展。3.地方工科院校资助育人工作资源重前期投入,轻后期挖掘。当前,地方工科院校的资助工作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保障性资助,即通过国家高校资助育人体系,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物质资助;二是延伸性资助,即通过现金资助、能力提升、岗位推介、技能培训等方式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帮扶。这两大类型的资助,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输血”到“造血”的蜕变,但地方工科院校资助工作建立起来的受助学生关系网却未得到充分利用。具体而言,地方工科院校资助育人工作除了关注受助群体的发展和成长之外,还应当利用群体自身在受助过程中潜移默化形成的感恩意识,传递爱心和能量,突破资助工作仅仅停留于“输血”向“造血”转变的传统思维,构建“输入血液—自我造血—再输出血液”的循环式资助工作发展新模式。

三、地方工科院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的建立

针对上述我国地方工科院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弊端,结合传统资助育人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为实现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的预期效应,特对地方工科院校资助育人体系作如下探索:

1.地方工科院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的工作理念和基本模式。建立地方工科院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实现“物质孕育精神—精神内化行动—行动反哺院校”的培育模式,应当坚持如下标准来衡量工作效益,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否能够得到资助、资助工作能否真正发挥思想教育的功能以及资助育人工作能否激发在校生和毕业生的反哺意识三个方面。具体而言,地方工科院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不仅在于让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走进校园,完成学业;还在于寻求地方工科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壮大;更在于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效应和社会效应,形成“人人帮我、我帮人人”的和谐局面。就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的基本模式来讲,主要包括: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资助、推荐兼职、辅导就业等多种方式,实现物质帮扶;在此基础上,将全体学生即受助学生和非受助学生,纳入到思想教育体系中来,以资助仪式、志愿服务、受助学生演讲等活动为载体,内化学生的奉献意识和感恩意识,实现物质资助向精神资助的深化;同时,善于把握时机,利用校友建立奖助学金和实习基地、优秀受助毕业生返校介绍成长经验等机会,在反哺行动的现实感召下,升华全体学生对资助育人工作的认识,将内化的感恩精神和奉献意识,转化为反哺学校发展的实际行动。

2.地方工科院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的运行机制。首先,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治组织,努力形成“自助、互助、助人”的良好氛围;建立跟踪反馈机制,了解在校受助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变化情况;以自治组织为载体,开展以奉献、服务、感恩等为主题的公益志愿活动,号召全体学生参与,尤其注意对非受助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其次,建立校友资源库,分层次分类别发挥效用。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邀请校友作学科专题讲座和实战经验介绍;利用党团活动的契机,邀请优秀受助毕业生介绍成才历程,化育学生的进步团体;将校友设立的奖助学金尽可能地分配到不同专业的学生中,扩大奖助学金的影响面,通过颁奖仪式等具体活动触发学生的内心感悟,激发反哺意识。再次,与企业对接,针对性培养人才。加强校企合作,吸引企业建立专门的人才培养基地,尊重和强调学生求发展、求上进的信心、决心和毅力,把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提升作为重点,尤其注重对受助学生的帮助和指导,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校对其发展的关心。最后,要注重创立资助工作品牌,建立资助学生社会实践团体,回馈感恩社会;建立技能培训团体,提高就业竞争力;建立资助工作品牌团队,求新求精。

3.地方工科院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的保障机制。地方工科院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的运行,不仅依赖于实践团队的合理规划和创新思维,更依赖于相关保障资源的落实。首先,地方工科院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依赖于合理、合法、有效的企业准入机制。地方工科院校的专业实用性较强,可吸收利用的企业资源较为广泛,如何搭建校企合作的便捷路径,对资助育人工作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应考虑适当开放“企业进校园”权限,发展一批有实力、有前景、有公益心的合法企业成为资助育人工作基地,实现人力资源对接和育人功能对接。其次,地方工科院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的依赖于公平、公正、公开的育人经费开发竞争机制。地方工科院校资助育人体系的“循环式”,不仅在于精神的循环,也在于物质的循环;而物质循环主要依靠资助经费来实现,最大化地吸收育人经费有利于保障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的更好更快运行。在学校范围内,建立一套资助育人经费开发的竞争奖励机制,有利于囊括尽可能多的社会资源来解决受助学生的实际困难,更有利于扩大资助工作的影响力,营造育人氛围。再次,地方工科院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依赖于及时、便捷、高效的文化宣传机制。地方工科院校循环式资助育人体系相较传统体系而言,其突出特点在于关注精神力量对个体行为的感召和内化;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角度来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润物无声,对地方工科院校资助工作发挥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因此,建立及时、便捷、高效的文化宣传机制,有利于学生了解学校资助活动的发展动向,感受“人人帮我、我帮人人”的互助氛围,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感恩教育,培育反哺意识。

参考文献:

[1]王新国,张红,池晓玲.当前形势下加强大学生资助工作的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

[2]黄燕,王林清,马彦周.参与式资助: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发展的新阶段[J].思想教育研究,2011.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点篇8

关键词:资助工作体系 高校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7-0088-01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家扶贫工作,中央有关部门连续出台多项措施和举措,脱贫攻坚全面迈向小康社会步入决胜阶段。高校资助作为国家脱贫攻坚任务中的一项重要环节,要顺应国家扶贫服务理念的要求,除了加大以往的资助规模、经费投入的工作手段外,还要向资助质量提升、强调资助育人效果的方向努力。

一、高校资助体系现状分析

2007年至今,我国高校资助体系已逐渐完善,形成了以“奖、贷、助、补、减”为主的立体化资助体系,大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资助项目: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费补偿、求职补贴等;2.学校资助项目:学校奖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临时性补贴等;3.社会单位及个人捐赠: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设立的奖学金等;4.国家助学贷款:主要为生源地助学贷款和高校助学贷款。

近年来,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强度、资助范围、财政投入逐步加大,学校和社会也多方面关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顺利完成学业。

在肯定高校资助工作取得的成绩外,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现有的高校资助体系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资助工作在理念层次和具体操作上都有脱离实际现象,高校资助体系还需进一步转变、健全、完善。

二、高校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1.经济困难认定缺乏科学性

有效开展高校资助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这也是高校资助工作公平公正的具体体现和有效保障。目前,高校的认定主要是根据学生家庭所在出具的家庭贫困证明或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调查表》来进行判断,或通过班主任或辅导员对学生日常生活来进行观察确定,个别高校甚至通过公开演讲“比穷”的形式产生“贫困学生”。这种不科学的认定办法是因为没有建立起统一的、规范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未形成较为完善的科学评价机制。

2.资助资源分配不合理

现高校资助资源统一由学校资助中心将名额分配至各学院层次,在调查和考虑学院专业和学生生源的特殊性上不深入、不精准,导致某些需要受资助学生多的学院得不到相应资助资源,出现应受助学生得不到资助和“不困难”学生得到资助现象,违背了公正公平原则。

3.缺乏资助资金后期管理的监管监督

现有资助体系,重视资助工作的贫困生认定和资助资金的发放,而忽略了资助资金发放后的监管监督。部分受助学生对于国家资助心安理得,在对资助资金的使用上随意性强,用于请客吃饭、购买高档产品甚至互相攀比。

对国家助学贷款的后期管理上,现有资助体系同样缺乏相应的监管监督,只是简单的进行诚信教育,导致贷款学生忽贷款还款的重要性,出现不按时还款甚至恶意欠款现象。这不仅使学生本人征信系统产生污点,还对国家和高校的贷款政策产生负面影响。

4.重物质奖励轻精神鼓励

现有资助体系往往为了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重视物质上的支持与帮扶,在精神鼓励上有所忽视,没有很好鼓励、引导受资助学生,缺乏有效实际的感恩和励志教育,部分受助学生产生不感恩心理,甚至出现依赖情绪,缺乏艰苦朴素的精神,这没有发挥资助体系的抒困育人的精神。

三、高校资助体系问题的对策

1.改变高校资助理念

现在我国高校资助工作部门大多隶属于学生工作部(处),其管理体制泛行政化,资助中心常困于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安排,与受资助学生实际脱节,存在行政干预或影响学生受资助权的行为。

高校资助工作部门要从“管理型机构”向“服务型机构”转变,淡化行政管理色彩,凸显其服务功能,成立专业化的咨询、指导、服务中心,结合经济困难学生个性特点开展专业化的服务支持。这些转变彻底要求否定了以自我为本位的理念,实现以服务对象为主体,在价值取向上以对象为本位的转变,是高校资助理念的转型。

高校资助工作要求高校资助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出发,改变传统学生资助工作中资助管理部门集权化管理状态,由管理者变为服务者,努力为经济困难学生创造健康、宽松、进取的学习环境。

2.贫困认定制度化、精准化

首先,高校学生资助部门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贫困学生评定评测指标体系,该指标的制定要充分和学校其他职能部门联系,同时广泛的征求学生意见,包含如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在校消费记录、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等指标,并且根据实行状况及时进行补充、修改。在贫困学生评定评测指标体系的指导下,贫困认定通过班级、学院(系部)、学校的三级评定和复核,通过量化评测,能够较为准确和科学地进行家庭经济困难经济学生的认定。

其次,利用多种手段,尤其是凭借大数据分析辅助贫困生认定工作,将以往工作方式由粗放的“漫灌”变为精准的“滴灌”。资助工作部门可以和学校学籍、后勤、教务、学工等部门结合。在学生入学前对学生高中档案进行筛查,在高中或以前得到过资助的学生作为关注对象。对学生入学后1-2个月的校园卡日常消费记录进行挖掘分析,低于平均消费额度的学生建立预警机制,进一步关注。各学院主动了解统计建档立卡、低保、孤残等情况学生,作为重点关注对象。通过对各类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起贫困生档案,精准贫困认定工作。

3.加强资助工作的育人和引导功能

高校资助工作除了要解决贫困学生物质生活问题外,还需要加强资助育人功能:通过诚信教育,普及个人征信系统知识,提高贫困生的道德素养和道德规范;加强感恩教育,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强化励志教育,鼓励贫困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勤工助学活动,在工作实践中磨练意志、锻炼能力;重视心理教育,部分贫困生因为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心理压力,产生自卑、抑郁等心理异常问题,高校要高度重视贫困生心理问题,利用心理咨询中心和辅导员,给贫困生建立宽松的学习生活氛围,实现贫困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安民.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看高校资助体系的改革[J].安阳师范学院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