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8篇

时间:2022-12-18 11:11:34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篇1

关键词:明月意象 古典诗歌 美学特征

明月作为一个独特的审美意象,在华夏诗歌长卷中,始终占着十分重要和独特的地位,一部中国古典诗歌美学史也是一轮明月亘古不变的千年映照。明月的华夏诗歌内涵,饱含着深层次的审美文化特质,我们以明月这个独特又具普遍性的意象为切入点,对华夏诗歌美学特征进行溯本追源,从而引出明月在诗歌中的独特的审美意蕴。

一、明月的外在美与心灵需求的高度融合,形成人们诗意的寄托对象

为了区别和对应太阳的名称,月亮古称太阴,是太阳系中第五大卫星。尽管它的表面灰暗,但它仍是地球人仰望天空时除了太阳之外最为灿烂和熠熠生辉的天体了。月相的变化规律,给人类无限的启发、想象和神思,它自古以来就对人类文化,诸如语言、历法、艺术等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中国文学,几千年以前,明月就在它的源头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妇孺皆知的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天狗食月、玉兔捣药等,《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古籍记载了中国关于月亮的最早传说。由于月亮散发的清辉明洁清凉又能给人以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感官体验,因此月亮常常被人寄予无限的想象。嫦娥奔月等关于月亮的传说和人们用肉眼所看到月亮还是有所区别的,但是人们以现实的月亮为基点,通过想象可以构建出符合自己内心精神需求的月亮来,人们时常能够抓住月亮呈现给他们的一些外在特征,人们再将人世的生活经验与哲学思考赋予亘古不变的月亮,给月亮既有区别又相同于自己星球的社会情态。

中国人对月亮的称呼极多,这些称呼都是美称与雅号,从没有过恶意的调侃,这是因为月亮是人们理想的寄托之物,谁都不忍心去贬低它,哪怕这个人是个十恶不赦的罪犯,他对月亮照样心存美好,月亮可称得上是地地道道的大众情人,它可以根据观赏对象和年龄来变换自己的性别特征和审美趣味,以致男女老少都喜欢它。关于月亮的称呼,众说纷纭,我们举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从明月的称呼中探索出人们对明月的感情因素,而诗歌中屡见不鲜的明月意象更是诗人对明月的无限向往。我们只举为大众所熟知的,月亮的别称有:银钩、玉钩、玉弓、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嫦娥、婵娟、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桂月、桂轮、桂宫、桂魄、广寒、清虚、望舒等等,不一而足。但这些雅号无一不是人们对月亮充满了热切的爱,它是人们寄托美好的意象。

“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因为这般明朗,明月常常是月亮的书面语,从纯粹美学的意义上来讲,作为一门学科,美学的任务是揭示和阐明美学特质以及审美现象,明月外在的显著特征符合人们的审美取向,并最终定格为一种美的事物,它帮助人们了解美、借鉴美,明月同时也是一个超世俗功利的审美意象,它反映了人内心深处的终极关怀和追求。因明月具有永恒性,使它又与其他审美意象不一样,明月可以把人内心的终极关怀和追求融入诗意之中,用生动感人和美好的特质去打动人的情感、触动人的心窝,并能够栖息在人的心房,且能帮人轻轻掩上心门,陪伴人,消除人的孤独,给人以慰藉,因而它更易被人所接受。美学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寄心于明月使人的灵魂超脱世俗的纷纷扰扰,告别莫名其妙的感伤,从而使人们能够 “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二、明月的内涵美与人们审美取向的契合,形成人们理想的倾诉对象

明月外在如此美轮美奂,隔着三十八万千米,古往今外,人们常常遥望着这个美的化身,轻轻诉说自己温暖的梦想、心灵的波折、生活的苦难,普通人对明月寄托的言语,因为无法形成文本,我们只能去猜测,当然这也是可以感受的;而诗人因为将自己的寄托言语融入诗行,明月附在他们的诗歌中形成审美意象得以流传下来,形成中国古典诗歌中关于明月意象这一审美风景。心理美学认为美学是研究审美心理学的,它侧重研究的问题是:在审美体验中人们的感官活动是如何表现的。美的审美体验就在于我们在观赏自然美和艺术美时心里愉悦与丰富的过程。

我们研究明月在华夏诗歌中的美学特质时,重点不应该停留在明月这个审美意象上,尽管明月很美,但我们通过明月这种诗歌中包含的意象来指路,可以观照人情美和人性美。例如在研究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引起我们的美感时,重要的已不仅仅是研究大海、明月的本身特点,而是研究海上明月给相隔天涯的人们搭起思念和相互祝福的桥梁;“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让相处两地、远隔天涯的人们,可以在明月高悬的地方相遇、相惜,以至相互拥抱。

明月的这种终极关怀和施予人们幸福的恩赐,世间几乎无物可以替代,尽管明月是无意识的,它只是一个天体,一个日夜不断运行在自己轨道上的星辰。但人们不管,人们将无限的美好付诸明月,尽管明月长久地默默无闻,但人们从不计较,也正因为沉默是金这一点,让人们更加迷恋它。因为钟情于明月,人们对它存在的想象有着无限广阔的空间。不把明月的定位局限在欣赏的形式上,把明月的魅力隐藏在诗歌里,映照出的是现实中人的悲欢离合与爱恨情愁,明月是无所不知的亲人,明月又是一种高山流水式的知音。我们去诗歌中看明月这个意象,可以看到慰藉,看到祝福,看到美,看到人类的心灵和智慧。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兔在腹?”(屈原《楚辞・天问》)(意思是:月亮具有什么特性,消亡了又再长起?那好处是什么,而抚育一个兔儿在怀里?)悲悯情怀如屈原者,月夜仰首,在天问中,他问明月,问玉兔,也问世人,问寄托在心中无限的希冀与念想。明月没有回答他,也正因为没有回答,明月在人们的心中具有了一份永恒的深沉美感。辛弃疾这人算是一个铁血男子,阳刚十足,可面对明月,终归也变得柔肠万分,在《木兰花慢》中有“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再来看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这首明月之诗《月夜忆舍弟》,点名的不仅仅是秋思无限,更添国恨绵绵,与在《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颇具异曲同工之妙。古人说:“待到那烟花三月里,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旧历三月,人下扬州,看的不只是烟花烂漫,更重要的是要看扬州月,杜牧有“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之句,唐人徐凝更加钟情扬州月,他说:“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诗歌使扬州名扬四海,明月美的力量在诗歌中得以展现,其张力如此巨大,历久弥新。在扬州城附近的瓜州,也记下了王安石的明月情怀,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写尽了古今多少乡愁真味,如今读来仍不免感慨万千。以“梅妻鹤子”著称的林逋,也喜明月,他在《山园小梅》中写道:“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对明月心爱之情溢于言表。我们再来看诗人李益笔下的明月,他写道:“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每读李益,总是伤。李益太孤绝了,明月只好化成一颗硕大的泪珠,祭奠他远去的背影,报答他平生的钟情与爱意。

三、明月的内涵美与人生遭遇的映衬,形成人们借月抒怀的审美意象

明月外表美意十足外,它的内涵是因为人们赋予了它特殊的感情和意义,使其具有丰富的内在美和意蕴美,并长期地成为人们表达人生际遇的特定对象。理性一般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或发展活动。其意思和感性相对,而明月常常是感性和理想的相互糅合,更多时候更倾向于感性,以致明月在诗歌中承载的意蕴在别具一格之外又具有普遍意义的审美感受。

月亮又叫嫦娥这一意象,屡次出现在诗歌中,它代表着一种特殊的文学意象。嫦娥是忧郁才子李商隐诗中多次反复抒写的一个女性形象。将嫦娥这单一意象反复吟诵,形成嫦娥意象群,并赋予它独特丰富的意蕴,这和李商隐的人生际遇十分契合。

关于嫦娥,《淮南子・览冥训》中记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 张衡《灵宪》云:“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明月和嫦娥交接,凄惶而惆怅是神话传说中嫦娥意象的主要内涵,后代人们总是借嫦娥的故事来表达一种凄楚彷徨的心境,也曾这样借助嫦娥感慨内心,如《蝶恋花・答李淑一》中的“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面对明月,想起嫦娥,万千别恨,都融入月夜,都在嫦娥的无限悲痛中了。我们谈论的是诗歌,这是词,不作更多的探讨,但其中明月意象之寄托之深,不言而喻。

当然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大多时候,明月代表的是一种美好、一种愿望、一种希冀、一种梦想,尽管月亮有圆有缺,不能永远保持花好月圆的局面,但在人们心目中,月亮永远都是思念,只不过月亮圆的时候人们的思念跟着圆,月亮弯的时候,人们的思念也跟着弯罢。

我们再来看闻一多推崇备至的《春江花月夜》,这首被称为“孤篇盖全唐”的诗歌杰作,诗里几乎每一句都含有“月”字,堪称明月诗之最了。“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夜如湿玉,明月高悬,这景致,孤绝十分,美得让人心碎。江面水波潋滟,婆娑的树,皎洁的明月,就能荡漾起那亘古的神韵了。星和月,是不一样的,星太遥远,只有月才占得住人的心;月离人也不近,才诠释了距离之美;圆缺变化使它动感十足,美意千分。

若没有明月,这春江一水该是多么的寂寞,寂寞是一种禁锢,寂寞意味着灵魂的缺失。春江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处在月夜之下,月华映照着女子的脸,总泛起温纯的光,眸子里多是温柔的情意,一句“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结尾,诗意蔓延,掩不住那份难得的千古神思。月华如水,泻下清澈的光,张若虚笔下的诗句是深层的哲学思考,借明月这一审美意象反复吟诵,轻柔的风淡淡地拂过那哲学的丛林,那江面,在那清辉皎洁之处,明月这一审美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高度融合了,它堪称中国古典诗歌美学殿堂中的蓝宝石。

四、结语

明月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长卷里屡屡出现,且历久弥新,它包含着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真正能够传世的文学往往是那些能够安慰内心孤独和抚平灵魂创伤的作品,而明月恰恰通过文学,尤其是诗歌这一文学样式,给人们以美好的梦想和远方的希冀,透过明月这一审美意象并挖掘出它内在的特征,让心灵的感触引发出读者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对深层次解读中国古典诗歌的文化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2] 张法.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 罗漫.神话・诗骚・文学史[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4] 王光明.读古代文论札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7.

[5] 礼记・乐记[A]//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篇2

关键词:诗词;意象文化;月亮

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重点,如何进行有效的诗词教学?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近期,我有幸聆听了几堂优质的诗词教学课,获益匪浅。不过他们的课堂反映了当今诗词教学的现状,即注重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和情感美,而在诗词深层文化意蕴的探究与延伸上略有不足。

古典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诗歌情感的表达、意境的创造都是依托诗歌的意象,不同的意象有着不同的文化意蕴,而把握了同一意象的文化意蕴也就抓住了诗歌的精髓。

下面就以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月亮为例,探究诗歌的文化意蕴。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月亮伴随着神话的世界飘然而至,有着深厚的意蕴和文化内涵。在中国古代神话里,伏羲常手捧太阳,而女娲则手捧月亮,这暗示着抟黄土造人的创世母亲也是月神,而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等,说明月亮与女性母亲的千丝万缕的关系,由此产生了月亮的一个基本象征意义,即月亮是女性与母亲的化身,代表母亲社会的静谧和谐,反映女性世界的失意忧伤。而它的另一个象征意义,月亮阴晴圆缺周而复始,是自然和永恒的象征。于是它总是引导人们对人生深沉的喟叹和对宇宙永恒的思考。在溶溶月色下的古典诗词里,月亮的这两种基本象征意义又衍生出下面几种文化意蕴。

一、月亮来自女性社会的光辉,体现了温婉绰约、淡泊朦胧的审美风格,它是美的化身

韦庄有“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直接把美人比作月亮。不同的月有着不一样的美:新月如眉,令人想起玉阶伫立楚楚动人的月下佳人,具有恬淡婉约的宁静之美,苏轼有“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娟娟到湖上,潋潋摇空碧”;烟月迷蒙,弥漫着难以名状的淡淡忧愁,构成一种朦胧凄楚之美,如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弯残月映衬着离别后的孤独凄清;花月迷离,暗香浮动,象征典雅艳丽之美,如张先《天仙子》“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皓月当空,通脱潇洒,体现雄浑高古之美,如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二、月亮意象反映寻求和谐统一的家园,在古典诗词里常常表现出望月思乡的主题,它是昭然天际凝然不动的乡愁,诗人怀念家园亲朋的情思,常常托于明月传递

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和“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明月寄托了他们浓浓的思乡之情。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每当人们浪迹天涯、心灵孤寂时,月亮牵系着两地相思的心灵,缩短着时空的距离,成为家园的精神寄托了。

三、月亮来自宇宙,它唤起了苍茫浩渺的宇宙意识和历史意识,因此诗人站在月光下常有一种掩饰不住的思古幽情,月亮成了阅尽沧桑的历史见证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李白的《把酒问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在这些诗句中,月色朗朗,普照古今,引发诗人对人事变迁、岁月悠长、宇宙无穷、人生有限的喟然长叹。还有姜夔的《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月亮亘古不变,宁静而永恒,与之相反的是,岁月更替,物是人非,繁华不在的失落与清冷。是的,古月苍茫,冷月无声,弥漫着历史的云烟和人世的苍凉。

四、月亮的静谧皎洁创造了心灵高洁,空间澄净的审美境界,山间明月,成了诗人遗世超群,出尘洒脱的人格化身

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还有《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月光下的诗人宁静自适、飘逸卓群的形象宛然立于眼前。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是诗人飘逸风采潇洒气度的人格化身,是诗人相知相伴的知己。

五、月亮的孤寂清冷映照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态,牵系着诗人感时伤怀的情怀

苏轼的“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一弯缺月,孤鸿幽影,月下独步,失意忧苦至极!又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中所描绘的意象全是诗人在船舱里看到、听到、感觉到的,所有这些都触发着诗人远游的孤独、思乡的愁绪,使他不能入睡,秋深,夜静,西天的上弦月渐渐落下去了,天色变得漆黑,此情此景,使诗人越发感到凄凉难耐。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盈盈的月光,触动了诗人多少美妙的灵感,寄托了诗人多少复杂的情感,也让中国古典诗词增添了无限的色彩和迷人的光辉。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篇3

一、恋人之间的相思情

纵观中国古典诗歌,可以看到,借月抒情的诗词是非常多的。其取材也丰富多样,有的是送别,有的是闺情,还有的是乡思,这些都是月亮诗的主要选题。不过在这些主题当中,爱情诗占据着很大的比重,成就颇高。

《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这首闺情诗,表达的是思妇对远游在外的丈夫的深深思念之情。开头主要描写的是景物,将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环境内。每当夜深人静,皓月当空,月光穿越罗帐铺满床的时候,她独自一人,守着诺大的空帏,倍感凄凉孤独。所以,皎洁的月光在此就变为一种诱发物,诱发其压抑于心的无限愁思。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形象地表现了思妇的相思行为。月亮引发了思妇心中埋藏的思念,所以异常烦躁,不想看见月亮,以免再次诱发相思与苦恼。但是卷起帘子,月影依然如旧,于是只能不断地拂去月亮投射在捣衣砧上的朦胧影子,可是不管如何努力它依旧在那里。无尽的相思之情,却得不到排遣。

二、乡愁和离情

古代诗词中,很多诗人都会将望月思乡作为写作主题。月亮是诗人心中浓浓乡愁最有力以及最好的见证,诗人将想念亲人以及故乡的浓浓情感,寄托在明月之上,正所谓“明月千里寄相思”。如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远走他乡漂泊在外的人,深深地思念着自己的故乡,总希望再见家园,于是只好远眺,希望能够看见故乡。所以这个时候的月亮已经扮演着游子和亲人之间的中介,他们的视线可以在月亮上实现相交,减少了人们心理感觉上的地理差距。虽然身在天涯海角,但是亲人朋友相互之间都有美好的愿望,都渴求“千里共婵娟”。一个普通的自然物,通过诗人的加工,成了传达人们离别之情的载体。

三、文人的失意情怀

文人墨客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怀才不遇、落寞孤寂、仕途不顺,不断承受着痛苦,因而也往往钟情于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月亮之上,在失意文人的眼中,月亮是孤月,冷月或者是寒月。杜甫就曾在《月》一诗中这样描述月亮:“斟酌娥寡,天寒奈九秋。”诗人通过对嫦娥的描写,来表达自身寂寞凄惨的晚年光景。孤身居住于月宫的嫦娥,由于不能承受无边的孤寂凄凉,只好自斟自酌,以勉强打发秋水一般孤独的日子。而诗人年老,独自一人漂泊西南,有家难归,这多么像月宫嫦娥的生活情境。

四、对人生及永恒的哲思

月亮高高挂在夜空,它激发了人们浩渺如烟的宇宙意识以及遥远悠长的历史意识,促使人类生出一种探索生命奥秘的哲人式愿望,它不断启发人类对宇宙进行思索。正是在人们这样的心态下,明月意象成为了永恒不变的象征。

诗人身处月光中就会生出一种难以掩饰的思古情感,这时候的月亮就化作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张若虚曾经在《春江花月夜》中这样描述月亮:“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朦胧的月光中,诗人神思飞跃,他由人生联想到月亮,寻求着浩瀚无际的宇宙奥秘以及人生哲理。人的生命在月亮面前显得那么短暂易逝,可是从人类总体来看,又是永久存在的,一代又一代绵延不息,正因如此,年年相似的月亮得以与代代无穷的人类实现共存。

五、对时空意象的表达

月亮不仅仅是短暂易逝的人生的对照,更是历史长河的永恒参照。“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自王昌龄《出塞》)该诗开始主要描述景物。“秦时明月汉时关”,皎洁的月亮高挂天际,万里关塞一览无余,把边关的寂静寥廓以及景物的萧条表达得淋漓尽致。将“秦汉时”放置在“月”以及“关”之前进行修饰,提升了诗词的意境,而我们也彷佛回到了遥远的时代,引发出人们无限的思考:自从秦汉开始边防战争就一直没有断过,直到今天,拖得如此之长。这是诗人站在时间的角度对边塞悠久的描述。“今年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出自李白的《把酒问月》)世事不断变迁,旧人早已老去,只有月亮依旧,世世代代依然,它静默地注视着人世间的沧桑巨变,而月光有没有由于哀伤而更加阴寒呢?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和《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则是利用月亮意象感今怀昔,感叹历史的荣辱兴衰。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篇4

关键词:语文教学 古诗文 寄情于月

我国的古诗词,如长江、黄河源远流长,浩浩荡荡,在文学领域中,气象万千,蔚为宏浩。而在众多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佳文中,不乏有关咏“月”的篇章。寄情于景、托物言志是古诗词创作常见的表现手法之一,多情的诗人常寄情于月亮这一自然景物,来抒发其内心的情感,使古诗词成为我国源远流长的月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关于月亮的诸多象征意义已有很多论述,而且都见解深刻,本文仅结合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案例,以自己肤浅的见识来窥见诗人错综复杂的内心世界。

一.古诗词作者寄情于“月”的原因探析

分析古诗词作者寄情于“月”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因为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地球与月亮的关系是除了太阳以外最密切的。月亮虽没有太阳那样的光辉,在照亮地球的同时给人以温暖,但日落后升起的一轮明月仍能照亮天穹,那如梦似烟般清幽的光照、阴晴圆缺的不同形态和同月照两地的特性都会勾起人们无限的遐想。二是从文化渊源上看,在远古时代,我国民间早就流传着许多诸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关于月亮的传说,给月亮增添了许多神秘感。在我国民间一直就有赏月的传统习俗,赏月赋诗唱和更是文人雅士平日的交游活动之一,祭月、拜丹、赏月、吃月饼等成为节日里一道亮丽的民俗风情。三是因古诗词作者的人生阅历和当时的心境不同,所以赋予月亮这一意象非常丰富的意蕴:幽美、自由、纯洁、永恒;言志、向往、美政、恋人;孤芳、凄凉、悲惨、思念等等,借此表达诗人不同的情怀,抒发不同的情感,反映不同的审美意境。

二.浅窥古诗词作者的寄情于“月”

1.月是孤芳的象征,是诗人内心孤寂的表达。

月中既有埋怨之心,又有豪放之情;既有对苦涩的回忆,又包含对孤苦的诉说。

“撩乱旁愁听不进,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连连的征战,将士们早已饱尝了血雨腥风之味。而今迷失于烽火连天之夜,面对着空照长城的冷月,又怎能不埋怨这无休止的战争?而此时的月正是诗人内心埋怨之情的寄托。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常建《十五夜望月》)诗人到第三句才点到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可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因人而异。诗人怅然于家人的离散,又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刻骨的相思。因此他的秋思一定是最浓挚的,也最能引起读者共鸣的。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官场失意的诗人,独自立于崖边,忆往昔峥嵘的岁月,都如春水般向东流去。举起酒杯,邀请那唯一不冷落自己的明月和杯中自己的影子,借酒浇愁,也因此写下了家喻户晓的月的佳句。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山。”(李白《关山月》)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清冷苍茫的边塞风月图,诗人寄托天山明月、玉门长风这一景色,抒发戍边战士与家人无限的愁苦和凄凉,将战士的思乡、思亲融入这广阔苍茫的景色中,使得景因情而怨,情因景更伤,让人们深切感受到诗人的埋怨之心和对孤苦的诉说,体会到诗人对战士的关心和对和平的向往之情。

三.月是思念的象征,是诗人亲情乡情的寄托

月中既有缠缠思亲之意,又有绵绵思乡之情;既有直抒胸臆对故乡的赞美,也有委约婉转的依恋。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诗人久别故乡,又是一度春秋,霜露即降,在异乡看见的月亮,又怎能敌得上故乡那轮阖家团圆之月?在作者心中,故乡是最亲切的,即便是故乡的月亮,都比异乡的明亮。可以想象,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又怎是三言两语就能道得的?暂且让那天空中这轮并不明亮的月来珍藏自己的乡情。

“常闻此宵月,万里共阴晴。”读此诗句,不觉让人想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正如月亮总有圆缺,诗人也并未因此悲观沮丧,只愿来年月圆时能有亲人相伴。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在李白笔下,月是高雅、纯洁的有情物,诗句不仅表现出两人都有如明月般纯洁、光明的心灵,而且也意喻了只要明月还在,他们二人的友谊就会像皓月一样永远长久。李白这种无私的声援、坚定的信赖和诚笃的友谊,不仅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也给了他以温暖、同邪恶势力斗争的勇气。李白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咏月诗歌,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帏望月空长叹”(《长相思》);“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等。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取唤、玉纤横管,一声吹裂。谁做冰壶凉世界,问嫦娥、孤令有愁无?……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词人并没对月夜美景作详细的描写,而是借月亮的圆缺来烘托宴会的氛围,表达对亲人的怀念之情。其中的“问嫦娥”很值得回味,由自己对远方亲友的思念,联想到亲友可能此时也在千里之外想念自己,可能头发都急白了吧!真是一语双关,含蓄隽永,耐人寻味!最后两句则写出了词人希望月亮长圆,人们常聚的美好祝愿,这与上述苏轼的《水调歌头》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月是事业的象征,是有志之士内心的告白

月中既有志士壮志难酬的愤慨,又有对事业飞跃的欢欣雀跃。

“三十功名尘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诗人眼睁睁地看着半壁江山的沦陷,但壮志难酬,三十年的奋勇杀敌,又岂是为了争取那如尘似土的功名?“西湖梦柳浪闻莺”却不见八千里路芳草鲜花,遥遥万里的报国路,却只有月和云相伴,诗人此时的感慨又岂是一个“愁”字了得?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事业的飞黄腾达,在诗人看来是何等的惬意!所有的豪情壮志意与天公势比高,而此时青天上的皓月,也能感受到诗人的快意。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本诗勾画出一幅极为壮阔的月夜之景,纵横历史,时空交错,物是而人非。抒发了作者欲建立像李广一样的丰功伟业,却因小人的陷害而无所作为的无奈与悲凉之情。月在此,成了跨越时空的见证。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和“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与滚滚东流的长江和阴晴圆缺的月亮相比,人生是那么短暂。江月亘古,人生苦短,时过境迁,触景生情,诗人可以欣慰的是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无穷已。这就是作者的诗意人生和内心告白。

五.月是恋人的象征,是纯真爱情的见证

月中既有昔日细腻恋情的再现,又有对恋人依依的思念和美丽的幽伤:

“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古乐府·子夜夏歌》)诗人乘着皎洁的月光,为自己的心上人采摘芙蓉,收攫莲子是何等的温馨。诗人就让这轮碧月作为他们爱情的见证。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诗人心中向往的恋人,她似月般朦胧。“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正是这似月的神秘,带来“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心伤。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情景交融的画面,描绘了一对恋人在月光柳影下两情依依、情话绵绵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朦胧清幽、婉约柔美的意境。“人约黄昏后”的两情相悦,花、灯、月、柳,都成了爱的温馨,美的甘醇,汇成一幅幸福美好的愿景图。

六.月是美政的象征,是杂糅的内涵

月中既有希翼与向往的交织,又有哲理与寓味的深长。

“月出皎兮,皎人撩兮。”(民歌《月出》)在浪漫主义诗人的心中,月亮就是美政的象征。政治上的清廉,贤臣志士的任用,人民的安居乐业,是诗人也是所有德才兼备者所向往的。但那“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的太平盛世何时能到来。

“唯余故楼月,远近必随人。”(朱超《月中望舟》)花落闲潭,人去楼空,时光如箭般飞逝。回忆往昔的时光,是喜是悲?希翼如风般飞逝,向往如月般朦胧,作者诗句中的意味深长,又有谁知?

……

无论是何种月,她都是美丽的,因为她承载着作者的欢乐与忧伤,徘徊与期待;月又是神秘的,要想揭开它的面纱,还得由师生结合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通过和文本对话来仔细揣摩。当教师和学生对作者的寄情于“月”产生了个性化的共鸣时,语文新课标提出的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内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的在此也就实现了。

参考文献:

[1]洪宗礼.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上)和八(下)(第5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丁帆,杨九俊.苏教版高中教材必修(一)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篇5

关键词: 李白 月亮 审美意蕴

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浪漫诗仙”、“盛唐骄子”之称。他的诗是“盛唐之音”,为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文学史上有不可取代的崇高地位。“在盛唐诗人中,李白是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的一位;在中国诗歌史上,他的作品的艺术个性也是独一无二的”。强烈的主观色彩和独特的想象构成了发兴无端、气势壮大的李白式诗歌的特色。与作诗的气魄宏大和想象力丰富相关联,李白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蕴日月的壮美意象。大鹏、巨鱼、长鲸及大江、长河、沧海、雪山等,都是他喜欢吟咏的对象,李白将它们置于异常广阔的空间背景下加以描绘,构成雄奇壮伟的诗歌意象。特别是月意象在李白的诗作中反复出现,其使用的次数之多,频率之高,可谓是绝无仅有,是李白诗歌中的一道绚丽的风景线。

笔者据《全唐诗》统计,李白的近千首诗中(984首)涉及月亮的就有400多首,仅“月”的意象就出现了336次,这还不算那些如“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蟾蜍”、“嫦娥”等月亮的代称。纵观李白所有的咏月诗歌,月亮意象极为丰富。在他笔下的月亮,就其形态而言,有“圆月”、“弯月”、“半月”;就其色彩而言,有“明月”、“朗月”、“皎月”、“皓月”、“清月”;就其景物而言,有“山月”、“海月”、“云月”、“花月”、“沙月”、“湖月”、“星月”、“水月”、“冰月”、“石上月”;就其地点而言,有“天门月”、“金陵月”、“竹溪月”、“西楼月”、“三江月”、“芦洲月”;就其时节而言,有“秋月”、“晓月”、“寒月”、“古时月”、“汉月”;另外,还有“孤月”、“新月”、“高月”、“归月”、“薄月”、“禅月”、“梦月”,等等。这些都表明了李白与月的一种非同一般的关系,可以说,它“像陶渊明的‘菊’、陆游的‘梅’一样,成了诗人的化身”。

在李白的咏月诗中,明月意象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

一、月亮是诗人高洁品质的象征

月亮有皎洁、纯净和冰清玉洁之意,李白经常用月象征人的高洁品质,使其诗歌表现出一种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他在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非凡自信的同时,追求的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独立人格,使其诗歌呈现出一种清水芙蓉的美。“云见日月初生时,铸冶火精与水银”(《上云乐》),月亮是由水银铸冶而成,显得那么纯净无瑕;“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明月”(《行路难》其三),劝人淡泊名利,要善待他人和自身,不要追求所谓清高等虚名;“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写水中月若青莲出污泥而不染的芳洁本性,以比喻升公“济人不利己”的清廉的正直形象;“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赠汉阳辅录事》其一),“春华沧江月,秋色碧海云……松风清瑶瑟,溪月湛芳樽”,“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山阴夜中雪”,“观心同水月,解领得明珠”(《赠宣州灵源寺仲浚公》),都借月写人的清静淡泊的

高远情怀和孤高的出尘的高洁心灵。

二、月亮是诗人乡思的寄托

故乡情是中国人根本性的情感。借明月意象来抒发故乡情,是李白的伟大发明。他的《静夜思》是一首无比精粹的东方乡情曲:“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以白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他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摒弃辞藻的精工华美;他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描写丰富深曲的内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道出了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故土情结。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味。无怪乎有人赞其是“妙绝古今”。

诗人在另一首诗《渡荆门送别》中写道:“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晚上,江面平静,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的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诗人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仍怜故乡水”。

三、月亮是诗人纯洁友谊的体现

李白常在与朋友交往的诗中,借月抒情,表现彼此间友谊的纯洁与高尚。在《哭晁卿衡》中,诗人写道:“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李白将日本友人晁衡比作明月,把晁衡海中遇难比作明月沉碧海,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真挚的痛悼之情。李白听到友人王昌龄遭贬,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寄予了无限关切与同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中以寄明月这种十分独特的方式表达对友人的安慰,同时又用明月表达自己和友人的品质洁白无瑕。

再如另一首诗《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的前两句,诗人着意造境,创造了一个月夜优美静谧的诗歌意境。半轮散发着清辉的秋月镶嵌在深蓝色的夜幕上,月光将雄伟秀丽的峨眉山的山影,倒映在澄静的平羌江水上。昔日,李白和友人(“君”)曾在峨眉山下赏月,两人共同欣赏月夜的美景,友情也就在宁静清秀的意境中交融、净化、升华。诗的后两句,仍然从月夜着笔。今夜,诗人乘舟从清溪出发,向乐山的黎头、背峨、平羌三峡进发,准备到渝州(今重庆)去。当扁舟行进到小三峡的时候,眼前的蜀山蜀水和山月,触发了诗人的情思,于是诗人脑海里浮现出昔日与友人在峨眉山下,平羌江畔赏月的情景。尽管地点变了,但是山景依然,水景依然,月色依然,这怎能不令诗人怀念起友人呢?于是,诗人无可奈何地发出了“思君不见下渝州”的感叹,含情凄婉,表达了他对故友的深深怀念和诚挚情谊。“月”是贯串全篇诗意的意象,在全诗中成为艺术想象的媒介、感情发展的纽带。

四、月亮是离愁别恨的情丝

“明月与相思,闺愁结缘,是中国文化中一种带有民族特色的思维模式”。明月亘古如斯,而世事却变幻莫测,这就不可避免地滋生思念的情愫。李白的许多月亮诗表达了征夫与思妇的怀念之情,同时又从另一侧面对人民蒙受苦难寄予了深切同情。如《子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通过描写妇女月夜为亲人捣衣的心情,表达了她们对远征丈夫的深切怀念。

另外《长相思二首》也表达了相同的情感。“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日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正是由于那刻骨铭心的离愁别恨主人公才望月长叹、对月不眠,才有篇末的“长相思,摧心肝”。

再如《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前二句写独立玉阶,露侵罗袜,更深夜浓,久待落空,怨情之深,如泣如诉;后二句写无可奈何,入室垂帘,隔窗望月,愈衬孤寂。

五、月亮是诗人怀古伤今的感叹

李白游苏州时,登临姑苏台,览古阅今,写下了《苏台览古》:“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诗人借历史上人事的变迁,指出了封建君王的荣华富贵不能长久,鞭挞了他们的腐朽生活,并对唐代统治者沉湎于歌舞声色的生活提出了警告。

另一首诗《忆秦娥》,首句以月下箫声凄咽引起,“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已见当年繁华梦断不堪回首。次三句:“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于月色之外,添出柳色,添出别情,将情景融为一体,抒发惨淡迷离之慨。下片揭响云汉,描写当年极盛之时地。而“咸阳古道”一句,骤落千丈,凄动心目。再续“音尘绝”一句,悲感愈深。“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八字,只写境界,兴衰之感都寓其中。全诗笼罩在一片凄凉的月色之中,怀古伤今之情也愈显悲凉。

六、月亮也是诗人失意孤寂时的伴侣

如《月下独酌其一》。诗人孤独一人,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邀月对饮,千古绝唱,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诗的最后六句更写出了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诗人借“月”倾诉了自己内心的痛苦,表现了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彰显了其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

再如《把酒问月》,其中写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诗人描绘了明月佳景,从而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领悟:人生是短暂而痛苦的,其间有不尽的坎坷曲折、孤独和寂寞。只要明月常相伴,忘却尘世的一切,人生就会像蓝天一样辽阔,像明月一样自由自在。此时,亘古不变的明月就成了诗人对酒当歌的倾诉对象。在月与酒构筑的世界里,诗人可以暂时地逃脱,追寻短暂的欢乐。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篇6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6-0066-02

我国自古就有“诗教”的传统。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不学诗,无以言”。实践证明,在儿童语言、思维、记忆发展的最佳时期,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多读一些古诗文,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开阔学生视野,提高语文素养,陶冶情操,有着积极的意义。在“主题阅读”的研究、实践中,我们采用“主题诵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深入领会诗人的感情,感受诗歌的艺术形象,引导学生在诗中漫步,从而进入美妙的诗歌艺术境界。

1.整合同一主题内容,让学生在对比中理解人文内涵。

在浩渺的古诗长河中,许多诗歌均以浅显含蓄的笔调,抒发诗人内心的思想感情,或感慨人生,或思念家乡,或讴歌大好河山……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两首送别诗,写的都是朋友离别之情,没有千言万语、千叮万嘱,只是长久伫立,翘首凝望,直到朋友远去。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尽在默默无言、翘首凝望之中。不同的作者,在感情的表达方式上,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作者借潭水抒发友人对自己感情之深;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作者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作者以豪言送友,劝慰共勉之情溢于言表。送别诗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人物的命运和世态人情。

同一“送别”主题,多首古诗融为一体,建构了互相联系、互相延拓的立体资源。学生整合比较,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不仅深入理解了古诗的内涵,还培养了其探究和思考的习惯。

2.整合同一诗人作品,让学生在拓展中解读诗人内心世界。

诗歌是诗人心灵的外化,是诗人用以反映社会生活,表现对生活的意见、态度、思想情感的,具有无限美感的文本。不同时代的诗人,其诗作有着不同的特点。屈原遭逢残酷命运的打击却不屈不挠,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化作精彩的诗篇,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神话;陶渊明辞官回乡、归园田居、躬耕田亩、饮酒作诗,在田园生活中体会人生哲学,开创了田园诗派;谢灵运在山水之间发现诗意,寻找心灵的平衡,开创了山水诗派……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王维的诗恬静自然;岑参的诗豪气横溢,透出阳刚之美;陆游的诗豪放,充满爱国情怀……整合同一诗人作品进行诵读,由个及类,深度拓展,由类及理,形成主题阅读的整体之效,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对诗人内心世界的解读,从而把握其写作风格。

如:特级教师孙双金教学《李白和月亮》一课时:

课前预习。孙老师布置学习任务:呈现6首李白写月亮的诗:《静夜思》《古朗月行》《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月下独酌》《将进酒》《把酒问月》,学生借助工具书和网络理解诗意。学生上网查找其他一两首李白写月亮的诗并理解。深度思考:李白为什么偏爱写月亮?结合李白的人生,找出三点原因,可以上网搜索或与父母商讨。

课上研读。谈论李白导入:你了解李白吗,说说你对李白的了解。李白有哪些别称?呈现李白6首写月亮的诗或片段,学生配乐朗诵。你还找到哪些李白写月亮的诗,分享给大家。重点研讨:李白为什么偏爱写月亮?首先小组合作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在李白创作的脍炙人口的月亮诗中:月是相思,寄托情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月是想象,启迪智慧――“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月是朋友,消解寂寞――“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月是牵挂,希冀平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秋歌》);月是陪伴,相随万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月是追求,寄托理想――“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课后总结。李白是“月亮诗人”。李白为天而生,据说母亲怀太白金星而生李白;为月而死,传说因醉中跳入长江捞月而亡。他一生政治上不得意,怀才不遇。因而他以无限深情,向往月亮,讴歌月亮。在人世间,他遭白眼,受委屈,那什么地方是他理想的净土呢?月亮,只有月亮,才是他精神的家园,理想的乐园。播放歌曲《月之故乡》。一轮明月啊,给了诗人多少遐想,多少安慰,多少思念,多少情怀。让我们一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月之故乡》的美妙音乐中结束这堂课。这一组“李白与明月”的诗,增进了学生对诗人的了解、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3.整合同一艺术手法,让学生在品味中感悟言语的美妙。

诗歌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志向,但大多数作者并不直接表达,而是借助一定的艺术手法。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抒情方式、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写景诗常用的表达技巧有: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乐衬哀,上下(或远近、俯仰、时空、声色、视听)结合等。诗词中,数字的巧妙运用可以使诗句化平淡为神奇。清代陈沆即景写人,在《一字诗》中用了十个“一”:“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以数词冠物、冠人及人的动作神情,写得别有情趣。清代王士G的《题秋江独钓图》,“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诗人在江边独钓,伴着高歌清酒,意不在“鱼”,而在一江秋色,一切烦恼忧愁大概都会随着一江秋水远逝,快意酣畅。两首诗中,数字“一”是实指,表示数量“一”;也是虚指,表示全部。数词“一”反复巧妙地入诗,使全诗于单一中又富有变化,变化中又有着复沓的韵味。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千里”指辽阔广远的境界,“更上一层”指更高的地方。数字“千、一”用于以景喻理,告诉我们在人生的征途中,要高瞻远瞩,不畏艰险,努力攀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千里”是虚数,形容白帝城至江陵路途遥远,“一日”是实指,形容时间之短。“千里”和“一日”虚实的对比,表现舟行速度之快,透露出诗人遇赦东归时的兴奋之情。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千里”也是虚指,在诗中意为“处处”,春天到来,到处花红、柳绿、莺啼,有一种开阔之美,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这三首诗都有数词“千”,都是虚指,诗人将其巧妙运用于诗句中,使得文辞生辉,情趣盎然,显示了古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诵读古诗时,应关注诗歌的艺术手法,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抒情方式,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卒章显志、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归类整合,分析比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篇7

[关键词]李白;月亮;意泉

[作者简介]陈洪清,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文学硕士,湖南衡阳421008

[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4-0142-03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诗歌从她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与月亮结下了不解的秦晋之缘。自先秦故人在《诗经・陈风・月出》中触景生情发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的咏叹始,历代文人墨客,目睹美妙月色,写下了浩如烟海的咏月诗篇。纵观中国文学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写月写得最多的是李白,在他现存的千余首诗中,就有430多首提到了月亮;写月写得最好的也还是李白,他笔下的明月为盛唐诗坛增添了无尽的光彩。

李白与月,因缘甚深,深到简直有点生死相许。传说李白生于满月之夜,女儿叫月圆,儿子叫明月奴,李白之死也是因“醉入水中捉月”故。尽管后人考证这些传说不尽可信,但诚如有人指出的那样。“李白作为伟大的月光诗仙,却’是毋庸置疑的”。皓月千里,窗前庭院,山川溪谷、松林竹丛,湖畔江岸,诗人精心细品,想落天外。或悲或喜,亦哭亦笑;时吟啸抒怀,偶黯然神伤;法自然之天趣,得宇宙之空灵――月与李白构成了千载佳话,万世景观。月之与李白,如菊之于陶渊明,梅之于陆放翁,活脱脱诗人的化身!据粗略统计,在李白流传至今的千余首诗歌中,就有430多首提到了月。这些月亮,就时间而言,有晓月、落月、夜月、秋月等;就地点而言,有峨眉山月、长安月、金陵月、洞庭湖月等;就景物来说,有山月、湖月、云月、沙月、石上月等。至于一般人描述的圆月、半月、弯月等形态不一的月亮和明月、朗月、皎月、浩月等色彩各异的月亮则更不在话下。此外,还有苦月、寒月、冷月、孤月这些带有浓厚主观情感的与明镜、琼钩、白玉盘等称呼不同的月亮。月在李白笔下被构建成了广泛而多样的意象,这些意象,有儿童般的天真;有气盛之年的豪情;有耄耋老人的沧桑;又甚至显示了一种朴素温馨、近乎女性的柔情。仔细研读李白的咏月诗,粗略地把他笔下丰富的月亮内容抽象地概括为自然、情爱、边塞、时间四种意象。

一、月的自然意象

月首先就是作为一个自然的审美对象而被人们歌咏与吟唱的。她朦胧美丽、静谧皎洁。晶莹澄澈的月光世界是美丽纯洁的象征。从《诗经》中“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到“花容月貌”、“闭月羞花”,一直以来月都是以一种与太阳精神相对立的审美意象而存在,是女性和爱情的代言体,加上洁白玉兔、美丽嫦娥的传说,明月意象以其独特的灵性魅力为后世诗词开发了一个韵味清逸而又美妙绝伦的灵感源泉。李白一生遍历祖国名山大川,最热爱自然,他常常用山水等各种自然意象来塑造属于自己的独特境界。许多自然界的景物,前人曾不止一次地吟咏过,但在李白的笔下又有了新的创造,新的生命,成为新的形象。明月,是经过李白的再创造,才变得格外富有诗意。对那轮高悬苍空的明镜,诗人丰富的情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激发,因而给后人留下了一轮作者对其热情赞美、真心喜爱的自然月亮形象:“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莹”;“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绿水静素月,月明白鹭飞”;“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对此石上月,长醉歌芳菲”……在这些诗句中,作者总把月亮放到自然大家园里加以描绘,处处赋予月温馨胎人的风致,飘逸脱尘的气韵,使月亮与舟、山花、山峰、绿水、海鸥、石等结缘,相辅相成,灵气贯通,共同创造美的境界,展示着一个又一个蔚然大观的自然景致。这些自然月亮意象不管是清新的,还是豪迈奔腾的,都是作者自己丰富情感的寄托。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对人生充满了激情与追求。

二、月的情爱意象

“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一直以来,月就是人间各种情爱的最好寄托。“月上柳梢”的意境,“晓风残月”的低吟,“月照高楼”的孤寂――那一轮明月牵动了人间多少的情与爱!这里有缠绵悱恻的男女爱悦,有对家人的相思眷恋,有朋友间的殷殷祝福,更有高洁志士对社稷苍生的真切关怀……在月光的温抚下,任何人都还原出了人性的本真。李白同样是一个具有细腻情感的普通人,他虽然在诗中没有给后人留下关于他的动人爱情,但李白笔下的月亮却体现了一种极为高尚的情与爱――那就是对亲友的深切思念与对普通人民的关怀与同情!这从他笔下构建的情爱月意象中可窥见一斑:“谢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等诗句,写出了作者与朋友分别的无限大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等诗句,表达了作者这种对朋友的深深牵挂;“月华若夜雪,见此令人思”、“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等诗句,抒发了对朋友的的怀念之情;而“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等诗句则凸现了诗人的那种悲天悯人的高尚情怀。

三、月的边塞意象

古往今来,荒漠的边塞唯有明月是深受战争之劳与孤独之苦的战士们看到的永恒而又最有情感散发力的物象。因而,各种边塞诗的问世往往离不开明月意象的塑造。无论戍守边疆的征夫;英勇善斗的战士;还是苦待闺中的思妇,月都是他们的一种寄托与思念,千里与共,流照亲人。众所皆知,唐代是对外用兵十分频繁的一代。李白作为盛唐诗人,他笔下的明月一方面赋予了边塞诗博大阔远的意境,如《关山月》一诗: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妇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这首诗境界壮阔,展现了一幅容纳明月、天山、边邑、幽闺的边塞风光图,赋予了明月以盛唐的雄浑,体现的是一种游侠豪情,读之不禁使人心胸一震。

另一方面,李白也赋予了明月以情思绵绵的万种风情:“自马金羁辽海东,罗帏绣被卧春风。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萤飞秋窗满,月度藉闺迟”;“日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风催寒梭响,月如霜闺悲”……这类诗歌在李白的写月诗中

为数不少。一个以飘逸风格著称的诗人,能够设身处地的以一个女子、战士的身份如此真切地描绘出人间最牵肠挂肚的思念,如果这个诗人他自己本身没有丰富的情感,没有对下层民众的关心,那么就不可能有这样情真意切的诗篇。

李白的边塞诗有的宏阔豪迈,有的幽怨缠绵,但隐穿其中的却总是一颗火热的心。他的内心是火热的,对纷纷世事的观照和对民间疾苦的关怀正是作者明月边塞意象的丰厚内涵。

四、月的时间意象

生命有限,月光永恒。古往今来,人们常以月伤感生命的短暂与岁月的流逝。太阳的光辉使人想到朝气蓬勃的生命,而出现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时候的月亮引起人们的则是对生命易逝时间难留的惆怅与伤感。不管一介平民还是帝王将相都摆脱不了生死循环的自然界限。那一轮苍茫明月,曾引发了无数文人对时间、生命、历史的深沉反思。情感丰富的李白同样如此。他笔下的月亮,探索宇宙人生,忆古怀史,显示了诗人深邃沉郁的一面。

《把酒问月》可谓是李白所塑造的时间月意象中最为典型的一首。诗人以笔下的月亮,抒写了自己对月亮的独特感受并以形象的语言出之,曾经引起了千秋万代无数文人的共鸣: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令月曾经照古人。令人古人若流水j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在这首诗中,诗人因明月而引发的对人生宇宙的哲理思考,并在时间永恒和人生短暂的体悟中,直接抒发了自己的处世态度:“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是啊!既然人生苦短,韶光易逝,难以相伴永远的明月,就让月光长远照在自己当歌对酒及时行乐的金樽里面吧!这可说是诗人在对宇宙人生深沉思考之后的一种自我解脱。

《劳劳亭歌》同样也是借月亮时间意象以抒写自己的无限愁思: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旁。古情不尽东流水,此地悲风愁白杨。我乘素舸同康乐,朗咏清川飞夜霜。昔闻牛渚吟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苦竹寒声动秋月,独宿空帘归梦长。 诗人选择了秋月这个时间意象,把“悲哉秋之为气也”这种传统的悲秋主题加入月意象,甩“蔓草离离”“白杨悲风”“苦竹寒声”“独宿空帘”等一系列意象图景表现了作者像东流水一样不尽流淌的离情别绪。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篇8

【关键词】李白;月;意象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产物,是诗人将心中之“意”诉诸外在之“物”的结果。在诗歌中,意象是最基本的审美单位,它们都有各自的象征意义,并且饱含着无限情思,皆着诗人之色彩。月亮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典型的传统意象之一,是思乡、怀人的凭借,在诗仙李白的笔下,月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摇曳生姿。据《全唐诗》【1】统计, 李白的近千首诗中涉及月亮的有400多首,仅“月”这个意象就出现了336次。在李白的诗中,月亮不再是单纯的客体,而是诗人人格理想的化身,他们同样孤独,同样高洁,人格化的月亮与诗人的心灵世界相契合,具有独特的象征意味和情感内涵。

第一,月宣泄了李白无限的苦闷、失落与悲愁。诗人一生曾被赏识、又弃官、流放、漂泊,月亮的阴晴圆缺与他坎坷一生的经历相符。“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玉壶吟》)饮尽三杯浊酒,拔剑对着秋月挥舞,高声吟咏,泣涕涟涟。这两句诗将诗人的激愤苦闷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鹦鹉洲》)此诗写于李白被流放时期,一腔热血遭到打击后,诗人借纯洁干净的月亮控诉社会的不合理现象。李白在《月下独酌(其一)》中写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诗人举起酒杯邀明月共饮,低头看到三个身影。月亮不知道畅饮的乐趣,只有影子陪在他身边。他在政治失意后写下这首诗,表达了自己的孤寂忧愁。诗中描写了诗人自身、影子和月亮,看似把寂寞环境描写的十分热闹,实则将这份寂寞渲染的更加深刻。刘大杰认为李白“在诗歌的语言上,放射出五光十色的绮丽的光辉,形成明朗透彻的个性”。【2】清新明朗的语言风格,使李白诗歌中的月在宣泄孤独失落的感情时别具一格。

第二,月代表了诗人执着的理想追求和精神归宿。《中国文学发展史》中这样写道:“他厌恶现实的鄙俗,反抗封建传统的一切束缚。他把孔、孟那一般人,看作是礼教的奴隶”,“他这种排圣贤,反封建,鄙权贵,轻礼教的思想,贯通他的全部作品”。【2】李白不仅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又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理想抱负。首先,李白诗歌中的月亮寄托了他的人生理想。李白在艺术中追求理想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是他豪迈伟岸性格的体现。“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人充满豪情壮志,想要腾空而上,摘取皎洁的明月。这正是其远大志向的生动反映与真实写照。“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明月”(《行路难》其三),劝人淡泊名利,不慕虚名。其次,明月象征了诗人的高洁品质。月亮本身就是纯洁明净的,李白借对月的描写表达自己的高洁志向。他在《江上吟》中写道,“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当繁华逝去,唯有屈原之精神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在诗中,他毫不吝啬地赞扬了屈原的高洁品质,当然这也是诗人自身品格的写照。

第三,李白诗中的月寄托了无尽的思乡和怀人的情意。“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凄凉寂静的长安夜城,沉浸在漫漫的月色中,家家户户捣衣的声音清晰入耳。风呼呼的肆虐,却吹不尽家人对远戍玉门关亲人的无尽思念。什么时候才能打败胡人,使我的丈夫远离战场,回到家乡来呢?这是李白边塞诗《子夜吴歌・秋歌》中的月和情。“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一片”与“万户”,写光写声,似对非对,措辞天然而得咏叹味。此句情景交融,寄托了妻子对丈夫无尽的思念和期盼。“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望着深邃天空清晰的明月,我把满满的愁绪托付给它,希望这种感情能随风陪伴着你。这是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月与情。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李白将自己的感情赋予月,使之同样具有感情,即人格化,浑然天成。

第四,李白诗中的月也包含着哲学思考。《把酒问月》中“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明月在夜间从东海升起,拂晓隐没于西天云海,如此循环不已,尘世间便在其反复出没中推演至今。这两句既表达了对明月踪迹难测的惊异,也隐含着对人们不知珍惜美好时光的叹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说。”二句造语极具重复、错综、回环之美,且有互文之妙。古人今人何止恒河沙数,只如逝水,然而他们见到的明月则亘古如斯。后两句在前两句基础上进一步把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之意渲染得淋漓尽致。前两句分说,后两句总括,诗情哲理并茂,读来意味深长,回肠荡气。初读《古朗月行》时,觉得它表达的是作者年少时对明月的认识和幻想。但是深入去解析时,却读出了一丝理趣,那是一种深层的潜在的具有超越性的生存之理。诗中对过去的月亮的描写是“白玉盘”和“瑶台镜”,这些是美好的意象。而如今的月亮却“蚀圆影”和“夜已残”。这鲜明的对比,写出的是过去月亮和现在月亮的对立和矛盾。这种深刻的哲学思想折射的是生存的悲剧,体现作者的悲哀和抑郁之情。就像蓝冰所说的“这是对诗中潜在生命哲理的认同。”【3】

李白心中的月是苦闷,是忧愁;是理想追求是精神归宿;是思乡是怀人;是深刻的哲学思考……这位“盛唐之音”孕育出来的伟大诗人,将夜空中的皓月引为人生知己,可谓因月而生,又因月而死,与月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他对月亮的描写,更是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月意象的继承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影响深远,不愧为一代诗仙。

参考文献:

[1]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60.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