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初中体育教案8篇

时间:2022-07-07 22:11:04

初中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篇1

>> 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多元化评价 初中体育教学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设计 运用多元化评价 优化高中体育教学 浅析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 对高中体育多元化评价体系的研究 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多元化评价之我见 试论高中体育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体育多元化教学 实现初中体育教学手段的多元化 试析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体育中考对初中体育教学的不利影响 体育中考对初中体育教学影响的研究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多元化评价 中学体育教学评价的多元化问题分析 浅论课堂的多元化评价对体育与健康教学的作用 浅析高中体育多元化教学模式 民办高校体育多元化教学方案初探 多元化评价对中职生的导向作用 对初中体育教学中考化倾向的分析与思考 浅议高中体育教学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 广州市教育局. 二一三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体育考试实施意见[EB/OL].广州市教育局,http:///gov/GZ04/201301/t20130125_22011_105.htm.

[5] 魏鹏飞. 新课程理念与体育教学多元化评价模式[J].辽宁教育研究,2006(3):111.

[6] 黄海镝. 体育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5):76-77.

[7] 李珍.广州中考体育新政:中长跑标准略低于京沪羊城晚报[N].羊城晚报,2012-12-12:B6.

[8] 翟晓玲. 体育中考有关问题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2):94.

[9] 黄志飞. 北京市海淀区示范中学体育与健康课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10.

初中体育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往返接力跑的练习方法,90%的学生能够展示此动作。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景教学、分组练习,学练结合的过程,发展速度、力量、灵敏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和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团结合作意识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右错肩、立式传接棒,合理的折返方法。

【难点】

传接棒的时机和配合。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3分钟)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同学们,大家在平时都见过快递员叔叔、外卖小叔叔吧?为了使我们的生活更便利,他们不辞辛苦帮我们搬运快递、快餐,这种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值不值得我们学习呀?嗯,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种精神,也做一名“小小搬运工”,通过接力棒的交接,传递友谊!

2.队列队形练习:进行原地三面转法练习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要求:队列整齐,步伐一致。

(二)准备部分(7分钟)

1.慢跑,绕操场一圈。

2.徒手操:头部运动、扩胸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背弓拉伸、全身运动、跳跃运动。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注意事项,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要求:动作到位,舒展大方。

3.专项练习:高抬腿、后蹬跑。

组织教学:两路纵队20米折返高抬腿、后蹬跑。

要求:动作规范,活动关节,拉伸韧带。

(三)基本部分(25分钟)

1.教师示范技术动作,启发学生思考要点。

提问:老师在与下一位同学交接棒时,两人的手型分别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接棒人右手四指并拢,大拇指张开,虎口向前,手臂深处向前准备接迎面同伴传来的棒,传棒人右手持棒一端,棒立着将另一端传到接棒人右手中。

组织教学:采用双轨队形进行示范。

2.讲解

采用站立式起跑,右手持棒一端,教师发令后,向前跑出,跑至折返处绕过标志物跑回,采用立棒式传接棒技术,把棒传给同伴后站到本队对尾。依次进行,先跑完的队为胜队。(右手递右手,从他(接棒人)右边过)。

3.练习

(1)两人一组原地交接棒练习。

组织教学:两人一组,采用立棒式,一人传棒,一人接棒;五次一组,每组结束之后接棒人和传棒人互换位置。

纠错:立棒式交接手型不正确。

(2)10米慢跑迎面接力。

组织教学:将学生分为4组,进行10米慢跑往返接力,交接过程中体会交接时机。

纠错:交接棒时机不恰当,交接棒过早或过晚都会导致掉棒。

(3)20米快速跑迎面接力跑。

组织教学:将学生分为4组,进行10米慢跑往返接力。

要求:跑动迅速、交接顺畅、折返时转弯半径小(4)分组25米快速跑迎面接力比赛。

组织教学:学生分为两组,进行25米快速跑往返接力比赛,用时时间少的队获胜。

要求:跑动迅速、交接顺畅、注意安全。

4.检验—优生展示

5.游戏“蚂蚁搬家”

组织教学:学生分为四组,在25米内,搬运实心球接力游戏,发展上肢力量。

(四)结束部分(5分钟)

1.放松活动—配乐放松操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要求:放松活动,身心充分放松。

2.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学练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学生。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四、场地器材

接力棒20个、实心球4个、竹竿4个、田径场。

五、预计负荷

初中体育教案篇3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教学方案

体育课程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肩负着重要责任,渗透着人们对理想的追求,是人们期望变理想为现实的过程。每个接受中学教育的受教育者都会憧憬中学阶段能给自己提供什么样的体育课程。而很多体育教师包括本人自己在还没有经历过教育实习前,都或多或少错误地持有阶段体育观、体制教育观、竞技体育观,或者“赶时髦,搞形式主义”等错误的观念。熟不知,普通中学的体育课程是中学体育工作的核心,切不可顾此失彼、因小失大。况且,只有基础体育抓得好,才能得好苗子,才能出人才。

一、初中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分析

体育课程改革涉及到体育、教育和社会情境。它的核心部分就是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这一过程是复杂的、系统的和整体的,整个体育实施过程有着许多不可预期性和不确定性,这与影响体育课程实施因素的复杂程度是明显相关的。体育课程改革与传统体育课程相比,其策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转变。

1.改变光注重运动技能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内容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体育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2.改变内容“难、繁、偏、旧”的现状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改变现行体育课程的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改变现行体育课程的评价

过分强调运动成绩的现象和过于注重甄别的功能,发挥体育课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促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改变现行体育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体育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策略新探

体育课程改革正在稳步开展,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一些原因,也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应当加强对体育改革进行力度,进一步提升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1.改变体育课程教学的观念

教育观念的转变必然带来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方式的最大改变,将是更加注重情景创设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体育课过程中,无论是初中生还是小学生都有自己对体育的感受,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旧的体育课程模式却把成人对体育的认识和竞技化的方式强加给学生,造成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本来喜欢体育活动的学生大部份变得不喜欢体育课、甚至也不喜欢体育活动了。正如卢梭所批评的:“儿童本来有自己的情感和感受方法,可是社会却把成人的情感和感受方法强加给他们。”新的教学方式,要求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

2.增强体育课程改革重要性的认识

体育是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我们应该同等对待。体育课的性质: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其价值则是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要加强学校领导,特别是校长的体育课程改革理念的培训工作,把体育课程的实施效果引入到校长年终考核的业绩上来。体育课的课程改改应当和其他科目(如语文、数学等)的改革一样,受到同样的重视。不仅需要思想上重视,而且还要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来推动课程改革。鼓励教师进行课程改革的研究,加强教师间交流,同时应当加强对课程改革的监督。

3.提高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

要使学生对体育课有兴趣是关键的因素。在体育课的组织和管理上,突出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使学生拥有更多的自来管理体育活动,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下,无论学生有何想法,都必须按照教师的意愿和口令来完成。这种做法有利于“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的同时,其实也将教师摆到了学生的对立面。体育课教学要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当摆正位置,调整和学生的关系。应当调整教学语言,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体育教师不应该总是以命令式的语言和学生交流,适当采用亲切、自然、通俗的口语来与之交流,这样容易和学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情意体验,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从有利于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出发,在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意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4.提高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

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体育教师作为实施者,是课改成功的关键。体育教师在认真落实课改文件的基础上,要把体育课程从提高运动技能和增进身体健康、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提高对课程目标的认知。要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编一定的适宜的体育项目或者游戏,如健美操、体育舞蹈、乒乓球和羽毛球等等,制定出具体的、适宜的教学目标与计划,以促进学生体育兴趣的养成及健康体魄的形成。此外,教师在进行教学研究的时候,不能单纯的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主要局限在教学方法、教学原则、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内容方面,还要重视教学的主体―学生。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研究以及教学实践中,一定要遵循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重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初中体育教案篇4

一、学案导学教学方法对初中体育特长生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初中英语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这一时期的英语教学更加注重对英语词汇、句型的讲授以及学生听、说、读、写、练能力的培养,初中英语为日后英语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但是初中英语教学当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差、反感背诵英文词汇、英语成绩较差等等。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的问题。学案导学教学方法的出现,使得我国初中英语教学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利用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引导,辅助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学案导学教学方法是我国初中积极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将学案导学教学方法引入到初中体育特长生英语教学中,能够有效启发初中体育特长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可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是促进初中体育特长生英语成绩进步的有效手段。

二、学案导学教学方法的优点

1.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学案导学教学方法引入到初中体育特长生英语教学当中,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初中体育特长生对英语的学习情趣。利用学案导学教学方法,可以使得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主动的去思考,改变了过去被动接受英语知识的局面,显著提高了初中体育特长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

2.提高教学效果。将学案导学教学方法引入到初中体育特长生英语教学当中,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的掌握英语技法,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学案导学教学方法需要进行课前预习,对于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要有一个比较全面而又清晰的认识。在课堂上,要修学生记录学习的所有英语教学内容。在课后需要对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行为,可以逐渐加深初中体育特长生对英语技法的认知,加深记忆。

3.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案导学教学方法非常重视对于教案自己学案的设计工作,所以英语教师应该从传统的传授知识,向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转变。因此英语教师的备课内容有过去的知识点准备,转变为不仅仅备知识点,还需要对方法、过程等相关方面备好课,这也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基础要求。另外,初中英语教师还应该具有一些未成年人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的知识,更好的使用学案导学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三、学案导学教学方法在初中体育特长生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自主学习能力决定了学案导学教学方法实施的效果。学案导学教学方法更加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给了学生更多的独立学习的空间,对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具有正面影响。但是对于那些自学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而言,虽然教师会做出具体的讲解,但是他们由于缺少自学能力,也不见得会掌握知识点。这就造成学生成绩好的更好,坏的更坏,朝着极端化的两个方向发展。

2.发言过于集中。学案导学教学方法能够使语言表?_能力较强的学生获得更多的发言和表现的机会,而其他学生则更多的是倾听其他人的发言,即使是总结发言,也依然是那些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那些学生。因此得到锻炼的总是那些少数的学生,大部分学生仅仅是听众,无法实现共同发展的目的。

3.课堂秩序混乱。由于学案导学教学方法使用小组合作模式,会造成课堂秩序比较混乱,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四、学案导学教学方法在初中体育特长生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学案导学教学方法实现本校化发展。学案导学教学方法作用的充分发挥,应该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初中英语教师应该依据本校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学案和教案的编写,包括初中体育特长生的身心特点、初中体育特长生的年龄特点、初中体育特长生的专业特点等等,注重对学案导学教学方法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并有效解决,将学案导学教学方法与其他优秀教学方式相结合,综合使用。

2.引导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第一,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对初中体育特长生英语教学内容深入分析,准确把握初中英语教学目标,对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点进行深入的研究。第二,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对初中体育特长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对于初中体育特长生的自学能力有一个准确的把握。由于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本身自学能力就比较薄弱,尤其是初中体育特长生更加活泼好动,因此初中英语教师主导非常重要。初中英语教师可以使用学案中的自学提供,利用指引、设置疑问、启发以及评价等诸多方法,帮助初中体育特长生翻阅教材以及思考提供方向。

3.学案导学教学方法要分层教学。我国初中体育特长生的知识水平具有差异、身体素质具有不同,对于英语学习的能力具有差异,所以想要良好的发挥学案导学教学方法的作用,就必须要对学案导学教学方法的层次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对于学案当中的问题,应该设计的具有梯度性,使用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初中体育特长生由浅入深、逐渐深入的对英语知识点进行理解和掌握。通过学案导学教学方法不断引导初中体育特长生的思维层层深入。此外,初中英语教师应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这样才能够充分启发初中体育特长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能够提高初中体育特长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使得英语成绩普通的学生具有学习的动力,使得英语成绩优异的学生感受到挑战的压力,帮助那些英语成绩不好的初中体育特长生也能够获得鼓励。

4.处理好优等生和后进生之间的关系。学案导学教学方法实施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其主要的目的在于鼓励每个人学生都参与到学习当中来,使得人人都能够尝到成功的喜悦,但是初中英语教师应该注意,在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应该处理好成绩优异学生和成绩落后学生之间的关系,如果没有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有可能适得其反,获得相反的效果,使得成绩优异的学生成绩更好,成绩落后的学生成绩更差。所以,第一,初中英语教师应该鼓励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积极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去,勇敢的去尝试,即使是失败了也是没有关系的。第二,在小组内部,初中英语教师安排成绩优异的学生做示范,同时帮助后进生学习,在英语教师的鼓励下,和优等生同学的帮助下完成英语的学习。第三,初中英语教师在进行学习指导的过程当中,应该将学习成绩差的初中体育特长生作为重点指导对象,对他们的身体情况和思想情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帮助初中体育特长生找到容易出现的错误,同时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辅助初中体育特长生解决学习当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最后,使用异质分组的方式,保证小组和小组之间最大程度的实现均衡。

5.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初中英语教师应该构建一套规则,由于学案导学教学方法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会使得课堂教学氛围空前的活跃,在激发初中体育特长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也给英语教师维持课堂的教学秩序带来了难题,这非常容易造成课堂教学氛围看起来非常活跃,其实非常混乱的情况。因此需要初中英语教师构建一个既能够保证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又能够使得英语教学活动有序进行的教学常规,同时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变成初中体育特长生的一种课堂习惯。

6.合理控制英语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就当前的初中英语教育情况而言,一节英语课的时间是45分钟,想要在这45分钟里,实现初中体育特长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交流学习以及探索学习的时间,再加上英语练习的时间,可以说时间是非常的紧迫的。此外,由于学案导学教学方法的预习内容比较多,也占用了初中?w育特长生大量的课下时间,这也就在所难免的会减少初中体育特长生课外活动的时间,增加了初中体育特长生的课余负担。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对英语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

初中体育教案篇5

【关键词】体育教师 教案 继续教育 科研能力

前言

学校体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国家体育事业和全面健身的基础。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方面,体育工作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人才,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校体育的工作主要是依靠体育教师去完成,学校体育工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教师的工作任务质量。因此,为培养新世纪所需要的初中体育教师,研究初中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显的尤为重要。

一、体育教师的教案情况

体育教师的教案是进行体育教学的重要依据。在被调查的62名体育教师中全部都写教案,其中69.35%的体育教师能完成所有教案,还有16.13%的体育教师写有部分教案。这说明初中体育教师大部分基本上能够按教学要求,课前进行备课,钻研教材,为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提供保障。但还是有14.52%的体育教师不能正常写教案,而用旧教案上课,还有部分的体育教师的教案编写过于简单。由于部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等条件的制约,只能利用现有的条件因地制宜的开展教学,客观上造成部分体育教师的教案编写简单。

二、教师的继续教育的情况

青年教师是中学教学的主要力量,对青年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层次,丰富教学经验是当务之急。调查中的72.58%体育教师都认为自己应当进行继续教育。积极要求提高学历,增加新知识,拓宽知识面,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这方面得出:应继续办好成人教育和进一步发展各级各类成人教育,为各级体育教师实现学历达标和更新知识、技能,完善业务能力提供更多的机会,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成人教育的激励和保障机制,提高体育教师进修学习的积极性。

三、初中体育教师数量

教师队伍是完成学校教育任务最基本的条件。调查结果表明:10所初中共有体育老师62名,平均每校为6.2名,学生将近有6000多人,平均每校有600多人。由此可知10所学校体育老师与学生之比为1:100。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中规定:“中学每6个教学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由此推算石家庄市区初中教师的数量配备还是可以,但在被调查的学校中,有的学校中有14班,却只有2名体育教师负责,这说明体育教师的配备具体到各所初中,情况就有所不同,这就存在着总体配备满足,但局部配置失衡的现象。

四、初中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情况

在被调查的初中体育教师中,35岁以下体育教师的为61.29%,36-45岁的体育教师占30.65%,46-55岁的体育教师为6.45%,56岁以上体育教师的占1.61%。说明在石家庄市区初中学校中青年体育教师的比例较大,体育教师年龄呈年轻化,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为今后的学校体育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中青年体育教师具有较高的工作热情,具有锐意进取和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而且思想活跃,精力旺盛,善于汲取先进事物,先进知识,敢于推陈出新。应该说石家庄市区初级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是比较合理的。

但是,青年体育教师比例过大,也可能出现一些其他不利的现象。在市场经济大潮下,青年体育教师的思想容易产生被动。所以,初中应尽一切可能调动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加强管理,不断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素质。

五、初中体育教师的平均授课情况

初中体育教师平均周授课在8-10节的占被调查体育教师的16.13%,周平均授课在11-14节的体育教师为59.68%,15-20节的体育教师占24.19%。说明大部分初中体育教师的工作量是比较多的。由于教学工作量较多,使体育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充实知识,钻研业务,进行科学研究,不利于体育教师的成长。这一现象应引起有关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转贴于

六、初中体育教师对其职业地位的评价

调查结果表明:有33.33%的体育教师认为自己在学校中的地位低,有60%的体育教师认为自己的地位一般。究其原因主要是体育教师与非体育学科教师的工资待遇上的差别和其学校领导重视的程度,因此,改变该现象要提高体育教师的工资待遇,这对于调动体育教师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是大有裨益的。同时,初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提高认识,端正思想,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体育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

七、初中体育教师对其工作前景的看法

被调查的初中体育教师中的一半体育教师对其工作前景充满了信心,有40.32%的体育教师对工作信心不足,而有9.68%的体育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前景失去信心。这样的现状令人堪忧。信心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奠基石,所以,初中教育行政部门应注重培养体育教师的自信心,使其对自己的工作前景充满自信,树立献身于体育教育事业的决心和信心。

八、初中体育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有一半的初中体育教师能应用计算机,而有50%的初中体育教师却不能应用电脑。在21世纪,网络作为信息时代的高速公路。已经渗入到各个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它的方便、快捷、直观等优越性已经得到认同,但仅有一半的体育教师有能力应用计算机这种现象与当今信息时代不符合。中老年体育教师因年龄大的原因,接受新事物能力比较差,学习与掌握起来较慢;但对年轻的体育教师来说,应该掌握并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应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科研等领域上来。

9初中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2005-2007年度)

体育教师的科研成果是体育教师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经验总结和升华。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初中体育教师中有32人发表的科研论文是0-1篇,有20人发表的科研论文是1-3篇。有16.13%的体育教师发表科研论文4-6篇。

导致这样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年轻的体育教师体育教学工作量比较大,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科学研究。二是同工作经验与科研能力有关,青年体育教师工作时间短,教学经验不丰富,同时科研能力较差。通过走访了解:有一些年轻体育教师曾多次尝试写作,但由于写作水平不够和科研标准差未能被杂志社和报社所录取。而的大多数是中老年体育教师,年轻的体育教师发表的论文却比较少。对于中老年体育教师来说,应当多指导年轻的体育教师撰写论文,以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三是同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以及学校对体育经费的投入有关。由于学校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而且对学校体育各项经费投入较少,尤其是科研经费更少,这样不能鼓励体育教师积极地进行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最终导致体育教师对科研工作的不重视。

参考文献:

[1]王景亮.延安地区中学体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1,(7):13-17.

初中体育教案篇6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模式;素质教育

由于当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信息传播的速度极快,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的周期缩短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这些现状对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的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成为21世纪的人才,就要有适应社会变化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义务教育阶段为学生的素质培养打好优良的基础。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主要包括道德、智力、审美、劳技、身体等方面的素质。初中思想品德课主要是以培养学生道德素质为核心的教学课程,是培养学生良好综合素质的重要前提。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要达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采用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起着关键作用。

一、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模式的关系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出发点的教育,强调以育人为本,培养学生的主体认知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在义务教育阶段,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基本途径,而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美国学者乔伊斯与威尔于1972年出版的《教学模式》一书被认为是教学模式理论研究的开端。随着属于研究方法的模式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它为推进各领域的科学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也进行了教学模式理论的研究。一般认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念与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样式,包括教学目标、操作方法、实施条件与评价等要素。教学模式对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学模式是对组织教学的一种设计,它将教学方法、组织形式、教学手段从宏观上进行调配,对教学具有构造功能;另一方面,教学模式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它解决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脱节问题,更好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素质教育正是新时期教学模式研究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五大曾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曾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总书记还强调,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等。要有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在教育改革后的新课标下,我国基础教育的总体目标是素质教育。研究适合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是当下各教育学者所重视的课题。道德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担负起培养学生优良思想行为素质的主要作用。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初中思想品德是培养中学生健康思想品德的必修课程,也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并与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课程。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亟待改善的问题与困难。

其一,学生、教师都认为思想品德课程教材内容很抽象,再加上应试教育观念,在课堂上过于注重理论的传授和道德的训诫,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想品德修养的提高。其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实践性的引导,课堂教学只传授了概念性的知识,缺乏引导到生活实践的解释,只让学生将其当做某种理论知识来掌握、识记,难以化为学生真正的思想,用来指导其实践。其三,关注理论、关注权威是大部分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模式。这些都是不符合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的。初中阶段的学生渴望了解社会、了解身边的一切与生活相关的事物。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提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特点之一就是实践性:“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同时还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促进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这也正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因此,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模式需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探索出合理的教育模式。

三、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符合素质教育模式的探索

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模式要抓住两个关键:学生的主体认知与个性化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这两个要求,以下几种教学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有着很好的效果。

1.导学式

根据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作为引导者来进行师生互动,导学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导学式是指以引导为主,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对比传统传授式的教学模式,导学式更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导学教学模式主要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舞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主体认知能力。

思想品德教学的导学模式关键在于正确提问。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重要”。导学式的提问包含老师提问和学生发现问题两个方面,老师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阐述问题才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与动力。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老师可以提出启发性的、探索性的问题以引导学生思考。《学记》里有:“君子之教,喻也。”其意在于强调教学要注重引导,引导学生学会知识与相关技能。也可以用学生了解的、身边的事物来提问引导。例如,学习“民族文化”时,可以从学生身边的事来提问引导,如“你所在的地区有哪些体现文化特色的小说、电影、电视剧作品正在流行”“你所在的地区有哪些文化特色”等。

2.案例式

案例教学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是一种可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模式,而且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案例教学模式是以情境认知理论、人际交互决定理论、构建主义理论等心理学研究理论为基础构建的。

采用案例教学模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案例模式构建需要从教学目标开始。将案例教学的目标置入思想品德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把教学材料合理有效地组织起来,这是构建思想品德案例教学模式的第一步。案例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第二,确定好教学目标之后就是教学案例的选择与撰写。案例教学模式的核心是预备良好案例,案例的整理与撰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案例要包含教材中知识性的概念和原理,也要切合实际,能反映社会现实。应用的案例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发展与生存的相关问题,如经济、科技、社会、生产、生活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觉到知识的实用性,从而提升思想品德课的生命力。第三,在实行案例教学的课前要做好准备,老师与学生都要熟悉并掌握教学内容,教师还要把握教学的难点。第四,案例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是讨论。讨论可以是个人发言、小组分析、大型辩论等,这主要根据预定的教学目标、案例案情、学习环境等,由教师采用合理的组织形式来教学。

案例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可以采用以下程序进行:理论讲解―出示案例―个人分析―小组讨论―小组互评―全班分析―课堂总结。当然课堂教学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一定拘泥于某种固定的程序,根据教学内容可以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来教学。如案例出示可以提前,个人分析可以放在最后或以作业的形式布置。案例教学模式是实现教与学双方面的良性互动,体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综合能力的有效教学模式。

3.教案学案一体化模式

每个学校的学生认知情况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除了教师上课的教案,还要为学生学习准备学案。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学校教师根据在校学生的认知情况,以现行教材为依据编写的供学生使用的文字材料,称之为学案,这是基于因材施教的理念发展而来的。大多学校和大多科目大都采用学案教学。初中思想品德学案主要是从学生的自主学习角度出发,用于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优化教学效果,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学习方案。学案的形成可以组织教研组的全体教师集体备课、讨论而产生。集体备课是一种有效的教研活动,要在教师个人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它的优势在于能集中大家的智慧、集思广益、在集体研讨中互相启发;另外教师们由于年龄、教学经验、个人见识等方面的差异,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可以取长补短、使教师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从而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准备适合在校学生的学案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是符合学生个性化培养目标的。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案不能简单拿来当教师上课的教案,每个教师的教学风格不一样,每个班级的学生也存在差异性,所以每位任课教师还要针对学案进行第二次备课,根据所教班级的具体情况与自己的教学风格对每个教学环节要认真思考设计,这就是备学案,也就是说教案、学案要一体化。初中思想品德教案学案一体化模式的实施,包括课前预习、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教师指导精讲、学生完善知识体系、课堂巩固、学习反思等环节。教师的导学性应该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教师对课程标准、教材要深入了解;准备合适学案,备好每一个教案,在实际教学中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初中体育教案篇7

据介绍,2014年6月14日至15日(双休日),初三学生参加六场笔试。语文(满分120分)、数学(满分120分)两场考试时间均为120分钟;英语(满分120分,含人机对话考试3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思想品德与历史(合场合卷、开卷考试,满分各为6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物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化学(满分8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取消2015届初三学生在初二年级(2014年)参加的生物、地理全市统考,由各区在初二年级下学期的期末考试时间进行考试,采用合格/不合格的评价方式,考试成绩不计入中考总分。

考务安排

注:2014届初三学生已在初二年级参加的生物、地理考试分数仍按原方案计入中考总分;体育考试满分40分,安排在2014年4月进行。

记者从南京中考改革2014年过渡方案中发现几个明显变化:

一、“赛程缩短”,笔试从原先的3天半缩短为2天;“场次项目缩减”,笔试场次从原来的7场减少为6场,2015届初三学生的生物和地理取消了;

二、“方式灵活”,中考生物、地理将采用在线网络考试方式进行,而体育考试将引入智能测试器材。

“过渡方案变化可以用笔试天数缩短、笔试场次科目减少、考试方式改变来概括。”市教育局负责人介绍。

一位资深教育专家分析,此方案适用于2014年初三年级学生参加的中考和2014年初二年级学生参加的生物、地理考试(俗称“小中考”),称为“过渡方案”有三个原因:首先,要延续原中考方案中生物、地理“小中考”的前置规则设定,即考试结果计入中考总分,并且两门学科的分值在总分中的权重不能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中考的总分不宜改变;其次,此时初三上学期学习已过半,简单删减考试科目会影响学校已经安排好的正常教育教学组织工作,不利于学校教育教学的稳定;第三,教育部和省高考改革方案正在研究制定中,在高考方案没有定论的前提下,明确改革方案的“过渡性”是一种务实的且对学生负责任的态度。

记者注意到,南京中考改革2014年过渡方案将笔试时间提前到了14日、15日两个双休日。“放在双休日,可谓一石三鸟。”一位教育专家分析:“首先,家长不用请假接送孩子考试;其次,双休日人少车少,考生进出考场更方便安全;另外,考点学校也不必调整课程影响教学了。”

初中体育教案篇8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素质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心理知识传授、心理问题疏导、心理常识普及和自我心理照顾的一门学科。在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较为迅速的阶段,思想品德课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让学生从小就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的整体发展。

2.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步骤。学生心理健康是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重要保证,也是学生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启明星。学生唯有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常识,并能够正确分析自己的心理现状,在遇到心理障碍时能够通过自我剖析和自我缓解来解决心理问题,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完成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发展目标。就目前的中学课程开设以及社会上的心理关爱机构的开设情况来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基本还是要依靠思想品德课的开展来推进。思想品德课可以系统地、完全地、定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也可以以最为熟悉和接受的方式从心理健康教育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的渗透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步骤。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为了保证这种渗透能够达到应有的效果,在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时,课堂上的活动以及一系列课外活动都应该包含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分。

1.教学案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教学案例在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教学案例具有生动性和真实性,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吸引力,可以使知识更加深刻地保留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同时教学案例来源于学生生活的环境当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让学生较为顺利地发生知识迁移和情感迁移行为,让学生对教学案例中的行为有更深刻的体会。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学案例是十分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知识传授、心理问题剖析、心理常识普及、心理游戏开展等模块,其中各个模块都需要生动的教学案例作为例证支持。如学生辍学的案例、家庭沟通问题的案例、学生沉溺于网络的案例,甚至是学生试图自杀的案例,这些案例所包含的心理健康知识将为课堂教学的开展提供较为丰富的素材,并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课堂教学开展的有效性。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平时多关注此类信息,积极与周围的师生及家长沟通以协助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课外实践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课外实践是思想品德课的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社会发展展览馆等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同样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将课外实践作为课程建设的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外实践包括带领学生进社区服务、开展社会小调查、参观心理咨询中心、与心理咨询师对话等多种形式。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将书本中的静态知识转化为生活中不断变化和更新的动态知识。同时这种转化还需要实现知识与能力之间的转化,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认知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社会服务能力,以帮助他人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工作。课外实践中教师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不仅要当好课外实践指导教师的角色,同时还要时刻关注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变化,做好学生心理健康道路上的引路人。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