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共青团课总结8篇

时间:2022-09-18 05:07:20

共青团课总结

共青团课总结篇1

一、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研究概况

“思想引领”是团建话语的重要概念,最早在 2003 年团的“十五大”上提出:“要充分发挥青年引领的社会风气之先的作用,引导青年努力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践行者,新型人际关系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 “思想引领”正式提出后,学界围绕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内涵结构、实现路径、工作实践等展开了广泛地研究,取得一些重要理论研究成果。笔者以“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为主题,在 CNKI 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从 2008 年―2015 年的八年间,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研究的理论成果呈现逐渐增长的态势。

总体来看,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研究是共青团理论研究和青年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方面,党和国家对高校青年思想教育问题高度重视。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出台一系列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文件,每年一次的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要求。2015年召开的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对共青团组织如何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年思想引领工作作出安排。另一方面,当前高校青年学生群体的思想状况呈现出一些新情况、新特点,共青团传统的思想引领方法和手段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这迫切要求高校共青团组织改进方法、创新理念、拓展空间,而理论研究是推动工作实践科学化的重要前提。

二、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不断的传承与创新

思想引领和成才服务是高校共青团的两大战略任务,作为高校共青团的首要政治任务――思想引领,其本质是务虚的,其目的在“立德树人”。做好当前形势下的思想引领工作,高校共青团要以虚功实做、难事长做的“新常态思维”为指导,传承好的经验,因应新形势,创新方式方法, “以新作为引领新常态”,更好地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认识、适应并引领当前形势。

(一)工作理念的创新

陆昊同志曾指出:“高校团学组织要把各项工作同思想引领有机结合起来,在思想引领上做得更深一点,在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上做得更实一些”。做好当前形势下的思想引领工作,高校共青团要进一步整合工作版块,融会贯通,融思想引领、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为一体,积极服务地方,取得更好的思想塑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综合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1.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一体两翼”潜能。坚持“漫灌”与“滴灌”相结合,着重做好团干部、学生会、学生理论社团负责人的思想政治引领,发挥“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团委要认真履行指导职能,充分尊重、热情鼓励学生组织独立自主开展工作,提供资金、物资、场地等保障,扩大思想引领工作有效覆盖面。

2.以众筹的理念,搭建更多成长服务平台。众筹,可以是校内资源的汇集,也可以是校内外资源的集聚。高校共青团要进一步整合校内资源,提高利用校外资源的能力,要顺应开放办学的趋势,广泛开展同行、跨界交流与合作,政府、社会团体、企业、学校共建“育人共同体”,博采众长,共建共享。如同城、同区域的高校团组织联合举办“与市长对话” “名人名家校园报告会”“知名企业家进校园”“我的青春故事”先锋典型校际巡讲等活动。

(二)思政教学的创新

高职党委宣传部、共青团、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要深化合作,形成合力,总结并推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好的经验、做法,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完善相关学科设置和教材体系,有条件的高职,可实施校本课程建设; “两课”教师、团干部要深入学习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习惯,开展启发式教学,注重案例分析、互动交流,紧扣社会热点问题,着力解疑释惑,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效果。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大趋势,是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高校共青团要顺势而为,发起更多的理论学习型社团,配备党政领导、 “两课”教师、团干部以及校外资深学者为其指导教师,开展践行“八字真经”、投身“四个全面”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中国梦”宣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做精做强,提高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水准。

(三)工作载体的创新

共青团课总结篇2

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特别强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及紧迫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新时期党的思想宣传工作的重要载体,尤其是在各种社会思潮泛滥的当下,高校课堂因其特有的全面育人使命对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引领变得尤为关键,因而迫切需要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学习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基础上,思政课堂应该全面深入贯彻并彻底落实讲话精髓。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就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党的十八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我国民族问题的新思路新观点。其中重要内容是提出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培养和树立各族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因而,对于民族高校的思政课而言,更加应该加紧转变固有的教学模式,对广大学生进行三个意识、五个认同教育,在深刻领会总书记讲话的主题、追求的基础上,为高校师生更好地学习和把握中央精神提供科学指引,这是民族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民族高校既有同普通高校一致育人的共性、又有其独特性,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环境处于特有的文化传统中,在生源地上的特殊性天然地使得他们有着特殊的文化及习俗、习惯,有别于普通院校的大学生,针对民族高校中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现状,尤其是这部分学生大多有着特殊的文化环境、习俗习惯、价值体系,民族高校的思政课自然就有着同普通高校不同的新使命,总体而言主要有三重使命:传播思想知识、主导价值观念、加强民族团结,其中,加强民族团结这一使命在民族高校尤其重要。按照在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中的讲话内容,需要改变以往思政课孤立教学的情况,应在全面立德树人要求下把思政工作视为总体整合性要素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从思政课担负的三重使命出发,必然要求思政课同高校的各门课程及与学生在校生活的密切相关各个部门之间实现联动,在总体立德树人观念的指导下,全面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感召性。在使学生充分学习思政课具体知识点及能力目标的基础上,深刻把握马列主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及现实旨归,用深刻彻底的理论说服学生,使学生将一系列思想理念内化成自身价值体系,令学生发自内心的做到对先进价值观及思想理念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在青年学子中树立起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同时继续加强三个意识、五个认同教育,通过大学教育把少数民族大学生打造成民族团结教育使者。

一、立足思政课课堂、坚持民族团结教育的连贯性

高校的思政课堂是高校宣传民族政策的主要场所,是引导民族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观的主要依托,课堂教学具有系统性、连贯性的特点,课堂教育能够对学生知识结构和价值观走向施加重要影响,因而,恰当有效地进行民族团结教育还应该做好课堂教学建设,在公共课及专业课知识的讲授中,将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其中。各民族的文化具有异质性和多样性,同时文化正是因其个性的持久性而具有长时段的生存能力,正如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所言:“各个民族太喜欢从自己的镜子里看自己而排斥所有其他的民族”[1]。民族团结教育中更需要抛开那些只在短期有效地宣传词句,思考一切有关文化联系的严肃问题,需要在特殊的少数民族文化中寻找尊重和偏爱那些几乎不可能相互归并的不同立场的受欢迎的语言。尽管各个民族已经越来越趋向同一,但这种同一趋势中,在根本上民族文化依然是多样的,也只有引起多样化,才成其为民族性。这样必然要求同一和歧异尽可能地共处,文化来源于人类活动,而人的一切活动都要靠人本身,靠人的气力和劳动,一切互动、各种文化都是这样在一个可能性非常有限的共有范围内展开的,这使得不同的文化有着一定的相似性。这为思政课教学在提出了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现实可能性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需要我们紧密在四门思政课的教学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素材的安排比重,并挖掘本地有关民族政策与民族融合的案例,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使学生在学校学习中能够接受系统性、连贯性的关于民族团结的教育。同时,继续改革思政课课堂的教学模式,调动起学生的兴趣,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从学生的身边事入手进行互动教学,运用实地参观民族民俗博物馆和当地红色教育基地等方式使学生形成深刻印象。

二、加强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民族团结教育的常态化

“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和睦、友好和协调、联合”[2],可见,民族团结是人类共同体得以良性运转的条件,民族既是人们在共同生活的地域内使用共同的语言符号的结果,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下,自然形成特有的文化与心理认同的人类生活共同体,同时又是在共同语言符号的连接下外化成的一定政治关系的社会实体。人类生活在共同体中,“一个用相互的、共同的关心编织起来的共同体,只可能是一个由做人的平等权利,和对根据这一权利行动的平等能力的关注与责任编织起来的共同体。”[3]在新时代,民族团结首先就要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及价值,在平等的基础上推进民族团结。马克思谈到“要使各民族真正团结起来,他们就必须有共同的利益”[4]。民族团结是各民族间和谐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学子是民族高校校园的主体,青年朝气蓬勃、理念先进、勇于创新、敢于挑战,并且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是民族团结的使者和推动力量。民族团结需要青年,因为青年蕴藏着无限可能性,可以将青年无限的未知数转化为民族团结的强大助推力,让青年的创造力得以充分展现。民族高校应该继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在富有民族元素的氛围背景下,为广大少数民族青年学子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更多的平台,也为其健康成长提供了指引和保障。在年轻力量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铸成最为广泛的民族团结思想基础,为青年学子健康成长发展提供最为科学、最为明确的方向引领。正如所强调的:“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基于此,我们必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关注青年学子的成长,不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并使其常态化。

三、把握民族政策方向,注意民族团结教育的时效性

共青团课总结篇3

一学一做之“青春喜迎·不忘初心跟党走”主题团课总结:

一、 活动背景

今年是五四运动98周年、建团95周年,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兵团第七次党代会精神,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以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迎接党的胜利召开,今天xx级电气类5班就来开展了“青春喜迎·不忘初心跟党走” 暨“一学一做”主题团课活动。

二、 团课内容

1、三句半(表演者孟xx)

眼中,合格的团员应该是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品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我们xx级电气类5班的特色节目就是三句半,并且作为当今的优秀的大学生,我们当然少不了符合主题特色的三句半。

2、“文宣委”宣读不文明现象(孙xx)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对是非对错有一个认识。围绕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组织生活方面,以团支部为基本单位,以“三会两制一课”等团员教育管理制度为基本依据,集中开展好组织生活会、入团仪式和评选表彰工作,加强和整顿规范基层组织。

3、介绍“一学一做”(赵xx)

学是前提、是基础。要把深入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贯穿始终,教育团员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树立远大志向、坚定理想信念,深刻认识到,维护的核心地位,就是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中央权威,首先要维护的核心地位,更加自觉地向学习和看齐,更加坚定地维护党中央权威。

做是着力点、落脚点。做合格共青团员,要在在作为上合格,对党绝对忠诚,自觉践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急难险重任务中当好生力军和突击队。

4、“魔术”表演(董xx)

这次团课的主题虽然特别严肃,但是我们开的团课并不一定会特别的压抑。董大师通过魔术表演,向我们揭示了许多深刻的道理。无论我们犯了什么错误,只要认识到这个错误,并去改正它,就一定会被大众认可。无论我们犯了什么错误,只要认识到这个错误,并去改正它,就一定会被大众认可。

5、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洪xx)

其实,开展“一学一做”教育实践,是旗帜鲜明坚持党的领导,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贯彻中央群团改革决策部署,深化共青团改革攻坚的重要实践。是推进从严治团、增强团员先进性和光荣感、为实现中国梦凝聚青春力量的重要抓手。

6、歌曲欣赏

欣赏歌曲《共青团团课》、《一学一做歌》。

共青团课总结篇4

最近几周,我有幸参加了团课的学习,作为大学生中千千万万的团员的其中一员,能够代表我们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去学习团的相关知识和理论,我感到无比的自豪与骄傲,也让我又一次正视了自己的团员身份,同时也是当头一棒,因为这次的团课学习提醒着我应该重视审视团员形象和责任。

通过这次团课学习,让我对团的基本的知识、高校团组织的相关知识,心理健康,大学生职业规划都有了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认识,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使我获益良多,受益匪浅。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为团员的行动指南,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团结全国各族青年,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明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作为团员的奋斗目标。

作为一名合格的团员,在享受自己的权利的同时,更应该履行自己的义务,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团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宣传、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积极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完成团组织交给的任务,在学习、劳动、工作及其他社会活动中起模范作用。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团的纪律,执行团的决议,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安全挺身而出,英勇斗争。接受国防教育,增强国防意识,积极履行保卫祖国的义务。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热心帮助青年进步,及时反映青年的意见和要求。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改正缺点和错误,自觉维护团结。

对共青团的几个标志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胜利;左上角缀黄色五角星,周围环绕黄色圆圈,象征中国青年一代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团的重要会议以及团日活动可以使用团旗。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徽的内容为团旗,齿轮,麦穗,初升的太阳及其光芒,写有“中国共青团”五字的绶带。它象征着共青团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团结各族青年,朝着党所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团的组织和团员应按规定使用团徽。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歌为《光荣啊!中国共青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证封面为墨绿色,象征着青春和朝气蓬勃的青年运动;封面上方印有红色烫金团徽,象征着共青团是团结教育青年的核心。

在这次学习中我认为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关于心理健康和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设定.进入大学以后,我对学习一直感到很迷惑,生活总感到枯燥、乏味、无聊。因为他的模式完全和高中不一样.所以之前就是想到学什么就学什么,完全没有计划,学习效率很低,心情经常很低落。到考试时在突击.这样一来到考试时总会感到手忙脚乱的,觉得时间不够用.

在这几次团课中,老师谈到了计划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其中我学到制定计划的方法和如何按计划去做,以及怎样保持心理健康。相信这将对我今后的人生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共青团课总结篇5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实践育人

共青团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服务学生成长成才,这同样也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任务。2016年8月颁布的《改革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共青团工作应该直接面向青年的改革方向,深刻指出增强广大青年的获得感是共青团工作的努力方向,为此应进一步拉近与广大青年的距离,让团对青年的服务更实。据此,在地方高校,为了切实深化共青团与青年大学生的联系,第二课堂建设应该成为共青团主动作为,并且可以大有所为的重要抓手,通过第二课堂建设,可以让团的工作更接地气,更好服务青年学生。因此,共青团应该在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发挥牵头作用。

一、高校共青团参与第二课堂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作为共青团组织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高校共青团相较于其他共青团组织,有着很多独特的优势,这些优势更有利于高校开展各项活动,而高校第二课堂建设往往正是基于这些活动,经过整合细化,最终构成完整的高校第二课堂体系。具体而言,这些优势包括以下方面:

(一)组织优势:高校共青团的服务对象更加明确

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共青团建设的意见》的文件精神,高校共青团作为高校党组织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高校团员青年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是高校党组织联系青年学生的纽带和桥梁。这就要求高校团组织必须密切联系青年,事实上,在高校,广大在校大学生占据了青年团员的绝大部分,而且这一群体地理上相对集中,人数众多,同时年龄相近,生活环境相同,兴趣爱好类似,便于组织协调,有利于开展第二课堂建设。与分散在社会不同工作岗位上的青年团员相比,在高校,共青团组织更容易找到自身的服务对象,更容易根据需要结合实际开展活动。由此可见,高校共青团在服务引导青年学生方面具有天然的组织优势。

(二)品牌优势:高校共青团的主要职能更易实现

高校共青团在各自学校都发挥着服务引导青年的作用,而服务与引导作用的发挥往往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或具体工作来实现,如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创新创业项目等,在长期的活动开展中,各高校共青团往往都形成了品牌活动,积淀了自身的文化特色,并建立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代表性青年自组织。因此,利用这些品牌活动,充分发挥青年自组织的作用,将品牌优势融入第二课堂建设中,更容易实现高校共青团的服务引导职能。

(三)高校对第二课堂建设的现实需求

在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体制下,第一课堂更多的是承担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讲授,而运用知识的技能、迁移知识的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则需要利用第二课堂进行补充。为了顺应这一发展要求,高校第二课堂应运而生,它有着丰富的人文类、科学类、实践类活动,在行为养成、健康身心、健全人格和社会适应等方面也有着生动的体现,在活动中,学生可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专业兴趣和生活乐趣。因此,第二课堂的出现和发展顺应了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以及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趋势。

事实上,高校共青团主动参与第二课堂建设不仅有着组织、文化等方面的独特优势,而且也顺应了高校共青团深入青年、依靠青年、服务青年的时代要求,顺应了地方高校改革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共青团组织不但不能放弃引导青年群体的主动权,而且应该顺势而为,充分利用高校第二课堂建设这一重要抓手,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切实履行共青团职责,牵头参与第二课堂建设。

二、高校共青团参与第二课堂建设的基本原则

高校共青团参与第二课堂建设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必须的。但必须承认的是,高校第二课堂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牵涉到多方面的因素,不可能由共青团组织独自完成,需要各方协调配合。鉴于此,高校共青团组织需要主动作为,发挥主力军作用,理顺各方关系,实现高校第二课堂的可持续发展。为此,高校共青团参与第二课堂建设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高效原则。共青团参与第二课堂建设必须提高效率,这要求高校共青团一方面要牵头完善相应的制度,将所有第二课堂活动都纳入到制度和规范中去,用制度来说话,用制度来避免和化解矛盾,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另一方面,由于目前高校共青团工作一般都由专职辅导员来承担,第二课堂的建设应该成为他们工作新的抓手,而不应该变相的成为增加辅导员工作负担的理由。健全的制度安排,科技手段的融入,更容易让高校的第二课堂顺畅的运转起来,否则,很可能陷入忙于解释、忙于应付,单纯增加辅导员工作量的尴尬境地,最终导致运行效率低下且无法真正实现第二课堂的作用。

其次,有效原则。有效原则着眼于第二课堂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措施、保障体系及评价标准的有效性,这其中尤其要突出的是将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与自身专业相结合,突出学校以及院系的办学特色。按照各自办学定位,将不同专业与第二课堂实践育人的方案相结合,以此满足社会对于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事实上,缺乏专业特色和文化积淀的第二课堂,往往容易陷入机械性简单重复的境地。因此,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实施的过程应该努力避免重复无效的环节,无论是活动的开展,还是教师的指导,都应该更多的从自身挖掘真正有特色的措施、有作用的制度安排,尽量让所有在第二课堂实施中所采取的措施都是有效的。

第三,实效原则。实效原则着眼于第二课堂实施的结果,即效果要切实有效。高校第二课堂建设应注重实效,活动的开展应该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每一项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都应该能够着重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当积极的引导广大学生主动的参与到第二课堂中,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此实现从个体素质发展到群体素质的提升的目标。不应仅仅为了活动而活动,这样的活动效果不大,也不一定贪求活动的大而全、轰动效应,小而精的活动往往更容易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三、高校共青团参与第二课堂建设的实现路径

高校共青团应该成为第二课堂建设的牵头落实部门,牢牢把握第二课堂建设的主动权,承担起高校共青团的职责,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牵头丰富第二课堂内涵外延

从高校共青团的主要职责来看,大部分第二课堂建设的内容同样也是共青团工作的内容,细分一下,高校第二课堂至少包括学术科技创新、创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方面。从这些方面不难看出,共青团工作的内容往往也是第二课堂建设的内容,但第二课堂建设的内容并不限于共青团工作的内容,此外还应该包括学术报告、社会工作、技能训练、课外阅读等内容。这些共同构成第二课堂的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既然要做好高校第二课堂的建设工作,就应该从全局着眼,从细处着手,厘清关系,分清轻重缓急,合理界定高校第二课堂的内涵与外延,这是开展第二课堂建设的基础。

(二)牵头完善第二课堂管理机制

共青团作为第二课堂建设的牵头落实单位,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主动与宣传、学工、教务、财务等有关职能部门沟通联系,统筹协同,构建起全员参与第二课堂管理的工作格局。同时落实相应的经费,保证第二课堂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与教务部门合作,融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争取专业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共同完成第二课堂管理工作,尤其是需要着重提出的就是指导老师的问题,有些时候,辅导员虽然承担着指导第二课堂建设的任务,但是由于缺乏专业背景和一定的理论深度,往往导致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表面轰轰烈烈,但实际上缺乏实效,青年学生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高校第二课题建设应打造了一支作风硬、素质高、能力强的专兼职指导教师队伍,并以此为突破口,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第二课堂管理制度。

(三)牵头协调第二课堂保障措施

高校第二课堂的高效、有效及富有实效的运行,离不开一整套科学的保障措施。以本文作者所在的盐城师范学院为例,学校团委先后牵头修订了《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实施意见》、《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办法》等制度。同时,还联合其他职能部门,制定了《第二课堂实践与创新活动学分制实施办法》、《第二课堂活动成果奖励和指导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和相关配套方案。同时,各二级学院将第二课堂活动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框架,实施学分制管理,让作为第二课堂建设主体的青年学生及指导老师能够减少后顾之忧,保证第二课堂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牵头规范第二课堂评价体系

完善的高校第二课堂评价体系,不仅仅只注重对学生的考核,更应该注重对指导老师的考核,从而让优秀的指导老师始终以昂扬的热情工作在第二课堂建设的一线。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作为推动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中坚力量,必须备齐配强,否则,光靠学生的觉悟和自觉,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事实也证明,缺乏规范评价的第二课堂大多流于形式。同时,对于学生的评价,应将过程性评价和结论性评价两种方式相结合,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共青团组织可以将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情况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甚至可以作为推荐其作为党的发展对象的重要参考因素,通过这一系列的抓手,不断规范第二课堂的评价体系。

总之,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有益补充,是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锻炼大学生实践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第二课堂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知识,提升素质,提高能力,实现身心的和谐发展,第二课堂阒挥杏行Э展才能展示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不可替代作用,从而不断有效提升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帮助地方高校实现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成瑶.高校第二课堂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2]魏蕾基.基于第二课堂的大学生素质培养体系研究――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例[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9

[3]乔江艳,孙伟.高校第二课堂育人功能与机制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16(17)

[4]李航.高校第二课堂教育探究与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5(8)

共青团课总结篇6

共青团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2020年工作实录

一年来,我校团委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考察内蒙古大学时重要讲话精神及“共青团十八届四中全会”会议精神、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学好知识、打好基础,增长才干,以奋斗者的姿态参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各项工作和建设取得新发展,全年共有一个团总支被评为自治区五四红旗团组织,一名团员疫情防控一线受到生源地团市委表彰。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校团委将继续聚焦政治责任、紧扣工作主线,奋发改革、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助力我校各项工作再创新高。

一、着力加强党的科学理论的青年化阐发,推动团员学生政治学习入脑入心入行。

1.学习寄语精神、展现青春担当,实现课程思政进网络,进支部,进课堂.根据上级团组织要求,校团委联合马克思主义与通识教育学院组织全体学生骨干宣传贯彻五四寄语精神。同时,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为统揽,用好党带领人民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生动教材,因势利导地加强青年学生党史国史、国情区情和形势政策教育。4月下旬,校团委召开线上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了共青团十八届四中全会和共青团内蒙古自治区十四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同时安排部署疫情期间共青团各项工作以及后续具体工作安排;5月开学后,以团日活动的形式,开展“践行报国志,永远跟党走”、“国旗下成长”、“爱党、爱国、爱家乡”等活动;扩大对学习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以及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等回信内容的覆盖面,并积极开展线上讨论;先后举办廉政文化进校园书画展及主题团日活动,全面提高全体青年的政治敏感性和辨识能力,弘扬正能量,引导学生强化抗腐拒变意识,全面培训青年学生正确意识形态。

2.凝聚青春正能量,众志成城抗疫情。除根据上级指示广泛开展“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线上主题团日活动外,在学生未返校期间,各团总支根据党委要求,分别开展了“云赏校园”、相聚“云”端,同心战“疫”线上主题团课、以及“我班战‘疫’心故事”征文活动等线上思想引领活动,并积极号召各团总支线上观摩“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全区团员青年庆祝建党99周年网上主题团课。 5月复学后,团委印发“异彩纷呈亮校园,绽放青春我有为”第二课堂主题活动实施方案。期间,通过无人机拍摄并在线直播的升国旗仪式,被刊登在学习强国平台上,引领学生礼敬国旗的思想意识的同时也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根据疫情返校后的防控要求,团组织除组织学生因地制宜开展专题学习会、宣讲报告、培训研讨、实践教育等活动,还报送两例优秀网络线上作品参评“共抗疫情 爱国力行”主题宣传教育和网络文化成果作品征集,潜移默化的将制度自信的种子播撒进青年学生心灵,切实打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青年学生中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3. 持续强化青年大学习,助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截止目前,我校各团支部均已逐步实现“青年大学习”打卡率的全员覆盖。各团总支以深入学习青年大学习第五期内容“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抱在一起”为契机,建立和巩固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基层团员中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与此同时,引导各级学生线上线下广泛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实践活动;除定期向蒙古族学生下发内蒙古青年杂志加强对我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引领外,各级师生团干部通过艺术展演,主题团课等形式与少数民族师生面对面心连心,以上帅下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0年11月20日晚19:30,为贯彻落实对乌兰牧骑事业重要指示精神,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传承乌兰牧骑红色文化基因,在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收到的回信三周年之际,我校两支演出队伍应邀参加了由内蒙古自治区团委、青联、学联主办的“践行守望相助理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北疆青骑兵’乌兰牧骑专场演出”演出团队在实践中传承乌兰牧骑精神,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4.引导学生见贤思齐崇尚英雄,广泛开展先进典型选树活动。组织全体团员青年宣传贯彻学习五四寄语精神,并以团学骨干为抓手集体录制“五四精神传承有我”系列青春寄语并在团学新媒体平台上展播;与此同时,先后参与申报《北疆百年先锋》先进集体荣誉,并完成校内2019年度“两红两优”“校园十佳先进个人”“团属学生组织及个人”表彰工作,表彰并授予明彦宏等403名学生 “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授予高伊娜等140名教师与学生 “优秀共青团干部”荣誉称号,授予电子商务学院团总支 “五四红旗团总支”荣誉称号,授予汽电182等40个团支部“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授予邢泽等60名学生 “校园十佳先进个人”荣耀称号,授予校团委组织部等14个团体 “优秀学生会组织”荣誉称号,授予张文浩等39名学生 “优秀学生骨干”荣誉称号,授予校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等13个学生组织 “优秀学生组织”荣誉称号,授予李瑛等11名教师 “团属学生组织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疫情复学后,校团委组织我校各级团组织投身战疫一线的青年志愿者,录制视频宣言,将视频素材剪辑成“学习抗疫模范人物”主题事迹展播的形式 穿插到各支部主题团日活动内,用真人、真事和真情实感,讲好青年典型跟党奋斗、战胜疫情的青春故事,让青年看到同龄人榜样身上蕴涵的精神品格,激励我校广大青年见贤思齐,把对先进典型的敬仰和感动转化为勤学上进、干事创业、精忠报国的实际行动。

5. “学无止境,青马不停”,以梦为马,圆梦中华。本年度在我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经二级学院选送、团委面试笔试等环节测试,共有来自我校各团总支的50名成员进入我校第五期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开始学习,共有32名学员在第五期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结业暨第六期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开班仪式中被授予结业证书。其中,第五期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学员田雨露,经校团委推荐,顺利通过全区优秀学生干部笔试、面试等环节,进入自治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与此同时,在校团委的带动下,各团组织在加强团学干部队伍建设的同时,形成合力深入推进共青团工作理论研究,积极探索新时期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学院中心工作和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指导和规划各级团组织团干部参与了部级、自治区级培训共4次。组织全体专兼职教师团干部报名参与“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勇担当”首届全区团干部上讲台技能大赛的同时,积极鼓励广大专兼职团干部教师深入研究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共参与申报思政类课题,其中校级课题2个,自治区课题3个。

二、全面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引导驱动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

6. 落实“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铸活动品牌,拓育人路径。本年度,按照全区高校战线共青团改革进展要求,并在校领导的支持下,积极探索我校“第二课堂成绩单”与学分制改革相结合的育人模式,结合我校学分制改革,将“第二课堂成绩单”作为团支部推动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各团组织依托“到梦空间”APP开展劳动实践课的同时,将此内容纳入义务劳动(含志愿服务)学分积分范围。截至目前,我校“到梦空间”平台共大小活动总计169起,组件团属部落144个;其次,各团组织日常工作中持续以文明就餐教育活动以及创建“无烟校园”活动为抓手,倡导全体学生珍爱健康杜绝浪费,使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同时,按照第三届“传承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活动通知要求,以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为载体,广泛征集文化类思想引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分别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组织青年开展“自觉做到不聚集,全民网上祭英烈”、“喜迎国庆 月圆中秋”、“传承文化筑信仰 浓情端午系安康”、《我与祖国合个影》系列照片征集活动等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号召全校青年团员在网上开展祭扫英烈活动以表达对英烈的哀思。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自治区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我校共选送参赛作品14项,并有四项进入投票角逐环境,2020届新生入学后,校团委在全校范围内举办主题为“践行报国志 永远跟党走”的第二十一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摄影大赛、主持人大赛、校园歌手大赛、风采礼仪大赛以及主题演讲竞赛等各项活动在我校同步开启。异彩纷呈反响强烈,为青年学生健康成才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7. 践行抗疫志愿精神 彰显青春正能量。一直以来,校团委都把志愿服务作为团员彰显先进性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各级团组织积极动员广大青年学子立即行动起来,深入生源所在地基层防控一线,共有300余名我校大学生以抗疫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基层一线防疫工作,其中我校团员岳慧铮同学还被通辽团市委评为“抗击疫情优秀志愿者”称号。在此期间,我校团属新媒体矩阵发挥网络思想引领优势,先后共抗疫原创推文34篇。并号召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战‘疫’有我 宅出精彩”系列网络文化活动,同学们纷纷以手势舞、手抄报、等题材录制宣传视频为战疫工作鼓舞加油;同时在雷锋活动月之际,以“争做新时代雷锋 我为‘奉献者’奉献”“3.5”学雷锋日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为导向,持续深入推进疫情防控线上宣传工作,共原创图文作品10篇,活动覆盖率达到在校生96%;举办“一次践行表感恩”的线上感恩倡议实践行动,共有全校1005名团干部和团员青年自愿捐款,利用线上捐赠的方式为疫情防控募得爱心捐款24097.27元;开学后,校团委抗疫宣传工作常抓不懈,按照“绽放战役青春 坚定制度自信”主题活动方案有条不紊的实施相关活动举措。复学伊始,我校53名志愿者如约返校,开展“聚志愿青春,行助力担当”系列志愿服务,配合学校出色的完成了全校8000多名在校生乘车信息统计及接站服务。与此同时,今年7月起,我校各级团组织依托“志愿北疆”APP完成了7个志愿服务团队和各支部志愿者5047人的实名注册工作。并在平台内选树我校优秀项目进行复制推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充分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8. 贯彻落实国家双创工作部署,进一步聚焦为党育人功能。2020年6月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校内选拔赛中,在校党委的高度重视下,我校共收到各二级学院参赛作品共67组,校团委聘请校内外专家组成评审团,决出校赛一等奖4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24名,并将以上作品选送至自治区团委参加区赛角逐。与此同时,校团委还依托职教集团企业资源、专业社团、兴趣小组按需组队积极打造参赛梯队积极参与正大杯营销大赛、创新创业实践营销大赛等相关竞赛。在疫情期间的校园内营造出浓烈的创业氛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千校万岗”大中专学生就业精准帮扶行动,做好全区2020届建档立卡贫困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校团委于今年3月份引导2019届119名建档立卡贫困生及117名未就业毕业生参与了“高校毕业生线上求职情况”问卷调查,并组织各级教师团干部与困难学生结对子,在“团团就业帮”进行一对一帮扶,3月至今,配合校内外先后引导毕业生3419名参与“千校万岗”线上招聘会,以及1场线下企业招聘洽谈会,切实推进了我校“校政企”协同育人的同时,为我校应届毕业生切实解决了就业难、难就业的一系列问题。引导和激励大学生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做贡献。

9.线下线上融合联动,实践助力脱贫攻坚。为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落实关于“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的重要指示精神,校团委鼓励师生采取“云组队”、“云调研”、“云访谈”等网络形式,积极开展“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2020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其中,计网院团总支优秀团队还入围了本年度“镜头中的三下乡”入活动,活动截止后共收到优秀实践调研报告共63份,校团委在9月份开学初期通过综合评定后,选送4件作品参评自治区“向祖国报到——社会实践云接力”活动。除统筹推进三下乡活动开展外,校团委还积极配合我校创新创业学院顺利完成了高等职业院校精准扶贫数据采集和案例征集工作。我校志愿者除完成校内的各项志愿服务外,2020年11月,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团总支申报的“助力脱贫”志愿服务项目,成功入围全区首届志愿服务项目,增强了基层团组织开展志愿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年度西部计划参与网报应届生92人,通过校审47名。经过自治区笔试面试,最终郭晓蕾、康可欣、伊鹏霖、廉祉祺、李嘉彬、刘星宇等6名同学成功加入到西部计划志愿者队伍,各团总支通过对以上学生的积极宣传,形成了总支内传帮带,一代更比一代强的西部计划梯队。

三、扎实推进团学组织队伍建设,驰而不息纵深推进团学改革

10. 强化政治建设,提升业务能力,促进支部“活力提升”。本着“工作到支部”的原则,由校团委牵头各团总支在新学期初组织各级学生团干部通过担任教师助理,利用支部书记传帮带的引领模式深化了基层团组织建设工作。以团学活动为阵地,扎实开展思想引领,把落实“三会两制一课”作为严肃团内政治生活的基础性工作。年初举办全区基层团建暨“学社衔接”工作推进会,积极落实关于开展全区违规发展团员核查整改工作;严格发展团员数量和标准,2020年共申请团员发展编号464个,截至目前全部录入完毕;修订校对《学生手册》中国团员推优入党细则内容,并以积极而慎重的态度做好我院团员推优工作。2020年以优中选优的标准共向党组织推荐614名优秀团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并有205名被列为重点发展对象;“智慧团建”工作日趋完善化,逐步实现组织和工作信息化。截止目前,我校团员共9079人,截至目前,我校按非升学类型发起组织关系转接的毕业生团员数共有:2863人,申请转入团员数:290人,完成转出团员数:2769人,成功转入团员数:2809人,“学社衔接”率: 94.8%;我校各级团组织分别组织团干部集体参加共青团中央组织的“智慧团建”系统在线业务培训会,有效的提升各级团组织的团务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11.在保持稳定有序的前提下,持续纵深推进社团改革。积极稳妥地推动高校落实好学生社团管理的重点工作并结合我校实际,修订我校学生社团管理办法,整合我校现有社团109个,建立由83名教师组成的社团指导教师库,规范了我校学生社团教育管理的同时,切实加强学生社团队伍建设,牢牢把握了社团发展的正确方向,强化社团成员思想政治教育,激励社团指导教师在实施育人功能,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10月迎新季,社团联合会成功举办了“矢志艰苦奋斗 书写青春华章”2020年迎新晚会暨第四届社团之夜大型活动,深受青年好评。如今,学生社团在我校教育教学各领域所起到的作用逐渐凸显,并在部级、自治区级体育竞技类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12.紧紧围绕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夯实学生会组织建设。通过实践摸索更科学的管理方式,理顺党领导下的“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按照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关于落实共青团中央和学联对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指导管理指责的若干规定(试行)》等文件内容,完成校院两级学生会组织的改革,建立出层次分明、职责清晰、运行通畅的学生组织系统。从年初疫情期间不间断的组织各级学生干部围绕“全区学校同庆团2020年工作要点”在学生干部中全面开展群众意识、纪律意识、表率意识教育活动,积极参与自治区学联《从这次疫情大考看中国后浪担当、探国家制度优势》线上专题宣讲会的同时引导团学组织学生干部争当防疫先锋,使我校复学、迎新等重要工作顺利进行。优化学生会组织体系的同时以赛事活动为载体,本年度第二十一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中电子与自动化学院团总支还承办了团干部工作艺术与风采展示大赛,增强团的影响力,凝聚服务广大师生的向心力。

四、党旗所指团旗所向,切实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全面筑牢意识形态阵地。

13.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信息沟通,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校团委学生会生活部管理着全校各年级各支部的生活委员微信群,通过互动及时、充分、有效地反映学生的呼声;佳节双至,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团干部”驻校蹲班”工作要求,完善我校“三全育人”体系,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组织我校各级团组织所辖专兼职师生团干部开展“团干部进宿舍”活动。到9月30日活动截止前共有校院两级专兼职师生团干部人463人,包联宿舍数940间、走访学生数5478人。充分发挥了共青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加强团学干部的信息沟通,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同时,群策群力推进我校团学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共青团课总结篇7

一、加强中小学团队工作的意义

共青团和少先队事业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承担着团结带领青少年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的光荣任务,肩负着巩固、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神圣使命。中小学团队组织作为共青团和少先队的基层组织,在整个团队事业的发展中处于基础性的战略地位,也是党的事业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源泉。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以其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面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学校团队工作,充分发挥团队组织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加强中小学团队工作机构和干部队伍的建设

1.坚持和完善中小学团队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各学校要把中小学团队工作岗位的历练作为培养年轻干部的重要途径。采取公开选拔方式,把政治素质好、文化层次高、有志于从事团队工作的优秀青年教师充实到中小学团队工作岗位上来。要重视做好团队干部的转岗安排,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优秀团队干部要纳入教育系统的党政后备干部进行培养。

要将中小学团队干部从事团队工作的内容、工作量、实绩和受表彰情况纳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范畴。团队干部的职称评定根据其本人意愿可列入中小学德育教师职称系列单列进行评审。

2.落实中小学团委、少先队大队部专岗设置和团委书记、少先队大队总辅导员相关待遇。要把团委和少先队大队部作为中小学校内设部门单独设置,中学团委书记、小学总辅导员作为学校中层正职以上干部,在职期间享受相应待遇。七年级、八年级两个年级8个教学班以下的中学,学校团委书记兼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七年级、八年级8个教学班以上的学校可设专职大队辅导员(大队辅导员可兼团委副书记),接受同级团委领导,享受学校中层副职的相关待遇;小学少先队大队总辅导员兼任学校教工团委(总支、支部)书记,在校生超过1000人的要配备1名大队副辅导员。团委书记、大队总辅导员符合条件的可兼任校党委(总支、支部)委员,或列席党委(总支、支部)委员会议。于11月7日前将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团委书记、支部书记)调整到位,并将登记表报局616室 。

3.加强中小学团队干部队伍建设和教育培训。中队辅导员可由班主任兼任,也可由其他任课教师担任,并享受相应待遇;要在聘任考核、学习培训和表彰激励等方面激发中队辅导员的岗位荣誉感和责任感。将中小学团队干部的教育培训纳入师资培训体系和继续教育培训体系,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过硬、专兼结合的中小学团队干部队伍。要保证团队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时间和经费。新任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1年内必须参加县级以上共青团、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在岗团队干部(团委书记、大中队辅导员)每三年应参加不少于1次的县级以上共青团、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业务轮训;学习培训情况作为聘任和表彰的重要依据。

三、加强中小学团队组织建设

1.切实加强中小学校团队基层组织建设。按照《团章》、《队章》要求,在小学和初中普遍建立健全学校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要加强班级团支部建设和大、中、小队建设。发展红领巾社团,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在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把红领巾、队章等队务用品配备和队室、鼓号队、红领巾广播等纳入学校标准化建设范畴。要完善中学少先队组织,坚持全团带队,七年级、八年级两个年级有8个教学班以上的中学,应由全体少先队员选举产生大队委,设立队长、队委。并以班级为单位成立少先队中队,中队辅导员可由班主任兼任,也可由其他教师兼任,在各中队应选举产生中队委开展少先队活动。

2.突出“六个一”团建项目。学校团委要将“六个一”团建项目作为近期加强中学中职共青团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和重要载体。以“入团第一课”为核心,系统构建中学中职团员意识教育体系;以“青春五月”为统揽,全面打造中学中职共青团活动氛围;以“共青团辅导员”为关键,有效加强中学中职共青团工作基础力量;以“团员成长教育室”为重点,扎实建设中学中职共青团有形阵地;以“班级团队角”为依托,大力构建基层支部教育管理展示平台;以“学生团员成长档案”为抓手,促进形成记录学生团员成长印迹的有形载体。

3.建立健全团队活动阵地。要逐步在各类场所建立少先队教育实践基地。把团队基础建设作为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团队活动室、鼓号队、广播站、红领巾书屋、中队角、少年军(警)校等设施和载体,大队队室的室内陈设布置形式力求庄严、朴实、富有童趣,内容上要有教育性和时代感,要体现本校特色,要做到整洁、适用,富有少儿特色,将学校少先队队室、红领巾广播站、鼓号队等纳入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建设。

四、主要任务

1.加强中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全面深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共青团要积极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我的彩虹人生”等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唱响“三爱”教育主旋律,少先队要以重大节日为契机,积极开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红领巾心向党”、“红领巾寻访”“红领巾与雷锋车同行”和创建“李四光中队”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少年儿童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加强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将“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纳入学校校本课程设置方案,列入教育部门的教研内容,进入学校的课程表,切实保证每周1课时的少先队中队活动时间,不得被其他教学活动挤占,大队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大队会,结合主题教育开展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系列活动,每学期面向全体队员至少组织一次知识讲座,每年至少组织全体队员参加一次大型的社会实践活动。设立少先队活动课兼职教研员,少先队总辅导员兼任教研员。加大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理论研究力度,将少先队工作纳入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在全县构建一支少先队科研队伍,建立少先队工作名师工作室。

3.规范中学中职团员发展工作。要做好少先队员入团前培养教育工作,要建立“推优入团”的良好机制,推荐优秀少先队员作为团的发展对象,不断为共青团组织输送大批优秀后备人才,使少先队真正成为共青团的预备队。学校团委要加强对本校团员发展工作的统筹,制定年度计划,严格规定团员发展标准和发展规范,认真执行团员发展程序,要按照团章有关规定,确保每学期发展团员不少于1个批次,杜绝全员入团、无条件发展、不按程序发展和突击发展现象。入团后,所有团员应该坚持执行戴团徽、持团员证,参加团日活动时要唱团歌。

4.大力推进团队网络活动和信息化建设。借助互联网+和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有利契机,进一步发挥信息网络在推广普及中小学团队活动和辐射影响青少年学生的积极作用。推动团队信息化建设,建立团队信息和沟通交流的网络平台,创新探索利用网络管理、服务青少年学生的有效方式,学校校园网要开辟专门的团队工作栏目和园地,不断扩大团队的组织覆盖和活动覆盖。

五、建立健全中小学团队工作的督导检查机制。对学校团队工作考核纳入教育局对学校综合考核整体范畴,建立以教育行政部门、共青团等为主体,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中小学团队工作督导考核机制。要把中小学团队工作各项要求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水平评估等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对各学校落实本文件以及《中共xx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工作的意见》等的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把团队工作情况作为衡量中小学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五、初中实行“团队一体化”建设

推进“团队一体化”建设的任务和措施主要归纳为“八个统筹”:

1.统筹工作机构和工作力量:坚持“队为主体,团为核心,以团带队,团队共兴”的基本原则,统筹各个层面的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机构和工作力量。学校建立由党委(总支)、团委(总支) 、大队部共同组成的“团队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落实责任,明确分工。

2.统筹队员和团员教育:注重团、队组织意识和教育内容的衔接,培育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朴素感情,将少先队队员教育和共青团团员教育进行统筹,实现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实施,一体化考评,保持团队教育的一致性和系统性。

3.统筹团队活动:面向全体初中少先队员开展适合初中少年特点的自主活动,将少先队的集体意识、团结协作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活动和共青团的责任意识、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活动统筹起来。

4.统筹团队仪式:抓好队员、团员意识教育,强化入队、入团仪式教育。通过仪式营造庄重的氛围, 让初中少先队员充分体会少先队和共青团的组织神圣感和归属感,进一步加深他们对组织的热爱和拥护。

5.统筹基础队务团务规范:将队务规范制度与团务规范制度相互统筹起来,做好有序衔接。少先队辅导员要严格执行“三个不准,一个杜绝”要求,中学团委要改善重团员发展、轻团员教育管理的现状,少先队与共青团协同一致加强基础队务、团务规范管理。

6.统筹队员团员评价体系:做好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的评价标准有效衔接,统筹两套评价体系标准统一、方法贯通、前后一致、一以贯之,将对少先队员的评价结果作为团队表彰和推优入团的参考指标。

7.统筹阵地建设:通过线上线下整体统筹,少先队和共青团阵地建设将达到强强联合、整体提升的效果。

8.统筹表彰激励机制:对少先队和共青团的评奖评优工作进行统筹,将评价标准、表彰项目、推选规模和评选办法等方面打通,使得学生既是队的优秀,也是团的优秀。积极推荐优秀少先队员作为团组织的发展对象。

六、工作要求

1.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团队工作。全县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和关心少年儿童和团队工作,从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更加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加大支持和投入力度,为少年儿童提供安全、健康与和谐的环境,将文件精神细化为具体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切实推进全县少年儿童和团队工作任务的有效落实。

共青团课总结篇8

2017响应团中央“一学一做”教育实践责任清单:

一、团的领导干部:八个带头

1.带头落实一岗双责。团的领导干部既要负责所在岗位具体业务工作,又要从全面从严治团的高度出发,统筹落实“一学一做”教育实践。

2.带头开展自学。带头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2013年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2017年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关于新形势下推进从严治团的规定》《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团员和团员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基层组织“三会两制一课”实施细则(试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基层组织选举规则》等团的规章制度。

3.带头开展联系指导。县处级团干部各联系3个团支部;正科级团干部各联系2个团支部;其中务必选择一所中学团支部作为联系点。每名团的领导干部要在团支部联系点结对联系1名团干部和1名团员,每半年到联系点实地联系指导1次,全年累计不少于2次。

4.带头开展督导检查。加强联系县(区)及基层团组织“一学一做”教育实践督导,帮助联系地方推动工作、梳理问题、整改落实。

5.带头参加支部活动。带头参加联系点专题组织生活会、团日活动、入团仪式等支部活动,遇有重要活动、重大事件时要及时参与指导联系点工作,平时要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保持联系。

6.带头创新方式讲团课。到每个团支部联系点讲团课不少于1次,4月底前完成1次团课。

7.带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成为注册志愿者,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每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不少于20小时。

8.带头完善“一表一卡”。认真填写《“一学一做”教育实践团支部联系点记实表》《“一学一做”教育实践团支部联系点结对卡》(简称“一表一卡”),6月底和9月底前分别报送1次“一表一卡”和实地指导照片。

二、团支部书记:六个落实

1.落实支部“一学一做”工作计划。

2.落实自学。带头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2017年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团员和团员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国共产主义发展团员工作细则》《关于推动团员成为注册志愿者的意见》《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基层组织“三会两制一课”实施细则(试行)》《关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基层组织选举规则》等团的规章制度。

3.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制度。

三会:(1)团支部大会(一般每季度召开1次);

(2)团支委会(一般每个月召开1次);

(3)团小组会(根据工作随时召开)。

两制:(1)团员教育评议制度;

(2)团员年度团籍注册制度。

一课:团课。

4.推动落实10项活动。2月至9月,开展自学并督促支部团员自学,组织团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每名团员在学习的基础上攥写1份学习心得;3月至4月,组织开展主题团课、专题组织生活会;5月,集中开展入团仪式、评选表彰、主题团日活动;6至7月,开展主题征文活动、组织整顿;8至9月,组织先锋岗(队)创建活动。

5.落实志愿服务活动。成为注册志愿者,每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不少于20小时。

6.落实1套支部档案。协助团干部完善“一表一卡”,完善支部“一学一做”教育实践档案,及时上报并存档。

三、团员:三个坚持

1.坚持自学。每周自学不少于1小时,认真学习2013年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关于推动团员成为注册志愿者的意见》《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基层组织“三会两制一课”实施细则(试行)》《关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基层组织选举规则》等涉及团员本身的规章制度。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