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公司扶贫工作计划8篇

时间:2022-08-11 22:52:53

公司扶贫工作计划

公司扶贫工作计划篇1

面对基层党建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内蒙古工委在总结近年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三到村三到户”活动,通过实施规划到村到户、项目到村到户、干部到村到户,机关党员干部为农牧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民族团结得到巩固。实施精准扶贫,做到了规划跟着贫困村、贫困户走,项目跟着规划走,干部跟着项目走,实现了帮扶规划、帮扶项目、帮扶干部与帮扶对象无缝对接。通过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一系列帮扶项目的实施,贫困嘎查村(即行政村)的农牧民群众实现了发展梦、增收梦、安居梦、乐业梦。

扎实推进规划和计划到村到户。2014年,内蒙古工委以“三到村三到户”活动为重点,依照自治区出台的《深入推进扶贫攻坚工程“三到村、三到户”工作方案》,要求各帮扶厅局单位进一步完善脱贫规划和年度计划,针对还未脱贫的2834个重点嘎查村建档立卡,实施“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在制定到嘎查村的总体规划和实施计划中,要求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特色产业、村容村貌、生态环境、基层组织建设等六项重点任务;在制定到户的规划和实施计划中,要求突出增收产业、危房改造、劳动力素质提高三个重点。按照年度实施计划,各帮扶单位以工期倒排的方式,将责任落实到驻村蹲点干部和帮扶工作队员。各厅局单位大力开展机关党组织与嘎查村党组织结对联系活动,不断增强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提高了嘎查村“两委”班子和嘎查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使“两委”班子成为“永不撤走的帮扶工作队”。

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项目到村到户。各厅局单位紧密结合帮扶嘎查村和贫困农牧户的实际,坚持因嘎查村制宜、因贫困农牧户制宜,确定具体的帮扶项目,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到村到户。近年来,各厅局单位累计投入帮扶资金4.6亿元,帮助贫困嘎查村和农牧民发展主导产业。内蒙古人大办公厅、国土资源厅、文联、党校、武警消防总队、电力公司、石油公司、集通公司等单位以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土地整理、打井、建井房并购置安装变压器、机泵管带等配套设施,夯实了农牧业的生产基础,提高了农牧业的产出效益;内蒙古党委组织部、政府办公厅、民委、北方电力公司等单位以发展养殖业为重点,积极筹措资金为贫困农牧户建设蛋鸡养殖小区、牲畜棚圈、饲料加工厂、青贮饲料窖和购置育肥羊、育肥牛,大力发展养殖业,提高农牧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内蒙古工商局、总工会、蒙东电力公司等单位积极筹集资金帮助贫困农牧户建设蔬菜大棚,大力发展蔬菜特色产业,提高农牧民群众的经济收入;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扶贫办等单位帮助贫困嘎查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发挥农机具在现代农牧业生产中的作用,提高农作物的单产量,增加了农牧民的收入。帮助贫困嘎查村建设砖厂,安排剩余劳动力实现当地就业,并发展壮大了嘎查村的集体经济。

落实干部到村到户的责任机制。在2013年组织开展机关党员干部驻村蹲点活动的基础上,2014年,内蒙古工委要求认真落实厅局单位帮扶工作的领导责任、驻村工作队的帮扶责任、干部到户的帮扶责任,实行定点、定人、定责帮扶。通过建立帮扶工作责任体系,形成了厅局党组(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班子成员结合分工配合抓,机关党组织具体抓,驻村干部和帮扶工作队员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截至目前,105个厅局单位已经分别组建帮扶工作队,每个帮扶队由2至3人组成,并确定由厅局单位的分管领导直接抓贫困嘎查村的帮扶工作,选派机关干部驻村蹲点、抓项目到村到户。厅局机关党组织负责组织协调,定期轮换机关干部到嘎查村驻村蹲点,推进帮扶项目和工作任务的落实。

公司扶贫工作计划篇2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年,XX村驻村扶贫工作组要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脱贫攻坚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开展“四查四补”,紧紧围绕“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和“六个到村到户”帮扶措施的总体要求及镇党委、政府的脱贫攻坚思路,紧盯目标任务,认真分析村情现状,研究扶贫产业,落实扶贫政策,拟定扶贫工作计划,落实扶贫措施,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一、基本情况

XX村属黄土高原干旱丘陵区,总面积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19亩,退耕还林草面积1612亩。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286户968人(回族66户254人),属回汉杂居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8户273人,已脱贫74户268人,未脱贫4户5人。全村种植面积2260亩;全村牛(驴)存栏296头;享受低保110户166人,五保户1户,残疾人63人。村民收入来源主要靠外出务工、种植业和养殖业,20189底农民人均纯收入8500元。现有党员30名,村“两委”班子健全。

2020年,我局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六个到村到户”帮扶措施的总体要求,紧盯目标任务,认真分析村情现状,研究扶贫产业,落实扶贫政策,拟定扶贫工作计划,努力实现整村脱贫的目标。

二、总体目标

争取实施各类扶贫项目,通过多方联系资源、人才、企业,抓产业基地建设,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为帮扶对象提供政策咨询、市场信息、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引导和帮助拓展增收途径,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实现预期集体脱贫的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积极争取和实施各类项目。

一是重点围绕花灯工艺、中药材种植、肉牛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联合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积极策划和组织花灯厂、XX艾公司、XX源公司、砥行养殖合作社、XX旅游发展公司、XX农业科技公司等企业申报市、县科技项目和XX项目。力争争取项目资金达到230万元,较上年增长10%以上。同时,组织实施好项目,以项目为引领带动产业发展,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

(二)扶持企业发展壮大。

一是支持花灯厂与科研单位合作开发适销对路的花灯品种,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扩大扶贫车间规模,巩固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增加贫困户收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二是围绕打造XX县艾草第一村,依托XX艾公司,打造千亩艾草种植示范基地。同时,以企业为主体投资300万元,建设艾草种植和科研基地(温棚育苗),引领全县艾草产业发展。三是支持XX金禾源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高标准红花生产基地1000亩,四是引进XX县先平农业科技公司,示范种植板兰根、黄芪等品种700亩,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五是支持XX县砥行养殖专业合作社,在推广微生物饲料壮大养殖规模带动建档户发展养牛业的同时,建设牛粪加工生产燃料扶贫车间,加工处理利用牛粪和柴草等废弃物,改变本村养殖户牛粪露天堆放摊晒的现状。

(三)加大帮扶力度。

结合本村贫困户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完善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在扶贫工作中要拓宽帮扶途径,增强帮扶实效,巩固帮扶成果,配合村两委抓好危房改造、土坯房拆除、环境整治、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产业发展增收等各项工作,改善贫困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要坚持发展产业扶贫,发挥能人大户、 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发展管长远的肉牛养殖、艾草种植等特色主导产业,帮助贫困群众提供技术指导、降低发展风险,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

(四)加大舆论宣传。

采取有效措施,借助村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三会一课、村远教学习平台等媒介,加强脱贫相关政策的宣传;同时,组建宣讲队伍,利用新时代流动讲习所,深入村组、田间地头开展宣讲,通过宣讲,帮助贫困户理清脱贫致富思路、夯实脱贫措施,传授脱贫致富经验,力促精准施策、精准帮扶。注重从思想上、物质上、精神上等多方位进行帮扶,积极营造我为贫困户我可耻、我脱贫我光荣的浓厚氛围。

(五)创优扶贫环境。

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发展意识,强化村风民风建设,以“最美吉强人”、“清洁最美村庄”等评选活动为契机,多渠道、多形式评选、宣扬道德模范、致富带头人等,突出模范引领作用,转变群众落后守旧的观念,创造齐心思富、齐心致富的良好氛围。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

我局帮扶工作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和脱贫攻坚的大局出发,每个干部要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三个一”要求,至少每月进一次户,帮助贫困户确定产业,办一件实事,解决一个以上的难题,切实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是,确保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不走样。

(二)积极解决问题。

驻村工作队要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监督落实好扶贫项目,帮扶责任人要切实帮助帮扶对接户解决帮扶计划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公司扶贫工作计划篇3

按照三严三实教育实施方案中开展专题调研的要求,近日市质监局组织调研专班,深入精准扶贫联系点竹山县官渡镇大溪河村进行调研,深入分析xx的现状、问题及下一步帮扶措施。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xx村发展的现状

1、基本村情现状。

大xx村位于竹山县官渡镇北部,距镇政府约30公里,距县政府约88公里,是典型的偏远高山村。版图面积约70平方公里,由过去的4个村和1个林场合并而成,全村旱地4426亩,水田325亩,共有5个村民小组。大溪河村村内主要资源有闪长岩、石煤、黑板石、魔芋、猕猴桃、蜂蜜和烟叶等。

2、贫困人口现状。

xx全村共340户,1339人,其中户口在本村但早已在外地安家约300人,实有劳动力825人,贫困人口177户 673人,贫困人口超过50%。在贫困人口中五保户20人,低保户86人。可以说,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贫困户。根据走访了解到的情况,除了35户烟农收入较为稳定外,其他贫困家庭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3、基础设施现状 。

xx交通不便,全村水泥路9公里,通组公路60余公里,路面较差,遇到雨天,大多数道路无法通车。村民居住分散,除2家房屋是新建的两层小楼外,其他农户房屋均是土坯房,居住条件极差。村内无学校,孩子均在外村和镇上上学,目前有8名在读大学生和6名高中生。村内无卫生室,村民看病去30公里外的官渡镇,因交通不便,很多村民小病都是能忍则忍。村党员活动中心是4间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土墙房,办公环境差。因环境限制,该村电力资源短缺,经常晚上供电,停电的情况时有发生。当前没有网络,很多地方没有手机信号,通讯极其不便。

4、产业发展现状。

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以种烟、种粮、发展林特产业和打工为主,2014年人均收入4242元。烟叶种植是该村主导产业,在烟叶公司支持下,种植面积达到850亩,有烤房22座。由于条件所限,招商引资相对困难。2012年引进一家石材加工厂,因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目前处于停产状态。

5、基层组织现状。

大溪河村现有党员22人,村两委班子5人,年龄结构较为合理,但村支书、村主任、村会计3人长期不在本村居住,村妇联主任是一名20多岁年轻女性,很少参与到村集体事物中来,村两委作用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二、市质监局帮扶的情况

1. 加强领导,组建帮扶工作机构。

市委政府精准扶贫活动专题工作会议召开后,市质监局迅速成立了以局长曾勤为组长,局班子成员,各分局局长及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迅速召开专题会议,制定 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精准扶贫工程实施方案,同时成立了以党组成员、副局长欧阳华同志为队长,抽调6名同志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工作队,为精准扶贫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2、走访调研,摸清村内基本情况。

我局扶贫工作队迅速深入联系村逐户走访,全面调研。工作队员共驻村180人次,走访入户80%以上的村民及所有贫困户家庭,先后4次与官渡镇党委政府领导座谈商讨大溪河村扶贫计划, 5次召开村民大会,详细了解大溪河村的基本情况,并将走访了解的详细情况归类建档。通过调查,在177户贫困户中,有烟农35户,全家在外打工6户,仅留老人在家23户,伤残户3户,老年户3户。经统计,需要重点帮扶的困难户共96户354人,致贫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不足,同时村民思想保守、缺乏技术和资金。通过走访调查,确定了扶贫的重点对象,真正做到底数清、问题清。在走访过程中,工作队员积极宣传党的惠民政策,争取村民对 精准扶贫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3、明确职责,全员参与结对帮扶。

按照市委政府干部包户(人)的要求,结合贫困村的实际,建立了县级领导干部包户和一般干部包人责任制。我局县级干部13人,帮扶13户共计48人,一般干部206人,共计帮扶81户306人,剩余贫困群众由工作队兜底帮扶。任务确定后,通过春节慰问、组织活动等方式,组织干部职工分批前往大溪河村,走访、慰问、帮扶困难户,为各户脱贫致富出谋划策。其中在2015年春节前夕,局党组成员以及二级单位负责人走访慰问了该村老党员和一批困难群众,共计为该村177户结对帮扶户提供了价值1.2万元的慰问品,同时为14名在校高中生和大学生每人提供500元的助学金,支持他们克服困难完成学业。

4、结合实际,帮助制定脱贫计划。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产业扶贫是村民彻底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经实地走访,该村蜜蜂养殖、猕猴桃和中药材种植有一定的产业基础。目前有30余户村民散养蜂蜜200多箱,但缺乏技术和龙头企业带动,蜜蜂养殖未能形成规模,产量也较低,多数蜂蜜养殖户年收入只有 100多元。该村地处高山,很适合猕猴桃生长,已有几户村民正在发展猕猴桃,其中村主任朱磊建有60亩猕猴桃基地,其中20亩已挂果,年收入超过10万元。通过调查,后与村两委沟通,决定以产业扶贫为主导,将蜂蜜养殖、猕猴桃和中药材种植作为该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予以重点扶持,做到户户有产业,人人能脱贫,同时联系龙头企业,帮助建立产业合作社,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以产业扶贫彻底实现脱贫致富。

为加快发展壮大猕猴桃产业,局主要领导专程赴全国最大的猕猴桃基地陕西省眉县考察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县建设,了解猕猴桃的种植、加工、储藏、销售、发展前景等情况,帮助大溪河村制定了科学、详细的猕猴桃产业发展计划。每亩猕猴桃年产3000-5000斤,每斤2-3元,每户种植3-5亩,可收入1-2万元。

同时,该产业对劳动力要求不高,属于懒人产业,老弱病残均可发展。我们将了解到的信息及时该村两委沟通,帮助该村成立了蜜蜂养殖合作社,与湖北神农蜂语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争取在2-3年将该村蜜蜂发展至1000箱,年收入达到80万元。

5、筹措资金,启动扶持产业发展。

为加快大溪河村脱贫步伐,市质监局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年初,局党组号召全局干部职工每人集资捐款400 元,共募集到9万多元启动蜜蜂养殖产业,计划为110户困难村民每户免费提供1箱蜜蜂。我局已与湖北神农蜂语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由神农蜂语公司提供蜜蜂种群和技术指导,近期已有6箱蜜蜂送到村民手中。

为改善该村医疗卫生条件和产业合作社的发展,局党组计划每年想办法筹措一定的资金,支持该村一中心三室 建设(党员活动中心、产业合作社办公室、卫生室、文化室)。目前已筹措10万元资金,计划为该村村民每户提供1亩猕猴桃苗木,并聘请陕西眉县的技术人员,定期为该村猕猴桃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

6. 广泛动员,邀请企业参与扶贫共建。

扶贫是一项社会责任,我局积极动员企业参与共建,借助企业的资金、市场,帮助联系村脱贫致富。经沟通,目前已有湖北世纪中远集团、十堰福堰钢铁公司、葛洲坝公司十堰办事处、湖北帕菲特工程机械公司、湖北神农蜂语公司、十堰海亿魔芋食品公司以及市液化气公司等8家企业愿意参与到大溪河村的扶贫工作中来。其中,湖北神农蜂语公司已先后2次派技术员前往大溪河村讲解传授蜜蜂养殖技术,葛洲坝公司十堰办事处愿意为大溪河村移民搬迁工程免费提供水泥100吨。

三、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1、村民素质不高。

在扶贫开发之中,劳动力资源是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但xx村村民文化素质低,思想保守,给精准扶贫增加了难度。目前有一定能力的已经迁出村外,年轻人常年在外打工,留守的多是老、弱、病、残、小,劳动能力有限,无法有效参与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导致贫困村缺乏造血功能。

2、资金

投入不足。

xx是极度贫困的村庄,需要建设的项目多,需要扶持的资金多。该村一直致力打造的猕猴桃产业,200多亩土地流转已经到位,但前期每亩近3000元基地建设费用成了门槛,村民缺乏资金投入,只能望地兴叹。目前政策扶贫资金有限,村民自筹资金无来源,帮建部门零基预算,也无资金投入。加之农业产业投入大、周期长,市场风险也很大,村民无法承担投入成本,资金制约成为扶贫的最大障碍。

3、技术服务不够。

xx镇党委政府及大溪河村两委十分重视产业发展,先后发展了烟叶、魔芋、猕猴桃、蜜蜂养殖、玄生种植等产业,只有烟叶公司技术服务到位,发展较好。可烟叶种植面积900亩已基本饱和,无发展空间。其他产业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村里曾大力发展中药材玄参,因村民缺乏种植技术,辛苦一年,收入不及成本,加之缺乏龙头企业兜底,结果村民都放弃了玄参种植。村里还发展过莲藕、核桃、魔芋等产业,但都是原始的粗放经营,广种薄收,陷入停滞状态,根本问题是缺乏技术指导。

4、联动帮扶不力。

大溪河村贫困面大,返贫率高,每年因灾、因病、因学等原因当年返贫的人口居高不下。加上缺项目、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扶贫攻坚任务非常艰巨。目前市委政府安排我局和浙江海天建设集团共同帮扶大溪河村,我局也积极争取其他8家企业从不同层面参与到大溪河村扶贫中来。但总体感觉是企业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市里统一安排的浙江海天建设集团至今还没有实质性行动,社会联动帮扶的效果也不是太好,单靠一个部门的力量难以完成艰巨的脱贫任务。

四、今后扶贫的主要措施

1、结对帮扶增强干部责任。

今后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政府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精准扶贫精神,扎实开展双包双建双带双促活动,细化干部一对一帮扶的任务,强化干部责任。加强督导检查,督促帮扶干部与包联户沟通联系,有针对性地制定贫困户脱贫计划。建立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减贫项目精准,帮扶措施精准,帮扶效果明显。

2、资金帮扶增添基础设施。

市质监局将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帮助大溪河村启动 一中心三室建设,改善村两委办公条件,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积极争取政策扶贫资金,协调相关单位,逐步解决大溪河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设施问题,从根本上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3、产业帮扶增加农民收入。

帮助贫困户因地制宜地选择产业,重点发展蜜蜂养殖和猕猴桃产业,帮助群众连片规划建设,着力优化品种,努力提升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水平,尽快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在此基础上引进企业拉升产业链,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提高质量和效益,增加村民收入。帮助大溪河村建立蜂蜜合作社,通过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合作,发展壮大蜜蜂养殖产业。帮助发展猕猴桃产业,免费提供猕猴桃树苗,力争在明年春季推广种植200亩。事先做好与十堰市新合作超市沟通合作,开辟猕猴桃销售渠道。

4、联动帮扶增进村企共建。

结合大溪河村实际,引进符合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通过村企合作,互助互动,借助企业的技术、资金,壮大产业规模,拉长产业链,降低农民发展产业遇到的市场风险,实现互利共赢。计划引进猕猴桃、魔芋、蜂蜜产业龙头企业各一家,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合作社发挥作用。同时争取市文明办等有关部门,大力开展结对共建美丽乡村和两创(创文明新村、创十星级文明户)活动,加快建设文明新村。

5、迁移帮扶增快脱贫进程。

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以居住在高山、边远以及水电路不通、资源匮乏、灾害频繁、生存环境恶劣的贫困户为重点,实行生态搬迁工程,解决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问题。目前该村已规划两个搬迁安置点,有18户村民有搬迁意愿。通过搬迁让村民集中居住,同时配套基础设施,从根本上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6、教育帮扶谨防代际传递。

积极开展雨露计划金蓝领助学培训,以贫困家庭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短期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为重点,鼓励村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劳动力技能水平和新生劳动力的能力素质,为扶贫攻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为防止出现因学返贫的情况出现,市质监局继续对该村在校高中生和大学生进行助学帮扶,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增强致富能力,巩固扶贫成果。

五、扶贫工作的几点建议

1、加大规划统揽力度,提升精准扶贫效率。

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的规模化种植、养殖和经营是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有效手段。虽然秦巴山区地形复杂、气候各异,动植物品种多样,难以形成大规模的经营,但结合实际分片进行规划,以几个乡镇或几个村为单元,明确产业方向,形成适度规模的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还是切实可行的。如官渡镇周边乡镇,或大溪河村及周边几个村,都发展弥猴桃,形成规模,集约化经营,这样就可以降低生产、销售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价值。因此,建议市级统筹指导,县乡科学规划,分片区对产业发展、道路交通、村级公益设施进行规划,以提高扶贫效率。

2、加大资金捆绑力度,提升整体发展能力。

扶持资金数额决定扶贫计划任务的落实,没有资金投入,任何规划、计划都是空中楼阁。如果仅靠帮扶单位支持,难以完成艰巨的脱贫目标。现在大溪河村到底能投入多少扶贫资金、项目资金,村集体和帮建单位都不清楚,计划干多少事,心中没底。建议根据市、县扶贫规划,将政策扶贫资金、有关项目资金等计划下达到乡、下达到村,加上帮建单位扶持资金、社会捐献资金、村级组织自筹资金等,将所有资金捆绑使用,有计划的谋划、规划,每年干几件大事、实事。

3、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升自我造血功能。

当产业扶贫项目确定之后,农民急需的是科学种植、养殖技术,可这些技术大多数帮建单位是无法提供的。当前大溪河村蜜蜂养殖、弥猴桃种植,需要培养几户技术带头人。建议市、县牵头,安排农业、林业、畜牧、科技等部门技术机构或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分门别类地组织在相应片区开展相关实用技术培训,村级组织组织产业对口的农户参加,以提高其创业能力和技术素质。

4、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升模范带动作用。

贫困村的脱贫致富,村级组织,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及两委班子成员发挥着关键作用。大溪河村党支部书记明平涛坚决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带领村民自力更生,新修公路,发展产业,收到一定的效果。但要想彻底抓好精准扶贫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村党员干部和致富能人的培养、挖掘工作,力争培养一批年青有为、敢想敢干、勇于开拓的党员干部和致富能手,形成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致富创业团队,带动贫困村脱贫致富。

公司扶贫工作计划篇4

领导重视 落实责任

方大特钢公司为扎实有效开展好扶贫工作,成立了由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为组长,总经理、工会主席为副组长,班子其他人员为成员的定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公司班子会议,对扶贫工作进行总体布置,制定工作计划,积极拓展扶贫开发新思路,对扶贫工作人员到位、资金到位给予保障。为了解石阔村的现状和制定切实可行的脱贫增收计划,自开展定点包扶工作以来,公司副总经理、工会主席带队及公司投发部、工程管理部、财务部、设备材料公司等部门负责人多次到瑞金市武阳镇石阔村进行调研,详细了解该村的基本现状及特色优势、存在的实际困难和制约发展的瓶颈。此后,公司还安排2名同志定点驻村进行调查走访。先后召开了村干部、村小组长和老党员、果农代表座谈会,充分调动村干部、村小组长、村民建言现策,畅言经济发展和自主发展的途径,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公司班子会多次专题研究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并对方大集团进行了专题汇报,研究确定了扶贫工作方案。

突出重点 科学规划

在开发项目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中,瑞金市坚持贯彻“三线连珠”、“四星拱月”、“多点支撑”的发展战略。以“一个突出、四个加快”为主线,以统筹城乡发展为重点,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核心,突出围绕转变思想观念,发展主导产业,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帮助贫困群众解决温饱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脱贫致富,促进石阔村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和谐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作为首要任务,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加大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服务农村经济的发展为目标,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先决条件,以全面整体推进石阔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全面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提高为最终目的,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展有特色、可持续的农业产业化经济。

工作中,方大特钢公司坚持三个依靠:即依靠当地资源,依靠政府规划,依靠企业综合实力。依靠当地资源以人为本,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挖掘可利用的资源;依靠政府规划,在当地政府政策允许和规划的基础上,实施可能的项目和产业;依靠企业综合实力,提供有力的支持。坚持三个结合:即坚持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及当地资源充分利用紧密结合;坚持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及当地政府规划紧密结合;坚持扶贫开发与引导当地群众自我开发、自我发展,企业投入紧密结合。坚持三个有利:即对当地群众有利、对政府有利、对企业有益。今年以来先后起草制定了村级发展五年规划及蓝图、实施方案、石阔村基本情况摸底、石阔村脐橙产销基本情况调研、石阔村引水建设调研、石阔村精橙果业调研、石阔村脐橙帮扶基本思路及方案、方大特钢三年扶贫计划、扶贫发展建议书及石阔小学工程实施方案等。

整合资源 上下联动

方大特钢公司扶贫办定点石阔村驻村2人每月不少于20天,主动带领村干部与瑞金市政府各部门加强沟通与联系,为村级建设争取更多的资金。驻点以来,在我们与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争取到瑞金市交通局对石阔村大桥维修资金5万元;瑞金市扶贫办的修路资金10万元;瑞金市烟草局的农田水利配套工程资金99.6万元;组建园盛蔬菜基地300亩;并全部实施完成。

积极协助村委开展各项工作。驻点以来特钢公司扶贫办协助石阔村委做好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登记摸底工作,共1800余人;落实中央政策给村“两红”人员发放新建房补偿款2户,计8万元:无房户4户,计4.4万元;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结扎7人,征收社会抚养费5人,计11.5万元;抓好了180亩烟叶生产,共产合格烟叶5.4万斤;危旧土坯房改造登记摸底工作180余户,危旧土坯房拆除20余户。做好村党务工作,化解村民矛盾,做好老上访户人员思想工作1人;制作村风土人情风光片,宣传改革开放以来村里的变化;发展预备党员1名;重新修订了村级制度。

开展春节慰问活动,公司工会主席带队代表方大集团和方大特钢公司对瑞金市武阳镇石阔村进行节前慰问。先后走访了村五保户14人、特困群众8人、烈士遗孤2人、孤儿2人,分别送上了一桶食用油和600元慰问金,此次走访慰问金总额为21000元。把党的温暖和关怀送到群众心中。

公司扶贫工作计划篇5

2015年以来,XX公司积极响应集团公司党委和嵩县县政府扶贫号召,在对口帮扶嵩县大章镇万村,认真履行央企社会责任,发挥企业自身优势,将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最大限度地争取整合资金对帮扶对象进行帮扶。派出驻村工作队,帮助帮扶村,兴产业,助就业,勇于担当,扛起社会责任,落实各项惠农扶贫政策。现将2018年至2019年上半年扶贫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构建扶贫工作长效机制。

2015年以来,公司成立了以党委书记、董事长赵英豪为组长,副董事长乔小虎为副组长及30名帮扶责任人为成员的脱贫攻坚责任组。责任组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温暖、献爱心、扶贫帮困等活动。以“党建是基础、资金为保障、基础设施改善为关键、产业发展为重点”的工作思路,建立了帮扶台账和工作记录。制定了包村帮扶计划等工作措施,积极开展扶贫工作,构建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

2018年以来共投资8万余元将万村村党群服务中心屋顶和党员活动室进行改造,目前办公设施已经配套到位。村两委成员按要求达到职数,同时能够认真开展和落实各项工作,截至2018年底全村共有正式党员26名,培养村级班子后备人员5人。

在扶贫开发过程中,作为帮扶单位始终践行模范带头作用,做到压实责任,对全村贫困户实行党员分包贫困户制度,以此提高党支部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二、深入调研,确保扶贫工作取得真正实效。

派出驻村工作队采用走访调查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切实加强督查落实,公司制定了《XX公司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督查制度》,与此同时,公司扶贫办还将核实的贫困户、帮扶措施、挂扶干部等在村委会中进行张榜公布,确保了扶贫信息的真实性、透明性。 

在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入户走访,召开不同形式的座谈会等形式,结合实际制定了具体的帮扶措施,通过十个一入户大走访和拉网式大排查的方式,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采取每贫困户都由1名挂钩党员挂扶的方法,分类落实帮扶责任。

    三、持续将党的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村入户,更好地落实精准扶贫。

公司党委持续将党的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村入户,坚持不懈抓下去,坚持用党章党规规范党员、干部言行,抓实村组党员思想,发挥村组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在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最后时期,以党的精神的高标准严格要求,切实自觉践行担当精神,把精准扶贫责任扛在肩上、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让没有脱贫的贫困户早日摘掉贫困帽子,力争在2020年全面完成脱贫任务。

扶贫攻坚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党重中之重的一项艰巨任务。作为拥有建档立卡147户572人的贫困村,目前已脱贫137户554人,仍还有10户18人没有脱贫。

四、积极关注民生问题,帮扶工作有创新,帮扶成效良好。

XX公司作为帮扶单位,勇担责任,始终以贫困户和贫困村早日脱贫为己任,结合国家扶贫政策,尽单位和村干部最大努力,积极争取社会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及时增添新的帮扶项目,在帮扶工作上有创新,出新招,做到工作不松,力度不减,帮扶成效良好。

(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驻村工作队与帮扶村积极响应国家扶贫政策,极力争取到相应的财政资金和公司帮扶资金(12万),完善帮扶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

一是投资65.14万元,建万村文化活动广场;

二是投资5万元完成垃圾池配置工作;

三是投资5万元完成村部村容村貌整治工作;

四是公司自筹12万元安装40盏太阳能路灯,完善了中心村亮化工程;

五是投资76.03万元新建九处饮水工程;

六是投资3.43万元新建下沟过水路面。

七是投资15万元实施村部卫生室项目正在改造。

八是争取财政资金50万元,入股嵩县开发公司,每年获取四万元分红,从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二)精准到人到户类项目

1、产业类:

一是养蜂14户280余箱;二是比较有规模养猪2户500多头;三是养羊2户70只;四是养牛17户26头;五是种植猪苓79户6380公斤,整合101.3亩耕地,投资18万元种植中药材,投资30万元入股香菇种植。其他项目20户,一共有134户分别发展家庭式小型种养项目,共计获取到户资金65.7万元。六是有13户没有发展能力而享受光伏发电项目。七是争取财政资金50万元投资一小型养牛场,合理用工4人,每年村级集体经济净收贰万元。

2、教育补贴类:

2017—2018年(春季)享受教育补贴99人,发放雨露计划助学补贴7人,11人享受驾驶技能培训。享受帮扶单位金秋助学5人。

3、易地搬迁:

惠民政策上,万村实现易地扶贫搬迁93户,408人。现已有4户享受危房改造,获得补贴12万元,健康扶贫上贫困人口已经进行两次免费体检;帮扶工作队本年度集中对贫困户进行5次普惠政策讲解;帮扶责任人本年度已集中11次入户对接。已申报62户群众获取特色种植奖补3.38万元,培育经济林改造申报奖补资金0.95万元,养殖类已有50户申报奖补资金20.48万元。转移就业已有103户161人申报奖补资金7.48万元。

4、金融扶贫类:

截至目前,已有32户贫困户以企业带贫模式推荐给知名企业,有13户享受光伏发电项目,另外已推荐36户贫困户进行小额信贷办理,截止目前已发放到位21户67万元。其中光伏发电13户,每户分红1900元。

5、医疗及财产保障类:

对14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缴纳30元人身保险,建档立卡系统中所有贫困户每户每年资助种植养殖加工和财产险保费50元,新农合每人统筹30元用于大病补充保险。贫困户遇到大病,可以报销多次,报销比例得到提高。

6、帮扶单位承诺:

XX公司已向万村村承诺:将贫困户家中考上本科以上矿山专业或机电专业的毕业生可优先分配到公司上班,当年考上大学生的特困家庭可以享受同XX公司职工之弟一样助学金,2017年以来已享受金秋助学五名同学每人获得2000元助学金。并扶持办公设备电脑、打印机和空调共计1.8万元。2019年从贫困户招录四名磨样工到公司化验室上班。

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党委书记、董事长赵英豪等七名爱心人士已与七名困难生签订协议,扶持三年,每年2000元进行爱心帮助。帮扶责任人利用节日慰问、夏日送清凉和冬日送温暖活动,分别带去价值4.5万、0.75万和1.5万元慰问品。

(三)连锁超市:

村委旁边有两个私家商店,根据村群众消费量低的情况,能够满足日常群众需要。

五、维稳和信访工作放在平时工作重要日程。

作为帮扶单位,同村两委在抓综治维稳方面和带领村干部认真履行社会治安管理职责,把矛盾纠纷,信访稳定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特别是扶贫领域里信访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发现一起,随时解决一起。

总的来看,XX公司积极落实了精准扶贫工作,收到了当地政府和村民的好评,但扶贫工作方式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力争在2020年,圆满完成脱贫任务。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作为帮扶单位,站在社会高度,担负起应尽职责,做好扶贫工作。

公司扶贫工作计划篇6

一颗赤诚的感恩之心

李清友,这位身家数亿的慈善家,出生于陕西一个普通农家。因为贫困,他14岁被迫外出打工。怀着改变命运的雄心,他从一般的职员做到国际知名企业的董事长。2006年,34岁的李清友在北京创办中泰华威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时,他已拥有了香港天福国际集团、马来西亚能源火炬股份有限公司、泰国能源贸易股份公司、新加坡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董事长头衔,经营着跨国投资、石油化工、土地开发、酒店服务等业务,经营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怀着“达则兼济天下”的善心,李清友每当看到那些生活中承受着灾难、困难的人群,心里总是充满不安。“带着向社会报恩,向友人报恩的初衷,结交国内外锐意进取之士共创美好未来。”这是李清友给公司全体员工的致辞。不仅李清友对慈善亲力亲为,他还以身作则,引领员工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报恩,不仅是李清友办企业的宗旨,也是他为人的宗旨,对他来讲,报国,报恩,慈善事业,都是一致的。

正如当李清友向家乡援助的救灾物资运抵宁强后所说:“家乡的水养育了我,现在家乡有了灾,乡亲们有了难,我理所应当尽一点心意。”

2008年,是李清友捐赠爆发的一年。

2008年3月,李清友为部级贫困县陕西宁强捐赠了3960万元的医疗设备,改善了贫困山区群众的医疗条件;同时还为宁强县修筑了一条17公里的村镇公路。

汶川大地震后,李清友先后向四川地震灾区和陕西地震灾区捐赠了总价值260万元的现金及帐篷、方便面、医疗设备等物品。

2008年7月25日,应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和会昌县的要求,为贫困革命老区会昌捐赠了医疗救护车15辆;各类医疗检测分析仪器116台(套);各类医疗工作站74台(套),总价值4138万元。

2008年9月27日,为湖南汉寿县人民医院捐赠了价值1080万元的医疗设备。

2008年10月28日,为江西省全南县和石城县共捐赠了价值5168.6万元的医疗设备。

截止2008年12月28日,李清友已捐赠了价值16070.92万元的医疗设备用于支援抗震救灾、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的扶贫开发事业。

在2008年3月26日启动的“雨露计划•中泰华威行动”,中泰华威作为发起企业,承诺在未来5年捐资5.1亿元人民币,利用国务院扶贫办的雨露计划培训系统,为贫困地区劳动力提供职业技能培训。

此外,中泰华威安排6000万元,对河北、山西、河南、湖北、湖南、陕西六省招收3万名左右农民工,为每个农民工资助2000元费用参加技能培训。作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重点工作之一的“雨露计划”,已累计转移就业经过培训的贫困地区劳动力300多万人,带动1000多万贫困人口告别贫困。

李清友还计划成立慈善基金会,结合公司自身优势,将基金所得,以及国外友人的捐赠用于中国的扶贫开发事业,以回报祖国的养育之恩。

“雨露计划•中泰华威行动”

如果说慈善活动使李清友的爱心得到释放,那么携手雨露计划则使他自觉地把自己的事业融入国家的扶贫事业之中。他的心灵被一次次净化,责任感越加强烈,他的成绩也更加让人敬佩。

“雨露计划”是国务院扶贫开发工作中为进一步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加快扶贫开发和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构建和谐社会而进行的一项创新性扶贫工作。雨露计划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任务,综合运用资金扶持、宣传引导如竞争、激励等手段,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全面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增强其就业创业能力,通过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努力增加贫困农民收入,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

“雨露计划”于2006年10月在北京启动后,李清友看到雨露计划取得了巨大成就,仅劳动力培训转移一项,2006年共投入培训资金7.3亿元,培训人数达165万人,安置就业人数126.7万人,带动四五百万贫困人口脱贫,对贫困人口的人均增收贡献率超过50%。但与此同时,他也从政协委员、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处了解到,贫困地区减贫速度放缓、返贫压力加大,正在成为扶贫工作面临的一个新的突出矛盾。这一切使得李清友从心中升起一种更为强烈的为国分忧的责任感,又一个大胆的扶贫义举在李清友的心中酝酿――携手“雨露计划”。几经准备,2008年3月,“雨露计划・中泰华威行动”启动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雨露计划・中泰华威行动”由国务院扶贫办主办,中泰华威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发起企业,这项活动承诺在未来5年内捐赠5.1亿元人民币,利用国务院扶贫办的培训系统,为贫困地区劳动力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现已安排资金,在江西、河南等省招收农民工,为农民工资助费用参加技能培训。

随后,“雨露计划・中泰华威行动”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的各项工作很快展开。江西会昌珠兰示范学校是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创建的,他们决心把学校办成农家子弟上学的校园、农民学知识学技术的夜校、创业农民尝试探索的基地,实现以农养教、以教促农、实现科技兴农的目的。他们按照“农科学想结合,三教统筹”的教育模式,实现农村经济和教育发展同步规划,同步运行幼教、基教、职教、成教统筹发展,使学生文化素质与实践能力同步发展,实现小村庄,大教育,学校将成为农村教育的典范。为了实现这一切,李清友毫不吝惜地为珠兰示范学校投资,首批投资2000万元资助办学,使学校二期工程接规划开工。“雨露计划・中泰华威行动”还着力于从增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出发,经过多次考察论证,现已与会昌达成协议,分三期投资总额33亿元人民币,打造规模为3000亩山地的“赣州中泰华威科技园”。首期工程投资13亿元人民币,规划山地1000亩,全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努力拉长农业科技产业链条,切合实际地引导和帮助农民重视教育与科技,走依靠科教脱贫致富的道路。

此外,“雨露计划・中泰华威行动”还围绕示范点加强扶贫,为探索扶贫发展新模式起到强大的助力作用。

CDD项目是由国务院扶贫办投资项目管理中心和世界银行合作开展的。该项目在投入资金扶贫的同时,更重视农民参与项目建设的过程,进而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与素质。南充嘉陵区是全国试点县之一,自2006年启动以来,完成总投资992.5万元,修建村道公路53.18公里,人工井74口,改厨改厕485户等多项工程,受益人口达14243人。南充是革命老区,按照十七大提出的要求,开创了“一水、二路、三产业、四人居环境、五社会事业、六民主法制”的工作模式,一手抓产业培育促进发展,一手抓解决百姓疾苦、促和谐工作。特别是CDD项目的实施,已在项目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社区主导型发展理念在扶贫新村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南充作为全国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试点,近年来,各种扶贫工作真抓实干,有良好的扶贫基础,为全国创造了经验。南充一系列很好的做法感染着李清友,在南充考察中的所见所闻,令李清友惊羡:通过整村推进,贫困村修通了水泥路,架通了石板桥,农民用上了自来水、沼气,村里办起了骨干产业,每户都有增收项目,村村青山绿水,白墙黑瓦,和谐文明新村焕然一新。李清友说:让南充人民尽快脱贫,并且带动全国老区脱贫,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他协助全国扶贫办,发挥“雨露计划・中泰华威行动”的作用,推动南充扶贫开发工作。

中泰华威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决定向南充捐赠500万美元,在嘉陵、顺庆和篷安三(区)县实施贫困主区综合扶贫试点示范项目。该项目将按国家扶贫办和中泰华威公司的要求,借鉴CDD外资扶贫理念,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实施项目进行科学规划,形成具体的实施方案。将采取公开竞争的方式,鼓励有积极性的村率先启动一批增收产业项目、农业基础项目和社会事业项目。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导向、金融支撑、农民自主的原则,积极整合农业、林业、水利、交通、国土、工业、教育、卫生等农业及涉农项目,充分吸纳金融资本、民间资金和群众力量,共同参与社会扶贫项目,形成强大的发展动力。

2008年7月,在南充万泰大酒店举行的项目签字仪式上,李清友庄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南充市市长高先海代表市人民政府,为国务院扶贫办外资项目管理中心、中泰华威公司赠送了镌刻着“情系老区、牵手南充”字样的牌匾,向李清友授予“南充市荣誉市民”称号。李清友在随后的讲话中衷心希望类似活动唤起更多企业家奉献更多爱心,关心贫困群众、关注扶贫事业,全力促进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

公司扶贫工作计划篇7

1.帮扶增强干部责任。

今后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政府“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精准扶贫精神,扎实开展“双包双建双带双促”活动,细化干部一对一帮扶的任务,强化干部责任。加强督导检查,督促帮扶干部与包联户沟通联系,有针对性地制定贫困户脱贫计划。建立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减贫项目精准,帮扶措施精准,帮扶效果明显。

2、资金帮扶增添基础设施。

市质监局将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帮助xx村启动 “一中心三室”建设,改善村两委办公条件,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积极争取政策扶贫资金,协调相关单位,逐步解决xx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设施问题,从根本上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3、产业帮扶增加农民收入

。帮助贫困户因地制宜地选择产业,重点发展蜜蜂养殖和猕猴桃产业,帮助群众连片规划建设,着力优化品种,努力提升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水平,尽快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在此基础上引进企业拉升产业链,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提高质量和效益,增加村民收入。帮助xx村建立蜂蜜合作社,通过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合作,发展壮大蜜蜂养殖产业。帮助发展猕猴桃产业,免费提供猕猴桃树苗,力争在明年春季推广种植200亩。事先做好与十堰市新合作超市沟通合作,开辟猕猴桃销售渠道。

4、联动帮扶增进村企共建。

结合xx村实际,引进符合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通过村企合作,互助互动,借助企业的技术、资金,壮大产业规模,拉长产业链,降低农民发展产业遇到的市场风险,实现互利共赢。计划引进猕猴桃、魔芋、蜂蜜产业龙头企业各一家,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合作社发挥作用。同时争取市文明办等有关部门,大力开展结对共建美丽乡村和“两创”(创文明新村、创“十星级文明户”)活动,加快建设文明新村。

5、迁移帮扶增快脱贫进程。

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以居住在高山、边远以及水电路不通、资源匮乏、灾害频繁、生存环境恶劣的贫困户为重点,实行生态搬迁工程,解决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问题。目前该村已规划两个搬迁安置点,有18户村民有搬迁意愿。通过搬迁让村民集中居住,同时配套基础设施,从根本上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6、教育帮扶谨防代际传递。

积极开展“雨露计划·金蓝领”助学培训,以贫困家庭“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短期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为重点,鼓励村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劳动力技能水平和新生劳动力的能力素质,为扶贫攻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为防止出现因学返贫的情况出现,市质监局继续对该村在校高中生和大学生进行助学帮扶,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增强致富能力,巩固扶贫成果。

五、扶贫工作的几点建议

1、加大规划统揽力度,提升精准扶贫效率。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的规模化种植、养殖和经营是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有效手段。虽然秦巴山区地形复杂、气候各异,动植物品种多样,难以形成大规模的经营,但结合实际分片进行规划,以几个乡镇或几个村为单元,明确产业方向,形成适度规模的“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还是切实可行的。如xx镇周边乡镇,或xx村及周边几个村,都发展弥猴桃,形成规模,集约化经营,这样就可以降低生产、销售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价值。因此,建议市级统筹指导,县乡科学规划,分片区对产业发展、道路交通、村级公益设施进行规划,以提高扶贫效率。

近日市质监局组织调研专班,深入精准扶贫联系点——xx县xx镇xx村进行调研,深入分析xx的现状、问题及下一步帮扶措施。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xx村发展的现状

1、基本村情现状。xx村位于xx县xx镇北部,距镇政府约30公里,距县政府约88公里,是典型的偏远高山村。版图面积约70平方公里,由过去的4个村和1个林场合并而成,全村旱地4426亩,水田325亩,共有5个村民小组。xx村村内主要资源有闪长岩、石煤、黑板石、魔芋、猕猴桃、蜂蜜和烟叶等。

2、贫困人口现状。xx全村共340户,1339人,其中户口在本村但早已在外地安家约300人,实有劳动力825人,贫困人口177户673人,贫困人口超过50%。在贫困人口中五保户20人,低保户86人。可以说,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贫困户。根据走访了解到的情况,除了35户烟农收入较为稳定外,其他贫困家庭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3、基础设施现状 。xx村交通不便,全村水泥路9公里,通组公路60余公里,路面较差,遇到雨天,大多数道路无法通车。村民居住分散,除2家房屋是新建的两层小楼外,其他农户房屋均是土坯房,居住条件极差。村内无学校,孩子均在外村和镇上上学,目前有8名在读大学生和6名高中生。村内无卫生室,村民看病去30公里外的xx镇,因交通不便,很多村民小病都是能忍则忍。村党员活动中心是4间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土墙房,办公环境差。因环境限制,该村电力资源短缺,经常晚上供电,停电的情况时有发生。当前没有网络,很多地方没有手机信号,通讯极其不便。

4、产业发展现状。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以种烟、种粮、发展林特产业和打工为主,20XX年人均收入4242元。烟叶种植是该村主导产业,在烟叶公司支持下,种植面积达到850亩,有烤房22座。由于条件所限,招商引资相对困难。2012年引进一家石材加工厂,因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目前处于停产状态。

5、基层组织现状。xx村现有党员22人,村两委班子5人,年龄结构较为合理,但村支书、村主任、村会计3人长期不在本村居住,村妇联主任是一名20多岁年轻女性,很少参与到村集体事物中来,村两委作用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二、市质监局帮扶的情况

1. 加强领导,组建帮扶工作机构。市委政府“精准扶贫”活动专题工作会议召开后,市质监局迅速成立了以局长曾勤为组长,局班子成员,各分局局长及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迅速召开专题会议,制定 “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精准扶贫工程实施方案,同时成立了以党组成员、副局长欧阳华同志为队长,抽调6名同志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工作队,为“精准扶贫”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2、走访调研,摸清村内基本情况。我局扶贫工作队迅速深系村逐户走访,全面调研。工作队员共驻村180人次,走访入户80%以上的村民及所有贫困户家庭,先后4次与xx镇党委政府领导座谈商讨xx村扶贫计划, 5次召开村民大会,详细了解xx村的基本情况,并将走访了解的详细情况归类建档。通过调查,在177户贫困户中,有烟农35户,全家在外打工6户,仅留老人在家23户,伤残户3户,老年户3户。经统计,需要重点帮扶的困难户共96户354人,致贫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不足,同时村民思想保守、缺乏技术和资金。通过走访调查,确定了扶贫的重点对象,真正做到底数清、问题清。在走访过程中,工作队员积极宣传党的惠民政策,争取村民对 “精准扶贫”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3、明确职责,全员参与结对帮扶。按照市委政府“干部包户(人)”的要求,结合贫困村的实际,建立了县级领导干部包户和一般干部包人责任制。我局县级干部13人,帮扶13户共计48人,一般干部206人,共计帮扶81户306人,剩余贫困群众由工作队兜底帮扶。任务确定后,通过春节慰问、组织活动等方式,组织干部职工分批前往xx村,走访、慰问、帮扶困难户,为各户脱贫致富出谋划策。其中在2017年春节前夕,局党组成员以及二级单位负责人走访慰问了该村老党员和一批困难群众,共计为该村177户结对帮扶户提供了价值1.2万元的慰问品,同时为14名在校高中生和大学生每人提供500元的助学金,支持他们克服困难完成学业。

4、结合实际,帮助制定脱贫计划。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产业扶贫是村民彻底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经实地走访,该村蜜蜂养殖、猕猴桃和中药材种植有一定的产业基础。目前有30余户村民散养蜂蜜200多箱,但缺乏技术和龙头企业带动,蜜蜂养殖未能形成规模,产量也较低,多数蜂蜜养殖户年收入只有100多元。该村地处高山,很适合猕猴桃生长,已有几户村民正在发展猕猴桃桃,其中村主任朱磊建有60亩猕猴桃基地,其中20亩已挂果,年收入超过10万元。通过调查,后与村两委沟通,决定以产业扶贫为主导,将蜂蜜养殖、猕猴桃和中药材种植作为该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予以重点扶持,做到户户有产业,人人能脱贫,同时联系龙头企业,帮助建立产业合作社,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以产业扶贫彻底实现脱贫致富。为加快发展壮大猕猴桃产业,局主要领导专程赴全国最大的猕猴桃基地——陕西省眉县考察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县建设,了解猕猴桃的种植、加工、储藏、销售、发展前景等情况,帮助xx村制定了科学、详细的猕猴桃产业发展计划。每亩猕猴桃年产3000-5000斤,每斤2-3元,每户种植3-5亩,可收入1-2万元。力争通过5年努力,该村猕猴桃发展至500亩,收入达到200万元。为发展蜂蜜产业,我们先后5次到湖北神农蜂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调研,得知当前新的养蜂技术每箱年产50公斤左右蜂蜜约800-1000元,且在第二年1箱蜜蜂可分箱为3-4箱,第三年可分箱到十几箱。1箱蜜蜂在第二年经分箱后年产值可达到3000-4000元,第三年分箱后的收入可达一、两万元。同时,该产业对劳动力要求不高,属于“懒人”产业,老弱病残均可发展。我们将了解到的信息及时该村两委沟通,帮助该村成立了蜜蜂养殖合作社,与湖北神农蜂语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争取在2-3年将该村蜜蜂发展至1000箱,年收入达到80万元。

5、筹措资金,启动扶持产业发展。为加快xx村脱贫步伐,市质监局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年初,局党组号召全局干部职工每人集资捐款400元,共募集到9万多元启动蜜蜂养殖产业,计划为110户困难村民每户免费提供1箱蜜蜂。我局已与湖北神农蜂语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由神农蜂语公司提供蜜蜂种群和技术指导,近期已有6箱蜜蜂送到村民手中。为改善该村医疗卫生条件和产业合作社的发展,局党组计划每年想办法筹措一定的资金,支持该村“一中心三室”建设(党员活动中心、产业合作社办公室、卫生室、文化室)。目前已筹措10万元资金,计划为该村村民每户提供1亩猕猴桃苗木,并聘请陕西眉县的技术人员,定期为该村猕猴桃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

6. 广泛动员,邀请企业参与扶贫共建。扶贫是一项社会责任,我局积极动员企业参与共建,借助企业的资金、市场,帮助联系村脱贫致富。经沟通,目前已有湖北世纪中远集团、十堰福堰钢铁公司、葛洲坝公司十堰办事处、湖北帕菲特工程机械公司、湖北神农蜂语公司、十堰海亿魔芋食品公司以及市液化气公司等8家企业愿意参与到xx村的扶贫工作中来。其中,湖北神农蜂语公司已先后2次派技术员前往xx村讲解传授蜜蜂养殖技术,葛洲坝公司十堰办事处愿意为xx村移民搬迁工程免费提供水泥100吨。

三、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1、村民素质不高。在扶贫开发之中,劳动力资源是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但xx村村民文化素质低,思想保守,给精准扶贫增加了难度。目前有一定能力的已经迁出村外,年轻人常年在外打工,留守的多是老、弱、病、残、小,劳动能力有限,无法有效参与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导致贫困村缺乏“造血”功能。

2、资金投入不足。xx是极度贫困的村庄,需要建设的项目多,需要扶持的资金多。该村一直致力打造的猕猴桃产业,200多亩土地流转已经到位,但前期每亩近3000元基地建设费用成了门槛,村民缺乏资金投入,只能望地兴叹。目前政策扶贫资金有限,村民自筹资金无来源,帮建部门零基预算,也无资金投入。加之农业产业投入大、周期长,市场风险也很大,村民无法承担投入成本,资金制约成为扶贫的最大障碍。

公司扶贫工作计划篇8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ZLFOX”为你整理了这篇2020年度公司定点帮扶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根据《关于印发贫困村帮扶单位和2017年选派帮扶干部名册的通知》(邱组〔2017〕23号)、《中共霍邱县委办公室关于向全县非贫困村选派扶贫工作队的通知》(办〔2018〕111号)等文件规定,县工投公司定点帮扶长集镇七里棚村和周集镇倪岗村。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脱贫攻坚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我公司积极落实有关帮扶举措,帮扶工作取得较好成效,现将2020年度定点帮扶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七里棚村位于长集镇西部,占地面积约8平方千米,耕地面积8354亩,水面面积480余亩,林地山地面积320亩。全村辖21个村民组、886户3594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43户641人,贫困人口比例为0.25%。经过精准帮扶和精准施策,该村已于2017年年底顺利实现“户脱贫、村出列”,截止2020年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全部脱贫。

周集镇倪岗村位于周集镇西北部,总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3.3公顷。全村辖26个村民组、1284户4086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45户284人,其中一般贫困户59户164人,低保贫困户52户84人,五保贫困户34户36人。截至2020年底,全村已稳定脱贫145户284人,其中:2014年脱贫21户40人,2015年脱贫25户54人,2016年脱贫2户4人,2017年脱贫12户31人,2018年脱贫37户86人,2019年脱贫42户63人,2020年脱贫6户6人。

二、定点帮扶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统筹组织、协调解决并严格落实定点帮扶相关工作,县工投公司成立了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形成由主要领导担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负责、责任部室具体实施的领导机制,确保单位包村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二)制定帮扶计划。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脱贫攻坚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县工投公司有序推进定点帮扶工作,制定并印发《霍邱县工业投资有限公司2020年定点帮扶贫困村工作计划》(霍工投〔2020〕5号),重点从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沟通协调其他帮扶单位、继续扩大特色产业规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升定点帮扶工作。

(三)坚定产业帮扶。县工投公司始终坚持产业扶贫思路,立足于增强定点帮扶村造血功能。2020年5月13日,根据长集镇人民政府申请,结合七里棚村实际,县工投公司为该村捐赠扶贫资助资金20万元,用于发展养殖麻黄鸡产业,无偿发放给七里棚村4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切实提高扶贫成效。

(四)开展节日慰问。2020年7月1日,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之际,县工投公司深入七里棚村走访慰问6名党员贫困户,并送去节日的祝福及慰问金,使被走访慰问贫困户真正体会到来自党组织的关怀,鼓足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五)加强走访调研。县工投公司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定点帮扶工作计划,扎实开展走访调研工作。2020年3月31日,深入周集镇倪岗村与县工投公司选派的驻村帮扶干部开展谈心谈话活动,认真听取驻村帮扶干部驻村帮扶及脱贫成效情况的汇报,详细了解倪岗村实际情况及驻村帮扶干部工作及生活情况,并对驻村帮扶干部不怕吃苦、踏实工作的工作作风给予充分肯定;10月11日,结合“国家扶贫日”活动,前往定点帮扶村七里棚村开展扶贫调研,并积极认领七里棚村新建组及同桥组水渠硬化工程两项扶贫项目;同时,在长集镇村支两委的组织下召开群众座谈会,深刻了解到我公司为七里棚村建设的提水站工程和村民组道路硬化工程产了巨大的扶贫成效,有效地改善了该村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

三、积极开展扶贫日认捐活动

(一)2020年10月17日,是全国第七个扶贫日,县扶贫开发领导组印发《关于切实做好2020年扶贫项目认领和扶贫认捐工作的通知》,县工投公司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即时组织召开 总经理办公(扩大)会议,传达学习相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求全体员工关注支持并积极参与各项扶贫日活动。通过与镇村相关领导和贫困户深入交流,全面了解七里棚村实际诉求,积极认领七里棚村新建组及同桥组水渠硬化工程两项扶贫项目。

(二)为进一步丰富村民科学文化知识,体现党建引领扶贫工作,扶“志”扶“智”相结合,县工投公司为七里棚村捐赠部分党建书籍和种养殖相关书籍。

(三)为充分发挥我公司职能职责,多措并举推进扶贫工作,县工投公司对七里棚村辖区内霍邱县众诚家具有限公司进行调研,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充分了解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具体需求,引导企业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带领贫困户自力更生,脱贫致富。

四、定点帮扶取得明显成效

202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长集镇、周集镇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和七里棚、倪岗村支两委紧密协调配合下,县工投公司以定点帮扶为根基,以产业扶贫和项目扶贫为主导,分类施策、精准帮扶,结合自身作为县属投融资机构的职能职责,从项目、资金、物资等多方面加大对七里棚村和倪岗村投入,有效提高了贫困村、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和内生发展动力,取得了明显的帮扶成效,为巩固脱贫出列成果和实现持续稳定脱贫奠定坚实基础。

七里棚村于2020年脱贫2户9人;新增公益就业扶贫岗位27个;参加家庭医生签约410人;为11个村民组购买安装太阳能路灯66盏,共计15.51万元;参加劳动技能培训53人;教育资助贫困生106人;协调银行为18户居民发放产业养殖贷款。

倪岗村于2020年脱贫6户6人;贫困户实施自种自养产业项目61户17.2万元;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全村第一批从事养殖的农户数为38户,大棚蔬菜种植3户,第二批从事养殖的农户数为19户,露天瓜果种植1户;全村本年度土地流转205亩,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全村共5条总长约4公里道路建设项目获批,总投资340万元。

推荐期刊